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5: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地震帶來的自然災害,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巖土工程設計及其實際應用
巖土工程設計是指對巖石進行勘察以后,根據場地原有的地質地貌特征、環境特征以及巖土工程條件,結合實際的施工需要,所進行的樁基工程,地基工程,邊坡工程,基坑工程等巖土工程施工范疇的方案設計與施工圖設計。巖土工程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是一種結合多種科學處理手段進行地基改造的工程,通過對巖土的改造,可以增加和提升巖土抗擊自然災害的功能。巖土工程中還包含地下工程和地震工程。在保持土地原有的地貌特征下,對地基地質結構進行設計改造,優化巖土結構,提高巖土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是巖土工程設計的目的及用途。巖土工程設計的用處包含防風固沙,地下水控制,截水、抗震等等很多方面,在這里主要探討抗震的作用。
2巖土工程設計中的抗震作用
巖土工程設計建立在土地原有的地質地貌特征上,所以巖土工程設計具有自然性和地域性的特征,跟大自然息息相關。巖土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巖土結構的改造,提升巖土結構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保護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在對巖土結構的改造中,主要是通過改變巖土的傳播媒介,以此達到抗震的目的。改變巖土的地基以及巖土工程構筑物,可以增強巖土的堅硬度以及穩固程度,提高巖土結構的強硬度。這樣的巖造工程,主要是為了讓巖土結構中產生沖擊型地震荷載以及往返型地震荷載,這兩種地震荷載可以有效的減少地震帶給人們的傷害。在不能改變地震次數的情況下,降低地震帶來的傷害也是很有意義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巖土工程設計中,可將山體滑坡的問題考慮進去,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山體滑坡出現的概率也非常高,造成的傷害也很可觀,將這一因素考慮進去,便于進行更合理的抗震設計。改造巖土結構,可以增加巖土的堅硬度,增加土層的持力,實現防風固沙的目的,提高抵抗自然災害的能力,降低地震造成的傷害。水利堤防設計,土石壩設計、擋土等工程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巖土工程設計對于抗震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放大作用,通過放大巖土層質,以達到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濾波作用,通過對地震波的過濾作用,從而降低地震帶給人們的傷害,縮小震幅輻射的范圍;隔震作用,改造后的巖土結構可以對地震波進行一定的隔離作用,以此控制地震的擴大,減少地震對人們的危害;共振作用,通過對地震震感的吸收,有效降低地震的強度,控制地震范圍,減輕地震帶來的影響。所以,巖土工程設計對于抵抗自然災害有著不可忽略的作用,應當重視巖土工程設計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通過科學合理的改造,幫助人們抵抗自然災害,造福人民。
3巖土工程設計中的抗震問題及設計
3.1巖土土體在地震中的變化
雖然不能人為的減少地震的發生,但是可以通過改造巖土結構來降低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很多自然物在地震的作用下,都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土體也不例外,而不同的土體所發生的變化也有所不同,比如土體變形和孔隙水壓力的變化等等。不同的土體由于土層結構的特殊性而導致了各有特色的變化,根據土體變形的形態以及孔壓的發展可以分辨不同的土體。孔壓上升速度快,變化顯著的土體,主要包括松、中密砂、含粘粒量小的分土以及淤泥。另外一種土體變化沒有那么顯著,孔壓上升速度也慢,主要包含飽水密砂、干砂、碎石土和含粘粒量大的分土。通過對比兩種土體在地震的變化,可以得知,第二種土體的穩定性更好,不容易變形,所以在巖土工程設計中,應當考慮將兩種土體的特點結合,結合實際需要進行對應的改造。
3.2關于巖土動力
巖土動力是巖土工程設計中不可以缺少的部分,巖土動力在地震中主要體現在場地反映以及地基基礎和巖土工程結構物的反映上。地震發生時,巖土土層以及周圍地質的反映被稱為場地反映,分析這一變化的特點,在巖土工程設計中進行改造,加強巖土土層以及周圍地質的穩定性,以此減少地震帶來的災害。而地基基礎和巖土工程結構物的反映是指地基基礎在地震中所發生的變化,將地基基礎在地震中變化考慮進巖土工程設計中,根據這一系列的變化,對巖土土層進行有針對性的改造,從而達到抗震的目的。
3.3巖土工程設計中的抗震設計
由于巖土工程設計具有自然性的特點,導致巖土工程構筑物對于地面位移的影響反映較大,所以,只有降低地震的傷害程度,才能起到抗震的作用。巖土工程設計中,通過對巖土土體結構的改造,可以發現不同土體的變化,找出較為穩定的土體,然后通過有針對性的改造,提高土體的堅硬度以及穩定性,以此達到抗震的目的,這也是巖土工程設計與抗震的聯系所在。巖土工程設計中包含的環節較多,過程也比較復雜,而且具有很多不確定的成分在里面,因此,為了提高巖土工程設計的安全性和準確度,采用了比較科學的動態設計方式。進行動態設計時,首先需要熟悉所選場所以及場所周圍的環境,然后在維持原有地質地貌特征的基礎上進行巖土工程設計,對于工程設計過程中出現的實際反映情況及時記錄,加以分析,根據分析得出的結果,不斷調整巖土設計工程的方案,反復實驗,對所得數據及方案進行篩選,直到得出最佳方案為止。動態設計的優勢在于可以及時看到設計方案的效果,并且通過不斷的調整,得出最佳的方案,改變以往設計的單一性。另外,由于巖土工程設計中,巖土構建物對大自然的依賴性,在進行工程設計時,需要對土體和地基的液化效應以及危害性進行準確的分析,通過數據對比,將危害性控制在最低,以實現巖土工程設計的最優化。
4結束語
由于現代技術飛速發展,才得以掌握巖土工程設計這種新型技術,通過對巖土土體結構的改變,實現抵抗自然災害的愿望,不得不說,這是人們的福音。在進行巖土工程設計時,務必保有原來的地質地貌特征,同時,在技術上需要不斷創新,以此實現保護自然、人為抗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鄭超.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工程技術研究,2017,(6):162-163.
2021臺風受災個人補助申請書范文尊敬的市殘聯領導:
我叫劉兵,居住福鼎市沙埕鎮和平海濱南路9號。由于“_”臺風的影響和連日來下著暴雨,造成我家住宅多處倒塌,受災較為嚴重,為此,特向貴單位申請,請求給予我家一些受災困難補助,用于后續安置,善后處理及進一步防災之用。
特此申請。
此致
敬禮!
申請人:申請書模板
__年__月__日
九大自然災害有哪些大家都知道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有嚴重的影響,可是也想知道如何去預防自然災害。想要去預防,那么就要先知道九大自然災害分別是什么,在這里先給大家說一下,九大自然災害指的是地震,泥石流,滑坡,洪水,海嘯,臺風,龍卷風,雷擊和暴雪等。
首先來說一下地震,地震其實預防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現在的電視,手機等傳播信息,因為現在通過科技的發展,人類已經可以通過科技手段監測到地震帶幾十秒之前來領遇到地震時候大家千萬不要慌張,找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躲下來等待救援。
再來說一下滑坡,其實滑坡算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這種自然災害多在山區,我們要盡量避免在下雨天,到斜坡掩體巖土體附近,尤其是下暴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洪水的話大家首先要注意看天氣預報,其次天氣不好的話盡量不要去河邊玩耍。如果已經深陷洪水當中,一定要抱住漂浮的大型物體,比如大樹等等。
一般來說,海嘯都是由地震、海底火山噴發所引起來的,海嘯發生的時候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波浪,然后對沿海的城市造成大面積的破壞。臺風登陸的話我們也要注意,少出門盡量在家里避免出去被大風吹走。
龍卷風一般發生在海上,如果深陷龍卷風當中真的只能是自求多福了,雷擊的話其實就是說下雨天的時候盡量少在大樹下面或者金屬物體下面,不要在下雨天打電話,盡量躲在家里面就可以避免雷擊。
暴雪這種情況其實一般來說天氣預報都可以預報到,就是大家在平常的時候可以多關注一下本地的天氣,尤其是陰雨天、雨雪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看一下天氣再出門,這樣就會減少自己遇到暴雪暴雨的幾率。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于這種自然災害的預測也越來越全面,這樣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減少我們的損失。
遇到自然災害時怎么應對一、地震逃生,把握黃金12秒
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生后,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機會。因此,如何迅速找到安全躲避的地方成為關鍵。如果發生地震時身處室內,尋找跨度小的地方十分重要,如衣柜墻腳旁、桌子下等。
如果當時在室外,則要跑向沒有電線桿和大樹的空曠地區,避開高大建筑物、高聳危險物、危險場所等。
二、遇上火災,三步走科學逃生
一旦發生火災,記住以下三步:
地理教材中的有關自然災害的內容很多,尤其是新教材,將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單獨做為一節的內容講述,其中就包括我們為防災減災的所做的措施,以及泥石流和地震的防護措施。地理課堂作為防災減災的主陣地,怎樣在教學中滲透防災減災的內容,怎樣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的意識及在災害中生存的能力,下面我們來談談我的看法:
一、深刻認識地理教學中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的意義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有臺風、地震、洪澇等災害頻發發生,嚴重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年我們國家有成千上萬受到自然災害的威脅,也有上千人因自然災害而死亡,直接經濟損失上千億元。可以說自然災害猛于虎。面對災害有效措施就是防災減災,學校中的防災減災工作是我們過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認為防災減災就應該在一直滲透于教學中。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我們平時就把防災減災的工作做實了,到了災害時就能最大限度的保存自己的生命。
二、利用學科優勢培養防災減災意識。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了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就會找學生談話,告訴他這些不良的習慣,但是效果很一般。為什么呢?我總結出來就是沒有讓學生認識到這是不良的習慣,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識。對于防災減災的工作,就必須讓學生先有防災減災的意識,才能順利的完成防災減災的工作。所以首先培養學生的意識。
馬克思說過,物質決定意識。所以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認識災害這種物質。認識物質就是在教學中認識自然災害的種類及會產生的危害。例如在《海陸變遷》中,我們講到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塊與板塊的交界處。我們正處于地震帶上,所以我國是個多地震的國家。這是就給學生加入地震的相關概念讓學生從學術角度認識地震。彌補在生活中對地震不完全認識。然后在舉例地震的危害,例如汶川地震,日本地震等,。在講述《地形圖的閱讀》中,我們認識了山谷、山脊、陡崖等地形。在這些地形中易于發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在《季風氣候顯著》中講解我國水旱災害。在教學中,充分的利用教材,讓學生了解自然災害,認識自然災害種類及產生的危害,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自然災害的意識,讓他們認識到災害的可怕,自己會想很多的抗災辦法。
三、掌握方法,提高防災減災的能力
當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的可怕,他們自己會想很多的抗災辦法,但是這些抗災的辦法行不行,到底實用嗎?這時,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解自然災害的形成原因及規律。可以根據災害的規律檢驗我們的辦法有用嗎?例如,在講地震時,結合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因橫波傳播的快些,縱波傳播得慢些但其破壞程度大的知識,讓學生明白當地震發生時,如能在橫波傳來后(左右搖擺)縱波還沒有到達的幾分鐘內迅速逃到空曠的地方就可以有效地降低人身損害;而且地震發生后往往有幾次余震,那么第一次地震后他們就不會掉以輕心,保持警惕從而有效地減少余震帶來的損害。另外,還要重視防范地震和地震求生的一些相關常識的了解。如常備地震應急包;就近躲避伏地待定;不要跳樓、乘電梯求生;盡快關閉電源、燃氣;避離山坡海邊不急回家;保存體力伺機求救等,以提高學生防震減災的能力。
實踐證明,掌握一些防震減災措施能夠提高社會的防震減災和地震應急的能力,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防災避災的意識和技能。如:在汶川大地震中,四川安縣桑棗中學師生震后1分36秒成功疏散,無一傷亡。
四、組織課外活動,拓寬教育渠道
地震的前兆與預報
雖然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強度等具有隨機性,人類還無法控制,但自然災害發生和發展的過程都具有自身的規律,理論上是可以認識和預測的。日本該國在地震可預測性之一災害前兆的預測和預報這一方面就為地震的防范樹立了新概念。該國充分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建立和健全了相對完善的地震監測與預報網,多次地震預報的成功,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地震的減災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
震前的應急預案
日本處于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本身國土上多火山地震,為了降低地震帶來的威脅,日本政府對地震高度重視,結合本國地形構造復雜、人口密度大、單位面積資產密度大的國情實際,制定出了許多較為完善且合理的應急預案。一但發生地震,有關部門可以在30分鐘內自動算出受災規模,根據地震監測數據,政府可以迅速啟動相關預案,做出及時且較準確的救災措施,有效的減輕地震所帶來的損失。
國民的防震減災意識
日本本國社會經濟基礎雄厚,政治穩定,一般有足夠的物力和財力來對本國國民進行防震減災的宣傳教育。較強的防震減災意識,使日本國民在面臨地震時,一般都會保持相對的冷靜,懂得應急措施,清楚防災緊急通道,在災中自救和互救意識比較強。在日常時候,日本國民有防震的準備,家庭或公司通常都備有地震應急包等應急設施。較強的防震減災意識,使得日本國民在面對地震災害時,有效的降低了人身的易損程度,有效的降低了人員傷亡。
建設防震減災工程
中圖分類號:TU97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條件,由此,建筑行業高層住宅的建筑結構發生了變化,由原來的多層混磚結構變為現在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的規模不斷擴大,土地資源日漸緊張,住宅建筑逐漸以高層為主,高層建筑聚集了更多的人民群眾,一旦發生地震災害,由于人員的密集和住宅的高度等因素,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大地震災害,因此,為減少災害損失,就必須做好建筑抗震結構優化設計,提高高層住宅建筑的抗震能力。
1 高層住宅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重要性
(1)地理位置原因。我國處于太平洋地震帶和喜馬拉雅山地震帶的交界處,受到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板塊的相互擠壓,致使我國的地震頻發,遭受了較大的地震災害,我國的地震活動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據資料顯示,20世紀里,全球共發生三次7.6級以上的地震,中國占兩次,并在1920年的寧夏海原地震和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中分別造成23萬和24萬多人死亡。20世紀以來,地震也是所有自然災害中最頻繁、傷害性最大的災害,因此,地震災害的嚴重性是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為減少地震災害,就必須進行抗震優化設計。
(2)測量科技水平的限制。由于現今科技水平方面的局限性,抗震計算的依據還很難確認,當地震災害發生時,震波由震源傳到地面的過程中,要通過巖石或不同土層的折射或者濾波,整個傳播過程是復雜多變的非線性傳播,所以,地震的強度和傳播加速度很難確認。另外,由地震引起的地面運動有六個自由度,而依靠當今科技能記錄到的只有三個簡單的運動記錄,其他的扭轉分量還未被掌握。
2 高層住宅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的原則
為保證高層住宅建筑在經受地震等自然災害時損失最小、安全性最高,就需要在進行住宅結構抗震設計時結合實際的工程情況和施工地點,保證高層住宅建筑具有較好的抗震能力。抗震設計時要采取剛柔并濟的原則,選擇適合的抗震結構,制定合理的抗震設計措施,保證在遭遇較小的地震時,不影響建筑結構,在遭遇較大地震時也要保證建筑物的變形變化不能太大,且經修復后不影響正常使用。住宅建筑較高時,可以在保證整體結構安全的同時,允許加入彈塑性狀態。另外,六級以上地震一般都伴有多次余震,若建筑構件的剛度小,則會導致初次地震時建筑損壞,無法抵御余震的沖擊,因此,住宅建筑應既滿足變形要求,也要減小地震作用,避免建筑的局部受損。
3 高層住宅建筑結構中抗震設計存在的問題
(1)抗震規范問題。在進行抗震建筑結構設計時,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對使用抗震材料的延性進行等級劃分,利用不同的地震強度來確定所需要的延性,用較小地震的最高強度來確定所需延性的最低要求,同時,在較低烈度的區域使用較低延性的材料,在較高烈度的區域使用較高延性的材料。但是,在我國,沒有對地震作用進行細致的劃分,而是將不同地震取一個固定數字進行分析,這樣就導致不同地震作用下的延性相同,在地震作用較大時,也就無法滿足抗震所需的延性,從而增加了災害造成的損失。
(2)抗震設防目標不明確。我國的抗震設防目標一直是以“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壞”為原則,來規范抗震建筑的抗震效果,但是,這樣的抗震設防目標太過籠統,不適用于所有的建筑,目標范圍太過模糊,違背了國際上“多層次、多形態”的控制目標,因此,應對不同地震等級中,不同的抗震建筑進行靈活的等級劃分,比如,可以分為,一類是經過地震災害后可能會出現次生災害的建筑,另一類是在遭遇地震后影響其使用而必須進行及時的搶修的建筑等。靈活的抗震設防目標才能使抗震工作更細致、更深入,保證抗震設計的抗震作用。
4 抗震結構優化設計方案
(1)地理位置選擇。不同的地理位置,發生地震時的破壞程度也是明顯不同的,因此,應選擇抗震能力較強的地區避免危害性大的地區進行建設,在住宅建筑開始之前,進行必要的地基勘察,根據建設場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標準的分類和等級劃分,以便對該地區進行合理的抗震設計。比如根據地區地基液化等級和抗震設防類別,進行相應的消除地基液化或采取鞏固地基的措施,以達到更好的抗震效果。同時,避免選擇不利于住宅建設的地區,為日后的建筑安全排除隱患。
(2)優化建筑結構。抗震優化設計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力求對稱,對整個建筑結構中的構造和承載能力進行綜合的考量,以此來判斷整個結構的抗震能力。地震時高層建筑所承受的地震作用取決于它的動力特性,與建筑所具有的剛度、承載力力度分布和延性有關。高層建筑的結構是由縱向和橫向的承重結構組成的,承重結構的穩定性和剛度決定著建筑抗震能力的大小,因此,要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就應首先增加承重構件的延性,可以采取增加構造柱,并配置鋼筋構造的方式來增強結構的整體穩定性。另外也可以配置鋼筋圈梁來解決散落問題,增強建筑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作用較大時,就需要結構的延性來避免建筑的變形,因此,建筑的延性也是增強抗震能力的重要因素,為了在地震作用下使鋼筋混凝土保持足夠的延性,就需要把塑性變形集中在具有良好延性的構件上,首先是選擇合適的塑性變形構件,然后人為地增加構件的抗剪力,避免在地震作用下出現剪切破壞,影響構件及建筑的延性,最后通過相應的措施,保證塑性鉸的位置具有較強的轉動能力和耗能能力。
(3)抗震材料的選擇。對于許多多發地震區來講,結構上的抗震性設計遠遠無法滿足抗震要求,還應當把高性能的資料結合使用,并且結構體系要優質。目前為止,我國住宅建筑中高層建筑使用的結構體系主要有剪力墻、框架、兩者結合及簡體等。然而,外國地區抗震住宅建筑多采用鋼結構,但我國抗震住宅仍有90%以上使用鋼筋混凝土,兩者相比較,鋼結構的延性、韌性和強度都比混凝土結構好得多,因此,鋼結構的抗震能力更強。且據實踐證明,鋼結構出現破壞倒塌的情況較少,是適合做抗震建筑材料的首選,況且,我國的鋼產量居世界前列,鋼材的品種和類型也在不斷增加,因此,應在抗震建筑中多使用鋼結構或者鋼管混凝土結構,來提高高層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
結語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05-0105-02
“地震的自救與互救”節選自人教版選修五“自然災害與防治”的第三章第三節。本次說課為課前說課,將本次說課分為教材分析、教學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程序、板書設計六部分進行。
1 教材分析
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災害頻繁。從整個教材內容編排看,第一章是從宏觀層面介紹自然災害和人類活動;第二章是從國情層面介紹我國的自然災害;第三章是從應對層面介紹如何防災和減災。“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高中地理課程標準賦予地理教學的基本理念。綜觀教材,對學生生活最有用的地理知識無疑就是自然災害的自救與互救能力了。因此,這將成為本節內容的講授重點所在。基于近幾年來發生的汶川地震、玉樹地震,還有日本大地震帶來的巨大影響,可以說,地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本文將以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為例,從實踐出發,聯系實際,將生活中面臨的實際問題帶入課堂,讓學生切切實實感受到學習的是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
2 教學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對象為高二文科班學生,通過一年多的高中地理學習,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地理思維能力。另外,之前所學“地球的圈層結構”“地表形態的塑造”對本課內容也有所涉及,為本節課的講解奠定一定基礎。世界上自然災害每天都在發生,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遇到自然災害的可能,頻發的各類災難,極大地刺傷了人類脆弱的心靈,面對可能發生的自然災害究竟該如何應對,這就是本節課的中心內容。在各種各樣自然災害中,地震又是最不可預知、最具破壞性、最突然和造成人員傷亡最多的。新疆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接部位,是地震多發地區,震中也許就在身邊。只有在了解地震的特點和發生規律的基礎上,掌握地震中的自救和互救技能,才能做到居安思危,臨“震”不亂。基于教材及學情分析,選取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地震自救互救知識作為本次說課的教學題材進行設計。
本課的知識主線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災前準備――識別地震前兆和防震準備(以家庭或者個人為單位),準備是各類災害自救與互救的物質基礎;第二部分,災中應急――避震(個人主觀能動性的體現);第三部分,災后救助――震后自救與互救(具體方法和實施非常重要)。因此,通過“情境導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現場演練――總結升華”的內容安排,采用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體驗感悟法,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激發學生興趣,避免課堂教學枯燥,以電影、視頻動畫生動地進行各個教學環節的展示,讓學生從視、聽、練中掌握地震自救與互救的技能,然后進行現場模擬演練,實現教學過程的升華。安排學生課下探究其他自然災害的自救和互救手段。
3 課標要求
1)以地震災害為例,列舉適當的應對方法與應急措施。
2)結合實際,討論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應對突發性災害。
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家庭防震避震方案內容、應急避震措施和震后自救與互救的方法。
2)能力目標: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與互救技能。
3)情感目標:①提高防災意識,重視生命價值;②居安思危,在特定時刻,生命就掌握在自己手中。
5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地震知識,懂得如何自救與互救。重點突破:采用情境教學法了解地震基本知識;通過學生自主判斷視頻材料中不同主人公地震逃生方式的對與錯,對避險知識進行合作探究,通過體驗感悟法切實提高學生面對地震時的避難逃生能力。
難點:如何創設有效情境,讓缺乏臨“震”經驗的學生深刻體會應對地震災害的有效措施,進而掌握地震的自救與互救技能。難點突破:先通過視頻動畫演示過程,然后進行現場模擬演練,讓學生從中學會應急逃生能力,增強關注安全、珍愛生命的意識。
6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以日常生活中常說的“地震是土地爺一生氣、一跺腳,地就震了”的小故事引入新課。(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地震。)
溫故知新,自主學習 回顧地震的概念,地震帶在世界和我國的分布范圍,指出新疆處于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接部位,是地震多發地區。近幾年我國境內發生多起7級以上地震,事實表明,中小學生是地震災害中容易受傷的群體。(設計意圖:學校是人口密集區,防災工作尤為重要,讓學生聯系實際展開討論,有助于知識的遷移應用。)
視頻演示,合作探究 觀看電影《唐山大地震》視頻片段,啟發演示,學生自己總結震前前兆,如何做好震前準備。明白了震前前兆,該怎么辦?(設計意圖:啟發式引導,探討研究,突出重點,點明地震自救互救的三個環節。)
體驗感悟,現場演練 由地震波的知識引出避震的“黃金12秒”,與學生共同探討:如何做好避震的瞬間抉擇――是“跑”還是“躲”?閱讀《室內避震要點》,進一步掌握“躲”的技巧。演示各種場景中的避震活動,檢驗學生的避震能力。(過渡:震中很短暫,震后方顯真本事,震后的自救與互救更為重要。)教師講解如何處理外傷,演示震后自救Flash,讓學生判斷對錯,通過體驗感悟法切實提高學生面對地震時的避難逃生能力。點明在震后被困情況下應“保存體力、堅定自信心”,進一步增強關注安全、珍愛生命的意識。
課堂互動:進行現場模擬演練,SOS求救信號演示。(設計意圖:理論聯系實際,掌握避震、震后自救互救要點。)
總結升華 用杞人憂天的故事進行課堂總結,點明人人都要樹立憂患意識,板書歸納,明確地震自救與互救技能。(設計意圖:首尾呼應,明確主題,強化防災意識。)
1999年臺灣地區發生“9·21”大地震,震級為里氏7.3級,引發中部山區發生多處山崩與滑坡現象。地震所造成的崩塌土體堆積形成了10余處大小不一的堰塞湖。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同樣也給水利工程造成很大的災害。據調查統計,“5·12”地震后,僅四川省就有2000多座水庫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堤防破壞長度為700多千米,形成大小堰塞湖100多個,這些堰塞湖和震損水利工程給相關區域帶來了次生水災害風險。
與汶川地震一樣,蘆山地震也發生在同一個地質斷裂帶上,該區域內存在很多高山和溝壑,就有發生泥石流和滑坡等次生災害的可能性。而一旦發生余震或遇到降雨,則可能會引發次生水災害。
二、對國外經驗的借鑒
從國際統計數據來看,國外巨災后,保險賠款可承擔30%以上的損失補償,發達國家甚至高達60%至70%。如美國“9•11”事件后,保險賠償高達350億至700億美元;2005年東南亞大海嘯后,保險賠償高達40億美元。下面以新西蘭、日本、美國為例,講述這三國值得借鑒的地方
(一)新西蘭強制征收地震巨災保險.一旦災害發生,地震委員會負責法定保險的損失賠償,房屋最高責任險金額為10萬新西蘭元;[2]保險公司依據保險合同負責超出法定保險責任部分的損失賠償;而保險協會則負責啟動應急計劃。
(二)日本也是一個多災害的國家,尤其是地震頻發,所以在巨災保險的風險控制方面,日本形成了一種由政府和民間保險公司共同分擔的二級再保險模式,即家庭財產的地震保險業務先由民間保險公司承保,然后再全部分給由日本各保險公司參股成立的地震再保險公司,超出再保險公司與直接承保限額的部分,由國家承擔最終賠償責任。
(三)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政府面對巨災風險主要建立了政府主導推出巨災保險計劃、巨災風險與資本市場相結合兩種方式,巨災風險證券化,從資本市場籌集資金,抵御風險。美國“9•11”事件發生后,保險公司約賠付了420億美元,大大超過了聯邦政府200億美元的撥款,成為紐約市重建的主要財務來源
三、如何建立我國巨災模型
(一)法律支持
2006年我國頒布的《國務院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建立國家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以“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范救助體系”。為建立建立我國巨災模型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多方面技術合作
巨災模型應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技術支持。如可以與中國地震局和相關科研院所以及國際巨災風險研究機構之間的技術聯合,利用地震風險分析與保險精算和損失模型相結合,計算區域最大損失預測。
(三)建立適合我國的巨災模型
中圖分類號:K90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5-0245-01
人類社會仍然處于一個地震災難頻繁的時代,例如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2011日本特大地震等。在我國,努力減輕地震給人民造成的損害,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具體表現;所以對地震信息進行視覺研究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地震信息設計包括地震災害、地震分布情況、震前宏觀異常及識別、科學避震四個方面,分別從各個方面闡釋了地震這一自然現象和我們生活之間的關系。
一、地震信息設計的現狀及意義
地震是一種突發性很強的自然災害。一次強烈地震,往往會摧毀大批建筑物和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地震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天敵”, 我們切不可掉以輕心。對地震信息進行視覺研究,用圖表、文字、色彩等視覺元素對地震信息進行分析和解讀,形成有視覺組織的信息圖表設計,可以更加直觀形象、富有感染力地傳播地震信息。
目前,地震信息的表達方式大多以單純的文本形式和地理統計圖表方式為主。傳統的地理統計圖表對于大多數非專業人士而言缺乏親和力和感染力,而文本形式在信息傳播上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們的大腦天生為圖形而生,它對信息圖表的理解方式不同于文字,視覺資料會促使我們對信息產生快速思考,提高解讀能力。地震信息設計可以通過視覺語言為人們提供一種新的方式更有效地去理解地震概念,了解地震知識。
二、地震信息設計的完成過程
信息設計要求設計師有很強的整理、分析、組織資料的能力,而且首先強調“簡約”。可以把收集得相關地震信息資料歸為以下四類:(1)地震災害是群災之首,它具有突發性且頻度較高,并產生嚴重次生災害,對社會產生很大影響。地震災害包括直接災害和間接災害。(2)從地震的分布情況來看,我國位于世界兩大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受太平洋板塊、印度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地震斷裂帶十分活躍,主要分布在臺灣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華北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23條地震帶上,所以不同地區的地震危險度也不同。(3)地震發生前,巖體在地應力作用下發生地質性異常變化。我們研究震前宏觀異常時間分布的序列特征的實際意義,就在于它是能夠作為判斷真假異常的一條重要的宏觀標志。比如我們在發現序列在后的動物異常,而序列在前的動物反而無異常時,一般可以認定此異常與地震無關。(4)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一定準備,震時又能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以上這四個方面解釋了地震這一自然現象和我們之間的關系,和大家的生活密切相關,值得每個人去了解。所以將這些信息以視覺的形式表達出來很有必要。
三、優秀信息設計的界定
(1)優秀的信息設計能提供新的觀察和思考方式。信息圖表的作用是通過視覺語言提供一種新的方式去理解概念、思想和數據。通常,視覺資料會促使我們對信息產生獨特的思考,我們能夠感知到新的關系,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形成不同的解讀。(2)優秀的信息設計具有良好的視覺組織。有效信息圖表的一個主要方面是由視覺結構體現出的組織性。當信息被梳理后分塊成段對視覺信息的加工就變得容易了。根據認知研究,我們只能同時記住四到五種感知單元。信息細分后,正好切合我們先天的認知結構。(3)優秀的信息設計具有多層次的信息表達。初看時,你想給讀者以大的圖形輪廓。最初的一瞥,如果能立刻使人了解概貌就很好,之后讀者才能對下一個層次進行分析,這又涉及對細節的審視與互動。(4)優秀的信息設計具有精確的比例。在許多圖表、略圖和分析地圖上,各類要素代表了數量,因此準確的尺度和比例很重要。(5)優秀的信息設計具有良好的視覺設計。信息是美的。一張富有美感的信息圖表能夠通過對顏色、對比、平衡、運動、空白的良好運用反映出這種美。
四、結語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自然災害給人類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嚴重。如何通過災害防治教育減少災害的損失,已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學校作為育人的專門場所,其在災害教育中的作用備受關注。因此,中學地理課程擔負著災害防治教育的重任。初中地理災害防治教育在提高學生災害意識,增長災害知識,培養防災能力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較為豐富的災害教育內容,靈活運用這些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災害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憂患意識、環保意識、防災減災意識,提高學生的生活能力。
一、培養學生防災能力的重要性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復雜,地形多樣且山地居多,氣象、地質、地震、洪澇、海洋等自然災害都十分嚴重,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中國自然災害種類多,除現代火山災害之外,全球多種自然災害都有發生,分布廣,全國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氣象、地震、地質、海洋等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發生頻率高,1998年發生了長江流域特大洪澇,2006年重慶和四川發生特大干旱、2007年淮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澇,2008年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和2008年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和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災害,給人民生命財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巨大損失[1]。自然災害損失的不斷增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因素。如何控制和減少人為因素造成的損失,是我國及全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
我國政府為防災減災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和活動,有利于促進我國的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的協調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但減災目標的實現,減災任務的落實、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救助技能的普及與推廣,都離不開教育。因此,在地理教育中培養學生的防災減災技能,是地理教育向應用學科發展的組成,是貫徹學習公民必備的地理的重要體現[2]。此外,課程標準中關于《自然災害與防治》選修課的內容標準,也規定學生應該對其達到相關知識、技能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素養。
二、學生防災能力的培養
(一)學習災害地理知識。利用地理教學手段,引導學生高效率的學習災害地理知識,引導學生從對災害的表面印象深入到對災害概念、分布規律、發生機制等深層知識的掌握。例如:利用地圖法,結合地圖講授,有利于學生自我分析,掌握自然災害的分布規律,訓練他們的讀圖能力和地圖思維。講我國的氣候類型時,當學生學習了我國的主要氣候類型之后,可以帶領學生分析這種氣候類型的特點,結合地圖找到其在我國的分布區,從而可以找到我國的季風分布區也是我國頻發水旱災害的主要分布區。分析完畢,可以結合1998年長江流域特大洪水災害這一實例進行分析,帶領學生討論分析可以得出,長江流域正好處于季風氣候分布區,因此該地區容易發生洪災,因此預防洪災是這一地區的防災重點。對于長江上游河道的整治,可以提高抗洪能力,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因此,利用發現法,可以訓練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并激發他們學習災害地理的興趣。最后,利用板書筆記法加強學生對災害地理規律性知識的記憶。
(二)學習災害地理知識,掌握技能、熏陶學生的情感態度。鼓勵學生多看、多想,多動手,從而促進學生對災害的認識和理解。在學習地震災害時,可以先利用演示法,放一段地震發生時的視頻資料,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帶領學生到地震模擬實驗室,感受一下地震發生時的場景。讓學生直觀感知該種災害的發生、發展特點,然后利用發現法,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思考在這種災害來臨時,人類該如何躲避,從中學習到防災技能。最后,讓學生寫出自己遇到這些災害時的逃生方案,并以作業的方式呈現。
(三)幫助學生掌握災害自救技能。在災害地理教學中,利用課本、地圖結合的講解法可以訓練學生的記憶能力;利用多媒體、圖片資料可以促進學生的現象能力,并能促進學生自我認識程度的提高;利用小組合作法,可以培養學生與他人相處的交際能力等。學會冷靜應對自然災害事件,提高在自然災害事件中自我保護和求助及逃生的技能[3]。
(四)熏陶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貼切、自然、巧妙、潛移默化的災害教育,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資源觀、人口觀,環境觀以及可持續發展觀念,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建立全球的觀念,都是十分重要的。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災害知識的興趣,由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這樣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內在的、積極的、長期的、穩定的,它對于掌握知識、技能以及發展智力,能起積極地促進作用。從而了解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為保護和改善自然環境做貢獻[4]。
通過搞好災害防治教育,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培養具有環境意識和生態意識的未來建設者。
三、存在問題
(一)防災意識低。以本人所在城市為例,烏魯木齊很多學校防災意識薄弱,對于學生的災害知識的傳播比較缺乏,但隨著重大災害的頻發,各個學校也逐步引起重視,不斷加強中學生的防災知識的普及。
(二)防災技能有待提高。學生對防災技能的掌握水平還比較低,具有逃生意識,但受到生理年齡和心理素質的限制,很多學生無法確認自己在災害來臨的表現,有具體的防災技能訓練,但訓練形式比較單一,學生缺乏對突發事件處理方式的鍛煉。
(三)學習態度不夠認真,重視程度不夠高。學校雖然已經將消防演習和地震演習常態化,但對于學生來說認知不夠充分,總認為只是演習,又不是真正災害來臨,所以反應比較慢,個別學生態度不夠認真,三三兩兩,手拉著手,有說有笑,嚴重影響了演習效果。
(四)有關災害的基礎知識了解不足。很多學生對各種災害一知半解,獲取的知識也是支離破碎的,缺乏全面性;有些是因為沒有專門開展知識講座,老師在傳播災害知識時也是通過各章節滲透的,缺乏系統性;對于學生認為考試考災害方面的知識少,同時還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所在的區域不會發生以上災害,重視程度不夠。
(五)獲取信息多為圖片、視頻、缺乏體驗。學生獲取有關災害的知識多為講座、報紙、電視、網絡和視頻資料,雖然圖片信息和視頻資料很直觀,但缺乏真實感受性,如在地震災害中會出現縱波和橫波,由于比較抽象,所以學生在理解上存在不足[5]。
四、建議
(一)重視災害教育,提升抗災能力。結合書本知識,在知識傳授過程中,傳授有關各種災害的形成原因,結合各種災害自身特點,有效抗災,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轉化成災害來臨時的逃生技能,教師應意識到災害教育是生存教育、安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地理災害教育是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階段,教師應意識到培養學生的防災技能也是地理教師的重要責任。
(二)因地制宜,結合當地情況開展災害教育。我國特殊的地理位置,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強烈的地殼運動,受不穩定的季風環流的影響等,使得我國自然災害類型多樣,發生的頻率高、強度大,且自然災害地域分異特征明顯。應結合當地的地域特征,有效地開展災害教育。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位于我國的西北部,臨近環太平洋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該地區多地震災害,因此對于該地區應加強地震災害教育,學校應開辦地震墻報、宣傳地震知識,開展地震知識講座、進行地震演習,這樣對于我們這樣的多地震地區可以起到有效的防災減災作用。
(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全面開展災害教育。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專題講座、學生課外活動等多種方式開展災害教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課堂與課外相結合,老師講解與學生動手相結合,從而開展形式多樣的學校災害地理教學。
(四)加強防災演練教學活動。防災演練教學活動是目前公認的最有效的災害教育方式,學校與社會、家長聯合,開展防災演練,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式活動,增強自身防災技能,提高災害教育學習效果。日本在每年的9月1日的國家防災日,舉行全國防災大演練活動。我國在汶川地震后,也有專家建議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我國的全民防災日。學校防災演習包括課堂的防災演習和課余的防災演習。演習可以長期開展,從而鍛煉學生的身心和活動能力,形成自我的防災技能。尤其是地震災害,由于其爆發突然,很那預知,是比較適合用這樣形式開展教育的。
(五)建設學校災害地理課程資源庫。收集災害地理教科書、災害地理教學用圖,災害地理教學模型和標本,災害地理圖書資料、開展災害地理學習興趣小組等。讓學生學會利用資源學習知識,從而運用知識減災防災。
參考文獻
[1]陳霞、朱曉華.試論災害教育在防災減災中的作用[J].災害學
[2]《中國的減災行動》2009年5月1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