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8 16:59: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商業銀行的起源與發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引言
核心能力又名核心競爭力,是當代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關注的焦點,是現代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前提,是第五代戰略理論形成和發展的基石。核心競爭力理論是企業戰略理論在20世紀90年代的最新發展,是經濟學和管理學相融合的理論成果,也是知識理論和創新理論的最新發展趨勢。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爾(C.K.Prahalad&G.Hamel)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了《企業的核心能力》一文,正式確立了核心競爭力在管理理論和管理實踐上的地位,使核心競爭力理論成為管理學研究的前沿領域。Prahalad和Hamel認為:核心競爭力是“組織的積累性學識,特別是關于如何協調不同的生產技能和有機結合多種學術流派的學識。”這個概念概括了核心競爭力的三個要點:第一,知識性,在知識理論體系中,“技能”屬于技能知識(Know-how),“技術”屬于事實知識(Know-what),均顯示了知識的實體性;第二,整合性,“協調”和“結合”的對象是知識,表明了核心競爭力形成過程中融合了知識的獲取、交流、共享等動態性特征;第三,積累性,知識資本是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核心競爭力是企業長期知識活動的結果,同知識一樣存在著生命周期。
從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分析,核心競爭力理論的興起源于傳統戰略理論的不足。Porter的第四代競爭戰略理論實際上是將結構―行為―績效(S-C-P)為主要內容的產業組織理論引入企業戰略管理領域,偏重于企業外部戰略環境的分析,缺少企業內部能力、績效、成本、資源配置等方面的分析。核心競爭力理論認為,企業的競爭遠遠超過porter的五力模型范圍,因此能較完美地將企業內外因素分析融于一體。核心競爭力理論的經濟學起源是亞當?斯密的企業分工理論、馬歇爾的古典企業理論、熊彼特的創新理論;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學起源是企業能力理論、企業成長理論、企業資源理論。由于起源的多重性而導致核心競爭力流派的多樣性。
商業銀行核心能力微觀結構的研究一直是銀行管理理論與實踐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隨著銀行業內外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優化的有效管理手段。業內人士認為,對微觀核心能力結構的科學解析是商業銀行管理活動的起點,是管理績效得以順利產生的基礎平臺。《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提出的銀行業管理的三大支柱使商業銀行的定位出現了新變化,其核心功能不再是簡單的信用中介和金融服務,而是風險管理,因此,原有的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測度指標體系已經很難有效適用于新的銀行管理環境。對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微觀結構的重新定位是我國銀行管理活動刻不容緩之事。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信息化建設始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經過了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變成支撐我國商業銀行業務運作的基礎平臺。現代銀行從本質上看是提供優質信息的產業,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升級換代不斷為銀行提供新的價值創造空間。在全球銀行業日益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的形勢下,許多銀行把增加信息技術投入作為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主導戰略。因此,信息化環境下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結構體系的解析能夠有效地促進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從而大幅度地提高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能力。
二、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的構建
(一)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研究的理論概述
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是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理論研究的最終目標,但是,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內涵的認識與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結構的解析是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培育的基礎性前提。
在商業銀行核心能力內涵的認識方面,王創(2001)認為: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是指商業銀行在市場預測、研究開發、金融服務、經營決策和管理等一系列過程中形成的,由具有自己獨特優勢的關鍵技術、關鍵程序、關鍵機制所決定的巨大的資本能量和經營實力,是使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有效活力和持續發展的能力。羅仲平,蔣琳(2003)認為:銀行核心競爭力是指某一商業銀行與其他商業銀行相比所具有的能夠提供更好服務和獲取更多財富的綜合能力,是商業銀行的競爭實力、競爭潛力和競爭環境的綜合體。張同健(2007)認為: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是國有商業銀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戰勝對手、獲取超額壟斷利潤的能力。
在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結構的解析方面,郭聚光、舒紅斌(2006)認為銀行的核心能力可分為如下要素:企業文化、人才聚合及知識管理能力、核心客戶及核心業務開發能力、組織效率。吳龍龍認為(2006)商業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可分為如下要素:企業文化、資源稟賦、創新能力和資源整合能力。宣丹妮(2004)認為上市銀行的核心競爭力分為如下要素:盈利能力、成長能力、資產質量、抗風險能力。其中,盈利能力包括凈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總資產報酬率、存貸款利差、銷售凈利率;成長能力包括存貸款增長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營業理論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資產質量包括不良貸款余額、不良貸款率、準備金覆蓋率;抗風險能力包括核心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李政(2006)從創新的角度將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分解為如下要素:技術創新能力、管理創新能力、價值創新能力、組織創新能力、業務創新能力和金融市場創新能力。張同健(2007)從新巴塞爾資本協議的角度將銀行核心能力分為五個要素:風險控制能力、綜合服務能力、內部管理能力、市場開發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的理論解析
信息化與銀行業務的高度融合是現代商業銀行的根本特征,信息技術平臺的構建與優化是銀行業發展的基礎性條件。近年來,國有商業銀行相繼實施了客戶關系管理、業務流程再造等戰略,旨在促進銀行核心能力的培育,而這些前沿性管理戰略的實施均依賴于高效的信息技術創新的發展。因此,基于IT視角的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的構建與解析對于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研究的主題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平衡計分卡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績效評價工具,主要從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與成長四個角度關注企業的整體績效。作為一種有效的戰略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采用了衡量企業未來績效啟動因素的方法,能夠將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趨勢與近期財務效益有效地聯系在一起。根據平衡計分卡的管理思想,本研究將國有商業銀行的核心能力體系分解為四個要素:風險控制能力(ξ1)、市場銷售能力(ξ2)、內部控制能力(ξ3)和金融產品創新能力(ξ4),分別對應平衡計分卡的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員工學習與成長四個要素。
現代銀行在本質上是一種風險管理的行業,風險控制能力的提高是銀行核心競爭力的目標性成果,可以作為核心競爭力的“財務”要素;市場銷售能力是銀行價值在金融市場上的體現,是客戶群體對銀行價值的集中性反應,可以作為核心競爭力的“顧客”要素;內部控制能力是提高銀行內部各種業務流程效率與管理流程效率、降低各種銀行內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是銀行實現風險控制的根本性措施,可以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內部流程”要素;金融產品創新能力是金融市場競爭的焦點,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反映出銀行員工的整體業務素質和發展潛力,可以作為核心競爭力的“員工學習與成長”要素。
(三)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理論體系的確立
根據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的研究成果及理論解析,并結合國有商業銀行IT建設的經驗以及核心能力培育的實踐,本研究可以構建基于IT視角的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結構體系。該體系包含四個要素,每個要素包含四個指標,共形成4要素16指標的核心能力結構體系。具體結構與內容如圖1所示。
三、模型檢驗
(一)技術思路
本研究已構建起基于IT視角的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結構體系,而理論體系的可靠性與有效性需要經過經驗性的檢驗。結構方程模型中的驗證性因子分析是一種常用的模型驗證方法,可以驗證因子負荷的顯著性、因子相關系數的顯著性和指標誤差方差的顯著性,以最大限度地改進理論模型的應用質量。
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簡稱SEM),是基于變量的協方差矩陣來分析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統計方法,是一個包含面很廣的數學模型,用以分析一些涉及潛變量的復雜關系。當結構方程模型用于驗證某一因子模型是否與數據吻合時,稱為驗證性因子分析,因此,驗證性因子分析是結構方程模型的一種特殊形式。
模型驗證的主要目的是:擇取各個要素指標體系中與潛變量高度相關的指標,根據因子負荷調整指標與潛變量的從屬關系,提出與所有潛變量缺乏相關性的指標,從而形成與管理實踐高度吻合的理論模型。
(二)數據收集
本研究采用里克特7點量表對16個觀察指標進行問卷調查與數據收集。本項目的研究過程得到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中國工商銀行信貸部事后監督處與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本項目在全國范圍內向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獨立核算單位發放調查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50份,樣本量與觀察指標數量之比約為8:1,滿足結構方程驗證基本要求。調查對象全部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二級分行的高層管理人員。四個要素的Cronbach α系數值分別為0.7213、0.8080、0.7912與0.8133,因此,樣本數據具有較高的信度。150份有效樣本中,中國工商銀行50份,中國銀行50份,中國農業銀行25份,中國建設銀行25份,因此,樣本總體在行業結構上能夠代表我國商業銀行的
驗證性因子分析中,顯著性較低的因子負荷說明測度指標與潛變量之間缺乏相關性,即指標的變化對于潛變量的變化缺乏靈敏性。在弱系統理論約束條件下,說明該指標的特性超出潛變量內涵的理論約束之外,即將該測度指標納入相應的潛變量體系之中將會存在較大的非合理性與非理論支持性。在強系統理論約束條件下,說明指標狀態缺乏變異性,指標觀察值局限于狹隘區間,不能有效地反映潛變量的特性。針對管理學研究經驗而言,對因子負荷的實踐意義的判斷要密切聯系現實的行業運作特征,將行業數據收集時的感性認識列為因子特性判斷的重要參考依據。因為管理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是藝術和科學高度融合的學科。在強系統理論約束下的管理行為中,因子負荷缺乏顯著性往往反映兩種極端的狀態,即相應的管理行為在限定的行為空間內處于高度成熟狀態或高度匱乏狀態,而居于中間狹隘區域的幾率相對較低,在常規管理活動中可以忽略。當然,最后的狀態判斷與選擇必須借助于研究主體的行業實踐經驗,并以現實的行業運作特性為依據。
得因子協方差矩陣如表2所示。
同時得模型擬合指數列表如表3 所示。
四、結論
一是由模型擬合指數列表可知,模型擬合效果較好,因此,本研究設計的基于IT視角的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結構模型具有較強的現實性價值。
二是由因子負荷參數列表可知,指標X1、X7、X11的負荷系數缺乏顯著性。因此,結合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構建的樣本調查經驗可知,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操作風險控制能力目前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沒有對風險控制能力要素形成顯著的促進功能。其次,市場銷售能力開發過程中沒有注重對個性化服務能力的培育,這是國有商業銀行內部存在的一個傳統性的問題。最后,內部控制過程中缺乏反饋機制的構建,沒有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饋回路,從而降低了內部控制實施的效率。
三是由因子協方差矩陣可知,風險控制能力要素與內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能力的提升顯著地促進了風險控制能力的提升。同時,市場銷售能力要素和產品創新能力要素之間的相關性較強,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產品創新能力的改善顯著地促進了市場銷售能力的改善。
四是根據驗證性因子分析的總體結果可知,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的培育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各構成要素之間存在著一定的促進功能,因此,核心能力結構已進入一種成熟狀態。另外,由于存在若干因子負荷的非顯著性,以及因子相關系數的弱相關性,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的培育戰略還存在較大的拓展空間。
【參考文獻】
[1] 張同健,胡亞會.基于數據調查的國有銀行內部控制測評模型經驗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8(19):21-25.
[2] 張同健.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框架下國有商業銀行核心能力體系實證研究[J].貴州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4):1-5.
[3] 張同健.新巴塞爾資本協議框架下我國商業銀行核心能力微觀結構體系研究[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7(6):116-120.
1.政府介入為小額投資者參與不動產收益創造機會,這是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起源的主要動力。房地產證券化包括房地產抵押貸款債權證券化和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兩種形式,所以房地產證券化的起源也有兩條路徑。其中一條路徑是以房地產投資信托為基礎的投資權益證券化。這是資產證券化最早的萌芽,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其后經歷了迅速發展、衰落、復蘇、穩定發展的過程。1960年,美國國會在內地稅則中批準了房地產投資信托業務,其目的是給小額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與商業房地產投資的機會,使投資大眾分享不動產投資收益,避免財團壟斷;同時建立房地產資本市場,使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有效地融合起來,美國房地產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此后,日本、英國等爭相仿效。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在70年代初達到頂峰。
2.房地產信托的避稅優勢是美國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穩定發展的主要動力。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由于經濟危機和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加上早期對房地產投資信托有很大的限制,房地產投資信托開始衰落。20世紀80年代,隨著美國稅收法案的修訂和有關限制的放寬,使房地產信托的避稅優勢得以發揮,房地產投資信托不能直接擁有房地產資產的情況也得以改變,房地產投資信托開始回升,資產量不斷增長,1991年底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房地產投資信托發展非常迅猛,其數量和市場價值增長迅速。1990年,美國共有119家掛牌房地產投資信托,股票市值為87億美元,到1999年增加為210家,股票市值1307億美元,增加15倍。現在美國大約有300多家房地產投資信托,總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約三分之二在國家級股票交易所上市。
3.金融創新是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起源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以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為代表的房地產證券化最早出現在美國,這和美國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和采取的金融政策密切相關。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的住房金融是以存貸機構為主體的單一住房融資體系。早在1831年,美國就有了第一筆住房抵押貸款,20世紀初美國已形成了以儲貸機構為主,商業銀行為輔的間接融資體系。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中,1600多家銀行因為無法收回住房抵押貸款而破產,住宅金融體系幾近崩潰邊緣。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真正契機來自70年代美國的儲貸危機及其后的金融自由化。進入60年代后期,美國經濟陷入了戰后最嚴重的衰退。通貨膨脹日益加劇,金融市場上各種金融產品的利率隨之急劇上升,而大量的存貸機構因受到有關條例對存款上限的限制,加之長期形成的“短存長貸”的資金結構,在投資銀行和共同基金的沖擊下,儲蓄資金被大量提走,利差收入不斷減少,嚴重影響了儲貸機構的經營,導致支付危機。為獲取新的資金來源和轉嫁利率風險,美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政府國民抵押協會和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三家具有政府信用的抵押機構等金融機構,注重推進金融創新,紛紛將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按照期限和利率等進行組合,并以此組合作為抵押或擔保發行抵押貸款抵押支撐證券,從而實現了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1968年,聯邦國民抵押協會在全美首次公開發行“過手證券”,標志著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開端。此后政府國民抵押協會和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及其他機構也紛紛仿效。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占住房抵押貸款的比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為美國僅次于聯邦政府債券的第二大市場。從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起源及發展可見,其內在動力是:金融機構為了獲取新的資金來源和規避金融風險而推動的金融創新。
二、世界房地產證券化的發展概況
房地產證券化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之后迅速發展。到80年代,這種證券化的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抵押債權以外的非抵押債權資產,而且隨著金融市場自由化和國際化的發展,這一金融創新在歐洲市場上獲得迅速發展。到1997年,美國50%以上的住房抵押貸款實現了證券化,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總規模將近8000億美元,出現了完整的證券化體系。此后英、日、德等國家也紛紛學習引進美國的做法,制定法律、設立組織,推動房地產證券化的發展。90年代進入亞洲市場,房地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工具成為全世界金融創新的標志。
我國在對房地產證券化探討了十幾年后,2005年由中國建設銀行發起,中信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30.1億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是國內第一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項目。另一個由國家開發銀行發起,中誠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近42億元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這是國內金融市場上發起的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房地產證券化交易。兩個房地產證券化產品的推出表明國內房地產長期依賴銀行支撐的局面開始被突破,一個新的融資平臺正在架設起來。但房地產證券化能否在我國迅速發展,取決于是否具有巨大的內、外部動力因素。
三、我國房地產證券化存在的問題
1.我國商業銀行在房地產證券化中利潤吸引動力不足。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有其獨特的動力機制。我國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是商業銀行,作為商業機構,最大化地謀求商業利益是其目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從銀行的角度看,實質上就是商業銀行將住房貸款的債權轉讓給第三方,通過提前兌現現金,轉嫁銀行的貸款風險,降低不良資產比重,保證銀行的資產充足,滿足后續貸款的順利實施。由于目前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被銀行視為優質資產,各大商業銀行都在積極擴大抵押貸款的規模。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能否成為貸款銀行的主動,主要取決于貸款銀行貸款證券化過程中獲得額外的利潤大小。銀行在通過發行債券等形式將債權證券化,發售轉讓給第三方(即投資人)的同時,也必須將其發放貸款的收益一部分轉讓給投資人,這是住房貸款證券化得以實現的經濟動因。這樣,銀行和證券投資人就共同承擔了住房貸款的風險和收益,既滿足了銀行提前套現保證資本金充足的需
要,也為投資者開辟了新的更多的投資渠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出現,使投資者在選擇具有避險功能的投資組合時有了更大的空間。可見,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過程實際是將抵押貸款的利息收入在服務商、SPV、信用增級手段提供者及投資者等諸多證券化參與者之間分享,雖然貸款銀行可以作為服務商享受服務費,但這比貸款機構自己享有所有抵押貸款利息獲得的收益要低得多。
2.我國商業銀行進行房地產證券化的壓力不大。一是從總體上看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規模相對較小,到2004年底我國住房抵押貸款余額僅占GDP的11.6%,而歐盟國家2001年平均達到39%,其中英國為60%,德國為47%,荷蘭達到74%。二是從貸款機構的各商業銀行來看,住房抵押貸款所產生的壓力亦相對比較小,即使抵押貸款規模最大的中國工商銀行,2003年抵押貸款余額也僅占其機構存款總額的7.23%,建行也只有10%。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占40%左右。而我國作為資金供應重要來源的居民儲蓄則持續增長,雖然住房抵押貸款占金融機構吸收儲蓄存款余額比例從1998年的1.3%已逐漸上升至2004年的13.3%,但仍占很小的比例,這說明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是充沛的。三是從儲蓄存款結構上看,由于我國居民偏好儲蓄以備購房、養老、子女教育之用,因此居民儲蓄中長期的定期存款比重較大,由此看來,我國的商業銀行并不擔心流動性。而美、英、日三個國家開展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都是以提高住房抵押貸款的流動性和擴大住房借貸資金的來源為其動力的,其手段是在金融市場上以已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為擔保來發行可轉讓的證券。
3.外部環境不成熟。從我國住房抵押貸款的一級市場及證券化環境看,大范圍地推進房地產證券化的時機也并不那么成熟。首先,貸款機構呈現單一化。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在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上占有絕對主導地位,截至2002年,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占我國所有金融機構的住房抵押貸款余額的比例從未低于87%。它們在中國金融市場上具有絕對強勢的博弈力量,這對如何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過程中保護好投資者的利益帶來一定的挑戰。其次,中介機構體系及信用體系不發達。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作為一項金融工程,其良好的運作體系是依賴于一個高度發達,運作有序的中介機構體系及信用體系,而這兩者目前在中國的發展都不完善。尤其作為核心SPV的信托機構,由于其管理制度不健全,非常容易產生漏洞,一直是金融治理整頓的焦點。
相比而言,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起源時外部環境良好。首先,政府給予了大力扶持,美國政府通過規范抵押貸款的信貸行為,促進了抵押貸款證券合約的標準化,為以后在二級市場上出售抵押貸款,實現資產證券化奠定了技術基礎。其次,美國政府為公民和退伍軍人提供抵押貸款擔保,這使抵押貸款的風險大大降低,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創造了條件。再次,具備了金融自由化的外部環境,主要表現為金融市場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外匯管制,資本的輸入和輸出更趨向自由;利率的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銀行存款與貸款的限制;金融業務自由化,即放松或取消銀行業務與證券公司業務交叉的限制。另外,美國在住宅政策方面的條件也很好,聯邦政府的目標是“讓全體居民有足夠的住宅”、“為美國公民提供體面的住宅”。為實現這一目標,聯邦政府的主要措施就是廣泛地利用其發達的金融機構,采取抵押貸款的方式,促進居民的購房,并對購買住宅者提供各種便利和優惠。
一、世界房地產證券化的發展概況
房地產證券化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末期的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之后迅速發展。到80年代,這種證券化的技術被廣泛運用于抵押債權以外的非抵押債權資產,而且隨著金融市場自由化和國際化的發展,這一金融創新在歐洲市場上獲得迅速發展。到1997年,美國50%以上的住房抵押貸款實現了證券化,抵押貸款二級市場總規模將近8000億美元,出現了完整的證券化體系。此后英、日、德等國家也紛紛學習引進美國的做法,制定法律、設立組織,推動房地產證券化的發展。90年代進入亞洲市場,房地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工具成為全世界金融創新的標志。
我國在對房地產證券化探討了十幾年后,2005年由中國建設銀行發起,中信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30.1億元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這是國內第一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項目。另一個由國家開發銀行發起,中誠信托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發行近42億元的信貸資產支持證券。這是國內金融市場上發起的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房地產證券化交易。兩個房地產證券化產品的推出表明國內房地產長期依賴銀行支撐的局面開始被突破,一個新的融資平臺正在架設起來。但房地產證券化能否在我國迅速發展,取決于是否具有巨大的內、外部動力因素。
二、房地產證券化的動力機制國際比較
房地產證券化在西方國家之所以發展迅速。其巨大的內、外部動力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下面我們主要以美國的房地產證券化發展經驗為例進行研究。
1.政府介入為小額投資者參與不動產收益創造機會,這是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起源的主要動力。房地產證券化包括房地產抵押貸款債權證券化和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兩種形式,所以房地產證券化的起源也有兩條路徑。其中一條路徑是以房地產投資信托為基礎的投資權益證券化。這是資產證券化最早的萌芽,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其后經歷了迅速發展、衰落、復蘇、穩定發展的過程。1960年,美國國會在內地稅則中批準了房地產投資信托業務,其目的是給小額投資者提供一個參與商業房地產投資的機會,使投資大眾分享不動產投資收益,避免財團壟斷;同時建立房地產資本市場,使房地產市場與資本市場有效地融合起來,美國房地產資本市場迅速發展。此后,日本、英國等爭相仿效。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在70年代初達到頂峰。
2.房地產信托的避稅優勢是美國房地產投資權益證券化穩定發展的主要動力。20世紀70年代后,美國由于經濟危機和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加上早期對房地產投資信托有很大的限制,房地產投資信托開始衰落。20世紀80年代,隨著美國稅收法案的修訂和有關限制的放寬,使房地產信托的避稅優勢得以發揮,房地產投資信托不能直接擁有房地產資產的情況也得以改變,房地產投資信托開始回升,資產量不斷增長,1991年底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整個20世紀90年代房地產投資信托發展非常迅猛,其數量和市場價值增長迅速。1990年,美國共有119家掛牌房地產投資信托,股票市值為87億美元,到1999年增加為210家,股票市值1307億美元,增加15倍。現在美國大約有300多家房地產投資信托,總資產超過3000億美元,約三分之二在國家級股票交易所上市。
3.金融創新是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起源和發展的內在動力。以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為代表的房地產證券化最早出現在美國,這和美國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和采取的金融政策密切相關。20世紀70年代以前美國的住房金融是以存貸機構為主體的單一住房融資體系。早在1831年,美國就有了第一筆住房抵押貸款,20世紀初美國已形成了以儲貸機構為主,商業銀行為輔的間接融資體系。20世紀30年代的世界性經濟大蕭條中,1600多家銀行因為無法收回住房抵押貸款而破產,住宅金融體系幾近崩潰邊緣。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真正契機來自70年代美國的儲貸危機及其后的金融自由化。進入60年代后期,美國經濟陷入了戰后最嚴重的衰退。通貨膨脹日益加劇,金融市場上各種金融產品的利率隨之急劇上升,而大量的存貸機構因受到有關條例對存款上限的限制,加之長期形成的“短存長貸”的資金結構,在投資銀行和共同基金的沖擊下,儲蓄資金被大量提走,利差收入不斷減少,嚴重影響了儲貸機構的經營,導致支付危機。為獲取新的資金來源和轉嫁利率風險,美國聯邦國民抵押協會、政府國民抵押協會和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三家具有政府信用的抵押機構等金融機構,注重推進金融創新,紛紛將所持有的住房抵押貸款按照期限和利率等進行組合,并以此組合作為抵押或擔保發行抵押貸款抵押支撐證券,從而實現了住房抵押貸款的證券化。1968年,聯邦國民抵押協會在全美首次公開發行“過手證券”,標志著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開端。此后政府國民抵押協會和聯邦住宅貸款抵押公司及其他機構也紛紛仿效。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占住房抵押貸款的比重日益提高,目前已成為美國僅次于聯邦政府債券的第二大市場。從美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的起源及發展可見,其內在動力是:金融機構為了獲取新的資金來源和規避金融風險而推動的金融創新。
三、我國房地產證券化存在的問題
1.我國商業銀行在房地產證券化中利潤吸引動力不足。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有其獨特的動力機制。我國住房抵押貸款機構是商業銀行,作為商業機構,最大化地謀求商業利益是其目的。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從銀行的角度看,實質上就是商業銀行將住房貸款的債權轉讓給第三方,通過提前兌現現金,轉嫁銀行的貸款風險,降低不良資產比重,保證銀行的資產充足,滿足后續貸款的順利實施。由于目前我國住房抵押貸款被銀行視為優質資產,各大商業銀行都在積極擴大抵押貸款的規模。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能否成為貸款銀行的主動性行為,主要取決于貸款銀行貸款證券化過程中獲得額外的利潤大小。銀行在通過發行債券等形式將債權證券化,發售轉讓給第三方(即投資人)的同時,也必須將其發放貸款的收益一部分轉讓給投資人,這是住房貸款證券化得以實現的經濟動因。這樣,銀行和證券投資人就共同承擔了住房貸款的風險和收益,既滿足了銀行提前套現保證資本金充足的需
要,也為投資者開辟了新的更多的投資渠道,新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出現,使投資者在選擇具有避險功能的投資組合時有了更大的空間。可見,抵押貸款證券化的過程實際是將抵押貸款的利息收入在服務商、spv、信用增級手段提供者及投資者等諸多證券化參與者之間分享,雖然貸款銀行可以作為服務商享受服務費,但這比貸款機構自己享有所有抵押貸款利息獲得的收益要低得多。
1.資產證券化的起源。
20世紀60年代末以前,銀行從本質上可以看作是將貸款持有到期的貸款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存款已遠遠不能滿足日益高漲的信貸資金需求。當時,承擔美國大部分住宅抵押貸款業務的儲蓄金融機構,在投資銀行和共同基金的沖擊下,儲蓄資金被大量提取,從而流動性出現嚴重不足。為擺脫這一困境,美國政府決定啟動并激活住宅抵押貸款二級市場。1968年,美國國民抵押協會首次公開發行“過手證券”,開創了資產證券化先河;1985年,美國又推出了汽車貸款證券化業務。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產品的推出,改變了傳統商業銀行“資金出借者”的角色,使銀行同時具有了“資產出售者”的職能。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經濟的迅猛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內涵和品種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不再被僅僅理解為商業銀行解決流動性不足的手段,而是在更重要的意義上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內容豐富的理財觀念和方式。
2.資產證券化的基本內涵。
資產證券化是指將缺乏流動性但預期能夠產生穩定現金流的資產,通過重新組合,轉變為可以在資本市場上轉讓和流通的證券,進而提高金融資源(主要是信貸資源)的配置效率。資產證券化的整個過程較為復雜,涉及發起人、SPV(Special-purposeVehicle,特別目的載體)、信用評級機構、投資者等諸多方面。其過程大致如下圖所示:
發起人將待證券化的資產組合成資產池,并以銷售的方式轉移給SPV作為其基礎資產;然后,SPV以該基礎資產預期所產生的現金流入作為支撐,向投資者發行資產支撐證券(ABS,Asset-basedSecurity),并用發行收入向發起人支付購買基礎資產費用,并最終以基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入償還投資者。
在上述過程中,SPV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在其與發起人之間構架了風險隔離機制。這樣,在發起人破產時,被出售的資產池內的資產不作為發起人的破產財產參與破產清算,從而達到了破產隔離的目的。破產隔離機制使得資產池的質量與發起人自身的信用水平分離開來,投資者就不會再受到發起人的信用風險影響。另一方面,SPV對所取得的基礎資產通過外部信用增級(如證券保險等)或內部信用增級(如超額抵押等),以提高證券化后資產的信用等級,吸引投資者。
二、資產證券化對我國商業銀行所具有的現實意義
資產證券化使貸款成為具有流動性的證券,有利于盤活金融資產,化解初始貸款人的流動性風險,改善資產質量,降低融資成本,增強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對商業銀行的競爭和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資產證券化為商業銀行提供了有效的風險控制手段,使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大大增強。
商業銀行的負債以中短期存款為主;而資產,尤其是貸款資產則出現長期化傾向。對此,我國商業銀行也不例外:住房抵押貸款、汽車貸款在銀行資產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普通貸款項目也出現長期化的趨勢。這使得商業銀行本金回流期限被長期合約所框定。資產與負債期限結構的不匹配使得處于整個市場與經濟波動中的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加大,并在一定條件下可能危及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運行。為解決這一矛盾,傳統商業銀行只能嚴格限制中長期貸款的投放,其結果是社會中長期資金需求不能得到滿足,進而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速度,對商業銀行本身的盈利能力也將產生不利影響。
資產證券化業務的出現,則為解決上述矛盾提供了一個較為圓滿的辦法。商業銀行可以根據自身戰略規劃,積極開展各種貸款業務;同時,針對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風險管理需要,將原來不具有流動性的中長期貸款轉化為證券,并銷售出去,從而有效緩解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壓力。因此,資產證券化過程實際上也是商業銀行的風險分散過程。
2.資產證券化可以擴大商業銀行的收益來源,增強商業銀行盈利能力。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金融創新的興起和表外業務的發展,西方國家和地區的商業銀行競相發展中間業務,且已形成一股新興的國際金融潮流。對于它們而言,中間業務已成為主要業務品種和收入來源,在總收入中的占比達到40%—50%,有的甚至超過70%.而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起步較晚,目前尚主要集中在結算類和類,并且,中間業務收入占全部營業收入的比例大約只有6%—17%.也就是說,我國商業銀行的收益仍嚴重依賴利差收入。為應對銀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我國商業銀行必須積極利用其專業化優勢發展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并以此作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資產證券化的推出,給商業銀行擴大收益來源提供了機會。在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原貸款銀行在出售基礎資產的同時還可以獲得手續費、管理費等收入;另外,還可以通過為其他銀行的資產證券化提供擔保及發行服務等而獲得收入。
3.資產證券化可以促使商業銀行加強管理約束,增強業務的規范化和透明度。商業銀行為促使其資產(主要是信貸資產)證券化,必須全面增強信貸業務管理約束,建立健全較好的產品定價和信貸管理基本機制,將信貸產品標準化、規范化,鎖定風險、簡化信息含量,增強證券化資產信息的透明度,以降低SPV為基礎資產信用增級所花費的成本,同時增強投資者對證券真實價值的認可程度,進而降低商業銀行融資代價、提高基礎資產的銷售價格。
因此,可以說,商業銀行實施資產證券化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促使其主動增強業務的規范化和透明度的過程。
4.資產證券化可以幫助商業銀行有效進行資產負債管理,改善資本充足率
。資產證券化為商業銀行有效地管理資產負債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方式。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將缺乏流動性的信貸資產,如某一攬子貸款或部分應收款,組合成資產池,轉入流動性較好的資本市場,同時,轉出的資產也從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移出。于是,商業銀行可以加速將金融資產轉化為現金,資產負債結構隨之得到改善,資產負債的期限也趨于合理。同時,貸款的風險權重常常高于債券的風險權重,因此,善于管理的銀行可以通過對其貸款進行證券化而非持有到期,來改善其資本充足率的大小。這對我國資本充足率普遍較低的商業銀行而言,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5.資產證券化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增強競爭力,應對外資銀行的挑戰。
目前,我國處于入世的“后過渡期”,2006年,我國金融領域將向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為此,我國商業銀行正在積極進行改革,建行、中行正在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和上市前準備工作,工行、農行也明確了在今后幾年爭取上市的目標。一時間,能否成功改組上市似乎成了評價我國商業銀行改革的一個最重要內容。筆者認為,不能把注意力只集中在銀行的股份制改革、上市方面——這只能說是商業銀行改革成功的市場表現,銀行盈利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和核心競爭能力的提高才應是商業銀行改革的目的之所在。
資產證券化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厚的收益水平,有助于我國商業銀行深化改革、增強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應對我國金融領域全面開放后來自外資銀行的挑戰。
三、我國商業銀行在開展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具備了開展資產證券化的條件,并已有初步嘗試。2003年初,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與德意志銀行簽署了資產證券化和分包一攬子協議合作項目,涉及債權金額25.52億元,被稱為我國第一個資產證券化項目;2003年6月,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內成功推出賬面價值約132億元的資產處置信托項目。但總體而言,現階段,我國對于資產證券化,無論是理論知識準備還是實際操作經驗,都還十分欠缺,在社會環境、制度建設等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國在開展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加以注意。
1.評級成本問題。我國國內資產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評級并不高,而較低的信用評級也就意味著較高的融資成本,同時,為評級而聘請國際專家所需成本也比較高。所以,從商業角度考慮,我國現階段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還不適宜廣泛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實施。但隨著該項業務在我國的廣泛開展,走出國門是必然趨勢。因此,我國應加快信用體系及相關機制建設,提高企業及其資產信用等級,并加強商業銀行風險控制,規范信貸業務操作,提高信息透明度,以應對全球化后銀行業的激烈競爭。
2.會計、稅收、法律問題。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所涉及的會計、稅收、法律等方面的問題,是資產證券化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這些方面涉及證券資產的合法性、流動性和盈利性,與各方參與者的利益息息相關,并直接關系到資產證券化的動機和結果。因此,我國應加快對資產證券化過程中有關會計、稅收、法律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并盡快出臺相關規定,以規范該項業務在我國的應用。3.風險問題。商業銀行在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如聲譽風險、戰略風險、信用風險、操作風險等。因此,我國在積極研究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過程中,還應加強對其中有關潛在風險的化解對策研究,以求得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當然,上述問題的解決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應加快相關問題的研究,積極完善各方面條件,邊摸索邊實踐,正確引導資產證券化業務在我國的廣泛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林龍、王勇,《現代西方商業銀行核心業務管理》,2001,中國金融出版社。
2.余龍武、郭田勇,《中國銀行業的綜合經營與監管》,2002,中國商業出版社。
3.吳青,“淺議商業銀行資產證券化與我國的金融改革”,《國際金融研究》,1999.12.
中圖分類號:F830.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6-0-01
一、城市商業銀行起源及發展歷程
城市商業銀行的前身是20世紀80年代設立的城市信用社,當時設立的目的是為當地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為地方經濟鋪路搭橋。從80年代初一直到90年代,全國各地的城市信用社達到了5000多家,但信用社形式的發展逐漸顯現出了許多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金融主管部門對城市信用社進行整頓,化解地方金融風險。1995年9月國務院決定,為了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的改革,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將中心城市及發達地區城市信用社、城市內農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務社在清產合資的基礎上,通過吸收地方財政、所在城市的企事業單位、居民投資入股等方式組建城市合作社[1]。同年,深圳城市合作銀行的成立,成為了我國第一家城市商業銀行。但直到1998年,城市合作銀行才全面更名為城市商業銀行。
2005年的到來,可以說是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的另一個里程碑。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宣布,對于滿足各方面監管要求的,并且達到現有股份制商業銀行中等水平及以上的城市商業銀行,銀監會將逐步允許跨區域經營。
2011年3月起,監管層開始持審慎的態度推進城市商業銀行的跨區域擴張。銀行近年來紛紛跨區域擴張所帶來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
二、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的阻礙
(一)政府支持力度小
城市商業銀行不同于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其他股份制銀行,它與地方政府有著密切的聯系。地方政府是作為城市商業銀行的黨政主管機關和做大股東而存在的。一方面當地政府可以通過控制城市商業銀行這一金融資源促進地方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地方經濟服務;另一方面,政府通過置換、剝離不良資產、注資等各種方式,使大部分城市商業銀行的資本得到了有效地補充,彌補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不良貸款率下降,盈利水平得以大幅提升。
(二)盲目擴張帶來的人才、管理、能力、技術手段跟不上
城市商業銀行的擴張有一部分是源于地方政府的驅動。地方政府作為城市商業銀行的掌控者,將這一金融機構作為自身政績的一部分,因此希望其做大做強,希望它能通過更名、跨區域、上市等方法贏得更多利益。這種趨勢使得許多城市商業銀行走上了盲目擴張之路。
(三)經營同質化嚴重,失去特色競爭力
目前我國城商行經營管理、盈利能力、風險控制等均呈現趨同化的發展模式,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發展方式粗獷、風險控制能力不強、金融產品匱乏、盈利模式單一、服務渠道狹窄、文化影響有限。
三、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發展對策
從目前發展狀況來看,已成功實現跨區發展的部分城市商業銀行雖然在其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阻礙,但通過一些對策調整,不僅能解決這些制約其發展的因素,還能進一步提升經營績效。
(一)明確市場定位
在市場定位時, 城市商業銀行作為小銀行,實力無法與其他銀行相提并論,因此可以在定位時注重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走感情戰;也可以突出其數量優勢,將自身定位為更貼近居民生活的社區銀行,為老百姓在辦理普通業務時提供更簡潔、高效的服務,避免到大銀行辦理業務的復雜程序。市場定位成功,可以贏得更多的客源,成為一種有力的營銷手段[2]。
(二)改變管理模式
跨區域銀行是一種在母城設有總部的銀行,其在異地的管理機構屬于一級法人二級管理,不同于同城分支機構的直屬管理模式。異地分支機構的設立,使得總行的管理半徑和管理鏈條被拉長、總行分行間的職能不能劃分清晰,難以管理。這就需要對城商行的管理模式進行改革,明確總行分行之間的架構問題。
在管理改革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原則:首先要明晰總分行的主要職責,將經營權下移。其次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可以先試點改革,取得成功經驗后再逐步推進到全面發展中。最后是穩健的原則,城市商業銀行跨區域經營的實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穩定的團隊、人員和客戶資源對長期發展來說也十分重要。
(三)保持自身特色,走差異化路線
城市商業銀行由于長期在單一城市里發展,因此帶有濃重的地域特色。跨區域發展后,城市商業銀行仍應該保持自身的特色,將自己的文化特色、制度特色、品牌特色等,充分復制到異地分支機構中,在眾多其他銀行中形成自己的鮮明個性,贏得異地政府的信賴。
(四)淡化行政色彩,完善管理結構
我國的商業銀行都處于政府的管控和監督之下,城市商業銀行更是被作為地方政府增加政績的一個工具,因此其跨區域擴張的背后很多是受到地方政府的驅使,這種行政化經營阻礙了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隨著城市商業銀行的實力不斷增強,原有的地方政府管理體系在未來可能會難以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必須進行金融自由化和市場化的改革,因此推進城市商業銀行的民營化進程十分必要[3]。
(五)注重風險防范
異地設立分支機構是城市銀行跨區域發展中成本和風險都較大的一種方式。除了要面對高準入條件及一些其他進入壁壘外,在一個陌生的城市開展業務,要面對不同的城市文化和客戶群體,除了自身實力外,適應能力也格外重要。因此無論是銀行本身還是行業監管者,都必須慎重考慮。
參考文獻:
[1]謝紹榮.我國城市銀行區域化發展戰略研究.河海大學,2007-1.
與海外市場影子銀行發展相對成熟,已經充分證券化相比,中國的影子銀行在規模和操作模式上都處于初級階段,但其影響日益加大,已經對我國的融資市場和資本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此,我們試圖從融資的角度,探討影子銀行的前世今生,并從中尋找導致債券市場變化的線索。
影子銀行的起源:銀行體系信用供給能力不足
從結構性的角度來分析,國內影子銀行的興起與商業銀行流動性受限及監管桎梏下信用產生能力下滑息息相關。從外部流動性來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外匯占款流入迅速放緩,商業銀行產生流動性的能力出現下降;從內部流動性來看,一方面,危機后監管趨嚴,商業銀行的資本壓力驟然上升;另一方面,貸存比等監管指標的執行又進一步加大了商業銀行負債的難度和波動性。
從周期性的角度來分析,2010年之后相對較緊的貨幣政策對影子銀行的相對壯大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09年以來,在天量信貸投放之后,貨幣和監管當局就不斷通過各種政策工具,包括行政工具,以限制商業銀行的信貸投放。即使在2011年貨幣政策進入放松周期后,放松的幅度也是相對有節制的。從“量”的角度,2010年以來M2增速即開始下行;而從“價”的角度,在“量”相對受限的情況下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雖然下行,但是幅度相對有限,絕對水平仍相對高企。
在商業銀行結構性和周期性提供信用能力受限的情況下,影子銀行自2010年以來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測算,已經達到了26.6萬億元的規模。
因此,我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實際上體現了銀行向表外轉移風險資產的過程,以表內資產表外化為特征。由于我國的金融體系以銀行系統為主導,銀行具有豐富的客戶資源和渠道優勢,我國的影子銀行體系實際上也以表內資產的表外化為特征,突出表現為“銀證合作”、“銀信合作”、“銀證信合作”等。2012年銀行理財的規模保持了擴張,而在銀信合作之后,銀證合作也迅速成為銀行騰挪票據資產的重要渠道。
影子銀行對融資系統的影響
(一)促使融資體系產生結構性變化
影子銀行在“重塑”我國融資市場。傳統的以銀行體系為主導的融資在向銀行與影子銀行并存的局面轉化,而直接融資也在逐漸發展壯大。
從社會融資總量上可以明顯觀測出融資體系的結構性變化過程。盡管社會融資總量的統計方式存在重復統計的問題,但在趨勢上TSF(社會融資總量)和M2的增速大致一致。而近期在M2和TSF整體增速下滑的情況下,新增貸款占比逐漸下降,直接融資,如信托融資、債券融資等逐漸上升。
我們認為,影子銀行促使社會融資體系發生結構性變化,監管層從“堵”的角度可管理其不規范的部分,而從“疏”的角度應著力發展其直接融資的部分。但是,由于我國金融體系一直以來由銀行融資主導,目前出于流動性、渠道等問題,銀行體系仍然主導影子銀行體系,而將影子銀行定位為銀行體系表外的非優質資產,是目前問題的根源之一。因此,由單純的銀行主導的影子銀行體系過渡到直接融資和非銀機構的發展壯大,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二)配債機構悄然轉換
影子銀行本質上體現的是社會融資結構的變化,其配置行為已經對債券市場產生影響。
1.商業銀行:2012年同業資產配置高企
2012年盡管市場資金面整體呈現寬松態勢,但是銀行對債券資產的配置并未得到提振,反而一路走低。而2012年上市銀行對同業資產配置不斷提升。3季度存放同業、買入返售和同業拆借所占同業資產的比例分別為39%、40%和21%,其中買入返售和同業拆借是涉及票據業務和同業代付等業務的主要項目。
隨著監管的演變,對應同業資產項所占比例也在發生變化:(1)買入返售方面,2011年3季度以前買入返售類資產占同業資產的比例在50%以上,但是3季度起隨著監管趨嚴出現下滑;而2012年以來隨著第三方“通道”對接信托受益權及銀證合作對接“票據受益權”等方式的使用,買入返售類資產所占比例重新開始回升。(2)同業代付方面,隨著2012年監管要求委托行將同業代付計入各項貸款帳下,同業拆借的比例出現下滑。
可見,部分所謂的“同業資產”雖然理論上不屬于影子銀行的范疇,但是其性質與影子銀行是相同的,都是為了將表內的信貸資產表外化進行“金融創新”。盡管部分此類業務體現為表內的“同業資產”,但是與影子銀行的業務模式無本質區別。
中圖分類號:F014.35
文獻標識碼:A
一、關于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的研究
于良春,鞠源(2000)對中國銀行主要業務種類的市場集中度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中國商業銀行市場近年來的集中程度一直是比較高的,特別是前四家銀行擁有的市場份額長期居高不下,但從各項集中率動態變化的角度來看,該市場的壟斷程度有所下降,對中國商業銀行市場H指數的估算和檢驗結果表明:中國商業銀行市場已初步具備壟斷競爭型市場的結構特點。葉欣,郭建偉,馮宗憲(2001)運用目前國際上在銀行業市場結構特點進行量化分析,得到中國銀行業正由高度集中的寡頭壟斷市場結構向競爭性較強的壟斷競爭型市場結構轉變的重要結論。
從商業銀行的起源發展歷史看,商業銀行的性質可以歸納為:以追求利潤為目標。以金融資產和負債為對象,綜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業。
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和效率:
(一)加強內部控制是外部剛性監管的要求
商業銀行具有資金杠桿率高,信息不對稱性高,利益關聯度高,失敗容忍度低的“三高一低”特征,因此,各國監管機構對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監管尤為重要,并依據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新版《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建立了符合本國特點的監管體系,加強了對市場準入,現場檢查,非現場監管和市場退出等環節的監管,監管的嚴格性越來越強。
(二)加強內部控制是商業銀行自身穩健發展的需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客觀上要求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增強自控能力,保證金融資產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效益性,走依法穩健經營的步子。
(三)加強內部控制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基礎
金融業的經營對象是金融資產,金融資產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和弱專用性,相互轉換十分便利,這些特性決定了金融業綜合經營要比其他行業更能形成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但這也使得單個金融機構由于內部機制失控而產生金融風險,并往往通過連鎖反映影響到其他金融機構、甚至釀成區域性或傳統性的金融危機。
(四)加強內部控制是提升商業銀行競爭力的需要
在世界各國金融業競爭日趨激烈,銀行的跨境業務活動不斷增長,并購不斷增多,專業化和多樣化趨勢日趨明顯,金融創新步伐的不斷推進,金融創新日趨活躍的今天,發生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急劇加增,后果也更加嚴重,內部控制問題已成為關系到商業銀行穩定與發展的核心要素。
二、商業銀行的競爭力
競爭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經濟體之間爭奪經濟利益的斗爭。銀行競爭力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安身立命并謀求競爭優勢,不斷發展壯大的根本所系。運用競爭力研究兩大先趨組織瑞士洛桑國際管理開發學院(IMD)和世界經濟論壇(WEF)競爭力方程的思想,商業銀行的競爭力可以表示為:
商業銀行競爭力=商業銀行競爭力資產×商業銀行競爭力過程
資產在這里不是會計學意義上的資產,是指商業銀行“固有的或創造的”資產;過程是指商業銀行“將資產轉化為經濟結果所產生的競爭力。”在資產一定的條件下,成功地轉換過程以增加財富并為后人創造新資產是競爭力的核心。
我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提升途徑:
(一)從宏觀層面而言
提高商業銀行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必須從深化金融體制改革人手,推進存量改革和增量改革主要對策包括:
1,加快金融市場化改革,培育多元化金融主題,促進同業競爭。金融市場化改革的長期滯后已經成為制約當前我國經濟健康發展的最大“瓶頸”。2,構建完善的市場規則,促進金融體系的內生性約束機制的形成。3,明確政府在金融體系中的角色和定位,弱化政府對金融體系運行的影響。弱化政府對金融體制的影響,應在政府促進市場規則上下工夫,政府應著力完善市場規則體系,營造公平合理的外部經營管理,不斷提高運營效率和提升核心競爭力。4,建立市場化政府宏觀治理機制,大力推進存量改革,特別是推進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理順政府與持股銀行之間的委托―關系,塑造適應現代市場競爭的銀行主體。5,要在強化監管的前提下,探索金融控股集團模式,推進混業經營的發展,壯大銀行機構的實力,提升銀行機構的競爭力。金融控股集團是一家母公司控制多家從事不同金融業務的子公司的金融機構組織形式。與單一的金融結構相比,這種新的組織形式的優勢在于通過科學的組織架構,金融創新優勢,風險分散優勢。
(二)從微觀層面上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2,改善商業銀行的資產質量。
三、商業銀行的經濟效益
銀行效率是指銀行在進行貨幣經營和信用活動中所取得的有效成果與勞動消耗和勞動占用之間的比率,即銀行經營活動中投人與產出之比,如果能以較少的投人取得較多的且有效的產出,則說明銀行效益高,反之,銀行效益就低。
銀行效益作為銀行貨幣經營和信用活動的評價、范疇,是要說明銀行經營活動的效率和利益。
因此,一項貨幣經營活動,最終能給從事這一項貨幣經營活動的銀行和社會帶來多少利益,就是其概念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陳偉光,銀行產業組織與中國銀行業結構,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11
2 樓裕勝,商業銀行競爭力評價方法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10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3月12日
我國的中小企業正在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中小企業的融資難,特別是貸款難,已成為制約中小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難點,盡快建立并逐步完善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體系,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成因
造成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歷史背景看,中小企業成分復雜。我國中小企業主要起源于五種渠道:一是計劃經濟條件下發展起來的國有小企業和集體企業;二是鄉鎮企業;三是一些機關和企業開辦的“三產企業”;四是私營和個體企業;五是近年發展起來的民營高科技企業。
(二)中小企業經營管理存在不規范現象。許多中小企業設備工藝落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強,經營狀況不穩定,大部分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規范。金融機構面對點多、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難以掌握其真實情況,導致銀行對中小企業的“惜貸”。
(三)中小企業難以提供合格的擔保、抵押品。中小企業難以提供符合要求的抵押品和有實力的擔保單位,抵押擔保手續復雜,費用較高,變現能力弱,進一步加大了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的難度。
(四)國家政策對中小企業缺乏必要的具體引導和扶持。近幾年來,國家對企業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在制定時,沒有考慮到中小企業的特點,使銀行對中小企業改革與發展認識不清,信貸支持力度不夠。
二、中小企業融資擔保中的問題
(一)法律環境不夠完善。縱觀發達國家開展信用擔保的情況,其完善的法律環境對擔保體系構成強有力的支撐。但目前我國無專門針對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亦無專門調整信用擔保行業的法律,擔保行業缺乏相關法律的規范和保護。因此,商業銀行與擔保機構的合作沒有大的突破。
(二)金融體系不完善。在開展信用擔保的發達國家,金融體系一般比較完善,對中小企業貸款的主體主要是民間金融機構,這些銀行紛紛主動介入中小企業融資擔保計劃,與擔保機構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我國的銀行體制是集中的,金融資源主要掌握在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缺乏側重面向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國有商業銀行的貸款投向主要是大中型企業,而對中小企業的貸款在其信貸總額中所占比例很小。
(三)商業銀行扶持中小企業的源動力不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中小企業抵押品不足,還款來源難以保證,且貸款規模小,銀行的積極性不高;(2)商業銀行受制于現行規章和銀行管理體制而難有突破。人民銀行制定的一些規章至今對商業銀行貸款具有強約束,商業銀行對與擔保機構分擔風險的問題感到難以突破,各商業銀行總行對信貸業務制定了大量的規章,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基層行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和與擔保機構的合作。
(四)對擔保業認識不夠。商業銀行對擔保機構可分散銀行信貸風險、優化銀行資產質量、保證銀行收益等特殊作用缺乏認識。在這種觀念支配下,銀行實際上并沒有把擔保機構當作平等的合作伙伴來對待,沒有把擔保機構視為經營風險、提供信用的特殊法人,這些觀念顯然不利于銀行與擔保機構平等的戰略伙伴關系的培育和加強。
三、完善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體系的對策
(一)以法律促動商業銀行全面介入融資擔保體系。在我國開展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業務,政府應當借鑒國外對信用擔保的立法經驗,法律先行,從法律上確立擔保業的法律地位、運作規則和支撐體系。就立法而言,可從兩個角度加以考慮,一是出臺扶持中小企業的法律,確定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扶持政策和擔保機構的中介作用;二是出臺針對信用擔保的專門法律,確定商業銀行、擔保機構和企業三個市場交易主體之間平等的法律地位,明確商業銀行對信用擔保體系的支撐作用和雙方分擔信貸風險的責任和義務。
(二)鼓勵和促進商業銀行的介入。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研究制定信用擔保行業的制度、政策體系,解決融資擔保中風險化解和分散的機制問題,引導商業銀行的信貸政策取向,為中小企業創造與銀行其他客戶平等的政策環境,形成政策、制度的剛性,為商業銀行全面融入擔保體系提供政策依據。
(三)協調商業銀行與擔保機構的關系。融資擔保屬政策性擔保,需要政府在諸多層面和環節給予大力支持。中國人民銀行應出面協調各商業銀行總行這一層次與擔保機構之間建立聯系;人民銀行分行或營業部負責出面協調商業銀行分支機構與當地擔保機構的關系。人民銀行一方面給予商業銀行以優惠政策,為商業銀行的介入提供必要的條件;另一方面應督促商業銀行落實現行有關政策,與擔保機構建立合作關系。
(四)商業銀行應加強自身的商業化改革。商業銀行應以效益為中心,把中小企業作為基層行的重要服務對象,加大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選擇機制好、效益好、守信用、競爭力強的中小企業客戶,形成能規避風險的多樣化客戶結構和客戶群體。充分認識擔保機構對商業銀行的作用和價值,與擔保機構建立平等的、利益均衡的合作伙伴關系。對于融資擔保,銀行是最大的受益者,擔保機構承擔部分風險,相對降低了銀行的信貸風險和管理成本,提高了銀行信貸資金的安全性。
(五)嘗試建立風險補償基金。擔保機構應嘗試解決雙方風險補償問題,在與商業銀行分擔風險的前提下,擔保機構可與銀行一起探索與貸款企業建立共享收益、共同發展的新機制,嘗試運用“貸款和擔保換股權”、“貸款和擔保換期權”和“收入分紅”等多種形式,將從企業獲得的收益建立風險補償基金,用以補償商業銀行和擔保機構出現代償后的實際損失。風險補償基金的建立無疑是可行的,需擔保機構和商業銀行雙方真誠合作、傾注熱情、耐心培育。
一 后金融危機時代的總體經濟形勢
2008年金融危機已經過去,全球經濟逐漸步入復蘇軌道,但世界各國的發展仍舊受到金融危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金融危機后,發達經濟體在經濟結構、經濟方式、財稅結構和金融結構四大領域逐步進行深入調整,這些調整不僅需要較長時期,而且會減緩經濟復蘇的速度,因此全球經濟發展預計還將經歷一個長期波動和低速增長的階段。
二 利率市場化的理論依據
利率市場化理論起源于“金融自由化”理論,其核心在于利率由市場根據資金供求關系、金融機構頭寸以及盈利狀況決定。利率市場化就是政府逐步放松甚至是取消對利率的直接管制,將利率的決定權交給市場,由市場資金供求雙方自主確定利率水平的變遷過程。
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實質上是一個培育金融市場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轉化,最終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場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利率由非市場主體的政府單方控制的決定的外生變量逐漸轉化為由政府間接調控、眾多市場參與主體交易博弈后決定其水平的內生變量。
三 金融危機之前,國有商業銀行在利率市場化下的狀態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主要是基于我國的市場經濟發展狀況和金融市場的成長情況確定具體步驟漸進推行的。在市場化利率制度中,商業銀行既要充當央行貨幣政策中介,又要根據貨幣政策的意圖調控企業和居民的行為。商業銀行的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須是自負盈虧和以追逐利潤最大化為目標的經濟實體,否則無法起到中介傳導作用。
目前,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都已完成上市,但其尚未達到現在企業改革的預定目標,并不具備成為利率市場化下的合格微觀主體的能力。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還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主定價。這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歷史淵源導致其經營理念、治理結構等發展滯后,對政策性融資有著持續性依賴,且未形成科學有效的定價機制。另一方面,國有商業銀行對利率變動的反應并不敏感。由于在資金使用方面尚未形成健全的風險約束機制和利益推動機制,國有商業銀行一直面臨著形成巨額不良貸款的風險。這一點在四大行上市時表現得尤為明顯――每個國有商業銀行都有著龐大的不良債權債務負擔。
四 后金融危機時代,利率市場化給國有商業銀行帶來挑戰
金融危機之后,國內外金融機構的激烈競爭加大了利率市場化下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壓力和利率風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在后金融危機時代,利率市場化使商業銀行間的競爭加劇,導致市場份額的重新分割,同時,利率市場化又使存貸利率差減少,所以商業銀行的經營效益有更高的壓力。利差減少幅度越大說明了管制利率偏離市場利率的程度越高。在后金融危機時代,殘酷的價格競爭及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監管、自我約束能力等不健全不規范的現實情況,利差不可避免。
貸款存在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風險使資產的平均質量有所下降。實際利率升高,風險厭惡和風險中立者會選擇非銀行的融資方式,偏好者將更多的選擇銀行業務。高利率使借款人選擇高風險的投資用于還貸,從而加劇了道德風險,平均質量下降。存款存在的競爭引起的基本點風險使銀行行業的平均利潤率降低。負債和資產不匹配、客戶的選擇性風險、利率期限結構風險使銀行的利差減少。
四 后金融危機時代,利率市場化給國有商業銀行創造新的機遇
利率市場化提高了商業銀行的自,消除了因商業銀行嚴格執行人民銀行規定的利率而違背“按質論價”和“風險與收益匹配”的市場原則,扭曲價格關系,削弱利率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的功能的現象。商業銀行可根據銀行經營管理及市場利率情況,綜合考慮自己的經營成本、客戶風險差異、目標收益、同業競爭及利率供求彈性等因素,靈活確定存貸款的利率水平,實行差別化策略。
一、什么是零售銀行
零售銀行是相對于傳統的批發銀行而言的、是以消費信貸、銀行卡業務、網絡銀行及個人理財業務為代表的、向消費者和中小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的銀行或金融機構。
零售銀行起源于600年前,20世紀90年代以來得到了迅猛發展。當前,在國外商業銀行業務的收入來源中,零售銀行業務的比重通常都在50%以上。與傳統的公司業務相比,零售銀行所占用的資本金少、業務規模龐大、單筆業務金額有限、創新空間廣闊,能夠更好地分散風險。因此,在商業銀行的經營戰略轉型過程中,零售銀行業務日益為現代商業銀行所重視,成為最具活力和發展潛力的領域之一。
二、我國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發展現狀
長期以來,我國商業銀行一直偏重于批發業務,零售業務的發展狀況并不理想。一直以來,批發業務在商業銀行的經營中占據了絕對主導地位,零售業務所占的比例甚至不到20%。
2004年,招行行長馬蔚華提出要打造“零售銀行”,并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個信用卡中心,相繼地,民生、浦發也都在上海成立信用卡中心,并逐漸實行成本獨立核算的內部事業部制。2005年11月,中信實業銀行正式并更名為中信銀行,去掉了“實業”二字,表明了向零售業進軍的決心。與此同時,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也都進行了經營戰略的調整,掀開了向零售銀行轉型的序幕。
三、我國商業銀行選擇向零售銀行轉型原因分析
1.發展零售業務是現階段我國商業銀行的必然選擇
(1)銀行業的發展受監管部門和巴塞爾協議Ⅱ的約束。2004年3月1日,銀監會《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到2007年1月1日,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資本充足率不低于4%。一方面,銀行的發展要受到這個剛性標準的約束,銀行要擴大經營規模,就需要增加更多的準備金成本。另一方面,銀行若要持續而穩定的發展,資本充足率是其生命線。這時,零售業務的準備金要求比批發業務少的優勢就開始顯現出來。
(2)利率市場化將打破了長期壟斷的資金價格。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長期壟斷的資金價格將被打破,在目前利息收入作為銀行主要收入來源的情況下,這無疑會影響銀行的存貸款利差收入。當前,我國金融企業流動性普遍過剩,截至2006年3月末,我國金融機構的存差總額為9.7萬億元,是2000年底是4倍多;貸款與存款的比例也從2000年底的80%下降到目前的54%。流動性資金的過剩導致銀行間的競爭加劇。一旦利率完全市場化,商業銀行勢必進行削價競爭,這會導致利差的進一步收窄和上存資金利率下調。
(3)金融機構競爭激烈,金融脫媒趨勢加強。商業銀行發展到今天,國內銀行業之間的競爭已經到了白熱化的階段,傳統的批發業務市場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已經趨于成熟和飽和。而與此同時,銀行與非銀行機構之間,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之間的競爭也已硝煙彌漫,金融脫媒現象日益增多,具體表現為:一是直接融資大幅增加。二是大型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的迅速崛起。三是短期融資券的發行。2005年短期融資券的發行規模超過1400億元,而2006年的整體規模預計將超過3000億元。由于短期融資券的成本遠遠低于銀行貸款利率,大量優質企業的流動資金貸款被替代掉,對銀行貸款的穩定性和收益率造成直接沖擊。這樣,銀行的長短期貸款產品在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均出現了代替產品,銀行整體經營環境更加嚴峻。
(4)迎接外資銀行挑戰的需要。2006年12月11日,金融業將全面對外開放。外資銀行不僅擁有先進的技術、高效的服務以及豐富的經驗,而且外資銀行不受國內金融機構“分業經營”的約束。這也就使得外資銀行將在我國享受“超國民待遇”。而與此同時,國內銀行還受“分業經營”機制的束縛。為了扭轉業務競爭上的劣勢地位,于是國內銀行紛紛主動出擊,拓展零售業務。
2.在我國發展零售銀行業務有了現實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