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3:2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藝術作品鑒賞分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藝術品鑒賞本身是一個非常有內涵的行業,藝術品是有鑒賞價值、研究價值、商業價值以及文化溝通價值的工具。藝術品同時具有收藏的意義,在提高群眾生活水平時可以根據保存年代的長短提升自己的價值。本文旨在探討藝術品鑒賞的含義與特征,進而豐富人們的精神境界,最大化地發揮藝術品的當代價值。
1藝術品鑒賞的文化底蘊
1.1藝術品鑒賞的內容
藝術品鑒賞的內容非常廣闊,針對藝術品的內涵必須要有詳細準確地了解。藝術品可以說是藝術家實現創造、具備欣賞價值與基本使用價值的特別物品,藝術鑒賞是在對藝術品本身進行客觀評價,以此確定藝術品的真實性、可靠性以及人們的普遍審美觀念。藝術品本身的特點是獨特性、長久性以及真實性等,在價值上也可以提升人們的鑒賞能力,從而激發群眾的想象,增加群眾之間的交流次數。
1.2藝術品鑒賞的實際原則
每一個行業都有自己獨特的規則與規律,并要求每一個相關人員都必須遵守。藝術品鑒賞中也有一定的行業規則,該規則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能確切掌握藝術品的自身價值與延伸價值,從而進行嚴格的估計與計算。所有藝術品都可以依據時間的長短增加自己的現實價值和內在含義,體現不同社會時期的歷史形態,反映原始社會的生活狀況。因此,進行藝術品鑒賞必須要充分了解歷史的進展狀況,能夠對歷史有一個確切了解,從客觀性與整體性兩方面評價藝術品,從而可以更加準確地判斷藝術品的價值,充分發揮藝術品本身的功能。同時,藝術品鑒賞還要了解民族性特點,充分把握時代特征,從而在社會演變進程中把握藝術品的價值。藝術品鑒賞還要顧及藝術品本身的商業價值,要做到藝術品的自由流通和買賣,進而幫助藝術品創造最大的價值。
2藝術品鑒賞的人文特征
藝術品的人文特性必須建立在人類文化基礎上,考慮人們對于文化的真實需求,并結合時代精神掌控藝術品鑒賞手段,了解藝術品出現的含義。
2.1藝術品鑒賞融合大眾的審美趨勢
伴隨時代的演進,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見到的事物越來越豐富,視野也得到了開闊。當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極大滿足時,就開始在意審美方面的追求,與之而來人們的審美趨勢也不斷上升,藝術品鑒賞也發展成為與時俱進的時代舉動,時刻響應人們審美趨勢的變動傾向。利用藝術品的外在價值可以深入探討其內在價值,給人們的精神領域增添無窮的樂趣,從而豐富人們的生活。同時,人們可以通過藝術品鑒賞行為陶冶自己的情操,在開闊視野時滿足自己精神領域上的空虛,實現長久發展。縱觀全局,只有不斷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讓人們可以在藝術市場中找到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實現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共同進步,才能解決民生問題,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降低物質主義與功利主義給社會產生的危害。
2.2藝術品鑒賞可以順應時代精神的要求
藝術品鑒賞能力與藝術品本身的價值水平顯示了一個社會與一個時期獨特的文化底蘊與意識形態。在精神文明逐漸占據主要地位的今天,人們更加看重內在修為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開闊。藝術品鑒賞不斷讓更多的參與者了解社會,藝術品甚至成為了連接社會與個人的重要橋梁。隨著人們的生活環境的多樣化,生活活動范圍更加開闊,由此引領人們從狹小的家庭環境走進了藝術世界、藝術品展覽會、美術館等充滿文藝氣息的地方,通過不斷地加強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方式,讓更多的學生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增進了人們之間的感情,提高了人們的溝通能力。利用藝術品鑒賞行為可以豐富個人精神文化領域的需求,從而讓整個世界的精神文化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2.3藝術品鑒賞反映藝術創作的發展趨勢
藝術品鑒賞一方面會生動形象地展示藝術品內在的藝術性和民族特性,蘊含豐富的人文歷史文化,傳承多年來的歷史底蘊。另一方面就是反映現代藝術作品創作的發展動態和創新理念。藝術品鑒賞會讓人們對整體社會有一個主觀把握,此外,還會在傳統文化的承襲方面起到關鍵作用,從而提高現代藝術的創作水平,突破當代藝術作品創作的局限。特別是針對當代藝術作品的衍生物,可以深度挖掘藝術作品的創作潛力與內在價值,不斷實現藝術品鑒賞形式的創新和內容的增加。藝術品鑒賞是促進藝術品創新繼續前行的重要動力,在此前提下,應逐漸實現藝術創作的長久發展。
3藝術品鑒賞的當代意義
3.1滿足大家的需求,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藝術品鑒賞含有多彩的文化底蘊與精神涵養,藝術品鑒賞的進步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革新,給人們思想進步帶來促進作用,同時還能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和品味,讓整個社會呈現出和諧的文化氛圍。在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前提下,讓人們的精神領域有了很大改變。因此,藝術品鑒賞的時代價值十分重要。不管是人類生活的前行,還是社會的發展,都有值得深究的意義。
3.2擴大藝術品鑒賞的群體范圍,提高藝術品的人文特質
藝術品鑒賞行為能夠豐富人們的經驗,針對藝術品進行鑒賞,可以促進人們之間的語言交流與情感溝通,會讓藝術品的價值實現進一步推廣,從而讓人們在觀看藝術作品時獲得精神享受。藝術品鑒賞深刻地反映了藝術品的人文價值,藝術品的價值會時刻作用在個人的意識領域中,唯有獲得群眾的普遍認可,藝術品的價值才可以實現出來,這是藝術品存在的意義。不斷增加藝術品鑒賞人數,擴大藝術品鑒賞受眾范圍,是整個社會的呼聲。
3.3促進文化之間的交流,實現藝術品文化價值和研究意義
隨著全球經濟化范圍的加大,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在交流過程中涉及的領域也越來越多,不管是在經濟領域還是在文化領域,藝術品鑒賞都可以得到有效的發展,特別是在藝術品的價值探索方面,利用開展藝術品鑒賞活動,可以讓人們更深入地了解社會,了解其他國家的歷史文化與社會形態,同時還能向其他國家顯示我國優秀的文化底蘊與文化創新,從而最大限度地實現藝術品鑒賞的內在價值和外在價值。
參考文獻:
[1]…何鴻,竹簡.關于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的話題——何鴻訪談錄[J].中華兒女(海外版)•書畫名家,2013(07).
[2]…鐘毅.靈活鑒賞……感悟本真——淺談美術鑒賞方法在欣賞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大觀,2010(11).
2利用科學思維加深對藝術作品的理解
藝術創造活動是一個系統和復雜的過程,通過對其階段性進行合理必要的分析,才能清醒的認識和自由把握科學思維在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作用。不過,在藝術實踐中這三個階段并非截然分開、先后出現的,我們不能將三個階段作機械的分割和理解,而是要層層了解、環環相扣和相互滲透,總而言之,科學思維在這幾個階段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推動著藝術的發展。
3將科學思維融入藝術鑒賞活動
作為藝術作品鑒賞的主體,鑒賞者通過感官對藝術作品的意蘊進行思索和想象,最后對作品作出評價。筆者認為藝術鑒賞作為藝術活動的最后環節,鑒賞者的滿意與否,是推動藝術品產量化發展的關鍵,因此鑒賞者作為藝術作品鑒賞地方主體,其科學思維對藝術鑒賞的質量和水平具有很大的影響,從另一方面又會促進藝術工作者素養的提升,為鑒賞者的理解和藝術工作者的再創造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因此我們可以將科學思維融入到藝術鑒賞當中,促進藝術的發展。
4利用科學思維能引導藝術批評活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1-038-01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于高中美術鑒賞課程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美術鑒賞作為剛起步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會出現眾多的問題,其中缺乏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是最大的問題。美術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需要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讓學生多接觸優秀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培養熱愛祖國文化的精神,形成高尚的民族意識。
一、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現狀
應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高中教育的主流,學校、教師、家長等關注更多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學生在學習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忽視了課余愛好的培養。近年來,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學校、教師、家長忽視美術教學
為了獲得更高的榮譽,高校一直在追求自己學生校的升學率;教師面對教師與教師之間的競爭,關注的是班級成績情況在全年級的排名;家長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優異的成績,上述原因使各大高校一再地減少美術鑒賞課程,甚至取消這門課程,取而代之的數學、語文、英語等主科,這種方式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也阻礙了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
2、學生本身對美術課程缺乏了解
高中生在學習時會受到來自教師、家長等各方面的壓力,使得他們不得不為自己的前途做出思考,因此,他們更加關注自己的學業成績,這也阻礙了美術鑒賞教學的發展。另外,高中的美術教師在教學能力上也有所欠缺,無法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也無法開發學生的美術思維,使學生對美術課程缺乏一定的了解,忽視自身綜合素質的發展,進而阻礙了高中美術鑒賞課程的發展和推廣。
3、美術教學資源不夠完善
大部分學校由于資金缺乏或者對美術課程的不重視,無法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美術教學資源,在美術教學設備的配置和師資力量上達不到教育規定的要求。為了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給學生提供充足的創作空間,學校應該開放專門的美術教學場所,配置相應的教學設備,加強師資力量。然而,經過調查顯示,許多學校的美術鑒賞課程僅僅是在普通的教室,根據教材內容依次為學生講解,沒有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美術作品,課堂教學氛圍十分沉悶,學生在美術課上一直處于無聊、厭惡的狀態,這對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最大的一個阻礙。
二、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注意事項
1、注意教課內容淺顯易懂,便于學生理解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最重要的是學生的主觀感受,培養學生的作品鑒賞能力,因此,在講授過程中,教師應該盡可能的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鑒賞的本質與內涵。避免使用過多的美術專業名詞,也不能直接將課本的原句作為研究內容,違背了教學規律的同時也打擊了學生鑒賞美術作品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在語言方面應該注意生動形象,詼諧幽默,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還能活躍課堂氣氛。
2、注意基礎知識與作品鑒賞兩者的結合
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的注意事項之一是將美術基礎知識與作品鑒賞兩者有效的結合。扎實的基礎知識對于作品鑒賞十分有利,可以使學生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思考優秀的美術作品給人的啟發。教師僅僅注重的直觀感覺,而忽視美術基礎知識的教學,會使學生的理解只能處于淺層知識面上,達不到提高藝術欣賞力的效果。深層次的藝術作品鑒賞需要牢固的美術基礎知識作為基礎,如同鑒賞一輛汽車,不僅要了解汽車本身的性能,同時也要體會到汽車給人帶來的視覺享受。優秀的藝術作品所具有的價值不僅局限于藝術效果,更多的是隱含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鑒賞《百老匯的爵士樂》作品時,不能以“像”或者“不像”作為評判標準,應該注重作品所展現出來的藝術形象以及思想感情,這些都需要在充分了解這部作品的基礎上才能體會,換而言之,學生需要掌握這部作品的相關基礎知識。
3、注重了解作品的背景資源
藝術價值較高的美術作品通常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所創造的,可見,優秀的美術作品與文化背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成功的藝術作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由于不同的民族所蘊含的藝術形態各不相同,這也形成了世界美術多元性與復雜性的特征。藝術家在創造作品時,各方面都會受到所處環境與時代的影響,與作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鑒賞美術作品的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對作品的背景資源做好充分地了解,可以通過查閱文獻、上網搜索等多種途徑來掌握作品的創作背景。鑒賞作品與文化背景相結合能夠使學生加深對作品的印象,了解中華各個民族的文化,同時也有利于多元文化之間的交流。
例如,鑒賞《人面魚紋盤》時,教師可以在鑒賞作品的同時,與學生共同觀看原始時期的相關視頻,使學生對原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總而言之,高中美術鑒賞教學需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在教授美術基礎理論的同時,為學生分析美術作品所產生的直觀感官,使學生掌握鑒賞美術作品的方法,培養作品鑒賞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明確影響美術鑒賞教學的主要因素,根據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設計創新型的教學方式,從而更好地發展高中美術鑒賞課程。
文化情境主要是指一件文學作品或者藝術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所依托的文化環境、特征以及條件。在對作品的鑒賞過程中注重文化情境,可以使人們在特定的文化環境中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含義,同時還可以幫助人們通過作品更好地了解一定的科學特征和社會人文氣息。任何美術作品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中創作出來的,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美術鑒賞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是停留在單純的技能技巧的欣賞層面上,而是應該將作品放到一定的文化情境中,認識到作品的特征、表現形式對社會生活的獨特貢獻。
二、文化情境下的美術作品鑒賞教學
1.美術作品鑒賞與相關的情境結合起來
美術作品的鑒賞是要通過視覺、心理以及心境的共同感來完成,觀賞者需要首先從視覺上產生感受,繼而進一步提煉出作品想要表現的思想感情,從而從情感上產生共鳴。
比如在欣賞中國畫時,教師可事先在教室多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代、近代、現代的中國畫圖片,使學生一進教室馬上置身其中,同時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在欣賞過程中,教師可播放一些中國的古典音樂來啟發聯想,并借助古詩詞描述出一幅幅清麗、淡雅的中國畫,以此內化學生的情感體驗。因為中國古詩詞、中國的古典音樂、中國畫三者都善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達到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所以借助古典音樂、古詩詞既可以渲染學習氣氛,又能幫助學生通過情感聯想理解中國畫的墨分五色、色彩淡雅的藝術特色。
2.美術作品鑒賞與其他學科結合起來
美術和音樂與歷史以及文學都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因此在美術作品的鑒賞中,可以相應地加入音樂、文學等等學科知識,豐富教學背景。比如在介紹畫家生活年代以及國家時,就可以適當地加入歷史知識和地理知識。再比如對作品進行鑒賞時,還可以相應地加入與美術作品主題相應的音樂,來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情感環境,以促進更好地教學。一般學校只把欣賞中外美術作品作為美術賞析課程的重點,卻忽略了與美術相關的經濟、政治、社會、歷史等領域。美術賞析課程更應具有綜合性。例如在文藝復興時期,許多世界聞名的繪畫出現是與當時的社會發展、經濟政治的進步緊密相連的。因此,人文歷史、社會文化、經濟、政治都要融入到美術賞析課程中去。只有這種各種學科的融合,才能使學生更快地提高學習的興趣,提升審美能力,才能用學生能夠用更廣闊的思維來思考問題,更深層次地領悟生活真諦。
3.美術作品鑒賞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
藝術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的美術現象隨處可見,因此我們在進行美術鑒賞教學時,可以將校內與校外,課內與課外的活動結合起來,將教學中的活動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起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真實地感受作品的魅力,同時還能夠擴大學生的視野,增強他們的感性認識,創造更加廣闊的文化情境。比如我們可以利用學校建筑中的走廊教室等場所來展示學生的作品,營造藝術氛圍,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欣賞及評述美術作品的能力,同時,還能夠起到美化校園的效果。又比如在欣賞建筑藝術時,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走出校園,去評述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布局和特色,因為這些建筑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建筑,因此學生在進行分析和評論時也會產生出濃厚的興趣,對于藝術作品的鑒賞也會產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4.美術作品鑒賞與表演結合起來
隨著國家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人們更加重視學生個性化,體現人文素質教育,因此對初中語文文學鑒賞的教育要求,也進一步提高。筆者結合文學作品解讀學習規律,以現代學習理論、心理學教學理論、語文教育教學理論及中西方文學教育的研究成果為參考,總結當下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的教學案例,對目前我國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進行全面分析,提出幾點教學策略,希望能夠幫助更多老師提高語文文學作品鑒賞的教學能力。
一、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的教學意義
培養和提高初中學生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已經成為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之一。初中語文文學作品的選材,進一步加強了教學深度及學習內容,如引入現代詩歌、古代寓言和散文、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等[1]。這些文體本身具有的文學特點更加豐富多樣化,需要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保有更加突出的教學能力。同時,這些文學作品所包含的愛、哲理、語言之美等深層次內容,更需要通過語文作品鑒賞的教育展現出來。提高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是由素質教育入手與語文學科相結合實現的,而提高學生的文學的作品鑒賞能力必不可少,提高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也能提高其人文素質,塑造靈活且健全的人格,更有利于學生發展,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可以通過多閱讀名文名篇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與對生活的深切體會,閱讀時要多注意了解文章當中的情感變化,細細品味,慢慢咀嚼,這樣,在每一次閱讀后都會有不同感悟,這也是提升學生文學作品鑒賞能力的必備技能。培養學生的文學作品鑒賞能力十分必要,其對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初中語文文學鑒賞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老師仍然占據教學主導地位
當前,受教育資源、教學環境等各種因素影響,在語文文學鑒賞教學過程中,沒有體現學生作為學習對象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教學模式依然習慣于教師單向性地向學生講述或灌輸文學知識,忽略學生對知識的接收能力。這樣的文學鑒賞教學模式,只會一點點地削弱學生對文學作品學習的興趣,不僅違背了新課改對學生情感教育的要求,而且不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在社會一定程度上缺失人文關懷、教育關懷的當下,文學作品只是被當做一般的文章處理,并不被人們所重視[2]。學生只是僅僅得到了寫文章的技能,卻不知道情感和審美等為何物,于是文學作品對于一些學生來說就是一個死物,毫無情感,只是一堆文字,寫的文章就缺失了文學作品應有的情感、意志和個性,最終背離了文學作品的初衷。
三、初中語文文學作品鑒賞教學的策略
(一)轉變語文文學鑒賞教學模式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優秀的文章可以激發學生的濃厚興趣。文學作品的鑒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思維過程,要讓學生投入文學作品的鑒賞世界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要讓學生多接觸一些文學作品,對文學作品有深刻體會。通過閱讀文學作品的語言風格,作者的意境,情感體驗,審美等獲得熏陶,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從而投入文學作品的鑒賞學習,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二)促進學生的擴展學習
學校多提供一些文學作品方面的文學書籍,可以幫助學生更多地擴展課外閱讀,讓其擁有更多與文學作品接觸的機會,提高積累更多閱讀經驗,同時,如果在考試中能適當加入一些文學作品方面試題,則相信更能提高學生學習文學作品的積極性,以此擴展學生的閱讀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擴展其審美視野[3]。并且,教師要引導學生看一些經典的中文名著,例如:老舍的《駱駝祥子》,巴金的《家》《春》《秋》等,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的正確引導豐富閱讀量,欣賞更多優秀的可讀性高的作品,提高文學作品鑒賞能力。
(三)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參與教學
初中語文老師對學生的文學作品閱讀負有很大責任,要靈活授課,多樣式授課,讓學生對文學產生興趣,從而使其對文學作品用心體會。語文老師要經常訓練學生的語感,增強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度和感受力,要讓學生知道在該處使用哪個詞會有什么樣的效果。初中教材收錄了大量白話文和文言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能輕易理解與掌握,老師應該指導學生對重點語句進行重點學習,讓其能更好地理解讀懂,這樣有利于學生文學作品能力的提高。另外,可以在班級開展朗誦等活動,提高學生對文學作品的興趣,增強對文學鑒賞的好感。
四、結語
當今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競爭越來越激烈,教師更要進一步完善教學體系,努力改變存在的問題,重視文學作品鑒賞課,促進學生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提高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實現文學作品鑒賞的重要教學意義,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一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
教師應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提高自身美術素養。美術教師大都具有美術專業知識并積累了一定的教學經驗,對強調學科知識的常規教學勝任自如。美術新課程卻更強調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強調培養人文精神和審美能力,在內容上更加符合時尚,貼近學生的生活;課程的內容加強了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科學進步的聯系,強調了美術和其他學科的融合,新課程強化了課程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了充足的空間等等。
美術鑒賞是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和評價,是適用感知經驗和知識對美術作品進行感受、體驗、聯想、分析和判斷,從而獲得美的享受,并理解其作品背后的藝術現象的活動。學生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進入學生的心靈世界,從而達到益智增識,提高文化修養、藝術素養和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師要積極關注課堂教學中情感的培養。情感發展不僅是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提高學生認知水平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機組成部分。要使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就要善于營造情景交融的良好氛圍,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平日的教育教學,要給學生以足夠的心理安全感,這樣,學生才能帶著信心和勇氣主動地投入自主性學習。
美術基礎知識的學習與美術作品的鑒賞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美術基礎知識是美術鑒賞的必需的“拐棍”。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才能對具體的作品有比較深入的感受、體驗,進而通過討論、分析、評價,全方位地認識、理解作品,達到鑒賞目的。
二 、教師應使用恰當的教學方法保證課堂教學質量
美術教學新課的導入的方法很多。例如在講到人物畫這一課時在講課之前,讓兩個學生到講臺演示人物畫的常用創作手段——面對面寫生,并提問“如果讓你來畫這位同學,你會如何表現 ”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起來了。在介紹《蒙娜麗莎》等作品的作者、創作年代、所表現內容、思想感情、有關歷史故事,使學生感到美術作品背后還有豐富有趣的內容。學生對美術鑒賞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了,從而為上好美術鑒賞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要提出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新課講解要有亮點。普通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接近成熟狀態,智力發展程度較高,一般而言,普通高中學生會更注重理解而不去死記硬背,更注重自我理解和判斷。審美意識有所增加。
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美術鑒賞教學中需要大量圖片,這個特點就使得美術鑒賞的教學,相比其他學科的教學,更多地需要多媒體電腦課件來輔助教學。一件準備充分制作精美的課件能讓學生目不暇接,拓寬學生的視野,也能讓課堂效率有所提高,還可以讓學生欣賞一些書上沒有的作品內容,讓學生有新鮮感。
三、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上好美術鑒賞課的重要前提
創設課堂情境是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的首要條件。在現在的美術課堂中,老師要從領導者的角色走出來,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共同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通常情況下,在每一堂美術鑒賞課前做一個多媒體課件,激活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不要做學生思維的保姆,要讓知識成為學生自己的果實。
師生交流互動,審美創美。美術教學過程是一個動態開放、多項交互的教學過程。教學在師生參與、體驗、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中進行。美術創造性教育是通過提供給學生感受、表現、創造藝術的機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藝術實踐活動之中,以培養學生的藝術興趣和愛好使學生獲得藝術審美的體驗和享受成功的歡愉;逐步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和表現能力,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和諧的、全面發展的人。
積極參與,發揮獨特天賦。美術鑒賞教學主要是欣賞作品,對作品內涵的體驗,學生有了美術實踐,能更好地理解與認識美術作品,從中獲得美的體驗。
四、 教師要引領學生走近作品去鑒賞
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美術鑒賞課越來越受到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視,然而教師教學實踐中對加強學生的美術鑒賞理論知識和提高鑒賞技巧過度關注,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對此,本文就高中美術鑒賞之人文素質提高策略問題展開了相關探討。
一、感受美術作品的情境,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意境使其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中蘊含的真正內涵。教師應引導學生想象作品創作時的情景和氣氛,使學生能夠與當時作品創作者所處的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教師也可以從美術作品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模擬生動、形象以及逼真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師創設的情境當中,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從而實現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目的。
如教師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讓學生學習東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的作品《蘭亭集序》,學生對這部作品的認識是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詳細地說出作品創作的過程。為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這部作品的內涵,需要讓學生對這部作品的背景知識有一個大致的認識和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是古時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恰逢“江南草長,群鶯亂飛”的季節,按照舊時的習俗,古人都要到水邊嬉游,并雅致稱其為“上巳修禊”。“禊”也是一種祭禮,意思是浴,三月初三為上巳日,也稱“禊日”,人們這一重要的日子里來到水邊為了去除不吉利的兆頭,舉行重要的儀式,借助清水洗去身上的臟污和晦氣。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來到公園河邊,想象王羲之當時的心情和狀態,把自己當做古代的文人墨客,感受春天的美好,置身在這樣的情境中能夠使學生深刻地理解王羲之創作書法的情感世界,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在高中美術鑒賞課中,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重視發展學生的個性,對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創設輕松、愉悅以及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氛圍中感受教師對自己的尊重,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和品質。教師在美術作品鑒賞課中重視建立平等、民主以及和諧的師生關系也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能力、性格以及氣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此外還有助于學生具備良好的個性意識,將美術學習過程中的情意活動與認知活動有機集合起來,從而實現提升學生人文素質的目的。
如教師在指導學生鑒賞荷蘭著名畫家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這一美術作品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段爵士音樂,使其從音樂中找到與美術作品存在的聯系之處,并用心地去感受美術作品中蘊含的人文精神。在學生認真傾聽與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能夠深刻地感受到閃爍不定的小色塊,還有作品中一些沒有規則的直線正是對爵士樂節奏感的形象表達。可見,教師通過為學生營造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表達的深刻內涵,還能夠使學生的人文素質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三、探究美術作品的文學淵源,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
部分優秀的美術作品創作的基礎上是文學作品,正是這些文學作品獨具魅力的藝術表現形式促使藝術家將其作為創作藝術作品的絕好素材。在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的幫助下,美術作品煥發出了全新的生命力。在高中美術作品鑒賞課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解與美術作品相關的文學故事,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聯想力,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的內涵。
如教師在指導學生欣賞顧愷之對曹植《洛神賦》這一文學作品進行再創造時,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和藝術才能,使文學作品中表達的精神內涵形象生動地再現出來。為了讓學生對顧愷之的藝術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可以為學生講述曹植《洛神賦》作品中的故事,該故事介紹了主人公依次經過了帝京、東藩以及洛水等多個地區,而在洛水認識了洛水女神宓妃的愛情故事。與原文學作品有些不同,顧愷之使男女主人翁的愛情故事有了完美的結局。作品中線條的勾勒非常具有動感的效果,并且圖畫的色彩比較艷麗,圖畫中的詩情畫意之美極具魅力。通過教師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文學故事,能夠調動學生鑒賞作品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
進入到新世紀以來,國家對素質教育不斷提倡,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在一種和諧、健康、積極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大學是培養人才的搖籃,而美術鑒賞是一個人必不可少的一項基本技能,因此美術鑒賞進入大學課堂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立、學會做人以及學會分辨善惡美丑的一項重要舉措。那么美術鑒賞課究竟是如何對大學生產生如此大的影響的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美術鑒賞的概況
(一)現狀
進入新時代后,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溫飽得到滿足后開始增加了對物質文化的需求,在藝術感受和藝術需要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文化的多元性在教育上得到了廣泛的體現。當今社會需要的人才也由專一化轉向全面發展,大學生自身也愿意去學習和接受各種形式的文化,注重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素養。美術鑒賞屬于比較廣泛和普及、也是相對于比較好理解和接受的一種文化傳遞形式。美術作品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形成學生對美的鑒賞,作品傳遞的思想和表達的內涵,又可以培養學生對美的事物的判斷和吸收能力,因此美術鑒賞受到廣大學生和教師的喜愛[1]。
(二)特點
雖然美術鑒賞課程在各大高校都有設立,但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不一定就適合本校學生的文化需求。其不合理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設置不夠完善和科學它的設置具有不均衡的特點,如對課程的安排時間不合理、課時較少、種類較少。一般美術鑒賞都為幾個學期的必修課程,必修課程具有內容單一的特點,適用于專業課和基礎課程的學習,但對于美術鑒賞這類靈活性較高的課程,可以根據學生想掌握的方面進行統計,設立多種課程供學生進行多樣的選擇,滿足學生對于美術鑒賞的需求[2]。2.美術鑒賞過于形式化在大多數的大學美術鑒賞課堂上只是一味地進行美術作品的觀賞,只了解教材上相對應的作品,沒有深入地去了解藝術品的創作背景和過程,要表達的情感也沒有進行深入地了解。美術鑒賞的最終目的不是知道一個作品的內容和作者這么簡單,而是要通過對作品的鑒賞,達到自身審美素養的提高。
二、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的功能
(一)認知功能
作為知識認知的一種方式之一,美術鑒賞不僅可以有利于大學生開闊視野,也有利于對更多知識的不斷積累。美術鑒賞的內容往往千變萬化,從古至今美術鑒賞就一直被人們廣為推崇,比如古時候的人們對諸如瓷器、畫卷、折扇等常見的東西進行美術鑒賞,通過鑒賞可以對其質地、產地以及鑄造工匠等相關信息進行得知。由此可以知道:通過美術鑒賞可以幫助人們對于事物進行進一步地認知,現代人通過對于古時候的作品進行鑒賞時,除了上面所說的信息的認知以外,還能夠幫助人們對了解其所出產的年代、藝術價值以及市場價格,等等。美術鑒賞的認知功能可以更好地提升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知,由于現在科技發展非常迅猛,很多人都在緊隨著時代的步伐,人們對于事物的鑒賞能力也逐步提高,然而更多的是對事物表面的認知,卻將其本質忽略了。因此,加強對大學生的美術鑒賞教育,在豐富了學生業余文化的同時,也能夠幫助他們對事物進行更深層次地理解及認知[3]。
(二)教育功能
對于藝術的鑒賞,首先是提高了人們對于藝術作品的認知程度。在認知程度的基礎上,更有利于我們去對藝術作品在藝術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和探討。通過對于藝術作品的創作者來進行分析,我們可以了解到藝術品的創作者在創作的過程當中是何種心理狀態,以及創作者想要表達的藝術思想。例如:對宋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進行分析可以知道,在他創作這幅巨著時所生活的年代的背景以及他所處的社會階層,由此也可以引申到畫中的內容,通過畫中的內容可以知道當時的社會現象以及經濟的發展狀況,為我們能夠更多地了解宋代時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諸多領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美術鑒賞不僅能夠起到對學生教育的作用,同時也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而創造力的基礎必須經過教育才能夠實現。因此,通過美術鑒賞可以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思維想象力,能夠更好地開拓思維,并在潛移默化的認知過程之中不斷地進行思維創新。
(三)審美功能
審美是人意識的一種特殊形態,是人在主觀上對于世界的認知、感知與理解的過程。人的審美可以讓人找到需要或者喜歡的東西,然而人的審美能力并非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需要人們通過不斷地接觸事物,并在腦海中增強感知,再加以后天的教育從而培養起來的[4]。審美功能具有基礎性和普遍性,同時,人的審美能力也是與道德相關聯的一種感官能力。也就是說,人們具有審美的功能,就可以在對所認知和感知到的事物產生一種潛意識的審美思維,通過這種審美的思維,人們可以進行情感的把控以及表達。大學教育中,學生通過對藝術作品的鑒賞,不斷地加強大學生對于審美方面的教育,不僅有利于陶冶個人秉性,促進學生形成更好的審美思維以及審美的理念,更有利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良好的人格魅力,也有助于在今后的學習、工作中能夠發揮良好的創新思維和創造力,進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和人民,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5]。
三、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的影響
(一)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我國的傳統教育對青少年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不夠,這主要是因為長期的封建傳統政策和小農經濟以及將近幾十年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運行使人們的創造性思維受到了嚴重的壓制。這種偏愛有知識和技能但因循守舊的社會結構使人們的思想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之中,人們忽視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創造能力。因此,在美術鑒賞課堂中,我們不以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為教學重點而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為教學的最終目的[6]。豐子愷先生曾說:“想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用想象是有形的東西變形,同時我們也可以用想象使無形的東西有形。”因此,在大學教育中美術鑒賞是一堂必不可少的課程。
(二)審美能力的教育
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這些都是人類審美能力的涉及范圍,我們生活的世界是一個燦爛的世界,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對比,如美與丑、對與錯等。因此培養學生對美的審視能力,讓他們善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的本質是大學教育責無旁貸的一件事情。在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講解,拉近學生與美術家們的距離,使學生與美術作品產生一種審美關系,這樣就會使學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并且能從教師的講解中充分感受到美對身心的愉悅功能。
(三)廣博知識的學習
藝術家豪澤爾曾經說過:“有的人也許天生就是藝術家,可是如果想成為鑒賞家就必須要經過學習與教育”。美術鑒賞課是根據人的理解能力而開展的一門課程,因此,學生對于知識的積累以及教師的適當引導是提高領悟力的一項重要因素。藝術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美術也一樣,它們都來源于社會,并且都依附于社會而存在,因而如果想要領會美術作品的真正含義就必須要對美術作品所產生的社會背景、人文情懷進行了解與掌握。在鑒賞美術作品的過程當中,教師與學生通過雙邊活動來發現美術作品的種種外部關系以及深刻內涵,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掌握廣泛的美術知識,還要對這些知識進行不同的更新,確保自己所教授的是完整而準確的美術常識[7]。同樣地,美術鑒賞課不僅僅是一門關于美術的課程,也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世界信息課。
(四)人格境界的提高
審美的中心問題是情感境界問題,美術作品的審美價值主要來源于人類豐富的情感體驗。因此,優秀的美術作品往往具有陶冶人的情操、完善人的意志甚至提升人生境界的作用。例如:《長江萬里圖》中蘊含的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就可以激發起學生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拉斐爾的《圣母像》中母愛的融入使欣賞者能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作者對母愛的歌頌;還有世界著名雕塑《大衛》,這座作品表現出的堅定、頑強的精神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后人。當下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以一種全面的姿態迎接未來,為學生樹立起一個健全的人格而努力。在美術鑒賞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講解的不單單是一些關于美術的基本知識,更是教會學生學習做人、認清美丑的基本常識。正義是美的、是被后人所敬仰的,邪惡是丑的、是被后人所不恥的、堅定是美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動搖是丑的、是我們不應效仿的。所以,美術鑒賞課對于提高學生的人生境界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8]。
四、結語
美術鑒賞是以視覺思維為主的過程,通過對藝術品的一系列的感知、理解、想象來升華自己。通過這種作品鑒賞的模式,可以更加直觀地來引起共鳴,加深視覺沖擊效果,而且在直觀事物面前,人們的想象力和代入感也會得到發揮,從而形成更好的體驗和更深的理解。美術鑒賞課在學生全面發展、完善自我能力素養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無論是學生還是學校,無論是家長還是各個教育機構,都應該提高對美術鑒賞的重視程度,一起進步,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牛晰.藝術增添人生色彩———基于通識教育的大學美術鑒賞[J].美術教育研究,2014,(01):136-137.
[2]張曉玲,熊巍,張劍.川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系在校學生美術鑒賞現狀調查[J].戲劇之家,2014,(12):145-146.
[3]耿振翔.淺析美術鑒賞對大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2014,(30):165.
[4]歐陽啟名.關于美術鑒賞課程改革的探討[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S3:8-10.
[5]邊新燦.新一輪高考改革對大學教育的影響[J].中國高等教育,2015,02:7-9.
[6]趙志紅.民族高校公共美術鑒賞課現狀與對策研究———以內蒙古民族大學為例[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114-116.
面對當前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師存在的問題,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提高,方能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質量問題,使更多的學生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才能達到藝術教育的真正目的。
1構建科學的教育理念,正確定位公共藝術教師的課程
角色現在的課堂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建立科學的知識觀、學生觀、師生觀和教學觀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較為科學的依據。建構主義知識觀認為,知識并不是對現實的準確表征,知識只是一種解釋,一種假設,而不是問題的最終答案,知識是有情境的,需要針對具體情境對其再創造;[3]建構主義學生觀認為,學生知識的獲得必須通過其自身積極主動的建構才能獲得;建構主義的師生觀認為,教師應當成為學生建構知識的支持者;建構主義的教學觀是開放的教學觀,它的課堂充滿了生命力和活力,它不僅強調教師的教,更強調學生的學,注重創設學生學習的情境,包括學習活動的組織、學習者心態的分析、課堂文化的建設、心理氛圍的營造以及個人幸福感的關注等。[4]普通高校公共藝術教師的教育理念應借鑒建構主義的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這種全新的認識論,以美的引導者、美的共同體驗者、平等對話者的姿態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情境,為學生提供充分的自由和廣闊的想象空間,讓其在學習過程中獲取直接審美體驗,建構認識美的本質的知識,提高認知水平,使教師和學生成為交流者、合作者與共同學習者,在這種共享過程中,實現師生文化共享、精神共享和審美共享。
2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
公共藝術教育作為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各個學科又極具特色,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因此,對于公共藝術教育教師來說,除了具備普通教學基本功外,還應該具備藝術學科特點的教學基本功,如教學內容的整合能力、分析綜合與對比的能力、善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等。
(1)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的整合能力。藝術作品鑒賞是公共藝術教育教學中最重要的核心環節,而藝術知識與藝術技法訓練也應成為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因為,藝術知識的掌握是學生進入藝術境界的工具和手段,比如藝術特性、藝術技法、藝術歷史等相關知識應是教學內容的必要組成部分;同時,公共藝術教育目的雖然不在于培養藝術專業技能而在于藝術素養的提高,但是適當的藝術技法訓練可以使學生在親身體驗的過程中提高審美能力和陶冶性情,比如《書法鑒賞》中的寫一寫,《美術鑒賞》中的畫一畫,《音樂鑒賞》中的唱一唱,《舞蹈鑒賞》中的跳一跳,《戲劇鑒賞》、《戲曲鑒賞》中的演一演等,通過學生的主體體驗,在寫、畫、唱、跳、演的過程中引領學生準確把握藝術作品的風格,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因此,公共藝術教育教學活動是以鑒賞為主、藝術知識為補、技法訓練為輔的綜合性教學活動。這就要求公共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強化這種對綜合性教學活動的整合能力;其次,各藝術門類之間的相通性,決定了藝術教育內容的相融性,音樂被譽為有聲的畫,繪畫被譽為無聲的歌,書法蘊含著韻律美,舞蹈是人類最美的肢體語言,戲曲更是集文學、美術、舞蹈、音樂等多種藝術為一體。藝術門類之間的相通性使公共藝術教學的綜合性成為必然;比如,在欣賞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時,配合列賓的油畫《伏爾加纖夫》進行教學;芭蕾舞《天鵝湖》鑒賞時配合柴科夫斯基的舞蹈音樂進行講解等,通過藝術之間的相互融合進行教學,能夠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公共藝術教師具有較強的對多個藝術門類知識的整合能力,將音樂、繪畫、書法、舞蹈等這些經典藝術融會貫通,整合在統一的教學內容體系中,在有效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
(2)分析綜合與對比的能力。藝術作品浩如煙海,不同時期、不同流派、不同藝術家的不同作品都極具個性,但又有相比之處。在引領學生鑒賞過程中,要求教師具有很強的分析綜合與對比的能力,在對眾多作品的分析、綜合與對比過程中,使學生清晰地梳理不同時期相應的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分辨出相應的藝術作品的風格和藝術特征,從而大大豐富學生的藝術知識。
(3)善于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能力。“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藝術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多義性和鑒賞者的再創造性。由于性格、成長經歷、心理特征、文化素養等的不同,對于同一部作品來說,每個人的感受都獨具特色。因此,藝術作品的鑒賞活動最能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在藝術審美過程中,教師不是給學生灌輸一些自古以來似乎已成規定的評價,而是啟迪學生依靠自己去發現鑒賞對象的美之所在,用心感受,進入鑒賞獨具特色的自我自由世界,學生才能真正體會到鑒賞藝術作品的審美愉悅,創新思維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
中國古典詩詞之所以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經典文本,是因為中國古典詩詞自古以來就是詩人“言志”、“緣情”的藝術載體,還因為我國古代的詩人在創作過程中大都具有突出的創造性:即突破性或獨特性。也就是說,在同一個歷史時代,必定有很多詩人對同一創作題材或者同一創作主題產生極其濃厚的創作興趣,各位詩人都在努力追求古典詩詞權威文本的突破性抑或獨特性境界。然而,事實上,只有極少數的詩人能夠在同一題材或主題的詩歌藝術創造領域中,創作出相對于權威文本而言具有突破性抑或獨特性的古典詩詞藝術作品。
在我國古代文化中,以“秋”為題材或者以“秋”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其意境大多悲涼,詩人寄寓的情感也往往凄美甚至悲涼。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即是其中的代表之作。這大概是深受宋玉《九辯》中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名句影響的緣故吧。但是,劉禹錫的《秋詞》卻能打破悲“秋”的主題,賦予秋天靈動壯美的藝術魅力,表現詩人無比熱愛秋天和積極樂觀的美好心境。故此,教學《秋詞》時,我曾將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引進課堂,引導學生比較二者的主題和詩人寄寓于詩歌中的不同心境,體味二者不同的藝術境界。
二、鑒賞意象,品味意象的深刻內涵
“意象”即“興象”,是客觀世界中的“象”映入詩人的腦海中,再滲透到詩人主觀的“意”(主觀情思)中的能動反映。在我國的古典詩詞作品中,意象是其最基本的構成元素。故此,教學時,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比較分析相同意象在不同的古典詩詞作品中具有的相同抑或不同的內涵,品鑒詩人在古典詩詞作品中巧妙運用意象表達自己豐富情感的技巧。
以教學王灣的《次北固山下》為例。在引導學生讀順、讀懂其大意的基礎上,我曾運用多媒體電教設施將王維的《使至塞上》、韋應物的《聞雁》等展示出來。在學生基本理解這兩首古典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比較探究意象“雁”在上述三首古典詩詞中所具有的相同抑或不同的深刻內涵。學生經過查閱資料、認真思考、熱烈探討之后,一致認為:三位詩人均是借“雁”意象表達了自己對家鄉與親人的思念之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我國古典詩詞中,“雁”意象往往是“思鄉念親”的代名詞。
三、品鑒創作手法之妙,鑒賞詩人的創造技巧
古典詩詞的創作手法很多,但是限于篇幅,我們只談談引導學生比較鑒賞古典詩詞中最常見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清代王夫之《姜齋詩話》)的創作方法。
1.樂景寫哀。就是詩人以美麗景物烘托人物的悲哀心緒的反襯手法。杜甫《春望》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典型的以樂景寫哀情的名句。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安史之亂中,詩人看見娛人之物的花鳥本應心情愉悅,可是卻因為安史之亂導致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而產生的感時別恨之情而更加落淚驚心,以此突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和對家人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