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4 15:12:1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工智能與語文教學,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教育部在最新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要引導學生重視語言的積累和感悟,接受優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形成良好的個性、健全的人格,促進職業生涯的發展。可見,語文課程作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承擔著十分重要的任務。但是,中職生大多是從初中文化課的學習競爭中“敗”下來的群體,其中還不乏頑劣調皮的學生,如何充分利用語文課程所特有的優勢,盡可能發揮學生的天賦條件,提高學生的各種素質水平就顯得格外重要。
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力爭把課堂還給學生
雖然早在幾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以至理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強調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重要性,但幾千年來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大部分的老師仍然教得又苦又累,而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滿堂灌的教學模式顯然不符合現代教學理念,更何況中職生學習能力普遍較弱,這樣只會讓他們深陷以前差生的陰影中,從而影響學習的興趣。我們必須領會和學會孔子的啟發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樣注重學生的主動學習,啟發誘導,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集中體現在學生個體有明確的目標意識,能自覺地確定學習目標,自主選擇學習內容,自我調控學習進程,自主評價反思學習結果,從而保證學習目標的實現。在自主性學習過程中,重在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批判精神,敢于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識和習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樣化教學的方式,以參與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素質。
2 因材施教,讓學生徜徉在知識的海洋
以興趣為導師的第一步做好以后,還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情況,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和教學,此時,因材施教就顯得尤為關鍵,這是持續提高學生學習素質及人文素質的突破口。
一日,子路來問孔子:“老師,聽到一件事,我馬上就要做嗎?”孔子教導他說:“你還有家長呢,你不請教他們,上來就做,好像不合適吧?”又一日,冉也來問孔子:“老師,聽到一件事,我馬上就要做嗎?”孔子斷然地說:“聽到了就要做。”孔子的學生公西華就不解地問:“老師,怎么同樣的問題,你的答案卻完全不同啊?”孔子說:“冉這個人生性怯懦退縮,做什么事都猶豫不決的,所以要鼓勵他趕快去做,給他前進的力量,而子路勇猛過人,就要讓他謹慎一點,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后再做,所以要約束他一些。”針對不同的主體,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愧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
無獨有偶,有個中國女孩進入美國一所公立中學后,她竟說不清楚自己上了幾年級。原來這所學校的每一個學生,除了任課老師之外,還有一個“指導老師”,負責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提出每門課進入哪一個年級學習的建議。結果,這個女孩的英文、化學在12年級,數學和美國歷史在11年級,法語在9年級。這大概就是美國式的因材施教吧!
重視個別差異性,兼顧不同學生的不同要求,形成有共同奮斗目標和蓬勃向上的班集體,讓學生在集體中積累生活經驗,發展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學會合作,學會交往,學會做人之道,促進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素質和個性品質的形成。
3 學-思-行,突顯教育功能,全面提升學生素質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曾說:“有效的教育始于準確地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中職語文教學肩負著培養中職學生一般語文能力和從業實用語文能力的雙重任務。制定中職語文教學目標,一方面要依據學生語文學習要求的階段性特點,另一方面更要突出中職學生的職業特點和專業方向,從技術性和實用性出發,服務于學生的專業特點,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語文作為中等職業學校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它使學生能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解決工作、學習、生活問題,較高的語文基本素質和較強的語文基礎能力,可以為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及今后職業能力的發展和終身學習提供知識和能力基礎;它豐富的人文性,可以提升學生人文素養,為學生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和完善健康的人格奠定堅實基礎,這對于學生良好職業道德等素質的形成都是大有裨益的。
當今社會科技飛速發展,知識陳舊率加快,教師所面對的教育對象千差萬別的,教師所面臨的教育情境是千姿百態的,老師所面向的教育內容是千變萬化的,為了順利完成自己的任務,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唯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提高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和素質;重視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持續可發展性地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及人文素質;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形成較高的人生境界、達觀的人生態度和完善的人格結構,具有良好的綜合素質,既學會做事,更學會做人。
語文教育中要滲透教育素質,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為培養高素質教育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由于專業教育的偏向,使得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相對偏低,這使得他們在文化素養、思想道德修養、創新能力、綜合適應能力、價值觀等方面略遜一籌,這就要求我們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面對大學生價值困惑,大學應通過強化人文素質教育提高理工科大學生綜合素質,促進他們的成長,同時增強就業競爭力。
一、人文素質的內涵
在當今社會,人文素質的含義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綜合品質或達到的發展程度。人文素質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1. 具備人文知識。人文知識是人類關于人文領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領域)的基本知識,如歷史知識、文學知識、政治知識、法律知識、藝術知識、哲學知識、宗教知識、道德知識、語言知識等。
2. 理解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支撐人文知識的基本理論及其內在邏輯。同科學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是有很強的民族色彩、個性色彩和鮮明的意識形態特征。人文思想的核心是基本的文化理念。
3. 掌握人文方法。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蘊涵的認識方法和實踐方法。人文方法表明了人文思想是如何產生和形成的。學會用人文的方法思考和解決問題,是人文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與科學方法強調精確性和普遍適用性不同,人文方法重在定性,強調體驗,且與特定的文化相聯系。
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人文方法產生的世界觀、價值觀基礎,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是人類文化或文明的真諦所在,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從根本上說都是人文精神的具體表現。
在人文素質四個方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表現在:在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的關系時,突出人是主體的原則;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以人各種需要的滿足為最終訴求,強調人是目的的原則;在人與物的比較中,突出人高于物、貴于物的特殊地位,強調精神重于物質,人的價值重于物的價值,生命價值優先的人道主義原則和人本主義原則;在人與人的關系中,強調相互尊重對方的人格尊嚴,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則。人文素質的形成主要有賴于后天的人文教育。人文素質的培養重在培養涵養,培養人性、情感、欲望、情緒、人際關系等做人方面的素質。
二、強化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提升理工科大學設置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質量。
1. 早在八十多年前,就已非常明確地指出,在我國的大學教育乃至中學教育中,由于文理分割對于人才培養所造成的弊病,并采取各種措施加以克服,以圖文理融通。1932年,他在武漢大學的一次演講中說:“大學目的有二:一為研究學問,一為培養人格。”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英、法、德等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高教改革,一改60年代提出的“學問中心論”,進一步提出“人的教育”模式,在課程設置上根據學生的心理結構所具有的知、情、意三大維度的特點,在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性和綜合化的同時,重視情感教育和個人心理品質教育。眼下我國理工科院校開設人文社會科學課已經引起普遍的關注,各類課程的門數越來越多。但在開設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涉及中華文明、中國文化、傳統文化、傳統道德類課程仍比較少,特別是能夠深入淺出、比較全面系統、深受大學生歡迎的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人文課程數量更少。這是因為缺乏稱職的師資。現在高校中能把西方哲學課程講得好的教師比較多,相對而言,能把中國傳統文化的課程講得好的教師不多,應采取措施加以改進。
(二)將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學校的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
理工科院校應制定一定相關管理規定,將人文素質教育納入到教學任務中,盡量將人文素質巨大活動滲透到專業教育之中,鼓勵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學校應把學生參加人文素質教育,作為學生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納入正常管理,建立管理體系。將學生參加人文素質教育的情況,作為學生的重要考核資料進入檔案管理,納入學生評先、評優、評定獎學金等內容。
(三)積極開展藝術教育,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人文素質教育如藝術等知識的普及和教育最為重要的功能是開發學生的右腦,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20世紀60年代,羅杰?斯佩里博士在其歷史性的裂腦實驗中發現,人腦的兩部分都有其自身獨立的意識思維系列及其自身記憶。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甚至發現人腦的兩邊是用根本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的,亦即左腦易于用語詞進行思維,而右腦卻徑直用感性表象來思維。換句話說,人的創造力主要來源于右腦的功能。因此,音樂與藝術等課程的設置對于理工科大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無疑具有重要意義。《孝經》說: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世界級音樂大師貝多芬說:“音樂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更高的啟示,誰能滲透我音樂的意義,便能超脫尋常人無以自拔的苦難。”[4]許多著名的大科學家如愛因斯坦、楊振寧、李政道等都是對藝術情有獨鐘的。事實上,藝術的形象思維往往與創造性思維密切相關。科學藝術化、藝術科學化已成為當代潮流。科學與人文藝術是人類智慧的兩個翅膀,彼此可以相互帶動。這就要求我們要盡可能地開設一些人文藝術方面的專業或課程。
四、結語
理工科大學生既需要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質。人文素質在大學生漫長的職業生涯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提高理工科大學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必須強化理工科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同時,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教師、學生的積極參與。
參考文獻:
[1] 李桂花.人文素質教育的時代內涵與創新[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5(9):56.
[2] 薛健飛,宣儒淵.理工科大學生人文素質現狀及思考[J] .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0(1):21-22.
伴隨著大量社會問題的紛紛涌現,科學與技術遭遇到深重人性與生態危機,傳統人文社會科學的價值再次引起人們的全面關注。20世紀中葉以后,整個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全面崛起,人文社科教育從傳統大學的核心地位演變為整個現代高等教育的根基。本文基于當代社會環境的變遷及人類精神危機產生的文化背景與成因,來闡釋人文社會科學的新的社會功能,進而認識、強調高職教育在技術社會的責任,探討建構高職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實踐途徑。
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的社會功能
對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功能的分析,不能脫離特定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人文社會科學本身就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在近代以前,古典的人文學科涵蓋了如今的科學與人文所有領域,其功能在于維護宗教精神的統一性;近代自然科學逐漸取代宗教的權威之后,人文社會科學逐漸被邊緣化,喪失了它作為人的精神統一性的知識和文化基礎的地位。大學教育也面臨自中世紀大學興起以來從未遇到過的困惑,即在愈加專業化的學科規訓中,教育內容也同樣面臨四分五裂的尷尬處境。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自然科學的功用性價值也伴隨技術科學的迅速發展被無限地放大,幾乎所有國家都不余遺力地把技術的進步視為民族振興和國家軍事、政治、經濟實力提高的唯一途徑。在外部勢力的強力推動下,大學內部科學與技術的聯姻達到空前密切的程度。在與技術聯姻過程中,大學教育走向了更為狹隘、不斷分裂和滿足社會不斷膨脹物欲需要的方向。與此同時,在分工更為細密,競爭愈加激烈的勞動力市場中,社會對技術和技能人才的特殊偏好,影響了大學的辦學行為。在這種復雜的背景下,人文社會科學在當代大學教育中備受冷落。
然而,自20世紀70年代后,這種科學技術所主導的發展邏輯和文化結構潛伏的危機開始出現:永久繁榮的神話因為資源即將枯竭而徹底破滅;人類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在效率取向的科層體制下,現代人正面臨自身被科技奴役和異化的危機;戰爭的陰云依然密布;在工業化國家,暴力、吸毒、失業、邊緣化現象和貧窮日益加劇,各種形式的狂熱盲從有所發展。面對當代世界所涌現出來的大量復雜的社會問題,面對發展所遇到的前所未有的困境,人文社會科學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
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人類精神危機的產生及知識格局的調整,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相對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而言,社會功能具有以下幾層含義:
(一)實現與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融合
科學原本就萌生于西方人文傳統之中,故而,還需回到豐厚的人文土壤中才能找到它的精神之根。
中世紀大學就是基督教文明對古希臘與羅馬文化傳統有所選擇和剔除的產物,盡管它內部的醫學和法學教育帶有一定的實用性(這些學科的形成基礎也同樣離不開“七藝”),但在總體面貌上,它以一個超凡脫俗的精神性機構呈現于世人面前。從中世紀到現代美國高等教育體系形成之前,大學內部的所有教學內容與世俗生活處于相隔離的狀態,包括算術、天文、幾何、物理等自然科學,它們與其他古典知識一樣,在性質和功能上應屬于精神科學、人文知識范疇。為此,中世紀的科學原本就是人文學科的基本組成部分,從大學的功能角度而言,由中世紀自然哲學到早期的近代科學,它從來沒有真正成為與知識整體、人的精神統一性相悖離的具體學科,而一直是人文學科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近代晚期,伴隨宗教與哲學、科學的分離,人的主體地位的提升,自然科學也獲得了相對獨立的自主地位,但是,在功能上它依舊不具有世俗化取向,而是指向人的精神完滿,在本質上,此時的自然科學具有濃厚的人文色彩。
為此,人文社會科學相對于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而言,在社會功能指向上,絕非是一種簡單的缺乏與彌補的關系,猶如精神與肌體,兩者唯有相互交融,富有精神和生命活力的有機整體才能渾然而成。自然科學的自由求索和技術科學的創新,人類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才不斷得以豐富;由于人文社會科學關于科學的文化思考,科學技術才真正有可能成為促進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積極力量。
(二)作為一種精神、價值、文化,構成支撐整個知識世界和人類精神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維,彰顯其特殊的人文社會功能。
人類生活的世界既是一個物質的自然世界,又是一個意義的世界。自然科學執著于對物質世界規律的探索、發現和解釋,通過技術科學對發現的廣泛利用來間接地體現它的社會功能,即滿足人類不斷膨脹的物質需求和欲望。然而,自然科學不可能去闡述人生意義問題,解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問題及回答科學與技術的價值和意義。而關于這些問題的思考顯然需要人文社會科學來回答。人文社會科學內含的是一種精神,一種關懷社會、關懷人生甚至關懷自然的人文品格,對于科學精神以及基于科學精神建構起來的所謂“真實”世界,意義非同尋常。科學一旦失去其原初的精神之根,就難免會淪落為純粹滿足人的物欲需要的工具,在物欲的無節制膨脹之中,它甚至有可能成為惡勢力的幫兇。
(三)對科學活動提供有意義的反思、指導和規范
在自然科學的“真”與技術的“用”結合愈加密切的當代社會,人類的確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然而,也正是因為科學技術的巨大功用性,才使得它作為一種公共資源的屬性日益淡化,由于分配的不均等,在現代社會,它往往成為強者征服、掠奪和侵占弱者利益的工具。如何讓科學技術更富于人性化,讓它能夠成為推動世界和社會公正、公平的力量,而不是加劇世界和社會不平等的消極力量,這就需要人文社會科學的評價、檢視、指導和約束。因此,在探索和利用物質世界規律的同時,人類仍然需要以一種終極關懷精神來探問自我行動的意義、目的究竟何在,需要以一種謹慎、理性、睿智和批判的冷峻視角來審視科學進步、科學行為的本質內涵。這正是當代人文社會科學社會功能的體現。
技術社會中高職教育的責任內涵
進入20世紀,由于科學與技術的聯姻,技術作為一種反映外在社會需求的強大力量,開始對大學進一步的專業化發展走向產生全面的推動作用。在20世紀中葉之前,如果說因為對科學和理性的無限推崇,大學喪失的是人的精神統一性,那么,在20世紀中葉后,技術功利主義在大學的全面盛行,則不僅意味著大學人文精神的失落和人的精神完整性的瓦解,而且也意味著在一個由技術所控制的世界中,人與其自然屬性的背離,也就是人與自然世界的和諧關系的瓦解。
就技術的發生學意義而言,人無疑是主動的。因此,要擺脫目前人、社會和自然被技術控制的尷尬狀態,只能訴諸人自身。在當今時代,人類社會的進步的確需要技術,但是技術本身及其所內含的效率化價值取向并非是人的根本需要和人類追求的終極目的。人類不可能拒斥技術,也不可能以技術手段來擺脫技術的控制,而是要從人、社會和自然的和諧統一角度,重新反省被技術扭曲了的科學觀以及技術自身的效用觀。反省的主體自然是“人”,而反省的對象在本質意義上也是“人”。為此,重新詮釋大學作為“人”的培養機構,在當代技術社會中關于人的培養理念和培養過程,有著重要的價值。
19世紀70年代,科學開始應用于工業,促進了世界文明從經驗技術到科學技術的轉變。社會需求引發了高等教育機構的分化,高職教育進入了高等教育系統。因此,高職教育在20世紀60年代各國高等教育機構改革之時蓬勃興起,各發達國家把發展高職教育提到了重要日程。
參照新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制定的“國際教育標準分類”的說明,高等職業教育是高等教育屬性,職業教育類型,是以培養高級技術性技能人才為目標。
然而,由于高職教育的“先天特性”(高職院校缺乏普通大學的人文傳統)和“后天定位”(高職院校以培訓技能為目標),使之存在專業化、工具化傾向嚴重,倫理問題、價值體系難以進入教育的視野,人文社科教育與高職教育分割明顯等主要問題。
“具有人文教育內涵的職業教育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在當代技術社會,對社會有著高度人文關懷和責任感的大學,所培養的人才絕不是技術至上主義者,而是一個有著強烈反省意識的技術主宰者。高職院校欲有所作為,一個現實的途徑不是對傳統科學和技術理性的拒斥,而是培養能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行動的個體價值與社會意義的新人。這一理念的實質就是反省意識,即一種飽含著深切的生態和人文關懷,善于對既往知識、文化、技術以及自我行動的意義進行反思的心理和思維傾向。
反省意識的形成,需要人們能夠不僅以科學的視角而且以人文的視角去理解自然,不僅以效率的視角而且以生態關懷的視角去審視技術,不僅以技術進步意義的觀念而且以人自身解放為宗旨來批判社會。在高職教育過程中,反省意識形成的基本體現包括以下幾方面:
立足于廣博的知識視野去思考視野的褊狹是把人塑就為冷漠、生硬的理性人和效率化機器的罪惡之源。反省能力是一種融合了豐富的知識,對人和自然有著深切的情感關懷、意義體悟的基本素養與能力。這種素養與能力的獲得,需要傳統的“專業人”適當跨越學科和專業的樊籬,通過相對廣闊的知識教育,獲得關于人和自然的意義。也唯有如此,人類才有可能擺脫技術的工具理性控制,在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獲得自身的解放。
自覺的批判精神這里的批判主要指對當代技術社會與技術文化的批判。現代技術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在德裔美籍哲學家和社會理論家馬爾庫塞看來,就是技術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對人的壓迫,這種意識形態無所不在,成為現代社會奴役和壓迫人的一種最為普遍的合法性權力結構。現代社會的種種跡象表明,在對科學和技術的過分盲從和崇拜中,人類不僅沒有把自己從各種社會束縛中解放出來,反而在逐漸走向不自由之境。更為可怕的是,在由技術所創造出來的光怪陸離的迷幻世界中,人甚至忘記了自己從用四肢爬行到如今可以借用飛行技術穿梭旅行的來路和“文明化”的軌跡,因而置自然的法則而不顧,毫無顧忌地打亂原有的自然程序和自然賦予的生命密碼,重新編譯和再造自然。因此,作為培養高層次技術應用人才的高職院校要有所作為,就不能不注重培養具有自覺批判意識和精神的人才,其宗旨在于促成每一個個體能夠從社會倫理和自然生態倫理兩個層面,批判性地審視既往的人類技術文明的發展過程,檢視被技術扭曲了的社會形態和文化,回歸自然、回歸生活世界,這才有可能創造性地開辟出通向未來的新路。
智慧的品質美國環境研究學者奧爾在分析人類環境危機與當代大學教育間的關系時指出:智慧與經驗學習分離,甚至不知道智慧為何物,這是當代大學教育最嚴峻的問題。的確,只是理論的抽象和深奧,這僅反映出一種認知性的智力水平,只是技術的實用和經濟,這僅是一種技巧,而都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是一種融知識(理智)、技術(實用)、藝術(美)和倫理(自然與人文的關懷)于一體的高層次整體駕馭能力。智慧品格的培養是培養大學生反省意識的最終環節。如果廣博的知識在于培養學生全面認識客觀世界本質、理解人類生活世界的意義,自覺批判的精神在于培養學生發現、檢視和反思技術文明所存在致命缺乏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品格則代表一種如何能夠以一種深切的生態與人文關懷來靈活運用知識、探索知識并有效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在技術主宰一切的當代社會,它無疑是實現人類在不濫用技術的前提下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
加強高職院校人文社科教育實踐的途徑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標是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大都建校時間較短,歷史和文化積淀不足,人文環境較差,甚至出現人文教育的“盲點”。然而,專門人才的內涵不僅在“專”而且在“人”上。
針對目前高職院校教育現狀,加強人文社科教育可通過以下途徑:
樹立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創建科技與人文兼融的高職教育文化高職院校應克服專業化的高職教育主導模式,克服工具化、功利化的嚴重傾向,定義全面發展理念;高職教育的人文發展要參與推進技藝性教育、科技性與學術型教育融合的實踐;作為實現培養目標的課程及其教學(包括實驗、實習、實訓、設計等實踐教學),都要滲透人文社科教育。因為,即使是一門純技術的課程,它也是人化的結果。
拆除專業“籬笆”,謀求學科貫通,促進創新思維當前高校的人文社科的教育模式顯得較為封閉保守,學科、專業之間存在太多的隔膜與界限。因此,要突破學科界限,進行交叉學科、綜合學科的學習。
依托校園文化,發揮理論輻射作用內蘊豐厚的校園文化所創設的濃厚的人文教育氛圍猶如人文社會科學理論之光產生多角度、多層次輻射作用的基礎塔臺。所以,應很好地依托于校園文化建設,通過各種形式活動,將人文社會科學的理論導引與校園文化的感性滋養融合起來,讓人文社科知識、觀念和方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書本延伸到生活,潛移默化,塑造教育對象的靈魂。
參考文獻:
[1]瞿葆奎,鄭金洲.中國教育新進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孟廣平.面向21世紀我的教育觀[M].上海: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
[3]閻光才.大學的人文之旅[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
[4]董步學.高等職業教育學[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羅杰文(1967— ),女,廣西南寧人,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副教授、副編審,研究方向為高職人文素質教育。(廣西 南寧 530008)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2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立項項目一般A類課題“高職院校理工科專業模塊化人文課程開發與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2JGA316)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2)29—0124—02
人文素質教育在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有基礎性地位。高職生作為未來的技能型應用人才,其人文素質修養是體現綜合素質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學生在專業知識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掌握得較好,但人文素養方面欠缺,可持續發展的內驅力不足,成為再發展、再塑造的瓶頸。開設人文素質課程是培養大學生人文素質的重要渠道。本文從工科類高職生的角度,提出模塊化人文素質課程改革,試圖解決目前高職院校理工科人文課程無序、無效的局面,為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一、高職理工類學生人文素質調查分析
“人文素質”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也就是人的內在品質。人文素質由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而成。為了解目前高職生的人文素質狀況,筆者對八百多名新入校的理工類高職生做了問卷調查。在調查的26個問題中,90%的學生認為人文素質教育對大學生的成長起重要作用;80%認為所在的學院不太重視人文教育;沒有讀過馬克思類哲學書籍的占92%;能背出30首以上唐詩宋詞的占55%;85%愿意抽出時間讀人文書籍;96%覺得最有助于培養人文素質的途徑是開設必需的人文素質課程;學生最想學習的是文學、史學、藝術類,最不想學習的是哲學、政治學;在列舉的十幾門課程中,學生最想選修的人文課程依次是:口才與溝通、社交禮儀與職業形象、中國傳統文化、名著欣賞、音樂欣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處理人際關系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60%對自己的評價是一般。
通過調查分析,高職學生學科基礎不厚實,學生入學成績普遍較低。理工類學生重理輕文現象比較嚴重,文史哲基礎淺薄,人文基礎相對薄弱。應試教育、題海戰術使學生特別是理工類學生缺少對中國文化和哲理賢德的解讀,削弱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審美能力,學生在口才表達、心理素質和氣質形象等方面明顯弱于文科類學生。除問卷調查外,我們也調查學生的工作能力和行為能力。學生經過兩年的專業學習后,掌握了相應的專業技術和技能,動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基本能勝任崗位需要,但在處理人際關系、總結經驗、表達技巧等方面能力明顯不足,只能止步于一般的工作崗位。
二、高職院校理工類專業人文課程開課現狀
針對高職學生人文素質基礎薄弱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對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作了探討和研究。然而,很多研究只側重于高職院校人文素質薄弱的原因、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內容、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誤區,以及高職院校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對高職院校特別是理工科類專業人文素質課程的開發還停留在表面層次,人文課程的開發處于不夠科學和完善的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把人文素質課程放到人文公共選修課中,不分文理,統一開課,學生只能選修一兩門課程;二是把人文素質課程等同于才藝教育或文學欣賞,只開設書法、繪畫、音樂、舞蹈、影視欣賞等興趣課;三是各二級學院“各自為政”,有的學院開設“口才與溝通”課,有的學院業開設“公關禮儀”;四是人文課程讓位于專業課程,只能以講座的形式完教育任務。
三、高職理工類專業人文課程改革的目標
在高職院校開展人文教育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播和灌輸某些人文社會科學知識,而且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由于高職院校的管理體制和教育目標和普通高校不同,理工類專業以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要目標,注重專業崗位技能的培養,因而在高職院校理工類專業開設的人文素質課程,不可能與培養專業技能的核心課程相提并論,開設系統而全面的人文素質課程并不客觀現實。理工類高職生在知識基礎、人文底蘊、人際溝通等方面不如普通高校學生和文科類高職生,其人文素質課的培養目標應有所降低,在內容滲透和功能層次上進行調整。針對理工科學生在知識結構和人文素質上的缺陷,應有目的、有重點地開展人文教育,構建人文課程體系。改革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針對工科類課程設置特點,有效地實施人文教育;第二,將人文精神的培養與職業能力的培養相結合;第三,把提高綜合人文素質和培養健全的社會人格相結合。因此,高職理工類專業人文課程改革的目標可以定位為:使學生掌握基本的人文知識,培養學生健全的社會人格、形象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職業素養和就業能力,使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
四、職業能力與模塊化人文課程的構建
1.理工類高職生的主要職業能力。高職理工類專業的培養目標是為生產一線培養從事高技能操作、設計或生產管理以及在服務業提供創造的專門技能型人才。根據高職理工類專業學生未來面向的職業崗位和工作任務,我們歸納了職業能力涵蓋的三個方面: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被學者稱為關鍵能力,是學生作為未來職業人的基本發展能力,主要指專業能力以外的跨崗位、跨專業、跨職業的能力,是從事任何職業都應具備的能力,包括學習能力、外語能力、計算機應用能力、信息能力、交際能力、社會能力、團隊能力、創新能力等,對個體的作用表現為幫助個體在未來職業崗位上學會學習、學會工作、學會共處和學會做人。人文課程的定位和功能為培養學生的上述能力服務。2003年教育部進行的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水平評估將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等指標納入了學生素質的測評中。
2.理工類專業模塊化人文課程的構建。人文素質的內容寬泛而豐富,要在有限的時間里讓學生對所有內容都涉足是不可能的。理工類專業模塊化人文課程的內容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拓展其視野,陶冶其性情,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人格的自我完善,激發創新能力,使學生既具備科學精神,又具備人文精神,既會做事、又會做人,成為擁有較強持續發展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人才。模塊化人文課程是將模塊化教育模式運用于高職人文教育課程的模塊化教學,是以學生未來職業生活中必定存在的某種職業核心能力為前提,以能力培養為主,將人文素質教育中的能力要素進行分解整合。在分解人文課程的內容時要找到人文教育與職業能力的契合點。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上立足,在職場上發展,需要有較強的理解力,如對領導意圖的理解,對友情、愛情、親情、同事之情的理解,對職業理想的追求等;需要有較強的溝通表達能力,如掌握交談的技巧,具備基本的應用寫作能力等;需要有較好的職業形象與禮儀修養,如有規范的儀容儀表儀態,使用規范的職場禮儀等。可以說,培養學生的解讀能力、表達能力和職場形象是提升其職業能力的有效途徑,提升其人文素養的必經之路。因此,人文素質課程可以分解為“閱讀與理解”“溝通與表達”“形象與禮儀”三大模塊,這三個模塊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關聯、相互支撐的。閱讀理解是基礎,溝通表達是提高,形象禮儀是完善。第一模塊:閱讀與理解,內容包括文學欣賞(情感篇)、中國文化(理想篇)、藝術欣賞(審美篇);第二模塊:溝通與表達,內容包括交談藝術(口才與溝通)、實用寫作;第三模塊:形象與禮儀,內容包括職業心理、職業形象、職場禮儀。每個模塊可以根據專業的特點和人文知識的內容進行設置組合,模塊化的教學內容是理工類學生必修的最基本的人文知識,以此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表達溝通、形象氣質等方面的素養。哲學、歷史、文化、藝術等人文內容的教學可以通過選修和講座的形式加以拓展和延伸,構建完整的課程體系,在課程組成的內容和形式方面應調體驗式學習,使人文素質教育在職業能力培養中得以體現,職業能力在人文素質教育中得到提升。
3.模塊化人文課程的特點。高職院校人文課程教學往往因涉及面寬、課時少,教學效果不是很好。模塊化教學可以解決上述問題,幾個模塊安排在一個學期內完成,也可以分幾個階段完成,具有靈活組合的特點。模塊化課程的優越性顯而易見:一是用有限的課時學到有價值的人文知識,解決工科類專業課程計劃中專業課時多、人文課時少的矛盾;二是每個模塊相對獨立,可以根據專業發展需要選擇模塊學習,每學完一個模塊可以獲得一項技能、知識或能力;三是模塊的內容依據職業崗位實際需要確定,實用性強;四是人文與技術相融合,強調技能訓練或能力培養,并圍繞其組織教學內容;五是每個模塊內容有度,講究“必需、夠用”,針對性強;六是根據學生的需求,靈活組合增減模塊,模塊組合有明確的行為目標和具體要求,以體現不同的教學目標。
五、實施人文課程模塊化教學的前提條件
1.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要真正認識到在工科類學生中開設人文課程的重要性,改變重專業課程、輕人文課程的觀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人文內涵和職業修養,使學生全面發展。
2.配備專任教師。課程模塊的內容可以根據學生的需要適當調整、擴展和深化。每個模塊要由相對固定且專業的教師擔任主講,逐漸形素質課程教學團隊。
3.滿足課時需要。模塊化人文課程實際是人文素質教育的大整合,可以集中在一個學期完成,也可以分段完成,至少需要48課時。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生接觸8門科目的知識,有利于提高整體人文素質。
4.編制專用教材。人文課程的整合是一個新的課題,編制教材是首要任務。在教學中,教師要不斷積累素材,完善構想,編制出適合不同專業學生使用的教材。
模塊化人文課程開發依據職業能力培養需要,體現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人才特點,符合高職教育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目標,其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等都不能套用傳統教學的評價體系。選擇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才能同時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與職業能力,如何評定教師的教學效果,如何評定學生的成績等問題都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討,以不斷完善模塊化人文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張國宏.職業素質教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2]武懷軍.職業核心能力培養對高職人文素質教育改革的啟示[J].職教論壇,2005(7X).
在傳統教育觀念長期影響下的語文老師,面對基礎薄弱的中職生,目前大多數職業學校語文課堂中,仍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學過程中,重傳授輕探究,重結論輕過程,重共性輕差異,重獨立輕合作,重認知輕情感,高耗費低效率等傳統課堂教學固有的弊端依然存在,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也與當今教學改革目標相距甚遠,這樣一來滋長了學生對語文的輕視和厭學情緒。近年來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劃新教材《語文》基礎模塊上冊選編《荷花淀》《致橡樹》《我愿意是急流》《永遠的蝴蝶》《情人的玫瑰綻開在教室里》等歌詠人世至愛真情的文章,一改過去中職語文教材面目陳舊、索然寡味的狀況,注入了新的教學內容。選入愛情題材作品是符合中職學生身心發展需要的,也順應了社會發展的要求,更符合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愛情觀作為學生人生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正確的引導教育不可或缺。
隨著新型教育技術的廣泛采用,傳遞教學內容的途徑已經在發生重大的改變,尤其是電子計算機的普及,確保了學生在多種時空下學習這些內容。他們可以按照教學要求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并且能夠運用計算機進行自我測試和評價。我們借助信息技術拓展教學時空,改變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教學模式和語文單學科獨立模塊個體作業的教學方式,有效地促進了中職語文教學的發展。在建構主義理論、詩歌鑒賞學習理論的支撐下,我們運用多種信息化手段對古代愛情詩專題進行了設計。
1在信息化教學中詩歌專題系統設計
中職教材中古代詩歌專題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本專題信息化的核心。本專題是師生學習型多媒體網絡教室下的教學研究課程。詩歌是一種以抒情為主的文學形式,即使是敘事詩,也總是把抒發飽滿濃烈的感情放在一個極為重要的位置;同時又是以愛情題材為主,此時既不能拋開語文學科特點,更不能讓語文課堂變成談情說愛的地方,如何有效適度地進行愛情教育,就應該按照中職語文教學內容和要求,以學生“閱讀各種優秀作品,體會其豐富內涵,加深和拓寬對自然、社會、人生等問題的思考和認識”為出發點。是以先進的思想和認知學習理論為指導,以多媒體計算機網絡為輔助手段,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多方面能力為宗旨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1.1分析教學目標。
筆者認為,中職語文教學設計應側重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舊知識之間聯系的線索,向學生提供較為復雜的真實問題,幫助學生開發或發現這些問題。本專題的教學內容依據職高語文教學大綱的要求選定,教學對象為高中二年級學生,教學時間為4個課時,根據實際情況,教學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利用教學網站創設情境,確定學習要點,優化學習內容,培養專題研究意識。(2)利用軟件,引導學生獨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學會欣賞詩歌,體會詩歌中豐富的情感。(3)通過對愛情詩歌的賞析,培養學生對愛情的正確認識,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愛情觀和審美觀。
1.2確定設計思路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確定網站的設計思路:即利用網站創設情境,讓學生學會欣賞詩歌,體會古代愛情詩詞的韻味,培養高尚的愛情觀和審美觀。
我們專題網站設計流程為:網站需求分析一網站功能定位一學習者特征分析一專題內容選取一知識結構體系設計一信息資源選取與整合一學習模塊設計一頁面美工設計。
本專題是師生協商學習型多媒體網絡教室下的教學研究課程,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多方面能力為宗旨,涉及朗誦教學和賞析教學等諸多層面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通過這一系列合理而完整的設計流程,構建出網站的總體框架。
1.3具體內容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以中職教材中古代詩歌專題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的理念出發,把網站分為九個模塊(見圖1):
(1)網站首頁。水墨畫配上古箏彈奏的“梅花三弄”,把學習者拉入了詩歌的古典意境,畫面上游動的小魚靈動可愛。左側是九個模塊,一目了然,便于操作,右側是展示內容的平臺,上方是專題的LOGO,也是以水墨山水畫為背景,整個頁面富有古典韻味,體現了現代技術與文學意境的完美結合。
(2)課文學習。這是主體教學課程。老師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直接參考并利用“課文學習”模塊中的大量素材。根據三首詩歌內容分成三個部分,配以完整的教學設計以及一些輔的學習資源,每首詩歌的學習分解為“原文譯文”“文學背景”“教學FLASH”“同步練習測試”四塊內容。本模塊是整個網站的基礎,是教學性最突出的部分。其中“同步練習測試”特色在于用VB編程制作并嵌入“課文學習”模塊,實現了人工智能與人機交互。既可作為學生自學時檢查課前預習的工具,也可作為了解課后學習效果的工具。
(3)名家評價。有關愛情詩歌方面的視頻賞析,從名家講評中體會古代愛情詩詞的韻味,加深對古代愛情詩詞的理解,例如百家講壇等。將教育性和趣味性結合,注重詩歌欣賞的深度挖掘和廣度探求。
(4)先睹為快。為滿足老師不同需求,教學中也可直接進入“先睹為快”模塊,利用教學FLASH和觀看與詩歌相關的視頻文件,理清教學思路。控制按鈕清楚明了,易操作,易查閱,節省備課時間,提高教學效度。
(5)美圖美看。“美圖美看”包括名人圖片、詩歌故事版畫、劇照等增強學生感性認識。比如與《釵頭鳳》相關的《沈園故事》圖片,從中可以看見隱藏在文章背后的豐富內容,以各種形態直觀呈現給學習者,提高其學習興趣,拓展其知識面。
(6)美文美讀。詩歌朗誦也是詩歌學習的一個重要部分,除了在FLASH中插入以外,另外還專門設置了一個模塊,方便同學和老師們欣賞學習。
(7)擴展閱讀。“擴展閱讀”讓學生既可以進行愛情詩歌比較閱讀,也可以了解其他經典愛情詩歌作品。還增設友情鏈接,當網站實現動態的時候可以充分利用。這些都大大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對專題的認識。
(8)學習筆記。這一模塊可以讓老師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接納反饋意見,這個模塊把學生、老師和電腦三者高效結合起來。學生的信息進入數據庫保存,教師可以留言,網絡用于動態時,學生可以進入數據庫,這樣即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又能讓學生得到及r的反饋,實現師生的互動。
(9)留言板塊。使用這個多媒體軟件的學校或教師個人,在有服務器設備的條件下,只要實現動態網絡即可交互信息,在線師生互動,甚至做到在線實時解答,就像現在網上醫生實施的網絡問診一樣。
網站還非常適合遠程教學和學生自學。本多媒體教學軟件讓學生完全可以在沒有教師的情況下理清思路,達成自學。以《釵頭鳳》為例,原文譯文,背景資料都有呈現,動態的FLASH設置情境增加了趣味性,美文欣賞讓學生體會到詩歌的韻味,感受詩歌中豐富的情感,學會詩歌欣賞的一般方法,實現語文詩歌教學的初衷。
在這個學習型多媒體網絡中實施整個教學活動,它與普通多媒體教室有明顯的區別。首先,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問題學習,協作學習。其次,學生還可以利用教學軟件在計算機上自主學習,再次,教師可利用網絡的互動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能及時接受學生的反饋,給予輔導和調整教學方法。這些都是在普通多媒體教室不能做到的功能。
2本專題多媒體教學軟件制作的特色與關鍵技術
(1)本課件中要求用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網絡特性進行設計與制作。特色在于用flash課件代替了以往的PPT課件,用Dreamweaver和Flash相結合制作的多媒體教學軟件兼容性好,嵌入在學習網站當中,是我們嘗試進行多媒體教學革新的新成果。
(2)應用VB編程設計人機交互智能部分,學生可以自由輸入內容,對錯由電腦給出提示,體現了教學軟件良好的交互功能。本課件中要求用于多媒體網絡環境下,所以充分利用網絡特性進行設計與制作。教師在完成課文講解后,開放控制權給學生,讓學生在自己的機器上可以自主學習,另外不明之處可以用筆記本記錄下來,體現了教學軟件良好的交互功能。由于用VB編寫這一部分軟件較容易,且兼容性好,是我們嘗試的一個多媒體編程方向。教師可通過網絡公開分析討論學習者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在線學員都可進行討論,并最終解決問題。
【內容提要】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體在語文教學領域的運用勢在必行!素質教育呼喚多媒體教學。計算機技術將迅速地進入教育教學領域,促使教學過程的重大改革。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運用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多方便,同時,也帶來了諸如:妨礙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喧賓奪主,容易分散學生注意力等不足;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以下三大原則:第一、要因課制宜,不求大求全;第二、要符合語文教學規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觀;第三、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要忽視學生的創造能力。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也遇到了許多障礙;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只有采用端正評估方向;解放思想,創新教育體制和模式等方法予以解決,方能使之更好的為我們的教育教學服務!
【關鍵詞】語文,多媒體教學探索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網絡的時代。隨著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多媒體在語文教學領域的運用勢在必行!
一、多媒體運用于語文教學的必然性
未來的社會是信息社會,未來的技術是信息技術。顯然,未來的教育技術是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教育技術 。
素質教育呼喚多媒體教學 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意義是促進全體少年兒童的全面主動發展,其在個人能力開發上最重要的目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素質教育特別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人與生俱來的,是創造意識、創造精神的基礎,也是主動學習精神的最初源泉。然而,以上諸方面正是"應試教育"最容易忽略甚至挫傷的。對此,只有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予以滿足。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特別是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將使教學形式發生巨大變化。
第一,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使教育模式開始發生變化。新的信息技術正從根本上悄悄地改變教育的原始模式(即教育從勞動力密集型向資本密集型的轉移)。由于多媒體教育網絡的開通,將逐漸消滅校園的明顯界限。教育將面向整個社會,教育機構向受教育者提供各個方面、各個層次及各種類型的信息、知識和技能。對于學習者來說,所有的信息都是開放的,自己可以主動安排學習的環境,有目的、有選擇地隨時隨地學習知識和技能。
第二,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使教育內容更加豐富、完善。由于計算機存儲信息量大、運算速度快、存取方便、使用靈活,教學內容可以提前預制成課件,使教育資源優化有了保障。
第三,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使教學方式真正改變。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傳授知識、技能。但多媒體教育網絡,既可以進行個別化教學,又可以進行協作型教學,還可以相互交流。這種教學方式完全按照個人需求進行。教學的內容、時間及方式甚至指導教師,都可以按個人意愿選擇,是一種真正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自主學習的現代教學方式。
第四,多媒體教育網絡的建立,使教學效果顯著提高。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學習中,同時利用視、聽覺,能明顯地提高記憶和學習效率。由于多媒體教育網絡同時提供了圖形、聲音、語言等交互界面和窗互操作,使學習者通過各種靈活方便的交互界面來操縱控制學習,從而提高教育效果 。
"全面的教育技術觀"將在各個領域獲得充分發展 考察目前直到下個世紀的新技術革命形勢及其對教育的影響,可以發現目前技術上的每一點進步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直接,也越來越深刻。未來的教育技術將在以下幾個領域中充分展開:
(1)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在多媒體網絡教學中,不僅有書本教材、音像教材,還有多媒體教材。而對于多媒體教材,要求它首先滿足教學性要求,即選題是否恰當、滿足教學需要;重點突出、難點分散、深入淺出、易于接收;注意啟發、促進思維、培養能力;作業適量、問題典型,善于引導。其次滿足科學性要求,即內容正確、符合邏輯、層次清楚;模擬仿真合情合理、準確真實;場景設置、素材選取、操作示范符合有關規定。三是滿足技術性要求,即圖像、聲音、文字設計合理;畫面清晰、色彩真實、文字醒目;聲音清楚、音量適當、聲像同步。四是具有較好的交互性,即交互設計、頁面跳轉以及人機應答合理方便。五是滿足藝術性要求,即創意新穎、構思巧妙、節奏合理;有較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2)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利用的理論與實踐;在多媒體網絡教學情況下,學生們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控制學習進程,因此,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網絡的使用、基于計算機的閱讀和寫作方法,自覺地按照自己的進度學習的問題,對學習中出現的問題要積極主動地去解決。
(3)學習資源與學習過程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在以往的教學中,多采用總結性評價,例如期末考試、年終評定等。在網絡教學中,多采用形成性評價和診斷性評價。減少了以往評價過程中的人為因素而是利用網絡實時評論系統、網絡考試系統、網絡答疑系統、多媒體網絡考試系統等對學生進行實時、綜合的客觀的評價。
計算機的技術將迅速地進入教育教學領域 考察技術革命的形勢,其中以下幾點容忽視,它們將影響教育技術的發展趨勢。
(1)信息高速公路,這個名稱來自美國,它是由電線和電纜、計算機工具、應用軟件、操作系統、信息網絡、互動電視、自建錄像等組成,它是集有線、無線和衛星通訊方式于一體的數字化立體交互網絡。它實現了信息的獲取、加工、處理、傳輸等重大變革;實現了六無革命,即無紙郵政、無紙貿易、無紙貨幣、無紙會議、無紙報刊、無紙書籍。它可以通過數字壓縮技術把聲音、圖像、文字等保存在電腦資料庫中,隨時提供人們使用。
(2)全球個人通訊系統。隨著社會通訊事業的飛速發展,人與
人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 我們不再需用往常古老的方式與人聯系,而只是需用電話、手機、傳真等現代通訊工具便能很方便的實現人與人之間、異地間的通訊聯絡,從而縮短了我們獲取信息的時間,提高了我們利用信息的能力。
(3)電子出版物。隨著計算機的普及與網絡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借助計算機來閱讀、查詢信息,電子讀物電子出版物正是迎合了這樣的需求。它具有存儲容量大、保存時間長、檢索方便、體積小便于收藏保存等優點。
(4)電視會議系統;視頻會議能使人們更有效的交流,因為可視化的交流是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因此看比說更能加深人的理解與記憶,特別是當話題本身就是一個很形象的觀點的時 候。
(5)認知科學、人工智能與專家系統;人工智能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術,模仿、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實現機器智能。
(7)激光技術。激光技術的迅速發展帶來了廣泛的應用,已經涉及到科學研究、工業、軍事、醫學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應用領域在不斷擴大。隨著它進一步發展,將不斷推動儲存技術的進步和完善,從而提高了我們對資料的儲存能力。我們對更多資料的儲存不再象以前需要保存成千上萬的紙制書籍,而只是需要一張體積小小的軟盤或光盤,這樣既節省了空間又便于查詢。
二、語文多媒體教學所必須遵循的原則 課堂上合理利用多媒體能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直觀,因而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青睞。然而,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的先進不等于教學思想的先進,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它無法也不可能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則:
第一、要因課制宜,不求大求全。
與傳統的教學手段相比,多媒體教學有其明顯的優點,但它畢竟是一種教學輔助手段,不能取代教師的作用。因而教師切忌為了表現自己駕馭多媒體的能力而不問教學內容,每堂課非到多媒體教室授課不可,甚至有時候明明用現成的掛圖、投影片、錄音帶等就可以解決的,也要自制課件授課。這樣顧此失彼只注重教學手段的運用而忽略了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研究。
第二、要符合語文教學規律,不要片面追求直觀。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語言文字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而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是與深厚的民族文化聯系在一起的,所以語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不能追求動態效果、直觀性、演示性等。
第三、要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要忽視學生的創造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地位和極大的認識潛能的實踐者。學生全面和諧發展,更是教師無法代勞的。葉圣陶強調"教師務必啟發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盡可能自己去探索。"蘇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教師的真正的思維素養,就在于在學習教材的過程中,教師就能找出一些工作方法和形式,使他能夠看見學生的思路是怎樣發展的"。多媒體教學也是如此,只有把教師的思路、學生的思路和課文中作者的思路融為一體,才能獲得教學的成功。 三、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優越性與不足
由于多媒體教學技術集聲音、視頻、動畫、文本于一身,能激發學生的極大興趣,因此在語文教學中被廣泛應用,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
第一、形象直觀,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學生一旦有了興趣,就會由"被動"變成"主動",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然而傳統的教法將學生看成被動的知識灌輸對象,導致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工具向學員面對面地傳授知識,通常只能是聽其形而不能觀其形,一些很簡單的事物描述得很復雜也不能使學員明白。而多媒體教學充分利用音頻、視頻設備來向學員授課,它以"圖文并茂"的特點,為學員創建一個形象逼真,色彩鮮艷,動靜結合的教學情景,極大的促進和改善學員的理解能力,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培養學習情感,形成學習動機。
第二、多媒體教學可創設教學情景。
語文教材選取了不少生動形象、情景交融的作品,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文學作品的藝術形象具體、生動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創設教學情境,誘發學生的情感,啟迪他們的想象和聯想,從而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感知作品。
第三、多媒體教學可啟迪創新思維。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去積極地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第四、多媒體教學是優化教學手段的需要。多媒體教學借助其本身的優勢創造了適合學習者認知活動的學習環境,計算機的交互式功能使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學習過程進行及時的干預,有利于教學過程的開放。根據現代心理學的研究,學習者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僅靠聽覺,三小時后能保持70%,三天后就只能保持10%;若僅靠視覺,三小時后能保持72%,三天后僅能保持20%;如果綜合依靠聽覺和視覺,三小時后可保持85%,即使三天后仍可保持65%的信息量。
在我們充分肯定一種新生事物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美中不足。
第一、忽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性。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主性。教師對每篇課文都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和側重點,有著對個別學生特點的具體認識和因材施教的設想。而多媒體在這方面往往是提供現成的答案,學生缺乏由教師引導的,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而語文學科中有些問題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根本沒有現成的答案。多媒體技術雖然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法,給予了學生學習上更大的自由度,然而這種模式,由于過渡強調學生的學,往往忽視了教師引導作用的發揮,當學生自主學習的自由度過大時,教學就容易使教師失去了主導性,學生失去了主體性。
第二、妨礙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傳統教學中教師能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不僅是對學生傳授知識,更是對他們的人格培養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媒體課件事先的既定性,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缺乏實際課堂中所需要的教師雙邊活動所帶來的即時性、交流性,使師生間缺乏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第三、喧賓奪主,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手段的運用,只有與教學相結合,才有利于教學內容的理解。現在有些課件不是從教學內容出發,而是從所選畫面有無觀賞性出發,致使課件美觀有余,實效不足,收不到想要的效果。試想45分鐘的一堂課,一會兒是真實逼人的三維動畫,一會兒又是動聽的音樂,一會兒又是語言優美的課文,一會兒又是激烈的討論,學生的感官是被調動起來了,但同時也分散了他們的注意力,淡化了他們理解文章的思想深度,當然也就掌握不到學習的重點和目的。
第四、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造成學生思維能力的不足。多媒體課件多為教師制作,學生只能是一個觀眾,他所接受的是老師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本不是學生自己的發散思維。俗話說"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物形象根本不是某個多媒體手段所能分析出來的,而是每個讀者根據自己的想象力創造出來的,所以多媒體課件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反而會影響到學生正常的邏輯思維的形成,阻礙思維的發展。
第五、扼殺了語文教學中的語言功能。掌握好聽、說、讀、寫是語文學科的基本能力要求,其中言語性是言語及其聽說讀寫的機能反應決定的語文學科的基本性質,是理解課文、用語言表達思想的過程。而多媒體課件集聲音、圖像、文本于一身,雖然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興趣。但是一節課僅45分鐘,如果在課堂上大做視聽的文章,想必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和交流時間越來越少,這樣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越來越差,這與我們語文學科歷來提倡的聽、說、讀、寫能力全面提高的要求是背道而馳的,更不符合現代社會需要培養交際公關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的要求。 四、 多媒體運用于語文教學的障礙及其原因分析
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手段在各國中小學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極大地優化了教育與教學過 程,已成為教育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成為教育改革的一種發展趨勢。然而,我們又不得不面對無情的現實"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講一天"的"歷史悲劇"依舊上演得如火如荼。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仍然難在中小學課堂上爭得應有的一席之地。其原因是存在著種種障礙,阻礙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深入中小學課堂。
第一、評估偏向是根本障礙。長期以來,由于評估體系不科學、評估標準偏向,造成了升學、就業、晉升中簡單地以名次論優劣的不良現象。這種機械的評估模式,將一個本來十分復雜的教育評估體系扭曲為以"分"為導向,以"考"為法寶,以"率"為標準,從而導致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逆流一浪高過一浪。致使一些人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深入中小學課也抱著急功近利的心態,把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進行教學當作"軟任務"。
第二、師資狀況堪憂是主要障礙。眾所周知,我們的師資狀況不容樂觀,尤以中小學的計算機師資狀況為甚。主要表現在:①計算機在中小學教師中的普及率低;②能夠在學科教學中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學科教師少。據調查,目前我國中小學中從事計算機教學的人員已不少,其中計算機專職教師在計算機教學的人員中所占比例高達67.8%,而兼職教師的比例僅為32.2%;但能夠在學科教學中開展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學科教師的比例卻很低。③在學科教師中未獲得計算機知識的占60%以上。④學科教師獲得計算機知識的渠道不暢、途徑有限。
第三、經費方面存在問題是客觀障礙。用于現代化教學設備的經費存在許多問題。①經費不足,導致計算機的數量不足,檔次不夠,軟件配備不足。②用于計算機方面的資金投入不當。據調查,中小學在分配使用用于計算機方面資金的過程中,存在一種值得引起注意的傾向:軟件資金的投入遠遠低于硬件資金的投入,而培訓資金的投入又遠遠低于軟件的投入。
第四、軟件資源方面存在問題是直接障礙。軟件是硬件發揮作用的根本保障。硬件使用質量和利用率的高低與軟件有著直接和必然的聯系。沒有有效適用的軟件,再好的硬件也無異于一堆廢銅爛鐵。就目前我國面向中小學的教育軟件而言,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由于軟件開發人員缺乏,軟件數量太少,部分進口軟件又不適合我國國情,造成了有"車"無" 貨",軟件資源極其匱乏的可悲局面,同時也極大地浪費了硬件資源。二是軟件質量方面的問題嚴重:①可操作性差。不少軟件不適合中小學的學習特點,程序運行易出故障,趣味性差,使得軟件難以發揮應有的作用。②許多軟件的內容尚顯單薄,與學生應具備的學習視野還有很大的差距。③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④不切合教學實際,不成體系,與現行教材不配套。⑤軟件時常無配套使用手冊。這是一些軟件難以被計算機教師和學科教師了解和使用的重要原因。
第五、思想認識誤區及體制落后是社會障礙。據調查,目前中小學教師中,計算機教師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重要性有較深刻的認識。他們對進一步接受計算機相關知識的培訓的態度也是非常積極的,而學科教師對此卻是消極,認為目前無必要將CAI 等手段列入學科教學中。此外,思想上還存在其它一些顧慮,諸如使用計算機會影響視力,可能削弱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影響學生的人際交往或與他人合作;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道德觀產生消極的影響等等。由于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行動中也表現得不夠積極。
另外,我國現有的以各級各類學校的正規教育體制為主,電大和函授形式的成人教育體制與繼續教育體制為輔的這種教育體制,與未來基于Internet的多媒體教育網絡中的教育體制和模式是不同的。各級各類學校中占統治地位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班級授課模式,與一般CAI 課件本身的特點(個別化教學、學生自定學習步調、交互性)是不適應的。這就造成了現有的教育體制與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大面積運用與推廣的阻礙。
五、排除語文多媒體教學障礙的對策
第一、以素質教育的實施為突破口,端正評估方向。首先,堅決執行教育法規,貫徹教育方針,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其次,改革高考制度。在"3+X"的高考改革辦法中,在"X "上多做文章,比如在"X"中設置計算機應用或操作能力的內容。再次,完善用人制度。在級別晉升 、職稱評定中也要加強計算機知識和操作能力的測試。最后,徹底廢除在升學和用人過程中"一錘子定音, 一卷定終身"的落后做法,打破將"分"作為唯一標準的僵化局面,綜合考查素質。
第二、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議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在師范院校文理各科中開設計算機、網絡等課程。提高師范生的計算機水平,為他們日后走上教師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要培養他們的現代教育技術觀,為適應未來信息社會中教師的新角色做好準備。其次、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鼓勵學科教師努力自學計算機有關知識。最后、加強學科教師的繼續教育培訓。
第三、增加教育資金投入,合理使用專用經費,改善現代化教學設備。首先、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高度重視和加大對教育的直接投資,切實有效的緩解當前教育經費緊缺的局面。其次、合理投資。從計算機教育的長遠有效發展來看,協調投入在硬件、軟件及人員培訓幾方面的資金比例是非常重要的,這有助于提高資金和設備的利用率。最后、利用現有網絡,資源共享,可緩減經費緊張。
第四、軟件開發要向規范化、科學化、實用化的方向發展。做到廣博、操作方便、適應時代的要求;力求考慮到社會需求、學科的內在規律、學生的身心健康;立足教材,又不失特色;面向全體,又不乏靈活性。為此要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做起:首先,大力加強中小學教學軟件的設計研究和設計力量,從根本上解決軟件數量太少的問題。其次,軟件開發人員要與學科教師結合。導致軟件質量差、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多數不懂計算機、不編軟件,而軟件編寫人員大多又遠離教學一線,不了解實際教學情況。所以,軟件開發人員要與學科教師結合。尤其是大型軟件的開發,既要滿足學科教師在解決教學難點和重點時的迫切需要,又要充分發揮軟件開發和研究人員的特長和優勢;既要尊重軟件開發和研究人員的設計思路,又要與學科教師的教學思路相吻合。做到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有機的統一。再次,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鼓勵學科教師自己動手開發一些小軟件。
第五、解放思想,創新教育體制和模式。我們正在經歷人類歷史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向信息化社會過渡的階段),正面臨教育大變革的前夜。如果我們能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站在信息化社會的高度,運用全新觀念、全新視野對現代化教學手段深入中小學課堂這一新事物加以審視,抓住機遇,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手段在中小學課堂上進行大膽的探索與試驗,我們就完全有可能使現代化教學手段在中小學的課堂上大放異彩。反之,如果我們不抓住當前全人類正向信息化社會過渡的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繼續保持原來教育領域的傳統體制與模式,不革舊除弊、不勵精圖治,我們將會坐失良機。等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都已完成信息化社會中教育領域的深刻變革時,我們將仍處于原來的落后狀態。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教育落后的民族是愚昧無知的民族!教育落后的國家是孱弱挨打的國家!教育落后的社會是不文明的野蠻社會!而教育進步的起點在于觀念更新和體制的創新。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正確把握好運用多媒體的尺度,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吸其精華棄其糟粕,便能讓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它的光和熱,從而有效的改善傳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弊端,使之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收到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昭樂:關于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問題的思考, 《信息世界》1994年第1期。
(2)金 建:論當代世界信息產業的發展規律及其新特點, 《信息科學》1994年第2期。
(3)Internet世界,第1卷1、2期。
(4)《世界科普畫廊》1992年第12期。
(5)何云坤.新技術革命的挑戰與高校教學改革的原則對策新探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2000,(3)
(6)郭琴.信息技術對現代教育的影響J.電化教育研究,2000,(6)
(7)陳時見,劉繼平.多媒體與網絡背景現代教學J.教育研究,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