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7:20: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金融危機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007年開始的美國次貸危機演變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對當前世界各國經濟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論從波及的范圍,還是從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看,這場金融危機都不亞于1929~1933年那場經濟危機。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探討其產生的原因和影響的文章非常多。而很多文章尤其是媒體報道中,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這兩個概念經常混淆使用,甚至互為替代,這是不對的。搞清楚這兩個概念的區別和聯系,對于深入理解當前金融信機的性質和影響是必要的。
什么是經濟危機
當代多數中國人頭腦中的經濟危機概念基本上來自于政治經濟學教科書:在政治經濟學中,經濟危機指的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周期爆發的生產過剩的危機,是經濟周期中的決定性階段。自1825年英國第一次爆發普遍的經濟危機以來;、資本主義經濟從未擺脫過經濟危機的沖擊,其表現為生產減少、工人大量失業、購買力和需求下降、通貨膨脹等問題。
但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其內涵要比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寬泛得多。從形成經濟危機的根源來說,傳統意義上的經濟危機主要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發的結果。爆發于1929~1933年間的美國經濟危機,其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體制下的社會財富嚴重分配不公,使得社會貧窮階層和人口不斷擴大,從而制約了社會消費能力,導致了社會生產的過剩。而現代意義上的經濟危機其根源是多方面的,并非單一的。有政治,經濟、金融和貿易體制等多方面的原因。二戰后,國家干預主義盛行,世界貿易一體化趨勢加強,資本市場發達,金融領域創新活動頻繁,各國經濟之間的相互依賴性增強,虛擬經濟超實體經濟加快發展。這些因素雖促進了各國經濟的發展,但也為經濟危機的爆發埋下隱患。
舉例來說,1970年由石油危機引發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危機是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兩大利益集團的矛盾引發的;1996年亞洲金融危機則是由東南亞國家放松管制和過快的資本自由化、銀行體系不完善、金融監管缺失,匯率制度僵化等原因造成的;2007年越南經濟危機則主要是資本項目開放過早且金融體系不健全、監管不到位造成的;2007年美國金融領域中次貸危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次級抵押貸款產品設計上存在固有的缺陷、國際和國內的流動性過剩等因素,深層上還有社會政治原因:政府長期以來為滿足民眾的愿望而偏好寬松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房貸政策。
什么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又稱金融風暴,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如短期利率、貨幣資產、證券、房地產、土地價格、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短暫和超周期的惡化。金融危機具體表現在金融萎縮,股價下跌,資金供給不足,流動性低,并引發企業大量倒閉,失業率提高,社會普遍經濟蕭條,甚至社會動蕩或國家政治動蕩。
現代社會金融危機之所以頻繁發生并迅速蔓延,這與發達的現代金融市場密切相關。由于實體經濟迅速發展,貨幣制度硬約束的不復存在(即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電子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發展,導致虛擬經濟超常規發展。金融市場異常活躍,泡沫現象嚴重,這使貨幣流通速度加快,資本市場過度膨脹,流動性過剩加劇。同時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加強,各經濟體之間的聯系緊密,某一國或地區金融領域出現問題,立即會波及到世界各地,世界經濟形成了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格局。這些因素就好像一把雙刃劍,既推動了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也導致了金融危機的頻繁出現。
2.降低人們的生活水平
金融危機一旦發生,隨之而來的就是貨幣的貶值,而當貨幣貶值后,人們用同樣的錢,只能買到更少的東西,人們的消費水平降低,企業所生產的商品就無法賣出去,只能滯銷,為了保障企業的利益,企業不得不采取裁員的方法,如此一來,就會使大量的人失業,失業的人越來越多,企業產品滯銷,一部分企業會因此而倒閉,人們連最基本的消費都成了問題,金融危機的產生,極大的降低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的降低,使許多人不具備購買力,這會使國家的經濟陷入持續低迷的狀態之中。
3.影響社會穩定
社會是否和諧穩定,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金融危機的出現,會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當金融危機出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會因此而下降,沒有足夠的購買能力,連維持基本的溫飽都成了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使人走向極端,做出一些危害社會安全的事情,社會的穩定將無法得到保障。人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也會加劇人民和國家的矛盾,人心渙散,國家的穩定也難以確保。
三、金融監管的內涵
金融監管,指的就是對于金融的監督和管理。金融監督,指的是相關的監督機構要定期對金融機構的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對金融機構的工作進行督促,使金融機構能夠依法運作,保障金融機構的運行安全。金融管理,是指相關的管理部門依照法律法規,對金融機構的工作進行協調和管理,以保障金融機構工作的順利進行。金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金融業的安全平穩運行。一般來說,金融監管的方式可以具體劃分為三種,分別為公告監管、規范監管以及實體監管。金融監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國十分重視金融監管工作。
四、金融危機背景下我國金融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金融危機的危害極大,若想有效應對金融危機,我國必須加強金融監管,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我國的金融監管工作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
我國是法制國家,任何工作的開展都要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金融機構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規模上,都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在此基礎上,為了保障我國金融行業的穩定,我國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以規范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但是目前我國的相關法規并不完善,在法律法規中對一些經營行為并沒有明確的規范,一些法律法規的內容不夠詳細,過于籠統,不能為金融機構的經營行為提供有效的指導。
2.監管不夠全面
金融監管的不全面主要體現在對銀行的監管上,在對銀行進行監管時,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銀行的工作進行審批,另一方面是監督銀行的工作是否符合規范,但這是遠遠不夠的,銀行在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面臨風險,然而我國的金融監管對這一問題缺乏關注,也就是說,對風險的監管不夠重視,即使對風險進行管理,也只是集中在對信用風險的管理上,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是多樣的,不僅有信用風險這一種,還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等,由于國家金融監管不夠全面,加大了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
3.監管效率低下
我國在進行金融監管時,普遍存在著一個問題,就是監管效率低下,這是由于我國金融監管的形式單一而造成的。我國在進行金融監管時,采取的都是重點監管的形式,只對金融機構中的重點工作進行監管,而忽視了日常的監管工作,這種監管形式的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在這種監管形式下,難以發現金融機構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使小問題不斷累積,最終給金融機構的安全帶來隱患。除此之外,在對金融機構進行監管時,流于表面,監管工作不夠深入,只是通過收集數據、資料等來完成監管工作,在收集完資料、數據后,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整理,使金融監管工作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五、我國加強金融監管的措施
1.建立健全法律法規
健全的法律法規,是進行金融監管工作的前提,我國在法律法規的建設上存在著一些不足,因此,我國必須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相關的立法部門要對金融市場進行充分的調研,了解金融市場的現狀,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
2.提高金融監管的透明度
我國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提高金融監管的透明度,要對金融市場的信息進行適當的披露。同時,要重視對金融機構內部機構的監管,對其內部進行合理的控制,提高金融監管工作的效率,從而對金融風險進行有效防范,保障金融市場的健康平穩運作。
金融危機會給我國的經濟發展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為了維護我國經濟的平穩運行,我國必須重視金融監管,努力解決金融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監管水平。
參考文獻 :
20世紀以前,會計的發展基本上是處于一種無序的、自由放任的狀態之中,會計準則還屬于一種非正式規則。20世紀初,隨著經濟業務的復雜化,會計職業界首先感到了會計管制的必要性,人們開始要求使用統一的會計規范。1906年,針對當時鐵路行業對重置會計的濫用,美國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 act),授權州際商業委員會為鐵道業制定一套統一的會計制度,鐵路業成為最早受到會計管制的行業。1917年,美國公眾會計師協會(aapa,現已改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發表了現代會計的第一份權威性指南《統一會計》(the uniform accounting),標志著人類開始通過會計規范對會計行為實行管制時代的到來。
一、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
1929爆發了波及世界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票市場大跌價。幾周之內,紐約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約260億美元失去了,大體相當美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支出的費用。通商,貿易流通中的交換手段被凍結,制造業的殘骸到處都是,農民找不到產品的銷售市場。成千上萬的多年儲蓄化為烏有。
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空前的經濟危機,松散的會計實務和對創造性會計的濫用被指責為市場崩潰和經濟蕭條的罪魁禍首。為了響應紐約證交所的要求在大蕭條中逐漸恢復公眾和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公允性的信心,國會成立了sec,它有權規定財務報告編制中會計處理方法,并確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這一機構先于確定gaap的主體成員之前就開始運作,可以看到政府對規范會計準則的急切心情。隨后,sec著手組織會計職業界制定gaap,投票決定了依靠民間機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夠通過對其施加壓力來影響會計準則。
二、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于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12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成員m.zubaidur rahman向該組織提交了一份名為《會計披露在東亞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應吸取的教訓》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東亞金融危機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區域內國家會計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會計審計準則質量較差、會計信息使用者忽視了引發金融危機的諸種要素,嚴重降低了公司和銀行財務報告的透明度。會計在金融危機預警中應發揮的作用,提出各種有助于提高會計披露質量和透明度的建議:如風險集中與會計披露、衍生金融工具與會計披露、或有負債問題與會計披露等。2001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宣告成立,倡導在全球推出統一的會計標準,其制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已在13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
三、美國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在危機蔓延之初,會計準則一度成為千夫所指。首當其沖的就是公允價值條款。經濟危機期間,歐美政治家、銀行家們紛紛將矛頭對準了按市價計算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認為正是這種會計方法導致了危機的惡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國會提交報告表示,公允價值條款不可廢止,但應修改完善。隨即,iasb計劃推出與銀行資產減記有關的減損支出披露準則,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減損模型下計算得出的公司資產價值有何不同。同時,iasb還擬于2009年開展對減損準則的全面修訂,并有望在2009年內推出。
四、經濟危機下對會計規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觀看待會計規范在經濟危機中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會計準則會對政府、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產生影響,這些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完全無偏的準則是不實際的,會計準則的改變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危機。”適時地調整準則可以在危機中提振市場信心,有助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當然,會計準則并不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決經濟危機。正如80年代銀行危機出現時,許多人認為這是70年代的會計準則15號公告的后遺癥,它并未消除危機,只是延遲了危機。
(二)需要在危機中發現會計規范的缺陷
準則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危機使人們重新認識會計準則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機之后,公允價值被認為比歷史成本更真實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機構財務狀況。在這一輪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的缺陷暴露無疑。金融業的利潤在經濟形勢好時,由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被高估,夸大了對經濟的樂觀預期;經濟形勢不好時,資產的市場定價往往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盈余數據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不高,這誤導了投資者,使他們對低迷的金融環境更加悲觀。因而,公允價值會計只是通過財務報表提供公司各項資產要素的公允價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個公司的公允價值信息,這意味著公允價值會計反映的公司價值也是相對的。
(三)需要構建更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
會計準則實質是為了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而在危機中準則制定機構的立場很可能屈從于政治需要。為了防止在危機中出現“救火式”的準則,需要構建一個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簡稱cf)并作為準則制定的理論基礎,使具體的準則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體現公眾利益。從理論上講通過cf的研究,逐步確立了會計準則制定的科學化思想,并使現有的會計理論研究更加系統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也更加集中,這樣也避免了在每次經濟危機中,會計準則都成為危機“替罪羊”的尷尬局面,幫助會計準則贏得廣泛的信任和權威。
參考文獻
[1]亞洲金融危機的會計原因[j].
[2]黃平,簡劍輝.經濟危機與會計披露監管演進分析[j].財經論叢.
20世紀以前,會計的發展基本上是處于一種無序的、自由放任的狀態之中,會計準則還屬于一種非正式規則。20世紀初,隨著經濟業務的復雜化,會計職業界首先感到了會計管制的必要性,人們開始要求使用統一的會計規范。1906年,針對當時鐵路行業對重置會計的濫用,美國制定了赫本法案(Hepburn Act),授權州際商業委員會為鐵道業制定一套統一的會計制度,鐵路業成為最早受到會計管制的行業。1917年,美國公眾會計師協會(AAPA,現已改為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AICPA)發表了現代會計的第一份權威性指南《統一會計》(The Uniform Accounting),標志著人類開始通過會計規范對會計行為實行管制時代的到來。
一、美國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
1929爆發了波及世界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票市場大跌價。幾周之內,紐約證券交易所所有股票下跌了50%,大約260億美元失去了,大體相當美國在一次世界大戰中支出的費用。通商,貿易流通中的交換手段被凍結,制造業的殘骸到處都是,農民找不到產品的銷售市場。成千上萬的多年儲蓄化為烏有。
1929年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空前的經濟危機,松散的會計實務和對創造性會計的濫用被指責為市場崩潰和經濟蕭條的罪魁禍首。為了響應紐約證交所的要求在大蕭條中逐漸恢復公眾和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公允性的信心,國會成立了SEC,它有權規定財務報告編制中會計處理方法,并確保上市公司遵循“一般公認會計準則”(GAAP)。這一機構先于確定GAAP的主體成員之前就開始運作,可以看到政府對規范會計準則的急切心情。隨后,SEC著手組織會計職業界制定GAAP,投票決定了依靠民間機構會計原則委員會(APB)制定的制度,SEC希望能夠通過對其施加壓力來影響會計準則。
二、亞洲金融危機
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于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1998年12月,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成員M.Zubaidur Rahman向該組織提交了一份名為《會計披露在東亞金融危機中所扮演的角色:應吸取的教訓》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東亞金融危機的一般特征、金融危機爆發的直接原因:區域內國家會計和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會計審計準則質量較差、會計信息使用者忽視了引發金融危機的諸種要素,嚴重降低了公司和銀行財務報告的透明度。會計在金融危機預警中應發揮的作用,提出各種有助于提高會計披露質量和透明度的建議:如風險集中與會計披露、衍生金融工具與會計披露、或有負債問題與會計披露等。2001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宣告成立,倡導在全球推出統一的會計標準,其制定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已在13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
三、美國次貸危機
次貸危機(subprime crisis)又稱次級房貸危機,也譯為次債危機。它是指一場發生在美國,因次級抵押貸款機構破產、投資基金被迫關閉、股市劇烈震蕩引起的金融風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流動性不足危機。美國“次貸危機”是從2006年春季開始逐步顯現的。2007年8月開始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次貸危機目前已經成為國際上的一個熱點問題。
在危機蔓延之初,會計準則一度成為千夫所指。首當其沖的就是公允價值條款。經濟危機期間,歐美政治家、銀行家們紛紛將矛頭對準了按市價計算的公允價值會計準則,認為正是這種會計方法導致了危機的惡化。2008年12月30日,SEC向國會提交報告表示,公允價值條款不可廢止,但應修改完善。隨即,IASB計劃推出與銀行資產減記有關的減損支出披露準則,要求公司公布在不同減損模型下計算得出的公司資產價值有何不同。同時,IASB還擬于2009年開展對減損準則的全面修訂,并有望在2009年內推出。
四、經濟危機下對會計規范制定的反思
(一)需要客觀看待會計規范在經濟危機中的作用
不可否認的是,會計準則會對政府、投資人和債權人的決策產生影響,這些決策行為反過來又會影響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完全無偏的準則是不實際的,會計準則的改變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經濟危機。”適時地調整準則可以在危機中提振市場信心,有助于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實施。當然,會計準則并不是導致經濟危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可能靠它解決經濟危機。正如80年代銀行危機出現時,許多人認為這是70年代的會計準則15號公告的后遺癥,它并未消除危機,只是延遲了危機。
(二)需要在危機中發現會計規范的缺陷
準則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危機使人們重新認識會計準則的局限性。如前所述,80年代的金融危機之后,公允價值被認為比歷史成本更真實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機構財務狀況。在這一輪次貸危機中,公允價值的缺陷暴露無疑。金融業的利潤在經濟形勢好時,由公允價值計量的利潤被高估,夸大了對經濟的樂觀預期;經濟形勢不好時,資產的市場定價往往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的盈余數據被低估,以公允價值計量反映的會計信息的相關性不高,這誤導了投資者,使他們對低迷的金融環境更加悲觀。因而,公允價值會計只是通過財務報表提供公司各項資產要素的公允價值信息,而不是提供整個公司的公允價值信息,這意味著公允價值會計反映的公司價值也是相對的。
(三)需要構建更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
會計準則實質是為了保護投資人利益的,而在危機中準則制定機構的立場很可能屈從于政治需要。為了防止在危機中出現“救火式”的準則,需要構建一個嚴密的會計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簡稱CF)并作為準則制定的理論基礎,使具體的準則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一致性,有助于FASB更能體現公眾利益。從理論上講通過CF的研究,逐步確立了會計準則制定的科學化思想,并使現有的會計理論研究更加系統化,財務會計理論研究的內容也更加集中,這樣也避免了在每次經濟危機中,會計準則都成為危機“替罪羊”的尷尬局面,幫助會計準則贏得廣泛的信任和權威。
參考文獻
[1]亞洲金融危機的會計原因[J].
[2]黃平,簡劍輝.經濟危機與會計披露監管演進分析[J].財經論叢.
我在聽到美國金融危機的消息時,第一反應就是“既在意料中又在意料外”,次貸、股市等的不利消息一直使美國經濟處于低迷狀態。3月,貝爾斯登倒閉被摩根大通收購已是危機的前奏,但此次危機到來的速度之快,震幅之大還是超出了人們的心理預期。面對危機已帶來及即將帶來的震蕩及蕭條,與美國羅杰斯這位金融家的悲觀情緒不同,我堅持樂觀態度。
我認為,9至12個月危機就會觸底,之后會步入反彈恢復階段。因為全球的經濟格局及市場需求的作用,以及社會資源的平衡也已達到了一定的規模,這些綜合因素不會導致金融危機惡化成類似于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而這股海嘯席卷到中國估計會是在6個月后。
面對股市的持續低迷,加上對未來經濟走勢的擔憂,頻頻回購股票成為科技公司提振市場信心的救命稻草。國際IT巨頭已經率先展開了“自救運動”,其中最為典型的要數微軟和思科。
中國企業的群體回購潮隨著美金融危機的到來而提速,中國概念股也在急于托市救市,包括盛大、巨人、騰訊、第九城市、網龍、聯想、神州數碼等在內的海外及香港上市公司紛紛拋出股票回購計劃。
這種自救是否能成為中國海外上市企業的救命稻草?我覺得股票回購是難挽頹廢態勢的,股票回購只有在大盤利好,而企業自身的股值被低估時,借此可提升資本市場對公司的價值認知。而現今的大盤是個需要吸納巨額資金填補的大窟窿,它們自救所投入的相對于這個吸金機器顯然是杯水車薪,若想取得當初同樣的效果,公司要付出的可能是過去的3倍、5倍或更多。股票回購只能是效率有限的權宜之計。
此次危機所帶來的最大的影響之一便是人們普遍對經濟未來發展缺乏信心,這是最可怕的,而由此而導致的恐慌也被放大了。
從現有資料來看,國外學者對金融安全的概念尚無統一的界定。這表明,對金融安全的概念進行具體和明確界定較為困難。同時也表明,經濟安全的內容涉及到與一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眾多的要素的安全,金融安全是經濟安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在經濟安全中金融安全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國外學者通常都將金融安全放在國家安全戰略和國家經濟安全的系統中來探討。我國學者對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討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應當說相關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我國學者對金融安全的界定主要有兩種類型,即從金融的實質角度界定(王元龍,1998)和從國際關系學角度界定(梁勇,1999)。
1.從金融的實質角度界定
從金融的實質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觀點認為,所謂金融安全,簡而言之就是貨幣資金融通的安全,凡是與貨幣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關的經濟活動都屬于金融安全的范疇。一國國際收支和資本流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借用外債等都屬于金融安全的范疇,其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經濟安全。
對金融安全概念的上述界定,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首先,根據金融的實質對金融安全概念進行界定。金融可以理解為凡是既涉及貨幣,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經濟關系和交易行為的集合。把金融安全的概念界定為貨幣資金融通的安全,并強調凡是與貨幣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關的經濟活動都屬于金融安全的范疇,這實際上是根據金融的實質對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
其次,反映了金融安全概念的廣泛性。要進行貨幣資金融通、從事信用活動,就需要有一個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金融體系是由五個基本的要素所組成:一是金融制度,具體包括貨幣制度、匯率制度、信用制度、銀行制度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場的種種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監管制度和其他;二是金融機構,通常劃分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兩類;三是金融工具,是指信用關系的書面證明、債權債務關系的契約文書等,其包括的范圍極為廣泛,從傳統的商業票據、銀行票據,直到期貨、期權和種種金融衍生工具的標準合約,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易,是金融活動的載體;四是金融市場,是金融工具發行和流轉的場所,金融市場主要包括資本市場、貨幣市場、外匯市場及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場;五是金融調控機制,是指政府進行政策性調節的機制,金融調控機制的內容包括決策執行機構、金融法規和貨幣政策。既然金融安全是貨幣資金融通的安全,凡是與貨幣流通以及信用直接相關的經濟活動都屬于金融安全的范疇,毫無疑問,在金融安全概念中理所當然包括了整個金融體系和金融運行的安全。
再次,將金融安全的概念置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討論。金融全球化的影響具有兩重性,金融全球化在大大提高國際金融市場效率、有效配置資源、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眾多負面影響,突出表現為加大金融風險和引發金融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為人們重視金融安全問題不斷地敲響了警鐘,也為人們在金融全球化潮流中維護金融安全提供了極其重要的經驗教訓。正因如此,從金融的實質角度界定金融安全概念時特別強調一國對外金融的安全,認為一國國際收支和資本流動的各個方面,無論是對外貿易,還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借用外債等都屬于金融安全問題的范疇,其狀況如何直接影響著經濟安全。需要指出的是,強調對外金融的安全,并不意味著忽略內部金融的安全,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對目前的開放經濟體而言,內外部經濟往往是交織和融合在一起的。過分強調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狀態而忽略內部均衡的狀態來談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頗。其實,這種對金融安全概念的界定中本身就已經包含了內外部金融安全,因為貨幣資金融通既可以是在國內金融市場進行,也可能是在國際金融市場進行。
2.從國際關系學角度界定
從國際關系學角度界定金融安全的觀點認為,從概念的源泉看,安全本來是國際關系學的概念,因此需要從國際關系學基本概念出發,結合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給金融安全下定義。抽象地說,金融安全是對“核心金融價值”的維護,包括維護價值的實際能力與對此能力的信心這兩個緊密相關的方面。梁勇博士認為可以從三個層次來理解“核心金融價值”和該價值所維系的金融安全。
首先,“核心金融價值”是金融本身的“核心價值”,主要表現為金融財富安全、金融制度的維持和金融體系的穩定、正常運行與發展。這意味著金融安全是金融本身(當然包括王元龍所說的貨幣資金融通)的穩定和金融發展的安全,這也是對金融安全最普遍的理解和最常見的金融安全問題。
其次,“核心金融價值”是受金融因素影響的國家的“核心價值”,表現為國家的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安全受金融因素影響(包括危害和維護兩種情況)程度。這意味著金融安全是金融領域對國家經濟、政治和軍事等領域的安全的維護,即把金融的正常運行和發展看成是對國家安全的支撐。
第三,“核心金融價值”是國際金融運行中本國的“金融價值”,其內容除了避免金融財富外流、外來沖擊危及國內金融制度與體系進而危及經濟、政治和軍事安全外,主要是“金融主權”。這種“金融主權”是控制金融體系的力量,保持對國內金融運行和金融發展的控制。這是前兩個層次的自然延伸,既包括金融本身的安全,也包括金融對其他領域安全的影響。之所以在前兩個層次之外特別強調對金融體系的外來沖擊,這是在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外部因素沖擊國內金融體系所產生的不利影響日益突出,并且金融全球化賦予金融安全以更大的緊迫性。
根據對“核心金融價值”的解釋,這種觀點認為,國家金融安全是指一國能夠抵御內外沖擊保持金融制度和金融體系正常運行與發展,即使受到沖擊也能保持本國金融及經濟不受重大損害,如金融財富沒有大量流失、金融制度與金融體系基本保持正常運行與發展的狀態,維護這種狀態與能力和對這種狀態與維護能力的信心與主觀感覺,以及這種狀態和能力所獲得的政治、軍事與經濟的安全。
鄭漢通博士和雷家骕博士對金融安全的概念也作了類似于從國際關系學角度的界定。鄭漢通認為,所謂的金融安全,即一國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不受破壞和威脅,金融體系能抵御各種金融危機對其的侵害。反之,當一國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體系不能正常運轉,面對各種各樣的金融危機毫無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
雷家骕認為,所謂金融安全,主要是指金融領域能夠通過利用各種手段抵御和消除來自內部及外部的各種威脅和侵害,以確保正常的金融功能和金融秩序。
3.對金融安全概念的再認識
從國內外學者對經濟安全和金融安全概念已有的解釋來看,要準確界定金融安全的概念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一是金融的含義與主要內容。金融是既涉及貨幣,又涉及信用的所有經濟關系和交易行為的集合,金融運行需要有一個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而金融體系則是由金融制度、金融機構、金融工具、金融市場和金融調控機制所組成。
二是安全的含義。安全是指在宏觀上不存在威脅,在主觀上不存在恐懼。安全是一種狀態,也是一種行為,如安全措施與安全機構。
三是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對經濟安全問題的研究始于冷戰結束之后,而對金融安全的研究和探討是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后。金融安全觀是特定歷史發展階段的產物,是國家安全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提出與國際經濟環境的變化,特別是經濟金融全球化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可將金融安全的概念進一步界定為:金融安全是指在金融全球化條件下,一國在其金融發展過程中具備抵御國內外各種威脅、侵襲的能力,確保金融體系、金融主權不受侵害、使金融體系保持正常運行與發展的一種態勢。
二、金融安全概念的內涵
為了準確理解金融安全的概念,還需要進一步探討金融安全與金融風險、金融危機之間的相關性及重要區別。
除了我們自己,沒有誰能拯救美妝產業!
在一次行業聚會上,主辦單位拋出這樣一個話題:“美妝產業到底缺什么?”眾多嘉賓及聽課者紛紛列舉各種答案。
有人說缺品牌。因為美妝產業發展30年來,一直缺乏有大眾知名度的領導品牌。即使有產業的“排頭兵”,也終難茂長為撼天大樹。
百人說缺人才。無論是技術人才還是職業經理人階層,都是企業主欲“三顧茅廬”卻無處覓他的稀缺資源。
有人說缺資金。因為美妝企業的發展,完全依靠的是民間資本的支撐。如何解決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而資金儼如唐僧的“緊箍咒”,讓企業給你放不開手腳。
我認為,美妝產業最缺的不是品牌,不是人才,也不是資金,而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幫助產業走出發展低谷,并從各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
從2007年初開始,由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逐漸演變出的一場次貸危機,不僅瞬間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而且不同程度地擴大和影響到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普遍的觀點認為,“次貸危機已成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災難,從各國政府首腦到金融監管部門、從金融機構到學術界,都在匆忙而審慎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應對、渡過難關。就法律界來講,同樣面臨著反思與應對的迫切任務,應當采取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準確把握成因,進而做出科學判斷和合理建議。
一、金融危機爆發的內園分析——以美國為案例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主要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就受影響程度而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實體的美國,顯然首當其沖。客觀地講,金融危機在眾多國家的蔓延,都多多少少受本國或區域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影響,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此次危機的成因及根源,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共性,甚至是同一性,而其最集中、最全面的代表就是美國。就金融危機在美國的成因來講,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脫鉤,缺乏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有效法律監管
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虛擬經濟,即高度依賴虛擬資本的循環來創造利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最早對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統論述。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債券和不動產抵押等,它通過滲入物質資料的生產及相關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推動實體經濟運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其存在必須依附于實體生產性經濟。脫離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就會變成無根之草,最終催生泡沫經濟。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這其中的一個典型表現就是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也開始不斷泛濫,金融衍生產品的極度膨脹導致美國金融服務業產值占到其GDP的近40%。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又沒有相應的管制措l施,虛擬經濟就會逐漸演變成投機經濟,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最終破滅。
(二)按揭法律結構上存在缺陷
美國在住房按揭貸款的設置上雖有擔保的存在,但其法律結構上卻存在重大缺陷,使得這種擔保不具有實際意義,從而也就使得金融風險從源頭上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美國次貸危機中首付款都很低,按揭擔保變得非常脆弱,金融的風險也就變得更容易發生。有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發放的次貸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例。2002~2006年間,美國家庭貸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了整體經濟的增速。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增速為10%。如今,由于房價暴跌,很多貸款人無力還款。而購房人對于所購房產只有很少甚至沒有自己付款,全部以銀行的貸款購買房產,然后再以該房產做還款的擔保,從這樣的擔保結構中可以看出,擔保人的擔保物雖然具有法律形式上的所有權,但就實質而言并不具有真正的交換價值意義上的“所有權”。實際上,英美財產法中本身就沒有明確的“所有權”概念,有的只是對于財產進行利用的相關概念,這通常被理解為靈活并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按揭這樣一種交易一擔保模式在高房價時代確實為普通人購房提供了一種可能。適應了經濟迅速發展下的社會需求。但是,法律作為對社會經濟進行最本質、最深刻描述的工具,在所有權歸屬這樣重大的問題上是不能含糊其詞的,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大陸法系國家,對于“無權處分”之類問題的研究汗牛充棟,并一直爭論不休,其主要考量就在于沒有所有權而處分財產是法律上一個極為重大的事件,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處理機制。像現在遇到次貸危機的時候就能發現,正視所有權本質的問題其實就能發現它的價值。
(三)金融債務信用基礎的法律保障機制存在缺陷
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的導火索應該是金融債務信用基礎遭到了摧毀性的破壞,客觀地評價,美國作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極其牢固、自身修復性很強的金融債務信用體系,同時,還有嚴密的法律機制對其進行全方位保護。但是,在此次危機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其金融債務信用基礎以及相關的法律制度仍然沒有抵擋住自由金融市場負面作用的巨大沖擊。其整個邏輯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就公司金融債務而言,公司企業從商業銀行大量借款,再將借來的錢從事證券業或房地產業的投資。這時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高漲。但是,當過熱的股市或房地產市場高漲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崩潰,此時公司的資金都壓在股票或房地產上,無法套現償還銀行的貸款。這就會導致銀行的信用基礎出現問題,銀行的資金不具有流動性,就會引發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的危機。此外,借款公司,如果不是從事股票業或房地產業這些高風險的投資,而是從事出口貿易或制造業投資時,也可以從銀行大量貸款。但是,因為市場情況的突然變化,由于對市場估計的錯誤等各種原因,產品壓庫滯銷,也可能導致公司到期不能償還貸款。這也會影響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能力。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信用出現問題時,公眾存款人便對銀行進行大規模的擠兌。擠兌必然導致銀行倒閉。一家銀行倒閉還會引起數家銀行接連發生擠兌,金融危機就爆發了。
二、爆發金融危機的外因分析——國際金融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從2007年初開始,由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逐漸演變出的一場次貸危機,不僅瞬間席卷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場。而且不同程度地擴大和影響到包括我國在內的多數國家。普遍的觀點認為,“次貸危機已成為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面對突如其來的金融災難,從各國政府首腦到金融監管部門、從金融機構到學術界,都在匆忙而審慎地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應對、渡過難關。就法律界來講,同樣面臨著反思與應對的迫切任務,應當采取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準確把握成因,進而做出科學判斷和合理建議。
一、金融危機爆發的內園分析——以美國為案例
此次金融危機的爆發主要是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就受影響程度而言,作為全球最大經濟實體的美國,顯然首當其沖。客觀地講,金融危機在眾多國家的蔓延,都多多少少受本國或區域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影響,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日益成熟的今天,此次危機的成因及根源,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共性,甚至是同一性,而其最集中、最全面的代表就是美國。就金融危機在美國的成因來講,主要存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脫鉤,缺乏對金融衍生產品的有效法律監管
美國經濟最大的特點是虛擬經濟,即高度依賴虛擬資本的循環來創造利潤。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最早對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作出系統論述。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托,包括股票、債券和不動產抵押等,它通過滲入物質資料的生產及相關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推動實體經濟運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因此虛擬經濟本身并不創造價值,其存在必須依附于實體生產性經濟。脫離了實體經濟,虛擬經濟就會變成無根之草,最終催生泡沫經濟。當前的美國金融危機是經濟過度虛擬化和自由化后果的集中反映。這其中的一個典型表現就是與房地產相關的金融衍生產品也開始不斷泛濫,金融衍生產品的極度膨脹導致美國金融服務業產值占到其GDP的近40%。脫離了實體經濟的支撐,又沒有相應的管制措l施,虛擬經濟就會逐漸演變成投機經濟,這也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房地產泡沫的最終破滅。
(二)按揭法律結構上存在缺陷
美國在住房按揭貸款的設置上雖有擔保的存在,但其法律結構上卻存在重大缺陷,使得這種擔保不具有實際意義,從而也就使得金融風險從源頭上不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在美國次貸危機中首付款都很低,按揭擔保變得非常脆弱,金融的風險也就變得更容易發生。有數據顯示,2006年美國發放的次貸平均只有6%的首付款比例。2002~2006年間,美國家庭貸款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遠遠超過了整體經濟的增速。金融機構的貸款年增速為10%。如今,由于房價暴跌,很多貸款人無力還款。而購房人對于所購房產只有很少甚至沒有自己付款,全部以銀行的貸款購買房產,然后再以該房產做還款的擔保,從這樣的擔保結構中可以看出,擔保人的擔保物雖然具有法律形式上的所有權,但就實質而言并不具有真正的交換價值意義上的“所有權”。實際上,英美財產法中本身就沒有明確的“所有權”概念,有的只是對于財產進行利用的相關概念,這通常被理解為靈活并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而按揭這樣一種交易一擔保模式在高房價時代確實為普通人購房提供了一種可能。適應了經濟迅速發展下的社會需求。但是,法律作為對社會經濟進行最本質、最深刻描述的工具,在所有權歸屬這樣重大的問題上是不能含糊其詞的,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所以在大陸法系國家,對于“無權處分”之類問題的研究汗牛充棟,并一直爭論不休,其主要考量就在于沒有所有權而處分財產是法律上一個極為重大的事件,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處理機制。像現在遇到次貸危機的時候就能發現,正視所有權本質的問題其實就能發現它的價值。
(三)金融債務信用基礎的法律保障機制存在缺陷
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的導火索應該是金融債務信用基礎遭到了摧毀性的破壞,客觀地評價,美國作為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極其牢固、自身修復性很強的金融債務信用體系,同時,還有嚴密的法律機制對其進行全方位保護。但是,在此次危機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觀察到,其金融債務信用基礎以及相關的法律制度仍然沒有抵擋住自由金融市場負面作用的巨大沖擊。其整個邏輯過程其實非常簡單,就公司金融債務而言,公司企業從商業銀行大量借款,再將借來的錢從事證券業或房地產業的投資。這時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高漲。但是,當過熱的股市或房地產市場高漲到一定程度,必然發生崩潰,此時公司的資金都壓在股票或房地產上,無法套現償還銀行的貸款。這就會導致銀行的信用基礎出現問題,銀行的資金不具有流動性,就會引發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的危機。此外,借款公司,如果不是從事股票業或房地產業這些高風險的投資,而是從事出口貿易或制造業投資時,也可以從銀行大量貸款。但是,因為市場情況的突然變化,由于對市場估計的錯誤等各種原因,產品壓庫滯銷,也可能導致公司到期不能償還貸款。這也會影響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能力。銀行對存款客戶的支付信用出現問題時,公眾存款人便對銀行進行大規模的擠兌。擠兌必然導致銀行倒閉。一家銀行倒閉還會引起數家銀行接連發生擠兌,金融危機就爆發了。
二、爆發金融危機的外因分析——國際金融法方面存在的缺陷
2008年全球爆發了嚴重的金融危機,該危機從美國傳遞到全球、從金融領域傳導到其他行業,各國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后經濟危機時代,各個國家都開始不斷的反思。在反思的過程中,人們開始探討金融危機的真正成因是什么。經過多方調查研究,經濟學家最終得出結論,認為影子銀行就是造成金融危機的成因。面對當前影子銀行飛速發展的社會現實,因此本文就如何加強影子銀行的監管和國際金融法治改革的內容進行研究,以期能夠在根本上改善影子銀行的發展狀況,促進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
一、針對影子銀行以及其金融監管的研究
(一)影子銀行的概念
影子銀行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國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執行董事麥卡利在2007年美聯儲年度會議上首次提出并被廣泛使用的,是美國次貸危機后出現的一個重要金融學新概念。影子銀行的本質就是將傳統信貸關系進行證券化以使得信用無限擴大。這一系統包括但不限于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非銀行金融機構,他們沒有傳統銀行業的組織機構,卻行使著傳統銀行業的功能,因此被稱為“影子銀行”。
在世界歷史上,影子銀行出現的時間并不長,最早誕生于上世紀60-70年代,其進步和壯大也是在近幾十年的時間之內發生的。但是在這過去的幾十年時間中,大多數情況下影子銀行都處于疏于監管的狀況,甚至在2008年之前,人們并沒有意識到影子銀行之中存在的風險。事實上,影子銀行并不是一個法律的概念,而是一種區別于傳統銀行業,使用各種銀行信用集合,且超出監管體制范圍之外,類似于實體銀行的一種體系。
影子銀行的特點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一是資金來源受市場流動性影響較大;
二是影子銀行在多數情況下所使用的轉換和流動性是無法得到公共金融機構的擔保的。三是因為缺乏監管,杠桿率往往很高。
影子銀行在從事相關業務的過程中,其參與者主要是三方機構,其中包括:借貸方、投資方還有中介部門。簡而言之,影子銀行就是其中的中介機構,它向投資人員吸取資金,同時把資金提供給借款人,這就是影子銀行的特點。
(二)金融危機前的監管失誤
隨著經濟發展,傳統銀行逐漸開始開展混業經營,證券經濟野蠻生長,由于影子銀行利用的是外場金融體系,因此其在金融機構之中依然屬于管理的空白區域,立法也依然被排除在外部。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的階段,影子銀行在社會中的吸金能力已經遠遠的超過了傳統的銀行,同時在規模上也已經和傳統的銀行旗鼓相當,但是在金融繁榮的假象之下,美國政府和社會都不約而同的放松了對其監管工作,放任自流,忽視了影子銀行可能造成的系統性風險,最終金融體系風險不斷加大,導致了嚴重的金融危機。
(三)影子銀行疏于監管的危害
在現實社會中,影子銀行往往是和傳統的銀行共同發展的,傳統銀行業務發展迅速導致了對金融創新的急切需求,脫胎于這一需求,影子銀行蓬勃發展。但是由于疏于管理,因此影子銀行往往存在著非常大的風險性,這也給當今社會上現存的金融體系造成了比較嚴重的威脅和挑戰,其中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系統性風險。影子銀行主要活動方式就是系統性的進行資金流轉,并且在這其中也決定了銀行所需要承擔的風險,因此才能夠保證影子銀行在證券市場上的良好運作。但這種信貸證券化的模式存在著多方面的問題,其中包括:流動性、信用情況以及市場中存在的風險。其中中央銀行和很多公共部門能夠為傳統銀行提供擔保,但是對于影子銀行卻無法設置出安全的防護。一旦傳統銀行受到打擊,這一體系就會崩潰。巨大的風險性導致影子銀行長久以來一直使用高杠桿率,以獲取高額的收益。在經濟比較繁榮的階段,影子銀行被頻繁使用,其風險逐漸轉移到整個金融體系之中,最終形成系統性風險。
(2)監管套利。影子銀行作為從事著中介功能的金融機構,在發展中傾向于選擇比較寬松的管理環境,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避開監管工作,以此獲取高額的收益。因此影子銀行成為了監管套利的金融工具。同時影子銀行資金來源并不是存款,相關部門對其監管較弱,其也不會受到法律的管制和約束,因此在比較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影子銀行依然在發展和壯大。同時因為其機制處于一種監管套利業務之外,因此銀行業并不會把真實成本進行內部化,因此在信息披露的機制外部,也會衍生出各種方面的限制,但是影子銀行的規模依然在迅速增大,這嚴重導致了整個金融體系自身的風險。
二、影子銀行的監管變革
2008年期間美國金融危機爆發導致了全球性持續性的經濟危機,因此很多金融行業的從業人員也意識到了影子銀行急需受到監管,因此國際上針對金融行業管理工作的改革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其中針對影子銀行的管理,也在國際金融會議中被正式提出,成為了金融監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一)美歐監管制度變革
金融危機對于美國所造成的影響非常劇烈,巨大的消極影響使得美國對于導致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影子銀行的監管力度逐漸加強。因此在2009年期間,美國根據金融行業的相關情況了一系列的條例,同時在調查過程中也認定影子銀行是造成金融危機的主要因素。類似的法案在英國也被迅速通過,法案中英國金融機構強調這種問題不能夠僅僅局限在法律形式之中,在現實層面也要得到實質性監管。同時歐盟各國也陸續頒布相關法案[4]。
(二)國際層面的監管變革
在國際上,針對影子銀行的管理已經達成了共識,并且國際上的金融組織也了法律條例,同時分析了影子銀行監管缺失將導致的不良影響。該報告認定因為影子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幾乎不受到監管,導致市場機制脫序,監管工作失效,造成影子銀行迅速發展壯大,過高的杠桿率傳導了系統性風險,最終金融危機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與此同時,除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很多地區也在推進金融行業的管制,重點探討監管的機構和業務,以此保證社會中能夠擴大對于基金的管理范疇,以此促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
(三)影子銀行監管的法律制度建設
近年來,隨著世界各國共同的進步,國際經濟整體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但在2008年發生金融危機,嚴重制約了各國經濟的發展。產生經濟危機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監管體系的失誤,還有影子銀行的崩潰。據調查顯示,金融危機之后,影子銀行的總資產已經恢復到了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這也相當于傳統銀行資產的70%左右,各國對影子銀行的管理力度也逐漸增強,同時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國家除了加強對于本國銀行體系的法律監管之外,還對國際層面的工作開展了協作和法律構建,這也能夠在根本上避免過度失序的金融創新對于世界經濟的消極影響。
加強對影子銀行管理對我國的啟示
我國在2008年階段,所受到金融危機影響相對較小,因此恢復的速度也非常快,但是影子銀行所造成的后果是具有一定普遍性的。在我國,影子銀行并沒有非常明確的界定,只要涉及借貸關系和銀行表外業務都屬于影子銀行。在市場現實中,主要分為兩大塊:一是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以及非銀行金融機構銷售的類信貸類產品,二是民間借貸體系。但在現階段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社會環境之中,我國的政府對于影子銀行的監管力度仍處于放松的狀態,有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0年前6個月,銀信合作產品較2009年前6個月增加了2.37萬億元,傳統銀行業通過金融創新釋放了大量資金,因此國際層面對影子銀行監管的發展情況對于我國金融進步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和研究的結果能夠看出,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影子銀行已經成為了當前金融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為了世界經濟的良性發展,為了推動國際法治監管的進步,國際社會還需要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金融法律和專業的監督機構。
回歸到我國自身,我們應該從影子銀行的機構和業務活動規則等方面出發,設立影子銀行的監管機構,修訂已有的法律,制定相關規則,加強資金流向監測體系,避免出現信息紕漏的現象。同時,針對傳統銀行業,也需要加強對于其外部業務的監管,這也是金融創新和政策監管共同發展最為客觀的要求。
參考文獻:
[1]于永寧.我國影子銀行監管法律制度的反思及重構――美國的經驗及其借鑒[J].法商研究,2015.
[2]潘靜,柴振國.中國影子銀行的金融監管研究――運用市場約束優化政府監管[J].現代法學,2013.
[3]彭江萊.我國影子銀行體系監管的法律思考――美國影子銀行監管框架對我國的啟示[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