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6:2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網絡管理基礎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9599(2012)05-0000-02
計算機網絡智能的故障,主要分為三大類,本文對其進行分析,為排除這些故障提供了科學的依據,有利于計算機智能管理中對硬件和軟件處理,如何解決好網絡故障的計算機智能管理與處理措施本文就這個話題進行了闡述,更有利于計算機智能化的發展,為計算機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措施。計算機智能化管理系統的研究開發將對國防、經濟、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產生深遠影響。
一、計算機網絡智能的故障
(一)邏輯類故障
邏輯類故障主要有路由器邏輯故障和主機邏輯故障。邏輯故障是通過熟悉數據底層結構的工程師進行邏輯分析,并以一定的軟件輔助進行數據修復的,整個過程并不涉及介質的維修或更換配件。而由于軟故障導致數據丟失的原因往往是誤格式化、誤分區、誤克隆、誤刪除、病毒感染、黑客入侵、操作斷電等。主機邏輯故障是關于網卡驅動設施的裝置沒有合理安裝,會出現網卡無法被驅動,不能進行工作的狀態,其次是對主機網址參數設置錯誤,IP地址的主機配置不能滿足網路的需求,在一定的范圍內無法聯網。
(二)網絡設備故障
網絡設備故障主要是交換機發生故障以及服務器系統等發生異常的現象。計算機在正常工作的狀態下,會發生軟件崩潰的現象,計算機停止工作。另外,網絡的外部設備故障也時常發生,它間接的影響著網絡系統的運行。顯示器的散熱問題,無時無刻地制約著計算機的啟動情況,沒有及時的通風和散熱,會將顯示主板燒壞了,有時候也會因為顯示器沒有合理的保管,潮濕的環境中,顯示器就會受損。鼠標和鍵盤問題是使用者沒有合理的保管造成的,ups故障會給計算機帶來的問題是不能滿足計算機的供電,電壓會及其不穩定。
(三)物理類故障
物理類故障主要是指計算機網絡智能中存在的物理類狀況。物理類故障主要有四種:線路故障、端口故障、集線器或路由器故障、主機物理故障等。針對不同的物理故障,我們開始進行不同的判斷,線路故障是發生率最高的障礙之一,特別是線路的損害,不利于計算機智能的各個零件的正常運轉,如果線路短路,可能是網線的質量常年在外受到風吹日曬,造成網線破損,應該及時進行排查工作,這樣才能更有利于線路完好。有些過長的線路往往會發生中斷現象,只有及時的檢查才能得到發現,而且在線路障礙中也存在著電磁干擾,影響著計算機智能管理的正常工作;端口故障主要是插座、插頭的松動狀況居多,它會制約著計算機的網絡信號,最終會導致信號燈不亮,使其他的端口無法正常連接;集線器故障會使綠的信號燈熄滅,不能正常通信,中斷通信網絡;主機物理故障最明顯的是網卡插槽不牢靠,松動的卡座,會使計算機在運行中突然停止,計算機自動關閉是司空見慣的事實。
二、處理計算機智能故障的措施
(一)病毒的預防
病毒的預防是處理計算機智能故障的一個程序,一段可執行碼。就像生物病毒一樣,計算機智能病毒有獨特的復制能力。計算機智能病毒可以很快地蔓延,又常常難以根除。它們能把自身附著在各種類型的文上。當文件被復制或從一個用戶傳送到另一個用戶時,它們就隨同文件一起蔓延開來。除復制能力外,某些計算機病毒還有其它一些共同特性:一個被污染的程序能夠傳送病毒載體。當你看到病毒載體似乎僅僅表現在文字和圖象上時,它們可能也已毀壞了文件、再格式化了你的硬盤驅動或引發了其它類型的災害。若是病毒并不寄生于一個污染程序,它仍然能通過占據存貯空間給你帶來麻煩,并降低你的計算機智能的全部性能。做好病毒預防工作:首先,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磁盤或使用前。應先檢查有無病毒并及時查殺。其次,不要打開來路不明的電子郵件。第三,不要登錄非法,不良網站。第四,安裝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病毒庫,隨時監測,經常查殺病毒,及惡意插件等。第五、在做計算機維護的時候,值得強調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應將網絡安全教育放在整個安全體系的首位,努力提高所有網絡用戶的安全意識和基本維護技術。這對提高整個網絡的安全和整個網絡正常運行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加強計算機智能權限
處理計算機智能故障就必須加強計算機智能權限。服務器的管理由網絡管理員和服務器管理人員共同負責,根據服務器的用途及相關用戶的工作職責及權限制定相應的安全策略,嚴格控制普通用戶對服務器的透明操作。路由器、局域網交換機、防火墻的管理只能由網絡管理員和經授權的人員進行,嚴禁其他人員進行。統計信息網絡和國家公眾互聯網的訪問管理由網絡管理員根據相關文件制定相應的策略。嚴禁下載無用文件,以防感染病毒。網絡加密常用的方法有鏈路加密、端點加密和節點加密三種。鏈路加密的目的是保護網絡節點之間的鏈路信息安全;端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端用戶到目的端用戶的數據提供保護;節點加密的目的是對源節點到目的節點之間的傳輸鏈路提供保護。用戶可根據網絡情況酌情選擇上述加密方式。信息加密過程它以很小的代價提供很大的安全保護,在多數情況下,信息加密是保證信息機密性的唯一方法。
(三)提高計算機智能系統安全運行
處理計算機智能故障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計算機智能系統安全運行,它的任務是保證網絡資源不被非法用戶使用和訪問,是網絡智能系統安全最重要的核心策略之一。網絡管理員應該可以控制和限制普通用戶的賬號使用、訪問網絡的時間、方式。用戶名或用戶賬號是所有計算機系統中最基本的安全形式,用戶賬號應只有系統管理員才能建立。用戶口令應是用戶訪問網絡所必須提交的“證件”、用戶可以修改自己的口令,但系統管理員應該可以控制口令的以下幾個方面的限制:最小口令長度、強制修改口令的時間間隔、口令的唯一性、口令過期失效后允許入網的寬限次數。
(四)人工神經網系統運行
人工神經網系統運行可以有效地排除網絡故障,構造智能機的另一途徑根源于人工神經網系統的研究成果,在醫保運行中,它的抵抗風險能力特別弱,人工神經網系統可以對其進行大規模并行、分布式的表示與處理、非線性的動力學系統行為、加強醫保運行系統的訓練與學習以及模擬量的處理等等。盡管目前提出的人工神經網模型及已研制的各種人工神經網系統與人腦的神經網結構相距甚遠,但這種以整體的統計行為取代邏輯推理,對解決醫保運行危險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五)加強智力化網絡處理
加強智力化網絡處理是解決網絡故障有效方式。錯綜復雜的人類社會是由許多個人和不同層次的團體組成。與此類似,智能行為也可看成是許多在不同層次上的相互影響的并行操作的進程。層次越低,其智力越差,最底層的處理應是非智能的行為。建立一支過硬的智能化系統管理隊伍。智能建筑建成后,一般都是移交給物業管理部門進行管理,傳統的物業管理已不能滿足現代智能建筑建設的需要,智能化系統涉及多種技術、多門學科,需要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因此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智能化系統管理伍。這支隊伍應了解系統的工作原理、設備分布,掌握系統的操作方法和一般故障排除。
(六)處理計算機智能日常故障
加強計算機日常使用,是有效處理網絡障礙的策略之一。定期檢查運行中的計算機軟件的完整、可靠性,以保證軟件正常工作。藍屏死機為何故,死機使令操作者頗為煩惱的事情,常常使勞動成果付之東流。死機使的表現多為藍屏,無法啟動系統,畫面“定格”吳反映,鼠標、鍵盤無法輸入,軟件運行非正常中斷等。近管造成死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其原因永遠也離不了硬件與軟件兩方面。應該及時關閉暫時不用的程序,一些程序及時過后要用,也可先關閉以節省資源。打開“開始”菜單中的“程序\附件\系統工具\資源狀況”,就會在系統托盤區出現資源狀況圖標。右鍵單擊該圖標,選擇“詳細資料”一欄,就能看到系統當前各項資源占用情況,及時拆下新安裝的硬件設備,例如:RAM、適配卡、硬盤、調制解調器等等。
三、計算機智能管理的意義
計算機智能化管理是21世紀信息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發展智能計算機管理將加速以信息產業為標志的新的工業革命。智能計算機管理的應用將放大人的智力,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利用。它只需要極少的能量和材料,其價值主要在于知識。另一方面,研制智能計算機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理解人類自己的智能,最終揭示智能的本質與奧秘。計算機智能化管理在輔助決策、故障診斷、產品設計、教育咨詢等方面廣泛應用。文字、語音、圖形圖像的識別與理解以及機器翻譯等領域也取得了重大進展。
結束語:
本文主要圍繞網絡故障的計算機智能管理與處理措施進行說明,就其解決計算機網絡故障的措施進行了重點的闡述,進一步地加強了人們對計算機智能管理的認識,不斷提高人們對計算機智能管理的能力,主要采取了病毒的預防 、加強計算機網絡權限管理、提高計算機網絡系統安全運行、應用人工神經網絡、層次化的智力管理模型、加強計算機日常使用管理等五個方面,促進計算機智能管理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樹勇,宋書芳,李蘭欣.智能電網技術綜述[J].國家電網,2008,(2):55-57
[2]謝開,劉永奇,朱治中.面向未來的智能電網[J].中國電力,2008,41(6):19-22
[3]王品.淺析計算機網絡故障及維護[J].信息與電腦,2009,11
[4]王巍.淺析計算機網絡故障診斷及排除[J].福建電腦,2010,2
[5]劉明忠.計算機網絡故障的解決措施[J].企業技術開發,2010,29(6)
一、暢通網絡輿情的互通交流平臺。建立預警通報機制。在分析事物中發現問題
一是主動開展網絡日常監測和突發事件監測,及時查找有無涉及舉報反映黨員干部違紀違法、政風行風、機關效能作風、破壞經濟發展環境、教育亂收費、征地拆遷侵害群眾利益等方面信息,隨時了解最新涉及反腐倡廉網絡輿情。在發生重大突發性事件、重要敏感時期做到不間斷的搜集和重點監測,全面及時關注輿論走向。監測的網站除了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設立的網上舉報信箱、本地主要網站外,還包括本省和全國的一些著名網站、論壇、博客等。對監測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匯總和歸納,認真篩選,分類處理,并在第一時間直報主要領導批閱。
二是在受理舉報投訴、辦理案件中,發現可能誘發網絡突發輿情的,及時向上級有關領導匯報,并迅速組織人員進行分析、評判、預警、核實解決,防止問題擴大和蔓延。為了加強對廉政網絡輿情的引導,必須經常性地組織反腐倡廉評論人員,撰寫發表評論文章,及時權威信息,引導網絡輿論。對一些不明晰的網上舉報線索,及時組織人員上網跟蹤,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防止惡意炒作。
三是積極拓展渠道,搞好內外聯絡,做到上下及時溝通、協調運作。積極加強與宣傳、公安、檢察等機關網絡管理部門溝通聯絡,促進網絡監督信息共享,增強工作合力。加強與公安網監部門、網絡媒體溝通,集合各自網絡技術優勢,達到涉檢輿情信息及時共享。公安機關具有網絡監控及輿情技術對抗系統,能夠利用信息網絡技術抑制有害輿情信息的傳播,而網絡媒體普遍具有自己的網站,且內容豐富,論壇、博客、微博等比較普遍,維護管理人員也多,還有審帖、刪帖等管理員特權。充分發揮各方優勢,配合我們開展網絡輿情監測和處置工作。
二、關注網絡輿情的背后腐敗問題。建立聯合查處機制。在接觸事物中解決問題
一是要做好甄別篩選。要根據輿情信息反映的內容和性質,進行研究判斷,同時要結合平時掌握的情況,以及、檢察等部門機關的相關信息,評價該輿情信息的可信度以及違紀違法行為的可查性、成案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對涉及黨員干部違紀事實明顯、可查且線索清晰的輿情信息,迅速向反腐敗聯絡小組匯報,由紀檢監察機關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進行處置。
二是要查處快速到位。在經過甄別篩選以后,對認為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轉交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做到快查快結,一般性問題不超過一周,重大問題一般不超過一個月,確保情況基本查清,責任基本分清,處置基本到位。
三是要反饋客觀及時。針對輿情信息所反映的不同情況,在保持客觀公正基礎上,采取不同的策略經行反饋。對一般性問題可以在調查處理終結以后依據調查結論進行反饋;對于短時間內傳播面廣、影響較大的、群眾關注度高的問題,根據調查開展情況分為“著手調查、初步結果、最終結果”三階段進行總結反饋,通過網絡及時相關階段工作信息;對不符合實情的信息,在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澄清的同時,迅速組織網絡評論員跟帖,予以糾正和反駁,對帶有益惑性、惡意性、攻擊性的信息,組織公安部門進行追查,通過法律手段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向社會通報查處結果,消除負面影響。
中圖分類號:G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3)01(c)-0249-02
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已步入信息時代,以因特網為代表的信息網絡造就了一個全新的信息交流平臺。在信息社會里,人們對話的文獻信息的廣度、深度和準確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與此相適應的現代化通訊網絡技術和計算機管理也越來越深入到圖書館,致使圖書館在文獻信息存儲、管理服務方式上均發生了巨大變化。圖書館不再是一個靜止不動的藏書樓,已成為信息高速公路中的一個重要站點,正在向現代化、智能化、信息化、虛擬化、網絡化發展。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1],同時,在農村的廣大基層人們的知識水平普遍不高,獲取信息的收到還是比較單一的,這一網絡技術促進知識的傳播與流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圖書館是人們獲取知識的地方,圖書館員就在當中發揮著重要的橋梁作用,作為一個新時代的圖書館工作者就要對自身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能很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工作環境和生存空間,才能跟得上時展的步伐。更好的跟人民大眾服務。
本文結合本人的一些經驗,探討一下在信息時代圖書館員提高自身素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網絡時代圖書館發展的特點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技術革命的到來,電子計算機作為圖書館現代化應用的工具,廣泛應用到圖書館的各個領域,傳統的圖書館被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網絡化圖書館所取代,我國和其他國家一樣,把信息現代化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出發點之一,圖書館的現代化是其中一項,這樣圖書館就向“以網絡為中心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信息數字化技術以及計算機國際語言化發展”。并具有以下特點:(1)圖書館的收藏模式向網絡檢索數字型的方向發展;(2)圖書館的服務方式由傳統手工檢索變為聯機檢索;(3)圖書館資源向聲像、縮微、電子印刷等多媒體并存的方向發展;(4)圖書館管理和服務向網絡資源共享方向發展。因此,作為一個圖書館員,只有不斷的加強自身學習,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識,給讀者提高準確無誤的信息,給他們提供滿意的服務[2]。
2 網絡時代圖書館員的素質亟待提高
網絡時代的到來,圖書館的整個業務流程和服務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服務手段從簡單型向現代化技術型轉變,服務方式由被動借還的低層次向主動提供信息的高層次轉換,面對未來圖書館的現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服務手段多樣化的發展,圖書館員必須適應時代需求,不斷提高綜合素質,調整知識結構,吸收新的知識,使自身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多元知識型的人才。
(1)圖書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圖書館員做好圖書館工作的基礎。圖書館員是整個圖書館事業的主體骨干,是圖書館任務的承擔者和目標實現者。因此圖書館員在思想上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堅持“以讀者為中心”為社會大眾服務的思想觀念,在工作中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立足本職,為圖書館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2)加強圖書館員職業道德教育,培養敬業愛崗精神。圖書館的職業道德教育是一個永恒的主題,它是指以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功能、權利、方針和任務相一致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主要表現為,政治思想覺悟高、熱愛圖書館事業,具有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工作一絲不茍,對業務技術精益求精。圖書館員的職業道德,還體現在為讀者服務過程中,對待讀者是否富有愛心、耐心,是否貫徹“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方針。只有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成團結互助,嚴謹求實,認真負責,文明服務的新風尚,才能更好地在知識信息時代體現自身的服務價值,成為優秀的信息傳播者和管理者。
(3)圖書館員的業務素質。美國圖書館學家謝拉認為:“圖書館員作為知識的管理者,不可缺少的是關于知識的知識”。當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層出不盡,邊緣學科不斷涌現,現代科技知識的迅速發展給圖書館員們提出了新的課題,圖書館工作的標準經過現代化、信息化業務手段的多樣化、網絡化,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必須具有廣博的知識,精深的專業技能和較高的信息分析能力,能從總體上概括了解知識體系及相互關系[3]。首先,隨著交叉學科和邊緣學科等多種學科日益復雜,圖書館員在熟練掌握圖書館和情報信息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應掌握幾門學科的專業知識,及與其相關學科知識以及網絡知識,以適應圖書館發展趨勢,緊跟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步伐。以便更好地開展好信息服務工作。其次,隨著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引進,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處理技術等,現代化技術廣泛應用到圖書館工作中,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在掌握計算機的一般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學會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迅速、準確地為讀者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嫻熟地收集圖書及信息資料為教學、教研、科研工作服務。學習掌握新技術知識和技能是對每個圖書館員的迫切需要。在信息時代的今天只有掌握了圖書館自動化這門學科的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圖書館各科室工作流程和技術、服務讀者的方法和方式,開發信息資源的能力等,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再次,具有一定的外語水平,圖書館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計算機管理.要很好地使用計算機和在網上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就要有一定的外語水平,才能在信息網絡上及時跟蹤捕捉現展信息,整理開發利用信息資源提高網絡信息資源利用率。因此,圖書館員不但要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掌握熟練地業務技能及具備一定的外語水平,還要掌握與其相關學科知識,做到一專多能。即“圖書館員必須是通才型復合型的人才。以適應網絡時代圖書館現代化的需要。
3 網絡時代圖書館員的能力
在人類歷史邁向21世紀的今天,信息時代對圖書館專業人員的知識結構提出更高更廣博的要求。科學文化的飛速發展和進步,廣博的知識和敏銳的信息意識都要通過能力反映到具體的服務工作中。所以圖書館員必須掌握現代管理技術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需要,圖書館要想充分發揮其社會教育職能和和文化傳播職能,圖書館員就必須加強現代技術理論的學習和研究,用現代管理技術的理論來充實自己,圖書館員必須學會使用這些先進的管理手段和現代技術,另外還要備較強的獲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重要陣地,要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實現信息的真正價值。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質,掌握獲取信息、更新、傳播、開發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4]。在網絡時代的今天,圖書館員除了需要具備較高的整體素質外,還必須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因此新形勢下圖書館專業人員應具備以下幾種能力。
(1)信息處理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包括對信息的感覺力、洞察力、分析力以及概括力等,圖書館員還必須有激活信息的能力,信息是財富但必須使其發揮作用,否則就是一頁廢紙。激活信息,使信息發揮最大效益為社會大眾服務,
(2)獲取信息利用的能力。圖書館作為傳播文化知識的重要陣地,要有效地開發利用信息資源,實現信息的真正價值。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具備敏銳的信息意識和信息素質,掌握獲取信息、更新、傳播、開發利用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圖書館員必須具備信息搜捕和檢索的能力。
(3)現代信息技術運用開發和利用的能力:圖書館員除了具備現代化信息、技術知識外,更要熟練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如:能用計算機處理各種信息,能建立各種文獻數據庫,能在網上獲取信息,以及網上解答讀者的各種咨詢,并指導讀者檢索各種文獻信息等。并在實際工作中不僅提供“精、高、尖”技術信息,而且提供“短、平、快”的實用性信息。
(4)解答讀者各種咨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咨詢、數值咨詢、新技術咨詢、網絡咨詢等。不但根據讀者的特性提供具有針對性的信息,而且還能通過對讀者專業特征、研究興趣的智能分析而主動向讀者推薦最可能需要的信息。
(5)較高的信息篩選轉化和知識整合能力:隨著社會知識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的知識文化層次有了很大的提高,社會將更需要具體的適應信息和經過轉化、加工、分析、研究而形成的競爭情報,這種競爭情報不可能從網上或文獻資料中直接得到,必須經過人腦的轉化整合和再加工。即利用數據倉庫、數據挖掘、知識提取、人工智能等技術對信息內容進行深加工,向讀者提供能夠用于決策支持、智能查詢、科學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這是一種新的知識和新的信息即信息濃縮和提煉的能力。因此,圖書館員,必須具有能力能從浩如煙海的信息資源中篩選出所需的信息,并將其轉化、整合為直觀的知識信息,以滿足社會大眾需求。
4 結語
人類社會已步入21世紀網絡時代,圖書館將面臨嚴峻的挑戰,只有加強圖書館員的思想素質建設,提高他們的整體業務素質能力,才能適應網絡時代圖書館的發展需要,從而為圖書館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郭太敏.論信息素質與人才培養[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2,28(3):81-83.
[2] 魯蓉蓉.略論21世紀信息素質教育[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4,24(2):40-41.
摘 要:針對網絡工程專業和培訓班兩種學生類型,參考先易后難教學理念,按照TMN層次結構分別提出網絡管理教學設計,首先是基本網絡管理模型,然后是基于SNMP的網元管理內容,進一步學習網絡管理功能集成,最后介紹網絡安全態勢的相關平臺。
關鍵詞 :網絡管理;TMN;教學設計
第一作者簡介:吳君青,男,講師,研究方向為網絡管理, jupiwujun@163.com。
0 引 言
網絡管理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聯網系統的運營、管理、維護和供應相關的活動、方法、規程以及工具,運用相關專業知識描述和表達問題,具有熟練的系統分析與應用能力[1-2]。該課程是一門專業課程,需要計算機網絡原理、網絡工程設計、網絡應用編程等相關課程的基礎知識。雖然只是一門實踐性強的專業課程,但是網絡管理的教學內容選擇性較大。從網絡管理生命周期的角度,學生需要學習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從系統工程的角度,學生需要學習規范化的、可定量的網絡管理方法和模型;從網絡管理技術發展的角度,教師需要講授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開拓學生視野和培養創新意識,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網絡發展[3]。此外,學生類型不同,學習目標也不同。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希望深刻理解網絡管理的必要性,系統掌握網絡管理的相關標準和模型,為網絡管理系統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培訓班學生希望系統掌握網絡管理工具,能夠定位和排除網絡常見故障。因此,整個教學設計的選擇性較大,如何適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先易后難”是常用的教學設計模式[4],首先介紹簡單的、基礎性的、容易理解的概念,然后學習比較復雜的、能夠使用簡單概念描述的抽象概念,最后學習那些綜合性的、依賴于前面概念的知識信息。TMN層次結構是一個明確定義的網絡管理層次結構[5],該層次結構中,網絡管理可以分為網元、網元管理、網絡管理、服務管理、業務管理,因此教師可以結合TMN層次結構,按照“先易后難”方式,實現網絡管理課程的教學設計。
1 TMN層次結構
TMN是由國際電聯(ITU-T)針對電信管理網絡規范而制定的標準,其優點在于提供了一個明確而且廣泛接受的術語學,有利于討論網絡管理的相關主題。TMN層次結構模型中描述了一系列網絡管理層次,每個層次建立在另外一個層次之上。
TMN層次結構如圖1所示,整個網絡管理內容劃分為網元、網元管理、網絡管理、服務管理和業務管理5個層次:①網元層,對應于單個網元內部部署的管理,涉及設備自身所支持的、與任何管理系統無關的管理功能;②網元管理層,實現單個設備的遠程管理,功能包括遠程查看、修改配置、報警監控等;③網絡管理層,基于網元管理層進行功能分析和掌握網絡基礎設施的整體運行情況;④服務管理層,管理對象是網絡為最終用戶提供的服務;⑤業務管理層,核心目標是實現網絡服務的支撐和統計,如計費和定價、業務預測等。
經過仔細分析,服務管理層和業務管理層面向具體的網絡服務,在實際操作中有較大的靈活性,而網元層、網元管理層和網絡管理層定義了網絡管理的公共內容,是提供網絡業務的基礎性支撐。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以按照網元層、網元管理層和網絡管理層進行組織。
2 教學實施設計
作為一門網絡專業課,網絡管理要求學習多種專業工具,掌握相關網絡管理協議;在專業工具方面,需要介紹設備管理器和維護終端、網絡分析器、網元管理器、管理平臺等;在網絡管理協議方面,需要介紹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6]、命令行接口CLI等內容。為了讓學生全面理解網絡管理功能,教師需要介紹網絡管理基本模型FCAPS、OAM&P[1],講授一些新技術和新方法,開拓學生視野和培養創新意識,使其更好地適應現代網絡發展。因此,整個教學設計需要進行合理組織,按照一種先易后難、逐層推進的方式進行。
2.1 教學設計基本思路
結合TMN層次結構參考模型,通過分析各種網絡管理工具、管理協議可得其所對應的管理層次,詳細關系見表1。
其中,網元層重點介紹網絡設備自身的管理功能,可以選擇常見的超級終端接口進行講解。對于服務器設備,教師可以介紹專門的自檢工具或者類似于Windows資源管理器的工具。網元管理層方面要求學生重點學習SNMP協議。作為工業界事實上的標準,SNMP的支持和應用極為廣泛,整個介紹內容需要涉及SNMP自身優勢、運行原理、MIB信息等內容。網絡管理層方面要求學生重點學習管理平臺。作為一種網絡管理集成方式,管理平臺得到當前業界的普遍認可。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選擇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系統作為學習案例。
整體教學內容包括相關教材選擇、課堂教學設計和實驗設計。在教材方面,選擇Alexander Clemm編寫的Network Management Fundamentals[2]作為參考教材,也可以選擇其他具有類似知識結構的教材,要求是系統介紹網絡管理的概念和原則,試圖從一個整體的、系統的觀點介紹網絡管理,同時闡述網絡管理中使用的各種技術之間的關系。教學的課堂設計以TMN層次結構為主體內容,同時增加必要的概述章節和總結性內容。教學對象可以分為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和培訓班學生,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類型,教師需要設計不同的教學計劃。
2.2 網絡工程專業教學設計
網絡工程專業學生普遍掌握網絡原理,但缺乏網絡故障嚴重性認識和網絡管理工具的使用經驗。學習目標是深刻理解網絡管理的必要性,系統掌握網絡管理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學目標是理解和應用網絡管理相關標準和模型,為網絡管理系統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學課時為20+20(小時),具體知識分配見表2。
第1部分是網絡管理概述,主要介紹網絡管理的必要性以及網絡管理有關的功能、工具和活動。通過相關案例介紹,學生首先能夠對網絡管理的用途、基本概念及重要性有一定認識,從整體上對這門課程有直觀認識。
第2部分是網絡管理模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網絡管理基礎知識,學生在面臨巨大的網絡管理系統時,應采用“分而治之”的方式逐個分解并解決,同時理解網絡管理功能的分類方法。在該章節,教師可以初步介紹TMN層次管理模型和FCAPS等管理功能模型。這部分內容配套安排了一個實驗,使用常用工具Ping測量網絡中設備的響應時延并進行系統分析。通過該實驗,學生進一步認識到通過適當的網絡管理能夠定量了解網絡運行狀況。
第3部分是網元管理層,主要介紹基于SNMP的網絡管理。這一部分是教學重點之一,首先需要分析比較CLI和SNMP兩種管理協議,分析各自的優點并介紹SNMP的管理模型組成;然后需要學習SNMP的MIB相關知識,掌握基于SNMP的開發方法,為實現網絡管理系統開發打下良好基礎;最后是介紹常用的MIB庫,學習SNMP瀏覽器的相關使用。在實驗環節方面,教師可設計SNMP瀏覽器的實驗內容。通過使用SNMP瀏覽器,學生既能直觀理解SNMP工作機理,又能夠用該工具解決一些網絡管理問題,培養這兩方面的能力。
第4部分是網絡管理功能集成,主要學習網絡管理功能集成的目標和原理并通過Manage-Engine_OpManager系統進行實踐。管理平臺的開發實踐是可選內容,介紹WebNMS的開發框架。這一部分的實驗環節和課堂教學相對應,重點是學習使用ManageEngine_OpManager和WebNM的開發框架。實際過程中所花費的實驗時間要超過6課時,可以選擇只學習其中一個軟件。
第5部分是新技術的學習,介紹基于OSSIM的安全事件管理集成。OSSIM是開源安全信息管理系統(Open Source Security Information System),支持多種開源軟件系統的信息集成并實現事件關聯。實驗環節側重引導學生安裝和使用OSSIM系統平臺,了解系統集成在安全事件方面的應用。OSSIM的網站上提供了較多的視頻文件,學生可以選擇其中的安裝和使用視頻進行學習。
第6部分是課程總結,教師可以按照具體情況有選擇地實施。
以上是對于網絡工程專業的課程設計,主要突出如下特點:①整個教學中注重整體介紹網絡管理,強調網絡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②按照TMN層次結構介紹多種管理工具,使學生能夠系統掌握網絡管理工具;③側重于學生進一步開發能力的培養。教師通過介紹當前的學習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資料查找和自我學習能力。
2.3 培訓班教學設計
培訓班的學生來源于實踐崗位或者是即將參加具體崗位的本科畢業生,整個學習時間很短,學生特點是對系統開發興趣較低,但是對于網絡故障認識深刻,明確網絡管理的必要性。此外,大部分學生有網絡管理工具的使用經驗,其學習目標是系統掌握網絡管理的相關工具,為實際工作服務。因此,教學目標側重分析網絡管理工具的原理,能夠從整體上理解網絡管理工具的選擇;一旦需要解決網絡故障,能夠準確選擇網絡管理工具,具有定位和排除網絡常見故障的基本技能。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學課時為10+10(小時),具體課時分配見表3。
整個教學設計中側重實際應用學習。其中,第1、2部分內容和工程專業教學設計基本一致,目標是理解網絡管理所必要的基礎知識。由于培訓班的大部分學生對網絡管理已經有感性認識,因此不安排實驗。
第3部分是網元管理層,主要介紹基于SNMP的網絡管理相關原理、MIB瀏覽器的使用以及常用的MIB庫信息。在實驗環節方面,教師可設計SNMP瀏覽器的實驗內容。
第4部分是網絡管理功能集成,主要介紹管理平臺的集成方法,學生學習網絡管理平臺的基本功能和選擇依據。實驗環節是學習使用ManageEngine_OpManager。
第5部分是新技術的學習,學習內容和網絡工程專業一致,介紹基于OSSIM的安全事件管理集成。實驗環節側重引導學生安裝和使用OSSIM系統平臺,了解系統集成在安全事件方面的應用。
以上是針對培訓班的課程設計,主要突出如下特點:①整個教學中注重整體介紹網絡管理,強調網絡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②側重培養學生對網絡管理工具的實際使用能力,通過介紹當前的學習資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資料查找和自我學習能力。
3 教學效果分析
整個教學計劃目前已經在兩個培養對象類型上實施。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學對象為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信息系統學院的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共計40人;培訓班的教學對象為解放軍理工大學指揮信息系統學院的設備維修培訓班學員,共計42人。
3.1 考核指標安排
對于網絡工程專業的培養對象,考核指標見表4。
對于培訓班的培養對象,考核指標見表5。
兩種考核指標中,網絡工程專業的培訓人員理論知識更為豐富,考核的內容中包含部分開發方面的內容。培訓班的考核指標側重于實際應用能力,由于授課時間較少,整個考核的知識點相對集中,應用能力方面重點考核實際操作能力。
3.2 考核結果分析
經過教學實施,我們最終統計出兩個班級的知識點掌握情況分布。其中,網絡工程專業學生參加考試40人,理論成績最高分為91分,最低分為60分,平均成績為75分;實驗成績中,最高成績為90分,最低成績為60分,平均成績為78分。培訓班學生參加考試42人,理論成績最高分為81分,最低分為60分,平均成績為68分;實驗成績中,最高成績為85分,最低成績為60分。整體的成績分布如圖2所示,詳細的成績百分比見表6。
兩者的培訓成績中,在偏重理論的知識點方面,兩者差距不是很大。大部分知識點中工程專業的掌握情況比培訓班的掌握情況要好,差距最大的是第3(TMN層次結構)、第5(SNMP的管理模型)和第7(管理平臺)3個知識點,差距在10%以上。在實踐操作方面,如第4 (SNMP操作)和第8(管理平臺操作)兩個知識點,培訓班的學生掌握情況更好,這可能是因為網絡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SNMP的相關開發內容,要求掌握更多內容,另外一個原因是培訓班的學生操作任務比較明確,更有利于集中時間學習。
總體上,整個測試成績說明教學設計方案有利于掌握網絡管理的相關原理和實際操作,尤其是能夠較好掌握SNMP和管理平臺的基本操作步驟。
4 結 語
網絡管理系統是一個對規模因素、魯棒性、可伸縮性和可維護性具有苛刻要求的復雜系統,包含廣泛的功能,在實際應用中面臨許多挑戰,因此網絡管理課程的教學設計對于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業務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筆者提出基于TMN層次結構的網絡管理教學設計,注重在整體上介紹網絡管理的相關功能,并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制定了教學實施方案。對于網絡工程專業教學對象,除了學習管理工具的使用之外,還介紹了相關的開發方法;對于培訓班的教學對象則側重于原理性知識和實際工具的結合。總體教學設計中都考慮了學習資源的介紹,進一步培養學生提高自我學習能力。
網絡管理教學中另一個重要問題是實驗環境的建設,一個典型性的網絡環境對于教學兩方面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然而,如何實現低成本的實驗環境建設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筆者下一步將在這方面進行研究。
參考文獻:
[1] Subramanian M. Networ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 2nd e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12:61-67.
[2] Clemen A. Network management fundamentals[M]. Indianapolis: Cisco Press, 2006: 24-25.
[3] 陳鳴, 胡谷雨. 網絡工程專業教學體系的創新與實踐[J]. 計算機教育, 2009(19): 43-47.
[4] Scardamalia M, Bereiter C. Knowledge building: theory, pedagogy, and technology[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11-12.
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就是保障網絡包括因特網、局域網、廣域網和其他數據通信系統在內的各種網絡的正常運行,通過網絡來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的職業,例如公司的員工可以共享打印機和傳真機等硬件或者軟件設備。在發生故障的時候,計算機網絡管理員能夠快速的定位和排除錯誤問題,可以設計、組裝、管理和維護企業內部的計算機網絡,提供計算機網絡的技術咨詢和支持工作,以此來保障企業信息的安全。
成為一名優秀的計算機網絡管理員能夠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網絡方面的知識是首要要求,而開展一切網絡管理工作的前提是要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網絡的基礎知識,如果模棱兩可的掌握網絡理論知識,一點都不扎實,在實際工作中那么必然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所以,一般來說,作為一名網絡管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以下基礎知識:在計算機網絡中最常出現的一個詞語就是網絡拓撲,作為一名網絡管理人員,就需要對每種結構的優劣做到心中有數,知道什么情況下,用哪種拓撲結構,怎么搭建該結構。在網絡管理中,網絡協議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規定了計算機網絡之間如何通信,怎么通信。作為網絡管理員,需要熟練地掌握每種協議的配置方法,知道在什么情況下運用哪種協議來實現通信,實現準確快速安全的通信。比如最基本的TCP/IP協議,比如UDP協議,要熟知他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掌握每種協議是如何工作在通信網絡的那一層中的。
在實際的工作中,網絡管理人員要時刻緊跟最新信息技術,掌握最新動態,并運用到工作中去。所以網絡管理人員必須時刻注意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大自身籌碼。網絡管理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閱讀英文文獻的能力,這就要求網絡管理人員必須能夠大量的掌握有關于計算機的專業詞匯,這樣的話就能流暢的閱讀技術資料英文原版,最重要的是可以看懂網絡管理設備和網絡管理軟件中的英文說明書,不至于因為看不懂說明書而手足無措。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就網絡管理工作本身而然,是為企業內部服務,需要經常和領導、同事、同行、廠商等交流。所以具備一個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實際工作變得事半功倍,提高辦事效率和自己的競爭力。
同時網絡管理員也要有吃苦的精神。網絡管理員需要保障企業內網、外網的正常運轉,需要隨時準備解決問題。工作的性質決定了工作的時間是不規律的,有時候還需要體力勞動,所以這就需要網絡管理人員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于沒有吃苦精神的人來說,是做不好網絡管理的工作的。要有優秀的團體協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對于每一種工作都是一種必備的素質,俗話說眾人劃槳開大船,眾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良好的團地合作能力,才能夠在一個團隊中實現自身的價值并為企業做貢獻,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對于網絡管理員也是如此。做事耐心、細心。網絡管理工作涉及很多繁雜,細小的工作。很多時候,往往一個細小的配置出現了問題,就會使整個網絡癱瘓,無法運行,這就要求網絡管理人在工作時耐心,細心。保證所配置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準確的,因為當你配置完成但卻運行不起來,再回過頭去找問題,就比較麻煩。
計算機網絡管理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網絡基礎設施的管理。在網絡運行比較正常的情況下,網絡管理員對網絡基礎設施的管理主要包括確保網絡通信傳輸的暢通、備份各項設備的配置文件、對網絡布線配線架的管理負責、采取技術措施對網絡內經常出現的用戶變更位置和部門的情況進行有效的管理。同時也要對網絡的通信狀況進行監督,一旦有問題出現要及時的聯系相關部門機構,實現對整個局域網和網絡通信流量狀況等方面的實時監控,還要對網絡基礎設施的使用制訂和出相應的管理辦法和監督執行的情況。
在日常網絡維護中,網絡管理員應牢牢掌握網絡操作系統,熟練的運用系統中所提供給的各種軟件管理工具,及時的監督系統故障問題,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而且,網絡管理員還要對網絡管理系統操作服務器建立熱備份系統,準備好防災工作。因為網絡操作系統一旦發生致命的故障,整個的網絡服務都會陷入到癱瘓的狀態。
同時網絡管理工作的優秀與否,取決于網絡管理人員所掌握的技術。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是對網絡管理人員的技能的一種兩大方面劃分。硬性技能方面:整體規劃整個網絡的能力,相當于宏觀的把控能力。而對于這種能力來說,它可以認為是一個必備的技能。在這之外還有一個就是維護網絡設備的能力,比如對路由器、交換機等的配置和后期維護。網絡管理人員要熟練地掌握設備命令語句的調試方法,制定出安全的策略等,能夠實際的根據環境需求來進行相應的配置網絡設備,達到一個1+1>2的良好效果。
總結:
綜上所述,網絡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的,每時每刻都有不同的理念產生,這對網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作為企業網絡的網絡管理者來說,所需要完成的工作是繁重又重要的。在這樣的情況下,網絡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極強的耐心和責任心,較為豐富的網絡知識,在實踐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力爭成為一名優秀的網絡管理員,為整個企業做好網絡服務。
2002年我院開始進行計算機類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工作,通過調查、研究、實踐、完善、優化,形成了“平臺+崗位”的課程體系和相應的實施方案,改革成果顯著,“基于IT類職業崗位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教學成果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005年)。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作為院級重點專業,積極開展了基于“平臺+崗位”的課程改革工作。在課程體系上以專業技術(技能)和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建立了一套與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從專業教育為主轉向以綜合素質培養為主,從理論知識傳授為主轉向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主。強調前導課程與后續課程對口、專業知識與崗位應用對口、實踐技能與專業崗位對口,經過課程的重組與整合形成新的課程體系。突出崗位技術(技能)的培養,重點培養兩個主崗位(網絡管理員、計算機系統維護員)和兩個輔助崗位(數據庫管理員、電子商務員),強調課程與職業崗位對接,相應設置了崗位系列課程。
本人根據多年崗位系列課程教學的切身體驗和實踐,就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的網絡管理員崗位系列課程的設置、整合與實踐等方面進行探討。
崗位系列課程的模式及設置
崗位系列課程模式根據“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為依據、以能力為本位”的專業建設指導思想,“平臺+崗位”的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就業需要——確定崗位——確定能力(技能、技術)”的基本原則。每個職業崗位能力可以分為個人能力(責任意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等)、關鍵能力(學習能力、工作能力、創新能力等)和技術(技能)能力。[1]崗位系列課程模式是把職業崗位要求的高素質和高技能的培養和訓練任務,設計成一個貫穿學業全過程的鏈狀課程,即崗位系列課程。以問題為中心的科目課程培養職業需要的基本技能和關鍵能力,以行動為導向的項目課程或訓練課程培養職業需要的專門技術能力。[1]崗位系列課程是根據某一職業崗位或某類相近崗位工作能力要求而設置的一組課程,該課程組中的職業技能課、職業技術課及職業崗位綜合實訓課之間的聯系如圖1所示。
網絡管理員崗位系列課程設置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技能型的高級網絡技術人才,使學生既具備現代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同時掌握網絡組建、網絡管理與網絡安全的基本技術(技能),又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能力。[2]主要從事各行各業計算機軟硬件安裝、調試與維修;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的配置、管理和維護;從事計算機網站的開發、管理和維護等崗位工作。網絡管理員作為該專業的主崗位,其相應的課程設置如圖2所示。在課程設置上,堅持應用能力“寬窄”結合的方針,按照“學習網絡”、“使用網絡 ”、“組建網絡 ”、“管理網絡”的學習過程設置課程,使學生逐步深入掌握網絡知識,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網絡應用能力。同時,適當兼顧其他應用能力的培養。
崗位系列課程內容的整合和目標說明
根據高職教育的特點,對原先的計算機網絡課程進行了整合與改革,進一步整合教學內容,進行崗位系列課程設置。同時針對崗位系列課程的各課程之間關系密切、邏輯性強的特點,知識應具有遞進性,內容應前后銜接合理,以便組織教學。對教學內容要求具有明顯的時代性和先進性。
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1)課程內容整合的思路。把《計算機網絡技術》、《Internet應用》、《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三門課程整合成《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作為一門職業技能課程,納入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中,充分體現理論“必需、夠用”的原則。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很多已體現在人們熟悉的網絡應用中(Internet應用),網絡服務器環境已有條件在一般機房里搭建,將這三門課綜合在一起,有利于學生在“學中用和用中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學習的難度,并真正達到學有實效。(2)主要教學內容。本課程講授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數據通信基礎、局域網基礎與網絡互聯、Internet的基礎知識及應用、基于Windows Server 網絡操作系統的AD安裝、網絡命令、IP地址的簡單設置、用戶賬戶的管理、資源共享、網絡安全等。(3)課程教學目標。學生應具備一定的網絡與通信基礎知識,了解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網絡分類及各類網絡的特點,了解Internet的相關知識、技術特點及應用。簡單的網絡連接和共享資源的使用方法,熟悉一種網絡操作系統(Windows 2000Server)的使用和一般的網絡管理方法,能夠在網絡上創建和配置Web站臺、FTP站點。
企業網組建與管理(1)選擇課程的思路。隨著計算機網絡的普遍應用,中、小型計算機網絡的組建和維護,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學生應具備的重要技能。所以為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選擇開設《企業網組建與管理》課。(2)主要教學內容。本課程涉及組網基礎、組網工程、組網設備、網絡服務、網絡設計、網絡管理、網絡安全和網絡維護,這些內容包括組網前期的準備、組網中期的實現和組網后期的管理維護。本課程除了要求學生掌握企業網組建與管理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要求學生具備企業網的安裝、調試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課程的實訓和實踐,適當地加大實訓和實踐課時,同時要設立專門的實訓室,配置必要的實訓設備和專業實訓人員,為學生提供比較好的實訓與實踐環境。(3)課程教學目標。學會并掌握基于WindowsServer平臺的Intranet網絡的構建與管理,常見的局域網環境搭建與管理;學生應對局域網的基礎知識、工作原理及發展趨勢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了解組網工程的基本知識,掌握常用的局域網組網技術,熟悉當前流行的網絡架構和典型的局域網設備和組件產品;能夠運用所學的計算機網絡原理和組網技術等專業知識和技能,規劃、設計并組建及維護中、小型局域網絡。讓學生在前續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在系統科學方法的指導下,能根據用戶網絡的需求分析和計算機軟硬件工程開發的技術規范,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術,提出計算機網絡系統的解決方案并具有將網絡硬、軟件系統綜合集成為完整的網絡體系(網絡應用環境)的技能。能運用簡單網管協議(SNMP)、TCP/IP協議、服務器等軟、硬件環境提供網絡管理和服務。掌握網絡安全、網絡防火墻、廣域網的接入、網絡運行管理、網絡應用系統開發環境的搭建等技術。培養學生搭建配置和管理基于平臺的局域網的能力,使學生學會局域網組建的基本知識,學會IIS環境的配置及服務軟件的工作原理、FTP站點和WEB站點的架構和訪問、DNS的解析配置、郵件服務器的架構、即時信息服務的架構、基于ISA Server的服務器的配置。
網絡組建與管理實訓通過實訓,讓學生了解網絡組建過程與管理技術,掌握網絡組建與管理的方法,通過實際工程技術項目親自組建、配置與管理,積累實際項目解決的經驗,為學生今后參加網絡組建與管理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1)選擇課程的思路。本課程主要目的是提高該專業學生計算機網絡知識和技術的綜合應用能力。該課程涵蓋了計算機網絡與通訊的主要技術和網絡管理方法。《網絡組建與管理實訓課》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類專業的一門崗位綜合實訓課。本課程講授和實踐計算機局域網的配置和互聯、基于局域網架構網絡服務。(2)實訓內容(模塊)包括:網絡互連(包括局域網和廣域網);Cisco網絡互連之靜態路由;Cisco網絡互連之動態路由;遠程管理之Telnet;標準訪問控制列表;擴展訪問控制列表;Vlan劃分及Vlan間路由(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CDP(思科路由發現)。(3)課程教學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和實踐,使學生能夠比較系統和全面地掌握計算機網絡的組建原則、組建方法,掌握網絡管理的先進技術,了解計算機網絡的主要軟硬件產品的技術特點和實際應用情況,能夠根據實際情況熟練組建網絡配置設備。具備較強的計算機網絡軟硬件的安裝、調試和運用能力,為今后從事計算機網絡組建與管理方面的實際工作和進一步學習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崗位系列課程的實驗、實訓室建設
為了完成以上課程的教學目標,至少建設以下兩個實驗、實訓室。
計算機網絡實驗室本實訓室主要為《計算機網絡基礎與應用》課程提供實驗環境。可供學生完成以下實驗任務:(1)Internet技術和應用;(2)網卡的安裝;(3)RJ45網線的制作和檢測;(4)雙機互聯;(5)Windows對等網絡的組建和應用;(6)小型局域網的互聯;(7)Internet的接入技術;(8)Windows 2000Server的安裝及管理。
網絡組建與管理實訓室本實訓室主要通過與神州數碼網絡公司合作搭建實驗實訓的真實環境,建設計算機網絡的專業教室,為《企業網組建與管理》、《網絡組建與管理實訓》兩門課程提供所需軟、硬件環境。主要可供學生完成《企業網組建與管理》課的實驗模塊、《網絡組建與管理實訓》課的綜合實訓模塊。(1)實驗模塊:IP子網規劃;設備間設備設計;路由器配置;DNS服務器的配置;DHCP服務器的配置;DNS服務器的配置;FTP服務器的配置;郵件服務配置;終端服務配置;校園網拓撲設計;網絡安全管理。(2)實訓模塊:網絡互連(包括局域網和廣域網);Cisco網絡互連之靜態路由;Cisco網絡互連之動態路由;遠程管理之Telnet;標準訪問控制列表;擴展訪問控制列表;Vlan劃分及Vlan間路由(路由器和三層交換機);CDP(思科路由發現)。把網絡管理軟件Solar winds融于上述實訓的各模塊中,使得實訓更加綜合,更加有趣,更加實用。
多年來,學院致力于基于“平臺+崗位”的IT職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但仍需進一步加強探討。如網絡技術本身具有“高、精、尖、快”的特點,[3]如何保持高職教材和崗位系列課程建設相協調是崗位系列課程建設所面臨問題。崗位系列課程是由內容相關的若干課程組成,任何課程內容的變化都需要崗位系列課程中其他課程內容的調整,否則體現不出針對性、先進性和應用性等特點。總之,實踐實訓環境如何進一步滿足人才培養方案以及學生個性化培養的需要也應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1“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
在我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成為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必修課和全校選修的課程;計算機網絡管理也成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信息安全專業的選修課,隨著計算機網絡和網絡技術的進一步普及,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也會逐步成為非計算機專業的課程。對于計算機及相關專業來說,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目標如下。
(1) 培養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員:按照網絡管理員的國家標準,網絡管理員的工作共涉及7個領域[1]:網絡基礎設施管理、網絡操作系統管理、網絡應用系統管理、網絡用戶管理、網絡安全保密管理、信息存儲備份管理和網絡機房管理。培養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員,就是要從七個領域中選擇一些重點知識講授給學生,特別是使得學生從實用性的角度掌握一些重要的計算機網絡的知識;使得學生了解一些局域網和廣域網的常見故障和應對措施;使得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網絡管理工具,能夠利用這些工具完成對網絡的日常管理。
(2) 培養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開發的程序員: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開發的程序員需要具備兩個最基本的素質,首先必須對網絡協議,特別是網絡管理協議(如CMIP協議,尤其是SNMP協議)做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其次必須具備較高水平的計算機軟件的設計和開發能力,熟悉計算機軟件的體系結構和常用的設計模式。
2目標導向型教學實踐
圍繞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的兩個目標,我們開展了目標導向型的教學實踐。在教學環節,我們精心挑選了教材和教學內容,選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實踐環節,以兩個目標為導向,精心選擇了重要的網絡管理工具,并組織學生設計開發一個簡單的網絡管理程序;在考核環節,圍繞兩個目標選擇了重點考核的內容。
2.1教學環節
首先需要做好教材的選取工作。目前,在市面上提供的計算機網絡管理的教材都不是很理想,我們參考了四本計算機網絡管理方面的教材[2-5],教材[2]從廣義網絡管理的角度組織內容,但是內容比較空泛,能夠使得學生對于計算機網絡管理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卻不能起到培養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和計算機網絡管理軟件程序員的作用;教材[3]從狹義網絡管理的角度組織內容,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網絡管理協議CMIP和SNMP,對網絡管理軟件的開發也有一定程度地介紹;教材[4]是一本詳細介紹了最為流行的網絡管理協議SNMP的教材;教材[5]選擇了許多網絡管理工具,并對這些網絡管理工具進行分門別類。可以看到,以上四本教材都不能直接滿足課程的兩個目標,因此,在課程教學中綜合采用了以上四本教材:
(1) 在教學內容的組織方式和計算機網絡管理的常識性介紹方面,選擇了教材[2];
(2) 在網絡管理工具的講授上,選擇了教材[5];
(3) 在網絡管理協議和網絡管理軟件開發方面,采用了教材[3]和教材[4],并自己補充了一些內容,如SNMP4J的分析等。
通過對四本教材的內容進行篩選,并補充一些教材上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圍繞兩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組織為以下幾個部分。
(1) 計算機網絡概述:從實用性角度重新對計算機網絡中的重要內容進行了梳理,包括局域網和廣域網常見的網絡拓撲結構、局域網技術、TCP/IP層次結構及其協議族等內容;
(2) 網絡管理概述: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概念、網絡管理的基本功能、網絡管理的發展以及網絡管理的基礎理論與技術;
(3) 網絡管理的體系結構: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型、網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及網絡管理協議等;
(4) IP地址分配以及常見的IP地址管理工具和IP鏈路測試工具:主要內容包括IP地址的分配與域名管理、常見的IP地址管理工具以及常見的IP鏈路測試工具;
(5)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該部分是網絡管理課程的重點講解的內容,主要內容包括SNMP基礎知識、SNMP v1、SNMP v2以及SNMP v3;在SNMP基礎知識中,主要講解SNMP概述、在Windows操作系統中搭建SNMP的學習環境、抽象標記語言ASN.1、基本編碼規則BER以及SNMP4J中ASN.1和BER的實現;在SNMP v1中,主要講解管理信息結構SMI、管理信息庫MIB、SNMP的基本操作以及SNMP4J對SNMP v1的支持分析;在SNMP v2中,主要講解SNMP v2概述、SNMP v2 SMI、SNMP v2 MIB、SNMP v2協議以及SNMP4J對SNMP v2的支持分析;在SNMP v3中,主要講解SNMP v3概述、SNMP v3體系框架、用戶安全管理以及SNMP4J對SNMP v3的支持分析;
(6) 網絡管理工具OpenView:重點介紹如何利用網絡管理工具OpenView對網絡進行管理。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了理論聯系實際、程序演示和代碼分析等多種教學方法,以及多媒體演示、網絡管理工具演示等多種教學手段。
為更加深入地講解網絡管理協議和網絡管理軟件的知識,達到培養網絡管理軟件開發程序員的目標,在講解SNMP協議的時候,采用了SNMP4J這一開放源碼的Java程序包,配合SNMP的理論知識的講解過程,在課堂上深入分析了SNMP4J的源代碼,加深了學生對于SNMP抽象知識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網絡管理軟件的開發流程和開發方法。圖1為在Eclipse中建立的SNMP4J工程。
為了達到培養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的目標,不僅講解了網絡管理的一些理論知識,還穿插了大量的網絡管理工具的演示。圖2為IP地址管理工具IPMaster的界面。
2.2實踐環節
在實踐環節,為達到培養網絡管理軟件程序員的目標,安排學生基于SNMP4J設計并實現一個MIB Browser。為了能夠順利指導學生完成實驗內容,作者實現了MIB Browser的原型系統,如圖3所示。
為達到培養計算機網絡管理員的目標,安排學生利用OpenView進行網絡管理的實驗。
2.3考核環節
以兩個教學目標為導向,在考核的內容上增加了對于實際網絡管理知識和網絡管理軟件設計開發知識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采用了考教分離的方式;在考核的組成部分加大了實踐環節成績和平時成績的比重。
3結束語
通過為計算機網絡管理課程設置兩個教學目標,推行目標導向型的教學實踐,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網絡應用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普遍反映課程目標明確,實用性較好。
參考文獻:
[1] 郭錫泉,王偉. 網絡管理員的職責與風險分析[J]. 計算機教育,2006,(9):56-58.
[2] 楊云江. 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關鍵詞:軟考;網管;網工;網絡知識;分析
0 引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報考計算機軟件水平網絡方向的考試,但是初次報考的考生在拿到教材后,卻不知道復習的重點,不知從何處開始復習。在此結合作者的考試經驗,對2005~2006年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的考試試題進行了對比分析,同時做出簡單的趨勢分析表,希望有助于報考網絡方向的考生的復習備考。
1 網管、網工知識點的分析
網絡管理員考試的上午試卷知識點覆蓋面廣,基本上覆蓋了考綱中的所有知識點,但在分析表中(見表1)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到最近幾年網絡管理員考試的重點所在:局域網技術與綜合布線;計算機網絡概述;網絡安全;Web網站建設;網絡操作系統。下午試卷的考點為:網絡設計題;Linux的基礎知識題;Linux或者Windows下服務器配置題;安全配置題;HTML的語法題。其中安全配置題和HTML的語法題是每年必考的。應試者只要認真準備這幾個重點項目,下午試卷的考察將不會很難。
從網絡工程師試題的分析表(見表2)可以看出網絡工程師考試上午卷的重點是考察概念性、基礎性的知識點,都是需要我們記住的一些基本概念。而下午試題的重點為:網絡設計題,Linux及Windows相關的配置問題,交換機、防火墻的配置等。在題型設計上最近兩次考試下午題都是比較新的題目,但是由于難度高,所以出現了選擇題型,這就造成了整體難度的降低。應試者只要平時對下午試題內容認真學習,難度應該不大。
2 網管、網工試題的分析對比
網絡管理員試題分析表(表1)歸納了2005年-2006年三份試卷,從中不難看出考試的各個知識點的比重變化,有些知識點每次比例都差不多,如計算機網絡概述、網絡操作系統、Web網站建設、標準化及知識產權、英語題。其中英語題是每年必考的;有的是隔年變化的,如:局域網技術與綜合布線、網絡安全;有的是逐年增加的,如:網絡管理。應試者可以根據分析表抓住考試重點進行復習。
網絡工程師試題分析表(表2)分析歸納了2005年~2006年三份試卷,從中亦可得出各知識點在這幾次考試中的變化:計算機系統知識、網絡安全、標準化和知識產權和英語題基本不變;接入網技術與網絡需求分析和網絡規劃這兩部分知識點的考查是隔年出現的;網絡管理有所增加;而網站設計和配置技術從2006年開始下午題就只考一題了,但是今年的考查或許還會有增加,這點還是需要注意的。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網絡工程師考試上午的英語試題都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到,這說明命題小組對網上的知識越來越重視了。
3 對考生復習的建議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有網絡組建與維護、路由與交換技術、網絡操作系統、網站設計與開發、綜合布線技術、網絡互聯技術、網絡管理與安全、虛擬化技術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是指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知識,培養具有一定計算機網絡基本理論和開發技術,具備從事程序設計、Web的軟件開發、計算機網絡的組建、網絡設備配置、網絡管理和安全維護能力的網絡高技術應用型人才。
(來源:文章屋網 )
1 企業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簡介
1.1 網絡能力
“網絡能力”這一概念,誕生于企業競爭環境與社會網絡化進程的結合中。筆者通過分析關于網絡能力的研究報告,并結合自身企業網絡管理實踐,將網絡管理的概念總結為:網絡能力是一種建立在企業內部信息和其他資源基礎上,通過對網絡價值與機會進行判斷,構建網絡結構,對各個層次網絡關系進行開發與維護,以此獲取珍稀資源并能引導網絡變更的動態能力。這一概念可以詳細分成三重含義:(1)網絡能力的形成建立于企業內部知識的基礎上;(2)層次性是網絡能力的基本特征;(3)網絡能力是一種不斷嚴禁發展的動態能力。
網絡能力的基本層次是對企業二次元關系進行管理。比如,管理企業與供應商或客戶之間的關系,或對企業網絡進行資源優化配置,評價企業多個網絡關系組合等。
網絡能力的動態性要與網絡演進特性相結合適應,網絡結構的變化對網絡演進有重要影響,因此,為了將網絡能力充分運用于企業生產,企業必須不斷更新網絡結構。在革新網絡結構的過程中,企業要不斷積累網絡管理經驗,不斷提高網絡管理效率,從而提升企業的網絡能力水平。
1.2 技術能力
從知識活動觀點,筆者將技術的概念總括為:技術能力是建立在企業本身固有的技術知識基礎上,通過整理、運用、革新生產技術知識為企業支撐各類創新活動的能力。這一概念可以細分為三重特征:(1)技術能力依托于企業固有的各類技術知識;(2)技術能力的變化有賴于企業知識活動的開展;(3)企業的創新活動離不開技術能力的支援。
2 企業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的聯系
2.1 兩者在知識屬性方面具有較大重合性
從知識屬性層面來看,企業的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具有較大的重合性,可以通過相互作用實現相互提高,因此,企業的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是一種協同合作的關系。
在基礎知識層面,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具有一定的重合性。企業在執行網絡管理任務時所需的相關知識大多都包含于技術能力的內容范圍中。從知識載體層面看,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也存在重合區域。網絡能力所需的知識大多來自于網絡管理的人力資源中,而技術能力知識來自于企業技術研發人員和生產設備,二者的重合點就是即具有技術開發知識又具有網絡管理知識的企業技術人員。這類技術人員掌握著企業的核心技術,肩負溝通企業技術與外界技術的責任,不僅要負責生產企業的內部知識,還要負責企業的網絡關系開發。
2.2 兩者在活動特性方面具有可相互促進作用
從能力活動特性層面看,網絡能力和技術能力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關系,這兩者的相互作用既體現于相互促進又體現于相互制約。企業在對網絡進行管理時,必然會與其他組織產生相互作用,這種基于網絡交換關系的相互作用主要體現在技術與其他知識的溝通交流上,對促進企業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企業積累技術能力必須從內部與外部兩個方面著手,在內部要積極開展研發活動,從研究中獲取知識,在外部則是通過與其他企業或組織進行互動交流,引進其他企業或組織的新技術知識。
企業網絡能力直接關系到企業網絡的連接范圍,關系到企業網絡的交換頻率,因此,企業網絡能力決定了技術能力積累外部知識的效率,對技術能力的提高有十分關鍵的影響。此外,技術能力與網絡能力的相互作用中,網絡能力的知識積累與整合包含于技術能力知識活動中,網絡管理在開發和利用新的網絡關系時要借助技術能力的相關知識。因此,企業的技術能力水平與網絡管理水平之間存在著必不可分的練習。如果企業內部知識活動效率低下,那么當企業獲得接近稀缺資源的機會時,就無法很好的把握住機會,無法獲得稀缺資源會對網絡管理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知道,企業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存在著協同合作的關系,可以通過相互作用實現相互提高。為了有效提高網絡能力,必須加強網絡建設,通過網絡建設獲取網絡管理所需的知識,同時,也可以通過具體實踐活動來累積網絡管理知識;為了提高技術能力,企業要積極開展內部創新研究活動,另外還可以通過網絡管理活動提供的各種渠道從外部吸納新的技術知識。
只有加強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之間相互制約與相互促進的協同合作關系,才能使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經濟效益得到大范圍的提高。
3 企業網絡能力與技術能力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