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7:20:1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醫院行業競爭格局,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零售藥品市場目前處于一種互補的局面,主要原因是,一、近幾年國家對于醫藥領域的不斷改革所致,客觀上因市場越來越強烈的消費呼聲,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實際上醫藥領域關于價格之爭早有論述,由于長期的壟斷與計劃經濟所捆,導致醫藥零售也在嚴禁之中,如今政策的變化,加上行業的調整,已經出現零售多方面發展的局面,這樣一來,就出現競爭的態勢,競爭帶來服務與利益的雙重轉變,所以整體零售出現良好的互補競爭局面。二、醫藥產業的迅猛發展,給行業市場帶來非常強大的沖擊,醫藥行業可觀的利潤也是醫藥產業發展的動力,在大量醫藥企業誕生的同時,藥品短缺的時代也告終結,所以也給醫藥零售的發展帶來機遇,行業的迅捷發展,促使行業開展互相學習與競爭。三、醫藥零售業營銷工作的開展,大大加快零售藥品的銷售力度,加上老百姓對于身體健康的日益關注,使得藥品零售上升迅速,醫藥支出在整個消費支出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老百姓關注藥品比任何時候更加突出,所以消費也促使醫藥零售的向前邁進。 零售面臨“三國演義”
最近,市場紛紛推出新的醫藥零售舉動,OTC市場大有風起云涌之勢,零售即將面臨“三國演義”。我們了解到目前市場的三種布局,一是醫院藥品的銷售;二是平價藥品連鎖銷售,三是有醫療保險的藥店銷售,三種零售藥品銷售,即將展開的各種營銷戰術將上演藥品零售市場的“三國演義”,主要競爭的態勢已經非常明顯,各路群雄準備在醫藥零售的戰場上交戰一番。
由于平價連鎖與買場的進入,導致價格優勢的平價市場迅速占領有利位置,靠多種經營的手段,靠低價的促銷手段,靠優質的售后服務手段等,區別于傳統的藥品零售,敞開式的管理方式,更加透明的經營理念,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感受,由于政策的支持,降低藥品批發環節,直接讓利消費者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擁護,許多消費者提籃采購,形成強大的藥品銷售勢頭,可以說,平價藥店的展開,直接刺激其他零售的相對調整,最具有號召力的“零差價”銷售的宣傳,確實增加了不少競爭的砝碼。
對于平價藥店的高舉高打,醫院藥品銷售也在緩慢改變策略,由于院外雷聲陣陣,導致醫院處方流失現象已經到了關鍵時刻,據不完全統計,從醫院里流失的藥品量已經高達15%-20%左右,平時靠藥品支持的醫院怎么也坐不住了,通過不同的手段挽留消費者,同時也在采取降價措施與提高藥品流轉質量,通過醫生的作用,對付外面的陣陣吆喝聲。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醫藥分離政策的展開,醫院最終將在藥品零售或經營上有自己的優勢,畢竟看病與買藥是兩碼事,但是目前的競爭已經無法避免。
零售藥店還有一些以醫藥公司為代表的藥品零售經營企業,在這樣的競爭壓力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主要的優勢是牌子老,信譽硬,靠國家傳承的老本在市場中立足,但是越來越開放的市場壓力下,靠坐等已經不能夠適應這樣的競爭格局,所以醫藥零售企業通過圈地形式,迅速占領地盤,加大連鎖藥店的布控,同時爭取到了醫療保險的使用權,由于醫保的使用,目前對于這塊的價格尚沒有太多的調整,但是也是箭在弦上,無法抗拒一陣陣降價風潮,最終也要展開競爭,擴充實力,加入零售市場競爭的格局。
事實上,此前,新疆醫科大學作為新疆最有名氣的學科醫院,已經整合了新疆醫療市場中的行業醫院――鐵路醫院,同時,原來在新疆中醫市場居于龍頭地位的自治區中醫院,由于新疆醫科大學整合新疆中醫學院之故,區中醫院也一并納入新疆醫科大學的麾下。
另外,市場上還有消息傳出,今年末明年初,在國家有關企業不能辦社會職能的有關政策指導下,新疆醫療市場將會有更多的企業、行業醫院將會走入市場,屆時也將有更多的企業醫院歸入自治區人民醫院及新疆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這兩所區內龍頭醫院的品牌之下。至于它們的具體大名,自治區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告知,在正式整合文件還沒下達之前,暫不便透露。
而在這之前,作為新疆另一家龍頭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簡稱區醫院)在今年上半年已經馬不停蹄地整合了2家企業、行業醫院。
2002年9月10日由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批準,區醫院整體接收新疆卡子灣皮革公司職工醫院,并更名為“自治區人民醫院卡子灣分院”。
據悉,原新疆卡子灣皮革公司職工醫院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是卡子灣這一帶技術、設備等首屈一指的一所職工醫院,在周邊30余個單位、近10萬人的人群當中頗有口碑。可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隨著新疆卡子灣皮革公司經營的日益滑坡到最后破產,卡子灣醫院也面臨醫院環境破落不堪,醫療設備老化、技術人員大量流失的停業境地。
此種情況下,自治區黨委、政府為了周邊百姓的就醫之便,批準了由區醫院接受卡子灣醫院的申請報告。
與卡子灣醫院的被整合不同的是,區醫院所整合新疆交通醫院則有了較為復雜的經歷。
據了解,新疆交通醫院原是由新疆交通廳統一財政撥款,主要負責交通行業的職工醫療、保健,同時也面向社會進行一些小型綜合醫療服務的二級醫院。曾幾何時,交通醫院由于與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的合作,使自身名聲大澡,吸引了眾多骨科患者。但隨著醫療市場的競爭日益激烈,這種行業醫院為交通廳帶來了沉重的財政包袱。區醫院分院有關負責人告知,當時交通醫院自設床位空置率達到50%左右,其自身已陷于難以為繼之狀。
2002年為切實減輕國有企業的社會負擔,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工作的意見》(國經貿企改[2002]267號),《意見》規定"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大中城市和工業、交通、建筑等獨立工礦區地方國有大中型企業自辦的普通中小學校、醫院等公益型機構一般應在三至五年內從企業中分離出去" 同時規定符合當地區域衛生規劃的企業自辦醫院,既可從企業分離出來實行產業化經營,也可按照自愿的原則,由企業與當地政府協商移交,將醫院的資產、人員成建制移交當地政府,由當地政府統一管理。
在此種背景下,新疆交通醫院作為行業醫院便努力與一直有著協作關系的北京積水潭醫院謀求整合。經過幾年的商談,這種整合最終未能如愿。2005年底,經過一年半的磋商,在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的批準下,新疆交通醫院最終正式移交區醫院。
有關資料顯示,新疆醫療市場有14家左右大型企業、行業醫院,目前已被龍頭醫院整合的企業、行業醫院已有5家左右,其中在被整合的企業、行業醫院之內,以煤礦醫院為代表的企業、行業醫院已在醫療市場中自起爐灶;其余的以石化、八鋼醫院為代表由于企業經濟效益良好,現在仍然隸屬于企業的羽翼之下。
擴大醫療市場份額
在今日的醫療市場中,龍頭醫院同樣面臨來自本土的醫療巨頭、民營醫療新生代以及外來醫療大鱷的競爭,因此龍頭醫院整合企業、行業醫院的主要原因既為了執行國家相應的有關政策,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醫療份額。
據悉,就在日前,區醫院整合的卡子灣醫院剛剛由自治區人民醫院分院之名更名為自治區人民醫院米東新區分院。當記者問及區醫院米東新區分院的有關負責人為何要更名時,他這樣告知記者,他們這里距離米泉3.5公里、距離東山區4公里左右,周圍面對的是30多個單位、企業,5公里半徑內約有計10萬余人口。米東新區里有烏昌一體化進程中最有發展潛力的米東新區開發區,這一帶隨著經濟的帶動,人口的增長速度非常快,因此醫療市場的潛力也逐漸增大。區醫院在這里設立米東新區分院,名副其實地為自己設立了一個東大門。
由于預見出這樣一種市場潛力,區醫院在接收卡子灣醫院后便投入500余萬元對原卡子灣醫院1萬余平方米的醫療病房進行從內到外的整體裝修。今年又由政府和總院共同投資2千余萬元修建的集門診、住院、康復為一體的1萬平方米綜合病房樓也正在建設之中,綜合病房樓完工后,該醫院總體治療空間比以前大了一倍,區醫院將把其米東新區分院由原來的一級醫院升格為二級醫院。
新疆醫療的傳統市場分布歷來如戰國一般分列收編了來自南與來自北的兩路病人。因而也就形成了兩大龍頭格局。新疆醫學院(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基本上占領了自北到首府來看病的患者;區醫院則收編了自南來首府看病的患者。現在交通醫院被區醫院囊括后,這里離新疆醫學院只有3公里左右,這無疑是在新疆醫學院的腹地占據了一塊根據地,區醫院現在定位原交通醫院為自治區人民醫院分院,除了投資上千萬元進行重整裝修外,現在又投資2千余萬元建設20多層的門診、病房綜合樓,有關負責人告知,他們很快將要把原交通醫院這個二級醫院升格為三級醫院。由此我們可以得知目前區醫院在新疆醫療市場上的布局。
腫瘤醫院自成立之時就是新疆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之一,現在已成為自治區首屈一指的腫瘤專科醫院,新疆醫學院醫管處負責人認為,被整合的新疆醫科大學的其它附屬醫院的定位一般不會象新疆醫學院一樣成為大型綜合醫院,而應該象腫瘤醫院一樣突出各自的大專科小綜合的特色。新疆醫科大學的整體品牌品也會在這種整合中逐漸擴展,自己的醫療市場份額更會在品牌擴展這中擴展中逐步增大。
萬眾矚目的新醫改方案終于在春節前獲得通過,新醫改是影響醫藥行業長期性的事件,而且這種影響是漸進的、持續性、全行業的。受利好消息刺激,上周四開盤后醫療設備類股票全線迸發,紛紛居于漲幅榜前列。至當日收盤,醫療器械漲幅達9.83%,世榮兆業、萬東醫療、通策醫療、新華醫療均收于漲停,醫藥板塊也大幅上漲。醫藥股整體雄起絲毫不令人意外,因為近期幾乎每天都會有同樣的場景發生,比如汽車、電力、化工、紡織等板塊,只是醫藥板塊的影響力顯然就要大得多。
行情不再“見光死”
在醫改方案出臺之后,醫藥股并沒有與日前3G板塊一樣走出“見光死”行情是有原因的。首先,在經濟處于調整周期時,各行業都面臨業績的大幅下滑,而醫藥行業影響相對較小,業績優勢比較明顯;其次,醫改屬于民生工程,政府的投入是超預期,并且對行業的影響時間長,范圍廣;另外,醫藥股的大幅走強也和近日大盤的持續強勢分不開的。
針對醫改的內容,方案明確了今后3年的階段性工作目標: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衛生可及性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居民就醫費用負擔明顯減輕,“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明顯緩解。會議還決定,從2009年到2011年,重點抓好基本醫療保障制度等五項改革。后市各項細則的逐步出臺將有利于行情的繼續展開。
醫改五項: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品報銷目錄。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充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為保障上述五項改革,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
最大亮點在于提高了醫療保障水平
3年內使城鎮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
根據銀河證券的測算:目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財政補助水平為每人每年80元,并由參保個人支付20元,籌資標準共100元,如今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如果按照同樣的比例計算,那么籌資標準為每人每年150元,相當于提高了50%。(城鎮居民的實際補助標準各地差異較大,不能一概而論,我們保守按照實際補助籌資水平提升20%估算)。在此假設條件下粗略估算,即使不考慮提高報銷比例和支付限額帶來的好處,僅僅籌資標準的提高就可以增加年籌資額500-600億元,按支付比例80%,城鎮居民報銷比例60%,新農合報銷比例40-50%計算,2010年報銷人群花費的醫療費用的增量(符合報銷條件部分)比2009年要增加1000億以上。
到2010年,在醫保覆蓋面基本到位的情況下,提高保證水平是確保醫療行業發展速度的最確實因素之一,將有效抵消經濟下滑帶來的收入增速減慢的影響,而從更高的層面看,醫療保障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百姓的后顧之憂,從而為促進內需、防止經濟下滑做出巨大貢獻。
基藥制度建設影響行業格局
《方案》指出未來三年將“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基本藥物目錄遴選調整管理機制和供應保障體系。將基本藥物全部納入醫保藥品報銷目錄”。推出基本藥物制度是衛生部2009年的重點工作之一,我國將制定并頒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09版),并在基層醫療機構推行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將引發藥品消費市場下沉到農村和社區衛生中心等基層終端,給市場格局帶來結構性變化。對于生產環節,進入目錄的產品將獲得擴大市場占有的機會,而統一配送則會導致該領域商業流通環節的整合,有利于提升行業集中度。
醫療器械將是最大受益者
《方案》強調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重點加強縣級醫院(含中醫院)、鄉鎮衛生院、邊遠地區村衛生室和困難地區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
我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醫療保障體系的建設為醫療器械行業發展提供巨大空間,未來幾年醫療器械市場能夠實現快速增長。2009年也將是醫療器械行業快速增長的一年。2008年11月23日,衛生部網站上公布了國家計劃新增48億元支持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信息這將增加對部分醫療器械產品的投資需求,部分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在2009年將有較大幅度的增長。
公立醫院改革方向明確
“醫藥養醫”的體制是醫藥行業競爭秩序混亂的主要原因之一。醫改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醫藥分開”。對公立醫院的改革今年開始試點,2011年逐步推開。這也是此次醫改方案中進展最為緩慢,時間過程最長的一項。目前公立醫院一半的收入來自藥品銷售,2007年全國政府辦醫療機構(包括醫院、社區醫療中心、鄉鎮衛生院、婦幼保健院)藥品收入合計2704億元,藥品支出2513億元,銷售藥品的凈利潤達到191億元。而相比之下,本應體現醫院和醫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水平的醫療服務業務卻虧損656億元。因此,此次方案也提出要推進醫院的補償機制問題。為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此次醫改方案還明確提出了辦醫多元化的方向,未來民營醫療機構有望獲得更快的發展。對醫藥企業來說,不論改革的過程和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可緩解在產業鏈中的弱勢地位,醫院這個最大的藥品終端關系理順也有更利于優質企業。
投資策略
政策面利好已明確,而且超預期。在行業整體利好中,關注公司的內在核心競爭力和醫藥板塊結構調整機會。基于對醫療費用流向和行業格局變化的分析,醫療機構用藥市場將持續繁榮,并預測:受益于大病統籌,醫療機構住院患者用藥市場的增長速度將超過行業平均增速,總體看來,該市場2009年增速將超過25%,其中,醫院住院患者用藥市場增速19.8%,社區住院患者用藥市場增速達34.9%。
一、 醫藥市場發展回顧
波瀾壯闊三十年-醫藥營銷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30年,我國的醫藥產業也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經歷了從僵化的、缺乏競爭的國家計劃統購統銷,到市場開放初期的無序競爭,再到從競爭中逐漸走向規范有序的發展過程,我國醫藥產業的整體水平有了大幅提高,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
自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醫藥行業從計劃經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以來,其發展歷程大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初始階段
從1980年到1990年,稱之為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醫藥行業從計劃經濟逐漸轉為市場經濟,由于社會經濟形態的變革和發展,我國對外資企業采取請進來的政策,許多合資企業開始進入中國的醫藥市場,以天津為開端,史克、史瑰寶、楊森、輝瑞等紛紛進入中國市場。
發展階段
從1991年到1996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更多的外國醫藥企業涌入中國市場,專業化的營銷隊伍在不斷擴大,這時國內的一些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也在改變經營思路,學習合資企業新的營銷理念和管理體系,引進人才,發展和擴大經營規模。
無序階段
1996年OTC概念正式出現,從1996年底開始,零售與醫藥代表的分工逐漸產生并日趨明確,隨著醫藥代表在藥品銷售中作用日益凸現,為行業高額利潤所驅動國內外投資不斷涌入醫藥市場,各種形式的合資藥廠層出不窮,國內藥廠也重新包裝上市,行業精英大規模流動,市場競爭非常激烈,促銷的手段五花八門,比如帶金銷售,禮品捐贈等,醫藥行業的風氣發生變化,醫藥市場比較混亂。
調整過渡階段
從2000年開始,國家花大力氣整頓醫藥市場,前后出臺了國家藥品管理法、醫療社會保險、大病統籌、醫療保險、政府采購等政策和措施,從源頭(藥廠)、通路(商業)、終端(醫院、門診和零售藥店)三個方面分別整頓,并且對醫療保險、社保、醫院藥品的收入百分比等進行控制。中國加入WTO后,隨著部分原有投資的退出和新投資的進入,醫藥行業進入理性發展階段,行業內部掀起整頓浪潮,資本的力量開始發揮作用。
和君咨詢醫藥事業部認為:在整個行業發展歷程中,國民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形成的市場需求,構成了醫藥產業發展的驅動要素;國家在不同時期出臺的產業政策、監管法規和技術標準,構成了醫藥產業發展的規范要素;一次次的技術創新構成了醫藥產業發展的支撐要素;而各種資本力量構成了改變產業格局的變革要素。
醫院強勢引發渠道變革
由于我國醫療資源配置明顯失衡,優質醫療資源集中在大中城市的綜合性醫院和教學醫院,因此這些醫院的自然壟斷地位得到了極大的強化;再加上醫療服務及醫藥需求嚴重缺乏價格彈性,醫療機構便具有了更大的能力將醫療服務價格抬高到邊際成本之上,并擴大患者需求,以謀取盡可能大的經濟收益。在中國,盡管市場化改革已經二十多年,迄今為止國內93% 以上的醫院和衛生院卻仍然是公立的,這種公立醫院一統天下的局面完全是行政管制導致的“高進入壁壘”所致。這些行政管制使得公立醫院在自然壟斷之外又獲得了很強的行政壟斷地位。
另外,醫保定點醫院幾乎全部是公立醫院,定點醫院的確定既有“一次定終身”的特征,又有市場分割的特征(即一定地域內的患者只能到所在區域內確定的幾家醫院就診),這一制度顯然再次為公立醫院創造了行政壟斷地位。
雙重壟斷使得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市場上的壟斷地位相當強大,除此之外,由于行政管制開設的綠色通道,公立醫院在醫療服務供給上的這種壟斷地位又延伸到了藥品零售業務上。在這種情況下,國家為打破醫院的強勢壟斷,進行了多次的藥品流通體制改革,意圖通過渠道結構扁平化和嚴控醫院價格來降低強勢醫院帶來的醫藥高價。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的初衷是為了切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與藥品購銷之間關系、擠掉藥品價格虛高部分水平、砍殺一批管理不規范質量低劣的醫藥和經營企業,最終目的是讓人民群眾看得起病,吃得上安全藥。
每一次變革,都是醫藥產業價值鏈的打破與重組。我國多次藥品流通體制改革的關鍵詞無疑就是“招標采購” 、“快批、快配”、“平價藥房”與“連鎖”。
招標采購作為一種理想的競爭手段而引入到醫藥行業,是藥品流通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其目的是通過公開、公平、公正、透明的操作來解決虛高定價,制止藥品購銷活動中的不正之風,以向患者提供質優價廉的藥品.目前,國家對藥品的招標采購正加速集中到省一級,未來的藥品招標采購會逐步規范。
醫藥“快批”和傳統的商業流通模式相比具有很強的區域適應性,節省了采購各個環節,并且實現了現金交易,是一大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商業業態獲得了長足發展,全國各地的“快批”遍地開花,呈現出蓬勃發展之勢。代表性企業九州通公司甚至在2005年完成了110億元的銷售額。但由于“快批”是坐商,無法走出去對各類終端進行全方位服務,這種商業業態逐漸也凸顯了其弊端,這種情況下出現了“快配”。“快配”則是“行商”,它能夠按照下游客戶的需求,在規定時間內把藥品快速配送到指定地點,這讓下游客戶減少了風險,提高了獎金周轉速度,從而實現利潤增加。目前很多快批公司在向快配轉型,以適應市場的需求。
“平價藥房”被視為最有實力對抗醫院高藥價的一大利器。平價藥房的“平價”秘密在于砍掉了二級批發商,直接找一級批發商談,變“兩票”為“一票”。在批發商這個環節上,一個公開的規則就是“量越大越便宜”,“現金支付相對便宜”,攜銷量優勢和現金優勢的平價藥房可以直接要求減少加價率,同一個品種,一般的批發要加10個點,但平價藥房可能能夠拿到只加2個點的價錢,給自己騰出讓利的空間。在這個環節上,平價藥房可以比別人多10~20個點的讓利空間。但情況不僅僅限于此,讓平價藥房有底氣比別人便宜20%甚至45%的籌碼就是——有時可以將批發商這個環節完全砍掉,直接從總商甚至是廠家進貨。直接從總或者廠家拿貨,一是損耗和退貨方便,二是利潤空間高,而且比在批發商那里多5%~8%的進貨差價,另外,年底廠家還會根據銷售業績進行利潤返點,一般是銷售金額的5個點,甚至更高,這就是為什么以出廠價銷售,平價藥房還有利潤的原因。平價藥房正式成為一種主流的醫藥零售業態,對藥品流通鏈條發起一波又一波沖擊。
藥店依靠政府的連鎖扶持政策和原來國企的資金實力和背后醫藥公司的背景,藥店大規模跑馬圈地,并迅速開始連鎖化經營。形成較大的門店數量和銷售規模從而贏利。其主要特點是依靠連鎖藥店的大規模購進壓低采購價格,以及門店數量眾多而收取包括廣告位陳列位及住店促銷管理費等各種營業外收入贏利。這一時期,進銷差價在贏利中比例減小。以藥品超市形式低價吸引大量客流,以平價為競爭利器、以大賣場多品種大幅度提升單位顧客的購買量,以及多元化銷售其他非藥類產品,收取住店促銷費用等各種非營業利潤等手段。這一階段開始了連鎖藥店民營化進程和真正的洗牌以及集中度的進一步提升。目前大多數藥店在經歷了平價洗牌后,價格基本見底,盈利能力劇減,尤其是價格競爭導致吸客的品牌產品和普藥基本沒有利潤,或者毛利低到不夠經營費用。于是不約而同,連鎖藥店開始了各種各樣的高毛利主推贏利模式。這一贏利模式的特點自營高毛利品種、自有品牌產品、貼牌品種出現為主要標志。
市場競爭帶來模式創新
隨著中國醫藥事業發展漸趨成熟,相關法律日益健全,醫藥市場不斷規范,體制改革逐步深入,再加上入世后,外國醫藥企業對國內市場的沖擊,醫藥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我國醫藥企業開始在運營模式上進行創新,以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并與同行一較高低。
醫藥企業的模式創新主要體現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創新和管理創新。
技術創新
醫藥企業的技術創新主要體現在新產品、新劑型、新工藝及新的給藥方法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我國醫藥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相對薄弱,處于國內市場的無序競爭及國際市場無法立足的尷尬境地,如何盡快完成由模仿到創新的轉變已成為決定我國醫藥企業未來命運的關鍵問題。選擇符合企業自身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也就是從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出發,加強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比如產品創新上,企業一定要選擇與自己的能力相匹配的創新模式。恒瑞、天士力等一批本土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走在了前列。
市場開拓創新
藥企的營銷從本質上說是一種模式營銷,很難說哪種營銷模式是最好的,只是哪種營銷模式適合你,別人成功的模式你照搬過來卻未必有效。因此,變革創新是市場營銷的永恒主體,沒有固定的模式和永遠適用的營銷策略,有的只是差異化的一地一策、甚至是一店一策地去深耕細作營銷市場。
管理創新
醫藥工業的技術創新相當重要,相比較而言,醫藥企業的管理創新往往被忽視。管理創新的目標很寬泛,包括生產要素創新、管理制度創新。前者是指進行社會生產經營活動時所需要的各種社會資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勞動力、資本、土地、技術等,后者涉及體制、機制、經營管理等層面的問題。
創新企業給我們的啟示
中國醫藥產業正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歷史時刻,按照適者生存的基本法則,企業必須創新。創新從本質上講就是一種變化,而企業變化的目的是為了適應變化的環境。但是這種變化是一種漸變,而非突變。它是倚重于企業原有的基礎資源和能力進行的,而不是完全憑空嫁接的。恒瑞醫藥走的是仿創結合的道路,天士力把傳統中藥復方制劑變成了現代人易于接受的服用方便的滴丸劑型,葵花藥業則持續的營銷創新獲得十年的穩步發展,九州通選擇了市場的空隙卻把它做成了一片藍海,先聲藥業以資本利器為自己獲取優質的產品資源,蜀中通過全面的管理創新獲得了進軍第三終端的勝利。總而言之,企業如果要創新成功,就不要盲目復制別人的成功模式,而必須根植于自身的特點來進行變革。
醫藥企業面臨的營銷困惑
近年來,隨著各種行業政策的出臺、醫藥行業同質化競爭的加劇、合資及外資藥企的進入和新醫改的推行,整個醫藥行業進入了一個非常時期,業界人士都在感嘆市場難做。事實上,我國的醫藥市場正處于一個繁榮過后的政策調整期。在中國醫藥企業眾多、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市場環境下,營銷創新變得異常艱難,領先市場的時間正在縮短,成功經驗往往成為明日黃花。在此形勢下,如何面對藥品營銷中的市場困局,尋求有效的破困之策,成了眾多醫藥企業的當務之急。
綜合來看,醫藥企業面臨的主要營銷困惑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藥企營銷思路困擾
根據GMP認證對生產、倉儲和管理進行了改造后,一大部分企業仍處于臨產品結構不合理、產品附加值低、運營資金緊張和市場拓展無力等境地,在市場的激烈競爭中苦苦支撐著內憂外患的雙重考驗。怎樣度過資金難關?如何提升銷售業績?是在一級市場堅守到底,還是到二三級市場另辟天地?是繼續大量申報仿醫藥品低價競爭,還是研發新藥通過差異化發展擴大市場范圍,抑或是通過委托加工方式解決產能閑置?很多藥企業苦尋無策。
進軍終端的困惑
終端為王的提法和國家相關政策對社區和新農合的支撐促使很多醫藥企業進軍終端,以圖通過自建網絡掌控終端的方式來反控市場和渠道。自建營銷網絡這種模式也曾經造就了很多醫藥企業的成功和輝煌,但是大多數醫藥企業所面臨的問題是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管理隊伍難以維系,成本的泥沼導致很多醫藥企業都茫然和彷徨。
渠道環節無力掌控
由于國家對流通體制進行多次改革,我國醫藥經銷渠道的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個省招標配送的指定,醫藥商業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高,全國性物流企業、跨區域物流企業和區域強勢物流企業業正在蓬勃發展,醫藥流通業的區域寡頭壟斷格局將逐步形成。既往的傳統物流體系被打散:經銷商低價銷售、折價出貨、價格倒掛和沖竄貨成為一種常態,渠道客戶和終端客戶忠誠度不斷下降,市場人員怨聲載道。醫藥企業是繼續用“堵”的方法去治標,還是用“疏” 的策略去治本?如何與跨區域的分銷商密切合作實現銷售的有序增長?
藥企面對市場倍感乏力
因為受到降價、招標和新醫改等因素的影響,整個醫藥市場顯得動蕩不安,市場運作難度越來越大,隨著國家對社區和新農合的投入,第三終端市場似乎成為了藥企的新的藍海,但是很多藥企在第三終端試水后紛然鎩羽而歸。一些生產OTC產品的企業企圖通過擴大對藥店的投入來拉動OTC的銷售,但是促銷費用的上漲也讓otc企業叫苦不堪。從醫療市場的份額分解來看,醫院市場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由于國內醫藥企業對產品的研發和質量控制乏力,導致大部分醫院高端市場配置醫藥企業少的可憐的營銷資源?這些都成為醫藥企業心中的痛。
既往的銷售模式失去昔日的作用
以前很多醫藥企業為了減少市場投入,采取了總總經銷的商業合作模式,簡單的模式雖然管理起來很是經濟,但是現在隨著市場的變化和政策的變化簡單的總經銷或總模式已經失去了昔日的輝煌,企業單一的依靠總經銷或總模式無法完成對市場的有效覆蓋:總經銷商或總商只對自有網絡內的銷量大、利潤高、貨款安全的網內客戶進行覆蓋,對網絡以外的客戶無法企及,導致產品在當地市場上的成長遭受了無情的扼制;渠道過長,市場信息反應緩慢,層層加價,導致最終零售商的利潤空間不大,沒有分銷興趣甚至拒銷該產品。醫藥企業將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全都放在總經銷商或總的網絡里,總經銷商或總會借此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醫藥企業被轄制的沒有辦法,只好殫精竭慮的滿足其要求,哪怕銷售利潤已經捉襟見肘。這樣做法是醫藥企業在對市場進行豪賭,賭的是企業的未來和希望。
既往的銷售模式還有就是招商。現在,招商再也不是企業資金回籠的有效銷售模式。從現在的招商情況來看,招商類廣告的急劇減少、招商會和藥交會成交額急劇下降。2005年《藥品差比價格規則(試行)》辦法實施,“規則”中所稱的藥品差比價,是指同種藥品因劑型、規格或包裝材料不同而形成的價格之間的差額或比值。如果這一制度真正實行起來,這些藥廠就很難再鉆空子了。改換了不同包裝、規格或劑型的同種藥也能測算出最高價。在新的價格管理政策下,以改劑型、規格和包裝材料的招商方式要想成功幾乎不可能。傳統的招商模式已經跟不上新的醫藥時代的要求,其缺乏競爭力的形式已越來越不能承載現代醫藥企業的招商需要,中國的醫藥招商已經進入市場細分招商為主要特征的招商時代,因此,藥企期盼有新的更為有效的招商模式出現。
醫藥企業的營銷困惑總結:
現在醫藥企業是有較好的產品,但是缺乏被市場和消費群體認可的商業賣點和醫學賣點;雖然有銷售隊伍在市場上奮力拼殺,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和缺乏品牌支撐,市場份額獲得極少;雖然已經洽談了和簽訂了很多協議客戶,但是疏于對客戶的分級管理;市場上海量的信息傳遞到公司,都被擱淺或埋沒,沒有有效的利用和分析。
二、醫改催生市場變局
我國新醫改進程
2009年:開始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
從2009年開始,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并實施規范管理。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發育檢查、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后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結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導服務。
2009年:公立基層醫療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
2009年初公布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不同層級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使用率由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從2009年起,政府舉辦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其他各類醫療機構也都必須按規定使用基本藥物。
2009年: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范圍
2009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醫保制度,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保范圍。三年內,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城鄉全體居民,參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用兩年左右時間,將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城鎮職工醫保,確有困難的,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參加城鎮居民醫保。
2010年:城鎮醫保和新農合補助標準每人每年120元
2010年,各級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的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標準,具體繳費標準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將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最高支付限額分別提高到當地職工年平均工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農合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當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以上。
2011年:城鎮醫保基本實現市(地)級統籌
國家將規范基本醫療保障基金管理。新農合統籌基金當年結余率原則上控制在15%以內,累計結余不超過當年統籌基金的25%。提高基金統籌層次,2011年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基本實現市(地)級統籌。
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全面覆蓋城鄉居民
到2011年,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居民,基本藥物制度初步建立,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得到普及,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突破,明顯提高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可及性,有效減輕居民就醫費用負擔,切實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國家新醫改政策
新醫改方案可以基本概括為一個目標,四大體系、五項改革和八項支柱。
一個目標: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四大體系相輔相成,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八項支柱:完善醫藥衛生的管理、運行、投入、價格、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科技與人才、信息、法制建設,保障醫藥衛生體系有效規范運轉。在新醫改的實施過程中,從2009年到2011年,首要工作是重點抓好五項改革。一是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二是初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四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五是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為保障上述五項改革,3年內各級政府預計投入8500億元,政府的醫改財政投入兼顧供方和需方,各占一半左右。具體流向見下表:
新醫改對醫藥市場的影響
新醫改是一個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復雜而系統的工程,涉及到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采購、流通管制、和醫療保障等多個協同領域的架構建設和系統協調,需要政府各部門和國家保險體系協同作戰、穩步推進。新醫改正快速向我們走來,醫藥工業企業和醫藥商業企業都要必須高度重視,仔細研讀政策,積極參與到其中來,根據新醫改的實質性推進對行企業戰略進行調整和營銷模式轉型,只有這樣才能抓機遇,獲得生存和發展的可能,否則將有可能在新醫改進程中被邊緣化,最終逐漸失去生存的基礎。新醫改到底會對醫藥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帶來哪些影響?我們站在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的角度進行分析和預測。
第一是藥品需求總量上升。隨著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以及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和城市社區醫療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將會得到基本解決,被壓抑的醫療服務和藥品需求逐步釋放出來。據初步測算,到2010年,醫改帶來的藥品增量至少在1000億以上,加上行業自然增長部分,預計未來3-5年醫藥行業的年增長率不會低于20%。需要說明的是,醫改增量并非全行業平均受益,大部分會消化在醫療服務市場,受益最多的還是面向醫院以處方藥銷售見長的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
第二是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產業、提高藥品生產流通企業集中度、規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強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建設規范化、集約化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執業藥師制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用藥。顯然醫改會對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構筑更多更高的政策門檻,企業如同鯉魚跳龍門,生死兩重天,加之政府監管、市場競爭和資本并購等因素將會加速優勝劣汰,推動產業集中和競爭升級。
第三是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解決“以藥補醫”是關鍵,其中補醫的概念應當更深刻地理解為補醫院和補醫生。雖然目前還沒有提出詳細的解決辦法,但就其結果來看,它會有效遏醫藥品價格上升,打擊賄賂營銷行為,促進醫藥行業在陽光下健康發展,各個企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提高質量、降低價格,規范營銷行為,凈化市場環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得以好轉。
第五是市場結構發生變化。通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大力發展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醫療市場的結構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最終形成結構合理、分工明確、防治結合、政策適宜、運轉有序,包括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各類醫院在內的醫療服務體系。通過改善醫療服務能力、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可以預測醫改將會推動醫療市場(包括城市醫院、社區和農村醫療)和零售市場(藥店)逐步走向規范,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市場快速發展,而城市醫院的市場壟斷地位將會逐步下降,零售藥店可能會以社區為中心進行結構調整與資源優化,市場總量短期內變化不大,連鎖、平價和服務代表其未來發展方向。
第六是產品結構發生變化。通過對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推進醫藥科技進步三部分內容的研讀,可以預測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原研新藥和專利藥品將會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而仿醫藥品將會受到價格因素的極大限制,難有作為。未來醫藥市場將會形成普藥、新藥(專利藥品)和OTC品牌藥共掌天下的基本格局,其中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產品進入綠色通道,得以快速成長。
綜上所述,醫改帶給醫藥行業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即有機遇,也有挑戰,醫藥企業只有高度關注、積極應對,及時作出戰略調整和營銷模式轉型,才有可能在醫改進程中抓住機遇,規避風險,推動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新醫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面對新醫改的逐步實施,醫藥行業面臨著一次空前的大變革,并購重組、行業洗牌,企業改革、技術更新和政府管控成為未來醫藥行業的主旋律,新醫改后未知的預期和新資本加盟醫藥行業等因素,很多醫藥企業紛紛啟動了組織變革,資本并購、規模化生產與成本領先、發展戰略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銷模式創新等成為行業內屢見不鮮的競爭手段。這是充滿機遇的時代也是充滿挑戰的時代,外部環境不僅帶來巨大政策風險,同時也蘊含著巨大的市場機遇。
從新醫改方案來看,要先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推行基層醫療單位首診制,大病患者在醫生指導下轉診,這樣高端醫院和基層醫院都會在國家醫療保障體系內發揮各自的作用。藥品供應領域,在政府加強投入的前提下將建立基本藥物目錄,以達到廣覆蓋的目標,重點加強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設。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醫藥終端市場將呈現兩極分化現象:以三甲醫院為代表的高端市場和由城市社區、農村醫療機構組成的基層市場。高端市場中創新藥所占比例將逐步提高,而基層市場將是基礎用藥和常見病用藥的主要市場。
醫藥行業將重新洗牌
在新醫改方案中,涉及藥品供應的有三方面:一是制定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二是建立基本藥物的生產供應體系,實行定點生產、定點配送;三是城市社區醫療和鄉鎮以下醫療機構全部使用基本用藥目錄品種,其他醫療機構也要將基本藥物作為首選藥品明確使用比例。基本藥物實行定點生產和定點配送將利于國有的醫藥企業和以前國有的流通企業,雖然很多流通企業已經民營化,但是,這些蛻變的民營企業依然把控著中國醫藥流通行業的主流渠道,未來也將成為中國指定配送的主流。
醫藥市場擴容
新醫改的主旨在于加大財政投入,完善我國醫療保險體制,建全我國醫療服務體制,以及規范和促進我國醫藥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新醫改帶來市場擴容 預計藥品市場將增近2000億。這對于我國的醫藥行業將帶來長期深遠的利好。我國參加城鎮醫療保險人數一直在逐漸增加,2007年急速增長了40%,目前城鎮醫保的覆蓋人數已經達到2.2億。可見,在政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后,醫保擴容趨勢已明顯加快。
直接的醫療保險增量,將以杠桿效應拉動醫藥消費需求的增加。醫療保險只占醫藥消費的一定比例,其間接帶來的醫藥市場增量將更加可觀。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醫保投入的增加將刺激壓抑許久的消費需求,改變人們的醫療消費習慣。從以往“小病不看,大病去醫院”的觀念,轉變為生病就去就診,先去社區醫院或新農合定點醫院,大病轉向大醫院,從而帶動醫藥消費的全面升級。
新醫改也將帶來醫療硬件設施的增加,尤其是改善鄉鎮和農村的醫療設施。預計國家和地方政府直接給二級市場增加的設備投資就達到67.71億元,惠及的醫療機構數達到2.47萬。這將更加有利于鄉鎮和農村醫藥市場的發展,從而間接帶動鄉鎮二級市場的擴容。
普藥市場迎來春天
普藥生產企業一直在成本和覆蓋上煞費腦筋,現在,根據新醫改對基本用藥目錄的強化,普藥企業將迎來希望的春天。對于普藥生產企業來說,最為關心也就是基本藥物目錄。基本藥物目錄中的產品一般是仿醫藥,而仿醫藥往往就是一個品種多家企業甚至幾百家企業在生產。所以基本藥物目錄的眾多品種也成了各普藥企業競爭的目標。近2000億的藥品市場擴將會直接利于以第三終端為主要市場的醫藥企業。但新醫改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在機遇和挑戰面前,如何發展也成為普藥企業最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由于定點生產藥品不實行集中招標采購,直接入圍候選品種供醫療機構采購,這將帶來市場格局改變,對于醫藥企業來說,其產品能否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并成為定點生產企業事關重大。進入目錄的產品,如果是獨家或者壟斷產品,就會有一定的溢價能力和發展空間,而未中標企業將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甚至被淘汰出局。有分析人士表示,基本藥物制度將提升普藥的市場集中度,擁有較多基本用藥品種的大中型醫藥企業將面臨較好的發展機會,而大多數小型普藥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由于基本用藥用量較大而產品價格相對合理,產品銷量有可能出現一次爆發式增長的機會。
強者愈強 重塑市場格局
在新醫改的推動下,我國醫藥企業的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升。 新醫改將給醫藥行業各個環節帶來新格局。在研發領域,國家的新醫改財政投入會加大對于新藥創制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對于一些研發實力強的行業龍頭企業加大財政補貼。此外,SFDA對新藥上市的注冊審批開始從嚴。鼓勵專利藥、創新藥,對制劑的審查進一步嚴格把關。這對于研發實力強大、產品質量優秀的企業卻是利好。因為從嚴審批新藥減少了市場上的很多同類產品的競爭,使優質產品的市場地位不會受到低價劣質產品的威脅,優秀公司擁有了更大的市場份額。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concerning economic hospital management level
【Abstract】 on the level of hospital management mode and management now method,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change manage concept and management concep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 (talents training and personnel system reform,the optimiz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institutions,to deal with the new pattern),so that situation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 will get better development,providing betterhealth service,strengthening of the second class hospitals in market economy condition of competitiveness and service ability,promotes secondary hospital bett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now class hospital(public properties of four,weak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rganization structure unreasonable,embody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excessive tension),only change,the original management idea and the management idea to conform to the new situation,more competitiveit will be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market economy .Management is the basis,bibcock,innovation is the power.
【Key words】new developments in hospital management level
所謂二級醫院就是向多個社區提供綜合醫療衛生服務和承擔一定教學,科研任務的地區性醫院。我國計劃經濟時期,醫療衛生體制壟斷,醫療市場不存在競爭,人民看病難,看病貴,醫患矛盾突出。進入市場經濟時期后,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高水平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需求日益增長。但人民就醫難的問題沒有得到切實的改善,為了逐步打破醫衛壟斷格局,醫衛改制中政府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醫衛領域,培育多種所有制醫衛市場主體,通過競爭逐漸化解看病難,看病貴的壓力,在此條件下,非公有制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如雨后春筍般迅猛發展,我國的民營醫院已經達到1500家[1]。然而又由于二級醫院經營理念的缺失,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的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發展要求和競爭要求,導致二級醫院的市場不斷被私營醫院占領和擠壓,市場占有率不斷下降,2008年衛生統計年鑒中顯示醫院數量是19712個,1級4989個,2級6780個,三級1192個,二級醫院占醫院總數的34.4%,經過對一定數量的二級醫院的調查,現今二級醫院依然存在四大問題:一,公益性質薄弱;二,過度的行政化;三,資源配置和機構格局不合理;四,醫患關系緊張[2]。
在未推行國家醫療改革之前,我國的醫療衛生主要是以醫療為主,預防為輔,醫院以患者為主體,以醫療為中心,人民是有病才進醫院。而在實行醫療改革之后,加之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現代生活方式病的人群不斷增加和范圍不斷擴大,人民預防(治未病)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自身的健康,醫療服務消費早已突破了“有病求醫”的觀念,我國的醫療衛生已經開始向預防醫療方向發展,就是預防與醫療相并舉的新形勢。在這個新形勢下,二級醫院面臨許多機遇和挑戰。在此新形勢下二級醫院就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尋找新的增長點和新的增長方式,二級醫院需要加大改革來適應新形勢,特別是管理上的改革。
1 人才培養及人事改革
1.1 人才培養
二十一世紀是競爭的世紀,二十一世紀的競爭,實質就是人才的競爭。對于醫院來說,擁有高水平,高技術的醫務人員人才隊伍,是醫院各項事業發展的戰略資源。著重培養技術服務型的人才是二級醫院的創新之道,也是發展和勝利之道,醫院需要獲得長久的發展,要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水平的醫療預防保健服務需求,就必須要重視人才,要有一個長久的人才引進和培養計劃[3]。醫院是知識和技術密集型單位,人才的地位和作用尤為突出,加速學科人才培養是醫院建設和發展的基礎工程。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服務行業,在新形勢下,醫院之間的競爭不在只是經濟上的競爭,更是服務的競爭,特別是服務質量和服務理念上的競爭,醫院應以發展重點學科和培養重點學科人才為突破口,來推進醫院整體發展水平,加大設備,科研經費的投入,打破常規,優先選送培養,扶持開展專科技術,加速專科人才培養。醫院的醫務人員必須提高個人的素質,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水平,提高個人服務質量。提高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確定患者是顧客,顧客是上帝的服務理念。另外,在新形勢下,醫院的醫務人員應該定期的培訓營銷知識,提高醫院的業務水平,加強醫院的經濟競爭力,完善競爭機制,競爭上崗,引進人才,培養人才,重視人才并善于發揮人才的專長和才干,是醫院具有競爭力的關鍵。
1.2 人事改革 堅持培養和引進并舉的原則,以培養為主,引進為輔。提高引進人才層次,把引進的對象瞄準在杰出的和知名度較高的專家身上,如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以上學術專業組織主任或副主任委員,重要學科帶頭人,發揮醫院現有學科優勢,以項目為載體,實行雙向選擇,自由流動,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進政策,加速人才選拔使用,走開能上能下的路子,要有長遠的人才拓展計劃,推行人才強業戰略,把優秀的人才配備到空缺的科室領導崗位上,甚至超配到一些重點科室的副主任位置上。優化學科布局,把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技術骨干配備到領導崗位上,深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推開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任前公示等擇優競爭機制。醫院人事部門的職能要實現轉變,從原來的以人員管理為主的人事管理轉向以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為主,要建立起適應單位特點,符合崗位要求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建立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制度;實行定編定崗,建立職責明確,有效放權的崗位責任制;加強垂直管理,實施獎懲激勵機制,建立科學,公正,公開的績效考核制度和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體系[4]。搞好員工職業生涯規劃,通過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個人發展空間,讓他們獲得事業上的成功與滿足。根據醫院需求接收高層次畢業生,返聘招聘高水平離休知名專家充實到臨床工作中,甚至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引進學科帶頭人。這樣會很好的杜絕醫院用人方面過度行政化,改善醫院的人員配置,減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人員存在,優化了醫院的用人機制。
2 優化醫院資源配置和機構格局
2.1 門診優化設置
門診是醫院重點科室之一,是醫院的窗口。門診工作的好壞,服務態度的優劣,醫護質量的高低,均直接影響醫院的聲譽,與醫院的發展息息相關。但由于門診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人員的流動性,醫生管理的雙重性,決定了門診管理的難度。抓好門診的管理,樹立窗口的對外形象,打造服務品牌,對醫院擴大市場據調查,現在看病沒有不排隊掛號的醫院,醫院最多設置兩個掛號處,70%左右只有一個掛號處,且中午不辦公,因而病患是怨聲載道。還有就是患者就診環節太多。掛號,看病,實驗室檢查,照片,心電圖,B超等。反復交款,取藥打針,經常樓上樓下穿梭,醫療秩序復雜,容易造成擁擠混亂現象。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由于有名的門診大夫,專家上午上班比較多,因而就診時間大多集中在上午,注射時間集中在上午和中午,醫生護士應接不暇,造成“排長龍”現象。一旦形成高峰,則等候的時間延長,患者情緒不滿,因此為了優化醫院的資源配置和機構格局的合理,加大為病患辦實事的效率,分析現有的門診流程,以減少門診流程的中間環節為突破口,簡化流程[5]。
a.重點開設簡易門診,將劃價與收費合為一體,集中預約,集中取結果等措施,均可起到縮短流程的作用。
b.合理安排門診科室的位置,盡量將相關檢查科室集中,使醫院的資源開放,共享,并實現統一的調度和管理。
c.嘗試改變各檢查項目單獨預約的模式,增設綜合性預約崗位,控制患者在門診過程中的隨機性和盲目性。
2.2 優化門診管理
優化門診流程的過程需要醫院的投入,但可增強社會效益,增強醫院的公益性,和諧醫患關系,但綜合預約崗要求預約人員必須熟悉全院各種檢查方法,檢查時間,出報告時間及檢查的分屬科室,并要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針對掛號時間長,對普通號可實行24 h窗口掛號,延長掛號時間。由于中午掛號高峰時段通常早于上班時間,需將掛號室的整體上班時間相應提前,及時將患者分流到各診室。對專家號采取提前預約掛號,具體可通過窗口預約,電話預約和網絡預約等方式實施,相對分流掛號人群,將專家是否出診及專家號剩余情況等信息即時以公示方式告知患者,使其在掛號時可提前選擇就診的科室和專家,縮短因不知情而臨時選擇專家的時間。針對候診時間長,可在預約掛號時,告知患者大致的就診時間,使其合理安排來院時間,減少在門診環境中長時間的等待。從心理學角度講,有預期時間的等候明顯比無預期時間的等候相對容易,因為自己對時間有控制感,對等候時間容易接受。另外,盡可能改善候診大廳的環境,設書刊,報紙閱覽處和休息椅,供患者免費閱讀和休息,同時播放防病,治病的電視節目,使患者在等待時有事可做。針對等候檢查時間長,醫院可整合現有資源,在“快”上下功夫,基本實驗室項目做到當天出結果,門診B超,胸片和CT等檢查當天申請當天檢查。由于腹部B超和CT均需空腹進行,應安排在上午進行,為保證檢查時間和質量,相關科室人員需提前上班,集中對住院患者進行檢查,節省出時間再對門診患者進行檢查,減少患者等候檢查的時間。
3 市場鞏固和開發
3.1 市場鞏固 醫院是一個特殊的服務行業,是需要用心經營,特別是在現今的市場經濟條件和醫療改革的雙重作用下,二級醫院不再是等待患者上門,為了實現二級醫院市場的鞏固,就需要對二級公立醫院加強經營管理[6]。
首先應加大力度提高二級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如就診患者的服務需求調查和分析,出院患者的追蹤隨訪等等,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做好病患的檔案管理,定期的對該部分人群進行免費的身體康復檢查,杜絕或最小程度的減小顧客的流失,對現有的顧客進行維護鞏固強化服務,讓其成為醫院的忠實客戶,并且讓其起到宣傳作用,達到一傳十、十傳百的模板效果;其次進一步加大優勢科室的宣傳,醫院有名專家及學科帶頭人的宣傳,并且多渠道的宣傳[7]。很多患者看病是沖著某某專家去的,因而加大專家的知名度加大醫院知名度的有效途徑。
3.2 市場開發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新生許多專科醫院,二級醫院的市場不在是一成不變,如果不進一步的鞏固和開發,二級醫院占有的市場份額會逐步被壓縮,因而二級醫院應進行市場開發,開發和占領新的服務領域,保證二級醫院在社區的市場占有率,使二級醫院立于不敗之地,二級醫院的主要市場在社區,因而做好社區醫療服務是市場開發和鞏固的前提,
3.2.1 成立醫院市場開發部的必要性
之前由于現在二級醫院市場被壓縮,為了維持醫院繼續生存,以藥養醫現象嚴重,致使二級醫院公益性質薄弱,但在在新形勢下,新農合的條件下,以藥養醫慢慢會被杜絕,二級醫院唯一的出路就是擴寬自己的市場。因而成立醫院市場開發部已經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3.2.2 醫院市場部的職責義務 醫院市場部是一個重要的部門,它承擔著醫院發展壯大的重要任務。醫院市場部的經營理念直接關系到醫院的發展方向,一個醫院有一個好的醫院市場部,有個好的、長期的經營理念,就意味著醫院已經獲得發展的原動力,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管理好醫院市場部,主要是做好下面兩個方面:即維護內部市場和擴展外部市場。維護內部市場需要做:
a.維護、鞏固、強化現有客戶的關系和服務;b.出院患者追蹤隨訪;c.制定醫院的宣傳策略;d.定期為醫院的醫務人員進行營銷知識的培訓;e.醫院內的相關資料信息的宣傳及公開。
擴展外部市場需要做:a.與醫院周邊的衛生服務站及診所協調合作,與社區衛生服務站診所間的聯誼轉診;b.社區市場開發拓展工作(該市所有社區街道辦事處、婦聯的聯系,各社區的健康宣傳及及時更新,社區的義診和體檢安排,社區的患者教育等);c.對外宣傳,醫院優勢專科,學術帶頭人的宣傳,并且多渠道的宣傳。
4 結果與討論
二級醫院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就必需要加強技術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和轉變思路,注重市場規則,尊重患者,要以患者為中心,加強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加大公益性的投入,著力解決當前二級醫院的四大問題,即公益性質薄,弱資源配置和機構格局不合理,過度行政化,醫患關系緊張。使醫院得到更好的發展,才能在新形勢下立于不敗之地!
參 考 文 獻
[1] 新時期人才培養的思路.中國醫藥導報,2007,6,4(16).
[2] 王志鋒,尹愛,田張勇,等.我國二級醫院醫療費用結構比例的合理性分析.中國醫院管理,2002,09.
[3] 王琳.試論醫患關系的經濟基礎和相關原則.醫學與社會,2010,01.
[4] 袁建軍,李寬岐.新形勢下醫院人才培養的思考.管理與教育[C]2007,6,4(16).
國聯證券給予“優異”評級
益海嘉里負責人表示:金龍魚旗下的豆油、菜油、調和油價格都將上漲5%,提價已經通過國家發改委的審核。我們認為不論繼續限價還是放開,食用油漲價都是不可避免的情景。只不過上漲邏輯有所改變,由限價情形下的“小品種油試探上漲(大品種上漲動能伴隨)限價取消大品種油報復性上漲”轉變為非限價情形下的“大品種油緩慢上漲小品種油跟漲”。金龍魚宣布豆油、菜油、調和油漲價將首先利好生產相關產品的企業,如東凌糧油,在公司產品以精煉油為主的前提下,小包裝價格上漲將很快傳到至精煉油(公司下半年豆粕價格上漲+豆油價格上漲)。此次漲價間接影響到的是西王食品,漲價的震蕩波波及西王需要一定的時間。給予行業優異評級。
醫療服務:
行業利好政策不斷
中投證券給予“看好”評級
近期我們參加了多個行業會議,和政府、專家、各類醫療服務投資機構進行廣泛溝通,認為行業向好趨勢非常明顯,資本投資熱度高,目前主要集中在新建專科醫院、高端醫療及收購企業廠礦醫院。通過梳理自12月3日58號文公布以來行業的變化可以發現,58號文是一針強心劑,各地紛紛頒布配套政策,持續利好民營資本。有實例為證:三博腦科成為北京第一所被納入高校教學體系的醫院、禾新醫院成為第一家臺資獨資醫院、東莞康華醫院獲批成為廣東省首家民營三甲醫院等。我們維持以往一貫觀點,醫療服務政策放開是大勢所趨,優質醫療服務企業是未來1-2年的投資主題,我們持續看好行業前景,繼續推薦愛爾眼科、通策醫療等。
光伏:
國內應用市場啟動
大同證券給予“看好”評級
上網電價法具有可操作性強,更加注重實用性,補貼資金使用效率更高的特點;加上當前光伏市場低迷,也為國內光伏發電市場啟動提供了良機。我們認為,此次國家出臺光伏標桿上網電價,將促使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快速啟動,帶動國內市場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增長,從而促進國內光伏市場的全面騰飛。與此同時,國際市場方面,隨著意大利光伏政策的落地,德國取消下半年光伏補貼下調,以及組件價格大幅下降帶來光伏電站投資回報率的回升,預計在傳統消費旺季的下半年,全球光伏市場需求將大幅反彈。因此,我們認為,國內光伏市場景氣度將回升,看好光伏行業的長期發展前景,維持行業“看好”的投資評級。個股方面,建議重點關注超日太陽及樂山電力。
航空:
旺季格局不改
長江證券給予“看好”評級
發改委公布8月到岸完稅價為7768元/噸,我們認為,發改委本次上調油價整體上對航空公司的影響不大。在航空公司燃油成本方面,一方面航油綜合采購成本本身提升幅度不大;另一方面,油價上漲后,燃油附加費對航空公司燃油成本的覆蓋度依然維持在80%以上,長短途結構上有所改善。在客流量方面,本次油價上漲主要使得800公里以上航班的燃油附加費上漲10元至150元,但由于長途航班中以商務旅客和國際旅客為主,對燃油附加費小幅上漲的敏感度不大。在高鐵、動車事故頻出,以及當前旺季的大背景下,本次燃油費上調的影響有望更加弱化,我們認為,旺季量價齊升的局面依然可期。繼續推薦南方航空、中國國航及上海機場等。
通信:
中報業績值得關注
招商證券給予“推薦”評級
中國移動新增用戶保持持續增長,TD用戶同比增長165.5%;中國聯通3G用戶回到加速增長的正常軌道,寬帶用戶突破100萬戶;中國電信整體處于穩定,固網電話用戶流失率降至自2007年固話用戶流失以來的最低點。3G市場仍然維持4:3:3的總體格局不變。“十二五”時期,國家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并重點推進新一代移動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和物聯網的發展,促進三網融合。在相關部門支持下,未來五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電企業進口替代空間巨大。上市公司中報在即,我們堅持中期策略時的判斷,重點關注運營商,以及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專網通信和光通信接入設備及配線設備的公司,維持對行業的“推薦”投資評級。
電池:
行業整合加速
湘財證券給予“買入”評級
近日,各省環保局先后公布了鉛蓄電池準入企業公示名單等。如果按照生產類型統計,電池組裝廠關停、停產比例為86.3%,極板加工廠關停、停產比例為78.7%,電池極板組裝廠關停、停產比例為72.6%,電池回收關停、停產比例為68.2%。我們認為未來鉛蓄電池生產公司的數量將有所回升,主要是來自于停產整頓之后符合環保要求的公司恢復生產。即使考慮部分產能復產及產能超額利用,此次整頓帶來的供需缺口也將近50%,未來鉛酸電池價格仍有上升的空間。從長期看,鉛蓄電池整合無疑將帶來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落后產能的淘汰將為龍頭企業提供較大的發展空間。看好停產比例較小、電池漲價對業績提升幅度較大的風帆股份及圣陽股份。
橡膠:
合成橡膠潛力巨大
銀河證券給予“推薦”評級
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占全球的1/3以上,對外依存度已超過80%,從2001年起就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膠進口國,天然橡膠資源不足為我國合成橡膠發展提供市場機會。合成橡膠下游產業需求強勁,我國合成橡膠產業快速發展,2003年以來合成橡膠產量復合增速達13.56%,2010年產量達310萬噸,創歷史新高;到2011年底我國合成橡膠產能將達380萬噸左右,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合成橡膠生產國。我國合成橡膠產業將從低級競爭走向高附加值的競爭,我們認為技術門檻較高的丁基橡膠、異戊橡膠和溶聚丁苯橡膠、稀土系順丁橡膠,以及其他特種膠的市場空間大,而且今年6月發改委的產業結構調整政策也鼓勵了上述品種。維持行業推薦評級。
種業:
因為醫院市場發展空間受到擠壓,部分藥企轉戰OTC市場和第三終端(鄉鎮市場)。1990年我國OTC銷售規模僅19億元,2005年接近800億元,15年OTC消費復合增長率為28%。OTC藥品能滿足消費者的自我保健和自我診療需求,預計未來OTC市場將保持14-15%的增速。但是,我們認為OTC銷售完全是市場化競爭,企業需要長期市場積淀,過去十幾年OTC市場經過激烈競爭,已經沉淀了一批優秀藥企,新的企業進入壁壘越來越高,其中包括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OTC中的藥用消費品最值得關注。藥用消費品目前市場容量僅20億元,預計在終端網絡成倍增長和醫藥企業按消費品模式運作帶動下,未來5年增長幅度超過10倍,市場規模超過200億元。“王老吉”涼茶等類似藥用消費品也會在飲料市場出現井噴。
有價疫苗市場前景誘人
雖然政府對計劃內疫苗投入加大,但計劃內疫苗對于經銷商來說利益較低,難以形成較高的積極性,隨著計劃內疫苗覆蓋率逐步到位,1-2年內計劃內疫苗景氣度會大大降低。但疫苗是疾病防控重要有效的手段,疫苗生產企業正在積極投入有價疫苗研發和生產,并從終端拉動市場消費,未來有價疫苗前景誘人。我們認為,產品創新將決定有價疫苗的贏利能力。
醫藥分銷企業將分享“蛋糕”
通過不斷兼并重組壟斷化、企業寡頭化、經營規模化是國際醫藥分銷產業的總體特點和發展趨勢。美國醫藥分銷業經過充分競爭,形成Mckesson、Cardinal、ABC占美國藥品市場份額95%以上高度集中的產業格局。日本醫藥分銷業也是通過兼并重組逐步壯大,前三大藥品分銷企業Mediceo、Suzuken、Alfresa市場份額超過75%,前75家藥品分銷企業市場份額超過95%。中國醫藥分銷業未來幾年總體發展趨勢是集中度不斷提高,區域性分割局面有所打破,但仍主要呈區域性分布,其中國藥集團的內部資源整合、華潤可能以上海醫藥為平臺整合華源醫藥分銷業務,行業盈利模式變化將可能催生大的醫藥分銷企業。中國最終將走向醫、藥分業,我們認為中國醫藥分銷業更為長遠的格局將會類似日本,前3-4家占四分之三以上市場份額,前幾十家占95%以上市場分額,因此醫藥流通業將會是醫藥行業整合最快的行業。此外,醫院藥品銷售居間人70%的市場份額逐步讓出,大型醫藥分銷企業品牌強、品種多,在分享該市場中占有優勢。
一、 平價藥房發展方向分析
經過2002年、2003年的快速“圈地運動”(如湖南老百姓、江西開心人、湖南市民大藥房、山西萬民等知名藥房在全國或區域的快速擴張),平價藥房的大賣場經營形式(注:營業面積在1300平米以上)已經沒有太多的發展空間,主要表現為可發展的地域空間狹小(北京、上海、天津、濟南、廣州、西安、青海等地均以成功開辦平價藥房)、品牌建立難度加大、人才匱乏等。因此,從今年8月份以后(注:截至2004年6月份,全國現存所有批發和零售企業都必須強制通過GSP認證,不能通過的只有被淘汰和并購的命運),經過市場的洗禮,以大賣場為依托的少數零售企業其品牌優勢會逐漸凸顯,區域配送體系也將逐漸形成(如:長沙、西安、杭州等地),在物流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個別有實力的企業會開始有步驟的擴展社區店(全國范圍內年GDP過1000億元的城市,社區建設均較完備,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同時也是SFDA提出的發展目標),并將通過并購和自營的方式(注:社區店面積一般在30-60平米),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最終實現企業的區域壟斷地位;
二、醫藥零售行業發展方向分析
醫藥零售行業經過很多年的發展才逐步形成2000年的局面,而平價藥房僅僅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就已經形成以“老百姓大藥房”為首的全國競爭格局。這里值得關注的是:2001年以來大量外來資本的進入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如:“湖南老百姓大藥房”的原控股方為金剛石加工商,“上海開心人大藥房”的控股方為房地產公司,“西安老百姓大藥房”的投資方為水產企業等等。正是在這種投資組合下,我們看到了強勢資本對專業化程度很高的傳統藥品零售行業的巨大沖擊。因此可以預測:2004年,在國內資本或國外資本的催生下,零售行業的多極化競爭格局將主要表現為資本化和專業化的競爭態勢,優勢企業的資本擴充和劣勢企業的并購整合將成為今年行業內最醒目的亮點,誰將最終取得勝利,業界將持以更多的關注;
三、 平價藥房盈利分析
當2001年湖南藥企高舉“降價45%”的大旗橫掃中國的時候,醫藥行業就一刻也沒停止降價,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均表現出“壯士斷腕”的義舉,累計降低藥品價格近3000種(注:RX和OTC類),據湖南、陜西、山東的資料顯示,此舉降價大潮對全國藥品平均零售價格下拉了近16%的利潤,可謂成績斐然。就企業盈利狀況來說,高舉降價大旗的“老百姓大藥房”全國平均毛利率在11%-17%之間,以其公布的年銷售額6億元計算,仍屬“有利可圖”,尤其相對醫藥批發行業平均5%左右的毛利率,零售終端可以說是一塊“香餑餑”。但在此舉降價中,上千計的零售企業和藥店破產確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利潤,如何在普遍走低的藥價中快速成長,除了走專業化和差異化經營的道路外,可能最為重要的就是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任何一種新型業態,其飛速發展的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在資本力量充分跟進的前提下,在3-5年時間里,市場都將逐步形成多級化競爭格局。因此,如何把握商機,盡快找到企業的發展方向是目前所有醫藥零售企業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這也是決定企業最終盈利的基本保障;
四、 平價藥房的功能變化分析
自湖南藥企打破醫藥零售格局,率先推出“開架式藥品自選超市”以來,零售終端的變化就始終如影隨形:先是藥房的經營范圍延伸至日用百貨、化妝品、書籍等類別,然后部分藥房又相繼推出健康講座、“小門診+大藥房”等各種便民措施,甚至在2003年底出現了“平價藥房+平價醫院”這種形式,雖然這些措施取得的效果有限,但可以看到平價藥房變化的步伐從未停止。2004年,平價藥房經過前兩年的資本累計和市場競爭,將逐步演變出概念更新的區域服務體系,即對商圈范圍(注:一般為5公里)內的居民通過細致的調查和溝通,建立起一種健康保障服務網絡,使居民的健康意識和消費方式趨于理性,從而達到穩步提升企業的銷售業績和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同時,因藥品消費的特殊性,此舉培養出來的消費群將具有更大的忠誠度,必將為企業取得長遠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投資要點:1、營改增試點擴散促進三產發展。2、物流企業短期受益不明顯,長期仍需觀察。
事件評論:試點擴散,稅改大方向堅定,西部地區時機未到。本次試點城市中,直轄市僅僅重慶落單,我們認為,本次試點未全國通行的難處有2點,第一是部分省市并未完成信息系統聯網升級,第二,西部地區由于經濟整體發達程度不足,試點之后由于進項不足稅負上升壓力較大。因此為本次試點未全國展開。未來營改增的步調必然是全國全面展開,營改增在根本上的目的是全面的促進我國第三產業發展的,尤其是服務外包產業鏈。
企業直接受益不明顯,產業鏈競爭力提升是核心。由于試點地區的企業難免會獲得來自非試點企業的銷售收入,試點中,交通運輸企業依然可以執行過去享受的差額征收營業稅政策。因為基礎運輸企業賦稅較重,試點地區提供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包括輪客渡、公交客運、出租車)的納稅人,可以不按一般納稅人使用一般計稅方式,而可以選擇按照簡易計稅方法計算繳納增值稅,稅負相對微降。此外,由于之前許多交運企業已經申請使用差額納稅,換轉為增值稅后稅負相對上升。
一般納稅人稅負增加與否于其自身業務毛利水平有關,融資租賃受益明顯。一般而言由于營業稅體現在利潤表,而增值稅體現在資產負債表,所以對一般企業而言,改征之后所得稅稅負應該是有所增加。
投資建議:短期增厚有限,長期潛力或現。建議關注公共交通運輸業:改制征收后,主動稅負調節能力改善。原有納稅試點企業包括:大眾交通(600611)、錦江投資(600650)、強生控股(600662)、海博股份(600708)、申通地鐵(600834)。本次試點范圍擴大后新加入企業包括:宜昌交運(002627)。交通運輸物流業:進項稅自我調節,報價靈活度提升。建議關注相關個股:建發股份(600153)、象嶼股份(600057)、飛力達(300240)、怡亞通(002183)、飛馬國際(002210)、華鵬飛、中儲股份(600787)、澳洋順昌(002245)。
計算機:民生信息化獲財政資金傾斜
民生證券
投資要點:1、政務信息化是確定性最高的細分領域。2、關注估值尚有上升空間公司。
在宏觀經濟不確定,企業盈利下滑的大背景下,我們認為以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為投資主體政務信息化是確定性最高的細分領域,其中民生信息化又是重中之重。民生信息化直接受益于民生投資。我們最為關注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信息化,是投資最為確定,資金保障最為充足,最先啟動的領域。整個民生信息化還包括教育、保障房、文化傳媒、民政等方面,由于啟動較晚且缺少標的,給予一般關注。推薦的公司包括萬達信息(區域醫療與社保信息化)、衛寧軟件(醫院信息化與區域醫療)、飛利信(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議關注東華軟件(醫院信息化)、銀江股份(移動醫療)、易聯眾(社保卡發行)、東軟集團(區域醫療與醫院信息化、醫療社保、社保信息化)等。組合:萬達、梅安森、數字政通、東華、用友、遠光、恒生、航信。
雖然大盤近期回調明顯,但我們發現計算機板塊內部出現較大分化。部分業績預期較高、中報業績較好的公司估值上行至25x以上(如聚龍股份33x、美亞柏科37x等),我們認為可逐步加大對增長較為確定性公司、且估值回落至25x左右公司的關注。
建議繼續關注業績較為確定,且估值尚有上升空間的公司,如萬達信息(26x)、梅安森(24x)。維持組合:萬達信息、梅安森、數字政通、恒生電子、東華軟件、用友軟件、遠光軟件、航天信息。
稀土:資源整合面臨發展機遇
東北證券
投資要點:1、福建確認廈門鎢業整合省內稀土。2、南方稀土整合邁開實質性步伐。
《福建省加強稀土資源保護科學開發稀土資源行動方案(2012-2015年)》確認了廈鎢作為福建稀土資源整合與開發的主體。《行動方案》明確:以廈鎢為主體,按照福建省稀土資源開發管理機制,加快推進已建礦山的資源整合,并要求發揮廈鎢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加快稀土產業園建設。通過資產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2012 年底前完成以廈鎢為核心的福建稀有稀土集團公司的組建。
《行動方案》為龍頭企業創造廣闊發展空間。《行動方案》目標是用兩年時間,建立起規范有序的稀土資源開發秩序,遏制福建省稀土非法盜采行為;培育1 個產值超過200 億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稀土龍頭企業,力爭創建1 個國家級稀土產業園(基地)。《準入條件》強化規模標準,并對稀土礦山、冶煉的生產工藝與裝備、綜合利用及能耗等方面都做了諸多規范。兩個文件的出臺,反映了我國稀土整合政策正落到實處。
《準入條件》正式出臺,使稀土行業的生產經營與準入有了規范性的框架文件,行業整合將穩步推進。若準入條件得到切實推行,稀土行業的行業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達不到準入條件中規模、綜合利用、工藝規范等要求的企業將退出稀土行業,稀土行業的產能也將因此得到壓縮,規模大、工藝先進、技術與環保條件好的企業將獲得更有利的競爭位置。
重點公司仍可關注。我們預計,隨著南方稀土整合的推進和《準入條件》的推行,稀土行業的經營秩序正在逐步改善,行業結構正在變革。稀土行業的整合正在落到實處,因此,我們仍重點關注,廈門鎢業、包鋼稀土等行業龍頭公司,維持廈門鎢業推薦和包鋼稀土謹慎推薦評級。
環保:關注“主力部隊”和“潛力部隊”
興業證券
投資要點:1、從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區分子行業重要性。2、從持續性、訂單彈性、主題投資角度切分環保蛋糕。
投資如打仗用兵,要制定好作戰方案并且要善于調兵遣將,需要根據形式的變化用靈活的策略應對之,才能立于長勝不敗之地,而這一切的前提是要知己知彼;因此對于投資環保股,我們分析環保細分子行業的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并將其分為了主力部隊、潛力部隊。
一、 當前醫藥市場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藥行業經歷了短期的陣痛和調整之后,2007年以來再次迎來了高速增長,在國際金融危機到來和全球股市持續低迷的背景下,唯有我國的醫藥行業一支獨秀,發展強勁,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推動醫藥市場高速成長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變化等因素以外,最重要的莫過于醫保擴容帶來的藥品需求增加。然而這種市場增量并非均等地分配到每家醫藥企業,外資企業穩步成長,國內醫藥企業兩極分化明顯加大,具備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的醫藥企業明顯提速,而一些沒有特色的中小型醫藥企業表現平平,或出現業績下滑。
從營銷角度來看,醫藥企業的營銷模式可謂五花八門,透過現象看本質,其中處方藥利益驅動,品牌藥廣告拉動,普藥深度分銷構成了推動藥品銷售成長的三大動力。
首先是處方藥利益驅動。盡管有醫保招標、藥品限價和一品兩規等政策限制,但從市場數據來看,醫院仍然是近年來藥品銷售份額最大,成長性最好的市場,面向醫院銷售的制藥企業普遍以賄賂營銷和臨床掛金銷售為主要手段,所謂的專業化推廣只是漂亮的外衣,隨著行業告一段落,這種趨勢似乎有增無減。
其次是品牌藥廣告拉動。同質化競爭時代更能體現品牌價值,一些嘗到甜頭的制藥企業仍然以廣告拉動和提升品牌作為主要營銷手段,不但培育出利潤豐富的OTC大品牌產品,還帶動了公司其他產品的普遍增長,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分銷渠道和零售終端的強勢地位。
第三就是普藥深度分銷。擁有普藥規模優勢和品牌效應的制藥企業,抓住新農合市場的成長機遇,與有實力的區域分銷商和純銷商密切配合形成戰略同盟,進行市場深度分銷,大力開發農村第三終端,同樣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
然而,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雖然醫藥市場快速成長,醫藥行業仍然存在重大的結構和效率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將嚴重影響醫藥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首先是結構問題。從醫藥流通價值鏈縱向來看,藥品流通環節多,秩序混亂,分銷效率低,醫院終端處于強勢壟斷地位,連鎖藥店的市場地位也在逐步增強。從醫藥流通價值鏈橫向來看,醫藥工商領域仍然表現為多、小、散、亂、差的局面,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集中度和市場集中度偏低。
其次是效率問題。結構不合理,必然導致行業的整體低效率。許多制藥企業的銷售業績在增長,但由于生產成本和銷售成本的快速上升,致使企業的盈利能力逐步下降。大部分中小企業雖然有好產品,但缺乏市場開拓和隊伍管控能力,被迫采取底價招商方式銷售,大幅讓度利潤后,企業已無力進行市場投入和品牌建設,產品的命運在商們追逐短期利益的競爭和選擇中風雨飄曳,難以掌控。醫藥市場充斥著大量的自然人身份的商,藥品銷售過程中貨、款、票分離的現象十分普遍,大大擾亂了市場流通秩序。終端市場處于超同質化競爭狀態,公關戰,價格戰和促銷戰硝煙四起,許多企業體力透支,難以為繼。
筆者對醫藥市場現狀與未來發展的基本判斷是大勢蕭條,逆勢而上;風平浪靜,危機潛伏;醫改前夜,最后瘋狂;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弱肉強食,剩者為王。
二、 醫改對醫藥行業發展和市場環境的影響
新醫改方案可以基本概括為一個目標,四大體系和八項支柱。
一個目標: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群眾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價廉的醫療衛生服務。四大體系: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位一體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四大體系相輔相成,配套建設,協調發展。八項支柱:完善醫藥衛生的管理、運行、投入、價格、監管體制機制,加強科技與人才、信息、法制建設,保障醫藥衛生體系有效規范運轉。
醫改是一個關系到國運民生的復雜工程,涉及到醫療服務、共公衛生、藥品供應和醫療保障等多個領域的體系建設和系統協調,需要各部門協同作戰、密切配合、穩步推進,更需要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的理解、支持和參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立足當前,從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入手,讓老百姓得到實惠,讓醫務人員受到鼓舞,讓監管人員易于掌握。到2010年,在全國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
醫改正快速向我們走來,醫藥工商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認真研究、積極參與、主動進行企業戰略調整和營銷模式轉型,只有這樣才能抓機遇,快速發展,否則將有可能成為醫改的犧牲品。那么醫改到底會對醫藥行業的發展和市場環境的變化帶來哪些影響?我們站在醫藥人的角度進行分析和預測。
首先是藥品需求總量上升。隨著覆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體系,以及農村醫療服務體系和城市社區醫療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將會得到基本解決,被壓抑的醫療服務和藥品需求逐步釋放出來。據初步測算,到2010年,醫改帶來的藥品增量至少在1000億以上,加上行業自然增長部分,預計未來3-5年醫藥行業的年增長率不會低于20%。需要說明的是,醫改增量并非全行業平均受益,大部分會消化在醫療服務市場,受益最多的還是面向醫院以處方藥銷售見長的外資企業和部分國內企業。
其次是市場結構發生變化。通過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大力發展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醫療市場的結構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得到明顯提升,最終形成結構合理、分工明確、防治結合、技術適宜、運轉有序,包括覆蓋城鄉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各類醫院在內的醫療服務體系。通過改善醫療服務能力、降低收費標準、提高報銷比例等綜合措施,引導一般診療下沉到基層,逐步實現社區首診、分級醫療和雙向轉診。可以預測醫改將會推動醫療市場(包括城市醫院、社區和農村醫療)和零售市場(藥店)逐步走向規范,社區和農村基層醫療市場快速發展,而城市醫院的市場壟斷地位將會逐步下降,零售藥店可能會以社區為中心進行結構調整與資源優化,市場總量短期內變化不大,連鎖、平價和服務代表其未來發展方向。
第三是產品結構發生變化。通過對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改革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推進醫藥科技進步三部分內容的研讀,可以預測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藥品、原研新藥和專利藥品將會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而仿制藥品將會受到價格因素的極大限制,難有作為。未來醫藥市場將會形成普藥、新藥(專利藥品)和OTC品牌藥共掌天下的基本格局,其中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的產品進入綠色通道,得以快速成長。
第四是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建立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以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為基礎,以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產業、提高藥品生產流通企業集中度、規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完善藥品價格形成機制、加強政府監管為主要內容,建設規范化、集約化的藥品供應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執業藥師制度,保障人民群眾安全用藥。顯然醫改會對醫藥工商企業構筑更多更高的政策門檻,企業如同鯉魚跳龍門,生死兩重天,加之政府監管、市場競爭和資本并購等因素將會加速優勝劣汰,推動產業集中和競爭升級。
第五是規范藥品市場秩序。深化公立醫院改革,解決“以藥補醫”是關鍵,其中補醫的概念應當更深刻地理解為補醫院和補醫生。雖然目前還沒有提出詳細的解決辦法,但就其結果來看,它會有效遏制藥品價格上升,打擊賄賂營銷行為,促進醫藥行業在陽光下健康發展,各個企業在公平競爭的環境中提高質量、降低價格,規范營銷行為,凈化市場環境,藥品生產流通秩序得以好轉。
綜上所述,醫改帶給醫藥行業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即有機會,也有挑戰,醫藥工商業企業只有高度關注、積極應對,及時作出戰略調整和營銷模式轉型,才有可能在醫改進程中抓住機遇,規避風險,推動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三、 新形勢下醫藥企業戰略選擇與營銷創新的策略性思考
面對醫改新形勢,醫藥工商企業都應當全面審視自身的戰略定位與營銷模式,充分認識醫改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正確評價自身的資源和能力,發揚優勢、彌補劣勢,抓住機遇、規避風險,快速發展。筆者擬從企業戰略選擇和營銷創新的角度談幾點看法和建議,供醫藥界同仁們參考。
(一) 醫藥企業的戰略選擇
正確理解企業戰略的三個公式:(1)戰略=機會+能力。戰略就是要找到企業能力可及的市場機會,聚焦資源,形成核心競爭力,確立市場領者地位。(2)戰略=終局+路徑。戰略是基于現實對未來愿景和階段性戰略目標的清晰描述,進而找到實現戰略目標的最佳路徑和方法。(3)戰略=策略+行動。戰略必須付諸成行才有實際意義,只有始終保持戰略狀態的企業才能做到策略領先,行動致勝。醫藥企業要研判產業大勢和市場變遷,于結構變化中尋找機會,同時要致力管理改進與效率提升,于修煉內功中提升能力。在新一輪產業重組和市場集中的進程中,找準自己的定位,并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
中小型醫藥企業應當立足專業化和特色化發展,聚焦某個細分市場或產業鏈的某些特殊環節,通過產權改革、轉變機制、管理改進、營銷創新等自身努力,建立和培植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主動尋求與大企業合作,形成戰略聯盟。而擁有資本實力和管理輸出能力的大型醫藥企業應當抓住歷史機遇,進行資本運作、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力爭成為區域市場或醫藥行業的領導者。
(二) 醫藥企業的營銷創新
目前的醫藥市場競爭現狀是高端醫院市場門檻高,成本大,許多制藥企業望而卻步。零售藥店密度大,競爭慘烈,藥店連鎖化經營以后,與上游客戶的博弈能力明顯增強,底價,終端攔截十分普遍。渠道分銷領域更是魚龍混雜,盈利模式各異,商業與終端之間多點交叉覆蓋和采購,市場秩序亂,分銷效率低。農村市場點多、面廣,單筆交易量低,市場開發難度大,投入產出不合理。在這種市場競爭的紅海里,醫藥企業只能采取回扣戰、價格戰和促銷戰,陷入惡性循環,難以自拔。
醫改必將改變醫藥市場的競爭格局和游戲規則,傳統的營銷模式面臨嚴峻挑戰。未來醫藥市場競爭取決于市場細分、品牌塑造、模式創新、管理提升和戰略取勢等企業綜合實力的較量。為此,醫藥企業的營銷創新必須在以下三方面重點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