時間:2023-10-12 09:22: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臨床醫學和麻醉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1以材料的生物性能為分類標準根據材料的生物性能,生物材料可分為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生物降解材料和生物復合材料四類。
2.1.1生物惰性材料生物惰性材料是指一類在生物環境中能保持穩定,不發生或僅發生微弱化學反應的生物醫學材料,主要是生物陶瓷類和醫用合金類材料。由于在實際中不存在完全惰性的材料,因此生物惰性材料在機體內也只是基本上不發生化學反應,它與組織間的結合主要是組織長入其粗糙不平的表面形成一種機械嵌聯,即形態結合。生物惰性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氧化物陶瓷主要包括氧化鋁陶瓷和氧化鋯陶瓷.氧化鋁陶瓷中以純剛玉及其復合材料的人工關節和人工骨為主,具體包括純剛玉雙杯式人工髖關節;純剛玉—金屬復合型人工股骨頭;純剛玉—聚甲基丙烯酸酯—鈷鉻鉬合金鉸鏈式膝關節,其他人工骨、人工牙根等。(2)玻璃陶瓷該材料主要用來制作部分人工關節。(3)Si3N4陶瓷該類材料主要用來制作一些作為替代用的較小的人工骨,目前還不能用作承重材料。(4)醫用碳素材料它主要被作為制作人工心臟瓣膜等人工臟器以及人工關節等方面的材料。(5)醫用金屬材料該類材料是目前人體承重材料中應用最廣泛的材料,在其表面涂上活性生物材料后可增加它與人體環境的相容性.同時它還能制作各類其他人體骨的替代物。
2.1.2生物活性材料生物活性材料是一類能誘出或調節生物活性的生物醫學材料。但是,也有人認為生物活性是增進細胞活性或新組織再生的性質。現在,生物活性材料的概念已建立了牢固的基礎,其應用范圍也大大擴充.一些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特別是某些天然高分子材料及合成高分子材料都被視為生物活性材料.羥基磷灰石是一種典型的生物活性材料。由于人體骨的主要無機質成分為該材料,故當材料植入體內時不僅能傳導成骨,而且能與新骨形成骨鍵合。在肌肉、韌帶或皮下種植時,能與組織密合,無炎癥或刺激反應.生物活性材料主要有以下幾類:
(1)羥基磷灰石,它是目前研究最多的生物活性材料之一,作為最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陶瓷—羥基磷灰石(簡稱HAP)材料的研究,在近代生物醫學工程學科領域一直受到人們的密切關注.羥基磷灰石[Ca10(PO4)6(OH)2]是脊椎動物骨和齒的主要無機成分,結構也非常相近,與動物體組織的相容性好、無毒副作用、界面活性優于各類醫用鈦合金、硅橡膠及植骨用碳素材料。因此可廣泛應用于生物硬組織的修復和替換材料,如口腔種植、牙槽脊增高、耳小骨替換、脊椎骨替換等多個方面.另外,在HA生物陶瓷中耳通氣引流管、頜面骨、鼻梁、假眼球以及填充用HA顆粒和抑制癌細胞用HA微晶粉方面也有廣泛的應用.又因為該材料受到本身脆性高、抗折強度低的限制,因此在承重材料應用方面受到了限制.現在該材料已引起世界各國學者的廣泛關注。目前制備多孔陶瓷和復合材料是該材料的重要發展方向,涂層材料也是重要分支之一。該類材料以醫用為目的,主要包括制粉、燒結、性能實驗和臨床應用幾部分。
(2)磷酸鈣生物活性材料這種材料主要包括磷酸鈣骨水泥和磷酸鈣陶瓷纖維兩類.前者是一種廣泛用于骨修補和固定關節的新型材料,有望部分取代傳統的PMMA有機骨水泥.國內研究抗壓強度已達60MPa以上。后者具有一定的機械強度和生物活性,可用于無機骨水泥的補強及制備有機與無機復合型植入材料。
(3)磁性材料生物磁性陶瓷材料主要為治療癌癥用磁性材料,它屬于功能性活性生物材料的一種。把它植入腫瘤病灶內,在外部交變磁場作用下,產生磁滯熱效應,導致磁性材料區域內局部溫度升高,借以殺死腫瘤細胞,抑制腫瘤的發展。動物實驗效果良好。
(4)生物玻璃生物玻璃主要指微晶玻璃,包括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和可加工生物活性微晶玻璃兩類。目前關于該方向的研究已成為生物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2.1.3生物降解材料所謂可降解生物材料是指那些在被植入人體以后,能夠不斷的發生分解,分解產物能夠被生物體所吸收或排出體外的一類材料,主要包括β-TCP生物降解陶瓷和生物陶瓷藥物載體兩類,前者主要用于修復良性骨腫瘤或瘤樣病變手術刮除后所致缺損,而后者主要用作微藥庫型載體,可根據要求制成一定形狀和大小的中空結構,用于各種骨科疾病。
2.1.4生物復合材料生物復合材料又稱為生物醫用復合材料,它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材料復合而成的生物醫學材料,并且與其所有單體的性能相比,復合材料的性能都有較大程度的提高的材料。制備該類材料的目的就是進一步提高或改善某一種生物材料的性能。該類材料主要用于修復或替換人體組織、器官或增進其功能以及人工器官的制造,它除應具有預期的物理化學性質之外,還必須滿足生物相容性的要求,這里不僅要求組分材料自身必須滿足生物相容性要求,而且復合之后不允許出現有損材料生物學性能的性質。按基材分生物復合材料可分為高分子基、金屬基和陶瓷基三類,它們既可以作為生物復合材料的基材,又可作為增強體或填料,它們之間的相互搭配或組合形成了大量性質各異的生物醫學復合材料,利用生物技術,一些活體組織、細胞和誘導組織再生的生長因子被引入了生物醫學材料,大大改善了其生物學性能,并可使其具有藥物治療功能,已成為生物醫學材料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根據材料植入體內后引起的組織反應類型和水平,它又可分為近于生物惰性的、生物活性的、可生物降解和吸收等幾種類型。人和動物中絕大多數組織均可視為復合材料,生物醫學復合材料的發展為獲得真正仿生的生物材料開辟了廣闊的途徑。
2.2以材料的屬性為分類標準
2.2.1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生物醫用金屬材料是用作生物醫學材料的金屬或合金,又稱外科用金屬材料或醫用金屬材料,是一類惰性材料,這類材料具有高的機械強度和抗疲勞性能,是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承力植入材料。該類材料的應用非常廣泛,及硬組織、軟組織、人工器官和外科輔助器材等各個方面,除了要求它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及相關的物理性質外,優良的抗生理腐蝕性和生物相容性也是其必須具備的條件。醫用金屬材料應用中的主要問題是由于生理環境的腐蝕而造成的金屬離子向周圍組織擴散及植入材料自身性質的退變,前者可能導致毒副作用,后者常常導致植入的失敗。已經用于臨床的醫用金屬材料主要有不銹鋼、鈷基合金和鈦基合金等三大類。此外,還有形狀記憶合金、貴金屬以及純金屬鉭、鈮、鋯等。
2.2.2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是生物醫學材料中發展最早、應用最廣泛、用量最大的材料,也是一個正在迅速發展的領域。它有天然產物和人工合成兩個來源,該材料除應滿足一般的物理、化學性能要求外,還必須具有足夠好的生物相容性。按性質醫用高分子材料可分為非降解型和可生物降解型兩類。對于前者,要求其在生物環境中能長期保持穩定,不發生降解、交聯或物理磨損等,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并不要求它絕對穩定,但是要求其本身和少量的降解產物不對機體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同時材料不致發生災難性破壞。該類材料主要用于人體軟、硬組織修復體、人工器官、人造血管、接觸鏡、膜材、粘接劑和管腔制品等方面。這類材料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酸酯、芳香聚酯、聚硅氧烷、聚甲醛等.而可降解型高分子主要包括膠原、線性脂肪族聚酯、甲殼素、纖維素、聚氨基酸、聚乙烯醇、聚己丙酯等。它們可在生物環境作用下發生結構破壞和性能蛻變,其降解產物能通過正常的新陳代謝或被機體吸收利用或被排出體外,主要用于藥物釋放和送達載體及非永久性植入裝置.按使用的目的或用途,醫用高分子材料還可分為心血管系統、軟組織及硬組織等修復材料。用于心血管系統的醫用高分子材料應當著重要求其抗凝血性好,不破壞紅細胞、血小板,不改變血液中的蛋白并不干擾電解質等。
2.2.3生物醫用無機非金屬材料或稱為生物陶瓷。生物醫用非金屬材料,又稱生物陶瓷。包括陶瓷、玻璃、碳素等無機非金屬材料。此類材料化學性能穩定,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一般來說,生物陶瓷主要包括惰性生物陶瓷、活性生物陶瓷和功能活性生物陶瓷三類。其中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在前面已經簡要作了介紹,而功能活性生物陶瓷是近年來提出的一個新概念.隨著生物陶瓷材料研究的深入和越來越多醫學問題的出現,對生物陶瓷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原先的生物陶瓷材料無論是生物惰性的還是生物活性的,強調的是材料在生物體內的組織力學環境和生化環境的適應性,而現在組織電學適應性和能參與生物體物質、能量交換的功能已成為生物材料應具備的條件。因此,又提出了功能活性生物材料的概念。它主要包括以下兩類:(1)模擬性生物陶瓷材料該類材料是將天然有機物(如骨膠原、纖維蛋白以及骨形成因子等)和無機生物材料復合,來模擬人體硬組織成分和結構,以改善材料的力學性能和手術的可操作性,并能發揮天然有機物的促進人體硬組織生長的特性。(2)帶有治療功能的生物陶瓷復合材料該類材料是利用骨的壓電效應能刺激骨折愈合的特點,使壓電陶瓷與生物活性陶瓷復合,在進行骨置換的同時,利用生物體自身運動對置換體產生的壓電效應來刺激骨損傷部位的早期硬組織生長。具體來說是由于腫瘤中血管供氧不足,當局部被加熱到43~45℃時,癌細胞很容易被殺死。現在最常用的是將鐵氧體與生物活性陶瓷復合,填充在因骨腫瘤而產生的骨缺損部位,利用外加交變磁場,充填物因磁滯損耗而產生局部發熱,殺死癌細胞,又不影響周圍正常組織。現在,功能活性生物陶瓷的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臨床應用鮮有報道,但其發展應用前景是很光明的。各種不同種類的生物陶瓷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性能差別很大,在醫學領域用途也不同.尤其是功能活性陶瓷更有不可估量的發展前途.臨床應用中,生物陶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強度和韌性較差.氧化鋁、氧化鋯陶瓷耐壓、耐磨和化學穩定性比金屬、有機材料都好,但其脆性的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生物活性陶瓷的強度則很難滿足人體承力較大部位的需要。
2.2.4生物醫用復合材料此類材料在2.1.4中已有介紹,此處不再詳述
2.2.5生物衍生材料生物衍生材料是由經過特殊處理的天然生物組織形成的生物醫用材
料,也稱為生物再生材料.生物組織可取自同種或異種動物體的組織.特殊處理包括維持組織原有構型而進行的固定、滅菌和消除抗原性的輕微處理,以及拆散原有構型、重建新的物理形態的強烈處理.由于經過處理的生物組織已失去生命力,生物衍生材料是無生命力的材料.但是,由于生物衍生材料或是具有類似于自然組織的構型和功能,或是其組成類似于自然組織,在維持人體動態過程的修復和替換中具有重要作用.主要用于人工心瓣膜、血管修復體、皮膚掩膜、纖維蛋白制品、骨修復體、鞏膜修復體、鼻種植體、血液唧筒、血漿增強劑和血液透析膜等.
3.生物材料的性能評價目前關于生物材料性能評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相容性方面.因為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研究中始終貫穿的主題.它是指生命體組織對生物材料產生反應的一種性能,該材料既能是非活性的又能是活性的.一般是指材料與宿主之間的相容性,包括組織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現在普遍認為,生物相容性包括兩大原則,一是生物安全性原則,二是生物功能性原則.生物安全性是植入體內的生物材料要滿足的首要性能,是材料與宿主之間能否結合完好的關鍵.關于生物材料生物學評價標準的研究始于20世紀70年代,目前形成了從細胞水平到整體動物的較完整的評價框架.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以10993編號了17個相關標準,同時對生物學評價方法也進行了標準化.迫于現代社會動物保護和減少動物試驗的壓力,國際上各國專家對體外評價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時利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手段來評價生物材料的安全性、使評價方法從整體動物和細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主要在體外細胞毒性試驗、遺傳性和致癌性試驗以及血液相容性評價方法等方面進行了一些研究.但具體評價方法和指標都未統一,更沒有標準化.隨著對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深入研究,人們發現評價生物材料對生物功能的影響也很重要.關于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體外法。具體來說側重于對細胞功能的影響和分子生物學評價方面的一些研究。總之,關于生物功能性的原則是提出不久的一個新的生物材料的評價方面,它必將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而向前發展.而涉及材料的化學穩定性、疲勞性能、摩擦、磨損性能的生物材料在人體內長期埋植的穩定性是需要開展評價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
4生物材料的發展趨勢展望生物材料科學是20世紀新興學科中最耀眼的新星之一。現在,生物材料科學已成為一門與人類現代醫療保健系統密切相關的邊緣學科。其重要性不僅因為它與人類自身密切相關,還因為它跨越了材料、醫學、物理、生物化學和現代高科技等諸多學科領域。現在對于該材料的研究已從被動地適應生物環境發展到有目的地設計材料,以達到與生物組織的有機連接。并隨著生命科學和材料科學的發展,生物材料必將走向功能性半生命方向。生物材料的臨床應用已從短期的替換和填充發展成永久性牢固種植,并與其它高科技(如電子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相結合,制備富有應用潛力的醫療器械。生物材料的研究在世界各國也日益受到重視.四年一次的世界生物材料大會代表著國際上生物材料研究的發展動態和目前的水平。分析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生物材料今后研究發展的幾個主要方向:
(1)發展具有主動誘導、激發人體組織和器官再生修復功能的,能參與人體能量和物質交換產生相互結合的功能性活性生物材料,將成為生物材料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2)把生物陶瓷與高分子聚合物或生物玻璃進行二元或多元復合,來制備接近人體骨真實情況的骨修復或替代材料將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3)制備接近天然人骨形態的、納微米相結合的、用于承重的、多孔型生物復合材料將成為方向之一。
(4)用于延長藥效時間、提高藥物效率和穩定性、減少用量及對機體的毒副作用的藥物傳遞材料將成為研究熱點之一。
(5)血液相容性人工臟器材料的研究也是突破方向之一。
麻醉學是臨床醫學中一個專門的獨立學科,其業務范圍包含有臨床麻醉學,急救、復蘇、危重病學,疼痛診療學,以及其他有關的業務范圍。如何學好麻醉學,關系到臨床工作中病人圍手術期安全和預后,而麻醉學課堂教學是實現上述目標的理論基礎。怎樣使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高尚醫德與行為能力,提高整體素質,關系到麻醉學的發展乃至醫學的發展。教學過程是以課堂為中介的師生雙方教和學的共同活動過程,是學校實現教育目標的基本途徑,在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又是中心環節,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作用最直接、最明顯、最經常的活動,既是教師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能力的集中反映,又是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個性的主要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就提高了整個教學質量,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提高臨床教師自身素質
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素質之一,他們的道德品質、知識底蘊、語言能力、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組織能力等,體現了課堂講授能力,而學生理解消化的多少,反映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
臨床麻醉有別于其他學科。它是集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學科,與之密切相關的學科有: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物理學、醫學生物工程學等。它又與臨床醫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因為麻醉學的臨床服務對象是病人,病人是多學科,男女老少皆有,除主要需手術或非手術的治療疾病外,可以并存其他疾病,或有嚴重并發癥,這就要求麻醉醫師必須熟悉與麻醉學有關的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關內容,才能在麻醉工作上得心應手,所以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過硬的臨床操作技能,才能在課堂上講授生動有趣、富有色彩的課堂內容,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 為臨床服務。
2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課堂教學形式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它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如,講授與板書的結合,講授與動畫多媒體的結合,講授與實物示范的結合。還有教學時間的安排,如1天的黃金時間――上午安排課堂理論,1天的疲勞時間――下午后兩節安排實踐課,這樣,從另一個角度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最后,教師的語言也能決定著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豐富幽默的語言是一切事實和思想的外衣,任何思想只有當它找到合適的外衣才能成為現實,才能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師的語言應做到準確、鮮明、生動、富有激情和啟發性,吸引和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
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
麻醉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但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間短,對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時間觀摩和實踐。而現今的醫療環境下,病人拒絕實習生檢查和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復蘇、氣管內插管,客觀上不允許在病人身上進行訓練。因此,我們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彌補了目前實習生臨床實踐的不足[4]。多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形象,我們借助多媒體對教學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補充。例如,讓學生觀看動脈穿刺、深靜脈穿刺的視頻,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仿真技術不斷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實的模擬醫療教具應運而生。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實習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臨床技術模擬教學,如配置心肺復蘇模型、氣管插管模型等。我們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的模擬訓練,給學生創造反復模擬臨床練習技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各種規范化的操作技能。
結合臨床路徑進行帶教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由醫師、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或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照顧品質[5]。將CP理念引入臨床教學工作過程之中,以CP為平臺對臨床醫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CP式教學法。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要求,我們選擇制訂了剖宮產手術麻醉、腹腔鏡手術麻醉和上肢骨折手術麻醉的臨床路徑,分別進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路徑教學。帶教教師結合病人和手術講解每種麻醉方法的適用對象、術前訪視和評估、麻醉前準備、麻醉管理、術后病人的鎮痛和隨訪,對實習醫生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
結合循證醫學進行帶教
2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
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在麻醉科實習時間短,對于一些基本操作不一定有時間觀摩和實踐。而現今的醫療環境下,病人拒絕實習生檢查和操作的情況時有發生,還有一些麻醉技能如心肺復蘇、氣管內插管,客觀上不允許在病人身上進行訓練。因此,我們積極開展多媒體教學、模擬教學,既節省了教學時間,又達到了教學目標,彌補了目前實習生臨床實踐的不足。多媒體教學方式生動、形象,我們借助多媒體對教學的一些重點、難點進行補充。例如,讓學生觀看動脈穿刺、深靜脈穿刺的視頻,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仿真技術不斷完善,一些接近于真實的模擬醫療教具應運而生。因此,我們根據學生實習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臨床技術模擬教學,如配置心肺復蘇模型、氣管插管模型等。我們安排專人負責學生的模擬訓練,給學生創造反復模擬臨床練習技能的機會,培養學生各種規范化的操作技能。
3結合臨床路徑進行帶教
臨床路徑(ClinicalPathway,CP)是由醫師、護士與其他人員對一特定的診斷或手術做最適當的、有順序的、時間性的照顧計劃,以減少康復延遲及資源浪費,使服務對象獲得最佳照顧品質。將CP理念引入臨床教學工作過程之中,以CP為平臺對臨床醫學生組織教學的方法,稱之為CP式教學法。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實習要求,我們選擇制訂了剖宮產手術麻醉、腹腔鏡手術麻醉和上肢骨折手術麻醉的臨床路徑,分別進行椎管內麻醉、全身麻醉和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路徑教學。帶教教師結合病人和手術講解每種麻醉方法的適用對象、術前訪視和評估、麻醉前準備、麻醉管理、術后病人的鎮痛和隨訪,對實習醫生進行系統化、規范化的培訓。
教育創新是學校各項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辦好高水平大學的關鍵所在,建設高水平大學必須更新教育思想,必須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先導,教育創新是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基石,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使當代大學生具有富于獨立性,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具有能夠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夠開創事業新局面,對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這種人才需要扎實的基礎理論,豐富的科學知識,嚴謹的科學態度,具有為真理獻身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培養這樣的創新人才需要多方面努力,而教育工作者如何以身作則,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
1 提高教師自身素質[2]
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基本素質之一,而學生理解消化的多少反應了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
臨床麻醉學有別于其他學科,它是集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學科[1],與之密切相關的學科有: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物理學、醫學生物工程學等。它又與臨床醫學密不可分,因為麻醉學的臨床服務對象是患者,除主要需手術或非手術治療疾病外,還可以并存其他疾病,或有嚴重的并發癥,這就要求臨床教師必須熟悉與麻醉有關的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相關內容,才能在麻醉工作上得心應手,所以教師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過硬的臨床操作技能,才能在課堂上講授生動有趣富有色彩的課堂內容,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知識,為臨床服務。
2 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是建設一支精明強干的教師隊伍
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較高,具有創新意識和奉獻精神的師資隊伍,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關鍵,教師創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教學本身就是創造性活動,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學科的專業知識并掌握相應的教學方法、技能,還要具有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新思維等。教師要時刻關注所授學科的最新發展狀況,及時地把最新理論成果介紹給學生,授課時把知識傳授與能力創新結合起來,教師如果能夠把創新思維能力貫穿到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讓學生處處感受到創新精神的存在,創新思維的重要性,體會到創新的樂趣所在,就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受到眾多啟迪,領悟到種種創新的方法和途徑。要引導學生創造性地思考問題,指導學生參加到科研活動中來,從而使在學生對于理論創新,技術創新有了新的認識,在參與中提高創新能力。
3 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是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3]
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并把科學研究引入教學過程。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必須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在傳統的教育中,由于只重視對知識的傳授不重視對知識的實際運用的發展使受教育者缺乏實踐機會和實踐條件,造成高分低能的畸形發展,所以造就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培養必須調整知識結構,注重培養學生的應激能力、實踐能力。在實踐中求新求實,使新知識不斷更新、不斷發展。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發展智慧豐富想象提高結合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有效的實踐活動,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鼓勵學生參加科研創新項目,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各展所長,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潛力,有助于塑造出有智慧、有才干、有個性、有發展的人才,所以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機會,和正確的引導是培養高素質人材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可忽視。
4 個性化教學、課堂教學形式多樣化
個性化教學是把著眼點放在課堂教學中,以激發學習動機為前提,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以思維訓練為中心,以多向信息傳遞和多種器官協調活動為課堂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培養個性化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
課堂教學形式是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興趣的又一個重要因素,它包括教學方法的選擇,如講授與板書的結合,講授與動畫多媒體的結合,講授與實物示范的結合。還有教學時間的選擇,一天的黃金時間是上午,應安排課堂理論,一天的疲勞時間為下午后兩節,應安排實踐課,這樣,從另一個角度也提高了教學質量。最后,教師的語言也能決定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豐富幽默的語言是一切事實和思想的外衣,任何思想只有當它找到合適的外衣才能成為現實,才能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師的語言應做到準確、鮮明、生動、富有激情、啟發吸引和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充分體現教師的人格魅力,這樣對提高教學質量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5 基礎與臨床結合,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
麻醉學是基礎與臨床密切結合的學科,對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應該扎實學習,對必須掌握的內容應該掌握,對需熟悉的內容應該熟悉,在學習臨床醫學課程的時候,應該回顧基礎醫學課程的有關內容,加深理解,在學習臨床醫學課程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他們各自的特點和課堂之間的聯系,這樣使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聯系起來,使基礎為臨床服務,基礎課學得好,臨床課才能熟得快,逐步做到融會貫通,結合的好可以提高醫療水平,也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和發展,所以課堂教學應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舉一反三”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和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提高醫療水平,使它成為1+1>2的模式,使學生成為具有三種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總之,麻醉學是一個新興而又發展迅速的學科,許多新理論、新技術、新藥物、新儀器、設備往往是首先在麻醉科中應用,教師要不斷學習進取、創新、適應快速發展的麻醉學。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升教師人格魅力,重視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麻醉專業人才,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
參考文獻
關鍵詞:循證醫學;教育;麻醉臨床教學;應用措施
作者:柏平 閆東(通訊作者)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重慶402160)
最近幾年,隨著現代醫學發展腳步逐漸加快,循證醫學作為結合臨床醫學與臨床流行病學的新體系,被廣泛用于醫學的臨床教學中[1]。循證醫學教學能加快臨床醫學的發展速度,還可改變傳統經驗醫學模式,建立以證據為基礎的循證醫學教育模式[2]。臨床醫學中麻醉學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將循證醫學教育引入麻醉臨床教學中,可有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職業思想,促進教學有效性明顯增強,為醫學生全面投入臨床工作提供良好的依據。
1麻醉學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的優勢與步驟
1.1循證醫學的優勢
麻醉科臨床教學中引入循證醫學教育可促進學生臨床實踐能力明顯提高,可全面聯系學生臨床實踐活動以及理論知識,并在臨床工作中有效的應用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形成全面的診斷思維,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明顯提高[3]。1)統一麻醉操作方式。通過應用循證醫學教育后能以證據作為基礎,對操作方式進行規范、統一。2)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增加,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使患者治療預后明顯改善。3)按照循證醫學的方式,能促進學生在極短的時間能查找到相關文獻資料,更好的服務于臨床科研工作。4)促進帶教老師知識水平明顯提高。5)及時改進教學方法以及更新教學內容。
1.2教學步驟
首先,由帶教老師按照患者的實際情況提出相關問題,供學生循證實踐;其次,學生按照老師的問題可以通過在線服務、循證雜志、與證據相關的數據庫、循證教科書等查找到最佳的證據;再次,對查找的證據進行嚴格評價,因為科學研究質量有一定的區別,內容也存在差別,因此,要對檢索文獻的合理性、可行性進行評價;最后,將嚴格評價的證據在臨床實踐中應用,確保能為患者提供更為良好的服務。
2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的對策
2.1加大臨床帶教醫生的培訓力度
麻醉臨床帶教老師在教學中需要將以往傳統教育模式全面改變,同時具備查詢閱讀文獻技能、豐富臨床經驗以及循證醫學知識等,能夠在書籍、相關雜志、文獻數據庫、中文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醫學文獻數據庫等查找到有關的醫療信息。因此,需要加強臨床帶教醫生的培訓工作,確保帶教醫生所掌握的知識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為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有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2.2及時更新教學內容
麻醉臨床帶教老師需要避免因循守舊的教學方式,不能只依靠自身的臨床經驗開展教學,需要積極的更新麻醉知識,在臨床教學中以“終身教育”的模式取代“終結性教育”模式,確保能夠具有不斷更新知識以及探索知識的動力以及勇氣,改變傳統機械教學的模式。另外,臨床帶教老師在了解麻醉科前沿知識的同時,對于外科發展動態以及基礎學科要積極了解,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2.3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應用在麻醉臨床教學中以提出問題—證據查找—證據分級評價—證據篩選—證據應用等為主要步驟。因此,帶教老師需要按照循證醫學的相關環節,要求學生有計劃性、有目的性地進行系統訓練。學生以及教師同時對患者進行診療、觀察,通過分析患者實驗室檢查結果、臨床體征、臨床病史等基本資料,找到本次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診療建議。帶教老師應該讓學生講出治療的合理性以及診斷的依據,并對如何利用圖書館資料庫、中衛CNKI檢索系統、醫學檢索系統與醫學文獻分析等進行詳細的講解,確保學生對網絡醫學技術有著一定的掌握。另外,教會學生對查閱的文獻資料進行批評性評價,讓學生在臨床情境中應用相關信息,使學生采用咨詢教師、查詢課本、查詢文獻等方式找到相關證據,并查找所選擇的治療方法與診斷依據是否與其他文獻存在相同的情況,對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進行評價,最后對提出問題的答案進行綜合分析。根據上述步驟開展啟發性教學,以“授人以漁”取代“授人以魚”,對醫學生實踐行為進行規范,從而培養醫學生良好的職業行為。
3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的不足
相對于傳統教學來說,麻醉臨床教學采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需要付出的精力、時間較多,若學生接受能力不強,則可能無法適應教學方式,加上需要極大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導致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時間受到影響。若醫學教學中都采用循證醫學教育開展教學,則會導致學生應接不暇,教學質量明顯降低。加上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需要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強,且具備極高的自學能力,若學生缺乏自學能力,則無法將教學效果全面體現出來。
4展望與結論
麻醉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實踐需要學生對于基本機能、基本理論、基本知識給予掌握,且要求高年資醫師、帶教老師具備豐富的臨床經驗,學生在學習時能夠主動了解世界范圍內的科學研究成果、信息以及最新資料。隨著我國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發展腳步逐漸加快,以往傳統的醫學教育意識受到各方面先進信息的沖擊,在麻醉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是必然的發展趨勢。
綜上所述,循證醫學教育模式應用于臨床麻醉學習中,可促使學生學習前沿知識的能力明顯提高,并在臨床工作中合理應用相關理論知識,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明顯提高。另外,麻醉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循證醫學教育模式還可使醫療開支明顯減少,能有效的指導臨床醫療決策,為制定醫療決策提供良好的依據。
參考文獻
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們在人民健康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是一些社會問題也隨之產生,我國醫患關系從未像現在這樣緊張,醫患矛盾一觸即發,再者由于患者對醫護人員的期望值不斷提高,人們不單單只需要身體上的康復,還需要心靈上的慰藉,這就要求醫護人員接受更全面、更積極、更有效的培訓,為患者的健康服務。臨床醫學教學在整個臨床實踐活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它不但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實踐機會,豐富學生及醫護人員的知識,同時對于醫院的正常臨床活動也具有積極的意義,使醫務人員規范操作、提高相關技能,更為重要的是為我國臨床醫學事業培養了大批具有臨床技能的人才。由于臨床醫學教學內容復雜,為確保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許多課程應在真實環境下教學(如理論性、實務性、技術性課程),但傳統教學方法很難滿足此要求。隨著管理思想與信息技術的發展,人們發現,情景模擬教學能夠解決上述難題。
1情景模擬教學法簡介
情景模擬教學法與傳統課堂教學法有著很大的不同。在傳統教學模式中,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從書本到書本、從概念到概念、從理論到理論,關注的是向學生灌輸了哪些知識,很少考慮到學生吸收了哪些知識,學生積極性如何,是否自愿,導致教學與學生實際脫節、與教學意義脫節,忽視了學生學習潛能的開發以及思維的形成;導致學生學不深、學不透、學不懂,甚至不會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情景模擬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有針對性地設計情景,并讓學生扮演情景角色,模擬情景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景中獲得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1]。情景模擬教學法為學生創設了工作情景,具有傳統課堂教學無法實現的實踐性和優越性,它是從病例分析法中派生出來的一種極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教學方法,實質上是病例教學法的延伸。在情景模擬教學中,師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進行模擬臨床實踐操作練習,這種模式的最大優勢是節約教學資源、場地以及人力等,同時有助于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2]。情景模擬教學法可總結為以下4個步驟:(1)準備情景模擬材料,創設情景環境;(2)進行情景分析;(3)情景模擬實踐,進行知識內化;(4)課后指導總結,延伸鞏固提高。
2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臨床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醫學教育由學校醫學教育、研究生(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3個連續統一的部分組成。醫學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結束學校醫學教育之后,進行臨床實習及規范化培訓,在此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行醫技能,這個階段也是醫學生形成臨床思維、鞏固臨床知識的黃金階段。為提高臨床醫學教學效果,許多醫學院校、醫院的各個臨床教研室引入了情景模擬教學法。
2.1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臨床麻醉學教學中的應用
麻醉學專業作為獨立的二級學科,要求醫護工作者擁有獨立的臨床思維和工作能力,以保障患者的人身安全及術后恢復,它包含臨床麻醉、危重病急救、疼痛治療及科研等,涉及多學科知識。王宇娜等[3]將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麻醉臨床教學中發現,通過模擬真實場景,可顯著提高學生理論成績及臨床技能操作水平。鄒磊等[4]將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麻醉學臨床教學中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提高麻醉學臨床教學效果。魏霞等[5]在麻醉本科臨床實習中開展了情景模擬教學,調查表明,情景模擬教學可提高麻醉本科學生臨床實習期間的理論成績和操作技能。對劉慧慧等[6]用情景模擬聯合TBL法為非麻醉專業實習生進行麻醉臨床技能教學效果分析發現,對非麻醉專業的學生采用情景模擬聯合TBL法進行麻醉臨床技能教學,可顯著提高其麻醉技能,培養臨床操作、溝通及團隊合作能力。朱海燕等[7]將模擬教學法應用于麻醉臨床見習中發現,采用模擬教學法進行臨床麻醉見習教學,效果較好,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和學習興趣,值得推廣。
2.2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臨床內、外科教學中的應用
內、外科知識與技能是臨床醫生要掌握的重要內容,運用情景模擬教學法將內、外科常見的臨床情景再現,可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具有較好的效果。樂飛等[8]將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外科學臨床教學中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可以顯著提高實習醫師的外科臨床技能。袁世明等[9]在外科實習醫生入手術室前培訓中應用情景教學法,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顯著提高,且減輕了帶教教師的負擔,節約了教學成本。趙曉[10]在臨床外科教學中開展四階段情景教學模擬,調查結果顯示,四階段情景教學模擬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論和操作成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張學志等[11]將情景模擬與案例教學結合應用于外科學教學中發現,這種教學方法對醫學生分析外科疾病能力、基本操作技能、臨床思維能力與醫患溝通技巧的掌握有一定促進作用。石姝梅等[12]將情景構建和病情模擬應用于內科實踐教學中發現,情景構建和病情模擬能明顯提高醫學生臨床思維水平與操作技能,使醫學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知識,提升分析歸納總結能力,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強評判性思維能力。
2.3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急救醫學教學中的應用
急救醫學是一門高風險的學科,任何工作的失誤或差錯都可以給患者帶來更多的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因此每位醫生都需具備急診醫學知識并熟練掌握各項急診搶救技能及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斷的判斷力。朱賢春等[13]將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于神經外科新職工急救培訓中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新職工的臨床急救能力。趙曉[14]在臨床心肺復蘇外科教學中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發現,情景模擬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理論和操作考試成績,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解決問題能力,同時提高學生對教學的滿意度。翁留寧等[15]在多發傷急救手術培訓中應用情景模擬教學法發現,培訓后學生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培訓前,提高了培訓對象的評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多發傷急救手術配合能力,增強了團隊交流能力和協作精神。
2.4情景模擬教學法在醫學人際溝通中的應用
長期以來,我國醫學畢業生存在水平參差不齊、醫患溝通能力欠佳、醫學繼續教育不足等問題,對我國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的提高及和諧醫患環境的構建起著負面影響。近幾年醫患關系持續緊張,醫患矛盾不斷激化,大部分是由于醫患溝通不暢導致,因而良好的溝通能力是每位醫學生應必備的素質[16]。鄭鵬等[17]將情景模擬教學與案例教學結合應用于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中發現,住院醫師醫患溝通能力顯著增強,有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
3情景模擬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思考
情景模擬教學的關鍵環節即情景再現,需要選擇合適的課題,做到環境設置盡量接近臨床實際,不能單單反應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具體的事件,這樣有助于學生更積極地投入其中。此外,課程知識點的難易、多少,也是選擇課題時所需注意的要點。它要求情景能夠突出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能夠更加直觀展示教材中比較抽象的內容,讓學生能夠領悟和正常表演出來,起到啟發性教學的作用。另外,在情景模擬教學中,教師需對重點和難點內容進行適當指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促進活動順利進行,并做好課后總結,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綜上所述,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式教學模式,學生在寬松、自由、和諧的環境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提高能力,將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接受。其相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講,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提高學生的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幫助,同時有助于改善師生關系,是符合醫學教育現狀、有利于保證教學質量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將情景模擬教學法應用到醫學教學中,可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充分掌握知識,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教師能及時把握和衡量自己的教學效果,為推進素質教育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文紅,江城梅,李彥榮.“情景模擬”在營養與食品衛生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09,7(3):271-272.
[2]陳小娟,江桂素,鄭秀先.情景模擬教學法在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11):56-57.
[3]王宇娜,楊秀娟,劉海萍,等.情景模擬式教學法在麻醉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人才資源開發,2015(16):179.
[4]鄒磊,劉丹彥.情景模擬教學在麻醉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5(10):44-45.
[5]魏霞,張兵.情景模擬教學在麻醉本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27):6-8.
[6]劉慧慧,岑晴云,羅艷霞,等.用情景模擬聯合TBL法為非麻醉專業實習生進行麻醉臨床技能教學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175.
[7]朱海燕,陽建福,廖琴,等.模擬教學法在麻醉臨床見習中的應用研究[J].基礎醫學教育,2013(1):64-67.
[8]樂飛,何琳,鄧漾.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外科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評估[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5(11):91-92.
[9]袁世明,趙雪梅.外科實習醫生入手術室前手術室情景教學培訓的應用效果[J].華夏醫學,2015(4):133-136.
[10]趙曉.四階段情景教學模擬在臨床外科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培訓,2016(4):183.
[11]張學志,凌云陽,王觀發,等.情景模擬與案例教學結合在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0):1397-1399.
[12]石姝梅,黃敏娟.情景構建和病情模擬在內科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醫療前沿,2008(13):56-57.
[13]朱賢春,張敏,黃友梅.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神經外科新職工急救培訓中的應用[J].長江大學學報,2013(15):74-75.
[14]趙曉.情景教學法在臨床心肺復蘇外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15):139.
[15]翁留寧,高靜,朱玲,等.PBL模式與情景模擬相結合在多發傷急救手術培訓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0):36-37.
(一)考核結果。67名學生均通過考核,成績及分析見表1。信度分析: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的估計方法,根據克倫巴赫提出的(Cronbach)系數,計算Akk值為0.8025。校標關聯度分析:以麻醉學理論課考試成績為效標,相關指數r為0.8067。對于所設置問題的回答表現參差不一,其中相關基礎知識抽出比率45.6%,平均分數4.56±1.002;相關臨床知識抽出比率20.3%,平均分數7.88±0.78;相關實踐知識抽出比率34.1%,平均分數8.25±2.10。
(二)問卷調查結果。共發出調查表78份(學生67份,教師12份),回收74份(學生62份,教師12份)。在設計與組織方面,有50%的學生和16.67%的教師認為對于5個站點能夠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有19.35%的學生和16.67%的教師認為不合理;有22.58%的學生認為考試時間過長,77.41%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適中;有50%的教師感到疲倦;而79.03%的學生和41.67%的教師認為需要考前培訓。在考核質量評價方面,67.74%的學生和67.67%的教師認為考試難度適中;74.19%的學生和25%的教師認為考試內容合理,而75%的教師認為考試內容一般;認為考核能測試學生的臨床操作能力及思維能力的學生和教師分別是62.90%、38.70%和58.33%、33.33%;59.67%的學生和50%的教師認為考核不能測試學生的交流能力;認為考核能較真實的模擬臨床病人學生和教師分別是59.67%、33.33%。在考核效能方面,87.09%的學生和100%的教師認為考核對今后的工作有幫助;75.81%的學生和67.67%的教師認為考核有助于改善單純重理論學習的傾向;100%的學生和教師認為考核有助于掌握臨床技能;而對于是否有助于將臨床知識和技能轉化為職業能力方面有95.16%的學生和83.33%的教師認為有幫助。
中圖分類號:C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17-0260-02
0 引言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當前學生數量迅速增多,醫患關系緊張的形勢下,如何培養高素質、專業水平強的醫學生,是臨床醫學教師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課題[1、2]。
眾所周知,臨床技能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醫學教育的重點之一,實驗動物教學就成為在臨床實習接觸外科實際操作之前,培養醫學生臨床技能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實踐教學環節[3]。我們在動物實驗教學中運用團隊學習模式(Team-based Learning,TBL)[4],盡可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醫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將2008屆120名臨床專業學生,2007屆120名麻醉專業,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麻醉、臨床專業各一半)。每組又各分為20個小組,共5間實驗室。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傳統的方式教學即學生先看教學錄像,看完后教師主刀,學生做助手;麻醉教師實施麻醉,學生按著教師的思維做,最后考核的方式。
1.2.2 實驗組采取TBL實驗教學方式如下:在實驗前分發病例資料讓學生準備一周。實驗開始先看教學錄像,請學生給出手術和麻醉計劃;然后在標本上進行手術,麻醉學生進行麻醉,臨床學生進行全套外科基本操作來完成手術。麻醉學生實時觀察手術進程,根據手術刺激大小不斷調整麻醉深度,保證實驗動物生命體征的平穩。實驗結束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和組間討論,由教師負責主持對實驗進行總結,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1.3 教學效果評估 所有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兩輪實驗結束后1周上交實驗報告,并發放調查問卷,再進行實驗技能考核。考核結果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數據以(x±s)表示,各項指標之間配伍設計進行方差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x2檢驗,P
2 結果
調查TBL教學模式在動物實驗教學中的效果并發放調查問卷共120份,回收120份,回收問卷有效率為100%。結果見表1。
實驗考核包括實驗報告和實踐技能考核,考試結果對照見表2。
3 討論
動物活體實驗課程是將臨床基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課程,可以培養和訓練學生臨床基本操作技能,為今后從事醫療工作打下堅實基礎[3]。長期以來我院臨床外科及臨床麻醉學的動物實驗教學中有很多弊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通常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在實驗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位,缺乏思考,產生惰性;實驗過程機械重復,缺乏創新性;不能很好發揮實驗動物的功能,存在重復浪費現象等[5]。顯然要想培養出實踐能力強、素質高的醫學生,需要探索新的教學模式。
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而言,TBL教學法[4]是以團隊為中心進行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重視解決問題的過程,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目前在國外,許多院校采用了TBL教學法,學生對TBL教學法非常認同,認為在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等方面皆有優勢。在國內,雖已逐漸引起關注,相關文獻逐年增加,但在醫學專業應用十分
少見[6]。
本課題借鑒國外的教學經驗,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臨床動物活體實驗課程中進行TBL教學嘗試。在實驗組中應用TBL教學法:即在課前分發實驗講義,然后學生們通過分工合作,查閱資料,集思廣益,共同探討理清思路,確定手術和麻醉實施方案并完成實驗操作。對照組則采用傳統被動式教學方法。實驗結束后,學生提交手術記錄和麻醉記錄單。過去的實驗考核內容單一,主要以實驗報告為主。本次實驗則由教師按統一的標準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手術方案制定、術式的選擇、手術結果、麻醉方式的選擇及麻醉效果進行評價打分,實驗成績更為公正、客觀。結論表明實驗組學生的實驗技能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P
本研究表明在臨床動物實驗教學中引入TBL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好評和支持取得較為滿意的教學效果,當然在實踐過程中仍需不斷探索和改進。
參考文獻:
[1]何劍,周京國.我國醫學教育現狀分析及建議[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28(12):941~942.
[2]潘貴書.深化教學改革提高醫學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7,(11):55~56.
[3]樊俊,李青,漆松濤,陳慶等.實驗動物外科手術教學方法的探討[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2,14(6):
444~445.
二、研究對象及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
針對醫學院校在校大學生,在贛南醫學院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其中臨床醫學專業學生100份,麻醉學專業學生100份,回收調查問卷200份。
2.研究方法
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抽取研究對象。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贛南醫學院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級學生隨機填寫調查表,對醫學生就業思想現狀進行統計描述,采用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綜合評價的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
被調查的在校學生對就業的專業對口、專業優勢、就業單位要求、就業困難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質五個方面存在顯著性差異。臨床醫學、麻醉學專業的學生在專業對口、專業優勢方面存在顯著差異,但是在就業單位要求、就業困難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質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從性別方面分析,男生和女生在專業對口、專業優勢方面認識無顯著差異性,在就業困難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質、就業單位要求存在顯著差異性。在不同年級學生中,高年級學生和低年級學生在專業對口、專業優勢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在就業單位要求、就業困難的原因、本身欠缺的素質存在顯著差異。
1.專業間比較
2.年級間比較
3.性別間比較
四、討論
針對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的問題,本文通過在學生當中開展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于就業的看法和存在的疑問,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建議與對策。
1.當下大學生就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第一,不同專業的學生面對就業專業對口問題、專業優勢、較欠缺的素質問題存在較大差異。臨床醫學及麻醉學專業學生認為畢業后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顯得比較重要。面對所欠缺的知識方面問題,不同專業學生大都認為目前相對缺乏如何擇業方面的知識。
第二,對于自己所學專業在之后就業中是否存在優勢問題,低年級學生比高年級學生更不清楚。在面對自己所欠缺的問題中,高年級學生認為比較欠缺如何處理就業后工作崗位上發生的事件,而低年級學生則更多的認為最欠缺的是對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的不足及不熟練。
第三,男女之間對與專業對口、專業優勢、欠缺的因素問題都不存在明顯差異性,而在對于就業單位要求方面存在差異,如:就業單位對于同專業之間的男女是否會區別對待。
2.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醫學院校學生存在的問題,我們走訪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一起討論學生所當前存在的疑惑,并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