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3 09:19: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環境問題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關鍵詞:環境問題;經濟學;生態技術
一、環境問題實質上是一個經濟問題
經濟學的研究表明,市場機制可以有效率地配置資源,但要有一系列嚴格的條件。只有當這些條件都成立的情況下,亞當·斯密所描繪的神奇的“看不見的手”才能有效發揮作用。如果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這些條件時,就出現市場失靈。所謂市場失靈,就是市場機制的某些缺陷造成資源配置缺乏效率,使市場不能有效地配置公共資源。環境問題上的市場失靈主要表現為:環境的公共物品屬性和環境污染的負外部性。
(一)環境的公共物品屬性。環境既包括生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等環境實物資源,也包括環境容量、生態平衡和調節、空氣質量等環境質量資源。其中一些資源可以被所有人共用,一些資源被一部分人共用,還有一些資源被私人利用。這就涉及到環境的物品屬性分析。經濟學根據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消費的競爭性,把物品分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私人物品是既具有排他性又具有競爭性的物品,公共物品是既無排他性又無競爭性的物品,共有資源是具有競爭性而無排他性的物品。將物品屬性分析引入環境領域,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環境質量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像清新空氣就是最純粹的公共物品,既無消費的競爭性和也無排他性。即一個人的消費不會影響其他人對同一環境物品消費的數量和質量。同時,一個人不論付費與否,都不能從這一環境物品的消費中被排除出去,即環境質量作為公共物品,使得無法、很難或不必對其進行收費,私人企業賺不到利潤,市場機制就無法激勵其減少空氣中污染物的排放來提供清新空氣這一公共物品。在這種情況下,市場機制是失靈的,必須政府干預,由政府來提供公共物品。
2、環境資源的共有資源屬性。像森林、地下水、野生動物等就是典型的共有資源,有競爭性而無排他性。由于共用資源產權不明以及不能或很難向使用共用資源的人收費,即人人都可以自由取用而不負擔成本,必然導致環境資源消費過程中的“搭便車”行為,濫用環境資源。以我國的草場為例,由于草場屬于共有資源,任何牧民都可以隨時到牧場免費使用牧草,牧民們為了從牧場上獲取最大收益,競相增加畜牧數量,結果導致出現過度放牧現象,導致草場退化,甚至毀滅性破壞,這就是“公地的悲劇”。經濟學分析認為,當今社會,資源的枯竭、生態的惡化,與共有資源的非排他性有密切關系。
(二)環境污染的外部性。環境污染是指經濟活動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排入環境,超過環境容量和環境的自凈能力,使環境質量惡化。“外部性指的是企業或個人向市場之外的其他人所強加的成本或利益。”經濟學認為,“市場之所以能有效率的運作,是因為價格向生產者和消費者雙向傳遞了信息。然而,有時市場價格并不反映生產者或消費者的活動。當一種生產或消費活動對其他生產或消費活動產生不反映到市場價格中的效應時,就存在外部性。”外部性的內涵包括以下主要內容:(1)當企業或個人的行為不是通過影響價格而影響另一個企業或個人的環境時,便有了外部性存在;(2)私人成本或收益與社會成本或收益不一致。由于外部性的存在,價值規律無法發揮作用,導致資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這種非市場性的影響,對社會有利的稱為正外部性,對社會不利的稱為負外部性。將外部性理論引入環境領域,實質是把經濟行為主體的經濟活動放到環境-經濟復合系統中考察,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環境污染是一種典型的負外部性,產生了不能全部反映到市場交易價格中去的額外社會成本。如上游化工廠向河流中倒入廢酸液,使下游的游樂場所不能用于游泳或釣魚。由于無須向任何人賠償損失,從而導致外部不經濟的產生。由于環境污染并不構成私人生產成本,必然出現企業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的差異。這一差異被轉嫁給社會和公眾,外部性成本的順利轉嫁,必然導致這種帶有負外部效應的物品的過度供給行為,使資源配置扭曲,造成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社會福利損失。
二、環境政策的創新:與市場的整合
(一)國際的啟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解決環境問題既要用足市場機制,又要依靠政府干預,但政府的干預應以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為前提,以彌補市場的功能缺陷。近10年來,西方國家環境政策手段已經開始由傳統的命令——控制型手段向基于市場的經濟手段轉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于1991年提出的《關于在環境政策中使用經濟手段的建議》,建議成員國更加廣泛、堅定地采用經濟手段,以作為其他政策手段的補充或替代。該建議提出了4類經濟手段供成員國參考:一是環境稅和收費;二是許可證交易;三是押金制度;四是財政補貼。該建議推動了經濟手段在歐美國家的應用。
目前,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中,已有許多國家征收環境稅,尤其是歐盟一些國家,已將環境稅作為優先使用的環境政策工具。環境稅是國家為了保護環境與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而憑借其權力對一切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壞環境資源的程度征收的一個新稅種。它主要有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行為稅和有污染的產品稅兩種。前者如開發、利用森林資源稅;后者如含鉛汽油稅、含氯氟化碳產品稅。發達國家現在應用最廣泛的環境稅是燃料環境稅,如對含鉛、無鉛汽油實行差別稅,對含硫、含碳燃料征收硫稅、碳稅等。
對我國來說,應借鑒發達國家對污染大戶課征高額環境稅的做法,大幅提高排污收費標準,待條件成熟再逐步向環境稅過渡。排污收費標準的提高和收費方法的改革,在短期內可能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負面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對社會、對整個城市的發展是有利的,可以促進企業積極開動腦筋來控制污染,降低環境成本,最終也能使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得以提高。
(二)環境政策的經濟學基礎。環境經濟政策的理論基礎起源于20世紀初關于福利經濟學的分析,以庇古在《福利經濟學》中所表述的政策措施為代表,即為了消除外部效應,對產生負外部效應的單位征稅或收費,對產生外部正效應的單位給予補貼,這就是“庇古手段”。雖然這種環境經濟政策需要政府對費額、稅率制定的科學性,但對企業和消費者的行為會產生動態有效的刺激,促使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的環境友好產品和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因為每一單位的污染削減,都將以節稅的形式得到回報。隨著20世紀七十年代著名學者科斯的“產權理論”的興起,運用“科斯定律”來創新環境經濟政策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很大發展。科斯在《社會成本問題》中指出,污染問題是相互的,因為制止污染也會給企業造成損失。既然日常的商品交換可以看作是一種權利(產權)的交換,那么污染權也能夠交換,可以通過市場交易來使污染問題達到最有效率的解決。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排污權交易、自愿協商為代表的“科斯手段”。排污權交易的主要內容是:充分利用市場主體的自發的趨利避害本能和市場交易工具,在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進行環境保護。即政府向企業發放排污許可證,企業根據排污許可證向特定地點排放特定數量的污染物,排污權是可以買賣的,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排污權。“科斯手段”的管理成本低,有利于刺激企業革新技術,減少污染排放,以多余的排污權在市場交易而獲得利潤回報。
綜上所述,環境經濟政策與命令控制型政策相比較,命令控制型政策需要直接決定污染控制,需要實施者監測污染物排放,具有強制性,以政府行為為主;而環境經濟政策是為污染控制提供財政上的激勵,不需要實施者監測污染物排放,具有誘導性,以經濟主體參與為主。通過要么在污染者與公眾之間進行財政轉移支付,如環境稅收或收費、財政補貼和產品稅等;要么創建一個新的市場,如排污許可權交易,使經濟主體以他們認為最有利的方式對財政刺激作出自主反應,從而達到協調環境與經濟發展兩者關系的目的。
三、更好地協調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一)綜合利用資源
1、建立資源節約型國民經濟體系。有的國家發展以節能、節材、節水、節約資本等重效益、重品種、重質量的工業生產技術和制度;有的國家調整工業內部結構,由生產初級產品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的“朝陽工業”轉變,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程度。
2、重視二次資源的開發利用。很多國家提倡廢物資源化,把再生資源稱為“第二次物料革命”,或“第二礦產資源”。例如,巴西、意大利每年所消耗的貴金屬幾乎全部來自再生,其他廢舊金屬的80%~90%均被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為減少水資源消耗,有些國家工業用水的回用率已接近100%。
3、對資源內涵的認識愈來愈豐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從注重物質投入的外延正在向注重資源內涵擴大的方向轉變。如回收利用垃圾也能創造新的價值,日本對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90%,法國每年從垃圾中回收廢紙占造紙工業原料的40%。現在世界各大國正在進一步對回收垃圾進行深層次的開發利用,以保護地球生態環境。荷蘭正設計用“雨”(利用雨水下降沖擊力)發電。此外,將還有更多的替代資源、人造用品面世。
(二)推行清潔生產。1989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工業與環境規劃活動中心首先提出清潔生產,定義為:“清潔生產是指將綜合預防的環境策略持續地應用于生產過程和產品中,以減少對人類和環境的風險性。”《中國21世紀議程》將清潔生產定義為:“既可滿足人們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和能源,并保護環境的實用生產方法和措施。”
很多國家為推行清潔生產,正在實施“零廢物排放”工業(簡稱零排放工業或閉環式工業),其實質是從生產過程和產品兩方面理解的:一是就生產過程而言,為實現廢物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將生產過程中一端的廢棄物排出,轉為另一端的原料輸入的方法;或者將一個生產部門的廢棄物作為另一個生產部門的原料供應;二是對產品而言,近年來世界各國競相研究和開發一些生態產品。生態產品也稱“綠色產品”或“環保產品”,其含義是指能夠保持社會環境和對人類無害的產品。例如,德國制造世界第一種生態輪胎、生態電視機、生態冰箱,日本制成生態電池、生態塑料漁網,加拿大開始生產實用的燃料公共汽車(無污染物排放),美國研制出生態服裝,瑞典推出一種生態畫,我國生產出安全、營養、無公害的綠色食品等等。可以預料,綠色產品將隨著可持續發展進程的深入,而日益成為今后產品生產的主導方向。
(三)樹立生態技術觀。每當新科技成果向經濟建設轉化時,總會帶來生產的大發展,產生顯著的經濟增長效應和質變效應。然而,進一步深思,又發現另一種傾向,大多數技術的應用,如果是以單一目的性——經濟效益為前提,那么技術越尖端,單一目的性越明顯,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也就越大。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思考,技術究竟是給人類帶來幸福還是災難,這主要取決于人類自己,而非技術本身。
關鍵詞 環境效應 對外貿易 環境保護
一、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一)積極影響
國際貿易可促進生產專業化,加快技術開發,為環境投資創造更多的資源,并減少生產過程對環境的依賴程度,提高環境和經濟的效率,對環境改善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也就是國際貿易對環境的正效應。
(二)消極影響
國際貿易對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的環境的影響是不同的,對于低發展階段的國家,國際貿易也造成了大量的環境問題。一般來說,貿易不是導致環境惡化的直接原因,但貿易往往間接地通過某種途徑導致整體環境的惡化。
二、貿易環境效應論
Grossman和Krueger(1991)在對NAFTA貿易環境的影響研究中,最早使用了貿易-環境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將貿易對環境的影響分為規模效應、結構效應、技術效應。
(一)規模效應
規模效應是指在污染系數和產業結構不變的情況下,自由貿易擴大了經濟活動的規模,從而將提高自然資源的使用水平和環境的污染程度。因此,貿易對環境的規模效應影響為負,如果存在市場失靈,如產權結構不清晰,無償使用生態系統、不能內部化的外部性以及缺乏公共產品,這種負效應會更大;政策失靈,如對能源補貼,會進一步加劇貿易的規模效應。
(二)結構效應
在開放貿易條件下,由于要素會隨著價格的相對變化在產業間重新配置,從而導致具有比較優勢部門的生產擴張和其他部門生產規模收縮,由這種產出結構變化所引起的污染變化即為結構效應。結構效應的積極影響是生產專業化帶來的高生產效率有利于提高投入產出系數,從而節省資源,保護環境。
(三)技術效應
技術效應是指開放貿易和對外投資改變了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應用,進而改變單位產出的環境損害。比如,貿易自由化能夠引進更清潔的生產技術以及貿易引致的技術溢出效應都會環境產生積極的影響。
三、我國的環境問題及理論分析
(一)環境現狀
1.資源與環境壓力越來越大,環保形勢依然嚴峻。
2.資源與環境承載能力已近極限,各類生態系統的整體功能下降。
3.生態赤字與資源缺口不斷增大,嚴重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4.全球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國際環境壓力進一步加大。
(二)理論分析
通過分析外生的進口產品相對價格的下降,探討貿易對環境質量影響的水平效應和長期增長效應。
環境質量函數可寫為:
1.1
對1.1式關于最終產品Y的價格 求微分,然后兩邊同時乘以 ,可以得到以下關于價格彈性的等式:
1.2
一般情況下, 的符號式模棱兩可的,即小國在時點t( )實行貿易自由化對環境污染水平的影響效應是不確定的。
另一方面,當 ,則小國在貿易均衡中將進口人力資本密集型產品Y和出口物質資本密集型產品Z,貿易條件的改善將促進長期經濟增長,當 ,則貿易條件的變化抑制長期經濟增長但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
于是我們可以得到:
(1)一國貿易條件 改善對環境質量影響的水平應具有不確定性。
(2)一國貿易條件改善對環境質量影響的增長效應依賴于貿易條件的增長效應:如果貿易促進經濟增長,則貿易自由化不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相反,如果貿易抑制經濟增長,則有利于環境質量的改善。
四、相關措施
(一)提高公民和企業的環保意識
越來越多的國際環境公約、協議、標準,是各國進行環境壁壘的主要法律依據,這些法律制度具有復雜性、多樣性等特點。我們應當加大宣傳力度,使國內企業,尤其是外貿企業改變觀念,增強環保意識,充分認識環境與貿易的相互協調關系以及環境在我國經濟生活的重要現實意義。
(二)促進環境成本內在化,推進清潔生產
企業必須將環境和資源費用計算在市場價格之內,使環境資源成本內部化。這樣可以從真正意義上發現和培養具有真實的貿易比較成本優勢的產品的生產和對外出口,不但有利于環境保護和公平競爭,還消除了由環境所造成的貿易障礙,使企業從根本上達到成功地逾越綠色貿易壁壘。同時在企業中大力推行清潔生產,克服企業管理中生產與環保分離的問題,促進企業的技術改造并使技術改造更具有針對性。企業應在自身的市場和質量管理中與國際上推行的“清潔生產”體系接軌,主動與環境保護部門以及“清潔生產中心”聯系,適應新的發展形勢為突破綠色貿易壁壘創造條件。
(三)發展環保技術,扶持環保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環境產業以及它所依賴的環境技術都十分薄弱,環境產業不但沒有形成規模,而且主要停留在末端污染的防治上,不僅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小,從技術上也很難突破國際上的環境壁壘。中國入世后,國外的環境設備與技術必然會對中國環境市場產生沖擊。我們必須借鑒發達國家的環境技術和經驗,在政府的宏觀引導下,借當前產業結構調整之機采取更為有效的實際行動,一方面完善環境科技研究機構,調整環境科研布局;另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健全投資體制,積極利用財稅政策,促進科技進步,加緊發展我國的環境技術和產業,將環境產業的功能延伸至潔凈技術潔凈產品和環境功能服務(如生態旅游、環境景觀設計等)。
參考文獻
[1]彭水軍,賴明勇,包群.環境、貿易與經濟增長.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煤炭作為占國民經濟發展需求較大的能源,在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中起著很大的作用,然而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發及利用,既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也對人類生活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的消極影響,聲環境問題也越來越不容忽視。人類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面臨著自然環境帶來的考驗,是否能夠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能夠在保證自身發展的同時,還能使得自然環境得到保護和改善是我們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國內針對煤礦開采方面的研究內容比較單一,大部分屬于生產技術人員的研究,更深層的理論研究較少[1]。此論文將對礦區的聲環境影響及其治理措施進行分析闡述。
1 礦區聲環境影響
礦區的聲環境影響即該區域的噪聲影響。噪聲在環境污染上屬于物理型污染,通常指人耳不能忍受的一切聲音。煤礦噪聲存在于煤礦生產建設的各個環節,對施工人員的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噪聲主要有六個方面的危害:①損害聽力;②引發各種心血管疾病;③對交流的通訊聯絡造成干擾,甚至還會因此出現安全事故;④疲勞,注意力下降,勞動效率降低;⑤使人煩躁,妨礙休息;⑥特別強的噪聲還會導致儀器失靈[2]。
煤礦在建設過程中噪聲的產生環節主要來源于施工機械、交通運輸產生的噪聲,井下巷道掘進過程中產生的噪聲以及通風機和空壓機運行所產生的噪聲;在運營期噪聲主要來源于生產設備的運行、采煤機、風井運行、運輸車輛等。在煤炭行業中,選煤廠的噪聲是最為突出的。洗煤系統噪聲主要有三方面來源:①矸石通過運輸帶下落到漏斗產生的撞擊聲;②電動機和鼓風機運行時產生的噪聲;③主選車間提升斗運行產生的噪聲。這些都屬于生產運行過程中的機械摩擦噪聲。煤礦除了井下生產時產生的噪聲影響外,還有地面輔助生產系統產生的噪聲,這些噪聲也影響著周邊群眾的正常生產生活。表2-3是某煤礦施工建設過程中各單元所產生的噪聲值。
準(GB12348-2008)的二類區標準,因此東南東北廠界都有所超標。兩個敏感點選取的是周邊居民點,預測值都未曾超標。
2 礦區噪聲防治措施
2.1 煤礦建設期的噪聲防治
煤礦建設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施工機械、運輸噪聲以及風機運行和井下巷道掘進產生的噪聲。在解決噪聲污染的這個問題上,應盡可能做到以下幾點:
1. 選擇低噪聲的施工機械,在施工期間要合理安排時間,制定詳盡科學的施工計劃,盡量在白天運行,避免在晚上施工,防止夜間擾民。
2. 運輸車輛以及附帶的運煤鐵路運輸線都要求在白天進行運輸,晚上停止運輸。
3. 井下掘進過程中主要是鑿巖機、通風機、空壓機產生高強度的噪聲。鑿巖機一般選用低噪設備并采取適當的消音措施來達到降噪的效果。通風機和空壓機建議采用低噪設備,在排氣口、機身加裝消聲隔音設備,一般選取阻性或者阻抗復合型的消聲器,可在機組上加裝隔聲罩,隔聲罩進(出)風口裝備消聲設備,防止噪聲外逸[4]。
2.2 煤礦運營期的噪聲防治
運營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生產設備、選煤廠、采煤機、風井、運輸車輛以及附帶的鐵路運輸干線等。生產設備選取裝配質量好、加工精度高、低噪聲的設備或者帶有降噪措施的設備作為首選,從根本上減輕噪聲對于外界環境的影響。選煤廠噪聲相對比較大,有數據顯示,選取了40個選煤廠作為樣本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來看,選煤廠運行的各種設備的平
均噪聲已達到90dB(A)以上[5]。其中振動篩、跳汰機、溜槽等強噪設備低中頻噪聲成分突出,這些設備主要通過摩擦、相互碰撞、震動等產生噪聲,因此上對于這些強噪設備要選取低噪設備,采取消聲措施,定期進行檢修,給齒輪、傳送帶等定期涂抹機油進行處理。同樣采煤機也必須選取低噪聲設備,對于產噪高的開采工藝,運輸過程繁雜的工序予以簡化,采取防振措施降噪措施,從而達到生產要求。風井口的噪聲主要為空氣動力型噪聲,同時附帶有機械和電機噪聲。首先在風井口采用輕型鋼結構,其次懸掛片式消聲器以超細玻璃絲棉為吸聲載體來達到吸聲降噪的目的[6]。同樣在運營期,運輸車輛或者附帶的鐵路運輸干線要避免在夜晚進行運輸,鐵路運輸干線要符合環評中提出的要求,同時在運行時要可能的最大限度控制噪聲的產生,減小對周邊居民區的負面影響。煤礦要出臺相應的管理措施,嚴格煤炭出入準則,堅決按標準和要求運營生產,以保證礦區噪聲污染降到最低。
3 結論
在煤礦的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各類的環境問題,聲環境問題只是其一。煤礦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首先要在意識上加強對煤礦環境保護的認識,在了解和掌握到其危害的同時,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人是社會行為主導的主體,感性思維推動理性思維,理性思維指導行為過程。因此,應該加大普及環境保護知識以及其重要性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另外,對礦區聲環境問題的研究仍將繼續進行,希望能夠更好的做好其防治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繼賢,何迎慶,張秀云.低碳經濟背景下我國能源發展趨勢及能源發展對策[J] .中國礦業,2010,8:54-57.
[2] 孫海,劉寧.煤礦環境污染問題研究[J] .礦產保護與利用,2000,2:10-13.
[3] 張培元,蔣德林,程水英等.陜西正通煤業有限責任公司高家堡礦井及選煤廠建設工程(5.0Mt/a)環境影響報告書[M],2011,6:92-93,108-114.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12)05—0126—05
前言
21世紀是生態文明的世紀。我國東部發達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雖然加快了城鎮化進程,但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下,工業化和城鎮化的步伐也進一步加大,但西部地區屬于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同時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變化又影響著中東部地區,陜西屬于“中國的西部,西部的東部”,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在城鎮化的過程中,陜西廣大農村集鎮備受關注,是將要城鎮化的載體,而農村集鎮環境問題是城鎮化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問題。
2011年9月至11月間,我們綠色集鎮課題組對陜西200多個農村集鎮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的對象主要是集鎮所在鄉鎮的鄉鎮長和書記,發放問卷200份,收回190份,有效問卷182份。發現集鎮生活環境問題比較嚴重,集鎮環境整治也存在一定的障礙。
一、陜西農村地區集鎮類型
通過對陜西關中楊凌區、武功縣、扶風縣、岐山縣、寶雞陳倉區、眉縣、禮泉縣、鳳翔縣、淳化縣等區域或縣域集鎮實地抽樣調查,發現集鎮類型各種各樣,都有各自的特色。
(一)鄉鎮政府所在地集鎮
關中地區很大比例的集鎮都屬于這種類型,同時這種集鎮往往依托當地比較大的自然村而形成。鄉鎮政府位于集鎮之中,集鎮街道有商業中心、生產要素中心、農副產品加工、科教文衛等主要功能區。大都留有很多傳統的集市貿易日,為了周邊農村居民趕集和交易的方便及流動商販的經營方便,臨近集鎮的集日或集期都是相互錯開的。如岐山的益店鎮是雙日集,而臨近的棗林鎮是單日集;鳳翔的虢王鎮是雙日集,而彪角鎮是單日集;有的集鎮是1、4、7集,有的是2、5、8集等這樣相互錯開。
(二)具有集市貿易的自然村集鎮
這種集鎮是在農村比較大的自然村的自然貿易和自然演進過稱中形成的。因其具有一定的農村腹地條件,有利的交通位置,通過定期的集市和商品交換,方便周圍村民的生產和生活要求,逐步發展并建立了一些經常性的商業服務設施,如商鋪、金融、郵電、通訊、科教、文衛等,在此基礎上發展而成。如楊凌區原大寨鄉(現為大寨鎮)的寨東村,武功縣的大莊村引申了公路集鎮等。
(三)撤鄉并鎮后原鄉集鎮
20世紀以來隨著“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效率政府、廉潔政府”以及“減輕農民負擔”為價值取向的政府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基層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成為我國行政區劃格局變化中的一個亮點。撤鄉并鎮和鄉鎮合并就是其中之一。撤鄉并鎮和鄉鎮合并后,由幾個鄉鎮政府合為一個政府,在原鄉鎮之一設點辦公,原來的鄉或鎮沒有了一級地方政府,但原有的集鎮街道功能仍然運行,特別是商業網點和集市貿易并沒有中斷。如岐山縣的雍川鎮是由原來的馬家鄉和麥禾營鄉合并而來,鎮政府設在麥禾營鄉,而以前的馬家鄉的集鎮街道功能還存在。
(四)鄉鎮政府遷出后原有的集鎮
這類集鎮和前一種集鎮有些類似,但不完全一樣。即有的鄉鎮按照新的要求和計劃進行規劃,將鄉鎮政府及相關機構搬離原地址,形成新的鄉鎮政府駐地,這些新的鄉鎮政府駐地,有的形成了新的集鎮格局,有的沒有形成新的集鎮格局,但由于人們的習慣及古老的風俗文化傳統,舊的集鎮格局依然存在,原有功能也并沒有失去,并且在集鎮上形成的古老習俗及傳統的節日仍然存在。如扶風的絳帳舊的集鎮每年的春分仍然過古會(集市)、唱大戲等。
(五)交通要道自發形成的集鎮
在新農村建設及城市郊區發展過程中由于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陜西農村基本上很多村莊都修建了通村馬路,有的村莊在重要的國道和省道周圍,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優勢發展了交通要道集鎮,還有一些老的傳統的街道集鎮由于瀕臨一些交通要道,也拓展了道路集鎮。這些集鎮各種店鋪林立,生產生活資料齊全,不僅服務了過往車輛行人,也是當地農村居民生產資料、生活資料的集散地。如武功縣的大莊鎮就引申了公路街道,武功縣的南莊村在毗鄰交通要道也成立了集鎮式道路街道。
(六)以車站、工礦企業為依托的集鎮
有的工礦企業周圍雖然沒有一級地方政府,但由于工人和周圍農村居民的日常生產生活需要,慢慢形成了一定的集市貿易市場,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集鎮。如扶風縣的絳帳集鎮。這些集鎮的主要特點是集市集期結構和功能不明顯,平日人口流動不是很大,基本上天天是集市,這些集鎮基本接近小城鎮的規模和功能。
二、陜西農村集鎮環境存在的
主要問題
(一)集鎮環境差,基本的公共環保設施不完善甚至缺位
目前,陜西大部分集鎮建設尚未擺脫自然演進的模式。經調研,在182個集鎮中只有22%的集鎮有環保的基本設施,31.3%的集鎮沒有環保基本設施,46.7%的環保基本設施正在建設中。環保設施不完善的集鎮主要集中在撤鄉并鎮后原鄉集鎮和鄉鎮政府遷出后的集鎮。這個數據說明陜西農村集鎮環保基本設施普及率較低。從供排水設施和衛生廁所這兩大最基本的和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來看,被調研的集鎮中86.1%的集鎮有供水設施,僅59.6%的集鎮有排水設施,這說明還有很大比例的集鎮沒有供水設施,排水設施也只占一半多。因此不難想象為什么農村集鎮污水污染是最嚴重的環境問題之一,特別是雨季雨污合流,排放到自然水體,甚至影響飲用水水源。從衛生廁所來看,調查的個案樣本中,沒有普及衛生廁所的集鎮比例高達70.17%,說明大部分集鎮還未普及衛生廁所。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的集鎮只有一個所謂的“公共廁所”,而且還是某個單位的。集鎮到處是生活垃圾,特別是集市日,集鎮人口較多而且流動量大,物質較多的情況下,集市日的午后整個集鎮基本被各種生活垃圾所覆蓋。
(二)管理不到位,條塊分割,隨意性大
陜西集鎮空間分布差異較大,關中、陜北和陜南也有明顯的區別。以關中為例,有的地區集鎮分布密集,有的地區集鎮分布稀疏。在平原地帶集鎮密度較大,如扶風縣、武功縣、岐山縣等,而在一些山區縣城如淳化縣、旬邑縣則密度較小。雖然各集鎮均設置了村鎮建設管理站,但人員少,專業人員缺乏,加之管理法規不完善,建設管理人員沒有明確的管理點。在我們調研的集鎮中89.5%的集鎮沒有設立獨立的環境保護機構,工作人員嚴重不足,環境監測和環境監理工作基本處于空白狀態,環保部門缺乏最起碼的管理經費。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具有集市貿易的自然村集鎮和交通要道自發形成的集鎮。據調查,農村集鎮環保部門的相當一部分經費,包括工資,要靠征收的排污費來解決。排污費不能用于治理污染,環保政策的實施必然受到影響,更為嚴重的是,環保部門既然要依靠排污費維持生計,在污染企業面前必然失去權威性。12]另外,管理體制條塊分割,目前小集鎮管理體制設有社區居委會,居委會只管人不管建設;村委會管農業和農民,也不管集鎮建設。集鎮的環境衛生、市場管理由鎮(街道)、市相關部門負責。人為地分割小集鎮的管理權限,阻礙了集鎮整體建設發展。
因此,造成管理隨意性大,集鎮面貌臟、亂、差,出現“農村當城建,城鎮建得像農村”的現象,失去了集鎮原有的特色風貌和傳統文化特色。
(三)建設盲目性大,跟風現象嚴重,忽視挖掘集鎮自身傳統文化的吸引力
在調研的集鎮中有發展規劃的占到了69.1%,正在制定規劃的占22.7%,沒有規劃的占8.3%。說明規劃在集鎮建設中有所加強,有規劃和正在制定規劃的占了絕大多數。但規劃的合理性、連續性和穩定性還需進一步加強。很多集鎮由于資金和思想意識等問題的限制,認為搞建設就是修馬路、蓋樓房、建廣場。建設整體性、系統性和連續性差,多為重視面子工程,互相跟風,造成了“千鎮一面”的現象,集鎮原有的特色建筑風貌和傳統文化面臨萎縮和滅失的危險。“朝建夕改”、“半拉子工程”、“外表光鮮里邊粗糙”等現象較多,不僅占用了有限的耕地資源,還造成了大量土地的閑置浪費。這種狀況在沒有較大的天氣和自然變化的情況下,不會發生很大的問題,但一旦有洪水、地震等較大的自然災害發生時,造成的后果非常嚴重。這個問題主要集中在鄉鎮政府集鎮和一些重要的地區重點建設的集鎮。
另外,集鎮公共文化設施缺乏,文化氛圍較差。在調研中約84.4%的集鎮設有文化站或文化館,但作用都基本沒有發揮出來。52.3%的集鎮沒有圖書館,占了大部分比例,影劇院和體育場館等公共設施的建設相對滯后。60.4%的集鎮沒有進行社區建設,86.3%的集鎮沒有設立高中。這些重要的發展指標都相對滯后,導致了集鎮文化娛樂活動相當匱乏,另一方面卻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娛樂活動。縣城管轄下的集鎮,雖然離縣城的空間距離不是很遠,但一到晚上,集鎮和縣城形成了很明顯的對比,縣城是各種娛樂文化活動應有盡有,與大中城市基本沒有什么區別,而一般普通集鎮街道基本上都很冷清,只有極個別店鋪和行業在招攬生意,大大阻礙了城鎮化的進程和集鎮自身的繁榮和發展。
(四)道路集鎮發展空間受限,環境隱患大
絕大多數集鎮和主要交通干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特別是國道和省道。主要有以下幾種:(1)集鎮設在道路的十字路口,如扶風段家鎮、武功蘇坊鎮。這種集鎮不僅不好規劃,難以管理,安全隱患也相當嚴重,過往車輛多,行人和車輛都在十字路口穿梭,在交通壓力增大和設施缺乏的情況下形成嚴重的安全隱患和環境隱患;(2)公路從集鎮一側通過,如岐山縣的益店鎮、寶雞陳倉區的陽平鎮。這種集鎮相對比較科學,既照顧到集鎮的商業中心功能,臨近有主要的交通干線,人員和貨物運送方便,又對集鎮的進一步發展和規劃留足發展空間。(3)集鎮純粹在交通要道上成立和發展,如武功的南莊、大莊街道集鎮,鳳翔縣的橫水鎮,西寶中線、北線橫穿集鎮,有的甚至綿延幾公里,這種集鎮純粹是道路集鎮,利用公路交通便利、場地寬敞且無償使用的條件,發展地方生產,形成獨特的公路經濟,成為市場經濟建設中的一個亮點,是農村經濟的增長圈。但這種集鎮存在的最重要問題是公路產權遭到了嚴重的侵犯和損害,農民和商鋪店主出于自身生產、生活的需要,從遠離公路的地方遷出來,在公路兩側安家落戶。公路沿線住戶對公路也不愛護,住在公路邊,隨意往公路上倒垃圾、潑污水,公路成了事實上的垃圾消化場。至于在公路上碾壓煤渣,在路肩、邊坡和水溝里倒土種菜,占用公路堆物放料、打場曬草等比比皆是。公共衛生設施簡陋粗糙甚至根本不考慮垃圾消化、處理、清掃等工作,致使公路兩側住房屋基高過路面,而下水道等嚴重不暢,積水無法排泄,路面變成河床水道。
三、集鎮環境治理的對策分析
(一)合理利用資金,完善集鎮公共設施建設
集鎮公共設施是集鎮住民和鎮域農民生產生活的必要條件和基本保障。近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集鎮公共設施也在不斷的建設和完善。當前,在集鎮公共設施的建設中,主要采取以項目為支撐的方法在建設,這是新時期集鎮建設的當前形勢和發展方向,但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重復建設、資金濫用、違法截留、挪用和貪污賄賂等現象。因此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應該各自或聯合制定一些相應的規章制度,如公共設施項目申請規定、公共設施項目申請細則、公共設施項目實施細則、公共設施項目實施監督管理制度等,并將這些制度性文件進一步細化,加大宣傳力度,使相關利益方都能參與并相互監督實施和落實,用這樣的方法來規制監督有關資金的去向和使用情況。同時,應本著專款專用、合理布局、節約使用的原則,改善集鎮生產、生活環境,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統一。
(二)加強管理,設立集鎮專門環保機構
環境管理薄弱或缺位是大部分農村集鎮的共有問題。由于鄉鎮政府人員短缺,經濟建設和其他事務占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經調研,日常情況下的各項日常工作,鄉鎮政府會派出一人作為上級相應部門的聯絡員,如環保干事聯絡縣級環保局,而這些聯絡員很可能一人兼數職,另外環境管理經費短缺也是不爭的事實。因此集鎮環境整治一方面要加強管理,不管是那類集鎮,鄉鎮政府駐地集鎮或撤鄉后的辦事處,都應該設立專門的環保機構并增加管理人員,而且盡可能的使用相關環境專業的管理和技術人員,這樣對于集鎮環境問題的預防和整治才能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集鎮環境管理方面必須加大投入。經調研,鄉鎮政府機構經費短缺是事實,但鄉鎮政府的經費濫用、挪用也是事實。因此,對經費的來源應多渠道籌集,不能只依賴相關企業和政府部門,對相關的利益各方都應讓其支出相應的費用并選出代表商討經費的合理使用和形成相應的監督機制。只有增加環境管理專業人員和環境管理經費,并對其合理的利用和實施進行制度監督,才能更好的管理好集鎮環境。
(三)合理解決集鎮保留、植入與重建的關系
陜西農村許多集鎮都有悠久的歷史、濃厚的文化和民族傳統。近年來,由于城鎮化的安排、布局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撤鄉并鎮、并村、集鎮搬遷、農村土地和村鎮整理及省委省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推進城鎮化的政策和舉措。導致集鎮保留、植入與重建的沖突加劇,許多農村集鎮處于一種盲目建設和無續發展的狀態。對集鎮的修建、重建、搬遷需持慎重的態度,各地應根據區域發展特色和集鎮本身的特色制定相應的政策、制度及措施。對一些歷史文化名鎮及有特殊傳統產業特色的集鎮以保全原貌為原則進行加固、修繕,傳承歷史文化特色,并給予制度保障。對于自然條件差,集鎮發展受限的集鎮,在集鎮搬遷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原有集鎮的脆弱的生態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更要重視新集鎮選址的環境影響評價及新建集鎮的合理規劃、集鎮建筑符合當地自然環境和氣候環境,同時要對集鎮住民及鎮域農民加強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的培養及環境法律法規的宣傳。
二、農村能源分類
1.生物質能:直接或間接由綠色植物經光合作用生成的生物物質和其他有機質,可直接當作燃料或轉換成氣態或液態燃料的載能體。一般指薪柴、秸稈、人畜糞便等。
2.水能:利用水力發電。
3.礦物質能:主要指煤和煤矸石。煤矸石是指煤礦中開采出的低熱值的矸石,其熱值為3.3~12.5兆焦/千克。可以直接燃燒或加工成型坯等燃燒利用。
4.太陽能:廣義的太陽能包括直接射到地球上的太陽輻射能和因太陽輻射同地球大氣層及地球表面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風能、潮汐能等,也包括通過光合作用形成的生物質能等。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如何利用太陽的光、熱問題。
5.風能:由于地球表面吸收太陽輻射能的能力不同,造成各處溫度和氣壓的差別,促使空氣流動。這種流動空氣產生的動能即風能。可用于風帆助航、風力提水、農副產品加工、風力發電、風力致熱等。
6.地熱能:地球內部包含的熱能,或由于地下物質的摩擦、擠壓而放熱;或由于地球內部某些物質發生化學變化而放熱。從地表向下,地球內部的溫度隨著深度的增加而不斷增高。火山爆發、地震和溫泉都是地熱能的表現形式。據估計,地球內部每小時放出的熱量約相當于燃燒6000萬噸優質煤。中國已有20多個省(自治區)開展了利用地熱能的工作,一般用于溫室、育秧、育種、孵化雞、養魚等。西藏羊八井、湖南灰湯、遼寧熊岳等地建設地熱電站。世界各國對地熱能的開發利用也較重視,主要是將地下天然蒸汽和熱水用于生產和生活。由于有關設施的一次投資較高,地熱能利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潮汐能由月亮和太陽引潮力的作用,使海洋中的海水作周期性的漲落運動,由潮汐漲落所產生的位能和動能稱為潮汐能。中國潮汐能資源估計約1.1億千瓦,主要用作水磨、水車、農副產品機械的動力和發電。
三、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農村人口的快速增長和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業綜合開發規模和鄉鎮工業對資源的利用強度日益擴大,使我國農村本來就已經短缺的資源和脆弱的生態環境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中國的區域和人口重點在農村,農村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不從根本上扭轉,將不僅嚴重影響和制約農業穩產增收、農民脫貧致富和農村現代化進程,使“三農問題”變成越來越難解的癥結所在,而且也將直接影響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乎食品安全和社會穩定。因此,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不僅是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一項緊迫而又艱巨的任務,而且也成為我國新時期生態環境保持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農村能源與生態環境的關系
農村能源是農村賴以生存和發展最重要的一種資源,是農民生活改善的物資基礎。然而在農村能源開發和利用的生命周期過程中,從能源資源到能源的最終消費,各階段都會對環境造成壓力,引起局部的、區域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環境問題。對農村的生態環境造成負面影響,導致農村環境問題日益嚴重。
五、農村能源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1.生物質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農村使用薪柴和秸稈等生物質能做炊事和供熱燃料的傳統利用方式引起的空氣污染,對人們的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2.小水電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農村的小水電一般都是利用修建的小水庫進行發電,由于水庫中的生物質腐爛而產生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到生物圈造成空氣環境的污染。
3.礦物質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煤炭在開采過程中會造成礦山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包括對地表的破壞、引起巖石的移動、礦井酸性水的排放、煤矸石堆積、煤層甲烷排放等。煤炭消費過程中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煙塵和汞等污染物,是造成大氣污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煤炭消費過程中也排放溫室氣體造成環境問題。
4.太陽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主要是占用土地,另外制造光伏電池需要的高純度硅,屬能源密集產品,本身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含鎘光伏電池的有毒物質排放雖在安全范圍內,但公眾仍擔心對健康有危害。
5.風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風能開發中,風機會產生噪聲和電池干擾。
6.地熱能開發利用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主要是地熱水直接排放造成地表水熱污染:含有害元素或鹽分較高的地熱水污染水源和土壤;地熱水中的CO2和H2S等有害氣體排放到大氣中;地表水超采造成地面沉陷等。
六、我國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1.農村生態植被嚴重破壞
1)森林資源的破壞:亂砍濫伐、毀林種糧、森林火災等,全國每年減少森林資源約1億m3。
2)草原退化現象十分嚴重
目前已有0.87億公頃退化,占我國草原總面積的五分之一,且每年仍以133萬公頃的速度繼續退化。
生態植被破壞的后果:使農業生產失去生態屏障,是導致水土流失、荒漠化、蟲災、洪災等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
2.農村水環境的污染
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等造成的水污染。
鄉鎮工業和生活污水的排放。
生活垃圾造成的水污染。
3.農村土壤環境的污染
1)一方面,我國是耕地資源極其匱乏的國家,近年來耕地面積又在不斷減小,并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障礙。
另一方面,我國的土壤污染問題仍在不斷惡化,不少農田土壤層有害元素含量超標、板結硬化。
2)目前,我國酸雨面積已占國土面積的40%以上,我國受鎘、砷、鉻、鉛等重金屬污染的耕地面積近2000萬公頃,約占總耕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工業“三廢”污染耕地1000萬km2,污水灌溉的農田面積已達330多萬km2,而且污染趨勢仍在加重。
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1000多萬t,另外被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糧食多達1200萬t,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
4.農村固體廢棄物的污染
1)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及畜禽養殖廢棄物等排放量日益增大。據統計,全國農村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為2320.5萬t,其中總氮日排放量約為283.1t,總磷約為56.6t。大多數村鎮沒有無害化垃圾填埋場,生活垃圾被隨意拋棄在河塘或低洼地,不僅影響衛生,而且造成河流淤積,污染水體。大量的秸稈被焚燒或拋棄于河湖溝渠或道路兩側,浪費了大量資源,污染大氣和水體。
2)垃圾等固體廢棄物危害:占用大量土地,污染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未收集和未處理的垃圾還會滋生傳播疾病的害蟲,如蒼蠅、蚊子、蟑螂和老鼠等。
3)糞便及秸稈引起的污染即內源性污染的種類和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水源污染導致5億農民的飲水不符合衛生標準,魚塘、農田污染事件不斷發生;大氣污染導致酸雨面積不斷增加,全國酸雨面積已經超過國土面積的29%;工業固體廢棄物和生活垃圾共同污染著水源、污染著農田。化肥、農藥使用量的不斷增加,形成了農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含量減少、土地質量下降,農產品品質低劣,市場競爭能力差;農膜的大量使用,所帶來的“白色”污染,使農田土壤結構破壞、養分減少、地力下降。
5.農村大氣環境的污染
1)農村家庭使用柴草和含硫量高的低質煤作為生活燃料,且農家炤房的排煙設計很差。
2)鄉鎮工業廢氣和工業粉塵排放量均占我國工業排放總量的近一半。
3)拖拉機、三輪摩托、二輪摩托等機動車輛尾氣廢氣大量排放。
4)鄉鎮和村間道路的路況差,灰塵漫天飛揚。
七、農村能源建設與改善生態環境的關系
1、實行節能優先的政策,通過節能技術和節能產品的推廣,達到節能降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的目標。農村節能爐、節能灶等節能產品的使用,每年可節約大量的原煤和薪柴,也就減少了一氧化碳、硫化氫、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其它有害氣體的排放,節約薪柴也就等于封山育林,對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系統論;環境問題;協同發展
一、系統論簡述
系統理論是20世紀興起的一種科學理論,主張用系統的觀點和思維去看待客觀存在的事物,并從整體上把握事物,分析其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關系。系統是由若干個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整體性是系統的本質特征,指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依托構成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就系統整體而言,任何系統又是更大系統的部分,并構成更大系統的特性。系統方法是指從系統的觀點出發,著眼于整體與部分、整體與環境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綜合考察對象,求得整體最佳功能的科學方法。
二、系統論視角下的環境問題分析
從系統論的視角來看,地球是由自然環境系統和人類社會系統構成的有機整體,其結構和功能是由系統整體性決定的,其中任何一個子系統的破壞都會引起地球生態系統的不穩定。這個系統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它的整體性和相互依存性,自然環境系統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自然資源、容納并凈化廢棄物;而人類社會系統是自然環境系統發展的產物,兩個系統不斷進行物質和能量交換,并處于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動態平衡之中。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人類不斷的征服自然,人類社會系統也日益膨脹,而自然系統漸趨萎縮,自然環境系統被人類社會破壞,系統整體性作用消弱,一系列環境問題隨之產生。
環境問題就其本質而言就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從系統論的視角來看,就是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系統之間的關系問題。更具體的說是人類社會在技術化的過程中形成的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污染,而這種破壞和污染反過來又造成了對人類生存的危害。環境問題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態破壞問題。即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對自然環境造成的破壞,以及由此產生的各種生態效應。另一類是產業發展和人類生活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即環境污染。
三、系統論視角下環境問題的特點
1、環境問題具有關聯性
環境要素之間互相聯系、作用并相互影響。環境壓力引起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反過來環境破壞和環境污染又加劇環境壓力。環境污染會在一定范圍以及某種程度上造成環境破壞,環境破壞又加速環境污染即環境的自凈化力減弱。環境的各種單個要素之間存在緊密的連鎖關系,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由此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2、環境問題具有動態性
環境問題是在不斷地變化著,它是一個隨時間、條件不斷變化而變化的過程,因此,環境問題的形成是個長期動態的過程。這是因為它的環境系統在不斷地變化,引起輸入輸出強度與性質的不斷變化。一些環境學者認為環境問題的漲落參數很難控制在某一固定閥值內,當它超出時,便會形成漲落,產生一定量上的變化,但并不會停著,而是接著引發系列的連鎖反應,進一步引起環境問題系統結構與功能的變化,從而呈現出顯著的動態性。例如:在我們控制或解決一個或多個環境問題時,可能會引起另外的環境問題的形成。并且同一環境問題也會由于時間、條件不同而發生變化,形成不同的特點,也表現出顯著的動態性。
3、環境問題具有不確定性
所謂不確定性是指環境問題的產生及后果的難以預測性。每個自然現象,都已不再是純粹自然力作用的結果,都可以找出人類行為促成的痕跡。使得自然確定性發生改變,人們也已難以從過去確定不移的事件預測未來的自然事件。尤其是環境問題的后果,難于預測,甚至難于想象。
4、環境問題具有長期性
環境問題是在人類的長期實踐活動中產生的,環境問題的治理也必須以人類的長期實踐來完成。從出現農業文明開始,人們對自然的開發利用強度逐漸加大,局部地區出現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環境問題,而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后,由于人們不斷的追求經濟增長,在全球范圍內出現了溫室效應、臭氧層空洞、酸雨和光化學煙霧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的影響也具有長期性,具有緩發性和持久性的特點。它的防護和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
四、基于系統論的環境問題解決方法
1、加強環境污染的全過程控制
傳統的污染治理方法是末端治理,這種方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只有從經濟活動的源頭做起節約資源,并在產品制造、消費、回收等環節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逐步恢復環境的自凈能力,恢復生態平衡,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沖突,實現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的“共贏”。要達到這一目的,就必須在經濟活動中實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以減污、降耗為目的,用全過程控制的方法減少污染物的產生量。
2、轉變社會經濟發展模式
一直以來,社會經濟發展都是一種傳統經濟模式。即“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主要表現為對資源的掠奪,以及對資源的利用是一次性的和粗放型的,排放出的廢棄物又是巨量的。僅僅以追求經濟增長為唯一目標。如今,綠色文明時代的到來,人們才認識到經濟增長必須與環境和諧統一。而要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改變現有的以追求經濟增長為唯一目標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為能夠實現經濟和環境雙贏的經濟發展模式,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協同發展。
3、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要解決環境問題就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人類活動必須在新的生態價值觀指導下進行,遵循生態系統規律,對自然界進行合理開發和科學的管理。從僅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的發展方式轉變為注重長遠和整體利益的發展方式,即走可持續的發展道路。其核心是協調發展與環境的友好關系。在現代經濟條件下,經濟增長愈快,生態負荷超載愈重,這將致使環境越來越惡化。因此經濟發展必須和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相協調,盡量把生態問題發生控制在資源存量和環境狀況的警戒線之內。
4、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循環型社會
發展循環經濟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治本之策。循環經濟應將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用系統論方法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廢棄物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發展循環經濟的同時,開展以循環經濟為特征的生態工業和生態工業園區,建立結構優美、高效、持續的生態區域與城市,建立循環型社會。循環型社會是相對于以往的廢棄型社會提出的。廢棄型社會曾經是20世紀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特征。但是這種經濟增長方式必然帶來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同時大部分廢棄物都是潛在的資源,在處理廢棄物的過程中,人們實際浪費了大量的資源,而且花費了大量的治理費用。為此,必須推動廢棄型社會向循環型社會轉變,循環社會的建立,將會導致傳統經濟向新型工業的轉變,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樹立新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參考文獻】
[1] 張坤.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3.
[2] 解振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環境保護,2004.12(23)226-230.
如今,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飛速發展,我國農村的經濟條件也顯著提高,隨之而來的是我國農村的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生態系統逐漸遭到破壞,成為制約我國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下,對造成農村生態污染的成因及惡果進行分析,并采取法律的措施進行治理和維護,是當今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重要任務。本文僅就農民訴權層面,探討訴訟法對農村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作用。
一、農村生態環境的污染的現狀
農村生態環境是指由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所必須的土壤,水,森林,草原,空氣和陽光等自然因素組成的綜合體。農村生態問題依據各個地區,各個自然條件和經濟條件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在經濟發達地區,農村生態環境污染比較嚴重,治理的難度相對較大。依據中國地質大學09年中國農村生態環境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業生態現狀嚴峻,農工業生產不合理,生活垃圾普遍,調查中最為明顯的要屬農藥污染,東中西部農村使用的無害農藥比例分別為10.61%、8.55%、9.41%。具體來說,農村生態環境破壞表現為各種資源破壞問題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和對農民的合法權益的侵害。長遠來看,表現為對環境正義價值的破壞,及農村長遠經濟,政治的發展,和和諧農村的構建。
農村生態基礎的破壞,從生態學角度看,主要導致了四大污染表現:(1)農田污染;因為化肥農藥的不合理利用導致的土壤有機質降低,肥力下降。(2)水體污染;目前,農村水體污染污染情況主要是水體的富營養化,水中的有害物質增多,水質下降。化肥的流失也破壞著水資源,更威脅著飲用水安全。鄉鎮企業的用水也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目前農村的衛生設施不夠完善,雨水沖刷對農村水質污染也很嚴重。(3)大氣污染;秸稈焚燒不僅污染大氣,更影響居民身體健康,另外,化肥中釋放的氮逸入空氣從而導致大氣污染。(4)噪音污染;許多鄉鎮企業靠近居民生活區,機器運轉時噪音很大,且無隔音降噪和衛生防護設施,影響周圍附近居民日常生活。
二、農村環境污染成因分析
通過以上簡單的對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現狀簡單的分析可知,我國農村環境已遭到嚴重的破壞,農村生態破壞不僅污染面廣,源流更多,這一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政府的決策影響。
長期以來,法學界將環境資源法的立法初衷定義為市場缺陷,政府加強對市場環境的干預即可預防。殊不知,政府在市場運作中對生態環境的決策直接影響著環境的建設之路。上世紀80年代,實行放寬政策,積極迅速的發展鄉鎮企業,但基于其缺乏相應的技術和資金,鄉鎮企業取得了表面的成績,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
(二)我國農村立法體系建設滯后。
縱觀我國對農村環境保護的各種立法,僅《環境保護法》在第二十條提到了對加強農村環境的保護,缺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深層次的還表現立法思想的缺失。有學者認為,農村環境保護法律規制不僅形式多樣,而且內容豐富,包括防止農村環境污染的法律規定和防治農村環境被破壞的和建設農村生態的法律規定。
首先,我國針對環境立法把重心放在城市。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環境的立法很少針對的對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提出建設性的意見。現行法律確定的治理原則是以行政區域的劃分為標準的管理機制,致使跨區域跨流域的污染得不到根本治理。
其次,立法雖然強調政府管制,卻無詳盡的制度和監督保障。要切實有效的實行法律,必須有一個強有力的制度和管理機構,環境監測和環境監察基本上處于空白階段。另外許多部門職能處于交叉或者空白,致使體制上存在缺陷。所以,我國的立法過于原則,而對具體的情況,責任標準難以界定。
最后,立法過于滯后,至今為止的《征收排污費暫行方法》早在1982年制定,至今仍未廢止,許多收費標準已經落后。
三、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法律及相關訴訟制度的分析
農村環境保護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環境的保護需要有效利用各種手段加以實行,也就是根據國情,制定相關法律,借鑒西方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措施和法律學者的構想,使我國法律在總結經驗和吸取教訓中得以完善。
針對現狀,本文就農村環境保護的訴訟制度的角度提出相關防治對策原則的分析: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立法理念。
以人為本的法治理念體現在行政訴訟中,勢必要求重視保護農民訴權的一種法制理念和價值。在部分排污企業污染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生活時因為有可能會使農民行使這種訴權而有所顧忌,這種訴權配合入憲從根本上為農民的環境權找到了法律依據。
(二)原則上確立農民行使環境保護訴權的主動性。
農民是保護和改善農村環境的參與者和受益者,更是農村污染防治的主要力量中國目前農村環境問題嚴峻,切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和法制公德,鼓勵農民主動行使訴權,只有這樣,才能積極的調動訴訟保護機制的調節作用,這就要求廣大農民都來關注農村環境問題,確保農村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三)補充環境侵權賠償責任的處罰條款。
在我國訴訟法的證據舉證中,行政訴訟和民事訴訟對罰款額度都是一個固定的額度,即對主要負責主體進行罰款,而隨著主體違法時間的增長,污染面積的增廣,應處罰額度應相應增加,訴訟法規定的硬性額度已不適合,只有這樣,才能使污染企業愿意加大清潔生產的成本。
(四)在環境判決執行難的問題上,靈活運用凍結,查封等司法行政手段。
積極通過司法協助手段制止環境侵權行為,通過合法程序向政府請愿,動員社會力量,避免司法造成的負面影響。
(五)建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
環境權作為一種社會權利,每個人都是這種機制下的受益人,都有原告的資格,形成公益機制在這種條件下就成了必要,由私到公,這種轉變也成了環境訴訟舉證難,耗費大的有力途徑。在此基礎上,還應完善公益訴訟的法律援助,幫助制度。我國雖然建立了相關的律師援助制度,然而在環境問題上,律師介入公益訴訟的制度還不多見,所以說我國在這一方面還有待加強。這樣不僅能使公眾承擔較低的訴訟費用,也能再敗訴時承擔較低的訴訟數額。
(六)建立專門的證據規則。
對專家證人,證據效力,舉證時限,舉證責任進行明確,筆者認為,應對當前農村生態破壞進行無過錯責任原則,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因事牽涉及高度爭議,鑒定單位或機構應存在進行鑒定的意愿。
四、完善我國農民環境保護訴權的建議
(一)放寬環境訴訟農民原告范圍。
允許將原告放寬到只要擁有訴訟權利能力的所有農民,社會組織,一旦發現農村存在環境侵權的,都可以向基層人民法院提起行政或者民事訴訟。而不是行政訴訟中的“原告合法權益”受侵害,民事訴訟中的“與原告有直接利害關系”。
(二)實行人民陪審員制度。
農村環境訴訟較為專業,可以吸納有專業知識的環境專家,地質專家作為人民陪審員參與訴訟。
(三)農民不宜隨意處分環境訴權。
由于環境保護的公益性,農民不宜隨意處分環境訴權。不得隨意變更,撤銷其正當權利,限制其合理使用。
(四)獎勵公益訴訟。
政府可以對農民訴權得以勝訴的,予以額外獎勵,鼓勵農民積極合法的行使訴權。
(五)縮減訴訟費用。
政府可以從國務院劃撥農村環境管理經費中的一部分用于基層法院受理這類案件的訴訟經費。減輕農民訴權的經濟壓力。
參考文獻:
Abstract: this paper combines with the author years compose work,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urban dwellings, and expounds the design of residential gr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cept to reflect, from building the product production, construction and use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demonstrates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for the future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design,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進入21 世紀,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城市居住環境不斷改善,居住者對居住空間、居住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時對住宅設計也提出許多新課題。城市住宅的品質應當由建筑、環境與人之間協調發展。我國建設部于2001 年5 月了《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與技術導則(試行) 》,提出我國住宅建設新的標準。綠色生態住宅設計要求,用自然的手法解決環境問題,使小區實現自然能源與資源的自身循環系統。生態住宅小區主張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給予人類的各種可再生資源,最小限度地索取自然的不可再生資源,減少對自然的有害影響,降低建筑的環境負荷。
關注環境,以人為本這是未來建筑設計必須考慮的問題,必須將住宅環境和人文環境看成是整個社會,歷史體系中的一部分,和諧共生共同發展。
1 城市住宅建筑設計原則人居環境就建筑領域而言,
1)“以人為本”這一建筑設計原則不單只是滿足“人”的物質與精神欲望,還要使其與生態環境保持應有的平衡關系,要特別強調人性化住宅小區的園林綠化設計。人們進入綠地是為了休閑、運動和交流,因此,園林綠化所創造的環境氛圍要充滿生活氣息,做到景為人用,富有人情味。
2) 因地制宜是住宅區綠化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對當地條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對園林植物的選擇。所謂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少動土方。這樣不僅減少資金投入降低維護成本,而且顯得真切自然。起伏多變的地形總比平面整齊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輕松、溫馨、浪漫和富有詩情畫意。在園林植物的選擇上也要倡導以鄉土為主,并適當選取一些適應性強、觀賞價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區的植物種植結構。設計上應模擬自然生態進行布置,講求喬木、灌木、花草的科學搭配,創造出“春花、夏蔭、秋實、冬青”的四季景觀。
2 在設計中貫徹生態環境理念
住宅綠化面積一般不少于30 %并要求與周圍環境高度協調,在空間組織上達到一步一景,景隨步移的效果。應從以下幾點著手:
1) 在合理運用本土植物、園林小品、園路鋪裝等前提下,還要強調園林景觀與生活、文化的緊密連接,使住宅園林景觀環境兼備觀賞性和實用性;而且在綠地系統中形成開放性的格局,通過布置文化娛樂、休閑設施、健身場地等,使休閑、運動、交流的人性化空間與設施融合在園林景觀中,營造出有利于發展人際關系的
2) 更要注意的是住宅園林景觀要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提護欄、雕塑等。歐洲人不慣的,而中國人所理解的舒適和自然生活是人們能夠融入到自然生活、娛公共空間。倡多元化,不盲目效仿歐式風格的大門、能完全清楚中國人的居住習慣,高檔別墅的形式在歐洲是司空見藝術等精神功能的復雜要求在空間和時間上相互結合,使這一聚居地的所有社會功能在滿足當前的需要與將來的發展之間取得平衡,也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和節約能源互相協調,并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確切講應該體現三方面的特點,即生態性、經濟性、文化藝術性,三者缺一不可。求居住建筑必須將其使用功能與社會、文化、工作環境,包含自然環境與人為環境兩者的和諧發展。
3) 建筑設計師要必須具有環境、生態、節能意識,堅持創造高品質優美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這對人們的工作、生活和健康都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關注生活質量已成為當今住宅建設的發展趨勢。當中,坐在院子里能夠享受陽光,親近自然。
4) 強調住宅區的綠化設計與其他設計不一樣,切忌在不同的環境中作出相同的設計來,要不斷創新。住宅區的園林綠化設計不同于公園的設計,它應以自然為主線,要開拓人與自然充分親近的生活領域,使身居鬧市的人們能獲得重返自然的美好享受。
5) 目前在住宅區內的有些設計過分強調標志性建筑作用,占用了過多的綠地;另外,太多建造的園林小品,既不突出主題,也使原本不多的綠化面積更加可憐。事實上喬木下面有灌木,灌木下面有花草的復合種植結構是增加綠化率的基本保證。
6) 良好的植物景觀往往作為園林小品、甚至鋪裝、坐凳的獨特背景,通過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對比突出它所處的特定空間,起到點睛的作用。以綠色為主的另一層含義,是使居住宅區的園林綠化模式不僅滿足豐富的平面化,而且還要提倡“林蔭型”的立體化。利用墻壁種植攀緣植物,可以弱化建筑形體生硬的幾何線條。
3 重視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從總體上說,是通過政策指導,以節能技術和產品為基礎,實現建筑產品的生產、施工和使用三個方面節能目標的。
1) 標準是促進和推廣應用建筑節能技術的科學依據,標準是建立在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基礎上的,科研成果一旦為標準所采納,必將促進科研成果的普遍推廣和應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有了依據,產品和技術的推廣才有了可能,因而大大地加速了推進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
中國城市經濟不斷騰飛的同時農村經濟也在進行著飛速的發展,但隨著農村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已經嚴重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并且危害了農民的切身利益,四川省作為一個農業大省,其農村地域遼闊,農村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較大,農村在全省發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解決好農村環境問題不僅是全省經濟發展的需要而且是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的需要。
一、農村主要環境問題
1.耕地污染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基本保證,據不完全調查,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的糧食達1200萬噸,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超過200億元。四川省耕地污染主要有以下原因:①化肥、農藥,②鄉鎮企業廢水廢渣污染,③生活垃圾的污染④工業、科研和醫療機構排放的液體或固體放射性廢棄物污染。耕地的污染直接影響土壤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使土壤肥力降低,影響作物生長,造成農作物減產和農產品質量下降。
2.生活垃圾的污染
農村生活垃圾主要以固體、液體為主,如塑料袋、廢紙、玻璃、廚房垃圾、生活污水等,全國農村生活垃圾年產生量2.8億噸,露天堆放量超過30%,平均處理率為20%左右,絕大部分生活垃圾未經處理,全國農村生活污水年產生量90多億噸,平均處理率15%左右。 生活垃圾不僅是蒼蠅、蚊蟲的繁殖地而且擠占寶貴的土地資源和生存空間,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同時生活垃圾會造成水體的污染,垃圾中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如磷氮等元素,重金屬等,經過雨水的沖刷進入江河湖泊造成水的富營養化和重金屬在生物體內積累,并沿食物鏈傳遞,給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危害,另外農村生活垃圾有毒有害物質進入土壤或揮發入空氣,造成土質惡化,空氣質量下降。
3.水污染
隨著科技的進步,往日的農家肥被農藥、化肥的廣泛使用所取代,化肥、農藥等污染物通過農田排水及地表徑流等方式進入水體,引起地表水體的富營養化。與此同時,又滲入地下水中,嚴重影響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質。農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生活方式并沒有隨之發生變化,還是按照傳統的生活污水直排、隨處潑灑的方式處理。
4.空氣污染
農村的畜牧養殖雖然規模較小,占用土地較少,但由于相關管理制度缺失和設施的缺乏,動物糞便污染物隨意堆放,嚴重影響農村空氣狀況。秸稈焚燒是農村空氣主要污染源之一,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條件的改善,煤炭、液化氣等開始作為農村燃料代替了秸稈,使大量秸稈成為無用廢棄物,大量的秸稈無處存放,占用大量土地,所以農民只有將其焚燒,秸稈焚燒不僅浪費了資源,而且嚴重地污染大氣環境,焚燒秸稈導致空氣中顆粒懸浮物增多,影響空氣質量,還使空氣中二氧化硫增多,容易引起酸雨的形成。
二、防治措施
1.堅持科學發展觀,力促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
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資源的培育與高效利用融為一體,大力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廣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積極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提倡和推廣使用有機肥料。把種植業和林業、牧業、漁業以及相關加工業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具有生態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環、能耗低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走循環經濟之路,這樣既解決污染問題,又帶來經濟效益,使農業經濟走上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持續發展目標,達到經濟、生態和社會三大效益統一。
2.提高農民的環境保護意識
我國環境宣傳教育工作重點一直在城市,對農村環境教育宣傳工作還顯得相當薄弱,農村環保宣傳教育普及覆蓋面不廣,農民的環境意識淡薄。解決我國農村的環境問題,其中一項任務就是開展農村環境宣傳教育。從農村、農民的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讓農民樹立強烈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引導廣大農民群眾自覺培養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消費方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動員廣大農民自覺參與環境保護,從自身做起,自覺地建設、維護良好的農村環境,形成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的整體氛圍。
3.完善農村環境監督和管理體制
3.1立法加強綜合性環境管理監督體制,明確行政職責
制定一部綜合性環境管理體制組織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主管部門和分管部門的管理職責和地位,各類環境部門的管轄范圍,環境執法和處罰的機構設置,環境監管的程度,從而規范行政權力的行使,避免權力的浪費或濫用。完善和創新環境犯罪刑罰制度,調動公民保護環境的積極性,通過司法途徑實現政府對環境的有效管理。
3.2貫徹公眾參與原則,積極發展非政府組織
市場經濟是一個多層次的監管體系,政府監管和非政府組織監督,企業自律是相互配合和補充的關系。環保領域更是如此,鑒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特殊性,充分發揮非政府組織的作用,完善信息公開制度和公眾參與機制,完善環境糾紛解決機制,引入公益訴訟,促進輿論監督方式的革新。
3.3狠抓環境保護責任制的落實
根據法律、行政法規,建立嚴格的環境保護問責制,對完不成環境保護任務,達不到環境保護目標的責任人,要有嚴格的處理措施;對因決策失誤、監管不力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要嚴肅追究責任。將每一環節置于監督和控制下,使各級領導干部真正環境監管和治理落到實處。
三、結語
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保護好農村環境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托,是改善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障,同時有利于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李干杰.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農村環境保護工作[J].理論前沿,2009(7) :5~8.
[2]陳潤羊.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問題初探[J].環境保護,2008(11B):31~33.
[3]劉菁.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及防治對策[J].河南農業,2008(10):32.
總書記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的講話明確指出了到2020年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目標任務。其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農村人居和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作為重要內容被寫上日程。
改革開放30年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帶來了經濟發展的累累碩果。但是,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村所面臨的環境問題卻日趨嚴重。而環境問題直接制約著我國農村能否真正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一、我國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主要問題
環境污染分為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點源污染指有固定排放點的污染源,如工業企業排污;而面源污染則沒有固定的污染排放點。
根據我國農村污染物的來源和特性分析,我國農村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主要有農村的面源污染、農村的點源污染和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三大類。
(一)農村的面源污染。農村的面源污染是指農村地區在農業生產和居民生活過程中產生的、未經處理的污染物對水體、土壤和空氣及農產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徑、數量的不確定性、隨機性、分布范圍大與防治難度大的特點。主要來源于兩方面:
1、農業生產的污染。主要指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農用薄膜等化學品及農業生產廢棄物綜合利用率低造成的環境污染。農用化學品的大量使用、施肥結構不合理和施藥不當,不僅嚴重污染土壤,通過農田徑流加重了水體的有機污染和富營養化,而且還通過受污染農產品的銷售直接威脅到城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農村生活對農村環境的污染。主要指村鎮等農村聚居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因缺乏規劃和環境管理滯后造成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
(二)農村的點源污染。主要指城鎮企業和鄉村集約化養殖場因布局不當、污染治理不力帶來的污染,城鎮工業污水和工業垃圾向農村地區轉移的趨勢進一步加劇。城鎮工業與鄉村畜禽飼養業具有污染點多面廣、排污種類多、濃度高的特點,因而其污染對農村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
(三)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主要指農村地區存在大量掠奪式的采石開礦、挖河取沙、毀田取土、荒坡墾殖、圍湖造田、毀林開荒等行為,造成了對生態系統功能的嚴重破壞。
一些由城市遷移到農村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沒有建設相應設施處理工業垃圾和污水,給當地農村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污染。農村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僅影響到我國農產品品質的進一步提升,制約了農業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不利于廣大農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的改善與提高。
其中,面源污染比點源污染的范圍更廣泛,不確定性更大,成分和過程更為復雜,也更難以控制。
二、農村生態環境惡化原因分析
我國農村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的原因復雜,但究其根本,是由我國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協調造成。城鄉結構性斷裂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城鄉斷裂使農村貧困狀態更加突出,農民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和改善生活的動力,無力顧及生態環境污染控制。
城鄉相差越突出,農民改變自己地位的內在沖動就越強。改變貧困的訴求,成為農民謀求發展的最直接動力。由于受資本缺乏以及發展途徑狹窄的制約,而不得不走資源消耗型原始積累的加速發展之路。這種發展實際上是掠奪式發展,以非持續的方式殘暴地從環境中索取發展,從而直接造成一系列破壞生態環境問題。
2、城鄉社會斷裂使大量人口被堆積在農村,城市化進程緩慢,從而造成了農村人口與資源之間關系高度緊張。
人多資源少的矛盾突出。大量人口堆積在農村,其就業方式就是破壞性就業,對自然資源和環境的需求已經超出其供應能力,構成了對農村環境資源的巨大壓力。
3、城鄉社會的斷裂使農村中的環境保護教育相對薄弱,從而導致農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和能力較差。面對城鎮企業污染,農民往往缺乏保護意識,并處于無助地位。
4、城鄉斷裂使那些較為先進的企業和技術難以在農村建立。
由于農村公共設施和服務體系方面遠遠落后于城市,使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不愿進入農村,而鄉鎮工業也無法學習到先進的環保經驗和技術。
5、城鄉斷裂使農村的環境保護長期受到忽視,環境保護法制建設滯后,環保基礎設施、環保經費等均供給不足,加重了生態環境惡化。
雖然國家已經頒布了一系列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其中一些也涉及解決農村環境問題,但尚未構成法律體系,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在一些重要的農村環境保護領域還存在著立法空白,農村環境保護的法規和標準體系很不健全。同時,國家對環境保護的投資支持力度嚴重不足,在環境治理的基礎設施方面,農村也遠遠落后于城市,很難遏制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趨勢。
三、保護我國農村生態環境的對策
農村環境保護和建設,關系到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以及國家和社會的繁榮與穩定。針對以上提到的農村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以下的對策和建議:
1、著力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加快城市化進程,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完善農村經濟體制,加強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化程度,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國家農業支持保護體系,構建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這是解決農村生態環境問題之根本措施。
2、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建立健全農業環境管理體系,加快農業環境監測網絡建設,實現監測工作常規化;加大對農業環境重點污染區的治理投資力度,加快農藥新品種的研制和開發,推廣病蟲害的綜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加強對農村生活垃圾和牲畜養殖的糞便污染治理;加大對農田的保護,防止退化、鹽堿化和沙化;加大對污染的河流、水源保護性投資;加大對荒山的投資,使之綠色化。
3、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制建設。首先,要轉變觀念,打破城市優先、工業優先的理念,確立環境與經濟并重的發展理念,推動基于工業污染防治與反映城市利益中心主義特征的環境法制進行的適應性變革。創設適應于調整農村生態安全及鄉村企業環境管理的法律機制;同時,構建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將散見于各法律中的相關環境保護條款進行清理,修訂至協調一致。其次,填補立法空白,對一些重點領域專門立法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