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9:1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稅法的核心要素,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常設機構原則
常設機構原則是國際稅收協定中用以協調居住國和來源地國在跨國營業利潤征稅權的標準。在稅收協定中,常設機構一般包括(1)固定交易地點,例如一個分支機構、辦事處或者一個工廠。(2)在來源地的獨立人的活動,只要該人慣常性地行使包括簽訂合同在內的各項權利。
2電子商務對常設機構原則的挑戰
從常設機構的發展歷史看,不論常設機構概念作任何發展,物的要素(固定營業場所)和人的要素(營業人)始終是常設機構的兩個核心要素。而電子商務的出現給這兩個核心要素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圍繞這兩個核心要素來分析跨國電子商務活動中的常設機構。
2.1物的要素的分析
(1)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企業開展營業活動的營業場所都有雇員的存在,雇員在營業場所中為企業處理各種營業事務,然而,在電子商務活動中,所有的商務活動都是由服務器或網址自動完成的,不必在來源國保留任何雇員,因此,某一外國企業在來源國擁有或使用的服務器或網址,難以構成一個營業場所。
(2)在線交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運作模式,其動作媒介不是有形的營業場所,而是虛擬的數字化空間,除了在客戶所在國擁有或租用服務器外,不再需要在客戶所在國建立任何形式的有形存在。而網址和服務器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很難認定服務器或網址在空間上和時間上是“固定的”。
(3)服務器和網址的活動可否作為準備性或輔活動以外的營業活動也難以認定。服務器和網址可以自動完成各種功能,例如廣告、收發訂單、收款、儲蓄和發送數字化資料以及這些功能的綜合等。對于稅務當局來說,在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的情況下,很難追蹤到服務器和網址實際交易的情況,因而服務器和網址的交易活動是否可以作為準備性或輔活動以外的營業活動也是模糊不定的。
2.2人的要素的分析——網絡提供商是否構成營業人的問題
根據OECD稅收協定范本和UN稅收協定范本的規定,該人在以下兩種情況下可以構成常設機構:①在締約國另一方代表企業進行準備性或輔活動以外的活動,并且有權以企業的名義簽訂合同并且經常行使這種權利(即締約人);②雖然沒有締約權,但是經常在締約國另一方保存貨物或商品的庫存,并且代表企業經常從該庫存中交付貨物或商品(及交付貨物人)。
通常情況下,網絡提供商在來源國建立服務器提供各種形式的網絡服務,特別是進入國際互聯網的訪問服務。相對于銷售商而言,網絡提供商是按照自己的營業常規進行營業活動,其地位是完全獨立的。有鑒于此,即使某一網絡提供商向銷售商提供維持網址的服務器,使得銷售商得以在來源國開展銷售活動,被視為一種活動,那么,該網絡提供商也應當為處于獨立地位人。根據營業人構成常設機構的理論,獨立地位人只有在沒有按照其營業常規進行營業活動時,才可以構成被企業的常設機構,此類活動與其自身從事的
網絡提供服務完全不同,顯然非其行業慣例,而是超出其營業活動常規。
3解決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管轄困境的對策
正如有學者認為:“應該突破傳統的以非居民在境內具有某種固定或者有形的物理存在,作
為行使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前提的觀念,尋求更能在網絡數字信息時代下反映經濟交易聯系和營業實質的來源地課稅連接因素,而不宜試圖在傳統的那些固定、有形的物理存在的概念框架內摸索電子商務交易存在的標記。”
3.1虛擬性常設機構
虛擬性常設機構方案從常設機構本質涵義出發,更強調的是在電子商務交易方式下納稅人與來源地國是否構成了實質性的經濟聯系。隨著商業流動性增強,技術進一步發展,常設機構原則的固定營業場所要求反而極大地限制來源國稅收管轄權,這違背了“經濟忠誠”原則,應對常設機構重新界定,并達到如下效果:(1)在經濟忠誠和相當的基礎上對全球電子商務進行征稅;(2)在(1)的基礎上,為了區分商業主流以及輔商業活動提供通用的標準,并使得新的來源征稅標準為國際企業界以及各國(凈輸入國與凈輸出國)接受。
3.2基于消費地經濟存在標準
加拿大女王大學教授ArthurJ.cockfield在其發表的《數字生物圈中的稅收政策設計:稅法在Internet環境下如何變革》提出了一個“數字生物圈”模型,深刻分析了網絡、計算機空間、傳統稅法規范和稅法(基于網絡的稅法)在網絡環境下的互動關系,并指出了未來稅法的改革方向——基于消費地經濟存在標準(economicpresencetest)確定跨境電子商務的稅收管轄權。
ArthurJ.cockfield教授認為,制定跨境電子商務的稅法規范,要充分考慮網絡、計算機空間、傳統稅法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未來稅法或者稅法變革的努力方向應遵循以下原則:(1)確立一個稅收體系以便政府能夠有效地獲得穩定的稅收收入并保證公共產品開支;(2)稅法改革還要照顧到傳統稅法的穩定性要求,結合網絡的特點,努力維護現行稅制;(3)未來稅法變革要堅持稅收中性原則:一方面不應對在線交易方式征收歧視性稅收,另一方面有要強調對在線交易的有效征稅,避免利用計算機空間避稅的盛行;(4)此外,未來稅法的改革應該促進稅法的簡單化,避免給納稅人帶來過高的守法成本,維護跨境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在此基礎上,ArthurJ.cockfield教授提出了基于消費地經濟存在標準來確定跨境電子商務稅收管轄權。該理論主張:不要試圖通過認定計算機服務器構成常設機構的辦法來解決Internet帶來的稅法困境,相反,要創建規則以確保電子商務的進口國基于一定的在線貨物數量和服務的進口數量(如100萬美元以上)有權對相應的納稅人征稅。即按照實際的消費數量這一經濟的標準來分配國際所得稅收管轄權,以替代傳統的常設機構這一實體存在標準來適應Internet環境。
3.3觀點述評與對策建議
(1)常設機構的概念應予保留,但應賦予其新的實質內涵。
首先,在內涵方面,常設機構概念可以適用于跨境電子商務活動。常設機構概念在國際稅法上的意義在于表明非居民的營業活動與來源地國存在著實質性的經濟聯系。而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雖然傳統的以物理形式表現出來的實質性聯系不再存在,但銷售商的活動仍是在來源國進行,與來源國仍然存在著實質性的經濟聯系。其次,在形式方面,也有其適用性。常設機構概念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啟示我們,現行的作為協調居住國與來源國在跨國營業所得征稅權益沖突的平衡器的常設機構概念,本身是一個開放的概念,其內涵和外延也是隨著跨國經濟交易活動的范圍和形式的變化而不斷發展的。常設機構概念從其歷史來看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概念,根據跨國經濟活動的范圍和形式的發展而變化。例如,常設機構概念根據營業活動的形式,不再是僅僅由外國投資者在東道國設立場所、機構直接從事營業活動,通過東道國的機構、人員從事營業活動也十分普遍時,常設機構概念的范圍也由原來以固定營業場所為核心要素與以人為核心要素構成常設機構并重的局面。網絡技術帶來的跨國經濟活動形式的革命,正是推動常設機構概念發展的良好契機。
(2)降低常設機構的要求,取消常設機構概念中對跨境電子商務活動“固定營業場所”的限制,而將“實質性聯系”適用于跨境電子商務活動。
“固定營業場所”是一種適應于傳統商務形式的概念,在電子商務中卻失去了其存在的意義。在電子交易中,一般情況下,網址是當事人訂立合同、付款、完成交付的虛擬場所,其在電子商務交易中的作用相當于“固定營業場所”在傳統交易中的作用。而對于網址存在于哪個服務器上,該服務器的地理位置或者其服務器的擁有者這些情況,買方是不會注意的,也不會影響交易的進行。而且網址在許多國家是可見的或者是可以訪問的,效果就如同在這些國家分別設立了營業場所,其活動如果滿足“從事營業活動”以及質、量上的要求,就可以構成在有關國家設立的常設機構。同時,鑒于電子商務缺乏登記要求的特點,網址轉讓頻繁且無登記要求,因此認定常設機構,不要求外國銷售商對其使用的網址存在所有、租賃或其他支配關系,只要其實際使用了該網址即可。
①質的要求:外國企業從事的應是“實質性”營業活動,而非準備性、輔的營業活動。一般而言,如果這些營業活動的目的與整個企業的總目的相同,則可以認定為“實質性”。關于“準備性”、“輔”活動的認定,可以參考OECD關于常設機構的注釋第42.7段和注釋第42.8段中的說明。
②量的要求:外國企業在來源國所從事的營業活動客觀上應達到“連續的、系統的”標準。國際稅收協定中應該對可能構成常設機構存在的非居民支配的網址在互聯網上存續的時間,設定一個最低期限。規定網址活動的最低期限標準的意義,在于排除非居民短暫或臨時性地通過網址實施某些營業活動在來源地國構成常設機構的可能性,因為這類短期的和臨時性的營業活動并不足以構成非居民與來源地國之間存在實質性的經濟聯系。另外,明確設定一個最低期限標準,有助于提高征稅效益,便于稅務機關在執行稅收協定的工作中易于掌握認定和取得國際間的協調一致。其次是網址活動的系統性標準。非居民納稅人通過其網址與來源國境內的客戶完成的交易額、提供的商品或服務價值金額、或取得后者支付的價款數額,在規定的期限內達到一定的數量規模。在這方面國際稅收協定應定出適當的量化標準,如在6個月或12個月內達到或超過一定金額,有權對相應的納稅人征稅。但也要對相關事實及情況如交易的頻率、數量、持續時間等要素,通盤考慮后加以確定,這需要國際間廣泛的協商與協調。
參考文獻
[1]廖益新.跨國電子商務的國際稅收法律問題及中國的對策[J].東南學術,2000,(3).
[2]李雙元,王海浪著.電子商務法若干問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275.
[3]ArthurJ.Cockfield“TransformingtheInternetintoaTaxableForum:ACaseStudyinE-Commerce”Copyright(c)2001MinnesotaLawReviewMinnesotaLawReview.
[4]ArthurJ.Cockfield:DesigningTaxPolicyfortheDigitalBiosphere:HowtheInternetisChangingTaxLaws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會計比稅收的產生要早,不過當其出現之后,它們就存在著非常緊密的關聯。不管是征管單位亦或是繳稅人,財會和稅收都是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的。當今的稅收假如離開了財會的話,就不能夠積極的開展,由于當今的單位面積非常寬,假如不進行財會監管和核查的話,此時稅收就無法精準的開展。當今的財會也不能夠離開稅收而獨立的開展,由于稅收是為了確保國家的活動合理的開展的,它有著非常多的獨特性,比如是強制開展的。相關的機構是為國家和人民而開展的該項征收工作的,它是為了確保財政資金得以落實的關鍵,單位要積極的開展計算以及繳納稅收等等的活動,這樣才可以實現其利潤。是因為稅收的存在,所以相關的群體才會聯系起來,此時征納兩者才不會出現過多的不利現象。
由于經濟體制出現了改變,而且所得稅等也發生了變化,單位的所有制也呈現出多種樣式,當今的財會體系開始不斷的形成,尤其是國家對財會領域開展革新活動,導致財會的準則和體系等開始和稅法出現一定的距離。
1 財會和稅收之間存在不同的具體要素簡介
1.1 由于其服務客體不一樣,所以其意義是不一樣的。
這個要素是出現差異的根本要素。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頒布的新企業會計準則中的基本準則明確定義: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托責任履行情況,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包括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社會公眾等。稅收的獲取要借助相關的法規作為前提,之所以訂立此類法規,,就是為了將稅收合理的分配,確保財政能夠正常的運作,經由平等的負稅為單位,單位創造積極地外在氛圍,而且經由稅收來調控單位的運作工作。因為財會和稅收的的意義等是不一樣的,假如單純的強調兩者相同的話,不但不能夠精準的體現單位的財會形式以及運作成就,而且,當前的稅收條例并不是非常的優秀,要想確保財會體系能夠合理的落實,還能和國際條例保持一致性的話,就要認真的落實兩者相分離的思想。既然會計與稅收的分離是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前提,而且兩者的分離是當前整個世界的一種發展方向,此時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分離也是一種必然。之所以看中其分離,主要的是為了確保它們能夠更好地實現意義。財務會計主要服務于投資人、債權人,為其提供按會計制度編制的通用財務會計報告,并為計稅提供基礎性會計資料。而通用財務會計報告難以滿足稅務機關的需要,因此需要服務于稅務征收機關的稅務會計為其提供符合稅法要求的稅務會計報告,同時也為納稅人進行稅務籌劃提供決策依據。上述的這些內容均是兩者要分離的具體原因,因為此舉不僅僅維護了國家的大的權益,同時還維護了投資人的權益。
由于稅務會計的信息,很多都是從財會中得到的,再開展納稅分析運算,做納稅調整會計分錄后,然后體現于賬簿等信息之中,這就決定了稅務會計既要熟悉財務會計又要精通稅法。怎樣明確并且應對其中的不利現象,是所有的財會人員等要認真的面對的一個關鍵事項。
1.2 它們的計量活動的參考信息不一樣
兩者非常顯著的區域是,利潤獲取的時間以及資金是不是可以抵扣的,其還反映在兩者原則的不同中。(1)稅收制度是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混合,而企業會計制度堅持以權責發生制為原則。稅法之所以采用一定的收付實現制,主要是為方便征稅工作而開展的,可以確保繳稅者能夠具有即可負擔資金的水平。(2)2006年的新會計準則中規定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這五種方法,而歷史成本的客觀性和可驗證性是稅收征管的核心要素,所以稅法中歷史成本成了最主要和最堅實的基石。必須認真地按照該項要素來開展工作,才可以保證納稅活動是有依據的,而且能夠合理的制約計稅時期出現的不利現象,確保稅收活動正確的開展。(3)會計核算中的配比原則是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的。而稅法中的配比原則還需要同時遵循相關性原則和歷史成本原則。例如:稅法中贊助支出、擔保支出等視為與應稅收入不相關,因而規定不得在稅前扣除;稅法中提取的各種減值準備恪守歷史成本原則,必須在真實存在后才能夠應對。(4)會計核算中的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在稅法中并不采用。主要是由于它們雖在財會準則中進行了非常精準的論述,不過在具體的活動中,還是要靠著財會工作者的專業來分析的。我們都知道稅法對于其征收的信息以及措施等的論述有著非常嚴苛的剛性特征,其嚴禁存在主觀思想,要不然的話,其征收活動就會變得非常的隨意,此時繳稅人會按照其主觀思想拖延稅款的繳納,有時候都不繳或是不按照正常的數額來繳納。所以我國稅法對諸如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壞賬準備金可在稅前扣除的提取比例等等都作了嚴格規定。
2 稅務會計與財務會計分離的意義
以上只是列舉了會計和稅收中存在的主要差異,是大原則方面的差異,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存在的細化差異以及需要進行的納稅調整更多,這就促使我們思考以下的問題:第一,在復雜繁多的經濟業務發生以后,由誰負責識別和處理這種差異,特別是所得稅的計稅過程是一次性將一年的差異逐項計算并調整。第二,針對這些差異,如何建立科學的內部管理制度使兩者之間的差異得到事先、事中和事后的控制。第三,由于一些時間性差異所帶來的納稅調整過程可能涉及若干個會計期間,應通過何種必要的輔助手段幫助企業記錄、調整和申報這些差異。第四,稅法中對納稅人會計核算有特殊要求的,例如:營業稅納稅義務人兼營不同營業稅稅率的應稅勞務,應該單獨精準的核算各種營業數值,而且單獨運行票據內容,否則從高適用稅率。上述的內容都體現了一個要素,即要認真的關注稅務財會活動的關鍵意義,未有專門的工作者來管理,同時在征收的時候,未對上述的不同之處開展稽查活動。
稅務籌劃,在西方發達國家納稅人非常熟悉,而在我國,則處于初始階段,人們對此有極大的興趣但似乎又心有所忌,目前對稅務籌劃尚無統一定義。筆者認為,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在國家稅收政策、法規規定范圍內,以適應國家稅收法律為前提,存在多種納稅方案可供選擇時,通過籌資、投資、經營等環節事先安排和策劃,以達到減輕稅負,稅后利潤最大化的一種經營管理活動。
一、企業稅務籌劃的合理法律依據。
依法納稅是一個企業的義務,同時,納稅人又享有與納稅有關的權利。權利與義務對稱是任何一個國家法律的指導原則之一,與納稅人有關的權利與義務是辨證統一的。盡管我國的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稅務籌劃是納稅人應該享有的權利,但并不是說企業就沒有權力在遵守國家法律的前提下對企業的稅務事宜進行有效的安排。強調納稅義務而忽視納稅權利其實是一種誤解。在我國頒布實施的許多法律、法規中都明確規定了我國納稅人應該享有一系列權利,比如《稅收征管法》、《經濟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賠償法》等法律,都詳細指出了納稅人應該享有哪些基本權利,并告知納稅人如何使用這些權利。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時可以享有的權利有:
1.了解稅法。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權向稅務機關了解國家稅收法律、法規以及與納稅程序有關的情況。納稅機關應當廣泛宣傳稅收法律、政策法規,普及納稅知識,無償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服務。
2.延期申報權。根據《稅收征管法》第27條規定,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因不可抗力或財務會計處理上的特殊情況等原因,不能按照稅法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報送代扣代繳稅款報表時,經稅務機關核準,可以延期申報,但是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4.依法申請減稅、免稅權。納稅人可以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向稅務機關書面申請減稅、免稅,稅務機關應該按照規定予以辦理。減稅、免稅的申請需經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減稅、免稅審查機關審批。
5.享受稅收優惠權。盡管相關法律、法規中沒有這一條規定,實際上享受稅收優惠是企業的權利之一。因為,企業只要符合國家規定的享受稅收優惠的條件,企業就可以獲得國家稅收優惠給予的好處。
歸根到底,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過程就是企業學習和了解稅收相關法律、法規,利用國家賦予的延期納稅、減免稅與稅收優惠權利的過程,它既合理又合法。充分利用國家法律賦予納稅人的權利,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在不違背國家法律規定、不違背國家立法精神的前提下,對企業自身的涉稅活動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國家法律鼓勵、提倡和保護的。
二、企業稅務籌劃的會計制度
會計制度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重要依據之一。會計制度是企業開展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原則、方法和程序等的總稱。企業以一般會計原則、會計假設作為指導思想,以具體會計準則為依據,對發生的所有經濟業務,借助會計憑證及賬簿進行歸類、確認與計量,并于其期末編制反映企業當期總括信息的財務報表。嚴格遵循《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以及各種具體會計準則的規定,提供能夠正確揭示經濟活動的會計信息,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一項基本要求。所以,會計制度是稅務籌劃的重要依據。企業從發生一筆經濟業務開始,到填制會計憑證、編制賬簿、登記會計賬簿、出具會計報表,無論哪一環節的賬務處理都涉及稅收。企業的投資、籌資、股利分配活動,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過程,都會發生納稅義務?從而要確認稅款、計算稅款、繳納稅款。可以說企業的任何一項具體業務、任何一種決策活動無不涉及到會計處理,即稅收的會計處理貫穿于企業經濟活動的方方面面。
1、會計信息是計算確定應納稅額的基礎。企業的會計信息系統是嚴格遵循會計標準、將企業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轉化為會計語言,使其具有客觀性、可理解性的保證。同時,企業會計資料通常由獨立第三方審計,這就更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可信性,從而可以成為稅務部門對企業征稅的直接依據。稅基的計算和稅率的確定,一般都是從會計資料獲得認定信息。例如,稅法沒有直接規定應納稅額的計算直接以會計核算資料為準;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相一致,應納稅額的計算也直接以會計資料為計稅依據;稅法規定與會計規定是有差異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在會計核算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調整。總之,會計信息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基礎。
2、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是企業良好納稅的保證。各國稅法都規定,納稅人必須依法設置賬簿,進行會計核算,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資料,否則稅務機關有權核定企業的應納稅額。企業會計資料不能滿足真實可靠要求,那么,由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額對納稅人的負面影響非常大。它意味著企業的行為不值得信賴,企業將因此失去很多國家稅收政策的優惠。從提高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納稅人加強會計核算不僅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強企業與稅務部門的溝通,可謂一舉兩得。
3、納稅人不僅要熟悉本國會計制度,而且要了解其他國家的會計制度。會計制度是企業納稅的主要依據之一,但是各國由于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的差異,會計制度也存在一定差異。當今世界各國的經濟交往越來越密切,跨國投融資越來越普遍,納稅人在從事跨國經濟活動時還必須了解其他國家的會計制度。
三、稅收制度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重要依據
稅收制度是企業履行其納稅義務的直接依據。由于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固定性特征,所以,企業在開展經營活動的過程中,嚴格根據國家稅收制度的要求計算并申報納稅是企業的義務。認真學習與貫徹國家的稅收制度,既是國家對企業的法定要求,也是企業提升管理水平與效率的內在要求。企業履行納稅義務應該熟悉的稅收制度具體規定有:
1應納稅種種類。應該繳納哪些稅是企業首先要了解的內容。由于企業的業務范圍、業務性質千差萬別,企業應該繳納的稅種也會不同。到目前為止,我國開征的稅種有23個。盡管稅種種類繁多,但是,每個國家一般都規定有主體稅種。如有的國家以所得稅為主,有的國家以流轉稅為主。主體稅種是企業應該重點籌劃的對象。
2稅制要素。稅制要素是稅收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對企業征稅的固定性特征的主要體現,這是所有企業必須了解的內容,也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必須掌握的內容。
第一,納稅人。納稅人身份界定對企業非常重要,因為它可能影響到企業稅負的高低。首先,納稅人與負稅人、扣繳義務人有區別,不可混同;其次,納稅人可以分為法人納稅人與非法人納稅人、居民納稅人與非居民納稅人、有限義務納稅人與無限義務納稅人。每一種納稅人的性質不同,其具體納稅義務可能有一定差異。
第二,計稅依據是企業計算應納稅額的依據。因為應納稅額一般等于計稅依據乘以稅率,它直接影響應納稅額的高低。計稅依據分為價值量和實物量兩類,其中計稅價格又分為含稅價格和不含稅價格。計稅依據對不同的稅種可能有選擇性條款以及在收入、費用的確認上稅法與會計有差異,這些應值得企業注意。
第三,征稅對象。征稅對象是征稅的標的物,它是稅制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劃分稅種的主要標志。企業發生的納稅義務應該明確屬于哪一類征稅對象,然后判斷屬于哪一個稅目或是否屬于某一稅目的征稅范圍。如果企業的經濟行為不屬于稅目或征稅的具體范圍,當然企業就不用繳稅。這是企業稅務籌劃時必須認真研究的內容。
第四,稅率。稅率是國家征稅額與計稅依據之間的比例,也是決定應納稅額高低的直接因素。因此,稅率被認為是稅制的核心要素,稅率不同,納稅人的負擔會不同;納稅人的性質、行業、產品、地區不同,稅率差異可能會很大。所以,納稅人進行生產經營決策尤其要關注稅制中稅率的詳細規定。
第五,其他要素。如減免稅、退稅、稅收抵免、延期納稅、納稅地點、納稅環節等,都是企業確定其納稅義務和進行稅務籌劃必須熟悉的稅制要素。
四、企業稅務籌劃的會計制度與稅收制度的差異
當今世界有兩種會計模式:一種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會計與稅法合一模式,即在應納稅額的計算口徑上稅法與會計核算的規定保持一致;另一種模式是以英美為代表的會計與稅法分離模式,即在應納稅額的計算口徑上稅法規定與會計處理不一致。實際上隨著經濟的發展,會計與稅法的離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因為會計核算有其自身的規律,它不可能與稅法規定完全一致。財務會計是為了真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以及現金流量,為企業管理提供信息。而稅法是為了實現國家財政收入和調節經濟而制定的。兩者的服務主體不同,欲達目的各異,所以會計與稅法的具體規定難以統一。國家征稅是依據稅法規定確定應納稅額,但是確定應納稅額又必須以會計核算資料為基礎,并對會計信息進行適當調整。稅收制度與財務會計是對立統一的。
參考文獻
1、蓋地.企業稅務籌劃理論與實務.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2、安體富.中國稅收負擔與稅收政策研究.中國稅務出版社,2011.
所得稅會計是研究處理會計收益和應稅收益差異的會計理論和方法。我國所得稅會計還處于起步發展階段,與此同時,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對我國企業所得稅會計的處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所得稅會計的核算基礎
縱觀我國所得稅會計的發展,企業會計準則是在2006年頒布的,在這之前,收入費用觀一直作為我國會計準則的基本理念。然而在企業會計準則頒布后,使所得稅會計方法產生了質的飛躍,由應付稅款法、遞延法、收入費用觀債務法轉變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
(一)收入費用觀
收入費用觀表現為企業是以利潤表為核心報表。要求首先確定收入與費用這兩個會計要素,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利潤要素。而利潤表中的收益都是以歷史成本、權責發生制和期間配比為原則產生的。從信息的效用角度來看,利潤表中的收益主要的是能夠提供有關企業在某一特定期間的經營成果業績。
(二)資產負債觀
資產負債觀是以資產負債表為核心報表。資產負債觀是指按資產、負債期末比期初的凈變化來計算收益,資產和負債是企業六大會計要素中的兩個核心要素。資產負債觀反映了所得稅會計將與其相關的經濟活動所形成的資產、負債的增減變化。整體上來看,資產負債觀下的所得稅會計將更為客觀、真實和可靠。
二、所得稅會計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主要業務
遞延所得稅資產是由于減少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暫時性差異形成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是由于增加未來期間應交所得稅的暫時性差異形成。
(一)計量依據
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計量所得稅費用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根據相關資產、負債的增減變動來計算所得稅費用。
(二)計稅基礎
確定資產、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所得稅會計核算的關鍵點。稅收法規與資產、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息息相關。
1.資產的計稅基礎
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從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資產的計稅基礎=資產的取得成本(歷史成本)-已稅前扣除的金額=資產未來可扣未扣的金額
例1:甲企業于2013年年末以500萬元購入一項生產用機器設備,會計上計提折舊的方式采用年限平均法,稅法上規定計提折舊的方式為雙倍余額遞減法,假定會計與稅法的預計使用年限都為5年,且凈殘值都為零。假設機器設備未發生減值。則該項機器設備:
2014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500-500÷5=400萬元
2014年12月31日的計稅基礎=500-500×(2/5)=300萬元
2015年12月31日的賬面價值=500-500÷5×2=300萬元
2015年12月31日的計稅基礎=300-300×(2/5)=180萬元
2.負債的計稅基礎
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
例2:乙企業2014年12月31日預提產品質量保證費用200萬元,2015年實際發生產品質量保證費200萬元。稅法規定,企業計提的產品質量保證費用在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扣除。則該項預計負債在乙企業2014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中:
賬面價值=200萬元
計稅基礎=200-200=0
(三)暫時性差異
1.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產生可抵扣金額的暫時性差異。通常為: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
由例2可知,預計負債的賬面價值>其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2014年12月31日該項預計負債可抵扣暫時性差異余額=200-0=200萬元
2.應納稅暫時性差異
是指在確定未來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導致產生應稅金額的暫時性差異。通常為: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其計稅基礎;負債的賬面價值小于其計稅基礎。
由例1可知,2014年12月31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400-300=100萬元
2015年12月31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資產的賬面價值-計稅基礎=300-180=120萬元
三、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負債)
(一)遞延所得稅資產
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了遞延所得稅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應當以預期收回該資產時的所得稅稅率為基礎。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相對應科目有:所得稅費用、商譽、其他綜合收益、資本公積、留存收益。
若例2中乙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且該企業無其他會計與稅收處理的差異,站在2014年12月31日考慮,2015年會少交所得稅=200×25%=50萬元,由此形成遞延所得稅資產=200×25%=50萬元
(二)遞延所得稅負債
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了遞延所得稅負債。另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對應科目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對應科目相同。若交易或事項發生時遞延所得稅負債無對應科目,則不確認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
若例1中甲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25%,且該企業無其他會計與稅收處理的差異,要求編制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2月31日與所得稅有關的會計分錄。
2014年12月31日:
資產賬面價值=400萬元
資產計稅基礎=300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400-300)×25%=2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2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25
2015年12月31日:
資產賬面價值=300萬元
資產計稅基礎=180萬元
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300-180)×25%=30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5
貸:遞延所得稅負債5(30-25)
四、遞延所得稅
遞延所得稅,是指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當期發生額的綜合結果。即:遞延所得稅=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期初余額)-遞延所得稅資產(期末余額-期初余額)
五、所得稅會計處理中的不足
(一)所得稅會計的制度不完備
目前我國的會計準則與會計制度不完備,具體的會計準則較少,實施范圍也有限。財務會計法規與稅法還沒有相互完全獨立,所得稅法相對簡單。
(二)稅收監督不到位
我國稅收監督管理工作存在著漏洞,稅收監管工作不到位。在稅收監督的質量上也存在問題,在工作中也不僅僅是要監督相關的稅務信息,也需要培養做出正確合理分析的能力。
(三)相關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素質普遍不高,會計操作方式不太先進,還不能完全適應相關所得稅會計的工作需要,相關的稅收稽核管理工作也需要大幅度的改進。
六、完善所得稅會計處理問題的建議
(一)健全所得稅會計制度
完善所得稅會計制度是一項相當重要的工作,如果所得稅會計制度能夠恰當運用,可以適度緩解納稅人與征稅人雙方的矛盾,同時得以保證所得稅能夠及時足額上繳,促進我國稅收征管的有序進行。
(二)改進稅收監督工作
我國稅收監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著質量問題,對于審核的會計數據,也應該加大力度,確保最后的核算結果能夠準確無誤。為了確保稅收工作的準確性,需要合理整頓,不斷深化對稅收征管工作的改革,要對各類會計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
(三)提高會計人員整體質量
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注意提高會計人員整體上的質量,開展各會計人員的崗前培訓,并于任職后,定期組織相關會計人員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加強會計人員的素質、鞏固并更新相關會計領域的專業知識。
(作者單位:西華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宋培瓊.所得稅會計處理問題探討[J].財稅研究,2014(19).
[2] 王琳,劉君.資產負債觀與所得稅[J].稅務與會計.
[3] 趙同剪.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下所得稅會計模型構建[J].會計之友,2013(1).
[4] 周建龍.我國新舊所得稅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J].技術經濟,2006(11).
[5] 張維賓.所得稅會計準則解析――資產負債觀在新會計準則中的體現[J].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學報,2007(1).
一、避稅形成的主觀原因
任何避稅行為其主觀原因都可以歸結為一條,那就是利益驅動。據美國聯邦收入局1983年對1034個企業到稅收優惠地區從事經營活動愿望所做的調查顯示,有934個企業表示愿意到稅收優惠地區去處理他們的生產經營活動,其原因主要是稅負輕,納稅額少。眾所周知,價格=成本+利潤+稅收,在價格和成本不變的前提下,利潤和稅收就是一對此消彼長的關系。所以無論是法人還是自然人,也不管稅收是怎樣的公正合理,納稅都意味著納稅人直接經濟利益的一種損失。所以在利益的驅動下,使得一些企業除了在成本和費用上做文章外,也打稅收的主意,以達到利益最大化。
企業主體利益的驅使是產生避稅行為的前提,避稅的形成是物質利益刺激的結果。納稅人由于稅收取走了他的一部分收入,使他的可支配收入減少了,因此有著強烈的欲望來減輕自己的納稅義務。而在實現其欲望的種種“選擇”中,避稅是一種最為“安全”或“保險”的辦法。偷稅是違法的,要受法律制裁;漏稅須補交;欠稅要還;抗稅要追究刑事責任。
二、避稅形成的客觀原因
避稅形成的客觀原因在國內避稅與國際避稅中是有所不同的。我們先來分析國內避稅形成的客觀原因。
(一)稅法自身的原因。
任何稅法都不是盡善盡美的,稅法上的缺陷和漏洞使納稅人的主觀避稅愿望有可能通過對稅法不足之處的利用得以實現。就我國發生的避稅活動而言,稅收法律方面的因素有:
1.納稅人定義上的可變通性。任何一種稅都要對其特定的納稅人給予法律的界定。這種界定,理論上包括的對象和實際包括的對象的差別極大。這種差別的原因在于納稅人的變通性。正是這種變通性誘發納稅人避稅行為。特定的納稅人交納特定的稅收,如果能夠說明自己不是該稅的納稅人,那么自然也就不必成為該稅的納稅人了。例如,我國營業稅是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的行為按其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也就是說,凡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銷售不動產的單位或個人,只要經營的項目屬于國家稅法列舉的征稅項目,就是按其營業額的金額和規定的稅率納稅。現在某企業從事銷售不動產業務,但該企業熟知納稅人是營業稅列舉的征稅項目的產品,那么,只要該企業能證明它的業務不屬于列舉范圍,他就不是營業稅的納稅人。這種不成為納稅人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該企業確實轉變了經營內容,過去是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由于經營內容的變更,成為非納稅人;二是內容和形式脫離。企業通過某種手法使其形式上證明了不屬于營業稅的納稅人,而實際上經營內容仍應繳納營業稅;三是該企業通過合法形式轉變了內容和形式,使企業無須繳納營業稅。在這三種情況下都是通過改變納稅人而成為非納稅人。其中第一種情況合情合理也合法。第二種情況雖然在情理之中,但由于手法非法屬于“不容忍避稅”,是反避稅打擊的目標。第三種情況有時屬于“不容忍避稅”,列在打擊之內,有時是合法避稅,只能默認。
基金項目:本論文是河北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課題一般課題“職業技術教育中財會人才培養定位與課程設置研究”課題編號:10030137的研究成果。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充分體現出我國職業教育在人才發展中的重要意義。財會專業是職業技術院校中最普遍的專業之一,無論中職還是高職都開設了財會專業,不同層次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及對應的職業資格證書應當合理有效對接,充分節約教育資源,提高效率。
一、中、高職財會專業培養目標及對接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財會專業培養目標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是實施高中階段學歷教育的基礎教育環節,教育部規定: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生產、服務、技術和企業一線,培養具有全面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中、初等應用型人才和勞動者。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財會專業培養定位是面向基礎,為社會培養掌握應知應會的會計原理和基礎知識,熟悉計算機基本知識,掌握電算化基本流程與基礎核算模塊賬務處理等基本操作,掌握金融、稅收、政府會計基本概念,遵守《會計法》,恪守會計職業道德的企事業單位會計員、統計員、金融機構的儲蓄員、商業機構收銀員、中介機構工作人員等工作人員。
(二)高等職業技術院校財會專業培養目標
《教育部關于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引領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職成[2011]12號)中提出:“高等職業教育必須準確把握定位和發展方向,自覺承擔起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時代責任,主動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在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顯然,高職高專的人才培養目標已經由過去的“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調整為“培養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
二、中、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設置及對接
在確定中、高職財會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科學規劃課程設置。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財會專業課程設置及核算技能
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必須突出職業特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財會專業在中職階段,核心技能應放會計信息記錄層面,輔以初步的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以財政部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為依據,訓練學生填制會計憑證、設置登記賬簿的規范操作習慣,熟練掌握會計核算的專門方法,并在操作訓練的過程中使學生認知核算方法與會計崗位之間的聯系。以《小些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初步學習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標準,訓練電算化軟件操作能力,為進一步具備會計信息確認、計量、報告的能力奠定堅實基礎。
(二)高職、高專財會專業課程設置及核心技能
根據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目標,財會專業應當設置《會計實務》、《稅法》、《經濟法》、《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專業課程,培養學生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為經濟建設培養中級人才。
會計實務課程應當以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并要突出行業會計比較;《稅法》、《經濟法》課程要基本涵蓋與企業經營有關的所有稅收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并以此為平臺,設置《財務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等提升業務水平的專業課程。培養學生正確解讀企業會計準則,并根據準則規定,對具體企業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計量、報告的專業能力。較為系統地掌握會計實務原理和專業知識并能正確執行有關會計等財經法律制度,掌握最新的會計準則制度,熟悉財務管理理論和方法,培養對財務事項的職業判斷能力。
高職、高專的核心技能應體現在根據會計標準對具體業務的確認、計量與報告層面。并且在此基礎上,加強職業判斷能力訓練,結合企業經營目標,選擇最恰當的會計政策與會計處理方法,提供客觀公允的會計信息。
(三)中、高職財會專業課程對接
中、高職財會專業課程設置中,基礎入門課程應放在中職階段開設。如《會計基礎》、《統計基礎》、《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等。高職原則上不再重復設置。考慮到高職、高專會有部分普通高中生源,對這部分學生,可以設置《初級會計實務》課程,將會計基礎及小企業會計實務的內容整合起來,在入學時第一學期開設。《財務管理》、《稅法》、《審計》等一些較高層次的專業內容,只在高職開設,中職不設置。這樣就避免了課程的交叉重復造成資源浪費。
《會計實務》內容應涵蓋一般企業基本經濟業務。對于特定行業的特殊業務,可以根據不同專業有選擇開設;《財務管理》考試科目除注重企業自身財務管理的要求之外,還要涉及預算、籌資、投資、營運資金、收益分配、稅務、財務分析與評價等多個方面,要能形成貼近公司財務的財務管理知識體系。《稅法》、《經濟法》的內容應在《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基礎上,涵蓋與財務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如公司法、證券法、合同法、增值稅法、企業所得稅法等。
三、中、高職財會專業教學模式思考
中、高職院校承擔著為社會培養應用人才的任務,應用人才的培養側重在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財會專業教學應當樹立課堂即崗位理念,將真實的財務工作引進課堂,使學生在作中學,無論是中職還是高職,都應該是財會專業教學模式的核心要求。
(一)校企合作開發課程
與行業、企業聯合開發專業課程,將行業企業適時的工作崗位、經濟業務作為教學內容的主要依據,根據會計崗位任職要求,結合會計資格考試確定教學內容。
(二)虛擬企業作為課程載體
將行業企業真實業務資料加工成為虛擬企業,形成會計崗位典型經濟業務,作為課程教學的載體,根據實際會計核算程序安排教學順序,創新教學內容組織方式。
(三)按核算崗位構建學習情境,分層實現課程目標
根據虛擬企業情況,按照真實工作崗位構建學習情境,通過不同情境業務處理,使學生先具備單項核算技能、進一步具備綜合核算能力、最終練就能夠解決一切核算問題的本領,形成職業素養。
(四)任務驅動、實踐理論一體化教學模式
對學習情境中每一個知識點設計具體的工作任務,引導學生完成任務的同時,掌握知識理論。學生對業務的處理過程就是學習知識理論的過程,知識理論寓于實際任務完成的過程中,真正實現實踐與知識理論一體化,學生在作中學。與此同時,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學生只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才能從容應對不斷變化的環境。
(五)工學交替編排教學進程
教學工作一方面在校內進行,利用多媒體教室、會計模擬室、電算化機房、創業者沙盤實訓室等場所學習。另一方面,根據課程進度,有計劃安排學生到行業、企業等校外實訓基地現場觀摩與實踐,促進知識轉化為應用能力。
總之,財會專業中、高職不同層次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及對接標準的明確,才能使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更具有針對性,從而更加充分體現職業教育特色,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適用的專業人才,擴大就業,提升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財會[2009]6號
[2]劉玉庭.《建全和完善會計人員知識結構體系,全面推進我國會計人才隊伍建設》http://.cn/Pages/News/P_NewsViwe.aspx
一、我國現行個人所得稅稅率模式存在的問題
稅率,稅制設計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是一個國家的直接收入和納稅人稅收負擔的大小密切相關的事情。在改革個人所得稅的進一步討論,個人所得稅稅率已成為我過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設計的重點之一。在稅率改革的過程中,效率和公平并重的原則是稅制改革的目標。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目前采用的是分類,多元個稅稅率的方法進行征收,主要存在的問題是以下方面:
(1)個稅勞務所得的稅率設計復雜,有礙稅收公平
根據中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法,勞動收入按不同的收入段進行區分,進行稅率多元化征收,其超額累進稅率為3%到45%和5%到35%;其比例稅率為20%。而這樣的稅率設計導致了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的累退效應和稅收負擔的橫向不均。舉一個簡單例子,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均屬于個人所得稅中的勞務所得稅目,而上述分類所相對應的納稅人受到的稅負是不同的。這樣的復雜設計會加大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工作量,增加征稅成本,同時也會導致稅負不均。
(2)個稅資本利得的稅率差異,有礙稅收公平
從90年代至今,居民的收入來源組成越發復雜,人們不僅僅只有工薪勞務收入,利息,股息和紅利等資本所得大有增長的趨勢,占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稅源較大比例。然而,利、股、紅同樣都是資本收益,但被劃分成不同的類別,并且它們所適用的稅率也不同,這樣的稅制設計缺陷會產生納稅人避稅行為,不利于公平稅負。此外,如財產繼承和股票轉讓所得,不包括在征稅范圍,而它們恰好屬于資本所得。這樣的現狀與我們的稅收制度設計的目的——實現公平稅負——是相悖的。
(3)多元稅率設計會導致避稅行為增加,不利于國家稅收收入
根據我國目前的《個人所得稅法》,其中包含十一個應稅所得項目,而該十一個項目的稅率設計又不同,所以,在給定應稅所得的條件下,不同稅目的稅負大小不一。在復雜的現實情況中,有些個人所得的界定模糊,根據這樣的稅法界定漏洞,納稅人存在著避稅動機,將個人所得在稅目之間轉移,移花接木。這樣的避稅行為帶來的后果就是國家稅收收入的減少,稅收缺口的擴大。
(4)累進稅率的邊際稅率高、級次多與稅收制度的復雜性
采用超額累進稅率,主要是為了實現量能負擔的目的,但我國在稅法制度設計的缺點,它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這特別體現在稅率累進檔次和累進級之間的差距上,我國的檔次較多,而級距較小,設計的過于復雜,這樣允許了更大的稅收籌劃空間,所以不利于該組織的財政收入。高邊際稅率的負面影響對經濟,稅收征管級率過高帶來了很多麻煩。
二、工資薪金稅率設計
(1)費用扣除標準(免征額)
雖然個稅稅率不設計費用扣除標準,但是我們認為個稅的設計必須將稅率和費用扣除標準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個稅的作用。因此,我們在此首先對費用扣除標準進行討論。我們將2008年的全國收入的統計數據將其進行分組,可以得到表1結果。
計算結果表明,根據城鎮居民的平均工資收入確定的中位數(半分點)相應的每月工資收入為160867元,該數據低于個人所得稅的免征額。三分之二的位點相應的收入為每月工資不足2200元,而四分之三對應為2600元。根據陳建東、蒲明的理論,考慮中低層收入的人群,按3500元的生計扣除標準是比較合理的。但是,我們相信在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是確定的,隨著經濟的發展繼續作出相應的調整,以確保將不會受到影響,中等偏下的生活類標準。具體來說,一方面,考慮到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價格調整的影響,可以直接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另一方面,考慮到居民收入分配的帳戶變化,調整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的金額可以是人民的利益比例。
(2)、關于邊際稅率
為了培育我國公民的納稅意識,本文認為應該保留3%的低稅率,從而保證“寬稅基,低稅率”的理念能夠實現,而鑒于世界各國在最近十幾年來對個稅稅率的最高邊際稅負調低的經驗,目前我國個稅占財政收入的總比例僅為63%左右,在這一比例是很難發揮個稅對收入分配的調節作用的。因此,根據表1和表2的數據,我們建議最高邊際稅負參考日本稅率降低到37%這一世界中等水平。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
參考文獻:
[1] 崔志坤,個人所得稅稅率的國際比較及中國的選擇,[J],現代經濟探討2010(4);
[2] 徐海鳴,關于改革個人所得稅稅率結構的思考,[J],會計之友2011(5);
[3] 馬驍、陳建東、蒲明,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征收及調節收入差距效果的研究,[J],財貿經濟,2011年(3).
我國的個人所得稅自開征以來,經過多次的修正,目前個人所得稅的主要情況如下:
1.分類所得稅制造成稅負不公平。
個人所得稅按稅制設計及其征收方式可分為綜合所得稅制、分類所得稅制以及混合所得稅制三種稅制類型。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目前實行的是分類所得稅制,將個人取得的應稅所得劃分為11個項目,分別適用不同的費用扣除標準和不同的稅率及優惠辦法,在個人取得不同的項目收入時,分類分項繳納所得稅。
隨著經濟的發展,個人的收入分配方式出現多種形式。采用分類所得稅制來征收個人所得稅,會造成相等金額的收入因其收入方式不同而出現稅負不同的結果。例如:甲、乙兩人都是機修人員,月應稅收入均為5000元,甲與丙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則甲的收入為工資薪金,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45元;而乙與丙公司簽訂經濟合同,則乙的收入為勞務報酬,其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1-20%)×20%=800元。同樣的收入額越高,兩者的稅負差距就越大,這說明現行的稅制違背了個人所得稅的立法精神,也同我國的社會主義分配精神相矛盾。
2.費用扣除標準不合理。
準予在納稅前扣除的費用是采用統一扣除標準。具體的扣除辦法有定額扣除和定率扣除兩種方法,對不同的應納稅所得額分別采取相適應的扣除方法。如:工資薪金所得每人每月可扣除費用3500元;個體工商戶和對企事業承包承租生產經營所得可扣除成本費用;勞務報酬、稿酬、財產租賃和特許權使用費等所得每人每次收入不超過4000元的定額扣除費用800元,超過4000元的定率扣除費用20%;財產轉讓所得可扣除財產原值和相關稅費;利息、股息、紅利及偶然所得不扣除任何費用。
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分為生計費用、成本費用和特許扣除費用。其中生計費用的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納稅人的基本生活。然而生計費用扣除生計標準與實際生活成本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個人所得稅實行的是以個人為納稅單位,沒有考慮納稅人是否需要贍養老人、撫養子女等因素,結果造成納稅人的家庭生計費用用于承擔的稅負,造成了不合理。另外,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其不平衡,造成了各地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全國采用統一的扣除標準,結果是造成大中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中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費用沒有得到保障。成本費用是為取得所得而發生的支出,然而目前只有個體工商戶及對企事業承包承租經營和財產轉讓、財產租賃所得規定可以扣除成本費用,其他所得,如: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等則不能扣除成本費用。特許扣除費用是為了照顧納稅人特殊的開支,如:涉外人員的工資薪金所得在扣除3500元的基礎上,再扣1300元。
3.稅率設置復雜且邊際稅率高。
稅率是以體現公平、兼顧效率而設置的,是稅制的核心要素,我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采取比例稅率和累進稅率兩種。我國個人所得稅對于工資薪金所得和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及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實行超額累進稅率,其他所得適用固定比例稅率。另外對勞動報酬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進行加成征收;對稿酬所得減征30%。
工資薪金所得是目前我國個人所得中的主要收入來源,其所得稅稅率設置為7級超額累進稅率,對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萬元的部分適用45%的高稅率,而除工資薪金及個體工商戶等外,其他的所得適用單一稅率。例如:甲通過辛勤勞動取得月應稅工資薪金所得10萬元,則甲應繳納個人所得稅額為:(100000-3500)×45%-13505=29920元;乙通過股權投資取得月應稅資本利得也是10萬元,則乙應繳納個人所得稅為:100000×20%=20000元。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稅制的復雜性,也使得在最后幾級收入上幾乎征不到稅款,同時也似在說明我國限制較高勞動致富。
4.多種計稅方法造成稅負不公平。
我國個人所得稅中:工資薪金、財產租賃所得按月計征;論文格式個體工商戶和承包承租生產經營所得按年計征;其他所得按次計征。除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采用自行申報納稅外,其他所得均由支付個人應稅所得的企業、單位或個人,在支付應稅所得時均應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另外納稅義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納稅申報:①年應稅所得在12萬元以上的;②有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③在境外有應稅所得的;④有應稅所得而沒有扣繳義務人的。
目前個人所得稅的計稅方法有按次計稅、按月計稅和按年計稅。根據不同的所得,按不同的費用扣除、不同的稅率和不同的方法計稅可能會對一部分納稅人造成不合理的征稅,也會使一些人進行合理避稅,造成稅負不公平。例如:甲的全年應稅工資總額為36000元,如果按照月平均應稅工資3000元,無年終獎金的方案發放,則無需要納稅;如果按照月平均應稅工資2000元,年終獎金12000元的方案發放,則:平時收入未達到扣除標準,不用納稅,但年終獎金需要納稅,應納稅額為:[12000-(3500-2000)]×3%=315元。
二、完善個人所得稅制的建議
1.選擇適合國情現況的所得稅制。
綜合所得稅制是大多數國家運用的稅制,是公認的最公平、最科學、最合理的稅制;分類所得稅制則是少數國家運用的稅制,它造成稅負不公平是明顯的。我國人口眾多、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高收入者的收入隱匿性強和公民的納稅意識淡薄,這使得個人所得稅制在設計上增加難度。
為了推進稅制由分類所得稅制向綜合所得稅制過渡,當前可以將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稿酬所得、生產經營所得和承包承租所得納入綜合所得項目;將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利息紅利股息所得及其他所得納入分類所得項目,仍然按照原來的方法實行分項征收。個人所得稅制的改革應該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是動態的調整過程,所以混合所得稅制比較適合當前的國情,但不是最終的稅制。這樣既有利于實現稅收的公平,也為過渡到綜合所得稅制作嘗試。
2.制定與納稅人實際負擔相當的費用扣除標準。
個人所得稅的費用扣除額是一直是備受熱議,也是近連續三次個人所得稅法修正的重點內容。在推進稅制改革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當前的社會經濟情況,又應該參考國際慣例,設計出合理的費用扣除制度。
首先,制定成本費用扣除。現行個人所得稅法除了在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承包承租生產經營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和財產租賃所得等中,明確規定可以扣除成本費用外,其他所得就沒有相關規定。然而獨立勞動者的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也會發生相關的成本費用,因此,應該擴大成本費用的扣除范圍。
其次,擴大生計費用扣除范圍,并適當調整標準。原來統一制定生計費用扣除標準是依一個人在吃、穿、住、行方面的開支而設計的,應該在現有的基礎上,考慮納稅人的家庭負擔情況而增加贍養支出、醫療支出、教育支出。
第三,應該把費用扣除的具體標準額下放給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情況進行制定,同時還需要考慮物價水平的變化和收入水平的變化,設計出能自動調整費用扣除的稅制,而不需要通過修正稅法來調整費用扣除。
3.簡化并統一稅率。
稅率是稅制中的核心要素,其高低反映了納稅人的稅負輕重。但目前主要的個人所得為工資薪金所得其設計的稅率復雜且高稅率形同虛設。如果實行混合所得稅制,分類所得將繼續按照原來的稅率20%進行征收,而將綜合所得的最高邊際稅率也設計為20%,并適當減少級次,如分為:3%、5%、10%、15%和20%五級。如此能更好的發揮個人所得稅調節個人收入分配的功能,也能更夠更好的體現稅負公平的原則。
會計人員學習心得范文120--年8月經過公司的崗位競聘,我進入了公司財務部。兩周來的專業實習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在外人的眼里,會計工作是個香餑餑,整天和錢打交道,既大權在握又清閑,多好啊!但兩周來的切身體會使我徹底拋棄了這種幼稚的想法。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會計,會計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份細心+一份耐心+一份責任心。同時我也認識到要做一個合格的會計工作者并非我以前想像的那么容易,最重要的還是細致嚴謹。
會計要求很高,容不得半點的馬虎。做賬的時候弄錯的話要修改就很麻煩了,一步錯可能就會導致后面步步都錯,所以會計工作中細心就顯得尤其重要。從一開始的做會計分錄,到登記憑證。然后再到登記賬簿,再是結賬,對賬,編制報表,裝訂等一系列的工作,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經歷過了才真真正正了解到什么是會計。
財務工作相對來說是成就感比較少的工作,因為它的付出和回報不是很配比的。你可以感覺到你的付出,但是感覺不到回報――公司財務人員天天加班,但是如果有人問你都做什么了,你會感覺很難回答上什么。因為你說了,別人不一定理解和聽得懂!銷售人員可以說,我這個月賣了多少東西;生產人員說,我超額完成了多少;品質人員可以說,降低了多少不良率;可是我們財務人員呢說:報表完成得很順利這個月稅務沒出問題分析出這個月的虧損的原因是什么所以,做這個工作需要定力,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財務工作不光繁忙而且時間緊迫,因此做好會計工作需要有很強的責任心!公司的財務部并沒有太多人,但需要處理的事情卻很多。有句話說道,遲到的公平是不公平的,同樣,遲到的財務報表也是沒有意義的。如果你過了1個月才把上個月的報表搞出來,又或者把分析報告遞交了,盡管是非常翔實和準確的,但是對經營沒有任何幫助!這就是為什么那么多財務人員天天加班的原因。
盡管財務工作有壓力,但是只要我們努力學習、敬業工作,我想這種壓力會變成促使干好這份工作的動力,使我們在財務工作上作出成績,為公司的未來發展作出貢獻。(孫國良)
會計人員學習心得范文2說到學習會計學,這絕對是一項不容馬虎的過程。在我剛學習該課程的第一章時,以為學習它不過就是背背定義就可以了,可在相繼學習了后面的內容后,我發現其實不然,要想學好這門課,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更深一步應用。
在學習中我發現它是一門技術很強的課程,主要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方法。所以對于它的學習,要按教材章節順序,循序漸進地進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種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間的聯系,才能掌握整個方法體系。例如,我們在確定費用是管理費用還是制造費用時,一定要認清是廠部發生的,還是車間發生的。再如,只有當購入材料驗收入庫注明后,才能記入物資采購。而這樣特別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許多內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在學了一些內容后,就有了放棄的想法,更有甚者還產生了畏懼的心理。但是,困難不能否認,只要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最后加上勤奮,那樣必然會贏來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還記得在學習第一章時,總在抱怨為什么有這么多定義要記,就想應付一下了事,反正重點在后面幾章,但會計學也是重理論的,它主要是闡述會計核算的原理,包括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會計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學習時一定要從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例如,學習各種會計核算方法時,不能就方法論方法,要理解其理論依據;既要學會應當怎樣做,又要弄懂為什么要這樣做。要防止鉆入具體業務處理,而忽略對其原理的學習。教材中在闡述會計核算原理和各種核算方法時多配以實例,這樣使我們通過實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學會運用。它還要求我們善于將總論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后面闡述的會計核算具體方法的運用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達到為學習后續的專業會計課程打好基礎的目的。
死板,以前這個詞我們總定義給會計,可我還要說自從學習了會計學基礎后,知道活學活用才是實質。所謂活學活用,是指對課程內容不要理解過死,如借貸記賬法下的賬戶結構、賬戶分類等。具體說如我們作一筆會計分錄,并不是說就一成不變,而是要定期調整賬戶的記錄,使各賬戶能正確反映實際情況,而在調整時,要用權責發生制。當然活學活用的基礎是吃透原理,因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舉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據具體情況運用會計核算方法,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財務會計學是指主要以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形式來滿足有關方面的決策,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為主要目標的會計學。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適應社會生產的發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斷發展和完善的。在社會生產中,會計一方面對生產過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勞動產品的數量進行記錄、計算;另一方面則要對生產過程中的耗費和勞動成果進行分析、控制和審核,以促使人們節約勞動耗費,提高經濟效益。
一、要學習好財務會計學,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財務會計學作為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每一筆會計業務處理和會計方法的選擇都離不開基本理論的指導。為此,要求我們首先要熟悉基本會計準則,正確理解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并在每一會計業務處理時遵循一般原則的要求。
(2)財務會計學的學習,必須力求總結和應用相關技巧,使之更加便于理解和掌握。學習時應充分利用知識的關聯性,通過分析實質,找出核心要點。所謂核心要點,就是相關知識的相同點和區別點。在財務會計學中,財產物資的報廢業務、批發企業和零售企業有關業務的核算和現金流量表的編制等內容,均可通過找出核心要點的方法,精煉其繁雜的內容。
(3)通常可利用賬務處理程序圖,使復雜的問題變得簡單、直觀、明了。如在學習委托加工物資、包裝物出租出借、低值易耗品的報廢、固定資產出售、報廢、毀損、短期借款以及長期借款等內容時,利用賬務處理程序圖的方法進行描述,即可清晰地勾勒出其核算程序。
(4)財務會計學中有關計算問題,可通過把握計算的特點和公式的來朧去脈,找出求解思路,避免呆記。
二、對財務會計的理論學習體會
在學習《基礎會計》時,主要學習了會計的基本原理。如資金平衡原理:收入-費用=利潤;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會計科目和會計帳戶的設置以及復式記賬法。
在復式記賬法下,會計賬戶的左方成為“借方”,右方成為“貸方”。借貸是記賬符號,分別反映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增減變化。其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帳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借方本期發生額-貸方本期發生額
負債及所有者權益賬戶:期末余額=期初余額+貸方本期發生額-借方本期發生額
財務會計的學習就是在以上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總論的學習,我們知道企業財務會計的目標主要是以對外提供財務報告的形式滿足有關方面的決策對企業會計信息的需求。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是保證財務報告的質量,因此需要有專門的會計規范。
(一)對資產的認識
資產是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為了正確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通常將企業的全部資產按其流動性劃分為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在這里,我們把貨幣資金、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存貨和待攤費用等可以合理地預期將在一年內轉換為現金或被銷售、耗用的資產;而除此以外的其他資產統稱為非流動資產,包括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股權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資產的確認、分類和計價在財務會計實務中占很大的的比重。
二:按部就班,循序漸進!!
知識的學習是個過程!從基本原理開始就需要明白!否則寸步難行!基本的原理是學習的基石!!!!
三:總結,總結,再總結!!
作錯題目,理解錯誤不可怕,怕的是錯誤了卻不明白為什么!!總結能夠避免犯可以不犯的錯誤!!
通過一學期得學習,我覺得賀老師對我們很好,和他一起學習下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
會計人員學習心得范文3《會計學基礎》這門課程是整個會計學學習的開始,它向我們展示了會計的無窮魅力。為期一周的會計認識實習,是對《會計學基礎》的實踐,它讓我們初步接觸了會計帳簿,亦初步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會計的喜怒哀樂。
上學期的管理學把我們帶入一個概括的宏觀的世界,而會計學把我們帶入了管理的一個微觀世界,讓我們感受到這些知識是在用細微的力量影響一個企業。一個學期的學習讓我知道,學習會計學絕對是一項不容馬虎的過程。它絕不是一個靠背背定義就能解決問題的學科,要想學好這門課,還得做出嚴密的分析.還記得剛學習如何做賬時,許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堅持下來就是成功,現在我們也做完了自己的第一份賬。
會計學習與實習讓我受益匪淺。
1.會計學是一個細節致命的學科。
它是一門技術很強的課程,主要闡述會計核算的基本業務方法。對于它的學習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種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間的聯系,才能掌握整個方法體系。對于具體業務的賬務處理、賬簿組織、賬表結構以及有關數字的來龍去脈,都要細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瑣碎,不能煩躁,必須要踏踏實實地學。例如,我們在確定費用是管理費用還是制造費用時,一定要認清是廠部發生的,還是車間發生的。再如,只有當購入材料驗收入庫注明后,才能記入物資采購。而這樣特別對我們這些初學者來說,許多內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觸,所以學習具有一定的難度,但精細之心是必要的。我想,“細節決定成敗”便是會計作帳的最好寫照。
2、會計學精細但不復雜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我們從理論上對會計有了基本認識。通過對基礎會計的逐步系統學習,使自己了解了會計要素,對會計要素進一步細致劃分,產生了會計科目,了解了會計分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會計是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出現的,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和產物,進行會計核算從根本上說是為相關人員的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日常的經濟業務和事項,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進行分類,從而產生了會計要素,會計要素是一種粗線條的大的類別劃分,因此在會計要素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地劃分,出現了會計科目。而會計科目中的數字與決策所需要的信息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樣還需要會計核算程序,對企業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和事項進行歸類入科,編制會計記賬憑證,然后對會計憑證逐條登記到會計賬簿,再由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從而最終生成決策有用的信息,也從而完成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職能。
3.會計學在經濟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會計作為一種“商業語言”,是一個以提供財務信息為主的經濟系統,它提供必要的會計信息,滿足各方面的需要。它的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作用。建立和實施會計制度規范了單位的會計核算,提供了真實完整會計信息,規范有序的會計環境和有效的會計制度對經濟的健康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會計部門是企業的信息中心,為了規范單位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地提供會計信息,設計出符合市場經濟要求,滿足會計規范管理需要,適應單位生產經營特點,能夠指導具體業務操作的具有內部約束力的會計制度,從而適應經濟環境的發展要求。
4、會計學要求學習者將理論與現實經濟活動相聯系
基礎會計中的會計業務的核算是以工業企業為主的,而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就是供濟業務比較全面,了解了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和流程,對其他行業企業的會計核算也能觸類旁通,有利于會計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作帳時是小組合作的,記得剛開始時,我們都不知該如何下筆。就以明細賬為例,在課結束后,我們便進行了成員分工,首先便是作資產負債表。草表作出來以后,我們在檢查時發現借方發生額和貸方發生額不相等,于是,我們又一個一個檢查。明細賬是我們作的第一份賬,當時,看到一串一串的數字,還有一個一個小小的格子,就有點傻眼。每一張都寫得小心翼翼,也免不了出錯。雖然會計認識實習只有短短一周時間,但我們的收獲卻不少。畢竟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操作存在較大的差異,在作帳的過程中,我們進一步鞏固了理論知識,也熟悉了實際操作,我很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
總的來說,這一學期我們收獲不少。第一次近距離的接觸到自己所學的專業,讓我們對會計有了較深層次的理解。對我個人來說,會計學是一門很有吸引力的學科,我相信有很多人也和我一樣會漸漸愛上自己的專業。用自己的那一份耐心,一份信心,一份責任心做好帳簿,學好會計。
會計人員學習心得范文4財務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的資金運動及資金運動過程中所體現的經濟關系,范文之心得體會:會計基礎學習心得體會。因大量發生在企業,故通常主要指企業財務。財務隨著商品貨幣經濟產生以后,在各個社會形態下都表現為資金運動。如進行商品生產,首先要籌集一定數量的貨幣資金,才能購買生產的三要素――勞動力、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在生產過程中,工人使用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生產。工人除將已耗費的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的價值轉移到產品中去以外,還創造新的價值。工人新創造的價值,一部分由企業通過工資形式支付給工人,另一部分形成企業的純收入。
產品生產完成后,通過銷售收回產品的全部價值。企業取得產品銷售收入的大部分,用以彌補生產耗費,其余部分要在投資者、企業和國家之間進行分配,用以彌補生產耗費的資金,又以貨幣形態開始繼續參加生產周轉,重新購買勞動對象,更新勞動資料,支付職工工資,實現產品再生產。這樣,在企業的再生產過程中,一方面是物資運動,即物資的供應、生產和銷售,另一方面是資金運動,即資金的籌集、使用、耗費、收回和分配。前者是經濟活動,后者是財務活動。財務雖表現為資金運動,但它并不是資金,而是體現資金背后的經濟關系,即財務關系。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資金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會的、屬于一定歷史形態的生產關系,綜合體現在一個物上,并賦予這個物以特有的社會性質。”馬克思這一論述,撇開了資本主義特有的屬性,其基本原理也適用于社會主義財務。因此,國民經濟各部門、各單位在物質資料再生產過程中客觀存在在的資金運動,是財務的表象,而由資金運動所體現的經濟關系,是財務的本質。把兩者統一起來,才構成完整的財務概念。
稅務是指和稅收相關的事務。一般稅務的范疇包括:
一、稅法的概念。它是國家權力機關及基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其核心內容就是稅收利益的分配。
二、稅收的本質。稅收是國家憑借政治權力或公共權力對社會產品進行分配的形式。稅收是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的分配形式;稅收具有非直接償還性(無償性)、強制義務性(強制性)、法定規范性(固定性)。
三、稅收的產生。稅收是伴隨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物質前提是社會有剩余產品,社會前提是有經常化的公共需要,經濟前提是有獨立的經濟利益主體,上層條件是有強制性的公共權力。中國的稅收是公元前594春秋時代魯宣公實行“初稅畝”從而確立土地私有制時才出現的。
四、稅收的作用。稅收作為經濟杠桿之一,具有調節收入分配、促進資源配置、促進經濟增長的作用。
五、稅收制度構成的七個要素
1、納稅主體,又稱納稅人,是指稅法規定負有納稅義務關直接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2、征稅對象,又稱征稅客體,是指稅法規定對什么征稅。
3、稅率,這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之間的比例,是計算應納稅額的尺度,反映了征稅的程度。
稅率有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全額累進與超額累進)和定額稅率三種基本形式。
4、納稅環節,是指商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按照稅法規定應當繳納稅款的階段。
5、納稅期限,是稅法規定的納稅主體向稅務機關繳納稅款的具體時間。
一般的按次與按期征收兩種。
6、納稅地點,是指繳納稅款的地方。
一般是為納稅人的住所地,也有規定在營業發生地。
7、稅收優惠,是指稅法對某些特定的納稅人或征稅對象給予免除部分或全部納稅義務的規定。
從目的上講有照顧性與鼓勵性兩種。
會計人員學習心得范文5下面我就這對次財務軟件操作的學習做以下的學習心得體會報告:
1.學習收獲:會計電算化主要是應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帳、算帳、報帳,以及代替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
通過對用友ERP-U8財務軟件的學習,認識和了解了財務軟件系統應用基礎,系統管理、總賬管理以及UFO報表管理、工資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這幾個方面的內容。在初次使用用友(ERP-U8)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先建立用戶,再建賬號,這樣方便設置用戶對賬號的管理。然后建立賬套,將相關的企業及人員信息進行初始設置。并在“企業門戶”里面進行基礎設置。接下來的過程就是啟用總賬管理系統進行日常的業務處理了,它是軟件管理的核心,通過對它的操作發我學會了運用計算機進行憑證管理、出納管理和賬簿管理。掌握了使用總賬進行轉賬和對賬的功能,能夠使用數據生成報表。此外,還對工資管理系統和固定資產管理系統的相關操作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總之,通過對用友軟件的學習基本上掌握了財務軟件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2.學習體會因為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學習還是很弱的,尤其是這次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關系到本專業學習的電算化操作。
因此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包括理論課程和上機操作我都在很認真地聽講和一步步地仔細操作。但是還是難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在注冊系統時候沒有將系統的時間和賬套會計期間相統一,因此給后面的操作帶來了一些不便;在總賬管理系統操作中設置會計科目時候少設置了明細科目,結果在輸入期初余額時候才發現問題;在輸入數據的時候抄錯了數據,試算平衡結果是不平衡的;在制作憑證的時候憑證的制作日期發生了混亂,系統提示說制作憑證不序時,無法進行后面憑證的操作,我修改了好久還是不行,把我急壞了。問了--老師,老師一操作就完成了,我很驚奇。老師說操作的時候不能著急,慢慢來就好了。看來我的耐心不夠好,做事不夠仔細。不足的地方還很多呢。我謝過了老師并繼續實驗操作。與去年的手工做帳相比,在學習中我發現了電算化的許多優點:從編制原始憑證、記帳憑證到登帳、結帳、編制報表(去年全程都是我是和搭檔手工完成,處理一些數據的時候出現了很多的差錯,尤其是犯了如:金額寫錯、錯行,借貸不平衡,憑證錯亂、丟失等許多低級的錯誤),而電算化則不同,數據一旦進入系統,記帳、對帳、匯總編制報表等過程都是在一系列的設置成的體系中進行的;對于電算化中數據的使用與保存,只要通過賬套的輸出和導入功能便可簡便的實現了。
P鍵詞:會計實務;會計教學;課崗融通;一體化綜合課程
Key words: accounting practice;accounting teaching;curriculum and post integration;integrated curriculum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17-0251-02
0 引言
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及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逐漸趨同,會計教育面臨著與以往發生重大改革的會計環境。同時,從教學內容與會計實務的對比來看,二者在內容與形式上都無法實現全面完整的對接。在這種背景下,完善會計教學的方法和內容,以滿足核算環境與會計實務不斷發展變化的需求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
1 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分科教學導致會計實務與會計教學脫節
現有的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是按照不同學科、不同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會計核算課程講授如何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核算和監督;財務管理課程介紹如何進行籌資、投資等資金運作規劃;稅法課程介紹現行稅法的內容和使用方法。各門學科之間缺乏融通性,這種課程間的斷裂忽略了一個現實的問題:企業的會計實務是多學科并存的,會計人員不僅要掌握如何正確核算,還要熟悉與稅務有關的處理過程。學生即使分別把會計、稅務等課程學習得再精通,在面對企業的一個實際業務時也會無從下手,束手無措。雖然很多學校也在實施會計模擬實訓、稅務仿真等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無一例外是在會計、稅法本學科領域分別進行,與“一項業務同時涉及會計、稅務”的企業實務尚有差距。同時,大多數學生在校期間沒有參加綜合實踐的機會,自身也不具備對知識進行綜合整理的能力。學生剛開始參加工作時,難免會無法找到所學知識與實務之間的共同點,這些都是由于分科教學所導致的。
1.2 教材與實務相脫節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財稅制度不斷改革,高職教育理念也在發生轉變,會計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和與之相適應的教材體系改革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明確提出要加強教材建設,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的實訓教材,并確保優質教材進課堂[1]。反觀現在的會計實訓教材,很大一部分是根據會計理論教材編寫,案例中企業發生的會計業務都是虛擬的,與實踐活動相距較遠。同時,教材中所附的原始憑證真實性不夠,缺乏生動性,業務的具體發生和完成過程需要學生通過書面表述來揣摩體會;實訓教材缺乏崗位性,教材內容一般是按照經濟業務編寫,或者是選取企業中一定會計期間的業務,崗位分工不明確,這些都是學生無法從實訓教材中真正扎實掌握會計實訓技能的原因。
1.3 學生技能單一
會計人員應具備的技能包括技術技能、智慧才能和人際關系技能三個方面[2]。其中,技術技能是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最基礎的職業技能,包括熟練進行會計核算、履行不同的崗位職責、對會計工作結果進行分析、對財務工作進行審計以及運用計算機進行電算化下的軟件操作。智慧才能是一種發展技能,指在不熟悉的新環境中找出、取得和組織信息,并對復雜信息進行抽象化和概念化的才能。人際關系技能是指會計人員能積極妥善處理工作中的各種人際交往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助于維護財經紀律。主要包括正確接收和表達信息、協調崗位之間的信息傳遞和溝通、有效進行沖突化解。
目前的教學方式和教學重點,無一不是放在如何培養學生的業務素質,加強學生的技術技能,對于智慧才能和人際關系技能的培養相對欠缺。課堂的教學內容側重于具體知識的講解與習題的演練,這會誤導學生認為會計工作只是與數字打交道,而不涉及與人相處。而現實的會計工作實務中,會計工作不僅僅是處理加工會計數字,更關鍵的是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會計工作需要其他部門的支持與協作才能順暢進行,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工作效果和效率。同時,會計問題本身及其解決方法,由于環境與背景不同,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3]。因此,會計教學的重點應該是在培養學生基本職業技能的基礎上,重視培養學生處理非確定因素時,如何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梳理出清晰的思路并找到解決辦法的能力,重視培養學生建立親近和諧的人際關系的能力。
1.4 專業教師理論過硬,實踐能力欠缺
專業教師的素質是決定會計實務教學效果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國會計教師隊伍中,有些教師主要從事會計理論教學工作,對實踐操作和經驗得不到及時的更新;還有一些教師從高校畢業后直接任教,雖然具有比較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實踐工作的經驗,使得教師在實訓環節上很難做到舉一反三和靈活應用。再加上教材資料有限,實踐機會少,也使教師很難從中獲取有價值的實踐信息。同時,教師隊伍中 “偏科”眾多,會計教師不懂稅務知識,稅務教師不懂會計核算,取得的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 改進會計教學的具體路徑
2.1 探索課崗融通的教學理念
“課崗融合”的教學理念就是指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基于崗位任務和工作過程的分析,在理論教學中融入相應的工作崗位實踐,通過真實工作任務的具體實施來實現專業課程和工作崗位的深度融合[4]。這種教學模式的改革,可以讓學生在會計工作崗位的設置中學習相應的知識,熟悉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流程,主要包括:
①會計崗位與學習情境相融合,通過分設不同的會計崗位,將崗位與學習情境對應起來,比如:“存貨對應存貨核算崗”、“應收及預付款項對應往來核算崗”、“固定資產對應固定資產核算崗”、“流動負債對應職工薪酬核算崗”、“收入、費用、利潤對應成本核算及財務成果核算崗”、“會計報告對應總賬報表核算崗”,以此實現教學內容與會計崗位的融通。
②崗位職業技能與理論教學相融合,在總課時中加大實踐教學的課時,增加學生對崗位認知、工作過程、崗位技能的實際演練,提高學生的崗位處理能力。
采用分層次模擬實訓構建實踐教學機制,在分崗位模擬實訓階段,要求學生掌握每個具體的會計崗位應具備的基本技能,如存貨核算崗位,學生應掌握填制與審核原始憑證,并據此填制記賬憑證,能夠進行實際成本法與計劃成本法下成本的結轉,掌握存貨收發的計量和核算方法。在綜合崗位模擬實訓階段,要求學生能夠獨立處理一套模擬實訓資料,熟悉會計崗位之間的業務關系。在社會頂崗階段,以在校期間所學知識為基礎,加深對理論與實務理解,提高分析與處理問題的能力。
③會計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相融合。以往的會計實務考核往往是以考核知識點為主,考核內容重理論輕實踐。為此,應采取靈活多樣的考核方式,理論考核沿用試卷測驗,實踐考核通過崗位技能測試、實踐操作來實現,并加大實踐考核在最終考核結果中的比重,引起學生對于實踐能力的重視。
2.2 建設面向實踐的一體化綜合課程
整合課程資源,以實踐為依托,打破傳統的分科課程的知識領域,組合與會計實務相關的會計、稅務等課程,建設面向實踐的一體化綜合課程。根據會計與稅務在實踐活動中的內在聯系,將財稅知識及其處理辦法有機結合起來,依據企業從創立到終止的過程開展教學活動,還原企業經營業務中財務、稅務處理的真實場景,對于實踐中的同一具體業務,在講解會計處理的同時,也系統講解稅務處理,有效解決知識的斷裂和學以致用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2.3 提高專業教師的實踐能力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方面,會計教學質量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素質和實踐水平。專業教師不僅應具備扎實豐富的專業知識,還應有過硬的專業實踐能力。學校層面應制定激勵機制,鼓勵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進行調研,并有組織、有計劃的構建教師后續教育培訓和相應的激勵制度[5]。同時,以多種方式鼓勵教師拓寬知識體系,豐富知識層次的深度和廣度。政府層面應發揮主導作用,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積極尋求高職院校和企業間的合作契機。教師層面應樹立雙師型的職業發展目標,主動參與實踐鍛煉提高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
2.4 完善會計教材改革
應按企業會計業務及交易事項之間的聯系來構架會計實務課程教材體系,打破原課程教材體系將會計業務歸于不同會計要素的做法,還原企業交易事項的前后聯系。比如,大多數教材將企業“購貨”行為歸于企業“存貨”的會計核算,將企業“付款”行為歸于“負債”的會計核算,而在現實的業務中,購貨與采購是貫穿于同一筆業務。完善會計教材改革,應將企業購貨環節及與之密切聯系的付款業務組合,構成業務循環式課程體系中的“購貨與付款”學習單元。以此明確會計業務處理與經營交易事項之間的聯系,將企業經營業務流程的全貌置于學習情境中,使學生在掌握會計帳務處理方法的同時,加深對實踐的理解和認識。
3 結語
會計教學與實務的對接是會計教學的核心問題,在重視會計理論教學的同時,積極探索出一條理論與實踐并重的教學模式,實現會計教學中教育與實務的完整對接,對推踴峒平萄У姆⒄梗進一步深化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世文.會計實訓教材體系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價值工程,2014(26).
[2]樂,楊貞斌、劉蘇雨.會計實訓教學的內容和方法[J].會計之友,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