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5 16:30:0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頸椎病病因及治療,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R22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8-0029-02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頸椎骨關節炎、增生性頸椎炎、頸神經根綜合征、頸椎間盤脫出癥的總稱,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改變為基礎的疾患。主要由于頸椎長期勞損、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脫出、韌帶增厚,致使頸椎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受壓,出現一系列功能障礙的臨床綜合征。表現為頸椎間盤退變本身及其繼發性的一系列病理改變,如椎節失穩、松動;髓核突出或脫出;骨刺形成;韌帶肥厚和繼發的椎管狹窄等,刺激或壓迫了鄰近的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及頸部交感神經等組織,并引起各種各樣癥狀和體征的綜合征。頸椎病共有5種分型,分別是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和頸型,若兩種以上類型同時存在,稱為“混合型”。而脊髓型頸椎病是以頸椎小關節及椎間盤退變為基本病理基礎,繼發形成椎體緣骨贅,并以此壓迫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導致的頸脊髓受壓或(和)脊髓血供障礙并引起與之相關的脊髓功能障礙的脊髓病。1952年Brain報道的大樣本脊椎病并將其區分為脊髓型頸椎病和神經根型脊椎病[1]。由于脊髓受損易于致癱而更受到人們的重視,本病多發于5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為嚴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最常見的頸椎疾患之一。本病發病隱匿,不易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晚期則發生神經系統不可逆損傷,而致肢體功能障礙。
1 臨床表現
本病一般發病緩慢,高發年齡段多在40-60歲,典型表現為:
1.1 眩暈、頸痛、頭痛、頸部疲勞進而出現一側或雙側下肢麻木、沉重感,隨后逐漸出現行走困難,下肢各組肌肉發緊,抬步慢,不能快走,繼而出現上樓梯時需借助扶手,患者雙腳有踩棉花感。繼之一側或雙側上肢麻木、疼痛,手無力、不靈活,精細動作難以完成,持物易墜落。亦有癥狀先出現于上肢,后出現于下肢者。
1.2 軀干部感覺障礙,常在腹部或胸部有如皮帶樣捆綁感即“束帶”感。
1.3 部分患者有括約肌功能改變,如排尿躊躇或尿潴留等排尿困難;大便秘結,減退。病情進一步發展,需借助他人攙扶才能行走,可發展至下肢痙攣,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1.4 體格檢查。頸部肌肉僵硬,頸椎生理弧度變直甚至呈反弓,項韌帶變性,有結節感,棘突有不同程度的偏移,不在同一直線上。四肢肌力減低,肌張力增高,上、下肢呈痙攣性癱瘓,且上肢在病損節段水平可出現遲緩性麻痹。淺反射減弱或消失,深反射活躍或亢進,可有髕陣攣和踝陣攣陽性。病理反射如:Hoffmann征、Babinski征陽性等。頸后伸位Hoffmann征可提高檢查的陽性率。
1.5 影像。X線片示:鉤椎關節增生,側位攝片顯示頸椎曲度變直,椎間隙變窄,有骨質增生或韌帶鈣化,斜位攝片可見椎間孔變小.椎間隙狹窄,椎體后緣增生較嚴重并突入椎管。CT、MRI檢查示:椎管變窄,黃韌帶增厚,椎體后緣增生物或椎間盤膨出壓迫脊髓。
1.6 脊髓型頸椎病與其他型頸椎病的鑒別診斷。頸椎病各型間的鑒別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及影象檢查,以下是頸椎病其他各型的臨床診斷要點:
1.6.1 頸型。①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并伴有相應的壓痛點;②X線片上頸椎顯示曲度改變或椎間關節不穩等表現;③應除外頸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風濕性肌纖維組織炎神經衰弱及其他非椎間盤退行性變所致的肩頸部疼痛)。
1.6.2 神經根型。①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相一致;②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③影象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④痛點封閉無顯效(診斷明確者可不作此試驗);⑤除外頸椎外病變(胸廓出口綜合征網球肘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肱二頭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1.6.3 椎動脈型:①曾有猝倒發作并伴有頸性眩暈;②旋頸試驗陽性;③X線片顯示節段性不穩定或樞椎關節骨質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癥狀;⑤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⑥除外椎動脈I段(進入頸6橫突孔以前的椎動脈段)和椎動脈III段(出頸椎進入顱內以前的椎動脈段)受壓所引起的基底動脈供血不全;⑦手術前需行椎動脈造影或數字減影椎動脈造影(DSA)。
1.6.4 交感神經型。臨床表現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癥狀X線片有失穩或退變,椎動脈造影陰性,但在條件許可時,借用一些其他輔助方法,可對確定病變的性質、部位及鑒別診斷有一定幫助,如奎根氏試驗、脊髓造影、椎動脈造影、選擇性脊髓動脈造影、頸椎靜脈造影等。
奎根氏試驗即通過腰4~5穿刺達椎管內珠網膜下腔而測定腦脊液的壓力來斷定有無梗阻。也可以從腦脊液生化檢查中根據其蛋白量的升高來推斷其梗阻程度,了解脊髓受壓情況,從而有助于頸椎病的診斷和鑒別診斷。
1 臨床資料
本組190例病人中,男88例,女102例;20~30歲9例,31~40歲43例,41-50歲76例,51~40歲50例,61歲以上12例;病史最短1周,最長15年。
2 治療方法
2,1 頸椎牽引 使用枕頜布袋牽引法,牽引重量從4kg開始,根據患者耐受程度而決定牽引重量的多少。
2,2 推拿治療 ①先在頸部用點、壓、拿、捏、彈撥、滾法等舒筋活血、活絡止痛手法放松頸部肌肉。②脈沖式指壓法:患者取俯臥位,在頸椎兩側兩椎體之間旁開1.5寸使用脈沖式指壓法;方向:斜向下向里;力度:由輕到重;時間:每一位置施術1分鐘。胸椎從第一胸椎至第四胸椎每兩個相鄰椎體之間旁開1.5寸,使用脈沖式指壓法。方向:斜向下向里;力度:由輕到重;時間:每一位置施術1-2分鐘。
2,3 中藥煎湯口服 當歸15g,桂枝12g,紅花9g,路路通10g,川羌活15g,五加皮12g,丹參20g,川芎12g,黃芪30g,白芍15g,桃仁15g,乳香12g,沒藥12g,絡石藤12g,細辛3g,水煎服,1日1劑,每日2次。
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頸椎功能正常;顯效:癥狀、體征部分消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能參加工作;好轉:癥狀好轉、體征未完全消失,功能未完全恢復;無效:癥狀、體征無變化。
4 治療結果
本組190例病人,經治療最少者6次,最多者14次;痊愈:男75例,占39.47%;女78例,占41.05%。顯效:男6例,占3.16%;女16例,占8.42%。有效:男5例,占2.63%;女6例,占3.16%。無效:男2例,占1.05%;女2例,占1.05%。
從療效結果分析:運用牽引推拿配合中藥湯劑治療頸椎病對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基底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療效非常好,而對脊髓型療效最差。
5 典型病例
病例1:霍某,女,56歲,工人,頸部疼痛伴有頭昏、惡心、心悸、經多方治療,效果不佳,經人介紹前來我科就診,患者自訴初起以頸項部疼痛不適為主,易疲勞,未加以重視,之后逐漸出現頭昏、惡心嘔吐、右上肢麻木疼痛等癥狀。x光片提示:頸椎生理弧度變直,頸椎體后緣見有唇樣骨質增生,椎間隙狹窄,椎間孔縮小,診斷為混合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經牽引推拿配合中藥湯劑治療10天痊愈,恢復工作,隨訪2年未發。
病例2:張某,45歲,干部,頭昏,頭痛伴有手指發麻2個月,加重1周。患者自訴有頸部外傷史,頭昏頭痛伴有手指發麻尤以低頭勞作時以及轉頭時加重,夜不能寐,自服多種中西藥物,無效,經人介紹前來我科,x光片示:C4-C6椎間隙變窄,生理弧度變淺,椎后緣骨質增生。CT示:C4、5C4、6椎間盤膨出,診斷為:頸椎間盤膨出癥。經我用牽引推拿配合中藥湯劑療法治療5次后癥狀明顯改善,夜寐能臥,治療10次后,頭昏頭痛頸痛消失,臨床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為鞏固療效,共治療20次,隨診至今未發。
6 討論
6,1 病因病理分析 頸椎病是復發性很強的一種疾病,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頸椎綜合征的人越來越多,40歲以上的人中頸椎病的發病率高達60%。
我認為造成頸椎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1)長期從事低頭屈頸工作,高枕睡覺或頸部外傷致頸椎扭曲改變,使肌肉疲勞和勞損。(2)肝腎不足是頸椎病發作的內因(素問?上古天真論)說: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肝主筋腎主骨,中老年人肝腎氣血衰退,肝血腎精濡養筋骨的功能失常,導致疾病的發生。因此臨床治療頸椎病應補益肝腎為主、益氣活血、祛風散寒治療為輔。
以上幾種引起頸椎病的原因無論是長期低頭工作者還是頸部外傷或肝腎不足者均可以引起椎間盤萎縮變性,彈性減少向四周膨出,椎間隙變窄,繼而出現椎體前后緣與鉤椎關節的增生、小關節關系改變,椎體半脫位,椎間隙變窄,黃韌帶肥厚,變性及頸韌帶鈣化等一系列改變。當此類勞損性改變影響到頸部神經根頸部脊髓或頸部主要血管時,即可發生一系列相關的癥狀和體征。
6,2 治療和體會 通過頸椎牽引脈沖指壓推拿、口服中藥湯劑綜合治療可起到雙重治療效果,其機理:
(1)枕頜布袋頸椎牽引適用于各種頸椎病,對早期更為有效(但對病期較久的脊髓型頸椎病進行牽引,有時可使癥狀加重,故較少應用)。牽引機理:第一,限制頸椎活動,有利于組織充血水腫的消退。第二,解除肌肉痙攣,從而減少對椎間盤的壓力。第三,加大椎間隙和椎間孔,使神經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得以緩和,神經根和周圍組織的粘連也可能得以松解。第四,緩沖椎間盤組織向周圍緣的壓力,并有利于已經向外突出的纖維環組織消腫。第五,使扭曲于橫突孔間的椎動脈得以伸張,第六,牽引頸椎關節可使嵌頓的滑膜復位。
Abstract:[Objective]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of 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Method] Take bonesetting and traction.[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9.3%, the cure effect was much raised. [Conclusion] Bonesetting and traction in combination has good cure effect on 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with short course, safe.
Key words: spinal cord spondylopathy; bonesetting; traction
脊髓型頸椎病是頸椎間盤退行性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導致脊髓或支配脊髓血管受壓而出現不同程度脊髓功能障礙的一種疾病[1]。自2000年來,筆者治療觀察了56例脊髓型頸椎病,發現正骨推拿配合牽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臨床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共56例患者均依據《中醫常見病證診療常規》的診斷標準明確診斷為脊髓型頸椎病。其中男性25例占44.64%,女性31例占55.36%;年齡最小者45歲,最大者76歲,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長5年,其中2年之內占80 %。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8例。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采用正骨推拿加牽引治療
(1)放松手法:患者仰睡,術者立床頭,雙手在其頸后外側作四指揉法5min。(2)正骨手法:患者側臥,平枕、低頭,術者用拇指、二指夾持后突棘突兩旁椎板處作“定點”,另一手托其下頜,使頭作前屈后仰活動。也可用牽引下推正,約3min。(3)強壯手法:提拿雙肩部斜方肌、岡上肌,點穴:風池、肩井、肩隅、肩貞、曲池、合谷,約7min。(4)痛區手法:按摩四肢,約3min。周一至周五,正骨推拿手法,1次/d,每次20min,周六周日休息。1周為1療程,最長5個療程。(5)牽引:取臥位床邊牽引4次/d,總定量時間15~20min,其中持續牽引時間10~15min,3次/d。間歇牽引時間15min,在間歇牽引時,間歇時間為30~60s,反復5次。持續牽引力相當于體重的15% ~20%。間歇牽引力為體重的10%。因個體差異大,頸肌的發育程度不同,牽引力也因人而異可從小量開始,如5kg開始逐漸加大重量,直到病人感到舒適為止。牽引角度主要根據發病部位而定,因為牽引角度不同,最大應力作用位置不同[2]。
2.2 對照組運用《推拿學》俞大方教授的常規推拿手法加臥位牽引,1次/d,每次18min,1周為1療程,最長5個療程。
3 結果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3]擬定。治愈:癥狀和體征消失,行走正常,肌力恢復4級以上;顯效:原有癥狀大部份消失,行走可,肌力在原有基礎上上升1~2級,肌肉稍松弛無萎縮,無纖顫,椎體束征(±);好轉:原有癥狀體征減輕,行走尚可;未愈:治療前后癥狀和體征無改變。
3.2 治療結果
見表1。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略)]
4 體會
脊髓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椎間關節和其周圍組織退變致頸髓受壓而引起,是發生在椎管內較為嚴重的疾病,雖然學術界一致認為脊髓型頸椎病應盡快手術治療,以免脊髓神經組織的不可逆損傷出現,但同時也提出應嚴格掌握手術指征,手術應在保守治療無效的前提下進行,且手術遠期療效并不確定。[4]現代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對脊髓型頸椎病的認識更加清楚了,在診斷上因其不常見,且癥狀復雜稍有困難,CT和MRI掃描,對診斷脊髓型頸椎病至關重要,并可同時排除與其相關的顱腦病變、頸椎損傷和內臟器質性病變給予確認。辨證正確,才能施治有效。
此型頸椎病的病因,中醫多認為屬風、寒、濕、勞、疲引起,西醫認為除頸外傷外是長期不正確用頸和骨及骨關節退變所致。尤其是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導致此型病人的增加,應注意防護。推拿手法是祖國醫學的寶貴遺產,以其無痛苦、無副作用、療效顯著,日益受到廣大醫患的歡迎。推拿手法治療脊位型頸椎病的主要作用在于舒筋通絡,活血散寮,整復錯縫三個方面。采用正骨復位推拿手法進行治療,可以糾正小關節錯位,使頸椎恢復正常生理曲度,緩解突出物的神經壓迫,可消除腫脹、分解粘連、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痙攣,增強局部的血液供應,促進病變組織的修復,使脊髓受壓逐漸恢復,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臥位牽引有利于后縱韌帶和纖維環后部緊張及黃韌帶的舒展,對髓核產生推力,并可使椎間產生負壓吸引,有利于髓核回納,從而減輕對硬膜囊和脊髓的壓迫,使頸脊髓因受擠壓而產生的缺血變性得到改善。但推拿時,手法宜輕巧平穩,禁忌暴力及過伸過屈動作,旋轉手法及扳法應慎用。因為頸過屈時脊髓被拉長、繃緊,緊貼椎管前壁,易受椎體后緣增生骨贅、突出椎間盤的刺激和壓迫;過伸時脊髓縮短變粗[5],脊髓同樣易受椎體后緣增生骨贅、突出椎間盤及黃韌帶皺折的刺激和壓迫,運用旋轉手法只會加重關節面磨損,使突出物更易刺激椎動脈、神經根或脊髓[6]。
在臨床中,若采用上述方法治療脊髓型頸椎病患者無效或加重,或就診時已出現脊髓橫貫性損害的癥狀、體征者,建議早行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馬利杰.脊髓型頸椎病病病機制研究的進展[J].華北煤炭醫學院學報,2002,4(2):167168.
[2]潘之清.實用脊柱病學[M].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371372.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J].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6.
頸椎相關疾病以頭面、五官癥狀、頸背及上肢癥狀為主,兼有呼吸、消化、泌尿、循環、運動等系統病癥。近年伴隨人類文明進程的加速,尤其是相當多的行業,涉及頸椎的高強度工作,如辦公文案電腦使用的高頻度,長時間。以及駕駛,美容,美發等職業特點進一步加重人類頸椎的負擔,甚至超過正常頸椎的生理承受,從而產生相關的病理癥狀。在頸椎的相關疾病中,與眼部癥狀相關的病癥也由此增多。傳統治療往往療程長。癥狀容易反復,并且手法治療和治頸椎牽引是分開進行的,而在倒懸牽引的狀態下可以很好的將頸椎牽引與手法整頸相結合。從而縮短療程。提高臨床療效。數年末筆者采用倒懸牽引下配合手法溫脊治療頸椎相關疾病中與眼部癥狀相關的病例63例,均取得令人較為理想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男性27例,女性39例,職業分別為電腦辦公,IT教師科研工作及美容美發等,均為長時間頸椎處于高強度,姿勢單一等狀態而積累,從而引發眼部出現視覺障礙的眼病癥狀。如視物模糊不清,或復視、眼痛、結膜充血等臨床癥狀。
1.2 治療方法 ①頸椎臥式牽引。②倒懸30°-90°度手法頸部整脊整合。③筆位頸部定位手法整脊。
2 討 論
2.1 視覺障礙 頸椎病變引起椎基底動脈痙攣,導致大腦枕葉視覺中樞缺血性病理性損傷,發生視覺障礙。輕者視物模糊不清,或有復視癥狀,還會發生視力減退,眼前閃光,暗點,視野缺損或失明,幻視等,還可能出現反射性視網膜動脈痙攣,引起眼痛,眼底血管張力變化,眼底靜脈擴張和動脈變細,血管痙攣性視網膜炎等。某些患者還可能伴有眼瞳痙攣,結膜充血,角膜感覺減退,甚至形成潰痛,淚腺分泌障礙,球后視神經炎,突眼及青光眼等。
椎動脈一般發自鎖骨下動脈的第一段,是該動脈的第一分支。有時發自無明動脈動或主動脈弓。椎動脈一般從第6個頸椎的橫突孔穿入,跨越于上位第6頸椎的橫突孔,但也有見于從第7、第5、第4或第3頸椎橫突孔穿入。椎動脈從寰椎橫突孔穿出后,跨過寰椎側塊后方的椎動脈溝,轉向上方位枕骨大孔進入顱骨。左右椎動脈有時不對稱,多為左側大,右側相對小。根據椎動脈循行的們置,可分為4段。即頸段,椎骨段,枕骨段和顱內段。頸椎動脈為第1段,自鎖骨下動脈動發出,至穿經頸椎橫突孔以前的部分,在頸長肌和前斜角肌的裂隙內上行,當前斜角肌痙攣也可發生椎動脈受壓迫。其后方與第7頸椎橫突,C7和C8神經前支,頸交感神經干和星狀神經節即頸下交感神經節相鄰。此神經節發出交感神經纖維,與椎動脈伴行,形成椎動脈神經叢。故臨床椎動脈型頸椎病和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易于合并發生。椎骨段為椎動脈的第2段,穿頸椎橫突的部分。頸椎椎體兩側的鉤椎關節;位于椎動脈的前內方,當鉤椎關節骨質增生或外翻,壓迫椎動脈,使椎動脈動扭曲,造成椎動脈痙攣,管腔變窄,重者甚至可產生梗塞。枕段為椎動脈第3段。從寰椎橫突孔穿出,向后繞過寰椎的側塊,到椎后方上面外側的椎動脈鉤內,然后轉向前方,穿過寰枕后膜向外上行,經椎骨大孔進入顱腔。此頸椎動脈在寰椎上關節突的外側和后側,紆曲較大,可因為寰椎椎動脈溝環,寰椎后弓骨折寰樞椎關節錯位或轉頭運動,受牽拉或擠壓而引起枕項痛,眩暈,眼、鼻不適,耳鳴、耳聾,失眼多夢,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顱內段為椎動脈第4段。從枕骨大孔進入顱腔達腦橋下緣,并與對側同名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椎動脈的顱內動脈主要分支有:脊髓前動脈,小腦后下動脈,脊髓后動脈,內聽動脈。其中內聽動脈有時出于小腦下動脈,當頸椎移位使椎動脈受壓,可引起耳鳴,聽力減退等癥狀。
3 中醫對于手法定位的認識
3.1 平衡陰陽,調理臟腑 《內經?生氣通天論》:“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3.2 宣通氣血,溫通經絡 通則不痛,痛則不通,不通則痛。經手法推拿復位,使氣血流通,經絡通暢,病痛則迎刃而解。
3.3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因跌撲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凝滯,為腫,為病,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閉滯之氣;摩其壅聚,以散瘀結之腫,其患可愈。用手法按摩定位,使之行氣活血,經絡暢通,瘀腫自消。
3.4 滑利關節,松筋復錯 脊柱相關疾病是因為椎間關節錯位。小關節錯位在脊椎的表現為關節屈伸旋轉不利,而小關節錯位的原因是慢性勞損,寒濕侵襲等引起的肌肉痙攣,或大關節退行性變,椎間盤變性,內分泌失調所引起的關節內外平衡失調。通過手法推拿點穴等可以促進機體機能恢復。
4 現代醫學對手法作用的看法
4.1 糾正脊椎的解剖位置的失常 脊椎的相關疾病多與脊椎關節位置失常密切相關。所以根據錯位的類型選擇相應的手法使錯位的解剖位置得以恢復正常,則相應的功能也得到恢復。糾正錯位是對神經,血管刺激而引起的關節,器官功能失調。這就是手法整脊復位的主要作用。
4.2 解除痙攣,松解粘連,恢復脊椎內外平衡 椎體移位,小關節錯位是肌肉痙攣的根源,而長時間的肌肉痙攣如果不能及時解除則可加劇椎體小關節錯位的程度。故二者互為因果。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平均年齡60歲(47~73歲),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診斷均為脊髓型頸椎病,臨床表現有錐體束征表現,術前行MRI及CT示多節段脊髓受壓,并有脊髓高信號。其中合并發育性頸椎管狹窄27例、退變性頸椎管狹窄36例、后縱韌帶骨化癥(OPLL)16例。
1.2 手術方法及術后處理: 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患者取俯臥位,用將頭部固定于屈曲位。常規頸后正中入路,暴露各個棘突,以C2棘突為解剖標志,依次確定C3-7棘突,鈍性分離顯露C4~7的椎板棘突,修整棘突,顯露C3~7椎板,一側為絞鏈側,一側為開門側,在預開門的棘突根部以棘突打孔器打孔,穿10號絲線留作固定用,完成受壓節段單開門,翻轉椎板,將固定用絲線縫扎于關節囊上,收緊固定。于傷口低位放置引流管一枚,術后24一72小時拔引流管。指導患者在頸部圍領保護下開始逐漸活動。
1.3評估指標: 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根據JOA評分方法對患者術前術后神經功能評分,比較術前術后JOA評分情況,并計算改善率,JOA改善率=(術后JOA評分一術前JOA評分)/(17一術前JOA評分) ×100%。
1.4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對術前術后JOA評分采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P
2 結果
本組病例術后神經功能均不同程度得到了改善。患者術前JOA評分為8.7士3.6,術后為13.4士2.6,術后較術前明顯提高(t=3.028,P
3 討論
3.1 手術創傷引起的軟組織疼痛: 主要在術后早期出現,主要原因為手術切口,電刀對軟組織的損傷,術中肌肉韌帶的損傷以及頸后肌群粘連肉萎縮有關,一般經過理療、按摩等物理治療效果明顯,臨床上于術后早期給予口服消炎止痛藥物,更有利于患者平穩度過圍手術期。
3.2 頸5神經根麻痹: 頸5神經根麻痹是頸后路椎管成形術后常出現的并發癥,由于神經根由脊髓發出,頸椎椎管擴大成形術后,受壓的脊髓在向后方退讓,而神經根的耐受力有限,若退讓過多,勢必會造成神經根的牽拉傷,因為頸脊髓在C4~C5節段位于頸椎生理曲度“弓弦”的頂端,故該節段向后退讓最多,而在解剖學上C5神經根最短,所以C5神經根牽拉受損的可能性最大,由于三角肌為C5神經根單一支配,故C5神經根損傷后主要表現為三角肌麻痹。出現該并發癥后,可行激素、營養神經、中頻電療等,經治療后癥狀均可逐漸消失。該組有8例患者出現該頸5神經根麻痹,考慮與術中擔心脊髓減壓不徹底,開門過大有關,但術后給予甲強龍靜點,并行營養神經治療后,出院時癥狀即大為緩解。
3.3 術后軸性癥狀: 軸性癥狀常見于頸椎椎板成形術后,其主要表現為頸肩部、枕部、后肩胛區的慢性持續性鈍痛,臨床上可表現到上背部及上臂,常伴有頭痛,出現一個或多個方向上的運動僵硬感。1999年,Kawaguchi[1]將此類癥狀定義為軸性癥狀(axialsyndrome,AS),軸性癥狀在后路單開門椎管擴大椎板成形術后發生率較高,可達45%一80%,常常成為影響患者術后健康的一大頑疾。本組病例軸性癥狀發生率為26.9%,也證實了該并發癥在頸后路單開門手術中較為常見。目前很多學者對傳統術式進行改良,以降低軸性癥狀的發生,錨定法目前在臨床已廣泛應用[2],近年來許多學者[3]嘗試將鋼板橋接在開門側的椎板及側塊之間,使抬起的椎板獲得術后即刻穩定性,重建了完整的椎管管狀結構,有學者報道微型鋼板法明顯低于錨定法。
3.4 傷口感染: 在本組病例中,有3例患者出現傷口感染、脂肪液化,1例通過傷口換藥后傷口延遲愈合,2例患者再次行清創手術,術中所見感染均位于皮下脂肪層,未侵犯肌層及椎管。對于傷口感染的治療,發現應立即敞開傷口,徹底引流,必要時盡早行清創,以免感染深部組織,本組3例患者均處理及時,未出現嚴重后果。分析感染原因,該組3例患者均為高齡患者,且體型偏胖,皮下脂肪層較厚,縫合后易形成皮下脂肪液化,故對該類患者應提高警惕,注意患者傷口情況。
3.5 其他并發癥: 如術后“再關門”現象的發生,隨著該項手術技術的成熟,“再關門”現象發生較低,該組病例均未發現術后“再關門”現象,作者認為,只要縫線位置適宜,開門固定良好,術后避免過度活動,即可避免“再關門”現象的發生。其他如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在本組病例中也未出現,分析原因,考慮與術后應用活血藥物,且該手術術后并不需長期臥床有關。參考文獻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頸椎病中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發病僅次于神經根型頸椎病,該型的患者常表現為椎一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的臨床癥狀,如頭暈、耳鳴、視物模糊、惡心、嘔吐等。對該型頸椎病的治療,目前多采用口服對癥藥物等措施,我院從2000―2009年采用臥式頸椎牽引,配合頸椎按摩及電腦中頻電療儀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取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病例選擇與分組選擇臨床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齡32~69歲,平均年齡62歲;病程最短者3年,最長者15年,平均9.1年。將10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綜合組(觀察組)50例、臥牽組(對照組)50例。兩組年齡、性別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依據臨床癥狀體征及頸椎CT和X線確診。
1.2方法
1.2.1綜合組治療方法包括臥式頸椎牽引、頸椎按摩、頸部應用電腦中頻電療儀。①臥式頸椎牽引:采用沈陽蠟療機械廠制造的VQC-Ⅰ型頸椎牽引床,用頜枕布帶行頸椎牽引,為仰臥位,牽引角度可調,病變在頸椎上段用小角度牽引,在頸椎下段用較大角度,結合病情適當調整牽引角度,牽引重量在6.5~8.5kg范圍內,依患者耐受程度逐漸加量,20min/次,2次/d。②頸椎按摩:選擇頸椎前屈30°,以此為中點,做前屈后伸及左右側屈運動,同時采用頸椎壓痛點穴位按摩并做頸后肌群放松療法,40min/次,1次/d。③電腦中頻法:采用北京翔云電子設備廠K8832-T電腦中頻電療儀,選用正弦調制中頻電療機1號處方(治療腰痛,頸椎病),采用4cm×6cm鉛板電極一對,固定法,一極置于患椎部位,另一極置于患側肩背部,電極下襯一層濕絨布墊,治療劑量為耐受量,20min/次,1次/d。④綜合組經上述治療14d為一療程,每療程之間休息3d,共兩個療程。
1.2.2臥牽組其治療方法采用臥式牽引,時間、刺激程度均與綜合組臥式牽引法相同。
1.3統計學處理數據統計療效用百分比,組間有效數據比較采用x2檢驗。
2 結果
2.1近期療效標準顯效:癥狀體征消失、影像學改善或恢復正常、頸部活動自如;有效:癥狀明顯改善、體征消失、影像學改善、頸部仍有不適;無效:治療前后癥狀及體征和影像學均無改善。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11-17-02
交感型頸椎病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且癥狀多、體征少、病因復雜、容易反復發作。觀察近期國內外發表的雜志,對交感型頸椎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治療給予歸納、分析、總結,希望為醫生提高療效,為患者帶來福音。
1 發病機制
早在1926年,Barre曾推測,由于頸椎關節刺激頸部交感神經可引起眩暈、頭痛、頸痛等癥狀群;1928年,Barre的學生劉永純對頸交感神經受刺激引起的癥狀作了詳細的敘述,故今仍有人把交感型頸椎病稱為巴-劉(Barre-Lieon)氏癥狀群。Chen XQ[1]認為頸椎間盤退變、外傷、炎癥、肌張力失衡所導致的頸椎不穩定,可引起局部異常的機械性刺激和椎間關節創傷性的炎癥刺激,引發交感神經癥狀。吳華榮[2]認為頸椎不穩不是唯一因素,還與頸椎管大小、骨贅形成、椎間盤突出及脊髓對缺血的耐力有關。鄭思競[3]等認為頸交感神經的低級中樞在胸髓(T1-6)節段的灰質側角的中間帶外側核,發出節前纖維,在交感干內上升至頸部,在頸部椎旁神經節換元,節后纖維分布到脊神經、動脈及所支配的臟器。因此杜建明[4]認為只要在頸交感干走向通路中的任何刺激或受累都可以產生相關癥狀;即頸或上胸椎的肌痙攣或炎癥、關節增生、椎體不穩、關節紊亂、脊柱側凸、先天畸形、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寰樞關節半脫位等等均可成為交感型頸椎病病因,并劃分為椎管內和椎管外兩大病因。
2 臨床表現
交感型頸椎病的臨床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和抑制兩大類,且以交感神經興奮癥狀比較多見,主要包括以下6點。①頸背部癥狀:頸、肩、背部酸脹或疼痛、頸枕部脹痛。②頭部:頭痛、偏頭痛、頭脹、頭暈、頭昏。③五官科癥狀:耳聾、耳鳴、耳脹、耳痛、聽力下降、鼻腔疼痛或異樣感、口干、舌麻、咽燥、咽部異物感、視物模糊、眼脹、眼痛、眼眶脹痛。④神經內科癥狀:記憶力減退、近事遺忘、共濟失調、嘔吐或干嘔、惡心、睡眠差、四肢發麻、行走不穩。⑤心血管科癥狀:局部或上半身汗多、高血壓、低血壓、血壓不穩、心慌、胸悶、四肢發涼、發木、一側面部感覺異常(熱、脹、麻)。⑥其他:呃逆、月經異常、怕冷、怕熱、胃腸功能紊亂、二便異常(無規律)。
3 診斷
1992年全國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5]診斷交感型頸椎病標準:以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癥狀為主,排除其他系統臟器病理改變(5分);多有頸椎退變,包括頸椎不穩,伴有神經根癥狀;頸交感神經封閉或高位硬膜外封閉能使癥狀減輕或消失(1分);壓頭試驗癥狀加重,牽引癥狀減輕(2分)。總分6分以上即可診斷。杜建明[6]則診斷定義為:頸交感神經刺激或受累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并且與頸或上胸椎體征或病因相關者稱之為交感型頸椎病。
4 治療
交感型頸椎病病因復雜,治療方法多種多樣。寰樞關節半脫位、頸或上胸椎的肌痙攣或炎癥、關節增生、關節紊亂、脊柱旋轉側彎、先天畸形等病因多采用保守治療,目前臨床報道手術治療多為頸椎不穩或伴有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治療方法回顧總結如下。
4.1 手術治療
李淳德[7]、吳廣森[8]等采用手術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較好的臨床療效。通常采用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重建頸椎的穩定,解除頸椎不穩病因,從而解除或減輕交感型頸椎病的癥狀,其主要針對頸椎不穩或伴有頸椎間盤突出的患者。筆者認為對頸椎不穩或伴有椎間盤突出者經保守治療無效者建議手術治療。
4.2 推拿治療
劉培太[9]認為解除頸周肌肉的痙攣有助于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按摩能消除肌肉疲勞和痙攣,恢復其正常的張力、彈性和耐力,進而重建頸椎的穩定;杜建明[10]認為手法調整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較好的療效,可能與調整或平衡交感神經的作用有關。姜淑云[11]認為推拿手法可以改善頸椎節段的穩定性,減少頸椎節段的異常活動,進一步遏制頸椎的退變,從而改善頸椎病患者的臨床癥狀。
4.3 小針刀治療
姚新苗[12]、杜建明[4]等認為小針刀治療可使椎管外肌肉、筋膜、關節囊、韌帶達到松解,局部病變組織得到減張,促進無菌性炎癥的消退,最終可恢復正常組織功能,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
4.4 骶管沖擊治療
杜建明[4.6]等用骶管沖擊治療交感型頸椎病。骶管沖擊治療可使藥液充盈于整個椎管及相應的椎間孔中,使其中的頸交感神經得到充分的浸潤,從而使頸胸椎管內病因所產生的癥狀得到恢復或改善。骶管沖擊治療的目的一是使藥液在加壓狀態下能夠充分抵達病灶處,特別是卡壓的病灶處,發揮其藥效作用;另一目的是多數患者在骶管沖擊治療過程中即出現交感神經癥狀,起到即時驗證療效的作用,同時也為診斷起到印證的作用。骶管沖擊治療較硬膜外封閉更為安全、便于醫生操作,且藥液作用部位廣泛,符合交感神經分布廣泛的特點。
4.5 牽引治療
牽引以恢復頸椎生理弧度和患者舒適相結合為原則。坐位或仰臥位枕頜套牽引均可,有條件的情況下,以仰臥位枕頜套牽引為佳;其次牽引角度以恢復頸椎生理弧度為目的,但是對于頸椎不穩者,應以改善頸椎內外平衡為前提,并且根據病情需要調整枕頭的高度,讓患者處于舒適角度為原則,否則會加重臨床癥狀;第三,牽引重量以4~6kg為宜,牽引時間每次20~30min,每日1~2次;第四,牽引若有連續數次不適反應則應暫停或停止牽引。劉琳[13]、杜建明[10]等報道頸椎牽引可有效改善頸項肌的痙攣,增大椎間隙及椎間孔,從而改變椎間盤、小關節、韌帶的異常應力環境,促進組織炎癥的吸收,減輕神經的刺激癥狀,有利于病情的康復。
4.6 神經阻滯
星狀神經節阻滯、頸交感神經封閉、高位硬膜外封閉或藥物灌注治療交感型頸椎病,臨床已有諸多報道,療效得到肯定,甚至被絕大多數臨床醫生認為是即刻診斷交感型頸椎病的可靠方法。
4.7 其他
趙建強[14]認為針灸治療交感型頸椎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王慶來[15]用中藥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療效滿意;司馬蕾[16]以受體拮抗劑酚妥拉明治療交感型頸椎病;另外,還有電腦中頻、毫米波等方法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的報道。
5 討論
交感型頸椎病表現為癥狀多、體征少、診斷困難,故不少患者輾轉于五官科、心血管科、神經內科等科室治療,都得不到良好的療效,而造成醫生頭痛、患者苦惱的尷尬局面,張穎[17]的臨床報道可窺其一斑。故杜建明[6]根據癥狀分類,結合體征、器械檢查確定診斷后給予對癥治療;并且根據癥狀恢復情況,結合復查結果來驗證診斷,這樣既可以避免漏診,又可以防止誤診。該病病因復雜,因而治療比較困難,多采用綜合治療,以期提高療效;吳毅文[18]報道即使療效雖良好,但容易反復發作,故醫患者之間需耐心配合,才能更好地減輕患者的痛苦。為減少病情復發,一方面需要功能鍛煉,以增強頸項部的肌力,促進頸椎動態平衡的恢復;另一方面還需注意以下6點:①頸肩背部保暖,②頸圍固定(臥位不需固定),③睡姿:一般采取低枕仰臥位,后枕部高約3~4cm,項部7~10cm,肩背部2~3cm,以稗草籽或蕎麥做枕芯、軟硬適中為宜。④平時姿勢:一般以保持中立位為佳(不宜長時間伏案工作,不宜臥位閱讀、看電視)。⑤因情緒可刺激交感神經而產生或加重相關癥狀,故患者因保持良好的心情。⑥本病易反復發作,需耐心治療,一療程約需3周左右。
綜上所述,交感型頸椎病的研究任重道遠,交感型頸椎病不僅有跨學科的癥狀,還存在著跨學科的病因,診斷和治療是復雜的;深信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將會有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Chen XQ,Sun BO,Zhong SZ. Nerves accompanying the vertebral artery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J]. Spine,1988,12:1360-1364.
[2] 吳華榮,申勇,吳占勇,等. 頸椎病發病學中的不穩定因素[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6,14(1):12-15.
[3] 鄭思競. 系統解剖學[M]. 第3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0:334- 342.
[4] 杜建明,田小武,丁曉方,等. 小針刀結合骶管沖擊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頸腰痛雜志,2009,30(2):181-182.
[5] 中華外科雜志編委會. 第二屆頸椎病專題座談會紀要[J]. 中華外科雜志,1993,31(8):475.
[6] 杜建明,田小武,丁曉方,等. 骶管沖擊治療交感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 軍醫進修學院學報,2009,30(5):656-657.
[7] 李淳德,劉憲義,馬忠泰,等. 頸椎節段不穩在交感型頸椎病中的作用[J]. 中華外科雜志,2002,40(10):730-732.
[8] 吳廣森,馬遠征,陳興. 前路椎體次全切除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交感型頸椎病[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8,18(4):261-265.
[9] 劉培太. 交感型頸椎病20例非手術治療療效觀察[J]. 頸腰痛雜志,2003,24(4):236-238.
[10] 杜建明,田小武,沈國權. 手法調整治療交感型頸椎病[J]. 按摩與導引.2007,23(9):9-10.
[11] 姜淑云,嚴雋陶,房敏,等. 頸椎治療過程中骨與椎體的生物力學變化[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11):2029-2032.
[12] 姚新苗,陳于東,萬全慶. 針刀合并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臨床研究[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07,17(2):84-85.
[13] 劉琳. 頸椎牽引結合星狀神經節阻滯治療頸性眩暈療效觀察[J]. 臨床醫學工程,2009,16(4):110.
[14] 趙建強,陳穎,李軍,等. 廉玉麟“五型三線”治療頸椎病經驗[J]. 中醫雜志,2009,50(1):24-25.
[15] 王慶來. 從郁證論治交感神經型頸椎病45例[J]. 浙江中醫雜志,2009,44(5):344-345.
[16] 司馬蕾,高軍大,樊碧發. 交感神經維持性疼痛及其治療進展[J]. 中國疼痛學雜志,2005,2:104-106.
頸椎病這種常見的退行性骨關節疾病,曾多見于中老年人,30~50歲人群中有25%患過或正在患頸椎病,60歲以上老年人中達到50%左右。但近年來的統計表明,青少年頸椎病患病率可達10%~20%,且有低齡化的趨勢,需要采取積極的對策。
病理特點 與中老年頸椎病的骨關節退行性變不完全相同,青少年頸椎病通常沒有骨關節的異常改變,而是頸椎附近肌肉韌帶的勞損與肌肉的痙攣所致。青少年頸椎病可被視為一種肌肉與韌帶的急性或慢些損傷,早發現、早治療,預后良好。
病因及誘因 一是長時間伏案讀書、寫字、玩電腦或打游戲,使得頸部長時間固定在前屈位置,得不到充分休息,造成頸椎血流減少,使得頸部肌力減退、勞損,是青少年頸椎病的最主要病因。二是青少年處于生長發育重要階段,如果經常使用的桌面矮、坐椅高,或者喜歡睡覺用高枕頭,迫使頸椎處于屈曲狀態,易造成頸后肌肉處在長期超負荷狀態,易致頸部肌肉勞損。三是猛然轉動頸部,頸部肌肉損傷,以及頸部受風、受寒、過度精神緊張、焦慮、恐懼等引起肌肉痙攣等,都可能成為青少年頸椎病的常見誘因。
臨床表現 脖子發僵、發硬,頸肩酸痛,有牽扯感,有時可伴頭痛、眩暈、上肢發麻、視力減退等異常感覺,當頸部轉動不當或轉動過快時可使癥狀加重。由于青少年頸椎病可使記憶力減退,因而孩子學習成績較前明顯退步。所以,當青少年出現上述表現時,應考慮頸椎病的可能,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防治原則 避免長時間伏案學習或玩耍,至少1個小時要活動10余分鐘;避免坐桌矮椅高及枕頭過高;防止頸部直接受到空調、電扇風的直吹;冬季寒冷時最好圍上圍脖;參與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我防護,防止頭頸部發生損傷等。青少年頸椎病的治療方法很多,有手法治療、拍打療法、牽引、按摩、針灸、理療等,應在醫生指導下根據病情狀況選擇適宜治療方法,以求取得良好療效,減輕其對青少年學習和生活的不利影響。一般來說,積極應對青少年頸椎病,大多數可以得到較好的康復。
【摘要】目的:探討青壯年頸椎病的影像學特點及腦TCD(腦動脈血流圖)的表現。方法:回顧性分析82例40歲以下,臨床診斷為頸椎病且影像學有異常的青壯年患者的影像學及腦TCD表現。結果:發現其非骨軟骨性改變中以頸椎生理曲度異常最多(100%),腦TCD對頸椎生理曲度異常所致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有輔助診斷價值。結論:頸椎非骨軟骨性改變中頸椎曲度異常是青壯年頸椎病的主要征象特點,筆者認為頸椎生理曲度異常對頸椎病患者的診治具有一定的意義。頸椎病為常見的脊柱退行性疾病,好發于中老年,今年工作中發現年輕頸椎病患者增多,其他文獻亦有報道,其影像學改變與中老年頸椎間盤變性引起的頸椎病影像學表現有所不同。
【關鍵詞】青壯年;頸椎病;影像學;腦TCD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5年1~5月臨床診斷為頸椎病且影像學有異常的40歲以下患者82例,男45例,女37例,年齡最大39歲,最小21歲,平均30歲。
1.2 方法:收集其平片、腦TCD資料,并按頸椎病的影像學診斷標準,分別制成表格并填寫進行分析。
2 結果
82例青壯年患者,頸椎正側位、雙斜位平片表現統計結果如下,生理曲度異常82例(100%),其中包括頸椎曲度變直56例,反彎曲14例,側彎12例,一般側彎均同時伴有側位頸椎曲度的改變,椎體前或后緣骨刺形成8例(9.8%)椎間孔狹窄5例(6.5%)。67例腦TCD有表現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3 討論
一般認為,頸椎病是在頸椎間盤退變的基礎上發生的。而頸椎間盤退變通常在30歲以后才開始[1],所以頸椎病多發生在中老年人,而30歲以下年輕人患頸椎病者則較少見。但近年來筆者發現青壯年頸椎病并不少見,且有增加的趨勢,和所見報道相同。頸椎病臨床癥狀可分為頸型、神經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經型、椎動脈型和食管壓迫型、混合型。本組病例僅可看見頸型53例,神經根型18例,椎動脈型10例,其中包括混合型12例。
中老年頸椎病主要表現為椎間隙變窄,椎體唇樣骨質增生,椎間孔狹窄等。本組病例中偶有8例看見單個椎體后緣稍尖,其余未見骨質改變,4例椎間隙稍顯狹窄。
3.1 青年頸椎病的病因
3.1.1 發育因素:有人認為青年人頸椎細長,再加上頸部韌帶和頸肌薄弱可能是頸椎病早發的因素之一[2],發育性頸椎椎管狹窄可能是青壯年頸椎病又一發病因素[3]。表明發育性因素是青年頸椎病的重要病因。應該指出,發育性因素僅是成年人發生頸椎病的一種病因基礎,當加入其他病因時,容易發生頸肌損傷、頸椎失穩、擠壓神經根、刺激椎動脈引發臨床癥狀。
3.1.2 損傷因素:本組9例患者有過頸部損傷,筆者對部分患者職業生活習慣進行了簡單詢問,2/3以上的人長期從事低頭工作,看書、寫作或電腦操作等時間長,這些因素易致頸肌慢性勞損,使韌帶和關節囊松弛,椎間盤突出、生理曲度異常等壓迫刺激椎動脈、脊髓、交感神經,進而導致頸椎病。
3.1.3 感染:有報道感染因素在頸椎病的發病中也起了一定作用[4],如感冒和發熱引起的免疫反映和毒素的化學性刺激及眼部的急性炎癥,可引起頸肌緊張、頸部血管痙攣。阻滯充血水腫、脊神經或脊髓循環紊亂。但本組未見到類似病例。
3.2 影像學特點:青壯年的頸椎四位平片,表現分為非骨軟骨性和骨軟骨性改變。老年性頸椎病其頸椎四位平片改變多以椎間隙和椎間孔狹窄及各頸椎椎體骨刺形成等退行性改變為主,頸椎生理曲度的改變在本組病例中達100%,可見青壯年頸椎病患者不同于中老年人頸椎病的X線征象特點,說明頸椎曲度的異常可能是頸椎病早期的重要影像學征象之一。因此,提高對此征象的認識,可以早期對頸椎病予以診斷,正確的治療和預防,減少本病對人類的困擾,腦TCD是平片檢查的補充,對頸椎曲度異常所致的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提供了有利的依據。因此,在基層醫院可以作為除頸椎平片之外的輔助診斷檢查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克勤,張之虎.頸椎病.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56~64
頸椎病是頸椎或其附近軟組織出現急性或慢性損傷,壓迫神經根、頸段脊髓或椎動脈引起的綜合癥,重者出現雙下肢痙攣以及行走困難,甚至四肢癱瘓,又叫頸椎骨關節炎,頸椎炎綜合癥;多見于中老年人群[1]。大多數患者因長期不適當的使用頸部或者長期處于不利于頸椎的姿勢導致頸部肌肉或關節勞損,傷及頸神經根脊髓椎動脈和交感神經而致病。本研究主要探討物理療法對頸椎病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期間來我院接受治療的符合要求的48例頸椎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24例,其中男性17例(70.83%),女性7例(29.17%),年齡41-78歲,平均(58.3±5.9)歲,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27±1.87)年;對照組24例,其中男性16例(66.67%),女性8例(33.33%),年齡43-79歲,平均(59.1±5.9)歲,病程3-13年,平均病程(7.07±1.87)年。組間一般資料如發病時間、患者年齡、性別、就診時間等因素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兩組患者入院的病情嚴重程度的差異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入院后立即對患者完善相關檢查,主要進行影像學檢查,查明患者病因,根據需要給予臥床休息及常規護理。對照組給予基礎治療,如應用藥物消炎止痛消腫,營養神經,改善循環[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物理治療,如改善血液循環,消除水腫,減輕神經根的刺激,緩改肌肉緊張與痙攣,以減輕疼痛,改善癥狀。20天一療程,治療結束后分別用疼痛量表、頸部殘障指數量表以及SF-36生活量表對患者的疼痛、頸部功能和生活質量進行評估。
1.3療效評價標準顯效:癥狀基本消失或顯著減輕,肌力恢復正常,能參與全部勞動或相當部分的勞動,尤其是輕體力勞動;有效:自覺癥狀大部分減輕,頸肩背三大部位疼痛癥狀有所減輕,肢體功能有一定程度改善,體征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無效:癥狀及體征治療前后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為顯效與有效之和。
1.4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9.0軟件分析,先建立數據庫,計數相關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X2檢驗進行驗證,如果計算出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觀察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詳見表1。
3討論
隨著人們社會的發展,頸椎病的發病率也有身高趨勢,并已經成為困擾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患病者多會出現頸椎疼痛或不適,工作時頸部易勞累,使患者無法繼續工作,重者出現雙下肢痙攣和行走困難,并有可能導致四肢癱瘓。引起頸椎病的病因有很多,但大多數患者引發頸椎病的病因都是因為頸部長期受到損傷或過度勞累導致頸部肌肉或關節收到損傷,累及椎體和椎間盤,引起椎間盤、椎體等部位發生退行性改變,而這些改變往往是無法恢復的。發病后嚴重地影響著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大多數患者受到疼痛的困擾[3]。因此,我們只能緩解或消除患者的癥狀及體征,延緩或消除病情的發展,減輕患者的痛苦,最大限度的恢復患者的生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為探究物理治療對頸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我院根據頸椎病患者的年齡、病情輕重、損傷部位的差異,制定了綜合治療的方法,在常規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還對患者進行了物理治療,結果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物理治療可以消炎鎮痛、活血化瘀、消除水腫,減少了患者頸椎病的復發,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4]。
本次研究主要探究物理治療對頸椎病的治療效果,以便更好地指導醫療工作者在臨床上是否可以采用物理療法治療頸椎病患者,因此采用了對照原則,觀察組給予基礎治療和物理治療,對照組只給予基礎治療,經過一個療程,即20天的康復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79.17%;對照組總有效率54.17%。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的差異比較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即X2=14.8207,*P
綜上所述:對頸椎病患者進行物理治療有利于患者頸椎病的康復,適合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曉巖,楊學穎,付恒娟.應用綜合康復方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J].中國康復,2007,3(02):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