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6 17:20:0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跨國經營戰略案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在國內市場不能滿足企業發展所需時企業必然會選擇走國際化經營的發展道路,企業之間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因此,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也就是說國際化經營是企業發展必有之路。經濟全球化讓各國經濟的相互依存程度加深,約束力也不斷增強。在這個時代,世界各國應敞開大門,適應這一趨勢,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把握其中機會。中國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勢不可擋。加入這個主流可以充分分享國際分工利益,與世界先進經濟技術同步前進。加入世貿組織可以幫助中國經濟更好地融入國際經濟社會,更好地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
1.1.2 中國政府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走出國門,跨國公司迅速發展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入世和國內市場的開放,很多外國企業到中國投資。因此,國內外企業競爭激烈。另外,生產能力過剩、內需不振,自然資源短缺,吸引外資與對外投資比例失衡,中國外貿出口深受貿易保護主義的侵害等原因,1988 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發展戰略。“走出去”戰略,是適應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必要要求,是市場經濟開放性、競爭性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然條件,可以使企業更廣泛的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中國企業將產品市場和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市場向外延伸,并著眼于整合全球資源,以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為目標。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實施,中國企業積極走出國門,對外投資增長很快,跨國公司迅速發展。目前,中國投資區域已遍布世界 160 多個國家和地區。從 2002 年起,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幾乎成倍增長,從 27 億美元上升到 2007 年的 265.1 億美元。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的海外企業近萬家,分布在全球 173 個國家和地區。2003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在發展中國家居第二位(新加坡第一),2006 年在發展中國家位列第一,在全球國家(地區)排名中居第 13位。到 2012 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創下了 840 億美元歷史紀錄,中國成為世界第三大對外投資國。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義
1.2.1 研究目的
本文通過對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的研究,希望達到以下目的:分析研究背景、明確研究意義、梳理國內外文獻綜述和相關理論,介紹外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情況;回顧中國在越南跨國經營發展歷程、闡述跨國經營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運用SWOT 分析法指出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的優勢、劣勢、機會、威脅;詳細分析中國企業在越南所選擇的跨國經營總體戰略及不同行業投資越南所選擇的經營戰略;提出對策建議。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這幾年來中國企業紛紛到越南進行跨國經營,中國在越南跨國經營研究成為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但是從文獻上來看,對中國企業在越南的跨國經營研究則不多。本論文通過跨國經營理論的基礎,對中國企業在越南經營情況進行全面分析。因此,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成果有一定的理論參考價值。
同時,本文梳理了國內外關于跨國經營的相關研究,以進一步豐富適合于發展中國家跨國經營理論。
? 1.2.2.2 現實意義
(1)對越南企業:本文介紹了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發展歷程,現狀和經營戰略的選擇。因此,可以讓越南企業更加了解中國企業經營、管理等方式,進而學習中國企業的優點和創新點。
(2)對中國企業:本文讓中國企業更加了解越南投資環境的總體情況,從而找出適合企業自身的在越跨國經營戰略。
本研究具體思路框架如圖 1-1 所示:
........................
第二章 跨國經營戰略相關理論
2.1 國際化經營理論
企業國際化是指企業經營發展逐漸由國內轉向國際化的過程,它強調的是企業經營活動的跨國性以及經營的過程性。英國斯蒂芬楊(Stephen Young)教授在《國際市場進入與發展》書中說,國際化是“企業進行跨國經營的所有方式”,包括產品出口、直接投資、技術許可、國際分包生產、特許經營等活動。
有關國際化理論,主要分為三種類型:(1)Uppsala 國際化過程模型,該模型是20 世紀 70 年代由烏普鏟拉大學的一批經濟學者提出的,以企業行為理論研究方法為基礎的一種國際化模式。該模式基于“企業的目標是增收益減風險”的假設,將企業的國際化看成一個發展的過程,強調企業的知識和學習能力對于企業國際化的重要影響。(2)交易成本分析模型,該模型認為企業的交易行為是成本分析的基本單元,企業擴張勢必帶來交易成本的上升,公司的組織形態應以成本最小化為基本原則,因此公司為了減小交易成本都傾向于垂直一體化的組織形態。(3)企業國際化網絡模型,該模型是由瑞典學者提出的,他們認為產業系統就如一張網絡,它由眾多從事生產、銷售、服務的企業組成,這些企業之間聯系密切,有很強的合作和互動關系,存在大量的產品、信息等資源的交換。
.......................
2.2 國際市場進入戰略
20 世紀 70 年代中期的企業國際化階段理論是一些北歐學者通過典型案例研究提出的。該理論認為企業國際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過程,其中,海外市場知識的多少等因素對企業進入國際市場方式選擇影響最大。1981 年,鄧寧提出了一個與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決策有關的理論—國際生產折衷理論,認為企業可以選擇對外直接投資的方式來進入國際市場的條件是企業同時擁有所有權優勢、內部化優勢和區位優勢。1998 年,托賓·佩德森和本特·比特森提出企業國際化四要素模型,他們認為企業國際化受到海外市場知識,生產要素數量、企業市場份額的市場競爭結構四個要素的直接影響。Root 于1994 年對國際市場進入的所有方式進行 整合性的分析,他認為每一種進入方式的投入、風險與收益都有差異,企業在作出選擇時必須考慮企業的戰略目標,資源能力,政府法律法規,目標市場特點等因素。
第三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現狀 ............................. 15
3.1 外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情況 ...................... 15
3.1.1 外資進入越南的發展歷程 .................. 15
第四
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 SWOT 分析 ........................ 26 4.1 優勢分析 ....................... 26
4.1.1 越南自然資源豐富 ......................... 26
第五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及對策建議 .............. 32
5.1.1 市場進入戰略 ...................... 32
5.1.2 行業選擇戰略 ....................... 33
第四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 SWOT 分析
4.1 優勢分析
4.1.1 越南自然資源豐富
北方的紅河水系與南方的湄公河水系,給兩大平原帶來了大量的腐殖質,使土地相當肥沃。這兩大平原的稻田占了耕地面積的 90%左右,成為世界上著名的“谷倉”之一。越南近年來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抓了農業革新,穩住了這個國民經濟的基礎,連續多年保持了世界第三大米出口國的地位。越南今后為了加快發展,也將會繼續發揮這一有利條件,同時進一步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調整;越南的礦產資源、特別是能源豐富。這幾年,原油成為越南的第一大出口產品,煤炭也進入了主要出口產品的行列。2008 年原油出口創匯高達 103.568 億美元,煤炭出口創匯13.88 億美元。已探明的石油儲量 50 億噸,估計儲量高達 100 億噸。已探明的煤炭 100億噸,估計儲量約 2200 億噸,主要分布在東北部盆地,2100 億噸煤炭分布在紅河三角洲 3500 平方公里范圍的低下 100—3500 米深處。幾乎所有礦產資源在越南均有分布,大部分有開采價值。尤其是鐵礦,已探明儲量 10 億噸,估計總儲量在 18 億噸左右,鋁土礦儲量約 66 億噸。在今后的加快發展中,越南將繼續抓好油氣工業,提高其加工能力。同時將利用好其他的礦產資源,為工業化、現代化服務;此外,越南還有比較豐富的林業資源、漁業資源、旅游資源等,這些資源將會進一步得到開發和比較充分的利用。
...................
第五章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戰略選擇及對策建議
5.1 中國企業在越南跨國經營總體戰略
企業跨國經營戰略是指從事跨國經營的企業通過系統地評估自身實力,確定基本任務和目標,并根據變動的國際環境擬定必要的行動方針和政策,采取相應的行動,為求得企業在國際環境中長期生存和發展,達到企業既定目標所作的長遠的總體謀劃。
進行海外投資,建立跨國企業是當代生產社會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和要求。近年來,中國的海外投資企業發展較快,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和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推進,越南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所瞄準的重要目標市場。積極發展對越經貿和投資往來符合中國的長遠利益,但仍然面臨著一系列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從當前的實際情況出發,認真地分析形勢,總結經驗教訓,揚長避短,制定出符合中國企業在越南的跨國經營戰略。
5.1.1 市場進入戰略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5-0-01
一、我國跨國經營現狀
1.我國跨國經營的特點
多元化的對外經營格局正在形成,目前,中國對外投資涉及貿易、生產加工、資源開發、交通運輸、承包工程、農業及農產品綜合開發、醫療衛生、旅游餐飲及咨詢服務等多個領域,投資重點正在逐步從港澳、北美地區,轉移到亞太、非洲、拉美等廣大發展中國家,多元化發展趨勢日益顯著;經營主體結構進一步優化,經過20多年的發展,中國對外投資主體已逐步從貿易公司為主向大中型生產企業為主轉變,生產企業對外投資所占比重不斷增大,貿易公司所占比重逐漸減少。特別是一批骨干企業積極開展跨國經營并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中國對外投資的主力軍。一些優勢企業已開始實施海外投資戰略,并初步形成了全球的生產銷售網絡,初具跨國公司的雛形;中國企業海外市場進入方式上偏重于新建的合資方式,中國企業海外拓展的方式主要為新建,這是因為相對資本運作,中國企業對生產經營的管理能力更有把握。而國外企業較多運用的收購兼并等資本運營手段雖然已經出現,但總體來看還較少被中國領先企業采用。
2.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方式
國外生產,用國外品牌。這種方式難度最大。因為它要求企業具有比當地企業更強的競爭優勢。必須在價值增值鏈的不同環節上有過人之處,更具競爭性。同時,這種投資方式的挑戰性還在于作為一家外國企業,必須與當地的經營環境和文化高度融合。從跨國公司的經驗來看,以這種方式投資的成功案例不太多;國外生產,用中國自己的品牌。這種海外投資模式也具有相當的挑戰性;在中國生產,用國外的品牌。即通常說的“貼牌生產”(OEM)。貼牌生產對于那些后發展型跨國公司海外擴張的初期階段具有重要意義;在中國生產,用中國品牌。主要是以貿易的方式進行跨國經營。這種投資方式的難度在于如何拓展海外銷售渠道。
二、中國企業跨國經營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經濟全球經濟化浪潮推動著世界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跨國公司不斷擴大海外投資,強強企業購并不斷,購并范圍涉及傳統的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競爭激烈的金融服務業等,有些購并甚至改變了整個行業的格局。國際跨國公司的迅猛發展;在一些產業中的壟斷作用不斷加強,為我國企業的對外投資,跨國經營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另一方面,目前國際形勢下,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也具有一些有利因素。首先,進入90年代以來,發達國家開始了又一輪結構調整,勞動密集型產業繼續向資金技術密集型方向轉換,這便為我國企業發揮優勢、參與國際競爭、進行對外投資提供了機遇和可能;其次,亞洲金融危機導致東南亞和韓國等東亞國家資產大幅度貶值,這也給中國企業進一步對外投資、購買外國資產、進行跨國經營提供了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
由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出口遇到極大困難,再加上國內需求不足,使得我國經濟發展放緩,國有企業發展吃力。在這種國內形勢下,一方面效益較好的企業要為剩余資金尋找出路,在國內需求不旺的情況下,對外輸出資本是一條好的發展途徑;另一方面,外貿體制改革的深入,調整結構,增強國際競爭力,擴大對外開放水平也要求我國有一大批實力雄厚的跨國公司涌現,這就為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須加快企業跨國經營步伐。 另外,從可能性來看,首先,經過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建設,我國已奠定了一定的對外投資的物資基礎和技術基礎,具備了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其次,中國企業進行跨國經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三、我國企業跨國經營戰略
1.加強宏觀管理,完善經濟政策
首先,應加快制訂和完善包括《中國企業海外投資法》、《境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在內的各種企業海外投資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海外投資的各項宏觀管理政策,如審批制度、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等等;其次,雖然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對口管理部門是外經貿部,但跨國經營不同程度地受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財政部、國家外匯管理局的影響,不利于統一管理,因此,應成立跨國經營的專門管理機構,以便協調管理,有效地支持跨國經濟的發展;再有,可設立全國性的對外投資信息咨詢機構,為國內企業的跨國經營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咨詢服務;最后,在稅收方面,在避免雙重征稅的前提下,通過提供必要的稅收優惠,鼓勵企業開展對外投資并用所得利潤進行再投資。
2.采取適當的扶持傾斜政策,重點扶持一批大企業集團開展跨國經營
首先,加速中國跨國公司的建設,授予大公司、大企業集團資金、資產、資源的經營自,包括外貿經營權、對外投資權、外事審批權、海外融資權等等;發揮其活力,增強其競爭力;其次,通過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經營自的下放,積極推動和扶持具有比較優勢的、符合國家產業和整體利益的跨國經營;第三,在大企業內部,圍繞跨國經營活動的展開,逐步建立信息、技術、產業、資源開發中心及對外服務中心,以大產業經濟集團或大企業集團或綜合商社等形式進入國際市場。
3.加強跨國銀行和跨國公司的共同發展
加強中國銀行業的海外拓展是中國跨國公司進一步發展的重要課題。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銀行不僅立足于國內,同時積極向全球發展,其中以中國銀行的發展最為迅速。截止1997年底,中銀集團已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500多家分支機構,海外員工近2萬人,海外資產總值1700多億美元,各項存款余額近千億美元,比1992年末增長80%,盈利水平則比1992年同期增長近一倍。我國銀行業的向外擴張,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一方面可為國內企業提供準確、及時的國外信息;另一方面,對于一些金融業落后的發展中國家來說,我國銀行在那里設立分支機構可帶動我國企業到這些國家進行投資,從而促使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多元化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1(a)-0-02
1 經濟全球化與跨國經營含義
(1)“經濟全球化”這個詞最早是由T?萊維于1985年提出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97年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中,曾對經濟全球化下過這樣的定義:“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與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動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增強。”經濟全球化這種超越國界的經濟活動,通過對外貿易、資本及人力資源流動、技術轉移等而形成的全球范圍的有機經濟整體。(2)企業跨國經營是指企業以國際需求為導向,通過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機構,并以此為平臺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資源配置、產品生產和銷售、市場開發等一系列經營活動,從而充分利用國際資源,為企業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和收益。
2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影響
2.1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積極影響
(1)經濟全球化促進了跨國公司的發展。首先,經濟全球化現實了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優化配置,使各國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效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創造了可能,因而為其跨國經營創造了條件。其次,經濟全球化使各國聯系日益密切,了解日益深入,溝通更加廣泛,為各國經濟的發展與融合構建了廣闊的平臺,使得各國間貿易政策、競爭規則出現趨同的傾向,貿易摩擦逐漸減少,為企業從事跨國經營創造了良好外部政策環境。(2)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先進的企業文化和經營管理經驗。我國企業通過中外合資,中外合作等方式,借鑒,學習國外企業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及財務管理等,并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創新,使企業的素質不斷提高。
2.2 經濟全球化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消極影響
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給我國改革開放帶來了上述積極作用的同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我國產業發展升級、加速我國環境污染和資源耗竭,增加我國的金融風險和國外跨國公司制約我國經濟的可能性等的負面影響。
3 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路徑
一、引言
國際化運營是企業在國與國之間從事生產運營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實行生產資料的配置,以及其他超出國境的各種運營活動。隨著經濟全球化,越來越多的中國制造企業開始了國際化運營。在全球化經濟的今天,中國經濟需要繼續繁榮,中國企業就必須走向國際化。而最終能真正走向國際化的中國企業,也必將成為中國最成功的企業。
二、國際化內涵
國際化是指國際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以期達到長期的總體效益最優化,即在變動的國際經營環境中,為求得長期生存和發展而做出總體的長遠的策略。企業國際化進程主要是指一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市場競爭,并且由國內企業成長為跨國公司的過程。
三、國際化階段理論
美國學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學者對企業國際化進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論述中,將企業國際化進程分為六個階段。
1.國內階段。在國內階段,企業的經營重點完全放在國內市場,但當國內原材料市場供貨緊張、價格昂貴,而國外原材料充分且價廉時,企業就會采取以部分產品換取國外原材料的方式,解決企業的生產問題。
2.出口階段。當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并有飽和跡象時,企業開始逐步開發國際市場以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出口階段,企業會設立專門開發國際市場的部門,統一管理產品的出口事宜。
3.國際經營階段。隨著出口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企業不再滿足于單純出口且利潤較低的局面,而開始轉向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創建子公司。
4.多國階段。多國階段是指企業在多個國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經營規模日益擴大,而國內市場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場的較小份額。
5.跨國經營階段。在跨國經營階段,企業開始從全球戰略的角度對整個經營過程進行調整,通過加強統一管理,使母子公司關系從松散型向緊密型過度,從而真正進入到國際化經營階段。
6.超國家階段。在超國家階段,企業的經營范圍遍及全球,企業的組織形態發生某些根本性的變化:許多企業可能會出現無國別的約束,在國際機構注冊登記,在法律上并無國籍的存在,也就是達到企業國際化的最高形態。
四、國際化路徑模式
根據外部競爭環境和自身的資源能力,制造企業國際化的路徑主要有漸進模式和跳躍模式兩種:
1.漸進模式
Johanson等人認為,企業的海外經營應該遵循上述漸進過程。這種漸進的連續形式主要包括國際化的地理順序和經營方式的演變次序。漸進模式遵循規模經濟理論和需求偏好理論。
2.跳躍模式
瑟威爾和巴克萊(1978)通過對英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研究發現,英國中小企業國際化中有采取“跳躍式”路徑的案例,即由國內經營直接到設立海外子公司,進行海外生產和經營。
五、中國企業國際化運作的對策
1.實行多方位的市場開拓戰略
國際市場既是一體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也應當是多層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產技術方面,企業應對不同的市場分別采取不同的技術以取得比較優勢;在經營內容方面,企業不僅要擴大產品出口,而且還要積極開展技術輸出,勞務輸出,工程承包,有步驟地進行海外直接投資。
2.制定地區投資戰略,促進發展跨國企業
根據對方國別不同,結合不同的比較優勢,制定相應的跨國經營戰略,來發展海外企業。對于輸出導向型投資,以保持和擴大市場、增加出口、多創匯為目標,一般可流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對于輸入導向型投資,海外企業最終產品返回國內,獲取我國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技術及人才,資金流向以資源豐富的歐美國家為主。
3.開發國際型人才,保證企業經營國際化
市場競爭最終是人才競爭,企業國際化經營離不開國際型人才的開發和培養。企業不僅依靠高等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人才,還要大力招聘國外經貿人才,聘用各類技術與管理專家為本企業服務。
4.采取“鼓勵”和“限制”政策,引導并管理境外投資
對于外資,除了給予某些特殊的優惠政策,鼓勵其進入投資的優先領域外,還要對其進行“限制”,以維護本國和正當權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財政和稅收政策,給予外資企業享受國民待遇;還要限制外資進入的部門及參股比例,加強對外資活動的監督和管理。
參考文獻:
[1]Antweiler,Werner,andDanielTrefler.“IncreasingReturnsandallthat:AViewfromTrad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ndUniversityofToronto,1997
國際化是指國際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以期達到長期的總體效益最優化,即在變動的國際經營環境中,為求得長期生存和發展而做出總體的長遠的策略。企業國際化進程主要是指一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與國際市場競爭,并且由國內企業成長為跨國公司的過程。
三、國際化階段理論
美國學者RichardRobinson,H.Perlmuter,H.IgorAnsoff等學者對企業國際化進行研究,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例如Roberson在他的1976年和1989年所做的論述中,將企業國際化進程分為六個階段。
1.國內階段。在國內階段,企業的經營重點完全放在國內市場,但當國內原材料市場供貨緊張、價格昂貴,而國外原材料充分且價廉時,企業就會采取以部分產品換取國外原材料的方式,解決企業的生產問題。
2.出口階段。當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并有飽和跡象時,企業開始逐步開發國際市場以爭取更多的市場份額。在出口階段,企業會設立專門開發國際市場的部門,統一管理產品的出口事宜。
3.國際經營階段。隨著出口規模的進一步擴大,企業不再滿足于單純出口且利潤較低的局面,而開始轉向對外直接投資,在國外創建子公司。
4.多國階段。多國階段是指企業在多個國家建立子公司和分公司,經營規模日益擴大,而國內市場的地位逐步下降,只占其世界市場的較小份額。
5.跨國經營階段。在跨國經營階段,企業開始從全球戰略的角度對整個經營過程進行調整,通過加強統一管理,使母子公司關系從松散型向緊密型過度,從而真正進入到國際化經營階段。
6.超國家階段。在超國家階段,企業的經營范圍遍及全球,企業的組織形態發生某些根本性的變化:許多企業可能會出現無國別的約束,在國際機構注冊登記,在法律上并無國籍的存在,也就是達到企業國際化的最高形態。
四、國際化路徑模式
根據外部競爭環境和自身的資源能力,制造企業國際化的路徑主要有漸進模式和跳躍模式兩種:
1.漸進模式
Johanson等人認為,企業的海外經營應該遵循上述漸進過程。這種漸進的連續形式主要包括國際化的地理順序和經營方式的演變次序。漸進模式遵循規模經濟理論和需求偏好理論。
2.跳躍模式
瑟威爾和巴克萊(1978)通過對英國中小企業國際化的研究發現,英國中小企業國際化中有采取“跳躍式”路徑的案例,即由國內經營直接到設立海外子公司,進行海外生產和經營。五、中國企業國際化運作的對策
1.實行多方位的市場開拓戰略
國際市場既是一體化的,又是多元化的。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也應當是多層次的、多方位的。因此,在生產技術方面,企業應對不同的市場分別采取不同的技術以取得比較優勢;在經營內容方面,企業不僅要擴大產品出口,而且還要積極開展技術輸出,勞務輸出,工程承包,有步驟地進行海外直接投資。
2.制定地區投資戰略,促進發展跨國企業
根據對方國別不同,結合不同的比較優勢,制定相應的跨國經營戰略,來發展海外企業。對于輸出導向型投資,以保持和擴大市場、增加出口、多創匯為目標,一般可流向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對于輸入導向型投資,海外企業最終產品返回國內,獲取我國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技術及人才,資金流向以資源豐富的歐美國家為主。
3.開發國際型人才,保證企業經營國際化
市場競爭最終是人才競爭,企業國際化經營離不開國際型人才的開發和培養。企業不僅依靠高等學校培養和在職培訓人才,還要大力招聘國外經貿人才,聘用各類技術與管理專家為本企業服務。
4.采取“鼓勵”和“限制”政策,引導并管理境外投資
對于外資,除了給予某些特殊的優惠政策,鼓勵其進入投資的優先領域外,還要對其進行“限制”,以維護本國和正當權益。既要提供必要的財政和稅收政策,給予外資企業享受國民待遇;還要限制外資進入的部門及參股比例,加強對外資活動的監督和管理。
參考文獻:
[1]Antweiler,Werner,andDanielTrefler.“IncreasingReturnsandallthat:AViewfromTrade?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andUniversityofToronto,1997
2007年8月14日,中國開發銀行以22億歐元獲得巴克萊銀行2.014億股,持股比例為3.1%;
2007年7月,中國銀行鹿特丹分行正式開業投入運營;
2007年10月初,民生銀行決定收購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UCBHHoldings);
2007年10月22日,中信證券收購貝爾斯登6%股權;
2007年11月8日,招商銀行設立紐約分行;
2007年10月25日,中國工商銀行收購標準銀行20%的股權,成為該行最大股東;
2007年11月19日,中銀香港39.5億港元購入香港東亞銀行有限公司約4.94%的股權;
2007年11月29日,中國平安宣布已投資18.1億歐元,購買歐洲富通集團4.18%股份,成為富通集團第一大單股東。
緣何熱衷“走出去”
當前國內商業銀行紛紛實施“走出去”戰略是內外部環境雙重作用下的結果。
2007年是中國銀行業全面開放的第一年,我國銀行業與全球金融業的一體化水平將進一步提高。隨著綜合國力增強、金融體制改革、宏觀環境變遷,特別是在國有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和改制上市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大背景下,如何積極穩妥實施“走出去”的國際化戰略,迅速實現與全球金融業的融合,在全球化的競爭中不斷增強經營管理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一個重要戰略問題。
商業銀行實施跨國經營一般而言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推動因素。
首先是客戶引導。隨著跨國公司海外業務的不斷擴展,其與境外機構的交易日趨頻繁、復雜,要求銀行能在全球范圍內提供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為確保客戶滿意度,銀行會跟隨客戶的海外網絡建立跨境服務網絡,以提供結算、融資等全方位的貼身金融服務。有學者也將這種情況稱為客戶追隨理論。其次是區位優勢吸引。如果東道國在監管體制、市場利率、稅收政策等方面優于母國,就會對銀行跨國經營產生引導作用。第三是發揮內部化優勢。銀行通過設立國外分支機構,可以充分發揮內部交易可控制的優勢,利用一體化的組織形式提供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降低或避免了與其他企業間的交易成本。最后是謀求競爭優勢。同單純的國內銀行相比,跨國經營的銀行在信息和資源共享、產品開發、風險控制等方面都能形成競爭優勢。
對于國內商業銀行來說,推動其實施跨國經營的因素有內外部兩個方面。從外部看,近年來國際資本流動為銀行跨國經營提供了盈利空間。國際資本流動遠遠高于GDP和國際貿易的速度快速增長,實施跨國經營的銀行可以充分利用國際資本流動獲得高額利潤。其次企業跨國經營也對商業銀行實施跨國經營起到了引導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投資海外以獲取資源、能源、品牌以及銷售渠道已經成為我國企業突破發展瓶頸,也是解決經濟外部失衡的必由之路。截至“十五”期末,我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超過500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超過一萬家。在企業“走出去”戰略的推動下,跨國經營的企業對銀行的跨國金融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從而對目前國內銀行傳統的服務功能、技術手段、營銷方式、人員素質等帶來全新的挑戰,銀行跨國經營成為必然之勢,也成為其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
從內部看,擴大經營規模是商業銀行實施跨國經營的內在動力之一。隨著商業銀行的改制上市,其資本金獲得較大補充,在符合監管要求之后,必然會產生以擴大規模獲得競爭優勢的動機。由于國內主要城市的銀行機構網點布局已經形成,因此,向境外市場發展,實施跨國經營戰略已經成為其擴大規模的有效途徑。同時股份制改革也使商業銀行具備了跨國經營的基本條件。近幾年來,商業銀行通過積極引進境外戰略投資者,特別是通過海外上市,使得公司治理與信息披露制度逐漸按國際標準實施。此外,通過改革,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能力得到顯著提高,上市后商業銀行大多資本金較為充足,加上大量國際人才的引進,這些都為商業銀行進一步向海外拓展奠定了基礎。
除了商業銀行內部條件的提升,中國銀行業的外部監管環境建設的卓有成效也為商業銀行跨國戰略的實施提供了保障。為了提高銀行業監管水平,中國銀監會提出在2010年前全面實施新巴塞爾協議的監管要求,中國銀行監管已符合全球銀行業監管的基本準則;同時,中國銀監會已經與23個主要國家簽署了監管備忘錄,這為商業銀行跨國經營創造了較為良好的外部環境。
海外并購提升價值
我國商業銀行的海外并購行為,當前都尚不足以對提升銀行價值有重大影響,對銀行長遠發展的積極影響也有待觀察。但是,走向海外的中資銀行,未來將較其他國內銀行擁有更多的國際化經營的經驗,儲備更多的人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能否有效提升價值主要取決于以下四個因素。
第一,戰略的科學性。經過近30年的探索,我國剛剛建立起較為完善的銀行業體系,但銀行業仍屬于幼稚行業,在這樣的發展階段走向海外必須十分謹慎。首先,商業銀行要對自身的實力和管理能力做出客觀的評估,不要去做超越能力和發展階段的事;其次,對向海外發展要有正確的認識,明晰希望通過向海外發展實現的目標,以及實現這樣的目標對銀行長遠發展的必要性、戰略意義等。
第二,對并購對象的整合能力。假如缺乏整合的經驗和良好設計,使被并購對象原有的市場優勢或業務優勢喪失,并購肯定難以實現預期目的。在過去若干年里,很多外資銀行之所以能夠通過并購迅速發展成為全球性大銀行,關鍵也在于其自身擁有較強的整合及管理跨國機構的能力,有一批業務能力強、善于跨文化管理的國際營運人才。
第三,業務的互補性。海外并購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彌補銀行自身某些方面的短板,這些短板可能是國際化的管理經驗、目標市場份額、目標市場分支機構、提高特定市場投資收益等等。通常情況下應實現境內外機構實現一體化經營,取得良好的協同效應,對銀行國內業務發展和海外業務拓展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否則,類似的投資對銀行的意義不大。
第四,可持續發展能力。這取決于銀行對并購對象的正確評估,對目標市場的理解,對核心資源的控制能力,對經營中面臨的各種風險的管控能力等若干因素。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開展經營活動,與當地銀行競爭,我國銀行將面臨較高的成本和失敗的風險。關鍵性的客戶、管理者及業務骨干的流失,缺乏有效的商業模式,缺乏防范業務風險、經營風險的手段等,都將對銀行可持續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從總體上看,發達國家銀行市場日常監管非常嚴格,與國內有很大的差異,能否在全新的監管和市場環境中取得良好的發展,的確是非常大的考驗。
擴張:熊掌還是砒霜
談起國內銀行的海外股權并購,我們不能光想到海外并購會給國內銀行帶來什么樣的好處,潛在的風險我們更加需要防范。近年來,國外銀行海外并購的失敗案例也有不少。
國內銀行海外并購有兩大風險需要特別注意:第一,政治風險。在國內銀行海外收購資產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風險。因為,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來講,銀行都是很重要的經濟資源,這種收購會影響到國家政治、經濟等很多方面,任何一個國家都會給予較多的關注和控制,這種政治風險需要重視;第二,經濟風險。國內銀行不要因為并購而并購,并購的真正目的是要提高銀行的價值,需要了解收購對象的資產結構,還要看是否符合銀行長期發展的戰略,做到能夠實現1+1>2的經濟效率。
根據貝恩管理咨詢公司的一項關于并購失敗的調查研究表明:80%左右的國際并購失敗案例直接或間接源于企業并購之后的整合,而只有20%左右的失敗案例出現在并購的前期交易階段。可見,企業并購交易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并購的成功,相反表明企業開始進入真正的并購關鍵期。
中國銀行業在海外擴張的時候,除了關注政治與經濟的風險以外,還必須注意以下幾方面:首先,制定長遠的國際化發展戰略,明確目標方向。綜合考慮海外市場特點、準入政策以及國際業務增長潛力等因素,劃分重點區域、重點業務,制定可行的國際化發展戰略。以國際金融中心、國際業務潛力較大的國家和地區為重點。從語言文化差異不大的周邊國家和地區起步,逐漸推向全球。對市場條件不成熟、準入管制較嚴格的國家和地區,采取參股、合資、設立子銀行等多種策略,爭取先入為主,熟悉市場、積累經驗,為條件成熟時收購擴張做準備。
其次,避免資產規模最大化沖動,實行提高核心競爭力戰略。資產規模擴大和市值上升,加上有利的市場擴張條件,容易使銀行過度注重外在規模和市場份額的擴大,而忽視了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國內銀行應圍繞核心競爭力的培養,指導銀行的跨國并購活動,通過并購迅速獲得市場客戶和稀缺資源,彌補自身不足。在短期,對于機遇,要勇于嘗試,遭遇挫折,則果斷止損。在長期,注重目標與進度、能力與機遇相匹配,防止形成過度國際化傾向。
成本,擴大規模。規模大小對銀行獲得競爭優勢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銀行規模越大就越有可能贏得更廣泛的客戶信任,大大提高市場占有率,有效擴充銀行的整體價值,從而成為銀行并購的最基本動因。
(二)實現地域的多元化和分散風險是銀行并購的直接推動力。當前,金融危機遍及世界,但世界經濟發展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發展態勢沒有變,并購可使銀行經營實現地域的多元化,獲取價值被低估或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銀行,增強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和對風險的掌控能力,并隨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周期的起伏,分散國別風險、地區風險,并享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所帶來的成果。
(三)實現協同效應,增加銀行價值。并購能有效發揮綜合協同效應,如實現財務協同效應、財務差異效應、生產協同、經營協同、人才、技術、產品等的協同,增加銀行的價值,提高長期獲利的機會。
(四)銀行并購可以使銀行有效避稅。包括未被充分利用的稅收減免;動用現金收購會使普通收入轉變為資本利得,從而享受較低的稅率;被收購銀行機構所有者以其普通股交換收購銀行的股票,其增值部分可以享受不納稅的好處。
國際銀行業并購所具有的上述動因和益處,對推動銀行做大做強具有十分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銀行通過并購實現規模、效益和價值的增長,我國有實力的銀行應通過國際并購實現躋身國際一流大銀行行列的目標。
二、中資銀行業的并購形勢及狀況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際銀行業并購浪潮風起云涌,并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現象。經過股改上市的工商銀行已在國際金融市場成功展開了并購。如2006年12月,工商銀行買入印尼的哈利姆(Halim)銀行90%股權;2007年8月,又以5.83億美元收購澳門誠興銀行79.93%的股權;2007年11月,工商銀行又宣布將支付約366.7億南非蘭特(約54.6億美元)的對價,收購南非標準銀行20%的股權,成為該行第一大股東;2009年6月,工商銀行與東亞銀行聯合宣布,雙方已就加拿大東亞銀行及工商東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權買賣交易達成協議。據雙方簽署的相關協議,工行將向東亞銀行支付8025萬加元的對價,收購加拿大東亞銀行70%的股權,東亞銀行持有剩余30%的股權。
與工商銀行一樣,我國其他銀行海外并購也都緊羅秘鼓地進行著,似乎一個中資銀行海外并購的就要到來。
中國的政策環境也鼓勵我國銀行實施走出去戰略。有關專家表示,中資銀行利用手頭的資金到海外進行資產收購,不僅可以避免匯率市場的風險,還可以幫助國家減緩外匯壓力,海外并購具有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緩解流動性過剩等宏觀經濟效應。股權分置改革,《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公司法》、《證券法》的修改,以私募基金為代表的金融資本的活躍,都使并購在經濟資源配置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此外,歐美各主要國家對外國銀行設立分行有較多的限制,也在客觀上迫使國內銀行通過并購方式開展國際化經營。近年來,中資銀行大都成立了相關的并購部門(團隊),為中資銀行的國際化戰略進行布局。由此看來,主、客觀條件和內外環境已使中資銀行具備走向國際金融市場的環境和條件,中資銀行“走
出去”開展海外并購已是大勢所趨。
三、中資銀行跨國并購的策略選擇
(一)并購戰略要與本行的明確定位和整體戰略相一致
中國銀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盈利能力不夠強,特別是在公司治理、風險控制以及核心競爭力建設等方面,同國際先進銀行有著一定差距。因此,中資銀行首先必須明確自身清晰的市場定位和中長期發展戰略,使并購成為服從、服務和推動自身整體戰略發展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在哪里并購何時并購以及并購誰的問題。
(二)并購目標必須具有潛質,與自身能實現優勢互補
管理大師吉姆•科林斯說:“選擇和誰一起登山,比選擇登哪座山更重要!”如何選擇合適的并購對象、能否在并購中得到真正的價值成為并購中的第一道坎。并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取得策略成長所需的資源、人才、市場、客戶、產品、網絡等來支撐自身的成長或是突破被并購國的限制或障礙。要考察并購對象是否符合自身的戰略,是否能增強自身的競爭優勢,是否能優化價值活動或價值鏈,是否有足夠的增值空間等,要根據自身的發展戰略主要考慮收購對象是否對集團的發展戰略形成優勢互補。
(三)并購地區可采取梯次擴展戰略
當前,銀行國際化所面臨的經營環境更加陌生、復雜,經營成本和風險也更大,必須在并購地區的選擇上有所側重:一是以已并購的地方為并購試點基地,掌握并購技能,提升整合能力。同時,利用這些基地盡快培養跨國經營的國際化并購經營管理人才;二是在新建基礎上,積極關注和拓展政治相對穩定、同中國經貿關系密切、經濟發展增長迅速、轉軌過程已經基本完成、能夠形成一定的規模和范圍經濟的如南美、南非、前獨聯體國家、俄羅斯、東歐、中東等新興市場國家和地區,抓住其推行金融自由化的有利時機率先進入;三是有目的、有計劃、有選擇地以日本、韓國、東盟為并購區域重點,并購具有潛質的中小銀行、專業銀行等,逐步積累經驗,建立局部優勢;四是在全球著名的歐美金融中心設立分支機構,主要職能是收集同業及客戶等相關信息,研究和分析并購目標整體情況,為在歐美成熟的金融市場上展開并購做好充分準備。
(四)研究和利用不同的并購形式組合
除獨立設置機構進行布局外,中資銀行應通過充分研究、論證和評價,靈活選擇整體并購、投資控股并購、交叉持股、換股、股權有償轉讓、現金并購、資產置換并購、二級市場并購等多種形式。上述形式有不同的特點和適用條件,根據自身情況選用。還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籌集并購資金。在并購時,可參照策略性參股、獲取第一大股東地位、控股最后再全面收購的模式,在了解、消化和磨合的過程中逐步等待機會實現對并購銀行的全面整合,這樣也可避免出現消化不良或因方式不當而激起管理層、政府甚至民眾的敵對情緒。此外,通過并購建立子行是打入國際金融市場的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這樣可以直接利用被并購銀行的市場影響力、信譽、客戶基礎、營銷網絡以及長期建立起來的完整的運作制度和人才體系,迅速打開地區市場,減少新設投資可能帶來的經營失敗風險,成長性更快。
(五)建立國際化的人才儲備隊伍
中資銀行開展國際并購,最大的挑戰其實是缺少國際并購方面的人才。應建立一支支撐和推動本行國際化的全職人才隊伍,通過在全球招聘,尤其是從大學畢業生中招收具有多種文化背景、不同工作和崗位經驗、不同專業和知識結構的復合型人才,有計劃地在國內外各個崗位輪崗、培訓等,鍛煉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使其個人職業發展規劃與國際化并購戰略有機結合,真正打造一支具有國際視野、業務嫻熟、了解銀行核心價值觀及銀行發展戰略的國際型、戰略型、戰術型、專家型、通才型人才,為國際化并購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還應廣開視野,廣納人才,通過建立科學的人才選拔機制、合理的薪酬機制等,延攬國際知名職業經理人。此外,應把投資銀行人才隊伍和商業銀行隊伍有機結合,使二者在并購中發揮協同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六)統一銀行品牌并重塑新的企業文化
1.統一銀行品牌。21世紀品牌已經成為銀行的無形資產和競爭力的重要體現。中資幾個大型銀行在國際上已具有較高知名度,應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在并購后直接取代原有品牌,打造自身的國際品牌。
2.重塑新的企業文化。并購后在順利實現經營協同效應和財務協同效應的同時,還應最大限度實現文化協同效應。管理大師德魯克曾指出:“與所有成功的多元化經營一樣,要想通過并購來成功地開展多元化經營,需要一個共同的團結核心,必須有共同的文化或至少要有文化上的姻緣。”為此,在整合中,應保持開放的文化與開放的心態,彼此包容、良性溝通、有機結合,加強對被并購方內部經營、管理、高管以及文化的尊重、吸納和包容,逐步建立起一種基于共同核心價值觀和信念為一體的新的企業文化。
四、商業銀行跨國并購、經營的主要風險
持續一年多的國際金融危機還有繼續惡化的可能,任何人都很難判斷出經濟跌勢將見底還是繼續,盡管現在國外資產價格低廉,但中資銀行一定要抓準機會,不可操之過急。如自身沒有很清晰的戰略和能力,切不可貪圖便宜而冒險并購。
商業銀行實行跨國經營戰略與不實行跨國經營戰略之間有一定的風險差異,研究的側重點也有所不同,銀行跨國并購與經營主要有以下幾項風險。
(一)商業銀行跨國并購與經營的國家風險十分突出。由于涉足國外市場從事跨國信貸業務猶如體育比賽中置身于客場,因而商業銀行在其跨國經營時將面臨國內商業銀行所不具備的國家風險沖擊。同時由于商業銀行的跨國經營業務具有國際化,而且與東道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環境緊密相關,更由于對其監管中存在母國與東道國配合的問題,很容易造成監管真空,因此國家政治風險突出,是跨國并購與經營風險管理的重點。
1、簡化審批手續。民營企業到海外經營的風險和壓力之大都是國內所不能比擬的,商機稍縱即逝,政府應加快對明顯滯后于“走出去”戰略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改革步伐,簡化海外投資的審批環節,增加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對民營企業海外投資的審批,在程序上和條件上應有別于對國有企業跨國經營的審批,可以在項目分類和企業分類的基礎上對境外投資申請進行分類管理,凡是符合我國對外投資產業選擇方向、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有競爭力的民營跨國企業的投資項目,可列為鼓勵類項目,實行登記制;凡是不符合我國對外投資產業選擇方向,產品競爭力弱的民營企業跨國投資項目,列為限制類項目,實行審批制。
2、為民營企業跨國經營提供信息服務。政府應把信息服務作為提供優質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我國民營企業跨國經營目前還處于初級階段,國際競爭力相對較弱,企業走出去多憑熱情,缺乏對海外投資環境的深入考察,缺乏長期的戰略規劃,因此失敗的案例很多。一是進一步增強駐外使領館的商務職能,以境外企業、項目、資本和人員的基本狀況等作為國家數據庫的主要內容,據此建立相應的民營企業“走出去”管理服務系統;二是完善“走出去”業務統計制度,對對外投資與合作項目及相關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據此及時調整國家宏觀管理政策;三是發揮我駐外使領館一線作用,多方面收集駐在國法律、法規及具體業務信息,為廣大民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創造機會。
3、加快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對“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設立特別金融機構或建立特別基金,對我國海外投資和承包工程給予優惠貸款的資助。在發達國家,此類貸款甚至無需貸款擔保,只要該投資項目經東道國承認即可。
政策上放開,起用各類靈活有效的金融工具,解決資金瓶頸問題。例如,普遍使用帶資承包、BOT項目融資、保函性質的備用信用證等方式,充分利用國際資金。建立信貸擔保體系,啟動商業銀行的資金進入海外投資領域。將商業銀行納入我國政府對海外投資、境外資源開發、境外加工貿易及對外工程承包項目商業貸款的審批管理過程,由商業銀行負責審查項目風險并進行可行性評估,提高商業銀行積極性。
放松對海外投資領域的外匯管制,給予企業海外投資外匯使用和結匯方面更多的自由和方便。如根據目前企業集團的現狀,允許沒有外貿經營權的工業企業集團總部對外付匯,為其對外投資創造方便條件;根據國際工程市場特點采取有別于一般貨物貿易的外匯核銷的辦法;允許企業將利潤部分用于再投資以擴大生產規模而不必全部匯回等。
二、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是企業“走出去”的根本
從總體上看,盡管我國民營企業在投資規模、投資能力、研發水平等方面均有所發展,但我國民營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仍然存在不少差距,要想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就必須提高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1、以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建立有利于民營企業跨國經營的組織治理結構。由于我國轉軌經濟的特殊性,很多民營企業的產權并不清晰,各種“紅帽子”數不勝數,個人財產、家庭財產與企業法人財產互相混淆的現象更是比比皆是,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的日益加速,民營企業要成功的進行跨國經營,必須首先明晰企業法人產權,完善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只有擁有科學的組織制度基礎,民營企業跨國經營才擁有核心的制度保障。如浙江民營企業出口比重和出口增速連續多年穩居全國第一,很大程度上要歸因于當前浙江98%的民營企業已經成功改制,促使區域內民營企業跨國經營不斷良性循環發展。
2、創立產業集群,進行集約式投資。民營企業要經得起國際市場的驚濤駭浪,應有效集聚產業競爭力。而我國民營企業對外投資,最大的劣勢在于規模經濟效益差,風險抵御能力弱。解決這個問題的較好途徑就是通過企業的集群式FDI,企業之間相互獨立但又相互關聯,通過分工與協作,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另外,實行差異化生產,企業在每個細分市場上,充分利用自身的優勢和異質產品,滿足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消費者,從而得到溢價報酬,增加產品附加值。如浙江的民營企業構成的專業性企業群落紹興輕紡企業群落、義烏小商品企業群落、海寧皮革制品企業群落、蝶州領帶企業群落、永康五金企業群落、永嘉紐扣企業群落、樂清低壓電器企業群落、桐廬制筆企業群落等,在國內乃至東南亞地區都有重要影響力,占據了國際國內市場的重要地位。
3、搭建國際營銷網絡,實施品牌經營戰略。據聯合國工業計劃署調查,世界名牌產品在整個產品品牌中不到3%,其市場占有率卻高達40%以上。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銷售的產自中國的產品并不少,但多數是加工貿易和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很少有中國品牌,當前我國民營企業進軍國際市場的常見方式是貼牌生產,訂單出口,以這種“洋打工”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在跨國經營的初期是可以理解的。但貼牌生產,產品的設計、外包裝、品牌、營銷網絡等關鍵環節和利潤豐厚環節都把握在別人手里,企業沒有培育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始終處于被動地位。民營企業要在國際市場中謀求到競爭優勢,就必須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培育出系列名牌產品。同時,積極建設自己的國際營銷網絡,只有將企業生產的名牌產品以合適的價格及時地以合適的方式送到合適的消費者手中,企業才可能在維持既有國際市場地位的同時,不斷開拓出新的國際市場。
4、培養和引進跨國經營人才。企業“走出去”開展跨國經營,需要具備足夠外語水平的金融財會人才、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法律人才。而我國民營企業傳統的“小農思想”、“近親繁殖”模式使得民營企業不僅海外經營人才奇少,連懂得一般外貿業務的人才也沒有多少,許多外派經營管理人員缺乏起碼的國際貿易、金融、法律知識,致使海外經營舉步維艱。民營企業可以利用自身產權制度的相對靈活性,通過“年薪制”、“股權共享”、“收益分成”等多種方式“盡攬天下賢士”,使那些有利于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型人才能在企業充分展現才華。只有擁有了大量既懂企業生產技術,又熟悉國際經貿規則;既了解東道國市場環境,又能把握企業經營目標的綜合型人才,民營企業才可能把握住時代脈搏,實現跨國經營的成功。
一、跨國經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浪潮愈演愈烈,無論是主動參與還是被動接受,無論是積極應對還是消極回避,不同國家和地區都逐步被卷入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洪流之中。當今經濟全球化的實質乃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導、以跨國公司為載體、以各種各樣的“引進來”和“走出去”方式為媒介的全球性經濟結構動態整合的過程。隨著國家和地區間經濟融合度進一步提高,各自在國際分工鏈條中的角色將重新定位,眾多經濟主體競相爭奪價值鏈的高端環節,竭力占據有利的競爭地位。這個相對漫長的裂變和選擇過程充滿了非確定性。各利益主體間的博弈將更為激烈。
自加入WTO以后,我國經濟日漸融入世界經濟大潮中,外貿依存度逐年攀升。盡管大家對2008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具體數據的解讀不盡相同,但在總體上已達到60%這一點上基本沒有異議。顯然,我國經濟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鑒于此,我國經濟的發展思路不能再沿襲傳統的封閉型內循環式發展模式,而應從全球的開放視角出發,有機整合國內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盡早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控制價值鏈的關鍵環節,逐步培植和夯實核心競爭力。
統計數據顯示,一個國家擁有跨國公司數量的多寡與規模的大小,已經成為衡量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標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萬多家跨國公司,其中發達國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強的企業中,美、日、德、法、英五國就占80%。跨國公司以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強大實力在世界市場攻城掠地,其觸角遍布全球各個角落。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推斷:倘若說20世紀中期以來是跨國公司主導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將是跨國公司主宰的世紀。為了應對國際經濟新形勢,各國紛紛調整發展戰略,逐步摒棄內向型發展模式,積極推動跨國經營。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廣東省就曾有個別企業率先“走出去”,試圖在國外市場上一試身手,結果事與愿違,鎩羽而歸。盡管對其失敗的原因有著不同的解釋,但事實上其敗局也隱含著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較長時期市場經濟的磨練,一兩家企業貿然“走出去”,無異于孤軍深入,陌生的環境、孱弱的實力和匱乏的經驗使其感到處處掣肘,疲于應付,很容易陷入重圍,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跨國經營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在政策傾斜、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海外關系的共同作用下,廣東省在實施跨國經營戰略方面占得先機。截至2006年底,廣東省在境外創辦企業2072家,協議投資累計達67.25億美元,年均增長約77.6%。廣東跨國企業涉足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的行業主要包括:餐飲、旅游、建筑、化工、紡織、水利、水電、農業、加工業、運輸業、房地產開發、通訊設備、工程承包、咨詢服務、醫療衛生、進出口貿易等。這些“走出去”的優秀企業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當地很受歡迎的外國企業,樹立了“優質廣東”形象。
二、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漸進深化,我國的改革重點在時間上呈現出明顯的差序性,在空間上則表現出從沿海到內地的梯級擴展和延伸。廣東省企業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經濟基礎、區位優勢和海外社會資本,在與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的激烈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如何在兼顧國內競爭優勢的同時成功實現跨國經營,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便是一項十分艱巨和重要的任務。
(一)跨國經營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確保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全國的1/6,量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但倘若從經濟結構上考察,所得結論可能就不那么樂觀了,因為廣東省同樣存在結構雷同、層次低級等頑疾。在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高企不下以及對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處罰力度逐步加大的情況下,廣東省經濟的未來發展之路注定不會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類企業不僅具備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擁有政策和技術上的后發優勢。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國內市場競爭必然更為激烈,廣東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逐漸被蠶食。
廣東省既有的經濟結構曾為本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面臨外部環境的變遷,必須調整發展思路。與其在有限的國內市場自相殘殺,倒不如掌握主動,早日推行跨國經營,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新市場。利用跨國經營的契機,將一些在國內產能相對過剩但在國外市場仍有發展前景與那些勞動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與土地占用量多的企業合理有序地轉移出去,將自身的技術與管理優勢與轉入國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空間有機結合,實現成本最小化,最終確保競爭優勢。同時,一些企業因跨國經營之舉轉移陣地也為留下企業營造了更為寬松的發展氛圍,它們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適時適度地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向價值鏈的高端延伸,積極穩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二)跨國經營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約廣東省經濟發展的瓶頸,但前者供給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漲的剛性均決定了這個瓶頸很難突破,這就意味著傳統的“高投入、高能耗、低產出、低效益”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事實上,內地一些曾經盛極一時的資源型城市無可奈何地衰落已經提供了鮮活的樣本。資源供給的有限性與環境承載的脆弱性決定了廣東省經濟發展必須更新思路。不然很難再有所作為。因此,在日益倡導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引導企業積極主動“走出去”不失為一種良策。首先。廣東省資源匱乏,市場相對狹小,經濟發展對外依賴性強。傳統的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在資源供給相對寬松和市場競爭不甚激烈的條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場實力,但當以上兩個條件均發生質變時,廣東省經濟發展的空間逐漸被擠壓和分割。其次,盡管廣東省部分企業開始涉足電子、生物制藥、高新技術研發等高端產品,但從總體上看,其競爭優勢仍然集中在加工領域,該行業進入門檻低,復制性強,附加值低,競爭壓力大。最后,國外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一般首先選擇在沿海地區試水,廣東省自然成為它們理想的試驗場,它們與廣東企業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場等方面展開爭奪,本地企業的生存狀況日漸惡化。同時,其他省市的經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廣東經濟騰飛的經驗,同時兼有后發優勢,產業布局上的同構性與消費結構上的同質性必然加劇省際間企業的競爭。可見,廣東省企業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審時度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種種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走出國門,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中配置資源,貫徹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跨國經營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機的消極影響,實現經濟的平穩發展
在金融危機全球肆虐的環境下,如何盡量降低金融震蕩對外向型經濟的沖擊,是廣東省經濟發展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終結,對某些幼稚行業的保護已經解除,我國經濟更大程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如何消弭匯率波動對廣東經濟的負面影響?如何盡量減少愈演愈烈的外貿摩擦?如何在惡劣環境下確保經濟的平穩發展?在產能過剩、內需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再拘泥于國內市場,而應從國際視野來通盤考慮。要鼓勵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到境外拓展業務,通過進出口貿易、FDI、工程承包、產權運營等方式開展跨國經營,努力拓寬國際市場。唯有如此,方能繼續確保廣東省企業的活力與實現經濟的平穩發展。
在面臨全球性金融危機所導致出口萎縮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巨大就業壓力的雙重擠壓下,我國企業如何度過這個漫長的冬季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本文雖然僅選擇廣東省跨國企業作為分析對象,探討其對外貿和就業的影響,但目的則在于以此作為典型案例,通過系統考察跨國經營戰略對二者影響的內在機理,說明廣東省及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對外貿發展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始,廣東省憑借優惠政策和優勢區位,經濟得以迅速騰飛。廣東省之所以會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創造經濟奇跡,在很大程度上應歸結于外貿的快速發展。從時間序列上考察,廣東外貿的發展在早期主要靠“三來一補”等“引進來”模式,為了適應國內外環境的變遷,在未來則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資本輸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隨著廣東經濟發展戰略的“內向型”思維向“外向型”思維的轉變,跨國經營勢必對廣東省外貿發展產生多重影響。
(一)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繁榮
雖然囿于資料的局限無法通過具體數據來量化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本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但廣東省跨國企業對進出口貿易發揮著積極作用倒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透過2006年廣東省外貿的發展態勢,初步估量出廣東省跨國企業對外貿的影響。首先,從總量上考察,據海關統計,2006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了5272.1億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9.9%,對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29.3%,其中出口3019.5億美元,增長26.8%,占全國出口總值的31.2%,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30.8%;進口2252.6億美元,增長18.7%,占全國進口總值的28.5%。顯然,就全國而言,廣東省在外貿領域具備了量上的絕對優勢。其次,從結構上考察,機電產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術產品、傳統大宗商品出口持續增長。2006年廣東省機電產品出口20453億美元,增長24.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2.6億美元,增長30.3%,機械及設備出口636.1億美元,增長16.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044.4億美元,增長25%。其他傳統大宗商品如鞋類、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燈具、照明裝置等出口均實現較快增長。可見,廣東外貿出口已經日漸擺脫了過分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限制,轉向依托跨國經營模式更多地涉足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品。
(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過快上漲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能源供給普遍吃緊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加之公眾對工人福利和工作環境問題的關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擾,廣東等沿海省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日益嚴峻,生產和運營成本驟然增加,其結果必然影響到以“低成本、低價格”為競爭優勢的外向型企業的發展。相比之下,如果轉換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導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從事跨國經營,采取各種積極舉措主動“走出去”。從初期簡單從事進出口貿易、餐飲、物流等少數領域,逐步拓展到生產加工、資源開發、工程承包、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方面,這條“漸進式”跨國經營之路必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廣東省跨國企業的區位選擇目前主要集中在東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區,這些地區原材料豐富,能源供給充裕,價格相對較低,市場競爭狀態較弱,勞動力成本低廉,生產和經營成本較之于國內更有優勢。同時,依托跨國經營,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消費在時空上相對統一,不但縮短了適應新市場的時間,而且也大大節省了企業物流成本,這些有利條件將使廣東企業拓展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三)規避了低價“傾銷”的嫌疑
自“人世”以來,雖然傳統的貿易壁壘逐漸減少,但層出不窮的所謂“綠色壁壘”已讓我國企業應接不暇。時至今日,一些國家依然固守貿易保護主義的信條,動輒揮動反傾銷的大棒,嚴重干擾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廣東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來,廣東省的玩具、皮具、紡織品以及鞋類等小商品行業接連遭遇反傾銷調查,其頻率一年高過一年。據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人世”至2006年7月,廣東省企業共發生90余起對外貿易摩擦案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隨著廣東省外貿規模逐年擴大,發生外貿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觀念的差異所導致各自對產品質量標準的界定不同;(3)外國繁瑣的司法程序、漫長的應訴周期以及高昂的應訴成本使得相關企業退避三舍;(4)個別企業僅僅出于貪圖一己之私利而展開的惡性價格競爭難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車”心理使得應訴企業間協調成本居高不下,很難在短期內采取一致行動,即使拖到事態過于嚴重有關部門不得不介入時,也已經喪失了最佳的應訴時機,一切已經無可挽回。因此,倡導企業走出國門從事跨國經營,這種“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新型發展模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運作成本,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傾銷”嫌疑。
(四)滿足了發展中國家“招商引資”的需求
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拉美國家由于長期受債務危機影響,國內投資不足,為了擺脫困境,刺激經濟發展,近年來紛紛放松了對外來直接投資的限制,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同時,拉美市場容量相對較大,消費結構與我國相似,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人工成本較低,非常有利于廣東省企業開展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跨國經營。我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經濟互補性強,非洲國家擁有我國相對稀缺的礦石、木材等自然資源,我國一些發展后勁不足的夕陽產業在非洲仍屬于朝陽產業。其中許多國家不約而同地把廣東省作為考察的重點地區,因為這些發展中國家非常看重廣東省在輕工、電子行業的技術優勢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經驗。廣東省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機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業務。
當然,廣東省企業在積極推進跨國經營的過程中,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因為要在國外陌生的市場環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寬業務范圍,必然會擠占企業的部分優質資源,甚至會降低企業的外貿業績,短期內勢必增加企業的運作成本,侵蝕企業利潤,但從長期來看,這種獨具慧眼的前瞻陸舉措必然為企業的未來競爭夯實更堅固的平臺。
四、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對就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依托數量龐大的外向型企業,不僅解決了省內絕大部分勞動力的就業,而且吸納了數以千萬的外省勞動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機使許多企業陷入困境,融資不暢、成本高昂和訂單減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業倍感壓力,要么茍延殘喘,要么破產倒閉,廣東省政府所推行的“雙轉移”戰略又進一步模糊了傳統企業的發展前景。面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景,廣東省的就業形勢不再樂觀。審時度勢,如果引導一些企業逐步從事跨國經營,不僅有利于拓展國外就業空間,而且也為國內勞動力騰出更多的就業崗位。
(一)帶動了海外勞務輸出
廣東省企業從事跨國經營從早期較單一的出口貿易、餐飲、對外工程承包,逐步擴展到目前的投資辦實業、營銷服務、生產制造、資源開發、遠洋捕撈、農牧養殖業等諸多業務。盡管投資的地域不斷擴大,投資的領域也得到不斷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這種情形一面說明了廣東省企業的跨國經營之行步履艱辛,迄今仍停留在較低層次,然而另一方面,這種弱質性的“走出去”模式卻起到了帶動本省乃至全國國際勞務輸出的作用。廣東省海外勞務輸出規模不斷擴大,既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狀況的改善,同時,長期歷練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管理實踐,又有利于提高其業務素質,積累經驗,開闊視野,最終推動企業海外競爭能力的提升。
(二)為國內再就業人員留出更多的工作職位
廣東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6年廣東省從業人員人數分別為4058.63萬人、4134.27萬人、4395.93萬人、4681.89萬人、5022.97萬人和5220.00萬人。盡管從業人員總數穩步增加,但增速明顯放緩。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隨廣東省產業結構的逐步調整,許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遭受冷遇,被迫選擇向周邊省份搬遷,而現代新型的服務型企業展滯后,在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了職位斷檔,從而限制了就業總容量。較之于其他省市,廣東省就業形勢比較特殊,就業壓力主要來自五個方面:一是粵西、粵東、粵北農村剩余勞動力亟待向城鎮轉移;二是本省城鎮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勞動力(其主體為農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畢業生大批南下求職;五是本省產業結構調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結構性下崗人員。這五股就業洪流一旦匯集在一起,必然對廣東省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出嚴峻考驗。
在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受到重視,資源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依然堅持依靠省內企業來消化日益龐大的求職隊伍恐怕很難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眾多企業業務務萎縮、效益銳減、紛紛選擇通過裁員來降低運營成本的條件下,已不可能在就業方面對它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時不妨轉換一下視角,適當考慮依托企業的跨國經營來拓展海外就業渠道。廣東省從上世紀60年代初期就已開始承包國家的對外援助項目,由于經濟比較發達,氣候條件與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亞、東南亞和大洋洲比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擔援外項目比較多的省。從2001年至今,廣東省承擔的援外項目以大、中型為主,以這些項目為依托,廣東省的對外勞務輸出規模逐年擴大02006年廣東省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額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1%;派出勞務人員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數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廣東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項目72588個,合同金額109.1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0.61億美元。可見,隨著廣東省跨國企業在國外生產經營規模的穩步擴大,從事跨國經營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就業容量不斷拓展,這也為緩解本省就業壓力探索出了一條較理想的出路。
(三)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
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在早期主要以海外承包工程為主,并以此帶動了機電產品、建筑材料的出口,進而帶動對外勞務輸出。隨著跨國經營的縱深發展,目前投資領域已經延伸到餐飲、旅游、加工、物流、建筑、紡織、咨詢業、房地產開發、資源開發、水利電力建設等行業。顯而易見,這些行業從總體上看基本上屬于勞動密集型范疇,與此相配套的海外勞務輸出規模肯定會逐年擴大。其實,這些企業從事跨國經營會帶來多種好處:其一是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找尋到更廣闊的市場,拓展了新的利潤來源;其二是為省內留下的企業提供了相對寬松的市場環境,避免了惡性競爭的進一步加劇;其三是這兩類企業的良性發展均會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實現了利潤增加和就業增長的雙重目的。
自加入WTO以后,我國經濟日漸融入世界經濟大潮中,外貿依存度逐年攀升。盡管大家對2008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具體數據的解讀不盡相同,但在總體上已達到60%這一點上基本沒有異議。顯然,我國經濟的外向型特征十分明顯。鑒于此,我國經濟的發展思路不能再沿襲傳統的封閉型內循環式發展模式,而應從全球的開放視角出發,有機整合國內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盡早融入國際經濟體系,控制價值鏈的關鍵環節,逐步培植和夯實核心競爭力。
統計數據顯示,一個國家擁有跨國公司數量的多寡與規模的大小,已經成為衡量其經濟實力和國際地位的重要標志。截至目前,全世界共有7萬多家跨國公司,其中發達國家占有90%左右。世界排名前500強的企業中,美、日、德、法、英五國就占80%。跨國公司以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強大實力在世界市場攻城掠地,其觸角遍布全球各個角落。從這一點出發,我們可以作這樣的推斷:倘若說20世紀中期以來是跨國公司主導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將是跨國公司主宰的世紀。為了應對國際經濟新形勢,各國紛紛調整發展戰略,逐步摒棄內向型發展模式,積極推動跨國經營。
早在20世紀90年代末,廣東省就曾有個別企業率先“走出去”,試圖在國外市場上一試身手,結果事與愿違,鎩羽而歸。盡管對其失敗的原因有著不同的解釋,但事實上其敗局也隱含著一定的必然性,即缺乏較長時期市場經濟的磨練,一兩家企業貿然“走出去”,無異于孤軍深入,陌生的環境、孱弱的實力和匱乏的經驗使其感到處處掣肘,疲于應付,很容易陷入重圍,成功的概率自然不高。
隨著經營環境的變化和跨國經營經驗的積累,尤其是在政策傾斜、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海外關系的共同作用下,廣東省在實施跨國經營戰略方面占得先機。截至2006年底,廣東省在境外創辦企業2072家,協議投資累計達67.25億美元,年均增長約77.6%。廣東跨國企業涉足的領域非常廣泛。涵蓋的行業主要包括:餐飲、旅游、建筑、化工、紡織、水利、水電、農業、加工業、運輸業、房地產開發、通訊設備、工程承包、咨詢服務、醫療衛生、進出口貿易等。這些“走出去”的優秀企業在增強自身實力的同時,也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成為當地很受歡迎的外國企業,樹立了“優質廣東”形象。
二、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漸進深化,我國的改革重點在時間上呈現出明顯的差序性,在空間上則表現出從沿海到內地的梯級擴展和延伸。廣東省企業如何充分利用既有的經濟基礎、區位優勢和海外社會資本,在與江蘇、浙江、上海、山東等省市的激烈競爭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如何在兼顧國內競爭優勢的同時成功實現跨國經營,拓展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便是一項十分艱巨和重要的任務。
(一)跨國經營有利于調整產業結構,確保競爭優勢
眾所周知,廣東省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全國的1/6,量上的優勢十分明顯,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舉足輕重。但倘若從經濟結構上考察,所得結論可能就不那么樂觀了,因為廣東省同樣存在結構雷同、層次低級等頑疾。在人工成本不斷提高、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高企不下以及對高污染和高能耗企業處罰力度逐步加大的情況下,廣東省經濟的未來發展之路注定不會平坦。尤其是其他省市同類企業不僅具備低廉的人工和土地成本,而且擁有政策和技術上的后發優勢。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國內市場競爭必然更為激烈,廣東企業的競爭優勢將逐漸被蠶食。
廣東省既有的經濟結構曾為本省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但面臨外部環境的變遷,必須調整發展思路。與其在有限的國內市場自相殘殺,倒不如掌握主動,早日推行跨國經營,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新市場。利用跨國經營的契機,將一些在國內產能相對過剩但在國外市場仍有發展前景與那些勞動密集度高、原材料消耗大與土地占用量多的企業合理有序地轉移出去,將自身的技術與管理優勢與轉入國的資源優勢和市場空間有機結合,實現成本最小化,最終確保競爭優勢。同時,一些企業因跨國經營之舉轉移陣地也為留下企業營造了更為寬松的發展氛圍,它們可以充分利用全球性產業轉移的有利時機,適時適度地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向價值鏈的高端延伸,積極穩妥地培植自身的核心競爭力。
(二)跨國經營有利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毫無疑問,原材料、能源以及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是制約廣東省經濟發展的瓶頸,但前者供給的有限性和后者上漲的剛性均決定了這個瓶頸很難突破,這就意味著傳統的“高投入、高能耗、低產出、低效益”的增長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事實上,內地一些曾經盛極一時的資源型城市無可奈何地衰落已經提供了鮮活的樣本。資源供給的有限性與環境承載的脆弱性決定了廣東省經濟發展必須更新思路。不然很難再有所作為。因此,在日益倡導可持續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引導企業積極主動“走出去”不失為一種良策。首先。廣東省資源匱乏,市場相對狹小,經濟發展對外依賴性強。傳統的勞動、資源密集型產業在資源供給相對寬松和市場競爭不甚激烈的條件下,可能具有一定的市場實力,但當以上兩個條件均發生質變時,廣東省經濟發展的空間逐漸被擠壓和分割。其次,盡管廣東省部分企業開始涉足電子、生物制藥、高新技術研發等高端產品,但從總體上看,其競爭優勢仍然集中在加工領域,該行業進入門檻低,復制性強,附加值低,競爭壓力大。最后,國外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時,一般首先選擇在沿海地區試水,廣東省自然成為它們理想的試驗場,它們與廣東企業在能源、材料、人才、市場等方面展開爭奪,本地企業的生存狀況日漸惡化。同時,其他省市的經濟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借鑒了廣東經濟騰飛的經驗,同時兼有后發優勢,產業布局上的同構性與消費結構上的同質性必然加劇省際間企業的競爭。可見,廣東省企業將面臨“腹背受敵”的窘境。審時度勢,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充分利用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的種種優惠政策,引導企業走出國門,在廣闊的國際市場中配置資源,貫徹盈利最大化的目的,最終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跨國經營有利于降低金融危機的消極影響,實現經濟的平穩發展
在金融危機全球肆虐的環境下,如何盡量降低金融震蕩對外向型經濟的沖擊,是廣東省經濟發展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隨著我國加入WTO過渡期的終結,對某些幼稚行業的保護已經解除,我國經濟更大程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之中。如何消弭匯率波動對廣東經濟的負面影響?如何盡量減少愈演愈烈的外貿摩擦?如何在惡劣環境下確保經濟的平穩發展?在產能過剩、內需不足的情況下,這些問題的解決不能再拘泥于國內市場,而應從國際視野來通盤考慮。要鼓勵有競爭優勢的企業到境外拓展業務,通過進出口貿易、FDI、工程承包、產權運營等方式開展跨國經營,努力拓寬國際市場。唯有如此,方能繼續確保廣東省企業的活力與實現經濟的平穩發展。
在面臨全球性金融危機所導致出口萎縮和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巨大就業壓力的雙重擠壓下,我國企業如何度過這個漫長的冬季始終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本文雖然僅選擇廣東省跨國企業作為分析對象,探討其對外貿和就業的影響,但目的則在于以此作為典型案例,通過系統考察跨國經營戰略對二者影響的內在機理,說明廣東省及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三、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對外貿發展的影響
自改革開放始,廣東省憑借優惠政策和優勢區位,經濟得以迅速騰飛。廣東省之所以會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創造經濟奇跡,在很大程度上應歸結于外貿的快速發展。從時間序列上考察,廣東外貿的發展在早期主要靠“三來一補”等“引進來”模式,為了適應國內外環境的變遷,在未來則可能更多地依托商品和資本輸出等“走出去”方式,伴隨著廣東經濟發展戰略的“內向型”思維向“外向型”思維的轉變,跨國經營勢必對廣東省外貿發展產生多重影響。
(一)促進了進出口貿易的繁榮
雖然囿于資料的局限無法通過具體數據來量化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在多大程度上推動了本省進出口貿易的發展。但廣東省跨國企業對進出口貿易發揮著積極作用倒是不爭的事實。我們可以透過2006年廣東省外貿的發展態勢,初步估量出廣東省跨國企業對外貿的影響。首先,從總量上考察,據海關統計,2006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達到了5272.1億美元,比2005年高出992.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2%,占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9.9%,對全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29.3%,其中出口3019.5億美元,增長26.8%,占全國出口總值的31.2%,對全國外貿出口增長的貢獻率為30.8%;進口2252.6億美元,增長18.7%,占全國進口總值的28.5%。顯然,就全國而言,廣東省在外貿領域具備了量上的絕對優勢。其次,從結構上考察,機電產品占出口近七成,高新技術產品、傳統大宗商品出口持續增長。2006年廣東省機電產品出口20453億美元,增長24.4%,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962.6億美元,增長30.3%,機械及設備出口636.1億美元,增長16.9%。高新技術產品出口1044.4億美元,增長25%。其他傳統大宗商品如鞋類、家具及其零件、塑料制品、燈具、照明裝置等出口均實現較快增長。可見,廣東外貿出口已經日漸擺脫了過分依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限制,轉向依托跨國經營模式更多地涉足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品。(二)降低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過快上漲的負面影響
近年來,伴隨著國內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能源供給普遍吃緊以及人工成本的不斷攀升,加之公眾對工人福利和工作環境問題的關注,再加上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技工荒”的困擾,廣東等沿海省區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環境日益嚴峻,生產和運營成本驟然增加,其結果必然影響到以“低成本、低價格”為競爭優勢的外向型企業的發展。相比之下,如果轉換一下思路,提倡和引導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從事跨國經營,采取各種積極舉措主動“走出去”。從初期簡單從事進出口貿易、餐飲、物流等少數領域,逐步拓展到生產加工、資源開發、工程承包、農業合作和研究開發等方面,這條“漸進式”跨國經營之路必然降低企業經營風險。
廣東省跨國企業的區位選擇目前主要集中在東盟、非洲和美洲等地區,這些地區原材料豐富,能源供給充裕,價格相對較低,市場競爭狀態較弱,勞動力成本低廉,生產和經營成本較之于國內更有優勢。同時,依托跨國經營,產品的生產、銷售和消費在時空上相對統一,不但縮短了適應新市場的時間,而且也大大節省了企業物流成本,這些有利條件將使廣東企業拓展出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三)規避了低價“傾銷”的嫌疑
自“人世”以來,雖然傳統的貿易壁壘逐漸減少,但層出不窮的所謂“綠色壁壘”已讓我國企業應接不暇。時至今日,一些國家依然固守貿易保護主義的信條,動輒揮動反傾銷的大棒,嚴重干擾了國際貿易的正常秩序,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廣東省深受其害。2004年以來,廣東省的玩具、皮具、紡織品以及鞋類等小商品行業接連遭遇反傾銷調查,其頻率一年高過一年。據廣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提供的數據顯示,“人世”至2006年7月,廣東省企業共發生90余起對外貿易摩擦案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隨著廣東省外貿規模逐年擴大,發生外貿摩擦的概率也自然增加;(2)由于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觀念的差異所導致各自對產品質量標準的界定不同;(3)外國繁瑣的司法程序、漫長的應訴周期以及高昂的應訴成本使得相關企業退避三舍;(4)個別企業僅僅出于貪圖一己之私利而展開的惡性價格競爭難免授人以柄;(5)普遍存在的“搭便車”心理使得應訴企業間協調成本居高不下,很難在短期內采取一致行動,即使拖到事態過于嚴重有關部門不得不介入時,也已經喪失了最佳的應訴時機,一切已經無可挽回。因此,倡導企業走出國門從事跨國經營,這種“就地取材,就地生產,就地銷售”的新型發展模式不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運作成本,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傾銷”嫌疑。
(四)滿足了發展中國家“招商引資”的需求
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拉丁美洲和非洲一些國家加大了“招商引資”力度。拉美國家由于長期受債務危機影響,國內投資不足,為了擺脫困境,刺激經濟發展,近年來紛紛放松了對外來直接投資的限制,并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同時,拉美市場容量相對較大,消費結構與我國相似,自然資源極為豐富,人工成本較低,非常有利于廣東省企業開展資源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跨國經營。我國與非洲國家之間經濟互補性強,非洲國家擁有我國相對稀缺的礦石、木材等自然資源,我國一些發展后勁不足的夕陽產業在非洲仍屬于朝陽產業。其中許多國家不約而同地把廣東省作為考察的重點地區,因為這些發展中國家非常看重廣東省在輕工、電子行業的技術優勢和海外承包工程方面的經驗。廣東省企業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難得的機遇,努力拓展和延伸海外業務。
當然,廣東省企業在積極推進跨國經營的過程中,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因為要在國外陌生的市場環境下立足乃至逐步拓寬業務范圍,必然會擠占企業的部分優質資源,甚至會降低企業的外貿業績,短期內勢必增加企業的運作成本,侵蝕企業利潤,但從長期來看,這種獨具慧眼的前瞻陸舉措必然為企業的未來競爭夯實更堅固的平臺。
四、廣東省企業跨國經營對就業的影響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依托數量龐大的外向型企業,不僅解決了省內絕大部分勞動力的就業,而且吸納了數以千萬的外省勞動力。但是,始料不及的金融危機使許多企業陷入困境,融資不暢、成本高昂和訂單減少等因素使得其中一些企業倍感壓力,要么茍延殘喘,要么破產倒閉,廣東省政府所推行的“雙轉移”戰略又進一步模糊了傳統企業的發展前景。面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景,廣東省的就業形勢不再樂觀。審時度勢,如果引導一些企業逐步從事跨國經營,不僅有利于拓展國外就業空間,而且也為國內勞動力騰出更多的就業崗位。
(一)帶動了海外勞務輸出
廣東省企業從事跨國經營從早期較單一的出口貿易、餐飲、對外工程承包,逐步擴展到目前的投資辦實業、營銷服務、生產制造、資源開發、遠洋捕撈、農牧養殖業等諸多業務。盡管投資的地域不斷擴大,投資的領域也得到不斷延伸,但仍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行業。這種情形一面說明了廣東省企業的跨國經營之行步履艱辛,迄今仍停留在較低層次,然而另一方面,這種弱質性的“走出去”模式卻起到了帶動本省乃至全國國際勞務輸出的作用。廣東省海外勞務輸出規模不斷擴大,既增加了勞動者的收入,有利于其生活狀況的改善,同時,長期歷練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企業管理實踐,又有利于提高其業務素質,積累經驗,開闊視野,最終推動企業海外競爭能力的提升。
(二)為國內再就業人員留出更多的工作職位
廣東省統計局提供的數據顯示,2001年至2006年廣東省從業人員人數分別為4058.63萬人、4134.27萬人、4395.93萬人、4681.89萬人、5022.97萬人和5220.00萬人。盡管從業人員總數穩步增加,但增速明顯放緩。其根本原因在于伴隨廣東省產業結構的逐步調整,許多傳統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遭受冷遇,被迫選擇向周邊省份搬遷,而現代新型的服務型企業展滯后,在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的轉型過程中出現了職位斷檔,從而限制了就業總容量。較之于其他省市,廣東省就業形勢比較特殊,就業壓力主要來自五個方面:一是粵西、粵東、粵北農村剩余勞動力亟待向城鎮轉移;二是本省城鎮新增勞動力的就業安置;三是外省低端勞動力(其主體為農民工)的涌入;四是高校畢業生大批南下求職;五是本省產業結構調整中所排斥的大量結構性下崗人員。這五股就業洪流一旦匯集在一起,必然對廣東省就業和社會保障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出嚴峻考驗。
在廣東省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企業受到重視,資源和勞動密集型企業日益被冷落乃至排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依然堅持依靠省內企業來消化日益龐大的求職隊伍恐怕很難奏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眾多企業業務務萎縮、效益銳減、紛紛選擇通過裁員來降低運營成本的條件下,已不可能在就業方面對它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了。此時不妨轉換一下視角,適當考慮依托企業的跨國經營來拓展海外就業渠道。廣東省從上世紀60年代初期就已開始承包國家的對外援助項目,由于經濟比較發達,氣候條件與非洲、拉丁美洲及南亞、東南亞和大洋洲比較相似,所以一直是承擔援外項目比較多的省。從2001年至今,廣東省承擔的援外項目以大、中型為主,以這些項目為依托,廣東省的對外勞務輸出規模逐年擴大02006年廣東省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合同額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9.1%;派出勞務人員17626人次,年末在外人數27827人。截至2006年底,廣東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項目72588個,合同金額109.1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90.61億美元。可見,隨著廣東省跨國企業在國外生產經營規模的穩步擴大,從事跨國經營企業數量的不斷增加,就業容量不斷拓展,這也為緩解本省就業壓力探索出了一條較理想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