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5:12:1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環境污染的解決措施,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is engag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environment to produce a certain degree of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increased new pressure.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ensure people's normal work order and order.
Key words: city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pollution;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TU984.11+5]
引言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城市文明的不斷提高, 城市建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發展。各大城市在基礎設施、居民住宅的新建、改造工程使得現代城市日新月異。但在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同時卻給城市環境帶來了新的問題, 城市區域內建筑施工對城市環境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給環境增加了新的壓力。建筑施工近幾年在城市產生的各種污染已經受到廣大市民的普遍關注, 在施工過程中如何做到與周圍環境的兼容越來越受到各級部門的重視。
1.關于城市施工環境的特點
1.1 拆、改、移問題是影響施工工序.安排和工期控制的關鍵因素在市區搞工程建設, 在通常情況下, 拆、改、移工作必須先行, 為開工掃清障礙。
1.2 交通導流問題決定施工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城市施工經常會遇到交通導流的問題, 而且, 交通導流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施工方案能否順利實施、市民出行能否安全順暢, 處理不好, 還會影響企業聲譽和社會信譽。
1.3“民擾”和“擾民”問題是城市施工中一個非常突出的矛盾。所謂“民擾”就是施工區域附近居民干擾正常施工秩序。
1.4文明施工是城市施工必須做好的一項基礎工作。市容市貌代表著一個城市文明進步的程度, 身處市區施工, 文明施工的程度和成品保護的意識應該是和這座城市的景觀和文化融為一體的。文明施工還時時體現企業管理的內涵, 展現出企業文化的底蘊。
2.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環境污染現象
2.1噪音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使用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鋼筋切割機、挖土機等設備時, 發出尖銳刺耳的機械噪音和振動, 嚴重影響周圍環境中人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有的施工單位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 為趕工期, 加班加點、夜以繼日施工, 危害更大。統計表明, 目前城市建筑施工噪音擾民投訴占群眾環保投訴的60%以上, 成為環保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2.2 空氣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拆除舊建筑、推土、填土等大規模作業時, 施工現場揚起大量灰塵,形成“點污染”和“線污染”;車輛運輸建筑材料、殘渣余泥時沿路撒落以及車輪粘帶, 經車輛來回輾壓形成“面污染”。建筑施工污染源點多面廣, 管理難度大, 對城市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不僅使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 各種呼吸器官疾病頻發, 而且降低了城市大氣的能見度,極易引發交通事故。
2.3水污染
城市建筑施工中, 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泥漿、污水。大多數施工單位環境意識淡薄, 為追求經濟效益, 未采取任何污水凈化處理措施, 造成施工現場泥漿、污水橫流。含有大量泥沙、雜物、建材粉末等污染物的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直接經城市下水道進入周圍水體, 不僅直接污染了城市水環境, 而且還極易造成城市地下排水管網系統淤積, 影響城市排水防澇。此外, 一些高層樓宇、地下隧道等工程建設需深挖地基, 影響了城市地下水的水位, 嚴重的還會造成地面下沉和周圍建筑結構破壞。
2.4 固體廢棄物污染。固體廢棄物產生的污染是比較傳統的污染, 主要包括來自于土地平整過程中產生的棄土、主體工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多余土、石、砂、磚和水泥等建筑垃圾, 掃尾階段的建筑垃圾及施工人員的生活垃圾。
3.建筑施工環境污染控制對策
合理城市規劃, 對老城區而言, 應停止過度的開發方式, 實行適度開發, 避免建筑施工噪聲和揚塵擾民等現象的發生。對于新城區開發, 要實行合理的土地使用和區域劃分, 實行一次規劃, 分片施工。
3.1提高環保意識
施工單位的領導應組織廣大施工技術與管理人員學習環保知識和有關法規,提高施工過程中的環保意識,在施工過程中認真貫徹執行有關環保法規。應組織其施工部門負責人進行培訓, 學習國家有關的環保法律法規, 增強環保意識, 同時大力宣傳噪聲和粉塵對人體的危害, 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 使施工單位對應盡的責任、義務及超標排污費征收的規定、行政處罰的種類等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
3.2 健全有關法規制度, 增強法制觀念
建筑施工企業應遵守有關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法律, 法規的規定控制和處理施工現場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但是, 這些法律對于某一地區的某一具體污染事件, 缺乏可操作性這就需要制定配套的地方法規,以規范施工行為, 界定污染限度, 并出臺相應的獎懲條例。主管部門對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環境的單位和個人應給予獎勵; 對在施工中沒有采取任何環保措施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居民反映強烈的單位和工地應責令其限期整改或停工整改, 不達要求不得繼續施工, 對恣意污染環境和違規施工、造成重大污染事故且后果嚴重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3.3 為防止污染應加強建筑施工現場環境保護
3.3.1防止廢水污染。首先應控制施工廢水,施工期廢水種類較單一,廢水主要污染物為泥沙懸浮顆粒和礦物油。施工現場因地制宜建造污水臨時處理設施,對含油量大的施工機械沖洗水或懸浮物含量高的其他施工廢水經處理后可循環利用。施工產生的泥漿廢水經沉淀處理,底層泥漿作為建筑垃圾清運;砂漿和石灰漿等廢液集中處理,干燥后與固體廢棄物共同處置。其次是控制生活污水,施工過程中應加強對施工現場生活污水的收集管理,嚴禁以滲坑、滲井等方式排放。
3.3.2防止空氣污染。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應文明施工,避免揚塵污染,對施工區域實行封閉,并采取有效防塵措施。現場主出入口外應設有洗車臺位,運輸車輛必須沖洗干凈后方能上路行駛;對裝運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車輛,應派專人負責清掃及沖洗,保證行駛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環境。禁止在施工現場焚燒油氈、橡膠、塑料以及其他可能產生有毒、有害煙塵和惡臭氣體的物質。袋裝水泥、白灰、粉煤灰等易飛揚的細顆散體材料,應存放庫內。
3.3.3 防止噪聲污染。加大建筑施工噪聲現場管理力度,建立建筑施工現場管理督查制度,嚴格控制夜間施工。施工噪聲不得超過所在地區的環境噪聲標準。距路肩50m以內的噪聲敏感點,設置臨時聲屏障(如木板或鐵板聲屏障)。安排工人輪流進行機械操作,減少接觸高噪聲的時間;對在聲源附近工作時間較長的工人,發放防聲耳塞、頭盔等,對工人進行自身保護。
3.3.4 防止固體廢棄物污染。施工現場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施工過程中的建筑垃圾應采取分類集中堆放,并盡可能回收利用。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雖然量小但危害大,要用專門容器收集,及時清運至當地市政管理部門指定的地點處置,否則會影響市容及周邊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
4 結束語
總之, 城市建筑施工中出現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是可以并且能夠得到解決的, 只要加強教育, 嚴格管理, 文明施工, 顧全大局, 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城市施工過程中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以及對居民生活的困擾,使城市建設與周圍環境和人文因素相協調, 保持社區和城市的生態平衡,只有堅持建設與保護并舉, 才能實現把城市建設得更加美麗,才能把我們的城市建設得安全、整潔、衛生、舒適、美麗。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分析
1.1噪音污染問題
建筑工程施工的過程中,會引起眾多的實際問題和環境污染問題,其中最為突出而且最會引起民憤的問題還是噪聲污染問題。在工程項目施工的每個過程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噪聲污染問題,噪聲污染問題影響周圍群眾,同時對施工人員本身也具有極大的危害性。正常情況下,施工過程中的噪音來源主要有土石方的挖掘、推土機以及挖掘機等其他機械噪音、打樁機發出噪音等等,當然每一個過程都會用到機器,只要使用機器基本都會產生噪音污染,噪音來源都是多方面的,也是施工過程中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代表,噪音問題能否切實防治,將會給工程周圍群眾帶來極大的便利。這個問題要充分引起施工單位和施工人員的足夠重視。
1.2大氣污染問題
大氣污染問題也是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突出問題之一。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施工材料的來回運輸以及攪拌過程、砂石料的攪拌等等都會造成一定的灰塵,這些灰塵就會隨著氣流向周圍擴散,如果時間過程,則周圍就會形成強烈的粉塵大氣污染,粉塵污染也是導致施工人員職業病的重要根源之一,同時也會給周圍群眾的生活和出行帶來不便。另一方面,如果施工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涂料,涂料中含有很強的氣味或是有毒氣體向周圍散播,如果不能及時控制和處理,其危害是巨大的。
1.3水污染問題
建筑施工造成的水污染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施工設備的清洗過程帶來的水污染問題,這方面還表現在水資源的浪費上面,另一方面是由施工原材料方面帶來的水污染,很多原材料需要經過清洗或者混合,廢水如果沒有經過專門的處理,很容易將重金屬等對土壤或者地下水物質排出,從而引起環境污染。1.4固體垃圾處理問題固態垃圾我們也稱之為建筑垃圾,建筑施工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很多的廢棄物,建筑垃圾的及時處理也是施工企業的重要管理內容。固體垃圾如果不能及時處理,不僅會占用施工單位很多的空間,縮小施工有用區域,同時如果處理時間過長,很多的固態垃圾會產生不良氣味或者有害物質,進而影響環境。
2更好的解決建筑施工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
第一,建筑施工噪音污染防治首先要確定好噪音產生的源頭,從源頭出發才可以更好的發現噪音源頭,進而更好的針對問題并解決問題。為了有效的對施工過程中的汽車、機械產生的噪音進行控制,可以在建筑工程色周圍設置專門的隔離帶和隔離墻,起到良好的隔音作用。而對于一些打樁、鉆孔等噪音可以通過改良施工方式進行控制,比如打樁可以采用靜力壓樁的方式進行,不僅可以很好的降低噪音,同時還可以以提高壓樁的質量和效率。對于噪音控制問題,施工企業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因為噪音問題的存在會大大的加大附近居民對施工單位的投訴率,影響施工單位的形象。第二,對建筑施工中的大氣污染的問題進行解決。在施工中,對施工中的粉塵問題解決,就要能在施工現場進行設置一些保護措施,在防塵的處理工作上加以完善化實施。在運送過程中避免從人群密集的地方經過,在運輸的路線選擇方面要能優化。在施工中遇到天氣比較干燥的問題,就可通過在施工現場進行灑水的方式。在對泥漿進行攪拌的時候,可通過防塵罩加以應用,這對粉塵污染的問題也能得到有效解決。第三,建筑施工中的廢水污染問題的解決要科學性。在建筑施工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在這一問題的解決上,就要能注重對廢水處理之后再進行排放,保障廢水的水質達到可排放的標準。可以通過化學絮凝劑的應用,對污染物進行沉淀,以及在有害物質上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消解。總之,只有達到廢水排放的標準才能進行排放,嚴格的按照排放要求實施。第四,對于建筑施工過程中的固體垃圾處理要及時有效無污染。很多固體垃圾的長時間堆放會產生有害氣體或者滋生有害物質,遇到大風天氣還會加深大氣污染,所以施工過程中的固態垃圾要指定專人負責,制定相應的處理計劃,及時對建筑垃圾進行分類處理,做好廢物再利用的同時也要科學有效的降低固態垃圾的污染程度。
3結束語
建筑施工項目的增多也會帶來更多的環境污染問題,如果不能對這些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決和控制,那么會給環境污染的擴大帶來隱患,影響施工企業的形象,也會給最終的工程驗收帶來問題。在解決施工環境污染問題的過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不切實際,要注重科學的應對策略,處理問題要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同的問題解決措施的制定都要行之有效。同時也希望本次問題分析可以對建筑施工企業一定的啟示。
作者:林哲宇 張寶全
參考文獻:
近幾年來,全球經濟競爭日益加劇,我國社會經濟穩定發展,但是由此導致我國的環境問題愈來愈嚴重,解決突出的環境問題成為我國重要的目標。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環境污染方面,例如水污染、空氣污染、白色污染等,環境污染對人民的生活環境和身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威脅著我國社會穩定性,從而抑制我國經濟的健康穩定的發展。因此,我國政府必須加強對環境問題的重視,采取適當的措施來解決環境污染這一難題。在我國,解決環境污染的重點在于對環境的監測,環境監測的數據為政府對當地環境污染狀況提供了有利的根據,可以說,我國要想認真貫徹實施環保工作,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必須有環境監測做依靠,否則,我們無法在環保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針對過去幾十年的經驗累積,在環境監測方面,我國已經取長補短,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監測體系,有著系統的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式,同時借助國外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在我國環保工作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但是,在環保監測取得一定成績的情況下,我們也充分認識到目前我國在環境監測方面存在著很多的缺陷[3]。因此,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的首要解決目標。在進行環保工作過程中,環境監測是我們的技術基礎,它為環保工作提供準確的數據。但是,和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環境監測基礎設施匱乏,技術落后,人員素質不高,而且沒有形成規范的監測管理體系,針對這些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我們必須提出相應的對策研究,加強我國的環境監測水平。
一、我國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
(一)監測對象
根據相關的報道和研究,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尚未與當地環境質量相統一。一是我國的環境監測對象缺乏專一性,經常會重復監測多種污染現象,并且還是污染程度不嚴重的,造成了技術和勞動力的浪費;二是我國相對于國際監測水平,我國的環境監測水平落后,一些明顯特征的有害物質已被發達國家監測出來,但是我國的監測系統似乎對這些有害物質產生免疫,不能準確的提供相應的污染指數,從而不能采取相應的措施,其中有機物質污染最為突出。我國環境監測對一些城市判斷環境健康指數高,但實際情況該地區的環境污染情況明顯嚴重,并且該地區的居民會經常抱怨身邊的環境質量。
(二)監測水平評價
我國環境監測后的監測數據非常龐大,根據目前的標準卡來對當地環境的污染物是否超標進行判斷,沒有可靠的科學依據。只是從數據的表面進行判斷,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缺乏科學性,其監測結果不充分,不能準確的判定當地的環境污染情況。
二、針對我國環境監測問題的對策研究
(一)引進先進的科學技術,分析監測數據
引進國際先進的監測技術,根據我國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污染物,監測危害巨大、頻繁出現的環境污染物加以重視,以提高我國監測技術的綜合能力為指標,針對具有長期性的特征性的污染物,加以科學分析,確保監測的數據能夠準確的反應出當地的環境污染情況。同時,利用當達的網絡技術,將環境監測數據聯網,共享各個地區的監測數據,從而可以更好掌握環境污染物的形態和變化趨勢,為我國環保工作提供可靠的數據依據。
在購置先進的功能多樣并且有很好的針對性監測分析儀器會導致采購成本加大,并且操作過程復雜、在維護機器上面消耗大量的勞動力,對操作的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要高。因此,對于某些單位,只需要使用,而不需要去花費金錢和勞動力去購置先進的監測分析儀器,這就需要保證共享大型的監測分析儀器,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減少金錢和勞動力的浪費。
(二)監測數據靈活性解決突發的環境問題
在環境有突況產生時,我們首先要通過環境監測技術來判斷環境污染物的種類及其產生的原因,并且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對監測的數據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為突況準確有效地處理提供依據。在突況解決后,我們還應對其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的研究,采取多次多種方式監測手段進行證明,必須確保對此次情況的分析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可以抑制下次環境污染的突況的產生。
(三)在競爭的基礎上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的競爭體系尚處在初步階段,日后我們必須不斷摸索和對經驗進行總結來逐步建立競爭體制,從而形成一套規范的、科學的、整體的、有效的環境監測競爭體制,從而加強我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
(四)整理相關的監測結果資料
為了日后環境監測工作不具有盲目性,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性,提高監測結果的工作效率,我們必須采取先進的方法,對監測結果的數據進行分類和整理,編寫出可靠的具有代表性的監測報告和對具有特征性的污染物的監測數據進行總結。
三、結語
環境監測涉及范圍廣泛,并且復雜多樣,但我國環境監測中存在的問題,例如監測數據缺乏科學的分析、監測后措施采取不當等等,針對這些突出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我國的環境監測技術會跨越式的發展著,并且會晉身為國際環境監測中的先進水平。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X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3-0126-02
1 環境污染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污染治理中的二次污染問題
1.1.1垃圾焚燒中的二次污染
現在對垃圾的處理主要采用焚燒的方法,但在焚燒的過程當中由于燃燒不充分,操作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往往會產生多種有害氣體,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這種有害氣體主要包含污染性較強的二噁英,氯化物等,會對環境以及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1.1.2大氣污染治理中的二次污染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大氣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現在的大氣污染治理方面主要采取吸收法,具體就是將廢棄氣體中存在的二氧化硫,含氮污染物,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用吸收裝置收集到吸收瓶內,然后使用能與之發生反應的物質進行后期處理,從而達到治理污染的目的。這種方法在一般情況下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用于氣體吸收的物質用量難以把握和控制,造成浪費和污染,同樣會出現二次污染的情況。
1.1.3污水處理中的二次污染
現行的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是通過污水處理廠對生活廢水和工業廢水進行物化和生化處理,將廢水轉化為污泥的形式進行排放。
污水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污泥通常被當做田地和農舍的肥料使用,因此,污泥中所含的鉻,鉛,銅,鋅等重金屬就會隨著污泥滲入土壤,隨著污泥肥料使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所含的重金屬污染物也會隨之增加。更嚴重的是,隨著徑流及降雨過程這些污染物會由地表進去地下,對地下水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1.2污染治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技術落后。我國目前的污染治理技術較國際水平有一定差距,污染治理企業技術不過關,設備資源匱乏,從而導致了環境污染治理效果難以保證;
2)人員因素的影響。往往環境治理工作者存在信心不足,對環境治理工作認識不清晰,監管力度不夠,對相關技術掌握不充分等問題。這就直接導致了治理過程中問題的產生;
3)資金問題。資金的儲備不充分以及分配不合理也是導致環境治理工作產生問題的原因。
2“清潔生產”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的應用
“可持續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指導思想,在經濟建設,社會主義建設方面都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同樣,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也要秉承“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當今的經濟背景下,落實“清潔生產”成為解決環境問題的首要任務。
所謂“清潔生產”是指本質上區別于末端治理,從源頭著眼,將污染治理融入生產環節的技術手段。
2.1清潔生產的強調重點
1)清潔的能源。從最基礎的能源方面入手,開發利用無污染的再生能源,并結合新技術合理利用現有的常規能源;
2)清潔的生產過程。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采取先進的管理措施,采用污染較少的生產原料,并引進利用率高、中間廢料產出較少的生產設備與生產模式。減少污染,提高效率;
3)清潔的產品。對所產出的產品進行嚴格的控制,堅決不允許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的產品產生,對不能達到要求的產品回收利用,即節約能源又減少污染。
2.2“清潔生產”技術的實際應用
首先,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新時期環境污染問題是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個問題,因此解決此問題必然要采取新模式(可持續發展)來進行。實施可持續發展必須全方位進行改革,如社會、經濟、文化等,無論從哪方面開始改革都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因此,走可持續發展道路離不開科學技術。
其次,對于生產過程而言,清潔生產體現為:節約生產過程所需的各種材料和能源,選擇無污染、無危害的原料進行生產,并且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有害物質、生產廢料的排放。和以往的污染治理模式僅僅局限于后處理的思維方式不同,“清潔生產”是將問題的解決擺放在生產過程之前,針對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采取積極的前期準備,防患于未然,將可能導致環境危害控制在萌芽之中,從根本上杜絕環境污染。
再次,“清潔生產”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并減少產品從原料的選擇到產品的出產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所產生的污染。一方面,對所需資源統籌利用,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另一方面,減少廢物的排放,促進工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從而實現環境污染治理中的可持續發展。
最后,減少人為因素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在實施“清潔生產”策略時,環境工作者起著主導作用。環境工作者應做到以下幾點:1)信心十足。秉承可持續發展理論尋找改善環境新方法;2)清楚認識“清潔生產”策略,為治理環境污染提供先進的技術支持;(3)環保工作者要將自己的工作范圍拓展開來。環保工作者不僅要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正確實施“清潔生產”策略,還要采用宣傳和教育等方式來培養全公民保護環境意識。
2.3施行“清潔生產”技術的重要意義
“清潔生產”技術是一種有創造性和實踐性的全新理念。將整體預防的治理思想應用于產品的生產與服務過程中。區別于末端治理的陳舊思想,從根源上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在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傳統的治理方法不能滿足現有的需求。所以,應從全新的角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推行“清潔生產”來實現可持續發展。
3結論
在技術性和創新行層出不窮的當下,”清潔生產”成為了歷史的選擇。總而言之,在環境治理中推行”清潔生產”將為國內乃至國際領域中環境問題提供全新的解決方式。
參考文獻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農民的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但是,隨著農村現代化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加劇,生態遭到嚴重破壞,工業廢水、廢氣,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日趨嚴重。愈演愈烈的農村環境污染,已經成為新農村建設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中急需解決的重大社會課題。
一、農村環境現狀
1.農村居民生產、生活以及工業垃圾對農村環境造成污染。近年來,由于農村人口不斷增加和農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農民環境意識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隨處亂堆亂放的現象較為普遍。一些畜禽養殖戶普遍規模小,沒有相關配套污染處理設施,禽畜糞便的堆放也成為農村重要污染源之一。還有部分企業由于受利益驅動,擅自傾倒短期內難以降解的固體廢物,也是造成農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2.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各鄉鎮政府把大力發展鄉鎮企業,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第三產業,招商引資等作為增加當地財政收入的良策。而在發展鄉鎮企業的同時,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興辦小高爐等,這些企業往往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犧牲環境代價獲取經濟利益。更有甚者個別鄉鎮領導不經考察,盲目引進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項目,甚至對一些企業實行重點保護。這些措施雖然在短期內見到了經濟效益,但由此帶來的污染也不容忽視,甚至釀成重大事故。2008年8月河南民權縣磷肥廠利用高砷硫鐵礦制酸嚴重污染大沙河水的特大污染事故就是一個例子。不僅污染沿河土地,對下游居民飲用水也是一個威脅。
3.農民盲目濫用農藥、化肥等生產物資造成環境二次污染。農民為提高農作物產量而過度使用化肥、農藥等,不僅造成資源浪費,給農民帶來經濟損失,而且導致環境污染。據最新統計,我國已成為世界上使用化肥、農藥數量最大的國家。化肥年使用量達40tkm2,遠遠超過發達國家為防止化肥對土壤和水體造成危害而設置的22.5tkm2的安全上限。而且,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農藥年使用量約130萬噸,只有約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進入了水體、土壤及農產品中,使全國9.3萬km2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脅到人群健康。
二、農村環境污染成因分析
1.環保意識淡薄農民環保意識淡薄是環境污染不斷加劇的思想根源。長期的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環保知識的缺乏,造成廣大農民環境保護意識比較差,認為環境污染與己無關。只顧眼前效益,不顧長遠利益,更不考慮生態環境,無節制地使用農藥、化肥等,重而加劇了農村環境污染惡化。
2.農村環境缺乏科學規劃和管理
在農村加快經濟發展和城市工業化向農村轉移的過程中,一些鄉鎮政府一味講發展,缺乏長遠的科學規劃。企業布局分散、生產和排污混亂無序,即使采取了治理措施,也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化工、電鍍等污染企業分散在鄉鎮、村莊、居民集中區,盡管近年來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三廢”污染有所減緩,但由于沒有合理的規劃和有效的治理,污染問題仍很嚴重。加之農村生活廢水無序排放,各種垃圾隨意丟棄等都形成較大的環境安全隱患。
3.農村環保法律缺失
目前,國家有關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仍不健全,河南省尚沒有一部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地方法規或規章,關于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分散在其他多部法律文件之中。其中,相當一部分內容屬于原則性規定,概括性強,實踐中難以操作。如針對有關畜禽養殖污染和面源污染等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由于現行法律中的一些規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給農村環保執法和環境問題的解決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三、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強環保法制宣傳,提高農民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重在全民參與,而在農村仍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環境保護法知之甚少。各級政府要通過組織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科普宣傳和活動,廣泛宣傳環保法律知識,讓農民掌握基本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加強鄉鎮干部、鄉鎮企業負責人的環保教育,使鄉鎮領導干部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使鄉鎮企業負責人正確處理企業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關系,明確責任,自覺減少、控制污染。新晨
2.要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管理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充分考慮農村當地的生產和生活,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嚴格按照生態功能區或環境要素,劃分生產和生活區,對不同區域實行相應的環境標準并嚴格監管。合理布局工業企業,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建設工業園區進行集中生產、集中治理。統籌建設工業廢水、生活廢水集中處理系統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保護農村飲用水質衛生安全和農村環境衛生。
3.完善農村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農村環境污染點多面廣,情況復雜,單純依靠環保專項行動解決不了問題。只有加強法律制度建設,將農村污染治理納入法制化軌道,才能在農村環境保護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應結合本地實際,在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防治法的基礎上,制定農村污染防治的實施細則和辦法,使農村環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標準化、長效化。同時,還要注重與現有法律文件的整合與完善,解決相互間的矛盾和沖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決策,這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解決三農問題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對農業和農村是一個新的發展機遇。遼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市轄兩區、兩縣。其中的東豐、東遼兩縣是吉林省重點糧食產區。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正在進行中,涉及到的環境保護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全面勝利。農業對自然環境有依賴性,同時農業又是對環境影響的主要“貢獻者”。近幾年,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引起遼源市政府的關注,解決好與否關系到遼源市新農村建設的成敗,同時也關系到實現全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全局問題。
1.遼源市當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當前,遼源市的農村的環境污染問題主要是點源污染、面源污染。其中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排放畜禽糞便、農田廢棄物處置及耕種措施不合理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村環境污染問題。
1.1水環境污染
1.1.1水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鄉鎮工業污水、農村廢水是農村水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農村廢水包括村莊生活污水和農田排水兩部分,未經任何處理自然流入附近溝渠后排放、滲漏、農灌或流入附近河流。
1.1.2污水灌溉
由于水污染和水資源短缺造成農業用水危機,遼源市的部分農田用水從河流中提取,在部分鄉鎮及城市下游的河流水質嚴重超標,污水灌溉對農田土方、地下水和農產品帶來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脅。
1.2土壤環境污染
1.2.1土壤退化
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過量使用化肥而忽視有機肥對土地的作用,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反過來又促使化肥使用量的增加,使農產品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對環境和農業的污染,特別是近幾年來,在城鎮化建設中,遼源市農村大量優質耕地被轉為非農業用地,難以補償,也使耕地土壤質量下降。
1.2.2農用薄膜對土地的污染
近年來,地膜廣泛推廣應用,成為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問題。廢地膜的不易分解,分散性強,造成農田土地污染。
1.2.3農殘物的危害污染
化肥、農藥及其他農用化學品的施用使鄉鎮的水體、土壤、農業產品及生物體內的化學物質殘留量日益增加。
1.3固體廢物環境污染
遼源市的農村固體廢棄物的來源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農村居民生活垃圾,二是人畜糞便,三是農業固體廢棄物。
據調查,遼源市每個村民小組均建有2-3個簡易垃圾收集坑,垃圾由專人運送附近的垃圾填埋場。有部分生活垃圾散落于房前屋后,道路兩旁及田間地頭。農村畜禽養殖主要為分散式家庭養殖,畜禽糞便主要來源于一家一戶,除了大部分用于農業生產用肥,尚有約10%-20%的畜禽糞便亂堆亂放。每個村莊的廁所多為村居戶外獨獨的廁所,散落于村內及農田附近,衛生條件極差,無人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成為重要的環境問題。
2.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分析
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原因包括歷史形成,管理體制,財政政策等方面的原因。
2.1村莊基礎設施條件較差
遼源市的各村、屯均未建設生活污染與農田棄水收集及處理設施,污物亂排亂放。生活污水多以明渠排放或滲入土地為主,成為農村廢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生活垃圾的處理措施極其簡單;廢舊塑料袋及廢紙隨風飛揚,雨季垃圾滲濾液流失。
2.2能源結構不合理
遼源市的農村能源使用主要以煤為主,部分村莊使用沼氣作為清潔能源,但使用率達1%左右,使用率偏低。農村生活能源的使用成本較高,造成了農村的環境污染。
2.3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低
秸桿等農用廢棄物以及養殖產生的畜禽糞便的綜合利用率極低,未形成完整的農村能源建設與種養殖加工相結合的物質多級循環利用與再生系統,70%的秸桿就地焚燒,造成可再生利用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嚴重污染區域大氣環境質量。
2.4農民生態管理意識淡薄
主要表現為各鄉、鎮沒有形成良好的環境管理維護及運行機制,隨地亂倒垃圾、亂排廢水,過量投放飼料,過量施用化肥及農藥等有害于環境及生態安全甚至食品安全的行為,沒有得以控制,農民片面追求高產,穩產,缺乏合理施肥的意識,用過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及河流的有機成分增多。
3.新農村建設的環境保護對策
3.1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步伐,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城鎮化是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工程,也是遼源市農村環境減壓的有效途徑。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可以減輕自然生態系統的壓力,避免環境超載。遼源重點要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發展非農產業,引導農村人口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減輕對土地資源的依賴。
加快城鎮化建設的同時,爭取財政支持,建立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把城鎮建設成為區域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符合新農村建設總體要求。
3.2實施農村的產業結構調整,合理規劃布局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高消耗和高污染的落后工業向農村轉移,加強遼源市的鄉鎮環境保護規劃,目前東豐、東遼兩縣相繼建設了工業園區,引導鄉鎮企業適當集中,實行污染的集中控制。促進城鎮環境基礎的設施建設。因地制宜建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垃圾處理設施。
3.3發展生態農業,促進加強能源綜合利用
新農村建設中,在全市農村范圍內著重發展生態農業,推廣畜禽養殖業糞便綜合利用及處理技術,鼓勵建設養殖業和種殖業緊密結合的生態工程,合理確定養殖業的容量。積極開展畜禽養殖業污染,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利用遼源市的在建項目“秸桿”發電,發展沼氣、節能灶等新能源和新型節能技術,加強農村能源綜合建設,實現農業資源的有效利用。
3.4加強環境宣傳力度,推動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工作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手段,大力宣傳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法規,不僅要強化農村基層干部的環保意識,要對廣大農民進行宣傳,加大對學生環境保護教育,建立農村環境保護機制,確保環境污染治理經費投入。
4.結論
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遼源市的農村環境問題如不及早解決將影響農業的持續發展。解決農村環境問題要從多方面入手,使遼源市的農業得以持續發展,保障農民的健康、生命和財產安全,確保遼源市的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 [科]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也不斷被提高,由此引發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尤其是近幾年,因環境污染而引起的霧霾問題也越發嚴重,對人們日常生活工作造成的影響不斷在擴大。霧霾問題的存在不僅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也會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而這也使得霧霾問題的治理逐漸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如何從立法層面解決霧霾問題、治理霧霾問題必須引起人們的關注和重視。
一、霧霾天氣的根本成因
在我國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下,霧霾天氣的根本成因包括三個方面:第一,經濟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由于受到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消耗了大量的資源,而且這種現象在我國中東部地區尤為明顯。利用粗放式經濟發展方式去發展經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資源利用率也較低,以至于大氣污染排放量日益增加,從而導致嚴重霧霾問題的出現。第二,能源結構不合理。F霾問題屬于大氣污染問題,而造成大氣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燃煤排放。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煤炭消耗量在能源消耗總量中占得比重較大,大氣污染物排放也較為嚴重。第三,機動車污染。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機動車使用在生活中也越來越普遍。機動車行駛所排出的污染物,不僅會導致嚴重的城市灰霾,也會造成光化學煙霧污染,同時排出的有害物質,也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
二、基于霧霾問題的環境法治措施
在我國環境污染下,為解決霧霾污染問題而實施的環境法治措施應包括下述幾方面:環境立法、環境執法與環境守法。
1、加強有關環境立法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問題變得越發嚴重,特別是霧霾問題。近年來,我國中東部地區多次出現大面積霧霾天氣,嚴重影響著人們的身心健康,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這也使得環境污染治理逐漸受到了國家的重視。為了更好地治理環境,從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霧霾問題,我國正逐步加強環境法治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環境立法仍然有所欠缺,導致環境立法和我國環境發展現狀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環境立法無法滿足環境治理的要求,而要想解決上述問題,首先要加強環境立法,并逐步完善關于環境的法律法規,健全環境法治體系,以便確保環境治理和污染問題的處理能夠有法可依,進而從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尤其是霧霾問題。
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霧霾污染問題,從國家層面應當重視立法工作的開展,健全環境保護、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并針對不同地區不同污染源所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各個地區環境污染嚴重程度,制定符合地方環境治理和保護的法律法規,將地方立法融入國家立法中去,以便更好地解決霧霾污染問題。事實上,由于地方政府對霧霾問題的防治主要是依靠國家相關立法,而對地方立法不夠重視,以至于國家立法無法全面解決地方的環境污染,從而影響到環境污染防治的效果。在環境立法中,由于立法溝通較少,導致不同地區環境立法規定、法律等方面存在區別,無法做到全面銜接,以至于影響到環境立法的實施。針對這種現象,環境立法應做到全面統籌,全盤考慮,對不同環境部門審查、監督的范圍進行明確,加強立法間的協調性,以便對環境立法進行完善。此外,對環境立法的宣傳和教育也應予以重視,要加強對人們群眾的普法工作,讓人們認識到環境保護和環境立法的重要性,以便確保環境立法能夠在霧霾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2、強化環境治理執法力度
環境治理尤其是霧霾污染問題的解決不能僅靠環境立法來解決,還應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對造成環境污染的企業,法院與其他環境執法機構應依據相應的環保立法對其進行懲處,以便更好地治理環境。環境污染問題的處理效果不佳,不僅僅是因為環境立法存在不足之處,也是受環境執法力度不夠的影響,人們對環境污染問題不夠重視,導致環境執法缺乏一定的公信力與權威,進而影響到環境污染問題的解決。究其原因,環境執法難度大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對環境污染問題缺乏硬性規定,導致環境執法機關的行政執法缺乏公信力和威懾力,以至于環境行政執法力度較弱,無法從根源上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由于環境行政執法機關缺乏強制執行力,無法對違法、污染企業進行強制執法,以至于污染企業對環境執法視若無睹,污染行為有恃無恐。針對這種現象,環境執法機構應加大執法力度,并且相關法律法規也應賦予環境執法機關特定強制執行權力,以便更好地震懾污染企業,從根本上解決污染源,從而更好地治理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霧霾問題。
3、培養環保意識,營造遵守環境法的氛圍
環境法治的實施不僅要依靠環境執法機構,企業和個人也應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做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以便更好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在經濟發展的影響下,部分地方政府因為過度追求財政收入,對經濟效益高但造成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企業懲處較弱,只是簡單的以繳納污染罰款作為懲處手段,很難形成震懾作用,也造成了企業環境保護意識較為薄弱。針對這種現象,環境立法應對污染環境的懲處方式進行明確,提高環境污染的執行力度,促使企業或個人對自身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行培養,以便使其自覺遵守環境立法的相關要求,確保霧霾問題能夠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三、結束語
霧霾污染問題是近年來我國所遇到的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特別是在我國中東部地區。針對霧霾問題,要想從根源上解決該問題,應重視環境立法、環境守法和環境執法,對環境污染和保護予以明確法律規定,提高環境行政執法部門的威懾力,提高企業或個人的環境保護意識,以便更好地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參考文獻】
[1] 魏宏彥.霧霾背后環境法治分析[J].法制與社會,2016(25).
[2] 穆治霖.應對霧霾污染的法律思考[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4(1).
[3] 王振.依法治霾的法律理論分析[J].中國公共安全(學術版),2014(2).
[4] 張杰.我國霧霾污染防治的法律淺思[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4(4).
環境是人類生存和活動的場所。人類為滿足生活和生產活動的需求,一方面向環境索取自然資源和能源,一方面又將生活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排泄到環境中去。因此,環境既要向人類提供足夠的生存空間、物質資源和能源,又要接收、容納并消化人類活動產生的各種排泄物。伴隨著地球上人口數量的不斷膨脹和人類活動能力的不斷增強,當人類向環境索取的物質和能量超過了環境所能提供的能力、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棄物超越了環境所能承載的范圍時,環境質量就會下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就會受到損害。這時,我們就說發生了環境污染問題。
從1978年到2006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了9.67%,綜合國力增強、人民生活改善、國家財力提升,但是總體上并沒有擺脫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的發展模式。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水污染的導火線“藍藻事件”終于在2007年夏天全面爆發了。如此脆弱的生態環境基礎再一次把目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呈現在人們面前。何為“藍藻事件”?皆因水體的富營養化而引起的。富營養化是指因水體中N、P等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含量過多而使水質惡化的現象。水體中含有適量的N、P等礦質元素,這是藻類植物生長發育所必需的。但是,如果這些礦物元素大量地進入水體,就會使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這些生物死亡以后,先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使水體中溶解氧的含量明顯減少。接著,生物遺體又會被厭氧微生物分解,產生出硫化氫、甲烷等有毒物質,致使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發生富營養化的湖泊、海灣等流動緩慢的水體,因浮游生物種類的不同而呈現出藍、紅、褐等顏色。富營養化發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叫做“水華”,發生在海水中叫做“赤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農田排出的水中含有很多N、P等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這些植物必需的礦物元素大量地排到池塘和湖泊中,會使池塘和湖泊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池塘和湖泊的富營養化不僅影響水產養殖業,而且會使水中含有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嚴重地影響人畜的安全飲水。河流、湖泊等水體被污染后,對人體健康會造成嚴重的危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飲用污染的水和食用污水中的生物,能使人中毒,甚至死亡。例如,1956年,日本熊本縣的水俁灣地區出現了一些病因不明的患者。患者有痙攣、麻痹、運動失調、語言和聽力發生障礙等癥狀,最后因無法治療而痛苦地死去,人們稱這種怪病為水俁病。科學家們后來研究清楚了這種病是由當地含Hg的工業廢水造成的。Hg轉化成甲基汞后,富集在魚、蝦和貝類的體內,人們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魚、蝦和貝類,甲基汞就會引起以腦細胞損傷為主的慢性甲基汞中毒。孕婦體內的甲基汞,甚至能使患兒發育不良、智能低下和四肢變形。第二,被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污染了的水體,能夠引起病毒性肝炎、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以及血吸蟲病等寄生蟲疾病。第三,一些具有致癌作用的化學物質,如砷(As)、鉻(Cr)、苯胺等污染水體后,可以在水體中的懸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體內蓄積。長期飲用這樣的污水,容易誘發癌癥。
在“腰包鼓了,樓房新了,但水黑了,病多了,心里害怕了”這條路上,承載了許多人不正常的攀富心態。在太湖不斷的富營養化過程中,來自市民的生活污染占據著很大比例,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想到過要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為太湖減輕一點負擔。藍藻事件告訴我們,保護環境有多么重要,我們嘗到的好日子的時間還不長,然而,一個藍藻事件爆發就可能悄悄拿走我們的好日子了,我們必須警鐘長鳴,否則,明天還會有紅藻、黑藻、黃藻等等在等著我們。
伴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也日益嚴重。隨著自然資源過度開發和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提高,一些地區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承載能力,水、大氣、土壤等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給人民生活和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盡管我國政府也非常重視環境保護,采取了許多政策和措施來預防和治理環境污染,然而,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水污染還十分突出,并有不斷加重的趨勢。這已經成為危害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穩定、和諧發展的一大痼疾,不能不引起我們深刻的反思。
造成環境污染不斷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人們也眾說紛紜,包括經濟的、社會的、技術的和倫理的等,其中經濟方面的原因應該是最基礎和最主要的。一個顯而易見且比較公認的結論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直接原因在于污染者對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但是,也不能簡單地將全部經濟原因歸結為這一點,因為環境污染問題牽涉到的,除了污染者以外,還有受害者和政府。從抽象的理論上講,受害者和作為監管者的政府應當是環境污染的當然反對者和制約因素,那么,為什么這些因素在現實中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而使污染行為受到有效的制約呢?本文將運用博弈論這一數學工具,從經濟學的層面對污染者、政府、受害者三方對待污染的態度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治理對策。
一、環境污染問題是三方博弈的均衡結果
污染者、受害者、各級政府是參與環境污染問題形成和解決的基本三方。博弈論對參與博弈的局中人的一個基本假設是:每個局中人都是“理智的”。而在面對環境污染和治理這一問題中,污染者、受害者、(地方)政府的“理智”集中合在一起形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一集體“不理智”的博弈均衡結果。以下分別對污染者、政府和污染受害者三個行為主體的經濟利益進行分析,從而具體地揭示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嚴重和難以解決的經濟根源。
1.公共環境資源的無償使用導致污染者沒有治理污染的主動性
從市場經濟的角度看,環境污染屬于因負的經濟外部性而導致的市場失靈問題。當市場中經濟主體(企業)的生產行為帶來環境污染時,事實上存在因污染而帶來的社會成本。但是,在傳統的觀念和體制中,像空氣、河流、海洋這樣的公共環境沒有明確的財產權,也就不存在環境市場和環境價格,這就造成了經濟主體無償使用公共環境資源,而不必主動承擔或不用全部承擔污染的社會成本的事實。同時,在現有的技術水平下,一般的治污成本遠遠高出環境污染給污染者自身帶來的損失。因而,如果沒有外部的約束,污染者出于自身經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顯然不會主動去治理環境污染的。事實上污染者本人并不是不知道環境污染的危害性,有的污染者本人就是環境污染的受害者,但是考慮到如此高的治污成本,有限的經濟利潤,所以污染者也就任其繼續污染下去。
2.地方政府的“囚徒困境”使其缺失治理污染的內在動力
從理論上講,政府應該是環境污染的監管者,有責任代表眾多的受害者出面解決由上述市場失靈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在實踐中,環境保護的任務是由各地方政府來具體執行的,在我國現有的財政體制下,地方政府的經濟利益和當地企業的經濟效益密切相關,比如,一些高污染的企業,每年上繳的稅款非常可觀,并能解決一大批人的就業問題。這些高污染企業往往是當地企業的“排頭兵”,是當地政府財政收入的功臣與愛將,當地政府明知污染的嚴重性,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他們知道,在現有技術水平的條件限制下,對環境污染的治理勢必意味著一定時期內生產能力的下降,因此,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理智”考慮,很容易成為當地企業的代言人,而不以眾多環境污染受害者代表的面目出現。
更為復雜在于,環境污染問題通常不是由一家或幾個污染者造成的,而是當一個地區的污染源數量達到破壞了環境的自身調節極限后造成的。這就使得地方政府在環境污染治理上面對的是“囚徒困境”式的局面,使得地方政府的“理智”選擇只能是不治理或有限治理。
3.索賠成本過高阻礙污染受害者將反對污染的意愿付諸行動
我們知道,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失由一個特定的受害者群體共同承擔,但受害者通常并不是有組織、便于集體行動的群體。每個污染受害者如果個體單獨向污染者索賠,那么索賠成本一定要大于其受污染而遭受的損失。即使個體受害者聯手來對抗污染者,比如采取訴訟的方式,大家集資聯合推選幾個代表將污染者訴諸人民法院,可是由于地方政府的包庇,官司不一定勝訴,因而,受污者也就不會自發地向污染者進行索賠,這就進一步縱容了污染行為。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雖然造成環境污染的直接原因是污染者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但出于同樣考慮,本來應該處于污染者對立面的地方政府和受害者個體,實際上也不會全力反對或治理污染。這樣,博弈的必然結果就是三方均無足夠的經濟動機來改變環境污染的現狀,打破環境污染這一均衡結果。
另外,除了中國粗放式發展和國際產業結構調整以外,中國政府產業政策執行不力和產業結構布局失當也是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二、綜合運用多種對策改變環境污染嚴重性的局面
既然造成環境污染嚴重的經濟原因比較復雜,打破不利的均衡局面,徹底解決污染問題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多方面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公共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
建立公共環境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目前是在可持續發展思想的指導下,把原本不具有產權特征的公共資源賦予一些產權特征,使不具有市場特征的環境具有一定的市場特征,把不可度量的環境成本可度量化,以使環境的外部性合理地內部化,也就是說使環境污染帶來的社會成本轉化為實際的企業生產成本。這樣,因污染的負外部性而導致的市場失靈問題就會得以解決,用市場機制對經濟主體的行為形成合理的激勵,引導企業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環境資源。同時,通過市場自我調節作用的充分發揮,可以把環境污染的治理成本減少到最低。而要做到這一點,具體的制度安排可以考慮征收環境稅。
2.推行綠色國民經濟(綠色GDP)核算體系
從上述第二種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地方政府間合作治理污染的障礙在于地方政府在對自己經濟利益追求的同時忽視了他人的利益。用綠色GDP核算體系取代傳統GDP,可以通過考核指標的變化建立對地方政府官員的違約懲處機制,直接而有效地改變地方政府的治污利益得失情況,促使地方政府積極主動地聯合起來,共同解決環境污染的難題。
綠色GDP是扣除經濟發展對自然和人的損害之后的國內生產總值的凈值,是建立在以人為本、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觀念之上的,能更為真實地衡量經濟發展成果的新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綠色GDP能給出各個地區的具體環境退化成本和資源消耗成本,并以此制訂科學的政績考核制度,促進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現在,通過近幾年的理論探索和在10個省市的試點,綠色GDP核算在我國進入了一個由理念倡導試點核算推進的重要關鍵時期。通過試點,檢驗了綠色GDP核算技術與方法的可行性,完善了核算框架和技術方法,并為全國綠色GDP核算體系的建立積累了人才、資料和經驗。因此,推行綠色GDP核算體系,既非常必要,也切實可行。
3.建立健全非政府環境保護組織、協調污染受害者行動
如果能在全社會范圍內普遍建立各種非政府的環境保護組織,由他們代表眾多特定污染受害者群體利益,協調其行動,專門從事污染的索賠活動,將會把許多微不足道的個體力量匯聚成強大的環境保護力量,從而有效地限制環境污染,同時使廣大人民群眾的整體利益得到保障。為此要成立相關環境保護小組,一些人專門負責實地考察,找出環境污染的真正根源。一些人則負責把找出的根源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相關解決措施、建議,并把這些措施建議反饋到相關企業部門,讓他們盡快進行防治和改善,另外的一些人,則專門負責監督企業的工作執行,如有違紀的,馬上對其進行罰款、警告等,再不改進者,則對其提起上訴,用法律手段強制讓其執行工作,并給以其嚴重刑事處罰!
4.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
中國可以學習日本和韓國的產業結構安排,把同類的產業集中安排布置,有利于節能,也有利于控制污染。
最后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對環境污染的根本治理還要依賴于治污技術的突破。因為對于污染者自己來講,事實上其本身也會因污染受到經濟上和聲譽上的雙重損失,只是限于現有技術水平,在治污成本過高和利益驅動下失去了治污的動機。如果治污技術能夠突破性進展,使得治污成本大大下降,甚至變廢為寶,從治理污染中獲得收益,那么,污染者自身就會在經濟利益的激勵下主動去治污,而不必運用外部的力量迫其就范。這一點在有些地方已經得到了實現,一些新興的環保產業正在不斷壯大。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的經濟正處在發展還不成熟的階段,污染企業的比例要明顯大于發達國家,而且多數企業的治污技術還比較落后,研發能力還比較弱。據統計,太湖流域每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從1979年的24.4公斤增加到目前的66.7公斤。而一些發達國家規定每年每公頃耕地平均化肥施用量不得超過22.5公斤。因此,現階段要實現治污技術上的突破,主要依靠企業的科研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國家必須承擔起這方面的責任,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對環保研究和產業給予大力支持,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以適應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當然,光有理論還不行,相關管路監督部門還必須建立一套切實可行措施輔助堅實的理論框架,使之不致淪為一句空洞的口號。第一,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兩者要做到真正的平衡與協調,國家在規劃和調整各個地區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時,就應考慮各地的資源稟賦和環境容量,將環境準入作為經濟調節的重要手段,將環境管理作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措施,將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第二,落實官員的環境責任制,將發展過程中的資源消耗、環境損失和環境效益納入地方經濟發展的評價體系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對“政府對環境質量負責”的規定,在相關的法規中做出明確的細則規定,從而使法律責任的追究成為可能。除此而外,還應看到:環境問題和社會公平問題是緊緊關聯在一起的。當前環境問題的一個新特點,是污染由城市向農村、由東部向西部轉移。所以中國生態環境惡化的大部分地區,并不是經濟發達的地區,而是貧窮的西部和廣大的農村,這些地區為發達地區輸出資源、承擔生態破壞的成本,卻沒有得到相應補償,導致貧窮和污染交合的惡性循環。要讓生態脆弱的地區更多地承擔保護生態而非經濟發展的責任,就必須有下游地區對上游地區、開發地區對保護地區、受益地區對受損地區、城市對鄉村、富裕人群對貧困人群的生態補償機制來平衡各方利益。再次,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強化公眾環保意識。環境保護的多年實踐說明,沒有民眾參與的環保最終很難取得成功。目前,公眾環保參與程度不夠的主要原因,是我們沒有從法律與政治上,建立一套有效保障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的機制。特別是沒有一個真正的環境信息披露制度。公眾沒有能確實的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所以,我們管理監督部門應該要就此問題,設立相關有獎舉報制度,如建立相關舉報網站、郵箱、工作部門,讓群眾方便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共同保護和監督環保工作。最后,還要加強行政執法,強化了對施工揚塵、道路揚塵、工業粉塵、主城區餐飲油煙控制工作的力度。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了與重點企業工作聯系會制度,共同協商和解決產生的環境問題,落實責任單位,反饋整改、完成情況。此外,還要不斷深化環境綜合整治,從多方著手,全面防治和保護環境,打擊了不法排污企業,使重點行業和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使環境污染防止工作真正做到四原則:(1)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原則;(2)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3)開發者養護、污染者治理、利用者補償、破壞者恢復的原則,(4)依靠群眾保護環境的原則。
環境污染的治理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本文僅僅分析了造成環境污染的經濟根源及相應的對策。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解決環境污染問題,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目標,必須根據現實情況系統運用以上對策以及其他方面的措施。而只有國家才能擔當這一艱巨的系統工程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因此,中央政府必須制定強有力的政策,逐步改變現行主要由地方政府管轄的環境保護機構來執行環境監管任務的方式,并且調動全社會的力量以不同方式參與環境污染的治理,以切實保證各種環境保護政策的真正落實。
相信:只要我們做好每一步環境污染防止的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止結合,綜合治理的原則,真正地把環境保護與治理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相協調起來,環境的防治和保護工作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2012年1月,廣西龍江河受到高濃度含鎘污水污染,導致柳州等地數百萬人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2012年2月,江蘇鎮江船舶違法排污導致自來水發生苯酚污染,引發當地居民搶購純凈水;不久,廣東佛山一家養殖場排污,導致附近自來水廠水源受污染,約5萬居民受到停水影響。
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不僅給人民群眾生命和國家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污染區域的生態失衡,難以短時恢復;直接和間接的經濟損失非常嚴重;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直接影響人們的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危害社會治安;帶來相關的社會問題;引發國際間的污染糾紛。
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的主要原料為硫磺、磷礦、氨,主要有磷酸、高濃度磷復肥等產品;中間產品主要為硫酸、磷酸等,硫酸、副產品主要為氟鹽產品。磷酸、氨為危險化學品;危險廢棄物主要有氟硅酸、硫酸生產產生的含五氧化二釩的廢催化劑。由于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涉及危險化學品和危險廢棄物,一旦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非常嚴重,對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國家財產造成巨大的損失。
三環分公司在生產發展的同時,通過不斷改進工藝、設備及污染防治設施,逐步建設、完善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設施,建立、健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機制。三環分公司多年來未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下面以三環分公司的突發環境事件為例,對綜合性大型磷復肥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體系進行有效性探析。
三環分公司在裝置開車初期引發過多起環境污染事件,下面列舉的是三環分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突發的環境污染事件。
1987年5月,在磷酸萃取裝置停車清理的過程中,大量排放酸性清洗水,調節池中的污水漫溢,含酸污水進入附近讇讇狀宓乃咎錚斐?畝水稻田受污染,受污染的水稻田只能重新栽種。
2004年8月14日凌晨4∶30分左右,外委勞務人員在清理稀磷酸沉清槽底部渣酸管時,突發沉清槽渣酸泄漏,泄漏的稀磷酸大部分收集進入稀酸陳化區域的地下收集槽,經兩臺地下槽泵回收渣酸,部分渣酸流到地下收集槽,經地下槽泵送至萃取槽。由于泄漏量大,雖然用袋裝磷石膏、衣服等物品堵截泄漏點,用袋裝純堿在排污溝進行圍堵,但還是有部分磷酸進入廠區內的排污溝。為了控制污染,三環分公司在排污溝4個斷面不間斷地加堿中和,基本控制了污染,未對周圍環境造成污染。
2006年2月25日約14時,輸送磷石膏渣漿的管道因閥蘭故障出現少量泄漏。泄漏的渣漿對泄漏點周圍農戶栽種的小麥青苗和豌豆苗造成一定影響,同時有部份渣漿流入周圍農戶的生活區域。通過雙方協調后得以解決。
主動管理,避免污水量過大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在磷酸萃取裝置停車清理前,如果考慮污水處理裝置的處理能力及污水調節池的貯存能力,控制清潔水排放量,就不會發生調節池污水漫溢引發的環境污染事故。
三環分公司將被動管理變為主動管理,提出并實施內部排放污水收費制度,對各分廠排放的污水進行計量,并按上年度的污水處理實際成本核算后進行收費,污水處理費用納入各生產廠的成本核算。
避免硫酸裝置開停車過程中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故。三環分公司采取在硫磺制酸裝置開停車前制訂開停車方案、明確出污染控制措施、落實責任人、并對外排氣體中的硫酸霧和二氧化硫進行開停車全程監控等措施后,開停車過程中未發生污染事故。
避免清理磷酸、硫酸、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各類酸槽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在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時,采取事前制定清理方案、落實大量渣酸外漏引起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的預防措施、明確責任人等措施,另外,在各酸槽周圍設置符合《儲罐區防火堤設計規范》GB50351-2005的規定,設置應急圍堰和應急地下收集槽、應急泵。若發生突發大量外排酸渣的情況,酸渣可在圍堰內沿溝道進入應急槽,由應急地下槽泵輸送。
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后,有效預防了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貯槽底部渣酸和各類酸槽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避免硫磺制酸裝置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三環分公司硫酸產量為185萬噸/年,共有五套硫酸制酸裝置,硫酸裝置吸收泵跳停極易引起含大量硫酸霧廢氣外排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分公司將各套硫酸裝置的二級吸收泵與風機、硫磺泵進行聯鎖,當二級吸收泵跳停時,風機、硫磺泵自動停止工作,含大量硫酸霧的尾氣停止外排,有效避免了因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避免磷石膏渣漿輸送管道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磷石膏渣漿輸送管道泄漏主要是由于管道壓力過大,輸送磷石膏渣漿的法蘭接頭處螺栓受力過大被拉斷引起泄漏。為解決此問題,采取用不銹鋼螺栓替代普通螺絲的措施,將分公司磷石膏輸渣管道和回水管道的普通螺栓用不銹鋼螺栓進行更換,同時為防止被盜(曾經發生過螺栓被盜引起泄漏的突發環境污染事故),將法蘭連接處的不銹鋼螺絲進行點焊;為了避免帶壓渣漿管噴泄引起大面積環境污染,法蘭接頭處用抱箍包扎。操作人員每4小時巡查一次,以便及時發現泄漏,及時處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2009年至今,未發生磷石膏渣漿輸送管泄漏引起的突發環境污染事件。
如今,環境問題已成為人們比較關注的話題,環境污染現象也越來越普遍 ,因此,解決環境問題顯得更加刻不容緩,其實環境污染包括了好幾個方面:噪聲污染、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的人把環境污染的范圍看待得很狹隘,以為不亂扔垃圾就能改善環境,的確,這是一種良好的措施,但單單靠這一方面是遠遠不夠的。
在調查中,我發現以前的隨處可見垃圾現象明顯減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綠化帶上依稀可見有小包裝袋舒坦地曬著太陽,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時亂丟棄的,更有的是居民以圖一時方便,從自己家窗口將廢棄物扔出去,這不僅僅是嚴重地污染了環境,還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如果被棄的是較大的重物,不慎砸到了其他居民就造成了人身傷害了。與之相反,有的居民把自家垃圾裝入一個大的塑料袋中放在樓道下,等社區清潔工來處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種好方法,但往深處思考,也就不難發現問題的所在之處,夏天,由于天氣很熱,食物很容易腐蝕,這樣就很容易招引來蒼蠅這類飛蟲,而且也會發出刺鼻的臭味,影響了整個社區的形象,如果清潔工人沒有及時處理好垃圾,那么垃圾袋堆積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有的老人經過時,沒有注意到,不小心滑了一腳,很有可能造成傷害。
那如何解決呢?在我們調查中突發其想:在每個樓道底層的樓角處放一可關閉的有蓋垃圾桶,居民將垃圾扔入桶中,并隨手關好蓋子,防止怪味散發,垃圾由清潔工人定時清理,保證不讓垃圾過多而造成無處可放的現象出現。
除此之外,噪聲污染也需要及時解決。暑期還未結束,很多孩子也未入校學習,而較多的上班族們已投入工作之中,據調查,很多人都會利用中午這段時間好好休息一下,現在很多社區都有健身器材,按耐不住愛玩的心理的孩子們會在飯后集中去健身處,也就無法避免大聲喧嘩,其實他們已造成了噪聲污染,對于孩子們,要剝奪他們玩的權利是絕對行不通的,所以此問題的策略就是顯得比較令主管部門頭疼的。我個人認為建一些室內娛樂場所也可作為一個好方法,但它須要投入大量資金,如果社區宣傳教育孩子們要照顧其他人,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做到不大聲喧嘩,那么對于社區居民的生活就不會造成影響了。
生活是個人的,而環境是大家的,如果大家都能站在別人的立場看待問題,相信很多矛盾都可化解。
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存在,居民生活要靠你我他,今天的你做了一件對環境有利的事你并沒有吃虧,其實你在給你的生命健康畫上一條延長線,只有大家共同努力,環境問題才能完善解決。
社區環境衛生調查報告范文二
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日益關注的重大問題之一。目前為止,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作為社區來講要從小處著手,讓居民樹立起保護家園、保護環境的意識。
通過調研,共建社區無大的企業和工廠,不存在工業污染問題。主要是生活垃圾包括固體廢棄物清理和堆放問題。
一、共建社區街道情況
一條街:建設街。四條路:廣西路,一路、二路、三路和青松路。其余為巷道。
二、垃圾堆放情況
主要四個垃圾點分布在:(1)廣西北二路(18組)(2)邊疆鄉西側(9組)(3)筷子廠(6組)西側2個垃圾點。
據統計共建社區公廁9個,分布于居民區。公廁附近有垃圾堆放現象。
三、整改建議
建議政府加大投入,環衛處加大整改力度,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努力與居民共同營造人與環境和諧的新局面。以下是從社區實際出發,在實際調研中發現和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
(1)建議環衛處合理分配人員,做到分片專人管理。
(2)由于我社區狹窄巷道多處,環衛車進出困難,希望環衛處可以借助人力,利用好清潔車,使垃圾定點堆放到環衛車可以自由進出的地方。
(3)我社區9處公廁都沒有設置垃圾箱,居民在上廁所之便隨手堆放垃圾。
以上是我共建社區環境衛生的基本狀況和急需解決的幾個問題。從社區角度出發,有望環衛處加大整改力度,解決迫在眉睫的垃圾污染問題。
社區環境衛生調查報告范文三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自身的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高度重視,人們所生活的環境問題也日益突出,環境污染現象越來越普遍,因此解決環境問題顯得更加刻不容緩。其實環境污染包括好幾個方面:噪音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等。有人把環境污染的范圍看的很狹隘,以為不亂扔垃圾就能改善環境,的確這是一種良好的措施。但單單靠這一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又有多少人會把這種思想融入到行動中呢?為了使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為了實現與環境的和諧相處,我于201x年對我所住的街道社區的環境衛生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1 調查目的
通過社區環境的調查,了解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從自身做起,為了保護環境建設美好家園貢獻一份力量。
2 調查范圍
城市各街道小區,垃圾處理點,人群聚集點。
3 調查方法
實地調查、問卷調查
4 調查情況
通過對各街道小區的調查,我發現以前的隨處所見的垃圾現象明顯減少,但不完全排除,在綠化帶邊角上依稀可見有少量包裝袋舒坦地曬著太陽,很多是由居民行走時亂丟棄的,更有甚者的是從商處房內扔出來的。道路兩旁的垃圾箱由于清潔工沒有及時清理,而導致垃圾溢出垃圾箱,還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附近,散落的垃圾是固體廢氣物污染的主要來源,在炎熱夏天會發出一陣陣的惡臭味嚴重影響社區的環境空氣質量,也能招來許多蒼蠅、蚊子,從而有可能引起某些昆蟲媒介傳染病的散發和流行。影響整個社區的形象。如果有些老年人經過而沒有注意散落的垃圾,有可能使老年人滑到從而會造成傷害。通過調查還發現有些建筑垃圾散落無人及時清理,以及某些建筑單位引起的粉塵污染嚴重,造成社區空氣中粉塵濃度增高,從而造成人們某些呼吸系統的疾病,影響人體健康。除此之外,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不但提高,汽車以是人們出行的主要工具,但是其尾氣對空氣的污染不容忽視,還有汽車的喇叭聲在社區對還在休息的人們所產生的噪音污染。特別是在中午休息期間會使一些人煩躁不安,從而影響睡眠質量。
4.1 在對隨機抽取的20人進行的問卷調查中
4.1.1 請問你平時注意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9人,占45%,回答不會的有4人,占2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7人,占35%。
4.1.2 平時關注關于保護環境的新聞嗎?
大多數回答不會,占55%,回答會的占5%,覺得于己無關占40%。
4.1.3 你將廢棄的電池怎么處理?
選擇隨手扔掉的占30%,選擇扔進專門的垃圾箱的占17%,無所謂的占5%
4.1.4 你實行垃圾分類了嗎?
選擇實行的占20%,不實行的占80%
4.1.5 你贊成用塑料袋嗎?
贊成占37%,不贊成占20%,無所謂占43%
4.1.6 你是否知道白色污染的危害性?
知道的占75%,不知道的占25%
4.1.7 你有沒有隨地吐痰或扔煙頭的習慣?
有的占20%,沒有的占50%,有其中一項的占30%
4.1.8 你有沒有隨時亂扔垃圾的習慣?
有40%人說不太在意,25%說偶爾,25%說不亂扔垃圾。
4.1.9 你認為環境是怎么一回事?
對于這個問題多數人沒有明確的概念,不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有些人認為環境就是簡單的不亂扔垃圾,少數人認為應該從自身做起提高環保意識。
5 結果分析
5.1 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
5.1.1 人們的環境意識淡薄是主要原因,多數人對環境問題并不關注,認為與己無關,不自覺的亂扔垃圾、吐痰,對于別人破壞環境的行為更是熟視無睹,對于保護環境的活動也未能身體力行地參加,認為保護環境是政府的事與老百姓無關。
5.1.2 小區規劃不力,管理不嚴格不科學,任意倒垃圾造成嚴重污染,處理不及時致使臭氣熏天,有些部門對房地產建設用地管理不到位,致使粉塵污染嚴重,政府及相關部門采取措施未能達到各階層,環境保護部門整體能力欠缺,不能進行有力及具體的規范,出現政策方面的漏洞是環境保護工作陷入癱瘓,阻礙工作的整體進度。
5..1.3 人們思想道德水平不一,素質有差距,對環境保護的看法不一,所采取措施不同對孩子的環保教育也不同,增加了環境工作的難度。
5.2 社區的環境問題,對居民的生活造成的危害
5.2.1 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居民身體健康,隨地亂扔垃圾滋生了大量細菌,冬季尚好,尤其是夏季大量的蒼蠅,蚊蟲等,傳播疾病,污染空氣,工廠排放廢氣混合著大量的木屑和有毒氣體,使得很多的居民患有呼吸道疾病。
5.2.2 使土壤惡化,影響農作物生長,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塑料袋及其難以降解的物質,造成土壤板結,影響土壤透氣性,阻礙水分流動,抑制農作物的生長發育,造成農作物減產。
5.2.3 垃圾填滿,降低了垃圾填埋廠處理垃圾的能力,垃圾中有細菌,病毒等物深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危害周圍環境。影響居民的健康。
5.2.4 垃圾焚燒對環境造成的嚴重二次污染,焚燒時產生大量黑煙,有毒氣進入大氣,造成大氣污染危害居民身體健康。
6解決措施及建議
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對于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建設和諧家園具有重要意義
6.1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提高居民素質及環境保護意識,使居民自覺保護環境,積極參加環境保護的多種活動,減少破壞環境的行為。
6.2 實行垃圾分類,加強對廢棄物的再回收,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加 強廢棄物的處理,避免垃圾焚燒。
6.3 環境部門應建立各種保護機制及體系,加強對環境監督力度,各階層要深入貫徹環境保護政策及措施。
6.4 加強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鼓勵人們參與環境保護活動,加強對學生教育,在學校開展環保知識講座,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6.5 實行環保獎罰制度,獎勵對環保有突出貢獻的人,對工廠任意排放行為進行治理管制。
6.6 發揮政府職能,加大建設城市污水及城市污染廢棄物的回收處理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