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9: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中華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及現狀
(一)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
1.重親情、尚倫理
起源于農耕文明的古代中國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地理環境中,以家庭為單位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創造了特有的經濟模式,形成了以家族為基礎的政治結構。在特有的社會環境下,中國自古以來奉行以孝為先的價值準則,崇尚忠孝意識,形成孝道至上、禮治為本的倫理道德觀,重視親情,崇尚倫理。“每逢佳節倍思親”,中國傳統節日蘊含了厚重的親情倫理觀,表達著人們對親人、故鄉的思念,形成了人們對家庭團圓幸福的文化價值取向。春節是中國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佳節,身處異鄉的游子,無論多遠的距離都無法阻擋他們回家的腳步。除夕之夜,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聊家常,在歡聲笑語中體會親情的溫暖。清明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表達子孫后輩的“緬懷”之心和對亡親的懷念之情,更是表達了國人“慎終追遠”的悲痛情懷。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每年八月十五月圓之日,也是親人團聚之時,吃月餅,賞月,正是歷代中國人Α叭嗽鋁皆病鋇拿籃米非蟆<負趺扛齟統節日都體現著人們對親人團聚的美好希冀。
2.貴和諧、親自然
中國是以農為本的農業大國,在古代農耕社會形成了“天人和諧”的價值觀念。“和”是中國人民從古至今秉承的重要價值理念,“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目標,也是當今社會著力建構的社會規范。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觀念,“‘和’文化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表現的尤為顯著,并成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在精神。”
首先是人際關系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珍視、推崇人際關系的和諧,特別是親族之間的和諧,我國很多的傳統節日都非常注重人際間的交往”。作為中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期間親朋好友通過拜年、探親訪友、互贈禮品等節慶活動,凝聚情感,消除隔閡,增進親朋好友之間的人際交往,維持社會關系的和諧穩定;清明節有祭祀祖先和悼念亡親的傳統,身在異地的人們在這天回鄉祭祖,家族成員相聚在一起,緬懷祖先,“慎終追遠”,在祭祀活動中凝聚宗族情感,促進家庭內部、宗族之間的關系穩定;中秋節以家人團圓為主題,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圓滿和睦的美好希冀。
其次是人與自然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日植根于中國農耕文明,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非常注重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并且中國傳統節日大部分都是依靠歲時節令而形成的節日,與固定的節氣,四季更替的自然周期規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天人合一”的價值追求。例如在清明節草長鶯飛、萬物生長,通過踏青、插柳等活動親近自然。
3.愛家國、聚民族
傳統節日文化是一個國家文化的特色標志,是一個民族的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傳統節日更是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淀了激勵人心的愛國情懷和民族精神。“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傳統文化造就了無數的道德楷模和精神典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并成為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精神財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有“大詩人屈原憂國憂民行吟汨羅江畔的身影,有介子推居功無爭自斂退隱的風骨,有萬眾一心驅除韃虜的民族氣節,還有各族人民戰勝邪惡、追求幸福生活的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提到端午節,人們無不想起那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忠貞鐵骨屈原,在國家大義和民族氣節面前,屈子懷著他悲壯的愛國情懷投身汨羅江,化作汨羅江的靈魂,與他所摯愛的家國共存亡。至死不渝的愛國情懷,可歌可泣的民族操守鼓舞著一代代中國人民的士氣,激勵著中華兒女的愛國之情。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的愛國之情和民族精神,是國家興盛、民族復興的不竭動力,也是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二)傳統節日文化的現狀
1.傳統節日文化處于邊緣境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飛速發展,改變了過去積貧積弱的局面,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對物質文化的追求越來越勝過對精神文化的追求。當今社會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盛行,人們共同處于一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難以免受影響,以至于人們在安逸的生活環境中沉迷物質享受而放棄自身的精神建構;此外,市場經濟制度下,人們越來越注重追求個人利益,一切朝“錢”看,物質追求遠勝精神追求,導致了人們精神文化需求的缺失,從而使傳統節日文化處于邊緣化境地。
2.西方流行文化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沖擊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文化成功滲透中國社會,并且西方流行文化對中國傳統的價值觀念產生沖擊,西方流行文化對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影響持續升溫,尤其是以西方節日和中國傳統節日的碰撞最為突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有漸漸被洋節喧賓奪主的趨勢,與大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一方面因為互聯網時代下,文化多元化深入人心,某些西方節日習俗迎合了當代大學生的需要,也為生活、工作緊繃的人們提供了相聚狂歡的氛圍,例如圣誕節前夜的狂歡,送蘋果祝平安;情人節的浪漫約會,贈送玫瑰花、巧克力表達愛意等。另一方面是人們的“崇洋”心理,認為只要是外來的就是好的,更何況在西方影視文化作品的影響下,人們對西方文化有一種仰視的態度,對影視文化上帶來的視覺享受充滿好奇與贊賞,為他們釋放內心的壓抑找到合理精神寄托,致使他們盲目的追隨西方流行文化,增加自己的“優越感”。
二、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價值滲透功能
1.在日常生活中崇尚勤勞節儉
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勞節儉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中國傳統節日扮演著弘揚中華美德的作用,在農業文明的逐步演進中,傳統節日文化滲透著勤勞節儉的美好品德。傳統節日在物質貧乏的農耕年代產生并逐步流傳至今,小農人民敬畏自然,感謝自然的恩賜,體會到勞動的艱辛,人們堅守著勤勞節儉的價值觀念進行自我約束,在以“吃文化”為本的傳統節日中,更是教育子孫后代秉持克勤克儉的優良風氣。“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逸為恥”,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對大學生進行勤勞節儉的價值滲透,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
2.在待人接物上秉承貴和持中
中華民族歷來崇尚中庸思想,無論是古代君王先賢,還是現代文人政客都在待人接物中力求貴和持中。論語有云:“禮之用,和為貴”。中國傳統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主張“以和為貴”,崇尚“中庸”。和諧作為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核心內涵,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春節、中秋節強調家人團圓,寄予了家人之間的思念之情,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和諧美滿的企盼。人們在安靜祥和的節慶氛圍中歡慶佳節,享受生活的美好,感受家人之間的溫情,體現了人們對美好和諧的生活狀態的追求。通過春節走親訪友、拜年祝酒,重陽節年輕一輩會回家看望老人,給予關心等活動,也表現出了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里的那份倫理和諧的觀念。
(二)文化整合功能
1.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整合
中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布局的重要方面,顯著增強文化軟實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涵,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愛國之情和民族精神的價值內涵。此外,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節慶活動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的交流整合,傳統節日文化在新的時代環境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傳統節日源遠流長幾千年,經久不衰,與社會主義現代文化不斷融合,形成了富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競爭力,打造了中國的獨特文化品牌,使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永葆活力。
2.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當今西方流行文化的整合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聯系日益緊密,交流也越來越頻繁。改革開放后,西方流行文化主要是隨著歐美影視文化的入侵和互聯網的普遍應用進入中國市場的,并且深為部分中國人民追捧,尤其是迎合了大學生需求的大學生主體。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以“吃”為本源,更多的偏向于物質層面,而西方文化具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和精神信仰,追求的是精神上的享受。采取優秀的西方文化,摒棄中西文化對立的觀念,在多元文化共存的今天,促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與當今西方流行文化并行互補發展,形成以中為主的互補的中國特色文化體系,賦予中國文化新的文化內涵,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三)力量凝聚功能
1.傳統節日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維系國家統一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蘊含著優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廣大人民在中國傳統節日中追求安定祥和、幸福圓滿、慎終追遠等共同理想,傳統節日又扎根于家國親情、倫理秩序上,因此傳統節日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維系著整個中華民族,體現了中華兒女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春節是闔家團圓的節日,外出的游子都會踏上歸鄉之路。在春節期間的普天同慶,所有家庭成員聚在一起守歲、吃年夜飯、放鞭炮,共度除夕,即使是身處海外的華僑,每年春節都會慶賀祖國的傳統佳節,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對祖國的無限眷戀。這充分說明了中華兒女無論是在國內還是漂泊海外,都有著對家的牽掛,都有著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和對祖國強烈的歸屬感。
2.傳統節日文化凝聚社會力量,促進社會和諧
在人們的社會交往中,秉持著傳統的人際交往原則,謙卑有禮,貴和中庸,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了社會的和諧。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情感和家國倫理情懷,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有利于凝聚各社會階層的力量,增強民族認同感,尤其是聽到對中國不好的言論時,更有利于增強社會向心力,維持社會的正能量。通過春節訪親、清明節祭祖、中秋節家人團圓、端午節祭祀屈原、吃粽子等多種節日儀式,傳遞人世間美好的情愫,“使傳統節日超越時空界限,始終發揮著凝聚民族情感、融洽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
三、傳統節日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的對策
(一)學校方面的主要對策
1.課堂上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
加強傳統節日教育是大學生傳承傳統節日的重要手段,而縱觀當前全國各大高校教育,對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幾乎是空白。在各個高校中,幾乎沒有為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專門開設的必修課程,選修課也是寥寥無幾,質量層次不齊。此外,學校領導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設計不合理。首先,學校領導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不要過分的強調升學率、就業率、發明專利等功利性成果,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文化建構。其次,學校應該把傳統節日文化內容引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課程中,加強德育教育。最后,作為教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應該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然后結合學科特點由淺入深地組織教學。通過講授富有民族特色的節日來源和風俗習慣,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寓教于樂,在教學過程中喚起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
2.活動中弘揚中國傳統節日文化
在高校教育中,更要利用好第二課堂即課外活動的教育引導。高校各社團、部門應積極探索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題,融合現代特色的社會活動,尤其是在節日期間,更應該以節日為依托,舉辦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各色品牌活動,發揮學生自己的實踐能力,使大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提升自己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水平。在互聯網時代中,微信、微博、QQ和貼吧等社交網絡平臺的興盛,為高校弘揚傳統節日文化提供了有力的契機。學校應該加快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比如校園貼吧,學校的官方微博、微信等,宣傳傳統節日文化,吸引大學生的廣泛參與。
3.立足學校教育的同時納入家庭教育,實現雙輪驅動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立足學校教育的同時,加強家庭教育,實現學校與家庭的雙輪驅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家庭教育對孩子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是一個持續終生的過程。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和家庭生活的緊密結合,使節日文化的內涵滲透在家庭生活的各個方面。父母和親戚長輩的言傳身教,孩子從小的耳濡目染,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識和認同感。家庭教育是對大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教育的第一平臺,所以在啟動學校教育的r候,強化學校與家庭之間的溝通合作,實現互補驅動。
(二)家庭方面的主要對策
1.重視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的教育價值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對于孩子的初步教育要求父母細心的在生活各個方面尋求教育價值的實現。對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父母先要養成這種教育意識,同時也要具備認同并熱愛傳統節日文化的優秀素養。只有父母認同并重視傳統節日文化,才可能為孩子的節日文化啟蒙教育奠定基礎。父母可以通過以故事的形式告訴孩子節日的來源以及節日的意義,并帶領孩子參加節日活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進行節日文化教育。
2.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育人環境
家庭環境對孩子成長中的作用歷來被社會所關注。家庭環境容易對孩子形成價值滲透,尤其是在孩子缺乏理性,認識不足的童年時期。一個家庭環境的好壞對孩子的性格、價值取向以及人生目標產生巨大影響。近年來,由于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成年后獨立能力差、面對挫折心理脆弱等嚴重的脫離社會化現象,最后一蹶不振喪失希望,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的案例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問題的源頭還是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在養育孩子時沒有充分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使孩子在第一任教育時沒有養成符合社會需求的優良品格。而傳統節日文化中蘊含著以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包含著貴和持中、慎終追遠的價值追求,對于孩子的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父母可以通過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營造良好的傳統節日文化育人環境,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3.家長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曾子殺豬”的故事家喻戶曉。曾子用自己的行動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誠實待人。同時這個故事也教育無數父母,自己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要以身作則,自己的言行要對孩子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待人接物上要真誠,不能欺騙別人,否則會對子女造成負面的價值效應,不利于子女美好品德的形成。家長做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要擔負起言傳身教的作用。在家庭環境中,家長通過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正確的價值取向,賞罰分明,通過親情感恩教育與傳統節日文化相整合,達到“潤物細無聲”的言傳身教的良好教學效果。
(三)社會方面的主要對策
1.政府積極保護傳統節日文化
近年來,政府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力度并沒有太大加強,每年傳統佳節的時候,政府舉辦的節慶活動還是形式單一,不具品牌特色,以至于不足夠吸引人們的參與興趣。因此,政府相關部門應當高度重視傳統節日的傳承與發展問題,進一步挖掘各種傳統節日中蘊含的內涵,繼承和創新優秀傳統節日文化,于現代社會主義文化、優秀的西方文化相整合,打造富有的品牌活動,形成以傳統節日文化為主的文化產業鏈。此外,政府還應加大對傳統節日文化遺產的保護,比如逐漸消亡的民族技藝和風俗習慣。
2.重視大眾傳媒、善用大眾傳媒
互聯網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快速發展的現代網絡媒體具有覆蓋范圍廣、傳播速度快、方便快捷等優勢,在社會輿論中產生了巨大影響。但是現代傳媒的受眾對象是自發組成的網絡群體,網民有言論的自由,這就容易造成對某一問題盲目跟風的不良社會現象,也容易造成反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人們發表不利于傳統節日文化傳播的影響,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網絡環境的監管,同時完善相關法律,如有擾亂網絡秩序的行為,嚴懲不貸。此外加強傳統節日文化建設,離不開大眾媒體的支持和參與。大眾媒體應在傳統節日期間營造良好的節日宣傳氛圍,在文化傳播過程中要摒棄自身缺陷,去娛樂化和膚淺化,認真對待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
3.在傳承的基礎上,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的創新發展
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迅速普及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發生轉變,所以作為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承者,我們要在繼承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的基礎上推動傳統節日文化的創新。廣大青年學生是文化傳承的主力軍,因此開辟年輕人的文化市場是關鍵,而廣大青年學生作為流行文化和開放思想的受眾群體,創新傳統節日文化的內容,要符合年輕人的思想特點,緊跟社會發展潮流。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來創新傳統節日文化形式,比如古代春節拜年是磕頭行禮,如今可以利用人們喜聞樂見的微博、微信等網絡拜年形式,也可以在網絡上舉辦春節祝福語、春聯或者最受大眾喜愛的春節習俗評選等活動,全國各地的網民聚集在一起,各自發表自己對于春節的看法,吸引民眾的參與熱情。這些新的形式為廣大青少年提供了一個認識傳統節日文化的新平臺,能夠激發他們的參與興趣,增加對傳統節日文化的了解。
【參考文獻】
[1]李大明,傳統節日文化的時代價值及其實現[D].海南大學,2009.
[2]張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工業大學,2012.
[3]王學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楊英杰、趙玉寶.四季飄香―清代節令與佳肴[M].沈陽:遼海出版社,1997.
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是高等學校加強民族文化教育、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高校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傳統節日文化納入課堂,與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讓學生在了解傳統節日文化、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過程中增強愛國主義情操,值得我們去探索和實踐。
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體系構建的原則
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原則。在進行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中堅持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原則,既要傳承中華民族節日文化的精華,又要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實際進行教育內容、途徑方法、載體的創新。當前高校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傳統文化基本精神的教育上。對待傳統節日文化不能全盤吸收,必須是吸收精華,去其糟粕。在吸收的過程中還得合理地加以改造、創新,找出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有益的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既要保留節日的傳統氣息,保持“原汁原味”,又要對傳統節日進行創新和包裝,不斷注入新的時代元素,賦予現代意義和時代氣息。要推進傳統節日與現代網絡技術的結合,利用移動信息服務、數字遠程教育和數字娛樂產品開展節日文化活動,借鑒和吸收西方節日文化中的優秀因子,增強傳統節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節日文化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傳統節日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資源,具有較強的教化功能。深入挖掘這些節日、紀念日的內涵,輔之以有效現代化傳播形式,必能使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插上傳統的翅膀,煥發無窮的人文力量。同時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更能發揮其凝聚力功能、行為約束功能、關系調節功能和宣泄功能,使受教育者在體驗快樂的同時,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和熏陶,達到教育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原則。在進行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中堅持課內講授與課外實踐相結合原則,既能豐富學生的人文知識,又能鍛煉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開展活動的能力。通過課內講授中華傳統節日的起源、傳說、習俗和文化內涵,幫助學生系統了解中華傳統節日的知識。課外實踐主要是引導學生閱讀中華節日文化的名篇,節日期間,在校園內組織一些相關節日文化沙龍活動,并鼓勵學生加入到節日詩文的創作中,培養學生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將德育寓于節日活動中,營造濃厚的校園節日文化。
聯動與互動結合原則。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資源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國家相關方針政策的引導下,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的聯動。在傳統節日教育中注重整體氛圍的營造,努力探索各種途徑將中國傳統節日與現代教育緊密結合,不斷開創合理而有效的教育形式,使中國傳統節日的教育價值充分體現出來,同時又提高了現代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在高校建立聯動機制,調動領導、教師、學生多方面的積極性,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才可持續發展。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形成師生交往互動觀。課堂教學需要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參與性,課外實踐活動更需要學生的參與,只有全員參與和親身體驗,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節日的內涵和魅力。
知與行相結合原則。進行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不僅要大學生知道中華傳統節日的相關知識和文化內涵,更重要的是要大學生在行動中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必須克服說教為主和形式主義的弊端,把教育的重心轉移到對學生實踐的指導上來,把學生的自覺實踐作為傳統節日文化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點,要讓學生結合實踐認真學習必要的理論知識,并通過他們自己的生活實踐獲得深刻體驗和理解,使之真正轉化為他們的認識以至信念。要組織學生通過校內外環境與社會環境相接觸,參加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以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考核,以社會調查導航計劃、自主學習導航計劃、服務社會導航計劃、社團導航計劃、文化育人導航計劃為引導,努力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體系構建的思路
以課程化的思路構建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學體系。所謂課程化就是開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公選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并按照五項標準:“一個革新的教學大綱;一套教材;一套啟發式的教學方法;一套科學的考核方法;一套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加強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課程建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課程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開設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公選課。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公選課可以規定2~3個學分,并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中國原有的傳統節日名目繁多,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五光十色。因此,在構建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學內容時要精心選擇,可按照2個學分的課時,精選九方面構成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的課堂教學內容體系:中國傳統節日和二十四節氣、春節文化、元宵節文化、清明節文化、端午節文化、七夕節文化、中秋節文化、重陽節文化、其他重要節日和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并都按照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教學兩個教學體系進行構建。課堂教學體系包括節日起源、傳說、習俗和文化內涵。課外實踐教學分為自主學習和節日文化活動兩部分。自主學習內容包括名篇賞析和推薦閱讀詩詞篇目;節日文化活動包括活動設計、案例及其點評等。以上內容編寫在《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程》中。
二是將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課外實踐教學內容納入思想政治實踐課進行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課規定為3~4學分,專科本科每年一個學分,這門課貫穿大學全程。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課的包括五個實踐成才導航計劃:和諧之家實踐成才導航計劃、社會調查實踐成才導航計劃、服務社會實踐成才導航計劃、社團活動實踐成才導航計劃和自主學習實踐成才導航計劃。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可以貫穿在五個實踐成才導航計劃之中,但主要是以自主學習和節日活動的方式進行,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寫下心得體會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學校還以講座、故事會、文藝演出、社區服務、主題演講、征文等多種方式開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春節等文化沙龍活動,組織策劃或參加中華傳統節日文化活動都可以得到相應的學分。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1 高校傳統節日現狀
在信息爆炸,科技迅速發展的當代社會,文化全球化現象日益明顯,我們越來越多地受到來自世界各地的文化沖擊,特別是西方文化。“洋節”熱鬧的氣氛確實很吸引當代的大學生,在那種氛圍中,可以使年輕人壓抑的情緒得到釋放,滿足了年輕人的心理需要。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就是高校中中國傳統節日的開展形式過于單調,難以引起人的興趣。
近年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得到了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人們漸漸地意識到中國的傳統節日并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節日,它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幾千年輝煌的文化底蘊,表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以及道德內涵。而就在學生們都比較熟悉的幾個傳統節日中,文化也沒有得到很好的傳承,只有食物得到了很好的重視。學生們可能不知道這幾個節日的來歷,背后的歷史,以及內涵,知道的只有該節日對應的食物。比如大家只知道春節吃團年飯,卻不知道它的來歷,知道端午吃粽子,卻不懂它背后的歷史代表什么,知道中秋吃月餅,卻不明白中秋節最根本想要傳遞的是家人團圓的內涵,如此一來在過中國的傳統節日的時候只做到了“民以食為天”這一句古語。
2 高校主題活動意義
2.1 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通常含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思想,具有愛國的深刻內涵。如果把中國傳統節日的這種思想融入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勢必會激發教學對象的愛國主義情懷。比如讓大家知道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愛國之情。由此讓學生們繼承這種愛國思想。
2.2 繼承傳統價值觀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比如尊老愛幼,中華民族的傳統價值觀非常重視綱理倫常,在意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三字經有言:“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而中華民族中最為盛大的傳統節日毫無疑問就是春節,其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就是家人團聚。再如大家非常熟悉的中秋節,無論是家人一起吃月餅,還是在一起賞月,其實要表達的也是合家團聚的美好愿望。
2.3 秉承中華傳統理念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重視生命的存在,時時刻刻體現著以人為本的理念,這種重視生命的態度對于現代人生命意識的態度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很多人沉溺于享受生活,一旦無法達到自己的期望便覺得了無生趣,精神上缺乏信仰。而古代人這種社會責任感正是當代人應該學習的。所以多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也可以讓學生秉承中華傳統理念。
2.4 對德育教育有幫助
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就為當代社會培養人才。德育教育問題不但關系到學生的為人處世,人際交往,也關系到學生的性格養成。但是因為高職高專類學校,創校時間短,缺乏教學經驗導致了該類院校德育方面的教育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因此在校園中很多學生學習具有很強的功利性,輕視品德的培養。因此通過宣傳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來教給學生們傳統的價值觀以及人生理念,也可以加強對學生的德育教育。
3 具體的作法
3.1 注意創新
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了保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性,可是“洋節”在中國確實是越來越熱,傳統節日卻越來越淡,這不得不說與傳統節日的表現形式也是有關的,傳統節日雖說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可是卻沒有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表現方式,缺乏浪漫情懷,因此對年輕人缺乏吸引力也是理所應當的,而“洋節”卻很好地彌補了這一點,它富有浪漫情懷,也給了年輕人宣泄的空間。因此我們要想讓傳統節日真正地融入生活,就必須讓其表現形式有所創新。
3.2 有所取舍
我國的傳統節日加起來也有百個之多,因此在選擇作為校園主題活動的時候必須做到有所取舍才能更好地突出目的,要做到在顧及教學目的和社會影響的同時擁有典型性。通常來講高校選擇大型的節日(春節、中秋、清明等)會好一些,因為這些節日本來就已深入人心,有大眾的認可作為基礎,再在其中融入教學理念,更容易讓學生達到教學目標。
3.3 開展實踐
當大家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蘊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可以設計出多種多樣的實踐活動,學生們在實踐活動中寓樂于學,既體驗到了活動的樂趣,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內涵。具體來說,可以在重陽節組織大家登高遠眺,登高的同時體驗文化內涵;在元宵節時組織大家動手做燈籠,然后精心舉辦一個燈展,燈展結束后評比最佳的燈籠,讓大家切實地體會到元宵節的活動內容,還可以在燈展的過程中舉辦猜謎活動,猜中謎底者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在實踐活動中,廣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發地組織一些有關傳統節日的活動,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也讓學生更有興趣去參與這些活動。
3.4 開發教育意義
高職高專的教學目的是為了給社會培養全能型人才,其中道德修養必不可少。具體說可以找到能體現對生命尊重的節日來表達,比如說重陽節的登高遠眺,可以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雄偉風光,心胸也會感到寬廣,從世俗的煩惱中解脫出來。再比如說清明節的祭祀祖先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與不易,以此重新來審視自身,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這些傳統節日本身都蘊含著深刻的教育意義。現如今不得不承認高校中有很多學生心理過于脆弱,承受不了一點挫折和打擊,多開展這樣的活動,對于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建立有積極意義。
4 結束語
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包含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因此在高校開展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活動是非常好的做法。在高職高專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里,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中國傳統節日的精神內涵,來進行道德教育。以此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讓其在今后的道路中發展得更好。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文明的國家,長期的歷史文化積淀形成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每一個節日都來源于人民的社會生活,凝聚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憧憬,對故人的思念,對家人濃濃的愛。雖然傳統節日各地的習俗略有不同,但卻具有很強的內聚力,是舉家、舉國共度,與我們的歷史文化是同脈相承的,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財富。
一、傳統節日文化的豐富內涵
傳統節日是民族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顯示形式,它的文化內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包含“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愛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豐富的中華民族的歷史傳統文化休戚相關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親情的凝聚力是內涵中的核心。
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現狀
(一)西方節日大行其道
近年來,隨著西方文化的不斷侵入,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也發生了變化,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輕人的追隨和熱捧,傳統節日文化遭受到了邊緣化。
1.不少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幼兒園、小學過度宣傳西方節日。處于基礎教育階段的幼兒園和小學為了豐富校園文化,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其中有一項活動對西方節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圣誕節來臨之際,提早分配家長、學生任務,購買圣誕樹及其裝飾品,裝扮校園和班級教室,整個校園沉浸在西方節日的氛圍中,有部分學校特意選擇在圣誕節這一天舉辦校園親子活動,營造著濃濃親情共度節日,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被動地普及著西方節日,在幼小的心靈里埋下了圣誕節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歡樂度過的,對來年的圣誕節充滿了期待,間接推動了西方節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講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傳統節日文化卻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輕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節是什么節日,具體是什么時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位歷史名人,為什么會有賽龍舟的紀念活動。
2.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為了謀求更多的經濟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節、圣誕節等節日氛圍吸引消費群體,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達旦地營業,在商場里安排專人裝扮成圣誕老人,派發圣誕禮物,還進行整點促銷活動,以此來刺激消費者消費;在不少消費者心目中,圣誕節期間就是購物季,幾乎是商場里全年的最大優惠季。而對于中國傳統的春節、中秋、端午節等節日,活動力度遠不及西方節日期間,對于消費群體而言,商家的這種舉動無疑加深了西方節日在他們心目中的印象。
(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調查
1.生活環境和生活方式的改變減弱了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隨著人口持續向城鎮集聚的城鎮化過程,我們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棄疾筆下的“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正成為我們的一種理想生活方式。身處高樓林立,燈紅酒綠之中,我們的生活節奏變得緊湊起來,有人夸張的形容,我們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難得有閑暇的時間親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愜意。即使在傳統節日,奔波勞累的我們也喜歡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過,傳統節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傳統節日氛圍的營造。
2.物質的富足讓我們平淡地面對傳統節日。在物資匱乏的年代,只有在過節的時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節日的時候才能夠購買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時的人們對中秋節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來,一是這一天可以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美味佳肴,二是這一天可以圍坐在樹下細細品嘗香氣四溢的月餅,聽老一輩的人們講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當下經濟的快速增長,琳瑯滿目的食品令人們眼花繚亂,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轉而增加了許多趣味性、美觀性等,月餅等與傳統節日緊密相連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節日才有出售,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隨時購買,再也不用期待節日才能一飽口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們對傳統節日的期盼。
3.交通通訊的發達讓我們忽略了彼此的團聚。唐代詩人張九齡在《望月懷遠》中描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場景,讓我們感受到對親人的濃濃思念之情,期盼與親人相聚的美好時光。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社會通訊便利,交通四通發達,高鐵的建設讓“才飲湘江水又食武昌魚”變成了現實,一個電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溝通,網絡視頻仿佛親人就在眼前,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溝通變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空穴老人,“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不知不覺失去了內心對傳統節日的團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獨立的空間。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無聲息地改變著我們的思想觀念。西方文化正通過語言、影視動漫、交流訪問等形式讓我們遠離傳統文化。經濟社會的全球一體化進程,讓英語成了國際通用語言,處于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晉級評職稱等不同階段的人群,留學訪問、對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學習英語,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節日文化的熏陶。
5.中國傳統節日是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是從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這樣的認識誤區:傳統節日是中國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祖祖輩輩都在過,并且世代沿襲,不需要進行額外的普及宣傳和教育,人人都會熟悉和了解。而現實情況是,我們的年青一代,在父輩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過傳統節日這樣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時間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動地與家人度過傳統節日,并沒有深入地了解節日的文化底蘊和知曉節日日期。
三、傳統節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國傳統節日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所折射出的精忠愛國、自強不息、和善有愛等文化精神,讓中國傳統節日及其文化內涵歷經千年時代的洗禮而延續至今,蘊含強大的生命力。
(一)傳統節日文化蘊含豐富的民族精神
承載每個中國人美好愿景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們民族和國家的精神追求,傳統節日文化是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節是全中華民族普天同慶的節日,人們在這個節日里歡聚一堂,共同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對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節為載體,人們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認同和滿足,中華兒女載歌載舞表達內心的喜悅,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春節讓中華民族各族兒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國人民展示強大的中華民族凝聚力。清明節祭祀掃墓,表達了對先祖的崇敬和緬懷之情,煥發出人們內心的同祖同宗,強烈的認同感和家族責任感。端午節蘊含的精忠愛國的思想,喚起人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不同的傳統節日共同喚起人們對民族傳統文化的追憶,喚起了人們對民族精神的強烈認同,表現出強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這種民族凝聚力將各族兒女的心緊緊團結在一起,才有了落葉歸根,故土難離,也更加激發了各族兒女強烈的愛國、愛家情懷,激發起民族強烈的進取心,國家才能發展壯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傳統節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團結向上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構成細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離不開家庭和睦,而傳統節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團結和睦,家人的相親相愛,這與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的優良傳統是一致的。一個只有懂得關愛家人的人才會關愛他人,關愛社會,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從而進一步提高處于基礎教育中的學生的道德品質,這認真踐行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立德樹人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我們應從基礎教育開始就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義。
(三)傳統節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會功能
1.傳統節日文化具有協調功能。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等傳統節日由來已久,是伴隨著我國的農耕社會,是順應自然規律而產生的,人們可以依據不同的傳統節日協調安排自己的生活,張弛有度,較好地協調處理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平衡關系。
2.傳統節日文化具有約束功能。傳統節日文化講求的是對自然的崇尚、是內心對至善的渴求、是對先賢圣人的尊崇、是對仁愛倫理道德的推崇。人們在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中,無形地接受和遵循著這些講求,自覺地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行約束。
3.傳統節日文化具有紐帶功能。傳統節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現形式和風俗習慣是有差異的,但在同一地區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和風俗習慣是相類似的,該地區的人們以傳統節日為紐帶將情感聯結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華民族而言,雖然炎黃子孫散布在世界各地,但傳統節日的核心內涵是一樣的,都有著對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傳統節日文化全球華人心系祖國,共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
4.傳統節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傳統節日文化以弘揚孝、禮、仁、智、信的中華傳統美德為主要內容,注重尊老愛幼,注重對先賢對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親朋好友間的和諧共處,這些基本注重要求潛移默化地對人具有教育功用,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的傳統節日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應加強普及力度,讓我們寶貴的傳統文化順應時展不斷更新延續,展示中華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實現偉大的民族復興夢。
參考文獻:
[1]張海英.中國傳統節日與文化[M].太原:書海出版社,2006.
[2]趙紅,祁斌.中國傳統節日習俗[M].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揚傳統節日文化現狀與對策:中國傳統節日文化調研實錄[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4]龔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傳承者和建設者,無疑應該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知識積淀,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是最具民族特色和個性的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對于增強大學生民族意識、培養愛國情懷、提高文化素養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傳統節日和大學生文化素養
(一)傳統節日概述
“中國傳統節日是源自人們生活中的共同需要而通過積淀形成的,并以傳統禮儀、儀式、游藝等為重要內容和方式,在特定時空關系中利用相應的物質載體表達思想、信仰、道德、理想等的民眾群體活動的日子。”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較重要的傳統節日主要包括春節、元宵節、頭牙、寒食節 、清明節、端午節、七夕、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臘八節、尾牙、祭灶、除夕等。
(二)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內涵
大學生的文化素養主要包括認知、情感、倫理道德和信仰價值觀等四個方面。從認知方面來說,要求大學生基本知識豐富,有一定文化品位和文學藝術修養;從情感方面來說,要求大學生具有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明辨是非;從倫理道德方面來說,要求大學生具有一定的道德修養,弘揚“仁義禮智信”等傳統美德;從信仰價值觀方面來說,要求大學生堅持及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弘揚傳統節日對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意義
(一)傳統節日的傳承功能從認知方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豐富多彩,文化傳統深厚,很好地傳承了餐飲美食、風俗禮儀、倫理道德、文學藝術等傳統文化。餐飲美食方面如春節的餃子、年糕,端午節的粽子等。風俗禮儀方面如春節要祭祀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等。倫理道德方面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傳統美德等。文學藝術方面如歷代的文人墨客為節日譜寫的詩詞歌賦,舞獅子、踩高蹺、猜燈謎等民間藝術等。大學生通過教育學習或者通過親身參與傳統節日能很好地加深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
(二)傳統節日的交流功能從情感方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
傳統節日具有貴人倫、重親情的特點。春節闔家團圓、舉國歡慶、鄰里鄉親互相拜年,其樂融融;清明遠足踏青、拜祭祖先,既體現了孝道又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在現代社會,原有的以親屬、倫理關系為紐帶的社交網絡發生了很大變化,親友之間的情感交流變少,需要更多的通過傳統節日來增加親友相聚的機會。傳統節日的情感交流功能能使大學生更好地感受家庭溫情和血緣親情,更加重視親情、友情和愛情。
(三)傳統節日的教化功能從倫理道德方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典型的倫理型文化,它要求廣大民眾在社會生活中必須遵循“禮”的規章和“樂”的法則,對民眾進行禮樂教化。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禮樂文化內涵,如,清明節有遠足踏青、祭拜祖先之禮;端午節有吃粽子劃龍舟、緬懷忠烈之禮等等。中華傳統節日中所體現出的“仁義、忠孝、廉恥”等禮樂文化基本品格對指導我們現代生活仍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引導國人尤其是大學生正確對待本民族傳統文化,加強倫理道德,提高人文素養具有非常現實和深遠的意義。
(四)傳統節日的凝聚功能從信仰價值觀方面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漫長的中華文明發展史中,傳統節日逐步成為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的結晶,成為凝聚中華兒女民族感情的強大紐帶。在當今全球化時代,保護和弘揚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用傳統節日文化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精神培育,對于青年大學生“樹魂立根”,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三、大學生傳統節日觀調查
為了解當代大學生傳統節日觀現狀,2012年3月份,筆者在寧波的四所高校(寧波大學、寧波工程學院、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江萬里學院)的在校大學生中做了一次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收回485份,有效回收率97%。被調查的學生中男生占45.8%,女生占54.2%。調查對象涵蓋了文科、理科和工科的學生,其中文科類占52.3%,理工科類占47.7%。在發放調查問卷的基礎上,我們還召開了一次座談會,更深入更詳細的了解了情況。
(一)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情況
對于中國傳統節日,24.2%的大學生能說出3—5個,50.5%的大學生能說出6—9個,其余25.3%的大學生能說出10個及以上的中國傳統節日的名稱。對于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源及其包含的文化內涵的了解, 大學生中10.4%的能了解10個及以上,18.6%的能了解6—9個, 49.8%的能了解3—5個, 21.2%的了解1—2個。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途徑主要包括:家庭教育(65%)、親身參與(54.4%)、媒體傳播(39.8%)、學校教育(10.2%)和其他(13.7%)。這表明, 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知度較高,但了解較淺,不夠深入和全面。認知途徑以家庭教育和親身參與為主,學校教育較為欠缺。
(二)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參與情況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經常過的傳統節日主要有春節(98.2%)、中秋節(87.6%)、元宵節(85.1%)、端午節(59.7%)、清明節(54.3%)和七夕節(25.6%)。其他節日如臘八節、中元節等則參與較少或從不參與。大學生在過傳統節日時,參與比例較高的傳統節日習俗依次為:春節吃年夜飯、放鞭炮、貼春聯,清明節祭祖掃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賞月吃月餅,七夕節與喜歡的人約會等,其他傳統節日習俗則較少參與。這表明大學生能積極參與主要傳統節日和堅持一部分傳統節日習俗,但對于一些不是特別重大的傳統節日和其他一些節日習俗參與相對較少。
(三)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基本態度
在調查中,大學生們均表示中國傳統節日是優秀傳統文化的象征,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但大學生們也普遍表示現在的傳統節日氛圍不夠濃厚(47.8%),節日形式不夠活潑有趣(32.3%),節日內涵的宣傳和挖掘還不夠(31.8%)。在對待中西方節日這一問題上,相當多的大學生表示出對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的喜愛,但同學們也普遍表示過西方節日只是對過傳統節日的一種補充而不是取代。這表明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節日對傳統節日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
四、弘揚傳統節日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的對策思考
(一)政府引導與還節于民相結合,構建弘揚傳統節日的大環境
政府引導與還節于民相結合,指的是老百姓是過節的主體,政府是節日的引導者與宣傳者。一方面政府不要在老百姓過節的方式上給予過多地干涉,以保持節日文化的多樣性。另一方面政府要做好傳統節日的引導和宣傳,著重從兩個方面做好工作:
1. 保持傳統節日的民族性和文化性,發掘節日文化內涵
中國的傳統節日在表現形式上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政府要保持傳統節日的民族性,發掘節日文化內涵。具體來講,就要保護和大力宣傳傳統節日物質、精神和儀式三方面的民族文化傳統。如,物質方面對年畫、生肖產品、中國結等節慶用品,餃子、年糕、湯圓等節日美食的文化內涵進行大力宣傳;儀式方面可精心開展如舞龍舞獅、燈會、文化廟會等;精神方面要注意提煉傳統節日文化主題,如春節期間突出辭舊迎新、祝福團聚的主題等。
2. 拓展傳統節日的娛樂性和公共性,加強節日文化創新
北京師范大學蕭放教授主張“要形成家庭生活和公眾生活相銜接的節日傳統”“娛樂是節日的靈魂”。我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活動多是在家庭、家族范圍內進行,缺少輕松浪漫的娛樂氛圍和大型歡慶活動。因此,政府要在傳統節日的娛樂性和公共性方面進行拓展,適當引入商業元素。在節日文化的表現手段上,可在節慶文化產品、節慶用語、節日食品等方面推陳出新,如近些年清明節興起的網絡祭奠、將七夕節包裝為“中國情人節”等,都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參與。此外,政府還應在公共場所舉辦多種歡慶游藝活動,讓更多的人們體味到節慶的歡樂。
(二)節日教育與節日參與相結合,學校與家庭共同引導和諧的節日文化
節日教育與節日參與是相互影響、密不可分的兩個方面。從前面對大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知和參與情況總體較好,但在認知、參與的廣度和深度方面還有欠缺。
1. 高校要多開展節日實踐活動,將節日教育與參與相結合
從調查得知,大學生節日認知途徑以家庭教育和親身參與為主,學校教育較為欠缺。高校要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養,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尤其是節日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教育方面除了傳統的課堂、講座、論壇等外,還要突出實踐教育。如端午節的包粽子吃粽子活動,中秋節的賞月詠詩、文藝聯歡活動等。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等形式,讓學生接受傳統節日文化的熏陶,達到提高文化素養的目的。
2. 家庭要注重對大學生的傳統節日文化熏陶,加強親情交流
相對于社會和學校而言,家庭對大學生進行傳統節日文化教育具備更好的親情優勢,具有言傳身教和終身教育的特點。家長自身要學習和繼承優秀的傳統節日文化,堅持傳統節日習俗,從而使子女耳濡目染。此外,家長還要注意避免傳統節日情感交流的庸俗化。如,“壓歲錢”是極為普遍的歲時節令習俗,謂能壓邪驅鬼,借以祝福,但現實社會生活中則異化為了一種攀比之風。家長應將傳統節日文化教育與現代教育理念相結合,從而形成良好的家庭節日文化環境。
(三)大學生要理性對待中西文化,通過“文化自覺”實現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
大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但西方節日的沖擊也是顯而易見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既要避免崇洋,又要有開放和兼容的氣魄。著名社會學家先生曾提出過“文化自覺”的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覺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過程,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不帶任何‘文化回歸’的意思,不是要‘復舊’,同時也不主張‘全盤西化’或‘全盤他化’。”
對于大學生而言,“文化自覺”首先意味著要有“自知之明”,即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認同本國本民族的節日文化。其次意味著要承擔“文化責任”,即要將節日文化的接受與傳承作為自己的一種責任,作為自身文化歸屬的一種象征。最后意味著“自我創建”,即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為弘揚和創新傳統節日文化做出自己的貢獻。如,將傳統節日文化的符號和儀式與現代技術相結合,與現代生活觀念和習慣相結合進行改良創新;將西方節日中歡樂有趣、注重交往交流等好的方面吸收借鑒到傳統節日文化中去等等。
【參考文獻】
[1]楊紅英.增進大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文化情感芻議[J].教育評論,2009(6).
[2]陳建勝.傳統節日之淡化與中國社會之轉型[J].理論界,2007(9).
[3]方敏.淺論傳統節日與大學生傳統美德教育[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10).
[4]黃濤.保護傳統節日遺產與構建和諧社會 [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1).
一、開發“過中國節?育民族情”校本課程,
認識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
學校編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動,所涉及的中國傳統節日主要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通過開展一些有趣的節日活動,讓學生逐漸深入了解這些傳統節日,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體育課程,張揚中華斗志
指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的傳統文化蘊涵深遠,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學校以讓學生“過中國節?育民族情”為契機,把弘揚優秀傳統節日文化,作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抓手,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如開展了一些中國傳統節日中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參與其中。學校利用多種形式詳細介紹了清明、端午、重陽、中秋、春節這幾個中國傳統節日的活動,比如賽龍舟、蹴鞠、放風箏等,讓學生了解這些傳統體育活動的由來以及參與方式,了解這些活動背后的文化內涵。又如,學校利用微課向學生講解中國傳統體育項目――抖空竹,幫助學生認識這項活動,并教會學生抖空竹的方法,讓學生通過體驗這些節日活動,既了解節日文化,又激發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民族文學課程,抒發中華情懷
為了讓學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傳統節日的風俗、文化和內涵,課程中加入了有關節日詩詞的內容,這些內容包括了對不同節日、以及反映同一個節日的不同描寫,讓學生通過誦讀古詩詞,加深對節日的認識,比如清明節的古詩詞誦讀中就涉及了有關祭掃、踏青、傳統體育活動、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內容,讓學生更全面了解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如學校根據清明節習俗將清明詩歌進行分類,編印了《清明詩單》。
3.民族音樂課程,表達中華情感
在音樂方面的課程中也融入了節日的文化特點。比如在低年級讓學生學習《賽船》,通過學習和表演唱,讓學生感受端午節賽龍舟的場面;中年級通過學習祭英烈的歌曲,學習前輩的英雄事跡;高年級學習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體會各地春節的喜慶氣氛。另外,還讓學生欣賞和學習一些體現節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圓》《八月十五月兒明》等,進一步了解節日文化,加入一些節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賞和學習,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節日的氛圍。
4.民族民俗課程,體味中華底蘊
針對學生對于中國傳統節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況,學校利用校本課程向學生詮釋節日文化。比如,詳細介紹了元宵節: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賞燈習俗始于漢代。又如介紹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還會介紹有關節日的飲食文化,比如為什么在端午節包粽子等,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傳統節日文化內涵。
5.民族美術課程,表現中華風采
學校開發了節日繪畫系列課程,讓學生動手畫出節日的畫面,從色彩、形態方面直觀認識節日的場面和氣氛。比如畫敬老愛老圖、畫龍舟、制作小掛件等,還給一些古詩進行了詩配畫的活動,融合了語文學科的學習理解,讓學生在學習和認識節日文化后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落實“過中國節?育民族情”校本課程,
深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成效
中華傳統節日分別表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思維模式、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審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歷史文化,日壇小學的“中國節日培育學生民族情結”的教育內容中涉及了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是中國五個傳統節日,旨在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愛國熱情,體現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1.彰顯中國民族文化特點
在課程內容的設置方面,所有的節日內容均為中華民族所獨有的,比如,講節日的來歷,讓學生了解節日的內涵;讓學生吟誦節日的古詩,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節日在古代中國人心中的意義;介紹人們在節日中的所作所為,讓學生體會節日的氣氛;講解節日活動,指導學生如何過這些節日。比如介紹春節時,就詳細介紹了從臘八節的臘八粥和臘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餃子、三十守歲、逛廟會、“破五”的餃子,一直到元宵節的元宵和花燈,讓學生認識完整的春節活動和文化。
2.強化學生民族文化行為
節日民俗即傳統節日民間風俗,是指一個國來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類社會自群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大和演變,為民眾的日常生活服務。
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來源:文章屋網 )
1、中國傳統節日順序排列分別是:春節、元宵節、龍抬頭、社日節、花朝節、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中秋節、重陽節、寒衣節、冬至節、臘八節、小年、除夕。
2、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傳統節日的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中華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涵蓋了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歷法、易理術數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
3、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不僅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
(來源:文章屋網 )
爆竹迎春,燈市如晝,清明雨紛,檀香裊裊,七夕鵲橋,中秋團圓……風起云落間,倉促流轉,這是我們的節日,不變的傳統。
隨著時代的變遷,經濟的發展,我們被快節奏的社會困在高墻之內,與傳統遙遙相對。人流裹挾著一切前進,我們隨波逐流――把在2月14日送巧克力、鮮花,稱為浪漫,把去吃德克士、麥當勞、肯德基,叫作長見識,把吃牛排、西餐,當成身份的象征。這是個幸運的時代,我們資源豐富,生活富足;這是個不幸的時代,傳統正在逃離,傳統文化日益枯竭。
泱泱中華,巍巍大國,五千年的文化積淀,熠熠生輝。現如今,我們的傳統節日卻難以體現其真正的意義。最為諷刺的是我們的不少傳統節日卻在韓國、日本得到了有效傳承。當痛斥韓國將端午節“占為己有”時,我們是否想過那些傳統節日在我們這里都已經淡漠了,我們早已經忽視了節日背后的內涵。傳統節日用深邃的眼眸注視著我們,滿含悲痛,扼腕嘆息。
越來越多的傳統文化被現代文明的洪流淹沒。一些傳統節日也在洋節的侵襲下被人們漸漸遺忘,一道墻阻隔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而這墻正有越壘越高之勢,掛艾草、插茱萸都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
我們對待傳統節日的態度值得深思。
就文化思想而言,中西方文化體現了內涵的不同。而在不同文化的對接與碰撞中,我們應該看到“洋節日”注重外在氛圍,傳統節日則強調文化內涵。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沉淀下來的傳統文化,作為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寶,有很多精髓值得我們一代代人汲取。對此,我們應該多一份歷史責任感,多一份文化擔當,做一個無愧于歷史、無愧于良知的民族文化守望者,弘揚傳統文化,推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孔子有言:繪事后素。沒有文化的滲透,再高的建筑也只是空殼子;沒有文化的滋養,再富有的人也是一根不會思考的蘆葦。
民俗研究專家張利民曾說:“傳統節日體現著我們民族精神,那種深厚的歷史內涵根深蒂固,不是幾個洋節就能顛覆。”張利民的話讓我們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意義。現在需要做的是,停下過快的腳步,走出洋節的高墻,莫讓傳統節日漸行漸遠,莫要失去我們最獨特的民族色彩。
擁抱傳統節日,讓中華大地煥發出最耀眼的光芒,讓中國永遠地屹立在世界東方!
【教師點評】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10-0158-02
一、傳統節日認同與民族文化安全
(一)關于傳統節日認同
我國作為世界上節日最多的國家之一,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其中最重要的節日有四個: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傳統節日認同是指對于對自己所屬的民族傳統節日的認知、歸屬和情感態度。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民族的民眾,無論地位高低、年齡大小,都會自覺自愿地將身心回歸到節日文化活動中,我國每年春節人潮滾滾的春運大軍便是例證。傳統文化承載著人們對國家文化的普遍認同,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同,向外界展示的是具有一定特色的集體節日文化。
(二)傳統節日認同的文化安全內涵
傳統節日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和大力弘揚這一民族重要文化對提升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以維系文化安全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傳承傳統文化的載體
十報告關于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中提出,“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①總體來說,中國傳統節日是傳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
關于傳統節日的淵源,有很多的寓言故事、著名的詩詞、民間諺語等等,這些經典故事匯集起來,大體上構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民眾通過周而復始的節慶不斷地給傳統的民族文化節日增添新內容,以此來傳遞、繼承與發展本民族文化。
2.文化遺產的重成組成部分
2005年11月,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這一消息在國內引起強烈反響,感嘆中國的“端午”被韓國“端”走了,也讓國人真正意識到傳承傳統節日文化和保護文化遺產的迫切性。我國傳統節日的發展經過千年的積淀,融入了中華兒女的情感,承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
二、國內與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的比較研究
(一)國內傳統節日行為
按自然時序,我國國內人們會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時進行傳統教育、傳統儀式、傳統表演等活動來慶祝節日。
作為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民間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這一時段都是春節的范疇。人們大多在春節時期進行掃塵、祭灶、熬年守歲、貼春聯和門神、吃年夜飯、放爆竹、吃元宵、鬧花燈等等節日活動。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五個節氣,主要風俗有:踏青、掃墓、放風箏、植樹等。端午為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活動主要有:佩飾、祛除五毒、插艾蒿和賽龍舟等等。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擁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最主要的活動是吃月餅和賞月。
(二)傳統節日在唐人街
生活在唐人街的海外的華人華僑們,除了參與他們現在居住國的國家節日和民族節日活動之外,他們同樣重視祖國的傳統節日。在傳統時令不約而同地聚合,舉辦具有鮮明中華文化印記的慶祝活動,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國的情懷。
海外華子很多是生活在異文化社會的華人,尤其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離開祖國移居他國的人們,過春節時仍然要按照國內的習慣包餃子、吃湯圓或面條以及給孩子壓歲錢等。在日本唐人街南京町,神戶華僑總會通過舉辦龍舞、太極拳、雜技、游行等活動來慶祝每年度的春節,形成了南京町獨特的“唐人街”春節氛圍[1]。
(三)關于海內外的比較:傳統節日認同有差異
1.國內傳統節日認同“淡化”
近年來,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傳統節日被人們所淡化甚至被遺忘,過節完全沒有了過節的氣氛。中國社會調查所于2011年的一項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75%的大學生不能說出我國主要傳統節日的名稱,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較差[2]。與此同時,傳統節日內涵的日益喪失甚至走向空洞,由原先豐滿嚴整的體系凋落得只剩時間意義上的空殼[3],以對現代社會影響最大的春節為例,如今國內節慶的儀式不斷減少,甚至于代表著團圓祥和的年夜飯也被逐漸搬到飯店。
2.唐人街“選擇性同化”下的傳統習俗記憶與節日認同[4]
“除舊歷元旦賀歲外,清明、端午、中秋、重陽、冬至等節令,僑社經常推行”[5]。早期的唐人街中移民的中國人深受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認同的影響,在民俗生活上自然沿襲了國內的模式。二戰結束以后,美國唐人街逐漸擺脫傳統模式,華僑們接受當地的思想觀念和文化習俗,積極地融入主流美利堅文化,他們也會忘情地投入到圣誕節、感恩節、情人節。
但事實證明,經過了一個世紀有余的發展,華人文化并未被美國主流社會文化完全“洋化”,這是因為美國華人在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扮演了極具主動性的角色,采取了“選擇性同化”的文化適應策略。每逢傳統節日,舞獅子、踩高蹺、耍龍燈、走旱船等傳統慶祝方式還會照舊在唐人街上演并廣受歡迎。
三、從海內外傳統節日認同比較看民族文化安全
海外華人們為慶祝節日在異域進行傳統節日活動,歲時節慶等民族文化精髓在唐人街的存續,反觀國內傳統節慶卻日趨“淡化”,國內和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差異背后有何原因?本文在國內和唐人街對比研究基礎上,總結了以下三方面。
(一)傳統節日認同意識的強化與民族文化安全
傳統節日的認同強弱對民族文化安全產生重大的影響,通過對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樹立起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慶文化當作準則和責任心的表現,從而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歸屬和認同感對華人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而這種較強認同感在唐人街華人們對重大節日的隆重慶祝中得以充分體現。相比之下,現今國內的情況不容樂觀,傳統節慶逐漸“淡化”。有些國人混淆我國主要傳統節日的名稱,對傳統節日的認同感也普遍較差。
(二)傳統節日行為的沿襲與民族文化安全
通過沿襲傳統節慶活動重新贏得國人對傳統節日文化風俗的重視,將鮮活的民族文化從逐漸“淡化”的現狀中復蘇,從而將民族文化安全的維系意識根植于國人的心中。
民俗是靠語言和行為傳承的,對比我國國內和唐人街,可以發現華僑華人對傳統習俗的記憶,主要源于對民族文化中那類屬于無言的民族節日、生活、飲食、服飾等民俗文化的持久繼承。在傳統節日之際進行節慶活動,如春節時期貼春聯、放爆竹;清明節之際植樹、放風箏;端午節插艾蒿、賽龍舟;中秋節和家人一起賞月吃月餅。通過傳統節日行為,實現人人過節,并且人人懂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最終使民族文化安全得以維系。
(三)民族文化心理的共振與民族文化安全
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我們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重要情感基礎,對于民族文化安全的維護起著積極作用。濃濃的節日慶祝彰顯民族的特色,華僑們從而會獲得一種民族的自豪感。因而強化了民族文化心理共振,使傳統民族節慶文化在海內外得以枝繁葉茂。華人們通過民族節慶活動將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深刻地表達出來,使歲時節慶等民俗精髓在異域得以存續。
在心理共振的基礎上接受傳統文化對我們身心的洗禮,感受傳統習俗的魅力,領略傳統活動的風采,從而發自內心地塑造出對傳統文化的主人翁意識,去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四、總結
我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節日之際,海內外人們都會通過節慶活動來進行慶祝。按自然時序,國內人們會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進行節日慶祝。而唐人街的華人華僑們同樣在異域存續祖國的傳統節日,以此慰藉自己根系祖國的情懷。
相比之下,近年來,國內傳統節日認同日益“淡化”過節完全沒有了過節的氣氛。在比較國內和唐人街傳統節日認同差異之后,探究出其內在原因并找出強化文化認同的要素,本文總結了以下三方面去探討傳統節日的認同和民族文化安全的構建。
第一,通過強化傳統節日的文化認同,樹立起民族“文化自覺”意識,將傳承中華優秀傳統節慶文化當作準則和責任心的表現,從而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第二,通過傳統節日行為的沿襲,在整個社會形成傳統節慶文化氛圍和熏陶環境,使得人人過節、知節,從而將民族文化安全的維系意識根植國人的心中,保護民族文化安全。
第三,民族文化心理共振還是我們民族文化認同意識的情感基礎。在此基礎上接受傳統文化,從而發自內心地塑造出文化主人翁的意識,維系民族文化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小榮.中國傳統文化在“唐人街”的傳承與認知[J].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
[2]曲愛香,張麗霞.青少年傳統節日文化熏陶教育與國家文化安全[J].學術論壇,2012(3).
[3]顧宗俠.論傳統節日的民族認同功能[D].大連:遼寧大學,2012.
[4]何彬.從海外角度看傳統節日與民族文化認同[J].文化遺產,2008(1).
[5]劉伯驥.美國華僑史續編[G].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610-611.
[6]孟憲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覺與文化認同――我國的文化安全問題及其對策[J].理論探索,2008(6).
[7]傅漩.全球化語境中的文化認同[J].學術探索,2004(6):114.
[8]王文兵.文化自覺:一個滿含實踐意向的理論概念[J].思想戰線,2008(4).
[9]王萌.傳統節日文化調查的啟示[J].時代教育,2008(4).
[10]康金有.在全球化背景下關于中國文化安全的思考[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