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信息化流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業務流程重組有利于企業進行信息規劃
BPR思想產生于信息時代,它包含了過去很多優秀的管理思想和方法。BPR要求站在一個戰略的高度,站在信息社會前沿的角度去改革我們的企業,使其能夠滿足信息時代,網絡經濟時代競爭的要求。BPR雖然沒有給我們的改革提供完善的改革方法和工具,但給改革注入了一種思想,指明了改革的方向,那就是創造適應網絡經濟時代競爭要求的,以電子商務、網絡經濟為總體方向的企業改革與信息技術應用道路。正如哲學是自然科學、社會政治等科學的理論總結與升華一樣。BPR來源于信息時代,更要服務于信息時代,它對我們企業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同樣對企業信息規劃也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
過去我們的企業在進行信息規劃時,通常只是把原來的業務處理自動化,計算機化,這樣得到的信息化應用方案通常不能很好地支持企業的長遠運作。并且在進行企業信息規劃時,通常是按照職能劃分來考慮信息系統模塊設計,而不是以業務流程為基礎,致使信息化應用只是存在于流程上的個別處理環節,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化孤島,信息流沒能夠真正的流動起來。
進行以流程為中心的企業BPR再造,塑造新型的企業改革文化,在此基礎上進行企業信息規劃,可以更好地提出企業需求,更好地設計企業信息化應用的長遠規劃。
(二)業務流程重組有利于企業信息化的實施
企業在實施信息化方案的時候,由于信息技術本身對企業業務流程、組織結構、企業文化都會有很多影響。如果不能很好地規劃實施,就很容易中途流產,即使軟硬件系統都已到位,具體的應用也很難貫徹下去,這樣不但沒能改善企業運作效率,反而成了額外的負擔。現在很多企業都在上ERP系統,但是沒有深刻的認識到ERP本身包含了很多管理思想在里面,只有進行企業全方面的改革,圍繞ERP產品塑造新型的企業運作模式,才能取得最終的實施目的。可以說,現在幾乎所有實施了ERP項目的公司都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其關鍵就是因為沒有能夠很好地貫徹企業業務流程重組這一信念。
企業進行BPR可以更好地實現信息化目標,在信息化方案實施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企業業務流程,組織結構以及企業文化等各方面可能產生的變化,變被動地接受企業信息化為能動的為信息化方案的實施提供有利的支持,把BPR企業改革的思想貫穿于整個信息化的過程中才能更好地達到企業信息化目標。
二、中鐵貨代現狀
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帶動了貨代和物流的發展。顯著的標志就是進入本行業的企業日益增多。1983年,中國只有中外運一家國際貨代企業,到 2003年11月,經過商務部批準設立的一級國際貨代已經有 4100 家,而且,每天都有新的貨代誕生,平均每月增加 100 家。在中國貨代市場上,還有一大批沒有取得一級資格但實際從事貨代業務的公司和組織,包括個體戶,據業內人事估計,全國大約有 3 萬間。中國的物流公司更是多如牛毛。由于物流的概念比較新,大家爭先恐后感時髦。原先的快遞公司、搬家公司、運輸公司、倉儲公司和貨代公司,紛紛更名,冠以“物流”二字;海陸空的承運人也延伸服務,搞物流;制造企業和商品流通企業也成立物流公司;還有哪些不知“物流”為何物的人,也加入物流大軍。這樣,中國的物流很快就形成了龐大的隊伍,有關數據表明,中國的“物流”企業有二十多萬家。
盡管物流企業數量不少,但其整體實力和管理水平 與世界經濟全球化、市場經濟競爭化和企業效益最大化目標的要求,還有很大的差距,集中體現為“小、少、弱、差”。即:第一,大部分企業規模小,無論是人員規模、資產規模、營業額規模以及市場份額等都比較小;第二,是物流服務功能少,局限于傳統的單項服務,同質化現象嚴重;第三,由于缺少高素質物流專業人才,導致物流組織能力弱,許多物流企業對現代綜合物流似懂非懂,不會制訂現代綜合物流服務方案,造成物流成本過高。第四、管理水平差。中國大部分貨代企業只有十來年的歷史,從行業的生命循環周期曲線來看,中國的貨代和物流行業處于“開始”階段。因此,在人員管理、市場營銷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網絡化管理方面,亟待提高競爭能力。
中鐵國際貨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鐵貨代CRIFA)是鐵道部中鐵集裝箱運輸中心下屬的、經外經貿部批準、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的國際貨運企業。公司于1996年成立,目前已有17家分公司,2個合資公司,2個辦事處,經營網絡遍及全國主要城市及北美地區,業務涉及海鐵聯運,大陸橋運輸、過軌運輸及物流服務等,與多家船公司和貨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隨著中鐵貨代業務量的增大,以前基于手工作業的弊端表現得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到了2001年,情形更加明顯,首先是箱號的查詢與核對,箱量的統計與報告,應收應付帳款的對帳變得非常繁瑣,有的甚至變得不能為之。另外,每個人掌握的是自己負責的那一塊業務,業務信息不能共享,領導為了獲得匯總報表,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手工計算。還有,這些業務信息掌握在每個業務員手中,一旦該業務員出差或休假就會造成工作的停頓,還帶來了潛在的風險。因此,此種局面不但造成了日常工作的重復勞動及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已經限制了公司的業務發展,因此,建立一套中鐵貨代業務信息系統迫在眉睫。
三、中鐵貨代實現了信息化與業務流程重組相結合
(一)企業信息化與業務流程重組二者不可分割
可以看出,企業的信息化和業務流程重組是一對不可分割的孿生兄弟,信息技術的出現形成和促進了業務流程重組。業務流程重組離不開信息化的支持。業務流程重組是企業適應環境變化,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發展壯大的途徑,企業信息化可以說是企業業務流程重組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二者的結合是當前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這一點從我國企業的實踐不乏成功先例。楊元慶在談到企業為什么要信息化時,提出了兩個理由:一是信息化能夠將企業變成“透明魚缸”,加強管理和控制,防止暗箱,藏少漏洞;二是信息化可以促進市場化,可以降低成本,可以更好地滿足客戶的個性化要求,從而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為了同國際廠商競爭,聯想進行了大規模組織結構調整,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事業部機制,完全以市場為導向,市場能賣多少 ,就生產多少,采購多少。營銷理念由企業“推”變為用戶“拉”。配合這種改變,為了保證企業掌握客戶端的信息,確保能夠快速供貨、又不產生積壓,聯想推出了客戶關系管理系統、電子商務、企業資源計劃、車間管理、供應商協同等信息系統,為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企業小批量生產、多批次訂貨需要提供了保障。
(二)中鐵貨代實現了二者的相互結合
中鐵貨代的信息化是在以市場鏈為紐帶的業務流程重組的基礎上實現的。中鐵貨代根據國際化發展思路,對原來的事業部制的組織機構進行戰略性調整,形成以定單信息流為中心的業務流程:把原來各事業部的財務、采購、銷售業務全部分離出來,整合成商流推進本部、物流推進本部、資金流推進本部,實行全集團統一營銷、采購、結算,這是中鐵貨代市場鏈的主流程。同時把原來的職能管理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創新定單支持流程 3R(RD:研發、HR:人力資源開發、CR:客戶管理),和保證定單實施完成的基礎支持流程3T(TCM:全面預算、TMP:全面設備管理、TQM:全面質量管理 )通過業務流程重組,中鐵貨代實現了全球采購配送網絡。在業務流程重組的基礎上,中鐵貨代形成 了“前臺一張網,后臺一條鏈”(中鐵貨代客戶關系管理網站和中鐵貨代的市場鏈)的閉環系統,構筑了企業內部供應鏈系統、ERP系統、物流配送系統、資金流管理結算系統和遍布全國的分銷管理系統和客戶服務響應系統,并形成了以定單信息流為核心的各子系統之間無縫連接的系統集成。由此可見,在中鐵貨代的業務流程改造中信息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再造后,信息系統已經融入了整個管理系統。
企業信息化與業務流程重組相結合,是成功實施企業信息化和根據環境變化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再造的關鍵。只有將二者統一在企業戰略及總體目標之下,才能避免走入信息化和業務流程重組的誤區,充分發揮其在企業管理中的巨大威力,使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四、展望
一、引言
財務管理信息化給企業管理帶來了一定便利的同時,也給企業管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企業信息化管理意味著市場經濟規則的改變,因此,企業需要改變傳統的經濟模式,提高企業的管理優勢,確保企業擁有持續的競爭力。企業應該構建科學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統,確保企業能夠將傳統的管理模式轉化為現代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過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實現會計活動實時監控,通過計算機如實反映會計活動中的數據,管理經營活動,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量化企業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信息化條件下進行的會計流程改造必須圍繞著企業管理以及企業決策的需求來進行的,確保實現企業財務與業務協調發展,保證會計信息及時有效,適應ERP信息建設的需求。
二、現階段我國的會計流程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部分企業會計流程的范圍過于狹隘,無法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
現階段,我國的部分企業在建設財務流程的時候對會計流程的理解過于狹隘,會計流程的設計僅僅限制在財務部的日常工作之中,而且會計流程的設置也僅僅是作為財務部門的工作來進行的,這樣使得會計流程無法覆蓋到企業經營業務的方方面面,影響了企業部門之間的聯系,以及企業資金運轉的貫通性,從而導致了企業的會計無法實時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企業的各項業務。因為企業會計流程設計的過于狹隘,以及會計流程的局限性導致了無法優化企業內部經營的業務流程,所以無法滿足企業實際工作的需要。
(二)部分企業在制定會計流程的時候不注重部門信息資源的共享
傳統的會計管理方式下,企業的會計流程被分割成了簡單的財務部的工作來進行,這樣表面上看,企業的財務部按照會計流程的確是可以迅速準確的進行財務工作,提高了財務部的工作效率。但是從根本上來看,由于企業部門之間分工過于明細,以及會計工作直接被細化到了資金的環節,而不注重財務部與其他部門的聯系,從而導致了在各部門日常工作中,經常因為不同部門之間的利益不同而發生沖突。再者,因為部門之間溝通不足,非常容易導致信息流通不暢,不利于會計流程的運行,降低了企業工作的效率,增加了企業管理運營的人力成本,導致企業經營不暢。在舊的會計流程管理下,很可能出現不同部門提供的同一信息,但是不同的數據,形成業務流程交叉現象,會導致經營者在決策的時候還需要增加數據篩選的工作,降低了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甚至導致錯誤決策影響經營。
(三)部分企業的會計流程過于老舊,不能夠滿足信息時代的要求
企業日常的財務業務工作總是伴隨著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情況,但是傳統的會計流程制定的過程中總是只能關注業務過程中和資金相關的部分,而忽略了其他相關信息的關注。這樣,就需要企業其他部門針對企業其他的信息流動進行管理,所以一定程度的增加了企業內部工作中的不必要的環節,更容易導致會計信息和其他部門系統信息無法相匹配。再者,現有的會計流程由于對財務需要的數據關注度不同,不同部門同時對信息進行管理控制,很容易造成信息的重復儲存。伴隨著企業會計管理信息化的提高,新的經濟制度對企業的財務要求也越來越高,簡單的傳統“三張財務報表” 的信息種類早已無法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需要,將會導致財務人員無法從多個角度分析企業的財務以及經營狀況。
(四)現階段的部分企業會計流程無法滿足及時控制的需要
在現代化信息社會,信息的時效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但是傳統的會計流程由于大多數的數據信息都是靠財務人員手工來進行數據的處理,這樣很多時候會發現會計記錄的財務數據與資金流動或者其他信息過于滯后。從而導致了會計工作偏于事后管理,無法及時地對企業生產中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因此企業的日常經營活動很難進行實時控制。但是,在實際的經營活動以及現階段經濟市場都需要及時的財務數據來滿足經營分析的需要。因為,不能使財務信息使用者及時的得到需要的信息,不能對財務數據及時有效的管理分析。
三、對信息化條件下會計流程再造的一些建議
(一)在信息化條件下,必須要從經營戰略的角度來進行會計流程的再造
由于企業實施會計流程再造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企業經營的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因此進行會計流程再造的工作必須要從戰略角度來進行。企業再造會計流程的時候,必須以企業戰略流程為指導方針,并且將企業的會計流程的設置和企業的日常經營以及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就要求企業的財務人員將會計流程視作為企業的一個管理手段來看待,而不僅僅是將會計流程視作為一項工作應該遵循的制度來看。為了將企業的會計流程再造和企業的戰略方針統一起來,就要求企業的管理者、決策者參與企業會計流程再造活動,重視企業會計流程的再造,充分認識到企業會計流程再造的重要性,將企業會計流程的再造作為財務工作的一個重要的地位,并且要求全公司提高對會計流程再造的重視,為會計流程再造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在信息化條件下,必須要以企業的資金流動為指導來進行會計流程再造
由于資金流動是企業經營的血液,因此在一般的情況下,全面的會計流程應該包涵一切和資金有關的業務的流程。因此,在再造會計流程的過程中,應該從資金的籌集、資金的使用等資金流動來進行設計,使得企業的會計流程能夠讓資金的每個運作環節銜接起來,提高企業資金的利用率。為了能夠設計聯系企業資金運作的會計流程,就不再能僅僅只是由財務部來進行記錄,應該結合各個部門,建立一套嚴格監督資金走向的會計流程,并且認真分析資金運作的各個關節,將會計流程再造和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有機結合,根據傳統的會計流程中所存在的缺陷進行改造,確保企業資金的安全。
(三)在信息化條件下,再造會計流程應該注重人工對會計流程再造的作用
工作人員作為生產力中最基本最直接的要素,財務人員對會計流程的再造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階段,個人的成就和企業的環境以及企業自身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由于員工自身的發展和企業內部的發展有著息息相關的聯系,因此,很容易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簡化以人為本的會計流程,可以提高企業員工積極性。傳統的會計流程下,每一個員工都被限制在自己的部門中,專職負責自己部門范圍內的工作。但是,這樣的體制不僅僅會影響企業內部的溝通和連貫,而且對于員工的創新精神也有所影響,限制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以及創造力。因此在再造會計流程的時候,應該打破部門之間的限制,加強企業內部所有部門之間的聯系,促使企業所有的員工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提高員工責任心。這樣,可以提高企業內部的其他管理流程和會計流程之間的聯系,確保企業內部的各個管理流程能夠相輔相成,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四)建立適合企業自身的會計流程
因為不同行業的企業經營狀況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每一個企業所適應的會計流程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制造業和服務行業的會計核心就會有很大的區別;商業企業和制造業的會計流程也有很大的差距。即使是同一個行業,在不同的企業的環境、企業現有規模和以及企業的發展、企業文化等等的差距也會導致企業所需要的會計流程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日本的松下電器以及日立集團兩個企業同為日本知名電器企業,但是由于兩個企業的發展歷程、開發歷史、管理者風格以及企業管理方式的不同,導致了兩個企業的會計流程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企業在進行會計流程再造改革的時候,應該注重企業自身的特點,在借鑒別的公司的成功的會計流程再造的同時,不能忽視了企業自身的經營發展情況。
四、結論
目前,我國信息化普及的程度并不算高,會計流程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程度也不算理想,且從根本上來看,會計的手工記賬、會計電算化以及會計信息化也僅僅是核算的方式發生了改變,會計核算的內容以及會計本質并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因此,在進行會計流程改造的同時,應該參照原有的會計流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加入現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企業的財務工作效率。由于現階段的信息技術更新很快,企業在更新會計流程的過程中很容易遇到剛剛完成會計流程再造就遇到了經濟規則的改革。因此某企業沒有必要貿然的更換企業的會計流程,更多的是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的真實需求,結合經濟市場的發展規律,適當的對企業內部進行會計流程的調整,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競爭力,滿足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隨著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規模不斷擴大,并且受多方影響,能夠更好的對行業模式進行劃分,在原有的發展趨勢上,實現建筑市場的開放性,促進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為企業帶來更先進的管理技術,強化企業自身的能力建設,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一、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現狀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具體包括兩個方面:其一,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管理意識不夠。雖然信息化建設在各行業都迅猛發展,尤其是大型綜合性企業、金融行業、計算機行業等,能夠更好的對企業管理進行技術層面的支持,有效的把握企業的管理實施內容,遇到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并分配到合適解決的對象,從而促進預期管理目標的完成。但信息化建設在傳統建筑施工行業的發展卻并不如意,主要是拘泥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一種骨子里的不安全感。其二,對信息化建設的應用不夠深入。通過技術層面對工作流程的支持,可以增強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慣性發揮,在保證企業管理正常有效進行的同時,并進而優化企業的管理流程,更大程度的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促進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應用的不斷深入。在傳統的建筑施工企業里,即使迫于外部環境的壓力開始了信息化建設,卻由于不夠深入理解的應用,以及員工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夠,不但沒有發揮出應有的高效率,有時反而將程序變得更加繁瑣,對業務的開展有一定的桎梏。
二、業務流程管理的發展歷程
在業務流程管理上,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階段,具體發展歷程如下:
(一)業務流程重組
這項業務是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拆、詮釋,再思考、再設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質量、效率等方面的改善與突破。
(二)業務流程優化
業務流程優化需要明確改革思想,通過降低流程活動的非增值業務,優化流程活動的增值業務,對業務流程進行調整、修正,以達到改革目的,更好的促進業務流程的管理服務,在滿足客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更好的建立增值業務,提升企業效益。
(三)業務流程管理
在具體的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對各個管理模塊系統進行優化,穩定業務中心,保證各組織的基本管理,從而達到穩定組織的目的。從縱向角度來看,這種管理具有一定的信息導向性,而且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信息的傳遞速度。通過對企業的業務流程評價,對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的具體實施,對基本組織機構進行合理設置,充分讓各個實施人員了解其組織設置、權責,將工作安排妥當,有效的跟上信息組織建設的步伐,從而避免業務流程管理的尷尬,達到大家工作方向的統一。
三、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對流程管理的影響
信息化建設作為一種對企業全盤產生影響的管理模式,與傳統建筑施工企業碰撞,產生獨特的影響。我們從具體問題出發,進行合理的分析解釋,針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對其流程管理產生的影響分析如下。
(一)促進高效系統團隊的組建
對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一個高效的信息化建設與維護團隊,在團隊的組建過程中,一方面保證能滿足企業原有的基本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保證新的信息化建設能有序開展。根據管理的需求,做好團隊基本戰略定位和組織定位,通過技術手段來加強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和分配上,可以進行相關的技術手段的維護,通過組織模型的建設來達到系統設計,完善信息技術管理,維護了成員之間的團隊建設。讓信息技術模型組建更加具有協調性,保證了成員之間的專項管理工作,做好各自相關決策權,通過團隊來形成優勢互補的疊加效應,更好的達到系統建設的效果。
(二)幫助明晰實施路徑
在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原有企業各項管理流程進行系統的分析,認清企業現有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現有管理優勢,然后再定位要建設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進行相關的組織調研工作,針對原來的管理流程權限做出理性的分析,從企業管理實際情況和個性化理念出發,結合企業的戰略定位和企業文化,協調各組織之間關系,進行具體的流程管理權限分配。然后對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求進行詳細的調研。把握好調研的范圍,對調研對象進行詳細的分析,細致到流程的每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處理對象,處理權限。幫助企業明確管理的實施路徑,實施對象,實施權責。從信息化角度加大管理力度,做好管理權責的分配。進而加大信息量,考慮得更加周到細致,充分發揮出信息化建設的優勢,用流程制度約束來代替原來的人工約束,即使面對人員的變動與業務的大幅增長也不用擔心管理缺失。
(三)不斷協同改革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明確改革意識,加強理念和執行兩大支柱的力量。通過對思想層面的解放,可以促進執行理念的發展,在原有的執行范圍內做好管理,將管理理念系統化之后,又能更好的促進下一步改革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建設更好的管理目標。
(四)做好切實的標準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標準體系建設也是關鍵。傳統的建筑施工企業雖有自己既定的管理模式,由于涉及的內容相對廣泛,一般沒有穩定的制度約束,容易出現制度外的例外,對制度的執行不夠徹底。通過對信息化流程標準的落實,可以對管理的深入程度進行分類,然后進行有效的技術分配。根據企業管理現狀將管理系統進行前瞻性的分配,既完善了原有管理標準,又更好的推進了有層次化的信息化管理。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礎上,讓制度得以有效執行,從而有效的推進信息化服務,促進信息化建設,更好的完善公司管理流程,提升公司效益。
四、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以管控為核心,加強企業的流程管理,更好落實企業制度,明確業務實施路徑,落實相關人員權責,旨在降低企業整體成本,提升企業效益,保持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鮑錦山.ERP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信息系統工程,2013,02:135-137.
[2]祝連波,白玲.《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評價標準》業務方面評分細則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2,16:61-63.
[3]馬智亮.《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評價標準》要點解讀[J].工程質量,2012,08:1-6.
[4].淺談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2,04:16-17.
[5]李金梅,馬維珍.基于MFC的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評價軟件的開發[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術,2012,03:96-99.
[6]徐根連.建筑施工企業管理信息化實施策略研究[J].管理觀察,2014,07:14-16.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具體包括兩個方面:其一,信息化建設的基礎管理意識不夠。雖然信息化建設在各行業都迅猛發展,尤其是大型綜合性企業、金融行業、計算機行業等,能夠更好的對企業管理進行技術層面的支持,有效的把握企業的管理實施內容,遇到問題可以及時發現并分配到合適解決的對象,從而促進預期管理目標的完成。但信息化建設在傳統建筑施工行業的發展卻并不如意,主要是拘泥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對于新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有一種骨子里的不安全感。
其二,對信息化建設的應用不夠深入。通過技術層面對工作流程的支持,可以增強企業信息化管理的慣性發揮,在保證企業管理正常有效進行的同時,并進而優化企業的管理流程,更大程度的發揮出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促進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應用的不斷深入。在傳統的建筑施工企業里,即使迫于外部環境的壓力開始了信息化建設,卻由于不夠深入理解的應用,以及員工對信息化管理模式的理解不夠,不但沒有發揮出應有的高效率,有時反而將程序變得更加繁瑣,對業務的開展有一定的桎梏。
二、業務流程管理的發展歷程
在業務流程管理上,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經歷了一定的發展階段,具體發展歷程如下:
(一)業務流程重組
這項業務是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的基礎,以業務流程為改造對象,對現有的業務流程進行分拆、詮釋,再思考、再設計,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以及現代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的實現技術上的功能集成和管理上的職能集成,以打破傳統的職能型組織結構,建立全新的過程型組織結構,從而實現企業經營在成本、?|量、效率等方面的改善與突破。
(二)業務流程優化
業務流程優化需要明確改革思想,通過降低流程活動的非增值業務,優化流程活動的增值業務,對業務流程進行調整、修正,以達到改革目的,更好的促進業務流程的管理服務,在滿足客戶基本需求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資源分配,更好的建立增值業務,提升企業效益。
(三)業務流程管理
在具體的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管理中,需要對各個管理模塊系統進行優化,穩定業務中心,保證各組織的基本管理,從而達到穩定組織的目的。從縱向角度來看,這種管理具有一定的信息導向性,而且影響了建筑施工企業信息的傳遞速度。通過對企業的業務流程評價,對建筑施工企業的信息化管理的具體實施,對基本組織機構進行合理設置,充分讓各個實施人員了解其組織設置、權責,將工作安排妥當,有效的跟上信息組織建設的步伐,從而避免業務流程管理的尷尬,達到大家工作方向的統一。
三、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對流程管理的影響
信息化建設作為一種對企業全盤產生影響的管理模式,與傳統建筑施工企業碰撞,產生獨特的影響。我們從具體問題出發,進行合理的分析解釋,針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對其流程管理產生的影響分析如下。
(一)促進高效系統團隊的組建
對企業實施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一個高效的信息化建設與維護團隊,在團隊的組建過程中,一方面保證能滿足企業原有的基本管理需求,另一方面保證新的信息化建設能有序開展。根據管理的需求,做好團隊基本戰略定位和組織定位,通過技術手段來加強管理,在人力資源管理和分配上,可以進行相關的技術手段的維護,通過組織模型的建設來達到系統設計,完善信息技術管理,維護了成員之間的團隊建設。讓信息技術模型組建更加具有協調性,保證了成員之間的專項管理工作,做好各自相關決策權,通過團隊來形成優勢互補的疊加效應,更好的達到系統建設的效果。
(二)幫助明晰實施路徑
在對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對原有企業各項管理流程進行系統的分析,認清企業現有的管理水平和企業的現有管理優勢,然后再定位要建設的信息化管理。首先進行相關的組織調研工作,針對原來的管理流程權限做出理性的分析,從企業管理實際情況和個性化理念出發,結合企業的戰略定位和企業文化,協調各組織之間關系,進行具體的流程管理權限分配。
然后對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的需求進行詳細的調研。把握好調研的范圍,對調研對象進行詳細的分析,細致到流程的每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處理對象,處理權限。幫助企業明確管理的實施路徑,實施對象,實施權責。從信息化角度加大管理力度,做好管理權責的分配。進而加大信息量,考慮得更加周到細致,充分發揮出信息化建設的優勢,用流程制度約束來代替原來的人工約束,即使面對人員的變動與業務的大幅增長也不用擔心管理缺失。
(三)不斷協同改革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建設需要明確改革意識,加強理念和執行兩大支柱的力量。通過對思想層面的解放,可以促進執行理念的發展,在原有的執行范圍內做好管理,將管理理念系統化之后,又能更好的促進下一步改革發展,兩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建設更好的管理目標。
(四)做好切實的標準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7-0035-02
前言
在信息化時代,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獲取和利用有效的信息資源,即企業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的實施不僅能為企業提供采購、制造、分銷、供應鏈管理、財務、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以及這些方面的智能化支持服務。這些支持服務可以幫助決策者動態地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對市場機遇和威脅迅速作出反應。而企業信息化的基礎是流程再造,流程再造能打破企業內部原有的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局面,改變企業的組織結構,使企業各業務部門對自己的每一個業務行為負責,通過流程的持續改進使企業贏得最大的經濟效益。
一、生產制造型企業的特點及管理現狀
1.生產過程具有較高的嚴密性和邏輯性。相對于其他類型企業來說,生產制造型企業由于具備較為固定的工藝路線和成長較早,其生產過程一般較為嚴密,從原料投入到成品產出都有很強的邏輯性。
2.生產方式較為復雜,大多數生產制造型企業同時具備流程性作業和離散性作業的生產特點。且由于顧客需求存在差異性,產成品的性能具備多樣化的特征,即在生產組織中,大多對一般產品實行流線性的生產作業方式,而對于特殊產品及重要用途產品則使用離散的生產作業方式,也就是說大多的生產制造型企業實際是采取以流程性生產為主,離散性生產為輔的作業方式。
3.勞動密集型生產。從目前國內大多生產制造型企業來看,由于其工藝特點和設備狀況落后,使得目前的生產仍然停留在半機械自動半人工操作的生產方式下,從而要求操作工必須具備良好的操作技能以保證產品質量,而且勞動強度大,要求的操作工數量較多。
4.以傳統的職能管理為主,低績效。大多數企業仍然以傳統的職能管理方式進行管理,管理觀念落后,協調難度大,運行效率低,沒明確高績效的管理目標。部分企業雖然意識到了管理落后的問題,從而設計了一些所謂的流程,但很多都是照貓畫虎,憑主觀臆斷繪制出來的,不符合企業的實際情況,甚至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也有小部分企業繪制了較為可行的流程,但由于企業領導的認識局限或改革的阻力較大,未能很好的執行,主要體現在部分企業在買了軟件公司基于流程管理思想設計的ERP等管理軟件后,竟無法實施或最終失敗。
二、流程再造對企業的重要性意義
1.提高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在企業進行流程設計的過程中,通過對自身各項業務進行流程化的塑造,包括進行相應的資源結構調整和人力資源結構調整,從而明確哪項工作應該由哪個部門、哪個人來具體負責,使企業各部門、各崗位的責權更加清晰地體現出來,從根本上杜絕部門責任推諉,互相指責的管理現狀。并以此來減少管理內耗,提高運作效率,從而大幅度增強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的生存能力。
2.轉變企業管理模式,向世界的先進管理模式靠攏。長期以來,中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都實施了職能式的管理模式,而企業在進行了流程設計后,企業將由以職能為中心的傳統管理模式直接轉變為以流程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型企業,最終實現企業經營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根本轉變。而這一轉變對企業來說勢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可以使企業在面臨市場變化的同時,能迅速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及時進行經營管理方式的轉變,從而使企業在未來更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永遠處于主動的位置,以一變而應萬變。
3.完善信息渠道,為企業信息化奠定堅實的基礎。21世紀被譽為新經濟時代,同時也被稱為信息時代,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信息將是攸關企業生死的最為關鍵要素之一。一個理想的流程設計勢必對信息渠道進行完美梳理,企業在這樣的流程管理模式下,其對外部或內部信息的搜集與處理速度都是最為迅速的,也就是說企業對市場信息的捕捉將更為迅捷、準確,企業內部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將更強。在標準的流程化設計下,企業將更有自信采用各類管理軟件來優化管理,實現企業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三、企業的流程再造思路
1.流程再造的基本原則。(1)明確以顧客為導向原則。這里所指的顧客既指外部顧客,也指企業內部顧客。企業的內部顧客是指本道工序是為下一道工序服務,即下道工序為上道工序的內部顧客,體現在流程設計上面則應是上道工序為下道工序提供可靠、充分的作業條件。(2)堅持以流程為中心原則。堅持以流程為中心的原則,就是將企業的管理方式從以任務為中心改造成以流程為中心,將原來的一個個孤立的任務,連接成能夠表示任務之間關系的流程。(3)遵循以人為本的團隊式管理原則。因為流程是需要一個團隊來完成的,而是一個人就能完成,所以在流程設計過程中,要貫徹以人為本的團隊式管理精神,注重團隊的整體作用,注重團隊中人員之間的相互配合。(4)流程設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其實,只要一個企業開始運營,就會產出業務流程,之所以單獨提出流程設計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原來企業中的流程大多是在各部門專業劃分的基礎上自發形成的,沒有從企業戰略角度進行精心的設計,有的流程是多余的,有的不科學,運行效率低,沒有實現標準化。因此流程設計應該是漸進式的,而不是激進式的全面推倒后重來,這樣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要更現實一點,而日本的豐田公司、中國的海爾集團的流程再造的經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漸進式的系統化改造比全新設計的激進變革更有效。
2.流程再造的解決方案。從目前中國的生產制造型企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來看,大多數企業都擁有自己完整的產、供、銷系統,因此找到一條貫穿企業整個生產經營活動的主線是流程設計的關鍵,而從訂單的錄入和輸出正好體現了這點。所以制造業的流程設計可以從訂單入手,將企業的整個價值鏈實現過程用流程圖繪制出來(見下圖)。企業實施流程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1)確定流程設計基本方向。企業要做流程設計,就首先要設定流程再造的總目標、總方向、總思路。這需要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再根據企業自身的戰略規劃,將目標進行分解,確定流程再造的出發點,并確定流程再造的基本方針。為使領導下決心進行流程的再造工作,還需要進行初步的可行性分析。(2)全面開啟流程設計工程。企業要啟動流程再造工作必須得做好兩項工作:一是要組織隊伍,二是要確認具體的目標。再造工程需要一支專門的隊伍來完成。由于再造工程涉及到面向業務過程的組織設計,而不是面向功能階層的,所以需要來自各部門的各種專業人才,這樣才便于進行專業交流與協作。(3)選擇有待再造的流程進行優化。在舊的方式中工作多年的主管,習慣于原有的思考與工作方法,盡管有時候也對一些方面感到不滿,但是真正下決心破舊立新,還得有一些具備說服力的論證才行,而且這些論證要是能讓領導下決心的重要因素。一經決定實施再造的工程,就需要去認識和選擇有待再造的業務流程。由于業務過程是由一系列在邏輯上相關的活動組成的,它完成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業務目標,它有一定的活動主體和一定的服務對象,跨越一定的部門,所以要加以全面的分析研究。(4)對有待進行再造的過程進行診斷。在這個時候需要深入研究所選的過程,這一步的內容是了解現有過程,發現潛在的病癥。可以對原先的過程進行分析描述,寫成書面材料。應該從過程的開始一直考察到終了,它可能包括多種功能、多個部門、多個戶以及多種外部聯系。還要把涉及的因素如人力、設備、信息系統等諸多方面弄清楚,可以用工作周期時間、生產線上等待時間與排隊情況、廢品率、顧客滿意程度等現有系統的績效指標來進行描述。如果過程的規模過大、時間過長,可以劃分成一些子過程加以研究。
討論
中國業務流程再造工程走過短短的十幾年歷史,制造型企業應該是走在前列的,但其應用狀況始終喜憂參半。一方面,從一開始業務流程再造就以其思想的先進性和變革的徹底性吸引了許多企業的注意,成為歐美乃至世界關注的熱點。但業務流程再造的不成熟性和其固有缺陷也正逐漸引起人們的重視,目前許多學者都致力于這方面的研究,企業如何建立起一套系統、實用的方法體系來促成業務流程再造由理論到實際的轉變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潘國友,陳榮秋.企業流程再造循環[J].企業經濟,2003,(2).
[2]肖智潤.論企業信息化項目的風險及管理[J].工業技術經濟,2007,(10).
[3]郝云濤,李玉強.淺談制造業企業的信息化與流程變革[J].有色礦冶,2009,(10).
Role of Process Reengineering D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WU Chang-yong,WEI Yuan
1.信息化
信息化是以現代通信、網絡、數據庫技術為基礎,對所研究對象各要素匯總至數據庫,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學習、輔助決策等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各種行為相結合的一種技術,使用該技術后,可以極大的提高各種行為的效率,為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提供極大的技術支持。可以說在現代企業信息化已經無處不在,并且已經與企業的日常經營管理充分融入到了一起,企業的各項資金流、信息流、物流等都要借助信息化工具實現流動和傳動。
2.流程
流程管理大師邁克爾·哈默(MichaelHammer)與詹姆斯·錢皮(JamesA.Champy)對業務流程(BusinessProcess)的經典定義是:我們定義某一組活動為一個業務流程,這組活動有一個或多個輸入,輸出一個或多個結果,這些結果對客戶來說是一種增值。簡言之,業務流程是企業中一系列創造價值的活動的組合。從業務流程的定義來看,它是與企業的業務結合起來的,某一項業務的一組活動組成了一個業務流程。業務流程在運轉過程中,將輸入轉化為輸出,而轉化的依據是為滿足客戶的需求。現代社會,企業組織異常龐大,幾千人、幾萬人的企業遍布我國大江南北;此外,傳統以職能方式對企業組織進行劃分,使得企業內部存在著諸多的職能部門,如營銷、計劃、生產、采購、物流、研發、財務等部門,這些職能部門的存在也將企業整體的業務流程割裂開來。因此,如何從業務流程的角度來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就需要借助信息化工具。
二、信息化與流程的關系
為了更好的理解流程概念、信息化概念,以及信息化與流程之間的聯系,我們就需要研究信息化與流程之間的關系。
1.信息化是實現流程管理的工具
目前,無論在理論界還是在企業界,流程管理已經變得越來越熱門,理論界對流程管理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從BPR(業務流程變革)到BPI(業務流程優化)都飽含了很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而在企業界,以我國企業為例,目前企業管理者已經越來越重視流程管理,很多企業管理者已經看到了傳統的職能式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因此紛紛希望通過流程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貫徹,打破傳統的職能式管理的界限,解決部門之間的相互扯皮的問題,提升業務流程的運作效率。流程管理的方法無疑對企業是有用的,但是在實踐中所發揮出來的效果往往有限,企業在開展了大量的流程梳理和優化工作以后,雖然形成了一系列的諸如流程、制度手冊之類的成果,但是這些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得不到固化,紙質層面的成果往往在企業內部又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執行,很可能使得這些成果付諸東流,成為一堆廢紙。并且還可能造成企業的業務流程規定與實際的業務運作流程存在兩張皮的現象,正所謂得不償失。而為了解決此類問題,企業在開展流程梳理和優化工作時,就需要充分與信息化工作結合起來,將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固話到信息化平臺當中,通過固化的流程減少員工犯錯的機會,促進員工必須按照規劃化的流程來進行操作。此外,信息化工具還能幫助企業收集流程運行過程中的各項數據,幫助企業管理者對流程進行分析,尤其是通過對流程運作過程中的相關績效數據的分析,找到與目標績效數據之間的差距,從而尋找流程優化的機會,為企業的流程優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促進企業流程優化工作的開展。
2.流程管理是發揮信息化工具用途的基礎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信息化系統已經不再僅僅是簡單的信息化工具,先進的信息化系統將其充分與管理思想與方法結合起來,不僅是企業信息化工具,同時也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工具。這就要求企業在使用信息系統前,必須首先對自身的管理水平以及業務流程進行系統的調研,了解在企業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希望通過信息系統改善哪些問題。此外,從流程角度來看,每個企業都有其自身的業務流程,并且基本上每個企業都是不同的;而信息系統本身在設計時也嵌入了一套標準的業務流程,企業在使用信息系統之前,他們自身實際的業務流程必然與信息系統的標準業務流程是不一致的,這就需要企業在使用信息系統前對自身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并且與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進行對比。此時,若需要采納信息系統的業務流程,則需要對企業的流程進行優化;若企業堅持使用自己原來的流程,則需要考慮對信息系統進行二次開發,以促進企業能夠更好的使用信息系統。從我國企業信息系統的使用實踐來看,失敗的案例往往都是企業沒有認識到自身的管理問題所在,并且認識到自身對于信息系統的真正需求,并且建立在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的基礎上再使用信息系統。因此,為了促進企業更好的使用信息系統,發揮出信息系統更大的價值,企業就需要通過流程梳理和優化等工具,建立與信息系統相匹配的規范化的業務流程。
三、如何正確應用信息化與流程之間的關系
通過以上對于流程與信息化的關系的分析,可以說在現代企業管理實踐中,信息化與流程已經密不可分。而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說,他們也只有充分認識到流程與信息化之間的關系,并且利用二者之間的緊密關系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
1.在選擇和實施信息系統前對流程進行系統的調研
信息化系統已經成為了企業日常運作過程中的重要工具,而對于企業來說信息化的投入往往較大,十幾萬、幾百萬、甚至上千萬,而對于如此局的投入如何才能保證其給企業帶來的受益了。這就需要企業在選擇和實施信息系統的過程中,為了提升今后信息系統的使用效果,在流程梳理和優化的基礎在開展信息系統的選擇和實施,首先選擇適合業務業務發展模式的信息系統;其次則是促進自身業務流程與信息系統流程之間的融合,更好的發揮信息系統的價值。
2.將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利用信息系統進行固化
企業在開展流程梳理和優化后,一定要將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在信息系統中進行固化。很多企業的實踐都表明,不能用信息系統進行固化的流程梳理和優化成果往往會被束之高閣,從而無法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只有固化在信息系統中的流程,才能在日常工作中,促進員工規范化的使用這些流程,并且通過日常使用發現這些流程所存在的問題,從而有助于對流程進行優化。企業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固化,要借助OA、ERP、BPM等工作,通過信息化工具讓員工看到流程梳理和優化的成果,并且只有能夠真正固化在OA、ERP、BPM等系統中,才能體現出流程梳理和優化的價值所在。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14)30-0130-02
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面臨著殘酷的競爭。同時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的管理系統進入企業運轉的各個環節,信息化管理系統不僅提高了企業的辦公效率,同時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但是在信息化管理進入財務系統時,卻面臨著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那就是信息化與傳統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的沖突。
1 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基礎工作
在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由于需要多部門的協作,有時一項工作可能需要往返于兩個部門幾次,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費辦公資源,使工作不能在高速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在信息化財務管理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信息化技術對應用活動的管理。在信息化過程中需要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流程進行分析,對應的把各流程在計算機軟件上予以實現,完成財務信息化管理。
比如說在該企業的辦公費用報銷方面,采用的是員工通過員工接口進入財務系統,提交自己的報銷信息,然后財務人員和部門負責人分別審核,最后提交票據完成報銷。流程簡單,時間短。
2 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流程優化方案
2. 1 科學性出發保證財務信息化管理正確有效
首先應當對財務工作流程的特點以及要求進行具體的分析,力求得到準確的辦公流程方案,這樣才能在信息化的過程中保證財務管理系統不會出現漏洞,保證公司的正常運營。通過對傳統財務管理系統工作流程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的流程進行對比,把不需要的環節取消、不重要的環節優化,減輕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負擔,降低復雜度。
2. 2 建立科學的優化評測系統,保證信息化管理優化過程的正確性
建立流程優化評測系統應依照工作流程優化分析所得的需求及目的,從而滿足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基礎需求,在評測系統的組建上應在行政、財務以及基層員工中抽調專業人員,進行該系統的需求分析,只有通過專業人員的分析才能得出專業的結論,但是由于專業人員只是在某個領域內專業,所以在需求分析完成之后還需要由信息管理部門的人員對項目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剔除沒有意義的目標,保留重要目標。另外,信息系統人員不可以擁有“一票否決權”,以防止信息部門員工為了簡化工作而把重要的但是復雜的目標否決。同時在信息化過程中不能只考慮企業目前的狀況而放棄將來的提升空間。要充分考慮企業未來的前景,給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留有充足的提升空間,從而保證企業的發展不會受制于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的落后。
比如說員工的薪資系統,根據合同,確定員工的工資水平,同時錄入員工信息,在每月工資核算日,傳統的工作流程需要財務人員核實每個員工的考勤和業績,然后再到負責人處簽字確認,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錯,并且查證困難。在新的系統中可以通過財務系統直接聯網確認員工的考勤狀況,同時業績方面也可以直接從數據庫中調取信息,這樣就可以在辦公系統中直接確認員工本月的實際工資,大大減少了工作量,并且不容易出錯。
2. 3 優化信息化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的重點
首先要把財務信息的收集流程優化放在第一位,因為財務系統中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財務信息的收集,通過信息系統來實現財務系統的信息收集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還能保證信息無遺漏的收集。通過財務系統的高效收集信息,可以為企業在財務方面增強信息實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之前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出信息在審批過程中會造成多少人力以及精力的浪費。
另外,在銷售人員申請辦公資金的時候,簡化的流程也可以減少工作延誤的可能。比如說一個剛剛入職的沒有什么積蓄的工作人員需要外出辦公,但是經費比較緊張,如果通過傳統流程則很難在短時間內申請到辦公資金,并且如果相關人員外出辦公沒有回來則這個工作可能就無法完成了。
在優化過程中要確定財務主導地位,在財務管理系統中明顯要采用財務主導為關鍵,這樣才能為提高辦公效率打下基礎。在財務信息化優化工作流程過程中,同樣需要創新思維的建立,因為任何工作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保持創新同時保證以人為本,要知道系統終究是為人服務的,這樣才能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2. 4 為達到優化工作流程的目的要加強培訓
因為不同于傳統的工作流程,所以在信息化管理系統剛剛上線的時候由于員工還不熟悉工作流程,從而造成新的工作方式反而使工作效率降低,這就需要員工進行快速培訓進而熟悉新的工作流程。在簡單的培訓之后,新系統的優勢才能體現出來。這時如果再有新員工加入公司則可由老員工指導工作,系統更新之后也只需要簡單改變就可以適應工作。
3 關于信息化財務管理工作流程的優化方法
首先應對傳統的財務管理系統的工作流程進行改造,并針對新的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相應的創新。因為信息化管理系統最根本的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如果完全保留舊系統的工作流程,則信息化就只是一句口號,只不過是用信息技術包裝的傳統財務管理工作而已。同時信息化的財務管理系統還應該從企業的戰略角度出發,為企業的長遠目標服務,提高財務系統的控制能力,優化快速反應能力,讓財務系統能進一步在企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從企業的市場定位確定企業的競爭力所在的關鍵點。
在對外競爭中,如果公司代表在外出談判過程中不能對自身企業有一個很好的掌握,難免在工作中出現各種紕漏,而傳統的財務系統中,員工想要了解信息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從而降低工作效率,要知道在快節奏的發展中,任何一處時間的浪費,無用工作的重復都是企業發展的一個絆腳石。通過新的財務管理系統,相關公司員工可以快速對情況做出判斷,節省大量的時間。
另外,制定企業規劃的工作人員也一樣需要快速了解公司情況,傳統的工作方式不僅人力資源浪費嚴重,并且信息處理過程中如果出現差錯則很容易將企業引入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是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會把最正確的信息用最短的時間顯示給相關的人員,而不必經過任何中間環節,從而大大降低工作中出現錯誤的概率,這樣由于愚蠢而導致的決策錯誤就可以完全避免了,為企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風險。在激烈的競爭中,任何一點細微的風險都有可能產生蝴蝶效應,所以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絕對不是聳人聽聞。而信息化的管理系統正是對細節最好的處理方式,所以信息化的優勢一目了然。
4 結 論
基于以上討論可以看出,在現代化進程越來越快的市場經濟中,若想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必須從每一個細節提高企業的資本,而財務管理系統在整個環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優化財務工作流程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優化過程中不僅要考慮企業內部的因素,同時對外部發展情況也要有相應的理解。所以在優化過程中必須采用謹慎的態度,同時大膽創新,為企業長遠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汪慧甜. 會計信息化服務市場的財政監督[D].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2012.
[2]宋瑩瑩. 安徽省農業企業會計信息化問題研究[D]. 合肥:安徽農業大學,2012.
[3]仇銘燕. 基于會計信息化下的財務會計流程優化[J]. 財經界(學術版),2013(12).
1.“業財分家”,財務信息難揭示運營狀態
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成熟發展的同時,企業的管理經營流程也在不斷的優化,而此時傳統的財務會計流程由于沒有采用科學的會計處理技術,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傳統財務核算流程的信息記錄方式存在一系列缺點:速度慢,操作復雜,信息運用不及時,由此導致企業內部存在的問題無法通過財務信息及時的表露和反映出來,企業的財務流程無法全面準確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態,這在很大程度上給財務信息與業務活動的融合產生了阻礙,降低了財務信息與業務信息之間的協調統一性,財務信息的滯后性和片面性導致企業不能以財務信息為依據對業務活動進行調整,時滯效應較大,妨礙企業進行戰略決策。
2.信息片面,經濟活動未得到充分反映
財務會計流程經歷了從手工記賬到半手工記賬的過渡,傳統會計核算的特點是核算工作圍繞各種會計憑證進行。會計人員根據經營活動的產生的原始憑證編制和登記記賬憑證,對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編制財務報表,從會計人員按一定順序獨立完成記賬過渡到后來對針對獨立的系統進行操作。雖然這種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精確度較高、易于操作等優勢。但由于各系統之間存在獨立性,無法實現資源和信息的共享,由此造成財務信息較為片面,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難以系統全面地反映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
3.信息滯后,難為決策提供有效依據
由于科技條件存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傳統的會計核算往往是在企業業務發生一段時間之后才開始進行的,會計核算與業務發生時間的不同步導致了企業會計信息存在滯后性。此外,在實際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流和物流信息的搜集也常常晚于業務實際發生時間,相關的會計信息未能及時有效地搜集。由此產生的會計信息滯后性使得企業的經營狀況沒能通過會計信息及時反映出來,可能導致企業決策者的決策失誤。
4.信息斷流,缺乏聯系失價值
現階段企業應用的傳統的財務核算流程是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的,各個核算體系之間缺乏信息交流和聯系,在傳遞過程中各模塊孤立存在,缺乏信息傳遞應有的綜合性和統一性,使得會計信息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傳統的會計核算流程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業的業務信息,但由于沒能將不同模塊,不同層次的信息進行串聯與融合,使得這些孤立存在的信息缺乏應用的價值。
二、優化企業財務核算流程的優勢
隨著經濟技術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要想獲得生存和發展,就要努力提高競爭實力,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并不斷跟上時代的發展進度。做好財務管理工作是企業提高自身競爭能力所必須做到的,而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流程的優化則是做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必要條件。以信息化作為優化財務核算流程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可以提高企業財務工作的效率,保障資金使用安全,促進財務工作與業務活動的緊密聯系,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奠基。
當前,發達國家企業在財務核算流程上已基本實現信息化、自動化,突破了傳統會計核算中主要以部門職能劃分核算單位的固有壁壘,采用了按照企業財務運作流程統一進行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下企業財務信息基本可以實現自動化處理,有效實現企業決策者對企業財務信息的實時共享,減少傳統會計核算流程中重復性地對原始憑證的核對審核的步驟,可以有效提高核算的科學性和準確性,避免了傳統流程下會計信息核算后信息間的人為傳遞。因此,信息化時代的企業財務會計核算流程應該摒棄傳統的人工核算模式,向信息化轉變,在這一過程中,除了需要在信息錄入階段需要人工向核算系統輸入有關數據,此外在核算階段和信息輸出階段都是由企業的財務計算機系統進行的,大大減少了人工操作的時間,可以大幅度提高企業財務核算流程的科學性和準確度。
三、以信息化來優化企業財務核算流程的具體措施
基于會計信息化優化企業財務核算流程,主要有以下幾個切入點和著手點:
1.簡化會計核算流程
傳統會計核算流程繁瑣復雜,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不能順應時代需要,逐漸被時代淘汰。要實現財務會計流程一體化模式,現階段主要任務是盡可能簡化會計核算流程,提高企業通過數據庫實時獲取財務數據和信息的便捷性,保證財務決策更加科學合理。企業要善于將生產經營活動的業務信息轉為記賬憑證,及時錄入數據庫中,最后生成財務報表。對于流程中不能產生價值的環節應予以刪除,廣泛有效地運用網絡信息技術,加強財務信息與其他各部門業務信息之間的傳遞和數據共享,擴大信息系統運用的覆蓋面,將財務信息系統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2.統一數據標準
利用信息化的優勢優化財務會計核算的另一主要工作就是企業要對內部經營數據的標準進行統一,建立、加強數據標準建設。將原始數據進行加工成為標準編碼的“源數據”,各部門、各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源數據通過信息技術的加工可以實現內部數據資源共享。按照會計核算軟件的數據標準要求對憑證、賬簿、報表的數據結構進行設著,逐漸向會計記錄的電子化、標準化靠攏。
3.重組會計部門組織結構
會計核算流程的轉變勢必要對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產生影響,也會使得各部門的職能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會計人員的主要工作由之前的整理、收集數據轉變為對會計信息進行監督,具體包括事前、事中、事后。優化后的財務核算流程將會計信息的匯總處理的工作交給計算機進行,原始數據的錄入工作也被轉移到各業務部門,會計人員從原有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來,主要工作職能由信息核算到分析財務信息為企業制定決策轉換。為推進信息化財務核算流程的實施和應用,會計部門需設置系統部門和財務小組等職位,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的定期維護主要是由系統部門完成的,該部門還需要針對企業的實際情況優化原有的信息系統或開發更適應企業的新系統,財務小組的工作重點則是由被動核算轉為主動管理,更好利用財務信息為企業服務。
4.建立完善財務核算制度體系
關鍵詞 企業 財務信息化 會計流程再造
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日益完善與成熟,企業管理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仍不容忽視,如制度落實不嚴格、財務手段不嚴謹、賬實不符、暗箱操作等問題嚴重,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隨著企業信息化管理進程的加快,財務信息化過程中應積極引入會計流程再造,改善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目標。
一、會計流程再造的主要內容
會計流程的基本涵義為:改變傳統組織形式下的分工束縛,提倡多元化的組織形式,以企業發展實際為出發點、以市場發展為導向,科學地運用財務信息技術,實現會計環境的優化轉變。在企業財務信息化中實行會計流程再造,一方面,在確保會計業務與其他各部門業務相協調的前提下,針對會計業務的特殊性,實現資源整合;另一方面,通過會計流程再造推動整體構建流程的再造,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1.樹立全新會計觀念
應該認識到,會計流程的再造,并不意味著原有會計流程和全新會計流程之間的矛盾對立或完全排斥。也就是說,會計流程再造不需要完全否定原有的會計流程,而是一種重組或優化。以我國當前企業的信息化系統實施狀況來看,財務信息化中的會計流程再造并不是短時間內即可完成,而是需要以全局角度為出發點,完成從“整體準備――局部改造――全局重建”的過程,逐漸擴展改革的廣度與深度。
2.優化會計組織
在財務信息化環境中,業務部門也應成立專門的數據處理崗位,并配以數據錄入員、記賬員、審核員、管理員等具體職務,而會計部門只需要設立相應的財務小組即可,但是涉及的任務較多,如財務信息化模塊的使用、管理數據庫、維護系統、收集財務信息、管理與監督等。
3.鼓勵全員參與
首先,在會計流程再造過程中,需要企業所有人員的努力,尤其是會計工作人員,必須形成團隊協作意識,加強合作,共同完成績效目標。其次,企業全體人員應樹立創造價值的理念,實現良好的溝通、協調,促進企業目標的順利實現,做到價值增值。另外,在財務信息化過程中,信息交流是雙向性的,會計流程再造必須在此范圍內進行。
二、會計流程再造的基本步驟
在企業財務信息化環境中實行會計流程再造,主要結合企業原有會計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滿足企業日益發展帶來的管理與決策需要,對現有的會計核算等業務流程進行改造,具體步驟如下:
1.分析企業需求
分析企業的需求,是會計流程再造的基礎與前提,應該認識到,企業財務工作必須圍繞企業發展實際而進行,思考如何才能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為企業發展提供科學決策、 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等。通過對企業需求的分析,實現會計流程與業務流程的協調發展。一般企業實行會計流程再造主要為了實現以下目標:
(1) 實現企業內部經營數據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信息孤島弊端;
(2) 完善集中式、高效率的管理體系,加強對各部門、各崗位的監控,避免出現權利漏洞;
(3) 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由單一的財務核算,轉變到財務分析、財務管理層面;
(4) 促進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相協調,加快企業內部資金流、信息流、價值流的同步化;
(5) 完善網絡財務信息系統,加強管理,發揮遠程監控作用。
2.現有流程的分析和判斷
以當前會計流程的應用狀況為出發點,進行細致、全面、深入地分析,通過調查,總結傳統會計流程中存在以下問題亟待解決:
(1) 手工重復工作較多,工作效率不高,環節繁瑣;
(2) 沒能實現真正的數據共享,企業各部門之間存在信息孤島現象;
(3) 部分監管手段落實不到位,缺乏統一化、集中化管理;
(4) 會計科目設置較隨意,給數據的統計與分析帶來難度;
(5) 信息傳遞速度慢、成本高。
3.會計流程的再設計
在會計流程再造過程中,應將企業需求和實際存在的問題相結合,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完善:
(1)統一設置基礎規范。在企業范圍內,采取統一的會計制度、會計原則及信息系統,尤其對會計科目統一化,以便于企業的統一管理;
(2)完善企業集中管理。在企業中建立集成化的財務信息系統,一方面,將系統的集權在企業最高領導下;另一方面,實現網絡服務器與數據服務器的集中化。這樣,更利于企業各部門、對外等服務與共享,同時提高信息化運行的安全性。
(3)提高信息化系統的處理效率。通過計算機系統強大的自動處理功能,再加上人為設定的程序配合,自動生成會計憑證,提高時效性,加快數據匯總,改變傳統的手工作業弊端,提高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
(4)完善在線財務網絡服務。確保企業財務信息系統可以支持遠程控制、Web功能,可隨時查詢會計數據、賬簿、憑證、報表等相關信息,實現在線處理。
(5)簡化審批程序,提高系統運行效率,縮短業務流程的處理時間,落實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例如通過目標管理、預算管理等手段,提高內部管理水平。
(6)建立健全信息反饋體制。決策是為信息管理服務的重要手段,怎樣才能將信息報告及時、完整、準確地反饋給信息需要者,也是會計流程再造的重要內容與根本目標。
三、會計流程再造的成果
通過會計流程再造,優化企業財務信息管理,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通過會計流程再造,實現集中管理和分散管理的統一化,主要具備如下成果:
1.財務制度與管理的統一化
為了實現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一切工作處于可控范圍內。企業應采取統一的財務管理制度與程序,統一配置資源,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強化成本控制、考核目標、利潤目標等,通過賬務分離、權責分離以及計量單位與報表的統一、考核與績效的統一等原則,加快企業財務信息的采集與處理能力,滿足現代化企業發展的會計核算需求。
2.實現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統一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涉及到的采購、銷售、固定資產、福利待遇支出等事項,在系統中按照固定的模板,進行相應的憑單賬務處理,提高財務實時監控與核算能力,通過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的統一化,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延伸了企業的財務控制范圍。
3.實行全面預算管理
為了實現企業經濟利潤最大化目標,應對整個企業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包括成本預算、費用預算、采購預算、銷售預算、管理預算、現金收支預算以及損益預算等,同時建立預算的編制、控制、追蹤、分析等全過程管理體系,在企業內部建立預算管理體制,完善以成本、利潤、投資為中心的考核體系,確保企業一切生產經營活動按照預算管理有序進行。
4.規范合并報表
對企業一切交易活動,可在內部實現快捷、精準的對賬,可確保企業各部門財務數據的及時上報與統計,財務部門可對數據實行實時匯總、合并與分析,將整個經營管理處于可控范圍內,為企業決策提供重要依據,適應市場變化需求。
5.提高企業處理數據的能力
通過企業內部建立大型數據庫,給企業財務處理數據能力帶來更高要求,確保企業數據的安全性、高效性,提高網絡管理性能,以提高企業財務處理效率,確保企業各項日常財務管理的有序開展。利用Web功能,實現數據的遠程錄入、會計憑證收集、形成報表等遠程操作,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
由上可見,在企業財務信息化管理過程中,以科技手段取代傳統的人工操作模式,塑造了更高效、更合理的業務流程,極大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是會計信息化的一場革命。
參考文獻:
[1]高秀蘭,張秀霞.企業集團財務信息系統建設與會計流程再造.沿海企業與科技.2008(2).
[2]曹官準,張東升.企業信息化建設中的MES系統應用研究.時代經貿.下旬.2009(2).
[3]范興昌.企業流程再造應確立的幾個管理理念.商場現代化.2009(6).
[4]王凡林.淺談如何建立信息化財務預警系統.商業研究.2006(8).
[5]院振強.基于信息化的企業流程再造實施研究.江南大學:企業管理.2008.
中圖分類號F5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9-0058-02
0 引言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以及經濟結構的調整,現代物流逐漸成為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其中,鐵路貨運物流作為物流業的主要環節,為了獲得進一步發展,也要向現代物流發展。鐵路物流是通過鐵路干線或相關服務開展物流活動的綜合性過程,包括鐵路運輸系統及其服務供應鏈網絡[1]。
目前隨著我國物流業迅速發展,鐵路運輸企業也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然而,鐵路貨運在運輸方式上表現出方式單一,路局間運輸缺乏集中等問題;在運輸市場份額占有表現出逐年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傳統的運營方式、硬件設施匱乏及信息化水平低等影響因素,也使鐵路貨運企業無法滿足物流的市場需求,其發展面臨著越來越嚴峻的挑戰[2]。
1 鐵路貨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分析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方式的變化,物流技術也朝著專業化、高科技化、集成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方向得到了普遍的發展,同時,也為鐵路貨運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1.1 鐵路路網及業務優勢
供應鏈指從原材料采購直到消費全過程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相互配合作用的結構,直接影響著產品的成本、流通的時間、效率及企業的效益。其成功的運作需要專業的物流服務作為支持。鐵路作為我國的重要基礎設施和國民經濟大動脈,擁有發達的路網,其貨物運輸在貨物交通運輸中具有自身的優勢,同時,鐵路貨運行業在貨運業務上也具有繼承性。
1.2 鐵路資源優勢
鐵路貨運企業目前大多擁有發展物流所需要貨場、倉庫;較完備的裝卸、搬運和存儲系統;具有規模的鐵路中轉運輸網絡和集裝箱化運輸體系。已具備實現包裝、倉儲、裝卸、中轉和配送等物流服務的基本能力,為發展現代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提供了有利條件。
1.3 較完善的鐵路貨運企業管理
鐵路擁有通信線路12多萬公里,各路局也已經使用可實現貨運計劃的計算機聯網系統,與部分主要貨主實現了聯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信息網,為進一步構建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平臺提供支持。
2 鐵路貨運企業實現信息化的可行性
近年來,物流業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一方面是由于經濟發展、市場發展因素引起,然而不可否認,另一方面是信息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化已成為實施現代物流的基礎[3]。
近年來,鐵路信息化的建設也得到迅速發展,面向貨運的TMIS系統已經連接了全國的各個車站,面向調度的DMIS系統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這些都成為鐵路行業信息化、現代化的穩定基礎,為構建鐵路貨運企業的信息化系統提供了保障。
3 鐵路貨運企業信息系統實現及關鍵技術研究
鐵路貨運企業信息化是鐵路運輸生產的客觀需要,其實現不僅提高了鐵路貨運供應鏈的生產和管理效率,也是促進鐵路貨運不斷改革和創新的主要手段,其實現的基礎就是構建企業信息系統。
3.1 鐵路貨運企業貨運信息系統
鐵路貨運企業貨運信息系統是一個管理先進、流程合理的大型信息系統平臺。主要實現運輸管理、倉儲管理、裝卸搬運管理、配送管理、專列管理、鐵路集裝箱管理、鐵路貨場管理等功能,包括合同管理、訂單管理、鐵路計劃管理、物流調度管理、倉儲管理、運輸配送管理、客戶關系管理、財務結算管理、系統管理等功能模塊,可實現以鐵路運輸為主線,多種運輸為延伸脈絡的一體化物流運輸網絡信息化管理。鐵路貨運企業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鐵路貨運物流信息系統結構
3.2 鐵路貨運企業信息化關鍵技術研究
構建鐵路貨運企業信息化系統的關鍵技術包括:鐵路貨運業務協同技術、電子商務[4]、客戶資源管理[5]和物聯網技術[6]。
3.2.1 鐵路貨運業務協同技術
鐵路貨運企業要滿足包含運輸物流、生產物流、供應物流等方面的業務需求,需要結合供應鏈物流業務全過程,分析業務協同平臺架構及數據集成技術,數據安全傳輸機制。考慮貨物從交貨人向接貨人實體流動過程中的運輸調度、倉儲優化、物流跟蹤技術和配送服務技術等,根據貨物的不同屬性,有針對性的提供貨物裝載優化方案和加固優化方案,實現貨運物流的全程服務供應鏈協同管理。
3.2.2 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全球信息化的產物,也可說為是信息化的高級形式,指信息流、資金流、商流和物流的有機綜合以完成商品交易的一種商務模式。其中,物流作為電子商務的最終結果,包括配送、貨物到發的驗收付款的全過程。鐵路貨運企業發展電子商務將有助于實現其實現貨運信息電子化和貨運管理網絡化,并實現客戶對貨物運輸的全程監控。
3.2.3 客戶資源管理
隨著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B)理念在各個行業中的廣泛應用,鐵路貨運企業也漸漸認清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重要性。針對鐵路貨運企業客戶這一重要資源,除考慮其自身具有的市場價值外,還應關注鐵路客戶的信息價值、規模價值、品牌形象價值、網絡化價值等方面,并構建包括客戶信息管理、客戶分類信息管理、貨物運輸管理和貨運支持信息管理等四個子模塊的完整貨主信息管理系統。鐵路客戶資源資源管理系統如圖3所示。
圖3 鐵路客戶資源管理系統
3.2.4 物聯網技術
物聯網指通過射頻識別技術、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信息傳感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品和互聯網連接起來,進行信息交換和通訊,以實現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實現鐵路貨運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毫無疑問應該引入物聯網技術。一種有效的途徑是在貨物標簽中植入識別芯片,對貨物的出入庫相關信息進行記錄,實現貨運跟蹤、調度和安全控制。
4 結論
信息化是鐵路貨運企業發展現代物流的有效戰略途徑。鐵路貨運企業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研究鐵路貨運的特點,構建具有針對性的鐵路貨運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實現物流、信息流的統一,為鐵路貨運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但鐵路貨運企業在發展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現代物流的同時,不應忽視其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誠.鐵路物流發展理論及其支撐技術研究[M].北京:中國物資出版社,2011.
[2]羅濤.淺析鐵路貨運物流化[J].鐵路運營技術,2008,14(1):24-26.
[3]吳敵,王靜,姜放放.鐵路貨運企業向物流信息化方向發展的探討[J].物流科技,2005,29(12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