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8 16:56:5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全科醫學高血壓病例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結果:研究組經過醫生控制干預治療后,高血壓患者好轉25人,無新發病例,總體有效率83.3%;對照組好轉15例,新發5例,總有效率33.3%,兩者的總有效率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
結論:全科醫生對社區居民進行高血壓控制干預治療有助于防止新發病例的產生,有效控制患者血壓增高,對高血壓病人有顯著療效,值得臨床研究推廣。
關鍵詞:診療控制 血壓 全科醫生 社區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105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801(2014)03-0080-02
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食鹽攝入增加、飲食結構改變等因素,高血壓成為目前我國人群患病最多,患病率最高的一種疾病,患者呈現一種“三高”、“三低”的狀態,容易引起心、腦、腎等嚴重并發癥,危及人們生命,因此有效控制人群血壓的升高成為目前醫療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總結國內外控制高血壓經驗,最有效的辦法為社區居民一起防治[1]。現以高血壓為例,以一定量社區居民為單位,探究全科醫生對社區居民高血壓進行診療控制干預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本研究選用某社區300名普通居民,其中血壓正常者240人,高血壓患者60人,年齡在33~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4±2歲。將所選居民隨機分為等量的研究組和對照組,各150人,使兩組樣本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沒有明顯差別,研究組進行綜合控制干預措施,對照組不做任何措施。所有居民自愿接受調查。
1.2 方法。
1.2.1 社區宣傳:尋求社區居民委員會和衛生服務中心的幫助,在居民區顯眼部位設置健康教育專欄,設有專用欄目向居民群眾宣傳預防高血壓方面的知識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更新欄目宣傳內容,并且向廣播、電視臺提供相關的防治高血壓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視頻和書籍資料;在社區活動地點創辦咨詢臺和宣傳臺,定期舉辦宣傳活動,發放相關資料,并熱情接受居民的咨詢。
1.2.2 個體教育:面對前來咨詢的居民,先為其測量血壓,對其進行指導血壓的測量方法、預防高血壓的措施等,教育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多進行身體鍛煉以增強身體抗性;在平常生活中飲食方面要減少糖類和食鹽的攝入,以及戒掉煙酒等有損身體健康的不良嗜好[2];叮囑居民飲食中盡量避免高鹽分、高能量、高脂肪等食物的攝入,并根據年齡及身體狀況制定合理的、有目的性的運動計劃。
1.2.3 用藥干預:根據國內外醫療機構研究表明,高血壓病人對藥物依賴性并不是很大,因此有必要對患者進行藥物干。根據患者自身血壓和身體狀況,制定個體化有效診療方案;要求患者說明當前服用藥物名稱、劑量、不良反應等,針對不同人的個性差異,對所有高血壓患者進行服藥指導,特別強調按時吃藥的重要性,指導患者調整藥物并正確用藥,使其認識到藥物治療對高血壓的顯著作用。安排患者定期檢測自身血壓,結合血壓值擬定合理的用藥方案,以提高療效。
1.3 統計方法:將所得數據錄入SPSS17.0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進行X2檢驗,P
2 結果
研究組居民經過醫生控制干預治療后,高血壓患者好轉25人,沒有新發病例,總體有效率83.3%;對照組好轉15例,新發5例,總有效率33.3%,兩者的總有效率在統計學上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社區全科醫生應具備多項基本技能,能夠自行處理常見病癥,對于多發性疾病要有處理和控制能力。社區全科醫生應提供有效的、及時的、連續的服務,以個人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基本提供人性化服務。隨著社區人口不斷增加以及人們需求量的不斷增大,促使社區全科醫生要不斷提高自身技能,更好、更全面的為人們服務。
本文以控制干預社區居民高血壓為例,研究社區全科醫生對臨床疾病進行控制干預的臨床療效。此次研究中,采取綜合防治干預的研究組在診療前后血壓變化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且研究組結果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綜合防治干預措施的療效非常顯著,具有極大的研究、推廣價值。高血壓是一種人們普遍患有的危害身體健康的疾病,對于此類疾病,需要長期控制,所以社區全科醫生的責任重大[4]。全科醫生最先基礎患者,許多患者就醫時并不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這就需要全科醫生為其指點迷津,為其說明得的是什么病,應該看哪一科,為患者提供方便。醫生有了全科意識,才能及時、正確的作出診斷,避免誤診、漏診,極大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發展全科醫生、實行全科醫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社區全科醫生的作用非常巨大;不僅應該提供便捷、低價的服務,更應是高效、優質的服務。應重視疾病的防治管理,加強健康教育,引導居民改變不良的煙酒嗜好、不良生活方式,正確選擇藥物并科學服藥,都是目前改善疾病控制情況的有效措施。因此,提高全科醫生的基本技能和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翁青.社區全科醫生進行高血壓防治的干預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3,10(21)
[2] 蕭彩芹.高血壓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分析及防治[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02):255
【中國分類號】 R544.1【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044-5511(2012)02-0531-01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也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之一,它可引起嚴重心腦腎功能障礙和腦血管意外等。研究顯示[1],我國老年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9.1%。高血壓的治療在我國目前仍以口服藥物為主,現有的降壓藥已能使90%以上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我國高血壓人群中血壓正常率并不高,這與患者服藥依從性較差密切相關[2]。本次調查將了解宜賓地區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飲食、運動和用藥依從性方面的具體情況,分析其原因,為社區高血壓健康管理提供依據。
1 對象和方法
1.1 調查對象:采用整群抽樣的方式抽取我市各級社區5個,含城區社區2個和鄉鎮社區3個,共調查高血壓患者376人,收回有效問卷355份,問卷回收率94.4%。調查對象男性119人,女性236人,年齡54.5±11.7歲,平均病程12.9±6.3年。
1.2 調查方法: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3部分:飲食、運動和用藥相關行為及影響因素(影響因素設計參閱文獻[3]設計并略作修改)。先進行問卷效度評估,再入社區進行約30人的預調查,根據結果調整問卷內容和方式并確定最終問卷。在進行調查前1周進入社區做調查相關宣傳,征得調查對象的配合并于調查前簽訂知情同意書。調查人員由經過專業培訓醫護人員或醫學生完成。
1.3 統計處理:所有數據用SPSS17.0錄入并進行統計分析,將患者的知識評分和依從性轉換為二分類資料,進行Χ2 檢驗。影響因素分析用單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歸。
2 結果
2.1 依從性情況: 355名對象中,飲食依從性較好的僅134例,占37.7%;運動依從性較好的149例,占42.0%;用藥依從性較好的185例,占52.1%。
2.2 飲食、運動和用藥知識得分與其依從性的關系:飲食、運動和用藥知識與患者3方面的依從性存在相關關系(P0.05)。Χ2 檢驗結果見表1。
表1 飲食、運動和用藥評分與其依從性的關系
3 討論
約90%的高血壓可以通過藥物長期穩定控制,但是由于患者的依從性較低,在飲食、運動和用藥方面都可能存在不遵醫囑的現象,可能使高血壓出現遷延不愈甚至導致嚴重并發癥的發生[4]。本研究結果顯示,宜賓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在飲食、運動和服藥3方面的依從性都相當低,分別為37.7%、42%和52.1%,這是導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好或者控制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在大部分高血壓患者中,對高血壓的防治知識缺乏仍然是導致患者依從性下降的主要原因[5],同時部分新發病例由于病程短而往往沒有意識到高血壓的嚴重危害或對高血壓防治知識不夠而依從性不高,也有部分病例因經濟原因而沒有按醫囑服藥或者采取相應的飲食、運動行為。正因為以上原因,必須對高血壓病人加強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高血壓防治知識,提高其飲食、運動和服藥方面的依從性。具體措施建議如下:(1)飲食盡量低鹽,但又不能淡而無味,要用酸甜辣等提高病人口感,使病人能長期堅持;(2)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注意運動時間和強度,增加運動的趣味性;(3)盡量減少用藥種類和數量;(4)加強對病人及其家屬的高血壓健康知識宣傳,讓患者隨時了解自己的血壓動向。
參考文獻
[1] 王薇,趙冬.中國老年人高血壓的流行病學[J].中國老年醫學雜志,2005,24(12):246-247.
[2] 方慶鳳. 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調查[J].護理研究.2000,14(4):156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和多發病,在中老年患者中發病率較高,已成為影響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重要疾病之一[1]。高血壓病主要是指血壓高于正常值,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高血壓患者都會出現臨床癥狀,如頭痛、眩暈、失眠等,目前對于高血壓病所出現的失眠主要是以對癥處理,就是給予安定片為首選,但是安定片可引起成癮性,不易給患者接受。本人這幾年來用七葉安神片治療,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3月來我院就診的高血壓病患者中有較明顯的失眠癥狀70例,男35例,女28例,年齡在35~75歲,平均(67.43±4.75)歲,病程3~15年,平均病程(8±6.3)年,所選病例均符合《高血壓診斷標準》[2]。
1.2病例排除標準 ①低血壓患者;②對本藥禁忌證患者;③伴其他嚴重病癥者;④不伴有失眠癥狀的高血壓病患者。隨機化分為觀察組35例,對照組35例,兩組在病癥分型,性別,年齡構成比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按就診先后隨機法分為觀察組例和對照組各35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病程構成比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高血壓藥治療,即兩組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79,批號:121102A),口服,10 mg/次,1次/d,按血壓情況決定是否加量或增加服藥次數;同時觀察組給予口服七葉安神片4~6片/次,每晚睡前口服,至失眠癥狀改善后,則按需服用;對照組則給予睡前口服安定片5 mg,1次/d,或按需服用。
1.3療效標準與判斷 執行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統疾病臨床指導用藥療效評價指標》[3],記錄治療前后血壓升降情況。計算各指標的改善百分率(治療后值-治療前值)/治療前值×100%);顯效:治療后舒張壓下降幅>15 mmHg,正常范圍波動,失眠癥狀消失;有效:舒張壓下降幅>5 mmHg,正常范圍波動,失眠癥狀減輕,只是偶需口服;無效:舒張壓下降 ,但失眠臨床癥狀未改善。總療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對觀察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等級資料比較采用Ridit分析。P
2結果
2.1治療效果 觀察組有效率為83.33%,對照組有效率為66.67%,經Ridit檢驗分析,u=1.362,P=0.034,P
2.2副作用情況 觀察組出現低血壓2例,外周水腫1例,沒有出現七葉安神片的成癮性。對照組低血壓3例,外周水腫2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5例對安定片出現成癮性。
3討論
高血壓病是全科門診最常見病的慢性病,發生率逐年上升,成為腦血管意外的最重要的發病因素。常常導致心腦血管病急性發作,從而致嚴重后果,例如腦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等。高血壓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常見病因,進展為冠心病,即冠脈變得狹窄缺血、缺氧,導致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壞死,循環惡化[4]。高血壓病是可防可治的病,只要合理控制好血壓水平,心腦血管發病率就可大大降低,提高生存率。高血壓病主要出現血壓升高,患者主觀出現頭痛為主,失眠、眩暈、煩躁也是伴隨的癥狀,頭痛癥狀可以隨著血壓的恢復而減輕,但是失眠癥狀并不是容易消失,很多情況下患者不得不依靠藥物幫助睡眠,常用的安定片是門診醫生最常見的首選藥物,但是安定片的依賴和成癮性也是非常常見的,醫生不得不加大劑量或聯合應用安眠藥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中成藥的應用對這方面的研究有很多的報道。臨床效果較好。
高血壓病屬于中醫學的"眩暈"、"頭痛"等范疇。眩暈最早見于《內經》"上虛則眩","諸風掉眩,皆屬于肝"等。中醫辨證治療高血壓病,不但是降血壓,更重視調節機體的氣血陰陽平衡。全面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中醫臨床防治高血壓病使用最多的是補虛藥[5]。七葉安神片主要有(廣西萬通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Z45020716)益氣安神,活血止痛,止血。用于心氣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主要成分是三七葉總皂苷,朱會超[6]報道三七總皂苷對各種疾病有廣泛的藥理作用,其保護心臟、抗動脈粥樣硬化等作用較為突出。但是其作用總是圍繞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炎、對Ca2+運轉的影響、提高NO水平等方面,進而發揮其藥理作用。硝苯地平屬于鈣通道阻滯劑的一種,而鈣通道阻滯劑主要是在通道水平上對鈣分子進行選擇性阻滯,從而減少細胞內的鈣含量的藥物,阻滯的過程能夠對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的興奮性產生影響,從而使血管壁擴張,降低血流阻力,以達到降低血壓的目的[7]。本研究采用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七葉安神片治療高血壓病伴隨的失眠癥狀,并對比研究結果。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有效率為83.33%,對照組有效率為66.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廖振慧.硝苯地平緩釋片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09,32(18):149-152.
[2]陳灝珠實用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9.
[3]郭航遠,陸穎理.心血管疾病臨床用藥指南[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周瓊.硝苯地平控釋片聯合貝那普利治療原發性高血壓40例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7(2):58-5.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5)22-0134-02
doi:10.14033/fmr.2015.22.077
2013年調查顯示,我國15歲及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為24%,全國高血壓患者人數2.66億,每5個成人中至少有1人患高血壓病。高血壓已經成為突出的公共衛生問題,其防治形勢極不樂觀。高血壓患者患病知曉率不足40%,患者管理率約1/4,管理人群服藥依從率約60%,血壓控制率約50%。常住居民中慢病患病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高,高血壓病的患病率為9.8%,高血壓病患病率占慢病人數的70.17%[1]。開展高血壓患者的慢病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認識率,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有利于患者生活質量的提高,并且提升了患者的滿意度,和諧了醫患關系[2]。加強社區高血壓規范管理,采取適宜有效的隨訪管理方式是高血壓管理的重要途徑。為選擇適宜有效的管理方式,本文選擇2014年進行4次高血壓規范管理轄區的高血壓患者,按隨訪方式分為三組進行不良習慣、依從性以及血壓控制情況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進行4次高血壓規范管理轄區內的高血壓患者180例,年齡39~79歲,平均52.6歲;男98例,女82例;初小以下58例、中學69例、大專及以上53例;單純高血壓病110例,合并糖尿病和心腦血管病等70例。按隨訪方式不同分為面對面隨訪組、混合方式隨訪組和電話隨訪組,每組60例。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面對面隨訪組、混合方式隨訪組和電話隨訪組從不良習慣、依從性和血壓控制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三組管理前后不良習慣和依從性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前后三組患者不良習慣、依從性和血壓控制情況,詳見表1。
3 討論
高血壓為社區公共衛生服務慢病管理重點疾病之一,規范管理是有效控制血壓,預防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慢性病控制率的有效措施。通過規范化管理可以使本地區高血壓人群血壓水平明顯降低,部分危險因素得到改善,整體危險水平降低,治療率、控制率明顯提高。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普遍存在服藥依從性差的問題,應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加強社區高血壓的管理和監測,合理使用降血壓藥物,預防藥物不良反應,加強醫患溝通[3]。通過不同形式的隨訪,一對一的干預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加強高血壓患者的個體化健康教育,制定個體化的高血壓治療方案以及發揮社會支持系統的作用,將有利于提高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依從性[4]。高血壓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病率高,是由于人們對高血壓的了解和重視不夠,導致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均低的現狀,社區綜合干預是積極預防與控制高血壓的重要途徑[5]。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2011版)》每年至少4次面對面隨訪,通過面對面隨訪,充分了解患者自述癥狀、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獲取客觀資料,了解患者飲食起居等生活習慣及近期心理狀態,為患者制定下一步治療方案和健康指導提供依據。指導患者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控制存在的危險因素,合理使用藥物,綜合防控,有效地控制高血壓。面對面隨訪可提高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控制滿意率和遵醫行為,起到促進作用[6]。同時借助信息化技術,全科醫師對簽約高血壓患者進行及時干預,可以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知識掌握情況、生活方式改變情況和血壓控制達標率,是一種值得推廣應用的管理方法[7]。
但在實際工作中,面對面隨訪存在一定的困難,種種因素導致部分患者不能按時接受隨訪,給面對面隨訪規范管理帶來不便。電話隨訪作為另一種隨訪方式,更加靈活,便于定期隨訪,按照面對面隨訪的內容進行詳細的電話溝通,同樣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或把二者結合起來既能保證隨訪的連續性,又能適時與患者見面進行面對面隨訪的內容,方便患者得到面對面個性化的健康指導。本研究結果顯示,三組管理前后不良習慣和依從性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郝吉洪[6]報道的結果不一致,可能與病例較少,病例選擇多為長期進行管理的高血壓人群有關,長期管理后的患者的理念和習慣已經相對形成并固定,無論哪種方式要改變其現有的生活習慣、健康行為等難度都非常大,再者病例偏少結果可能存在偏差,需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進行大樣本的對比分析,以及發揮同事間的作用,擴大研究對象,不斷總結印證。提高高血壓管理率,改善居民高血壓管理依從性必須注重醫患關系,而醫患關系的滿意有賴于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和人文素養的提高[8]。在今后的工作中護人員還需要加強業務學習,掌握高血壓新知識、新理念,提高溝通技巧,改善服務態度和模式,密切醫患關系,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實現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及控制率的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高血壓規范管理要嚴格按照4次面對面隨訪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不現實的一面,片面地強調模式不利于高血壓的社區管理。且每種隨訪模式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在社區應倡導以面對面隨訪為主,結合衛生資源的實際和患者的個性特征或者根據管理的不同階段來選擇更有效、更經濟、更適宜的隨訪方式,把隨訪方式多樣化,逐步擴大隨訪人群,同樣可以起到應有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馮霞.社區居民健康管理及慢病狀況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7):371-372.
[2]何長蓉.慢病管理模式對高血壓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2,9(13):177-178.
[3]陳小英,找錦英,陳小燕.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及對策[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4,31(1):37.
[4]王偉,嚴非,薛曹怡等。高血壓患者社區管理依從性影響因素定性研究的系統評價[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0,10(4):429-432.
[5]陳曉燕.高血壓的社區慢病管理[J].中國臨床實用醫學,2010,4(10):257-258.
[6]郝吉洪.120例社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面對面隨訪與電話隨訪的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8):124.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6-151-02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我國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及其危險因素逐年增加,而高血壓病既是一種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又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的、持續的危險因素。提高高血壓病人的疾病知識水平,改變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療率,血壓控制率,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是十分必要的。我們于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對130例高血壓病人,進行了一年的個體化管理,取得了一些成效,現報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對象
2009年10月-12月通過門診及體檢發現的高血壓病人,符合以下條件者130例為調查對象,其平均年齡62.4歲,其中女71例,男59例,納入條件為:①本社區常住居民;②年齡在35歲―75歲之間;③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診斷標準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版診斷標準;④至少有一項可改變的心血管危險因素,如超重、吸煙、飲酒、缺乏運動、負性情緒、咸食等。
1.2 方法
1.2.1 所有管理對象在管理前后全身體檢,內容包括:血壓、血糖、心電圖、尿10項、眼底檢查、腰圍、腹圍、BMI。并填寫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生活方式,服藥治療,高血壓知識掌握情況。填寫標準:體質指數BMI23-25為超重,≥25為肥胖,根據最近12個月的乙醇攝入總量計算日均乙醇攝入量(g/d)乙醇攝入量男性≥30g/d,女≥20ml為過量飲酒;每日攝鹽量>6g為咸食;吸煙,現在吸煙;不愉快情緒:焦慮、憤怒、恐懼、沮喪、悲傷、不滿、憂郁、緊張等,有以上情緒者稱為負性情緒;適量運動指有氧運動,每周3-5次,每次運動強度至心率=170一年齡,服藥依從性指是否遵照醫囑服藥。
1.2.2 個體化管理方法
1.2.2.1 由2名全科醫生,2名護士,組成管理小組,成員均通過高血壓規范化管理培訓,掌握了高血壓防治知識,健康教育技能,質量控制要點,具有獨立和協作開展病例管理的能力。
1.2.2.2 為管理對象建檔、評估,制定個體化管理計劃,確定個體化管理目標(包括不良生活方式改變目標,血壓控制目標)。
1.2.2.3 落實管理計劃:A.健康教育,每月舉行1-2次健康講座與咨詢,根據管理對象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開展不同主題的健康講座;B.監測血壓頻率,按高血壓危險分層制定監測血壓頻率,一般患者至少每周監測血壓2次,高危患者一天監測至少2次。C.定期隨訪,用藥指導;隨訪內容有生活方式,血壓,并發癥情況,用藥情況,進行再次評估和調整管理方案。一年至少保證6次隨訪D.年終評定時再次全面體檢及問卷調查。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輸入Excel2007數據庫,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計數資料的描述以率和構成比表示,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 130例高血壓患者管理前后生活方式改善情況(n,%)
2.2 規范管理前后三率改變情況(n,%)
遵照醫囑服藥的為規律服藥;收縮壓<140mmHg且舒張壓<90mmHg為血壓控制良好,2周內因心腦血管疾病發病治療的為發病。
3 討論
原發性高血壓病是一種生活方式相關性慢性疾病,是腦卒中和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本資料管理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率為46.92%,控制率為33.85%,說明本社區高血壓人群的治療率和控制率仍偏低,通過一年的個體化管理,患者治療率和控制率都有明顯提高,。
本資料管理前后高血壓危險因素,如咸食,缺乏運動得到明顯改變,超重,飲酒,吸煙、負性情緒、也有改善。
本社區在以往慢病管理的基礎上突出個體化,針對不同個體的問題制定個體化干預計劃。針對不同人群,分類開展不同內容的健康講座及咨詢,使患者掌握正確的健康理念,自覺地采納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規律服藥。督促患者落實計劃,定期復查隨訪,最終提高高血壓治療率及控制率。
綜上所述,在社區開展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制定個體化的治療管理方案為核心內容的高血壓個體化管理是效果明顯的高血壓防控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1] 劉力生,龔蘭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05年修訂版)IMI.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7.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也在逐年增加,已成為影響健康長壽和生活質量的主要疾病[1]。高血壓的治療是長期的,甚至是終身的過程,老年人常常難以堅持,因此,臨床上常出現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理想。我們在醫院轄區內高血壓健康管理檔案中篩選確診的老年高血壓病例,分組并對其中一組加以社區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從我院轄區內高血壓健康管理檔案中篩選確診的老年高血壓病人325例,男176例,女149例;病人年齡60-82歲,平均年齡68.2歲,病程7個月到15年。首先測量所有這些患者的身高、體重、血壓、飲食習慣及運動習慣等,做初始記錄。然后自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將病人分為兩組進行隨訪和跟蹤記錄,觀察組:采用各種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共173例;對照組:不采用特殊的干預,只進行隨訪跟蹤記錄,共15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都大體相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應用抗高血壓藥物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社區護理干預措施,包括實施健康教育、營養干預、運動鍛煉和心理護理等。
1.2.1實施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區中宣傳健康習慣對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使老年人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健康的衛生習慣,消除認識誤區,指導他們有節律地生活,增加興趣愛好,改善生活質量。
1.2.2營養干預鹽的攝入過多易引起血壓升高,老年高血壓患者更應該注意,強調低鹽(3~6g/d),注意飲食定量;鼓勵患者多吃綠葉蔬菜和豆類食物;提倡低脂飲食;說服老年人戒煙少飲酒。
1.2.3運動鍛煉每2~4例為一組,采用吳悅陶等[2]的運動處方,每日進行1~2個運動單位的運動。運動方式為快走(80~100步/min),慢跑(110~130步/min),達到輕至中度運動強度。
1.2.4心理護理老年人自我控制能力減弱,易于急躁、情緒激動。血壓控制后,要把生氣和憤怒可誘發血壓升高的危害性告訴患者。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避免情緒激動。激動時及時調整和控制情緒,保持心態平和、穩定,跳動患者的積極性,樹立信心。
1.3統計學處理SPSS1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以P
2結果
2.1兩組血壓變化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
2.2兩組患者高血壓控制率、高血壓知識知曉率、不良習慣改變率比較見表2。
3討論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在社區高壓發病率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病人對高血壓的危險因素缺乏必要的了解,對高血壓及其嚴重的并發癥缺乏足夠的認識。而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飲食、減少食鹽攝入、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和心理平衡,可使高血壓發生率減少55%。高血壓是多基因、多環境因素疾病,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不利的物理及社會環境相關。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高血壓病人實施以社區健康教育為基礎,營養干預、運動鍛煉、心理護理為干預重點的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健康教育是高血壓預防和控制的基礎和前提。健康教育效果直接影響高血壓知識的知曉率以及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3]。我社區通過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開展社區護理干預,提高了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及其并發癥的認識,增加了生活常識和醫療保健知識,增強了自我保健以及疾病防治意識,糾正了不良行為習慣,建立了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經過護理干預,老年高血壓患者的平均血壓水平有了明顯降低,說明開展社區護理工作對于防治高血壓有較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社區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社區護理干預,是降低患者的血壓、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時,開展社區護理有利于密切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及家屬對社區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增強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力。
參考文獻: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pertens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Ocular Fundus Diseases
SHEN Yue-hong
(Qingshe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Qingshen 612460,Sichu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Study the effect of hypertension of fundus disease.Methods 140 cases of patients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Results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central retinal artery/vein occlusion,ischemic lesions had no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ipple(P>0.05),but its incidence and optic atrophy,diabetic retinal lesions,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High blood pressure;Fundus diseases;Correlation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高血壓發病率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與此同時有研究發現高血壓可造成眼底疾病的發生并逐漸為人們所重視[1]。眼底病變的程度與高血壓時間長短及其嚴重程度密切相關。隨著血壓下降和控制,眼底出血,滲出等病變也逐漸好轉,一般效果很好,但到晚期效果^差。本文探討了研究高血壓對眼底疾病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2月~2015年2月間于我院治療的眼底疾病患者140例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裂隙燈、視力、視野、眼底以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等綜合檢查結果確診為眼底疾病[2]。綜合所有患者所患疾病分析。1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3例,女性患者57例,其年齡21歲~80歲,平均年齡為(51.7±8.9)歲。。
1.2統計方法 此次研究中使用以下方法進行統計研究[2-3]:①以單種眼底疾病為統計單位,并在記錄時將患者是否伴有高血壓、高血壓病程以及高血壓患者所處臨床分期等進行詳細記錄。②在統計時詳細記錄高血壓患者在每種眼底疾病患者中所占比例,并使用SPSS19.0軟件χ2檢驗對高血壓病與眼底疾病間相互關系進行分析研究。③對高血壓患者的患病年限及患者高血壓臨床分期在各眼底疾病中所占的比例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眼底疾病與全身疾病關系情況 通過此次研究發現,視網膜中央動脈/靜脈阻塞患者中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分別為72.72%和87.50%;高血壓患者占玻璃體積血及視缺血性病變中總患者的80%和76.19%;此外,視神經萎縮占86.67%,視網膜糖尿病性病變占77.27%;脈絡膜視網膜漿液性中心性病變占60%。χ2檢驗結果顯示高血壓與視網膜中央動脈/靜脈阻塞、視缺血性病變間無顯著性關系(P>0.05),與此同時,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糖尿病性病變及脈絡膜視網膜漿液性中心性病變與高血壓發病率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
2.2高血壓病程與眼底疾病間關系 由于高血壓患者占脈絡膜視網膜漿液性中心性病變患者比例較低,因此此次研究未予以分析。依照患者高血壓患者病程將其分為>5年,6~10年及
10年時,53%患者伴有眼底疾病的病發。雖然視缺血性病變發病率也隨高血壓患病時間的延長而增高,但其變化趨勢明顯弱于其他幾種眼疾。
2.3高血壓臨床分期與眼底疾病間關系 由于視神經萎縮及脈絡膜視網膜漿液性中心性病變患者中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較低,因而此次研究中也未予以統計分析。從高血壓患者臨床分期角度研究發現,在高血壓眼底疾病患者中以Ⅱ期高血壓為主,與之相比Ⅰ及Ⅲ期高血壓患者所占比例明顯較少。此外,此次研究還發現,眼底疾病受影響程度與高血壓嚴重程度間存在正相關性。
3討論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系統疾病,在我國有著極高的發病率,高血壓患者中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眼底改變。血壓增高程度與眼底陽性率基本平行,舒張壓增高對眼底病變的作用更為顯著。眼的屈光狀態對高血壓病眼底陽性率有一定影響,遠視眼高于正視眼,近視眼則低于正視眼。原發性高血壓性視網膜病變是由于高血壓引起的,以視網膜動脈收縮乃至視網膜、視病變為主要表現。
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與視網膜中央動脈/靜脈阻塞、視缺血性病變間無顯著性關系(P>0.05),但其發病率與視神經萎縮、視網膜糖尿病性病變及脈絡膜視網膜漿液性中心性病變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
此次研究可以發現視網膜中央動脈/靜脈阻塞及視缺血性病變與高血壓間存在顯著性關系,此外絡膜視網膜中心性漿液性脈病變、視網膜糖尿病性病變及視神經萎縮與高血壓的間亦存在密切關系。此外還可發現高血壓是誘發眼底疾病主要誘發原因之一[6-8],臨床工作中應予以重視。
參考文獻:
[1]郭琳,聶連濤,李中健,等.高血壓前期與自主神經功能改變關系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34):4087-4089.
[2]蘇冠方,劉鑫.正確認識眼底光學影像檢查技術的特性,提升眼底光學影像檢查技術的臨床應用水平[J].中華眼底病雜志,2014,30(6):535-539.
[3]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4]馬超,金明.AMD與全身性疾病及其它眼底疾病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14,24(4):266-270.
[5]王軒.眼底觀察在妊娠期高血壓綜合征診療中的臨床意義[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5(1):17-19,20.
關鍵詞 同型半胱氨酸 原發性高血壓 治療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mocysteine and the incidenc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Du Jianmei
Cardiovascular and Encephalopathy Department in Lanzhou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Gansu Province,73005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homocysteine(Hcy)level and essential hypertension,to provide information and methods for clinical monitoring and early diagnosis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EH).Methods:376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essential hypertensive group with 156 EH patients who were admitted in 2012,and control group with 220 healthy persons in 2012.Pumping 4ml fasting blood in 376 cases subjects lying quiet in the early morning state,and get serum specimens through centrifugal within two hours,then measured Hcy values with Olympus AU-680 automatic biochemical analyzer.Results: The mean Hcy value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group was 20.36±2.25μmol/L. The mean Hcy values of control group was 12.13±1.22μmol/L.The mean Hcy values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Key words Homocysteine;essential hypertension;Treatment
高血壓作為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如果能夠進行早期診斷,對高血壓病防治將產生重大意義[1]。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循環正常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一種含硫氨基酸,是機體許多需甲基化反應以及能量代謝的重要中間產物。眾多的研究結果顯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存在著密切的聯系[2]。本文通過測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探討其與原發性高血壓(EH)的關系,為臨床檢測、早期診斷提供資料和方法。
資料與方法
共收集病例376例,分為兩組。原發性高血壓組156例(41.49%),男128例,女28例,年齡30~65歲,平均(36.12±8.50)歲,均為2012年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診斷符合1999年WHO/ISH診斷標準。對照組220例(58.51%),男165例,女55例,年齡30~60歲,平均(34.85±9.23)歲,均為2012年健康體檢者。排除腦梗死、糖尿病、腎損傷、甲狀腺功能損傷等疾病,并且所有研究對象近期內均未服用葉酸、維生素B6和維生素B12。
研究方法:376例受檢者均于清晨安靜狀態下空腹抽靜脈血4ml,2小時內離心得血清標本,隨即用奧林巴斯AU-68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血清標本的Hcy值。Hcy的正常參考值范圍5.08~15.39μmol/L,>15.39μmol/L診斷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
結 果
原發性高血壓組平均Hcy值(20.36±2.25)μmol/L。對照組平均Hcy值(12.13±1.22)μmol/L。與對照組相比,原發性高血壓組Hcy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討 論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蛋氨酸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物,是與半胱氨酸同系的一種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轉甲基后生成同型半胱氨酸,其本身不參與蛋白質合成,同型半胱氨酸代謝紊亂是在與之代謝相關的酶或輔助因子缺乏時發生。血清中存在3種形式的同型半胱氨酸:游離型的Hcy在正常人體內所占比例很低,部分是以二硫健的形式與清蛋白結合,這部分所占的比例約70%~80%,另外20%~30%以二聚體的形式存在于人體內,這3種存在形式統稱為總Hcy。在正常人體內,遺傳、營養、疾病狀態、藥物等多種因素都能夠影響Hcy的產生。
目前認為,高Hcy主要的致病機制為損傷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增加血液中血小板的黏附性等[3]。近年來,高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之間的關系受到廣泛關注。本研究對156例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和220例健康對照的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與對照組比較,原發性高血壓組血清Hcy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
目前已經證實,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確切的危險因素,并且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危險因素。高血壓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因此早期常常得不到有效的控制,長期持續高血壓水平會導致心、腦、腎以及大血管等重要靶器官的損傷,引發冠心病、腦卒中、心肌肥大、大血管損傷、腎臟損害等一系列疾病,可造成殘疾,甚至死亡。研究表明,補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能夠有效地降低血漿Hcy水平[5]。因此,臨床上盡早檢測Hcy,及時發現并治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有利于對高血壓病的早期干預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葉德壽,李英,李東野,等.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原發性高血壓的流行病學研究[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5,21(3):536-538.
2 胡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臨床價值[J].四川醫學,2008,29(7):916-917.
一、要牢固掌握全科醫學的概念
全科醫學是一門全新的學科。它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有別于過往的臨床醫療,是一種新的醫學理念與醫療服務模式,20世紀80年代后期才傳人我國。是指“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及人文社會學科相關內容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全科醫學的定義是全科醫學概論的精髓所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領會它的真實內涵,避免走進以往的診療誤區。比如要充分比要充認識到全科醫學是怎樣的一門學科,它與臨床醫學有何區別,它的范圍、特點又是什么。
二、注重與專科醫療的區別
目前,專科醫療的過度分化,以疾病為中心的健康照顧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多的健康需求,必需要有一種新的醫療類型來補充甚至是替代。那么,學習全科醫學概論的第二大任務就是要明白全科醫療區別于專科醫療的優越性。全科醫療中“防、治、保、康、計、健教六位一體”的全面服務內容以及“人性化照顧、可及行服務、持續性照顧”等服務特征是我們課堂上要講解清楚,學生要充分理解融會貫通的。同時,要讓學生認識到醫學模式也要隨之相應的轉變,由專科醫學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人存在于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組成的生態系統之中,人的健康狀態不僅僅是包括軀體的,還包括心因性疾病及社會特征因素導致的疾病,也就是要求我們在思考疾病的同時要關注家庭,社區和社會背景。
三、著重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強調疾病預防在整個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是全科醫學概論的又一突出特點。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一些疾病比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漸升高,并發癥也逐漸增多。從過往的生物醫學模式上講,患了高血壓后就用藥物來控制血壓。但全科醫學強調以預防為主,不僅給予藥物治療,還指導人們改變個體行為和生活方式,比如:高血壓病人要控制體重,避免肥胖;避免{鹽飲食;戒煙限酒;避免發怒;注意心理調節等等,并囑咐患者落到實處和定期復耍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四、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
全科醫學概論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內容枯燥,概念繁多。傳統的學方法采用“填鴨式”或“灌輸式”教學,學生被動接受教師的教學,缺乏主動探索知識的環節,造成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要將全科醫學概論相關知識講解清楚,教師授課時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讓枯燥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便于學生理解和接納。可以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1.案例教學 引用典型的、有針對性的案例,引導學生運用相應章節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分析,加深學生理解。例如:李某,7歲,四個月來多次因突發腹痛皆由父母親陪同要求全科醫生予以急診處理,然而所有檢查均正常,經醫生與父母交談,該兒童腹痛均發生于父母激烈爭吵之時,而該兒童的腹痛突發使其父母的爭吵暫時停止。這個案例的討論就可以幫助同學理解“以家庭為單位的健康照顧”的意義。
2.利用多媒體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教師依照教案講述,這種教學方式不易將全科醫學抽象的理論概念表述清楚,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采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手段,將教案做成PPT課件,插入一些具有說服能力的臨床病例圖片、對照分析表、統計表等,直觀明了的展現給學生,既節省了課堂時間,又能將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后老師也可以將PPT以及教案等資料上傳至校園網或是資源共享,以便學生隨時下載使用。
3.采用CPC教學模式“以病例為中心、問題為基礎、社區為導向的教學模式,簡稱CPC教學模式。CPC教學模式采用課堂講授與臨床病例相結合的方法,引入了PBL(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社區實踐活動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教學形式。他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提高學生實踐動手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精神,加深學生對全科醫學及社區服務精神的理解。
總之,在全科醫學概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等現代化先進的手段輔助教學,嘗試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將全科醫學的主要理論體系有重點的、簡單明了的展示在學生面前,便于掌握,為培養出優秀的全科醫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 其臨床特征主要為心肌缺血進而引起心絞痛, 因此臨床上也稱為缺血性心臟病。引發該病的因素主要與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及其他疾病史有關[1]。冠心病在一些發達國家中較為常見, 而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冠心病的發生率也在逐漸增加, 這就嚴重地影響著人們的健康。近幾年來, 我國人口老年化日益加重, 高齡老年人群冠心病的發生率也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 由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由多種危險因素互相影響, 因此其心血管疾病發病快, 較易導致患者身體器官出現功能衰竭, 甚者威脅患者生命[2]。本文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探討該病的危險因素及其干預現狀, 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 1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齡75~90歲, 平均年齡83.6歲。所有患者年齡均>75歲, 且臨床病例資料完整, 對30例患者進行診斷均符合“2007年冠心病診斷標準”, 診斷為冠心病。
1. 2分析方法將30例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進行歸納總結, 并分析所有患者年齡、性別、空腹血糖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水平等。另外調查分析患者的生活環境、吸煙史以及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癥病史等慢性疾病。
危險因素評定:①吸煙:有吸煙史、目前吸煙、累計吸煙100支均認為吸煙;②靜息狀態下, 測量患者血壓, 收縮壓≥14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舒張壓≥90 mm Hg, 有高血壓病史, 或正服用降壓藥物;③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11 mmol/L或餐后8 h血糖≥7 mmol/L。
2結果
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患者年齡、糖尿病、高血壓、吸煙等具有相關性, 而與性別和尿酸等無明顯的相關性, 且危險因素從強到弱分別為糖尿病、高血壓、年齡。
3討論
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 是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為基本病變進而導致冠狀動脈管腔狹窄的缺血性心臟病。冠心病的發生主要與多種因素有關, 如與患者的年齡、性別、性格、飲食習慣、生活環境及其它疾病史等密切相關。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多種慢性疾病, 對其治療較復雜, 存在用藥種類繁多但治療效果卻不明顯的現象;臨床研究分析高齡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對早發冠心病患者的生活習慣將起到調整和改變的作用, 而對其進行干預治療, 如禁煙禁酒,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 盡量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壓在正常范圍內, 以及及時的發現胰島素抵抗等干預處理[3]。對有早發冠心病病史及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進行仔細認真的干預處理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關鍵。很多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同時存在多個危險因素, 冠心病的發生通常也是由多個危險因素所引發的, 不管何時多個因素造成的危害要遠遠大于單個因素造成的危害。對于合并高膽固醇血癥、糖尿病、心肌梗死以及周圍血管病變的患者, 應及時、積極采取有效治療, 將患者病情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在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險因素中, 對吸煙和血脂的干預改變效果最佳, 而對空腹血糖進行干預的效果最差。
本文通過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期間本院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 并對危險因素及其干預現狀進行探討和分析, 發現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與年齡、糖尿病、高血壓及LDL等密切相關, 再對其進行有效干預后, 其心血管危險因素減少, 患者病死率降低。
總之, 對于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諸多危險因素防治過程中, 應重視患者早期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確診并及時進行干預, 同時應有效地控制患者吸煙、糖尿病、高血壓及合理地調節患者血液脂質平衡等, 這些干預措施能明顯的提高高齡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邢冬梅, 張俊華, 李玲, 等.心血管復方制劑對冠心病相關危險因素干預效果與安全性的系統評價.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3, 13(4): 44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