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4 16:22:5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世界經濟熱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 熱動系統節能優化概述
熱動系統節能優化是綜合以熱動系統為全局研究優化對象,通過對系統優化和節能潛能分析,來研究探討整個熱動系統的改造方案和節能潛力大小,從總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分析研究熱動系統的各項節能措施,以求得到盡可能大的節能效果。在擬定或設計熱動系統時,若先對熱動系統進行全面綜合的分析,能夠從中發現缺陷,尋找最佳的優化改造方案,使系統在設計階段就達到熱經濟性最高的效果,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對電廠運行機組的熱動系統及其運行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處理,能發現熱動系統的結構缺陷,尋找各種改進措施,提供改造熱動系統的相關數據和資料,這是熱動系統節能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2 熱動系統節能技術的可行性
2.1電廠熱動系統節能屬于電廠節能減排工作的新研究領域,電廠熱動系統節能也是節能理論與節能技術相結合的新產物。在改造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對系統主機設備進行改造,僅需對相關結構進行添加備件或采用新技術來完成節能工作。廣泛開展熱動系統節能工作,對當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2.2對于新研發設計出來的熱能發電機組,可以在初始階段通過合理配套、優化布設來進行節能工作;而對于已經投入生產運作的發電機組,可通過節能診斷來監測能量損失,獲取能耗指數,相關數據的指導運行來進行優化改造,實現節能減排降耗的目的。
2.3熱動系統的節能工作在很長時間內并沒有得到重視。我國缺少一些完整的節能優化方面理論知識和優化工具;存在著熱動設計方面系統結構與連接方式不匹配的現象;因為運行操作和維護不當的原因,在系統運行過程中還會導致經濟性達不到標準要求。因此,熱動系統節能理論及節能技術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及充分的可行性。
3 系統節能分析與優化改進
3.1 鍋爐排煙余熱回收利用技術。發電廠排煙溫度都很高,裝有暖風器的鍋爐,排煙溫度可達二百攝氏度左右,排煙熱損失占鍋爐熱損的主要一部分,對此充分利用的話,可以節省一大部分能源。應用熱力系統節能理論,正確合理地利用余熱及其技術改造,將余熱通過特制節能器在熱力循環系統中回收利,從而降低排煙溫度,提高效率。該特制節能器是一種特殊連接的熱交換裝置。節能器連入熱動系統后能使排煙余熱直接利用于熱動循環,對資源充分利用。
3.2 化學補充水系統的節能技術。對于裝有抽凝式機組的發電廠,化學補充水進入熱動系統的方式通常有打入除氧器和打入凝汽器兩種。化學補充水打入凝汽器時,可以初步實現除氧效果。在凝汽器中加裝一套裝置,使得補充水以霧態形式進入凝汽器,可達到改善汽輪機真空、提高回熱經濟性、減少高位能蒸汽量效果,因此,能提高裝置的熱經濟性。
3.3 鍋爐排污水余熱回收利用技術。電廠的鍋爐排污率都很高,鍋爐排污系統采用單級排污系統,鍋爐連續排污經連續排污膨脹器擴容后回收少量的二次蒸汽熱量,排污熱水直接排放,鍋爐定期排污經定期膨脹器擴容降壓后直接排放,鍋爐連續排污和定期排污均存在余熱資源損失和水資源損失,并造成熱污染及水質污染。
3.4排污熱水應該被充分利用。通常采用熱力系統的連續排污擴容器來回收部分熱量,達到提高熱經濟性,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目的。如果態建模理論,將數學技術與模型預測方法想融合,運用到母管制供熱機組性能計算上,為供熱機組的運行管理節能降耗提供依據,可以提高電廠的整體熱經濟性。
3.5 廠用蒸汽系統改造技術。蒸汽系統改造技術是對原設計的蒸汽系統進行改造,充分利用系統蒸汽冷凝液的余熱,并代替了低壓蒸汽,該技術能節約大量低壓蒸汽并對冷凝液的余熱簡論堅持貨幣,完善外匯制試議巖溶地區橋梁樁基施工畢試議分子篩ZSM―23分子篩的合成在此基礎上再加裝一個排污冷卻器,擴容后的污水仍然可以被進一步充分利用,便可最大限度提高熱力系統的熱經濟性。
3.4 母管制給水系統的優化運行技術。運用相關技術,對母管制給水系統進行優化調度分配,采用動態建模理論,將數學技術與模型預測方法想融合,運用到母管制供熱機組性能計算上,為供熱機組的運行管理節能降耗提供依據,可以提高電廠的整體熱經濟性。
3.5 廠用蒸汽系統改造技術。蒸汽系統改造技術是對原設計的蒸汽系統進行改造,充分利用系統蒸汽冷凝液的余熱,并代替了低壓蒸汽,該技術能節約大量低壓蒸汽并對冷凝液的余熱進行合理利用,有效降低低壓蒸汽使用及能量消耗,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3.6 供熱蒸汽過熱度的合理利用技術。電廠通常采用噴水減溫的方式,通過將高熱能降低為低熱能的行為的方法,將過熱蒸汽降為微過熱蒸汽送給熱用戶,產生浪費。供熱蒸汽過熱度的工作原理是將供熱蒸汽過熱度的熱量通過特殊裝置不斷的加入熱力系統,使其在汽輪機中做功,完成了過熱度熱量的利用和轉換。獲得能量級的作功,達到了節約燃料的目的。
合理的利用過熱度能獲得大量的經濟效益,它既可以使凝汽機組的循環熱效率提高,又能使背壓機多排汽,產生多發電、多進汽的良好效果。
4 火電廠熱動系統節能優化技術潛力
熱動系統的節能是通過對系統進行監測診斷和優化分析,采用改進系統結構和連接方式的方法,提高運行水平,在提高電廠經濟型節約成本的同時,又保護了環境,避免了環境污染,對可持續發展戰略有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熱動系統的節能,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實現節能目標。對熱力系統優化過程中,一般不需要對系統主設備進行改造,通常是通過系統切換和運行方式的調整便能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因此,火電廠熱力系統節能具有巨大潛力。
總之,電廠熱動系統節能是電廠工作的新興領域,火力發電廠熱動系統節能潛力大,經濟效果顯著能有效降低電廠生產成本,提高利潤。大力提倡和推廣電廠熱動系統節能技術,廣泛開展熱力系統節能工作,對當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一是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擴大內需。中國政府推出了以財政支出帶動社會投資,總額達4萬億元的兩年計劃,規模相當于2007年中國GDP的16%。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村民生工程、鐵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建設和地震災后恢復重建。中國政府還推出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一年可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我們還大幅度降息和增加銀行體系流動性,出臺了一系列金融措施。
二是大范圍實施產業調整振興計劃。我們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制定汽車、鋼鐵等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我們采取經濟和技術的措施,大力推進節能減排,推進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資源配置效率。我們鼓勵和支持企業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開發適銷對路產品。
三是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機的根本力量。每一場大的危機常常伴隨一場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經濟的復蘇,都離不開技術創新。我們加快實施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特別是核心電子器件、核能開發利用、高檔數控機床等16個重大專項,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為中國經濟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推動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就是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創造新的社會需求,催生新一輪的經濟繁榮。
四是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失業保險金和工傷保險金標準,提高城鄉低保、農村五保等保障水平。積極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力爭用三年時間基本建成覆蓋全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我們堅持優先發展教育,正在制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我們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重點解決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就業問題。開辟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
我們采取這些措施,把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振興產業、加強科技支撐、強化社會保障結合起來,把拉動經濟增長和改善民生、增加就業結合起來,把克服當前困難和促進長遠發展結合起來。這樣做,有利于中國的發展,也將給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企業帶來巨大的商機。
這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留給世人的思考是沉重的。它警示人們,對現行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理論,應該進行深刻的反思。
中圖分類號:P618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為徹底解決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市的大氣污染問題,2012年至2013年,烏魯木齊市大規模實施“煤改氣”,兩年完成投資151億元,首先對全市所有燃煤鍋爐實施天然氣改造,然后對城市周邊電廠實施熱電聯產區域天然氣供熱替代項目,實現了全市天然氣供暖比重達100%,改造規模和建設速度創造了全國清潔能源改造的新典范。但隨“氣化”實現后,城市供熱價格卻未進行調整,燃氣供熱運行成本大大增加,導致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勢在必行。本文對2013年烏魯木齊市實施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取得的顯著節能降耗成效進行介紹和分析,希望對供熱行業的節能降耗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鑒。
1、2013年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概況
2013年,烏魯木齊市組織35家大型集中供熱企業實施了3000萬平方米的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改造480余座換熱站,涉及居民近30萬戶。節能降耗效果明顯,烏魯木齊市供熱行業的單位面積天然氣耗量由2012年的17立方米/平方米降至2013年的15.55立方米/平方米。
2 、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的經驗
2.1做好建筑現狀調查和能耗統計
在工程實施之前,烏魯木齊完成了對既有居住建筑的建成年代、結構形式、室內供熱系統狀況等基本信息的調查、統計,掌握了既有居住建筑的采暖能耗現狀。
2.2精細摸排供熱系統現狀
烏魯木齊市根據既有居住建筑的統計信息,確定重點改造區域及項目后,立即著手進行供熱系統的摸底調查工作,即對熱源、換熱站和室外供熱管網的自動化程度、設備設施信息和基本參數進行統計,為后續的施工圖紙設計和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提供依據。
2.3確定實施主體
烏魯木齊市一是堅持政府主導原則,制定鼓勵性政策,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加強考核;二是堅持供熱單位實施主體的原則。供熱單位是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和收費改革的實施主體,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工作要求,以供熱計量改造為切入點,積極開展供熱系統節能和改善居民采暖舒適度工作,實行按供熱計量收費。
2.4編制改造技術方案
烏魯木齊市經過多次專家論證和實地調研,最終確定了采用“通斷時間面積法”的改造方式,通過實施分戶供熱計量改造、二次管網水力平衡改造、換熱站內水泵變頻及加裝氣候補償裝置等措施,達到對用戶用熱“可調、可控、可計量”的目標。同時,為確保供熱計量改造后能夠實現用戶和供熱單位節能節費的目的,熱計量改造必須以熱源或換熱站為單位,對其供熱范圍內的所有建筑同步實施改造,在確保用戶供熱質量的前提下,使系統滿足變流量運行和管網平衡,建立了“計量不是目的,通過計量及節能手段節能才是目標”的基本原則。
2.5設定設備技術參數要求
供熱計量改造是一項系統性的綜合節能改造,改造內容包括室內供熱系統計量及溫控改造、熱源及供熱管網熱平衡改造,涉及設備的種類、型號繁多。因此,烏魯木齊市對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涉及的供熱計量裝置、數據采集系統、室內溫控器、電動閥門控制器和信號傳輸等等設備參數進行了詳實的規定和要求,確保設備質量。
2.6宣傳培訓
為保障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順利實施,烏魯木齊市以開展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可以有效降低采暖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室內熱環境質量,促進居民行為節能,實施建筑節能目標為宣傳亮點,通過輿論媒體進行積極宣傳,使得居住住戶知道為什么要熱計量,熱計量有什么好處,營造節能氛圍。同時,對承擔改造任務的各供熱單位,從技術方案、實施方案、資金撥付、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質量保障等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培訓,使得供熱單位明白怎么干,怎么干好。
2.7項目施工
2013年烏魯木齊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供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量非常巨大,涉及居民、物業、電業等等多個部門,施工過程中需要協調處理的問題多、繁、雜。因此,烏魯木齊市城市供熱管理部門一是組織專業能力、協調能力強的業務骨干為熱計量施工進行指導和協調;二是發揮供熱企業實施主體的作用,引導供熱企業用心、用力組織實施。
3 、結語
2013-2014年度采暖期,烏魯木齊市各供熱單位依據每個住戶的室溫、供回水溫度、樓棟用熱量等數據,按照“低保高控”的原則對樓棟和熱網的供熱量進行實時控制,實現按需供熱,達到節能的目標。通過一個采暖期的運行,實施供熱計量改造的小區,平均能耗較上個采暖期下降20%左右,排除室外天氣影響,供熱單位綜合能耗降低8-12%,基本達到改造預期目標。
通過既有建筑熱計量改造的實施,使供熱單位實現了從熱能生產、輸配、到用戶終端各環節的完整計量,能源的使用得到了有效監控。再配合熱源鍋爐群控、一次網分布式變頻、氣候補償等自動化調控手段,智能熱網的雛形已在烏魯木齊市供熱行業基本形成。過去那種“看天燒火”、“冷熱不均”的供熱方式正在被“按需供熱”、“均衡輸配”、“高效運行”和“精細化管理”所代替。
1.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觀點
例如我在教學中結合上兩次重大世界經濟危機的史實來幫助學生理解經濟決定政治。上一次世界經濟危機華爾街股市崩潰引發世界經濟大蕭條,歐洲多國經濟步履維艱,國內矛盾日益尖銳,平民暴亂不斷,各國政府內閣動蕩。例如法國從1929年11月塔迪厄第一次組閣到1935年5月議會選舉,法國共更換了8屆內閣,都因無力應付經濟危機先后下臺,每屆平均任期不到4個月。如今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美債務屢創新高,美元出現了信任危機,歐盟也爆發債務危機,歐元面臨破產的挑戰,世界經濟衰退再次爆發。西班牙、希臘、意大利更換總理,日本首相走馬燈似的換人,法國的總統因為危機的爆發沒能連任……
2.世界不是孤立的,歷史事件的發生是有其內在聯系的,讓學生發掘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
上一次經濟危機后,主要國家政府動蕩之外,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人民也掀起了反對帝國主義轉嫁危機的斗爭,出現了新的反帝。經濟危機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關稅戰、傾銷戰和貨幣戰導致資本主義世界的不斷分化,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1933年6月,66個國家在倫敦召開世界經濟會議,試圖穩定貨幣,實行關稅休戰,結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團之間的對立越來越尖銳。在資源戰日益激化的情況下,資源自給率較低、金融力量相對薄弱的德、日、意逐漸相互靠攏,形成了法西斯集團;而壟斷了國際市場、資源相對雄厚的英、美、法面臨著法西斯國家的爭奪,逐漸捐棄前嫌,于1936年秋分別簽證了《三國貨幣穩定協定》和《三國黃金協定》,一定程度上調節了三國之間的經濟矛盾。兩種不同類型的帝國主義國家在經濟上的分化對立和重新組合,為以后兩大政治軍事集團的形成鋪墊了道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伏筆。
如今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歐美出現債務危機。歐美貿易保護主義再次抬頭。美國是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到處推行霸權,在石油美元的現有世界經濟游戲規則下。中東成為了各種利益矛盾的交織中心。中東有著豐富的石油。中東經歷五次戰爭,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矛盾一直不可調和,世仇將是戰爭的種子,一旦溫度、濕度合適就會破殼而出。在歐美發生經濟危機之后,為了緩解危機,歐美列強說一套做一套,開始帶著偽善的面具,策劃和支持阿拉伯之春,從中漁利,發動戰爭掠奪財富,控制伊拉克,捅死卡扎菲。美國航母戰斗群海灣集結,現在利劍出鞘直指俄羅斯的戰略支點敘利亞和伊朗。
德國二戰后的今天再次躍居歐盟老大,中國經濟穩步前行,在逐步推行人民幣國際化,擺脫美元的束縛。日韓菲越強占的東海南海,并不斷挑起事端。日本和二戰時的德國驚人的一致,當時的德國奮力疾呼要和平不要戰爭,背后違反凡爾賽和約瘋狂發展軍備。日本現在大講中國,違反條約積極壯大軍事力量,已有航母數艘。日本已經認清美國終極目標。日本擴軍的目的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劍指我中華民族。
當今世界依然有兩大政治組織北約和上合,而比約為主導的對敘利亞的制裁在聯合國遭到了上合中的俄羅斯和中國反對票。
3.讓學生提高自主思考能力
經濟危機是戰爭的根源,而戰爭是解決矛盾的終極手段。二戰本質上是經濟危機后各國力量對比變化后,國際關系體系與之不匹配。最終導致了二戰的發生。也許像二戰那樣的戰爭是沒人能預測到的。但是歷史有驚人的相似。第三次世界大戰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突然以人們不可想象的情況下發生呢?畢竟自華爾街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衰退再次爆發。美歐不甘心自己的衰落,依然要維持自己的石油和美元霸權,為了維護自己的奢華生活不斷對發展中國家進行掠奪,世界的矛盾不斷的激化。最終會通過什么方式解決,我讓學生要有自主的思考能力,要通過歷史不斷提高思考和判斷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4;F11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29-0136-02
世界經濟概論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在修完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后的必修課程,在課程體系中占據重要位置。筆者結合幾年的教學工作心得,對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教學方法進行初步探討。
一、世界經濟概論課教學法的重要性
世界經濟概論從國別經濟、國際經濟聯系和世界經濟整體三大方面,考察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和轉軌國家運行模式和發展趨勢,研究國際貿易、國際資本流動及國際貨幣體系的前沿理論,探討世界經濟運行規律和發展趨勢。通過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世界經濟發展中的面臨的新形勢和需要解決的若干重大問題,能夠在日后的工作中提供合理建議。
世界經濟概論是門綜合性課程,每部分涉及的理論非常豐富,相關問題也較多。但課程涉及內容過廣,使得課程顯得面面俱到;而對相關理論和問題的介紹較為簡單,容易使學生產生淺嘗輒止的感覺。
二、世界經濟概論課程的教法改進探索
(一)適時擴充學生知識面
世界經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教材的出版往往與當前經濟大環境滯后若干年,較為陳舊。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不能照本宣科,應注重及時補充新訊息。在講授“區域經濟一體化及其發展”一章時,課本中并無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相關知識。由于煙臺作為環渤海中心城市和東北亞重要城市,具有建立中日韓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的優勢。日本的三菱、本田和豐田等,韓國大宇、LG、現代、斗山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煙臺,學生有很多實習機會與就業選擇。因此,學生們很渴望從課堂上了解中日韓自由貿易區的相關知識。教師及時補充該方面的知識,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對知識的渴求,還有助于學生日后讀研出國或工作。
(二)采用案例教學,注重先修、后修課程的關聯
世界經濟概論是門大雜燴的課程,很多先修課程都會從某一角度對其側重介紹。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有意識的引用上述課程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授匯率一節時,教師可以就當前人民幣匯率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美國逼迫日元升值,簽訂廣場協議,造成日本20世紀90年代十多年的經濟衰退,而為什么同樣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逼迫西德馬克大幅升值,卻沒有見到德國經濟增長緩慢?在講授貿易保護這一章時,教師可以就當前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反補貼貿易爭端,深入分析中國成為全球受貿易保護措施傷害最重的國家的原因。
(三)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
當前,較多學校采取多媒體教學,教師易在制作課件時堆滿文字,授課時基本不使用粉筆,念課件即可,學生興趣不高。教師應充分利用先進多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圖片添加到課件中;遇到重點問題,擴展開來詳細講解。否則,學生容易感覺上課是在走馬觀花看電影,不重視該課程的學習。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在課堂上沒時間播放的與教學相關的視頻、網頁、電子版圖書等學習素材,發到網絡教學平臺或公共郵箱,供學生課后觀賞和閱讀,增加學生的知識面,滿足求知欲強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教師設定討論題目,鼓勵學生通過留言方式提交自己的獨到見解。這種互動交流,既拉近師生關系、促進學術交流,又提高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
(四)教師講授與學生分組討論并舉
傳統的授課方式是教師在講臺上列舉經濟問題,進行分析后,給出結論。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本身即在應付課堂工作,造成學生單向接收信息,注意力差。教師應根據教學活動的安排,將學生進行分組,布置討論的題目,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查閱資料,制作PPT,撰寫發言稿,使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而不是教師自講自聽。不能將分組討論簡單地理解成分組上臺匯報,造成臺上只顧著念,臺下無心聽。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和其他同學可提出問題,參與探討,最后教師進行適當分析點評。這樣,既可以使下組討論的學生吸取經驗教訓,又可以使學生對討論的問題有更層次的理解和把握。
(五)緊密聯系中國實際情況
講授《世界經濟概論》課程時,雖然課本中各章內容相互獨立,但教師應適當聯系中國經濟和社會的實際情況,使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了解社會,看清楚中國在世界經濟中所處的位置。如講美債、歐債危機章節時,最好對比一下中國的國債相關情況,提高學生的民族自信心;講日本經濟章節時,從經濟擴展到政治熱點問題,探討民眾表達反日愛國情緒時,打砸日貨不可取,破壞公民的私有財產,影響中國的形象,應理國;講科技進步章節時,重點介紹中國的航空母艦、神舟系列載人宇宙飛船等,樹立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改變考核方式
《世界經濟概論》課程傳統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論文為主,論文成績通常占總成績的70%,甚至80%,平日成績以考勤和作業為主,占30%,甚至更少。它不能了解學生平日學習狀況,容易助長學生抄襲網上現成論文,而一般學校又無法提供給教師免費的學術不端檢測系統進行甄別,造成學生對最終成績存在爭議。應在平時布置需獨立思考、開闊思維的作業;應以分組討論的方式來考核學生的臨場發揮和口頭表達的能力,組長應注明組員在前期準備中的分工和相應負責的部分。應通過考勤情況來檢查學生的學習態度,如果學生對該課程興趣濃厚、參與意識強,考勤就可適當減少。期末應采取開卷考試的形式,通過開放式的論述題考察學生的活學活用能力。
結語
筆者已經在授課過程中,結合學科特點,對學生因材施教,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該課程的魅力,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對這門課的教學內容、方式上的進一步改進上,我們還將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韋倩青.《世界經濟概論》教學方法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5).
[2] 時宏遠.《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改革芻議[J].理論觀察,2013,(6).
[3] 管延芳.《世界經濟概論》課堂教學方法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08,(4).
Discussion abou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the cours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the world economy
ZHU Jie
為了達到人才培養的目標,必須遵循經濟科學的教學規律,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合理安排必修、選修課的比例。根據我校經濟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課程體系主要以專業教育模塊為主,專業教育模塊包括了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程、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專業基礎課程囊括了國家教育部所要求的經濟學專業特有的基礎課程。專業必修課的設置是加強學生在相關學科領域的理論基礎和知識深度,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專業特色,使其成為高素質的復合性人才。專業選修課是學生在完成專業必修課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特點和興趣在專業上繼續延伸和拓展,進一步提高在經濟學相關領域的知識儲備,為實施專業教育實踐訓練即學生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打下良好的基礎。專業教育的整體規劃體現了加強學生理論基礎培養同時不斷為學生拓寬視野的課程建設思路,但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隨著學科發展適時添加新的教學內容,并以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為教學目的。
二、經濟學專業必修課創新教育思路的必要性
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程是為提高學生的分析和解決現實經濟問題能力而設置,因此專業必修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教育思路對于學生能力的培養起到相當重要的作用。
專業必修課程是經濟學專業所特有的在自身特定學科領域向縱深發展的專業化課程,包括經濟學說史、發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世界經濟學等課程。在專業必修課教學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創新不足,只一味地填鴨式灌輸,忽略了學生的反應,而削弱了教學效果。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教師照本宣科或是學生被動式的學習都不能取得良好效果,而且被動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種接受式教學中被抹殺。要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應加強經濟學專業必修課的教學教育創新。
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教學過程面臨兩個問題:第一,世界經濟學課程在教學環節中不設置實踐性環節,因此課程體系以學科的邏輯順序進行設置,但目前學術界對世界經濟學的理論體系仍未形成統一的認識。第二,作為一門交叉學科,世界經濟學某些教學內容與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重復。學生可能已修讀了與其具有交叉內容的相關課程,如在教學過程中再重復講授,學生很難提起興趣。因此如何建立本門課程的理論體系和教學內容體系,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思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專業必修課實施創新教育的具體做法
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存在著重教有余,重學不足;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有余,創新不足的缺陷,而要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經濟學專業必修課應在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考核等方面實施創新教育,下文仍以世界經濟學課程為例進行說明。
(一)課程體系的創新
首先,課程體系的設置對課程而言至關重要,同時也是高校教學創新的一個核心問題。世界經濟學學科歷史較短,課程體系不強,與國際貿易等諸多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也尚未形成固定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對象。因此教師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就應針對經濟學專業學生及時代特點進行創新。世界經濟不是各國國民經濟的簡單總和,而是一個在國民經濟(以及其他世界經濟行為主體)基礎上由國民經濟密切聯系而形成的世界規模的有機體,這一點國內外學術界已經達成了共識。因此世界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不是割裂的國別經濟,而是相互聯系的經濟整體。從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建立該學科的體系,即以國際化—全球化—一體化為主線研究世界經濟的發展規律,這樣可能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學性。這種設置形式既符合邏輯思維方式便于學生把握教學思路,又符合該課程是現實性較強的專業必修課的特點,可以將現實的熱點問題穿插于課程中進行探討。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教學內容是課程的核心,具有較完整教學體系的課程在內容創新上相對較難。針對世界經濟學到目前為止沒有完整的教學體系這一特點,整理、歸納己有教材在教學內容上的共同點,探索教學內容的發展趨勢,從而建立比較完整的教學體系,是教學內容創新的重要方面。由于世界經濟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其教學內容應該反映當代世界經濟的新發展、新變化,其研究對象是動態的而非靜態的。作為發展中的學科,新事物和新現象不斷出現,而世界經濟學的教材更新速度難以緊跟實際情況的變化,所以在講授該課程時,如果僅僅是照本宣科,就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世界經濟學課程教學在選定教材的基礎上,教師無須按教材內容一一講解,可以采用專題式的講授。可以根據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就世界經濟的研究對象和學生關心的熱點問題設計專題,既可以介紹教材中所提及的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相關原理,同時又聯系經濟實際,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避免出現與交叉學科教學內容重復的問題。但教師在授課時也應有意識地引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等各學科的知識來深入分析問題,使世界經濟的教學內容更豐富,也更具有理論深度。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
教師應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學生能力的培養者。教學方法的創新要使學生真正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學有所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要拓寬學生思路,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課程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既是熱點又結合中國實際的問題組織課堂討論。具體操作方法是讓學生自由組成討論小組,選擇不同問題通過課后的資料收集,撰寫小論文,然后每小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發言,其他學生可以對其發言進行提問,由發言者進行回答,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通常用2-3個課時的時間。通過這些討論發言,提高學生的搜集資料、分析解決問題、口頭表達和組織能力。這種講解和討論的方式使學生既加深了對世界經濟基本理論的理解,也對中國經濟問題給予很大的關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教師也可以從中吸取大量的信息,學生的某些觀點推陳出新,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得到提高,起到教學相長的效果。
同時教師應注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世界經濟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變化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科理論發展動態,以多媒體課件作輔助,適時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征求學生的意見和建議,針對學生想學習的課外知識,教師可根據情況適當添加到多媒體課件中。
經濟減速在所難免
近年來,世界石油價格上漲、全球經濟失衡與發達國家的房地產泡沫一直是人們擔心的全球經濟隱患。從2006年開始,其負面影響已經逐漸顯現。為抑制通貨膨脹風險,日本、歐元區和美國一樣,走上了升息之路;市場對美元的信心變得越來越脆弱,美元匯率的調整壓力越來越大;房地產市場的走弱已經威脅到美國經濟增長的勢頭。但由于這些影響才剛剛顯現,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周期顯示出了非同步性,所以2006年全球經濟仍然能夠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進入2007年,全球經濟隱患的負面影響將會加大,經濟減速將在所難免。
2007年世界經濟黃皮書認為,未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風險仍然集中在油價、全球經濟失衡與房地產泡沫領域。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發達國家如何協調來自不同領域的沖擊。石油價格如果繼續維持在高位,由此引發的通貨膨脹壓力將成為各國貨幣政策的首要關注目標;繼續實施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存在刺激房地產泡沫崩潰的隱患,這一點在美國經濟中表現得尤為突出;日本與歐元區繼續升息還將縮小與美國之間的利差,這對國際資本流向與美元匯率會產生負面沖擊;受國際資本流向變化與全球經濟失衡的制約,美元匯率大幅貶值的風險又會對日本和歐元區經濟的復蘇(進而是全球經濟增長)構成沖擊。
“痼疾”治療難樂觀
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世界經濟政治研究所副所長李向陽認為,2007年全球經濟的減速程度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石油價格的走勢。2006年石油價格曾創下歷史高點,目前仍處高位,前景不容樂觀。推動油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包括石油生產國、石油公司和發達國家政府。過去幾年間,三者利益具有一致性,都想從石油價格上漲中獲利。但2006年發達國家政府尤其是美國政府,已明顯對高油價采取了抵制或反對的態度,包括對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一些抵制性措施,對美國國內石油公司的限制,甚至通過司法方面的調查試圖遏制油價繼續上漲。但另外兩方勢力仍然非常強大,并通過減產等措施試圖把價格維持在每桶60美元的高位。
2008年,中國的城市化水平剛剛達到45.7%,僅接近于2001年世界中低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這是差距,也意味著巨大的發展潛力。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里茨曾經說過,未來世界經濟發展有兩大動力,一個是以美國高技術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另一個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這是他從多次訪問中國的所見所聞中得出的結論。根據世界經驗,城市化程度達到70%左右才能保持基本穩定,我們中國還有20多個百分點的差距。如果一年增加一個百分點,城市化進程就會創造出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拉動中國經濟增長20多年。 我們要清醒認識到中國自己的發展階段,加速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改造傳統農業和工業,加速發展服務業,促進大量農民轉到城市和非農產業,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這是我們巨大的投資需求來源。
其次,中國的消費需求潛力同樣巨大,消費結構正處于全面提高小康水平的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的頭20年,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由貧困進入到溫飽,再由溫飽跨越到了初步小康階段。到2020年,中國要建設成為全面小康社會,這時候老百姓消費升級的熱點主要是改善居住、出行和交往的條件,包括購車、買房、買手機、當互聯網用戶等。
美國不斷增加的巨額財政和經常項目赤字可能引發美元匯率進一步走低,是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又一嚴峻挑戰。經濟學家們認為,由于美國的經常項目逆差過于龐大,即使美國有序地降低經常項目逆差,也將導致美國經濟增長放慢,特別是在其他地區經濟增長沒有加快的情況下更是如此。美元疲軟促進了美元低息債券資金、高息貨幣資金以及股市資金轉向石油期貨市場,資金向傳統的資源能源品集中,在今年表現得非常突出。從世界經濟增長的持續性、穩定性和金融安全的角度考慮,高油價弱美元對經濟的負面作用更值得重視。尋找新的價格支點成為影響2005年世界經濟增長的最關鍵因素。
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主要在實體經濟領域,由于外需急劇收縮,使中國的對外貿易明顯下降,產能過剩問題凸顯,企業效益下滑,就業壓力增大。危機發生后,中國政府實行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實施了促進經濟增長的一攬子計劃。擴大公共投資規模,出臺4萬億新增投資計劃;鼓勵居民消費,培育家電、汽車、住房等消費熱點,汽車銷售量已連續5個月居世界第一位;制定了若干重要產業調整振興規劃,促進結構調整;加強改善民生的投入,今明兩年投資4000億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設,今后3年政府投資8500億元用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穩定出口市場,盡可能減少外需萎縮帶來的不利影響。目前,中國采取的政策措施已初見成效,但仍面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是穩定外需短期內難見大的成效,內需擴張還無法彌補出口下降的影響,服務業發展相對緩慢,缺乏為農民和中小企業服務的金融體系,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比較突出,經濟回升的基礎有待進一步夯實。
從全球和中國的情況看,危機總體趨穩,世界經濟正處于低位震蕩的時期。為了避免上世紀大蕭條時期和九十年代日本經濟的覆轍,防止剛出現的復蘇嫩芽夭折,國際社會應該凝聚共識,穩定并繼續推進前一時期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前功盡棄、功虧一簣。當然,對可能預后不怠的政策,如美國定量寬松的貨幣政策,應當審慎和節制地使用。我相信,應對危機的政策將是今后兩天交流的主要議題。
這場危機暴露出傳統發展模式和經濟體系中的深層次矛盾。隨著形勢的變化,世界經濟將突破舊有的秩序和格局,傳統的國際分工、經濟結構、發展方式、治理模式都會面臨新的變化。這就需要立足當前,著眼于解決后危機時代更為復雜的中長期問題和深層次矛盾,積極開展前瞻性研究,提出富有遠見卓識的標本兼治之策,從根本上防止這樣的災難重演,推動形成和諧穩定的世界經濟新秩序。我認為,以下問題值得智庫同仁研究思考。
第一。穩步推進國際金融體系改革。今年G20峰會對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形成了一些共識,現在的關鍵是要提出切實可行的方案,并落到實處。國際社會應當共同推動完善金融監管機制,制定普遍接受的監管標準和規范,加強信息披露,對可能產生的系統性風險進行跟蹤、監測和及時的干預。國際貨幣體系應當向穩定、可預期、多元化方向改革。但是,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框架難以在短期內有大的變動,“你的貨幣”容易成為“我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應當設計出一種機制,保持儲備貨幣幣值穩定,加強對主要儲備貨幣發行國金融風險必要的監督,對財政赤字和經常項目赤字占GDP的比重有所約束,促其幣值穩定。為維護區域金融穩定,提倡加強區域貨幣合作,充分發揮雙邊貨幣互換協議的作用,擴大互換額度和簽約國范圍。在東亞地區,應當加快清邁倡議多邊化進程,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增強這一地區抵御金融風險的能力。
第二,促進世界經濟結構調整。金融危機的深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球儲蓄與消費關系的失調。美國多年經常保持巨額貿易赤字和財政赤字,居民大量借貸,寅吃卯糧,這種低儲蓄、高消費的發展模式難以為繼。以新興經濟體為代表的高儲蓄國家,外匯儲備和外貿依存度往往較高,易受金融風險的沖擊。這種全球“消費―儲蓄”模式,很大程度上受各國經濟實力、文化傳統、人口結構的影響,改變這種模式絕非一年半載就可能實現。當前,可以從發揮各自優勢、調整貿易結構人手。發達國家增加技術、服務和高端產品出口,減少經常項目赤字;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促進他們的工業化和城市化。發展中國家注重改善民生,擴大內部需求,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改善投資環境,吸納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轉移。努力實現雙向互動、互補、互贏,逐步促進消費儲蓄結構的調整。
第三。堅持經濟全球化方向。國際貿易和投資一直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隨著全球市場萎縮、就業下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開始抬頭。這種做法既損人也不利己,反而加劇了貿易摩擦和投資爭端。危機以來,全球反傾銷總數同比增長了40%。雖然危機中出現了“去全球化”的聲音,但全球化的方向不可逆轉。各經濟體對市場的管制應當堅持開放透明、非歧視的原則,并接受各方面監督;在對外資進入的審查中,應當避免受政治因素的影響,盡可能減少對企業并購等市場行為的干預;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嚴格限制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的壟斷經營。國際社會應當繼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維護多邊談判授權,堅持已經取得的談判成果和模式,靈活務實地解決遺留問題,推動談判早日達成協議。現在,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危機最大的受害者。國際社會在減少貧困、縮小南北差距方面取得的進步,有可能煙消云散,甚至出現逆轉。實現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發達國家應當進一步改善發展中國家發展的外部環境,恪守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和減債承諾,避免因金融危機使其陷入更深的困境。
第四,推進經濟綠色復蘇。當今世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技術取得了很大進展,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技術正孕育著新的突破,發達國家應當慷慨地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使之盡快實用化、商業化,形成新的產業亮點。發展中國家要解決面臨的困難,很可能在復
蘇中重復過度消耗資源、破壞環境的發展模式。沒有發展中國家的綠色復蘇,世界經濟的綠色復蘇是不可能實現的。國際社會應當在共享先進的綠色技術方面建立相應的合作機制,促進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支持。為增強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即將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應當按照巴厘路線圖的要求,就加強公約和議定書的長期、有效和持續實施達成一項強有力的制度安排。當然,實現綠色復蘇從根本上講要靠“長期投資”,主要是人力資本的投入,也包括科學技術、環境保護、社會保障、扶貧等領域的投入,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這種投資有別于短期的金融投機,是實現全球經濟長期穩定和增長所必需。
縱觀歷史,政治、經濟、軍事上的重大決策背后,往往都活躍著一批智者的身影。近代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更為紛繁復雜、瞬息萬變,正確的決策越來越離不開科學、系統的研判與謀劃。各國智庫是具有政策影響力的咨詢服務機構,匯聚了各學科、各領域的知識精英。目前全球共有智庫5000多家,在解決關系人類生存和發展、全球和地區安全、國際熱點焦點等問題上,都貢獻出了寶貴的智慧。
中國政府十分重視發揮智庫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形成了多種類型的智庫,在改革和發展中提出了很多富有創見的政策建議,部分機構和專家直接參與了政策研究制定。近年來,中國智庫與國際智庫的交流日益廣泛,合作更為務實,共同語言日漸增多。特別是本次峰會,使我們有機會分享來自全球智庫同仁的有益經驗。我相信,這對于推動中國智庫的發展一定會發揮積極作用。
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是對決策者的嚴峻挑戰,也是對人類智慧的考驗。智庫應當發揮知識高度密集、善于運籌謀劃的優勢,加強事關全球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研究,在引領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實現綠色復蘇中發揮更大作用。
首先。應對金融危機需要智庫提供更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提出危機解決方案是智庫義不容辭的責任。在金融危機中,由于各經濟體情況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受到的傷害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智庫對危機進行多維度、多視角的研究,在防止危機深化、防范“次生災害”等方面,形成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應對方案,為政府和企業出謀劃策,以盡可能縮短危機持續的時間。
第二,科學制定公共政策要求智庫發揮更大的影響力。現代社會的公共決策越來越趨向理性和科學,對日益復雜的經濟社會問題,需要提高智庫對決策的參與度。智庫應當開展公正獨立、客觀全面的分析研究,為決策者提供有價值的報告和建議。同時,智庫應主動加強同政府、企業、公眾的聯系與溝通,搭建暢通互動平臺,爭取獲得決策者的認同和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