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3 14:45:4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企業經營面臨的困難,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為積極應對今年以來國際國內復雜的經濟形勢和糧食市場形勢,指導國有糧食企業進一步做好經營管理工作,2010年12月15日至16日,國家糧食局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了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工作座談會。會議認真分析了今年以來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情況及當前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情況,研究和部署了下一階段的工作。北京、河北、黑龍江等20個省(區、市)糧食局分管財務工作的負責同志、財會處長及部分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和發展工作聯系點單位負責人參加了會議。國家糧食局副局長任正曉同志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認為,今年以來受通脹預期增強、災害天氣頻發等多種因素影響,我國糧食購銷形勢錯綜復雜,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面臨較大壓力。在此背景下,各級糧食部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和糧食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加強對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指導,抓好糧食購銷和產業發展,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1~11月,全國國有糧食企業累計收購糧食2191億斤(貿易糧,下同),收購量占全社會收購量的46%1銷售糧食3401億斤,同比增加464億斤,為企業減虧增盈奠定了基礎。全國納入統計的國有糧食企業實現統算盈利40.09億元,其中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統算盈利35.89億元。北京、天津、河北、吉林、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湖南、廣東、云南、陜西、青海、寧夏、新疆等19省(區、市)實現了盈利。據各地分析,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國國有糧食企業仍將保持較高盈利水平。
會議指出,盡管今年以來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繼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但部分省份經營狀況有所反復,進一步做好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仍然面臨不少困難。尤其是通脹預期增強,加上我國糧食區域性、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加劇了市場糧價波動,國有糧食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市場風險;基層企業歷史遺留問題尚未完全解決,自主經營仍比較困難,企業減虧增盈的基礎還不牢固等,需要各地高度重視。
會議要求,各地糧食部門要高度重視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準確分析和把握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和糧食流通形勢,在不利中化解困難,在挑戰中尋找機遇。尤其是在通脹預期增強、多元主體入市競爭激烈、糧食市場秩序面臨沖擊的復雜時期,要切實采取有效應對措施:要進一步加強對國有糧食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指導,繼續解決國有糧食企業歷史遺留問題,減輕企業負擔;貫徹落實電[2010]20號等文件精神,指導企業抓好糧食購銷,帶頭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帶頭維護糧食收購市場秩序,帶頭維護糧食市場價格穩定;推動企業繼續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增強競爭能力和經營活力;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為企業經營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受金融風暴的影響,沿海地區工廠、工人流失比較嚴重,對企業的銷售影響也比較大。如何平穩地渡過這場危機,是企業面臨比較大的挑戰。企業要認真面對經營管理費用照常開支、經營業績持續下滑、毛利率下降,供應商供貨不及時等等困難。在這種特殊的時期,企業加強自身經營管理,狠練內功,對為積極應對危機,增強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危機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由于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企業和個人的投資、消費行為產生預期收縮,造成投資需求不旺,消費需求不足,出口需求乏力,一些企業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利潤空間壓縮,產品銷路不暢,虧損企業虧損額大幅增長。鋼鐵、化工、制造、電力等骨干企業不能滿負荷生產,有的甚至被迫停產。特別是房地產市場投資增速明顯回落,商品房銷售面積大幅下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較為嚴峻。
資本密集型的行業企業財務費用大幅提高。資本密集型行業如鋼鐵、石化、汽車、施工及房地產,對信貸資金的依賴比較大,因此財務費用對其利潤的影響十分突出。由于非國有企業債務資金成本往往更高,因此其財務費用的壓力也更大。受此影響,投資者信心不足,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外投資者新增資本投資步伐明顯放慢,企業生產經營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
二、目前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我國企業整體上講,經營管理方式粗獷,尤其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經營管理上的“短板”更加突出。
1.管理體制不健全。許多中國企業的管理體制不健全,即使一些企業通過了質量體系認證,但在實際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沒有嚴格按照規范系統的管理制度進行執行。大多數企業是被動反應型的,隨著新問題的出現,由經營者制定新的措施卻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或者隨著其他企業新管理制度的采用而加以仿效,卻很少顧及新制度與原有制度之間的邏輯關系及新制度是否適應本企業的實際情況等等。
2.企業戰略目標不明確。許多企業一味追求短期效益或者僅僅是利潤最大化、規模的增長;也有的企業雖然制定了戰略目標,但由于戰略目標的不切實際,較為突出地表現為頭腦發熱或目光短淺,最終使企業的戰略目標成了一紙空文,或者造成企業為實現這個戰略目標而陷入多元化經營的危機之中。
3.顧客導向不突出。有些企業已經開始以市場的變化、顧客的需求作為企業經營策略的指南針,但大多數企業仍安于按照企業自己的思路進行新產品的開發和市場的開拓。這種企業導向的直接結果是以我為主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不一定能夠保證生產出的產品滿足顧客的需要,而不能滿足顧客需要的產品也無法轉化為企業創造的價值。
4.缺乏高效的人才激勵機制。企業內部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除了在物質激勵方面受現有資源限制導致企業缺乏吸引力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大多數企業只會用人,而沒有培養人,疏于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的員工人力資源管理多為應急或被動式的,企業經營者大多沒有真正將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作為投資來看待,企業凝聚力和學習力不強。
三、企業加強經營管理的途徑
在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之下,企業要認清形勢,準確判斷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同時,要練好內功,完善管理,提升實力,積極調整經營發展思路,抓住有利時機,搶占市場制高點。
1.提振發展信心。企業要積極適應國家經濟戰略調整布局,緊跟國家投資導向,積極參與各級政府擴內需、保增長建設項目,通過BOT(建設-經營-轉移)等多種模式尋找企業關聯業務發展多元化的新思路,拉長產業鏈條,延長企業價值鏈。職能部門要深入生產現場,加強檢查指導,及時解決生產加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2.高度關注企業經營風險。在承接項目前,從市場風險到政策風險,從支付信譽到支付能力,對要認真進行風險評估,提前進行防范。要密切關注各自行業的變化,準確把握市場動向,做好預測與預警,積極化解因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另外,還要努力捕捉和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在“危”中求“機”。
3.練好企業生產經營內功。大力加強激勵機制建設,促進人才合理流動,加強人才儲備,建設一支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隊伍,不斷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加大企業對投資、融資與資本運營能力的培養,加強對經營活動融資和優化資本結構的資源整合,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4.加強對企業資源的調控。要制定嚴格的生產、銷售、成本、人員管理責任制,減少跑冒滴漏等浪費現象發生,盡可能降低企業生產運營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率,不斷提高企業經營效益。要進一步規范財物管理,搞好日常經濟考核工作,打緊開支,開源節流。進一步抓好催收清欠工作,全力推進精細化管理,構建嚴密高效的成本管理體系;夯實、完善基礎管理,向管理要效益、要信譽、要品牌和要影響力。
參考文獻:
市場的全球化趨勢愈演愈烈,企業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也日益加深。企業如何在經濟大潮中,看準時機,并妥善處理好包括金融風險在內的各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成敗。企業自然需要明確金融風險相關概念,包括企業金融風險的含義、企業經營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及其聯系;同時了解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及其影響,只有看清形勢,才能抓住痛點,一擊而中。
一、企業金融風險相關概念
(一)企業金融風險的含義
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場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承擔風險是無可避免的。金融風險是企業在長期運營中所遇風險的一種,其具體含義是指,限定在企業中所發生的金融風險,是利率、證券價格和匯率等金融變量發生的非預期變動。企業金融風險事件涉及到三種,即經濟、政治、社會事件,它們分別指的是在經濟。政治、社會具體事件發生之前企業無法提前預知的金融變化。嚴格說來在這三類風險事件中,只有經濟風險才能說得上是一般意義上的金融風險。
(二)企業經營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及其聯系
企業面臨的金融風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環境誘因會導致產生性質不同的風險類。以《企業風險管理》所明確劃分的類型來看,可以把企業金融風險分成七種,其一,市場風險,這是指由于交易對象違約,不顧法律義務產生的風險;其二,流動性風險,即在企業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出現資金緊缺情況,導致無法正常支付的風險;其三,結算風險,它是指一種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時收到導致的風險;此外,還有聲譽風險、法律風險和違規風險、運行風險三種。至于各種不同的企業金融風險之間存在何種具體聯系,則需要一分為二,加以論述。首先,各種風險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相互獨立存在的。然而,在經濟發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種風險逐步被動建立了較為緊密的聯系,發生一種風險衍生發展成其他另外風險的現象也并不少見。企業的聲譽會受到所有其他風險的影響,而所有的風險都會受到運行錯誤的影響。
二、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及其影響
(一)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
說到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首先需要談到企業的匯率風險,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場價值可能面臨因匯率變動而引發波動的風險。具體而言,又可以細分為交易風險、轉換風險和經濟風險三類。第二點,是利率風險,其含義指的是借貸雙方在遇到利率升降變動劇烈的情況時,可能隨之變動的風險。
(二)金融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社會的快速進步,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已經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來越廣泛的經營范圍,給企業帶來許多經營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增加了發生金融風險事件的機會,給置身于其中的各個現代企業造成了極其大的影響,集中體現在增加了經營成本和經營決策的難度。
三、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風險識別
企業置身于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遇到金融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最能減少風險帶來損失的措施就是加強風險識別。只有科學地辨別出了所受風險屬于哪種具體形態,才可以對癥下藥,解決風險困難。
(二)金融風險衡量
經過前文所述的風險識別,便是據此做出科學的決策。企業應該在決策前期,就對風險加以分析,判定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風險狀態,并對比各類風險孰輕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損失的風險類型,把握時機,優先控制解決。
(三)金融風險管理
金融風險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風險的數量和程度。企業遇到的風險越較,且其波及的企業經營領域越廣,就越需要重視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是分析企業自身風險管理的能力與條件。從分析企業內部的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內部能力欠佳,可實行風險委托管理。第三點,考慮風險管理的外部環境,判斷金融衍生市場是否發達等。第四點,則是測算風險管理的成本,必須保證風險管理的成本低于所獲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與企業金融風險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風險因素
企業在處理其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如果對相關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恰當運用,無疑可以幫助解決金融風險管理問題。首先,需要明確衍生金融工具的五個性質,即杠桿性、融資性、高風險性、虛擬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影響
只有嚴格遵守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規則和交易制度,避免一切的不適當運用,企業就能夠克服由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引發的甚至是所有的各類金融風險,企業通過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可以使企業對套期保值能夠順利進行。五、結語綜上所述,企業在長期的經營管理中,遇到金融風險是兵家常事,而加強對金融風險的管理則是成敗關鍵。因此,企業不可小瞧了金融風險,而是應該了解企業金融風險的具體概念和進行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包括金融風險識別、金融風險衡量、金融風險管理,同時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與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關系,在把握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風險因素基礎上,明確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影響。
參考文獻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跨國經營和并購活動日益頻繁,企業不可避免地面臨著外來競爭以及多元文化的沖突,所有的管理者都需要用全球化觀念來考慮本企業的經營與管理,都要考慮文化差異給企業帶來的影響。是否重視跨文化管理正在成為影響現代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因素。如何正確認識和識別企業經營中的文化差異與風險并積極采取應對策略,以增強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是現代企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文化因素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關于文化的概念最早定義來自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泰勒,他認為文化是指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俗以及人類作為社會成員所獲得的其他能力和習慣的復雜整體。在跨文化管理產生以前,關于文化及文化的差異性和相似性的研究僅限于文化人類學家。在企業界,盡管人們已經認識到文化環境與公司決策的相關性,但在國內經營環境中,很少有企業把它作為一個主要的因素加以考慮,管理學界也很少注重文化的研究。然而經濟全球化趨勢推動了企業界和管理學界對文化與經營管理關系及其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深入。
(一)霍夫斯泰德的理論
20世紀80年代,隨著霍夫斯泰德提出民族文化的四個維度以來,文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霍夫斯泰德從文化比較的角度提出文化不是一種個體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經驗的群體所共有的心理程序。不同的群體、區域和國家的這種程序互有差異,這是因為他們的“心理程序”是在多年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環境中形成的。群體本身無法感受到自身文化,文化需要比較才可以顯示出各自的特色。霍夫斯泰德提出了描述和表征民族文化類型的四個維度,即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生活的數量與質量。他對40個國家的文化特征進行了研究,其成果有助于管理者認識民族文化的差異。
(二)特龍彭納斯的理論
上世紀90年代特龍彭納斯對工商管理活動中文化的多樣性進行研究,提出關于民族文化分析的七個維度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普遍主義認為可以對“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對的”加以界定,并總是可以據此加以運用;特殊主義則與此相反,在特殊主義文化中更看重關系和環境的特定責任,不很看重抽象的社會符號。從這一維度來看文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普遍主義主張普遍地按規則和程序去做以保證公平和一致性,特殊主義鼓勵靈活性以適應特殊情況的要求。
個人主義與公有主義。個人主義鼓勵個人的自由和責任;公有主義鼓勵個人為群體的利益而工作。在個人主義文化中人們崇尚個人成就和獨立承擔責任,而在公有主義文化中決策經由代表傳回組織后再決定,人們崇尚集體成就,集體承擔責任。
情感內斂與情感外露。不同文化對表達情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在北美和西北歐,商業上的關系是典型的工具性關系,情感被認為是干擾。其前提假設是我們應該類似機器一樣,以便使其運轉更有效。但是在有些文化中,商業是個人的事情,人的全部的情感被認為是恰當的。
具體專一與廣泛擴散。在專一型文化中管理是與報償相關的目標和標準的實現,私人和公務上的日程是彼此分開的;在擴散型文化中管理是一個不斷改善的過程,而且質量也借此得到改善,私人的和公務上的問題彼此滲透。
成就與歸屬。成就主導文化要求對人們依靠技能取得的成就給予回報;歸屬主導文化尊重人們基于以往經驗的身份和地位。
對時間的態度。各個國家看待時間的方式也不同。在一些國家,人們過去取得的成績并不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他們為將來制定了什么計劃,而在另一些國家則與此相反。這些是對公司活動會產生很大影響的文化差異。在一些文化中時間被認為是以串聯著不同事件的直線方式向前流逝的,其他的文化把時間看作是過去、現在和將來以環形方式在運動,這造成了在制定計劃時實行的戰略、投資、對國內培養人才及引進人才等方面的看法上有很大差異。
對環境的態度。對環境的態度方面也可以發現重要的文化差異。從其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來看,內控型文化主張將精力集中于我們擅長的事情上;外控型文化主張要適應顧客的要求。特龍彭納斯在比較差異的基礎上,提出了每一維度的兩個對立面如何走向協調的方法,并將其歸納為具體的經營技巧和管理技巧。特龍彭納斯的研究表明,文化對企業經營的影響是廣泛、具體而深刻的,不僅影響到產品的銷售,而且影響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決策方式、領導風格、管理技術應用、信息溝通等一系列活動。
文化風險的成因與根源
在探討文化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時,人們多運用“文化沖突”這一概念,本文中筆者運用“文化風險”的概念旨在說明文化這一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給企業經營活動帶來損失的可能。赫斯切認為文化風險產生于那些追求全球投資戰略的公司。因不同的社會習慣而存在的產品市場差異,使人們難以預測哪種產品會在外國市場上受歡迎。他舉例說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早餐麥片極受歡迎,是最盈利的行業之一。但是,在法國、德國、意大利以及其他很多國家,早餐麥片就不怎么受歡迎,利潤也不高。企業經營中的文化風險直接作用于產品和市場,從其成因來看,文化風險則存在并作用于企業經營的更深領域,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跨國經營活動引發的文化風險
跨國經營使企業面臨東道國文化與母國文化的差異,這種文化的差異直接影響著管理的實踐,構成經營中的文化風險。在一種特定文化環境中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應用到另一種文化環境中,也許會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各國公司、企業跨文化的經濟活動日益頻繁,大量跨國公司的出現使一個公司內部的跨文化經營管理活動大量增加。由于文化不同,跨國經營管理中產生了許多誤會和不必要的摩擦,影響了公司工作的有效運行。如20世紀70年代肯德基首次進入香港市場的失敗,迫使其重視和利用文化因素,注重將自身產品和服務與當地民族文化、地區文化結合。正如英國市場營銷專家史狄爾先生所評價的:“當年家鄉雞進入香港市場,是采用與美國一樣的方式。然而,當地的情況,要求它必須修改全球性的戰略來適應當地的需求。產品的用途和對產品的接受程度,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影響,食物和飲品類產品的選擇亦取決于這一點。當年的雞類產品不能滿足香港人的要求,宣傳的概念亦不適當。”文化因素是各國企業特別是跨國經營企業走向經濟全球化時面臨的巨大挑戰,企業必須具備識別和處理文化風險的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二)企業并購活動引發的文化風險
并購活動導致企業雙方文化的直接碰撞與交流。近年來企業并購活動異常活躍。以我國企業為例,既有一國之內的企業并購,也有跨國并購,如海爾自1995年兼并青島紅星電器,到1998年底總共成功兼并了18家虧損企業;2004年年末,聯想以17.5億美元的價格并購了IBM公司的PC業務。根據聯合國貿易發展委員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企業累計以并購形式發生的對外直接投資,從1988年到1996年年均僅有2.61億美元,從1999年開始,并購額逐年增加,2003年達到16.47億美元。企業并購能夠更有效地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然而并購成功與否取決于多種因素。在并購活動中許多企業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金融財務和法律方面,很少關注組織文化可能帶來的問題。而許多并購案例證明,文化整合恰恰是并購過程中最困難的任務。尤其對于跨國并購而言,面臨組織文化與民族文化的雙重風險。因為一個組織的文化是其所有成員共同遵循的行為模式,是保證其成員的行為能夠確定地指向組織目標的某種思想體系,如果一個組織之中存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組織文化,對于任何一個成員來說,識別組織的目標都將是困難的,同樣,在為達成組織目標而努力時,判斷應當針對不同情景做出何種行為也會是困難的。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組織的價值觀直至其行動慣例都會是模糊不清的。所以企業并購活動中,如何正確評估所面臨的文化差異的基本特征及風險,探詢科學有效的管理策略,是企業并購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一個重要現實問題。
(三)組織內部因素引發的文化風險
組織文化的變革、組織員工隊伍的多元文化背景會導致個人層面的文化風險。越來越多的組織從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招募員工,廣泛開展跨國跨地區的經濟合作與往來,從而使組織內部的價值觀念、經營思想、與決策方式不斷面臨沖擊、更新與交替,進而在組織內部引發多種文化的碰撞與交流。即使沒有并購和跨國經營,企業也會面臨組織文化與地區文化、外來文化的交流問題以及組織文化的更新問題。所以,由于員工隊伍多元化、組織文化變革等內部因素引發的文化風險雖然不如并購和跨國經營中的風險顯著,但由于其具有潛伏性和持續性,也會給企業的經營活動造成十分重要的影響。
文化之所以會構成企業經營中的風險,其根源在于文化差異。特龍帕納斯在分析文化的概念時認為,社會互動或有意義的交流,以人們相互交往前就存在處理信息的共同方式為前提,它們對于跨文化經營與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交流雙方相互依賴,因為他們共同構成了一種相關聯的意義體系:一個群體對一種情境共有的解釋。在經營管理中進行有意義的互動要有一個絕對的前提,即存在共同的預想。當交流對象的預想一致時,雙方對其意義便有了相同的理解。一種特定的組織文化或職能文化不過是群體若干年來在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時形成的自我組織的方式。文化通過人們期望的和歸結于環境所共享的意義的不同而相互區別。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很強的穩定性和繼承性。每個國家、地區、組織甚至每個人都是一個文化系統。所以當各種文化系統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相遇時,這種文化差異便潛在地構成了無法避免的文化風險。企業經營中的文化風險若不加以控制和規避,會釀成文化沖突并導致決策效率低下、組織渙散、溝通中斷,使企業蒙受巨大損失,最終可能使企業走向衰敗甚至滅亡。因此,企業必須積極面對文化風險,制定正確的風險管理策略。
企業文化風險的管理策略
(一)文化整合
文化整合不僅是影響企業并購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而且對促進企業文化的變革具有重要作用。所謂文化整合,就是指組織要適應外部環境、社會文化氛圍、組織制度的變化,將構成組織文化的各異質文化要素統合為一個有機整體。對于企業具體的并購活動而言,通常采用的文化整合策略主要有:注入型,如海爾經常采取注入式的文化整合模式,在并購活動中第一步是“克隆” 海爾文化及其管理模式,使被兼并企業了解、適應,直至自覺按照海爾的組織文化和管理模式進行思考和行動,從而激活“休克魚”,使其與海爾集團融為一體。融合型,并購雙方認識到構成組織的兩個或多個文化群體的異同點,但并不是忽視或壓制這些文化差異,而是通過文化間的相互補充和協調,形成全新的統一的組織文化。促進型,當強文化與弱文化相遇時,在尊重文化差異的前提下,強文化吸收弱文化中合理的部分,并做出適應性調整,使原有的文化功能更加完善。隔離型,在跨國并購中,若雙方文化背景和組織文化風格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排斥或對立,在文化整合的難度和代價較大的情況下,正確識別文化差異,彼此尊重對方的文化,保持雙方文化的獨立性。
(二)跨文化培訓
進行跨文化培訓是跨國經營企業在全球化背景下開展業務活動中規避文化風險的有效工具。為了加強員工對不同文化傳統的反應與適應能力,促進不同背景的員工之間的溝通與理解,必須進行跨文化培訓。跨文化培訓的內容應包括:對對方民族文化及原組織文化的認識和了解;文化的敏感性、適應性的培訓;語言培訓;跨文化溝通及沖突處理能力的培訓;對對方先進的管理方法及經營理念的培訓。通過跨文化培訓不僅可以規避文化風險,而且可以提高決策效率、促進信息溝通、增強企業的凝聚力。
(三)文化審慎法(Cultural due Diligence)
加強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能夠為企業經營過程中存在問題處理及經營策略調整提供參考信息,促使企業能夠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消除金融危機所產生的影響。因此,企業經營過程中應給予金融危機所帶來挑戰更多的重視,從不同的角度對自身的經營業績進行科學評價,確保經營過程中各項業務開展有效性。
1金融危機下企業的困境、機遇及目標定位分析
1.1困境及機遇分析
金融危機的發生,對企業發展造成了較大的影響。為了深入分析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發展狀況,需要對其所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這些困境包括:①企業的盈利水平下降、空間縮小。金融危機下整個市場的產品需求量會減少,致使企業的盈利水平相比原先逐漸下降,盈利空間也將縮小。②企業融資難度加大。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社會上的流動資金減少,對企業資金的正常周轉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其中,急需資金的企業融資難度明顯加大,可能會造成企業破產、倒閉等現象的出現。③影響著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致使部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下降。金融危機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機遇。這些機遇包括:①企業可以享受到國家出臺的優優惠政策。為了有效地應對金融危機,國家會出臺相關的政策給予企業發展必要的幫助,像減稅、放貸等措施的實施。在這些措施的支持下,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將會擁有更大的生存空間。②為企業創造了新的投資機會。結合經濟學理論內容,可知金融危機下的市場價格水平會發生較大的波動。此時企業會受到資金匱乏、產品銷量下降等因素的不利影響,加大了自身的市場經營風險,也使產生的市場價格水平低于其實際的價值。在此背景下,企業可能會獲得新的投資機會,需要企業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捕捉時機,避免受到較大的經濟損失。
1.2目標定位分析
金融危機下為了降低企業的市場經營風險,保持自身良好的發展水平,需要對其目標定位進行分析。面對金融危機下企業所面臨的不利發展局面,應將其視為一種非常態的經營環境。在這種經營環境下,企業的目標定位為:尋求生存機會、調整自身的產業結構、集中更多的力量謀發展。
2金融危機下企業實踐過程中的經營業績分析
金融危機給企業發展創造了非常態經營環境,使得其所面臨的挑戰更多。此時企業的經營業績主要關注的是自身求生存的能力及謀發展中所積蓄的力量大小。當這些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提高時,將會使企業的經營業績良好。因此,需要了解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經營業績特點。相對常態經營環境下企業的經營業績,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經營業績有著自身獨特的特點。這些特點包括:①價值觀較為特殊。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企業必須考慮自身的生存空間,需要確保自身具有良好的生存能力,在不利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多的生存機會。因此,此時企業的價值觀為:求生存。同時,若企業能夠在這種非常態的經營環境下存活下來,將會創造價值:減少社會失業人數的同時有利于增強社會穩定性。②業績定義過程中期間性突出。由于金融危機下企業的經營業績關注的是如何生存,使得企業在提高經營業績過程中所采取的方法較為特殊:對國家及政府部門出臺的政策有著較強的依賴性;結合市場價格水平波動的趨勢變化,尋求投資機會等。這些舉措的實施是在基于金融危機影響下所采取的,其具有一定的期間性。③對非財務性的評價給予了更多重視。金融危機下的企業在經營業績評價過程中更加重視非財務性評價。在調結構、蓄力量等措施的作用下,對自身的生存能力、人才儲備狀況等給予了更多重視,進而關注財務方面的融資能力評價。
3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分析
非常態經營環境下對企業經營業績進行評價時,需要從其經營目標入手。通過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合理定位,需要對常態經營環境下企業的經營評價內容進行調整。金融危機下企業經營業績評價要點包括以下方面:①融資能力及市場開拓能力的評價。為了提高企業的生存幾率,確保其經營業績良好性,需要看企業的融資能力:利用政府的扶持政策籌集資金的能力,加速資金周轉包括加速應收帳款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的能力,企業組織項目獲得貸款的能力,利用信托資產融資的能力等。同時,金融危機下也需要對企業市場開拓能力進行評價,從企業捕捉商機、獲得訂單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②其它方面的評價。像企業的創新與研發能力、人才儲備狀況、決策人員應變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能夠使企業經營業績評價更加全面,提高企業經營業績的同時有利于拓寬企業未來發展中的市場經營思路。
4結束語
金融危機對不同規模大小的企業經營業績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給企業未來發展帶來了阻礙作用。在此背景下,為了確保自身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各項經營計劃得以深入推進,企業應注重自身經營業績的有效評價,優化評價方式,確保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從而為企業更多地應對金融危機提供保障,全面提升企業經營業績評價工作水平。
作者:李洪星 單位:山東鋼鐵萊鋼集團藍天商旅車業有限公司
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是一種以沙盤等教具為載體,仿真模擬企業經營,讓學生在實戰中以實戰的形式培養管理人才的教學模式。具體說,就是在教學中,將學生分成6至8個團隊,每個團隊4至6人組成,各團隊分別代表同業競爭的不同公司,模擬企業經營6至8年。團隊成員分別擔任CEO、財務總監、營銷總監、運營總監、采購主管、信息主管等職務。各團隊必須依據權威市場需求預測和競爭情況決定本公司的生產、營銷、財務等各方面的長中期策略。每年年末依據經營結果對公司經營狀況和競爭情況進行分析、總結和預測,并制定下一年的經營策略然后繼續下一年的經營。在教學中,學生需要完成確定廣告投入的金額與目標市場、決定產品研發的品種與進度、選擇開拓的目標市場并把握開拓節奏、決定原材料采購的時機與數量、進行生產計劃的編制與執行以及調整、決定貸款以及資金使用策略等一系列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這些活動的完成需要各成員精誠合作制定詳細的決策方案。
二、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的作用
財經類專業設置的專業課程確實涵蓋了企業經營活動中所有的內容,而且各部分都內容詳實完整,實踐教學在各位同仁的不斷努力下取得很大進步,然而,各科分別設立開設,課程之間聯系雖有卻并不緊密,并不能完全讓學生把握企業流程并綜合訓練管理技能,讓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則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
具體來講,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對財經類學生作用表現在如下方面:
1.掌握企業經營流程
由于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有獨特的教具融入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將企業整個經營過程模擬,學生就是整個過程的主演,因此,對于企業流程的每一個部分學生都能身臨其境的掌握。
2.有效培養了全局觀念與團隊精神
由于沙盤模擬教學采取的是以團隊為單位,每個成員都是自己所屬團隊的一份子,各司其職分工協作完成企業經營過程,一個團隊的任何成員都不可或缺,而且必須全力協作、顧全大局才能將企業經營的順利成功,否則就及其容易出現經營困難甚至破產的結局。
3.切身體驗企業經營管理的機遇、挑戰和商場競爭的殘酷
沙盤模擬全面模擬企業經營環境,市場變化莫測,有你死我活的生死較量的殘酷,有攜手共進的精誠合作的機遇,但都需要各團隊用心經營,稍有不慎就經營困難,學生在實訓中親自主導企業經營直面這些機遇和挑戰,對于企業經營管理的機遇、挑戰和商場競爭的殘酷有切身的體驗。
4.進一步培養編制和解讀財務報表的能力和財務分析能力
由于沙盤每年都要編制企業報表并對經營情況進行分析與總結,再在此基礎上對企業下一年情況進行資金情況預算,再進行下年策略制定,因此每一年經營完成都是對編制和解讀財務報表能力的檢驗與培養。
5.提升溝通交流能力
模擬經營過程中每個環節都需要各成員溝通協商一致才能制定方案因此對于溝通協調能力可以得到提升。
6.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得到培養與提升
由于模擬經營時要實現財務、采購、生產、營銷的一體化,實現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的協調統一。這些都要求學生綜合運用管理、營銷、財務等各學科知識,那么在模擬經營過程中通過互相交流、自身感悟與理解以及教師的點評與指導,大大提升了學生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的能力,逐步實現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總之,該課程能讓學生在對抗經營中體驗完整的企業經營過程,感受市場競爭殘酷,體驗作為經營者承擔經營風險與責任;在失敗與成功中,感悟正確的經營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共同完成經營過程中提升交流溝通與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三、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教學面臨的問題
作為以沙盤為載體,搭建一個仿真企業平臺,用來仿真企業流程、仿真企業環境,模擬職能崗位的一門課程,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固然有很多好處,然而我們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依然發現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1.目前,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課程教學投入的資源不足。
目前,高校在該課程投入上,一方面,由于該課程實驗室的建設需要軟件、硬件及教具、教材還有試驗場地方面的投入,再加上教師培訓等,實驗室建設成本較高,有些高校因為經費原因對于該課程所用的設備配備不全,有些是省去培訓教師的費用,另外一方面,該課程依然是同傳統課程一樣僅僅由一位教師擔任指導老師,而該課程涉及的知識內容非常廣泛,高校中的教師是各有所專,并沒有多少對企業經營管理方面都擅長的全才,這不利于該課程的展開,也難以發揮該課程的作用。
2.教學工作量大,教學管理難度大
沙盤模擬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負責教具的發放、登記,另一方面還要負責知識的講授,個別指導,甚至設備的簡單維護,還有課堂紀律的維持等等,而教學組織上教師還要扮演供應商、客戶等角色教師工作量極大,教學管理起來困難,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都是一門課一位授課老師,壓力極大,常常會出現顧此失彼,甚至有些學生那里濫竽充數的情況,這難免會影響課程的教學效果。
3.缺少滿足沙盤模擬教學所需的師資配備
目前的教學模式從根本上難以滿足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教學需求,一方面教師工作量大,另一方面高校中完全擁有擅長沙盤模擬所有知識的全才可謂鳳毛棱角,縱然加強培訓,依然尚有欠缺,畢竟個人所專不同,人的精力又有限,所以該課程所需的復合型師資整個高校中并不能滿足教學的要求,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沙盤模擬課程的作用,展現該課程的魅力。
4.缺乏足夠連續的學時
沙盤模擬要求參加各團隊連續經營6至8年,第一年通常是規劃企業經營的一年,決定了企業經營的大體方向,而傳統教學依然是一次課2學時這樣分散的教學模式,這極不利于沙盤模擬課程的開展,一方面無法在2課時內完成6至8年的經營,另一方面,影響各團隊經營的效率,因為不連續進行極易導致思路中斷,經營容易出現問題,影響教學效果。
5.目前的實驗教材并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
該課程所涉及企業管理各方面知識很豐富,而廠家提供教材偏重軟件應用知識,相關企業管理支撐知識偏少,所以目前教材尚難滿足教學需要,必須組織企業管理各專業專家及企業專家參與教材的編寫,以滿足教學需要。
四、對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教學面臨的問題的對策
針對教學中的問題我提出以下建議:
1.爭取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
沙盤模擬經營課程教學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具有互動性、競爭性和趣味性,對學生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它是培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具有全局觀念和團隊合作精神復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徑,由于該種模式的教學需要較高的投資,沒有領導的重視與支持是難以進行下去的 另外 沙盤實驗綜合性較強,需要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專家參與配合實施教學,這沒有領導的支持是不行的。所以必須爭取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
2.以學生為中心,跨專業實行團隊化教學。
由于該課程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廣泛包括財務、營銷、生產管理、采購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識,而我們又難以尋覓企業管理各方面的全才作為該課程的教師,不如充分利用高校現有人才,集合物流、企業管理、會計、營銷等各專業各專長的老師組成教學團隊服務于該課程的教學,把該課程作為企業管理各方面綜合實訓的平臺來組織教學,作為企業管理、會計、營銷等各專業課程的實訓平臺。在該課程中讓學生接受本校最好的老師指導本課程所涉及知識的實踐,真正體現以學生為中心。這樣也充分的利用了資源,并解決了教學中教師工作量大的問題,另外也有利于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學習,實現教學相長。
3.在實施過程中實行連續幾天集中授課的模式。
沙盤模擬課程要求各團隊連續經營6至8年,所以分散的課時根本不能滿足該課程的教學,而且集中教學也讓團隊化教學成為可能。因為每一位任課老師平時都有教學任務,那么,如不集中教學在安排教學時極易出現所需教師有其他班教學任務的情況,實際組織教學時可選擇在期末考試之前集中安排授課,這樣,所有老師基本授課任務已經完成,就不存在教學任務沖突的情況發生了。
4.組織企業經營管理各專業專家編寫本課程所需的教材。
(一)企業金融風險的含義
企業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盈利,而置身于全球化市場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環境中,承擔風險是無可避免的。金融風險是企業在長期運營中所遇風險的一種,其具體含義是指,限定在企業中所發生的金融風險,是利率、證券價格和匯率等金融變量發生的非預期變動。企業金融風險事件涉及到三種,即經濟、政治、社會事件,它們分別指的是在經濟。政治、社會具體事件發生之前企業無法提前預知的金融變化。嚴格說來在這三類風險事件中,只有經濟風險才能說得上是一般意義上的金融風險。
(二)企業經營中所面臨的金融風險類型及其聯系
企業面臨的金融風險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環境誘因會導致產生性質不同的風險類。以《企業風險管理》所明確劃分的類型來看,可以把企業金融風險分成七種,其一,市場風險,這是指由于交易對象違約,不顧法律義務產生的風險;其二,流動性風險,即在企業的運營管理過程中出現資金緊缺情況,導致無法正常支付的風險;其三,結算風險,它是指一種因交易的商品或付款未按時收到導致的風險;此外,還有聲譽風險、法律風險和違規風險、運行風險三種。
至于各種不同的企業金融風險之間存在何種具體聯系,則需要一分為二,加以論述。首先,各種風險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是相互獨立存在的。然而,在經濟發展加快的作用下,各種風險逐步被動建立了較為緊密的聯系,發生一種風險衍生發展成其他另外風險的現象也并不少見。企業的聲譽會受到所有其他風險的影響,而所有的風險都會受到運行錯誤的影響。
二、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及其影響
(一)企業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
說到企業在經營中面臨的主要金融風險,首先需要談到企業的匯率風險,它指的是公司的盈利和市場價值可能面臨因匯率變動而引發波動的風險。具體而言,又可以細分為交易風險、轉換風險和經濟風險三類。第二點,是利率風險,其含義指的是借貸雙方在遇到利率升降變動劇烈的情況時,可能隨之變動的風險。
(二)金融風險對企業經營的影響
社會的快速進步,加快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政治經濟環境的劇烈變化已經引起了各方面人士的注意。越來越廣泛的經營范圍,給企業帶來許多經營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增加了發生金融風險事件的機會,給置身于其中的各個現代企業造成了極其大的影響,集中體現在增加了經營成本和經營決策的難度。
三、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一般程序
(一)金融風險識別
企業置身于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遇到金融風險是不可避免的,最能減少風險帶來損失的措施就是加強風險識別。只有科學地辨別出了所受風險屬于哪種具體形態,才可以對癥下藥,解決風險困難。
(二)金融風險衡量
經過前文所述的風險識別,便是據此做出科學的決策。企業應該在決策前期,就對風險加以分析,判定隨之而來可能出現的風險狀態,并對比各類風險孰輕孰重,把握住最可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損失的風險類型,把握時機,優先控制解決。
(三)金融風險管理
金融風險管理,要求首先了解風險的數量和程度。企業遇到的風險越較,且其波及的企業經營領域越廣,就越需要重視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其次,是分析企業自身風險管理的能力與條件。從分析企業內部的資金實力、人力資源等等方面入手,如果內部能力欠佳,可實行風險委托管理。第三點,考慮風險管理的外部環境,判斷金融衍生市場是否發達等。第四點,則是測算風險管理的成本,必須保證風險管理的成本低于所獲得的利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與企業金融風險管理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以及風險因素
企業在處理其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如果對相關的衍生金融工具有清楚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礎上加以恰當運用,無疑可以幫助解決金融風險管理問題。首先,需要明確衍生金融工具的五個性質,即杠桿性、融資性、高風險性、虛擬性、表外性。
(二)衍生金融工具對企業金融風險管理的影響
石油企業在我國發展的眾多企業中屬于支柱性的企業,對于國家整體經濟狀況的發展起了很大程度的推動。隨著現在原油開采的情況不容樂觀,原油開采的價格也日漸提升,導致石油企業自身的利益空間逐步的降低。面對這種發展的狀況,石油企業應該對待這種全新的社會模式,進行經營管理進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便面對全新的行業挑戰以及企業機遇。
1新形勢下石油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針對新形勢下石油企業經營管理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可以分成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1國際層次上石油價格下降
在現有的社會狀況中,由于國際的石油價格下降,導致石油企業在今后的石油開采的利潤降低,想要將利潤進行可觀的提升,就對原油開采成本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受到整個世界格局的影響,在這種問題的影響之下,應該保證在石油企業開采原油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避免原油成本的提升,降低原油的開采成本,能夠在售價比較低的情況下,保證石油企業正常運作。所以,在現有的社會背景下,石油價格的下降,為今后原油開采成本的問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石油企業的運作中,應該正視該問題的解決。
1.2國際原油的需求程度降低
按照國際石油價格下降的趨勢進行分析,國際原油的需要程度也在普遍下降,這種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原油開采過度,導致供過于求的狀況產生。受到現有國際壓力的影響,在石油企業的發展中,必須改變現在的模式,將經營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完善,以便適應現在的狀況。針對這方面問題的解決,就應該將重心放在原油的產量上,只有及時的穩定原油的產量,積極地轉變現在的模式和思路,從之前單一的發展模式逐漸變成多元化的發展形勢,這樣才能在現有的條件下,提升石油企業自身的整體效益。
1.3國內石油價格呈穩定狀態
在國際的石油價格變動中,國內的石油價格一直處于比較穩定的銷售模式,面對這種背景,正好可以為石油企業模式的改變提供時間。在國內的石油使用現狀中,對于石油企業來說,從生產到銷售的整個模式中,都有比較明顯的推動力量,在這種基礎上進行經營模式的改革,可以有良好的背景以及科學的分析時間。雖然,在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在現有的狀況中進行整體環境的調整比較困難,但是想要保證石油企業今后的發展前景,就應該將現實的社會背景進行有效的結合。只有這樣的改變才能保證石油企業在今后的發展中,有比較突出的競爭力量,提升企業今后長遠的整體效益。
2新形勢下石油企業經營管理的具體措施以及策略
針對新形勢下石油企業經營管理的具體措施以及策略來說,首先應該按照石油企業現階段的發展背景進行分析,制定今后的發展目標以及發展規劃。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石油企業想要獲得比較可觀的經濟利益,就應該結合自身的條件,合理的規劃今后企業的發展方向,為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比較科學的建議,保證企業的整體發展狀況更加的完善;然后,石油企業應該按照現在的市場機遇進行經營模式的調整,這種調整的目的就是為了企業在完善的過程中,可以順應社會的發展背景,將企業的模式管理進行結合,降低生產成本,在石油整體下降趨勢的環境下,為石油企業經營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石油企業的生產過程中降低成本,可以直接達到提升企業整體效益的目的;最后,石油企業在經營模式的改革中,按照市場的形式為導向,制定比較具體的經營模式管理規劃。這種經營模式管理規劃的建立,可以使石油企業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圍繞著市場的形式進行運轉,保證石油企業在新形勢下的管理改革得到有效的改進,為石油企業今后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保證。
3結語
隨著市場經營模式的不斷變化,在石油企業的發展中,也應該進行相對應的更新。由于現在石油使用的狀況逐漸的下降,石油企業在這種新形勢下,應該認真的分析現在的市場特征,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經營模式的更新,以保證石油企業的整體經營利益得到比較全面的提升。
作者:張蘇敏 單位:中國石化集團中原石油勘探局供熱管理處
參考文獻:
[1]楊雪霞,衛潔.淺析新形勢下石油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機遇、挑戰及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1,10:92.
[2]趙曙明,王成城,杜鵬程.后金融危機時期企業管理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第七屆(2011南京)企業跨國經營國際研討會綜述[J].經濟管理,2011,08:186-192.
一、軟預算約束的成因之一
———內部人控制內部人控制導致軟預算約束的觀點是從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軟預算約束的成因。內部人控制意味著企業經理擁有企業的大部分控制權,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含義:第一,企業經理擁有企業的控制權說明企業有了生產經營自,可以自行做出決策,同傳統經濟相比,這是一個進步;第二,在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的情況下,經理擁有企業的控制權意味著他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為自己謀取私利;第三,由于控制權與企業經理的個人利益密切相關“,當企業面臨困難時,內部人由于對企業控制權及其相關利益的重視,會想盡辦法,通過進行院外活動等手段,以尋求政府的支援,或者通過利用私人關系進行融資等手段以挽救垂危的企業。”
控制權對內部人的重要性引起了軟預算約束問題。當企業陷入生存困境時,對內部人來說,面臨著兩種選擇,一種是讓企業破產倒閉,自己冒失去權力、甚至失業的風險;另一種就是尋求保護,解救企業,這樣自己可以保住地位,也就保住了權力和利益。那么,對于一個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經理人員來說,明智的選擇自然是后者,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企業經理會想盡辦法尋找外部救助了。而當企業所有者為企業提供幫助的時候,軟預算約束也就產生了。
二、內部人控制導致的軟預算約束的“硬化”治理機制
———經營者激勵硬化預算約束不能只依靠產權改革,特別是對“大型國有企業來說,所有權重要,但不是產權改革這一個口號可以解決問題的”。國有企業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硬化預算約束的過程。國家試圖運用各種方法解決軟預算約束問題,改革經營者激勵也是其中的方法之一。現代公司制企業往往規模較大,復雜程度高,所有權和經營權相分離是一種普遍現象,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私有企業,兩權分離,必然存在所有者和經營者之間的目標不一致問題,委托關系中道德風險問題就不可避免。國有企業重組,不僅包括權力的重組、資本結構的重組、生產的重組,還包括治理結構的重組,而形成經營者的有效激勵,使經營者能從委托人的角度出發行事,保障委托人的利益,自然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企業的項目投資中,投資人和經營者之間也是一種委托關系。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從項目中獲得收益,而經營者的目的是獲得個人收益。國家是國有企業的委托人,而企業經營者則是人。作為理性經濟人,經營者追求個人效用最大化,在委托人與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委托人對經營者的經營能力、努力程度缺乏信息,只能從一些外部信號上加以判斷,而且隨著專業化生產程度的不斷提高,委托人對生產過程、經營決策具有不完全信息,這樣經營者往往掌握了企業的實際控制權。
(一)國有企業經營者激勵機制。對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激勵手段主要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還可細分為政治晉升、榮譽激勵、經濟激勵等內容。在計劃經濟時期,政治激勵、榮譽激勵是主要的激勵方式。隨著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國有企業改革的逐步推進,經營者激勵方式趨于靈活和多樣化,經濟報酬激勵的作用逐漸提高,獎金、年薪、股權、期權、期股、退休保障等多種多樣的經濟激勵方式得到大力推廣。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激勵機制正在由精神激勵為主向物質激勵為主轉變。
(二)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考核機制。經營者激勵是委托理論中的一項主要內容。原因在于,在委托關系下,委托人和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人擁有對自己努力程度的私人信息,由于人努力程度的不可觀察性,為了減少人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委托人只能通過其他一些指標間接地觀察人的努力程度。這些間接指標反映了人的努力程度,因而與人的報酬水平直接相聯系。建立一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準確評價經營者的業績,才會對經營者形成有效的激勵。這種考核指標是訂立激勵合同的關鍵因素。
(三)國有企業經營者有效激勵機制的設計。如何構造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有效激勵機制,是提高經營者努力程度,解決軟預算約束問題的一種方法。經濟學家在長期理論探索和實證檢驗的基礎上得出結論認為,股權激勵是建立人長期激勵約束機制的一種有效方法,而實踐已證明,年薪制是各種短期激勵方式中最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所以將年薪制與股權激勵結合起來,構建以年薪制和股權激勵為主的經營者激勵機制,對解決經營者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問題,會有較強的積極作用。年薪制是一種基本的經營者短期激勵方式,但容易造成經營者的短期行為,所以還需要研究經營者的長期激勵問題。
(四)約束機制。我們不僅強調經營者激勵機制所起到的作用,而且關注對經營者的約束。其實,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種激勵方式對經營者的激勵作用越強,對其約束作用也就越強。對待國有企業經營者不僅要有豐厚的物質激勵,而且要有嚴格的約束機制。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企業擴大生產經營的必要條件,是企業進行施工的重要價值基礎,被稱為企業經營的“血液”,對于施工企業來說,有效的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夠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因此,企業要將資金作為企業經營的重點進行管理,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企業營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促進企業穩健發展。
一、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的概述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產業,對于我國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加強對建筑業施工環節的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該行業的穩健發展。施工企業應當加強資金管理和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促進建筑業可持續發展。
(一)施工企業經營管理特點
與其他企業相比,施工企業經營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企業經營范圍分布廣,施工企業項目分布范圍較為廣泛,遍布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不便于企業總部對企業資金進行集中管理,增加了企業資金管理的困難;二是企業資金投入量較大,與其他企業相比,施工企業的產品為施工項目,施工項目生產周期較長,占有資金量較大,這樣不利于定期對施工項目進行資金結算,只能根據施工進度進行結算,給企業資金管理帶來挑戰,易于造成管理漏洞;三是企業財務風險較大,在當前市場環境下,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墊支施工成為施工企業的主要競爭手段之一,施工企業需要自行籌集大量資金墊支施工,造成施工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較高。
(二)施工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意義
資金是企業經營的“血液”,企業缺乏資金會促使企業不能及時支付購買施工材料的價款,或者不能及時償還貸款,致使企業信譽降低,給企業帶來無形或者有形損失。加強施工企業資金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管理能力,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業營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第一,提高企業管理能力。施工企業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加強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夠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從另一方面說,企業價值可以分為物質流和資金流,加強資金流控制能夠有效地對企業整體經營進程進行控制,提高企業經營管理能力。
第二,降低企業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是由于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債務所引起的風險,資金是企業的“血液”,企業償還到期債務需要有充足的資金,資金“斷流”會給企業帶來嚴重影響,致使企業不能償還到期債務,影響企業信用,或者企業遭受罰款。加強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夠增強企業現金流的穩定性,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第三,提高企業營利能力和市場競爭力。資金是企業經營的必要價值基礎,是企業的“血液”及生產經營的重要價值基礎,資金的合理分配能夠提高企業價值,特別是在當前環境下,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較為激烈,企業只能從自身提高企業經營獲利能力,而資金管理水平能夠有效代表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企業對資金進行管理和控制能夠有效地減少企業資金浪費,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增強企業獲利水平和能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二、當前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當前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存在一系列問題,如施工企業資金管理意識不足,企業資金管理體系不健全,施工時墊支資金現象較為嚴重,工程賬款回收不夠及時,壞賬比例較高等,這一系列問題會降低企業經營利潤,影響企業獲利能力,削弱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一)企業資金管理意識不足,不能有效地對企業資金進行控制
意識是行動的先導,施工企業對資金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是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所有問題的源泉。大部分施工企業領導缺乏資金管理觀念及知識,致使企業資金管理水平不能得到實質性提高。一般來說,財務管理部門是資金管理的重要部門,許多企業財務管理部門人員缺乏相關資金管理知識,不能有效地對資金進行分配,資金使用目標制定不合理,資金籌資方式不科學,缺乏完善的資金預算體系,這一系列問題的源泉都是企業資金管理意識不足,降低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力。
(二)企業資金管理體系不健全,影響企業資金管理能力
資金管理體系包含的內容較為廣泛,任何一個環節控制不嚴,就會帶來資金管理漏洞,給企業造成大量損失。資金管理體系包含部門設置、人員責權利分配、資金控制標準等一系列內容,而當前大部分企業缺乏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企業在資金管理過程中顧此失彼,造成資金籌集不科學,資金分配不均等問題。資金管理體系還包括績效考核方面,企業對責權利分配不合理會致使企業出現資金管理發生問題時無人負責的現象。另外,資金管理還包括信息溝通方面,若企業溝通機制不健全,即使企業資金管理體系其內容較為健全,也會致使資金管理體系不能為企業員工所熟知,資金使用結果不能得到有效反饋,這樣會影響企業資金管理能力,降低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三)企業墊支施工現象較為嚴重,資金回收不及時,降低企業獲利水平
當前市場競爭環境下,施工企業面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施工企業為了增加市場份額,通過各種對自身可持續發展不利的競爭手段,墊支資金施工就是其中之一。在投標過程中,施工企業競相墊支施工,或者盡量降低投標金額,爭取獲得投標工程,由于施工企業議價能力較低,墊支資金施工加大了施工企業經營成本,進一步降低施工企業的經營利潤。再者,施工企業在建筑產品供應鏈中面臨弱勢地位致使企業應收賬款比例及金額較大,大量的應收賬款拖欠增加了企業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可能使企業面臨大量的壞賬,降低企業毛利率。因此,這種墊支資金施工及延長資金回收期的經營方式,增加了企業施工成本,降低企業獲利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四)企業資金分散程度較高,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同其他一般性企業相比,施工企業具有其特殊性,其生產的產品為大型的施工項目,項目分布范圍較為廣泛,致使企業資金分散化程度較高,給企業資金管理帶來困難。施工企業項目分布較為分散,資金投資較大,企業一般采取項目經理負責制,項目經理如同“山大王”,對自己負責的項目有完全的話語權,而企業總部難以對分布在各個地方的資金進行實時控制,企業資金分布較為分散,在各個地方的賬戶的資金獨立運行,造成大量的閑置資金,并且這些閑置資金投資收益率較低,低于企業集合資金優勢,同時閑置資金也增加企業銀行貸款成本,降低企業施工毛利率。
三、提高施工企業資金管理和控制能力的手段和方式
資金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加強企業資金管理能夠有效地提高企業控制能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因此,施工企業應當關注資金管理的重難點,提高企業資金管理能力。
(一)轉變企業資金管理觀念,提高企業資金控制意識
管理者能夠起著向導的作用,有效地影響基層員工的行為,因此,企業應當首要加強管理者的資金管理意識的培養,定期對管理者進行培訓及教育,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質及技能,強化管理者資金管理意識。再者,財務部門是資金管理的主要部門,企業應當完善對該部門的人員選拔機制,提高該部門人員素質。企業應當形成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管理者及全體員工的資金管理意識的培養,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水平。
(二)完善企業資金管理體系,規范企業資金管理行為
施工企業管理人員在提高資金管理意識的基礎上應當努力完善企業的資金管理體系,資金管理體系與標準是企業員工進行資金管理的準繩,企業應當從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及回收各個方面加強對資金的管理,同時應當對各個部門的責權利進行細分,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和義務,實行資金的分級管理制度,各個部門及人員應當嚴格按照資金的權限進行審批及使用,防止企業人員濫用資金,減少企業資金浪費。企業應當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對于資金使用超支及越權審批的情況應當給予處罰,對于節約資金的人員進行獎勵,保證企業全體員工積極行使資金管理的職責。再者,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信息傳遞制度,將企業的資金管理規范在企業內部予以溝通及披露,讓全體員工接受并付諸行動,增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及主動性,規范員工資金管理行為。
(三)完善投標體系,加快工程賬款的回收
企業應當完善投標體系,對于即將投標的工程,進行細致的項目施工可行性分析及可接受性分析,并分析該項目對企業戰略實施狀況的影響,避免向不能給企業帶來經營利潤或者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項目投標,促進企業制定合理的投標金額。再者,企業要盡量降低墊支施工資金的比例,加快欠款的回收,提高項目的投資收益率,企業應當加強對應收工程賬款的管理,按照賬齡分析方法對拖欠工程賬款的企業提高催收力度,及時跟蹤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和信譽狀況,減少企業的壞賬損失,增強企業項目投資收益。
(四)建立企業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增強企業資金的規模效應
施工企業的項目分布較為廣泛,各個施工地方的零星資金較多,如若將資金的控制權放在各個項目負責人手中,則這些零星資金會增加企業的銀行利息,降低企業收益,因此,企業可以對項目的這些零星資金采取集中管理模式,集中對資金進行管理,促使企業各個項目之間的資金能夠自行調整余缺,降低企業銀行存款基數,提高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企業應當嚴格規范各個項目的開戶資金管理,統一對這些賬戶進行監控,增強企業資金管理及控制能力。
總之,施工企業應當提高企業管理人員及全體員工資金管理和控制的意識,完善企業資金管理體系及項目投標體系,提高項目投資收益率,對投標工程進行細致的可行性分析及可接受性分析,減少墊支資金施工比例,加快工程賬款的回收力度,提高企業資金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裴小梅.淺談施工企業資金管理[J].當代經濟,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