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0-10 10:01: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區位條件井岡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東臨江西泰和、遂川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全市現有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余人,總面積約為1308kfn2。
1.2現狀井岡山地處贛西南低山丘陵區,屬于典型的欠發達地區。由于區位和自然條件的影響,除少數城區及旅游開發區以外,大部分地區還處于經濟發展的初級階段。特別是廣大農村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較為普遍,很多山區農民依然過著“靠山吃山”的生產生活方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生活依然貧困。井岡山市生態基礎和條件好,具有很大的生態經濟發展潛力。井岡山要堅持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構建生態經濟高效、生態社會和諧、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生態旅游城市”,走出了一條落后山區縣域可持續發展道路。筆者分別從井岡山生態產業建設、生態文化建設及生態環境建設等方面構建井岡山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體系,力爭將井岡山建設成為以生態產業、生態文化和生態景觀為特征的經濟發達、社會進步、生態環境良好、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態市。
2井岡山生態經濟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以科技為先導。培育井岡山特色生態產業區域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有生態產業作為支撐,井岡山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培養一批富有特色、競爭力強、環保型的生態產業群,作為井岡山市生態經濟建設的核心和支柱。按照現代生態經濟學的觀點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堅持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地理和資源優勢,系統開發地域資源。因地制宜發展井岡山特色生態工業、生態農牧業、生態林業及生態旅游業,壯大井岡山縣域經濟,提高人們生活水平。
2.1.1積極發展井岡山特色生態農業。井岡山要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農作物布局,使傳統農業向高效的生態農業轉型;農業結構調整要緊緊圍繞優質、高產、高效這一戰略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以規模求發展,以企業作后盾,大力發展井岡山特色生態農業。有機茶、中藥材、花卉、竹筍、金桔、生姜等一直是井岡山市頗有市場競爭力的農特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井岡山市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和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無污染綠色有機食品,充分利用并打好“井岡山”這張綠色品牌,延伸綠色食品產業鏈,大幅度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高生態農業效益。改變傳統的“糧豬型”農業生產模式,在保證井岡山市糧食生產安全的條件下,加快發展畜禽養殖業、設施農業、農產品加工業,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業的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水平。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探索適合丘陵、坡地的“豬一沼一果”(菜、茶、魚、稻)等生態農業模式;因地制宜積極發展庭院經濟,建設具有山區特色生態旅游觀光休閑農莊,達到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態環境建設的統一。此外,要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加大農業科技和信息的投人,促進井岡山及周邊地區農民的持續增收和高效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2.1.2加快井岡山生態工業發展。對當前井岡山市陶瓷、造紙、硅酸鹽、花崗巖、竹木加工及農產品加工等傳統企業進行生態產業的轉型改造,使之達到生態化目標。特別是造紙、陶瓷等傳統產業對資源依賴性強,對環境影響大;應加大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的力度,擴大產品種類,生產工藝和產品取向應逐步走向清潔、節能、節水、科技含量高的發展方向。做大做強具有井岡山特色的生態農產品加工業,大力推行“種、養、加”一條龍,走農業工業化道路。積極發展醫藥、電子等高新技術產業,加大企業的科技創新投入,增強井岡山經濟發展后勁,減少對資源的過分依賴,實現井岡山市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還要深化企業改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工業發展政策體系,優化投資環境,切實推進井岡山生態工業快速發展。
2.1.3大力發展井岡山生態旅游業。生態旅游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的內涵更強調的是對自然景觀的保護,是可持續發展的旅游。井岡山市特色的“紅色”人文景觀與良好的自然生態景觀交匯與融合,為井岡山市的旅游業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條件。旅游業已經成為井岡山市的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推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旅游客源量的逐漸增多又給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井岡山市要積極開展生態旅游項目并加強旅游生態化管理,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遵循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自然人文景觀保護相協調的原則,將井岡山打造成為最具歷史文化品位的經典紅色旅游區。在開發紅色旅游資源的同時,深入挖掘井岡山特色客家民俗旅游資源,將農村自然生態旅游、生態農業觀光休閑及民俗等休閑度假旅游項目有機結合,不僅帶動鄉村旅游的發展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傳承,而且形成多元化的特色生態文化旅游帶,從整體上推進井岡山旅游業的蓬勃發展。此外,強化生態旅游的景觀學效應和城鎮化效應,在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的同時,配套建設相適應的具有生態新理念的飯店旅館、旅行社、旅游交通、旅游飲食、旅游娛樂等多種形式的綜合產業體系,真正把井岡山建成一個集觀光、休閑、娛樂、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區,實現井岡山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2.2誘導生態價值取向。建立井岡山市生態文化
2.2.1控制人口快速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引導山區居民向城鎮集聚。井岡山地區要嚴格控制人口總量和增長率,嚴格控制井岡山人口的增長將能夠有效地防止生態足跡總量的增長和生態承載力的下降。通過各種途徑大力發展科技、教育、衛生、體育等事業,不斷提高當地居民綜合素質。加快井岡山城鎮體系建設,加快城鎮生態產業發展和和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構建良好的生態人居環境;積極引導山區農村人口向小城鎮集聚,使小城鎮成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主體,徹底改變廣大山區農民“靠山吃山”的生活方式。
2.2.2積極實行人才興市戰略。人才的缺乏是制約井岡山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瓶頸,井岡山生態經濟建設既要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更需要依靠現代科技和高素質人才而加快發展;井岡山應該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并且爭取國家各項政策對老區的傾斜,積極走人才強市戰略;同時也要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措施,不斷提高當地居民的綜合素質和科技文化水平,培養一批技術含量高農民和工人。
2.2.3倡導綠色消費模式,提高節約和保護意識。對居民綠色消費形式加以引導,提倡適度消費和環保的生活方式;合理調整消費模式,使之與生態環境更加協調,從而有效緩解由于消費而產生對生態經濟系統的壓力。加強生態環境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增強當地居民的生態文化意識,特別是要改變廣大山區居民“靠山吃山”的生活觀念。要提高全民的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并變為自覺的行動,加大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廣度和深度,著力營造全市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良好氛圍。
2.2.4加強城鎮與鄉村生態人居環境建設。依據井岡山自然山地景觀和歷史人文景觀等特征,形成具有鄉風、鎮俗特色的生態城鎮和生態村落。以城鎮化為契機,積極推動傳統建筑業向生態人居業的轉型。城鎮建筑布局與開發要基于傳統風格、以天然建材為主,提高傳統特色文化建筑品味和風格;鄉村景觀要新穎、別致、樸俗、生態氛圍濃郁。加強村鎮體系的人居環境建設規劃,建立全市村鎮綠地景觀網絡體系,要把村鎮環衛建設作為生態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加以實施。完善公共設施建設,綜合治理村鎮環境污染,提高區域生態人居環境質量。
2.3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加強井岡山市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環境是井岡山市的立市之本、興市之基。近年來,城鎮建設的需要也占用了大量的農地,加上井岡山市自身水土流失比較嚴重,地質災害多發等一系列的人為及自然因素正威脅著井岡山市良好的生態環境。因此,要進一步保護和提升井岡山市的生態環境,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的原則,運用環境科學、生態經濟理論和系統工程手段,將城市和鄉村作為一個完整地生態經濟系統,積極建設井岡山優良生態環境。
2.3.1加強井岡山市土地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集約各類用地。井岡山市土地利用要以提高區域生態承載力和維護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出發點,積極實施“土地向規模集中、企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戰略,集約各類建設用地。在土地開發利用方面,應按照科學有度的原則,按丘陵山區地貌特征,可將土地分外、中、內三圈,外圈高山發展用材林,中圈丘陵緩坡發展果茶和經濟作物,內圈進行園田化建設,建成高產穩產良田。要切實保護好耕地資源,合理控制城鎮用地規模,嚴格控制農村住宅用地標準,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要以新農村建設為契機,加大農村居民點和未利用土地的整治力度,使其向農業用地或者生態用地轉化;還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避免農民外出務工而使耕地大量拋荒現象。此外,完善廣大農村和城鎮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井岡山市整體生態承載力和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2.3.2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井岡山應加大科技的投入和研發力度,積極開發水能、太陽能、地熱能等新能源,加快水電、太陽能、農村沼氣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直接減少對化石能源的消耗。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業,淘汰落后的技術工藝,通過技術創新和升級,減少污染產生量。充分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大力推行清潔生產模式;實現末端治理到過程治理的轉換,對污染防治進行源頭和全過程控制,并繼續加大政府對環境治理的投入力度,同時提高環保投資的利用率。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1)06-0-02
甘肅省想要在經濟中有跨越式的發展,就必須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模式,走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的道路。我省是一個農業大省,發展生態農業有十分優勢,一是資源豐富,二是是勞動力充足,三是農民有精耕細作的經驗。再加上廣大群眾有勤勞致富的迫切愿望,各種因素的結合匯成了發展生態農業的強大優勢,可以預見,只要我們積極實踐,認真總結,加速推廣,生態農業就會在我省開花結果,帶動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一、什么是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指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個農業生態經濟復合系統,將農業生態系統同農業經濟系統綜合統一起來,以取得最大的生態經濟整體效益。它也是農、林、牧、副、漁各業綜合起來的大農業,又是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綜合起來,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現代農業。
二、生態農業的特點和優勢
發展生態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生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農業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多級利用。
(一)整體協調發展
生態農業重視系統整體功能,把農業生態系統和生產經濟系統內部各要素,按生態和經濟規律的要求進行調控,要求農、林、牧、副、漁各業組成綜合經營體系。并要求各要素和子系統之間協調發展,包括生物與環境之間、生物物種之間、區域內的森林、農田、水域、草地等之間以及經濟、技術與生物之間相互有機地配合,使整個農業經濟體系得到協調發展。
發展生態農業能夠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治污染,維護生態平衡,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變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常規發展為持續發展,把環境建設同經濟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對農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的同時,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生態農業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多層次綜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實現經濟增值,實行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降低農業成本,提高效益,為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創造農業內部就業機會,保護農民從事農業的積極性。
(二)提高綜合功能
生態農業強調發揮農業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以大農業為出發點,按“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的原則,全面規劃,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使農、林、牧、副、漁各業和農村一、二、三產業綜合發展,并使各業之間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綜合生產能力。
農業生態系統結構、組成的多樣性,能提高空間和光能利用率,并有利于物質和能量的多層次利用,增加生物生產量。物種的多樣性可發揮天敵對有害生物的控制作用,使有害生物與天敵保持某種數量平衡,從而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能提高整個系統的抗逆力,抵御不良條件的侵襲。并能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以維持整個體系的穩定性。產品的多樣化,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
生態農業可以針對甘肅省地域遼闊,各地區自然條件、資源基礎、經濟與社會發展水平差異較大的情況,充分吸收我省傳統農業精華,結合現代科學技術,以多種生態模式、生態工程和豐富多彩的技術類型裝備農業生產,使各區域都能揚長避短,充分發揮地區優勢,各產業都根據社會需要與當地實際協調發展。
(三)改善生態環境
改革開放以來,甘肅農業生產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由于長期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多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我省的自然生態環境還很脆弱,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主要表現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草地退化。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及其伴生的自然資源災害,增加了農業生產的難度,加劇了我省人民生活的貧困程度,嚴重制約了甘肅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農業是生物的自然再生產和人類的經濟再生產相結合的產業,農業的經濟增長,不僅取決于資本、勞力和技術的貢獻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資源的影響。如果不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無節制地利用自然資源,再生自然資源的數量和質量必然下降,最終結果是農業經濟增長率下降。
生態農業通過對農村的自然-社會-經濟復合生態系統結構的改造和調整,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水、熱、光、氣候與土壤等自然資源以及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副產品和廢棄物得以多層次、多途徑的合理利用,減少化肥和農藥的用量,逐步恢復和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土得以保持,污染得到控制。因此生態農業既合理地利用了自然資源,增加了物質財富和經濟效益,而且逐步提高了農村生態環境的質量。
甘肅省存在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嚴重制約了農業生產的發展。因此,我省要以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為基礎,以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為核心,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為人類造福。
三、對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的思考和建議
(一)以生態保護為重點,著力強化生態環境保障體系。生態環境良好是發展生態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的必要條件。發展生態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首先必須重視生態環境建設。
(二)以優勢綠色農產品基地建設為重點,著力強化主導產業支撐體系。圍繞深化農業內部結構調整,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化布局,形成產業群和產業帶,加快規模化、專業化生產。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為重點,著力強化農業標準化生產體系。突出質量興農,加強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全過程質量管理,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以農業品牌塑造為重點,著力強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一是實施品牌帶動戰略。要樹立品牌意識,注重品牌策劃、包裝、推介和運營,盡快解決品牌帶動面窄、知名度低等問題。可圍繞甘肅特色農業產品,通過實施品牌資源整合,策劃包裝“拳頭產品”。
(四)以提高農業生產的組織化程度為重點,著力強化農業產業化經營體系。通過培育骨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壯大產業化市場主體。堅持不懈抓好農業科技示范園建設,使之成為引進品種、示范技術、創新機制、吸納投資、保護生態和培訓農民的基地,充分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
(五)以擴大農業有效投入為重點,著力強化強農惠農政策支持體系。進一步確立合力發展的理念,更加注重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社會各級都要加大對發展生態農業的扶持和投入,通過多渠道、多形式加大生態農業宣傳、推廣的力度,并切實加強有關市場監管,促進生態農業的健康發展。
四、發展生態農業的客觀必然性及現實意義
生態農業是適應甘肅省情特點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模式,它體現了生態與經濟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又是一項農民自發創造、政府積極支持、科技人員主動參與的偉大實踐,有著客觀的必然性。
甘肅農業長期以來以相對緊缺的資源承擔著巨大人口壓力。全省優質耕地少,氣候環境差,水資源更加緊缺。資源基礎的先天不足以及人口的壓力客觀上要求我省農業必須走一條資源節約及合理利用的道路。生態農業正適應了甘肅這一省情特點,是我省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發展生態農業,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符合甘肅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也符合甘肅農業發展的基本方向。發展生態農業、合理利用和保護農業資源,有利于促進農業增長方式的轉變。發展生態農業,確保食品衛生安全,有利于提高我省廣大人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和生活質量。發展生態農業、改善農產品品質,有利于提高我省農產品的市場競爭能力。發展生態農業,對于甘肅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改善生產條件,保護生態環境,實現農業生態良性循環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興江,楊悅.甘肅發展生態農業的模式分析[J].甘肅農業,2005(1).
一、xxxx發展生態經濟具有突出的比較優勢
xxxx地處川西南的小涼山區,全縣總人口14.7萬人,農業人口占75%;面積2400平方公里,有耕地30余萬畝,其中25°以上坡耕地有18萬畝,森林覆蓋率64%。在發展生態經濟方面,xxxx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和巨大的發展潛力。
其一,水電資源豐富。xxxx有大渡河及其支流等大小河流42條,且大都流經高山河谷,水流落差大,形成豐富的水能資源。全縣水能理論蘊藏量125萬千瓦(不含大渡河),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達到50萬千瓦。
其二,旅游資源獨特。黑竹溝風景區以其原始性、神秘性令中外游客為之神往,被稱為“中國的百慕大”。通過近年來的大力宣傳,在全省乃至全國都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xxxx是彝族聚居區,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遺產和淳樸的民族風情。這些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人文遺產,必將對旅游者產生巨大的吸引力。
其三,畜牧業和林業的發展具有良好基礎。由于地處山區,畜牧業從來都是山區農民謀生的主業之一,多年來已形成了千家萬戶養殖業的傳統;林業方面,自98年天然林停伐后,xxxx加強了天然林的管護和退耕還林工作,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4%,已初現青山綠水。
其四,立體氣候明顯,土地資源充足,農林產品類型多樣,成片分布,適于大力發展生態特色農業。立體氣候明顯適于不同的農作物生長,特別是適于對海拔高度比較依賴的作物如茶葉、野生竹筍、中藥材等的生長;農林產品成片分布有利于基地建設,從而實現生態農業的產業化。
其五,國家的政策措施對xxxx十分有利。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我們指明了奮斗方向,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我們提供了發展的機遇,退耕還林還草和西電東送等政策正適合生態經濟的發展。所有這些優勢,為xxxx生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做好生態經濟文章,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生態經濟具有發展的可持續性和回報的永續性,在生態保護的前提下,提高生態資源的利用率,發展生態經濟,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能得到國家的大力支持,又可發展地方經濟,相得益彰。可以說,做好生態經濟文章,對于擁有生態優勢但經濟發展落后的邊遠民族地區意義重大,將成為民族地區應對WTO挑戰,實現縣域經濟新跨越,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現實選擇和必須途徑。如何抓住這一難得的發展機遇,做大做強做優生態經濟,主要應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開發生態能源,建設水電大縣。
水電是清潔能源,沒有任何污染,完全符合生態能源的產業政策,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xxxx境內地表徑流總量21.9億立方米,大渡河及其主要支流共42條,集雨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條,水能理論蘊藏量125萬千瓦,近期可供開發利用的達50萬千瓦。目前,全縣水電裝機容量已達22.5萬千瓦。水電的開發,帶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隨著國家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西部大開發的深入進行,以及西電東送具體政策的出臺,需要xxxx更進一步加快發展。電力是xxxx經濟發展的龍頭,電力發展規模將直接影響電耗結合、以工促農的縣域經濟發展格局。為此,xxxx將加快水電大縣的建設步伐,重點抓好官料河流域電站梯級開發,加快在建的依烏、兩河口、白楊河等電站的建設,啟動并建成裝機3.8萬千瓦的巴溪電站、裝機5萬千瓦的玉林橋電站、裝機7萬千瓦的金巖和鵝頸項電站、裝機2.2萬千瓦的幸福電站等。隨著水電站的快速建設,預計5年內將新增水電裝機容量27萬千瓦,使裝機容量達到50萬千瓦以上。xxxx將真正成為樂山生態能源基地縣,為全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二)發展生態農業,再造秀美山川。
生態農業因其綠色和環保,已成為當今世界農業發展的主導方向。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權,就必須大力發展現代生態農業。一是加快退耕還林步伐,力爭五年內使全縣所有25°以上坡耕地全部實現退耕還林,森林覆蓋率提高到70%以上,讓xxxx天更藍、水更綠、山更青、景更美。二是加快農業產業化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竹筍、茶葉、山葵、藤椒、中藥材等具有xxxx特色的無公害、綠色農產品基地,合理布局,形成規模。三是要大力扶持龍頭企業的發展,培育和壯大昌龍公司香辣醬廠、宜坪蓮花山食品廠、臺青公司等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提高輻射和帶動能力,做長做寬龍頭帶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鏈條,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讓生態農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四是大力打造綠色品牌。目前,xxxx已有蓮花山泡菜、劉氏香辣醬等四個產品被評為省無公害農產品,還有三個產品即將取得認證證書。要繼續實施名牌戰略,積極抓好綠色食品品牌尤其是AA級品牌的申報認證,努力在糧油、果品、中藥材等品類中爭取更多的生態食品、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的標志;要把已經獲得的無公害食品發展好、利用好,發揮現有品牌優勢,大力整合特色資源,實施跨區域、跨行業的聯合與合作,力爭做大做強做優;要利用博覽會、展銷會、產品會和實施網上工程等多種形式,加大對xxxx名優特新產品的宣傳推薦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要加大對品牌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綠色食品。
(三)狠抓生態畜牧業,建設牛羊大縣。
xxxx由于有著豐富的牧草資源和悠久的生態養殖傳統,牛羊豬雞等畜產品均保持了其無污染的生態特質,具有典型的生態特征,在當前崇尚自然,追求綠色環保飲食結構的大趨勢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此,要在進一步發展千家萬戶養殖業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牛羊品改,大力發展種草養畜,積極推行規模養殖。在種草上,要結合退耕還林,大力發展林下種草,并適度調整土地成片種草。在生態養殖的前提下,要積極推進牛羊品種改良,實現改良品種與生態養殖的有機結合。五年內,全縣優質牛存欄要達10萬頭以上,優質羊存欄35萬只以上,使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上升到70%,基本建成牛羊大縣。同時,加快畜牧業產業化步伐,大力發展畜產品加工企業,力爭實現畜禽產品的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真正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四)力促生態旅游,打造旅游新品牌。
在生態旅游上,xxxx是聞名中外的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黑竹溝風景名勝區所在地,有雄偉秀麗的高山景觀,神秘莫測的密林峽谷、怪異神奇的喀斯特地貌、古老典型的冰川遺跡、引人入勝的高山瀑布和森林雪景、多姿多彩的原始森林。這些獨特的生態旅游資源,以其博大、豐富的內涵,為xxxx發展生態旅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xxxx要以發展生態旅游為開發的前提并貫穿始終,在保護中合理開發,在開發中有效保護。目前,樂山市已確定了旅游業發展的新框架,即把峨眉山—樂山大佛—xxxx黑竹溝黃金旅游線建成世界旅游精品線路,發展樂山大佛烏尤景區、峨眉山景區、黑竹溝景區。xxxx旅游要把握這一大好機遇,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黑竹溝景區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設,爭取2004年下半年初步實現對外開放。要繼續加強黑竹溝國家風景名勝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申報工作,力爭年內獲得國務院的批準。要大力爭取國債資金投入,促進黑竹溝基礎設施建設和景區開發的進程,為黑竹溝全面開發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
三、發展生態經濟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
與發達地區相比,干部群眾對發展生態經濟的認識不足,對其他地方難以企及的生態資源優勢缺乏戰略性的認識。因此,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確立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增強競爭力的理念。要牢固樹立生態意識,通過多種渠道加強宣傳教育,增強廣大干部群眾對發展生態經濟重大意義的認識,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經濟觀,使發展生態經濟的觀念深入人心,把政府發展生態經濟的決策轉化為各級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把群眾增收致富的愿望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主動實踐。只有這樣,xxxx的經濟才能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xxxx跨越式發展和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才能得以真正實現。
(二)注重產業互動,實現經濟相融。
為了保障我國生態農業進行可持續性的發展,就需要有效的將現階段的資源節約型管理機制,與農村環境保護管理工作進行有機的融合,以此可以有效的讓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建立起基于經濟以及社會這兩個層面的動力體系。在這樣的體系下,可以有效的提升工作效率,進而可以讓我國生態經濟運行模式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一、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時代價值
在現階段工業發展體系下,對于我國國民經濟起到重要的價值以及意義。在現階段工業經濟條件較為惡劣的環境下,使得對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以此就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建立健全完善的可持續發展體系,以此可以讓我國的經濟發展,還可以保障實現生態化資源的保護以及管理。在現階段農業經濟運行的過程中,需要有效的將農業土地以及環境,進行可持續性的循環使用,需要有效的保障農業土地以及環境得到合理的利用以及管理。同時,在現階段的生態農業經濟結構的運行過程中,是對未來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確定,起到重要影響作用的一個因素。以此就需要將環保理念與生態管控體系進行融合,以此有效的提升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價值,幫助我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合理規劃。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才可以讓我國的農業資源得到有效的升級以及轉型。
二、生態農業經濟特征
(一)生態農業經濟的局限性以及開放性在現階段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研究以及分析,能夠基于宏觀以及微觀這兩個層面出發,有效的對現階段工業經濟運行的整體結構進行系統的分析,并明確出其內在的時代價值。這樣才可以較為全面的,對現階段生態農業的未來發展進行探索。在我國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已經較為廣泛的應用了生態經濟運行的結構,但是由于起步較晚,使得始終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在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經常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為此就需要在未來的發展中,能夠有效的利用合理的管理措施,解決出現的運行管理方面的問題。同時,從開放性的角度進行分析,我國在生態農業經濟體系的完善過程中,還需要重視起技術保障機制方面的建設,以此可以構建出信息高度流通的信息平臺,以此成為農業發展的可靠基礎環節。
(二)生態農業經濟結構的有機性所謂有機性發展,就需要在現階段的發展過程中,能夠將生產環境、協調系統當做發展的基礎所在。以此就可以在現階段的發展建設過程中,有效的將農業經濟以及生態環境進行有機的融合,進而充分的落實經濟共同體的概念。在現階段生態農業經濟體結構的運行過程中,為了保障系統的運行和理性,就需要能夠重視起技術方面的合理使用,同時需要進行全面有效的監管,以此保障監管體系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實以及應用。同時,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繼續貫徹生態農業的發展觀念,以此保障在之后的工作當中,可以保持著較高的環境管理水平。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的發揮出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優勢,并能夠對現階段所開展的生態環境進行全面的監管。在未來的農業發展過程中,可以實現較為合理的規劃以及調整。
三、生態農業經濟發展的策略
在現階段的生態農業經濟發展,需要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視角進行分析,以此就需要在研究的過程中,可以基于一些實際出現的問題,進行管控流程方面的有效處理,進而保障在未來的管理過程中,可以有效的保障經濟發展的完善程度。并且在管控的過程中,還需要有效的提升管控模式的應用范圍,以此能夠充分的讓我國的農業經濟朝向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下去。
(一)整合能源高效型經濟管理機制為了保障在現階段生態農業經濟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可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就需要有效的建立起經濟運維管理的科學模式。在這樣的管理模式當中,需要充分的保障科學性以及完善性。首先從時間延伸的角度進行分析,需要有效的在管理的過程中,能夠提升結構的時效性價值。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需要能夠基于協調發展體系的時候,可以針對農業經濟,以及能源體系的合理性,進行完善合理的評估,以此充分的保障形成的能源體系,可以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的發展需求,需要充分的保障經濟體系可以平穩的運行下去,不會由于其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對其造成嚴重的影響。在現階段的生態農業經濟體系當中,主要的是需要將新型能源進行穩定的發展下去。而為了實現這樣的管理目標,就需要順應現階段社會的發展進程,同時以及現代化農業的管理需求,需要保障在出現問題之后,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分析以及處理,以此做好對管理系統的優化以及調整,進一步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在一些水利工程項目的開展過程中,需要提升太陽能能源方面的利用程度,以及可以結合起各種新能源,這樣就可以實現能源方面的有效轉化。在這樣的能源使用方式上,不僅僅可以實現對于能源利用的創新發展,同時也是在建設的過程中,大大降低了能源的消耗程度。使得在之后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可以有效的為管理工作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還需要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的結合其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以及有效的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可以依據當地指定的一些相關規定,進行合理合法的進行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在規定的允許內,開展生態農業經濟活動。
(二)提升生產力水平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有效的提升生產的效果,為農戶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就需要能夠重視起生產力方面的提升。以此,就需要重視起在農業市場以及科學市場當中,進行有機的融合,以此保障我國現階段的農業生產以及生態環境的構建過程中,可以有著較高程度的協調發展。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能夠進一步的落實生態概念和環保理念。需要對現階段的生產力進行集中化的監管,以此保障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有序的進展。而在形成的生產力監管體系當中,還需要能夠對農業資源結構進行優化以及調整,需要在管理的過程中,還能夠重視經濟所起到的重要綜合價值。在生產力水平的提升過程中,還需要結合起實際的發展情況,進行制度方面的完善。例如,在現代化機械設備的推廣過程中,就需要有效的保障為農戶帶來針對性的宣傳服務,針對當地的農業種植品種,以及種植環境的各種因素進行考量,以此為農戶提供一些有效提升生產力的機械設備。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農戶依然再使用傳統的種植技術,則無法順應當下的農業發展,以此就需要積極的使用一些高效率的機械化設備,以此有效的在種植的過程中,實現生產力的解放,進一步的推動我國農業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在使用合理的機械設備的過程中,也是有效的實現生態保護工作的重要途徑,例如進行合理精準的施肥、施藥,不會由于傳統的種植技術,導致對周邊環境造成嚴重的破壞。
(三)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為了保障有效的提升生態農業經濟發展效果,就需要建立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分析,以此可以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進行社會服務體系的系統化構建。同時,還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的提升綜合性的價值,保障維護生態農業市場的平衡。在進行工作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當下的農產品管理工作,進行規模化的調整。需要首先對經營試點項目進行集中化的管理,以此能夠在未來的經營過程中,基于農業生產結構,以及經濟的運行體系進行完善以及創新,進而保障在農產品進入市場的標準進行調整,充分的符合市場的運作標準。同時,還需要在社會服務體系的構建過程中,可以進一步的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以此能夠在未來的工作當中,進行生態方面的平衡發展,避免由于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而出現亂砍亂伐的問題出現。在這樣的發展過程中,才可以有效的推動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的發展下去。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11-223-03
云南旅游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擁有眾多獨特的自然景觀, 旅游資源總量大、類型全、層次高。近年來, 云南的旅游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已經把旅游業確定為支柱產業之一,生態旅游的發展潛力巨大。
一、生態旅游的概述
中國生態旅游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較快。生態旅游作為一種新的旅游形式,自20世紀90年代生態旅游的概念傳入中國后,就引起了政府、旅游業界和學術界的共同關注。
1.生態旅游的內涵。生態旅游(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 Lascurain)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認為生態旅游就是“所有觀覽自然景物的行為不應使被觀覽的景物受到損失”。1988年他進一步給出生態旅游的定義:生態旅游是常規旅游的一種特殊形式,游客在欣賞和游覽文化遺產的同時,置身于相對古樸、原始的自然環境中,盡情觀察和享受旖旎的自然風光和野生動物{1}。1991年,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對生態旅游下了一個簡要的定義:“生態旅游是一種到自然地區的責任旅游,它可以促進環境保護,并維護當地人民的生活福祉。”{2}生態旅游的內容包括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兩方面。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分為包括各類生態系統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物物種自然保護區、國家級和省級森林公園等亞類在內的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兩類;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包括農業生態、古典園林和文化遺產三類{3}。Ecotourism代表兩層意思:一是從生態平衡的角度來表述,代表生態學(Ecological),另一方面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表述,代表經濟(Economy)。因此,開展生態旅游必須保證生態平衡,同時還必須獲得經濟效益,特別是當地居民能通過開展這樣的活動在經濟上獲得益處。
2.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生態旅游是一項綜合性的社會實踐活動,呈現出綜合性和關聯性強的特點,因而生態旅游的理論基礎也必然會涉及到多學科的相關理論。生態旅游涉及到生態學、生態經濟學、旅游學、地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美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等各種學科。
(1)可持續發展理論。“可持續性”的思想淵源已久,《老子》和《莊子》等重要著作中就已經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古樸生態思想;藏族傳統生態倫理提出了崇敬自然、尊重生命和萬物一體的價值觀;藏傳佛教以系統的理論體系構建完善了自然—人文生態系統,肯定了一切生命體的生命價值,強化了藏族保護一切生命的意識;苯教的宇宙觀確立了人與自然是互為依存的統一體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形成既可以追溯到我國古代文明的哲理精華,同時又蘊含著人類活動的現代實踐和理念,它是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兩大認識的綜合。它以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為研究的兩大基礎,從而探討人類活動的時空耦合、人類活動的理性控制,人類活動的效益準則、人與自然的演化動態、人對于環境的調控與改造、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規范,最終達到人與自然之間的高度統一,同時達到人與人之間的高度和諧{4}。
1980年3月國際自然與自然保護聯盟(IUCN)等發表的《世界自然保護大綱》的報告中首次提出“可持續發展”一詞。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CED)在《我們共同的未來》,首次系統地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內涵:“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5}。可持續發展可從不同的屬性進行定義。從自然屬性定義的“可持續發展”,即“生態持續性”,旨在說明自然資源與開發利用程度間的平衡,國際生態學聯合會(INTECOL)和國際生物科學聯合會(IUBS)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保護和加強環境系統的生產和更新能力”{6};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NCN)、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共同發表《保護地球:可持續生存戰略》中從社會屬性提出可持續發展定義為:“在生存于不超出維系生態系統涵容能力之情況下,改善人類的生活品質”;Edward B.Barbier從經濟屬性提出可持續發展的定義為“在保持資源的質量和其所提供服務的前提下,使經濟發展的凈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7}。
可持續發展既是生態旅游的指導思想,又是其終極目標。可持續發展理論包括經濟可持續發展、生態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三層含義。其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基礎,生態可持續發展是條件,社會可持續發展是目的,人類共同追求的應當是以人的發展為中心的經濟—環境—社會復合系統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可持續發展可用公式表示為:可持續發展=經濟增長+社會平等發展+生態環境保護{8}。生態旅游確立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協調發展的目標體系,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嶄新的模式。
(2)景觀生態學理論。景觀生態學起源于歐洲,其產生可追溯到20世紀初。景觀生態學一詞最早是由德國區域地理學家Troll創立的,用以分析某一景觀中生物與其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9}。景觀是生態系統的載體,也是人類旅游活動的載體。在景觀生態學中,景觀的概念可以概括為一個空間異質性的區域,由相互作用的生態系統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復出現{10}。景觀生態學是一門研究一定地域范圍內不同生態系統或景觀發展所形成的功能整體的結構、過程與動態的生態學分支學科,其研究對象是由不同生態系統與景觀要素組成的異質性景觀,研究景觀要素間的物質流、物種交流、能量流、景觀要素的空間格局與生態過程的關系以及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的動態變化{9}。
景觀生態學還注重對景觀管理、景觀規劃和空間結構與生態過程的相互影響的研究,圍繞建造宜人景觀這一目標,綜合考慮景觀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美學價值。生態旅游景觀的結構與功能分析,景觀多樣性與景區生態環境保護應以景觀生態學為基礎。在現代地理學和生態學結合下產生的景觀生態學以生態學的理論框架為依托吸收現代地理學和系統科學之所長,探討景觀優化利用與管理保護的原理和途徑{11}。因此,在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和旅游管理過程中,加入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是保證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途徑。
(3)生態經濟學理論。“生態經濟學”的概念是由美國經濟學家肯尼斯·鮑爾丁(Kenneth Boulding)在他的重要論文《一門科學——生態經濟學》中首次提出來的{7}。生態經濟學是以生態經濟系統為研究對象,最終實現人類經濟系統和地球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在經濟開發過程中應把握生態經濟規律,正確處理生態經濟系統中的生態平衡與經濟平衡的關系,實現生態經濟系統的穩定、高效和持續配置。生態旅游應以使旅游地區自然生態和人文生態能夠得到有效地保護為出發點,遵循生態經濟學規律,實現生態經濟系統所呈現的生態平衡和經濟平衡相統一、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狀態。在生態旅游的生態經濟系統中,各種物質和能量流動保持動態的平衡狀態,是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
二、云南發展生態旅游的優勢分析
云南地處祖國西南邊陲,位于青藏高原南延,地形高差懸殊,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生物種類繁多,民族風情多姿多彩。無論是自然風光還是民族風情,都蘊涵著獨特而誘人的魅力。這種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構成云南生態旅游業發展的核心優勢。
1.獨特的地貌資源。云南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演化,使境內形成了各種除沙漠、戈壁、黃土、海岸等外的所有地貌景觀。如滇東高原低山丘陵,起伏和緩的發育造就了各種類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包括被譽為“天下第一奇”的世界地質公園——石林、“高原明珠”的滇池和眾多的溶洞喀斯特瀑布等景觀;聞名于世界的“三江并流”(金沙江,瀾滄江,怒江)奇觀;世界上最深峽谷之一的虎跳峽和世界上最長峽谷之一的怒江峽谷;令人神往的“香格里拉”迪慶高原。這些景觀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2.豐富多彩的生物資源。云南素有“動物王國”和“植物王國”的美譽,由于其氣候類型復雜,立體氣候顯著,地形復雜,為各種動植物創造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云南是全國重點林區省份,森林資源面積占全國的十分之一。2008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9.9%,人均活立木蓄積量和人均林地面積均居全國第四位。2009年完成營造林1031萬畝。據統計全省有3萬多種植物,其中高等植物17000多種,占全國高等植物的一半以上;動物中脊椎動物已知的有1704種,約占全國的55%;云南就有199種中國公布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像亞洲象、野牛、綠孔雀、赤頸鶴等23種是云南所獨有的。
3.絢麗多姿的民族風俗資源。云南是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有25個少數民族,其中有15個是云南特有的。云南有9個少數民族自治縣,一縣之內的言語有別,一山之鄰的服飾不同,民族風情多姿多彩。云南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異彩繽紛,與云南自然生態旅游資源相互融合協調,成為云南更深層次的旅游內涵。
云南少數民族風情琳瑯滿目,民族節慶活動,民族服飾,民族飲食,又是表現民族人文生態景觀的最好形式。目前開發利用的民族節慶活動有傣族的“潑水節”、彝族的“火把節”、白族的“三月街”、苗族的“花山節”、瑤族的“盤王節”、拉祜族的“庫扎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獨龍族的“卡雀哇”等。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和角度向游客反映出其民族社會、政治、經濟和風俗等,都體現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和濃厚的歷史文化。
4.機遇優勢。1995年以來,云南開始將旅游業作為支柱產業來發展,抓住世博會在昆明舉辦的機遇,加大生態旅游發展力度,加快全省旅游業的發展。隨著云南長水國際機場的建設以及對更多高速公路的建設,完善了旅游業的硬件建設,使得游客有更多的機會來云南旅游,從而促進了遠程旅游市場的深入開發。隨著云南四季如春、彩云之南、度假勝地等印象已經逐步滲透到人們的腦海,市場潛力巨大。
三、云南生態旅游與經濟發展關系研究
1.旅游業的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旅游業涉及面廣,乘數效應極為明顯。據中國旅游組織測算,直接參與旅游收入分配的是“住、吃、行、游、購、娛”六個部分,是人類體驗物質文明、精神文明與生態文明成果的綜合性大舞臺。旅游對其產生的直接影響是收入,對其能產生間接影響是帶動餐飲、交通、金融、紡織、郵電通信等58個部門,由于旅游部門的消費也導致這些部門的收入增加。旅游業從傳統的飯店、旅行社、景點開始,產業領域逐步擴大到社會的多方面,逐步延伸了產業鏈并且最終要形成產業群。旅游產業集群內的企業及相關機構不是孤立存在的,同處于一個特定的產業領域,形成一個以主導產業為主的產業集群體系這是產業集群形成的關鍵。
2.旅游業的發展增加了就業量。云南農村剩余勞動力富足,需要從土地上轉到城市中去,而旅游業是服務業,也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且有利于縮小區域間發展差距的產業。近年來,旅游產業體系逐漸形成。目前,云南省共有旅行社、旅游住宿設施、旅游景區、旅游車船公司、旅游購物企業及旅游餐館企業等旅游基本單位19564戶,云南省旅游產業固定資產總規模超過600億元,初步形成了一個包括飯店旅館業、旅行社業、旅游交通業、旅游餐飲業、旅游娛樂業、旅游景區(點)和旅游商品購物在內的較為完整的綜合產業體系。2009年,云南省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上升到41%,其中,旅游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6.7%,旅游業提供的直接就業崗位新增13.7萬人,間接帶動就業崗位增加超過50萬人。顯然,旅游業在安置城鄉勞動力就業,增強城鄉居民的購買力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
3.旅游業的發展促進資源有效配置。旅游業所依賴的基礎設施包括水力、電力、通信、公交、碼頭、機場、治安、街道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博物館、圖書館、文化站、醫院、學校、信息中心。旅游業的發展取決于社會的人力、物力、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同時又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一些旅游目的地城市在發展中重視和完善了七大系統(吸引系統、服務系統、交通系統、標志系統、質量系統、支持系統和保險系統)的建設。云南的城市的交通體系正在向外延伸,從平面向立體發展,將點、圈、帶聯系起來,形成了地下、地面、空中的立體式交通框架,提升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四、云南旅游業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進行觀念創新,構建生態道德。生態旅游強調對旅游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強調以眼前的利益與長遠的利益結合,主張對生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生態旅游要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學會尊重自然,切實地保護自然。這就要求人們轉變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方式,提高旅游開發者、管理者與旅游者的旅游環境保護意識。為實現旅游資源可持續發展,要實現兩個轉變:即由人對自然的統治關系變為共存關系;由人類支配自然的權利和對自然應盡的義務相分離變為兩者的統一。
2.合理進行旅游總體開發規劃。由于云南生態旅游區域大多是在經濟發展速度緩慢地區,商品生產和流通不發達,自給自足的經濟觀念很深。同時受自然因素的影響,旅游旺季較短,淡季較長,加上生態環境脆弱,極易破壞等原因客觀上造成旅游資源的浪費。這些因素的存在要求合理進行云南的旅游開發總體規劃,按照“因地制宜、因地施策”的原則,以可持續旅游為基礎,加大對旅游區節水工程建設與河流、湖泊污染治理力度,開展旅游業用水重復利用和節約用水,解決人才、技術、信息及旅游產品品牌等無形資產的積累,形成一批具有國內、國際競爭力的旅游品牌產品,造就更多的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知名企業家。同時,根據云南自身的自然環境特點,云南的旅游業應積極開發高山景觀、風景名勝等面向大眾休閑和具有特色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
3.健全穩定的保障機制和法規。在環境保護方面, 我國目前實行“預防為主”、“誰污染誰治理”的政策,實施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化,建立法規是抑制旅游盲目性、隨意性和不穩定性的有力舉措。云南的旅游業應依法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具備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堅強的法律保障,才能實現云南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發展生態旅游,努力探索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旅游可持續發展新思路,抓住新的歷史機遇,大力發展云南少數民族地區旅游經濟是云南旅游業的新課題。
注釋:
{1}Cebalbs Lacurain.Tourism ecotourism and protected area[M].Switzerland:IUCN(TheWorld Conservation Union), 1996
{2}侯沛蕓,李光中,王鑫.生態旅游與世界遺產教育策略擬定之研究[J].旅游科學,2005,19(5):8—14
{3}田里,李常林.生態旅游[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
{4}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組.1999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5}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錢易,唐孝炎.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7}唐建榮.生態經濟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8}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9}戈峰.現代生態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0}李斌.黃土高原景觀生態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關鍵詞:
生態農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現階段,人們對農業的發展愈加重視,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已勢在必行,如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農業發展道路,進一步促進我國生態農業可持續的發展,是擺在每個農業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
1生態農業在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1.1生態農業建設可調節生態環境與人口增長矛盾
隨著我國進入工業化以來,持續不斷的人口增長以及人與生態環境之間日益顯著的矛盾,自然資源逐步減少,使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較大影響與制約。因此應該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改變農業經濟結構,發展生態農業調節生態環境與人口增長的矛盾。
1.2生態農業建設可促進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
生態農業的建設,對農業可再生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可對環境進行保護及提高資源有效利用,同時將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可促進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
1.3建設農業生態文明是建設我國生態文明的重要基礎
社會主義文明建設體系基礎性內容是生態文明的建設,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使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狀況同步協調發展,摒棄傳統的高消耗,重污染與低效益的生產模式,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從發展的角度上看,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是大勢所趨,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必然選擇。
2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性及意義
2.1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現代農業的一條根本途徑
生態農業要本著國情為出發點,遵照生態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與方法實行農業生產,無疑會使農業生產水平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幅度地提高,并加速農業發展戰略轉移,使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進一步加快。
2.2生態農業的發展關乎人類健康及綠色食品的保障
由于我國農業生產活動中大量使用化肥及農藥,破壞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態平衡。發展生態農業則可充分發揮動物、植物及微生物與人類的相互作用,采用物種或品種輪換的種植方法,并利用天敵防治害蟲,從而減少化肥與農藥使用量,生產出綠色無污染產品,因此生態農業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促進生態良性循環,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較好的生態環境。
2.3生態農業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益得以提升
發展生態農業,可大大提升經濟效益。由于生態農業,不但可對自然資源合理利用與保護及增值作用,還能加速物質循環及能量轉化,有顯著的生態效益,與此同時,還能為社會創造品種多樣化的質優農產品,可以確保人們對農產品日漸增長的擴大需求。因此,生態農業的發展,可促進國民經濟健康發展,應大力提倡。
3發展生態農業相關措施
3.1創建適應我國生態農業發展的新機制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要做好任何事情,必須有相關規章與制度。因此要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并建立新型農業發展機制,同時,在生態農業發展上,要加大資金投入,以及必要的技術保障支持,并以發展生態農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所建立的管理及監督辦法與標準,應與生態農業發展相適應;積極調動全社會參與生態農業建設,制定及建立完善的生態農業發展規劃與多元化建設機制;與此同時,還要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法律法規。
3.2建立生態農業技術保障體系
對生態農業發展方面的相關問題,要組織專家進行認真研討,并制定各種生態農業管理認證技術,產品認證體系,還有就是評價指標規范,物種改良及品種培育等相關技術,不斷提出新方法及新思路,同時,要給予足夠的生產及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只有這樣,才能使生態農業與今后的農業生產發展相適應。
3.3制定政策,強化服務
生態農業的普及和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支持。當前我國在生態農業保障體系中取得了一些發展,但仍需深入實施,政策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另外,服務體系的建立也要進一步落實,政府應轉變職能加大對有關生態農業的投入,建立各種生態農業服務體系,以穩定農業服務人員,提升社會化服務水平。
農業生態旅游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旅游方式。其特點是充分利用農業資源,將農業生態環境和旅游活動有機關聯起來,為游客提供觀光、體驗、勞動、餐飲、娛樂于一體的旅游內容,使游客感受到充分融入大自然的樂趣。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對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生態建設,營造新農村文化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新時期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項重要任務。
一、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內涵
農業生態旅游經濟是以農業生態旅游為基礎創造經濟收入的方式。農業生態旅游是近幾年新成長起來的旅游項目,其特點是以農業資源為依托,在發展農業生產的同時附加生態旅游活動,形成農業和旅游業的交叉,將農業、生態、旅游有機結合。游客進入農業生態旅游地區后,可以觀賞當地的田園風光,體驗生態環境,從事種植、采摘、考察、教育、餐飲、購物等活動。在此過程中,農民不僅可以通過農業種植獲得經濟收入,更可以借助旅游業的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并帶動地區經濟發展。例如觀賞加學習、游覽加體驗都是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發展的形式,游客在生態種植區體驗親自種植和采摘的快樂,學習勞作,或是進入生態旅游區感受田園生活,都可以實現與大自然的接觸,愉悅身心。現如今生活和工作給人們帶來巨大壓力,長期處于工作狀態,缺少和大自然的接觸,身心健康問題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新型農業生態旅游帶給人們耳目一新的感受,其特點是旅游區域毗鄰市區,交通方便,活動清新自然,飲食環保,參與過程簡單,旅游成本低,因而自推出以來,深受游客歡迎。
二、農業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農業生態旅游近年來呈現出蓬勃的發展趨勢,在創造經濟收入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與傳統的旅游方式相比,農業生態旅游有其自身的優勢。傳統旅游活動中雖然也有眾多貼近大自然的觀光項目,但農業生態形式的旅游更容易帶給游客返璞歸真的感覺,而且旅游過程中沒有傳統旅游項目中的隱性消費、游覽時間有限等問題,游客可以從簡單快樂的耕作、收割勞動中體會最質樸的快樂。所以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選擇在閑暇時間來到田間,度過充實的一天。但農業生態旅游的快速發展也不免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農業生態環境會隨著旅游活動的開發而產生變化。農業生態具有遠離城市喧囂的特征,隨著游客規模的增長,農業生態環境有可能受到破壞,破壞后再恢復將會異常艱難。其次,不少農戶看到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增長勢頭,紛紛開發旅游項目,但建設水平參差不齊,旅游產品的質量難以獲得保證。最后,農業生態旅游的管理目前還比較滯后,如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缺少專業的管理人員,所以項目建設具有隨意性,文化內涵有限,游客重游率低。因此,針對以上問題,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問題解決的關鍵。可持續發展實質包含經濟的可持續、農業的可持續、生態的可持續,三者是有機關聯的統一體。
三、農業生態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舉措
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著力推進以下舉措:
第一,制定科學發展規劃。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是農民致富的新途徑,是農村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是新農村建設的有效推動力。因此,政府部門應立足長遠發展,積極借勢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做好科學的規劃部署,以促進本地區新型旅游項目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農業生態旅游項目應遵循合理開發、適度開發的原則,由政府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規劃基礎田園建設、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文化主題建設。基礎田園建設強調對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既要滿足游客體驗的旅游需求,又必須以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為前提,避免過度開發、隨意開發,農戶應在政府的指導下有計劃有步驟地建設生態旅游環境;旅游配套設施建設也是要兼具服務游客和保護當地環境的功能,如交通建設、住宿環境等;文化主題建設強調新農村的文化內涵,要求農業生態旅游富有文化生命力。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還應出臺具體的管理細則,落實管理部門,組建管理隊伍,使農戶和游客能夠按照政府部門的要求,合理利用農業生態環境,實現和諧發展。
第二,積極發展高品質產品。農業生態旅游經濟自興起以來,備受游客歡迎的重要原因就是環保的環境、環保的食物。近年來城市環境污染和健康問題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游客希望在農業生態環境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種植和采摘有機蔬果,以保證飲食健康。所以農民應在政府的帶領下,積極發展有機種植。比如有的城郊地區已建立起示范村、示范鎮,專門開展有機農業種植,相關部門定期對種植基地進行無公害檢測,為農民提供種植指導,從而有效保護了農民和游客利益。游客甚至出租菜地,定期前來采摘,參與種植。還有的大型生態度假村,將種植、養殖、餐飲、娛樂項目融為一體,其飼養的動物品種珍貴,極具觀賞價值,同時還開發出特色休閑娛樂活動,游客不僅能體驗種植、采摘,還可以體驗難得一見的生態環境。
第三,注重增加文化內涵。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實際暗含文化的注入,無論是滿足游客的文化需求,還是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農業生態旅游都不應忽視文化的推動力。政府部門應結合地區實際,進行相關的文化建設,如展示地區特色的主題公園、民俗村、文化節等,都有助于帶動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發展。另外,有的游客將兒童教育和生態旅游建立關聯,將種植、采摘作為兒童鍛煉的機會。因此,政府部門應為相關的文化建設制定扶植政策,從而營造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廣闊發展空間。
水體污染已成為制約和困擾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水污染程度不斷加劇、污染范圍不斷擴大,已在一定程度上使水資源的質量比其數量更加重要。據國家環保總局統計,我國主要河流有機污染普遍,面源污染[l益突出,受污染河長比例由1980年的21%增加到一999年的38%,其中受污染較重的淮河、海河、灤河、松花江、遼河和黃河流域忍002年全國工業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總量為451億t,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201億t,生活污水排放量194億t。工業廢水排放量中,鄉鎮企業排放量為29.12億t,占工業排放總量的!4.巧%,化學需氧量(COD)排放量為806萬t,其中鄉鎮企業排放量為296萬t,占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的36.17%。這些污水都不同程度地直接造成廣大農區的水體污染。
2、耕地污染
我國各地區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耕地污染問題,農業生產中化肥、農藥和農膜等農用化學品的過量和不合理使用,利用效率低,殘留嚴重。2003年我國單位面積耕地化肥施用水平為357k妙耐,是美國的4倍,大大超過了發達國家設置的225k咖,限制,受到農藥污染。目前我閏受下業“一下廢”和城鎮生活垃圾污染的耕地面積達587萬hl礦;據2(Xx〕年對30萬h耐基本農田有害重金屬抽樣監測,其中有3.16萬h而土壤重金屬超標,超標率12.11%‘另據國家環保總局對23個省(市)的不完全統計,2以洲〕年共發生農業環境污染事故891起,污染農川410萬hmZ,直接經濟損失達212億元,弓!用污水灌溉過程中,大量污水達不到灌溉水質標準,也會對耕地造成嚴重污染。
3、水土流失
我國第二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結果顯示,截止2002年.我國有4200萬m,耕地存在水蝕問題,667萬卜而存在風蝕危害,二者合計占全部耕地面積的35%以[,其中水土流失面積較為集中在黃土高原和西南地區。1949年以來,我國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禎失總計達267萬hm,,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在100億元以L,每年因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層土壤流失量為30億一150億t.平均每年至少50億t.占世界的1/3以上。
4、農產品污染
農藥、化肥的過量和不合理使用,造成農產品的污染,并直接危害人畜健康據農業部對6個省26個基地縣抽樣調查.糧食中農藥檢出率為60.18%,殘留超標率達1.12%。一些大城市郊區蔬菜農藥檢出率超過50%以卜。每年我國都發生大量農藥中毒事件,據26個省市幾年不完全統計,共報告247340例農藥中毒,致死24612人,年均死亡率為9月5飛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在控制農藥對農產品和生態環境的污染方面有很大差距。這不僅影響我國農業自身的質量和健康,而且也直接制約著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品種和數量,有許多產品就是由于農藥殘留超標而被外商拒絕進門。
二舊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
1、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使農村地區喪失資源開發的機會
“碧水藍天,空氣清新”已經成為人們對昔日農村的懷念。而當今的中國農村正遭受著史無前例的污染和破壞〕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民的收人和生活水平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農村的環境卻成了一個日益突出的問題—居住環境臟、亂、差,飲用水體水質惡化,農民的生活質量下降。據新華網報道,我國的農村已經不是遠離環境污染的世外桃源,農村現在有3.6億的人門喝不上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每年有1.2億噸的農村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同時廢、污水的排放,農藥、化肥、塑料等的濫用亂棄,造成嚴重的空氣、水體、土壤污染;對資源的不合理的開發利用,加重了自然災害。森林亂砍濫伐、草場亂挖和過度放牧、荒地濫墾、礦藏私用開亂采等加劇水土流失,導致山體滑坡。于是,土地荒漠化、沙塵暴、泥石流、酸雨、洪澇等災害頻頻肆虐)可以說,如今的中國農村生態環境已經到了讓人望而卻步的程度。卜天賜予了農村秀麗的自然景色,農民本可以得天獨厚地引資招商、開發利用,發展旅游觀光、餐飲娛樂,提供農產品和服務,增加收人〔。但生態的破壞,環境的污染,斷送了這條上好的發展之路。
2、生態環境問題制約著農業生產的發展
我國人均耕地、水等資源數量嚴重不足,且質量下降;工業“三廢”對農業環境的污染正由局部向整體蔓延,污水灌溉面積不斷擴大,農業污染事故時有發生;由于農藥、化肥等農用化學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農業廢棄物未能資源化利用,導致部分地區農業面源污染日趨嚴重;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導致了部分農產品污染加劇,農產品國際競爭力下降,威脅著城鄉人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草地退化、沙化、堿化、水土流失、生態系統平衡失調造成農業自然災害時有發生,農業可持續生產能力下降。此外,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農產品安全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現化化建設和提高農產品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競爭力的需求,也要求農業生產無論從環境控制、生產資料供應、生產過程控制,還是最終產品質量要求,都要求環境的無害化和生態的合理化,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3、生態環境的惡化成為農產品出口貿易的障礙
環境惡化對農產品生產數量、品種、質量的影響必將波及農產品的加「-和銷售環節,使受污染的農產品喪失加工價值和銷售。此外,就農產品市場的更大范圍的擴展而言,農產品的出口意義日益凸顯,而當今國際貿易中“綠色壁壘”越筑越高,各國對進口產品競相制定越來越復雜而又嚴格的環保標準,其中以農產品為主要原料的食品的環境標準是最高的。特別是歐盟、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它們對食品中的農藥殘留量和有害物質含量標準的規定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由此使我國生產的受污染的或不符合標準的農產品和加工食品在出口貿易中連連受挫,丟失了大片市場,農民和相關企業遭受不少的經濟損失這當然也影響到了我國整個對貿易的發展。
因此制定切實可行的綠色投人計劃和綠色產品開發計劃,建立以生態環境和生態資源保護為核心的綠色產業,推動綠色產品的開發與綠色市場的形成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途徑。
三、造成農村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
1、農村人口增長過快.人口素質低
人口、資源、環境是當今人類所面臨的三大問題,其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資源和環境問題都與人口緊密相關,筆者認為人口問題是其他所有問題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一方面人要改造自然,為自己創造適宜的生存條件,并不斷地向自然界索取資源,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也排放廢物污染環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類限制其無節制的開發活動,以各種災害施加報復。我國農村人口增長過快已經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而目_我國農村人n的文化素質水平低、舊有習俗、低質量生活慣性等,也造成對資源和環境的巨大沖擊和破壞。
2、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環境效益
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二者相聯系密切,相互制約。經濟效益的獲取是生態環境效益共同參與的結果,經濟效益的積累和增長對生態環境既提供發展動力,也帶來壓力。而生態環境效益是經濟效益增長的物質保證,又是制約經濟效益能否長期穩定的重要因素。經濟效益往往見效快,而且效果明顯;環境效益則具有滯后性、累積性。一般說來,經濟效益容易被人們重視,當某種設備或技。
術為企業的生產經營者帶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污水、廢物甚至產品都有很可能給當地居民的生活和自然環境帶來損害,因此在注重經濟效益的同時,也應該重視生態環境效益。近年來我國鄉鎮企業發展迅速,但由于缺乏先進的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只是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水、廢氣、廢渣,嚴重影響了農村生態環境。一些企業在自身利益的驅使下,置國家法律與他人的利益于不顧,肆意破壞和污染環境;有的地方政府為了本地區利益和當前的利益,對破壞和污染環境的項月和企業大開方便之門,大行地方保護主義;有的環保單位只顧收罰款而不管實際效果,企業交了罰款之后照常生產、照舊排污。
1發展生態農業經濟的戰略意義
現階段培育和壯大生態農業經濟,既有必要性也存在緊迫性。其戰略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幫助農民增產增收
傳統的農業經營方式過于粗放,資源消耗過多而產出相對較少,農民生產積極性不高。生態農業倡導精細化、集約化管理,減少了資金和資源的消耗,提升了利潤空間,農民實現增收致富。
1.2優化產業結構的客觀要求
出于對環保的考慮,生態農業的重心從基礎性的種植、養殖,向更高級的深加工、觀光農業等轉移,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對支持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
1.3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有序實施
在壯大生態農業經濟的過程中,需要從人才、技術等方面提供保障。這與鄉村人才振興、鄉村生態振興的具體要求高度契合[1]。
2生態農業經濟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2.1農民生態環保意識差
對于農民來說,生態農業不僅僅是一種新概念、新模式,還會帶來生產方式上的變化以及思維觀念上的沖擊影響。如生態農業強調農產品的“綠色”種植,做好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工作。但是很多農民習慣于使用化學農藥,雖然這種方法易操作、見效快,但容易造成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農產品也會因為較高的農藥殘留而影響銷售。部分農民目光短視,只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視了長遠發展,缺乏生態環保意識,不能在實際的生產活動中踐行生態環保,成為現階段生態農業發展的瓶頸。
2.2農業產業模式單一化
以種植、養殖為主的單一產業模式,一方面會加劇內部競爭,導致農民獲得的收益減少,這也是年輕農民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會造成資源消耗過快、環境日益惡化,農業發展難以為繼。現階段很多農村由于經濟基礎差、交通不便利、年輕勞動力少等諸多原因,未能發展多元化的產業體系。雖然有一些農村嘗試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先進模式,但是由于調研不充分,管理不到位,這些新興產業模式在引進之后出現了“水土不服”的問題,未能對生態農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2.3缺少必要的保障措施
生態農業固然有諸多的優勢,但是其穩定發展也離不開各個方面的支持。如要想讓農民了解并接受生態農業,必須要積極開展宣傳、推廣工作;要想讓農業企業、農村物流發展起來,必須要提供政策扶持;要想讓膜下滴灌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得到廣泛應用,必須要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目前來看,部分地方政府雖然為推廣生態農業提供了一些保障措施,但是力度不強、形式單一,生態農業發展規模較小,經濟效益不好,無法形成完善的良性循環,生態農業的優勢也難以體現出來。
3可持續發展策略
3.1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要掌握農業生產的新技術,熟練操作各種農機設備,更為重要的是具備科學的管理思維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地方政府的協調下,依托地方農技部門,聯合各大專、中職院校,為農民提供專門的技術培訓。在掌握新技術、新方法的基礎上,使農民對生態農業有更為深刻全面的了解,并且能夠在各類生產活動中,自覺踐行生態理念。如養殖人員可向地方有關部門申領補貼,建立沼氣池。將養殖場每日產生的糞污倒入沼氣池內,實現無害化處理。這不僅實現了廢物利用,也利于消除蚊蠅滋生環境,降低牲畜患病的概率。
3.2豐富農業產業模式
探索多種適合農村實際情況的多元化產業模式,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產出”的怪圈,才能凸顯生態農業的優勢。搭建農村電商平臺,依托鄉村物流發展“田間-餐桌”的模式。既簡化了中間環節,又節約了人工成本,實現產銷直接對接。挖掘自然資源,打造休閑旅游景點,發展觀光農業模式。讓農村生態環境越來越好,經濟水平越來越高,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生態農業模式。還可以打造農業產業園,園區按照集約化、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不僅能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還可在支持農業生產新技術的創新、研發、試點、推廣等方面發揮推動作用[2]。
3.3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近年來,我國開始普遍重視農業、農村以及農民,出臺一系列有利政策促進農業發展。農業經濟顯著提升,進一步改善了農村生活環境,且提升了農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不過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農民人口數量持續增長和農業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從短期發展角度來看,農業生產所需的生產資源可被看成可再生資源,不過長期來看,有限的耕地資源和水資源在受到污染以后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恢復,勞動力逐漸從農村向城市轉移,老弱病殘等留守人員將無法承擔農業經濟發展的“重任”。所以,想要使目前狀況得到徹底改變,需要保證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從根本上得以轉變,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建立可持續農業生產體系,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1生態農業的特點
首先,作為一種開放型的農業發展模式,生態農業的穩定性也在開放過程中得到體現。所以,生態農業不僅是對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的改變,更是要通過開放性的生產技術體系來代替以往封閉式的裝填。在這一過程中將會挖掘出農業本身的內在潛力,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的利用國土資源以及其他類型的農業資源,這些可利用的資源將呈現出穩定性和連續性的特點,從而能夠使農業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優化,使社會和自然的承受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其次,對于生態農業來說,優化農業產出結構和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總體效益是其發展的重中之重。主要原因在于自然規律是農業生態發展的基礎,同時在這一前提下合理利用和優化生物、信息、土地、技術以及空間等資源,并使農業有機結合其他產業,使農業生產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體現。另外,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還需要將新技術、新方法廣泛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在農業生產中,將生物能源和太陽能作為基礎性能源,能夠使農業生產實現良性循環。再次,作為一個有機系統,生態農業系統呈現出協調性、綜合性以及整體性的特點。所以,生態農業的發展需要全面考量各種人力資源、社會資源和自然資源,在綜合分析三類資源的基礎上構建起具有較高生產效率的農業生產結構,從而便于最大限度的利用農業生產要素和農業生產資源,使農業產品的產量得到提高,使產品質量得到保障,這樣就能夠使環境系統與農業生產系統之間形成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2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發展生態農業經濟存在的問題
2.1體制和意識形態上的約束。良好的體制環境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不過我國目前實施的經濟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經濟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微觀層面和宏觀層面兩個方面,對于前者而言,我國不斷推進的農業機械化程度逐漸顯露出傳統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的體制性缺陷,這種經營模式對于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還對優化資源配置造成一定影響,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增長;對于后者而言,目前依然存在城鄉二元經濟的社會體制,整個社會在逐漸重視“三農”問題的同時,也存在一些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導致實踐領域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2科學技術及成果轉化的限制。隨著我國農業的快速發展,通過增加資源投入和勞動力獲得產出的傳統方法無法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這種情況下需要對生產方式進行轉變,使其轉到技術促發展的道路上。不過我國農業生產技術目前的發展比較緩慢,缺乏充足的科研經費和人力資源,具有較低的成果轉化率,農業經濟不明朗的發展前景使農業科技人才大量流失。2.3缺乏人力和物力資本。人力和物力資本是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在建設生態農業過程中缺少上述兩類資源。物力資本的匱乏主要體現在缺乏充足的資金供給來推動生態農業經濟增長,從而導致生態農業缺乏充足的后勁。盡管我國農業發展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僅有小部分的資金流向農村;在生態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不過我國落后的農村教育使大學生群體不愿意留守農村,農村人力資本具有極低的積累效果,嚴重的阻礙了生態農業經濟的增長。
3可持續發展視角下生態農業經濟的發展路徑
我國將長期保持農業大國的地位不變,這主要取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所以,農業經濟的發展不僅與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而且與國民經濟的整體進步緊密相連。我們只有不斷創新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夠確保發展模式具有科學性和高效性。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農業生產力的進步,不過其發展規模和水平仍然比較落后,阻礙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1大力發展和優化農村地區環保產業。環保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在農村地區具有相當有利的條件。通過大力發展環保產業,能夠使農村地區其他產業的進步得到有效帶動,同時在環保產業發展過程中,長期與外部生態環境建立良好關系。這種情況下,不僅能夠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而且能夠使環保產品和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實現開發和銷售,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節約資源,保護農村環境。3.2不斷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想要使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發展生態農業是重要途徑。所以,需要充分認識生態學規律和自然規律,對生態農業發展的規則認真遵循,進一步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調控和優化農業生態系統及其結構,確保資源的有效循環,保證能量的合理流動,并根據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安排農業生產和經濟活動,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3.3發展生態能源型農業經濟模式。在人類的發展歷程中,現代農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許多弊端。因此,在生態農業發展中,要使現代工業產品的生產有效減少,使化工產品在生態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程度進一步降低,通過大力推廣應用現代農業技術,確保農業生產和組織行為在生態農業系統自我調節的基礎上順利完成,以此達到農業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目的。農村可以通過發展太陽能、生物能等生態能源,使石油化工產品的投入大幅降低,深入挖掘生態農業系統的潛力,使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增強。3.4完善農業社會服務體系。相關的優惠政策和法制體系建設是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門要通過多種渠道支持農業投資和貸款,對生態農產品市場加大保護力度,鼓勵農產品外銷,并在部分農村地區建立集中經營試點,使集約型農業經濟范圍不斷擴大,對生態農業技術進行廣泛推廣。另外對水利設施加強維護,對亂采亂墾行為進行治理,對假冒偽劣生態農產品嚴厲打擊,從而確保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態農業發展環境。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過程中,農業經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國要對生態農業經濟積極探索實踐,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現狀最大限度的控制和改善,使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努力解決農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