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6:1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敘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現今,我國的教育方式已經有傳統的應試教育轉為素質教育,初中的地理教學中也充分發揮了思想、地理、實用、時代以及趣味性,體現其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作為當前人類發展的思想、戰略,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涵對地理教學的變革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給素質教育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少教師對在地理課程中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教育感到有些困惑,本文將就地理課程中可持續發展教育的內容及教學策略問題進行探討。
一、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感性認識是思維的起點,思維就是對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師必須從初中學生實際出發,教學中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的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例如:在“黃河水系”的教學中,幻燈片上黃河下游的流域面積明顯地比中、上游縮小,這種一反常態的現象可以作為讓學生從直觀的視覺中進一步訓練其抽象思維能力的一種素材。我們都知道黃河因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緩的華北平原沉積,使河床抬高而成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納支流入黃河干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人盡皆知,但這一點僅從流域的平面圖中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學生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得出的結論)。而在講解黃河中游特點時,教師事實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學生,因而,這一要求對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難。
二、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誠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引發學習熱情,可以從郵票、旅游、動物世界等多種角度進行切入,以充分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但一切形式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地理教學本身旨在通過這些載體,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看似繁雜、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出來,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
三、注重基礎,培養學生地理綜合能力。
重視基礎知識,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科能力。考試雖然不是考死記硬背的死知識,而是強調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強調能力的考查,但仍要立足于教材,立足于基礎知識。知識是基礎,能力是歸宿,沒有知識的積累,能力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在地理復習中,一方面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以"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教材為基本內容,建立以章或單元的知識體系,注意知識的不斷深化,使學生逐步形成知識結構系統,能在大腦記憶系統中構建"地理認知結構",形成一個條理化、有序化、網絡化的有機體系,做到基礎知識扎實,并能融會貫通,靈活運用。另一方面,要注意能力的培養。如對于教材中的陳述性知識,要經過師生的共同加工,而不是直接把知識呈現給學生,要理清知識的層次脈絡,使之系統化;分析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使之結構化;總結地理事物的分布、運動和變化規律,使之規律化;運用各種圖像、圖表、地圖,做到圖文結合,使之形象化;聯系有框圖、比較有表格,使之技能化。通過這"五化",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分析、比較分類、歸納演繹、概括推理等多種能力。
初中讀書筆記課外1最早聽說《愛彌爾》這本書是在師范的時候,我想對于師范專業來說《愛彌爾》會是一本很耳熟的書。想讀這本書也是從師范里開始的,因為在我的印象中“愛彌爾”是一個人的名,而這本書以它作為全書的題目,我想它會是一本通過描述“愛彌爾”的成長歷程而寫成的一本書。個人十分喜歡這種途事型的教育書藉,所以一直就很想讀這本書。
拿到這本書后,沒有一口氣讀完,因為這本書分上、下冊近900頁的文加上個人讀書比較慢的習慣所以一直在慢讀的狀態。近期由于比較閑,終于把這本書讀完了,讀完之后,發現這本書其實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樣。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并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敘事性的教育專著,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而并非教育事實。同時,讀得慢還有一個原因是讀這本書比較吃力,吃力的原因我總結出來可能有兩點:一是自己的水平還不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自然難以消化盧梭的思想,二可能是由于是譯文,所以在語句的表達上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
當然,我這樣的感覺都不能遮蓋住《愛彌爾》是一本劃時代的巨作。曾有同學評價說讀完《愛彌爾》之后,最大的感覺是發現原來所有的教育思想早在17世紀的這本書里都有過闡述了。我不敢保證是不是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能在這本書里找到,但是我敢肯定地說是它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極其豐富的。舉個例子來說,在我國80年代興起的,甚至我們現在還在討論和探索的民主教育思想,在《愛彌爾》這本書里就有了闡述。我們可以試想的是,17世紀的盧梭能提出這樣的教育思想,就可見這本書是一個超前的、影響時代的一本好書。書中提到最多是自然教育,其實也可說是有其獨到之處。
讀完《愛彌兒》這部偉大的著作,被書中作者獨創的觀點、精辟的論述、精美的描繪、細膩的文筆所折服。全書貫穿無數教育經典名言,處處蘊涵著真知灼見,閃爍著獨到的教育思想的璀璨光芒,讓人不時掩卷回味。最讓人稱奇的是,盧梭的兒童教育觀,至今仍散發著絢麗的光芒,讓人不得不驚嘆盧梭驚人的超前意識和恒久內涵。
盧梭的《愛彌爾》雖然是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盧梭通過對他所假設的教育對象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對現在的小學教育還是有借鑒作用。
首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要轉變觀念,用知識充實自己,要善于學習,博覽群書,把自然教育當做一種態度,一種拓展視野的思維模式來看待,做一名樂學好思的智者,要把小學語文教育看作是親近自然的教育,把學校創設成孩子快樂成長的樂園。讓大自然與教育自然地融為一體,孩子如一株株嫩綠的樹苗,生機盎然,茁壯成長;教師團隊如濃濃春意,充滿活力,充滿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充分體現出人本教育及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理念。堅信只要行動就有收獲。
其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應尊重兒童,積極創設條件引導鼓勵孩子到大自然中去體驗美。充分利用小南坑小學優美的自然環境及豐厚的社區環境,以學生為本,創設人文文化的環境,為學生營造安全、溫馨的氛圍,鍛煉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并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真正起到人生起步的第一個站點成為孩子們向往的育人搖籃,這里,永遠留下孩子們美好幸福的回憶,讓“素質教育”這朵奇葩,在小南坑小學開得更鮮,開得更艷!
最后,通過家長學校、小南坑小學師生博客圈等多條途徑動員家長朋友們充分認識小學教育應該遵循兒童成長的自然規律進行,需要深刻地理解兒童、尊重兒童,根據兒童的身心特點實施不同階段的教育,促進孩子全面發展。正如盧梭所說:“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游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那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為什么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么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踏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像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么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讓我們家校攜起手來共同聆聽大師的呼喚,了解孩子們的世界,讓我們的孩子擁有自由舒展的童年。
初中讀書筆記課外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新課程像那清新的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這次的課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內涵十分豐富,洋溢著時代的氣息,充滿了創新精神,它標志著我國語文課程的改革與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教師是課程改革的實施者,更是參與者。那么,對一位語文教師來說,如何面對這次課改呢?
首先,要對課程改革充滿期待,傾注熱情,努力去研究新課標,從理念上準確把握理解新課標的精神。然后,要積極地大膽地去實踐,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理念變為課改的實際行動,也只有實踐才能把新課標轉化為活生生的教學成果。“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執著地研究,不斷地實踐,立志在為課改作出貢獻的同時,把自己鍛造成新世紀優秀的語文老師。
其次,要更新觀念,對《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要準確理解,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全面體現。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重新認識教學內容。要改變教科書是教學的唯一內容的狹隘認識。教科書是教學的基本內容。語文教學資源無時不有,無處不在,而且會不斷再生。作為新世紀的語文教師,要有開發語文教育資源的意識,有整合包括教科書在內的語文教育資源的能力。課前引導學生觀察、調查、查閱相關資料,為學習課好準備;課中引進相關文、音像資料,特別是適時、適當地結合課文進行補充閱讀;課后適當拓展、延伸,或引導進行實踐活動。今后的教師,不應是照本宣科的教書匠,而應當是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者,語文課程的建設者。
二是重新認識語文教學。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新課標倡導“要構建自主、開放、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等這些富有時代特征、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樹立學生是教學主體的思想。教學的參與者是教師和學生,其中學生應為主角。在對話的過程中,師生不僅是平等的,而且應凸現學生主體的地位。在課堂中,教師首先是參與者,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課堂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場所,學生應暢所欲言,自主互動,讓學生充分地說出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問題讓他們去提,問題讓他們去議,答案讓他們去辯,結論讓他們去得。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才是新課程下充滿生命活力的新課堂。今后的語文教師,不應是“授之與魚”,終年辛勞而收效甚微的塾師,而應是“授之與漁”,教導孩子擁抱生活,在游泳中學會游泳的教練,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使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的智者。
新課程期待著老師們重新審視對職業角色的定位,把自己從“神壇”中請下來,能與生為善;把自己從“經驗”中請出來,敢自以為非。期待著老師們正確地發掘其內涵,變通地實踐其要求,給學生烹調出豐盛的素養套餐。期待著老師們來關注孩子們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少一些墨守成規,多一些不拘一格;在課堂上少一些“話語霸權”,多一些百家爭鳴。
“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發展”為21世紀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未來人才的培養目標。面對這個大課題,面對新課改,讓我們大膽地去實踐,留下我們共同探索的足跡吧!
初中讀書筆記課外3讀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教師越是忘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西老師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初中讀書筆記課外4響應書協的號召,本月讀有關育兒方面的書籍,閑來時隨手從書架上拿起一本《影響孩子一生的60個好習慣》,看罷,才知道原來培養孩子的習慣是如此之重要。現在把讀了這本書的一點點體會寫出來,以期與各位分享。
培養一種好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還不清它的債務!
習慣決定命運,好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資本,成功的教育從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開始!
學校的教育主要是教給孩子知識,而孩子要成為一個健康合格、優秀杰出、全面發展的人才,家庭的正確引導是必須而且是最重要的。
那么,父母在培養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什么呢?古往今來的成功者和教育家都告訴我們:最重要的是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他還說:“我們在學校里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
印度詩人泰戈爾也說過:“把信念播種下去,收獲的是行為;把行為播種下去,收獲的是習慣;把習慣播種下去,收獲的是性格;把性格播種下去,收獲的是命運。”
由此可見,習慣決定著每一個人的命運。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有個記者問其中的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所大學、哪所實驗室里學到的呢?
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著說:“在幼兒園里,我學會了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朋友,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后要休息,做了錯事要道歉,學習東西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本杰明·富蘭克林是美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偉人之一。作為科學家、作家、外交家、發明家、畫家、哲學家的富蘭克林博學多才。他自己修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拉丁文,并引導美國走上獨立之路。他的成功正是來自于他自幼養成的良好習慣。
他在年輕的時候首先列出獲得成功必不可少的13個條件:節制、沉默、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中庸、清潔、平靜、純潔和謙遜。然后,他決心使自己擁有這13種美德,并養成習慣。為此,他設計了一個記錄表,每項美德占去一頁,每天晚上反省時若發現有當天未做到的地方,就用筆做個記號。最終,富蘭克林真的養成了這些習慣,并使自己走上了成功道路。
確實,兒童期是形成習慣的關鍵時期。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一段話:“六歲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得好,以后只顧順著他繼長增高的培養上去,自然成為社會的優良分子,倘使培養得不好,那么,習慣成了不易改,傾向定了不易移,態度決了不易變。”教育家陳鶴琴先生也說:“習慣養得好,終生受其益;習慣養不好,終生受其累。”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每一對父母都應該高度重視孩子習慣的養成,并且幫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各種能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借此機會,愿每個孩子都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愿每一對父母都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初中讀書筆記課外5對于學生的教育問題上,我一直堅信“性格決定一切”。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我利用空余時間,仔細閱讀了《影響孩子一生的36種好習慣》一書,從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啟示。下面,我就如何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談一點心得。
學生的學習習慣是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一是培養學生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良好習慣。“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如果不能積極動腦思考,就不能學好數學。在課堂教學與課后輔導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對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要使學生盡量自己解決,而不依賴他人。教學時,要注意培養學生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課外學習時,也要幫助學生克服邊學習邊玩、邊學習邊吃東西等不良習慣。
二是培養學生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良好習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學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往往由教師進行小結或優等生作答,大部分學生失去了思考、交流的機會。素質教育要求,應讓學生全員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學生對學習活動的參與率。教師要適時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主動思考,主動練習,主動交流,激起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習興趣,逐步形成“主動參與”的學習習慣。
《北齊書·王昕書》中寫道:“楊愔重其德業,以為人之師表。”[1]自此,“為人師表”就成為中國師范院校學生和一線教師熟諳于心的一條準則,可以說這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對教師形象最籠統的要求。到底如何為人師表?人們達成的共識是:為人教師者,要在人品和學問方面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
日本學者平冢益德編寫《世界教育辭典》,對教師形象做出的定義如下:“把教師同從事其他職業的人員相比,一般教師形象從某種意義上說系指:①教師的社會地位;②教師的素質、能力等的總體。”[2]與抽象的“為人師表”相比,這樣的闡釋讓我們對“教師形象”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問題緣起
為什么需要對教師形象進行專門的探討呢?因為在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三者是基本要素。以教書育人作為職業的教師是專業的教育者,他們是教學活動重要的一環,所以正面的、能對學生產生積極作用的教師形象是理想的教育活動所訴求的。
那教師形象會從哪些途徑對學生施加影響呢?筆者認為日常學習生活中學生與教師的直接接觸,影視媒體和文學作品對教師形象的塑造是主要途徑。學生接觸的教師各有風格,影視媒體和文學作品更是琳瑯滿目,不能同一而論,所以本文以語文教科書作為切入點,管中窺豹。
語文教科書作為指定教學內容,是學生學習語文科目最重要的載體。雖然教育專家們一直強調,教科書只是一種范例,但在大多數的學生和教師心目中,教科書仍是作為一種權威的存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語文教科書是目前我國使用范圍較廣的教科書之一,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經2002年初審通過后便沿用至今,所以它影響的學生群體相對較廣。
為什么選取初中語文教材?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學生仍未形成獨立的判斷能力,對外界施加的事物處于遵從狀態。正如,在美國教育心理學家科爾伯格道德發展階段的研究理論中所顯示的,他們大致處于道德發展的第四階段——以權威和維持社會現有秩序為準則。他們對教師正面或者負面的看法不僅來自日常學習生活中對身邊教師的了解,還來自流行書籍雜志和影視作品的影響,當然也來自學校必學的教材——語文教科書。美國著名教材專家Marilyn J.Chambliss(1988)估計,“教材決定了全國中小學校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75一90%”[3]。
教師作為初中學生生活中最重要的成員之一,如果其在教科書中的形象存在一些或隱或顯的缺陷,而這些缺陷未經發現,得不到重視和糾正,將給一代代的學子帶來難以估計的不良影響。它們可能造成學生對教師無意識的偏見,有礙和諧教學活動的展開。
故本文選取的教材是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2年初審通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實驗初中語文教科書。試圖通過數據統計,從國別、性別和素質三方面對人教版初中六冊語文選文中的教師做直觀分析,來展現教科書中的各類教師形象。并且通過編者在課前導言和課后習題透露出的情感傾向,來研究編者眼中的合理教師形象。
二、教師形象分析
人教版初中全六冊教材,共有課文169篇,出現涉及教師形象的文章共12篇(《簡·愛》不屬于課文,而是名著導讀的部分)。教師題材選文所占比例接近1:13,是占比重最大的職業類型。
(一)教師國別和教師素質
表格2的統計結果顯示,13篇課文中有5篇是講述國外的教師。分別是:教學水平和敬業程度都一般,但是在離崗時卻展現了崇高愛國情懷的國文教師——韓麥爾先生;博學多識、熱情洋溢,并且作為大作家莫泊桑文學創作的啟蒙教師——福樓拜先生;能打破民族偏見,有教無類,專業知識淵博,和藹耐心的醫學教師——藤野先生;既有愛心,又有策略的特殊教育教師——安妮·莎莉文老師;自尊自愛,勇敢表達自己追求的家庭教師——簡·愛。課文都是從多種角度來描寫這些教師的,所以他們的形象不僅正面,而且具有多面性,可以算是文學創作中的“圓形人物”[4]。與外籍教師相比,國內教師的塑造上就呆板得多。
在對教師形象進行分析時,有研究者認為,課文中涉及的教師形象大多僅僅關注教學行為。教師是一個職業,在職業之外有其個性、日常生活等職業外的生活。但凡教科書涉及教師的時候,幾乎無一例外總是與教學行為有關,不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后輔導,教師形象向讀者傳遞的信息是:教師就是干一切和教學有關事情的人,他們別的什么也不干。教師形象被固化在教學之上,而不是把教師也看作一個普通的職業。呆板的教師形象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中被不斷的固化、僵化和窄化。將教學行為與教師身份緊密捆綁的敘事模式本來就是一種無形的枷鎖,而語文課本卻也在有意或無意地復制和強化這樣的思維枷鎖。[5]
這個研究結論,用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中的國內教師身上尚算比較準確,但是顯然13篇選文中的外籍教師并不屬于此列。韓麥爾先生平時對教學的漫不經心,從他的反思中可以看出。他喜歡釣魚,有時便隨便應付上課;為了讓學生幫忙澆花,便讓他們放下功課……文中的韓麥爾先生不是一個呆板的“教書機器”,雖然關于他的生活描述也是只言片語,但是這一形象卻是有血有肉的。這是一個平時平凡、倦怠,但在關鍵時刻被激起職業激情和尊嚴的國文教師。福樓拜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激情的作家,是教師身份下更加真實的一面。文中不寫他怎么啟蒙別人,而是寫他的房子,寫他待客,同樣將一個口才絕佳、文化深厚的教師形象側面烘托出來。而醫學教師藤野先生對魯迅來說,絕不是傳道授業解惑那么簡單,那是異國他鄉難尋的溫暖關懷。安妮·莎莉文則是海倫·凱勒生命的導師,帶給海倫的不僅是文化,更是脫胎換骨的新生。最后,在名著導讀中節選的平凡家庭教師簡·愛對不平凡愛情的追求和關于平等自尊的一番言論,更是打破了教師莊嚴肅穆、滿口圣賢書的固有模式。
兩相比較,選文中國內教師形象確實很單薄,只有《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中的聞一多先生,是一個在室內熱愛伏案研究,在室外極具革命激情的兼濟天下的讀書人形象,其他的教師或嚴肅古板,或溫和可親,形象復雜性不夠,難以突破人物形象塑造的窠臼。九上課文《心聲》中出現了國內教師中著墨最多的人——程老師,但是這樣強硬、不太注重教學方法,幸能知錯就改的女教師,對教育水平不算太差的地區來說,已經沒有現實意義,只會加大學生的批判范圍。
所以,根據表格2所顯示的統計結果,涉及國內教師的選文應參考國外教師選文中的教師形象。如果繼續讓呆板的國內教師形象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中反復出現,并且被不斷地固化、僵化和窄化,不僅會讓學生輕視國內的教育,消極反抗,而且對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大部分教師十分不公平,不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二)性別
根據表格2的統計結果分析,還有一個存在的問題:從性別角度分析,男性主宰的傾向比較明顯,僅從教科書塑造的男女教師的數量比例來看,男教師大體上是女教師的3倍。
已有眾多研究者關注教科書中的男女比例,歐洲國家在20世紀后期就出現一種普遍得到認同的觀點:教師是不需要特別強的勞動、長期持續固定、安定感大的職業,根據與孩子們直接接觸的職業特點,加上隨著學生人數的增加,教師需求提高,所以在教師的構成中女教師占很大的比例。這一現實對社會的評價也有影響:教師是女子的職業的看法變強。美國初等學校教師中女教師占83.2%(1973年),英、法、聯邦德國各達到77.1%(1976年)、67.5%(1975年)、63.2%(1975年)。[6]
國內有研究者表示:課文中的男性形象在數量上壓倒了女性形象,但是在其行為模式上,大部分仍然是女性化的筆調。如果將這里的男性角色的名字改掉,把“他”變成“她”,基本上不會讓學生感到突兀。[7]這一觀點得到一些研究者的認同,說明我們在潛意識里對教師進行了女性化角色的設定,甚至在描寫男性教師時也難以逃脫這一模式。
那在人教版初中教科書中是否也能體現類似的研究結論呢?分析表明,如果將這一研究結果用來定義初中生接觸的人教版初中六冊課文中的教師形象,那顯然并不具有針對性和嚴謹性。誠然,如我們所了解,古代先賢——孔子;清末儒生——壽鏡吾;愛國者——韓麥爾先生;學者和革命家——聞一多先生;激情四射的作家——福樓拜;走南闖北的信客——校長;醫科教師——藤野先生;古板,迂腐的酸儒——老秀才。不管其形象是圓型還是扁型,男教師便是男教師,這樣的由于性別不同所帶來的感觸與類似安妮·莎莉文的女教師是絕不相同的。所以,我們不能魯莽判斷教科書中的男性教師已經被放棄了男性因子,并且靠近女性化。
但是,女教師在現實教學中的壓倒性存在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教科書的選材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是不能拋棄生活。學生在教科書的熏染下,對男性教師產生崇敬之心,但是現實學習生活中卻少有男老師,會造成期待與現實的落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充分個性化和社會化,并且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教材要體現現代意識。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認為,為了提高教材的教育效果,應該在選編教材中對女性教師形象加以公正處理,選取具有時代意義,并且具有現實代表性的教師形象。
結合教師國別和教師素質的考量,需要在教師形象豐厚和充實的基礎上,考慮男女比例的均衡。讓選文中的一部分教師從講壇上走下來,實現學生渴望接觸教師真實生活的期待,也為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認識教師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編寫者眼中的理想教師形象
教科書作為最終的課程實施媒介,不僅體現著課程標準所規定的各種學科知識,而且也傳遞著國家意志和國家文化。語文教科書則更是整個民族精神的凝聚,所以語文教科書中所組織和呈現的教師形象就具有更加特殊的意義。教科書編寫組在選擇文本和編制習題時所透露的情感傾向也是一定國家意志的體現。
業余休閑和大眾文化,因為是學生興趣愛好的投射,所以更貼近他們的靈魂。而近年被中學生廣泛關注的流行文學、影視作品,比如近年大熱的臺灣作家九把刀的小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印度電影《三寶大鬧好萊塢》、泰國電影《初戀那件小事》等等,不論國界、不論年齡、不分性別,老師普遍以古板、剽悍的形象出現,是學生厭惡的權威。而且,流行影視以夸張博取笑點,受眾正是追求刺激、渴望宣泄的青少年。初中學生叛逆、厭學的年齡特點,再加上這些外部催化,會集體無意識地陷入流行影視營造的虛構世界,不加以正確引導會自然而然對學校中的教師產生偏見。所以,如果教科書中的教師仍是以夸張的形象出現的話,會加劇學生對教師的隔閡和抵觸。
表格2的統計結果顯示,被廣泛使用的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出現的15個教師中,有12個積極的正面形象。可見教材編寫者在收錄選文時,是做了認真考慮的。而且12個形象優秀的教師也是各有特色,如勸說型的孔夫子;行動派的聞一多先生;課后溝通型的藤野先生;靈活策略型的安妮·莎莉文等等。為避免學生走馬觀花、不假思索,課前導言和課后習題的設置可以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九上選文《心聲》里面的程老師顯然不是編者贊同的教師形象,課前導言和課后習題就折射了編者的情感傾向。
表格3——從課前導言和課后習題看編者眼中的理想教師形象
課文篇目 課前導言 相關習題
《論語》十則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不乏快樂。 無相關習題
《爸爸的花兒落了》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最后一課》 無相關導言 韓麥爾先生是這篇課文的主要人物之一。作者是怎樣刻畫這一感人形象的?請結合下面幾段文字加以思考、體會。
1.……我們的老師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這套衣帽,他只在督學來視察或者發獎的日子才穿戴。
(韓麥爾先生今天為什么要這樣穿戴?)
2.……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像要把這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帶走似的。
(猜想一下,韓麥爾先生此刻在想什么?)
3.……韓麥爾先生站起來,臉色慘白,我覺得他從來沒有這么高大。
“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他轉身朝著黑板,拿起一支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
(請你用一兩個詞語形容韓麥爾先生此時的心情。)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無相關導言 福樓拜是莫泊桑文學創作的啟蒙導師,他曾對莫泊桑說:“你所要說的事物,都只有一個詞來表達,只有一個動詞來表示它的行動,只有一個形容詞來形容它。因此就應該去尋找,直到發現這個詞,這個動詞和這個形容詞,而絕不應該滿足于‘差不多’……”試從課文中找到人物描寫的準確而生動的詞語或句子,以驗證福樓拜對莫泊桑創作的影響。
《信客》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藤野先生》 恩師是讓人永遠懷念的。特別是當你獨處異國他鄉,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時候,卻有一位老師給你無私的關愛和真誠的鼓勵。那是永不墜落的寒夜星辰,永遠在人生的征途中溫暖地閃亮。這篇課文像我們講訴了發生在20世紀初那個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發人深省的往事。 從下邊兩題中,選做一題。
1.夜深人靜之時,面對掛在東墻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與恩師已闊別20年了,魯迅一定有很多話想對先生說。把握課文主旨,展開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給藤野先生寫一封信,表露作者當時的心跡。
2.對于自己的老師,魯迅只寫過三人,一個是三味書屋的壽鏡吾,一個是《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這篇課文所寫的藤野先生。把他們放在一起比較一下,看看魯迅筆下的這三位老師各有什么特點。
《我的第一本書》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再塑生命》 ……讓她的生命出現轉機,引領她走向光明的人,就是這位為她“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師。 通讀全文,把握文意,課外搜集海倫·凱勒的有關資料,討論:為什么海倫稱莎莉文老師為“再塑生命”的人?
《心聲》 《萬卡》的故事,勾起李京京對往事深深的懷念。他多么想在課堂上滿懷感情地朗讀這篇課文,可是老師卻說他“嗓音沙啞”,拒絕了他的請求。在公開課上,京京還是抑制不住地舉起了手……
這篇小說觸及了當前教育中某種現象,你對這種現象有什么看法?
《蒲柳人家》 無相關導言 無相關習題
《簡·愛》 無相關導言 什么樣的女性才是最美的?試結合這篇小說,談談你的看法?
(一)導言分析
選文《心聲》,描述的是一個把教學當作個人秀的女教師,她不顧及學生的學習期待,將學生當成自己的牽線木偶,卻最終在學生的真實情感表達中被觸動。這位“程老師”便是三位負面形象的教師之一。她的行為違背了教育理念,她沒有將學生看成獨立的、完整的生命個體和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學習主體,她本末倒置了。
《心聲》課前導言中采用了“可是”“卻”“拒絕”“抑制不住”等帶有明顯負面感情偏向的詞語,將學生引入編寫者預設的批判情境中。《藤野先生》課前導言,采用“恩師”“懷念”“無私”“真誠”“感人至深”“發人深省”等褒義詞,三言兩語便能喚起學生的崇敬之心。
將《心聲》中“程老師”這樣的教師形象引入教材,編者的意圖是打破學生遵從權威的階段心理特點所造成的盲目依從的學習現象。引起學生對當下可能存在的消極教育現象的關注和批判,打破教師主導的課堂形式。
以此來反觀編者眼中合理的教師形象,應該是藤野先生和安妮·莎莉文那樣的具有高度職業道德的教師。真正理想的教師就如藤野先生和莎莉文老師這樣并不十全十美。藤野先生生活不拘小節,所以從教師儀態方面來看不合格,影響教師魅力的散發。從學生對藤野先生透題的質疑,也可以看出師生關系也并不特別和諧。莎莉文老師對待海倫的無禮,也會采用一些類似過分懲罰的措施,并不是一直和顏悅色。他們沒有籠罩著無懈可擊的光輝,不是從不犯錯的圣人,但并不影響他們被認為是優秀的教師。
(二)課后習題
如表格1和3所示,凡教師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課后習題便會設計對教師形象的理解和思考。如《最后一課》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韓麥爾先生,課后習題要求結合細節描寫來理解韓麥爾先生上最后一堂課時的反常,以及這些語言、動作背后蘊含著的熱切的愛國主義情懷。《藤野先生》的課后習題要求學生對魯迅先生筆下的三位老師的特點進行比較。如此這般的習題設計是引發學生對教師形象進行思考的很好途徑。結合習題設置,語文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學生們就能很快脫離文本,聯系自己接觸過的教師,從而不斷重塑自己心目中的教師形象。所以,結合課后習題,不難發現編寫者對他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的塑造是不遺余力的。
但編寫者在編制習題時,仍有一些保守的傾向。著重對正面教師形象的分析,而對負面教師形象的分析則是點到為止,甚至不提。對正面教師形象的分析往往聚焦于愛國情懷,學識人品,教學方法等高尚角度,而不愿觸及教師的生活。其實教師也是鮮活的生命體,有他們的生活品質、愛好喜惡、缺點優點。比如,《最后一課》的課后習題如果讓學生對韓麥爾先生的生活進行分析的話,他們可能會意外地發現,其實教師并不是他們想的只懂教書,原來也如自己一般有點貪玩,還喜歡小花小草。
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語文課程應對學生思想感情起到熏陶作用,感染作用,所以進一步引導學生去感受和體驗真實生活,去理解堅持在教學一線的教師們,也是語文教材的任務之一。也是現行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在課后習題的設計中所欠缺的。
四、反思和展望
1.國內教師形象的理性設置
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分析顯示:本套教材在將文學作品中的國外教師選入時比較成功,充分體現了這些教師身上理想化的素質還有貼近生活的現實性。但對國內教師形象的塑造就過于僵化和窄化了,所以在將國內教師選入教材時也應注意不僅要讓學生們看到教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的學識和威嚴,還有作為一個普通人的真實一面。
2.課后習題的優化設計
分析顯示本套教科書在課后習題設計過于保守。可以適當引導學生去關注教師作為一個普通人的喜怒哀樂,生活情趣以及職業困境等等方面,以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教師。
3.理想化和現實化的結合
《世界教育辭典》將教師理想的素質歸納如下:①對孩子具有深厚的愛;②具有廣博的知識;⑧通曉教學方法;④過著健全的市民生活,可以成為孩子們的道德楷模;⑤具有發揮兒童才能的堅強意志。[8]
但真實教學活動中的教師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教科書編寫者在將教師形象選入教科書時要注意理想化和現實化的結合。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促進教育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保證。課本中優秀教師身上折射出的道德素質、人格魅力、知識水平、教學方法等,可以成為吸引學生的亮點,使學生產生崇敬之心,從而對學習產生好感。并且還能在日常教學中,成為督促一線教師不斷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向模范教師靠攏的推動力。
4.普遍性與時代性的結合
在將教師形象選入教課書時,應該考慮這一形象的現實性,它應該是具有普遍性和時代意義的。特別是將負面教師形象選入教科書,如果背離了現實的土壤,會加大學生對教師群體的誤解。比如《心聲》里面的程老師,就不太具有普遍性。
作為學生學習載體的語文教科書,在選文時經歷了千挑萬選,試圖尋找最有利于學生的文本。但是百密一疏,有些地方還是有改進的空間。合理教師形象的設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學活動的和諧展開。
注釋:
[1]李百藥:《北齊書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版,第416頁。
[2][6][8]平冢益德主編:《世界教育辭典》,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17-218頁。
[3]Chambliss,MarilynJ:Textbook for Learning: Nuryuring Children’s Mind,UK: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8年版。
在我國,科學教育研究的興起只是近年來的事,迄今尚未從學科建制層面上成為我國教育研究的一部分。科學教育學是一個廣泛而復雜的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領域,它涉及從幼兒園、中小學至高等學校各個階段的課程、教學與評價等方面的科學教育問題,同時也包括以提高公眾對科學的理解為目標的校外科技普及與科學傳播教育。本文的論述主要限于高中以下階段的學校科學教育改革,著重探討科學教育學與科學教育改革之間的關系。
一、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科學教育學
從20世紀初期開始,在英語國家,“教育”與“教育學”基本上都使用同一個詞來表達,即Education。在歐洲國家,由于其教育學傳統不同于英語國家,一般使用Didactics of Science來表達“科學教育學”。而在我國,科學教育學作為教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在學科建制里尚未正式建立起來,盡管最近幾年關于科學教育學的研究已開始增多。
國際上,科學教育學作為教育科學中一個獨立的分支學科或研究領域是從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科學教育改革的需要而產生的。2004年,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著名的科學教育學家彼特.范仙(Fensham,P.J.)教授出版了《科學教育學:一門新興學科的發展歷程》一書,全面論述了世界范圍內科學教育學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領域的誕生與發展歷程。根據范仙教授的研究,一個學科或研究領域的建立,需要滿足一定的標準。他提出了三類標準:結構性標準、研究內部標準和結果標準。其中,結構性標準作為最基本的標準共有6條:(1)獲得學術承認,即大學里設立某一學科的教授職位,獲得學術界的承認;(2)創辦研究期刊,傳播研究成果;(3)建立專業學會;(4)定期舉行學術研究會議;(5)建立研究中心;(6)進行研究訓練,培養研究人才。這6條標準是相互關聯的,它們表明一個獨立的學術研究領域或學科的形成及其形成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從這些標準看,除美國以外的所有其他國家的科學教育學都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后才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如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和里茲大學分別于60年代和70年代在其教育學院建立了科學與數學教育研究中心,并設立了“科學教育學”教席(Professor ship of Science Education)。到1985年英國已經有11所大學培養科學教育學博士生。德國于1966年在基爾大學(University of Kiel)建立了國家級的科學教育研究所,共有50余名科學教育研究人員。法國于1970年在國家教育研究所內建立科學教育研究部。澳大利亞1967年在新建立的莫納什大學建立了第一個科學教育學教席,聘請彼特.范仙為澳大利亞第一位科學教育學教授。80年代澳大利亞的科廷理工大學建立了科學與數學教育中心,現已后來居上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科學與數學教育博士生培養基地,目前共有400多名博士研究生。在亞洲國家中,日本、印度、韓國、泰國、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等國家也從20世紀70年代起先后在大學建立了科學教育學博士點,培養科學教育博士生。
從專業組織和學術期刊來看,美國的全國科學教學研究協會創辦于1928年,現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科學教育研究專業學會,每年4月份召開一次國際性的科學教育年會,2006年的年會上,與會者多達1000多人。其會刊《科學教學研究學刊》每年出10期。英國的科學教育學會創建于1963年(其前身是男科學教師協會與女科學教師協會,最早追溯到20世紀初),定期于每年一月份召開一次年會,發行《科學教育》(Educationin Science)、《小學科學評論》(Primary Science Review)、《學校科學評論》(School Science Review)和《科學教師教育》(Science Teacher Education)等期刊。1995年成立的歐洲科學教育研究會每兩年召開一次學術年會,并每隔一年舉辦一次專門針對歐洲國家科學教育博士研究生的暑期研究班。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科學教育學會出版《科學教育研究》(Researchin Science Education)期刊,每年也舉行一次科學教育學術年會。另外,還有一些不隸屬于學會的著名期刊,如美國的《科學教育》》(Science Education),創刊于1916年;英國里茲大學的《科學教育研究》(Studiesin Science Education)創刊于1974年;《國際科學教育學刊》(International Journalof Science Education),創刊于1979年,在國際科學教育學界影響都很大。
科學教育研究與科學教育改革是分不開的。科學教育改革需要科學教育研究的學術支撐;反過來,科學教育研究也需要科學教育改革的推動。科學教育研究又分理論研究與基于實證的經驗性研究。前者從科學哲學、科學社會學、認知心理學等學科視野出發進行包括建構主義在內的當代各種教學理論探討,后者則從科學課堂教學實踐的視角開展定量研究、質性研究、行動研究、案例研究、敘事研究等。這些研究都為各國的科學教育改革政策制定和基礎科學教育中科學課程、教學及評價的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與學術支持。如1989年美國出版的《2061計劃:面向全體美國人的科學》這本權威的科學教育政策文獻中,在附錄B中列出了26條關于科學教育或與科學教育有關的最重要的參考文獻(專著、研究報告或專題論文),都是1980年至1988年期間出版的。可見,即使是一個國家科學教育改革的政策文件,也要以大量的高質量的學術研究為依據制定。又如1995年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每一章的后面都列出了大量的參考文獻(可惜中文譯本都把它們刪除了)。再如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各國在科學教育研究中,基于建構主義理論框架的經驗性研究論文和專著數不勝數。由此可見,倘若沒有這些基礎性的科學教育理論研究和經驗性研究,美國《國家科學教育標準》就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水準。其他國家(如英國、德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等)新一輪的科學教育改革也無不得力于本國和國際的科學教育研究及其為科學教育改革所提供的充分的學術支持。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科學教育改革。新的改革亟須科學教育研究的支持。無論是科學教育政策的制定,新的科學課程的開發,還是探究式科學教學的實施和課程與教學評價的運用,以及科學教師的專業成長,都迫切需要科學教育學提供學術支撐。但總體上,我國科學教育學科建設還很落后,甚至尚未引起教育管理部門、教育學界及社會的足夠重視和支持。
二、科學教育改革:國際經驗與本土建構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科學教育經歷了三次改革浪潮,差不多每隔10年就要進行一次科學教育改革。第一次改革浪潮從1978年開始至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特點是撥亂反正,恢復正常教育教學秩序,編寫新的科學教學大綱和教科書。這次科學教育改革吸收了世界各國60年代以來科學課程改革的經驗,使中學的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等自然科學的課程內容實現了現代化。第二次科學教育改革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其特點在初等教育階段開始重視幼兒園與小學的科學教育改革(當時叫自然學科改革),在中等教育階段則降低科學課程的難度,同時追求科學課程的本土化。第三次科學教育改革始于世紀之交,至今仍在進行之中。其特點是進一步與國際科學教育改革接軌,試圖銜接小學與初中的科學教育,促使義務教育階段科學教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一體化,面向全體學生,以科學素養為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等等。
第一次科學教育改革基本上是從翻譯國外中小學科學教材開始的,作為我國自己編寫的新科學教材的素材,其理論基礎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魯納的學科結構課程理論。第二次科學教育改革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重視了小學科學教育,如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劉默耕先生主持,引進了哈佛大學小學科學教育專家蘭本達的“探究一研討”教學法,并系統地編寫了小學1~6年級的自然(科學)教材;二是在中學階段改進了統編教材,使原先引進的過于理論化、抽象化和高難度的科學教材內容逐漸變成適合我國國情和學生需要的科學教材,這實際上是由20世紀80年代國際化到90年代本土化的一次轉換。這次改革雖然不乏歷史意義和貢獻,但鮮有深化且缺少突破,只能說是修修補補而已。第三次科學教育改革的背景不同于前兩次。一方面,我國市場經濟和現代化事業進一步發展,改革開放隨著我國成功地加入WTO進一步向前推進,為新一輪科學教育改革提供了社會需求和動力;另一方面,90年代以來新一輪國際科學教育改革在發達國家方興未艾,為我國科學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國際背景。1997年,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美國科學院簽訂了科學教育合作備忘錄,為兩國科學教育合作提供了有利的合作機制,其重要成果之一是合作建立了科學教育網站,翻譯出版了美國科學教育改革的重要文獻,如《國家科學教育標準》(1999),等等。此后,國家教育部組織一批科學教育專家和教師編寫出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實驗稿)和《科學(7~9年級)科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由此拉開了新一輪科學教育改革的序幕。此外,我國教育部和科學技術協會還從法國引進了“做中學”幼兒園和小學科學教育項目,在全國許多大中城市的幼兒園和小學里進行基于“動手做”的探究式科學教育的實驗。
從科學教育改革的主體來看,第三次改革不同于以往歷次科學教育改革。首先,這次科學教育改革開始有一些科學家參與進來,如中國科協的科技專家、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科學院的一些院士、大學(特別是師范大學)理科院系的一些教授都參與了這次科學教育改革,只是這些主體的參與的深度和廣度還不夠。第二,自20世紀80年代起,我國學科教育研究逐漸興起,其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理科成長起來一批學科教育專家,成為第三次科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參與者,為新一輪科學教育改革做出了貢獻,是我國第一批受過專業訓練的科學教育研究者。第三,廣大的中小學科學教師也成為中堅力量。特別在小學科學教育改革中,一大批優秀的科學教師在改革中脫穎而出,茁壯成長。
但我們也發現,這三次科學教育改革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每次科學教育改革在理論準備上都明顯不足,原因在于缺乏有計劃、有組織、系統而深入的科學教育研究。迄今為止,我國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高等學校和教育理論界都尚未重視科學教育研究。雖然我國各級各類教育研究人員成千上萬,但專門進行科學教育研究的人員卻寥寥無幾,即使包括上文提到的理科各學科的科學教育專家也仍然為數不多。長期以來,我國的科學教育改革是在整個基礎教育改革的總格局下進行的,只考慮采用教育的一般理論作為課程與教學改革指導思想,沒有也不可能采用科學教育學的學科領域的理論。
一個學科或學術領域的形成和發展,雖則首先要看社會對它是否需要,但也必須意識到這種社會需要是否為人們所認識。從上文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缺乏科學教育理論研究,我國的科學教學與課程改革、中小學科學教師的培養和在職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都受到極大的制肘。比如,1978年以后,我國的基礎科學教育課程從內容上說是國際化和現代化了,但在課程設計、開發和實施方面,在科學教學和評價方面,都遠遠沒有實現現代化和國際化。證據之一是,我國幼兒園與中小學的科學課程與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仍然是以傳統的講授法為主,探究式教學方式并沒有在課堂上得到實施。這種情況基本上至今為止依然如故。證據之二是,盡管我國近30年來,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率比較高,小學、初中和高中普遍開設科學課程,但據近些年的公民科學素養監測發現,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水平仍然不高。從普及科學教育、提升國民的科學素養的意義上說,我國以往的科學教育不能說是成功的。證據之三是,我國在科技研究上和工農業生產中科技創新水平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甚至在某些領域不及印度等亞洲發展中鄰國。證據之四是,我國近代以來進行學校科學教育雖有百余年的歷史,并且建立了系統的科學與技術體制,但公民的科學精神仍然比較缺乏。不但一般社會大眾,就是科技人員中也有不少缺乏科學精神的。近年來,科技界與科學哲學和科學史學界關于科學文化之爭、關于中醫存廢之爭,等等,其中的某些觀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唯科學主義”在我國社會中仍然根深蒂固,而這實質上乃是缺乏科學精神和對科學本質理解片面的一種表征。
當前,我國科學教育研究的社會需要是顯而易見的。我國政府早已提出“科教興國”的戰略方針。現在又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筆者認為,有效的基礎科學教育改革是實現這個方針和這一目標的基礎之基礎。基礎科學教育需要告別傳統的“死讀書、讀死書”的教學方式,需要真正以自主、合作、探究、建構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教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科學、做科學、用科學和理解科學。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真正提高公民的科學素養,才可以在普及科學教育的基礎上為高等學校輸送真正愛科學、主動學科學、既敢于又善于進行科學創新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只有培養了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我國的科學與技術才能推動知識經濟的發展,才可能趕超世界科技先進水平。
有效的科學教育改革不僅是當前改革的需要,也是今后我國科學教育改革長遠的需要。國際國內的科學教育改革經驗業已證明,中小學科學教育改革是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與人的發展需要與時俱進,所以,無論是從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角度考慮,還是從科學教育改革的當下和長遠的需要出發,我國都必須盡快形成科學教育研究的學科建制,培養從事科學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級人才及科學教育教師。
從2001年開始,國家教育部先后分四批批準了共60所高校設立科學教育本科專業,開始為小學和初中培養能夠承擔綜合科學課教學的科學教師。這是這次科學教育改革催生的教師教育的新專業。但是,我們應當認識到,這些新建立的科學教育專業目前在課程設置和師資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這些新設置的科學教育專業缺乏高水平的科學教師教育者。科學教師教育者是指既具有科學背景又具有科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知識的教師教育者。在國外,這樣的人才一般都具有科學教育博士學位,是既能進行科學教育研究又能進行科學教育人才培養的高級人才。這樣的人才哪里來?需要有條件的研究型大學培養科學教育博士研究生。實際上,不僅這60所設立科學教育本科專業的高校需要科學教師教育者,其他所有進行理科教師培養的高校都需要科學教師教育者。沒有這樣的專門人才,我國的基礎科學教育就難以達到國際一流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