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8 10:04:3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品質成本管理與控制,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建筑業的發展迅速離不開城市建設發展打下的基礎。建筑業作為房地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在市場競爭環境日益激烈的前提下,怎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建設項目當中利益的最大化,以成為企業建設發展問卷當中的必答題。
一、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與品質管理的意義
(一)建設項目的成本構成內容
項目建設的成本費用比較廣泛,涵蓋環境,技術,管理等領域,總體來說包括,土地租賃使用費用,工程建設費用,管理費用,以及稅費和利息等方面費用。
(二)實施項目成本控制與品質管理的意義
成本控制和品質控制成為房地產項目占據市場份額的關鍵因素,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房地產業受到了國家政策的調整和控制,另一方面是人們要求的房屋建筑質量越來越高。介于此,房地產在建設項目時應該深入挖掘工程項目的管理潛力,提高效益在管理上的價值,進而培養企業核心競爭力。一些企業已經預見只有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手段對建設工程進行成本控制和品質管理,才有機會獲取市場競爭的份額。
(三)成本與品質之間的關系
商品功能和性價比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原動力。商品經濟從誕生那一天起就已經和社會發展史融為一體,商品經濟是生產力的核心動力;降低商品生產成本,抬高商品市場價格,是市場供貨商最大的愿望,商品在市場交換的過程當中,產品品質就成為了生產成本和產品價格的載體,這兩個因素是市場杠桿同一個點上的問題;因此供貨商必須要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我們可以用兩個極端來假設, 產品成本和品質之間的關系?一種極端是忽略品質無底線的降低成本,直到因成本過度降低成本使得產品生產不能繼續進行,此時供應者的市場行為逐漸消失,另一種極端是將所有代價都投入在對品質的追求上,但是受特殊時期技術條件的限限產品出現了極限品質;當趨近極限品質的產品出現時,生產成本也會快速增加,生產成本的增加導致消費能力的減小,市場的交換行為也就隨之消失了。
線性關系是產品成本和產品品質在市場供給區域內大形態上的關系。成本和品質在不同的區域當中相互間的影響力也不同。品質追求在產品品質當中有時限性,受市場消費狀況的約束。
二、強化工程項目管理中成本控制與品質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加強成本控制與品質管理的思想意識
房地產項目建設在很長的一段時期里一直保持著較大的空間利潤。但是隨著房地產市場項目建設發展的快速變化,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提高自身在成本上的管理意識,打破傳統的以提高產品價格的方式來獲取空間利潤。所以,工程項目建設應制定目標成本,通過對目標成本預算的分析,將目標成本與部門和個體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在執行當中找出差距的原因,并進行考察和修正,制定最終的改進措施。在項目的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及施工階段樹立成本管理概念,將成本控制和品質管理理念貫穿其中;通過加強對每個階段的控制與管理,保證預期目標的最終實現。
(二)建立企業長遠的規劃目標
從企業長遠規劃的目標出發,對于企業來說任何一個具體項目的實施,都是只是企業的一個戰略步驟,是企業實現長遠規劃建設過程的一個工作。價值在一個項目當中的最終實現取決于企業對項目價值的長遠規劃;也就是說項目的價值導向是由企業的長遠規劃決定的;企業戰略步驟的確定和長遠規劃的設立,為具體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價值標準和導向。價值判斷過程的核心工作也就是項目的管理過程,價值判斷標準明確了也就意味著控制成本和品質管理在具體問題上的分析也就明確了。
(三)控制和管理材料成本
工程成本控制過程是一個管理復雜涉及領域比較廣泛的過程,材料成本的控制在工程管理的成本控制當中,占據的比重一直都是高居榜首。占據著總成本的50%以上。因此,材料費在成本控制環節當中就顯得非常重要,材料費的支出結余是否可控,對于工程費的影響不容小覷。對材料費的控制必須做到認真細致,無論是企業進行材料采購,檢查,入庫都要做好對材料的控制監督管理。通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監督檢查工作信息控制的反饋,在以保證工程質量為基礎的前提下,運用價格比較的方法選用性價比最高的供應商;運用招標采購的方法將材料采購價格降到最低。比價采購和招標采購,能促進驗收時材料質量的提高,實現對于材料使用量上的計算管理,控制施工現場浪費情況和失竊現象的的發生;規范材料結算工作進展的有序進行,從而降低材料施工成本,保證施工單位的經濟效益。
(四)切實做好對于工程人員的管理與控制
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有效控制是工程管理提升品質的重要前提。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管理知識的管理人員不僅能夠很好掌握操作流程而且還能夠標準的使用施工技術。對工程的施工品質能夠很好的控制。施工人員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工程品質的好壞,作為實際操作人,施工人員要有質量高于一切的意識,運用自身掌握的專業技能,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進行操作。對于超出能力范圍的施工作業,要及時請教技術人員,通過技術人員的研究論證后在進行施工操作。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都具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需對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進行控制,保證工程施工的品質不受影響。
(五)運用必要的成本管理控制技術,提高質量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對管理控制成本,是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管理順應時展的趨勢。建筑工程設計有很強的時效性,資源也比較廣泛,因此,借助先進的管理工具簡化管理方式,節約管理時間,提高管理效益實現建筑工程項目工程品質的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
(六)建立必要的項目成本管理體系與組織
科學的管理體系和組織能有效的實現成本預先控制和成本動態控制,將資金的投入,轉換,對比等基本環節的預先動態結合起來。設立相關的制度規范,通過科學嚴謹的運作方式,發揮其應盡的作用,確保項目成本管理體系與組織的有序進行。具體內容包括;制定項目最終目標的成本責任體系;制定關于促進成本優化的制度體系;制定項目經理基金調控制度;制定完善的項目成本監督制度;動態調整制度等相關制度。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的項目開發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也越來越殘酷,提高工程施工質量,降低自身的成本投入,從而獲取企業更高的收益是開發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促進管理水平在工程項目當中的全面提升,就必須要加強工程成本的投入和工程品質管理。
參考文獻:
[1]張繼宣.項目成本控制的過程方法[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2,(07).
[2]郭小川,李志,趙業興.淺談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和管理[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2,(02).
[3]束志峰.工程建設階段的成本控制路徑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2.
縱觀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中,企業之間常常通過價格戰來搶占市場,這無疑使得企業的利潤有所損失,企業的成長受到阻礙,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基于此,更多的商品混凝土企業致力于有效管理與控制成本。本文通過探究進行有效控制與管理企業成本的有效措施,以求為商品混凝土企業提升成本優勢提供指導與借鑒。
一、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特質及其關鍵的成本項目
當下,很多的商品混凝土企業提供的產品與服務較為齊全,可以向客戶提供各種規格商品混凝土生產、試驗、運輸、泵送等諸多服務。商品混凝土企業具備產品與設備的研發生產功能,在與客戶合作的過程中,常常是根據所簽訂的合同內容進行提品與服務。企業一般是購買建筑材料,使用企業本有的生產加工及輸送設施將材料進行生產及輸送,以向客戶提供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企業與客戶之間形成戰略聯盟,兩者之間緊密聯系與互動,但由于大多數的客戶都是工程施工的專業公司,使得整個商品混凝土的生產周期較長,穩定性也較差。同時,商品混凝土企業兼備了材料加工生產企業與施工企業的特質。這就使得其在企業內部的成本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具體來講,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成本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固定生產成本,包括發放給企業管理與生產人員的固定工資,按照國家相關規定為員工上繳的五險一金的相關費用,企業對現有固定資產計提的折舊費用,企業為生產加工及運輸設備所繳納的保險費用,以及其它固定的成本費用。另一方面是變動性的成本,包括商品混凝土產品的原材料費用,如水泥、沙子、碎石、混合材料、外部添加劑、油料等費用;生產加工設備的維護與使用成本費用;按生產產量計算發放的工資及獎金等。
二、商品混凝土企業在成本控制管理中現存的問題
(一)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意識欠缺
當下,商品混凝土行業的諸多企業將內部的人、財、物等重要的資源投入到生產經營方面,卻忽視了對企業的成本等方面的管理,企業側重于資源的投入反而忽視了企業的產出。例如,部分的商品混凝土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過度重視產品的生產,而對成本的管理力度較小,導致企業內部的普通員工也缺乏對成本進行有效控制的意識,進而無法真正的激發企業內部員工工作的意愿與熱情,成本的控制與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現有的商品混凝土企業大多有錯誤的認識,即將本企業看作是產品的生產加工型的企業,這就導致財會部門在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側重于商品混凝土的生產與加工方面的成本,而對管理相關的成本有所忽視。同時,在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中,只有財務會計部門有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意識,而其它的部門卻忽視了這一點。如商品混凝土的產品研發部門,為追求較高質量與性能的產品,不惜成本,導致生產總成本大幅上升。
(二)未有效管理非生產領域的成本
調查發現,商品混凝土企業存在普遍的非生產性領域成本耗費較高的問題,而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一方面是源于商品混凝土企業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與產品服務的拓展,導致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有所上升;企業的組織結構層級增多,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增加,使得管理費用升高;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通貨膨脹的加劇,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與獎金普遍上升,導致固定與變動工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很多商品混凝土企業沒有對財務收支做一個有效的預算;對于非生產領域的成本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未及時控制部分不合理使用的成本費用;非生產領域的的固定資產增加,進而導致每年計提的折舊費用提升,修理與保養費用也升高;由于未做好成本的預算計劃,導致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日常成本的開支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造成了較多的資金浪費。
(三)對質量成本的核算的重視度不夠
商品混凝土企業內部員工對于產品與服務質量的重視度不夠,企業內部也沒有形成系統規范的質量評價標準。在與施工企業的合作過程中,技術與施工人員常常忽視商品混凝土操作的嚴格要求。同時,關于商品混凝土的原材料及生產運輸設備的選擇,企業也沒有對其質量進行嚴格把關,這無形之中就可能出現因為企業自身提品出現一定的質量問題而產生一定的機會成本,或者是故障性的成本等問題。如對于買進的水泥、沙土等原材料未進行嚴格的檢查與把關,進而會影響到商品混凝土產品的質量,同時也會造成材料的浪費。產品質量水平的低下會產生一些額外的成本費用,如返修費用、停工的損失及違反合約的損失,也會在無形之中破壞原有的穩定客戶源,甚至是潛在的客戶。而且,由于企業內個崗位的權責利的界定不夠明確,出現模糊邊界,使得當質量發生問題時不能及時的找到相關的責任人員,也無法有針對性地杜絕質量問題的再次發生。而這類的隱形成本一直以來未受到商品混凝土企業的充分重視。
三、商品混凝土企業進行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措施
(一)強化商品混凝土企業成本管理的理念
首先,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將強化員工成本節約的理念。對于商品混凝土行業內的企業,其內部的各層工作人員應該都學習與加強節約成本、提升效益的理念。企業可以通過培訓、會議等工作活動,充分調動員工降低成本的正向意愿及行動,進而使得各個部門在降低成本方面能夠協調合作,為實現企業的目標而共同努力其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保持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企業應該在分析內外部環境的基礎之上,促使企業內部的成員樹立全面成本管理的理念。所謂全面成本管理就是指不僅要對生產加工方面的相關成本進行控制管理,也應該將研發、運輸、管理等其它方面的成本進行核算,實現成本的全方位管理,并能夠及時進行監督與控制。
(二)健全商品混凝土企業的相關管理制度
首先,商品混凝土企業應嘗試成本固定額度的管理。企業應該根據參照企業的生產加工工藝與過程及相關資金的使用現狀,制定原材料儲備的固定額度、生產加工耗費的固定額度、流動資金的固定額度等,減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費和損失。其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在人力資源管理的過程中實施績效工資制的管理。績效工資制可以有效地將企業內部員工的工作成果及成本等綜合考評與其工資相聯系,真正的實現績效考核制度。在商品混凝土企業,內部的車隊員工的工資設定,可以由基本固定工資、績效工資、成本節約等方面組成的,其中每月的基本工資是固定的,績效工資則是通過績效考核的結果核算,成本節約則是根據車隊員工所操縱的攪拌車的單位耗油量與標準耗油量之間的差額計算。績效工資管理制的有效實施可以合理控制與管理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成本。再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對生產加工及運輸設備進行定期的保養與維修。因為混凝土攪拌樓,混凝土運輸車以及各類專業泵送設備是商品混凝土企業重要設施。從企業生產經營的長期來看,要想降低生產成本,有必要對這些設備進行定期的維修與保養,減少設備的損耗。
(三)有效的協調管理商品混凝土企業組織
首先,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有效地調整內部的組織結構、優化各層的管理人員。企業應該根據實際的生產與管理需求,設計相匹配的崗位,根據崗位的需求選聘適合的管理人員,進而確定合理的薪酬,有效避免由于崗位較多、組織結構冗雜等導致的成本上升。其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完善當下的管理制度。企業需要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改革,梳理企業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關系及各自的權利、責任、利益等,有效防止出現問題時各部門的工作人員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發生。同時,企業應該針對商品混凝土行業的特質,實現績效考核的管理與現場管理、控制,進而提升管理效率,以求有效降低企業內部的管理成本。
(四)促進技術的創新和管理
首先,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就本企業的產品研發科技進行不斷的創新與改進,以求實現低成本研發與生產。如通過創新,企業通過新的技術、工藝及材料,降低商品混凝土產品的成本。例如,可以運用不同的激勵方式,促進技術與產品研發部門的創新,可以輔以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部門,對商品混凝土的生產過程中的材料配比進行測驗,以求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盡可能的降低成本。同時,可以不斷的挖掘能夠有效替代原材料的低成本材料,或者開發較低原材料耗用的技術及設備等。其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加強工藝及相關技術的改良,進而有效降低生產成本。當下,國家的各種政策傾向于水電氣的節約及環境的保護,因此企業從降低生產中的噪音、污水、粉塵等方面加強技術的改造,而且應該通過技術的改良有效減少水電氣等資源的使用。同時最好通過生產設備的改進,實現水的循環使用,以及商品混凝土廢棄材料的回收利用。
(五)進行質量管理與質量成本核算
首先,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致力于有效管理商品混凝土產品與服務的質量水平。企業應加強內部員工對質量的重視程度,在各種規格商品混凝土生產、測試、輸送以及泵送的過程中保持操作與服務的質量與規范。同時,企業應該嚴格把關水泥、沙子等使用材料的質量,進而有效保證商品混凝土產品及服務的質量,較少成本的浪費,實現效益最大化。其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采取有效措施來管理質量成本。企業內部的財會、技術及質量管理等部門應該進行協商設置質量成本的評價指標體系,進而能夠及時有效的考核每個部門質量成本的實際水平。同時,企業應該就商品混凝土的質量保證設計完善的監督體制,并將質量的責任歸屬明確,進而使得企業在發生質量損失成本時能夠及時找到相關的責任人,以求降低企業的生產與管理成本。再次,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在進行質量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分析與核算在質量問題發生之前的成本與質量問題發生之后的成本。為有效的防止商品混凝土產品的質量發生問題,企業在定期對設備、材料及產品的質量進行管理與檢測,進而產生一系列的質量成本;同樣,在質量管理與監測結果出來之后,為改良現有產品與設備的質量,需要進行維修與改良,甚至還需要進行一定的售后服務與損失的賠償。基于此,商品混凝土企業應該將各個環節的質量成本進行核算。
參考文獻:
[1]張俊.XC公司的生產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重慶理工大學,2014.
[2]毛卓勛.商品混凝土企業質量與成本控制的探討[J].商品混凝土,2012(03):11-12+15.
[3]張武.淺析商品混凝土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07):57-58.
中圖分類號:C29文獻標識碼: A
一、加強企業產品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產品成本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為進行生產活動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即用貨幣形式表現的生產耗費就是該時期的生產費用。為生產一定種類和數量的產品所支出的生產費用總和,就是產品成本。產品成本主要有生產成本(包含,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銷售成本(為銷售該產品所發生的費用含辦公費用、折舊、差旅費、招待費、工資及福利等等)。降低產品成本則意味著利潤的增加,因此加強企業產品成本管理極為重要。
1、產品成本是補償生產耗費的尺度
企業為了保證再生產的不斷進行,必須對生產耗費進行補償,同時企業的生產耗費須用自身的銷售收入來補償,因此成本的高低反映了從銷售收入中補償份額的多少以及企業盈利的多少,是衡量補償份額大小的尺度。
2、產品成本是企業進行價格競爭的重要基礎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競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價格競爭,產品作為價格的主要組成部分,其高低是決定企業有無競爭能力的關鍵。產品價格是產品價值的貨幣表現,但在現階段,人們還不能直接地準確計算產品的價值,而只能計算成本。成本作為價值構成的主要部分,其高低能反映產品價值量的大小,因而成本是制定產品價格的基礎,價格競爭的實際內容也就成了成本的競爭,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首先必須進行正確可行的生產經營決策,而產品成本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因素。
3、加強企業現代成本管理是現代化管理手段的要求
科學技術的發展加快了企業建立現代信息管理系統的進程。在傳統企業管理模式的實踐工作中,運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方面存在的明顯不足,阻礙了企業的發展。現代信息管理技術的應用,要求對傳統企業管理進行深刻的改革,必須實施現代企業管理的模式及辦法。
二、企業產品成本管理與控制存在的問題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產品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出來,嚴重影響了企業的長期生存能力。目前,我國企業產品成本管理和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資金籌措不合理造成企業財務成本上升
中小企業由于資金不充裕,往往需要大量資金籌措行為,但很多中小企業在資金籌措過程中,主要考慮資金成本及資金使用,但很少考慮資金籌措會改變企業的資本結構,而資本結構是否合理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當項目投資利潤率低于借款利息率時,還在通過大量借入資金盲目投入,造成企業財務成本上升,自有資金利潤率嚴重下降,直至虧損。
2、企業忽略成本審核虛增成本費用
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支出,可以作為產品成本列示的具體內容必須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企業不得隨意亂擠和亂攤成本。然而,企業不能進行認真審查,嚴格控制,將資本性支出列入收益性支出,虛增成本費用,虛減資產,不能保證成本計劃的順利實施。及時、正確的核算產品的實際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是成本會計的核心工作,也是做好成本會計的最基本的要求。而企業不能及時、正確地進行成本核算,為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企業不能結合自身的生產特點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合適的成本計算方法,計算出產品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并根據日常的成本核算資料,定期編制成本報表。
3、員工的企業成本管理意識淡薄
我國企業普遍存在成本管理觀念落后的現象,特別是民營中小企業。表現在對成本管理的范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還不夠。同時,企業內部的分工越來越精細,員工成本意識淡薄,由此導致企業管理的協調整成本過高。另外,長期以來,人們存在一種偏差:把成本管理作為財務人員專屬工作,認為成本、效益都應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廣大職工對于哪些成本應該控制,怎樣控制等問題無意也無力過問,成本意識淡漠,浪費現象嚴重,企業的成本管理失去諾大的管理群體當然難以真正取得成效。
三、產品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我們所處的經濟環境是市場經濟環境,市場經濟體制實質上就是一種市場競爭機制,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并得到發展壯大,關鍵就是生產或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或服務。在競爭中若要以低價取勝,則必須以低成本為前提。只有降低成本,才有降低價格的可能,但卻不能一味的只考慮降價取勝,而不考慮科學的成本管理,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成本管理對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成本核算與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將成本核算作為成本管理的組成內容,要做到不只對企業生產費用進行事后的記錄和計算,還應在生產費用發生之前做好審查和控制。
成本核算與企業經營管理相結合,要做到算為管用,即成本核算要從管理的要求出發,提供的成本信息應當滿足企業經營管理的需要。具體地講,如何進行成本核算,計算什么的成本,設置哪些會計科目,是算的仔細一些還是粗一些等等,都要考慮管理的需要。在滿足管理需要的前提下,還應分清主次,主要從細,細而有用,簡而有理。
1.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的界限
企業的經濟活動是多方面的,費用的用途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用途費用,其列支的項目也不一樣。為了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從而正確計算產品的實際成本和企業用于的損益,必須正確劃分各項費用的界限。
首先要正確劃分生產經營管理與非生產經營管理費用。凡是產品生產和銷售、用于組織和管理生產經營活動和為籌集生產經營資金所發生的各種支出,應作為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發生的費用,計入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凡是不屬于企業日常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中發生的支出,應作為資本性支出和營業外支出,直接調整企業的利潤總額。
其次還要正確劃分各個月份的費用。不僅要正確計算各月損益,還應該將計入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費用,劃分為應由本月負擔的費用以及應由以后各月負擔的費用。按照權責發生制的原則,合理核算每月費用。
企業各項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也就是產品成本的計算和期間費用的歸集過程,費用劃分地是否正確,直接影響產品成本計算的準確性。檢查和評價成本計算工作是否正確、合理,也就是看上述幾個方面的費用界限劃分地是否正確、合理。
2、選擇正確的財產物資的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
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同時也是各種勞動的耗費過程。在各種勞動耗費中,財產物資的耗費占有相當的比重。因此這些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是否恰當,會對成本計算的正確性產生重要的影響。企業財產物資計價和價值結轉方法可以有多種選擇,如流動資產中材料按實際成本計價。為了正確地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都應根據實際情況規定科學、合理、核算簡便的方法。核算方法一經確定,就不能隨意變動。要保持相對穩定,以保證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3.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企業成本管理基礎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石,在基礎性工作中,往往可以找尋到工作的切入點、重點和關鍵點。千里長堤毀于蟻穴,部分基礎工作未做到位、或基礎工作長期處于模糊混亂狀態,也必會導致整個企業管理工作步入困境。為了進行成本控制,正確計算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必須做好以下各項基礎工作:
一是規范成本管理工作秩序的需要。正常、有序的成本管理工作,應當是以規范的會計基礎工作做保證的。會計工作秩序混亂往往是從會計基礎工作薄弱開始的。因此要建立規范有序的會計制度,防止會計基礎工作混亂無序造成的會計工作秩序混亂。
二是提高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實現企業產品的成本效益最大化不是財務人員的專屬工作,每位人員都是企業工作的主要承擔者,企業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會涉及到成本的管理,因此督促每位員工普及基礎的成本管理知識,培養成本管理意識,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的素質,在本職工作中的每個環節都做到成本效益最大化。
三是制定目標成本考核指標。企業考核是保證企業各項工作順利完善進行的保障,目標成本考核應納入企業考核內容,將其作為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證。用具體的數字下達到各生產車間、班組和職能部門,明確責任,進行控制、分析和考核。指標面前人人平等,完成的或超額完成的給予經濟和榮譽獎勵,未完成的給予一定的處罰。
4.加強企業產品各階段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與考核是企業成本管理體系的中心內容之一。成本控制,是按照既定的成本計劃,對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各項費用的發生進行引導和限制,使之能按預定計劃進行的一種管理活動。成本控制是在成本形成過程中,按預定的成本目標,對生產消耗進行嚴格的計量、監督和指導,并對發生的偏差及時分析原因,加以糾正和控制。對于生產制造企業來說,產品成本的產生存在于各個階段,因此在產品的設計階段、生產階段和銷售階段都要做到科學的成本控制。
(1)產品設計階段成本控制。我國中小型企業注重生產和銷售環節產品的成本,往往忽略了產品的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從產品設計階段開始,就要應用目標成本管理法,以“目標成本”為依據,確定產品的質量、功能、性質要求,同時還要符合成本效益要求,實現技術與效益的統一。
(2)產品生產階段成本控制。直接材料成本是本階段成本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整個產品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科學控制直接材料成本,最重要的是要努力降低材料的采購成本。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采購隊伍,設立專門機構對采購價格進行審核、對比和分析,力求降低材料消耗量。
(3)產品銷售階段成本控制。產品的銷售階段是產品在企業中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直接與消費者接觸的環節,在整個成本管理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在銷售環節既要減少費用支出,又要充分調動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使產品始終有一個暢通的銷路,并且保證貨款能及時收回,可以采取的辦法就是對銷售部門實行多層次承包,既有激勵,又有約束,較好的完成本階段的成本控制。
結束語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成本管理,規范各項成本支出,是企業獲得低成本優勢,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同時成本管理也是企業獲取利潤的保證、獲取競爭優勢的主要因素。所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就必須對企業產品的成本控制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426.6;F406.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0-0156-01
在對電子產品進行生產的過程中,通過完善成本的動態管理工作,不僅僅能夠降低投資成本,與此同時也能夠確保企業有可能獲得的社會經濟效益。除此之外,通過加強成本控制不僅僅能夠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同時也能夠在行業內部形成正確的秩序規范,使得整個行業能夠健康的發展。
1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現狀
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如果具備良好的成本管理理念不僅僅會對其發展具有科學指導作用,同時也能夠使得生產更加具有計劃性。然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當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管理理念十分落后,同時在實際管理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漏洞,在市場壓力不斷增大的背景之下,研發新產品已經成為了企業發展的主要出路,因此企業應當加大對于產品研發這一方面的資金投入,然而,很多生產企業并沒有注意到這一改變同時也沒有及時調整成本管理理念,只是將重點放置于產品生產費用上,而忽略了其他環節的成本管理[1]。
2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成本管理措施
2.1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控制成本。在實際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需要尤其注重質量成本,質量成本主要指的是提高工程質量所需要支付的費用。然而,管理者會認為要想提高質量就一定要付出高成本,但是在電子產品生產的過程中成本與質量沒有形成正比關系,在確保質量的同時也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此外,在實際電子產品生產的過程中需要合理控制電子產品生產進度,電子產品生產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各個環節都存在較大的聯系。在電子產品生產開始之前,工作人員首先需要進行溝通交流生產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嚴格控制,這可以有效提供電子產品生產質量,防止出現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2]。此外,在實際電子產品生產階段需要對電子產品生產量進行計算并辦理進度手續,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成本控制滯后性,也能夠幫助成本控制人員更為詳細地審核分析變更對企業經濟的影響,并及時做好索賠工作。其次,需要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正確處理付款和質量工作,將預算、合同、材料等作為中間支付過程中的憑據。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支付基礎主要是需要根據現場實際電子產品生產情況來決定,管理人員需要嚴格審核過程,兼顧人力資源管理和電子產品生產質量,確保審核的合理性。再者,對于現場簽證或電子產品生產變更應當進行合理的控制和調整,從而確保生產的質量和功能。在任何簽證和變更發生時,都需要經過技術審評,但是經濟核算這一步驟也無法避免,只有確保整個方案的科學、合理性,才能有效保證資金利用效率,提高成本控制質量。對于現場簽證情況,應當根據文件、電生產合同以及相關的協議進行仔細反復審核,從而讓電子產品生產合同更好地落實,滿足電子產品生產需求,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簽證假報現象的發生[3]。
沸沸揚揚的“瘦肉精”事件把食品質量問題又推到了風頭浪尖,在我們對相關企業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同時,更應該對該事件做一理性分析。食品質量和人類的健康、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理應成為食品企業承擔的重要社會責任。但是,企業畢竟是一個盈利性的社會組織,質量管理不可能不計成本和效益。如何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又能使企業總體質量成本最小,將成為成本管理領域一個重要的課題。盡管我國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在實際的質量成本控制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國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存在問題,探討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策略,為我國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一、食品企業加強質量成本控制重要性分析
質量成本控制作為食品企業發展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食品企業盈利以及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總體來講,食品企業加強質量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利于提高食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形象。質量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食品企業的產品質量,從而不斷的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高。第二,有利于保障食品企業食品質量安全,進而提高食品企業效益,促進人們身體健康和社會和諧。目前,食品安全是世界上公認的安全問題,食品危險直接影響著人們安全,食品企業作為特殊的企業,只有加強質量成本控制,才可以促進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加強質量成本控制,有利于促進企業形成完整地價值鏈,在增加企業效益的同時,努力提高企業的食品社會效益。與此同時,政府應該加強對于食品企業的監督,促進食品企業的不斷繁榮。食品企業在進行價值鏈創建時,應該注重對于食品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加強同其他企業的合作,促進食品企業的健康發展。
二、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存在問題
質量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的盈利以及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嚴重影響著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的進一步發展。總體來講,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質量成本控制意識不強。質量成本控制意識不強,不僅僅包括企業管理層,而且還包括企業普通員工。由于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人員培訓以及招聘環節存在問題,導致一些質量成本控制人員出現素質低、水平差的問題,嚴重影響著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的進一步發展。其次,缺乏必要的企業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很多的企業存在著企業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問題,企業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建設不完善,甚至在企業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執行力方面存在問題,嚴重影響著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再次,質量成本監督管理不健全。我國在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法律法規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仍然存在著質量成本控制法律法規漏洞。另外,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監督部門管理存在問題,嚴重影響著食品企業監督執行力度。
三、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策略探析
(一)加強質量成本控制人員綜合素質培養
質量成本控制人員主要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領導層,另一部分是普通員工。首先,對于領導層進行培訓。領導層的質量成本控制理念以及思維對于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質量以及效益有著重要的作用,通過對這些食品企業領導層進行相應的培訓,可以使他們認識到產品質量與質量成本之間的關系,逐步樹立質量成本控制意識,從而促進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的順利開展。其次,對于食品企業普通員工,應該努力讓他們認識到質量成本控制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認識清楚質量成本控制的復雜性。另外,針對食品企業自身的實際,以及各部門的實際需求進行培訓,從而增強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人員的綜合素質。
(二)建立質量成本控制網絡信息系統
隨著多媒體技術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發展,我國食品企業各項控制工作深受其影響,對于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來講也是如此。為了進一步做好食品企業各項控制工作,充分利用計算機互聯網技術,建立完善的質量成本控制網絡體系極為重要。首先,建立完善的質量成本控制操作系統,通過建立質量成本控制操作系統,可以使得質量成本控制程序化,也就更加的科學化與簡約化。其次,建立與食品企業相聯系的質量成本控制聯網系統,努力實現食品企業財務部門以及預算管理的相聯系,實現財務信息的共享。最后,構建財務部門、稅務部門以及銀行的聯合信息網。努力實現食品企業多方對賬以及對渠道財務監控,充分的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的優越性,提高食品企業各項控制工作的科學性以及效率。
(三)構建完善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
總體上講,一個完整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應該包括最基本的業績考核、過程控制、信息反饋、組織體系等四個重要的部分。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涉及的面是很廣泛的,所以在實際的質量成本控制過程中,企業必須明確各自在質量成本控制的責任,增強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意識,形成完善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其次,企業各部門應該掌握實際的成本情況,對于出現的成本問題進行解決措施解決,建立完善的質量成本控制信息系統。再次,努力地注重對于食品企業各個產品階段的質量成本控制,包括設計、使用、損失、銷售等各個環節的控制。最后,對于出現的食品企業質量控制問題,企業應該追究質量問題出現的責任以及原因,建立完善的質量事故獎懲機制,保證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完善食品企業會計監督機制
如果沒有相應的會計監督機制,再科學合理的會計方式進和方法都起不到想要的效果。為此,建立健全相應的會計監督機制,是做好食品企業會計的重要舉措。首先,食品企業應該設立專門的會計監督機構,加強對于會計的協調、執行以及編制,對于出現的預算編制、協調以及執行問題進行相應的處理,對于出現問題的責任人進行追究,提高會計監督水平。其次,引入外部會計審計制度。引入外部會計審計制度后,相關部門以及責任人還應該定期的對會計監督進行審核,檢查會計監督質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各生產經營環節涉及不同的質量成本要素。企業質量成本的控制必須考慮質量成本各要素的相關關系,系統地進行管理和監督。實際工作中,企業可以定期編制質量成本構成比例表,并將各期數據進行橫向比較;同時,企業應建立一個完善的內部成本控制系統,財務部門負責編制質量成本科目匯總表與質量成本月報表,為企業領導和各有關職能部門制訂質量政策和質量改進提供依據。我國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質量成本控制過程中,很多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著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食品企業應該深入研究自身質量成本控制現狀,創新食品企業質量成本控制策略,為我國食品企業在質量成本控制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參考文獻:
[1]熊劍春.制造企業質量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之友.2011(17)
[2]糜萬元.我國企業質量成本管理現狀及改進建議[J].商業會計. 2011(05)
危化品即危險化學品,包括易燃物品、易爆物品、有毒物品、有害物品、和放射性物品。其儲存和運輸過程中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危化品的運輸得到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各部門紛紛出臺相關的法律條例對危化品的運輸進行管理。
在危化品生產企業在物流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危化品倉儲環節的相關問題
在危化品流通之前,要在倉庫內完成貨物的擺放、裝卸、搬運、堆垛上架、拆垛取貨等工作,倉庫的工作流程繁多,環境較為雜亂,工作人員也比較多,危化品的倉儲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1 堆放環節容易出現混亂無序的狀態
我國危化品專門倉庫極少,大多數的倉庫都是堆放各種物品,物品的種類繁多,規格復雜,工作人員和所需機械數量多,容易造成場面混亂無秩序,出現問題時,場面難以控制。
1.2 危化品作業環境存在不確定性
倉庫作業是一個復雜的流程,其環境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首先,倉儲中危化品的種類繁多,數量較多,流動性極快,難以實時掌握危化品的狀況。其次,危化品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且倉儲事故的波及能力及強。再次,危化品作業中會涉及大量的工作人員和操作機械。紛繁復雜的環境給危化品的倉儲帶來一定的困難。
1.3 危化品人機結合程度低
目前,我國危化品倉儲作業的“人機結合”程度較低,倉庫作業過程中,機械的穩定性較差,而人力又容易出現意外,造成傷害,因此在危化品倉儲環節中選擇何種作業方式,也是需要解決的一大問題。
2.危化品運輸環節存在的問題
2.1低成本運輸能力缺乏,運輸方式選擇出現矛盾
我國的工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原料產業多集中于中西部,卻要輸出到遙遠的東南沿海地區,增加物流成本的同時,也增加了危險隱患。各種運輸方式相比,水路運輸是最節約成本的,但是受到自然條件限制,能夠進行水運危化品的河段和有能力進行水運的企業較少,因此,相對靈活的公路運輸又有較高的運輸成本,風險性較高。
2.2物流效率低下
危化品在運輸裝配環節受到很多條件限制,如,危化品自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質,選用的機械,操作流程與標準,通過審核和備案的專用車輛等,因此,在運輸工具的選擇、運輸線路的確定,協調運輸時間與客戶要求的矛盾等方面,容易造成運力的浪費,擴大了成本,降低了效率。
3.行業缺乏統一標準,難以統一監管
目前我國危化品生產企業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工作狀態良莠不齊,為增加經濟利益,僅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最基本的要求,甚至私自違反規則,物流安全不能很好地得到保障。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管理部門眾多,銜接工作不到位,加之不同地區的管理力度和管理標準不盡相同,整個監管工作難以系統運作。
4.危化品生產企業的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
4.1建立統一的行業標準,相關部門加大監督力度
危化品的物流管理因為危險系數高,更應該形成明確的規定,國家也應該有針對性地出臺相關條例,保證行業秩序,加大監督力度,防止企業投機取巧。例如國家在2013年根據頒布了《危化品運輸管理條例》,應該針對新近發生的問題逐年對其進行修繕,使之更具約束力。
4.2發展以物聯網物流管理技術為核心的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設
物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危化品物流管理創造了新途徑。利用RFID、GPS和GIS等技術,從生產抓起給危化品貼RFID標簽來展現危化品的基本信息,還可以將標簽與導航相結合,實現危化品物流的及時跟蹤定位、監控管理,預見和控制事故的發生,這樣就可以一直追蹤定位危化品,方便掌握其物流信息,還能夠主動智能干預安全事故。
4.3完善危化品儲存基地建設
有關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以下、油罐容量在10000立方米以下的危險品倉庫約占總數的45%,這些倉庫多數屬于生產企業和中小民營企業,沒有形成較大規模的儲存基地。因此,可以對各地區的危化品儲存倉庫進行規劃與整合,不斷完善危化品儲存基地,使之與原料、消費市場形成一個全方位的物流體系,節約運輸成本,降低運輸難度,保證運輸安全。例如,上海市金山區建設的漕涇化工業物流園區,已建成為上海化學工業區的配套物流倉儲區,與上海本地的公司以及巴斯夫、拜耳等一些公司的相關項目進行配套,與千萬噸煉油和百萬噸乙烯項目成功銜接,現在已成為上海西部的化工倉儲物流基地,為我國的危化品物流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結語
科技的力量是無窮的,危化品流通可以依靠現代物流理論和物流技術進一步發展,現代的理論和技術能夠為危化品物流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第三方物流理論的指導下將部分危化品生產企業有機整合,并建立專業的物流公司,統一管理危化品企業的物流,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物流工作的質量,一改現階段危化品企業量多質少的尷尬局面,促進危化品物流朝集約方向發展,實現危化品生產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危化品生產企業在新的物流理論和技術的指導下能夠慢慢步入正軌,工作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減輕了政府各級管理部門的工作壓力。
參考文獻:
[1]趙新欣.危險化學品運輸管理平臺的設計與其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2]紀鵬飛.危化品運輸企業:國家應建立統一的危化品運輸的培訓體系[J].專用汽車,2014,09:72-74.
中圖分類號:F27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在傳統思維里,采購就是拿錢買東西,目的就是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商品。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技術進步、競爭的日趨激烈,采購已由單純的商品買賣發展成為一種職能,一種可以為企業節省成本、增加利潤、獲取服務的職能。在企業的產品開發、質量保證、供應鏈管理及經營管理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采購成本是企業成本管理中的主體和核心部分,采購是企業管理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正確確定采購的地位,是當今每個企業在全球化、信息化市場經濟競爭中賴以生存的一個基本保障,更是現代企業謀求發展壯大的一個必然要求。
二、采購成本分析的內容
采購成本包括訂購成本、存貨儲備成本和品質構成成本。
1、物料的訂購成本。包含以下成本:請購手續成本,包括請購的人工費用、用品費用和主管的審查費用;采購成本,包括估計、詢價、比價、議價、采購、通訊聯絡和用品等費用;收貨驗收成本,包括驗收的人工費用、交通費用和儀器儀表費用;進庫成本,主要是物料的搬運費用;其他成本,包括會計入賬、支付貨款等花費的費用。
2、存貨儲備成本。包括以下費用:資金成本,存貨的品質維持需要拖入大量資金,投入的資金便喪失了其他使用這筆資金的機會。如果每年其他使用這筆資金的投資回報率為20%,那么每年存貨資金成本為這筆資金的20%。搬運成本,存貨數量增加,搬運和裝卸的機會也增加,搬運工人與搬運設備同樣增加,其搬運成本相應增加;倉儲成本,包括倉庫租金、維護和管理等費用;折舊及陳腐成本,存貨容易發生品質變異、破損、報廢、價值下跌和呆滯料,造成相應的費用損失其他成本,包括存貨的保險費以及其他管理費用等。
3、品質成本。設計品質成本:指企業為保證產品的設計品質適合用戶要求和生產要求所投入的費用,以及設計缺陷所造成的損失;采購品質成本,指為促使和鑒定采購物達到合同規定的品質要求所支付的費用,以及采購物未達到品質要求給采購方造成的損失;邊際品質成本,指品質成本對產品品質特性最小單位變化的變動成本;用戶品質成本,指用戶為了獲得品質滿意的產品所支付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能滿足用戶要求給用戶造成的損失;社會品質成本,指國家品質監督機構、環境保護機構、用戶權益保護組織等在鑒別和促使改進產品品質、環境保護等方面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造成危害給社會帶來的經濟損失;全壽命品質成本,指產品從市場調研、研制、生產、使用到報廢、銷毀的全過程中,缺少的對實現全壽命品質控制所投入的費用,以及產品品質不良造成的損失;作業品質成本,指企業為促使品質人員提高作業效果所支付的費用以及作業差錯造成的損失。
三、采購成本結構分析
應用ABC管理分類可以有效地反映企業采購成本的結構。ABC管理法根據事物的經濟、技術等方面的主要特征,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統計、排列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分清重點與一般,從而有區別地采取管理方式的一種定量管理方法。又稱巴雷托分析法、主次因分析法、ABC分析法、分類管理法、重點管理法。它以某一具體事項為對象,進行數量分析,以該對象各個組成部分與總體的比重為依據,按比重大小的順序排列,并根據一定的比重或累計比重標準,將各組成部分分為ABC三類,A類是管理的重點,B類是次重點,C類是一般。習慣上常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計百分數達70%~80%的若干因素稱為A類,累計百分數在10%~20%區間的若干因素稱為B類,累計百分數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稱C類。
ABC分析和哲學中抓主要矛盾的理論還是有一定區別的,主要區別在于,ABC分析用數量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出“關鍵的少數”,這就使這種分析手段更容易排除假象而認識到事物本質,更容易排除主觀隨意性而客觀地認識問題。由于采用了數量的研究方法,才使千百年來人們頭腦中“主要、次要”、“關鍵、一般”、“綱、目”等認識,轉變成了具有較強科學性的現代管理方法。
四、采購成本的控制
在現在大多數企業里,多頭對外,分散采購,信息渠道不完善,采購數量多、品種多,不能準確了解供應商成本的高低,市場競爭激烈,造成企業采購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因此,控制采購成本是亟須解決的問題。
1、對于A類項目的采購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采購制度,做好采購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采購工作涉及面廣,并且主要是和外界打交道,因此如果企業不制定嚴格的采購制度和程序,不僅采購工作無章可依,還會給采購人員提供暗箱操作的溫床。完善采購制度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嚴格、完善的采購制度,不僅能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提高效率、杜絕部門之間扯皮,還能預防采購人員的不良行為。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對企業的正式供應商要建立檔案,供應商檔案除有編號、詳細聯系方式和地址外,還應有付款條款、交貨條款、交貨期限、品質評級、銀行賬號等,每一個供應商檔案應經嚴格的審核才能歸檔。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企業采購部門要對所有采購材料建立價格檔案,對每一批采購物品的報價,應首先與歸檔的材料價格進行比較,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
2、對于B類項目采購成本的控制。確定適宜的采購時機與合理的采購批量采購過早、庫存過多都會增加庫存費用。采購過晚、庫存過少,會引起缺貨損失。采購批量過大,有可能產生積壓;采購批量過小又會增加采購次數、增加采購的固定費用。所以,企業應根據庫存和銷售情況確定適宜的采購時機與合理的采購批量。優化整體供應商結構及供應配套體系,這包括通過供應商市場調研等尋找更好的新供應商、通過市場競爭招標采購、與其他單位合作集中采購、減少現有原材料及零部件的規格品種進行大量采購、與供應商建立伙伴型合作關系取得優惠價格等。
3、對于C類項目采購成本的控制。實行戰略成本管理來指導采購成本控制。估算供應商成本的高低,這是影響采購價格的最根本的。在與供應商的談判過程中,只有了解對方的成本,才能在價格上占主導地位,因此要加強與供應商的聯系和溝通,多了解哪些材料成本的比重大,哪些少,才能制定出合理的采購價格,使雙方都滿意,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在競爭中,了解競爭對手的情況。只有清楚地知道競爭者的優勢和劣勢,才能更好地爭取到供應商,通過對現有供應商的改進來降低采購成本,如促使供應商實施即時供應、改進供應商的產品質量以降低質量成本、組織供應商參與本企業的產品開發及工藝開發降低產品與工藝成本。通過運用采購技巧和戰術來降低采購成本,提高談判技巧和對策,以及采購方案,使采購的商品的成本達到最低化。
五、結語
總之,在現代企業里,由于采購成本分析不夠準確,造成企業采購成本過高,也有一些企業只關注企業的某一項成本,而忽略了整體成本,使企業的經濟效益一直都上不去。企業只要廣開思路、明確方向,完善采購管理工作,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用科學的物流系統理論指導采購工作,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發展、壯大。
(作者單位:長江大學管理學院;指導老師唐立新)
主要參考文獻:
一、適時生產系統
傳統生產系統是一種生產程序由前向后的推動式生產系統。前面的生產程序居于主導地位,后面的生產程序只是被動地接受前一生產程序轉移下來的加工對象,繼續完成其未了的加工程序。推行這種生產系統,必然會導致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有大量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和產成品庫存的存在,占用了流動資金,增加了資金成本,也增加了存貨儲存成本。
適時生產系統則是一種由后向前的拉動式生產系統。企業以顧客定貨所提出的有關產品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作為組織生產的基本出發點,也即以滿足顧客需求為起點,由后向前逐步推移來安排生產任務。它以后面的生產程序為主導,前面的生產程序只能被動地、嚴格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后面生產程序所提出的生產任務。適時生產系統要求企業在供應、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緊密相扣,盡可能實現“零存貨”。這樣就可以大大削減存貨帶來的資金成本和儲存成本。而且,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也能更加協調地進行運轉,實現很高的效率和效益。采用適時生產系統是系統成本管理模式的前提。
二、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對產品性能、采用材料、工藝流程和成本都有關鍵性的影響。企業的產品設計也決定了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據估計,產品的成本有60%-80%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確定,產品投入生產后,降低成本的潛力并不太大。因此,系統成本管理模式的重心應在產品設計階段。為了最大限度地壓縮成本,產品設計必須著眼于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產品設計的第一步,是要根據市場調查或顧客訂貨協議估計產品銷售價格,再由企業的目標盈利率確定產品的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確定目標成本后,產品設計人員和各個作業中心操作人員就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進行作業設計。如果完成產品全部作業的成本低于目標成本,則該產品設計是可行的。如果與目標成本有距離,則需要重新設計作業鏈,對成本作一次又一次擠壓,直到可行為止。必須明確,產品設計不僅僅是作業設計,還必須使產品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為產品最終是要銷售到市場上去的。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壓低產品成本,才能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全面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是針對企業產品的質量成本提出來的。質量成本是指因產品質量不佳而引起的成本,它是與有缺陷產品的制造、辨認、修理以及預防有關的成本。傳統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生產過程終了的專業檢驗人員的質量把關上。發現零部件或產品質量存在缺陷,在可能的條件下,進一步投入追加的人力、物力,盡量對已發生的質量上的缺陷進行修補。
全面質量管理是以實現“零缺陷”作為質量管理的出發點的。它把重點放在操作人員(不是專業檢驗人員)在每一加工程序連續性的自我質量控制上,加工操作中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以實現缺陷在生產第一線上及時地予以控制,不允許任何一件有缺陷的零部件從前一生產程序轉移到后一生產程序。全面質量管理將企業的質量成本降至最低的可能,與傳統質量管理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全面質量管理是適時生產系統賴以順利實施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系統成本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一環。
四、理想的作業鏈
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作業連接而成的作業鏈。企業的生產作業可以劃分為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和不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建立理想的作業鏈,首要的是盡可能消除不可增加價值的作業,降低可增加價值作業的資源消耗,這就必須對企業的作業進行分析。企業的作業可能很多,只能選擇一些重點作業進行分析。在作業分析時,要將本企業的作業與其他企業的類似作業進行比較,盡可能利用最先進的技術,采用成本和耗費最低的作業。同時,還要分析企業的各項作業之間的關系,盡量使作業共享,降低作業成本,使整個作業鏈上的每項作業之間都環環相扣,每項作業的完成時間最少,以實現整個作業鏈耗費資源最低。在理想的作業鏈中,每項作業都是最有效的,并且能不斷獲得更新和改進。
理想的作業鏈是在適時生產系統條件下實現的,它是產品生產成本的實際發生階段,是產品設計的實踐過程。
五、作業成本法
系統成本管理模式核算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是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在作業成本法下,間接費用不再在全廠統一分配,而是采用多標準,在若干具有同質成本動因的成本庫分別進行分配。在計算過程中,不再以產品為核算對象,而是以作業為核算對象。作業成本法的具體程序如下:
1、確認作業,劃分作業中心,以便按作業中心匯集費用,披露成本信息。
2、成本庫按作業中心設置,每個成本庫代表的是它那個作業中心引發的成本。同質成本動因引發的成本可以合并,在同質成本庫中分配。
3、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按成本動因分配到各產品。產品成本由作業成本構成,即匯集按各產品消耗各項作業量比例分配的作業成本,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
在間接費用比重劇增的今天,作業成本法核算的產品成本更為精確,更能夠反映產品的真實成本。尤為重要的,產品成本按照作業中心核算,可將作業成本信息反饋到產品設計階段,使得產品設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進。
一、適時生產系統
傳統生產系統是一種生產程序由前向后的推動式生產系統。前面的生產程序居于主導地位,后面的生產程序只是被動地接受前一生產程序轉移下來的加工對象,繼續完成其未了的加工程序。推行這種生產系統,必然會導致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有大量原材料、在產品、半成品和產成品庫存的存在,占用了流動資金,增加了資金成本,也增加了存貨儲存成本。
適時生產系統則是一種由后向前的拉動式生產系統。企業以顧客定貨所提出的有關產品數量、質量和交貨時間等特定要求作為組織生產的基本出發點,也即以滿足顧客需求為起點,由后向前逐步推移來安排生產任務。它以后面的生產程序為主導,前面的生產程序只能被動地、嚴格地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后面生產程序所提出的生產任務。適時生產系統要求企業在供應、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緊密相扣,盡可能實現“零存貨”。這樣就可以大大削減存貨帶來的資金成本和儲存成本。而且,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也能更加協調地進行運轉,實現很高的效率和效益。采用適時生產系統是系統成本管理模式的前提。
二、產品設計
產品設計對產品性能、采用材料、工藝流程和成本都有關鍵性的影響。企業的產品設計也決定了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據估計,產品的成本有60%-80%在產品設計階段就已確定,產品投入生產后,降低成本的潛力并不太大。因此,系統成本管理模式的重心應在產品設計階段。為了最大限度地壓縮成本,產品設計必須著眼于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產品設計的第一步,是要根據市場調查或顧客訂貨協議估計產品銷售價格,再由企業的目標盈利率確定產品的目標成本和目標利潤。確定目標成本后,產品設計人員和各個作業中心操作人員就可根據市場調查結果進行作業設計。如果完成產品全部作業的成本低于目標成本,則該產品設計是可行的。如果與目標成本有距離,則需要重新設計作業鏈,對成本作一次又一次擠壓,直到可行為止。必須明確,產品設計不僅僅是作業設計,還必須使產品具有自身的特性和功能,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因為產品最終是要銷售到市場上去的。只有在這一前提下壓低產品成本,才能保證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三、全面質量管理
全面質量管理是針對企業產品的質量成本提出來的。質量成本是指因產品質量不佳而引起的成本,它是與有缺陷產品的制造、辨認、修理以及預防有關的成本。傳統質量管理的重點放在生產過程終了的專業檢驗人員的質量把關上。發現零部件或產品質量存在缺陷,在可能的條件下,進一步投入追加的人力、物力,盡量對已發生的質量上的缺陷進行修補。
全面質量管理是以實現“零缺陷”作為質量管理的出發點的。它把重點放在操作人員(不是專業檢驗人員)在每一加工程序連續性的自我質量控制上,加工操作中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措施進行糾正,以實現缺陷在生產第一線上及時地予以控制,不允許任何一件有缺陷的零部件從前一生產程序轉移到后一生產程序。全面質量管理將企業的質量成本降至最低的可能,與傳統質量管理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全面質量管理是適時生產系統賴以順利實施的一個必要條件,也是系統成本管理模式中的重要一環。
四、理想的作業鏈
企業的整個生產過程可以看作是由一系列作業連接而成的作業鏈。企業的生產作業可以劃分為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和不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建立理想的作業鏈,首要的是盡可能消除不可增加價值的作業,降低可增加價值作業的資源消耗,這就必須對企業的作業進行分析。企業的作業可能很多,只能選擇一些重點作業進行分析。在作業分析時,要將本企業的作業與其他企業的類似作業進行比較,盡可能利用最先進的技術,采用成本和耗費最低的作業。同時,還要分析企業的各項作業之間的關系,盡量使作業共享,降低作業成本,使整個作業鏈上的每項作業之間都環環相扣,每項作業的完成時間最少,以實現整個作業鏈耗費資源最低。在理想的作業鏈中,每項作業都是最有效的,并且能不斷獲得更新和改進。
理想的作業鏈是在適時生產系統條件下實現的,它是產品生產成本的實際發生階段,是產品設計的實踐過程。
五、作業成本法
系統成本管理模式核算產品生產成本的方法是作業成本法。與傳統成本核算方法不同的是:在作業成本法下,間接費用不再在全廠統一分配,而是采用多標準,在若干具有同質成本動因的成本庫分別進行分配。在計算過程中,不再以產品為核算對象,而是以作業為核算對象。作業成本法的具體程序如下:
1、確認作業,劃分作業中心,以便按作業中心匯集費用,披露成本信息。
2、成本庫按作業中心設置,每個成本庫代表的是它那個作業中心引發的成本。同質成本動因引發的成本可以合并,在同質成本庫中分配。
3、將各個作業中心的成本按成本動因分配到各產品。產品成本由作業成本構成,即匯集按各產品消耗各項作業量比例分配的作業成本,確定產品的生產成本。
在間接費用比重劇增的今天,作業成本法核算的產品成本更為精確,更能夠反映產品的真實成本。尤為重要的,產品成本按照作業中心核算,可將作業成本信息反饋到產品設計階段,使得產品設計在原有基礎上不斷改進。
(一)對成本管理的認識還不夠
目前,一些混凝土公司對控制成本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節約原材料和費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雖然說降低成本是成本管理中比較有效的一種方法,可是這也是有限度的。一些混凝土企業就通過無限度的降低成本、節約費用的方法來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殊不知成本降低到一定的限度后,就很有可能導致產品質量的不過關,甚至給后期的建筑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樣的方法在成本管理中是不科學的,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單一的依靠降低成本來達到控制成本以求獲利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
(二)企業員工的責任意識較差
長期以來,混凝土企業的員工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成本的管理應該是財務方面或是公司管理人員的事情,應該由企業領導和財務部門負責,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一些員工對于生產過程中哪些是可以控制的成本、應該如何去控制漠不關心,意識還不到位,他們無法感受到市場上的壓力。因此,控制成本對他們來說就是一紙空談,造成了生產過程中資源浪費的現象。
(三)制度上的管理還不健全
在許多混凝土公司紛紛涌現出來的時候,整個混凝土行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必須使用創新的企業成本管理方式,這是與企業的管理制度相輔相成的。相當大的一部分混凝土公司由于建成時間快,導致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和健全,存在很大的問題和漏洞,從而使得企業本身的成本一直下不來,企業的利潤上不去。
(四)創新能力水平有限
大部分行業里,通過提高生產技術的水平就可以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混凝土行業也是如此。混凝土企業的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生產成本的管理,在特定時候,降低成本可以控制成本,但這不是無限度的。因此,企業要想真正從根本上降低成本,還需要從技術上下手,只有不斷地創新提高技術水平,這才是控制成本最科學的方法。
二、針對混凝土公司成本管理中問題的對策
(一)轉變成本管理的觀念意識
企業成本管理的人員首先要轉變一個觀念意識,那就是控制成本不能只是“節約、節約、再節約”的傳統觀念,必須向成本效益觀念轉變,也就是說,如果在產品中增加某一種成本,但是卻能在市場競爭力中脫穎而出,贏得市場的認可,最后為企業帶來比沒有增加成本更大的經濟效益,這種就是成本效益觀念。例如,混凝土企業生產了一種新型的混凝土,為了更好地推廣,增加了一些經費的宣傳,但最終企業獲得了更還的效益;新設備的引進需要增加成本,但是卻減少了維修費用,還提高了設備的工作效率,企業的綜合效益也就隨之提高了。所以,企業成本管理人員應當將這個觀念轉變過來。
(二)動員企業所有人員,全面實行成本管理
前面說了,大部分企業員工責任意識較差,這里就需要動員企業的所有員工,而在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最首要的也是提高所有員工對成本管理的一個認識,可以向全體員工進行一個成本意識的宣講教育,增加他們的成本觀念,在生產中力求做到經濟與技術的完美融合,認識到成本的管理和生產同樣重要,讓成本的管理不再只是少數人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同時,對所有成本費用的支出,都應當系統的進行預測、計劃、核算、控制,在質量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分析哪些地方可以采用更經濟的方式,挖掘每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成本控制,盡可能少的減少消耗,從而實現控制成本的目標。
(三)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
在這個以信息基礎的社會中,成本管理的方式也應向現代化信息管理邁進,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互聯網技術已經滲透到各個行業,在會計領域也應用越來越廣泛,標志著會計也進入到了會計網絡化階段,而在互聯網環境下分析、核算等,較傳統的桌面財務,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優勢,利用互聯網可以將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會計有機的融合,對會計的各方面進行一個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從而發展建立滿足現代化企業成本管理要求的一套系統,這就使財務信息的使用者能夠隨時了解企業的成本管理情況和財務狀況,以便能及時地做出決策,從而能夠在第一時間規避風險,減少企業運行中不必要的成本。
(四)健全企業的管理制度,降低生產成本
(1)混凝土企業要不斷加強產品質量的管理和控制,健全混凝土商品的一些認證體系,落實好質量的責任制度。如果一旦出現事故責任,應當第一時間查找造成事故的原因,并且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措施進行補救,盡量減少損失給成本造成的增加。
(2)從設備管理上入手,機械設備必須做到定期的保養和維護,這應該形成一個制度。企業應該充分利用各種機械設備,提高生產的效率,但同時又有防止設備的過度利用而帶來的不必要的維修費。所以,對設備的定期維護和保養就顯得必不可少了,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減少了設備維修費,進而創造了效益降低了成本。
(3)推行績效工資的管理方法,推行績效工資制度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因為員工的收入與產品的產量、成本、綜合考評等情況直接相連的,從而實現多勞多得。例如,一些混凝土公司都是實行底薪加績效和獎金的制度,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激勵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態。
(4)增強技術的管理和創新。技術的管理和創新一直是每個行業都在研究的,混凝土企業應主動增加混凝土商品的配置比實驗,降低它里面的水灰化,爭取達到組合的最優化,在保證混凝土商品質量的前提下,在原材料上下功夫,不斷地創新技術,挖掘新技術,通過理論進行實驗,再經過實踐和證明,生產出即優質成本又低的混凝土商品,以達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