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7 17:26: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考歷史必背知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京津滬渝直轄市;蒙寧新藏桂自治;一國兩制臺港澳;東北三省黑吉遼;冀晉魯歸華北;蘇浙皖贛在華東;湘鄂豫歸華中;華南還有粵閩瓊;川滇黔歸西南;西北還有陜甘青。
我國之最
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河南;人口最少的省澳門
我國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南京雨花臺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鐘觀音聽。
中國鐵礦
我國鐵礦有八家,內蒙白云湖北大。遼寧鞍山和本溪,河北遷安安徽馬。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國煤礦
中國煤礦有十一,開灤峰峰省份冀。遼寧煤礦是阜新,大陽西山在山西。安徽淮北江蘇徐,黑龍抓住鶴和雞,平頂山礦省份豫。
有色金屬礦
德興銅礦在江西,湖南錫礦山產銻。貴州銅仁產汞礦,云南個舊出產錫。甘肅金昌礦產鎳,鎢礦產地贛大余。湖南水口山鉛鋅,廣西平果出產鋁。內蒙白云泥土稀,山東招遠有金幣。
貨運選擇三原則
貴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選擇是航空。易死變質鮮活貨,短程可用公路送,遠程而且數量大,鐵路上有專車用。大宗笨重遠距離,水運鐵路二者中。
中國十大旅游景點
北京故宮八達嶺,避暑山莊河北行。陜西省內秦皇陵,長江三峽鄂渝境。安徽黃,桂桂林,浙江西湖蘇園林,臺灣島上日月明。
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2)水田區與旱作區的界線:秦嶺~淮河。
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昆侖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四川省與陜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綜合地理界線
(1)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①黃土高原的南界
②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④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⑤亞熱帶長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⑥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⑦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⑧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2)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②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③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④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⑤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⑥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高考必背地理知識2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
我國是個多民族,少數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壯族,四百萬人滿回土,苗維彝藏和蒙古。
我國十四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云貴高原峰嶺眾,巖溶壩子到處看。塔里、準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云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界線:大體從昆侖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自然地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①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濕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秦嶺~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②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3200℃等值線。
③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
(2)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高考必背地理知識3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干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干旱區與干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首先,自己要想提高語文成績,就必須提高對基礎知識的積累,平時我會多掌握一些詞匯的讀音和字型。
然后,課本上必背的詩句一定背過,多讀一些文言文和散文,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最好,好好寫BLOG,嘿嘿!鍛煉自己的寫作的能力。
高考目標:100分以上
數學
其實初中時的數學成績還算OK了,中考時還考了100多分,不過初中時的函數就學的不太好,以至于高中的數學成績會直線下滑,高中數學函數知識應用的比例很大,所以自己在很多章節里學習都很吃力。
今后我上課時一定好好聽講,課下多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將函數這一部分的內容弄懂、弄透,并且在最后的系統復習里,抓住重點,讓自己的數學成績有一次飛躍般的提高。
高考目標:80分以上
英語
英語一直就是一門很讓我頭痛的科目,不過自覺得還是一門很好學的科目,只不過成績一直不理想罷了。初中時的英語糟糕透了,中考竟然還不到50分,其實初中時在英語上花的財力和精力很多,只不過自己不喜歡背東西。從初2起,我就經常請Hometeacher上課,畢業的那個暑假里,更是天天看英語,用2、3個月的時間搞定了那6本English,不過高中的英語學起來還是那么吃力,但我明白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不背單詞。
高考目標:80分以上
地理
可以說是我認為最好學的一門課,上課不曾認真聽過,考試也都會,成績也不差。不過話說回來,這種學習態度可不好。
今后在地理課上認真聽講,課下認真復習,多做題,將題與圖結合起來,用思維在大腦里編制一個地球,便于自己更好的學習地理。
高考目標:90分以上
歷史
我對古代史和外國近代史的學習還算OK,只不過對中國近代史的學習還不夠透徹,大腦里沒有一個系統的結構,對中國近代史的理解很理解很混亂。而且自己在材料題和簡答題上丟分很多,主要是課本上需要背的東西總是記得不牢固。
今后著重對中國近代史進行系統的復習,課本上需要背誦的知識點一定記住。
高考目標:80分以上
政治
近年來,隨著備考熱的升溫,各種名目的備考會、備考書目層出不窮且拉大旗作虎皮,嚴重干擾了師生正常的復習安排。如某些教師、家長、學生盲目相信什么“母題”,高價購得后竟一味躲在家里“鉆研”,脫離教材,不僅不會起到復習效果,反而會暴露出自己知識的心虛。因此,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在第二輪復習時必須在明確考綱要求的前提下,確立 “咬定課本不放松”的決心。
二、關注熱點,但不拘泥于熱點
縱觀歷年的歷史高考試題,對熱點的考查連續不斷,因此就有不少人把復習的方向轉向所謂的“熱點”。但“押寶者多矣,得寶者卻稀”。究其原因是在許許多多的“熱點”問題上,我們往往是“事后諸葛亮”。最好的一些想法不過是頭腦中的“靈光一閃”,這樣的事情在事后津津樂道一下無妨,但要把偶爾的一“閃念”,幻化成一系列的“熱點”來復習,則其失必大于得。據說有位教師為了搞“熱點”,每天要花大量的時間用來收看電視新聞節目,翻閱大量的報紙,但卻年年也沒有“賭”上一道“熱點”題。而如果用這些時間來翻閱教材,說不定真能“倒背如流”,還用得著去押題猜題?再者,即便是考熱點,其目的也是要“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答案還是要從課本來。所以還是應該老老實實坐下來,弄通基本知識點,搞明白歷史發展的線索、脈絡為最要。
三、破解高考題,找尋答題路
高考題就是高考題,不像平時的模擬題或者其他題那樣偏難偏怪,它既有著較強的知識覆蓋面,又有著不同凡響的能力要求。因此,它就是復習中難得的模擬題。但許多教師和學生卻往往忽視了這一點,只是粗粗地看一眼答案,或簡單地演算一下也就過去了。殊不知,一份高考題,做第一遍就像是在喝白開水,但越是一遍遍做下去,其味道就越醇厚。它不僅可以教會我們的審題能力、做題能力,還能在不自覺中提高我們的解題的技巧和經驗。比如,高考歷史題的標準答案都非常簡單,而我們的答案卻很蕪雜,洋洋灑灑寫了不少,但能得分的點兒卻沒有,可謂是“費力不討好”。而對高考題的破解,就可以很快地解決這一問題。更重要的是,對高考題的研讀,最終會如庖丁解牛那樣會有所感悟,感悟出高考“考什么”、“怎樣考”、“怎樣答”。真如此,則參加高考易如反掌。
一、用好《考綱》
《考綱》是復習考試的依據,具有“法”的功能,《考綱》既是試題產生的源頭,也是試卷形成的藍本。 一般地說,命題者在構思試題和形成試卷過程中,手頭有三樣東西:一是《考綱》,二是教材,三是準備向課 外延伸的相關資料。三者之間,“綱”居首位,教材作為試卷構成的基本素材,有關課外資料,用以考核考生 駕馭《考綱》的水平和能力。當然,在延伸時不得脫離《考綱》的軌道。在具有操作時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
1.深入學習和研究《考綱》
孫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考試就如打仗,倘若不知考方將何為,勢必迷失工作方向,成功 又從何談起?故此,學習和研究《考綱》對于指導學生備考應試的成功與否,是至關重要的。通常學習與研究 ,要取得以下效果:
(1)把握教學方向
高考《考綱》有兩個基本功能:一是選拔功能。它面向少量高學力的學生,因此,它的定位是在提高與選 拔上。教師與學生的教學位置應與選拔同位和平行,不可降低層次。二是教學導向功能。命題人員在《考綱》 指導下構思試題時,腦子想著怎樣更好地為大學選拔合格新生,眼睛注視著中學的教學改革,期望著承上啟下 的作用。為此,試題力求廣而不雜,難而不偏,深而不怪,核心是能力。所以,在使用《考綱》時,思想認識 盡可能向高層次命題思路靠攏。
(2)認準考試目標
高考諸學科中,因為性質不同,考試目標也不盡相同。但是,在眾多的特殊性中也隱含著共性,概括起來 說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德育目標。命題人員在構思試題時,一是考慮知識的覆蓋,二是駕馭知識的能力 ,三是試卷本身的思想性。所以,在高考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在選拔的軌道上瞄準以上三個側面,逐一到位, 有機揉和在一起。
(3)熟悉知識內容
《考綱》所規定的知識點,是試卷形成的基本范圍。可以說試卷上的大部分題是從中加工出來的。因此, 指導教師知識點的熟悉程度,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制約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在操作中可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①章節中的主要知識點過關;
②知識點之間的縱橫聯系;
③大輪廓與主線條的關系;
④課內、課外知識的延伸和滲透。
2.充分認識高考《考綱》的基本特點
(1)綱目簡要
翻開高考《考綱》可見,綱目極為簡明扼要,似蜻蜒點水。初看上去,似乎簡單、淺顯,實際是:淺中有 深,易中有難,簡中有繁,低中有高。有的老師說它是“高深難測”,此話不假。
(2)包容量大
簡要的綱目,對中學教學人員來說是個苦事,因為不好駕馭;對命題人員來說是件大好事,因為它為命題 人員提供一片展開想象的自由天地。《考綱》中的每一個綱(或目),都包含著相當的知識內容、能力要求和 思想教育的任務。有人說高考《考綱》“彈性極大,自由度很高”,這話是真的。因此,高考命題人員只要不 脫離“綱”,從哪一個角度去構思試題都是容許的。可以把試題出得淺顯,也可以把試題出得深奧。
(3)動態現象
由上可見,高考《考綱》當它被命題人員操作時,就會呈現一種“動”的現象,也可稱之為“多變性”。 圍繞一個綱(或目),命題人員可從許多不同的角度形成試題。如此,要求高考指導教師要有“動”的意識, “變”的思維,“活”的能力。在教學中要能夠以“變”應“變”。對同一個知識點,盡可能從幾個不同的視 角去認識,用不同的情境,創造多彩的教學氛圍。由此,學生從教師那里獲得的不僅是扎實的基礎知識,還有 多變的應試能力。反之,如果指導教師只能從一個角度,用一種思路和一種方法進行導向,其前景堪憂,因為 學生思路單一,視野狹窄,適應力差,一旦出現陌生試題,臨場驚慌,勢所難免。
3.引進外部信息,不斷拓寬視野
客觀世界是無限的,一個人的智慧是有限的,尤其是當一個教師多次重復高三教學工作,思維容易產生停 滯狀態,這種狀態的負效應無疑將嚴重制約教師對高考《考綱》的適應力。走出校門,面對外部精彩的世界, 不僅可以誘發靈感,還可以幫助教師變換視角,產生新的構想,增強教學導向的力度,提高教學層次。但是要 防止一種傾向:把獲取的信息(比如試卷)未經消化、處理,就直接投入使用,其作用充其量是減輕一下教師 的負擔,從長遠看,對提高教師的變通能力不會有多大的好處。
二、用足教材
《考綱》與教材,血肉不可分。在教學中,它們之間的關系是“綱”與素材的關系。命題人員在思考試題 時,必以《考綱》為指南,在教材上大做文章,做足文章。所以,高考指導教師不僅要能夠用好《考綱》,還 要用足教材。如何用足教材,建議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嚴格區分教學內容與考試內容的關系
考試內容溶解在教材之中,教材內容不等于都是考試內容;考的必定是教過的,教過的不一定都是要考的 。二者必須準確無誤地分開,否則,把所有教的內容都放入考試范圍,這樣,不僅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背 離教學改革的基本宗旨,而且也超越《考綱》的要求。
2.《考綱》規定的綱、目知識點要覆蓋到位
按一般常規,高考復習程序為三輪。首輪是基礎,基礎奠定了,提高才有可能,在操作時,教師可依據《 考綱》按綱、目順序,逐個推開,逐一覆蓋,不留任何死角,不搞跳躍式教學。引導學生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讓學生知道教材中有哪些知識(在教材的哪個位置上)是《考綱》所要求的。如此,才能與高考命題思路同軌 。
3.注意《考綱》對教材的折射作用
(1)顯性折射
這是一種比較明顯的指向。《考綱》中有的綱、目所包含的內容,材料中容易找到,一目了然。這類問題 ,學生一般比較容易掌握。條件是第一輪教學必須到位。
(2)隱性折射
這是一種比較隱蔽的指向。《考綱》中有的綱、目所包含的內容之間,從表面上看并無什么關系,但從本 質上看隱含著某一種內在的聯系,不經挖掘,難以發現。例如歷史學科的《考綱》中有這樣兩個目:彼得一世 改革,清朝前期的統治。涉及的內容是兩個不同地區的兩個國家。初看上去,互不相干,但如果把二者放在一 起仔細比較,一個發人深省的歷史知識就會展現在學生面前:中國清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以保持現狀為宗旨,因 此,拉開了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差距;彼得一世仿照西歐樣式,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俄國逐漸成為西式大國。 變則通,通則強,不變則衰,衰而敗。歷史的教訓值得注意。如果說在教學中不去深挖教材中深層次的知識, 并附以必要的練習保證,那就等于是能力教學缺乏力度,是一種不到位的表現。高考命題人員在這方面確實是 下了功夫。這可從1994年高考試卷獲得佐證。
數學:高一到高三,課本上的一般不難,但高考相對上了一個層次,你必須額外自己做題英語:重點是語感,建議你每個早讀花15分鐘大聲讀,這樣可以培養語感.瘋狂英語李陽曾說過:學英語,最厲害的人是,會做題又講的出為什么的:第二種是,讀上去就會做,但是講不出為什么,因為他不知道語法,只是憑語感做題。
文綜:
1.把課本看熟,基礎打牢。注意,是用心看熟,而不要死記硬背—這是強化提升的基礎。在充分掌握課本主干內容的基礎上,把目錄背下來,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無論是政治、歷史還是地理,都把課本上的目錄給背下來,這里我用的是“背”而不是“看”字,假如學文科真的有點什么必須死記硬背下來的話,首要的就是目錄,不要去翻教輔書上整理的五花八門的內容。為什么要背目錄呢,因為無論是政治、歷史還是地理,都是按觀點給分,比如一道題目12分,要答4個觀點,每個觀點3分,可能你寫了很長一段但只有一個觀點,那么你只能拿到一個觀點的分數也就是3分;但如果你短小精悍地寫了4句話,每句話卻都踩著一個點,那么你的分數肯定要比你只答一個觀點更高。目錄背熟以后,無論碰到哪一道主觀題,首先想到的都應該是那一張目錄。依照目錄,一節一節去回想內容,去發散,這時候看熟課本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課本看得越熟,你迅速回想、發散到的就越多,短時間內想到的內容就越廣。所以我們背目錄再從目錄發散,目的就是不要漏觀點,所有的觀點都是可從課本上延伸出來的。有的同學也許會問,可是考場上時間那么緊張,課本又那么多,每本課本都有自己的目錄,哪有時間在一道題上花那么大功夫一點點地去回想,這個問題的解決就需要我們在平時多訓練,在做一道主觀題前,先不要看答案——假如你每做一道題都沒有先思考過而是直接看答案的話,那你很難學會自己應對各類題目,你的思路會只局限在這一道題,這對文科來說弊端尤其明顯——自己一點一點地回想目錄,第一次、第二次也許會花費很長的時間,但如果堅持這么訓練,你會發現在考場上你的速度會快很多,我解答一道政治大題回想目錄的時間只需要十到十五秒鐘,但回想完之后,我要答些什么,早已經成竹在胸了。
文綜也很講究時政熱點,熱點不能不注意,但僅僅是“注意”罷了,也就是說知道是最近發生的,大體是怎么回事,再掃幾眼熱點追蹤輔導書所提供的觀點就足夠了。我對待時政熱點的方法是:記下幾個熱門的詞語,比如“和諧社會”、“科學發展觀”、“社會主義新農村”等等。在答題的時候,與題目有沒有關系,你都盡量用上它們,更多時候也許是你沒有發現它們和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就忽略掉了它們,所以能用上的熱點盡量用上。背目錄和看熱點,其實都在為考場上的答題做準備。考生在考場上做文科綜合的主觀題時,心中默念六個字:“教材、材料、熱點”。千萬別小瞧這六個字,要想做到這六個字還需要一番努力。這六個字怎么解讀呢,用簡單點的話說,教材——就是讓你根據目錄回想、發散;材料——就是讓你聯系材料上的具體事例,一些觀點甚至可以直接從材料搬下來用,這點是很多同學都會忽略的,大家都會覺得,材料里怎么會有答案呢,事實上,很多答案都用的是材料里的語句;熱點——就是剛剛說過的,聯系上幾個熱門詞語,別小看了這些熱門詞語,別覺得它們已經重復了千次萬次,很可能高考里某一個三分就是你不愿意寫的“科學發展觀”。3、至于客觀題(也就是選擇題)吧,課本主干掌握好了,課本細枝末節也了然于胸,文科系統思維有了,你還擔心客觀題會大面積失分嗎?當然,重要的是平時多做訓練,反正選擇題題目短小精悍,看起來也挺可愛,做做選擇題還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要怕做錯選擇題,錯了這一道,你就又多深刻地積累了一個知識點,哪怕錯了十幾道,也千萬不要垂頭喪氣,堅持做,大量地做,不斷地為以后積累經驗教訓,你會逐漸發現,客觀題越錯越少,不再成為你的絆腳石。4.每科弄一個錯題本,但并不是每個錯題都記錄,你認為你會的,但做錯的,可以不改,不會的記錄在上面時間安排:1、不要妄想在一個晚上把所有科目都復習一遍,那只會囫圇吞棗,沒多大意義,根據自己各學科學習狀況,把一周的六天分別定為語文日,數學日,地理日英語日等,一個晚上集中精力攻一兩門即可,千萬不要貪多。要追求復習效率。2、每一天中午午覺前加晚飯后的時間用來完成當天作業,晚自習用來看資料。放雙休,用一個下午或者早上做一塊的題目,你會找到做這方面題目的感覺的3.做題要講究效率,會的就過,把時間放在不會的上。英語,語文準備一個小本本,一科個一本,隨時記下不懂的,從背面開始記你不熟悉的重點備戰三原則,三環節,備戰法寶
復習時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把歷史、政治,結果是拆東墻補西墻,墻墻都漏。
思維不活躍、能力不強是得不了高分的關鍵因素。
文綜備考階段的復習要堅持三個原則:
一是完整性原則,即每一天的復習、每一個時段的復習都要保證學科的完整性,按計劃復習完一個學科再進行另外一個學科的復習,切忌東抓一下地理,西抓一下歷史,結果是拆東墻補西墻,墻墻都漏;
二是同步性原則,即同學們的復習計劃一定要和學校教師的復習安排同步進行,切不可另起爐灶;
三是適度原則,即練題要以過去幾年高考試題為藍本,不是越多越好。
從這三個原則出發,同學們在此階段的復習要做到:
1.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基礎知識不牢是高考失分的第一因素;思維不活躍、能力不強是得不了高分的關鍵因素。同學們應明確高考的內容要求,構建知識體系,概括基本觀點,解決重、難、疑點,準確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突出基礎的核心內容。復習時不宜翻開即讀,不妨先回憶某一階段相關知識的標題,因為標題是“綱”,對這些“綱”的綜合、歸納,便形成了知識體系。
2.關注現實,把握熱點
把握重大現實熱點問題,應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和前因后果、了解主要內容和典型具體的案例材料,運用相關的理論知識分析說明。要突出把握體現地方性特色的重大現實問題。對現實熱點問題要注重宏觀把握,微觀切入。
3.掌握方法和技巧
掌握解題的思路方法和技能技巧,首先要仔細審題,而且要審準、審透,提煉出有效信息;其次要訓練答案語言的科學規范性,答題要抓住要點,使用學科術語,不要用夸張或者過分修飾的語句。
注意事項:
第一,上課不要開小差,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記好筆記,畢竟記筆記可以集中注意力
第二,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不要為了玩而抄襲他人的作業
第三,不要認為自己有多能,不要見到題不細看就認為自己會了,要真正的弄懂
第四,力爭當上一個班委,并與老師搞好關系,到時老師會向你提供好的參考書,另外在學習上也會對你額外關照的
第五,杜絕上網和談戀愛,這個會使你的成績直線下降
第六,學習時要注意身體,反對挑燈夜戰第七,課下,多運動運動,為高三復習提供一個好的身體,但是不要過于激烈,反對籃球足球等劇烈運動,主張乒乓,羽毛球,慢跑
下面是參考書選擇:
1.數學,高一高二高三《王后雄學案》,復習時用《世紀金榜》,相當好,但一定要把里面的題弄懂2.語文和英語堅決不能放松,語文字詞高考總共有9分,建議買《各個擊破》,作文素材買《思維源聰明屋》,英語買《5年高考3年模擬》,如果能買到<5分鐘突破高中英語>之完形填空,就相當好,這本書含有全篇翻譯,既包括選擇,還包括了閱讀(完形必須在閱讀的基礎上做出選擇的!同學們,讓我們在最后的這100天,每一天都這樣做
對同桌說:加油!!
對老師說:感謝!!
對家長說:放心!!
對自己說!我能行!
高三一年是沖刺的一年,要學習新內容、復習舊知識,要兼顧各科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年的時間顯得十分的短暫而忙碌,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提高自己的成績?把最大部分的經歷放在哪里能得到最高效的回報?大多數同學都會有自己的“強勢科目”和“弱勢科目”,相對來說,掌握偏弱的科目會有更大的提高空間,將同樣的時間和經歷花費在強、弱科目上,“弱勢科目”提高的幅度和效果通常都會更大。備考不能過分“聚焦”
競爭中經常是光想贏的不能贏,不怕輸的反而贏了。從求知出發看高考,就會少點浮躁,少點急功近利。一些同學,從高一起就把矛頭對準高考,非高考科目不下工夫,非課本參考書不感興趣,好像這樣就能“聚焦”,就能贏得高考。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從語篇中學外語。學英語,有的人專攻單詞、語法和習題。這種高效率的辦法并不一定適合你,相信,也不易達到好效果。喜歡看“雜書”,這興趣也可遷移到了學外語上,興趣恰恰是學習外語的最大動力。另外,對于課本:從語篇中學習一切知識點,這樣既掌握了知識點,又能培養整體理解能力,還利于在寫作中用上地道的句式和結構。
語文的復習,應分塊歸納。按基礎知識、閱讀、寫作分塊,采用不同方法。基礎知識,按老師的要求從參考書上挑出的十幾頁知識點復習,強調在快速多次重復閱讀中加深記憶痕。對閱讀,依*自己較強的閱讀功底,主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熟悉技巧、適應題型上。
輕重分明,全力補弱在高三復習中執行的方針是:輕重分明,全力補弱。即:要對自己一向學得較好又學得輕松的課給予充分信任,少花時間,節省出大部分時間和精力放在弱勢科目上。例如語文、數學、外語基礎較好,所以復習重點放在課堂上,自己不另外加班,只對其中自己較突出的弱點予以額外訓練;對歷史、政治則是課上努力,自己適當超前一點進度。這樣,強科中的弱點和弱科,就是復習重點。
數學重點應放在研究綜合題上,但不必過濫;由于平常學是按章節進行,綜合運用數學工具的能力就會不足,所以應重點彌補;外語,堅持語境中掌握知識的觀點,熟讀已陌生的課文,再做一定量習題,注意總結過去的錯誤;歷史,應該“書必常看,題要精做”,不能扎到歷史科學的中,而應安守課本。看課本不要鉆牛角尖,不要摳得過細,也不要見木不見林。所以千萬要在記憶知識點的基礎上,抓聯系:課本段篇章之間的聯系,人物之間、事件之間、人物與事件之間的聯系,弄清這些聯系之間的聯系。
學習階段雖長,卻易被忽視。因為真正的直面高考,當屬高三。高三常常被人們認為是可能創造奇跡的一年。我要說的是,高三的奮斗確實能使你的知識產生質的變化,但任何妄想以前瞎混、僅*高三苦拼的思想都是不現實的。如果你以前瞎混過,那就要付出比別人多若干倍的努力!跨入高三,也就意味著復習的開始。復習是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進行的,是站在全局高度上的一種綜合。復習很講究方法,下面就談談我的一些復習經驗。第一,復習要根據老師的進度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最好稍稍超前一點。這樣上復習課時重點、難點、弱點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對所學內容進行溫習,還要對相近、相反、相關知識點進行比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復習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適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復習時,常使用“目錄回憶法”,即根據目錄來回憶章節的內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沒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該頁仔細閱讀。對我來說,這個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時,同學們不妨一試。
第三,復習階段要進行查漏補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練習本、試卷,把不懂處、易錯處、常錯處、常考處一一歸納總結,使自己對自己的情況胸中有數,便于利用有限的時間彌補弱點。記得當時語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頭疼,內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氣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見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個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來看。到后來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話下了。我發現這個方法不錯,就繼續把一些自己常錯的內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錯率就直線下降了。
第四,要注意鍛煉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考場上水平能否正常發揮。高三期間有許多模擬考試,一是為了檢查同學們的復習情況,二是為了模擬高考情景,鍛煉考生的心理素質。同學們平時就要有意培養自己認真仔細、頑強堅韌的品格。有的同學題目難考不好,題目容易還是考不好,這就是心理素質不好的表現。面對難題,苦思真想,不得其解,心慌煩躁,知難而退;面對易題,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丟分,這是同學們最易犯的毛病。其實,若能想到我難人難,我易人易,沉著應戰,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績。
第五,要勤動手,避免紙上談兵的情況出現。復習的東西都是以前學過的,一般腦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學在復習時,看到這個知識點,覺得真簡單;看到那個知識點,認為已經掌握了。于是飛快地跳過去。殊不知許多東西,看似簡單,真正運用起來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細節問題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實際做題過程中慢慢體會。而且,熟能生巧,為了達到“快、準、巧”的目標,做一定量的題目是十分必要的。考前一個月,進入備戰階段。這時運用題海戰術顯然是不明智的,應該回歸課本,把課本內容重新咀嚼一遍。因為高考題主要是圍繞課本作文章,偏題、怪題不多。一味地花力氣“啃硬骨頭”是得不償失的。這一期間還應放低高考調子,緩解緊張氣氛。另外,還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視生理的調節。很多同學都習慣于夜間學習,甚至通宵奮戰,所以晚上精神比較好,效率也比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進行的,因此要有意識地調節生物鐘,使興奮點處于上、下午。這樣,高考時才能處于最佳狀態。這段時間,由于高考的臨近,許多同學會因為復習內容多,時間短.產生急躁情緒。若有這種情況出現,一定要穩住情緒,增強自信,以平和的心態迎接高考。考前的幾天容易緊張,所以不宜多看書,應以調整心情為主,同時為考試做準備。如前往看考場,熟悉環境和交通路線,準備考試的各種證件、學習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試時臨時慌亂,影響情緒。由于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根據以上的經驗,作為參考,結合你自身的條件來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學習時間表,這樣才會使自己充分的發揮自身潛能,在考試中獲得成功!現在回想起那段難忘的高考時光,辛勞與苦澀已漸漸散去,縈繞在心頭的是向著目標前進的執著和堅韌。衷心希望你都能腳踏實地,漸入佳境,穩穩地駕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
高三復習計劃把高三的復習計劃分為三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學習方法。
第一階段,是整個高三第一學期時間。這個階段時間大約五個月,約占整個高三復習的一半時間左右。這高三文科復習四忌
一忌拋開考綱,盲目復習。高考各科都有《考試說明》,學生首先應該依據《考試說明》,明確高考的考查范圍和重點內容,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二忌急于求成,忽視小題。有些學生認為文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太多,而在高考中基礎知識題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棄了。他們不知道解決好基礎知識,正是提高文科成績的關鍵所在。
三忌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有些學生認為與理科相比,文科知識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可以隨意撿章節進行復習。其實文科復習應兼顧知識、能力、方法三個層次。
四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有些學生只重視知識的背誦,缺乏專題性反思,不知道自己的漲分點在哪里。
個階段可以稱為基礎復習階段。學校里每一個科目都在逐冊逐章節地進行復習,我們自己也應該和學校的教師步伐一致,進行各科的細致復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五個月,把每一科在高考范圍內的每個知識點都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農字逐句地復習到,應做到毫無遺漏。這個階段,復習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增地起”,只有這時候循序漸進、查缺被漏、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復習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這個階段,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這就是高三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這次考試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檢驗自己一學期來的復習效果,又可以查找自己急待解決的問題漏洞,還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把它戲稱為一次“小高考”。這次考試還有一層特殊的涵義: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薦、評選市級三好學生的重要依據。我這里,特別提醒學習較好的高三同學,要格外重視這次考試。
第二階段從寒假至第一次模擬考試前,時間大約四個月。這個階段是復習工作中的最寶貴的時期,堪稱復習的“黃金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個時期復習任務最重,也最應該達到高效率的復習。也可以將這個階段稱為全面復習階段。我們的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條宏觀的線索,提綱挈領,全面復習。這個階段的復習,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擬考試。第一次模擬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學習檢驗和閱兵,是你選報志愿的重要依據。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喪氣,妄自菲薄。應該為一模恰當定位,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
第三階段從一模結束至高考前,時間大約兩個月。這是高考前最后的一段復習時間,也可以稱為綜合復習階段。隨著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學可能心理壓力會越來越重。因此,這個時期應當以卸包袱為一個重要任務。要善于調節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放松一下繃得緊緊的神經。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此時,第天不必復習得太晚,要趕快調整高三一年緊張復習中形成的不當的生物鐘,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另外,這個時期不必再做過多的過量的習題,更不應死摳難題和偏題,應該做少而精的練習。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歷年高考的題目,因為這些題目既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題人意志的直接體現,可謂字字珠璣。在復習中,我們中做題應先易后難,選擇題拿不準也不要放棄,選一個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高三第一學期一般以基礎為主,將書本逐個重點吃透,熟記。做題不要偏難,大量做的是基礎題,在一定時間用中上難度題調節調節,以便得到實質性進展。由您提供的內容來看,您理科不足,文科可以,可以將晚自習稍多部分分配給理科,但切記,文科一松懈就會下降,所以早自習建議大部分分配給文科,以作鞏固。其實并不是說記憶性的東西一定要早上做,早上頭腦清楚,對理科難題的吃透也有很大幫助。只是早上時間寶貴,要如何分配還得您自己做主。
高三下學期分兩個階段,其中第一階段以復習鞏固第一學期和做稍難題目以作飛躍發展為主。這是您知識能否得到飛躍的重要時期,可以說,這階段確實需要難題來提高自己,不過這些老師都會有安排,你不用擔心。下一階段就是適應高考階段,也是最后的沖刺,這階段一般都是考試做題為主,到時是題山題海,模擬試,適應試一場接一場,也是鍛煉你意志力的重要階段。成功與否,堅持就是勝利。以上是我們考一卷地區的一些復習模本,希望對你有幫助。不過一切以能否適應自己為標準,行之有效的就是好方法數學1.揚長補短通過第一輪基礎復習,在函數、圓錐曲線、數列、三角函數、幾何、概率等章節中最強和最弱的。然后調配時間,進行揚長補短。2,重抓基礎公式,例題,課后題。系統地,有規律地去復習這些知識點。
3,多做練習
配合第一輪復習,跟上(超過2小節)老師的復習速度。第一輪復習要范圍廣,爭取所有基礎和中等題全做。第二輪要重點鞏固。重點是要解決綜合性問題,考試的時候可以選擇采用丟卒保車4,破解題型選擇題:四大猜想特殊化猜想/一般化猜想/類比法/歸納猜想另外要會精明演繹,主要是會反例排除,數形結合,比如用圖解會比較快,還有先猜后證。解應用題:聯系實際三角函數:學會三角化歸通法變角/變函數/變式大題:丟卒保車,拆開小題解答(幾何)
語文
1,背誦不只是個簡單4分,他有利于你的作文。制定詳細的背誦計劃,不要總是在僅有的早自習去完成。
2,閱讀欲速則不達不反對閱覽課外讀物,特別是名家的散文和論文。積累過去的思維,閑余時間可以翻看以前的課堂筆記和課本。
第一步,縱觀全篇,把握主旨。(理清思路找尋關鍵詞句)第二步,認真審題,定向掃描。第三步,篩選組合,定向表述。一般在練習的時候都可以筆畫。
3,基礎知識(字詞)常寫常背,常錯的,總結到一個本上。
4,作文整理所有高中寫的作文,時常修改。多多練習寫開頭,漂亮的排比修飾句。
5,文言文
多都是傳記體閱讀文,可熟記相關特脂名詞。
跟從老師的進度熟識120實詞,20虛詞,各種句式。這是一個繁重漫長的過程,但是很必要。
翻譯全部學過的文言文。可以翻譯成英語。英語1,單詞每天都得安排時間去背
2,閱讀
多讀多念教科書,加大閱讀訓練的強度(閱讀題材廣泛/認真對待閱讀題中做錯的題目/提高閱讀速度。熟記考綱上的詞匯)跳讀(關鍵詞who、what、when、where)/略讀(了解大意why、how)/精讀(回答需推斷、歸納和演繹的題目)即先看問題,再決定選用跳讀、略讀和精讀方法/找出主題句,確定中心思想/推斷單詞、句子和通篇的含義/盡快選擇答案考試的時候可以勾畫。3,單選適度買相關材料,寫總結改錯本,并把正確選項原因寫清。4,改錯改錯題都是有規律的。各種錯的方式沒題只能出現一次。通過練習找到其中規律。爭取達到全對。5,聽力聽力時間盡量集中在高考聽力時間。學會預測/做簡要筆記/聽清數據簡要記下加以運算/抓住關鍵,對癥下藥/果斷選題,學會放棄6,作文重視書面表達的技巧,作文是提高分數的最快途徑。仔細閱讀今年考試說明/要盡量使用自己熟悉的詞匯與句型/書寫端正整潔
文綜
1,地圖及圖表高考中,這種題的難度不在于題內容和選項,而在于如何把圖中的有效信息轉化出來。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地理是最前面,這種題對考試整個信心都有很大作用。歷史是能出大分值題的。政治是會出拉大差距的難題。
2,萬變不離書書是基礎。文綜的知識點全部來源于教科書,所以經常的翻閱和記憶很有必要。
抓基礎知識落實,構筑完整的知識體系對知識點的把握要“全”/對知識線的歸納要“清”/對知識面的輻射要“寬”
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備考的鮮明特征(多理法/多題法一題多理)
培養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質3,習題重視大題。多看多練。(自己經驗)
尋找規律,積累經驗。
心理狀態
1,聽話
上課學會提高作戰技巧,遵循老師的復習計劃走。
熟悉老師復習計劃,指定相關的自我復習計劃。
2,基本心態適度緊張面對高考,多努力是就多提高,多省錢
通過一些方式排解緊張心情(畫畫,喝,鍛煉身體)
時間分配,可以進行熬夜復習。但是熬夜也要規律性。跑校要比住校效率高。
飲食一定要豐富,適合。絕不飲用任何所有提高自己記憶力的補品。外事活動慎重。3,考試模考(正確對待),嘗試給自己制造高考氣氛。
高考(自己/別人/心理暗示)
其他事項
1,總結改錯本和試卷分析本
2,合理利用老師資源
3,學會買(借)適合自己的資料
題要有答案,有解釋,出版日期新,題不在多在精資料要有系統的思路和方法
天津市耀華中學
學校創建于1927年,是天津市教委直屬的公立重點高級中學。耀華中學以歷史悠久、校風淳樸、英才輩出享譽于世。建校至今,該校已為國家培養了數萬名優秀人才,其中有15位“兩院”院士,一大批政界精英、軍中將帥、學術大師、藝術名家和體育健將。近幾年,耀華中學每年為全國各類高等學校輸送700多名優秀畢業生,數量居全市中學之冠,高考錄取率均達到本科率100%,重點率97%以上。
十年寒窗苦讀,終于考上了我心儀已久的南開大學。雖然文綜總成績并不突出,但是耗費最多時間的歷史給了我驚喜:歷史總分100分,我考了89分。很多人都問我,2013年歷史卷子那么讓人摸不著頭腦,你怎么還能考得那么好?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一言概之,就是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接下來,就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些學習經驗吧。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若想學好歷史,最重要也是最實用的一點就是要對歷史有興趣。有人會疑惑,興趣不是天生的嗎?還有人說,我一看見文字就頭疼,一提起背誦就難受,完全提不起興趣,怎么辦?其實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很簡單,只需要把學歷史的過程當成是聽故事的過程就可以了。我猜大家應該對聽故事不反感吧?相較于政治,歷史更具有沉淀感,如同第二、三次泡的茶,濃郁香醇;而與地理相比較,則更有邏輯感和趣味感,如同破案游戲,環環相扣。所以,把學歷史比作聽故事,絕對是貼切的。
那如何才能有聽故事的感覺呢?我的方法就是把課本上印的鉛字變為腦中的一幅幅圖畫,同時讓圖畫動起來,演繹課本上的故事。歷史書中提到的人物大多數為我們所熟知,如秦始皇、唐太宗等霸主明君,拿破侖、曹操等一世梟雄。根據自己對他們的認識了解,把他們的歷史事跡變成圖畫也并不算困難。而當你有了能將鉛字變成圖畫的能力,那至少證明你已經不再排斥歷史。在這個基礎上,再將史實聯系實際,就能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鍛煉出慮事縝密的思維,可謂益處多多。
二、努力是成功的鑰匙
有了興趣之后,接下來便是走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上課時記筆記十分重要。筆記是老師多年教學經驗的精華,它不僅融入了書本中的必記內容,同時還記錄了老師自己對歷史的見解,如同一個引路人一樣,給了你一個學習的方向,同時教會你把握住重點。那我們應該怎樣記筆記,又該如何利用呢?記的過程只用記大綱,如同目錄一樣,以關鍵詞為主,而不是做小抄寫員,對課本中出現的原字原段照單全收,這樣不僅浪費時間,而且很容易忽略老師在課堂中提到的重點。利用筆記時,可以把筆記當成前情提要,根據筆記內容聯想書本知識,同時又根據個人理解筆記的實際情況,對筆記進行增減。這樣整理下來,筆記就成為了自己的學習財富,而不再是一個普通的本子了。
第二步:念,即讀書。課本是出題的源頭,自然也是考生獲得佳績的關鍵依據。可是歷史必修加選修一共五本書,字寫得又密又小,該如何找到讀的重點呢?平時不喜歡死記硬背的我有以下建議:一按時間順序,時間就是歷史事件的根。課本后面都有大事年表,方便的話可以直接撕下來,不方便就直接復印。然后,按照大事年表的順序,寫出年代特點。如果自己總結得不好,可以請教老師,也可以上網查詢。掌握了年代特點,就好像擁有了一件可攻可守的武器,分析起事件和材料來就會有年代代入感,落筆答題也絕對有理有據。二按課本順序,逐課閱讀。或許你已經熟悉史實了,但自己的語言卻不是很規范,很可能無法答到得分點上,這就像是釘釘子釘了一圈,結果卻都偏了,典型的費力不討好。而書上的語言是準確凝練的,所以,背誦之后答起題來會十分順手,而且更容易扣中得分點。不過,我要提醒大家,只有理解后再背才是最有效的,建議大家按照筆記和參考書的講解來深入理解,而有的內容在理解之后不用背就已經印入大腦了。三按專題,按照古代現代、國內國外、政治經濟或者戰爭科技交通分都沒問題。歸納專題可以讓歷史內容更具有連貫性,容易以點連線,由線成面,把知識點串成知識網,背誦起來也會更加容易。以上三種背誦方法都是我常用的,三種混合起來使用背誦速度絕對夠快,并且記憶深刻。
最后一種:習,即復習。按照記憶曲線圖示,三天內復習效果最好,如果相隔10天再復習,那下次你再看的時候就不認識它了。并且,復習過程中有一點十分重要,就是不要總停留在課本前幾頁,每次都從第一頁開始看起。我給大家的建議是“廣撒網少漏魚”,你可以選擇亂序,翻到哪頁看哪頁;也可以重點突破,從最生疏薄弱的下手,先補最大的洞。
三、拓寬知識的廣度是取得成績的捷徑
一、語文教師要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
很多年來,教師被傳統課堂異化為教書匠。高考是指揮棒,高考考什么,教師都心知肚明,了如指掌。把高考考試內容教給學生,并設法提高他們的成績,這幾乎成了高中教師們共同的追求。長期的灌輸、限制,讓我們很多語文教師不再去讀書,不再去關注高考之外的人文素養,當然自己的素養也難以提高。
一個自己都不踐行傳統文化的人怎么可能在講臺上影響他的學生呢?所以,要想通過高中課堂滲透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文化,第一要事就是要改變語文教師的意識,提高我們本身的人文素養。
二、引領學生走進古詩文,增加傳統文化的積淀
承載傳統文化思想精髓的當屬古詩文。但是中學生對于古詩文的閱讀量卻又是最少的。于是,親近古詩文,增加學生在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就成為我們教學的突破口。除了以高中語文課本上出現的古詩文為重點外,我還從語文的基本能力人手,采用了以下幾種方式調動學生學習古詩文。聽,即聽錄音,利用課前時間,播放古詩文錄音,讓學生聽。看,教室里掛置一些古詩文掛圖,課間學生可以隨時觀看。讀,學生可以在課前兩分鐘和睡前十分鐘進行朗讀吟誦,主要是誦讀《唐詩鑒賞辭典》和《史記》。講,教師可以在學生背誦的基礎上,讓學生講解詩文大意。創,班級和學校組織學生根據詩文,進行詩配畫活動。賽,根據不同年級組織不同級別的古詩文比賽,選拔出明星班級和個人。
這樣的活動受到了學生們的歡迎。通過這樣的活動,可以增加學生在經典文化方面的積累和精神積淀,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三、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語文教材是傳播傳統文化最基本、最重要的載體,這就需要我們創造性運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內涵,以弘揚教材所蘊涵的傳統美德,品味和積累祖國語言文字,設計好相關的語文學習的活動方案,為學生創造綜合學習的機會,尋求傳承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努力營造語文課堂的文化氛圍,讓學生領略傳統文化風采,接受人文熏陶。
一旦,每堂語文課都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微略景觀,那么,學生將會在語文課堂流連忘返,這才是真正的高中語文教學,也是在語文課堂上弘揚中華文化的第一步。
四、以綜合實踐活動為載體,拓展教學研究空間
為了充分發揮語文教學的認識、教育、娛樂、審美功能,在抓好文化課堂教學的前提下,我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舉辦語文學習文化沙龍,交流讀書心得,尋求讀書知己。@些活動,給學生以展現才智的機會,讓他們領略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自身的價值。
為了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和良好的素質,我們開展了許多綜合實踐活動:1.安排古詩文誦讀比賽。各班挑選出5位選手,組隊參加年級比賽,由多名語文教師組成評委。比賽題型有必背題、接龍題、搶背題、表演題等。以背誦多、準者為優勝,并張貼獲獎者的名單和照片。2.古詩文知識比賽。內容涉及詩詞發展演變中的常識、詩人介紹、代表作品、風格流派、藝術手段、文化視點等。3.古詩文名句填空比賽。4.古詩文書畫作品展。為了營造濃厚的文化氣息,將詩文和書法結合,給學生以美的熏陶,我們在全校范圍內舉行師生古詩文書畫作品展。5.充分利用春節、元宵、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讓學生挖掘和整理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自覺參與傳統節日的各種實踐,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加強與家庭內成員和家庭外成員的溝通交流,弘揚民族文化,增進家庭團結和民族團結,提高民族凝聚力,以達到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比如:上元節吃湯圓放花燈、三月三上巳節、五月五端午掛香符賽龍舟、清明節前的寒食節、七月七乞巧節、江蘇中秋節的摸秋、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九月九重陽節登高……
最后,還可在考試中滲透文化傳統的內容,并以此作為導向,讓學生去關注、關心傳統文化,這一點在必修教材中已經有所體現。比如《優美的漢字》《巧妙的對聯》等專題的設置,就可以促使學生關注我國的漢字文化。
中圖分類號:G632.0?搖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17-0263-02
建構主義理論非常強調個體內在發展與外在情境的關系。創設適當的情境,是老師指導藝術的重要體現。歷史具有的人文性、規律性、連續性、因果性、結構性、可比性、故事性等特征,使得對其通俗的閱讀、認知和理解不會有太大障礙。經過新課學習后,學生基本上能獨立閱讀,逐漸從感性到理性深化認識,完全能夠進行自主總復習,關鍵老師要有正確引導。高三歷史的復習課應力求個案典型,把握熱點,精而通透,重思維方法示范而淡知識容量堆積,深入淺出,舉重若輕,有條不紊,循循善誘。把課改經驗和理論大膽、創新地運用,讓師生都從身心疲憊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更好的精力思考而不是記憶。
一、準備條件
首先是心理上的調整,主要包括獨立自主的意識,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責任感,并調動一些非智力因素參與,如動機、情感、興趣、意志等。現在考試不只是智力評定,也是個人綜合素質的檢閱。總復習對學生而言是一項重大的挑戰,也是鍛煉自我的良機。要求學生擺脫依賴心理,正確面對壓力,恰當定位老師指導與自我探究;既要“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又要“在戰術上重視敵人”;既要大開大合,有整體全局觀,又敢舍敢求,有精益求精、舉一反三的意識。
其次是知識和方法的積累。對所學知識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能定性定類辨別一些重要史實,即區分其性質和類別;能定向定序地認識事件的發展過程,抓住基本線索;定度定量地把握事件之間的聯系,明確事件的影響和地位。在平時新課學習中,不僅要積累知識,更要注意學習方法,鍛煉能力。學會一些常有的歷史分析方法,如比較法、因果法、圖表法、階級分析法、辯證評價法等,具備一定的發現、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藝高”才“膽大”,這樣,學生在總復習過程中才不會手忙腳亂,有心無力。
學生的自主復習能力得益于老師平日教學思想和指導思路的改進,在自主總復習中更離不開老師的經驗與建議,但這是戰略上的高瞻遠矚,宏觀調控,運籌帷幄,而不是事必親躬,越俎代庖。真正上考場沖鋒的是學生,各種能力需要得到鍛煉的也是學生。學生的心理狀況不穩定,易受種種因素影響,對復習的進程和效果影響很大。所以老師要注意和關心學生的心理和精神狀態,適時適當地進行正面或側面交流,多鼓勵、幫助學生分析和解決思想問題。同時,對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應有清醒的認識和正確的態度,客觀地、具體地分析成因,并做出相應的指導或要求。學生的充分發展是我們的目的,而尊重學生、遵循規律則是達到目的的必由之路。
二、實施步驟
1.自我評估。總復習開始之前,學生首先要有“自知之明”。主要包括平日歷史知識的積累程度,自學探究的能力水平,自己的興趣、意志、氣質、性格等方面的特點,從而確定符合自己、個性化、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學生應養成經常反省自我的習慣,只有自己才最了解自己,或者可以發現問題,或者可以增強自信,都是不無裨益的。
2.制訂計劃。計劃是執行的綱領,行動的重要依據,有了計劃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總復習是一項復雜而系統的工作,歷史教材包括世界史、中國古代史、近現代史共五本書,內容知識點多,時空跨躍度大,一定要有比較具體的時間表,確定相應的進度。計劃應該超前制訂,目標明確,針對性強,切實可行,而且富有彈性。要考慮多泛讀而不是死背,以求熟能生巧而夯實基礎;適當精析典型、重大的問題以提高技巧,鍛煉能力;兼顧練習穿插,注意與政治、地理相互聯系。對于復習參考資料,內容結構大多相近,只要一種新而系統、自己適合、重理解分析和方法示范的就行了,有適當的練習檢驗復習效果,開闊視野,提高解題技巧。資料用好比用多更有效,決不要朝三暮四,貪多求全,題海戰術,要善用時間,講求效率。
3.合作檢查。個人執行計劃是否到位,是否有效,需要自我反省、檢查,有時更需要外在的,尤其是來自老師和同學的激勵和監督。合作學習是實踐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師生共同構建學習主體的過程,個人自主復習并不排斥合作學習小組發揮學習共同體的創造性。小組內可以實行任務分割,結果整合,分工合作,資源共享,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確保個體復習的質量和進度。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相互討論,取長補短,相互檢查,提出改進意見。為學生提供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并注意適當引進競爭機制和激勵性評價,增強任務意識、開放意識、責任感及團結合作精神。
4.總結反思。復習到一定的階段,一定的內容,需要及時總結反思。總結反思是為了提高,既要把在復習中的大量內容加以概括,整理、提煉,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歷史知識和結構,肯定成績和經驗,實現升華,同時又要明確不足,吸取教訓。對復習過程中發現的不太懂的問題,決不能麻痹大意,囫圇吞棗,不懂裝懂,要大膽置疑,迎難而上,既可獨立思考,也可積極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溫故而知新”,這就是復習想要的效果。到最后的臨考時期,往往以思考、回憶為主,用歷史思維對任意內容自然展開,融會貫通。
總之,在老師營造的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生自始至終積極參與活動,而且掌控全局,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面對權威性日益淡化的高考,大膽讓學生自主總復習,以促進其綜合能力和真實個性發展,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環節,也才真正體現高考的甄別性和選拔性,不僅是對學生負責,也是對國家負責。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4)03-0008-02\
美國公共政策學者查爾斯?默里在其《文明的解析》一書中,用嚴謹的數理統計方法,在近三千年的人類文明史上,篩選出了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四千余人,并精彩地分析了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各自領域取得如此成就,就在于他們自身及其所處社會環境具備了四個共同的因素:①目標;②自;③組織結構:原理、技巧、工具;
④真、善、美。 筆者這里提出來的地理高考備考策略的再反思,就是從以上四個角度來思考和檢視,結合對地理高考大綱和說明的解讀,試圖為實際的高考備考策略帶來一些有價值的構建。
一、注重對高考考點的全面、準確復習和領會
地理高考大綱和說明里規定的考試范圍即各個知識考點,包括中學階段所學的各種地理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和規律,以及地圖知識(屬于地理工具)、區域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等,屬于地理學科的“組織結構”。因此,在高考備考的課堂復習中,明確目標、任務分組合作和展示、糾錯和點撥提升、達標反饋等過程都應以此為基礎,強調全面、準確地復習,抓好基礎知識,做到熟爛于心,并引導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網絡。掌握主干知識總是建立在全面的基礎復習之上的,只有通過一系列的課堂聽課、筆記、練習、復習、識記、思考、糾錯、測試和總結等活動來達到。通過這樣的復習過程,學生復習的效果往往在第一輪快結束的時候就表現出來了。
為什么有些學生在解答試題的時候,會感覺對題意總是一知半解,試題讀不透、讀不懂?一道試題涉及的概念越多、各因素的關系越復雜,學生就越不知所云。根源就在于基礎知識不扎實。以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經驗為例:一個人在欣賞某件繪畫作品的時候,如果他對這門繪畫藝術的知識、歷史以及創作方法和技巧有一定了解,他就能較好地去欣賞它,判斷出這件作品是優秀還是低劣。同樣的,只有當一個學生把基礎知識和有關技能充分掌握了以后,才能快速、準確地讀懂題意,有效提取材料里的地理信息,從而達到“看透”命題人的意圖。
所以,為了使考生對試題快速準確地作出反應,成竹在胸,只有首先做到對考試大綱各考點作出全面、準確地復習,構建好自己的知識網絡。因此,應首先記住一些重要的基礎知識,特別是主干知識,才能在遇到試題后馬上聯系知識、運用知識。高考復習如果計劃進行兩輪,那么第一輪復習要狠抓基礎,第二輪復習則根據情況分成若干專題,在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回歸基礎,這就是所謂的“基礎意識”。如果并不打算搞“兩輪制”,那么在所有考點復習完成后,在考前一個半月,即在四月份,除了要認真做好平時的測試與分析之外,還需要專門安排一定的課時,指導學生對著考試大綱各考點認認真真地“查漏補缺”,檢查每個考點的掌握情況,而一些重點、難點內容恰恰又是記憶量很大的,如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和成因等,那絕對是繞不開的,要求必下苦功記住。
對中等及以下的學生來說,到了復習的后面階段,還要主動把時間和精力重點放在“我能夠得分”和“應該得分”的考點上,如區域地理、人地關系、產業區位、旅游地理等,而對于部分難點如地球自轉公轉等,則因為整個試卷中所占分值比重小,要選擇放棄。此外,經驗表明,引導學生持之以恒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積累本”或問題“糾錯本”,這對于關鍵的基礎知識和能力的準確掌握確實是行之有效的。
二、注重有關答題能力的規范訓練和總結
高考應試不是搞學術研究,要去探索人類未知,主要還是要求考生做好別人已經命好的試題,考分越高越好。所以,應試能力是可以通過訓練來提高的,把高考大綱和說明所規定的各層次地理能力都要轉化為考生的應試能力和技巧才能實現考“高分”的目標。整個復習過程實質上就是按照高考大綱和說明里規定的考核目標和能力要求進行嚴格的規范訓練(包括各種測試)的過程,面對各種試題,要加強針對性,增加實戰經驗,不斷提高應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地理高考命題所依據的素材,大多是選擇近些年來發表的地理科技論文、不同層次的教材、專題地圖冊或地理時事等,以保證高考試卷試題的新穎和原創,既體現生活化要求,又突出了以能力立意的目標。各種地理地圖和數據圖表等都是地理特色工具,復習時能夠做到圖像、圖表與文字的相互轉換,千方百計提高地理的學科交流和表述能力;區域地理雖不直接考查,卻是試題的落腳點和載體,在一份試卷中所占的分值比例相當大。
根據地理高考明確規定的考核目標,考生的表述能力、邏輯能力和創新能力是重點,在平時復習的各個環節中,加強地理書寫表達能力的培養,一刻也不容遲緩。要求準確使用相關的地理學科術語,不用口語,角度多樣,層次分明,邏輯清楚。而這恰恰又是中等及以下層次的學生最薄弱的環節,分值占了一半的問答題往往成為他們平時訓練時最害怕、最不愿意做的試題,樂于等待教師來公布答案。我們知道,問答題比選擇題更加能反映出考生的全面水平,反映出了一個考生到底“學沒學過地理”。在復習過程中,需要經常鼓勵每個考生重視非選擇題,勇于作答,認真作答,否則失分會相當嚴重。在每次講評的時候,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來研究參考答案,根據評分細則,思考應該如何答題,一個問題分幾個要點,如何展開表述。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有些要點在課本里可以找到相似的語句,不妨盡量采用課本中的語句去回答;答題要點可以標上數字序號,把自己最有把握的要點寫在最前面;書寫內容既要做到具體,又要學會在一定的場合適當地模糊。平時對參考答案可以多模仿,對課文出現的重點語句要多記、多背。
在復習一個考點的時候,做到聯系有關高考試題和經典模擬題來展開;每道試題的講評,則不妨要求很快地搞清楚該題涉及了哪些考點要求,進行知識點與試題的關聯。不論難題還是易題,首先要“讀懂題”,這對獲得考試高分非常關鍵。切不能匆忙應戰,審題要慢而細,這樣做題才能快而準。堅持審題要“讀”題而不是“看”題,沉著認真、細致耐心地準確讀取關鍵詞,注重細節。做題時,先讀材料還是直接先讀題干,還是以“誰‘短小簡單’就先讀誰”為原則,提高審題效率。在審清題意之后,立刻與大腦里已有知識建立聯系,充分調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儲備,再按照一定“模式”進行創造性地答題。
三、注重積極的價值觀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的養成
按照課程標準的理念,突出了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和培養,這對“終身有用”的教育目標更有意義。如何認識一個人在家庭、社會和宇宙中的地位,這對于充分發揮一個人的主動學習和探究的潛力及興趣至關重要。同時,還要著力培養學生對美的正確而敏感的感知。
在整個復習過程中,要努力建立一種價值觀,即推崇自主復習能力和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鼓勵獨立思考和大膽討論,充分表達,樹立正確的知識觀,要求每個學生活躍、積極地參與到這種班級學習文化或價值觀的構建中來,培養一種“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的觀念,敢想敢學,而不是消極應對,或者認為“知識無用”。鼓勵他們相互學習,相互競爭,相互促進,“天生我材必有用”。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目標,包括成績目標和人生目標,目標寧要“遠”但未必都是“大”。古希臘一個不知名詩人曾說,“在卓越的大門前面,眾神放置的是一盆汗水。為了一圓大學夢,成就遠大的人生夢想,鼓勵勤奮學習,勇于挑戰。培養考生對自己學習生活的神圣感和使命感,以便專心致志、持之以恒地去追求學業的完美和卓越,而這也是能夠得到全社會贊許的。
平時復習的時候,怎么考就怎么練,到了高考考場,就是怎么練就怎么考,做到自自然然的考。有的學生在復習過程中,信心容易受到各種無法排除的不良因素的干擾。比如,有的人由于自身的認識問題,好高騖遠,學風浮躁,容易自滿,結果導致在基礎知識和技能方面不肯腳踏實地做足功夫而知識漏洞百出,只是他們身受其害而不知,喜好空談方法和技巧,好走捷徑;有的人不明白前進道路是曲折波動的,結果遇到暫時的低谷,就容易動搖和消沉,看不到長遠和轉機,不相信自己,輕易認為自己高考沒有希望;有的人遇到疑難點就回避,學習的心態不積極、不開放,常抱僥幸心理。當初的復習計劃沒有持之以恒地執行,造成各種問題積重難返,最后信心全無,干脆選擇放棄;有的人復習的時候還“死要面子”,害怕在同學面前暴露自己的各種知識問題而落人恥笑,不敢多疑多問,而是捂住問題。其實,在平時訓練中不妨多出問題,暴露問題,并勇于正視問題,不斷糾正錯誤,這樣才能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能力,到了高考考場才能實現少出問題。
越到復習的后面,越要調整好考生的狀態,不可讓急躁成為大敵。科學用腦,合理休息,這時最需要的是輕松又充沛的活力,做到有準備、有把握,有信心、有勇氣,保持心理的適度緊張。要讓考生清楚地認識到:高考絕對不只是知識和能力的選拔,同時也是考場上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的選拔。
本文以默里所揭示的人類取得卓越成就的四個因素為角度,結合對地理高考大綱和說明的解讀,對地理高考備考策略進行了深刻地再反思,為高考備考實踐帶來了一些很有價值的構建,結論或許稍顯“平庸”,但正因為如此,才值得在備考復習過程中時刻保持,因為它最容易受到忽略。例如,復習要抓好主干,但前提是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全面掌握;注重地理知識的識記和積累;要加強應試技巧的訓練,規范答題;答題要注意細致“讀”題;強調勤奮學習,建立平等而積極的價值觀;考前心態調整,等等。
參考文獻:
近年來,在農村中小學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素質教育雖然得到了有效實施,但我們還不難發現,在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下,學校一味追求升學率同時,學生的綜合素質受到極大的影響,責任意識淡薄,社會道德衰退,特別是網絡對未成年人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未成年人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營養不良,而且不同程度表現出浮躁、迷茫等心態,面對這些,我們要引起重視并嘗試如何解決。
處在記憶力最佳狀態的兒童,即使不引導他們記住有價值的國學經典作品,他們也會去背誦廣告詞、流行歌曲。因為重點不在理解,而在記憶,所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與“小貓叫,小狗跳,貓叫狗跳好熱鬧”的難易程度完全一樣,而前者對文化生命而言更有意義。經典名著有益于人格智能的培養和對文學造詣的訓練。讓兒童自小就接觸最有價值的書、永恒之書,只要有價值,不管深不深,讓兒童多念、多反復乃至背誦。只要能背,不管懂不懂,這些內容不僅會存入大腦記憶,而且會烙印在潛意識里,而潛意識的妙用就在于無需經過意志的運作,能直接地、默默地、自然地影響人類的思維和行為。所以兒童讀經,選擇古代圣賢的智能精華是正確的。讀經兒童“有口無心”,沒有考試的壓力,亦不必要求理解,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文化教育的目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與其讓學生浪費時間在那些沒用任何意義的東西上,不如讓其潛移默化記住這些經典,這樣既可以快樂的學習,又可以影響其一生,這豈不是有利無害。
一、國學經典學習打好了學生的語言文字基礎
在小學低年級誦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經典,可以明顯、快速地增加識字量。比如我校三年級孩子一個學期可以學會《千字文》,即認識近1000個漢字,在我校誦讀國學經典兩年,即可自然輕松認識3000多漢字,相當于達到小學六年級的識字水平。中國古代文明很多都是有文字記載的。通過誦讀經典名作,學生不僅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知識,知曉方方面面的道理,而且可以對小學語文課文的學習得到有益的補充,從而提升自身的語言文字素養。“出必告,反必面。”(《弟子規》)中的“反”字,是通假字,即“返”的意思;“面”則在詞性上發生了變化,這里用作動詞,作“照面”解了。而不讀這些幼學啟蒙讀物,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恐怕是很難有機會搞懂這些的。
二、國學經典學習,大大提高了孩子的思想文化素養
如今,外來文化、網絡文化等所謂“流行文化”對孩子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少孩子不但在文化素養方面出現嚴重“營養不良”,還不同程度地表現出浮躁、自私、好逸惡勞等不良心態。青少年最容易受西方思想和文化影響,一味追求個性化,以自我為中心,忽視了自身修養和社會責任感。國學經典中蘊涵了中華文化的精髓,既有“仁、義、禮、智、信”這些塑造完善人格的要求,又有“厚德載物”、“和為貴”等人生指南的義理和修身養性的準則。
三、國學經典學習幫助孩子了解中華歷史知識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要用很少的文字將其概括實屬不易。然而,《三字經》中的從“自羲農,至皇帝,號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茲。載治亂,知興衰”,僅僅用了300 個字,就將一部中國古代史的發展脈絡比較完整地揭示了出來,實在是令人稱奇叫絕。毫無疑問,小學生在誦讀和學習《三字經》的過程中,也同時學到了小學教材中所學不到的厚重的中國朝代更迭和歷史發展的因果關系的知識。
四、國學經典學習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盡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也會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學習態度的教育,但很難做到比較具體而又全面。而在這方面,我們的前人已經做了很好的總結。像《弟子規》中所倡導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讀書方法,可謂至理名言,不能不知。就小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形成而言,我們在國學中也同樣找到大量的教育素材。通過國學典故中的生動事例對學生進行生動的國學教育,避免那種老生常談的簡單說教,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
五、國學經典教育,促進學校、家庭的和諧
國學經典中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與自我內心的關系等內容都有著十分系統的論述。“天人合一”講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和為貴” 提倡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淡泊明志、寧靜致遠”追求人自我內心的和諧。可以說,和諧是國學經典的主旋律。現代我國所提倡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榮辱觀”、 “和諧社會” 等,基本都能在傳統國學中找到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