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30:0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5-14-3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Zhao Q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Zhengzhou Henan 450003)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endency that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transfer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eastern industries transfer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countries promote and acceler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mid-rise strategy, the progress of Central Plains region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ith Henan Province as the main body is accelerate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consensus of the whole province to seek development, the force of serving the overall interests, and the spirit to tackle difficultie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ows a good trend, a good situation, and a good momentu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us quo,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trategies..
Keywords:central plains economic development, regional economy,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strategy, general situation, core area
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中原經濟發展中,應全面貫徹黨的十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國家決策部署,把改革創新、擴大開放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2014年,河南經濟運行呈現總體平穩、小幅波動、緩中趨升等特點。預計2014年我省GDP增長8.7%,居民消費指數CPI上漲2%左右。區域經濟是以一定地域為范圍,與經濟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相關的區域發展實體。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如何實現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河南省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必須重視區域經濟發展,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為國民經濟的提升提供可靠的保障。
1 區域經濟的概況
區域經濟是指經濟發展的內部要素與外部條件在一定區域內相互作用而出現的生產綜合體。各個區域經濟的發展都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自然條件、社會經濟等。區域經濟可以對區域性的資源開發與利用現狀進行充分反映,特別是在合理利用礦物資源、土地資源、人力資源等,主要體現在地區生產力分布的科學性與經濟性。
《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中原經濟區必須遵循“核心帶動、軸帶發展、節點提升、對接周邊”的發展原則,實現放射性、網絡化的發展局勢。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的發展,應進行多個區域的劃分,如以鄭州為中心,實現中原城市群全覆蓋,制定科學有效的戰略目標,為實現各個區域之間的協調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2 中原經濟區各區域經濟發展現狀的分析
2.1 中原經濟區核心區經濟發展現狀
中原經濟區核心區城市數量為9個,分別為鄭州、漯河、洛陽、開封、新鄉等。5.88萬平方公里為土地總面積,21%為全區土地面積的比例,4 150萬人為人口總量,與全區人口總數相比,其比例為28%。該區域內具有較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如煤炭、鐵礦石等,工業發展速度較快,交通極為方便,核心區是高等圓角及科研院所密集地,在地理位置與產業資源中具有顯著優勢,對中原經濟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與其他區域相比,其GDP總量如下表1所示。
2.2 中原經濟區區經濟發展現狀
中原經濟區區城市數量為9個,10.76萬平方公里為其土地總面積,5 252萬為總人口。這個區域地形主要為平原,具有較為優越的農業發展條件,在北、西、西南等區域油氣、煤炭及有色金屬資源較為豐富,在黃淮區域卻十分缺乏礦產資源,相對而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相比中原核心區,在GDP總量、人均GDP方面區較低,以上表1(2011年)為例進行分析,區占核心區GDP總量、人均GDP的比例分別為71.2%與56.2%。特別是黃淮4市,因投入長期不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較為滯后,致使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現階段河南省存在極為嚴峻的生態形勢,在人口、資源及環境中的矛盾也愈加凸顯。2009年我省廢水排放量達到了33.4億噸,其中42%為工業廢水排放量,7 979.4公里為全省監控河段總長度,其中53.3%為I―Ⅲ類水質。河南省四大水系分別為黃河、淮河、海河及長江,通過監控檢測,氨氮為其主要污染物,按照從重到輕的污染程度進行排列分別為: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22 185億立方米為河南省工業廢氣的總排放量,135.5萬噸為二氧化碳排放量,59.7萬噸為煙塵排放量。這些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嚴重影響了空氣質量,造成了生態破壞。
3 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3.1 地理條件及區位因素
地理位置與區位條件等自然環境是影響中原經濟各個區域發展的主要因素,其主要體現在區位與資源方面。因核心區地理位置較為優越,資源較為豐富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其他區域則相對較低。在測定中原經濟區范圍過程中,應對各個區域內產業影響力、開放影響力、科技影響力進行充分考慮,通過調整與分析,對其空間范圍進行最終確定。
3.2 科技及人力資源因素
作為經濟活動所造就、具有特定地域構成的經濟社會綜合體,區域經濟能否快速發展與科學技術進步具有緊密的聯系。科技作為第一生產力,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社會化、產業化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的應用對要素存在形態的改善、要素組合聯系的優化存在推動作用。同時在區域經濟發展中,人力資源能夠有效提升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在區域經濟規模擴大、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等方面具有關鍵作用。人力資源與科學技術之間存在必然的聯系,作為科學技術進步的載體,人力資源可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4 中原經濟發展中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策略
4.1 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
在經濟發展中世界各國都會遇到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的問題,因自然條件、資源分布、區域位置不同,導致各個經濟發展區域存在嚴重不平衡狀態,這種狀態的長期存在給國民經濟、社會穩定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基于此,必須對區域經濟發展進行統籌安排,始終堅持協調發展戰略,這是國民經濟增長與中原經濟發展必須遵守的原則。
4.1.1 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面對中原經濟各個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應選用科學有效的協調措施,在合理范圍內有效控制各個區域之間的差異。也就是說,在核心區域應促進新經濟增長點的發展,并以此帶動其他區域經濟發展,在發展核心區域經濟的同時,推動其他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在政府的領導下,對經濟較為落后的區域實行資金扶持,通過大量投資,完善該區域基礎建設設施,為其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4.1.2 比較優勢的發揮,為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雖然中原經濟發展中各個區域之間存在諸多矛盾、不足,但我們不能對其優點加以否認。通過比較優勢的充分發揮,可以向優勢產業提供更多區域優勢資源,幫助區域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4.2 區域產業結構優化,區域產業分工體系的建立
區域內各企業間、企業內部各部門間比例配置為區域產業結構,在區域生產力組織系統中區域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對中原經濟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區域主導產業選擇是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的核心,通過調整區域產業結構,可滿足區域內各方面的需求,如科學技術水平、消費水平。
2010年,河南全省資源型重化工業產業比重已經超過70%,在全省工業增加值中,6大高耗能行業如有色、化工等所在比例為41%。在核心區產業結構優化中,應對其資源、技術及人才優勢充分利用,并對第三產業加大發展力度,實現產業優化升級。
4.3 推動區域合作,形成分工合作、優勢互補的發展合力
進行長效機制的合理構建,進行區域規劃、區域性政策文件的制定與實施,并對其進行監督和評估。重點做好核心區、區發展規劃工作,實行《新區設立審核辦法》,對各個區域內的相關基礎設施加大建設力度,推動中原經濟的快速發展。深化核心區、區等各個區域之間的合作,并進行合作平臺的建立,因地制宜地進行特色合作區的設置。同時對中西部地區發展提供政策支持,為中原產業轉移、產業結構優化提供可靠保障。并進行扶貧開發工作機制的創新,支持集中貧困地區高速發展。
在“十二五”規劃指導下,進行貧困地區扶貧政策的有效執行,并進行扶貧搬遷投資計劃的編制,為推動中原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5 結語
綜上所述,政府對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由我國體制所決定,在中原經濟發展中,往往存在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等現狀,如無法避免該問題的出現等。應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措施,進行有效的處理。河南省作為中原經濟發展的主動力,必須在堅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前提下,不斷優化各個區域的產業結構,加大區域合作,為中原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實現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參考文獻:
[1] 覃成林,鄭云峰,張華.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趨勢及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13(1).
[2] 王春暉.產業集聚、要素積累與地區產業升級:區域開放視角的機理與實證[D].浙江大學,2015.
[3] 張改素,丁志偉,胥亞男,王發曾.河南省城鎮體系等級層次結構研究――基于河南省新型城鎮化戰略分析[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4(1).
[4] 趙文亮,丁志偉,張改素,朱連奇.中原經濟區經濟-社會-資源環境耦合協調研究[J].河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6).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呈現千帆競發,百舸爭流之勢;但受區位地緣、歷史基礎和社會人文諸多因素影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發展差距拉大亦是不爭的事實。
對我國區域經濟總態勢可概括為:三大階梯、四大板塊、三駕馬車、三類病灶。和我國地形西高東低相反,從經濟發展水平、發展階段看是東高、西低、中部居中;在東部沿海地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環渤海灣地區,是鶴立雞群的三大經濟高地,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前行的“三駕馬車”,據2003年工業增加貢獻率分析,粵、蘇、浙、魯、滬5省(市)占64%。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亦存在一些病灶。西部地區重點表現在“欠發達”上;東北三省突出表現在體制和結構的雙重矛盾;東部沿海地區在經濟總量快速擴張的同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相對不足,資源和環境難負其重,雙重約束已顯端倪;中部地區則兼有上述雜癥。需要說明的是,三類病灶在不同地區重點有所不同,但不排除其它病灶,如廣東、福建屬發達省份,但粵北、閩西、閩北一些地區至今還處于相當欠發達的狀態。
從區域經濟現狀與問題出發,經過怎樣的路徑,才能實現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實現各地區間的共同繁榮。國內外經驗表明,這既需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又需要宏觀調控與政策扶持。為有效運用兩種手段,需要有一個科學的空間組織架構。
首先是大范圍的“區域政策覆蓋區”,現在是4大板塊,即西部12省(市、自治區)、東北3省、中部6省和關內沿海10省(市)。
其次是,“區域政策點擊區”,上述政策覆蓋區,廣義地說,亦是按發展階段和存在問題相同或類似的原則劃分,但面積大,小則近百萬平方公里,大則數百萬平方公里。了提高區域政策的針對性和力度,有必要在發展不同階將一些問題突出的地區單獨劃出。例如資源型城市,特別是礦竭城衰的城市;產業嚴重衰退、就業問題非常突出的某些老工業基地;再如入口嚴重超載的生態保護區和生態脆弱區等等。以上兩類區域,都有相應配套的區域政策,是直接為區域政策服務的。例如針對四大板塊的宏觀區域政策是: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
另一類區域體系是為市場機制更好地發揮作用,為區域(城市)合作服務的。它按照自愿參與原則,通過政府推動、市場運作、要素整合、集成優勢,實現合作各方互利共贏。根據合作的地域范圍和性質,大體有如下類型:
(一)以擴張經濟總量為發展主題
目前影響錫赤通地區一體化發展的主要問題在于經濟總量太小,不足以形成區域產業發展的內在需求,不足以形成支撐區域分工的經濟流量,也就不可能實現區域有效的分工與合作。
因此,盡管從全國、全區或自治區西部的發展水平看,已進入促進結構升級和轉變發展方式的發展階段,但針對錫赤通地區目前尚處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起步階段的客觀現實,“十二五”期間,必須千方百計地把做大經濟總量作為經濟工作的基本立足點。不要人云亦云地別人抓結構調整,我也抓結構調整,別人抓轉變方式,我也跟著抓轉變方式,而是要重點圍繞解決發展不足問題,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通過引投資,上項目,加大資源開發力度,始終保持一個高于全區和全國的較快經濟增長速度。在政府目標考核中,GDP和固定資產投資考核指標不僅不要淡化,而且要適度加強,力爭在“十二五”期間地區經濟總量有一個大的突破,為“十三五”或以后更長時期內調結構、轉方式、保民生奠定足夠的總量基礎。
(二)以壯大主導產業為中心任務
盡管產業結構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目前錫赤通地區的主要問題并不是產業結構不合理,而是主導產業的發育不足。因此,“十二五”期間,錫赤通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中先不必過分地追求經濟體系的完整性和經濟結構的合理性,而是要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主導產業的培育和做大做強上,一是扶持已有一定基礎和苗頭的能源、冶金、化工、農畜產品加工等產業盡快做大做強,二是抓住機遇,創造各種條件接納產業轉移。三是加大區域特色資源開發,盡快形成新產業。堅持先引進、后規范,先形成、后優化的方針,通過不拘形式、不拘內容地培育和引進新產業,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骨架。待發展到一定程度后,根據不同產業的功能和定位,再通過填平補齊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區域產業體系。
(三)以做大中心城市為關鍵環節
中心城市對于區域經濟發展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針對錫赤通地區目前總體城鎮化水平較低、城市規模小、帶動區域發展能力不強的現狀,要把城市建設作為區域發展的關鍵環節。
首先,要構建區域合理的城鎮體系構架,依托區域內的自然生態條件、人口集聚和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區域內城鎮化發展的步驟和節奏,制定區域城鎮體系建設規劃,明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特色重點小城鎮的發展規模和功能定位,形成功能互補和區域城鎮體系。
其次,要重點加強中心城市建設。針對區域中心城市首位度不夠、集聚人口和帶動經濟發展的能力不高狀況,“十二五”期間要以做大做強赤峰、通遼和錫林浩特三個中心城市為目標,以擴大城市規模,提升城市功能為中心任務,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產業發展,推動全民創業和城鄉就業,降低農民牧民進城門檻兒,加強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強化科教醫療等公共服務等措施,提升城市的宜居性、宜業性、便捷性和保障性水平,形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要素集聚和服務輻射核心。
(四)以完善基礎設施為重點舉措
基礎設施的發達程度是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標,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條件。近些年錫赤通地區的交通、通訊、倉儲、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雖然取得重大進程,但受經濟實力所限和歷史欠帳較多,加之區域面積巨大,目前基礎設施薄弱仍然是制約發展的重大瓶頸。
因此,錫赤通地區要按照適度超前原則,處理好經濟發展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創新基礎建設融資及運行管理體制,力爭通過“十二五”的建設,使區域基礎設施覆蓋面和水平有個大的提高。在具體建設內容上,一是基于提升城市功能的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基于城市聯通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是基于資源運輸和產品運輸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基于能源輸出的電力通道等建設;五是基于解決水源保障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六是基于信息傳輸的通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五)以融入周邊發展為突破路徑
錫赤通地區目前尚處于經濟發展的起步階段,經濟總量、產業體系都不足以形成自主的發展機制,必須以借力周邊作為經濟發展的突破路徑。因此,要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服務周邊、配套周邊作為基本方針,加強區域合作,參與產業分工,借助京津冀和東北三省的資金優勢、技術輻射、產業帶動和基礎保障等條件,促進自身經濟的快速發展。
首先,要突出合作重點。根據錫赤通與周邊地區的資源及經濟互補性,一是要以能源為媒介。隨著東三省、京津冀經濟能源短缺問題進一步凸顯,通過與周邊協作解決能源保障問題的合作意愿進一步顯現。錫赤通地區要充分利用好自治區出臺的資源配置政策,加強與周邊地區電力、煤炭、油氣資源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把錫赤通地區建設成東部重要清潔能源基地。二是以產業合作為目標。東北三省未來幾年將有數億元產值的配套合作產業。錫赤通地區要搶抓機遇,著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大企業,通過接納產業轉移植入與東北產業體系配套的新產業,促進區域特色優勢產業的形成。三是以創新體系合作為保障。依托東三省和京津冀地區的科研、人才、技術等領域的優勢,共建共享區域創新平臺,開展共性關鍵技術聯合攻關,促進區域內人才資源合理流動,提高區域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共同打造東北地區國家創新產業基地。
其次,要明確合作方向。針對錫赤通地區的區位條件和周邊省市的不同特點。一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因目前京津地區的能源供應有山西和蒙西作保障,錫赤通地區的能源合作對象應重點著眼于遼寧省。二是在產業合作方面,根據周邊地區的產業結構和帶動能力,錫赤通地區應重點加強與遼寧、吉林和天津的產業配套協作,而與黑龍江的產業合作應以呼倫貝爾市為重點。三是在科技人才合作方面,應以北京、天津、遼寧等省市為重點。
二、錫赤通“十二五”經濟發展的基本原則
(一)在推進路徑上堅持政府主導原則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兩種路徑。一是市場主導路徑,即主要通過區域市場的自然發育和企業間的經濟聯系,形成區域自由的資源要素配置機制、合理的產業分工協作體系、共享的基礎設施建設格局和統籌的城鄉公共服務等。二是政府主導路徑,即通過政府的統籌規劃和行政化的資源配置措施促進區域協調協作發展。一般適用于處于發展起步階段的地區,政府通過統籌規劃和集中投入,促進盡快形成區域經濟增長極。
鑒于錫赤通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尚處于開發起步階段的客觀實際,為了盡快形成自治區東部增長極,建議采取政府主導路徑促進錫赤通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通過一定時期內的政府集中投入和產業政策傾斜,使錫赤通地區的經濟總量、產業體系和基礎設施條件有個較大幅度的提升和改善,為區域經濟產業分工奠定一定的總量基礎和支撐條件。
(二)在產業布局上堅持集中集聚原則
現代產業需要集中集聚發展,集聚才能形成產業集群,產生規模經濟效益和范圍經濟效果。錫赤通地區在目前的初級發展階段,可以暫不考慮產業結構的合理性和產業體系的完善性,但必須充分認識優化產業布局的重要性,盡可能地避免重復建設、布局分散和低水平同質化競爭問題。
首先,要合理優化區域的空間開發體系。要按照主體功能區的基本要求,依托國土空間的自然屬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要求,堅持空間規劃引導人口規劃,人口布局引導城鎮和產業布局的基本方針,對區域的生態屏障、城鎮體系和重點產業發展區域做出控制性規劃,不同區域采取不同的開發方針。
其次,要把握好區域開發的不同時間步驟。區域總體開發要堅持非均衡發展方針,按照“先點上突破、再軸線聯結、然后全面發展”的分步實施策略,在“十二五”期間以重點城市和重點園區的點上突破為主,形成帶動區域發展的增長極。
再次,針對目前區域內工業園區規模小、水平低、布局分散、產業雷同等情況,要積極推進工業園區的整合和共建共享,按照靠城不進城的原則,選擇幾個區位條件好、配套能力強的園區作為自治區重點支持和區域聯合共建的重點園區,力爭在短時期內上規模、上檔次,形成園區做大支撐城市發展、城市發展服務園區提升的良性互動機制。
(三)在內部一體上堅持利益誘導原則
錫赤通地區雖然具有地理上的鄰近性、文化上的同源性和資源上的互補性等一體化發展基礎,但總體利益和局部利益、近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的矛盾將客觀上影響著區域一體化發展格局的形成。
錫赤通地區涉及三個盟市級政府、32個旗縣級政府,還有若干個具有部分行政職能的工業園區或開發區,行政主體的多元化必將導致利益主體的多元化。各地區出于各自GDP核算和財政收入等利益目標的考慮,會在資源配置、產業分工和產業布局等方面以自身利益最大化進行目標選擇和政策設計,造成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的沖突。這是目前區域內部出現重復建設、產業同構、布局分散和招商引資政策沖突的根本動因。
因此,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需要以利益為紐帶,大力推進制度創新和管理創新,通過建立合理的GDP核算制度和財政收入分成制度,健全的資源生態補償制度和公共資源及產品共享制度,并輔之以國家和自治區的政策激勵制度和投資傾斜制度,促進區域內各利益主體變區域分割為區域統籌,變與鄰為壑為開放協作,從而形成統一、開放、協作、共享的利益機制,克服由于行政利益多元化導致的各自為政。
(四)在周邊協作上堅持甘當配角原則
錫赤通地區要實現與東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區的經濟協作,既要克服缺乏自信心理,又要擺脫盲目自大情緒,要正視發展差距,端正合作態度,采取主動方針,制定正確的合作策略。
首先,要堅持甘當配角原則。針對區域內經濟基礎薄弱,現在產業競爭力不強的實際,在產業分工上要樹立“一切圍繞周邊,一切配套周邊和一切服務周邊”的理念,先不必強調在整個產業體系中的主導地位,也不必考慮產業層次是否低端,而是重點考慮產業規模和重點企業的做大做強,關鍵是要通過產業地位的提升爭取在區域產業分工中的主動占位。
其次,要改變對外來企業開發資源模式的片面認識。要處理好近期開發與長遠發展的關系,要積極引進外省市的資金和大企業加速資源開發,不要過分強調所謂的利益流失、對地區經濟帶動不大等問題。這是所有欠發達的資源開發地區必須經歷的一個痛苦過程,關鍵是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促進資源開發盡可能服務于地方經濟,通過發展逐步解決發展中的問題。
再次,要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對于區域內發展所需的人才、技術等高級要素,要堅持拿來主義原則,通過技術引進、項目合作和人才培養等多種模式提高區域的創新發展水平。
三、錫赤通“十二五”區域發展的戰略定位
(一)自治區新型能源化工及有色冶煉加工基地
錫赤通地處煤炭資源、有色礦產資源富集區,發展煤―電產業、煤―化工產業及有色冶煉加工業,具有低成本優勢和靠近市場優勢。從發展現狀看,煤炭、電力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在自治區產業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有色冶煉及加工業已有一定基礎,在全區產業地位明顯提高。煤化工產業發展進程加快,多個煤化工大項目落地投產或即將投產。從發展潛力看,國家將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擴大內需政策,這為兩大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十二五”期間,在做大產業規模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產業延伸和產業升級,發展下游產業和配套產業,形成循環經濟體系,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綜合經濟效益,力爭到“十二五”末,主要產品的產能和產量占自治區的比重大幅提升,科技創新水平日益提高,產業影響不斷擴大,成為自治區新型能源、煤化工產業及有色冶煉加工示范基地,成為我區作為國家重要能源重化工產業基地的重要支撐點。
(二)國家綠色、特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
錫赤通地區綠色資源豐富,特色農畜產品突出,具有發展綠色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錫赤通地區依托豐富的農畜產品資源,努力做大做強農畜產品加工業,確立了農畜產品加工業的戰略地位。目前,區域農牧業產業化格局初步形成,已擁有寧城塞飛亞、東方萬旗、草原興發等多家龍頭企業,具備進一步發展的條件。十二五”時期,錫赤通要進一步發揮綠色品牌優勢,提高精深加工和規模經營水平。依托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乳業、肉業、生物制藥、玉米、小雜糧等加工業,力爭成為面向東北、輻射全國的綠色農畜產品加工基地。
(三)東北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錫赤通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優良的物流環境,其可直接延伸輻射到周邊多個城市,還可延伸到錦州港、天津港、二連浩特口岸和珠恩嘎達布其口岸。目前,區域物流設施初具規模。“十二五”期間,隨著連接東北、華北的物流通道延伸貫通,區域物流園區設施進一步完善,區域貨運中轉、交易能力明顯提高,有條件成為東北亞地區重要的區域交通樞紐和物流中心。
(四)我國北方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錫赤通地形地貌、人文歷史獨特,構成了古樸、原始、神奇的地域文化資源優勢。開發其文化價值和美學價值,構建具有傳承性、獨特性、創新性的旅游文化,使地域文化與旅游文化共同發展,將成為推動錫赤通地區經濟發展的策動力。“十二五”時期,錫赤通在現有旅游發展的基礎上,以打造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歷史文化旅游品牌為目標,加強旅游合作,挖掘區域文化內涵,突出“自然與文化”旅游主題,使之成為國際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五)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錫赤通地處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地區,其生態質量不僅關系到人民的安居樂業,更牽系著東北、京津冀地區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十一五”期間,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錫赤通地區先后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天然草原保護等 8大重點生態建設工程,生態建設和保護取得積極成效,首次實現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目前,錫赤通地區生態環境正處在建設與破壞相持、好轉與退化的關鍵時期,建設和保護任務仍十分艱巨。 “十二五”及今后一個時期,要緊緊抓住國家繼續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機遇,加大重點工程建設力度,進一步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成為國家主要生態功能區。
1、引言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較多的港口城市,在國家經濟持續發展的大背景下,港口經濟的作用也日益凸顯。港口經濟的發展動力,來自于其所在城市的經濟狀況,受到所在區域的外向型經濟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區域經濟與港口經濟是不可分割的。怎樣能夠充分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與港口物流的便利,使這兩者能夠互相支持,互相補充,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實現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是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也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之一。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的實質,從港口產業的規劃、產業經濟的互補、港口的綜合服務能力、產業帶的打造等方面,充分闡述了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策略,本文的成果對于區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升級以及港口物流水平的提升均有著比較好的理論價值與現實意義。
2、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策略
2.1 港口和區域經濟統一戰略規劃
港口的發展有賴于所處區域的整體經濟環境,因此應該在發展規劃中充分考慮二者的發展模式與發展目標,實現統一規劃。由于我國港口運輸業的發展需求,港口建設用地數量處于持續上升的趨勢,而港口業務的增長也對城市發展起到了顯著的帶動作用,只有在發展過程中統一規劃,才能克服發展過程中的資源矛盾、用地矛盾,使二者能夠彼此支持,共同發展。首先應該加快港口的設施水平,對于老舊的港區應投入足夠的資金進行改造升級,同時以新港區承載貨物運輸的功能,實現港口服務空間的拓展。其次,為了解決港口與城市空間之間的矛盾,可以將港口中一些與核心業務無關的產業轉移到其它地區。第三,應將港口與城市視作兩個相互獨立又互為關聯的實體,統籌解決港口在規劃建設時的諸多問題,實現與城市的協調發展。
2.2港口和區域經濟產業結構互補
港口經濟是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區域與外界經濟進行聯通的紐帶,因此港口也是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發展的關鍵。健康的港口經濟形態,能夠充分促進城市與周邊區域的產業帶融為一體,從而在極大程度上帶動本地區的工業、貿易以及金融業,為區域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最終實現港口經濟與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協調發展。以港口產業相對較為發達的一些國家為例,其發展模式往往已經實現了港城結構一體化,即以港口經濟為核心,充分帶動城市周邊區域的發展,實現雙方的互利。我國的港口在建設與運營中,可以充分借鑒這些成熟模式,積極鼓勵港口經濟的相關產業,包括商貿、物流、海運等等,充分發揮港口的區位優勢,以方便快捷的交通運輸以及具有競爭力的物流費用夯實臨海產業,從而增強自身的競爭實力和吸引力,實現區域經濟的多元化。
2.3以完善的服務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
服務水準是一個港口的軟實力,也是其能夠在競爭中獲勝的法寶。港口的物流產業應該建立標準化的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各種服務。這些服務隨著港口業務種類的多樣化而日益增多,涵蓋了物流信息化服務、航運保險服務、經濟咨詢服務、各類金融服務和法律服務等等,使港口作為產業的窗口和貿易的核心區,提升物流網絡的運營水平,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通過構建成熟而高效的綜合服務體系,不斷結合客戶的需求與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來完善自身服務的種類與功能,使港口在貨運的同時,逐步形成功能強大的集散中心,并通過輻射作用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2.4實現港口與區域的資源整合
港口擁有強大的船運能力,而其所在區域則有著廣泛的鐵路與公路資源。以統籌發展的理念實現這些資源的有效整合,能夠充分發揮彼此的優勢,取長補短,實現協調發展。應強化港口與城市運輸模式的一體化,通過海鐵結合、海路結合,逐步形成港口與城市運輸的系統化與一體化,為貨品的出海創造便捷的條件,節約成本,提升效率。應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需求以及商品的運輸需求,充分開辟遠洋干線,為商品出海創造更加便捷的快速通道,以港口為輻射中心,實現運輸方式的集成化,構建大交通理念下的綜合運輸體系。
2.5依托港口優勢構建產業帶
以港口經濟為核心,可以建設臨港工業產業帶,從而實現產業集群發展。產業帶可以充分依托城市經濟開發區,并以臨港工業區的模式進行發展,通過強化和扶持區域現有的優勢產業,充分發揮港口的作用,以港城互補的模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了避免產業發展的“散”與“慢”,應注重產業的規模化與集中度,并以產業鏈的形式實現各類經濟模式和發展實體的一體化,進而構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帶。應結合港口的物流優勢,發展區域經濟的加工業,同時注重港口腹地的開發建設,充分實現協調發展。
3、結束語
港口經濟對周邊環境有著輻射和帶動作用,不但能夠推動港口所在城市的發展,也能夠明顯推動所處區域的發展。充分分析二者之間的相互關系,能夠進一步實現港口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并有利于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來升級區域產業經濟結構,提升港口的服務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郭子堅.多種運輸模式下國內沿海集裝箱港口布局模型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11.41(5).
[2]徐質斌.關于港口經濟和港城一體化的理論分析[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12.24(5).
[3]張培林.港口布局層次性的形成機理及經濟分析[J].武漢交通科技大學學報,2010.24(2).
[4]趙喜倉,付星星.港口物流對經濟增長影響分析——以張家港港口為例[J].特區經濟.2010(01)
[5]陶毅.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的互動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 2012
同樂社區位于深圳市龍崗區龍崗街道東部,緊鄰坪地街道和坪山新區坑梓街道、坪山街道,與大工業區及寶龍工業區相接,社區總面積17.63平方公里,其中生態控制線內面積約12平方公里。社區內廣泛分布了各類大小企業616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60億元,產業空間分布較為混雜,集聚度較弱,環保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地均產出效益較低,同時有60%以上的企業分布在松子坑水庫二級水源保護區及生態控制線,散亂的企業分布形態難以形成集中的配套服務區,同時又對區域水源保護與生態環境保護造成較大影響。
2 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產業發展問題
社區 616家企業涉及到包括家具制造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塑膠制品業、金屬制品業等在內的制造業所屬23種類型,大多為中小型企業,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年均產值500萬元以上)92家。同時,同樂社區企業數量占絕對優勢的家具制造業企業產值并無明顯優勢,僅10家企業達到500萬元以上。社區產業呈現均質化分布現狀,均質化的產業分布導致工業用地布局過于分散,居住、工業用地過于混雜。在社區16個自然村中,企業分布為嚇坑村最多,有113家,其次是新布村54家、浪背村51家、陽和浪43家、老大坑42家,最少的黃屋村也有12家企業。
2.2土地資源利用問題
社區總面積17.63平方公里,其中建設用地715公頃,占總用地比例為41%;非建設用地1048公頃,占總用地比例為59%。社區總面積中,基本生態控制線面積1192公頃,占社區總面積的67.6%。社區建設用地7.15平方公里,約3.22平方公里位于基本生態控制線內,其中3.92平方公里為工業建設用地。
2.3 生態環境問題
(1)水環境
隨著同樂社區經濟和人口的快速增長,水環境的壓力日益增大,龍崗河全河段年均值超標的項目有生化需氧量、氨氮、總磷、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和糞大腸菌群,監測值出現超標的項目還包括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氟化物和硫化物,整體水質受到重度污染,劣于Ⅴ類;同樂河水環境常年處于重污染水平,水質劣于Ⅴ類[1]。
(2)空氣環境
同樂社區產業主要是通訊設備制造業、金屬制品業、家具制造業等,有一定的大氣污染源,但由于各級政府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視,注重源頭治理,多管齊下,因此社區整體大氣環境質量良好。二氧化氮平均值為0.039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平均值二級標準,無日均值超標;可吸入顆粒物平均值為0.066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年平均值二級標準[2]。
(3)聲環境
同樂社區主要環境噪聲源為生活噪聲和交通噪聲,近年來通過大力整治,工業噪聲得到有效控制,區域環境噪聲平均值呈穩定達標狀態,但由于部分城區交通干線周邊環境敏感目標的噪聲防護效果有限,使得流動噪聲源的影響日趨嚴重,交通噪聲擾民問題突出,聲環境質量處于輕微污染水平。
3 產業優化升級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策略
3.1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
(1)實施社區土地置換
同樂社區的發展受限應通過土地置換,實現產業發展與居住生活、生態環境保護等功能的分離,使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布局或低效利用的土地符合土地利用整體布局,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科學開展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強化規劃調控作用。通過利用城市總體規劃對土地性質的細分和對各區域的配套定位,優化現有工業用地與居住用地的配置,逐步推動社區內居住用地、工業用地集中,降低工業發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提升區域環境質量。
二是采取必要的行政干預手段。區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工業用地與居民用地的置換,實現居住區集中,并促使工業項目特別是重點項目按照“產業集聚、距離就近”的原則,進入工業集聚區集中生產,以形成積聚效應,推進土地集約利用。
三是采取一定的鼓勵措施。為改變社區居民居住區與工業企業夾雜的現狀,加快推動居民集中區建設,改善人們生活水平,可以通過資金補貼、住房安置等方式,鼓勵社區居民退出零星住所,按統一規劃集中建房居住。
(2)生態控制線優化調整
基本生態控制線作為市委、市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一項重大舉措,自2005年基本生態控制線劃定以來,其發揮了保障城市生態安全、打擊違法建設的核心屏障的作用,營造了民生幸福、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樹立了國內生態城市建設和國土規劃管理的典范,成為轉變城市發展模式、提升城市發展質量的現實抓手,對促進深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但是,由于劃定之初對各區域實際情況考慮不夠,將社區已存在的建成區、產業發展區等67.6%的土地劃入生態控制線內,社區開發建設受到嚴格禁止,從而制約了如同樂社區等的發展空間。在新的發展時期,根據發展需要,為促進城市發展模式轉變,同時兼顧重大民生項目及規劃發展需求,進一步增強基本生態控制線管理的可操作性,根據實際需要進行了生態控制線調整,對于社區優化產業發展空間,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2 推動產業優化升級,提升經濟效益
(1)淘汰低端產業,加快產業升級
根據區委、區政府對產業優化升級的要求,在堅持產業集聚、土地集約、效益優先、環境保護、節能降耗等基本原則,把好產業入口關,嚴格限制低端落后產業進入,提升產業發展增量水平。明確低端企業類型和低端企業淘汰清理標準,按照各類標準和任務要求,予以嚴格執行。針對社區內不同產業的不同特點,確定合理的產業退出任務,促進低端產業的升級或退出,快速推進區內低端產業的淘汰、轉型和升級,重點清理退出納入舊工業區改造升級范圍內的低端企業。
充分利用市節能減排目標考核制度和區域環保準入制度,加大對化工、橡膠、塑料等一批高污染、高能耗企業的淘汰力度,同時加大對如家具、電氣機械、通訊等行業的產值小、技術含量低、污染嚴重的企業的整合、升級、淘汰力度,為產業升級騰出發展空間。
(2)加快產業集聚,發展高端制造業
一是針對社區內的優勢產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通訊設備、計算機及其他業、家具制造業等,根據區內產業功能分區,設施產業集聚工程,同時對優勢產業內產值低、技術含量低、附加價值低的“三低企業”加大淘汰整合力度,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發展。
二是根據產業高端化發展需要,推動設立產業研發中心,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通過引進國內外具有較強實力的相關產業研發機構、學術機構、科研機構,采取多形式、多維的合作方式,通過合作不僅可以獲得資金,還有利于人才的培養和管理經驗的借鑒。同時政府還可以采取適當措施,促進區內外企業研發人員交流,技術人員之間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是企業技術擴散的重要途徑。考慮到社區內家具企業數量最多,以及其對社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建議加速小型企業的淘汰,建設高端家具產業園和產品創意中心,推動家具產業集聚,通過打造國內外聞名的品牌,推動社區內家具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提升產出效益。
(3)加大引入力度,建設環保裝備產業基地
隨著我國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越來越重視,環保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在環保產業鏈中處于基礎性地位的環保裝備制造業,近年來也取得了一些發展,但從環境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來看,我國環保裝備制造業發展還不能完全滿足需要,同時還呈現產業集中度低、工藝裝備落后、規模效益較差、產品成套化與系列化程度低等問題,特別是在自主創新上還有待加強。但總體來說,我國環保裝備產業的發展還有著廣闊的前景。結合產業發展前景、周邊產業功能區環境保護的需要和社區內制造業現有基礎,加大引進力度,建設環保裝備產業基地和研發中心,發展環保成套處理設備、監測成套設備,通過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在社區內打造出具有區域影響力的環保裝備產業基地。
3.3 加強環境管理,完善環保基礎設施
(1)水環境保護
一是推進污水收集系統及其配套管網建設。重點推進社區內截污干管、支管網及相關配套設備建設,推動建設完成同樂河截污管網,防止社區生活廢水、工業廢物直接排入龍崗河,影響龍崗河水質。
二是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積極配合上級相關部門對飲用水源保護區設立界碑,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擅自改變、破壞界碑。飲用水源保護區必須遵守《深圳經濟特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條例》和相關政策法規的規定。
三是開展同樂河綜合整治工作。河流綜合整治的內容除了包括沿河截污外,還包括垃圾清理、河道整砌、底泥疏浚、人工增氧及景觀設計。①進一步強化排污管理。結合舊屋村整治改造行動、清無行動、污水管網鋪設工作等,解決舊屋村管道錯接、污水亂排的問題。②大力開展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清理河道內、兩側岸坡及岸邊的垃圾,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盡量保持河道自然態,在需改造的河段積極采用透水性鋪面,引入本土物種進行岸坡及岸邊綠化,建設生態河堤。③積極控制非點源污染。委托專業清潔隊伍進行建成區地面保潔、垃圾清運。加強流域內的生態建設和恢復工作,有計劃地開展河道兩岸綠化帶建設等工作,削減非點源污染負荷。
(2)大氣進行污染防治
一是工業廢氣污染防治。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工藝,關閉污染嚴重企業,限制大氣污染型工業,對于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盡快推動其關閉;對于改進工藝上除塵設備或采取其他有效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的企業,應加快推動其完成技術、工藝的改革更新和污染控制工程;對于新建的企業,嚴格審批和管理。
二是揚塵污染防治。加強監管,控制施工地揚塵污染,要求施工方對工地實施圍擋。按照有關作業標準清掃道路,根據道路級別定期灑水;運土車輛必須辦證和按標準覆加蓬蓋,嚴禁帶泥上路及違規超載造成泥土漏撒到路面。
三是飲食服務業廢氣污染防治。餐飲業要落實油煙凈化處理設施,加大檢查力度,對群眾投訴強烈、油煙超標排放的酒樓堅決予以關閉。
(3)生態環境
嚴格區內生態控制線保護力度,通過在空間要素和尺度上對生態控制線內的要素進行分類,將生態功能與環境治理統籌起來,從生態多元角度,將生態控制線內的生態要素進行分類,并針對不同類型分別制定管理政策。同時要分清生態和環境保護的區別,城市的生態和環境不能僅依靠生態控制線,還要和生態控制線外結合起來,要使生態、安全格局、廊道體系、休閑空間形成一個整體。同時對于生態控制線內的建設用地,通過發展創意產業和產品研發中心,通過發展促進保護。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1)實施同樂社區產業優化升級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策略,符合國家和深圳市的相關政策,符合深圳市總體規劃以及近期建設規劃的要求,對于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優化整合現有資源、提升科技水平、加強產業集群優勢和培育社區經濟發展示范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提高龍崗區、深圳市乃至珠江三角洲的產業優化升級能力,并推動社區經濟的快速發展。
(2)該項目同時充分考慮到了水源保護、河流水質保護、生態控制線和居住環境的保護要求,實現了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協調,同時還結合城市更新和居民集聚的需求,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要求,并對深圳這樣一個在發展過程中深受環境問題困擾的城市來說,具有極大的示范帶動效應,也為其他區域的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3)該項目社會效應十分巨大,經濟效益十分明顯,符合全市產業發展導向和全區環境保護要求,各方面建設條件成熟,得到區領導及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現實十分可行。
綜上所述,實施同樂工業園區產業優化升級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不但必要,而且在技術和經濟上可行,建議政府加快規劃建設步伐。
4.2 建議
(1)應盡快與規劃國土、舊改部門協調,加快開展城市更新;按照產業發展需求,為產業發展功能區預留足夠的用地面積。
(2)政府應盡快成立領導小組,并通過環保手段加快淘汰低端企業;政府還需加強區域基礎設施建設,為未來產業發展和居民生活提供便利,同時通過政策、資金等手段加速產業集聚和高新技術產業引入。
(3) 政府應在前期提供資金支持,根據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和前期產業發展提供所需要的啟動資金。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保總局.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Z].2002.
在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把帶有前瞻性的、關系到區域經濟總體發展的綱領性設想和謀劃,稱為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把實現發展戰略的具體安排,稱為區域經濟規劃。所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是指在特定的區域空間范圍內,對未來經濟建設發展的總體部署。它是經濟、社會、科技和環境的空間統一形式,是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地域空間上的落實和體現。一個完備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應包括在充分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先期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思路的確定,并以此為指導進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全面系統地分析、制定、評價與落實。
一、針對所研究的區域經濟進行深入廣泛的調研,確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對區域經濟長遠發展的全局性的謀劃。它是一個地區在一定的歷史時期中,區域經濟發展的總目標、總任務、發展模式、發展重點,以及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規劃布局與對策措施。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研究未來時期內區域經濟發展的總體構想,它有許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調查研究中,把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基本特征,對于進一步認識調查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本質、要求和編制方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總體而言,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具有地域性、綜合性和動態性、預見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區域經濟發展規劃中最重要的特征。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不同于國家的整體發展戰略,而必須根據區域的具體情況制定,一定要從本區域的自身特點出發,發揮地區優勢,制定符合地區實際情況的總體發展戰略。運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全面進行資源評價等區域國力的分析,研究區內外自然的、地理的、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聯系,找出本地區的比較優勢,確立主導產業,以及空間的重點布局,使區域的經濟、社會、人口、環境和資源等在空間上合理分布,協調發展。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完善的系統,它涉及區域內的城鎮、鄉村、產業、部門、資源、環境,以及社會發展、政府行為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可以說具有極強地復雜性和綜合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系統要求各組成部分整齊有序,各個分支系統協調合理,在結構層次上,在時間序列上,在空間區位上,在運作過程中協調發展。區域經濟不僅是一個綜合復雜的系統,而且也是一個開放的動態系統,區域經濟系統與全國經濟、其他區域經濟系統之間、區域經濟系統內部各個子系統之間,隨時都在進行著要素的流動和能量的交換。由于影響區域經濟增長的各種因素在空間轉換中不斷發生變化,因而作為依據區情制定的區域經濟規劃也必須是動態的區域經濟規劃的反映。
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導區域經濟發展的科學依據,必須有較強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在對現實區域發展狀態的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總結經驗,準確估計未來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做出科學合理的有實現可能的預測。區域經濟發展戰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現在目標的可實現和采取策略的可應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須深入實際認真調查研究,分析地區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原因和解決的路徑。
二、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系統方法原則
將所研究的區域經濟看作是一個大系統,用系統理論思想指導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首先應把區域看作是各個子系統組成的有機體,但決不是把各個子系統簡單相加。系統理論的目的是系統整體的最佳運轉狀態,并根據這一目的去要求和規劃各個子系統;
區域經濟規劃是區域整體發展規劃,現代的經濟發展概念,既包括經濟增長,也包含社會進步。區域經濟發展的根本目的,不僅在于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們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現實的經濟生活中,某些經濟增長是以破壞資源、污染環境、社會秩序混亂為代價取得的。這種經濟增長嚴重損害了當代和后代人們的可持續發展的利益。因此,區域經濟規劃必須注意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堅持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相結合的原則。
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微觀結構中,區域經濟發展要求經濟增長速度與效益的協調統一,也是現代區域經濟規劃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標。在制定區域經濟規劃的指導思想上,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長方式,轉變講求速度與效益相協調的集約型增長方式上來。其中的關鍵是立足發揮本地優勢,選準主導專業化部門,以主導產業為核心,延伸和擴展產業鏈,優化配置產業結構,并以此提高區域經濟的整體素質,提高區域經濟的質量和效益。
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調研中,運用上述方法與原則,明確研究對象,合理劃分區域內部結構,詳盡了解區域內部經濟發展的優劣勢、產業結構、資源分布等表現區情經濟發展現狀的重要指標,為下一步的統計分析做好準備。
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所調研的資料與成果進行定性與定量分析,確定區域經濟發展的模式及指標評價體系
首先,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要求的是區域經濟和社會綜合協調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這種發展戰略模式是將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生態環境的發展結合起來綜合考慮,以經濟發展為手段,以社會進步為目的,以滿足最廣人民的利益為最終訴求,消除貧困,使整個國家或地區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由此針對所研究區域經濟發展的現狀,做出判斷,趨利避害,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可持續協調發展模式。
現代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一大特點,針對這一狀況,我們必須強調對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必須從實際出發,發揮優勢,降低劣勢,充分運用系統理論,分清主次,找準規律,逐步達到整個區域經濟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其次,確定區域經濟發展各系統的指標評價體系
在上述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模式的分析確立之后,選擇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由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生態環境四個子系統分解為眾多具體指標組成協調發展指標體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會子系統主要包括的狀態指標:人口勞動力、平均壽命、人均居住面積等,主要控制指標有:人口自然增長率、消費品價格指數等;經濟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資金利率、人均社會商品零售額等,主要控制指標有: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地方財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每萬人口科技人員數等,主要控制指標有:科技經費占GDP的比重、教育事業費點地方財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態環境子系統包括的主要狀態指標有:工業廢物凈化處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類資源再生率、森林覆蓋率等,主要控制指標有:人均環保經費、各類資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礎上,對其眾多細化指標進行綜合評價,運用大系統的綜合思想,在具體方法上通過對若干統計指標的綜合計算形成一定的標志數值,以得到直觀的、整體的評價,力求全面、準確的反映區域經濟的總體發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區域經濟規劃的詳細制定方案及實施
首先,通過上述中對收集、調研的資料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詳盡的分析,找出地區經濟發展的優勢、劣勢,并以這一認識為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一系列指標,進行科學分析預測,提出預案,預案應當是多個,要依據不同因素的影響,在其變動的情況下,做出幾種可能出現情況的預測。
其次,制定目標設計,在以各項指標的分析預測的基礎,提出區域經濟發展的方向及目標,應當邀請專家反復論證,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并多方面征求公眾意見,謹慎確定。
第三,在發展目標確立之后,進入具體內容的設計制定階段。
在發展目標確立之后,進行專題研究,主要包括主要產業部門、區域內各地區及若干專門問題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區域內各子系統指標進行實地考察研究:
(1)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各種條件與影響因素,找出有利條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規劃地區的經濟特征,地區經濟結構,包括部門結構和空間結構,歸納地區類型。
(3)剖析區域勞動地域分工特征和區內差異性和地區經濟發展中的矛盾及相互關系,確定主要矛盾。
(4)制定規劃實施應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續協調發展原則的指導下,要求區域內部四大子系統和三大產業結構之間協調發展;使生產發展與諸種條件和資源在空間配置上協調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設步伐,提高投資效率。
經過上述步驟,制定出區域各類產業和各項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具體規劃,最終形成一個比較完善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參考文獻:
[1]孫久文葉裕民:《區域經濟學教程》 [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湯兵勇張神勇楊浩等:上海城市建設的經濟社會條件協調發展指標體系研究[T].上海統計,1996
1 引言。
1958 年美國發展經濟學艾伯特·赫希曼在《經濟發展戰略》一書中率先提出“發展戰略”這一概念,重點討論發展中國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潛力、資源與環境,謀求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自20 世紀60 年代開始,聯合國先后制定了60 年代、70 年代、80 年代三個10 年的“國際發展戰略”,它使得“發展戰略”一詞逐漸越出以發展中國家為研究對象的范圍,也廣泛運用于發達國家。
2 國外研究現狀。
2. 1 理論貢獻。
(1) 區域平衡增長論。
均衡增長的主要涵義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行業和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增長。主要包括賴賓斯坦(H. Leibenstein) 的臨界最小努力命題論、納爾森( R. R. Nelson) 的低水平陷阱論、羅森斯坦和羅丹( P. N. Rosenstein- Rodan) 的大推進論,以及納克斯(R. Nurkse) 的貧困惡性循環論和平衡增長理論。
(2) 區域不平衡增長論。
區域不平衡增長論認為增長過程在實質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論有佩魯(Perour) 的增長極發展理論、繆爾達爾(Gunnar Myrdal) 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和赫希曼(A. O. Hirschman) 的依附理論。
(3) 區域階段發展論。
倒U 型理論(Reversed U - Shaped Theory)
1965 年,美國經濟學家威廉姆森( J. G. Williamson) 把庫茲涅茲的收入分配倒U 型假說應用到分析區域經濟發展方面,提出區域經濟差異的倒U 型理論。他通過分析24 個國家的國際橫截面數據和10 個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認為國內不同發展階段區域不平等的變化趨勢,地區間收入差異的長期變動趨勢大致呈倒U 型。
(4) 鐘型發展理論( Bell Shaped Theory)
1980 年。 美國著名區域經濟學家阿朗索(W. Alonso) 提出了“鐘型發展理論”,引入了描述經濟發展過程的變化次序模式—鐘型模式。在發展初期,國家的增長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區與貧困地區。即使在某一區域內,用各人口組所占財富比例來衡量,社會不平等現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個或幾個城市增長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長早期的特點。
2. 2 國外典型區域經濟發展政策的戰略選擇案例。
(1) 美國區域開發的“均衡”戰略。
美國在開發不發達地區時,采取的是均衡戰略,其有七個主要措施:
一是對不發達地區實現優惠稅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組建經濟開發區,幫助落后地區加快發展經濟;三是以交通運輸為重點,扶持經濟落后地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四是利用財政金融手段,鼓勵并引導私人企業向落后地區投資;五是優化產業布局,拉動經濟增長;六是有意識提高勞動力索質,注重引導人力資源流向;七是重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2) 前蘇聯區域開發的“傾斜”戰略。
與美國不同的是,前蘇聯在區域開發上采取的是“傾斜”戰略,主要是通過建立一些科研中心來輻射周圍地區,為周圍地區經濟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以此來促進相應地區的經濟發展。
(3) 巴西區域開發的“發展極”戰略。
巴西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區建立“發展極”并以此形成發展網絡,帶動整個落后地區的經濟開發。巴西“發展極”的建立是通過設立專門的開發機構來指導、組織并實施的。
(4) 日本區域開發的特殊戰略。
60 年代,日本政府為縮小經濟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之間的差距,緩解經濟布局的不合理現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綜合開發計劃,采取了“據點開”、建設“定居圈”和“技術集成城市”等措施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hi138\Com]
3 國內研究現狀。
中國從20 世紀70 年代開始了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劉國光(1984年) 在其主編的《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中提到,經濟發展戰略是指在較長時期內,根據對經濟發展的各種因素、條件的估量,從關系經濟發展全局的各個方面出發,考慮和制定經濟發展所要達到的目標、所要解決的重點、所經過的階段以及為實現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楊萬鐘(1999 年) 在《經濟地理學導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是在經濟區劃的基礎上對未來區域經濟發展藍圖的總體勾畫,是進行區域規劃和產業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創琳(2002 年) 在《區域發展戰略論》中提出,區域發展戰略就是根據區域發展條件、進一步發展要求和發展目標所做的高層次全局性的宏觀謀劃;單于廣(2003 年) 認為我國當前宜采取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他認為區域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指由于我國各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或者同一產業投人產出效果不盡相同,在國家所掌握的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家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重點開發的方式,并在資源分配和財政投入對重點開發地區的重點產業進行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區和東部沿海地區的共同富裕。
4 結語。
李奇澤、敖明山(2008 年) 在分析了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演化過程三個重要的階段,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發展階段、非均衡協調發展階段后,作者指出區域統籌發展戰略將是我國今后區域經濟發展將選擇的發展戰略,他認為具有很強的統籌協調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關鍵點,區域統籌發展戰略有強大的資源整合力,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具有生態支撐力是區域統籌發展戰略的亮點。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其理論和模式也應保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和完善,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新的、適應需求的區域發展戰略將產生。[ hi138/Com]
參考文獻
[1]劉國光主編《中國經濟發展戰略問題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譚祟臺等《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3]張培剛主編《新發展經濟學》,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4]楊萬鐘主編《經濟地理學導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9.
[5]方創琳主編《區域發展戰略論》,科學出版社。 2002.
近年來,為了促進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進一步確立和完善,國家相繼出臺了很多措施來發展我國的國民經濟,把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問題放在了改革的重中之重,提出了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經濟能否取得協調發展,對于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影響。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對區域經濟的投入力度,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一、闡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
所謂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大致可以解釋為以下幾種情況。第一,由于不同的地區由于自然和社會條件造成不同區域之間存在著很多差異,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將這些差異降到最低,以便達到相對的平衡。第二,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要遠高于中西部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和差距十分顯著,為了進一步減少兩極分化的現象,可以適當的對區域之間的經濟投入進行平衡和協調,在區域空間和產業結構等各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以便縮小區域之間的差距。第三,在制定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時,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鼓勵經濟程度不同的區域進行分工協作,加強區域經濟科學分工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工作,促進區域之間的產業結構調整和改革。第四,生產力的強弱決定了該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為了平衡不同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國家應該對區域之間的投入進行合理的分析和探究,使區域投入朝著科學化和合理化。第五,長期以來,區域之間在貿易和市場方面封鎖和分割現象嚴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必須打破這種不良的發展局面,促進各個生產要素的自由流通,使區域之間的貿易能夠逐漸走向正常化、市場化。第六,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消除和減少不良競爭乃至經濟壟斷的不良現象,維持改善區域之間的利益關系。總之,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是互動和開放的過程,只有明確分工,進行合理科學的資本和技術投入,就會不斷減少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促進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有效路徑
1.積極進行財稅政策的調整和改革
稅收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其制定的財稅制度直接關系到稅收的征收以及資金的流向問題,在進行區域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須引起相關人員的高度重視。然而,目前的我國財稅制度改革仍然很不徹底,特別是所得稅和流轉稅等稅收問題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限制和阻礙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因此,相關政府必須加強對財稅政策的優化和調整力度,將所得稅以及流轉稅的比重控制和調整在一定范圍內,以便稅收對經濟的調節作用能夠得到充分發揮。協調發展我國區域經濟時,首先要充分研究和考慮我國目前的稅收制度所存在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改革調整,確保稅收收入能夠實現分配的公平。在制定和明確財稅政策目標和要求時,必須充分重視所得稅和流轉稅在當中的重要地位,對二者進行協調和分工,以便實現二者之間的優劣互補,相互配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效率的提高,為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2.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提高宏觀調控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比重
區域經濟能否從根本上實現協調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有效指揮和協調。政府對區域經濟宏觀調控力度的強弱,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制定以及執行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區域經濟起著重大的制約和引導作用。區域經濟結構之間的不平衡和隱藏的各種矛盾,其實就是由于政府和經濟之間不能進行有效協商和合作所造成的。因此,要想從根本上消除和改變這種不良的局面,就必須積極的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通過這支看得見的手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以便規范市場秩序和市場行為,對市場進行調節,為區域經濟的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
3.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工作
由于市場自身的自發性、滯后性等原因,導致市場在進行自我調節時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給經濟的快速發展形成了阻礙,必須需要政府進行適當的宏觀調控。政府進行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大多是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來實現的,通過不斷建立和健全經濟發展的相關法律法規,為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后盾,并進一步規范區域經濟的市場秩序和行為,促進區域之間進行良性的競爭和合作,實現共贏,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綜合實力的整體提高。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和完善,給我國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然而在國民經濟整體上呈現上升發展趨勢的同時,區域經濟的發展態勢卻不容樂觀,區域之間兩極分化現象嚴重,由于生產力和科技的投入力度不同,區域經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惡意競爭以及不公平現象大量存在,給我國國民經濟的后續發展帶來很多不利影響。因此,必須不斷加強區域經濟之間的合理投入,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2. 關于區域協調發展內涵的研究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地區所課題組(2003)認為,區域經濟協調是一個綜合性、組合式的概念,其基本內涵由五個部分構成:一是各地區的比較優勢和特殊功能都能得到科學、有效的發揮,形成體現因地制宜、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特色區域經濟;二是各地區之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能夠實現暢通和便利化,形成建立在公正公開公平競爭秩序基礎上的全國統一市場;三是各地區城鄉居民可支配購買力及享受基本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人均差距能夠限定在合理范圍之內,形成走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的空間發展格局;四是各地區之間在市場經濟導向下的經濟技術合作能夠實現全方位、寬領域和新水平的目標,形成各區域、各民族之間全面團結和互助合作的新型區域經濟關系;五是各地區國土資源的開發、利用、整治和保護能夠實現統籌規劃和互動協調,各區域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實現協調、和諧的發展模式。楊保軍(2004)辨析了協調的概念,解讀了協調的三個含義,即協作、調解與和諧,其中本質的含義是協作,并據此推論出區域協調發展在理論上的可能性。他把區域協調發展理解為四個方面:一是遵循區域與城市成長發展的規律;二是適應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和要求;三是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從自然整合走向制度安排;四是通過良性競爭實踐科學發展觀。
中圖分類號:F12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4年1月15日
對于區域經濟,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定義。比較簡單的理解是指,一定區域內經濟發展的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生產綜合體,包括空間、地理、文化、社會等一些綜合體。區域經濟的發展受到地理位置、資源、氣候、人文、交通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由于不同地區各種資源、位置、氣候等的差異,導致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結構和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由于經濟的全球化,世界經濟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新的經濟發展格局也在悄然形成。我國的經濟發展已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區域發展也很不平衡,因此協調好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將會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內涵及意義
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是20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理論界提出的解決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問題的新概念。對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很少有人進行科學合理的界定,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就是區域之間在經濟交往上日益密切、相互依賴日益加深、發展上關聯互動,從而達到各區域的經濟均衡持續發展的過程。
區域經濟均衡發展的意義就在于,加快欠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減緩區域經濟發展的差異擴大,縮小區域經濟發展差異,同時保持和提高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使欠發達地區為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可靠的后盾,同時發達地區為欠發達地區提供各種技術、資金、項目等的支持,幫助欠發達地區經濟迅速發展,從而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形成良性的競爭循環的關系,從而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實力。通過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可以協調好不同地區的經濟利益關系,處理好我國經濟社會中的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關系,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的關系,從而保證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社會的安全穩定。
二、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歷程
我國的區域經濟發展大致經歷了均衡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傾斜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和協調性區域經濟發展階段。
(一)均衡性區域經濟發展戰略。我國在建國初期,由于區域地理位置和環境的差異,導致我國占國土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區集中了全國工業的70%,而內地的工業基礎卻極為薄弱,內陸邊疆地區更是接近空白狀態。西部地區工業產值僅占全國的11.2%。在這種狀況下,我國采取了均衡性的區域經濟發展政策:國家以優惠的財政政策和大量的投資加快內地工業發展。結果這一政策卻限制了沿海地區經濟的發展,表面上看縮小了東西部之間的經濟發展差距,但是由于區域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差距造成投資的回報率明顯低于沿海地區。這種均衡性的經濟發展政策導致了資源的嚴重浪費和沿海地區發展受到限制,導致整個經濟發展在這一時期速度明顯下降。
(二)傾斜性區域發展戰略。黨的后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嶄新里程,在區域經濟的發展上采取效率優先的非均衡發展戰略,優先發展沿海地區經濟,經過2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經濟實力得到明顯的提升.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區域經濟的差距明顯擴大,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速度也不斷擴大,造成西部地區經濟在全國處于底層位置。
(三)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由于改革開放后東中西部區域經濟差異明顯擴大,國家采取了一系列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措施,西部大開發是中央的第一號重大決定。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同時,國家先后實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等重大戰略舉措,這一舉措成為了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著眼點和落腳點,同時促進了各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戰略的實施,區域經濟的格局也將發生明顯的變化,未來一段時期東西部經濟差距雖然還有擴大的趨勢,但人均收入有縮小的趨勢。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將繼續主導我國經濟發展,經濟重心向北轉移的明顯,環渤海地區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又一個重要支柱。
三、我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影響因素
(一)自然資源稟賦及自然條件的差異。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平衡,水資源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華南、東北和長江流域,而西北和華北地區缺水比較嚴重。這將影響到農業、工業和一些其他用水比較多的行業的發展,從而造成缺水地區在一些用水較多行業發展落后于水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我國耕地資源總量雖然較多,但是人均占有量很少。南方的耕地面積占全國的不到40%,北方高于60%;從東中西三大地帶看,東部約占28%,中部約占43%,西部約占28%。我國能礦資源數量多、儲量大,但區域分布不均衡。例如,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華北地區,占全國的70%以上,西北地區占約10%。這樣造成了對于煤炭需求量比較大的行業出現集中分布,從而造成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還有一些其他資源的分布不均衡都造成了地區的資源稟賦差異,從而使產業發展分布不均衡,最終影響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不同區域地理位置和各自優勢造成的差異。不同區域地理位置之間的差異造成不同的地區產生了本地區依托區位優勢發展起來的優勢產業,沿海地區由于其地理位置靠海,使得沿海地區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的開放戰略,從而形成了港口城市開放步伐加快,形成了區域性的經濟中心、物流中心、對外貿易中心。有些城市由于布局緊湊、城市密集、功能齊全從而形成了以城市群為導向的區位優勢。還有一些地區由于區位優勢而享受國家政策,形成政策導向明顯的區位優勢。像沿海地區的浦東、濱海南沙、舟山等,以及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都是依托其區位優勢而發展起來的。
(三)對于區域經濟的規劃措施不夠合理。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基石,區域經濟的規劃需要綜合考慮不同地區的不同區位優勢,按照不同的區位優勢發展地區的優勢產業,以優勢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但是,我國的區域發展規劃一直以來對區域的功能定位不明確,從而使得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管理體制不夠明確,缺少全國性的區域協調機構,政策的制定沒有形成明確的體系,難以協調中央和地方的關系。遇到不同區域之間利益存在矛盾時,難以協調,從而使得一些協調發展的規劃不能實施。在對有些地區進行區域規劃時,沒有考慮長遠的利益,缺乏專業人員進行合理規劃,使得不能充分利用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
(四)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配套政策不明晰。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區域政策導向已發生了多次變動,從支持沿海地區的非均衡發展政策,之后采取漸進式的推進改革開放政策,形成從沿海向內陸的推進過程。當時由于我國的國土面積廣大,因此區域政策設計的范圍比較廣泛,需要設計31個省(市、自治區),當時由于缺乏對地區具體區位優勢的判斷,在進行區域經濟政策制定的時候,不能對區域進行一次全面、科學、合理的區域規劃,造成區域規劃對資源的分配和使用不夠合理,資源的浪費比較大。同時,由于我國目前對于區域經濟規劃沒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體系,對地方政府的考核體系也不健全,造成有些地方為了應付任務,對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規劃只做表面現象,沒有真正將區域發展規劃的政策真正執行下去,使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成為一紙空文。
四、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對策建議
(一)制定合理的區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是對區域發展的戰略構思,是進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前提,是區域發展的方向。區域經濟的發展是按照區域發展規劃的路線行進的,因此一個好的規劃是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我國現階段的東中西區域經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的現狀,區域經濟發展的規劃必定要堅持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崛起,鼓勵東部率先發展的總體戰略不動搖。對于不同地區的不同發展戰略采取有重點的發展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對于西部的開發側重基礎設施建設和有資源優勢的產業,同時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和治理。大力發展旅游業,增加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側重結構的調整和企業改制,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和技術交流;中部地區可以利用現有的區位優勢發展物流和商貿,中部地區是聯系東部和西部的橋梁,是重要的交通樞紐,構建起發達的交通物流網絡將對中部地區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提升;東部地區是全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地方,地處沿海地區,是聯系國外的重要橋梁,東部地區本身在發展過程中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發展體系,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自主創新,形成自己的產業優勢,重點發展高新技術行業、服務業、對外貿易等,增強我國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同時為中西部地區提供各種技術和資金支持,帶動中西部地區經濟的發展。
(二)推動和加強地方政府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要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地方政府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協調區域經濟關系,構建聯動、有序的區域經濟上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政府在合作時會存在利益分配的問題,我國缺少鼓勵和規范地方政府之間區域經濟合作的法規和政策,當存在大的利益分歧時可能區域之間的經濟合作很難進行,因此國家應及時出臺有關的法規政策。同時,鼓勵加大地方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像東部地區的對口援疆就是比較好的示范。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可以增進技術交流,達到優勢互補,各展所長,促進區域經濟的共同發展。
(三)推進形成主體功能區建設。區域之間的區位差異導致了不同區域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開發密度和開發潛力各不相同,在對區域經濟進行開發時要考慮到區域的經濟發展潛力、人口狀況、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劃,將開發區域劃分成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四類功能區。優化開發區是開發密度較大,環境資源的承載能力逐漸變弱的區域。這部分區域需要改變原有的開發模式,改變以往的高投入的粗放經濟模式,轉為集約型的經濟發展模式,把質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減少以前的高污染行業,增加科技含量高、污染少的行業的建設。重點開發區域是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經濟和人口聚集條件良好,正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地區,這部分地區可以承接優化區域的產業轉移,承接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區域的人口轉移,成為優化發展區域與限制和禁止開發區域的連接紐帶。限制開發區域指資源和環境承載能力非常脆弱,經濟發展和自然條件不太好的地區,這部分地區需要國家的保護。東部地區可以作為優化開發區,中部地區作為重點開發區,西部地區的有些地方作為限制開發區(例如)。主體功能區的劃分有利于增強區域的資源環境承載能力,促進產業政策和區域的規劃措施相協調,做到定位明確,實現區域經濟的協調和可持續發展。
(四)鼓勵和支持企業進行跨區域發展。企業的發展能夠帶動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給所在的區域創造就業,增加收入,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企業在選擇廠址的時候會考慮多種因素,像資源、交通、市場、勞動力價格等,中西部地區有比較豐富的資源和勞動力資源,同時中西部可以承接沿海一些企業的產業轉移。企業在跨區域發展時不但實現企業的自身擴張,同時能夠帶動所在區域的經濟發展,刺激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加強了區域之間的交流合作。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地理位置的限制性也在逐漸減弱,通過發達的交通運輸和現代化的網絡設施,完全可以解決企業跨區域發展過程中運輸和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只要有國家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企業的跨區域發展將會為縮小東中西部的差距做出巨大貢獻。
(五)盡量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引導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公共服務一般都需要政府來投資,因為公共服務產出正的外部效應,私人部門不愿參與公用服務的投資。公用服務分為涉及就業、基本社保等基本民生公用服務,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公用文化等公共事業服務,以及公共交通、環境保護、公共通信等的公益基礎服務和涉及生產、消費、生活、國防等的公共安全服務。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落后,很多情況下是受制于基本公用服務落后而產生的連鎖反應,實現基本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對于中西部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力資本的發展,服務業及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這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的持續、協調、健康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以前對資源價格定價存在計劃和市場兩種定價方式,這種所謂的雙軌制雖然在過去支持了國民經濟的平穩推進,但是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并且過去的定價方式無法適應現代市場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市場調節為主導的資源定價機制,調節好資源的供給與需求,使得資源在區域之間合理流動,發揮資源的更大效應,緩解區域之間資源短缺現象,促進區域之間產業協調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五、結論
實現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不僅需要產業結構的調整,而且還要求建立合理的區域經濟結構,從而使各個地區在國民經濟整體活動中,充分發揮各自的特點和優勢,相互補充,相互配合,共同協調一致地發展。通過國家與地方政府之間的規劃方案與區域特點相協調,各種配套措施有序實施,進而穩步有序地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李小建.經濟地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2]肖光榮.論區域經濟發展觀的新發展[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9.5.
[3]沈鋒.區域經濟合作與西部經濟發展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09.11.
[4]魏后凱,高春亮.中國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與政策調整思路[J].河南社會科學,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