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2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重癥病人護理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腦出血是指非創傷性腦實質內的出血,主要是腦內小動脈或毛細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腦實質而引起一系列癥狀和體征,腦出血急性期是指發病3~4周,此期病人極易發生腦疝、中樞性高熱、電解質紊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應激性潰瘍、褥瘡等并發癥,從而導致病情惡化,甚至死亡。在腦出血急性期對患者進行系統而有效的護理,可及時發現病情變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提高該病的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現將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68例腦出血患者的護理總結報道如下。
一、臨床資料
所有病人均經頭顱CT后確診,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偏癱,本組男152例,女116例,年齡25~79歲。
二、病情監護及護理
2.1常規監護病人安置在NICU監護室內,頭部抬高15°~30°,頭部置冰帽或冰袋,保持肢體功能位置,躁動不安者加床擋,取下假牙,以防誤入氣管,連接多功能監護儀監測心電、呼吸、脈搏、血壓血氧飽和度、體溫的變化,發現并處理異常情況。
2.2顱內壓監護腦出血急性期,病人顱內壓急劇上升常常誘發腦疝而死亡,應充分了解顱內壓增高的各種臨床征象,警惕腦疝的發生。內科常用的降低顱內壓的方法有:①臥床休息,保持安靜,取頭高足低位,避免用力排便、壓迫眶上神經及過度活動頭部。②應用高滲脫水劑:20%甘露醇、甘油果糖注射液。③其他:速尿、地塞米松等藥物的應用。在應用脫水劑時應保持快速靜脈滴入,觀察血壓和尿量變化,注意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尤其注意鉀的補充和心腎功能,并準確記錄出入量。
2.3病情監護
2.3.1意識、瞳孔的監護意識障礙是腦內損害程度的直接反應指標,若發病時雖有意識障礙但程度不重或逐漸清醒者預后良好,若發病時意識障礙較輕,但很快加重者預示病情危重預后較差。意識障礙的程度與出血量的多少、出血部位、腦干受壓及腦水腫的程度有關。對于腦出血昏迷的患者,病情的判斷及預后的估計尚應結合眼球運動、瞳孔對光反射和昏迷持續時間進行綜合評估。患者眼部體征的變化還可提示腦出血發生的部位,如兩眼注視病灶側,瞳孔正常大小,對光發射存在,提示右內囊出血;若瞳孔中度縮小,兩眼球向病灶對側凝視,可伴有眼球震顫、眼球分離及外展麻痹,提示小腦出血;若眼球固定,雙側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對光反射消失,提示病情危重。因此,護士要觀察患者瞳孔的大小、是否對稱及對光反應等變化,每2小時觀察意識瞳孔狀態并記錄,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助處理。
2.3.2生命體征的監護①體溫腦出血患者常累及下丘腦、橋腦而阻斷下丘腦對體溫的正常調節致使體溫極度增高,可以物理降溫,采用冰袋冷敷頭部及溫水擦浴,每4小時監測體溫一次。若因感染所致體溫升高,則應對癥處理。②脈搏呼吸脈搏弱時提示可能有循環衰竭現象,脈搏緩伴呼吸深而慢說明顱內壓有升高的趨勢,嚴密觀察呼吸節律、頻率、幅度改變,腦出血早期呼吸深而慢,如病情惡化,可表現為快而不規則的呼吸或呈潮式呼吸、嘆息樣呼吸等,說明呼吸中樞受到損害。③血壓密切注意血壓的變化,適當應用降壓藥物以控制過高的血壓,可防止再度出血。一般應使血壓徐緩下降到腦出血前原有的水平,切不可降壓過速、過低,以免引起腦供血不足,加重腦損害。
2.4并發癥的預防
2.4.1褥瘡的預防不宜做大幅度翻身,宜用軟墊于患者一側臀部肩部等骨突出受壓部位,每2~3小時將軟墊移墊于另一側,動作宜輕柔,盡量不牽動頭部,翻身時忌拖、拉、推。床鋪清潔、干燥、平整無碎屑。每周用溫水行床上擦浴,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洗凈及臀部。昏迷患者應慎用熱水袋或冰袋,以免引起燙傷、凍傷。
2.4.2肺部感染的預防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定時翻身叩背促進排痰,痰液粘稠不易咳出時,給予NS20mL+糜蛋白酶800萬U+慶大霉素24萬U,霧化吸入,每日兩次,有呼吸困難者,及時行氣管切開,認真做好氣管切開的護理。吸痰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一次吸痰不超過15s。
2.4.3泌尿系感染的預防在嚴格無菌操作下留置導尿,每日更換尿袋,每日消毒尿道口和會陰兩次,保持導尿管的通暢,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量并記錄,必要時做尿培養,定時,訓練其膀胱功能。
2.4.4應激性潰瘍的預防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與腦出血的嚴重程度相關,病情愈嚴重發病率越高且出血量越大,觀察患者意識、面色、肢體溫度及生命體征變化,嘔吐物和大便情況。置胃管的病人,鼻飼前抽吸胃液,觀察胃液顏色、量、性狀,實驗室檢查如紅細胞計數、紅細胞比積、血紅蛋白等,無其他原因可解釋的腹脹、腸鳴音活躍、躁動、呃逆、尿量減少等,要警惕消化道出血。
三、討論
重癥腦出血急性期的護理工作是細致而繁重的,關系到患者的生存。護理人員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熟練過硬的技術,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生命體征的觀察,精心護理,減少并發癥,促進機體功能恢復,對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微微。腦出血及其并發癥的內科治療[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5,11(5):233.
[2]李謙。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觀察與護理。//中國臨床醫藥與衛生學[M].成都: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442.
重癥醫學科是醫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的地方,收住的病人往往處于生死關頭,病情瞬息萬變,甚至有猝死的危險。重癥醫學科的護士參與搶救的全過程,及時準確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并24小時動態監護病人病情。護士嚴密監護的結果和治療經過供醫生作為診療參考,動態調整診療方案。因此,重癥醫學科護士在搶救危重病人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她們的素質和護理質量直接影響到病人搶救的成功率。現把我院重癥醫學科護士規范化培訓經驗介紹如下。
1 我院重癥醫學科概況
1.1 我院屬于縣市級三級乙等綜合醫院,編制床位500張,重癥醫學科編制床位10張。年均收治病人1287人,床位使用率達75.8%,搶救成功率87.6%。
1.2 重癥醫學科護理人力資源配備 配備正護士長1人,副護士長1人,護士24名,護理員3名,床護比為1:2.6,符合國家綜合醫院人員配備標準。
1.3 重癥醫學科護理人力結構 配備的26名護士中,本科學歷4人,專科學歷8人,中專學歷14人;副主任護師3人,主管護師4人,護師4人,護士15人。
2 重癥醫學科專科護士培訓
2.1 護理人員素質
2.1.1 重癥醫學科固定在崗護士條件:①必須取得護士執業證書;②在醫院其它科室試用3個月,經理論、技能考試合格;③在全院內、外大科輪轉滿3年,具有一定臨床護理經驗;④經過三個月的專科準入培訓,培訓結束后經理論、技能考核,成績達標,方可從事重癥醫學科的護理工作。
2.1.2 重癥醫學科收住的均為危重病人,隨機性大,病情嚴重而復雜,病情程度難以估計,往往需要緊急搶救。因此重癥醫學科護士還必需具備以下條件:①專業性強,知識面廣。認真學習護理專業知識,掌握護理新動向,了解各種危重病的臨床表現、搶救程序,熟練掌握各種器械、儀器性能及使用方法,有精湛的護理技能和敏銳的觀察力;②鎮定自如,反應靈敏,操作熟練,忙而不亂,爭分奪秒地配合醫生進行及時、準確、有效的搶救。③堅守崗位,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認真執行“三查”、“八對”。④ 語言要有專業性、邏輯性,符合職業道德要求。具有雙向法律防護意識,既要保護病人的利益,又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2.2 綜合培訓
在臨床內、外大科輪轉了三年的護士已具有一定的護理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但對危重患者的病情觀察、如何配合醫生進行搶救及緊急情況下搶救儀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識尚有欠缺,因此,對她們進行重癥醫學科的專科培訓具有重要意義。
2.2.1 專科準入培訓 培訓時間為3個月,培訓內容如下:第一周:①熟悉重癥醫學科的概況、環境布局;②掌握重癥醫學科的各項規章制度、各班次的工作內容及崗位職責;③掌握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護理。第二周:①介紹接、送病人的程序;②在帶教老師指導下看護一個病情較穩定的病人;③講解心電監護儀的使用、消毒及保管。第三周:①熟練掌握病人生活護理及基礎護理;②熟練插胃管、喂食,留取各種檢驗標本。第四周:熟悉外科各類導管相關知識及護理操作規程。第五周:①掌握深靜脈置管護理;②學習動脈血氣分析的采集及血氣分析報告的閱讀。第六周:學習本科表格式護理文件書寫格式,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書寫護理記錄。第七周:熟悉有創血壓監測相關知識,掌握有創血壓監測。第八周:掌握輸液泵、微量泵的臨床應用及護理;能獨立進行人工氣道的護理。第九周:①掌握簡易呼吸器使用的相關知識;②學習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的技巧;③掌握醫囑處理流程,熟悉使用電腦處理醫囑。第十周:熟悉呼吸機使用的相關知識及操作技能。
第十一周:熟悉呼吸衰竭及ARDS的診斷、臨床表現、治療及護理。第十二周:學習心電除顫技術,掌握心肺復蘇術。
2.2.2 專科理論知識培訓 科內理論培訓:每月二次業務學習;每月一次護士長晨間提問及護理業務查房;每二個月一次專科、三基理論考試;每季度一次護理疑難病例討論,并做好記錄。護理部理論培訓:①五年以下護士:每月一次護理業務學習,每月進行一次專科、三基理論考試,成績達標;②五年以上護士:每季度一次護理業務學習、專科及三基理論考試,成績達標。每季度一次全院護理業務查房和疑難病例討論。 轉貼于
2.2.3 專科操作培訓 護理操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我們通過示教、講解、提問、討論的方法提高護士對護理操作技能的認識,加深對規范化操作流程的印象。最需要接受的操作培訓項目是:簡易人工呼吸器的使用、心肺復蘇術,這也是患者突發心跳驟停后,在醫生未到搶救現場時護士可以獨立完成的急救操作,盡早實施此類操作能為患者獲得成功復蘇奠定良好的基礎[1]。其次是:監護儀的使用、呼吸機的使用、除顫儀的使用、氣管切開護理、氣管內吸痰、經口鼻吸痰、接手術后患者、中心靜脈壓監測、靜脈滴(推)注泵的使用、動脈穿刺術、軸線翻身法、心電圖機的使用等。
科內操作培訓:護士長定期組織全科護士進行專科操作培訓,每季度有計劃地進行各項操作考核,并做好記錄。護理部專科操作培訓:指定專人負責重癥醫學科護士進行專科操作培訓,每季度有計劃地進行專科各項操作考核,成績達標,與個人年終考核成績掛鉤。
2.2.4 規范交接班培訓 采取主動流程管理模式進行交接班,在交接班過程中,接班護士對患者病情的掌握較傳統的交接班模式更全面,更能發揮護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護士的風險意識和對患者病情的觀察能力,避免發生護理不良事件[2]。護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每周二次進行跟班檢查,以強化規范化交接班。
2.2.5 專科再培訓 重癥醫學科護士每兩年需參加各級護理學會舉辦的學習班、專題講座或學術論文交流,培訓率達100%;每兩年接受院部專科再培訓,考核成績必需達標,方可繼續從事重癥醫學科的護理工作。
2.2.6 選派外出培訓 為了掌握護理學科專業發展的趨勢,在臨床實踐、管理、教學、科研等方面具有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護理部每年選派重癥醫學科優秀護士參加國內各種短期培訓班或進修學習;為了配合醫療開展各種新業務、新項目,選派優秀骨干與醫生同步外出進修學習,以提高專科技術水平。
2.3 科室考核與綜合鑒定
2.3.1 重癥醫學科上崗護士培訓結束后,由科室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對其進行專科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基礎護理操作考試。
2.3.2 護士長組織全科醫務人員根據考試成績和平時工作表現進行無計名投票,對新上崗護士進行綜合鑒定,考核合格者方可從事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對確實不能適應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的護士,由護士長遞交書面報告上交護理部,嚴格把好留用關。
2.4 滿意度調查
2.4.1 護士長帶領科室護理質量管理委員會成員對住院患者每月進行一次滿意度調查,做好記錄,并與個人獎金分配掛鉤。
2.4.2 護理部每月一次對科室住院患者及全院醫生發放問卷調查表,了解病人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醫生對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價。
2.4.3 將各種問卷調查結果與科室護理質量考核、護士長個人考核及十佳護士考核掛鉤。
3 小結
重癥醫學科在崗護士經過嚴格規范的專科培訓后,專業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能、配合搶救能力、病情觀察能力及應急處理能力均明顯提高,全面提升了護理質量,病人及家屬對重癥醫學科的護理服務滿意度達99.2%,全院各科醫生對重癥醫學科護理工作質量滿意度達98.7%,在確保醫療護理安全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 資料
2007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綜合ICU對139例重癥患者(需心肺復蘇患者除外)采用半坐臥位進行經口氣管插管,男93例,女46例,年齡14~81歲。其中重癥肺炎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27例,急性心力衰竭19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1例,多發性肋骨骨折并血氣胸9例,急性重型顱腦損傷28例,腦出血19例,大面積腦梗塞12例,農藥中毒并呼吸肌麻痹6例。停留氣管插管時間1~28 天,平均13天。
2 方法
2.1準備物品:可搖高床頭的病床、供氧裝置、簡易呼吸器及面罩、喉鏡、合適型號氣管導管、導絲、牙墊、石蠟油、開口器、固定布帶、10ml注射器、吸痰機、無菌手套、Magill鉗、短效鎮靜藥:咪達唑侖。
2.2患者的準備:患者取半臥位,可根據患者的呼吸情況、病床的高度及插管者的操作舒適度選擇20~50度臥位角度,一般調整臥位角度后,使患者頭部位于醫生的胸部正中高度[1]護理論文,頭后仰,可使患者頭略高床緣,處于頭部過伸位,隨后按常規經口氣管插管方法插管。
2.3 如氣管插管前患者血氧飽和度低,一般使用簡易呼吸器面罩加壓給氧2~3分鐘,使血氧飽和達90%以上再行插管。
3 結果
139例重癥患者中,136例采用半坐臥位經口氣管插管成功,插管成功率97.8%,3例氣管插管出現困難(1例曾有頸椎內固定手術史,1例有鼻咽癌放射治療病史,另外1例合并扁桃體腫大),經嘗試3次插管失敗后改用纖支鏡引導下經口插管成功。插管過程中觀察139例患者心率、血壓、呼吸、血氧飽和度無較大波動,且插管過程中無明顯不良并發癥發生。
4 討論
4.1傳統氣管插管多選擇平臥位,通過將病人置于“鼻吸氣”使其口、咽、喉的軸幾乎成一直線,這種以寰枕關節為軸,頸部屈曲、頭部輕度過伸。但一項磁共振研究對這一概念提出了質疑,這三個“軸”在中立位、單純過伸位和“鼻吸氣”三個中任何一個都不可能成一直線[2]論文范文。另外,一項對有選擇的外科病人的隨機研究證明:“鼻吸氣作為一種實施經口氣管插管的方法,其效能并不優于單純頭部過伸位”[3]。在平臥位氣管插管時,操作者在插管時一般需要下蹲彎腰來觀察聲門位置。而采用半坐臥位插管時,術者只需稍彎腰或不彎腰,低頭就可以窺見聲門,可以增加操作者的舒適度,節省體力,縮短氣管插管時間。
4.2對昏迷、頻繁嘔吐、顱底骨折致口鼻流血較多,但咳嗽反射尚好的患者,如此時采取平臥位氣管插管,插管刺激患者咳嗽時可引起口咽腔內嘔吐物或血液直接噴射向操作者。而采用半坐臥位氣管插管時,可由于患者與操作者夾角變大而減少被污染的機會,對操作者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且將病人置于部分傾斜或反Trendelenburg可減少反流和誤吸的危險[4]。
4.3 大多數肺心功能較差的重癥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時呼吸已極差,呈端坐呼吸或急性肺水腫狀態護理論文,或者大量液氣胸患者需強迫坐位,此時的可能是患者最舒適,如果強迫改為平臥位進行氣管插管,患者可能很不適應,會出現煩躁不安而加重缺氧,使病情進一步加重,甚至有呼吸、心跳驟停等并發癥發生的可能。此時如為患者采用半坐臥位氣管插管可以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另外,有研究證實過度肥胖的病人,運用頭部抬高25度的可以提高預充氧的效果[5],從而減少氣管插管過程中并發癥的發生。
4.4 Bulger等[6]人的一項大樣本回顧性研究顯示,快誘導插管的成功率為97.8%,本研究半坐臥位經口氣管插管成功率與之對比并無差別。因此,對重癥患者采用半坐臥位進行經口氣管插管,成功率高,并發癥少,可增加患者及操作者的舒適度,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杜斌.麻省總醫院危重病醫學手冊[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58.
[2]Adnet F,Borron SW,DumasJL etal:Study of the “sniffingposition” by magneticresonance imaging Anesthesiology 94(1):83-86,2001.
[3]Adnet F,BrillardC,Borron SW,et al:Randomized study comparing the “sniffing position” with simple head extension forlaryngoscopic view in elective surgery patients.Anesthesiology95(4):836-841,2001.
[4]朱繼紅,余劍波.危重癥醫學的操作、技術和微創監測[M].第1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12.
[5]Dixon BJ,DixonJB,Carden JR,et al:Preoxygenation is more effective in the 25 degrees head-upposition than in the supine position in severely obese patients: a randomizedcontrolled study.Anesthesiology 102(6):1110-1105;discussion 5A,2005.
基礎護理是既涵蓋豐富的科學知識又具有操作性的一門技能,護士必須將知識、智慧、技術技能結合并用才能完成高質量的基礎護理。
ICU收治危重癥患者,實行24h特別護理制度,患者病情及護理等級都要求高標準,高質量的基礎護理,不僅在治療、康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還直接影響著患者的醫療安全、治療效果和醫護患間的和諧與融洽。因此ICU高質量基礎護理在ICU護理工作中占有重要意義。
1 高質量基礎護理是對護士道德水平的檢修
基礎護理質量體現護士職業責任心,護士的職業責任是“保留生命,減輕痛苦,促進康復”。在護理工作中需護士仔細觀察、發現問題、解決患者的需要,護理人員提供的每一項技能操作都必須謹慎,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本著患者生命高于一切為目標進行的,充分體現了護士吃苦、耐勞的精神。具有高尚職業道德的護士才會無論有人或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都能自覺自愿的為病人提供全心全意的護理,充分體現護士的“慎獨”精神。在業余時間虛心好學、刻苦專研,積極參加繼續教育,重視“三基”(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礎技能)和四新(新業務、新理論、新技能、新知識)學習,不斷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高業務技能,提供高質量護理,更好為患者服務。因此高質量的基礎護理是對護士道德水平的檢修,是對護士履行職業責任的客觀評價。
2 高質量基礎護理有利樹立護士形象
護士在患者及家屬心目中形象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士完成基礎護理的質量,尤其在ICU無陪護的情況下,當護士為患者剃胡須、剪趾甲、洗頭、做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時,不但增加了護患感情交流,使患者覺的護士“不是親人,勝是親人”,做到患者“三短六潔”(頭發短、胡須短、指(趾)甲短;頭發、口腔、皮膚、指(趾)甲、會陰、床單位清潔),使家屬安心、放心,同時樹立了“白衣天使”的形象。因此護士形象的樹立正是在優質的基礎護理過程中自動體現。【1】
3 高質量基礎護理體現豐富科學內涵
基礎護理有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內涵,涵蓋了生活護理、病情觀察、基礎護理技術操作、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臨終關懷、書寫護理文書等護理工作,對病人康復、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率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是至關重要的。走向臨床護理工作崗位的每位護士,不論學歷、職稱,基礎護理技能為不可忽視的基本功。
3.1 基礎護理存在技術操作個體化,【1】在不影響病人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因人而異,如心理護理,因患者的文化層次、身份背景、宗教信仰不同而不同。
3.2 基礎護理存在技術操作專職化,【1】護理危重病人的護理責任重大,經過專業培訓過護士才能勝任。在英國,政府撥出專款用于培訓重癥監護護士及其重癥護理助手(CCAs),專門為后者建立了2年NVQ培訓課程,由SouthBanK大學最終貫徹【1】。
4 高質量基礎護理能營造良好工作環境
4.1 高質量基礎護理有利于創作良好醫療氛圍,在ICU患者病情危重,隨時有生命危險,患者及家屬易出現恐懼、焦慮、易怒,通過高質量基礎護理使患者身體清潔舒適,心情放松,對護理工作人員充滿信賴,有利于增進情感交流,治療工作開展。
4.2 高質量基礎護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圍,在ICU不確定因素和突發事件時有發生,病人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千差萬別,需要護理組織及時快速的做出反應,不斷調整服務策略,改進護理質量,為患者提高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而這僅靠一、兩個護士是遠遠不夠的,需護理人員緊密合作,互相幫助,互相支持,,發揮團隊精神。有對ICU護理人員調查發現,85%護士希望與其他護士配合完成危重病人的護理【1】。
5 高質量基礎護理是患者基本需求
5.1 ICU的患者大多為生活無自理能力,需要幫助翻身扣背、做口腔護理、會陰護理、保持床單位整潔、給予營養支持、肢體功能鍛煉、生命體征的測量、靜脈輸液、中心靜脈的維護等等,這些都是護理病人的根本,生活無自理能力的患者基本需求。
5.2 基礎護理工作是連續性的,不間斷的,隨時存在的,無論醫學科技如何高速發展,患者的低層次需求都永遠存在的,需護理人員來幫助滿足的。【2】
6 治療離不開高質量基礎護理
俗話說“三分治療,七分護理”,體現了基礎護理是治療的根本,患者治療過程中許多動態信息需要通過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細心觀察、發現問題,結合扎實理論知識、豐富臨床經驗來提供的,如顱腦外傷患者的意識、瞳孔觀察,注意“兩慢一高”,術后患者24小時生命體征檢測,引流液形狀、量、顏色觀察等等,為醫生治療、診斷、護理提供了依據。昏迷患者營養支持,需注意鼻飼液溫度、速度、濃度,進食及營養支持效果觀察,并發癥防治;各種疾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都離不開基礎護理,如果沒有掌握熟練的基礎護理,則無法提高護理工作質量,會產生不利于患者的嚴重后果。【3】因此高質量的基礎護理與治療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
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質的基礎護理質量不僅與患者康復息息相關,而且也體現醫院的整體護理水平。因此作為ICU護理人員應在護理學習園地中不斷充實自己,在護理科研領域中不斷創新技術,在護理工作中做到“真心、細心、愛心、用心、耐心”,為危重癥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基礎護理。
參考文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69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815-01
在重癥加強護理病房中感染性休克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病癥,它是以全身性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損傷為主要特征的復雜性臨床綜合癥,其具有發展快,病情緊急,死亡率高等特點。在臨床急救時,需要醫護人員及時有效進行搶救,而護理人員是最早接觸病人的工作人員,如何有效合理的觀察病情,并給以及時的急救優質護理措施是至關重要的,護理的方法和及時性是提高感染性休克病人成功救治和減少病死率的重要環節。[1]這些就要求護理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并熟練的掌握急救相關知識和急救技能操作。現將我院對ICU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急救與護理對策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回顧2012年我院收治的6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急救護理資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齡均在24歲至85歲之間,平均年齡53歲。在6例病人中有重癥病毒性感染3例、敗血癥3例。所有病人均因病情加重,轉入重癥加強護理病房監護。病人在轉入我科后均有明顯的感染征象,有血壓下降,器官灌注不足的體征,符合系統性炎癥綜合癥的標準。6例ICU感染性休克病人進入重癥加強護理病房后,其中有5例病人搶救成功,占總數的83.3%,死亡1例,占總數的16.6%。
2護理體會
2.1液體復蘇護理護理人員積極進行早期液體復蘇,快速將中心靜脈置管通道開通,需采用單針多腔管的方式,液體的選擇并不是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證液體的液量,最好采用天然/人工膠體或晶體液給予病人液體復蘇。絕大多數患者在最初的24小時內均需要給予持續的、大量的液體復蘇,并注入液體量顯著多于流出液體量。需要在六個小時以內使病人復蘇,復蘇標準為MAP值65mmHg、中心靜脈壓為8至12cmH2O,最終使病人的尿量恢復、血乳酸水平下降、皮膚灌注良好,病人意識清醒。在輸液的過程中,為更及時的調整輸液的量、速度和質,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CVP以及生命體征測量的結果,在一般情況下,血紅蛋白小于7g/d,護理人員就應該給予病人液體復蘇。[2]
2.2使用血管活性藥物護理經液體復蘇后,MAP仍未正常,就應使用血管活性藥物進行急救。根據醫師囑咐和病人血壓變化情況,選用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藥物,并及時調整血管活性藥物的用藥劑量,將用藥情況和病人情況做好記錄。泵入時,應從小劑量開始,最好采用單獨的一路將血管活性藥物泵入,嚴禁其他藥物從此路注入,并檢測病人的中心靜脈壓情況。在病人血壓穩定至6到8個小時后將泵入的劑量適量減少,最終達到緩慢停止泵入血管活性藥物。注意事項: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必須建立在擴容、治療原發性疾病、糾正酸中毒的基礎之上。[3]
2.3抗生素應用護理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重要原則是廣譜、早期、給予足量的靜脈注射,以達到有效控制病人感染的病情,要依據臨床護理判斷或選用廣譜抗菌藥。在進行血培養后,應該在最初一個小時內進行靜脈內抗菌治療,同時應保證快速注入,必要時應給予彈丸式給藥。在給藥的48至72小時之后,應根據臨床治療資料和微生物學,重新將抗感染治療情況進行評估。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嚴密觀察抗生素藥物的治療效果和病人可能會出現的不良反應。在選用抗生素時,可以選擇一種窄譜抗生素進行治療,以避免病人對藥物產生耐藥性,降低藥物毒性,減少治療成本。
2.4控制感染源措施病人在休克急救未顯效之前,應以治療休克為主,同時注意感染情況,在休克得到及時的治療后,病情有所好轉,應以治療感染為主。如引起病人受到嚴重感染或出現感染性休克時,應考慮到深靜脈導管的血管內有創裝置引起的可能性,在建立其他血管通路后,應馬上將原深靜脈導管去除,同時將導管尖端和兩組不同位置的血培養留取。如病人有腹腔膿腫、膽囊炎、穿孔、腸缺血是導致休克的誘因情況時,應在病人初期復蘇后盡快進行病灶控制。[4]
2.5病房管理,監測控制護理人員應嚴格依據重癥加強護理病房衛生制度對病房進行定期消毒,在選用消毒液和快速消毒液時,應按七步法將手洗干凈,保證每次洗手不得少于三分鐘。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進行操作,定期監測CRP、血常規、導管以及痰和尿的培養指標。如病人出現呼吸費力、嘴唇發紫、血氧飽和度低等狀況,應立刻給予機械通氣,以保持病人的呼吸道通暢,及時吸痰。
2.6日常護理重癥加強護理病房感染性休克病人ADL評分基本是四級,所以要積極做好日常護理的配合,其中包括病人的口腔護理和皮膚護理。每日對中心靜脈置管處的皮膚進行消毒,給予3M膜將其覆蓋,定期檢查置管處皮膚是否出現發紅、膿腫等情況,在正常情況下,保證每周給置管處更換兩次敷料。[5]如病人出現高燒不退情況,應及時給予物理降溫,體溫不高的病人應加強保暖。病人的引流袋和輸液裝置需要每日進行更換。由于病人長時間處于神志不清的狀態,再加上病人休克導致組織缺血,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差,病人很少翻動,很容易引起壓瘡,因此,護理人員要定期給病人更換、更換床單,在必要情況下,需給予病人背部的按摩,以防止壓瘡情況的出現。
2.7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定時觀察病人情況,給予病人心理方面的安慰,為消除病人焦慮不安、恐懼的心理,應耐心為其講解病人所擔心的問題,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使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體會
建立科學規范的護理制度是保證急救成功的重要前提,護理人員在急救過程中,分工明確,做到忙而有序,相互密切配合,運用熟練的業務技能,為急救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護理人員必須具備高度的搶救意識、病人病情的鑒別觀察能力以及快速的反應能力,同時豐富的急救知識和熟練的護理技能,是成功急救的保證。
綜上所述,優質的ICU感染性休克病人急救護理工作的配合時保證病人能夠得到及時有效救治的關鍵因素之一。要做好ICU感染性休克病人急救護理工作,就要加強護理人員對臨床急救工作的重視,盡職盡責,做好護理人員的本職工作,豐富臨床知識,總結臨床經驗,積極做好急救護理工作。
參考文獻
[1]張小蓉.嚴重創傷性休克的院前救護[J].當代醫學,2010,17(18):105-106.
[2]尹冬玲,吳曉華.創傷性休克的手術室搶救護理配合[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2):14-15.
一、人才隊伍建設:重癥醫學科(ICU)是一支年輕化、朝氣蓬勃的隊伍,還是一個兒童時期,還未發育健全,行走還不穩定。要想要擁有一批高素質的醫護專業人員來適應科室發展,必須注重人才隊伍的建設。目前ICU有固定醫師3名,護理人員9名。爭取在上半年前能引進ICU住院醫師1名、續派出1名人員進修學習。護士可從我院護士中挑選優秀者,知根知底,利于科室快速發展。目前醫師隊伍中有1名副主任醫師,2名住院醫師,存在很大的醫療安全隱患。建議領導加大我科室人員的培養或該類人才的引進。
二、設施、設備的利用與引進:ICU集中了諸多高端醫療設施及設備,可對各種類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實現多臟器功能替代治療。目前我院ICU擁有的醫療設施、設備有:多功能床8張;防褥瘡氣墊床4張;呼吸機4臺(包括有創呼吸機3臺,無創呼吸機1臺,);監護系統包括中央監護儀及床頭監護10套;GE除顫儀1臺;輸液泵及注射泵臺共15臺;電子降溫毯1套;振動排痰儀1臺;血氣分析儀1臺;空氣壓力波治療儀1臺;呼氣末二氧化碳監測儀1臺;便攜式血氧飽和度監測
1臺。由于現在醫學發展較快,治療危重患者的方法和設備越來越先進,越來越實用。現在床旁氣管插管對危重病人來說,是生命與時間的賽跑,因此建議領導們在2017年給ICU添設一臺可視喉鏡,便于我們在短時間內迅速插管,更快更好地為危重患者服務,挽救他們的生命,造福老百姓。
三、業務技術發展:目前我院ICU已成功獨立開展起來了,受益匪淺。有許多我院以前沒有的新技術、新項目以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如血清乳酸動態監測及APACHEⅡ評分對危重患者預后與療效的評價;深靜脈穿刺置管腸外營養支持;中心靜脈壓監測指導危重病補液;膿毒癥血休克的診斷和治療;有創和無創以及轉院呼吸機機械通氣的廣泛應用等等。在開科這一年多來,ICU每一天都在開展新技術,遇到新的挑戰,上一個新臺階。ICU業務技術的發展空間極大。我們不甘落后奮力直追。在不耽誤正常工作情況下,積極參加國家級、省級的各種ICU學術會議或培訓,緊跟國內ICU發展形勢,努力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并實際應用于臨床。2017年預備與總院腦外科聯合,開展腦出血、硬膜下血腫手術,術后直接送人ICU進行監護,為邊遠山區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
四、科研及業務學習: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2017年將繼續倡導學習之風,定于每周四下午17:00舉行科室內業務講座,同時有記錄。不定邀請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院ICU專家來我科授課,在專家的指導下科室2017年要求要有論文和論著發表。鼓勵外出學習歸來
者要有一次講座,多組織科內病歷討論。不定期舉行科室內操作技術考核、理論考核等,提高醫護人員工作及學習積極性。
五、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繼續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規定,同時嚴格規定患者家屬探視制度,嚴格消毒隔離制度規定,嚴格執行手衛生規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嚴密監控VAP、導管相關性感染、留置導尿管所致感染。成立專門質控人員,隨時督促檢查。每日均有院內感染監測記錄。
進入淮陰區婦幼保健院護理部,給人一種整潔敞亮的感覺。就是這樣一個平均年齡不到41歲的集體承擔著全院60多張床位護理工作。她們發揚團結協作、勇于進取的精神,各司其職,用愛心、熱心、細心和責任心呵護著每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日前,該護理部被江蘇省婦聯評為“巾幗文明崗”。這是淮陰區唯一一家獲得此項榮譽的醫療單位。
護理服務無小事
“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在淮陰區婦幼保健院處處體現在一些細微的小事上。王女生需要做檢查,事先他的床前就擺放著一張愛心服務卡,上面標明負責醫生、負責護士的姓名電話以及相應的注意事項;從外地來生產的李女士,剛坐到病床上,就接到護士遞來的一杯熱水。種種服務新舉措,送去了醫護人員對患者赤誠的心,換來了病人滿意的笑臉。
過去,護理質量檢查注重的是器物如何擺放、房間怎樣布置等表面現象,如今檢點則放在病人的舒適、安全與滿意上,放在護士為病人提供切實可行的服務上。如住院病人的床單是否清潔,健康教育是否得到落實;出院病人是否電話回訪,是否送上愛心卡等。護士們的熱情周到,換來了病人發自內心的感激。
提高素質多途徑
多途徑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是護理部的一貫做法。護理部首先針對各級護理人員每年制定考核計劃,從基本操作到危、重癥搶救,技能操作到基礎理論等進行規范化培訓。并通過邀請專家講授產科、兒科護理有關方面的理論與實際操作知識,通過日常的技術考試、技術比賽和年終的理論考試,使規范化培訓落到實處。
其次,有計劃地安排護士外出進修。多次安排護士到市一院、市婦幼保健院、南京市婦幼保健保健院進修,為急重病人的搶救打好了基礎。
再者是積極支持護士利用業余時間參加學歷教育。凡是護士出外學習結束,都要在全院護士大會上進行學習匯報,以交流經驗,知識共享。這種比學習、爭上游的進取精神,在該院護理隊伍中蔚然成風:年輕的護理干事參加護理專升本教育。參加夜大、自考、函授等學習的護士就更多了。近5年來,該院有多篇護理論文在雜志、報刊中發表。
20xx年繼續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以安全為重點、以滿意為目標”,以“四化鄉鎮衛生院考核標準”為基礎,落實各項護理管理制度,豐富優質護理服務內容,不但完善,持續改進,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現將護理工作計劃制定如下:
一、加強科學管理,提高護理質量
護士長及質控小組,經常深入病房檢查、督促、考評。考評方式以現場考評護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記錄、聽取醫生意見,增強全員參與質量管理的意識。
1、加強護士長目標管理考核,促使各項護理質量達標,要求護士長每月夜班,周日值班,講公開課和護理單元零差錯。
2、堅持走動式管理,每天到病房巡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和整改。
3、每月召開護理安全會議,全院安全大檢查不少于12次。
4、強化護士長對科室硬件設施的常規檢查意識,平時加強對性能及安全性的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維修,保持設備的完好。
5、按照醫院感染管理標準,重點加強消毒隔離制度落實和醫療廢物管理。
6、堅持年有計劃,月有安排,周有重點,繼續進行每月護理綜合質量檢查,做到檢查有小結,有分析,有反饋,有追蹤,獎罰分明,簡報公示。
7、開展護理安全質量月、基礎護理質量月、專科護理質量月、健康教育質量月、病房管理質量月和護理病歷質量月活動,切實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二、優化服務流程,改善服務態度
1、確保病人的治療護理環境清潔、整齊、舒適、安全。
2、進一步規范護理服務用語,加強護患溝通。
3、每月召開工休座談會,通過與病人交談,發放滿意度調查表,征求病人及家屬意見,獲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饋信息。
4、加強服務意識教育,當班護士真誠接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動做好病人入院告知、健康教育指導。
5、繼續進行立體式護理滿意度調查,合格率達90%以上,被點名表揚者給予獎勵。
6、弘揚團隊精神,樹立先進典型,展現護士風采,在“5.12”期間表彰“十佳護士”。
三、防范護理風險,保障護理安全
1、落實護理質量管理制度,如三查七對制度、消毒隔離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認真履行各班工作職責,做好五交接班:即床頭交接、口頭交接、書面交接、重點交接、各類物品的交接。
2、履行護理質量管理職能,認真執行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每月對護理差錯缺陷、護理投訴的原因進行分析,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實例進行討論吸取教訓,提出防范與改進措施。對同樣問題反復出現的科室及個人,追究護士長及個人的有關責任,減少護理缺陷的發生。
3、嚴格執行查對制度,強調二次核對的執行到位,杜絕嚴重差錯及事故的發生。認真落實患者識別制度,規范床頭卡安全標示。
4、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定期進行護理記錄分析,減少安全隱患。
5、加強重點病人管理:如手術病人、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對病人現存和潛在的風險作出評估,做為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引起各班的重視。
6、加強重點環節風險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合理排班,減少交接班的頻次,減少工作中的漏洞,同時注意培養護士的慎獨精神。
7、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能力。
8、加強安全管理:如危重病人交接、疑難病人、手術病人、新入院病人、壓瘡預防、特殊用藥、病人管道管理以及病人現存和潛在風險的評估等。
四、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技術水平。
1、組織護士分階段學習《應急預案》、《操作技能》、《基護》、《疾病護理常規》以及《護士條例》、《分級護理》、《護理質量考評標準》等,做到有計劃、有落實、有考核、有評價。
2、加強急救技能的培訓與考核,熟練掌握急救藥品及儀器的使用。
3、重點加強對新入院護士、低年資護士培訓與考核。
4、加強基本技能考核,不流于形式,定期抽考。
5、加強醫院服務禮儀學習,強化護士文化意識。
6、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風險防范意識。
7、第月組織護理大查房,應急測試,病例討論,各科每月有健康教育指導內容。
8、安排護理人員外出學習培訓進修或短期學術交流。
護理部四季度工作計劃【2】
XX年護理部繼續堅持以改革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豐富護理內涵為重點,在管理形式上追求“以病人需求”為導向,在業務上注重知識更新,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專業水平為抓手,以創建“三級乙等”醫院為契機,按照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要求,結合醫院總體工作目標制訂護理工作計劃如下:
一、工作目標
1、加強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質量,確保護理安全。
2、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3、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績效管理。
4、加強護士長、護士工作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切實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5、加強對護士的專業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6、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
7、創新思維積極開展護理科研,推進護理專業發展。
二、具體措施
(一)加強護理質量與安全管理,持續改善護理服務品質,確保護理安全
1、繼續實行護理質量二級管理體系,護理部、各科室將對照各項質量考核標準遵循pdca循環模式認真進行考核、分析、評價,整改、追蹤、再評價,體現持續改進,實行目標管理。
1.1護理部:每月專項檢查、每季度全面檢查1次。
1.2護士長:每周專項檢查、每月全面檢查1次。
1.3各科室、護理部對所檢查的情況進行總結反饋,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追蹤評價整改效果,適時修訂護理質量標準,完善制度、規范,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2、將品管圈這一管理方法融匯到護理管理工作,鼓勵帶動各臨床科室開展品管圈活動。
3、加強重點環節、重點時段、重點人群、重點部門(icu、手術室、急診科、供應室)的護理質量管理,護理部將不定期下科室按照三級醫院標準要求進行監管,確保護理安全。
3.1護理人員的環節監控:對新上崗護士以及有思想情緒的護士加強管理,做到重點帶領、重點監督,切實做好護理安全管理工作,減少護理糾紛和護理事故隱患。
3.2患者的環節監控:對于新入院、轉入、危重、手術、小兒患者以及有糾紛潛在危險的患者重點督促檢查和監控;對患者進行跌倒、墜床、壓瘡等風險因素評估,并采取措施防
止意外事件的發生;對危重患者護士要掌握護理常規及技術操作規范、工作流程及應急預案;能為患者提供符合規范的輸液、輸血等治療服務,確保患者安全。
3.3對實習生的環節監控:加強實習生的崗位培訓工作,對剛進入醫院的實習護士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她們的風險意識和能力,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帶教老師的指導或監控下才能對病人實施護理,同時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具有護士資格的護士做帶教老師,培養他們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杜絕護理差錯發生。
3.4加強中午、夜間、節假日重點時段的監控:督促檢查護士長科學排班,合理安排人力;繼續執行夜查房、節假日查房制度,及時給予指導,消除薄弱環節時段的護理隱患。
3.5加強對icu、手術室、急診科、供應室的監管,保證危重病人、手術病人的安全。
4、進一步加大感染控制力度,嚴格遵守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加強職業防護,保障護理人員安全,做好無菌物品、一次性物品、醫療垃圾的管理、使用、處理。
5、健全、完善患者風險評估制度;加強危急重癥病人及護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對上報的不良事件護理部及時下病區進行查看,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二)深化優質護理內涵,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
1、認真貫徹落實《四川省優質護理服務質量評價標準》,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繼續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加強服務意識教育,提高人性化主動服務的理念。責任護士要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按照分級護理、專科護理工作標準,實施責任制整體護理,加強健康宣教,關注患者身心健康;做好專業照顧、病情觀察、治療處理、心理溝通和健康指導等任務,為患者及家屬提供安全、優質、高效、滿意的服務。
2、加強優質護理內涵建設。認真落實《臨床護理實踐指南》、護理常規和護理技術規范,責任護士要求能夠正確實施治療處置、密切觀察、評估患者病情并及時與醫師溝通,配合醫師共同完成治療計劃,同時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尊重關心愛護患者,增進護患信任。
3、提高專科護理水平。臨床護理服務充分突出專科特點,各護理單元有專科護理常規、標準護理計劃,具有專業性,適用性,責任護士要運用專業技術知識,對患者開展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指導進行康復鍛煉,促進患者功能恢復,要能解決護理疑難問題,提高專科護理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4、護理部每季度、各科室每月進行住院患者滿意度調查,廣泛聽取患者及家屬意見,不斷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
5、各科室開展優質護理星級護士評選活動。
6、延伸護理服務,落實出院隨訪工作。
(三)實施護士崗位管理、績效管理
1、爭取院領導的支持,實施護理人員崗位管理與績效考核,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護士崗位分級設置為n0、n1、n2、n3、n4四級,并明確各層級崗位的職責范圍和任職資格等,分層次設崗。以護士能力為主要評價指標,同時參考護士的工作年限與學歷水平,使真正有能力、有水平、有潛質的護士脫穎而出,使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上,體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科學用人機制,從而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專業、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根據病情、護理難度和技術要求,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工。
2、配合醫院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合理定編定崗。按照醫院要求遵循科學管理、按需設崗、保障患者安全和臨床護理質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則,與人事科共同測定并設置護理崗位,制訂護理崗位配置原則,編制護理崗位目錄。護理管理崗位和臨床護理崗位的護士占全院護士總數的95%以上,控制其它護理崗位人數比例<5%。
3、合理配置護士數量,按照護理崗位的職責要求合理配置護士,不同崗位的護士數量和能力素質滿足工作需要,根據不同專科特點,護理工作量實行科學的排班制度,護士排班兼顧臨床需要和護士意愿,在護理工作量大、危重患者多及關鍵時間段(午間、夜間、節假日)增加護理人員,體現對患者的連續、全程、人性化的護理。計劃新增護士30余名,縮小與標準床護比的差距,重點向重癥醫學科、急診科等高風險科室傾斜,滿足臨床工作需要。
4、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并實施護士定期考核制度,包括護士的工作業績考核、職業道德評定和業務水平測試,護士的個人收入與績效考核結果掛鉤,建立基于護理工作量、工作質量、患者滿意度、崗位風險等要素的績效考核方案,能夠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充分調動護士工作積極性,并向夜班、工作量大、技術難度高的臨床護理崗位傾斜,體現同工同酬、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調動護理人員積極性。
5、改進和細化工作流程,把制度、標準、職責、常規、規范等貫穿融入到流程中去,加強細節管理,使護士工作具有執行力和可操作性。
6、完善崗位說明書系統,落實各項崗位職責。
(四)加快護士長 、護士工作能力培養,切實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1、加強護士長隊伍的培訓,提高管理水平。
1.1加強護士長隊伍的建設,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培訓模式、加強對護士長理論、技能、專業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訓,并通過有效績效考核機制的建立,強化對護士長的
管理,使各級護理管理者能各盡其職,做好表率和有效管理。計劃選派20人次以上護理管理人員參加護理管理培訓。
1.2護理部組織院內護理管理培訓班2期,上、下半年各1期。培訓內容詳見附件1:護理部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2、加強專科護士培養。
2.1 3月份擬安排重癥監護室、急診科、內三科(糖尿病)、內一科、骨科(傷口造口)、血液凈化室、手術室等護理人員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參加專科護士培訓。
2.2 擬安排婦產科、新生兒科護士8名分批到重慶市婦幼保健院進修專科護理,加快專科護理的建設和發展。
2.3各科室制定本科室專科理論與技能培訓計劃,提高專科護士水平。
3、加強新護士培訓。對新上崗護士實行崗前培訓和崗位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政治思想、職業道德、相關法律法規、醫院規章制度、護理安全、護士行為與護理禮儀、護理文書書寫、臨床護理實踐、護理常規、崗位職責等,并分別在內科系統、外科系統、急診、icu等進行輪轉。崗前培訓內容詳見附件2:XX 年新護士崗前培訓計劃。
4、加強機動護士的培訓。內容詳見附件3:XX年機動護士培訓計劃。
4、鼓勵護士、護士長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并提高學歷層次和管理水平。
5、護理部定期和不定期組織護理查房、護理會診、病例討論,科內每月組織1-2次護理查房。
6、護理部根據衛生部護士規范化培訓、護士分層培訓要求,制定護士規范化培訓手冊,制定護士分層培訓計劃,內容涵蓋護理制度、職責、流程、應急預案的培訓,內容詳見附件1: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五)加強對護士的專業考核,提高護理人員專業素質
1、理論考試:
1.1由各科護士長組織本科室護理人員考試,至少每季度一次,內容為專科理論知識、相關法律法規、核心制度、院內感染知識等。要有試卷并由護士長組織閉卷考試。
1.2 由護理部組織全院各級各類護理人員考試。每半年1次。
2、技能考核:
2.2 全院護理人員考試由護理部二級質控操作組負責。
3、理論考試、技能考核具體安排詳見附件1:XX年護士在職培訓計劃。
4、考核獎懲辦法:按護理部相關規定執行。
(六)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
加強護理不良事件、壓瘡、網上上報的管理,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作用,優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繼續完善電子病歷護理文書管理。
(七)創新思維積極開展護理科研,推進護理專業發展
1、加強護士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不斷拓展視野,創新思維,積極撰寫護理科研論文,提高論文質量。各護理單元每年至少完成論文2篇。
2、組織一年兩次院級護理新技術課題申報,為使護理新技術項目密切聯系臨床護理工作,使科研結果能促進臨床護理工作的發展,逐步探索向縣、市級申報。計劃引進開展新項目5項以上。
(八)“5.12”護士節活動安排
1、評選“優秀護士”10名并予表彰。
2、開展護士多媒體講課競賽并予表彰。
(九)護理各項指標完成
1、基礎護理合格率≥90%
2、危重(特、一級)患者護理合格率≥90%
3、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4、消毒滅菌合格率100%
5、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95%
6、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0%
7、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100%
8、手術安全核查率100%。
9、健康宣教覆蓋率 100%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種以氣流受限為特征的肺部疾病,其臨床表現為通氣受限,而通氣受限即可由于氣道狹窄也可因肺彈性回縮力的減弱而引起⑴。自發性氣胸阻塞性肺氣腫并發癥之一。我科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42例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氣胸患者。現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2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3例,年齡38歲-92歲。通過給予吸氧、止咳化痰、解痙、糾正酸堿電解質紊亂,使用呼吸興奮劑等藥物治療,并及時有效地進行胸腔穿刺抽氣,或胸腔閉式引流以緩解癥狀。通過護士精心護理39例患者病人康復痊愈出院。2例合并肺部感染心衰死亡。
2.護理
2.1病房溫度、濕度: 保持病室溫度在18℃~20℃,濕度50%~70%,定時開窗通風,并減少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2.2病情觀察:由于該病患者基礎病嚴重,合并急性氣胸時往往無明顯胸痛,加之患者心肺功能差或病情危重,不能及時進行胸部X線檢查鑒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急性自發性氣胸。出現下列情況應警惕氣胸(1)不能用原發疾病解釋的突發性氣促,呼吸困難加重伴刺激性干咳或胸痛;(2)肺部新出現廣泛哮鳴音或突然哮鳴音增多,但肺部一側或局部出現呼吸音消失,經支氣管擴張藥或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治療呼吸困難不能緩解者;(3)患者煩躁、大汗淋漓、紫紺迅速加重,雙側呼吸音改變不一致者;(4)有氣管移位、局限性或患側呼吸音消失者, 應及時報告醫生處理。[3]
2.3氧氣吸入:氧療可提高氧分壓和血氧飽和度, 增加向組織的供氧能力, 改善缺氧狀況。繼發氣胸呼吸困難時可短暫高流量吸氧, 緩解期主張低流量(1~ 2 L ?m in) 低濃度(24%~ 28% ) 持續吸氧, 應維持3~ 4 周以上。
2.4做好搶救器械、物品、準備,及時配合醫生搶救。只要病情不是需立即搶救時,應在做好搶救準備的情況下,立即行X線胸片檢查。對重癥不能進行X線檢查者,當搔抓試驗陽性護理論文,(其方法為將聽診器胸件放在胸骨中部,然后在距中線4~6cm處,用鈍器或手指輕輕搔抓兩側胸壁,氣胸側可聽到粗糙的音響):高度懷疑氣胸患者,協助醫生在患側呼吸音明顯減弱或消失部位謹慎地進行胸腔試穿,如穿刺后抽出氣體,診斷即可成立。
2.5配合做好胸腔閉式引流: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合并急性自發性氣胸時,由于原有肺功能不全,通氣和換氣功能進一步下降,臨床癥狀輕重與氣胸程度往往無相關性,即使少量氣體(20%以下) 壓迫肺臟,也可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或呼吸衰竭而危及生命,故診斷一經明確,應立即行胸腔減壓治療,排氣以施行水封瓶閉式引流為佳,情況緊急時可用大量注射針頭刺入胸腔排氣或50ml注射器用膠管與針頭連接刺入患側胸腔連續抽氣,待癥狀緩解后行水封瓶閉式引流[4]論文的格式。留置胸導管經負壓裝置抽吸積液、積氣,使肺臟盡快膨脹,保證氣體在肺內交換正常進行,促使靜脈向心回流,負壓吸引過程中要觀察引流液的量、色、排出速度及排出量,引流管道是否通暢,不使管道受壓、扭轉、脫落,水封瓶要低于患者胸腔,以免瓶內液體倒流入胸腔引起感染。若遇引流管阻塞時可沖洗或更換。可采用定時擠捏引流管的方法以明顯減少阻塞的發生率,應幫助患者起坐及變換,使引流充分通暢。
2.6心理護理: 因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是一組慢性炎癥疾病,反復咳嗽、咳痰、氣促和呼吸困難,致使身心不適,活動受限。由于疾病呈慢性進程,遷延不愈,氣胸又極易復發,致使患者肺功能及體質每次降下,勞動能力日益減退,需要長期就醫,容易產生消極悲觀、抑郁、焦慮、煩躁,遇事易激怒等負性情緒,或是出現過度對軀體關注過度對藥物依賴等情況。同時也會使恢復期患者因害怕活動誘發或加重癥狀而不配合功能鍛煉,影響治療效果。護士鼓勵患者樹立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盡量排除恐懼、憂慮的心情。護理人員在操作過程中動作要輕柔、耐心、細致,多向患者做解釋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在幫助患者維持良好的情緒基礎上,要對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使家屬了解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抑郁、焦慮的原因,從而得到患者家屬對患者的理解與支持。指導和幫助其建立健康的行為模式,如囑患者戒煙,循序漸進地進行呼吸肌功能鍛煉和適當體育鍛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2.7康復宣教: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感染,加強營養支持等護理論文,同時還應認真做好病人宣教是預防氣胸發生及復發的重要措施:告知從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就要開始注意。首先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情緒穩定,注意勞逸結合,多安排休息,盡量避免強體力勞動,不要用力屏氣,如吹喇叭及吹薩克斯風等;對于有肺部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如哮喘患者應預防哮喘發作,慢性支氣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應積極控制感染癥狀。認真做好自我護理以減少復發機會:(1)術后應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下臥床休息.(2)避免用力和屏氣動作,保持大便通暢,2天以上未解大便應采取有效措施。(3)病人應戒煙,平時注意補充營養,攝入充足的蛋白質、維生素,不挑食,不偏食,適當進粗纖維素食物,以增強機體抵抗(4)氣胸出院后3到6個月不要做牽拉動作,廓胸運動,以防誘發氣胸。(5)預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劇烈咳嗽。另外,比利時科學家最近指出,有氣胸病史的人更要注意避免到劇院、電影院等有可能出現高分貝音量的公共場所。
3:小結
[參考文獻]
[1][2]姚景鵬,內科護理。2007年版
隨著外科手術向高精尖和微創技術方向發展,護理的新理論、新技術也不斷涌現,對手術室護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若只能機械的傳遞器械已不能滿足手術室整體護理要求,在手術室開展護理教學查房(以下簡稱“查房”)式專業培訓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士的綜合素質及護理質量。我們結合手術室護理特點,從2006年元月開始在全院9個專科手術室開展“查房”式業務培訓,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基本情況
我院是一所綜合性的“三級特等”醫院,擁有病床近3000余張,設置手術間64間,日手術量高達200余例,能開展各類腔鏡手術、臟器移植手術、關節置換手術及復雜疑難、重癥的外科治療。手術室護理人員160名,護理管理采取人員相對固定,分專科組配合手術,走專科護士培養發展道路,要求護士不僅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及熟練的配合各類手術技能,還必須具備解剖學、外科學、護理心理學及計算機操作技能等,才能適應現代醫學的發展。
2 “查房”形式和方法
2.1 查房形式 采取回顧性查房,主要根據科室護士長年初制定的培訓計劃擬訂題目,每次安排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護士2名,收集資料,準備幻燈片,做主講人,全體護理人員參加,并提問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由主講人回答,大家補充討論。要求每月1~2次,每次1~2h,重點選擇各專科具有代表性的手術進行查房,以提高護士專業素質及手術配合質 量。
2.2 查房前準備 由主講人根據擬定題目通過查閱相關書籍、病人病歷、手術操作拍照片及計算機網絡下載圖片等方法收集查房資料,再結合自身工作經驗,撰寫查房內容,并制作powerpoint幻燈片。
2.3 查房的內容 包括疾病的臨床表現,病理生理變化,疾病診斷、手術治療方案、手術應用解剖學、手術步驟、麻醉方法、手術、術前準備(病人準備及手術器械物品準備)、洗手護士配合要點、巡回護士護理重點及注意事項、手術后處理等整體護理全過程。
2.4 查房的范圍 主要針對各專科常見特大手術、新業務、新技術、新手術進路,如全胃、脾臟、直腸切除術、臟器移植術、關節置換術、椎體內固定術、人工耳蝸植入術、顱內腫瘤摘除術、冠脈架橋術及美容整形術等,進行全院手術室護理教學查房。各專科手術室組織常見手術及技術操作,儀器設備使用查房。
3 “查房”的效果及體會
3.1 提高了護士學習專科知識的興趣及效果 護理教學查房式業務學習,徹底改變了灌輸式教學模式,使被動聽課變為主動積極參與式學習,師徒共鳴,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明顯降低了不認真聽課,交頭接耳,大聲喧嘩的發生率。調動了聽課人員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由被動參與討論變為主動參與提問、討論。既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又提高了學習效果,使護士的專科理論知識及技術操作水平明顯提高,每季度一次的理論考試成績由平均81分上升至93分。每月進行一項操作考試由平均90分上升至97分(詳見表1)。表1 教學效果評價注:*用“請大家安靜”警告阻止不遵守課堂紀律現象
3.2 提高了護士的綜合素質 通過查房學習,使護士了解了疾病的發生發展及治療方法,擴大了知識面,不僅知道應該怎么樣,而且懂得了為什么這樣做,改變了手術室護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使術前訪視及術后回訪工作更完善,護士回答患者及家屬提問更準確,從而建立了信賴-合作的護患關系,使患者主動配合手術治療[1],密切了護患關系,術后回訪病人滿意率達100%。
3.3 提高了護理服務質量 通過查房,使護士全面掌握了手術的配合方法,使術前準備更加完善充分,手術配合變被動為主動,提高了護士的預見性,增強了服務意識,使醫護配合更加默契,醫生對手術室的服務質量滿意度由88分上升至95分;滿意率由90%上升至99.7%。
3.4 拓寬了護士的知識面,提高了教學和科研能力 通過查房前的準備,護士應用計算機查閱資料,收集醫學護理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掌握醫護新動態,并通過多媒體授課方式與同仁共同分享,既鍛煉了護士的教學能力,又提高了計算機的應用能力,有助于教學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手術室每學年被學生提名表揚的護士達30余名,教學質量評價達95分以上。聘用護士由不會寫護理論文到能刊出護理論文,共20篇。截至目前為止全院手術室共刊出護理論文100余篇,獲軍隊醫療護理“三等獎”2項,教學“三等獎”1項,出版專著一部,參編專著及教材3部。 綜上所述,護理教學查房適用于對各級護士的長期培訓和繼續教育。可將護士在護理臨床上所見到的諸多實際問題通過講解、討論分析和歸納整理等方法印證所學的書本知識,使理論密切聯系實際, 讓護士能真正掌握所學的臨床護理知識, 同時培養和鍛煉護士的操作能力、 觀察能力、 分析思維能力和臨床實際工作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