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01 16:35:1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平面構成中的基本形態,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現今,網絡已經成為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好幫手,人們從網絡中能夠獲得大量的信息,其中網頁對于人們的幫助是不容忽視的;如果說網址是互聯網最基本的組成部分,那么網頁就是網址最基本的元素。他們是通過各種鏈接相互關聯,從而描述相關的主題或實現相同的目的。網頁是由文本、圖象、Flas、聲音、視頻、超級鏈接、表格、導航欄、交互式表單等基本元素構成,而這些元素從構成形式上看就是簡單的點、線、面等基本元素經過了藝術創造,變得更加的有質感;就拿文本來說,文本作為網頁中的基本元素,與平面構成中的點元素有著相同的作用――點睛之筆。再從構成的含義來說,它首先是一種造型的概念。所謂構成就是以數種以上的單元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單元。然而構成它更多的是哲學和科學的含義:即“對象世界諸要素的分解與組合,使新的功能顯現。”構成是創造形態的方法,研究如何創造形象,形與形之間怎樣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可以說是一種研究形象構成的科學。
一、平面構成的發展及其基本特點對于網頁設計而言所代表的意義
平面構成是設計中最基本的訓練,是在平面上按一定的原理設計、策劃多種視覺形式。我們學習構成不是目的,而是形成目的的手段,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訓練、分析和實驗,最后通過這種思維方式的開發,培養一種創造觀念,使我們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創造性,開拓設計思路。那么,對于平面構成的發展,就要從包豪斯及其風格對現代設計的影響開始說,1919年,格羅佩斯在德國創辦了一所名叫包豪斯的設計學府,是需要具備充分的能力,運用所有科學、技術、知識和美學的資源,創造一個能滿足人類精神與物質雙重需要的新環境,以“提倡藝術與技術的統一”作為教學理念。平面構成從包豪斯的教學理念中衍生而來,他不是以表現具體的物象為特征,但是它反映了自然現象運動變化的規律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它的基本特點:第一是它以直覺為基礎;用最簡單的點、線、面進行分解、組合、變化,反映出客觀現實所具有的運動規律。第二是它是一種高度強調理性活動的、自覺的、有意識的再創造過程。
二、平面構成的形態要素在網頁中所起的作用。點、線、面是平面構成中的三個形態要素
(一)點表示位置,它既無長度,也無寬度,是最小的單位
它在平面構成中的概念只是一個相對概念,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它是在比較中而存在,通過比較而顯現;這樣說吧,同一個圓,在小的框架里圓顯得很大,在大的框架里圓則顯得很小,這就是點的相對概念。很多人都認為點是小的,而且還是圓,實際上這種認知是錯誤的,自然界中的任何形態,只要縮小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能夠產生不同的點,點是視覺中心,所以說,在網頁中的每個字都可以看作是點,由字排列出的文本就形成了構成中所說的線及面了。
(二)線是點移動的軌跡
從平面構成來講,線是可以看的到的,它既有長度,也有一定的寬度和厚度,在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元素。只要提到線,大家直接就能夠說出線的分類,既直線和曲線。而直線和曲線對于人們來說,是有很強的心理暗示作用,看到直線,人們就會想到靜;看到曲線,大家又能聯想到動;直線具有男性的特點,而曲線具有女性的特征;在很多網頁頁面設計上都運用到了線的特性。
(三)面是線的連續移動至終結而形成的
面是有長度、寬度的,只是沒有厚度而已。比如說直線平行移動形成長方形;直線旋轉則移動而成圓形;自由弧形移動就會構成有機形;如果直線和弧線結合就形成了不規則的形。在網頁設計中出現的圖像、動畫、交互式表單等都是由不同的點、線連續移動形成的面,給網頁一個完美的效果。像那些企業網站、購物網站、音樂網站以及游戲網站等,他們的網頁界面設計不僅有豐富的色彩吸引大眾,還有不同設計風格的構成形式更讓大家流連忘返。
三、平面構成形式在網頁中的具體運用
平面構成設計是有組織的、有秩序地進行排列、組合、分解,因此它也是必須遵循一種原則和設計形式。平面構成中的形式大量被運用到網頁界面中。
(一)重復構成在網頁中的藝術魅力
重復在構成中的概念被人們理解為”相同或相近的形態連續地、有規律地反復出現”或者是”把視覺形象秩序化、整齊化,在圖形中可以呈現出和諧統一富有整體感的視覺效果”。其實就象復印機復印東西一樣,就是我們所理解的重復。在網頁界面中,重復其實是被運用的最多的一種形式,比如說像購物網站中的購物、收藏等按鈕,就是運用了重復,在購物網站中,不可能只有一種物品,如果要向廣大消費者推銷更多商品,那么在網頁中出現”購買”和”收藏”按鈕,就要設計更多,讓大眾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才能提升該網頁的點擊率。
(二)對比構成在網頁中的表現對瀏覽者的心理帶來的影響
對比是一種很自由的構成形式,它并不是以構成中的骨骼線為限制,而是依據形態自己本身的大小、疏密、虛實、現隱及形狀、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對比而構成的。如果說協調求的是近似的話,那么對比則求的就是差異。在自然界中,白天與黑夜、骯臟與干凈、溫暖與寒冷都是對立的結合,當圖形處于一種相異的狀況時,就會發生對比,像大小、長短、黑白等就是明顯的對比。在有的被文本占去大面積的網頁界面中,為什么會出現圖片、flas,甚至還會出現漂浮圖片,除了豐富界面以外,還有一種影響瀏覽者心理的作用,其實網頁界面中的文本與圖片、動畫、漂浮圖片形成一種對比,這和瀏覽者心理有關系嗎?當然,而且關聯很大,如果在一個網頁界面中,只有文本的話,那么這樣的網頁會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呢?乏味、枯燥、單調,而瀏覽的人可謂是寥寥無幾,加上圖片、動畫,甚至時不時的冒出漂浮圖片,不僅僅讓網頁界面內容顯得豐富多彩,更讓大眾對網頁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萬事萬物除了遵循他們本應該遵循的規則外,偶爾的對立也能起到一定的催化劑,就如對比構成在網頁中給大眾心理所帶來的影響作用。
四、結束語
因為有了網絡,讓人類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查詢信息;因為有了網站,讓人類能夠更加懂得如何去獲取新的信息;因為有了網頁,讓人類能夠及時獲得最新信息。網頁界面設計的美觀、新穎、時尚,讓大眾更愿意了解網頁!如今,網頁已經成為廣大消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頁能夠為人們注入更多的新鮮血液。
參考文獻:
2020年住宅工程項目累計數量超過7.4萬個,為建筑平面設計與精裝修等領域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建筑設計融合建筑學、數理學、美學等多門學科,由多種不同形式要素遵循一定規律進行排列組合,以實現結構、形態關系的和諧有序的目標。比例是源于數學學科的基本概念,現應用于建筑學領域并成為影響建筑美感的主要因素之一,仍對當代建筑設計發揮著深遠影響。如何合理應用比例秩序來優化建筑設計中的平面構成效果,成為當前建筑設計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1比例相關理論基礎
1.1數比關系
古典建筑設計主要遵循數學中的數比關系和幾何構型方法,如:借助整數比1:11、2:21、3:33或4:43以及無理數比例、等進行的平面構成的形態劃分,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借助圓形、矩形等幾何圖形進行的建筑平面分割,或基于斐波那契數列1/2、2/3、3/5、5/8等進行的建筑立面設計,由此形成建筑構圖中控制線的雛形。將比例秩序應用于現代住宅建筑的平面構成中,常采用等差數列、等比數列等比例關系,營造建筑尺度與空間的秩序感。范·德·拉恩于1960年提出塑性數列理論,即存在塑性數列1、1、1、2、2、3、4、5、7、9、12收斂于無理數x,且x為方程式x3-x=1的解求得x的近似值為1.325,則此時其增量最小,能夠實現尺度最優化。勒·柯布西耶在《走向新建筑》一書中對比例的論證更為豐富,他創造性地提出模數的概念,主張利用控制線實現構圖的統一。在現代住宅建筑設計中,運用比例的平面構成方法,常利用n條水平線條進行建筑立面的劃分,相鄰兩線條之間由若干不同比例的方格組合構成平面形態,在各方格內完成窗框規格、形態等細節的設計。其中將相鄰水平線條的間距設為H、初始高度為X,已知其符合等比數列Fn=1.3nA,分別依據X、1.3X、1.69X、2.19X的比例進行建筑設計;同時沿水平方向將各方格的寬度設為L,依據調和數列Fn=1/N的平面構成特征,分別依據1/7L、1/8L、1/9L、1/10L、1/11L的比例進行建筑設計。借此利用兩個數列分別進行建筑立面形態的組合設計,在整體維持比例秩序的同時,使細節富于變化[1]。但比例秩序在建筑設計中需要一定適用條件,受住宅建筑功能與結構設計需求的影響,通常首層、二層不參與等比數列,避免因層高過矮限制住宅出行及功能空間的正常使用。
1.2數比與幾何作圖比例
勒·柯布西耶提出將黃金分割法應用于建筑設計中,選取斜率為φ、1/φ的兩條直線進行建筑立面構圖設計,將兩條不同斜率的直線交叉后貫穿建筑立面,沿垂直方向依照4X、X、2X、X、4X的比例進行空間尺度的劃分,整體住宅立面由上至下依次由水平陽臺、水平帶窗、車庫以及大門組成,其中在與對角線垂直方向選取6條直線平行排列,組成黃金矩形中的洞口位置,與沿建筑立面垂直方向形成的5條水平帶進行交錯排列,不同方向均依照整數比進行構圖設計,實現數比與幾何作圖比例的統一。將控制線應用于建筑立面設計中,以黃金矩形為基礎進行變式設計,將長、短邊依照統一斜率進行疊合設計,同時遵循黃金分割比例進行窗框、陰影區等細節設計,在整體結構形態復雜化的基礎上保持細節部位的秩序感。在住宅平面設計中同樣需遵循一定的比例秩序,如選用6×6柱網結構進行建筑平面劃分,在建筑四周選取3個方向分別布設1個方形庭院A1和2個狹長矩形庭院A2、A3,各庭院面積比遵循以2為倍數的等比數列進行排布,其中庭院設計面積比為4:42:1、體積比為16:67:1,在保持整體柱網結構規整的同時,使局部空間尺度富于變化。
2平面構成的表現形式及應用
2.1比例秩序的形態構成邏輯
平面構成中的形態構成最初適用于二維平面,經由二維平面向二點五維、三維立體轉變,賦予建筑構成元素不同厚度,進而完成建筑表皮化的邏輯建構流程,使得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富有秩序感和藝術美感。住宅建筑的平面構成形態取決于基本形態和骨骼的相互作用。其中基本形指通過重復、關聯、尺度調整等手段完成單元體的設計,在此過程中需注意,控制同一平面或尺度空間范圍內的基本形數量,合理選用變異手法,維護整體建筑平面呈現效果的美感;骨骼由平面構成中的基本線狀元素組成,用于控制同一平面內基本形的排列與組合方式,并利用基本形完成空間的分割,使平面構成富有邏輯感和秩序感。依托基本形、骨骼間的相互作用關系進行平面構成邏輯的分解,可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重復型。指將單元體依照一定次序、規律進行多次使用,凸顯出平面構成的機械感和韻律感,豐富建筑表皮機理。如住宅建筑設計中常用的百葉窗等構件即由規則圖形進行重復排列,配合其他構成手段及單元的應用,進一步改善了建筑平面形態、避免過于單調。又比如:將骨骼線與基本形應用于平面形態構成時,沿同一方向依照相同間距進行骨骼線的排布,把整體平面劃分為大小相同、數量不等的骨骼單位。通過調整骨骼線的方向及其沿不同方向的比例關系,在此基礎上,保證各骨骼線單元內的基本形保持一致,并通過調節各基本形的維度、位置使局部細節富于變化,即可塑造出不同形式的骨骼形態(如圖1所示)。圖1骨骼線的多種表現形式示意圖(2)近似型。指為避免重復的形態構成方法使平面過于單調,可引入近似的構形方法來改變基本形的結構、尺度、方向維度和色彩等要素,并在住宅平面設計中增添裝飾性構件,形成同一種變化的建筑美感。在應用該構型手法時需注意控制好變換的尺度,應用骨骼線將平面劃分為若干近似的單位,在各單位內部對基本形的結構、大小、關聯性進行調整,借助局部減缺、變形等手段進行改良設計,優化建筑立面展示效果[2]。(3)漸變型。指主要遵循一定比例關系進行骨骼線、基本形的排列組合,沿某一方向或多個方向維度進行漸變處理。這是基于均質化思維進行骨骼網絡布局,遵循數理變化規律進行的由密到疏或由疏到密的網絡結構設計,并沿骨骼線將基本形狀的位置、尺度進行變化。在漸變型設計過程中,需確保基本形的變化符合等距關系,避免產生秩序混亂的問題。(4)特異型。指在重復型、近似型等構形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變異,選取局部骨骼線或基本形進行尺度、色彩和方向等參數的調整,以此改變原有平面形態構成方式,形成整體建筑立面中的視覺中心。在此過程中需注意,把握好視覺中心與整體畫面的比例關系,確保發生特異部分的局部視覺中心占比遠小于整體部分,保證局部細節設計的張力,使其他部位發揮背景襯托作用,完善住宅建筑內部公共空間的設計。在實際設計環節,可先依照重復的構型手法進行骨骼線的排列設計,選取局部進行合并、扭曲或按比例擴大、縮放,保證局部變異部位與整體平面背景遵循統一的形態邏輯,配合完成基本形的變異設計,起到放大局部細節、突出視覺亮點的作用[3]。
2.2平面構成方法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包含點、線、面等,這些元素融入建筑設計領域構成二維平面、三維立體結構。由于住宅建筑設計的自由度有限,常通過段落劃分、平面構成等手段營造出建筑立面的組合形態。其中劃分法應用于住宅建筑立面設計時,將建筑立面劃分為屋頂、中間與基座,運用重疊、分離、組合等表現形式進行元素排列,增強建筑大面的層次感和韻律感。平面構成法關注建筑整體造型的秩序,如在建筑立面輪廓的中間依據1×5的比例增設框架結構,將不同比例的框架依照一定次序和距離進行交接處理,在整體立面上呈現出框與框相互套接的形態特征,有效增強立面的凹凸感和邏輯感。在建筑細節設計上,需兼顧功能空間的組合與立面細節效果,可將平面構成手法應用于建筑窗框設計上,利用不同比例的長方形框進行縮進、層疊設計。如以窗框左下角點位為原點,沿x軸方向進行三等分,取坐標為(2,0)的點位向上延伸出一條直線使之恰好與x軸平行的窗框相交,再沿y軸方向將其進行三等分,取坐標為(2,1)的點位向右延伸出一條直線使之恰好與y軸平行的窗框相交,由此將原本3×3的窗框劃分為2×3、1×2、1×1三部分,實現整體平面的比例分割。此外,還可通過色彩組合進行住宅立面劃分。如對建筑大墻面可選用米白色真石漆進行框架裝飾,對窗下板選用棕色人造石或咖啡色裝飾木線進行搭配,增強住宅平面構成的秩序感,塑造出極簡主義的美學風格。
2.3基于方法論維度的住宅建筑設計要點
從方法論維度出發,當代住宅建筑的形態邏輯、表現尺度、構件形態及組成元素等均發生明顯變化,因此在實際建筑設計環節,還需對傳統理論進行改良,融入藝術學科中的平面、立面構成相關理論,綜合運用比例與尺度關系來進行建筑形式美的營造。在建筑平面構成類型劃分上,可運用散點式、橫線式、豎線式、均格式、穿插式、錯動式、跳躍式、漸變式、圖案式等多種構成類型。以其中的散點式類型為例,在建筑整體立面上可運用窗戶、洞口等視覺元素作為散落點,遵循一定的均衡比例與疏密關系進行平面構型設計。在建筑材料、裝飾色彩設計上遵循統一風格,并且將同一平面內的散點尺寸控制在1~3個左右,避免整體形態過于雜亂,配合增加窗套、選用具有質感的建筑外墻裝飾材料等措施,增強整體平面構成效果的活潑感。在建筑立體構成類型劃分上,包含動態式、塊體式、折面式等不同構成類型。以其中的塊體式類型為例,考慮到住宅建筑中包含數量較多的重復性空間,易在建筑設計效果上呈現出單調、死板等缺陷。因此將立體化構成類型應用于建筑設計中,可對原有均勻的矩形塊進行內凹或外凸設計,或仿照積木堆疊狀態呈現建筑形態,保持不同體塊在同一建筑體上整體比例與尺度關系的和諧統一,在此基礎上,對細節部位可采取局部扭轉、建筑材料創新或色彩變換等方法,打造出Jur?kova住宅、馬賽白色公寓等不同住宅的外立面呈現形態,更好地豐富建筑設計效果。
3結語
綜上所述,住宅建筑設計效果取決于建筑材料、結構形式、設備工程、建筑策劃等多個方面,當前建筑設計領域的審美價值取向已經實現由理性向藝術、自由化領域的過渡。雖然社會多元文化的發展使得傳統普遍性設計法則被逐步消解,但仍需明確比例秩序在平面構成中的基礎性地位,合理應用比例這一構型手段進行建筑平面空間、立體空間的營造,并且在局部細節、設計理念上融入創新元素及現實需求功能,更好地服務于住宅建筑設計領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曉燕,王勇.城市住宅建筑設計改進與創新策略分析[J].城市住宅,2021,28(8):125-126.
關鍵詞:平面構成;平面構成原理;點線面原理;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設計
Key words: plane composition;plane structure principle;theory of point, line and area;environmental art and design;interior design
中圖分類號:TU972+.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2)15-0322-01
0引言
構成作為現代設計的理念是在德國包豪斯學院的設計教育中確立的。包豪斯設計體系對美學、心理學、工程學、材料學都進行了科學的研究,他們認為藝術可以用科學的方式分解成基本元素:點、線、面以及空間、色彩,它尋求的是形態之間的組合關系,使藝術脫離了傳統的裝飾手段,從而充分運用現代構成抽象地表現客觀世界。這種風格和理論對構成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發展到現在包豪斯設計教育思想仍影響著當今世界設計的發展。
50年代初,包豪斯的設計體系在世界各國設計界和工業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70年代末,中國的藝術院校對傳統的圖案教學及四大變化{色彩變化、花卉變化、風景變化、人物變化},進行了調整充分的肯定了包豪斯的教育體系,開設了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作為藝術院校的設計基礎教程。
基礎構成設計包括平面構成、色彩構成、立體構成三部分的內容。其基本視覺元素都強調事物存在的形態由點、線、面、體等元素組成。在藝術創作中講求處理好個元素之間的關系,把握形式美感,所以,要想創作好的作品就需要我們綜合各方面的審美判斷能力。其中,平面構成形態要素主要包括造型要素和形式要素。平面構成構筑于現代科技美學基礎之上,它綜合了現代物理學、光學、數學、心理學、美學等諸多領域的成就,帶來新鮮的觀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應用于藝術設計諸多領域,不能不成為現代藝術設計基礎的必經的途徑。
1點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中室內的地板、墻面、吊頂,室外的廣場、綠地等都可以視為平面構成中的結構平面。而室內空間環境中的,家具、裝飾品、燈具等都可以被視為平面構成中的“點”形態;室外空間中的樹木、山石、雕塑、亭臺等也可被視為平面構成中的“點”形態。根據點的構成原理我們可以運用不同大小、疏密的點混合排列,可以成為散點式的構成形式;將大小一致的點按一定的方向進行有規律的排列,給人的視覺留下一種由點的移動而產生線化的感覺;以由大到小的點按一定的軌跡、方向進行變化,使之產生一種優美的韻律感;把點以大小不同的形式,進行有序的排列,產生點的面化感覺;將大小一致的點以相對的方向,逐漸重合,產生微妙的動態視覺。充分把平面構成的點構成原理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中。
2線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室內空間環境中,線的表現形式極為豐富。一般常見的有實線,是實體形態形成的,如家具、門窗、柱梁等;虛線是實體中的空間線,即實體間的縫隙、實體中凹入的部分,如墻角線、窗型線等;輪廓線是體、面的外緣相互交接而形成的線,表現在事物使我外在形象上。室內的線可分為功能線和裝飾劃分線,功能線承擔著具體的功能,因要求的不同形成或水平、垂直、傾斜的線型;裝飾劃分線將面劃分為若干部分,使整體出現新的變化圖形。面化的線、疏密變化的線、透視空間的線、虛實空間的視覺效果錯覺化的線、立體化的線、不規則的線都可以在室內設計過程中加以運用從而突出不同的設計風格。
在室外空間環境中,有相對長度和方向的道路、長廊、圍墻、欄桿、溪流、駁岸、曲橋等都可視為線。線最善于表現動和靜,直線表現靜,曲線表現動,曲折線則有不安定的感覺。直線具有男性的特點,有力度、穩定、剛毅,通常被運用于主題相對嚴肅的規矩式園林景觀中,如紀念性公園、城市中心具有集會功能的園林等。曲線富有女性化的特征,具有豐滿、柔軟、優雅、渾然之感。幾何曲線具有對稱和秩序的、規整的美,常被使用在以娛樂、游憩為主的悠閑景觀中。
3面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面有兩種作用:一是作為體的表面表現體的形態;另一種是作為片狀形態獨立出現。屋面、墻面、地面是限定空間的主要要素,但它依附于建筑體的表面存在;室外環境中的湖面、廣場、草坪等則以片狀獨立存在。面的形狀、大小、封閉方式直接影響著由它限定的空間的特性。面的造型還可采用挖空、劃分、互相穿插、重疊等構成方法,變換空間的造型特點。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按照美的形式法則和基本原理將功能要求、材料使用、工藝流程、藝術風格、裝飾造價與預算等各種綜合因素描繪在平面初步方案圖紙上。在進行空間的平面布局時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從平面構成的角度分析空間的序列設計,可發現使空間組織合理有序的內在的規律性,也可以從宏觀上使把握空間規劃的方法。所運用的形式美的基本法則有重復、和諧、對比、對稱、平衡、比例、重心、節奏和韻律等。
平面構成中的點線面原理在環境藝術設計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初涉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應加強對平面構成的重視;對于教授藝術設計專業的專職教師們也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平面基礎構成在環境藝術設計領域的應用。構成基礎教學應不斷創新,以適應環境藝術設計領域日新月異的變化與發展,是這一基礎學科不斷發揮出其應用的作用,不能是這一基礎教育浮于表面脫離設計的實質領域,應使其更好的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這也需要廣大師生的共同努力,在此僅以一名多年從事基礎教學的老師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也希望同仁多提寶貴意見。
參考文獻:
[1]靳逮強.視覺傳達設計實踐.上海文藝出版社,2005年9月第1次版.
[2]王偉.21世紀環境設計教育系列—平面設計.遼寧美術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次版.
平面構成元素為點、線、面,并且點、線、面具有不同特征以及表現形式。平面構成元素指一切平面空間和平面形態,在平面空間完成的造型藝術設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含有平面構成元素。在平面構成中,點是最基本的構成元素,也是最小單位。在一個平面中,只要有足夠小的單位都可以看作是點。在平面構成中,點可以通過畫面組合進行排列,給人不同的聯想和視覺感受。而線可以明確其具置和方向,具有一定的寬度和形態。在平面構成中,面具有位置、面積和形狀,可以在二維空間里通過構成的組織方式產生立體效果。總之,點、線、面三者在平面設計中可以相互轉化的。
二、平面構成元素在環藝設計中的表現
1、點在環藝設計中的表現
環境藝術設計中都可以體現出“點”的形態。根據點的構成原理可以運用不同大小、疏密的點進行排列,給人的視覺留下一種由點移動而產生線的感覺。比如:在上海地鐵吊頂設計中,在格柵形式的吊頂之間放行的發光正方體不規則的分布,可以將每個小格子看成“點”形態。在景觀設計中,將植物大小、數量進行組合的,構成了“點”的形態。再如在室內設計中,可以將沙發上的靠墊、茶幾上的茶杯都可以看作點的集合體。另外,還可以將大小一致的點以相對的方向,逐漸重合,產生微妙的動態視覺。充分將平面構成的點構成元素應用到環境藝術設計當中。
2、線在環藝設計中的表現
線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最為廣泛,線可以起到引導視線的作用。一般常見的有實線,是實體形態形成的,比如家具、門窗、主梁等。虛線是實體中的空間縣,就是實體之間的縫隙,比如墻角線、窗戶線等。比如上海公園的地面鋪裝的設計采用了亂世鑲嵌的方式,構成向心的環形線,具有一種韻律感。在室內設計中,線的應用就更加廣發了。有相對長度和方向的道路、長廊、圍墻、溪流等視為線。地板鋪設的線型都是采用線條來組合和表現的,與空間中的點、面形式作對比。而幾何曲線具有對稱和秩序的,規整的美,經常會被使用在以娛樂的悠閑景觀之中。
3、面在環藝設計中的應用
面在環境藝術設計中有兩個作用,一是作為體的表面表現體的形態,二是作為片狀形態獨立出現。屋面、墻面、地面都是限定空間的主要因素,但是其依附在建筑體的表面存在。室內環境中的湖面都是以片狀獨立存在的。面的形狀、大小、封閉方式直接影響到其限定空間的特性。在景觀園林設計、空間設計中都運用了平面,充分表達出其功能要求、材料使用、藝術風格以及裝飾造價等各種因素中的應用。在進行空間平面布局的時候起著關鍵性指導作用,從平面構成的角度分析空間的序列設計,因此發現其空間組織合理有序的內在規律性,同時也可以從宏觀角度上將平面進行合理規劃,充分體現出優美的空間與豐富的空間功能。
三、平面構成元素的應用
平面構成元素的點線面法則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起著關鍵性指導作用。對于初步涉及環境藝術設計展業的學生來說,應該加強其對平面構成元素的重視。平面構成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其海報的設計、書籍裝幀、版式設計等等應用的非常廣泛。在平面設計過程中,都是綜合引用平面構成的幾大形式法則,巧妙的對版式進行設計,理性而又巧妙的控制平衡、節奏以及對比等方面的結合與應用,從而形成更加完美、多樣化的作品。為了不斷適應環境藝術設計的變化與發展,充分發揮平面構成元素的應用,使平面構成在環境藝術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點線面是設計中最基本的因素,每種因素都具有其特征。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其應該穿插上使用各種構成元素,相互結合,相輔相成。只有巧妙的排列與運用,才能譜寫出優美的文章。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要遵守設計形式美的基本法則,將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巧妙的運用在室內的空間設計你中,使平面構成元素的點線面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從而才能使各個經過精心設計的平面能夠更好的融合在一個統一的室內空間中,使人從每個角度看上去都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
一、引言
平面構成是造型設計一種最基本的造型活動,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設計創造能力和藝術思維能力,平面構是所有構成的基礎,在一定意義上講,本課程的學習情況將直接影響到以后各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實踐。在傳統的構成教學中,一方面教學內容缺乏創新,學生通常是以抽象的幾何形為元素結合構成規律、骨骼進行排列、分解和組合練習;另一方面訓練方法缺乏創新,學生練習構成通常都是以墨和勾線筆等工具完成,其精力主要放在作業的精細度上,缺乏對于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研究。
二、平面構成創意訓練方法
作為設計的基礎訓練,平面構成著重培養的是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設計創造能力,筆者在創意訓練方法上從造型要素、新工具和新材料、設計主題三個方面進行論述:
(一)在造型元素上用二維的方式表現具象形
在平面構成中的既有形態包括抽象形和具象形,抽象形主要是幾何形;具象形就是生活中的具體形態,也叫自然形態,如西紅柿、球、鞋、車等等。在生活中的具象形隨處可見,每個學生對不同的具象形有不同的理解,通過自己熟知的具象形結合平面構成的形式法則去進行排列、分解和重新組合,作品將呈現出全新的藝術生命力,如用重復骨骼完成一副團結主題的構成作業,學生可以通過拳頭、拔河、齒輪等具象形來表現。在對具象形的表現上用二維而不用三維(寫實),究其原因,主要是對具象形的細節進行了適當的取舍、加工,強化和突出了具象形的特征,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對造型元素的處理能力,也提高了學生探索和創新能力。
(二)在平面構成中工具材料表現多樣化
當今,平面構成表現形式呈現出多元化,對新工具和新材料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尤為重要。目前,在平面構成教學中普遍使用的材料與工具是白卡紙、墨、各號描筆、直尺、圓規、曲線板、鴨嘴筆等傳統工具,隨著時代的變化可考慮對傳統材料和工具進行一次大變革,比如在平面構成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表現工具、材料和表現手法不限,對新工具和材料的特性加以介紹,像水粉顏料、印泥、油畫棒、水彩筆、蠟筆、熒光筆、水性筆、彩色鉛筆、馬克筆、色粉筆、各種印章、卡通貼紙貼畫、白卡紙、色卡紙等,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對不同色彩的搭配以及不同材料之間的協調性通過查閱資料、反復比較等方式形成自己對作品理解。結合設計主題,在平面構成中對圖與地的色彩采用平涂的方式進行合理搭配色彩,感受“形”、“色”、“質”的關系,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習知識的趣味性和主動性。
用彩色工具和材料表現出來的作業打破了傳統方式的黑白表現平面構成的思維定式,學生的主要精力不再集中在對構成元素的分解與組合上,更多關注的是對新材料和新工具在構成過程中的探究,發現不同工具和材料所產生的畫面視覺效果,讓學生養成對材料探索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看到的自然形態跟設計作品中的構成元素之間的關聯性與區別,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探索思考能力。
(三)重視理論引導,根據專業方向設計主題
平面構成應該重視創新,而創新需要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知識面。重視理論傳授這一重要環節,教師在知識的講解上就應該多方位深入講解構成的相關知識,比如在基本元素—點、線、面知識的講解上,可分為基礎構成理論知識講解和知識應用講解,應用部分包含了作業中三元素的欣賞與分析,生活中三元素自然形態的欣賞與分析和設計作品中三元素的欣賞與分析三個方面的內容。
高校設計專業方向眾多,在平面構成課程設置上應與各專業緊密結合,為學生在專業基礎與專業設計之間構筑一座有機的橋梁,教師可根據不同的專業設計不同的主題。如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方向,設計主題可以布置環保、反戰、節約用水等主題;城市規劃專業,設計主題可布置月亮公寓、幻想之城等主題。主題的設計從課程一開始就可以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剛開始的作業可布置多個主題學生選擇性的完成作業,這個階段以引導和鼓勵為主,隨著課程的不斷深入,中后期學生的作業按教師給定的主題和要求去做,讓學生在思考中激發創作的靈感。
三、結語
平面構成中創造性思維的訓練已成為現代設計的首要任務,在平面構成教學中從知識結構上要體現時代性,對新工具、材料的探討和學習,尤其是對色彩在平面構成中的大膽運用研究,運用形式美法則與設計主題緊密配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積極引導學生思維創新,走出簡單模仿形式法則的怪圈,使得平面構成教學真正成為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有效課程。
一、構成要素之一——點
從構成分析來看,“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是圖形設計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最簡潔的形態。“點”它具有求心性和醒目性,在視覺藝術信息的傳達中總是先取得心理的表象,無論在什么位置,都會成為視覺中心,但單獨的“點”雖然有視覺上的聚集,但多點則會有生動感,大小不同的排列就更具吸引力。如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一幅幽靜的荷塘小景,隨著鏡頭漸漸向畫面推去,古琴和琵琶樂曲悠揚而起,把觀眾帶進一個優美抒情的水墨畫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動起來,小蝌蚪水中游來游去形成的點會產生節奏和方向感,也就是平面構成要素的點且點動成線。也就是這樣沒有邊緣線,意境優美,氣韻生動小小點唱響了中國水墨動畫,給我們帶來了永久的驕傲。
《三個和尚》畫面點的應用很普遍而且裝飾美觀,如影片開始的時候和尚一路走過時遇到的飛鳥以及可愛的小烏龜都是畫面中點的形式,和尚上山的時候畫面由面形成的山和廟、由線彎彎曲曲的將山體與廟巧妙的連接在一起、穿橙色僧袍的和尚就是綠色山體中的點,他急速走向廟宇。和尚在造型上圓圓的頭部對于身體這個面而言它是個點,這個點在視覺上滑稽搞笑;兩個和尚在敲木魚的時候,大和尚旁邊的鞋子因為有只老鼠而向左移動,隨之鞋子由左入畫,畫面中這只獨立的鞋子就像一個點置在其中,觀影者沒有覺得空洞單調,卻充滿了魔幻與神奇,全景兩個和尚在廟宇里敲打木魚左右相對放在畫中,儼然相對的點而后鏡頭特寫兩個敲打的木魚正是強化點的平行與對立、靈活性較強。
二、構成要素之二——線
線作為造型藝術的基本手段和構成視覺藝術的基本符號,在中國的藝術歷史上發揮著它不可缺少與不可替代的作用。從動畫的造型上講,線是最簡潔最有效的造型手段之一,是有位置、長度,還有一定寬度和厚度的視覺元素。我們見到最多的形式就是圓潤精致的邊緣線,在傳統動畫中可愛的《貓和老鼠》、具有民族特色的《大鬧天宮》、唯美精致的《龍貓》等,我們見證的是手繪線條創造的視覺盛宴。拿《大鬧天宮》來說,人物造型豐富的線條使用,是構成這部經典動畫的成功因素之一。動畫中的造型線條看似簡練、隨意,但借鑒了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色彩、圖案組合,并賦予其一種神秘的隱喻色彩,成功運用了平面色彩,帶有強烈的裝飾性意味,把濃厚的中國特色的京劇意味融入到其中。
動畫中的“線”與平面構成中線的基本含義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動畫中的“線”是在運動的過程中給人們視覺造成不同的影響,從而影響觀眾的心理,產生不同審美需求。平面構成中的線的性質、作用在動畫中同樣適用。俄羅斯動畫藝術家巴拉丁在實驗短片《鋼絲圈的惡作劇》用鋼絲作為材料,經過他的上帝之手捏出的亞當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家園和房屋,然后擁有羞怯的鋼絲夏娃,幸福美滿而又波折的生活從此開始。藝術家巴拉丁極其自信的為我們展示一卷了無生氣的鋼絲經過加工獲得豐富的生命力過程,我們不得不感嘆創作者將鋼絲載體的流暢性,可塑性,以構成平面的通透感,運用的如此得心應手,以至創作形象如此生動,一卷鋼絲生成與變型的魅力讓畫面變得豐富而又多彩。
《幻想曲2000》“藍色狂想曲”有點爵士味道的近代樂風,背景則是在30年代的紐約大都會,本段落大膽的用色及線條呈現出大都市生活的光怪陸離,尤其那位曼哈頓樂師穿著冰刀的狂舞,構思獨特線條灑脫。在《幻想曲2000》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第一章中開場,純粹用一些幾何圖形的聲影變化,畫面十分超現實,蝴蝶以簡單的三角型組合而成,隨著音樂的變奏展現蝴蝶的誕生,通過圓號第一主題號角式變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題時,蝴蝶在水面翩翩起舞,水波紋使用的是圓滑流動的線,此時幾何形體的蝴蝶與靈動的線交相呼應演繹完美視聽。
三、構成要素之三——面
“面”是最富有表現力的,同時“面”是“點”和“線”的擴大。在平面或空間中,面只有長度、寬度兩種元素,而沒有厚度的元素,平面構成中的面也分為很多種,各自所表達的感情也是不同的。在動畫中“面”是運動狀態下的動態畫面,加入了時間的推移,在視覺中面的形態有流動感,在人們心理上所造成的感受能積極的調動觀眾的情緒,達到一種互動的效果。如在剪紙動畫《豬八戒吃西瓜》中豬八戒踩到西瓜皮摔到后不敢被孫悟空看到的滑稽情景,我們不禁捧腹大笑,簡單的剪紙造型是由多個簡單的面構成,賦予了生動的人物動作,這種面于面形態的不斷變化,加上豬八戒在鏡頭中所占面積比例較大,起到一種主導作用,積極的調到了觀眾的情緒,更加賦予了動畫的魅力。
中國傳統動畫片《驕傲的將軍》開創了中國“民族風格”動畫片的先河,在中國動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該片在創作上借鑒了中國的傳統戲曲尤其是京劇的許多因素。如:造型、場景,從造型上講,主要人物造型采用了京劇臉譜,形象化、符號化的臉譜采用了平面構成中的曲線構成。平面化形象的塑造,用生動的線條對形象進行極度的簡練概括,簡單的色彩平涂、拼貼組合,采用民間色彩體系的顏色,原始樸實帶有強烈的裝飾意味。同時,臉譜的濃重、鮮明的油彩和多樣的圖案,再配上將軍的粗獷聲腔,形成強烈藝術刺激,贏得影片的聲譽。《驕傲的將軍》在場景安排上強調舞臺感和空間感,頗有特色。將軍府的亭臺樓榭,百官祝壽、美女獻舞的廳堂富麗堂皇、色彩濃重,宛然戲劇大幕乍啟,帶有濃重、壯觀、華麗的格調。場景多以包含平面構成的中國傳統建筑為主,風格獨特、藝術精湛,建筑上的裝飾凸顯出平面構成中的骨骼重復進行排列得到一幅有秩序的畫面,更有其無與倫比的一面。
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1-0070-01
在現代設計基礎中,平面構成是其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點、線、面三者是平面構成的基本因素,這三因素同樣也是室內環境構成的基本因素沒,這三因素各具特征,在作品中將這三者相互結合、穿插使用、相輔相成,這樣作品才能達到完美。因此,在設計室內空間時,巧妙科學合理地運用平面構成的基本原理,盡可能在平面與室內空間中使點、線、面三者得到和諧統一。
一、平面構成的基本因素
點、線、面是所有形都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點、線、面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只要能轉化為可被平面構成運用形態形的最終結果。為此,點、線、面就是平面構成的三個基本因素。
(一)點
點是平面構成中構成一切形態的基礎。從幾何學角度來看,點既沒有大小,也沒有長度,它僅僅只是擁有自己的一個位置,也僅僅只是一條線的起端或結尾部分,有時也可能是兩條線交叉處的形體。在實際生活中,人們在理解“點”這一概念時,通常會認為是相比線、面而言一種較小的形體。通常人們會對自然物,或是對各種抽象的事物進行聯想,這正是由于點的形狀不同、構成不同所引起的。不過人的某種感情的觸發也有可能是因為單純的點本身所引發的。這就說明了,在不同情況下,點所產生性格特點也會不盡相同。
(二)線
線就是點連續不斷移動后的軌跡,其不僅具有長度,還具有自己的位置。線在平面構成中要表現出形象,寬度和厚度是前提條件。實體的線和感覺中存在的線是線的兩種基本形式。通常我們能用肉眼所看到的,或是經常認識到的和使用到的線,就是所謂實體的線了;而在面與面的交界或轉折處,就是所謂的感覺中存在的線,在室內設計中,特別要注意這一類型的線,因為與實體的線相比,其有較大的制約性,其自身的形態不能有其所決定,各種形式的線的構成可以表現出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
(三)面
面相比點和線,其在構成中的位置就顯得更加的重要了。因為面是點和線的經過一定組織和排列后的最終形態,在平面構成因素中,面是最具有表現特征的一個因素。面無論以任何形式出現,其四周邊線均是由趨向封閉的輪廓所組成。但其會隨周圍形體的變化而受到影響。為此,建立在整體的基礎上將各構成因素的性質和性格特點充分利用起來,這是所有構成因素的都需要考慮的。
二、平面構成因素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一)在室內空間中,點是其力的中心,具有表明位置的功能
環境的向心力正是由于位于其中心的點而產生的,這樣給人感覺的是整個環境最為穩定。視覺感受是隨著點位置的偏移而隨之變化,室內原本安靜穩定的空間效果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打破,而使其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將多個點經過一定的組合與排列后,就可以形成“點群”,這種有規律順序所排列出來的點,不僅會有穩定、對稱、富有節奏感和韻律的產生,且其一定程度上還會產生很強的視覺引導作用;而無序排列出來的點,就會給人產生復雜、運動感。
(二)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線是不僅是立體的,其還具有方向性、運動性和延長性的特點
靜、嚴肅、整齊是直線所表現出來的特點;充滿韻律和動感是曲線所表現出的形態。亞里士多德認為:人類生來就具有的一種自然傾向愛好就是節奏和諧之類的美的形式。節奏韻律能表現出最佳的載體就是曲線。曲線從空間進行分類可分為兩種,一種為用曲線將空間進行分割,另一種對空間沒能起分割的作用,而僅僅是起到單純的裝飾作用,室內空間的流動感正是借助了曲線這種流暢、極富動態和方向感的線形的裝飾才得以增強的。此外,在環境空間中,人們常常會感覺空間中的垂直線是向上、崇高、堅忍不拔的,對于水平線人們會有穩定、舒緩、平和之感,對于傾斜線人們則會有不穩定、危險和緊張壓迫之感。
(三)面是環境藝術設計重要的造型元素
平面構成是設計領域的一種基本形式,是其他構成的基礎,平面構成藝術對風景園林設計風格的形成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風景園林工作看似只是在三維、四維的空間里進行的,但是,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許多設計元素只能在二維平面上進行的。因此,要想做好風景園林設計,就必須重視平面構成,熟悉和了解平面構成,在簡單的二維平面上做好風景園林的設計工作。
一、平面構成理論
平面構成是基本元素在二次元的平面上,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美學原理,進行組合,它的成果是理性與感性共同作用的產物。平面構成主要是運用點、線、面來組成結構嚴謹、有很大的抽象性,富含創新性的設計作品。在狹義上,平面構成僅立足于二維平面,但隨著社會和平面理論的發展,出現了“形態構成學”等新的說法。
平面構成中美的形式法則主要有:一是對稱與平衡;二是對比與調和;三是節奏與韻律;四是統一。平面構成中最基本的形象是點、線、面,通過對點、線、面不同形態的結合,就產生了多種多樣的表現手法和形象。平面構成作為其他構成的基礎,其形態組合的原則和方法對其他構成皆有指導意義。
平面構成理論在風景園林的設計中得到利用和進一步發展,不僅僅是對平面構成理論的豐富和發展,也對風景園林的設計理論的補充和完善,對其今后的設計也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正確看待平面構成和風景園林設計的關系,充分學習和利用平面構成理論,將使風景園林設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風景園林設計與平面構成的形式探析
(一)園林設計平面構成中的元素關系
1.軸線關系
在我國的傳統皇家園林中,充分利用軸線關系進行園林設計的實例中,故宮乾隆花園的設計便是以軸線統領全園,軸線兩側的建筑便不再嚴格要求,而是相對自由布置;諧趣園的設計思想也是利用了軸線關系,從而使園林中的諸多元素既不失威嚴又富于變化。
2.對稱均衡
它有兩側對稱和中心對稱這兩種基本的形式,它主要是以一個點或者一條線將等同的形式和空間予以劃分。北京故宮的建筑就是最好的實例。
3.等級分布
等級分布的運用是為了突出重要性或者特殊的意義,它主要是通過特別的尺寸、獨特的形狀、關鍵性的位置等三個方面表現出來,比如北京圓明園、杭州西湖的水景組合,主次關系非常明顯,就是很好的運用了等級分布的方式。
4.基準統一
在園林設計過程中,各種元素必須協調一致,各類參數符合一定比例,平面元素按照一定比例相統一。
5.節奏與韻律
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要想讓設計的效果呈現出節奏和韻律感,就必須合理的運用點、線、面、色等各種形態的。比如在一片草地上,一個簡單的造型和微小的起伏都會帶給人一種動感,更可能讓人感受到生命在于運動。
(二)園林設計元素與平面構成元素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
風景園林設計給人的感覺總是三維空間或者四維空間中進行的,其實不然,園林設計元素可以在一定條件下與平面構成元素相互轉化。這時,我們要遵循一定規則。
1. 可以把相對復雜的園林設計要素抽象在二維平面上
根據一定的園林設計思路,運用歸納法,對園林景觀進行整理,把具體的園林元素轉化為一定的點、線、面、色,用點、線、面、色來代表一定的園林景觀,也就是說把具體的東西轉化為抽象的點、線、面、色以及他們的組合。
2. 利用平面幾何圖形的自由變化進行園林設計
在景觀園林設計過程中,必須把復雜的景觀園林設計元素轉化為簡單的、抽象的二維平面元素,具體表現為點、線、面、色等元素的有機結合,按照景觀園林設計美的原則進行空間組合,比如位置平移、元素的旋轉、地標的擴大、元素的整合、某些元素進行扭曲、錯位等。總之,就是按照各種不同元素的有機組合、排列,創造出我們頭腦中想象的的東西。最終達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完成最美的園林景觀設計。
3. 景觀園林設計的形式與內容不能相互分離
在前面我們提到,景觀園林的設計要把復雜的東西轉化為較簡單、抽象的二維平面元素,但是,我們在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明白形式永遠也代替不了實際中的內容。因此,在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園林的內容必須是設計師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根據具體的內容轉化為具體的二維平面形式,不至于導致形勢與內容脫節。這樣,我們設計的園林成果才能符合實際,符合我們的審美標準。
結語:
如何才能設計出我們想要的景觀園林,達到我們的審美標準?我們何不把原有思路變通一下,從基本的二維平面構成中尋找答案。平面構成作為基本的構成,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實際操作中都提供了很好的設計思路和答案,值得我們去借鑒、去學習,但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不能把景觀園林設計的形式與內容分離,只有統籌起來,才能把景觀園林設計好。
標志在設計形態上分為抽象形態標志和具象形態標志,圖形化標志形式是比較重要的標志形態之一,我們可以運用平面構成形式美法則,將點、線、面以重復、近似、漸變、放射、空間、特異等構成形式去進行思考。如三元食品的公司標志,即是利用重復的構成手法進行設計的。在標志設計中還有以具象圖形為基礎的設計形式,這種形式的設計也不可能像繪畫的形式那樣強求形似,而是以圖形化的方式進行組織處理,強化形象的形態特征,簡化結構的格局,從而取得和諧之美,形成一種單純、鮮明的特征以呈現所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平面構成中形與形之間的關系,有相切、分離、結合、重疊、差疊等。要從形與形的關系中開始找尋,可以幫助基本形體構成新的形態,從而創造出更合理的視覺圖形。視覺圖形的進一步抽象、解構、組合即可以形成豐富的圖形標志方案,可以表現更多主題形象。
二、色彩構成在標志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標志設計不僅僅是形的表現,更是色彩的表現。色彩的傳達往往是最迅速的,當我們還沒有來得及辨別形態的時候,色彩卻已經迅速地印在我們腦海里了。標志設計,同樣離不開色彩的選擇與表現,色彩的地位也因此顯得十分重要。標志作為一種圖形符號,所要傳達的信息既豐富又有限,色彩可以以其明快、醒目的視覺傳達特征、多樣的心理效應與象征性力量發揮著巨大的威力。合理的色彩定位對于喚發人們的情感、描述主題思想、準確傳達主體理念和創造藝術化新意的標志至關重要,所以說,色彩構成這門基礎課程是設計專業學生學習和設計師工作的一個基礎。
深入理解和掌握運用色彩構成法則是設計師的基本素質之一。標志是方寸見方的圖形設計,其不僅要體現企業的精神理念,還要有消費者的消費吸引點,因此標志色彩應該是非常緊湊與集中的,要簡潔明了。色彩構成的學習是去理解、去掌握色彩規律,并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中,從共性的獲得逐漸走向個性的創造。現代標志設計所使用的顏色都是可以以每個行業特色進行分類的,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色彩傾向,但是在有限的色彩范圍界定中怎么去用新穎的方式表現色彩,并尋找到合適的色彩代表去體現設計者和消費者的心理訴求是對現代學生提出的要求。色彩的漸變,色彩的強弱對比關系,色彩的立體性都是標志色彩的發展趨勢,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以構成的方式,讓學生去思考。
三、立體構成在標志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從標志設計的發展趨勢來看,現在不僅僅追求平面二維空間的藝術,圖形與空間之間的關系也逐漸成為人們所追求的方向。標志設計從功能性上講,是一個企業或一個品牌的形象代表,好的標志可以讓觀眾感覺可以操縱空間,并可以從不同角度觀看這個標志。立體構成研究的是在三維空間中如何將立體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原則組合并賦予個性的美的立體形態。在標志設計時,我們可以將平面構成的形體按照組合方式組合在一起,構成立體的形態,在二維空間內形成三維立體空間。如庫珀聯合學院的全新智能視覺形象,是個tephenDoyle為其創作的,它擁有三個透明、艷麗塊面的兩個立方體(分別代表字母C和U),展現了一個個很大的空間感,讓觀眾感覺可以操縱空間并想象從不同角度觀看這個標志。
覺表現和畫面形式感上呈現出多樣化。現代絲網版畫的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現代設計思想的影響,其中平面構成的影響十分明顯。平面構成在絲網版畫中的應用,在創作形式上,平面構成的表達語匯滲透到當代絲網版畫的畫面表現形式中,拓展了創作的思
路,啟發了創作的靈感。
關鍵詞:絲網版畫;平面構成;應用
中圖分類號:J2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9-24-2
引言
平面構成相對于傳統繪畫而言,倡導的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和創新意識,對設計創作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普遍的指導意義,所以作為設計學的基礎課程歷來受到重視。絲網版畫是新興的版畫品種,很多絲網版畫作品明顯是受到抽象化、理性化的平面構成思想影響,從審美的角度對畫面的結構、布局、畫面形態的變化、形態的組合等形式因素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和理性的設計,按照視覺語言的規律性,進行有目的性(包含偶發性成分)的繪畫創作。結合當代絲網版畫的綜合技法,利用平面構成的語言,進行畫面審美的再創造,創作出大量優秀的絲網版畫作品。
一、絲網版畫和平面構成的發展過程
絲網版畫屬于版畫分類中的孔板,它是在鏤孔板的基礎上形成的。最早出現在我國的秦漢時期,唐宋時期有所發展,并用色漿印制花紋圖案。在18世紀,西方出現鏤孔紙型粘到絹網上印制圖案。60年代,美國藝術家安迪?沃霍爾的個人絲網版畫作品展出后,絲網版畫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從而確定了四大版種之一的地位。在國內20世紀80年代初,各藝術院校建立絲網版畫工作室,并開設絲網版畫這門專業課;同時,在藝術設計專業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
絲網版畫的發展表面是由于技術原因,然而,大多數人忽略了后現代主義藝術(Post-modern)的發展才是其精神的源泉。后現代主義繪畫以質疑藝術核心話語的權威性,重新解構完美,消解神圣,顛覆主流藝術自詡的話語邏輯,強調邊緣化的價值意義,用不確定的確定性對藝術和繪畫的價值重新定義。
平面構成是現代設計的重要基石部分,現代設計的發展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由此現代設計連接著生產、生活、文化三個重要的社會組成部分,從而引發國際性新藝術變革。1919年,在包豪斯學院,提倡用點、線、面等幾何形體對空間、色彩各種元素進行重組、解析,形成其特有的構成風格。使用點、線、面組成的畫面結構嚴謹,富有極強的形式感。運用的構成藝術視覺語言,進行絲網版畫的創作,能夠培養嚴謹的造型觀念,訓練各種熟練的構成技巧和表現方法,活躍構思。
平面構成是在設計文化背景下視覺性表象的顯現,其實質是現代視覺化受到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導引,擺脫傳統繪畫的陰影束縛和現代精神維度的開放性的發展。絲網版畫也同樣如此,既要擺脫傳統繪畫的束縛,又要超越現代意識下隱含的視覺表現主義的頹廢意識,才能發揮和展示絲網版畫的真正的藝術生機。絲網版畫的發展需要多重維度的思想,利用最基本的構成元素,結合滲透到現代社會各個層面的精神元素,抽取后用來反映當代社會的意識和形態,可以反映社會的整體狀態,也可以是社會的個體之間的矛盾和自我意識。
總之,兩者的起源和發展歷史過程上是如此的相近,而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二、絲網版畫和平面構成的視覺關系
在平面構成中的視覺元素分為理性視覺元素、意象視覺元素。其目的是為了分別從設計的理念、規律和應用三個方面完整系統地研究平面構成規律的形式和方法。
點、線、面作為理性的視覺元素,是對所有平面視覺語言的抽象,人物、景色、圖形、文字、色彩等都可以抽象或者再抽象為不同形式的點、線、面。總之,“點、線、面”是千變萬化的視覺形象歸納的三個最直觀簡單的視覺元素。在絲網版畫中,各種抽象元素發揮各自的作用,利用各視覺元素的穿插、組合,結合抽象、具象的創作思維方式,進行創作。
平面構成的形象圖形、文字、色彩是用來表達的主題的意象視覺元素,是對自然界中所有圖形及形態的歸納和抽象。對形象視覺元素及其構成關系的探討和研究就是從理性的高度去研究圖形、文字、色彩,構成規律、構成方法,引含寓意深刻的社會哲理。在絲網版畫的創作中圖形、文字、色彩元素都被廣泛地應用,合理地利用這些元素可以達到一種合理的切題。
借鑒平面構成的圖形骨架形式,是絲網版畫的一種常見的創作方式。在絲網版畫中通過骨架應用,從視覺傳達和視覺表現的角度,烘托畫面的表達意圖,在畫面傳達給觀者更多的理性的視覺信息,帶來更多的深入思考。所以,許多絲網版畫借鑒這種創作方式產生了很多的優秀作品。有許多視覺沖擊力極強,讓人震撼的作品。例如安迪?沃霍爾的《瑪麗蓮?夢露》,通過不停地復制,利用絲網版畫的復制性藝術的特點,進而組合成一幅巨大的作品。可以是一百個顏色差異的夢露的肖像畫面,也可以更多、更壯觀。這背后就是平面構成中重復骨架的運用。
絲網版畫創作中形式美的法則與平面構成相同,畫面構圖中美的法則在絲網版畫和平面構成中都是起作用的,這種美是客觀事物和藝術形象在形式上的美。包括:和諧、對稱、韻律、秩序、比例、結構等,其中畫面的和諧是最重要的。和諧是從質上表現出來的差異面的一種關系,同時這些差異面極其對立和矛盾,卻又表現為協調一致的整體。
三、平面構成理論在絲網版畫創作中的體現
(一)絲網版畫中的平面構成設計元素的滲透
平面構成中的視覺元素有點、線、面以及圖形、文字、色彩。其中最基本的元素點、線、面是造型藝術中最抽象的語言,是可以體現和概括一切造型藝術最本質規律。
在平面構成中,點是一種相對于面的概念,點的延伸和擴大給人以線或者面的感覺。點的形式和點與點之間的空間關系作為構成研究的重點。點的連接、重疊、線化、面化、點的自由組合也就構成了畫面的空間關系。
在平面構成中,線是點的移動軌跡,是點與點之間的聯系。直線的視覺表現為穩定、挺拔、動感。曲線的視覺表現為流暢、優雅、婉轉、自由、奔放、神秘。在絲網版畫中,曲線的應用比較的廣泛,曲線和直線的對比構成可以相互的襯托出各自的視覺情感,在畫面視覺上形成曲和直的強烈對比效果。線在畫面中單獨的使用,可以塑造形體和表現體感。通過線的組合,以及結合點、面的組合,可以構成畫面,形成肌理,產生質感,豐富地表達創作的意圖,進而在創作作品時合理利用,豐富絲網版畫的創作藝術語言。
平面構成中,面和點在畫面中是相對的,面有長度、寬度,有方向、位置的變化。它們的視覺表情不同:幾何形面具有理性和秩序美的特性。有機形面則有自然、流暢的性格。偶然形面新穎、奇異的表情。面在畫面中可以很好地塑造三維的體積感。在和點、線組合的畫面中,面雖然體量上占絕對的優勢,但畫面中的點、線以及較小的面卻處于視覺突出的位置。
(二)平面構成的骨架設計在絲網版畫中的應用
重復性骨架是兩個或多個視覺形象在畫面中反復排列構成的。重復在絲網版畫中,體現了畫面美的和諧、整齊、條理;就像音樂上,由于節拍一致,給人一種節奏感,在重復中有緩慢、有急促的變化。“圖案的反復出現,既加深了人們對作者所要敘述的主體的關注,又增添了畫面的視覺沖擊效果。”
后現代主義中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就是采用“大量復制”當代名人頭像、罐頭盒和可樂瓶,轉化成為藝術品也廣泛為人所知。重復就是要加深人們對某個形象的記憶,類似于當代廣告,通過媒介不斷的重復,強加給人們一個視覺信息。
漸變性骨架是以類似的基本元素進行漸次地、逐步地變化,呈現一種有階段性的調和秩序。如形象的大小、疏密、粗細、空間距離、方向、位置、層次、色彩的深淺、明暗、快慢、強弱都是漸變現象,在視覺效果上會產生多層次的空間感,產生一種美感。
特異性骨架是在有規律的基本形中尋求一種突破變化的構成形式。特異在平面構成中占有重要位置,易引起人們的心理反應。特異產生的獨特的異常現象,作用于感官,能產生振奮、震驚、誘惑的作用,是在重復和漸變規律骨架或基本形中的一種特殊的變異變化。在自然界中如“鶴立雞群”“萬綠叢中一點紅”等都是特異效果。一幅好的絲網版畫作品,需要在視覺的導向性和指引性上是明確而肯定的,也就需要借鑒平面設計語匯去完善畫面的構圖。
肌理性是可分辨物體表面的紋理,是所有物質的一種外在屬性,在繪畫中主要研究視覺肌理。可以在視覺上創造凸凹感和粗糙感。采用一種意外的效果和超出常規的方法,達到全新的畫面形態。
在絲網版畫創作中常用的肌理制作方法,能夠產生視覺的刺激效果。靈動性則用不同方式的探索,隨機變化,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利用綜合版,也可以有油畫筆觸的表現張力和厚度感。多種肌理的疊加,產生的視覺沖擊力,遠遠地超過其他的版畫品種,表現力甚至超過其他畫種的表現力。
畫面肌理效果符合畫面表達的主題思想,能很好地與觀者產生共鳴,能夠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在畫面通過各種不同筆跡的線條產生朦朧的效果,雖然不是具象的表達,卻又有超越具象的真實,在偏粗糙肌理的畫面上,真實地還原了觀者的感受。
“畫面肌理效果的創造”在絲網版畫創作中的體現,使得絲網版畫語言的發展更豐富,顯示出活力。新的藝術形式對版畫的沖擊作用,讓版畫藝術不斷接受吸納新思想、新形式、新技法,使得版畫這個美術門類得以發展沿襲,才使絲網版畫得以發展,并且充滿活力。
四、結語
“絲網版畫中平面構成的應用”并不是停留在“探討平面構成表面化的使用”,不能像當今一些所謂的“超前美術作品”只是膚淺地追求視覺感官刺激,而忽略和放棄了作品呈現給觀者精神層面的主題傳達。他們的創作來自積極的生活,在生活中獲取新鮮的觀念、思路和方法,采用純樸的方式進行創作。然而,現在我們就非常缺乏這種精神力量。
展望21世紀,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的迅速崛起,使得中國在文化上自覺喚醒了對于藝術上“本我”的思索。絲網版畫中平面構成的應用,引發我們更加深刻的思考:我們怎樣才能創作出植根于本土文化上的、體現時代感的、反映時代精神力量的當代絲網版畫藝術?為此我們將共同努力研究探索!
參考文獻:
[1][英]蒂姆?瑪拉著,陳聿強,陳崢譯.絲網版畫[M].杭州: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4:9―16.
[2]杜松儒,黑崎彰,張珂.世界版畫史[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