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3:18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分析化學在食品中的應用,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12-0086-02
食品安全關系到公眾的生命健康和社會穩定,是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蘇丹紅、塑化劑、地溝油等食品安全重大事故頻頻發生,食品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已威脅到我國食品行業的競爭秩序和良性發展,并成為阻礙我國食品出口業發展的桎梏[1]。在這一形勢下,如何培養職業道德高、綜合素質強的食品安全人才成為各大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各高校食品類專業十幾年建設經驗,如何將化學類基礎課程與食品類專業課程體系進行完美融合,并在化學類基礎課程教學中凸顯食品類專業特色已成為完善教學體系、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重要途徑。近幾年來,北京工業大學生命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教學,在課堂上取得很好的反響。現將經驗進行總結,希望能為其他院校此課程的建設提供參考。
1 分析化學教學現狀
分析化學是食品類專業的基礎課,旨在通過闡述分析化學基本知識,為食品類專業提供研究食品營養與功能成分以及食品添加劑的理化檢驗原理、技術和方法,同時也為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2]。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大多數初學者并不清楚教學實踐對于分析化學的重要性;另外大部分高校食品專業的分析化學課程都由化學專業教師擔任,他們往往容易忽視此課程與食品類專業的聯系,授課重點、實驗內容設計與食品專業脫鉤,導致理論與實際需求錯位;而且教材中抽象理論多,內容枯燥難以理解,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分析化學教學改革與探索
2.1 根據專業特點整合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
根據北京工業大學的學科發展情況,在認真學習分析化學教學大綱,研究其在整個專業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課程內容的深度、廣度、要點、重點后,在原有化學分析基礎上將儀器分析定量部分加入到教學中[3],同時加強分析化學與食品學科的聯系。具體教學內容做如下調整:將四大平衡(酸堿滴定、配位滴定、氧化還原滴定和沉淀滴定)的內容精選講解,避免重復,減少繁瑣計算,增加色譜分析、光譜分析等食品檢驗運用較多的儀器分析技術。此外,將10余年來的國內外相關科研積累融入教學內容中。教學內容注重與食品專業學科發展相結合,與本專業后續課程相銜接。分析化學為食品專業領域的前沿課題提供方法和技術支持,如食品農藥殘留的檢驗、食品添加劑的鑒定等[4]。同時也為本專業后續開設的課程如食品化學、食品分析奠定基礎。整合后的教學內容既使學生更系統地學習分析化學知識,更好地培養學生準確的“量”的概念,又了解該課程在食品專業中的重要地位,讓學生感受到學有所用。
2.2 結合專業特點,注重專業思維塑造
作為食品質量檢測手段,分析化學對于數據的記錄及處理有著相當嚴格的要求。在進行理論課講授時,特別強調學生對數據記錄的規范性,同時輔以實用的數理統計以及生物統計知識和技巧,教會學生如何記錄數據和分析處理數據,培養他們求實嚴謹的科研作風。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教授給學生嚴謹完備的理論知識,同時要傳授給他們嚴格規范的實驗技術技巧,在授課過程中還給學生介紹開放性題目、讓學生撰寫小論文、開發學生思維、鼓勵小組討論。每個學生定期獨立制作一個課件,優秀課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5~10分鐘課堂演示。通過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
2.3 結合教學大綱,利用多種媒介創新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一言堂”,教師為教而教,學生為學而學,很難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5]。分析化學中充滿繁瑣的公式以及數學推導和論證,如多元酸堿反應和電化學平衡,學生普遍反應難以掌握。這就使得直觀的化學反應變成枯燥的數學計算,加之實驗內容設計與食品專業脫鉤,學生體會不到分析化學與自己專業的聯系,導致學習興趣和熱情減退。因此在理論授課時,為了增加學生對于定量分析的感性認識和理解,在每一個專題的課程中都配合有教師示范實驗操作的錄像以及現場講解,這樣不僅讓學生對接下來的實驗課程有了初步認知,同時加強了他們對基本理論和概念的理解。在講課過程中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注重采用啟發式、研究式教學,確保教學質量。課下學生還可以在校園網內的課后教學輔導網站下載教學課件,教師通過網站、郵件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將典型的問題反饋到課堂教學中。
針對食品專業的學生,為了突出分析化學在食品領域中的應用,在課堂講述中引入案例教學元素,在每個專題的理論講述之后都會向學生展示大量分析化學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實例,使他們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完備自己的專業認知體系。如在酸堿中和滴定的課時中,向學生展示食品中有機酸的測定方法;在氧化還原滴定課時中,向學生展示碘量法測定食品中的維生素C、葡萄糖的方法。
2.4 充分發揮實驗教學聯系化學和其他專業課程的樞紐作用
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分析化學的實驗課顯得尤為重要。以往實驗課多是驗證性和純化學的實驗,降低了學生的興趣。因此,在分析化學理論內容改革的同時,對實驗內容相應調整。在分析化學的實驗課程中,首先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基礎實驗,讓學生將先前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應用,加深記憶和理解,使其在掌握基本實驗操作和方法的同時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處理解決問題的能力[6],從而提升實驗結果的準確度,同時強化學生的基本實驗規范和專業意識。然后開設與食品專業息息相關的代表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實驗。經過實驗內容的改變,分析實驗不再是單純的驗證,如茶葉中銅含量的測定實驗就涉及茶樣的采集、保存、前處理和各項指標測定方法的確定等。實驗與食品專業以及日常生活的緊密結合,大大地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學質量與學生的操作技能都會明顯提高。
2.5 注重理論教學與實際應用的協調統一
近年來全球屢次發生大規模食品安全事件,如國外二英、蘇丹紅事件,我國的三聚氰胺奶粉以及席卷全國的地溝油事件。食品安全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熱點問題,也是最能吸引食品專業學生學習興趣的問題。在基礎實驗之后,安排分析化學綜合實驗――食用油脂品質檢驗。通過氧化還原滴定、酸堿滴定及分光光度法等實驗綜合檢驗食用油,以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用油為分析樣品,讓學生對教師發放的盲樣以及學生自帶食用油進行測定,激發學生對分析實驗的濃厚興趣,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自主完成查閱資料、實驗設計、實驗準備、實驗主體、結果記錄等整個實驗研究過程,綜合提高學生的分析實驗技能。
實驗以食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原始數據的記錄要求,嚴格規范學生的實驗原始記錄和有效數字填寫與更改,并根據實驗結果對樣品進行品質評價,出具符合質檢站要求的品質評價報告,使學生具備在質檢站工作的基本技能。實驗測定結束后,對學生的實驗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做出測定結果的正態分析圖,進行綜合評價,并由學生對自己的測定結果進行自我剖析,分享實驗成敗經驗,從總結中鞏固實驗成果。
3 結語
通過教學實踐發現,就教學方法而言,在遵循教學基本規律的前提下,必須因生、因課、因時而異,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總之,作為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在對食品專業學生的分析化學授課中不僅要強調理論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同時要特別重視學生對于這門學科的感性認識以及實驗動手能力。通過學生在之后課程學習中的反饋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方法是相當成功的。筆者相信,學生通過對分析化學理論課和實驗課的學習,不僅能夠掌握到系統扎實的化學分析知識和專業規范的分析化學實驗操作技能,同時能夠收獲求是嚴謹的科研工作作風以及不懼困難挫折、勇攀高峰的優秀個人品格。
參考文獻
[1]于麗艷,王殿華.發達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對中國食品出口的影響[J].華東經濟管理,2011,25(10):66-69.
[2]張福蘭.《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西部科技,2010(3):94-95.
[3]羅云敬,張淑芬,方方,等.生命科學專業醫用分析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3):26-27.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的強大動力。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對生活環境、對醫療衛生保健、對生活和生存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現代衛生理化檢驗的運用也越來越多。把衛生理化檢驗鎖定在預防醫學里的組成部分和研究手段的舊傳統科學體系, 已經被現代衛生理化檢驗的定義和任務所突破, 它的發展, 已經進入到面向未來的新時期。
1 衛生理化檢驗的基礎和意義
衛生理化檢驗技術發展到怎樣的水平, 要看對衛生理化檢驗提出什么要求, 并由分析化學為衛生理化檢驗提供什么樣的理論和測試手段, 分析化學發展越快, 為衛生理化分析提供的理論基礎就越廣泛, 衛生理化檢驗的基礎是分析化學,分析化學的發展, 帶動了衛生理化檢驗的全面同步發展。
現代衛生理化檢驗被定義為: 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數理統計學、食品工藝學、環境檢驗學、食品營養學和衛生學等為基礎的一門應用性強、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其任務被規范為: 檢驗與衛生質量有關的物理性狀、化學組成、環境質量等,為評價食品的品質、食品新資源的開發、食品新產品的研制、食品衛生監測、營養學和食品毒理學的研究, 生活飲用水、環境衛生提供科學依據;為綠色食品的確立提供客觀有效的指標。
2 衛生理化檢驗的工作流程
按照現代衛生理化檢驗的規律, 對樣品的檢驗程序,檢驗的工作流程如下:
應答信息信息分類樣品處理分析樣品檢驗方法歸納分析結果報告
檢驗目的樣品采集檢驗項目
3衛生理化檢驗的發展前景
3.1 提出命題
此命題是根據高鴻和汪爾康教授對分析化學史, 從我國建國初期至今經歷的三次分析化學領域里的變革而提出的。從本世紀40~ 50年代, 在我國, 分析化學有一門技術轉變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以來, 在以濕法分析的基礎上, 衛生理化檢驗工作者將重量分析、滴定分析、比色分析應用于衛生檢驗和科研工作中, 這是食品理化檢驗發展的第一階段。自60 年代末和70年代, 為衛生理化檢驗發展的第二階段。當時間進入80年代后, 由于微波溶解技術在分析化學上的應用, 使送檢樣品的前處理, 簡化到令人吃驚的程度, 為衛生理化檢驗進入第三階段奠定了可喜的基礎。
3.2 發展階段
衛生理化檢驗經過前兩個發展階段, 特別是第二階段的飛躍發展后, 使本門學科從基礎研究到前沿應用, 幾乎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高科技、高智能, 使檢驗儀器朝著“傻瓜”的方向發展。我國的衛生理化檢驗工作者以高鶴娟、翟永信等專家為代表, 不但普及了食品理化檢驗的國家方法, 而且為衛生理化檢驗提供部分有價值的工具書和參考資料, 為我國在這一領域里及時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這一階段中, 更令人興奮的是, 微波溶樣技術在衛生理化檢驗中的應用, 不但為食品理化檢驗樣品的前處理提供了更迅捷、快速的手段, 而且為建立現代檢驗方法做出了重大貢獻。食品樣品的微波溶樣, 是利用微波的內加熱理論, 使用微波消解儀器, 使極性分子50億次/S的有效碰撞, 并使分子高速重排, 不斷產生新的表面, 獲得理想的溶樣效果。至于微波技術在其他領域的發展應用和開發, 國內外學者亦有很多論述。
4 現代衛生理化檢驗前瞻
現如今, 衛生理化檢驗的內容仍為兩大類。一類是營養成分析, 另一類是檢品中有害物質的測定。在營養成分的測定中, 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水分和無機鹽仍然是主要的檢驗內容, 并延伸食品的生產和開發的領域中, 近年來, 被譽為“人體第七營養素”的膳食纖維的研制和開發, 正呈現上升趨勢, 因為它對一些疾病, 特別是胃腸道以下的疾病的預防作用, 已被醫學和營養學家認可, 這種纖維保健食品的商品也于近年來面世, 對食品中有害物質的監測范圍, 已超出了舊有項目, 工業三廢、及其他興奮劑的檢驗, 也在衛生理化檢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未來食品將進入到無毒、無害、無污染, 安全可靠的“綠色食品”時代, 在以上兩類食品檢驗內容和分析目的基礎上, 食品理化檢驗的部分重點, 將被轉移到如何確立“綠色食品”及其開發、研制、衛生管理等目標上來, 在“綠色食品”工作范疇內, 食品理化檢驗工作這不但對食品本身進行分析, 更重要的是對作為綠色食品的生產基地、原材料、動植物賴以成長的各種環境的監督檢驗, 檢驗內容將擴大到水質、大氣、土壤及其他生態環境條件下的檢驗, 飼料、肥料、毒理學檢驗同樣是工作研究的重要內容。
5討論
在面向21世紀的今天, 衛生理化檢驗的根本出路在于儀器分析, 國產儀器的研制和開發, 在滿足學校教學和基層工作需要方面, 已經做出了或正在做出貢獻, 有的國產儀器完全可以代替進口儀器, 僅就對舊儀器與以新技術改造而言, 不僅可以節約大量資金, 煥發舊儀器新貌, 而且在某些方面還可以有新的突破, 只要理化檢驗工作者和研制生產分析儀器的企業研究工作者密切結合, 抓住當前機遇, 迎頭趕上, 我國的衛生理化檢驗事業, 一定會走在本領域的前列。把衛生理化檢驗鎖定在預防醫學里的組成部分和研究手段的舊傳統科學體系, 已經被現代衛生理化檢驗的定義和任務所突破, 它的發展, 已經進入到面向未來的新時期。
參考文獻
[1]趙鳳仙;趙永勝;;理化檢驗人員的職業危害與防護[J];口岸衛生控制;2010年02期
[2]陳祝軍;陸遜;;理化能力驗證實驗結果分析[J];江蘇預防醫學;2010年04期
關鍵詞:分析化學;課程體系;多層次;寬覆蓋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52-0075-02
分析化學是化學學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物質化學組成和結構信息的科學[1]。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分析化學已經滲透到環境學、藥學、食品科學、材料科學、生命科學等諸多的領域。然而,在這些學科中分析化學所起的作用不盡相同。這些學科對分析化學的要求也各有側重[2]。這就需要我們去認真思考,在新形勢下,如何構建適合綜合性大學各個不同專業的《分析化學》課程教學體系。
本文針對綜合性二本院校在《分析化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構建不同層次的課程體系的設想,以滿足現代分析測試技術的實際需求,使得分析化學課程具有時代性、前沿性、實踐性和綜合性,且該體系能滿足不同層次、各個專業的要求。以期為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積累和以后走上社會提供更有效的幫助。
一、《分析化學》教學體系存在的問題
《分析化學》是高等院校化學、化工、應用化學和材料化學及相關專業必修的四大專業基礎課之一,也是生物、食品、藥學等學科完整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1990年至今,該課程的授課專業從化學工程、生物化學、微生物學拓展到了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食品工程和質量等十幾個專業。近年來,雖然我們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實驗設計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改革,但仍然存在不足。
1.《分析化學》理論課程與學生專業關聯不充分。如上所述,《分析化學》是諸多專業的基礎課程。然而,不同專業具有不同的特點,根據各專業的特點,該課程也會有不同的要求[3]。例如,應用化學專業側重于理論研究;食品科學專業偏重于在食品中營養成分分析,添加劑分析,有害物質分析以及食品質量控制;化工R燈重于化工產品,化工中間體分析;材料專業側重于材料中物質種類和含量的分析和監測。雖然,《分析化學》課程的基礎內容萬變不離其宗,但是不同專業總有自己的特點。然而,目前在該課程教學中,用一本教學大綱,用一種教學模式,用一套考核模式,這勢必影響各個不同專業的學生的培養。尤其是達不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生到了實際工作崗位后遇到各自的專業問題往往不知如何下手,陷入茫然的境地。
2.《分析化學》實驗課程與學生專業測試關聯不充分。分析化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可以毫不夸張地講,離開了實驗教學,分析化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沒有了立足之地。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應同等重要的地位,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為實驗技能的訓練和實驗結果的分析首先是同學深刻理解所學的內容的有力保障,其次是學生將來工作之后解決現實問題的基礎。只有牢固掌握基本操作,認真分析實驗數據,才能使學生建立嚴謹的科學態度、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然而,從我們多年教學經驗來看,實驗技能的培養環節方面,效果往往不理想。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實驗態度不端正,純粹是為了混學分來的;二是我們自身的實驗內容、教學方法側重也基礎內容,忽略了實際問題的解決和處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
3.《分析化學》課程與先進的分析測試手段結合不緊密。任何一個學科都是在動態的發展進步中前進的。對于《分析化學》課程來講,百年以來建立的測試手段和測試方法以及分析數據方法固然很重要。但是隨著物理、光學、電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分析手段也呈現多樣化,新的技術和手段也呈現了更好的分析能力,更準的分析結果。但是,在普通高校中,我們基礎分析化學的教學和實驗內容仍然局限于四大平衡理論,常規樣品的分析和檢測,不能與現有手段相結合,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使得不同專業的同學在以后的實際應用中處于兩難的境地。
二、《分析化學》教學體系的構建
1.多層次《分析化學》理論教學體系構建。針對不同的專業要求,通過建立多層次、針對性強、全方位的教學大綱,據此制訂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考核體系。這樣就克服了過去無論什么專業都采用一個模式進行教學活動的弊端,使得不同專業能夠緊密結合該專業的實際,并依據專業要求側重于關聯性強的某些具體內容。對于這些特定的基礎和技能進行強化教學和技能訓練,這樣才能培養出具備專業特色的應用型人才。同時,各專業學生不僅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也能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加深對該專業的了解,進而提高專業的興趣,為將來更好地學習專業技能注入正能量。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理論課程的學習,使得同學能有一定的能力運用分析化學知識解決本專業所遇到的問題,為今后能更好地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總而言之,建立多層次的理論教學體系更有利于專業的發展,更利于課程的發展。
2.實用型《分析化學》實驗教學體系構建。針對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采用多媒體教學和實驗演示相結合的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首先對實驗目的、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有直觀的認識;通過手把手的言傳身教使得同學做實驗時候更加科學、更加規范。這樣把實驗內容分為幾個層次:①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訓練,使得同學能夠擁有扎實的實驗技能。②在實驗期中,增加基本操作規范考核,通過檢查了解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實驗中還有哪些不足,以便在后續的實驗中加強訓練和補救。③在實驗后期,給學生增設設計型實驗,使得學生能獨立設計和規范自己的操作。更為重要的是針對不同的專業需求,將理論講授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將課堂舉出的典型的帶有專業的特點的實際例子和已經進行的取得良好評價的基礎化學實驗改革結合[4]。這樣,同學就能帶著自己專業的問題去實驗,并能得出專業性的結論,以達到分析實驗內容豐富、有趣、覆蓋面寬的目的。針對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基礎實驗、提高性實驗、創新開放實驗多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
3.可持續發展《分析化學》教學體系構建。可持續發展是經濟上提出的概念,但對于教育、對于一個課程的發展也非常重要。針對目前知識的更新之快、容量之大,結合我們的實際,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分析化學》教學體系構建設想。在前期分析化學省級精品課建設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構想建立基礎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和工業分析課程的課程群。并逐步完善網上資源,爭取分析化學能成為“慕課”的建設單元。通過課程群三門課程的整合,一方面削減各個課程陳舊和重復安排的內容,另一方面突出主線,使課程與課程之間的銜接更合理,層次更分明[5,6]。例如,金倮胱擁牟舛可以按某一主線來安排,在基礎分析化學中可以通過絡合滴定來測定;在儀器分析中可以通過原子發射光譜、原子吸收光譜等方法來測定;而工業分析中加入實際樣品中混合金屬離子的方法來測定。這樣由簡單到復雜,將分析化學的內容融會貫通,如此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總之,邊發展,邊完善,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才能保證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構建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分析化學》課程體系。教學和科研應當緊密結合在一起:一方面教學為科研明確了方向,另一方面,科研則是教學的基礎。據此,按照分析化學更細一級的專業組成科研小組;針對所授課程的不同專業成立相應的教學小組,使得科研和教學緊密結合,相得益彰。最后,在青年教師培養方面也要注意,逐步構建合理的人才梯隊,保證課程體系的可持續發展。
三、結語
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不斷要求我們在基礎教育中對《分析化學》課程體系重新構建,然而教學體系的改革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地摸索和解決分析化學課程體系中存在的和不斷出現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提高學生綜合能力與素質,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能力的教學目標,才能保證《分析化學》課程緊跟時代的步伐,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運,董元彥,張方鈺,胡先文.面向新世紀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體系的構建[J].高等農業教育,2005,(4)4:60-62.
[2]陳百玲,劉國勇,李瑞萍,黃應平.試論《分析化學》課程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208-209.
[3]胡坤,鄒華紅,桂柳成,吳強,周佳.分析化學課程改革與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J].廣州化工,2013,41(2):153-154.
一、分析化學概念
分析化學主要是關于研究物質的含量、結構、形態以及組成等化學信息的分析理論以及方法的一門學科,是化學學科中一項重要的分支。分析化學的主要任務是進行分析物質的化學組成和化學各種物質的含量以及進行化學結構的分析。并且對于分析化學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針對不同的分析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如果根據分析對象不同可以分為有機分析化學和無機分析化學,如果根據分析目的不同,則可以分為定量分析、結構分析和定性分析,如果根據分析化學的原理不同,則可以分為儀器分析和化學分析,其中儀器分析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儀器分析主要是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和物理性質進行測量化學物質的含量以及結構組成,儀器分析還可以分為光學分析、電化學分析以及色譜分析等分析方法,化學分析主要是根據物質的化學性質進行測定化學物質的組成和成分含量[1]。
二、分析化學測試技術
1.近紅外技術
近紅外光譜技術主要是由分子內基團振動的合頻吸收和倍頻吸收而產生的,并且由于物質的化學分子的合頻吸收和倍頻吸收的強度比較弱,所以這就為樣品不經過稀釋處理就能夠直接進行原樣測定分析, 近紅外光譜化學測試技術常用的測量技術為漫反射法、反射投射法以及投射法等。在對樣品進行測試的過程中主要根據樣品對近紅外光線的透光情況進行選擇具體的測量技術。 如果在進行測試的過程中,反射投射法、漫反射法以及投射法三種測量技術相聯合起來,則可以對各種形態的樣品進行測量[2]。比如在對化學樣品進行采用近紅外測技術進行測試的過程中,將上述三種技術結合起來可以直接進行測量塊狀、粉末狀、液體以及固體等。近紅外分析化學測量技術是一項受分子因素的影響非常小的技術,所以這種技術能夠廣泛應用于各種環境下進行測試。
近紅外技術主要的優點為測試簡單、 方便、快速,還能夠保持原樣測量,所以這種技術可廣泛應用于食品、藥物、農產品以化工產品的分析。并且由于近紅外吸收比較弱,所以在分析化學測試的過程中,不需要對液體化學試劑進行稀釋,并且對于固體的粉末也不需要進行預處理,從而能夠避免由于在預處理的過程中出現廢液廢渣或者是由于熔劑揮發等原因對環境造成影響,所以這種分析化學測試技術被稱為是綠色分析技術。
2.毛細管電泳技術
毛細管電泳又被稱為是高效毛細管電泳,這種分析化學測量技術主要是一種以毛細管為主要的分離通道,并采用高壓直流電場為驅動力,根據樣品粒子之間的遷移速度而實現一種分離方法,這種技術是現代分析化學上的一種較為前沿的研究技術。毛細管電泳技術具有方便快捷、容易清洗、分析的時間短、以及柱架低,并且不污染環境,所以這種技術也被成為是綠色分析化學測試技術。這種技術在一般的情況下,可以配成懸浮溶液或者溶液的樣品,并且還能采用毛細管電泳對樣品進行分析,這種技術目前被廣泛應用到醫藥科學、臨床醫學、生命科學以及分子生物學等各個領域中。
3.X射線熒光分析法
X射線熒光分析法主要采用 高能粒子和樣品原子碰撞而產生的一種X射線,并且還能夠將原子內層的電子逐出而形成空穴,從而使原子處于激發狀態,這種激發狀態的離子壽命非常短,如果 外層的電子向內層空穴進行進入時,則多余的能量就會以X射線的形式發射出來。從而產生一種新的X射線。這種分析化學技術具有準確度高、分析速度快、分析的范圍廣以及方便快捷的特點,并且X射線熒光分析技術能夠在原位進行收集或者采樣數據,并且從在對樣品進行收集、采樣、分析測試等各個階段中,不需要對任何采用溶劑、而且在使用的過程中也不會產生任何的有害的物質,這種技術目前已經廣泛應用到礦山、地質、商檢以及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中[3]。并且在一定的條件下,X射線的強度與分析元素含量之間存在線性關系,從而可以為X射線熒光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提供有力的理論依據.并且據有關學者采用X射線熒光分析分析了鐵、鈦以及鎂等金屬材料,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三、總結
分析化學是化學學科中重要的一項分支學科,隨著分析化學測試技術不斷的研究發展以及綠色分析化學技術的應用,分析化學技術將從單一的形態發展到現代分析技術,并且將為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生物科學問題以及食品的安全等各個方面的內容提供的幫助。并且今后無污染、高技術、高性能以及自動化的分析化學測試將成為今后分析化學發展的重要的方向,將進一步擴大分析化學的應用領域。
參考文獻
2分析化學的發展趨勢
分析化學總是在尋求更靈、更好、更準、更快、更便捷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它被分析工作者慨括為“3S+2A”(3S:sensitivity,selectivityandspeediness,2A:accuracyandautomatics)的目標。從分析化學的發展歷史和認識論的角度來看,隨著科技的進步,分析化學學科必將進一步吸收現代科技進步的最新成果,繼續不斷發展,并在生產生活和社會實踐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4,5]。通過和其它相關學科的廣泛聯系,雙向互動,分化交叉,傳統界限分明的分支學科的局面最終將會被徹底打破,分析化學最終將會逐漸發展成為一門在社會生產生活中廣泛應用的綜合學科。有人甚至認為,分析化學將會逐漸發展成為一門一級學科———分析科學或信息科學。
2.1分析化學進一步向高靈敏度方向發展
高靈敏度是各種分析方法長期以來所追求的目標,也是人類對世界認識不斷深入的永恒需求。當代分析方法靈敏度的顯著提高大都歸功于其它學科新技術的引入。例如激光技術的引入,促進了諸如激光共振電離光譜、激光拉曼光譜、激光誘導熒光光譜、激光光熱光譜、激光光聲光譜和激光質譜的開展,大大提高的靈敏度使得檢測單個原子或單個分子成為可能。又如多元配合物、有機顯色劑和各種增效試劑的研究與應用,使得吸收光譜、熒光光譜、發光光譜等分析方法的靈敏度和分析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可以預見的是,以后其它新技術的發展也必將會進一步推動分析儀器、分析方法的改進和靈敏度的進一步提高。
2.2解決復雜物質和生命體系物質的分離和分析
迄今,人們所認識的化合物已超過1000萬種,而且新的化合物仍在快速增長,因而復雜體系的分離和測定已成為分析化學所面臨的艱巨任務。此外,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世界各發達國家都開始將生命科學及其有關的生物工程列為科學研究中最優先發展的領域,歐、美、日等地區和國家啟動的具有戰略意義的宏大研究規劃“尤利卡計劃”,“人類基因圖”及“人體研究新前沿”中,生物大分子的分離、分析研究都占據重要的位置。21世紀初,人類已經開始進入“后基因組時代”,生命科學領域的復雜組分,尤其是與人類遺傳相關的復雜大分子的分離分析開始成為人類一大挑戰。由液相色譜、氣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和毛細管電泳等所組成的色譜學是現代分離、分析的主要組成部分并獲得了很快的發展。目前,以色譜、光譜和質譜技術為基礎所開展的各種聯用、接口及樣品引入技術逐漸成為當今分析化學發展中的熱點之一。可以相信,其它相關新技術的發展和引入必將進一步為解決這些復雜體系中物質的分離、分析作出貢獻。
2.3分析儀器的微型化及微環境的表征與測定
從簡單到復雜,從宏觀到微觀是人類認識的基本邏輯規律。分析儀器的微型化及微環境分析是現代分析化學認識自然從宏觀到微觀的延伸。現代電子學、光學、譜學和工程學的微型化發展,使得分析化學深入微觀世界的進程得以實現。目前,電子顯微技術、電子探針X射線微量分析、激光微探針質譜等微束技術已成為進行微區分析的重要手段。在表面分析方面,電子能譜、次級離子質譜、脈沖激光原子探針等的發展,已經可檢測和表征一個單原子層,因而在材料科學、催化劑、生物學、物理學和理論化學研究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必將繼續在包括綜合多學科優勢的微型分析,例如微流控芯片等領域作出重大突破[6]。
2.4實現形態、狀態分析及非破壞性檢測及遙測
同一元素的不同價態和所生成的不同的有機化合物分子的不同形態在不同環境,如生物體內性質和功能都可能存在極大的差異,在材料科學中物質的晶態、結合態更是影響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此外,在生產流程或生命過程等特殊情況下,對于難于取樣的原位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利用遙感測定方法,如激光雷達、激光散射和共振熒光、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等進行幾十公里距離內的氣體、某些金屬的原子和分子、飛機尾氣組成,煉油廠周圍大氣組成的測定等等,這些也都將是分析化學學科發展的方向之一。
2.5實現分析操作的自動化、智能化
微電子工業、大規模集成電路、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的發展,使分析化學和其它科學與技術一樣開始逐漸進入自動化和智能化的階段。在分析化學中,利用微處理智能系統進行實驗設計和和控制,在程序控制下結合相關技術就可以實現自動采樣、預處理、分析測試、信號輸出和數據處理及分析等過程。這樣不僅大大減輕人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度,還可以實現實時條件下的原位、在線智能監控,這必將對分析化學的發展帶來十分深遠的影響,而且隨著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等相關學科的深入發展也將開創分析化學的全新局面。
2.6實現有關人類生活質量和安全的有效保障
隨著人類對物質世界的利用和改造能力的逐漸提高,人類逐漸從只為滿足生存的基本需要發展到要求滿足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的需要,進而在保證生存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生活質量,創造和諧世界。現代科技的快速發展必將推動分析化學更加全面有效的發揮其監測和保障作用。一方面,利用分析化學的手段進行環境中化學過程的跟蹤、分析、模擬、預測,可以合理的評價人類各方面的生產、生活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為人類生存提供安全的外部環境,創建環境友好型社會;另一方面,要積極應用各種科技發展新成果,發展和完善現代儀器分析新技術、新方法,實現對關乎人類健康的食品、藥品、生存環境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無縫監控和預警,以保證人類的健康和安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9-0137-02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以培養高層次、技能型人才為宗旨,強調的是崗位適應能力和綜合實踐技能的培養。分析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是食品、藥品、化學化工、環保、生物等專業檢驗類崗位人員(如食品檢驗員、工業品分析員、藥品分析員等)的必修基礎課。分析化學實驗作為分析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儀器的使用、掌握一些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結合檢驗崗位特點,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使學生學會依照標準規范地操作、規范地記錄、規范地處理數據、規范地編寫報告等,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素養以及觀察、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在檢驗類崗位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分析化學分為化學分析和儀器分析兩部分,以下筆者僅對我校在化學分析實驗中的改革進行總結。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舉措
以職業能力需求為導向,改革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證書有效銜接 獲取與專業相關的中級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已成為國內各高職院校學生畢業的必須條件之一。職業能力的需要決定教學內容。以化學分析工為例,國家職業標準對化學分析工(中級)的基本技能要求是:能夠明確檢驗方案(包括讀懂檢測方法、標準和操作規范);正確準備實驗用水、溶液和設備;能應用化學分析、儀器分析方法對樣品進行分析檢測;測試后能進行數據處理、校核原始記錄、填寫檢驗報告以及分析檢驗誤差的產生原因。要想取得化學分析工資格,除后續專業檢驗課學習之外,分析化學是前導和基礎。因此,檢驗崗位職業能力要求,就應在分析化學開始滲透,教學內容與崗位、職業資格證書直接銜接。為此,我校優化分析化學實驗項目,依照從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建立了“基礎操作訓練—綜合能力訓練—崗位能力訓練”三模塊教學體系。其中綜合能力訓練、崗位能力訓練模塊可根據專業特點,自行選取學習情境,表1是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實踐證明,通過與崗位、專業直接對接的教學內容學習,極大地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望,并為后續專業課學習、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打下厚重基礎。
將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內化于課程教學中,形成標準化的課程內容體系 作為一名分析檢驗人員,應具備依據分析方法,規范完成從抽樣、樣品處理、分析檢測到填寫報告全過程的能力。這里所說的分析方法就是國家標準、行業規范,乃至國際標準,它是檢驗工作的方法依據。為直接與檢驗崗位對接,分析化學實驗方法也必須選取國家標準。例如在講到標準溶液的制備一節中,就將GB/T 601-2002《化學試劑 標準滴定溶液的制備》引入,并在實驗中引導學生逐條解讀國家標準,了解實驗中應遵從的原則、數據處理方法等等,做到與實際崗位緊密相連。我校分析化學實驗課全部選用國家標準,使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大大加強,學有所用。
改革教學方式,師生角色轉變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教師在不同的階段需扮演不同層次的角色。例如,在基礎操作訓練模塊中教師是主導者,學生是接受者。學生在教師的講授、示范下,規范操作儀器設備、解讀標準方法、完成實驗基本操作、規范填寫數據記錄、處理數據以及書寫實訓報告等等;在綜合能力訓練模塊中,教師是組織者和輔助者,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讀懂標準,并完成項目任務。而在崗位能力訓練階段,學生是主體,是一名企業的準檢驗員,根據教師給出的項目任務,自己查閱標準、選擇分析方法、準備實驗、分析檢測,并獨立完成數據處理、報告分析結果。在崗位能力訓練中,教師提供一份樣品,全班學生分析檢測。實驗結束后,每位學生的數據、實驗評分細則全部粘貼在白板上,每位學生都要按數據取舍原則,評判每組數據的有效性,最后報出分析結果的精密度和準確度,學生互評分數。在這種實驗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是單純的操作者,而是實驗的構思者和控制者,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和創新欲望,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豐富教學方法 分析化學強調量的概念,因此培養學生規范操作十分重要。為了讓學生能夠熟練和規范操作,采用多媒體課件、錄像、動畫等展示,無疑是最好的方法。例如,重量法實驗操作過程復雜、時間長,在有限的時間內,教師很難面面俱到地講解,但是,借助操作錄像,學生可具體、細致地了解整個操作過程,教師就是演示過程中的解說者和引導者。采用開放式、啟發式、討論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在教學安排上,要求學生課前完成預習報告,做到有備而來;實驗中,由教師點評錄像、學生實物操作、小組討論、教師示范;學生開始實驗后,教師要加強巡視,及時糾正錯誤或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實驗完成后,學生將實驗結果寫在黑板上,教師現場總結、點評。教師在實驗過程中始終起著引導作用,實驗完成后根據學生預習報告、實驗操作的正確與熟練程度、原始記錄是否規范、實驗結果的準確度和精密度、實驗中衛生習慣及實驗報告的書寫情況、實驗態度等方面進行評分,提高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及動手操作能力。2006年,我校分析化學課程成為國家精品課程,目前,授課錄像、多媒體課件等已全部向學生開放,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建立客觀、合理的實驗考核評價體系 實驗考核是實驗教學評價的重要手段,客觀、公正、合理地評價學生的實驗技能,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分析化學實驗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和期末考核兩部分,所占比例分別為30%和70%。平時考核包括課前預習報告、實驗記錄、單元操作、數據處理、實驗報告、職業素養6個方面,注重學生學習過程考核。期末考核則是重點考查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驗技能水平。通常在考試前3周就將考核項目下達給學生,由學生自行準備實驗試劑和設備,學生也可自行到實驗室模擬練習,考試則是按照職業資格證書考試評分細則由除主講教師外的分析化學課程組的其他教師擔任考評員,并實行現場評分。期末考核注重操作、記錄、計算是否規范,分析過程是否掌握等,關注分析結果的精密度,結果準確度僅作為參考。由于采取了教、考分離,開放式考試方式,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分析化學實驗特別是定量分析化學實驗對分析測試結果的要求是準確、可靠,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要求很高,科學求實是基本職業道德。實驗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到誤差是客觀存在的,必須認真完成每一次操作,實時真實記錄數據,才能獲得精密準確的實驗結果。杜絕對測定數據隨意修改和編造現象,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并列舉偽造數據的危害,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
開放實驗室,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平臺 分析化學實驗強調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學生很難熟練掌握實驗操作方法。多年來,學校為滿足教學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添置實驗設備,保證了實驗教學的順利進行。目前,實驗室為學生全方位開放,學生可提前預約,利用課余時間到實驗室進行預習、補做實驗,開展創新工程以及賽前訓練,等等。每年4月校慶,學校都會舉辦大型分析檢驗技能大比武,歡迎每位學生參賽,同也有市級賽、國家級賽,通過考核、大賽,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形成良好循環。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效果
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在我校實施后,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實驗教學改革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直接對接,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與后續專業課學習、職業資格證書考試有效銜接,歷年學生考取檢驗類證書一次性通過率均在90%以上;由于結合職業能力需求,采用進階式模塊化教學法,學生獨立操作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職業素養普遍提升,增強了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不少學生在檢驗崗位實習期間就被企業聘用,用人單位滿意,學生心里踏實;實驗教學改革也促進了學生學風明顯好轉,學生從過去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并相信成功的背后一定是辛勤的汗水;實驗教學改革也促使教師加強學習,教學相長,教師要更多深入企業學習,了解新技術、新方法,適應教學工作;實驗教學改革也促進了實驗室建設,學校建設了體現職業氛圍的實驗室,以滿足實境教學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程芳婷.高職藥學類專業分析化學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0(4):94-95.
[2]姜秋鳳.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與改革初探[J].中國科學教育,2005(1):43-44.
[3]李冬梅,劉旭光.高職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儀器分析》課程教學之探討[J].職業教育研究,2010(7):91-92.
[4]劉碧瓏.用比較實驗法促進學生掌握分析化學操作技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2(5):61.
[5]沈春玉.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探討[J].渤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1):14-16.
[6]王安群,歐陽文.情境教學法在高職《分析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教育研究,2008(10):127-128.
[7]吳賽蘇.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考核方式改革初探[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05,19(2):88-91.
[8]余德潤,陽東青.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分析化學實驗教學改革[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48-49.
[9]余奇飛,楊芝萍,蔡曉雯,等.高職院校設置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的研究[J].科技咨詢,2009(29):145.
高職教育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按照“實際、實用、實踐”的原則,培養高素質的專門型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課程的性質、要求、準則。
高職院校在相關專業領域都開設了分析化學這門課,分析化學作為工具科學,是衡量國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生產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有著直接的影響,它可以幫助人們擴大和加深對自然界的認識,起著“眼睛”的作用。分析化學主要應用于環保、生物、食品、衛檢、制藥等專業,這門課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用在環境科學、生物技術、生物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工業品質量監控等領域,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可以使學生掌握獲取物質系統化學信息的方法和理論。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了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多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嚴重壓抑學生的思維,加之傳統教學方式與實際相脫離,因此學生普遍反映大學課程難學。甚至有些教分析化學的老師也認為分析化學像文科一樣,需要記的東西很多,但實際上只要能夠充分地把理論與實驗結合起來,進行理解性學習,這門課是很容易掌握的。故教師必須應用能吸引學生積極性及注意力的授課形式,通過多動手、多思考,加深認識、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大多數學校在分析化學教學中安排的第一個實驗是使用分析天平稱取物品,分析化學教材中使用分析天平稱量過程中加減砝碼的方法是通過投影屏上的微分標尺來進行判斷并調節,但實際上并不是只有這一個途徑。在實驗教學時,教師可以啟發學生根據生活常識通過看兩個稱盤的相對位置(重的一側向下)、指針的偏向(指針指向重的一側)來判斷。
在講解系統誤差中的方法誤差時很多教材都是以滴定分析過程中的終點誤差為例的,但是對剛剛接觸分析化學的學生而言,他們連什么是滴定都還不了解,直接告訴他們滴定中存在這樣一種誤差,他們很難理解,而以簡單的酸和堿的實驗為例講解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如鹽酸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用甲基橙做指示劑,溶液顏色由黃色變成橙色表示反應結束,這個實驗學生在中學時都做過,對于實驗現象也有很深的印象,有了這個做基礎,教學時只要告訴他們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pH值為3.1―4.4,反應結束時溶液顏色為橙色,說明此時溶液的pH值小于4.4,但是氯化鈉和水這樣的中性溶液pH值應等于7,這種理論上和實際實驗上產生的誤差就反映了方法誤差。這種以舊知識引入新知識的教學方法在介紹一個新的知識點時也可以取得比較明顯的效果。
化學滴定分析法中幾乎所以的反應都需要通過顏色的變化來幫助判斷滴定終點,反應類型一多,很多學生就搞不清楚顏色的變化。如碘量法中直接碘量法和間接碘量法,根據常識,大家都知道淀粉遇到碘會變藍,但是把這兩個反應放在一起考時很多學生就把二者的顏色變化混淆了。遇到這種情況,教師在安排教學時可以先安排實驗,通過實驗現象讓學生對這種反應有個深刻的印象,然后從理論上進行講解就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很多學生在學習酸度計的使用時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酸度計校正的時候需要使用兩種標準緩沖溶液來校正呢?教師可以先介紹理論知識:能斯特方程:E=K+0.059pH,這個方程可以理解為數學上的直線方程y=ax+b,這個方程所代表的含意是以E為縱坐標、以pH值作為橫坐標繪制的一條直線,在中學數學中曾經學過“兩點確定一條直線”,這就是“兩點法”校正酸度計的原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這種聯想的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實驗的理解。
隨著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采用各類計算機技術來輔助教學,如多媒體課件、模擬實驗、教學錄像等,這些方法都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驗現象的理解,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分析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理論知識都需要通過實驗來幫助理解,同時實驗也需要理論知識作指導,而現在一些高職院校認為教學實踐應重于理論。確實,在有限的時間下學習很多科目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這類學科。僅僅會做一個實驗,而沒有掌握方法的原理,學生將缺少做實驗的靈活性,無法獲得拓展性思維能力,只能重復前人實踐過的內容,一旦遇到新物質的檢測就一籌莫展,甚至得出錯誤的分析結果;學生坐在課堂上單一地學習理論知識,缺乏實際動手的能力,則會喪失在以后的工作中的與他人的競爭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盡量結合生活實際,選擇應用性強、試樣易獲取、與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實驗項目,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各種儀器使用方法的同時切實感覺到分析的實際應用,拉近理論與現實的距離,真正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實事求是的科學作風,以及獨立獲取知識、發展自己的能力。只有具備這些基本素質,將理論與實踐實驗有機結合,學生才能更好地選擇合適的方法和儀器進行符合要求的分析,得到準確可靠的分析結果。
參考文獻:
[1]穆永江,劉建平.分析化學的發展現狀和展望[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漢文綜合版),1996,3:108-110,113.
[2]姜曄.分析化學教學體系改革初探[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106-107.
分析化學是研究物質化學組成的一門科學,它的主要任務是鑒定物質的化學組成、測定有關組分的含量以及表征物質的化學結構。分析化學又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學習分析化學,可以使學生掌握獲取物質系統化學信息的方法和理論;分析化學還是一門工具科學,在生產實際和科學研究中,可以幫助人們擴大和加深對自然界的認識,起著“眼睛”的作用。因此,分析化學是大學化學、化工、環境工程、生物技術、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2]。化學檢驗工所要達到的知識和技能,絕大多數都屬于分析化學的內容,因此教師要通過分析化學的課程教學,傳授給學生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著力培養學生掌握化學檢驗工所具有的職業素質。
(一)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是說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因此教師要利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聯系生產生活,上好緒言課
緒言課給學生的印象很深,甚至決定了學生對這門課的好惡。分析化學的緒言課主要是介紹分析化學的內容、研究對象、分類等。為了激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好奇心,可通過例舉生產和生活中與分析化學知識有關的事例,使學生明白我們周圍有許多的工作崗位與分析化學有關。如對化工專業的學生可講化工產品成分的分析化驗;對環境專業可舉環境監測工作用到分析化學知識;對食品專業可舉食品安全檢測也需要分析化學知識等等;或上課時帶一種化工產品問學生:這是什么產品?里面物質的含量是多少?我們怎么進行測量?從而引出分析化學的內容、任務等知識,這樣能使學生明白原來分析化學就是我們身邊看得見、摸得著且就業崗位較為廣泛的一門學科,增強了他們學習分析化學的信心。
2.展示課程的內在美,提升學生的職業歸屬感
從美學的原理看,化學本身蘊涵著極其豐富的科學美。在分析化學學習的過程中,如果能讓學生感知分析化學之美、體驗分析化學之美并把它與職業發展聯系起來,最終達到享受職業之美,這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職業歸屬感是非常有利的。分析化學的內在美主要體現在:(1)化學理論美:體現在緩沖平衡理論、滴定分析理論之美等。如在滴定分析法中主要的四大滴定理論是既有區別又有相同之處,在教學中我們就不斷用歸納、對比的方法找出這些相同點和不同點,比較這些理論之美的內容(尤其是四大滴定曲線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來加深學生對四大滴定原理的理解;(2)化學實驗美:在分析化學的實驗室里有許多美麗的地方:如顏色美麗的化學試劑,整潔流暢的裝置設備,教師規范的實驗操作,滴定反應到達滴定終點時指示劑顏色的突變,都會使學生感知到嚴謹、準確、簡潔、有序的實驗之美;(3)職業發展美:我系有許多的學生(尤其是女生)畢業后在工廠的各類化驗室工作,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經常帶學生參觀這些整潔優雅的化驗室,請這里工作人員介紹化驗室工作特點、對畢業生職業素質的要求以及他們工作的切身感受,使學生對化學檢驗工充滿了向往,提升了他們的職業自豪感。
3.采用情感教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師生關系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非常重要,因為只有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才能被教師的人格所吸引,進而喜歡老師所上的課程,這對高職院校的學生尤為如此,因為他們的學習習慣較差,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所以老師要多與學生接觸和溝通,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難題,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從而喚起學生的學習潛能,形成寓教于樂的學習氛圍,以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先進教學理念和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首先,要改變在教學中那種“教師講、學生記、考試背”的被動教學模式,形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圍繞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為目標的新的教學模式,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并把這種能力及時運用到工廠的實踐中去。
如現在教學中使用較為廣泛的任務驅動教學法、項目教學法、理實一體化教學法等都是這一教學理念的應用。教師要不斷的學習這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并把它與分析化學教學內容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注重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才能讓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
其次,還要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使課程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不僅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大增加所授知識的信息量,而且這種集圖、文、聲、像為一體的技術,可以使一些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生動,學生學習也不易疲勞且能展開充分的想象,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此外如在實驗教學過程中采用虛擬模擬的計算機新技術,還可解決因儀器數量和實驗室條件限制而造成的一些實際困難,讓學生更多的了解分析化學中的一些新的前沿知識和大型分析儀器的使用,為以后學生在工廠中可能使用這些儀器打下堅實的基礎知識。
(三)嚴格訓練要求,強化學生的工作態度
分析化學是一門要求非常嚴謹的學科,在化學檢驗工國家標準中也要求學生能嚴格進行實驗操作,正確記錄、準確處理實驗數據,因此在分析化學教學中要始終把職業標準放在首位,訓練學生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分析化學的實驗教學既是技能訓練也是培養學生嚴謹作風的核心環節。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強調嚴格操作的意義,然后進行標準、規范、熟練的示范操作,再幫助學生進行手把手的訓練,對實驗中發現問題應及時給予糾正和指導。例如:在滴定分析中,教師要求滴定時溶液速度不能太快,要到終點時一滴一滴的滴,最后應是滴入半滴時溶液的顏色剛好變色為止;對實驗時數據的記錄應真實、規范,嚴禁涂改;每次實驗結果的誤差要小于0.2%才符合要求等等。這樣經過反復強調,嚴格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培養了學生踏實認真的作風,養成了良好的實驗習慣。
(四)改革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是民族進步的靈魂,企業競爭的核心,當今社會的競爭,與其說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的創造力的競爭。因此,在分析化學的實驗教學中不但要訓練學生過硬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職業素質,更要通過改革實驗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1.改革實驗內容,增加設計性實驗
現行的高職分析化學實驗教材中驗證性實驗內容較多,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偏少,這些內容來訓練學生的基本技能應該很好,但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極為不利,因此在實驗內容的選擇上應適當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綜合性強的設計實驗。如茶葉中微量元素的鑒定與分析、電鍍廢水中六價鉻含量的測定、蛋殼中碳酸鈣含量的測定、胃舒平藥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測定等。在實施這些實驗中,老師只提出實驗目的和要求,把實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設計方案、準備儀器和藥品、進行測定、數據處理等環節的訓練,不僅完成了實驗內容,更重要的是初步掌握了科研的方法,體驗到創新實踐的樂趣,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2.改革實驗方式,提高實驗效果
傳統的實驗教學,常常是教師從實驗目的、原理、儀器的使用到實驗的方法步驟這“一包到底”的模式,學生只需按實驗書上的步驟完成操作即可。這種授課方式不能激發學生創新欲望,不利于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要改變這種授課方式,提高實驗效果。首先要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的教學,組織學生通過觀看事先錄制的課件來了解滴定管、移液管、容量瓶、分析天平的使用方式以及規范的滴定操作過程;還可利用攝像機對學生的實驗操作進行錄像,然后分析和糾正操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這種形式能使分析化學實驗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活潑,學生印象非常深刻。其次通過任務驅動這種教學形式將實驗的內容分解成若干小的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帶著問題去實驗,并通過對學生的隨時抽查來督促他們不斷思考實驗中的現象,解決實驗中出現的新問題。對一些比較綜合的實驗內容,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小組內每個成員都必須完成相應的任務,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來解決綜合性的問題。
3.開放實驗室,進行研究性學習
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決定教師在教學時不能一刀切,而要進行分層教學,開放實驗室,開展第二課堂教學,進行研究性學習,能滿足有余力的同學學習的需要,有利于學生個性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對食品專業的學生可以研究食品中各種添加劑成分的含量,對環境專業的學生可研究室內環境污染狀況,對化工專業的學生可研究各種化妝品中可致癌物質的含量等等,這就將分析化學的學習與他們各自的專業學習聯系了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
發揮考核作用,實現考核與考證的統一
考核是對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有效檢驗手段,正確、合理的考核既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各項技能,也有利于養成嚴于律己、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分析化學的考核過程中,應始終對照化學檢驗工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分解考核內容,通過形成性考核與結論性考核有機結合,最大限度的發揮考核機制的作用,從而實現考核與考證的完美統一。
在考核內容的選擇上,根據《化學檢驗工國家職業標準》對不同級別工種的要求,結合學校的客觀條件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把中級工的標準作為學生考核內容。由于這個標準與分析化學的教學大綱基本相一致,學生只要通過對分析化學知識的考核就能達到中級工所具有的標準,避免了學生的重復考核;而在最后的實訓階段,又設計了一些與考證有關且綜合性較強的實驗來模擬真實的考核,以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在考核的方式上,注重過程性考核與結論性考核相結合、以過程性考核為主的方式,這在考核學生操作技能上顯得尤為重要。可實行平時考核、實驗技能考核、實驗綜合考核三者相結合的考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9(b)-0029-02
隨著學校的院系發展以及專業的設置,一個學院具有多個專業的現象很普遍,我們學院現在具有七個專業環境、生物、食品、化工、應化、制藥、材料。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作為專業的基礎課之一[1],在其中的五個專業(環境,生物,食品,化工、制藥)中開設,將該基礎課與多個專業聯系起來,既要講透通用的基礎知識,又要不脫離專業方向。教學對象是大學一年級新生。該課程的特點是內容多而亂,眾多的化學事實和繁多的化學反應,單調,許多是獨立的還互不聯系,不易掌握。大學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是剛完成高中學習來到大學的,高中階段的學習與大學階段的學習非常不一樣,在大學里講授的內容多,學時數少,進度快。一般來說,新生的自控能力和理解能力較差,高中階段的學習非常忙碌而且辛苦,再加上大學階段的管理相對中學松弛,遠離家長,監管督促力度減小。一旦新生對基礎課程不感興趣,導致厭學,那么就會影響對大學整個階段的學習。通過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使學生加深對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的理解,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細致嚴謹的觀察力和良好的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從事學習和科研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2]。
針對大學一年級學生和學院開設各專業的現狀和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的特點,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的適應性,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能力和歸納總結所學知識等進行了討論。
1 適應教學發展,精選課程內容
新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的發展,教學的課程數量在增多,而且每門科學新的內容也在不斷的增加,但是各門課程的學時數卻大量減少,20世紀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學時數大約是100多學時,用一年的時間來開設,現在60~70學時,用半年的時間來開設。時間縮短了一半,而教學目標質量不能縮水。為了適應新的教學形勢的發展,教學內容的改革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關鍵,那么對課程內容需要重新選擇是首要的任務。
我們選取了浙江大學的無機與分析化學教材,根據實際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認為該教材量還是較大,如何將一些先進的內容以及基礎的知識在無機與分析化學教學中反映出來,這是科學發展的需要,也是拓寬學生知識面,增強能力的綜合教育素質的需要。所以對教材進行了調整和補充,如,反映現代化學等的內容進行專題討論和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增加了課程中知識的先進性,使教學內容更加有機地處理好了基本內容與拓展知識面的關系,達到了完成教學基本要求。另外,我們還采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了教學的信息量,將一些抽象的概念和靜態圖通過圖像,動畫等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無機與分析化學有個整體,全面認識,化抽象為具體。經過這樣教學內容上的調整和技術處理,無機與分析化學成為一門富有活力的基礎課程,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很受歡迎。
2 理論聯系實際,激發學生興趣
無機與分析化學作為基礎課程面向我校的五個專業,教學內容有共同的部分,如熱力學基本原理,化學事實以及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質。但是如果只講解共同的部分,沒有各專業的特色的內容,學生就會認為,無機與分析化學這門課程與他們的專業聯系不緊密,沒有必要開設,導致對學習沒有興趣,主動性很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根據不同的專業,講課的同時增加了與專業相關的內容,如對環境專業的學生,講解了重金屬在土壤里來源、遷移以及危害;臭氧在大氣中的作用;又如對生物專業的學生,講解了生物體中的重要元素。再如對食品專業的學生,講解了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同學感覺到大學的第一門基礎課內容就與自己的專業聯系這么緊密。知道了基礎課程的重要性,目前世界的科學關注點就在我們身邊。學好基礎課更好地為專業課的學習以及以后的研究方向提供可靠的保證。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基礎課程的興趣,主動性加強了。
3 注重歸納總結,改進教學方法
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的特點是內容多而亂,基本理論部分,化學事實多,各種理論多而且抽象,如原子結構:分子結構等很抽象,學生無法想象,給教學帶來困難;元素部分: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無規律可循,顯得內容繁瑣,學起來無味;定量分析部分:計算多、數據處理麻煩。我們把這些內容共性歸納,并有把它們結合起來。使物質結構原理,熱力學原理和動力學原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按下面模式來講解基本原理性質及其應用的關系(見圖1)。
這樣歸納起來,把顯得雜亂無章,互不聯系的內容聯系了,以物質結構,熱力學、動力學、四大化學平衡以及定量等基本理論作為出發點,從微觀到宏觀的學習,做到互相呼應,使傳統性的敘述性,以羅列性質反應現象為主題教學轉變為是說理性,推理性的教學,從而體現出這些基本原理對無機與分析化學物性質學習中的應用和指導作用,加深了學生對化合物性質及反應規律的理解和對基本原理的掌握,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按照上述模式,學生就可以自學,歸納和總結。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作用。
4 課堂內外并重,培養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邊過程,要樹立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教學關系不僅僅只體現在課堂上,應該貫穿課前、課上和課后各個教學環節。需要改變對傳統的課時和課程意義的認識,在課時和課程都不斷的改變時,要及時調整課下和課上的關系。要求教師在課下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好的教學設想和安排要有好的教學方法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在課下要認真思考如何備好課,為上課做好充分的準備,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做到課程內容非常熟悉;把握好課堂的時間分配和利用,攻克難點、突出重點,搞好基礎訓練和綜合訓練相結合,讓課堂幾十分鐘的效率到達最大化。
學生在課堂上單純地接受知識,是一種被動學習行為,這樣培養學生成為只會讀書本上的內容。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這樣的學生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如何讓學生在教學中也進行同步思考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我們認為在講述有關內容時提出一些思考,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例如,對于一個氧化還原反應來說,從理論上講都能設計出一個原電池,那么就可以問同學,我們日常生活里,存在哪些氧化還原反應呢?這些反應能設計原電池嗎?如能設計,能實際應用嗎?還有,對環境專業的學生在講解元素及化合物前,提出在同學們的身邊存在因元素或者化合物引起的環境問題嗎?這些問題不僅僅是思考課堂和課程需要講述的內容,還是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去積極思考,這樣同學們的熱情很高,興趣很大,對于培養學生有觀察思考的習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5 結語
無機與分析化學課程是大學一年級新生開設的一們基礎課程,作用確實是非常大,從課下準備和思考,到課堂教學明顯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但要講授必要的課堂知識,還要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況中找問題、善于思考。發現問題是培樣創新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到達具有創新能力的手段的基礎。觀察客觀世界、善于發現以及思想敏捷的人才能夠適應時代的需要。傳授基礎課程肩負著向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獨立研究能力的重任。要求學生勤思考問題還要講究方法,要從教學的實際出發,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里去思考,有些爭論問題要正確介紹和評價,有助于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并且要學習他人的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經驗。
總之,近年來我們在無機與分析化學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教改是一個系統工程,沒有固定的模式。在無機與分析化學教學中應堅持不懈地進行探索、實踐、檢驗、努力提高教學水平,為培養高素質人才而努力。
分析化學實驗在教師教學中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實驗內容與教學方法單一,所涉及的教學內容主要為驗證性實驗,內容簡單,方法單一,類似和重復性質的實驗課較多。例如:在絡合滴定實驗中天然水總硬度的測定;白云山中鈣鎂含量的測定以及蛋殼中鈣的測定就存在類似性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學生按照課本寫預習報告,教師板書講解實驗內容,考核時不能突顯學生實驗操作的技能,忽視了學生是實驗中的主體,從而影響了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的個性發展受到壓抑,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1.2學生學習中的特點
南寧學院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文理兼招,化學基礎參差不齊,經調查理科生化學基礎較好,大約五分之三的學生其化學基礎非常薄弱。筆者根據任教前的摸底調查和實際教學中,總結出學生在學習分析化學中存在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學習方法的轉變早期大學生幾乎都會記錄課堂所學內容,以備課后復習。而現代大學生課堂上習慣于在課本上做標注,多是聽和看,缺乏抄寫和演算的訓練,少了手中的“爛筆頭”,也就缺少了手腦并用的利用率,存在專業知識掌握不扎實現狀。二是計算推導能力弱;三是學習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元化(快餐化)與教師課堂上講授的生澀難懂的理論推導相比,他們更習慣于接受各類搜索引擎的答案;四是畫面感記憶能力強;五是實驗中照方抓藥,不善動腦。機械地照搬書本或教師演示的去做,而很少進行思考;六是本操作能力差,懶于動手。分析化學實驗中樣品的稱量及其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滴定與數據的讀取幾乎貫穿于所有的實驗中,學生應該熟練掌握。然而,在實驗課中部分學生卻不能正確地使用儀器和器皿,不能很好地規范實驗操作動作。例如:定容時轉移液體不用玻璃棒;不知什么情況給滴定管涂油;滴定管漏或堵時不知如何處理;怎樣正確讀取滴定管中液體的消耗數值。但不得不說現代大學生總體上個性張揚,樂于表現,目標明確,意識客觀。這樣的性格特點在大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帶給授課教師較大沖擊,應徹底改變以往填鴨式的教學習慣,注重因材施教,教學內容有的放矢,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1.3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所需技能脫節
部分高校教師存在教學內容與企業實際生產需求技能脫節的現象,如測定鐵礦石中的鐵含量的方法,很多教材中沿用重鉻酸鉀法進行實驗,而實際上因國家環保部門對污染較重的工礦企業對防污治污愈加重視,重鉻酸鉀法既要使用有害的重金屬鉻鹽,又要使用重金屬汞鹽。目前已采用了較環保的無汞法測鐵。
2分析化學實驗改革內容
2.1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
實驗內容的設計都是來源于當地當地工農業生產和校企合作單位質檢局檢測部門的實際檢驗需要。如在酸堿滴定學習中食醋中總酸的測定是食醋出廠檢測項目,在分光光度法學習中某品牌綠茶中茶多酚的含量測定是飲料出廠檢測項目。實驗教學內容案例一如下:許多罐頭食品在加工中為了防腐和貯藏,都要放入一定量的食鹽,而食鹽含量的多少,對罐頭食品的口味品質等有一定的影響。現從市場隨即挑選了些蔬菜類罐頭,肉、水產類罐頭,下面同學們來測定其食鹽含量。測定根據現行哪種國家標準?采用哪種測定法?需要哪些儀器?需準備哪些藥品?測定中需注意哪些環節?在學生初步確定上述任務所需內容后,用多媒體播放操作視頻及關鍵步驟圖片展示,之后學生自行協作挑選本次滴定所需藥品及儀器,自主協作完成沉滴定任務。在這個過程中可淡化學生因化學基礎差而學不好本課程的思想負擔,在任務驅動下,引導學生激發學習熱情,主動動手體會學習樂趣,提升解決問題能力。
2.2“全程參與,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
“全程參與,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就是讓學生自己準備儀器、試劑,自己采集樣品,自己獨立完成自行設計的實驗。實驗內容可以精選一些貼近日常生活的題目。如果汁中Vc含量的測定,白醋中醋酸含量的測定,葡萄糖酸鋅口服液中鋅含量的測定,以此來增加學生的興趣。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方案進行審查,合格后進入實驗室自行實驗,從試樣的采集,試劑的配制到儀器的操作,讓其參與到整個實驗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實驗結束后,指導教師總結點評。這樣以來,不僅調動了學生實驗的自主性,而且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實驗的積極性。
2.3注重國標法檢測在實踐教學中的應用
本人在近幾年教學別注重實用型實驗的考核,而實驗方法都是采用國標法。如食品營養與檢測專業使用國標法測定食醋中總酸,國標法測定火腿腸中亞硝酸鹽的測定等;工業環保與安全技術使用國標法測定化肥中氮氨含量,國標法測定洗發劑定型劑中溴化鈉的含量,國標法測定軟錳礦中的二氧化錳等等。據我校本專業已就業學生反饋,學生將學校所學能快速的應用于企業化學檢驗部門,深受企業單位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