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5:50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工程造價未來職業規劃,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偏重共性發展,輕視個性培養。在獨立學院中,學生工作過多依賴于制度和紀律,此結果必然導致偏向重視整體,而輕個體的培養。例如,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管理的過嚴,生活和學習方面的引導較制度和單一化。大多數學生是以理論知識接受為主,而缺乏專業技能和實踐動手能力。長遠來看,學生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將大受影響,其結果使得學生在未來的突發事件面前缺乏及時的應對能力,在工作崗位上表現平平,缺乏創新和靈活處理的能力。
(3)學生構成有特點,心理較難把握。獨立學院與一般高校相比,學生生源比較有特點,部分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容易遇到小問題便激化升級矛盾,給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較大的難題。在學生心理方面,雖然錄取線在本科層次,但分數相對較低且學費昂貴,學生會存在心理落差。在學業上,學生大多不愿主動與老師交流,生活和課外指導也很少與輔導員溝通,使學院在學生管理工作中難以準確的把握他們的心理狀態。
(4)學工隊伍建設需加強,工作成效待提升。獨立學院對學生管理工作隊伍建設程度不夠,進而導致獨立學院的管理工作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專業素質結構、年齡、性別比例和學歷職稱層次存在不匹配狀況。學生管理隊伍方面存在的問題,使獨立學院的學生工作效率受到制約,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學院進步。
2獨立學院的學生群體特征
2.1獨立學院學生優勢部分
(1)工程造價專業屬于工科,選讀本專業的學生基礎扎實、學習能力較突出,知識汲取吸收快。雖然獨立學院學生的入學成績總體比一般本科學生稍低一些,但依然有大部分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他們在入學后,自己在學業上不甘落后,學習目標明確、勤奮努力,并取得優異的成績。隨著建筑行業形勢的嚴峻現象,他們會敏銳的對專業前景、未來就業等因素有些擔憂,開始密切關注行業動態和就業趨向。
(2)個性特征明顯、綜合素質較高。獨立學院學生家庭條件一般都較好,家長比較重視學生綜合素質方面的培養,使學生具有思想活躍、動手能力突出、創造力強等特點。在學院各項活動的開展上,他們積極投入,能涌現出大批具有才藝和技能的同學,為學院內課余文化的豐富做出很大貢獻。
(3)學生社會活動能力較強,重視社會實踐,善于利用社會資源。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頭腦靈活,重視社會實踐,善于走出校園,尋求和借助社會力量開展活動。在校內各項活動開展中,他們會借用企業力量來支持活動,由企業出資贊助,學生負責企業產品的宣傳策劃,既解決開展活動的經費問題,又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各方面綜合能力。
2.2獨立學院學生劣勢部分
(1)部分學生自律能力弱,缺乏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由于獨立學院學生的家庭狀況較優越,學生在自律方面相對較差,特別是在中學階段沒有養成良好習慣,很難在大學將自主管理落實到行動上,學生的不良習慣也就隨之體現出來。例如:上課缺席、遲到現象普遍,沉溺于網絡游戲和漫畫、抽煙和飲酒現象嚴重,在學院里形成不良的風氣,對學院的建設造成負面影響。
(2)心理問題日益凸顯,自我重視不足。在入學后,獨立學院的辦學環境與理想中的大學存在一定差距,部分學生產生失落感。同時,在生活適應能力方面相對較弱,與同學、老師的溝通也存在一定障礙。加之昂貴的學費和就業形勢的嚴峻,使部分學生心理問題日漸明顯,且不能及時疏導心理障礙,久而久之形成心理疾病。
(3)目標定位不清晰,職業規劃意識淡薄。獨立學院的學生普遍缺乏長遠的學習目標,沒有明確的理想和職業規劃,自身責任意識亟待提高,拼搏努力的精神和意志不足。同時,部分獨立學院的學生缺乏職業規劃的意識,沒有將職業規劃與所學工程造價專業特點結合起來,自然學習起來,動力變減弱很多。
3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方法探討
(1)以學生為主體創建和諧校園,創造優雅的學習環境。校園的和諧程度,直接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培養質量。構建和諧校園除了提升自身獨立學院的辦學條件外,還將學生的行為素質作為辦學的重要考慮因素。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素質特點,設置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充分學習和領悟知識的同時,還能加強實踐能力,提高和鍛煉學生的綜合素養。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樹立對于學生的發展尤為重要,正確的價值觀能激發人的潛能,同時讓學生少走彎路,可以健康成長。獨立學院學生的管理工作者,要幫助學生樹立以實現自我價值和感恩他人的觀念,同時需要改正不良習慣,糾正對金錢和名利的過分追求,學會腳踏實地,健康成長。
(3)加強學工管理隊伍建設,提高學生管理工作的成效。加強學工隊伍建設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證。學工隊伍的素養高低,將決定獨立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獨立學院要針對自身學生的特點,努力構建一支專業過硬的學工隊伍,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1 高職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
目前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主要包括造價綜合實訓、施工技術綜合實訓、施工項目管理綜合實訓等主要項目內容。其中,造價綜合實訓是最核心的實訓項目。造價綜合實訓旨在通過前期理論課程的專業知識積累(如《建筑工程計量計價》、《安裝工程計量計價》等),在實訓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自主性,獨立完成工程計量、計價任務。造價實訓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造價實訓》、《安裝工程造價實訓》、《工程造價電算化》等相關課程。譬如,《建筑工程造價實訓》要求學生結合實際工程圖紙獨立完成一棟房屋建筑工程的計量工作。要求學生根據圖紙實際,結合《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工程量計算規范》獨立完成計算書、編制工程量清單。以上相關課程的設置、課程內容均突出了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的實踐性特點。然而,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諸多問題。如實訓課程怎樣才能更好地考核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訓課程實施過程中,怎樣調動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實訓課程結束,有無后期實踐教學環節強化夯實實訓技能?
2 改革實踐教學內容,突出技能培養目標
2.1 完善實踐教學標準
開展實踐教學,首先要確定實踐教學目標,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需要有具體明確的質量標準和教學標準。教學標準的制定主要包含教學質量評估、課程成績考核、學時分配、教學進度、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內容。
其中,教學目標的確定尤為關鍵。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學內容,進一步決定了教學的質量、成果。因此,工程造價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必須明確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例如,工程造價專業核心實訓課程包括《建筑工程造價實訓》、《安裝工程造價實訓》、《工程造價電算化》等。其中,《建筑工程造價實訓》教學目標旨在通過實訓,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房屋建筑與裝飾工程各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的方法,并獨立完成手工計算書及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安裝工程造價實訓》教學目標旨在通過實訓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房屋建筑水、電、消防、暖通工程等分部分項工程量計算的方法,獨立完成手工計算書及工程量清單的編制;《工程造價電算化》教學目標即通過算量軟件建模完成工程計量,通過計價軟件完成工程量清單的編制,最后根據計價定額完成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的編制。
2.2 實踐教學與企業實際工作密切結合
制定與企業實際工作內容相適應的實踐教學內容,可以使實踐教學更有針對性,從而提升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相對于其他的學科,工程造價的專業性、實踐性較強。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任課教師在課程中應該通過模擬實訓的方法不斷夯實實踐教學相關的知識。
首先,模擬實訓內容應該結合企業及行業實際情況展開。如《建筑工程造價實訓》鋼筋工程量計算時,學生對于鋼筋工程構造、計量通常有很多問題。例如“樓層框架梁上部通長筋在柱支座中的錨固形式如何判斷?如何計算?”此時,任課教師應該向學生詳細說明梁上部通長筋在柱內錨固包括直錨和彎錨兩種形式以及計算的方法;再進一步說明直錨長度在計算時的不同方法以及理由(見表1)。
其次,師資建設同樣應該結合企業實踐實際。師資建設結合企業實踐包括了多個方面。一是相關課程應該引入企業造價一線人員,邀請工程造價一線人員參與實踐教學,將實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解決思路介紹給學生;二是學校教師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為學生實踐教學服務。
最后,密切結合建設工程造價員相關崗位職責,對工程造價實踐課程體系進行優化與完善。同時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以工學結合的基本思路開展實踐課程。要求學生在校期間通過實踐教學能獨立完成“計量(手工計量、軟件計量)-計價(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等造價工作流程,并在實踐中即使發現問題并改正,實現畢業生“零距離”上崗。
2.3 積極推行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實行“雙證制”
我國高職院校十分注重職業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所實施的實踐教學通常與職業資格考試相關聯。實踐教學應該根據職業資格考試相關要求,進而指導學生校內各項實踐實訓活動。結合職業資格考試的實踐教學有利于學生收獲就業所必需的職業技能;也有利學生提高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應當明確社會發展和職業崗位對人才需求的變化,從而及時調整課程結構、更新教學內容,確保教學內容的先進性和針對性。
3 加強實訓基地建設,構建實踐教學體系
3.1 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是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實踐內容的制定工作中既要考慮到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高職教學改革要求實踐內容在程序和選擇思路上與工程造價專業的要求和特色相符合。教學內容體系的構建應該結合工程造價專業的三個特點,包括技術、經濟、管理。例如,技術包括了建筑施工技術、工程計量技術等。建筑施工技術相關課程的合理設置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工程計量技術相關課程。因此,建筑施工技術實訓課程教學體系、課程內容的合理構建能夠讓學生在學校參與一線施工生產操作,從而利用生產實踐打通理論知識。
3.2 校內實訓基礎的建設
合理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離不開實訓基地的建設。工程造價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主要包括生產實訓類、理論拓展類、軟件應用類三個方面(表2)。實訓基地建設的目標旨在通過實踐打通各理論環節,更好地為學生今后就業打下堅實專業基礎。
除此之外,工程造價專業實踐實訓基地的建設還應涉及到工程測量技能訓練、常用建筑與裝飾材料檢測與檢驗等方面的內容。
3.3 實訓環節常見問題的解決
(1)結構施工圖識圖問題
工程造價專業學生在造價實訓時,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學生難以在二維平面圖紙標注到三維鋼筋構造進行轉換。因此,學生不理解施工圖紙信息,進而難以完成相關工程量的?算。
但在工程造價電算化實訓過程中,可以通過軟件很好地解決學生結構施工圖的識讀問題。首先,利用計量軟件進行建模,或者導入CAD圖紙;然后在軟件中各節點完成(修改)鋼筋信息的標注;最后,生成相關構件,利用三維查看的功能觀察各節點鋼筋構造。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平面施工圖與軟件三維模型進行對照。從中讀取各個鋼筋節點內容,通過具體的圖象幫助學生理解二維平面圖,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
(2)工程造價計價問題
當前我國相關建筑企業工程計價主要是利用造價軟件進行計算。學生問題主要表現為不能準確進行計價。要解決計價問題,應該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求學生正確理解圖紙。從而對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分解,并結合圖紙及相關資料完成各分部分項工程項目特征描述;其次,正確理解、運用計價定額。定額基價是構成綜合單價的根本。因此要求學生結合項目特征描述正確選用定額,并結合市場信息價予以調整。最后,措施項目、其他項目、稅金項目的取費要求結合計價定額和最新造價管理辦法予以調整。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我國建筑業“營”改“增”對工程計價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營改增之后,工程造價計也面臨全新的挑戰。如營改增后工程造價稅金如何計算?招標控制價及投標報價如何編制?這些問題理應作為實訓相關環節的要點。
3.4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
(1)發揮校外實訓基地作用
在進行深度校企合作時,組織學生到相關企業實習。邀請工程造價一線從業人員對企業內部業務進行講解。通過實地培訓的方式給學生們營造實際操作環境,使得學生對實際業務內容有直觀了解。并且在企業設置并完善實習生制度。根據實習生實際情況分組,合理利用已建或在建相關工程資料檢驗學生工程造價技能。利用激勵、淘汰機制,在規定時間內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相應工程計量、計價任務。優勝劣汰,最終優秀畢業實習生獲得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機會。在此過程中,建立學生間的良性競爭氛圍,學生通過實際工程獲得技能鍛煉及實習機會。同時,企業在零人力成本情況下獲得實習生,并且根據企業自身情況獲得優秀畢業實習生,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環。
(2)依托行業建立校外實習基地
高職院校工程造價專業需要以本省內建筑行業的實際情況為依據。例如房屋建筑工程、城市交通軌道工程、安裝工程、園林綠化工程、市政工程等各專業都需要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因此在校期間,教師應當結合當地工程造價行業實際情況,向學生分析工程造價專業就業方向、職業規劃等內容。
學生在校外參與頂崗實習的過程中,應采用“雙導師”制。即學生在企業參與頂崗實習時,既要接受校內教師的理論指導,同時接受企業導師的實踐指導。企業導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讓學生逐步參與到企業生產實踐中,發現并及時糾正問題。企業導師在實際項目中應起到引導作用,循序漸進地適當加大學生實習工作難度,從而鍛煉學生工程造價技能。在實訓的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的與企業建立感情,學生在獲得技能提升的同時也獲得了認同感、歸屬感。
在頂崗實習過程中,企業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第一,組織學生參與企業內部的實際工作。并采用“現代學徒制”的實訓方式對指導學生完成項目并進行考核;第二,企業與高職院校教師展開深度合作,利用高職院校教師專業特長參與企業實際項目;第三,深度教學合作。結合企業一線工程造價專業人員的工程實踐經驗,邀請企業人員參與工程造價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課程教學等專業建設及教學工作,從而進一步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和質量。
(3)建立預就業機制
與高職院校合作的企業需為學生建立相關實訓基地。在學生頂崗實習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應該加強與行業、企業的交流溝通。通過校企合作,建立并完善相關實訓條件。進而深度合作,建立優秀實習生選拔機制。企業通過直接接收或向其他企業推薦的方式提供學生就業機會,實現預就業機制。
現在,如何緩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已引起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盡管“有業不就”、“無業可就”的結構性矛盾突出,表面看來好像我國大學生人數太多了,可是與世界上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目前高等教育培養的人數和質量與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需求相比還遠遠不夠。本文僅對此談談自己的認識。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畢業生自身的原因。
1.不自信。調查表明63%的學生認為就業形式“十分嚴峻”,其余35%為“有點嚴峻”。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畢業生對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的不自信;就業態度的變化,能從一個方面反映市場上人才供給的情況。
2.不滿意,65%的學生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很不滿意”或“不滿意”。學校急需對就業指導進行改革,從而使之符合企業和社會需要,同時提高學生滿意度。
(二)社會原因。
1.不公平。現在在社會上辦事,人脈的影響很大,在同一次機會的面試中,你的能力和其它競爭者相比而言差不多,假若你和考官事先就認識,那么這次面試你的勝算就會大大的增加。家庭條件的因素也是存在的,比如現在出現的內定現象,就連我們考公務員這種考試,同樣也有這種現象。有50%的人會抱怨社會的不公平。
2.專業的影響。據統計,2009年畢業生的就業排行,石油工程、工程造價、有機化學等一些技術含量較高的專業就業率相對而言要高,當然還有設計專業也很吃香。然而電腦、英語,這些人們以前是很好的專業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不同專業的失業率也不同,醫學方面、教育方面的失業率要明顯大。設計、法律等的失業率要小很多。
(三)學校的原因。
學校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重視度不夠,缺乏專業的指導人員。我國大多數高校并沒有開設相關的職業規劃課程,而僅僅是在大四的時候舉辦少量的就業指導講座,提供就業信息等一些就業指導,簡單地將職業規劃等同于就業指導,這樣就業指導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較弱,無法滿足大學生的現實需求。目前,我國高校普遍缺乏專職的職業生涯指導老師,缺乏系統的理論和可操作性的技巧。這些嚴重影響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學生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認知。大學階段對于大學生來說是確立職業取向的關鍵時期,專業指導人員的缺乏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影響很大。
二、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一)調整學生的就業心態。
要教育學生調整心態,放低架子,虛心學習,在能力沒達到時把自己的期望值稍微降低些,更務實些。要把心態放平,對職業的預期值適時加以調整。加強專業知識,端正擇業的心態調整以及注重職業道德。企業喜歡錄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畢業大學生們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確切地說,這是其自身素質的表現。
要加強學生對自我的認識,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大學生應該全面、正確、客觀地認識自我,通過職業意向測試或參與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社會實踐,對自己職業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等進行全面認識,清楚自己的優勢與特長、劣勢與不足,弄清自己適合干什么能干什么,從而避免職業規劃中的盲目性和職業目標的理想化。加強和已畢業校友的聯系,交流工作心得體會,從而確立自己的職業方向。另外,通過參加職業意向測試、職業興趣分析測試,參加有益的職業訓練等,更多地了解職業情況,掌握職業技能,以便更好地開展自己的職業設計,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
(二)高校應重視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在高校應開設職業生涯規劃必修課,學校要加強實踐指導。要通過社會實踐,了解社會目前的情況,豐富自己的實踐經驗,從而達到理想就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大學生們在求職時錯過了很多就業機會,同時也加重了他們的求職壓力。學校應根據本校的學科特點設置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給學生以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幫助,幫助他們解決生涯規劃中遇到的難題,科學地規劃自己的人生。加強對職業規劃教師隊伍的培養,配備專業的職業規劃指導老師,設立專門的職業規劃咨詢室。高校應挑選專業知識強、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擔任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工作,并鼓勵相關人員參加專業的培訓,考取職業規劃師資格證。
(三)開展系統性教育,讓職業生涯規劃貫穿大學階段的全過程。
高校應從大一就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指導。從大一到大四進行系統的指導,每個階段的側重點不同,根據各個階段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模塊化的教學內容,進行與大學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輔導,以便學生在四年的大學學習和生活中積累這方面知識和能力,有計劃、有步驟地設計好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學校應遵循將理論教學與實訓相結合、全程輔導與模塊化教學內容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出大學四年學校期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為大學生提供“全程輔導”。一年級,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職業,特別是自己將來想從事的職業或者自己所學專業對口的職業,幫助其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和就業觀念,確定未來的職業方向;二年級,進行就業能力的培養指導,創造條件,通過各種渠道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就業素質;三年級,指導其根據自身的個性特點,確定未來職業方向,并致力于目標的實現;四年級,針對擇業期間的特點和問題,進行就業形勢、就業信息、面試技巧、心理調試等方面的具體指導,引導其主動走向社會尋找鍛煉機會,為進一步走上職業崗位做好準備。
編者根據科學性、教育性、實踐性的原則,按照“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回歸生活”的思路,采用模塊化的組織形式將教材設計成“職校起航、認識自我、職業認知、生涯設計、生涯發展”等七個學習領域,這其中還包括“就業導引”和“創業指導”兩個拓展領域。由于這些教學內容相互交叉、彼此交錯,所以講授起來脈絡不是很清晰,學生理解比較困難,也不方便學生自學。教學中可以將教材內容分為三大部分“規劃、就業和創業”。首先,將指導學生制作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設定為第一任務,根據職業生涯規劃書的內容,將任務分解為“認識自我、認識環境、認識職業、目標確立、措施實施、評估調整”等分任務。其次,進行“就業指導”和“創業指導”兩大任務的學習。
現代職業教育的實質是“面向職場需求”的專業教育,無論在培養目標、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方法、教學過程,還是師資、教學資源諸方面都要考慮它的終極目標:面向職場未來的人才需求,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與學,產學合作的辦學機制,職業性與專業性的統一,素質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統一,市場和利益相關者的評價體制。只有這樣,畢業生才能與職場無縫連接,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才能高,才能滿足產業的人才需求。所以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一定突出其專業性和職業性,充分考慮職場的需求,滿足社會的需要。在認識職業的教學中,根據不同的專業,適時調整內容,由學生調查、討論、分享自己專業的特色、對應職業和職業崗位要求、未來就業所需職業技能證書等,在提供調查、研究方法的同時進行個性化指導。
二、豐富教學形式,提高教學效果
針對學生好動、好奇、好勝的特征,根據教材內容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想方設法以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喚起他們的注意,進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筆者采用了以下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增強教學的實效性。
(一)利用心理測試,發現一個真正的自己。心理測試(Psychological Test)是一種比較先進的測試方法,它是通過一系列手段,將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數量化,衡量個體心理因素水平和個體心理差異的一種科學測量方法。現在很多招聘單位都會借助心理測試來挑選適合的人才。在職業規劃課堂教學中,引入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MBTI性格測試、職業錨定位測試等方法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傾向、性格與職業的匹配、職業價值觀等,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提供可依據的信息,從而適時進行興趣的培養、性格的調試及能力的培養等,可以說,各種各樣的心理測試是了解自我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科學手段。當然,對它的運用是一件非常謹慎的事,必須按照科學心理健康測量的要求進行,盡可能減少失誤。
(二)巧用角色扮演,體會紛繁復雜的職場人生。角色扮演法是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方法,它有利于建立新的師生關系,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是一種能發揮學生主體性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根據課程內容設置相應的場景,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把所學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很好地結合在一起,更好地提高學生適應社會和工作的能力。因此,恰當地使用角色扮演法能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比如關于分解目標、搭建臺階的教學,學生從調查、訪談中獲得本專業未來職業發展的路徑,從底層到高層,從小目標到大目標,各自分工扮演相應的角色,如物業管理專業的職業路徑是物業管理員→物業管理助理→物業管理師→物業主管,學生分別扮演,陳述各自的工作職責、崗位要求及未來發展,對自己的專業有更深的感性認識。
(三)會用信息技術,探究未來職業生涯。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信息技術逐步滲透到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教學也不例外,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整合能夠改變一支筆、一本書、一言堂的傳統課堂的單調模式,多媒體聲、光、電教學設備將圖、文、音、像同時生動鮮活地呈現出來,充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了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樂學落到實處,學生能主動進入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中,容易產生感情共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在職業生涯規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精心制作教學課件,穿插音樂、視頻和GIF小動畫,圖文并茂、聲情并舉的課件能一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枯燥、理論性強的職業生涯規劃課富有生趣和活力;其次在“認識自我”的學習中,申請網絡教室,進行心理測試,學生通過測試看到了一個以前并不了解的自己;在“認識職業”的教學中,教師給每組布置任務,由他們分工上網查詢了解自己的專業和未來的職業,并做成PPT進行課堂解說,學生第一[dYlW. NeT專業提供論文寫作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次近距離接觸工程造價、市政工程、物業管理、房地產估價等專業,對未來的職業生涯有一些清晰的認識;最后要求學生制作一份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書,要求精心設計、圖文并茂并做現場展示,這再一次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想象力、創造力、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挑戰。令人欣慰的是,有些學生的作品確實可以看出他對自己、對所學專業、對未來職業的探索和研究,不管深度怎樣,通過理實結合、學做統一的教學方法實現較好的教學效果。
職業生涯是一個人一生中所有與職業相聯系的行為與活動,以及相關的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連續性經歷的過程,也是一個人一生中職業、職位的變遷及工作理想的實現過程。
如今市場需求決定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因此迫切需要職業學校職業生涯規劃以就業為導向,培養適應于社會需要的適用型人才。職業生涯設計作為學生進入社會前應做好的關鍵一環,理應得到學校的重視。
一、對學生進行職業崗位規劃指導的目的和意義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是生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選擇了一份職業,就是選擇了一種社會角色,進而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我們在社會舞臺上職業角色扮演得如何,過著什么樣的生活,其實我們是可以把握的。
當前建筑行業一線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其勞動力市場上的求人倍率也高,技工院校的建筑類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遠遠高于同層次一般專業學生的就業率,但是,其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如 “高不成,低不就”,受利益驅動而頻頻跳槽,這些問題的出現,歸結到底都是因為這些學生沒有正確的擇業觀,不能正確地評價自我,對建筑行業和所從事的工作缺乏了解,不具備建筑行業的職業精神與素養,從而也不具備應崗、轉崗的關鍵職業能力。
二、對建筑大類專業學生進行職業生涯分析、討論
(一)學生求職的誤區:(1)對自己的職業角色定位不準確。學生對自己專業的性質認識不清,職業角色定位不準確,就業期望值高,不愿意吃苦和到建筑企業、到工地等第一線崗位工作,就業時挑肥揀瘦,責任感差,法律意識淡薄,沒有誠信,隨意撕毀實習合同。(2)依賴學校和父母。一直來工民建專業就業率高,沒有危機感和危機意識,錯誤地認為沒有工作學校會負責到底。一部分學生往往是家長出于無奈而將其送來“托管”的,沒有“讀書為了就業”的觀念,到了該就業的時候,便顯得不知所措,過分地依賴學校和父母。
(二)技工院校建筑大類專業學生的優勢。(1)建筑專業是緊俏專業,專業教育面向市場,有很明確的市場定向,從招生開始,就已考慮了今后的就業市場情況,有針對性的招生,這就為同學們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選擇好了一個生存空間。(2)技工畢業生是受過良好的專業技術教育而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人才,在人才市場中有一定的競爭能力。
三、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對學生的建議
以就業為導向,首先要知道建筑大類專業的發展方向有:建筑施工技術、工程造價管理、建筑設備安裝、建筑工程測量等,然后客觀全面地了解所學的專業、了解與所選職業方向相關的專業課程,結合學校、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學好專業知識和技能。一個學生應該以就業為導向,了解學科特色、了解專業人才培養規格、了解個人的職業發展方向與專業的關系。因此,在校學習期間,就應該增加本專業職業意識,做好步入社會的準備。
四、在職業生涯指導過程中,對學校的建議
職業學校特別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是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群體,無論學生的來源,學生的組成還是學生自身的素質以及培養目標方向,都有低于普通高中學生。通過對學生心理指導、就業體系的建立、職業生涯的設計的指導使學生了解自己,完善自己,把握未來,迎接挑戰。
在職業指導過程中,通過職業心理測試、心理咨詢等手段幫助學生培養起健康的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職業意識,職業態度,職業動機,職業理念,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
由于工民建專業的學生實習的地點是施工現場,工作環境差,在實習過程中,經常受到外地師傅的擠壓,學生抗壓能力差,使涉世未深的學子必然會出現心理的波動和失落情緒。學生在求職中暫時不順利、遇到挫折、情緒不夠穩定或心理出現異常,就需要學校的職業生涯指導教師進行心理咨詢和指導,需要學生正確面對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 G647.3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5)06-0011-03
職業是人們謀生的手段。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要在職場中度過,除了少部分自由職業者外,大多數人都要在各自的職業環境中拼搏。一個人在還沒有就業之前,都會憧憬自己未來的職業,在校大學生更是如此。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要大學生規劃畢業后自己職業的安排或打算。
近年來,各高校都很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我們通過對部分在校大學生的調查,了解到大學生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想法,包括職業生涯與目前專業、學習成績、就業心態等之間的關系,并據此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就業率的建議。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福州地區5所高校,其中包括本科院校3所,專科學校兩所,涉及4萬多名在校大學生,抽樣調查2000多人。調查對象中涉及如下一些專業: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會計、英語、美術、物流管理專業等。調查內容:在校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
調查采用的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其中問卷25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83.2%。訪談50人,主要訪談對象是在校大學生。網絡調查采用網絡投票的方式,參與網絡調查的學生人數約2000人。
二、現狀調查
(一)調查問題:您認為,目前所學的專業對未來的就業有影響嗎?如果目前所學專業不理想,將來怎么辦?
調查表明,有67%的學生都認為專業好壞對未來就業有直接影響。但有近49%的學生認為,專業的好壞已經成為事實,沒有辦法,就這樣上吧。另外也有28%左右的學生認為,“畢業后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有13%和10%的學生表示要換專業或是再修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見圖1)
■
圖1 專業不理想怎么辦
近年來,經常有公開的資料表明各個專業的“冷”“熱”情況和就業率情況。但為什么明明知道就業壓力大,許多學生還是要涌入這些專業,扎堆這些專業呢?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是目前國家的高考錄取制度所致。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不少考生對所選專業并不熟悉,專業選擇基本上是盲目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為了能夠被錄取,隨便填寫學校和專業,并沒有特別注意選擇專業,結果就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
(二)調查問題:您如何理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為什么現在的大學生難就業?
在問卷調查中,有73%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確實很難就業,甚至認為“大學畢業就是失業”。在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中也有將近70%的學生這樣認為。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很多,有國家宏觀層面上的原因,也有社會、家庭和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我們調查某省屬師范大學,有近65%的學生認為,學生對自己的就業期望值過高、與現實落差太大,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傳統觀念認為,大學生是社會的嬌子,至今還有相當多人總說,大學畢業了,分配在哪里?這種“分配就業”的觀念還沒有轉變。實際情況是,大學畢業后需要自己找工作,不存在“分配”,于是有了“拼爹”“拼關系”等各種社會亂象。
在訪談調查中,我們特地訪談了一位農林專業現為大四但已經出去實習的小吳同學。他認為:福州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湯少僧多的形勢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在就業崗位上,許多公司優先招募有長期工作經驗或者高學歷的人員,這也使得人才高消費現象嚴重,同時這也打擊了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許多用人單位只看中人才的短期使用,沒有長遠考慮。
目前,學校中學生的就業擇業觀有如下五個特征:第一,大學生就業期望值偏高;第二,大學生擇業目標存在短期行為;第三,大學生的角色換轉存在障礙;第四,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具有多元化、復雜化、動態化趨勢;第五,大學生就業受外界因素影響嚴重,自己缺乏主見。正是由于這些主觀、客觀的因素,導致大學生就業越發困難。
(三)調查問題:在校專業成績重要嗎?成績對未來就業是否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在問卷調查中,有近62%的學生認為大學成績“重要”。而在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中,超過50%的學生認為“在校成績非常重要”。
專業成績反映了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程度。對于應用型學科來說,專業成績也能反映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雖然目前學校中有些專業課程的設置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專業成績,從一定程度上還是反映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映了學生的專業素質。
專業成績還能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應用力、自覺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這些與將來在職場上拼搏有著密切的關系,也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這里的專業成績,既包括理論成績,也包括實踐、實訓技能成績。
(四)調查問題:您希望將來獲得什么樣的就業崗位?
在訪談調查中,38.94%的學生認為將來要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將“專業對口”作為就業的一個出發點。他們喜歡“專業對口”的工作,是想到社會上鍛煉,通過一段時間磨煉自己,以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而大約有59.62%的學生希望有一份穩定的職業;有50.48%的學生仍然選擇有較高“待遇”的工作。“職業穩定”,“待遇較高”,“專業對口”這三個問題是調查中回答最多的問題,同時回答這三項的學生數占149.04%。(見圖2)
■
圖2 因素與就業
高校錄取率的逐年擴大,經濟結構轉型,加上就業政策的不夠完善,使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一大社會問題。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700萬大關,達到727萬。許多原先的“熱門”專業變成了“就業難”專業,專業人員趨于飽和,專業學生大量涌出。在這樣一種就業壓力下,“穩定”、“高待遇”以及“專業對口”可能都是不夠現實的。
(五)調查問題:為了未來好就業,目前在校應做好哪些準備?
調查表明,18%的學生對于這一問題比較迷茫,沒有規劃。25%的學生會經常看一些招聘廣告,了解相關招聘信息。43%的學生希望能按自己的興趣到相關企業單位實習,掌握技能。也有近14%的同學希望能夠自己創業(見圖3)。總體上,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過多的準備。一般來說,作為職業規劃,需要比較準確地評估自己未來需求和職業能力,準確為自己定位,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發展計劃和教育計劃,并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作一定的準備。比如,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通過各類活動,掌握社交能力、演說能力、處事能力,有意識地鍛煉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等。
調查表明,專業技能是最具競爭力的。在校期間,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學好真實本領,將來能提高就業競爭力。(見圖3)
■
圖3 就業準備
(六)調查問題:目前您是否有比較明確的就業目標?
調查發現,大約有41%的學生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就業目標,但近30%的學生沒有目標,另外超29%的學生對就業目標感到很迷茫,這也實際上是一種沒有目標的情況。在福州某高校里,我們碰到了一位張姓同學,并對她進行了訪談調查。她說:“我們班里80%的同學都沒有就業目標,大部分同學還認為大學要好好‘修身養性’。此時不玩,以后就再也沒機會了。”這種其實是一種典型的“無目標”的狀態。
在有比較明確就業目標的學生中,多數是“熱門”專業的學生,比如會計學專業或財務管理學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取向比較明確。
三、分析與思考
由于本文調查的對象是普通在校大學生,并沒有涉及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因此所得的結論不夠全面,但確實可以反映目前省屬高校學生的一種就業心態。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態度和準備的調查,我們認為,造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冷熱因素
包括教育部在內以各種專業就業率為導向的“冷”“熱”專業公布,直接影響著社會對大學專業設置的看法,也導致大學生對今后就業的擔憂。對于比較“熱門”的專業,大學生們相對能夠“安心”學習,在學習期間通過學習專業技能、專業理論,設定自己的就業去向,規劃職業生涯。對于相對“冷門”的專業,學生們基本上沒有明確的就業去向和職業規劃,以無所謂或混日子的心態對待學習。
(二)就業觀念因素
對于就業或擇業,許多大學生對此不夠重視,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有的認為到時自有辦法,有的認為父母、朋友們到時會幫忙,有的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職業生涯,有的對未來充滿樂觀,也有的對未來悲觀,沒有信心。很少有人認為自己可以創業,“等”、“靠”或者“不去想”的現象非常普遍。
(三)課程改革滯后
目前,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過于陳舊,跟不上時展的腳步,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青年人的興趣愛好。對于那些原本高考成績就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如果課程設置過于側重理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對以后的就業感到迷惘。
鑒于上述原因,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調整學生的就業態度,做好大學生就業前的職業生涯規劃。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全面認識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情商智商等。
2.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解社會需求和應聘需求,增強學生就業的自信心。
3.正確對待“冷”專業“熱”專業。“冷”與“熱”不是一成不變的,專業本身更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自己。
4.堅持課程改革,加強理論與實際聯系,讓學生不但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在實踐能力上也有更大提升。
5.著力提高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膽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實現自我。
[ 參 考 文 獻 ]
[1] 盧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辯證關系探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71-84.
職業是人們謀生的手段。人的一生大部分時間都要在職場中度過,除了少部分自由職業者外,大多數人都要在各自的職業環境中拼搏。一個人在還沒有就業之前,都會憧憬自己未來的職業,在校大學生更是如此。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是要大學生規劃畢業后自己職業的安排或打算。
近年來,各高校都很重視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我們通過對部分在校大學生的調查,了解到大學生們對職業生涯規劃的想法,包括職業生涯與目前專業、學習成績、就業心態等之間的關系,并據此提出一些有利于提高就業率的建議。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福州地區5所高校,其中包括本科院校3所,專科學校兩所,涉及4萬多名在校大學生,抽樣調查2000多人。調查對象中涉及如下一些專業: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會計、英語、美術、物流管理專業等。調查內容:在校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的規劃。
調查采用的方法:問卷調查,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其中問卷25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83.2%。訪談50人,主要訪談對象是在校大學生。網絡調查采用網絡投票的方式,參與網絡調查的學生人數約2000人。
二、現狀調查
(一)調查問題:您認為,目前所學的專業對未來的就業有影響嗎?如果目前所學專業不理想,將來怎么辦?
調查表明,有67%的學生都認為專業好壞對未來就業有直接影響。但有近49%的學生認為,專業的好壞已經成為事實,沒有辦法,就這樣上吧。另外也有28%左右的學生認為,“畢業后不從事本專業的工作”。有13%和10%的學生表示要換專業或是再修一門自己喜歡的專業。(見圖1)
■
圖1 專業不理想怎么辦
近年來,經常有公開的資料表明各個專業的“冷”“熱”情況和就業率情況。但為什么明明知道就業壓力大,許多學生還是要涌入這些專業,扎堆這些專業呢?大多數學生認為,這是目前國家的高考錄取制度所致。在填報高考志愿時,不少考生對所選專業并不熟悉,專業選擇基本上是盲目的;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為了能夠被錄取,隨便填寫學校和專業,并沒有特別注意選擇專業,結果就造成了現在的這種局面。
(二)調查問題:您如何理解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為什么現在的大學生難就業?
在問卷調查中,有73%的大學生認為大學生確實很難就業,甚至認為“大學畢業就是失業”。在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中也有將近70%的學生這樣認為。
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很多,有國家宏觀層面上的原因,也有社會、家庭和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我們調查某省屬師范大學,有近65%的學生認為,學生對自己的就業期望值過高、與現實落差太大,是造成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傳統觀念認為,大學生是社會的嬌子,至今還有相當多人總說,大學畢業了,分配在哪里?這種“分配就業”的觀念還沒有轉變。實際情況是,大學畢業后需要自己找工作,不存在“分配”,于是有了“拼爹”“拼關系”等各種社會亂象。
在訪談調查中,我們特地訪談了一位農林專業現為大四但已經出去實習的小吳同學。他認為:福州作為沿海發達地區,湯少僧多的形勢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難度。在就業崗位上,許多公司優先招募有長期工作經驗或者高學歷的人員,這也使得人才高消費現象嚴重,同時這也打擊了普通本科畢業生就業的積極性。許多用人單位只看中人才的短期使用,沒有長遠考慮。
目前,學校中學生的就業擇業觀有如下五個特征:第一,大學生就業期望值偏高;第二,大學生擇業目標存在短期行為;第三,大學生的角色換轉存在障礙;第四,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具有多元化、復雜化、動態化趨勢;第五,大學生就業受外界因素影響嚴重,自己缺乏主見。正是由于這些主觀、客觀的因素,導致大學生就業越發困難。
(三)調查問題:在校專業成績重要嗎?成績對未來就業是否有比較重要的影響?
在問卷調查中,有近62%的學生認為大學成績“重要”。而在訪談調查和網絡調查中,超過50%的學生認為“在校成績非常重要”。
專業成績反映了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程度。對于應用型學科來說,專業成績也能反映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雖然目前學校中有些專業課程的設置還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專業成績,從一定程度上還是反映了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反映了學生的專業素質。
專業成績還能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能力包括注意力、觀察力、思考力、應用力、自覺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等。這些與將來在職場上拼搏有著密切的關系,也直接影響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和生存能力。這里的專業成績,既包括理論成績,也包括實踐、實訓技能成績。
(四)調查問題:您希望將來獲得什么樣的就業崗位?
在訪談調查中,38.94%的學生認為將來要找一個專業對口的工作,將“專業對口”作為就業的一個出發點。他們喜歡“專業對口”的工作,是想到社會上鍛煉,通過一段時間磨煉自己,以增加自己的社會閱歷。而大約有59.62%的學生希望有一份穩定的職業;有50.48%的學生仍然選擇有較高“待遇”的工作。“職業穩定”,“待遇較高”,“專業對口”這三個問題是調查中回答最多的問題,同時回答這三項的學生數占149.04%。(見圖2)
■
圖2 因素與就業
高校錄取率的逐年擴大,經濟結構轉型,加上就業政策的不夠完善,使大學生就業難成為一大社會問題。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700萬大關,達到727萬。許多原先的“熱門”專業變成了“就業難”專業,專業人員趨于飽和,專業學生大量涌出。在這樣一種就業壓力下,“穩定”、“高待遇”以及“專業對口”可能都是不夠現實的。
(五)調查問題:為了未來好就業,目前在校應做好哪些準備?
調查表明,18%的學生對于這一問題比較迷茫,沒有規劃。25%的學生會經常看一些招聘廣告,了解相關招聘信息。43%的學生希望能按自己的興趣到相關企業單位實習,掌握技能。也有近14%的同學希望能夠自己創業(見圖3)。總體上,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對自己的未來做過多的準備。一般來說,作為職業規劃,需要比較準確地評估自己未來需求和職業能力,準確為自己定位,確立職業目標,選擇職業道路,確定發展計劃和教育計劃,并為自己實現職業生涯目標而作一定的準備。比如,通過課程學習,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和技能;通過各類活動,掌握社交能力、演說能力、處事能力,有意識地鍛煉自己某方面的能力等。
調查表明,專業技能是最具競爭力的。在校期間,努力提高專業技能,學好真實本領,將來能提高就業競爭力。(見圖3)
圖3 就業準備
(六)調查問題:目前您是否有比較明確的就業目標?
調查發現,大約有41%的學生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就業目標,但近30%的學生沒有目標,另外超29%的學生對就業目標感到很迷茫,這也實際上是一種沒有目標的情況。在福州某高校里,我們碰到了一位張姓同學,并對她進行了訪談調查。她說:“我們班里80%的同學都沒有就業目標,大部分同學還認為大學要好好‘修身養性’。此時不玩,以后就再也沒機會了。”這種其實是一種典型的“無目標”的狀態。
在有比較明確就業目標的學生中,多數是“熱門”專業的學生,比如會計學專業或財務管理學專業的學生,他們的就業取向比較明確。
三、分析與思考
由于本文調查的對象是普通在校大學生,并沒有涉及重點高校的大學生,因此所得的結論不夠全面,但確實可以反映目前省屬高校學生的一種就業心態。通過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態度和準備的調查,我們認為,造成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業冷熱因素
包括教育部在內以各種專業就業率為導向的“冷”“熱”專業公布,直接影響著社會對大學專業設置的看法,也導致大學生對今后就業的擔憂。對于比較“熱門”的專業,大學生們相對能夠“安心”學習,在學習期間通過學習專業技能、專業理論,設定自己的就業去向,規劃職業生涯。對于相對“冷門”的專業,學生們基本上沒有明確的就業去向和職業規劃,以無所謂或混日子的心態對待學習。
(二)就業觀念因素
對于就業或擇業,許多大學生對此不夠重視,特別是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有的認為到時自有辦法,有的認為父母、朋友們到時會幫忙,有的不知道該如何規劃職業生涯,有的對未來充滿樂觀,也有的對未來悲觀,沒有信心。很少有人認為自己可以創業,“等”、“靠”或者“不去想”的現象非常普遍。
(三)課程改革滯后
目前,一些高校的課程設置過于陳舊,跟不上時展的腳步,不能很好地滿足現代青年人的興趣愛好。對于那些原本高考成績就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如果課程設置過于側重理論,久而久之,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對以后的就業感到迷惘。
鑒于上述原因,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調整學生的就業態度,做好大學生就業前的職業生涯規劃。
1.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全面認識自身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學識技能、情商智商等。
2.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社會,解社會需求和應聘需求,增強學生就業的自信心。
3.正確對待“冷”專業“熱”專業。“冷”與“熱”不是一成不變的,專業本身更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自己。
4.堅持課程改革,加強理論與實際聯系,讓學生不但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在實踐能力上也有更大提升。
5.著力提高學生創新意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業膽識和能力,促進學生實現自我。
[ 參 考 文 獻 ]
[1] 盧明.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辯證關系探索[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71-84.
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做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屬的一家施工建設單位,在化工建設領域結合當前的市場形勢開辟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采購管理方法,其內容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機制
績效考核也稱成績或成果測評,績效考核是企業為了實現生產經營目的,運用特定的標準和指標,采取科學的方法,對承擔生產經營過程及結果的各級管理人員完成指定任務的工作實績和由此帶來的諸多效果做出價值判斷的過程。運用特定的標準和指標,對員工過去的工作行為及取得的工作業績進行評估,并運用評估的結果對員工將來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業績產生正面引導的過程和方法。
績效考核不但是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主要手段,而且是防止業務活動中非職業行為的主要手段,在采購管理中也是如此。好的績效考核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采購人員主觀上必須為公司的利益著想,客觀上必須為公司的利益服務,沒有為個人謀利的空間。針對采購部門的人員,就是對采購管理的業績回顧評價和未來的目標制定。業務指標體系主要包括:采購成本是否降低?賣方市場的條件下是否維持了原有的成本水平?采購質量是否提高?質量事故造成的損失是否得到有效地控制?供應商的服務是否增值?采購是否有效地支持了其他部門,尤其是生產部門?采購管理水平和技能是否得到提高?把這些指標一一量化,并同上一個半年的相同指標進行對比所得到的綜合評價,就是業務績效。應該說,這些指標都是硬的,很難加以偽飾,所以這種評價有時顯得很“殘酷”,那些只會搞人際關系而沒有業績的采購人員這時就會 “原形畢露”,評估的結果當然就不會如其所愿。在評估完成之后,公司會把員工劃分成若干個等級,或給以晉升、獎勵,或維持現狀,或給以警告或辭退。在績效評估結束之后,安排的是職業規劃設計。職業規劃設計包含下一個半年的主要業務指標和為完成這些指標所需要的行動計劃。那些供應商們為什么要給采購員“好處費”?無非是想提高價格或在質量、效率方面打折扣,如果采購員參與這些腐敗行為,也許具體情節不為人知,但必然體現在它的業務績效上。如果對采購人員有績效考核這個“緊箍咒”,采購腐敗的機會成本就會大得多。所以,績效考核是減少采購腐敗主觀因素的法寶。
二、實行陽光采購
陽光采購的概念
“陽光采購” 是指企事業單位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質量優先,價格優先”的原則,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自身資源的行為。“陽光采購”立足于科學化、合理化的采購制度和監管制度,通過合理的競價議價談判,有效降低采購成本,提高采購效率,避免采購過程中的暗箱操作、吃回扣等現象,是一種陽光下的采購行為。相應的陽光化采購模式有以下幾種。
1.招標采購模式。
2.綜合比較采購模式,即綜合比較加商務談判方式。
3.競爭性議標采購模式,即競爭性議標加商務談判方式。
4.集體議定采購模式,即集體談判加集體決策的方式。
5.單一資源采購模式,即單一資源商務談判方式。
6.執行政策性定價采購模式,即執行政策性定價采購方式。
公司根據實際情況主要采取招標采購模式、綜合比較采購模式及競爭性議標采購模式。對于20萬元以上的物資嚴格執行招標采購,建立招標專家庫,每次招標從專家庫中隨機抽取相應數量的專家進行評標,有效的避免了供應商的賄賂行為。對于20萬元以下物資的采購實施綜合比較及競爭性議標相結合的方式,對每筆采購商品進行至少3家以上的比價,并在年審過程中對報價的供應商進行回訪,避免惡意造假的形象出現。
三、網上采購
網上采購是指通過互聯網來完成采購的全過程。包括網上提交采購需求、網上確認采購資金和采購方式,網上采購信息、接受供應商網上投標報價、網上開標定標、網上公布采購結果以及網上辦理結算手續等。
公司借鑒政府采購的模式依托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建立的網絡平臺,對工程主體建設中的一類物質進行網上采購,一類物質主要包括鋼材、大型機械設備、鍋爐容器等大型物質。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建立了自己的供應商庫,其中一級供應商2300多家,二級供應商3萬余家,在網上采購的過程中,集團公司將統一招標的物資價格及往年實際采購價格掛在網上供下屬各公司參考,下屬公司根據地域及采購數量在網上平臺尋找相應的供應商并在網上執行采購。這樣不僅大大降低了采購成本,減少了對電話傳真等傳統通訊工具的依賴,提高了采購效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采購過程中的人為干擾因素,減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四、結束語
綜上,中油吉林化建工程有限公司在采購管理的過程中有效的避免了采購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為公司提升競爭力節約成本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在今后的實踐中繼續探索尋求更加有效的采購管理方法與大家共享。
參考文獻
關鍵詞:建筑特色;會計人才;培養方案
中圖分類號:F2353;C9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2909(2012)04-0012-05
中國建筑行業的飛速發展對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為滿足建筑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建筑類高校正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理念,改革培養方案,圍繞培養目標,設計基礎型、專業型、發展型等培養模塊,力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行業領軍人物以及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由于建筑行業會計有著會計科目相對集中、經營管理及成本核算復雜、工作環境惡劣等特點,因而,建筑企業對會計人才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質都有著特殊的標準和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促進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建筑行業發展相適應,是當前建筑特色會計人才培養變革中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建筑行業特色的會計人才需求與培養差異
(一)專業能力需求與培養差異
建筑行業特色的會計人才應具備一定的綜合管理能力。綜合管理能力主要指正確處理財務關系的能力,包括溝通協調能力、團隊協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應對壓力的能力等。由于建筑行業自身規模的限制,大多數建筑企業會計人員的配備有限,因而,會計人員的主要任務除了做好企業財務活動的核算工作,還要掌握企業工程投資融資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結算等,更要做好對企業財務活動和財務關系的管理。建筑業一般以單項工程為對象進行核算和成本管理,具有工程分布廣泛、范圍分散、人員復雜等特點,屬于開放式生產經營。這給集結成本、核算工程費用等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因而,只有樹立團隊協作意識,
加強與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建立以信任為基礎的投資分配、債權債務關系,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然而,現階段建筑行業特色高校的會計學專業本科學習偏重于如何組織財務活動,而忽略了對財務協調、團隊協作、人際交往以及應對壓力能力的培養。
(二)專業知識需求與培養的差異
建筑行業的特點集中表現為企業數量繁多、規模小、經營技術水平較低,以中小企業為主,財務人員少且崗位分工難以明確,這對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建筑行業特色的會計人才不僅要掌握會計學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財務管理知識、稅務知識、金融知識以及與建筑企業相關的管理知識在內的專業知識。此外,建筑企業具有自身的行業特色,為了更快地融入企業,進入工作角色,更好地發揮管理作用,建筑行業特色的會計人才還應對與建筑行業有關政策、法規、行業內部市場環境等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目前,建筑行業特色高校的會計學專業課程設置一般涵蓋了會計學專業人才所需的相關知識,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相對完善。但是,在專業核心課程的設置上基本以一般環境和比較成熟的工、商企業為主要學習對象,針對以建筑施工企業為對象的相關課程雖有設置,但還不夠全面和完善,不利于學生的深入學習和掌握。
(三)綜合素質需求與培養的差異
建筑行業特色的會計人才應具備以會計職業道德為核心的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合理規劃職業生涯,是會計人員獲得企業信任與認可的基礎,也是其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原動力。目前,建筑行業特色高校的會計職業道德教育不夠系統、規范,大部分高校選擇通過平時的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滲透,很少單獨設置會計職業道德課程。因此,導致目前絕大部分學生職業規劃盲目,對未來職業選擇的認識膚淺。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業工作環境比較惡劣,這就要求畢業生除了要具備一般會計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還要具備“吃苦耐勞,勇于奉獻”的品質和精神。然而,畢業生擇業大多不愿意選擇民營中小企業,而傾向于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報考公務員的比例逐年增長,可見學生的職業忠誠度較低,跳槽現象頻繁。
綜上所述,目前建筑行業特色高校的會計人才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已比較全面,但在綜合專業能力、行業相關知識以及綜合素質等方面還難以滿足建筑行業發展需求。
二、建筑行業特色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的設計
(一)培養目標定位與培養要求
1.培養目標定位
為適應建筑行業對會計人才需求的不斷變化,沈陽建筑大學適時調整培養方案,以掌握國家注冊會計師考試和執業所要求的理論知識、方法、操作技能為目標,主要面向建筑施工、房地產等領域培養具有較強會計核算、公司理財、審計查賬、會計咨詢服務等能力的具有建筑特色的高層次、實用型會計人才。
2.培養規格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培養要求,沈陽建筑大學會計學專業采取“三明治”教學模式(校內教學+校外實踐+校內教學)。學生通過系統學習,掌握建筑施工與房地產領域及其他領域的會計與財務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具備一定的外語、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會計軟件開發與維護能力;具備從事會計出納、成本核算、往來結算、稅務核算與稅收籌劃、全面預算與財務控制、審計查賬、資產評估等業務能力。
1.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選取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美術專業(室內設計技術、圖形圖像制作專業)2011屆、2012屆、2013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在2011、2012、2013年9月份,向用人單位及學生家長發放5個專業的問卷共計731份,收回583份,其中收回室內設計技術和圖形圖像制作2個美術專業畢業學生調查問卷分別為203份、102份,這兩個專業的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5.3%。
2.調查內容
調查內容涵蓋畢業生專業知識技術能力、畢業生思想素質、課程設置及用人單位和家長對學生管理工作評估等方面。
需要強調的是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各個教學系每年都會對已經畢業的畢業生質量進行跟蹤調查。
3.數據處理
本研究所有數據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及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二、美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數據分析
1.專業知識技術能力
專業知識能力是指通過高職院校2-3年的培養,學生具備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畢業后能夠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作,同時也能夠從事一般的技術設計、檢驗等工作,并且具備一定的繼續學習能力。調查問卷顯示,用人單位對四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3屆畢業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完全認可度為40%,基本認可度56%,不認可度為4%。從這樣的數據可以反映出,超過90%的學生能基本適應當前的崗位,用人單位也認可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所培養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但同時也看出,美術專業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與用人單位的期望值還有較大差距,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的專業技能認知水平趕不上社會需求的變化。面對日新月異的建筑裝飾行業市場,僅憑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學生很難適應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比如對于裝飾材料、室內設計理念、新的建筑制圖軟件的運用等,學生仍停留在幾年前的水平,學生的專業技能發展嚴重滯后。
(2)學生的專業課程設置尚不完善。調查顯示,用人單位對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幾個專業課程的設置基本滿意率為77%,以室內設計專業課程的設置為例有:裝飾制圖、建筑設計基礎、素描基礎、色彩基礎、室內設計原理、民用建筑設計原理、中外建筑簡史、建筑構造、建筑裝飾材料、裝飾構造與施工圖、建筑防災與建筑法規、裝飾施工工藝、銷售心理學、室內環境與設備、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裝飾工程造價、建筑快速表現技法、室內陳設與綠化、別墅室內空間設計、辦公空間室內設計、售賣類商業空間室內設計、中小型主題酒店設計、餐飲娛樂空間設計、AUTOCAD、效果圖后期制作、3DSMAX、室內光環境設計、裝飾測繪等。從以上專業課程的設置看,設計理論類課程并沒有對人體工程學及環境行為心理學等理論課程的設計。由于學生缺少這類課程專業訓練甚至是接觸,學生在進入裝飾設計行業后,不得不重新進行學習,因此,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就難以達到用人單位的要求或認可。
(3)傳授學生專業技能的教師知識結構更新滯后。很多高職教師的知識結構還屬于封閉性的知識結構,所謂封閉性的知識結構是指知識內容的不變或基本不變的結構,其重要特征是知識的陳舊和老化,這種知識結構顯然不能適應高職教育的發展。老教師的教案多年不變,他們的知識結構和傳教方式與信息化時代的高職教育理念不相一致。新教師上崗后,學習的熱情銳減,把過多的關注集中在對物質的追求,忽視了對自己專業知識的的更新,他們不愿意參加專業技能培訓,更不愿意上企業、下工地去吸收最新的前沿技術。因此,受教育者在進入企業后,他們的專業知識素養仍然停留在傳授者專業知識水平層次上,他們的專業技能水平顯然與現代企業的期望值有較大差距。
2.職業態度
職業態度是一個人對自己所從事或即將從事的職業所持的主觀評價與心理傾向。職業態度是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考察的一個重要方面,職業態度對于大學生來說包括心理素質、工作態度、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作風等。良好的職業態度是企業必需的,是個人事業成功的基礎,是大學生進入企業的“金鑰匙”。以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屬于國家示范性高職學院,每年有40%以上的畢業學生簽約國有大中型企業,無論是就業率還是就業質量都排在了四川省職業教育的前列。近年來,學生的職業態度越來越成為影響該校長遠發展的一塊心病。調查顯示,只有41%的用人單位對美術專業學生的職業態度持正面評價,而負面評價有如下幾個方面:
(1)職業道德下降。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在特定的工作和勞動中所應遵循的特定行為規范,是適應職業要求而產生,人們在履行本職工作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準則的總和,他是社會道德的特殊形式。作為高職院校美術專業的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是是愛崗敬業敬業的內在表現。然而,從調查結果看,不少學生的職業道德價值觀與用人單位的要求相差甚遠,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擇業具有濃厚的功利色彩,過分關注大城市、高收入,而在敬業精神、奉獻意識方面明顯弱化;二是誠信缺失,與用人單位簽約后,不顧學校、單位的利益隨意違約,還有的學生在應聘時為博得招聘人員的眼球,在成績、任職、甚至政治面貌作假。三是個人素養不高,美術專業的學生多是富裕家庭、獨生子女,他們普遍個性強,做事情常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協作精神,在面對新的環境時,缺乏禮儀修養,不能很好地處理好人際關系。
(2)職業作風不過硬。職業作風,是指從業者在其職業實踐和職業生活中所表現的一貫態度,職業作風是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職業基本素質和職業態度在從業者職業行為中的習慣性表現,是一種習慣性的勢力。一個職業團體有了優良的職業作風,就可以互相教育、互相影響、互相榜樣、互相監督,形成良好的職業輿論和職業風尚。通過調查發現,高職美術類專業學生在職業作風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弱點:一是主動性差,被動的接受,上級要求做什么才去做什么,特別是不善于學習,作為理論功底本來就比較薄弱的美術學生來說,缺乏刨根問底的精神;二是懶惰,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不愿意去多付出,更不愿意主動承擔責任,但卻一味追求高工資高福利;三是好高騖遠,不踏實,工作適應能力差。不踏實的表現集中體現在工作中斤斤計較,在還沒有完全掌握實踐技能的前提下,就以跳槽相威脅要求提供與自己能力不一致的工資收入等。
(3)職業意識落后。職業意識是人腦對職業的反映,是人們對職業活動的認識、評價、情感和態度等心理成分的綜合反映。職業意識是職業素質構成的重要要件,是職業活動的基礎和前提,對特定的職業行為起著支配和調控作用。從調查來看,高職院校美術專業學生的職業意識落后,其表現一是職業風險意識模糊。在擇業過程中,要么是過高估計自己的能力,要么是對自己學歷或者能力的不自信,不能正確審視自己尋找適合自己的職位;二是沒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只求眼前不顧未來,沒有明確的奮斗目標,也沒有考慮將要從事的職業能否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能否使自己的個性得到全面發展;三是職業認同感差。沒有清晰認識到自己所學專業的特點,也沒有完全理解所學專業應達到的能力要求,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目的性,沒有針對性地進行自覺的職業訓練,有效提高職業素質。
三、美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培養途徑
從以上的分析來看,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美術專業的學生在專業知識能力及職業態度方面都還有一定的改進空間。近年來,該校美術專業相關教研室認識到了在培養學生方面出現的薄弱環節,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對美術專業學生的培養。
1.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
(1)根據市場需求變化,吸收引進最新的成果,建立BIM實訓室。該校通過調研發現,美術專業現有的傳統軟件教學已不能適應現代市場的需求,必須盡快建立BIM實訓室,讓學生快速掌握三維渲染技術,從而使學生適應國內建筑市場的特色需求。
(2)建立校企合作,利用企業使學生的專業知識盡快達到用人單位的需求。突破只掛實習基地的牌子而缺乏實質合作的怪圈,該校美術專業選取四川龍頭企業成立校企合作班級如“華西裝飾班”,要求企業實戰經驗豐富的技術骨干給學生上課,使學生在工作之前就得到專業技能實戰并了解行業的規范管理等。
(3)實習老帶新制度,鼓勵老教師進行校外培訓。該校近年來引進了大批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為進一步提高年輕教師的師范技能,學校實行老帶新制度,選取優秀的老教師指導新教師的教學,以此提高年輕教師的專業知識教學的傳授效率。同時,學校鼓勵老教師進修或者培訓,通過學習,使他們的專業知識不斷更新,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加強對學生職業態度的引導力度
(1)建立三級聯創,提高學生職業道德水平。從學院層面講,要對基層單位的負責人開展學生職業道德教育培訓,從基層單位講,要對輔導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再培訓,并要求輔導員深入班級,對學生的職業道德進行引導,從班級層面講,要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演講比賽、討論等,讓學生在就業之前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的做法是建立誠信檔案,對學生的成績單進行防偽處理,改簽推遲等,從而對學生的職業道德進行約束。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1-0151-02
一、前言
目前,我國基本進入大學即分專業,僅有少數幾所高校在試點進入大學后前兩年進行通識教育,第三年根據興趣選擇專業,國外的學者認為過早地選擇專業,不利于培養興趣,國內的學者也認為過分強調專業教育不利于跨學科研究,但現實的教育制度下高校分專業基本都很早,由于學生高中時只知道埋頭苦讀,對專業幾乎一無所知,甚至有的學生是因為專業名字好聽而選擇工程管理專業,因此進入大學以后,迫切想知道專業都學什么,專業學完了有什么用,考公務員工程管理專業可以嗎?未來的就業情況(這個是所有專業學生最關心的),專業的前景,考研都可以考什么學校,工程管理專業哪些高校比較好,甚至畢業后能賺多少錢……前幾天大學生職業規劃小組讓教師幫做一份問卷,有一道題:將來工作的一天是什么樣子的?大致的流程是什么?……從以上可以看出新生對于專業知識渴望,因此開設新生研討課是十分必要的。
20世紀50年代末以哈佛大學為代表開創了本科教學領域的一個新課程―新生研討課,80年代在美國高校中迅速發展,2003年我國的清華大學率先引入新生研討課,新生研討課一般由大學知名教授專門為大一新生開設的小班專題討論課程,主要教學方式是小組方式與開課就某一專題共同開展研究,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等,原則上全校不分專業,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盡管我國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大一后可以轉專業,但還是90%以上學生沒有轉專業,針對目前工程管理專業現狀,新生研討課應以講授、啟發、課后討論形式比較合適,高校知名教授學者大多科研任務重,投入本科教學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在我國高校可以考慮副教授、講師、或者由幾名教師分別講幾個專題,教師之間事先溝通好各自講的專題等方法,目前進入高校老師基本都是博士畢業,在專業的了解上足以滿足學生的要求[1,2]。
二、新生研討課內容探索
新生研討課沒有固定的教材,開課專題可以涉及任何學科及任何領域,這就必須要求教師應選擇合適的內容及專題進行討論。對于工程管理專業來說新生研討課應主要由兩部分內容。
(一)大學的學習和生活
前耶魯大學校長-理查德萊文說過:如果一個學生從耶魯大學畢業時,居然擁有了某種專業知識和技能,這是耶魯教育的最大失敗,真正的教育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責任、遠大的志向、是批判性的獨立思考、時時刻刻的覺知、終身學習的基礎、獲得幸福的能力。美國斯坦福大學也提出成功的公式為:
成功=20%IQ+40%EQ+40%SQ
IQ(智商);EQ(情商);SQ(高靈商:代表有正確的價值觀,能否分辨是非、甄別真偽,那些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指引,無法辨別是非黑白的人,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強,對他人的危害就越大)
21世紀最需要的七種人才(融會貫通者、創新與實踐結合者、跨領域的綜合人才、三商兼高者、溝通合作者、熱愛工作者、積極樂觀者)基本都反映了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大學四年的生活應該怎么度過,規劃是很重要的,通過對一些大學通識功能的介紹以及關于你眼中大學、你理想中大學、你認為大學功能等環節的討論,給學生建議大學中值得借鑒的學習方法(目標明確做好四年的規劃、合理安排時間、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做好課堂筆記、多向老師合同學們請教、利用課余時間多去圖書館等),同時公布專業課教師的聯系方式,使學生盡早接觸專業教師,了解專業方向。現在的聯系方式較多,QQ、微信、微薄等,公布教師的聯系方式,學生可以在QQ群等上互動、專業討論、答疑解惑,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工程管理前沿分析
結合目前專業的國內外研究現狀,給學生已方向性的展望,最好以案例的形式生動展示專業的研究前景,由于大一學生對專業知識茫然,所以最好以圖片、視頻、白話形式講解,這樣不至于學生聽不懂,我認為目前工程管理前沿分析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當然不局限于以下方面,在每個方向討論中都要給予實際案例,讓同學們了解未來可以做什么,并給予啟發[3-5]。(1)復雜項目管理:以“上海中心”為例分析工程管理該管理什么,以討論的形式,基本上在討論中,學生們基本把工程管理的三大控制(質量、進度、成本),加安全、環境、健康、風險等全部討論出來,從而引出工程管理專業開設的專業課程,以及在大三的時候工程管理專業兩個方向即工程造價方向和項目管理方向,在這里可以進一步討論三大控制之間辯證統一的關系。(2)項目融資模式:同樣配合案例教學,讓同學們討論,怎么樣在沒錢的情況下把工程完成,同學們基本上會考慮貸款、融資等模式,這里以中國第一個國家正式批準的BOT試點項目――廣西來賓電廠為例分析,大部分學生對于經濟都十分敢興趣,所以在這里可以引出未來的研究方向,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概算、預算、結算、決算等,簡單講解目前比較流行的EPC\BOT+EPC\PPP\BT等模式,同時讓同學們討論一下這些風險會出現什么樣的風險。(3)綠色建筑:綠色建筑涵蓋了最小化對環境的影響、提升建筑使用者的健康水平、對開發商以及社區的經濟發展以及回報、對規劃以及開發過程的全壽命周期考慮。從以上幾個方面討論綠色建筑的內涵,同時簡單講解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和我國的綠標,引出目前國際工程較多,從而引出英語的重要性,并以古代宋真宗年代皇宮建造為例,講解古代項目管理的特點。(4)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以我國典型的BIM工程(上海中心)為例,講解BIM到里是什么,是否僅是一個工具,帶來了哪些傳統工程管理方面的變革,由于現在學生計算機水平較好,鼓勵學生學習軟件,由于學生專業課知識幾乎沒有,所以要用動畫或視頻方式展示BIM。(5)工程風險管理:以一個具體公路工程(國際工程)失敗的案例,討論為什么失敗,由于同學們目前沒有專業方面的知識,可以啟發同學們未來的工作也好、生活也罷,遇到事情存在風險應如何應對,通常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處理的,把生活中遇到的風險引申到工程項目,這樣把生活實際與工程聯系起來更容易理解,通過同學們的討論發言,基本討論出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應對措施。啟發同學們如何進行風險評價,未來我們需要研究的課題。
三、結語
通過新生研討課,使學生對大學的功能,什么樣才算是真正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有了新的理解,同時,通過工程管理專業前沿分析,讓同學們知道了未來學習什么,研究什么,有了方向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方B.新生研討課的教學實踐與課程實踐[D].浙江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9.
[2]顧廣娟.安徽新華學院工程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及對策研究[D].合肥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3]黃愛華.新生研討課的分析與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0,(4):58-60.
[4]張文雪,劉俊霞.新生研討課教學理念與實踐[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5,(1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