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10 14:39: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生態農業的發展現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隨著我國農業的不斷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農業的發展已經不再滿足于解決溫飽問題,為了適應不斷膨脹的社會需求,農業發展以多元化方式發展起來。而發展生態農業既能滿足當代人需要,又能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從而實現生態農業和經濟的和諧發展。當前,我國的生態農業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我們依然不得忽視,生態農業發展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影響生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通過以下幾方面分析當前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在生態農業理論研究方面,生態農業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生態農業有著一套復雜的系統理論,它包含農、林、畜、生態、資源、環境等多種學科的支持。與以前的研究不同,它的研究往往是針對某一學科的。所以大多數人只是對這套理論中的某一方面有了解,并沒有深入研究生態農業的內在聯系。看待生態農業需要以一個綜合的思維角度,對各學科進行分類,整合,評價,模糊各學科之間的界限,建立新的生態農業體系。
在生態農業技術條件方面,生態農業有著一個復雜的系統關系,它包含各種組成充分,這些成分也相互影響。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各種組成成分的發展也各有不同。比如說,在一個整體的生態農業環境中,首先要看到主要組成成分,然后是次要組成充分,受到技術條件的制約,主要成分發展緩慢。通常情況下,如果沒有足夠的技術支持,而簡單依靠一些經驗,實現生態農業發展是非常困難的。但目前在生態農業的實踐中,還缺乏技術措施的研究,既包括傳統技術的發展,也包括高新技術的引進等問題。
在生態農業產業化方面,生態農業滿足了一個遠大的目標,它可以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效益的統一。目前許多農村地區的發展目標依然是實現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完成目標的手段太過單一,根本無法實現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效益的統一。隨著生態農業的產業化,生態農業的發展遇到嶄新的機遇,同時也面對新的挑戰,還有許多的問題有待解決,而其中,農業的產業化無疑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面。生態農業是世界農業發展的方向。目前,我國生態農業的實驗和研究正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展開,許多生態農業試驗點不斷涌現,并創造出較為理想的生態農業模式。基塘式水陸結合模式以我國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魚塘為典型代表。
通過這些現狀的分析,發現當前生態農業的發展趨勢。
一、生態農業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
生態農業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生態平衡,實現生態與農業的相互融合。生態農業作為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最顯著的標志就是能力轉換,相互組合,適應優化,依靠現代化技術支持,發揮可持續能源的效率,實現多樣性優勢, 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統一。因此,生態農業是一種農業體系,是農業發展的新型模式。
二、生態農業是一種新的技術推廣
生態農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支持。一方面,新技術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改進生態農業發展的不足,豐富發展生態農業的技術理論。談到將生態技術與生態農業的有效整合,可以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什么是整合,整合就是發揮事物內部各各分支的特性,使得內部能夠和諧有效地開展開,有利于整體的全面發展。生態技術與生態農業的整合就是讓生態技術存在于生態農業中,又有效推動技術的發展。兩者之間達到一個平衡,為生態農業發展創造新的方式,另一方面,加強農業生態技術應用和推廣,以盡快解決生態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問題。通過調整技術對策并組織實施技術創新,形成一套既適合我國國情、又符合國際市場要求的生態農業核心技術體系,并且在廣大農村積極推廣和應用。
三、生態農業是一種新的發展思維
[4] 滕晶,鄔元娟.有機農業發展的現狀及其產業化發展的優勢[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32):16.
[5] 孫嵐.南陽市發展有機農業的優勢、機遇和對策[J].河南農業,2014(15):54-55.
[6] 陳新娟,朱祝軍,徐志豪.有機農業在中國的發展優勢、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3(8):26-31.
[7] 高照全,戴雷.我國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J].安徽農業科學,2013(3):943-944.
[8] 丁俊杰. 河南省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7.
[9] 封超年,周桂生,陸建飛. 有機農業發展現狀及其研究趨向[J].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5(4):4-7.
生態農業,就是“生態合理的現代化農業”,是運用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原理、系統工程方法實現高產、優質、高效與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農業生產體系。而農業旅游是一種以農業為載體、集休閑娛樂、旅游購物、綠色消費、返璞歸真等功能于一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是將生產、生活及生態結合為一體的旅游方式,是一種新興產業。
1現代生態農業的特點
生態農業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基礎上的一種科學性的農業,是一種注重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農、工、商綜合經營的一種綜合性的農業。
生態農業能以較少的投入獲得較多的產出,是一種優化了的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是一種具有穩定和持續發展能力的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個自我維持系統,是可持續發展的農業。
2國內外生態農業發展狀況
當前國外的生態農業技術的發展趨勢是各國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術,重點是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高效利用技術,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有機食品和其他生態類食品。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已有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生態農業試點2 000多個,其中有160多個縣級規模、10多個地(市)級規模,另有幾個省逐步發展為生態農業省。1994年國家7部委(局)聯合啟動的全國51個生態農業試點縣建設順利實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過國家級驗收。生態農業建設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國內社會各界的關注和支持,國際組織對我國這一創新給予高度評價,我國已走在世界可持續農業發展的前列。
3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縣農業旅游發展多局限在“農家樂”項目上,多數規模不大,設施簡陋,環境較差,娛樂的方式也單一。而已形成一定規模、具有發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態農業旅游園,該園位于興義鎮水天坪村,2005年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主要發展生態高效農業、觀光旅游農業。規劃發展面積250hm2。2006年,園區實現經營收入2 100萬元,其中觀光旅游收入800萬元,園區實現稅利300萬元,安置就業人口120人。
隨著生態農業和旅游業的發展,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條件相對落后。園區根據生態農業旅游和科技農業發展要求已投入1 000萬元改善基礎設施,但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投入相對薄弱,特別是觀光旅游道路、水、電、氣、綠化、排污管網等建設已不適應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需要。二是接待設施已不適應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發展需要。園區生態農業旅游因資金制約,無法滿足接待需要和達到景區規劃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園區的資金。四是縣里未將生態旅游園納入全縣旅游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五是管理機構不健全。園區涉及多個業主發展、多個部門指導、多個單位協調,導致管理力度不大,協調指揮能力不強。
4我縣生態農業和農業旅游產業的出路
4.1各級領導重視,部門支持
我縣的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有國家級牌子,區位較好、農業發展基礎較好,打造為全縣重要旅游景區和重慶市著名農業旅游景區條件適宜,應考慮將其納入全縣旅游發展大格局總體布局規劃。
4.2搞好園區規劃,進一步完善園區基礎設施,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佛建生態農業旅游示范園區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具備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點的一些功能;但與全國其他農業旅游示范點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發展潛力。要通過進一步規劃、改造、完善其基礎設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環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農業文化、農村文化、農村移民文化,豐富深化農業旅游內涵,帶動我縣其他“農家樂”的上檔升級,真正起到全國農業旅游和農業旅游示范的作用,促進我縣農業旅游產業化發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過農業綜合開發、庫區產業發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發展等基金傾斜園區發展,主要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和接待設施改善。
4.4按重慶市農業旅游景區和全縣重要旅游景區規劃打造
關鍵詞:
生態農業;西充;農村經濟
所謂生態農業是指在經濟、環境統籌下,按照農業生態系統的理論、原理,并采用現代化的農業科技技術,因地制宜的將漁、林、農等第一產業有效的組合、配置,借助于生態工程技術,不僅促進農業的有序、穩步的發展,也促進了環境的保護。西充縣域面積1108平方公里,現轄47個鄉鎮,總人口68萬人,農業人口59.4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82%,是典型的農業縣。全縣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蓋率達40%以上,工業以輕工業為主,無任何工業污染項目。西充獨有的自然生態環境為西充發展生態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生態環境支撐。發展生態農業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有效的保護了農村的生態環境,實現了人和自然的協同發展。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及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一)西充縣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出現了巨大的變革,農業經濟也逐步由計劃經濟轉變到市場經濟之中。但我們也深刻認識到西充在發展農村經濟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西充縣農產品質量不高。西充縣農業經濟近些年發展效果十分明顯,但在農產品的供給方面依然存在季節性、地區性以及結構性的過剩,且農產品的質量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農業生產技術、設施落后,農產品的深加工問題一直沒有很好解決。由于農產品的質量不高,且長期處于一個較低層次的水平,很難滿足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嚴重制約著西充縣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農業生產以小農經濟為主,沒有形成規模經濟效益。眾所周知,農業分散經營效益較差,不能產生規模效應。但長期以來西充受人口多、人均耕地少的影響,農民為了自身生活所需,不得不以小農經營的方式在自己承包的土地上勞作,使得農業生產遠遠沒有實現規模化發展。第三,農業投入不足的同時,也存在結構調整滯后的現象。一方面,農民受制于資金及效益的限制,導致農業生產積極性不高,對農業的投資較為缺乏。另一方面,西充縣農業生產結構存在不合理的現象也較為明顯,具備較強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產品品牌還未成熟。農產品生產以自銷為主,還遠遠沒有形成外銷的局面,這也導致了農產品市場外向型拓展面臨重重困難。
(二)西充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西充縣也認識到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所產生的巨大推動力。總體而言,西充縣生態農業具有以下特點:首先,生態農業在西充縣雖然屬于新生事物,但已經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根據資料記載,西充縣生態農業開展在2005年以后,但在短短的十年時間內,生態農業在西充縣就顯示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一批批的生態農業企業不斷涌現,一批批生態農業示范區已完成規劃設計,如龍興、豐慧、百科、雙龍農牧等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其次,生態農業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西充是省級貧困縣,財政資金十分有限,因而在生態農業的投入上仍顯不足,投資效益依然不高;與之相適應的生態農業服務體系建設還不健全,產業化水平也有待提高;生態農業在西充縣依然存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生態農業結構脆弱等問題。
二、西充縣發展生態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現實思考
發展生態農業應充分發揮丘區自然生態和農業資源優勢,實施“出位發展”策略,消除丘區區位劣勢和產業水平低的瓶頸制約,統籌解決產業結構調整與促進農民增收難題,努力探索西充生態農業發展之路,為丘區農業縣科學發展提供有益的經驗。解放思想,準確定位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前提條件。資源和技術的匱乏,基礎和區位的劣勢,使丘區農業縣在與發達地區的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丘區農業縣要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大膽解放思想,立足自身比較優勢,放眼國際國內需求,尋求符合自身實際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發展先機。要圍繞生態經濟強縣建設總體目標,高標準、高起點、高規格編制完成示范區總體規劃。突出優勢,協調三產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根本出路。傳統農業市場化程度不高,產品附加值較低,不足以推動縣域經濟科學發展。丘區農業縣必須突出區域特色,培育主導產業,并圍繞產業鏈做項目,形成“以工帶農、以農促工、三產互動、協調發展”的產業格局,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縣域經濟支柱產業。巧借外力,招商引資是丘區農業縣發展生態農業的必然選擇。丘區農業縣經濟基礎差、發展后勁不足,僅僅依靠自身的努力,要在低水平上取得快速發展極為不易。必須緊緊抓住招商引資這個經濟發展的“牛鼻子”,以開放的意識、優惠的政策、寬松的環境,積極引進企業、資金、技術和人才,借助外力求得快速發展。總而言之,對于西充縣而言,生態農業雖然處于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但生態農業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有目共睹,生態農業強有力的生命力也初步顯現,未來如何實現西充縣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生態農業的發展是重要的戰略之一,為此生態農業必須在發展中找不足,并不斷的優化與改進,最終實現生態農業穩步、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更好地助推西充縣農村經濟水平的提升。
三、發展生態農業,助推西充農村經濟發展的保障措施
首先,提高認識,重視生態農業發展。目前,四川正處在第二輪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期,這也給西充縣生態農業的發展創設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和政策支持,為此西充縣各級領導必須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要基于戰略的高度,將生態農業的發展與解決三農問題有機結合,將生態農業的發展列入到重要的議事議程上。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生態農業,提高對生態農業的認識,才能更好的助推生態農業在西充的發展,進而更好地推動西充農村經濟的發展。其次,加快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提高生態農業發展速度。雖然生態農業在西充縣發展歷史不長,但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教訓,并形成了一定數量的生態農業科研成果,但受限于各種因素的制約,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在西充的發展范圍有待拓展、發展深度有待提高。表現在生態農業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為此本文建議在西充縣的不同地域,要結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的開展不同類型、不同等級以及不同形態的生態農業示范區,通過示范區的建設與發展,為生態農業的現代化、規模化提供理論、實踐的雙向支撐。第三,堅持創新,強化技術服務。要將生態農業的發展統一在國家相關的戰略、政策之下,提升農業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創新體制機制,將農業科技人員趕到生態農業發展的主戰場上,進行生態農業的技術攻關;利用各種渠道籌措資金,由政府牽頭組建縣級生態農業開發基金,在人財物方面給予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將生產要素、技術以及產品銷售相互結合,確保生態農業健康、穩步、可持續發展。
作者:文莉君 單位:西充縣委黨校
參考文獻:
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開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壓力增大。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國的城鎮化率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7.9%增長到目前的51.27%,城鎮人口也從1.72億增長到6.9億。因此,也造成了現階段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資源短缺問題。現在很多長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僅要承受城鎮化帶來的經濟壓力,還要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為了緩解自身壓力、品嘗綠色食品、尋求精神快樂,城市居民開始選擇旅游,尤其是鄉村旅游、農業旅游以及生態旅游等。由此,一種以體驗農村為概念的農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體驗到農村的日常生活,包括農事、農耕等。農村旅游集合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兩大內涵,生態農業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在生態農業旅游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失去了原有的“生態”與“農業”的本質。所以,必須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的內涵。
“生態農業”是指利用生態學與經濟學原理、現代管理與科學技術方法以及傳統農業發展經驗等,能夠獲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都比較高的一種現代化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在內圍要求農業生產、農業種植和林牧漁業結合發展,在要求農業與第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做好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工作,力求降低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生態旅游”一詞,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將其正式定義,賦予了生態旅游自然環境保護以及旅游地居民保護的雙層含義。由此可見,生態旅游更注重保護自然景觀,更能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開展各類生態旅游活動,如生態體驗、生態教育及生態認知等。
(二)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的必要性。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有助于廣大旅游者身心愉悅、減輕壓力、促進健康。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提高環保意識,提高旅游者對環境保護的主動性。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社區財富積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使其社會結構逐步轉向多樣化與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態”理念的不斷深入,有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進一步消除城鄉差距。
二、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農業之“生態”難體現。
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空有“生態”之名,其實與“生態”理念的內涵相差甚遠,以至于形成了“生態”一詞名不副實的尷尬局面。一部分農產品種植者或經營者以經濟效益作為唯一目標,不惜喪失道德,使用過量的化學制品和農藥,造成了當前多數的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農產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十分嚴重。
(二)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理念。
現階段,很多農村地區通過生態農業旅游來發家致富,在經營方面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對經營方式、理念、項目等紛紛效仿,出現了經營項目單一的問題,進一步造成了區域重復度提高、深層次開發欠缺等多種情況的發生。以農業生態旅游中的采摘和觀光等項目為例,多數農戶的農作物種植種類高度雷同,無法滿足旅游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經營項目分散,缺乏專業性能。
農業項目和旅游項目并沒有做到充分地結合發展,如農作物的種植、生產等項目和旅游業當中的種植體驗項目、生態農業項目等相互分離,還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態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務水平,與農業項目聯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說,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旅游項目的進行,缺乏足夠的專業性能。與此同時,旅游者難以真正享受到生態農業旅游所帶來的物質與精神實質,農村經營者也無法獲取更高的實際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規范。
在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問題,如對旅游者和經營者的約束與規范,多數農村地區在這兩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極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問題。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態農業旅游各類監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礎設施管理、安全監督等,很難保證旅游區域內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設施簡陋,缺乏高效服務。
我國農村普遍經濟實力不高,有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仍然面臨嚴峻的基礎生活問題,農村村民還處于較為貧困的狀態。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生態農業旅游是不二選擇,但是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其配套設施建設落后,村民素質不高,缺乏高效服務。如在旅游區域內經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礎設施破爛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關娛樂、休閑、餐飲等配套設施簡陋;農村村民未受到系統地專業性的培訓,旅游服務質量低下。生態意識薄弱,缺乏保護理念。
三、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突顯生態,重點建設。
在現在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規劃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合理經營農業項目與旅游項目,使之盡顯生態示范,并且進一步擴大生態示范的建立范圍,提高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功能的多樣化。可以通過農業生態園的觀光業務,打破原有沉悶的項目建設,突出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旅游”特征以及“綠色產出”優勢;第二,針對“生態”這一理念,建設相關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項目,并進行重點建設,努力培植“精品”,增強特色優質產品的開發能力。如建立旅游區生態和農業用具化石展館,不僅可以充分體現“生態”理念,還可以讓經營者與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態環境變遷的影響,從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社會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創新。
生態農業旅游之所以能夠在高速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背景下得以發展,就是因為其具有與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點,即擁有自然風情、本土特色以及鄉村人情。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將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充分結合,必須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首先,在經營方面。生態農業旅游應盡可能努力創新,一改傳統農業旅游中觀光、體驗、采摘等單一的經營項目,進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如在各項旅游項目開發的同時融入文化和藝術氣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模式;在技術方面。加強改革創新,建立生態農業旅游勝地,將效益旅游和生態保護相結合,建立了各類技術栽培,引領健康時尚生活,促進旅游區的特色化發展。
(三)科學規劃,統一布局。
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勢必要以自然和經濟規律為根本要素,以全局規劃為重要目標,以資源充分利用為關鍵方式,才能科學規劃、明確定位、統一布局。首先,科學規劃設計生態農業旅游園,充分挖掘現代生態園中的豐富內涵和資源,健全旅游路線設計方案、明確旅游區分工、增加產品結構等;其次,準確進行整體定位與科學思考,加強對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規劃力度,建立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齊頭并進、相輔相成的和諧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規劃旅游區域內的農業生產和布局,將生態農業作為農業旅游的基礎,體現出良好的生態文化內涵。
(四)完善管理經營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應當從管理制度和服務培訓兩個方面來進一步改進與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規范的行為制度,規范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將旅游區域內所涉及的各項旅游與農業項目運行管理落到實處,并且對經營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約束;其次,在服務培訓方面。利用專業性的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文化與職業素養,進而提高服務質量。
(五)農業與旅游并行發展,提高其附加價值。
生態農業是生態旅游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基礎條件,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一方面增加了農產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量,這則帶來了更多的農業價值。因此,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之間必然有結合發展的支點,兩者相互依賴而又相互獨立,具備并行發展的能力和條件。通過“生態”理念的植入,創新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品種類和樣式,在此過程中,應當力求“生態”一詞名副其實,避免以“生態”為旗號的欺騙行為發生,不利于生態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本是兩個各具特色的獨立的發展形勢,兩者的并行可持續發展將有利于自身特色資源的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更高的社會經濟效益。然而由于現代化的生態農業旅游所存在的多種問題,必須將“生態”充分發揮、保持特色、勇于創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健全供銷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并行發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愛民.“美麗中國”視角下的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4(1)
[2]丁培衛.近30年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J].東岳論叢,2011,32(7)
關鍵詞:
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并行對策
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開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壓力增大。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國的城鎮化率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7.9%增長到目前的51.27%,城鎮人口也從1.72億增長到6.9億。因此,也造成了現階段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資源短缺問題。現在很多長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僅要承受城鎮化帶來的經濟壓力,還要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為了緩解自身壓力、品嘗綠色食品、尋求精神快樂,城市居民開始選擇旅游,尤其是鄉村旅游、農業旅游以及生態旅游等。由此,一種以體驗農村為概念的農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體驗到農村的日常生活,包括農事、農耕等。農村旅游集合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兩大內涵,生態農業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在生態農業旅游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失去了原有的“生態”與“農業”的本質。所以,必須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的內涵。
“生態農業”是指利用生態學與經濟學原理、現代管理與科學技術方法以及傳統農業發展經驗等,能夠獲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都比較高的一種現代化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在內圍要求農業生產、農業種植和林牧漁業結合發展,在要求農業與第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做好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工作,力求降低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循環。“生態旅游”一詞,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將其正式定義,賦予了生態旅游自然環境保護以及旅游地居民保護的雙層含義。由此可見,生態旅游更注重保護自然景觀,更能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開展各類生態旅游活動,如生態體驗、生態教育及生態認知等。
(二)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的必要性。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有助于廣大旅游者身心愉悅、減輕壓力、促進健康。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提高環保意識,提高旅游者對環境保護的主動性。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社區財富積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使其社會結構逐步轉向多樣化與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態”理念的不斷深入,有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進一步消除城鄉差距。
二、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農業之“生態”難體現。
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空有“生態”之名,其實與“生態”理念的內涵相差甚遠,以至于形成了“生態”一詞名不副實的尷尬局面。一部分農產品種植者或經營者以經濟效益作為唯一目標,不惜喪失道德,使用過量的化學制品和農藥,造成了當前多數的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農產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十分嚴重。
(二)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理念。
現階段,很多農村地區通過生態農業旅游來發家致富,在經營方面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對經營方式、理念、項目等紛紛效仿,出現了經營項目單一的問題,進一步造成了區域重復度提高、深層次開發欠缺等多種情況的發生。以農業生態旅游中的采摘和觀光等項目為例,多數農戶的農作物種植種類高度雷同,無法滿足旅游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經營項目分散,缺乏專業性能。
農業項目和旅游項目并沒有做到充分地結合發展,如農作物的種植、生產等項目和旅游業當中的種植體驗項目、生態農業項目等相互分離,還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態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務水平,與農業項目聯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說,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旅游項目的進行,缺乏足夠的專業性能。與此同時,旅游者難以真正享受到生態農業旅游所帶來的物質與精神實質,農村經營者也無法獲取更高的實際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規范。
在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問題,如對旅游者和經營者的約束與規范,多數農村地區在這兩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極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問題。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態農業旅游各類監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礎設施管理、安全監督等,很難保證旅游區域內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設施簡陋,缺乏高效服務。
我國農村普遍經濟實力不高,有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仍然面臨嚴峻的基礎生活問題,農村村民還處于較為貧困的狀態。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生態農業旅游是不二選擇,但是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其配套設施建設落后,村民素質不高,缺乏高效服務。如在旅游區域內經常可以看到道路等基礎設施破爛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關娛樂、休閑、餐飲等配套設施簡陋;農村村民未受到系統地專業性的培訓,旅游服務質量低下。生態意識薄弱,缺乏保護理念。
三、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突顯生態,重點建設。
在現在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規劃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合理經營農業項目與旅游項目,使之盡顯生態示范,并且進一步擴大生態示范的建立范圍,提高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功能的多樣化。可以通過農業生態園的觀光業務,打破原有沉悶的項目建設,突出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旅游”特征以及“綠色產出”優勢;第二,針對“生態”這一理念,建設相關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項目,并進行重點建設,努力培植“精品”,增強特色優質產品的開發能力。如建立旅游區生態和農業用具化石展館,不僅可以充分體現“生態”理念,還可以讓經營者與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態環境變遷的影響,從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社會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創新。
生態農業旅游之所以能夠在高速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背景下得以發展,就是因為其具有與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點,即擁有自然風情、本土特色以及鄉村人情。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將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充分結合,必須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首先,在經營方面。生態農業旅游應盡可能努力創新,一改傳統農業旅游中觀光、體驗、采摘等單一的經營項目,進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如在各項旅游項目開發的同時融入文化和藝術氣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模式;在技術方面。加強改革創新,建立生態農業旅游勝地,將效益旅游和生態保護相結合,建立了各類技術栽培,引領健康時尚生活,促進旅游區的特色化發展。
(三)科學規劃,統一布局。
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勢必要以自然和經濟規律為根本要素,以全局規劃為重要目標,以資源充分利用為關鍵方式,才能科學規劃、明確定位、統一布局。首先,科學規劃設計生態農業旅游園,充分挖掘現代生態園中的豐富內涵和資源,健全旅游路線設計方案、明確旅游區分工、增加產品結構等;其次,準確進行整體定位與科學思考,加強對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規劃力度,建立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齊頭并進、相輔相成的和諧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規劃旅游區域內的農業生產和布局,將生態農業作為農業旅游的基礎,體現出良好的生態文化內涵。
(四)完善管理經營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應當從管理制度和服務培訓兩個方面來進一步改進與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規范的行為制度,規范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將旅游區域內所涉及的各項旅游與農業項目運行管理落到實處,并且對經營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約束;其次,在服務培訓方面。利用專業性的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文化與職業素養,進而提高服務質量。
(五)農業與旅游并行發展,提高其附加價值。
生態農業是生態旅游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基礎條件,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一方面增加了農產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量,這則帶來了更多的農業價值。因此,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之間必然有結合發展的支點,兩者相互依賴而又相互獨立,具備并行發展的能力和條件。通過“生態”理念的植入,創新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品種類和樣式,在此過程中,應當力求“生態”一詞名副其實,避免以“生態”為旗號的欺騙行為發生,不利于生態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本是兩個各具特色的獨立的發展形勢,兩者的并行可持續發展將有利于自身特色資源的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更高的社會經濟效益。然而由于現代化的生態農業旅游所存在的多種問題,必須將“生態”充分發揮、保持特色、勇于創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健全供銷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并行發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作者:錢惠新 單位:江蘇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愛民.“美麗中國”視角下的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4(1)
一、背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
生態農業是利用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技術以實現“高產、高質、高效”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現代化農業。在綠色消費正日益成為現代化的消費時尚的今天,生態農業的迅速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帶來的各種弊端,而且還能使農業得到和諧發展。
隨著社會進程、生活節奏的加快,旅游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很多傳統旅游者已經厭倦了旅途勞頓的傳統旅游產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生態旅游產品。其中農業生態旅游得到了旅游者的廣泛青睞。1998年國家旅游局推出的“華夏城鄉游”主題旅游以“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為主要內容,使農業生態旅游產品備受關注,并得到了旅游者的認可和喜愛。我國先后出現了一批農業生態旅游項目,較有名的有北京的綿繡大地、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蘇州農林雙世界、揚州高冥寺觀光農園、無錫馬山觀光農園、山東的棗莊石榴園、吉林凈月潭人工林場、海南亞珠莊園、河南周口傻瓜農業園等等。農業生態旅游作為新興的旅游產品類型以其優美的生態環境、靜謐的田園風光、愜意的鄉村情趣并結合豐碩的生態農業成果為向往大自然回歸的旅游者提供一個安詳的世外桃源。
二、基礎:恭城縣生態農業及生態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一)生態農業現狀
1、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恭城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東北部、桂林市東南部,東與富川瑤族自治縣及湖南江永縣交界,南與鐘山、平樂縣毗鄰,西接陽朔、靈川縣,北臨灌陽縣,是一個以丘陵地貌為主的山區縣。總面積214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28萬畝,其中水田18萬畝。全縣轄6鄉3鎮117個村民委員會,總人口27.8萬人,其中瑤族人口14.36萬人,占總人口的52%,1981年恭城縣被列為廣西49個“老、少、邊、山、窮”縣之一。
恭城的生態環境得天獨厚: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為河谷草地、丘陵交錯地帶。境內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峰318個,銀殿山為全縣最高峰,其主峰海拔1885米。恭城河(茶江)縱貫全縣,支流縱橫密布。由于四周青山環抱,恭城縣內氣候溫和,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9.7攝氏度,年均降雨量1438毫米。尤其是近些年來,沼氣的廣泛推廣和使用使大量木材得以節省,使縣內的樹木繁茂,鳥語花香。美麗的自然風光,宜人的氣候資源為發展旅游業提供了良好條件。
2、生態農業發展良好,深層次矛盾亟待解決。恭城縣的生態農業起始于20世紀80年代,以保護森林植被、解決農村能源為突破口,通過引導在全縣農村推廣使用沼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帶動了養殖業、種植業的協同發展,最終形成了“養殖-沼氣-種植”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同時加強對農業生態技術的應用和無公害水果栽培技術的示范,建成了月柿、柑橙、沙田柚、紅花桃4大水果生產基地,并著力優化生態農業產品結構,在生豬品種改良及發展草食動物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使恭城的生態農業產業鏈得以延伸,并且得到了良性循環。經過20多年的發展,恭城被人們譽為“春天是花園,夏天是林園,秋天是果園,冬天是公園,一年四季是樂園”。生態農業已經成為恭城實現“三高”農業的重要途徑,提高了農業系統自我維持能力及其生態穩定性,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雖然恭城縣生態農業發展良好,但是其內部面臨的深層次的問題仍不容忽視,如名優產品品種較少、科技含量不高、銷售渠道不暢等諸多制約因素,恭城生態農業若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就必須在產業結構調整、理順銷售渠道、提高科技含量等方面大做文章。
(二)生態旅游產業現狀
1、生態旅游產業發展迅速。極具特色的“恭城生態農業模式”不僅使恭城縣取得了經濟、社會、生態等效益,而且極大地帶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近年來,恭城利用美麗的自然風光、和諧的生態環境,并結合生態農業的成果,大力發展生態旅游產業,使旅游業成為該縣的支柱產業。
恭城人民憑借其獨特的生態農業建設成果,加大宣傳力度,圍繞著“全國生態農業示范縣”、“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月柿之鄉”、“中國柑之鄉”、“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國無公害水果生產示范基地縣”、“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等金字招牌開發新的旅游產品,以生態農業成果為基礎的生態農業旅游在全縣得以蓬勃發展。這種與傳統旅游業形成鮮明對比的生態旅游產業,以其靜謐的田園風光吸引著眾多旅游者的到來。據恭城縣文化旅游局統計,1999年以前,旅游者人數非常有限,每年到該縣旅游的人數不足4萬人次,自2000年開發農業生態旅游以來,旅游者人數大幅增加,2002年達27.0萬人次,旅游社會總收入達1207萬元;2003年游客人數進一步上升到50.4萬人次,實現旅游社會總收入2800萬元。2004年該縣又成功地舉辦了第二屆“桃花節”和“月柿節”。據統計,2004年僅桃花節、月柿節、關公文化節等3個節慶接待區內外游客40多萬人次,旅游社會收入達2000多萬元。在該縣的生態旅游發展中,成就斐然。西嶺鄉大嶺山桃花園、紅巖新村聲名遠播,享譽海內外。
2、生態旅游產業中存在的問題。在恭城縣生態旅游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過程中,仍舊有一些瓶頸問題需要妥善解決。首先是資金短缺,在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時常是捉襟見肘,開發過程中的后續問題不能得到妥善地解決。其次是在旅游人才方面,高層次人才的儲備不足,整個行業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使旅游服務水平總在低水平狀態徘徊。再次,旅游產品過于單調,目前恭城的生態旅游產品多停留在觀賞層次上,反映生態農業內涵的旅游產品并不多見,旅游產品的類型的單一性已經制約了恭城旅游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影響了當地居民參與生態旅游業的積極性,不利于生態旅游產業與生態農業的協同發展。
為了使生態旅游產業得到順利發展,必須使上述的瓶頸問題得以解決。在資金問題方面,可以采用多種融資渠道,鼓勵農民入股,參與旅游產業的投資,給農民看得見的經濟利益,激發他們的主人翁意識,群策群力地致力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在旅游人才方面,關鍵是加大對當地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同時努力引進一部分知識型人才,從而提高從業人員的總體素質和服務水平;在旅游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上,要打造生態旅游精品線路。將恭城縣的生態農業旅游與桂林的旅游形成優勢互補,同時要加大促銷力度,使恭城的生態農業旅游走出廣西,走向世界。
三、路徑:恭城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戰略選擇
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互為資源。生態農業是生態旅游的自然基礎和現實保證,生態旅游為生態農業帶來廣闊的市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契機。因此,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產業的一體化發展成為二者協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實施品牌化戰略,打造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的一體化的區域品牌戰略
在現代貿易中,有知名度的品牌產品會爭奪到更多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實施品牌戰略,是推動恭城農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手段,對“三高”農業的影響重大。因此,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樹立獨樹一幟的農業品牌,是搶占市場,提高農業經營收益,獲得高額市場回報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須樹立自己獨特的品牌,領跑整個恭城的經濟。如何利用恭城的生態農業資源來打造生態旅游品牌成為品牌戰略的重中之重。
(二)科學規劃,建立完善的旅游產業與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將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體系進行全面規劃和科學設計,將“三高”農業融入旅游體系中,形成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產業一體化發展格局,形成一條可“循環”及資源共享的一體化產業鏈。與此同時,將生態旅游和生態農業作為一個區域的發展定位,不能只憑借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產業成果來支撐,必須開發出一系列的生態旅游產品和配套服務,形成一個具有區域特色的旅游體系。
(三)加快培育生態農業龍頭企業,尋求農業、旅游業的合作伙伴
農業品牌的競爭,絕非僅僅停留在初級產品的銷售市場上,更多地體現于農業產品加工的角逐中。同時,在對恭城優化調整產品結構的過程中,迫切需要把農產品加工列入其中。培育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也為農業產品打響品牌戰略提供了便利。
(四)努力培育地方農民經紀人,生態農業協會等組織
農業經濟人和生態農業協會等合作組織可以通過協作分工、信息互通、聯合經營、信息互補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有效地架設市場和農民之間的經濟橋梁,通過降低農民各自的經營風險和經營成本,進而實現規模經濟,增強農民抵御風險的能力,從而促進生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發展民俗生態旅游
恭城縣瑤族人口眾多,民俗風情與眾不同。恭城在開發民族生態旅游時,應注意設計出合理的旅游線路,可以讓游客邊品嘗油茶百年,邊欣賞歌舞,在鄉土的氣氛中感受瑤族的古韻今情。瑤族有多彩多姿的民間舞蹈,瑤族同胞喜歡用歌舞的形式來傳情達意。18種舞蹈精彩紛呈,其中以長鼓舞和師公舞最為盛行,濃墨重彩的推出瑤族風情,突出展現恭城縣的真實感、原始感和淳樸感。
四、結束語
在綠色消費已經成為時尚的今天,恭城縣以其獨特的生態農業為基礎,在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見,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一體化的戰略選擇是必然的。隨著二者一體化進程的逐步加快,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業必定會相互促進,得到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萍.我國生態農業旅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咸寧學院學報,2006(5).
2、粟維斌,李肇榮.恭城縣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科學院學報,2006(1).
3、何秋嬋,劉桂高,楊月蘭.恭城生態農業建設與效益[J].廣西農學報,2002(5).
生態農業旅游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交叉產業。它是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農村空間出讓及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使旅游者充分領略現代農業藝術及生態農業的大自然情趣的新型旅游業。發展生態農業旅游不僅可以形成旅游業新的經濟增長點,還可以改善農村生存環境,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邁進。
一.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條件分析
(一)區位特征
鄂州位于湖北省東部,長江中游南岸,是全國著名的“百湖之市”、“魚米之鄉”,馳名中外的“武昌魚的故鄉”,鄂州市地處東經114°32′―115°05′,北緯30°00′―30°06′,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年均氣溫17.0℃,年平均相對濕度 77%,年平均降水量為1282.8毫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003.7小時。鄂州西接“九省通衢”的武漢,東連“礦冶之城”黃石,北與革命老區黃岡地區隔江相望,南同咸寧地區瀕湖毗鄰。鄂州地理位置優越,在長江流域處于“得中”地位。東去上海,西上重慶,水路距離都在1100公里左右。萬里長江依市而過,境內江岸線長達90公里,有大小港口5座,江海直達,常年可泊5000噸級輪船。106國道縱貫市區南北,武(昌)九(江)鐵路、316國道和宜(昌)黃(石)一級公路三線并行,橫穿鄂州東西。這種“江湖海直通、水鐵公聯運”的優勢,使鄂州得以成為鄂東南地區的水陸交通樞紐。
(二)生態環境
鄂州以湖而名,依水而興。在鄂州“三葉碧荷”圖形的綠野上,星羅棋布地鑲嵌著鉆石瑪瑙般晶瑩透亮的湖泊:梁子湖、鴨兒湖、三山湖、花馬湖、沐鵝湖、紅蓮湖、洋瀾湖等大小湖泊133個,水域面積達4.3萬公頃,有80多個水產品品種和100多種水生植物,號稱亞洲淡水植物的基因庫。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淡水湖,現有水域面積304平方公里,具有重要的生態、社會和經濟價值。近幾年,梁子湖周邊采取的退田還湖、退耕還林、季節性休漁和控制排污等措施對生態環境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資源優勢
鄂州農業十分發達,是名副其實的江南魚米之鄉。全市地勢東南高,西北低,由丘陵、平原、湖區組成,尤以湖泊眾多而著稱。市域內,湖泊、庫塘星羅棋布,港汊溝渠連成網絡,可養殖面積30多萬畝,適于養魚、育蚌、植蓮,是馳名海內外的武昌魚的故鄉。鄂州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過渡區,四季分明。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具有發展種養業的良好條件。全市有稻、麥、豆等農作物品種200多個,銀魚,胭脂魚、螃蟹等水生動物100余種,蓮、菱、芡實等水生植物20多種,豬、牛、羊等畜禽品種近百個,楊、柳、松等樹木數百種,主產糧、棉、油,也是湖北省珍珠、螃蟹、茭頭等農副產品的重要出口基地。同時鄂州也是具有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城市,匯聚了眾多的歷史名人,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留下了大量的古跡、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等。
二.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現狀
近年來,鄂州市圍繞百里長港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建設,依靠水產、畜牧、蔬菜、林果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充分利用“三湖”(梁子湖、紅蓮湖、三山湖)、“三山”(沼山、葛山、白雉山)資源,以“綠色、安全、生態”主題,探索出一條以鄉村休閑旅游觀光為特色的農業發展新路。據統計,到2011年底,全市農業觀光景點達到130個,共接待游客142萬人次,實現農業旅游收入1.7億元,帶動銷售當地農產品2.5億元,吸收當地農民就業4488人,形成了鄂城區杜山現代農業科技園、楊葉溪流港草莓專業合作社、三山湖漁家樂、九龍山茶莊、四海湖、紅蓮湖、梧桐湖農業生態園、梁子島生態旅游區等一批示范區。其中,市梁子島生態旅游區被列為全國首批旅游農業示范點,國家AAA級景點、省級旅游度假區。它們集經濟、社會、生態教育等多種功能于一體,融觀光、度假、體驗、學習、考察等各種活動于一身,成為本市及周邊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民風民情的好場所。同時,農業旅游已成為鄂州市農業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雖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在開發過程中還是存在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勢必會影響到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一)項目單一、功能雷同、沒有形成農業旅游的品牌
從發展現狀來看,由于受到農業規模、科技水平和資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約,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規劃不夠合理,項目功能、活動內容單一,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沒有依靠自身的特色旅游資源開發特色農業旅游產品,沒有形成農業旅游的品牌,旅游活動主要是停留在觀光、采摘、垂釣等低層次的項目上,內容不充實,參與性不高,影響了產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二)宣傳推介力度不夠
一是營銷策劃能力不強。沒有制定出具有影響力的長期發展的整體營銷計劃。二是營銷組織能力不強。雖然開展了一系列的推介活動,但營銷效果不明顯。三是營銷推廣能力不強。由于資金方面的原因,營銷推廣的能力有限,采用的營銷手段和方式不多,宣傳技術質量和水平不高,推廣的渠道較窄。
(三)旅游基礎設施不完善,服務接待水平不高
生態農業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往往遠離都市,所以在開發旅游項目的時候首先就要考慮到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現在很多鄂州對外開放的農業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往往落后于園區建設,這主要體現在交通、水電、衛生等方面。另外鄂州如今從事農業旅游的服務人員主要以農村青年為主,他們大多文化素質較低,沒有受過規范的培訓,導致整體接待服務水平較低,影響市民的出游熱情。
(四)對傳統鄉村文化的內涵挖掘不夠
隨著游客旅游需求的提高,單純以自然田園風光為主的觀光方式,無法滿足游客對更高層次旅游活動的需求。生態農業旅游不能只停留在觀賞、采摘的表面繁榮上,必須走與生態旅游與文化旅游相結合的道路,鄂州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間文化,如鄂州民間故事歌謠、鄂州牌子鑼、樊口硪歌、葛店蝦燈、塘角頭“活馬子”、鄂州玉連環、鄂州花樣剪紙、澤林旱龍舟、嵩山百節龍等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牌子鑼、花樣剪紙(雕花剪紙)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時要注重發掘和整理,使之成為旅游中的賣點。
三. 鄂州生態農業旅游的開發模式
(一)科普教育游模式
這種模式是在一個鄉或村的范圍內,依據所在地區獨特的優勢,圍繞特色的生態農產品或產業鏈,建立生態農業示范園、高新技術農業展示園,形成“一鎮一品,一品一色,一色一味”的差異化發展戰略。園區內實行專業化生產經營,引進和推廣農業新技術,新方法,使游客在園區內進行采摘,在勞動中享受休閑的快樂,同時還能了解各種農業科技知識。如鄂城區杜山現代農業科技園、楊葉溪流港草莓專業合作社,梁子湖濕地公園科普區,涂家垴藍莓基地農事體驗區。
(二)度假休閑游模式
鄂州地處武漢城市圈核心位置,要充分利用便捷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廣泛做好宣傳,以“近郊、休閑、體驗”為賣點,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農村生活的需求。同時抓住人們追求“健康、綠色餐飲”的風潮,大力發展“綠色無公害蔬菜”、“非飼料養殖”等具有特色的農產品,以體驗農家磨豆腐、搗糍粑,舂米等都市人群較陌生的特色產品為依托,加以市場引導,做大做強做出特色。如武昌魚、紅尾魚、綠殼雞蛋、太湖千張、燕磯紅菜苔、農家土罐土雞、鴨、鵝湯,鍋巴粥,純谷酒等民間特色食品。在農業觀光園內,規劃布局富有農家特色的供游客食、宿、游、娛的區域以及與之相配合設置景點,體現出樸實、真實的特點,體現休閑、游娛、度假、健身的功能。
(三)農家度假游模式
利用生態優勢、民俗風情,結合新農村建設,以優美的自然風光為依托,以整潔價廉的農家旅舍吸引游客,開展以農家樂為主要形態的農家度假游。在梁子島、沼山、太和等地改造現有建筑外觀,使之與環境協調融合,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農家樂片區。
(四)民俗文化游模式
農業旅游的發展要充分挖掘本地的文化資源,打造特色產品。鄂州歷史文化悠久,“玉連環” “澤林旱龍舟”“穿花龍舟”、“工尺譜排子鑼”、“梁湖情歌漁歌”、“舞獅玩龍”、“哭嫁”等項目久負盛名,應予以正確引導,借此打造品牌,將文化活動貫穿于農業旅游活動中,增強項目的文化底蘊,使旅客既可以欣賞特色節目,又可以體驗鄉村農業,相互補充,相互促進,不斷增強項目的吸引力和市場的競爭力。
四. 鄂州生態農業旅游開發的建議
(一)科學規劃、統一布局
生態農業旅游項目的內容選擇、服務和費用水平,都要按照目標市場的特點來確定。在布局時以保護資源、發展生存為主要目的,不能破壞田園風光、污染環境。在規劃時,要根據當地的自然、經濟、社會條件,考慮到市場需求狀況,因地制宜,做好生態農業旅游開發規劃,各地在旅游地建設上,不能一哄而上,盲目建設,要建設具有當地特色的生態農業旅游基地。
1. 重視市場營銷,開拓農業旅游的客源市場
生態農業旅游產品要吸引廣大旅游者,需要進一步加強宣傳推介力度,創新宣傳推介手段進行產品推介。如借助報紙、電臺、電視等各種新聞媒體進行宣傳,拍攝農業旅游風光片等,創立農業旅游專題網站,舉辦節慶活動,召開農業旅游產品推介會,或者以博覽會的形式推廣旅游產品。加強與周邊旅游景區的結合,加強與旅行社的合作,提高景點的知名度,擴大農業旅游的市場。
2. 突出地域特色,提高觀光農業產品的質量
生態農業旅游成敗的關鍵在于其產品的開發。鄂州市生態農業還處于起步階段,產品存在著類型單一、檔次低、低水平重復等諸多的問題。因此,鄂州市應吸收國內外發展生態農業旅游的先進經驗,并立足本地資源、突出特色,實現多目標、多層次、多途徑全方位的綜合發掘,以豐富的旅游內容吸引游客,為游客提供觀光游覽、購物體閑、參與農作等多項活動。
3. 加強環境保護,維護景區的生態環境
與相關技術部門、科研部門和管理部門的合作,監測與預報包括旅游區大氣、水污染、噪聲、廢棄物以及農作、林、草病蟲害等指標項目,及時發現問題,隨時解決問題,確保環境優良。通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加強管理,控制觀光農業地周邊地帶因工業化和城市化對其的不利影響。只有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才可能體現出鄂州生態農業自然、傳統、休閑、綠色的特點,獲得農業、旅游、教育、生態、社會等綜合效益。
(二)加強人才的培養
一方面,依托農業科研機構、旅游院校和行業協會建立專門的農業旅游培訓基地,對農業旅游的從業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學習和培訓。另一方面加快培養既懂農業、又懂旅游的復合型人才,吸納旅游高級人才加盟,樹立市場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嚴賢春.生態農業旅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
[2]湖北省政府門戶網站.鄂州市簡介[EB/OL].
[3] 鄂州新聞.鄂州農業休閑旅游觀光景點達130個[EB/OL].
關鍵詞:
三級階梯;生態農業;中國
生態農業指的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和方法,采用現代科技,結合傳統農業技術,把農業生產、農村經濟發展、生態環境治理三者融為一體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1]。自人類文明以來,農業就開始發展,從最原始的刀耕火種到后來的逐步機械化生產,人類的生產技術逐步得到了發展,同時,糧食生產種類也在不斷增加。隨之環境也日益遭到惡化,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也已經逐漸的不能滿足人類的需求。人們開始尋求更加科學高效的生產方式,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開始對新的農業方式進行不斷地探索。20世紀70年代,美國土壤學家第一次提出了“生態農業”這個概念[2]。自此以后我國有大量的專家學者對生態農業進行了研究,至今已經有了將近30多年的發展歷程[3]。經過多年來的發展,我國生態農業已經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不同類型的生態農業試點高達2000多個。我國對生態農業研究的文章較多,但大多數主要集中于對某個區域生態農業發展歷史、模式、特點以及未來展望的研究[4-6]。很少從大地貌格局對生態農業的發展進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從我國三大階梯的大地貌格局出發,分析不同階梯生態農業發展的特點,為我國生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
1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1.1第一級階梯生態農業現狀
我國第一階梯在行政區上包括青海省、自治區和四川省、新疆、云南省的一部分,地形以高山、高原為主,平均海拔為4000m。大部分地區為高寒氣候,平均氣溫在0℃以下。降水量200~400mm,并且從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土壤大多為凍土。第一級階梯的生態農業模式主要有種植和飼養發展模式和設施種植模式。種植和飼養發展模式:第一階梯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植被大多數為草原,所以打造種植和飼養為一體的生態農業模式。青藏高原林芝地區米林縣發揮種植養殖為一體,發展最具特色的青稞產業,它沒有污染,被譽為“綠色天然產品”。察隅縣探求有機種植和飼養產業之路,以種植和飼養為一體,種植以林業為主。嘎瑪養殖基地采用散養改為雞籠,極大地減少了環境污染,同時許多耐寒動物的養殖也成了該區的一大經濟收入來源,如牦牛、藏山羊。設施種植模式:設施種植模式是充分利用地膜覆蓋、溫室大棚、無土栽培來提高產量,打造出“全天候”的農業生產條件創造具有光照、熱量、氣溫和土壤等農業生產條件,實現農作物周年生產、多季收獲、高產優質、安全高效的生產模式。
1.2第二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第二級階梯在政區上包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陜西省、四川省、重慶市、云南省、貴州省和廣西、湖南、湖北省的一部分。地形上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平均海拔在1000~2000m。該區地跨濕潤區、半濕潤區和干旱區,主要以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在50~1600mm,自然區域條件差異較大,土壤類型多樣,農業類型多樣。主要包括特色生態觀光農業模式、山體立體農業模式。特色生態觀光農業模式:這類農業模式是一種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的新型生態旅游業。目前,新疆克拉瑪依農業區正在朝著生態調節、生態教育、綠色人居、農業觀光、旅游度假為一體的大型綜合生態農業區;四川省田園牧歌生態園區打造以農業觀光休閑為主題的生態模式,它將科技農業景觀和傳統田園風光結合在一起,以實現農業和旅游的良性結合,將農業變得更加生態化、設施化、科技化、高效化。山體立體農業模式:這種模式是以山體的海拔高度為前提,利用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發展不同類型的農業、種植不同的農作物,這種方式即山體立體農業。這種模式突破了平面上單一層次的傳統種植,以達到提高資源利用率、土地生產率和農業商品率的目的,它具有“多層配置”的特點。西南地區的峰叢洼地農業,它是以海拔高差來決定農業的生產類型。在山麓地區以水田農業為主,到山頂依次為旱地作物農業、經濟水果林、經濟林、灌木和草類植被,這種分布充分的體現了垂直地帶性分異規律。
1.3第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第三級階梯在行政區上包括10多個省、直轄市,在地形上包括三大平原三大丘陵,平均海拔在500m以下。該區以亞熱帶季風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氣候濕潤,雨熱同期,降水量大于1600mm,土壤類型多樣,從南向北依次為磚紅壤、紅壤、黃壤、棕壤,復種指數大多為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主要包括生態科學養殖模式、果牧農漁相結合模式、有機農業模式。生態科學養殖模式:這種模式主要是摒棄之前傳統的水產、畜禽養殖業,提倡利用生產嫁接的方式來生態養殖。其目的是生產出天然綠色農產品,從而達到既能提高農業產出率又能提高農產品的價值。江蘇省東臺市推出了一種生態養殖模式,該模式采用循環利用的原理,將養殖所產生的綠肥直接用于植物的生長。這種模式既能解決生豬養殖帶來的環境污染,又能為豆制品加工提供清潔能源,也為無公害稻麥生產提供優質有機肥料,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三贏[7]。果牧農漁相結合模式:這種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和經濟學的原理,把農業生產、畜禽養殖、農副產品加工、運銷、生產資料的供應及服務業等,按照一定的組合方式有機結合起來[8]。典型的分布地區是東南地區的低山丘陵地區,其最突出的是桑基魚塘模式。位于珠三角地區的桑基魚塘是為充分利用土地而創造的一種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桑基魚塘的發展,既促進了種桑、養蠶及養魚事業的發展,又帶動了繅絲等加工工業的前進,逐漸發展成一種完整的、科學化的人工生態系統。有機農業模式:這種模式提倡綠色、自然消費,主要是生產有機農產品。不使用化肥和農藥,提倡使用有機或生物肥是該模式的主要特點。這一類農業模式主要是體現在東北地區、華北地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目前,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綠色有機農業園區發展已經初具規模。該農業園區現在由單純的追求數量向綠色有機、高附加值的方向發展,采取“園區+龍頭”、“公司+基地+農戶”、“園區+貧困村”等發展模式。其主要采用的是高科技的生產方式,大力開展無土栽培,植物所需的營養均來源于人工培植的營養液,人工培植的營養液可以重復循環利用并且易于控制。
2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分析
2.1我國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特點
第一級階梯農業的發展受自然條件限制而發展緩慢,面對惡劣自然條件,主要農作物為青稞、小麥、豌豆等高寒作物。本區的生態農業以種植和畜牧相結合模式為主,也有部分地區正在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兩種生態農業模式主要集中在雅魯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同時,為了彌補溫度、降水量和科學技術方面的不足,本區引進各種高科技生產方式,比如溫室大棚、滴灌、地表覆膜等,發展了設施種植生態農業。第二級階梯地形類型多樣,生態農業的發展也各具特色。由于受自然環境限制,所以其發展的宗旨是離不開保護環境和堅持可持續性。這一階梯最特別的是西北和西南這兩個地區,發展農業具有一定的難度。就西北地區而言,氣候干燥少雨,土地類型大多為荒漠,那里的居民主要以放牧為主,但是隨著人口和畜牧的大量增多,生態環境已然遭受到了破壞。與西北地區截然相反的是西南地區,這個地區處于亞熱帶濕潤區,降水豐沛,但是這里大多以碳酸鹽巖為主,喀斯特地貌典型發育,這個地區的農業大都是以山體立體農業為主。第三級階梯的地形較平坦、氣候溫和,雨熱同期,自然條件良好。其生態農業具有多樣性的特點,因為經濟發展迅速,后備耕地資源不足,為了節約土地,該區以發展集約農業為主。
2.2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一級階梯,由于降水和氣溫的不足,為彌補這一缺陷,這一階梯主要采用溫室大棚、滴灌和地表覆膜等生產方式。這一地區雖是采用高科技的生產方式,但現階段農民的知識儲備不高,一旦操作不當,會產生適得其反的結果;第二級階梯,氣候適宜、地形多樣,生態農業類型多樣。但在實際進行農業生產過程中,存在土地類型利用不當的情況。在西南這個典型的喀斯特地區,農民開墾山坡種植玉米,由于該地區氣溫的局限性和土壤低肥力,玉米產量相當低。長期以往,反而使得水土流失嚴重;第三級階梯,雖然各方面的條件較好,生產出的農產品也出口國外,但是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各種農業產業迅速的發展,生產能力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大,出現了供過于求的狀況。所以要集生產和銷售一體還需要經營者要不斷地努力去探索。我國三大階梯生態農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第一,生態農業發展不快,缺乏有力指導。一些地方的生態農業只是初具模型,許多生態農業模式都只是一些空架子,有的只是打著發展生態農業的旗號,其實依舊是還在進行著傳統的耕作。例如,有些地區建立生態農業園區,卻鮮有成果和效益。還有一些農民和經營者在利益驅動下,為了套取財政補貼,打著建設生態農業的幌子做表面文章。第二,生態意識淡薄。政府為了加大生態農業的推廣力度,盲目擴大種植和養殖范圍和力度,致使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土地質量也下降,導致農產品的產出率低。在我國第二級階梯上的內蒙古地區,大多數草場都因為過度放牧而開始退化。這就導致了牧草的質量不高,原來的養殖業就只能縮小規模甚至停止養殖。在我國西南地區,水土流失問題日益嚴重,石漠化面積越來越大。第三,市場和交通條件不夠完善。一些生態加工的農產品由于交通和市場的問題,無法銷售出去,大量的產品積壓,造成生產部門和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影響了生態農業的發展。
3三級階梯生態農業發展建議
3.1內部挖掘
(1)因地制宜。我國土遼闊,三級階梯每個地區的自然環境存在很大差異,對發展農業而言都有各自的優勢和不足。各級階梯需要利用當地自然條件的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2)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質量。我國大部分土壤處于比較貧瘠的狀態,要提高農業產量,改良土壤是必經之路。常見的改良土壤的一些方法:微生物肥料改良土壤、雜草漚肥改良土壤、酸堿中和等方式。目前我國地區普遍施用氮肥、磷肥,這些肥料在短時間內可以改良土壤,提高農業產量,但是長期下去,土壤將板結、肥力下降[8]。因此科學施用肥料,使用農家肥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3)發展“綠白”結合農業。“綠白”農業是指健康的農業生產,充分利用細胞工程和酶工程,以基因工程綜合種植的農業模式。它具有生態農業的各種特征,可以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將二者結合起來,這將會讓人們消費更加安心、放心。同時它突破傳統的生產方式,一定程度上可以節約土地資源。
3.2外部要求
(1)正確引導,加強宣傳。想要讓生態農業廣為人知,就要加強宣傳工作。通過多種途徑引導農民,讓他們了解生態農業是什么、有何重要性、如何發展等問題。同時,要不斷提高農民的生態意識、環保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為此,相關部門就要做好工作,要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技術培訓,讓他們明白生態農業發展的意義。除此之外,要讓農民從傳統農業中擺脫出來,從高效、經濟的生態新型農業中獲得實際的效益和經濟收入。(2)以“點”帶“面”,典型示范。每級階梯的地理條件都是有差異的,所以提倡發展生態農業不能以偏概全,首先要針對各級階梯典型地區進行試點研究,然后再借鑒一些成功的案例進行全面的推廣。(3)加大投入,完善各種保障體系。發展生態農業,首先要對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進行改革,在變革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投入。所以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創新資金籌措機制,加大財政投入。當地政府可撥出一部分資金來建立健全創新機制[9],開展培訓,提升廣大農戶的知識技能,以達到科學種植和養殖,構建全方位的生態農業發展保障體系。
作者:楊婭婭 王金鳳 吳英 高人興 單位:六盤水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沈亨理.農業生態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70-73.
[2]金冬霞.生態農業概論[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46-74.
[3]鄭軍,史建民.我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山東農業大學學報,2007,33(1):97-102.
[4]中國農學會.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64-93.
[5]劉欽普,生態農業概論[M].鄭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5:1-76.
[6]羅其友,陶陶.我國東北地區農業功能區劃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05(6):407-413.
2大英縣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2.1基本情況
大英縣位于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區,地處涪江和沱江的分水嶺地帶,是全國800個重點產糧大縣之一,東鄰蓬溪縣和船山區,南接安居區,西與樂至縣和中江縣相連,北靠三臺縣和射洪縣,位于105°3'~105°30'E、30°25'~30°43'N之間,南北寬34km,東西長41km,幅員面積703km2。全縣轄11個鄉鎮,300個行政村,2890個社,總人口56.6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4.59萬人,農村勞動力25.8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7.9%,人口密度806人/km2。主要農作物有水稻、小麥、玉米、大豆、洋芋、紅苕等,經濟作物主要為油菜、花生、棉花。按照2016年統計年報,耕地面積21133.33hm2,其中,田7133.33hm2;糧食播種面積63793.33hm2,平均單產371kg/667m2,糧食年總產量25.76萬t,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9968元。2016年全縣化肥施用量(折純)2.04萬t,其中:氮肥用量(折純)11336t,磷肥用量(折純)4709t,鉀肥用量(折純)788t,復合肥用量(折純)3609t,化肥施用強度為328.6kg/hm2。
2.2生態農業發展現狀
截止2016年底,全縣農村沼氣規模4.3萬口,占全縣總農戶的35.8%,占全縣適宜建池農戶的80.2%;年總產氣量1504萬m3;全縣4.3萬戶農戶12.9萬人從中受益,建成1000m3大型養殖場沼氣工程5處。全縣現有優質果樹9533.38hm2,其中柑橘類6333.33hm2,油桃800hm2,梨1333.33hm2,枇杷等其他果樹1066.67hm2,年產鮮果5.72萬t,產值3432萬元。全縣建成東方、國強、森福、利民等萬頭以上生豬規模養殖場20個,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354個,標準化生豬養殖小區3400多個,2016年,生豬規模出欄量達55.11萬頭。
2.3生態農業模式分析
大英縣發展生態農業采用的是“豬-沼-果-菜”模式,以沼氣為核心,把種植(糧油作物、果樹、蔬菜和牧草等)、養殖(豬、牛、雞、鴨等)和生活3個孤立的活動組合成一個開放式的互補系統,使物質充分循環,讓自然散發掉的生物質能集中利用。據統計,用傳統的堆漚發酵處理人畜糞便后施用氮、磷分別損失50%和30%左右,而“豬-沼-果”模式在傳統種養方式的轉化循環中嵌入沼氣池,在池內放進沼氣菌群,人畜糞便進入沼氣池以后,在缺氧環境和一定溫度、濕度和酸堿度條件下,這些菌群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殖,逐漸地將糞便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等有機物分解成為沼氣、沼液和沼渣,沼氣池將一系列復雜的生化反應過程集聚在一起,加快了反應速度,提高了分解效率,并收、儲存、輸送沼氣,用于家庭做飯,使傳統種養模式中散失掉的生物質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2.4效益分析
2.4.1經濟效益
一是可以大大促進生豬生產。通過興辦沼氣,農民認識到只有多養豬,沼氣池才能多產氣,多產氣就能節約大量的薪柴和煤炭,因此砍柴買煤不如多養豬。同時,沼肥又是一種優質飼料,用來喂豬,可提前15~30d出欄,尤其是與低成本養豬技術配套,效果更為顯著,一頭豬可節約飼料50kg。據調查和驗收,建池戶一般比沒有建沼氣池的農戶,每戶平均要多養3~5頭豬。二是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沼氣肥,推動了果業和其他農業產業的發展。沼肥是優質高效的有機肥,不僅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和改良土壤,而且可以增強農作物和果樹的抗旱、抗凍和抗病蟲能力。“豬-沼-果-菜”模式經營戶可從沼氣節能及其綜合利用方面獲得直接經濟效益達戶均5280元,人均1040元。
2.4.2社會效益
一是徹底改善了農村環境條件。農民和城市用液化氣一樣,用上了電子沼氣灶,結束了煙熏火燎的歷史。尤其是實行了沼氣池、豬舍、廁所的三結合布局,人畜糞便進入了沼氣池,消滅了蚊蠅孽生場所,一些寄生蟲和病菌在沼氣池內被殺滅,減少了疾病傳染,提高了農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為改觀。二是進一步解放了婦女生產力,提高了農民科技意識。同時,開展“豬-沼-果-菜”工程建設,是符合生態原理和系統工程方法的新技術,通過技術培訓、學習和實踐,提高了農民的科技素質,懂得了農業生產必須從傳統農業中走出來,采用先進技術,講究標準管理、規模經營,增強了農民的可持續發展意識。
2.4.3實施“豬-沼-果-菜”具有顯著的生態效
益一是興辦沼氣,開發再生能源,大大減少了對森林資源消耗。農戶建上一個6m3的沼氣池,一年可節約柴草2.5t,相當于0.35hm2林木年生長量。二是沼氣肥是一種優質農家肥,對改良土壤理化性狀及耕作性能有著積極的意義。據調查分析,施用沼氣肥的水稻田,3年后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16%,土壤中的微生物十分活躍。農民施用化肥、農藥量大為減少,不僅減少了農業投入,而且又大大減少了化肥、農藥對農產品、土壤和水的污染,從而提高了農產品的品質,為開發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開辟了一條有效的技術途徑。這樣周而復始,使自然界(水、肥、氣、熱、土壤)和人、動植物以及微生物處以一個共生的良性生態環境。
3大英縣生態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農業勞動者整體素質偏低,生態意識淡薄
由于農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較低,農村信息較為閉塞,同時,農業生產者普遍存有一種急于求成的心理,盲目地追求短期的經濟利益,因此傳統農業技術仍舊被普遍使用,而生態農業投入較大,科技含量高,并不能在較短時間內被農民接受和使用。
3.2農業科技含量不夠
相對于澳大利亞、德國、日本、比利時等國家擁有完善的農業科研與應用推廣體系,能夠將農業科研成果迅速轉化進行推廣;而大英作為一個農業縣,當地也沒有科研院校,農業科技發展水平偏低。
3.3種養一體化產業支撐不夠
大英種養一體化業主不多,種植業主和養殖業主自身的產業鏈都不長,養殖企業產生糞便自身無法有效利用,而種植業主用肥主要依靠外來企業提供有機肥或化肥,既增加了種植成本,又相應降低產出效益,這樣難以產生規模效益,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種養或種養、娛樂(觀光農業)一體化產業企業的培育和成長;加之,農產品品種較為單一,用肥時間過于集中,調配使用沼肥機制未建立,綜合利用程度也不高。
4建議
4.1加強培訓,提高勞動者素質
利用農業產業扶貧、放心農資下鄉活動、農業科技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培訓、“12.4”法制宣傳等機會進行宣傳、培訓教育,讓農業生產者對生態農業有更多的了解。
4.2政府加大發展生態農業方面的投入
建立必要的激勵機制,出臺相關的獎勵政策,對從事農業生產的個人、企業給予補貼支持,對資金有困難的對象,讓銀行提供額度不等的無息貸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