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1 16:21:4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3)10―0072―03
高校學生社區是一個由年輕學生組成的特殊社區,我們對高校學生社區的性質和功能還缺乏深刻的認識,因此本文通過金陵科技學院的個案調查研究,力求發現高校學生社區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的不足,分析原因,為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進一步深入提供理論借鑒。
一、調查概況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開展的情況
1.開展的方式
調查結果顯示: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形式,32%的學生認為“座談會”、“書面材料”有效,28%的學生認為“知識競賽”有效果,僅有14%的學生認為通過相關網站宣傳可以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近57%的學生表示,從社區的學生宿舍宣傳黑板報和通知欄上可以經常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而學生對思想政治網站的知曉率就很低,說明通過網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相對較弱,教育者沒有有效利用網絡等相關新興媒體,將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寓于其中。
2.開展的頻率
通過座談來看,相當數量的社團活動能夠保證至少一個月開展一次活動,而大多數學生社團也能至少保證在一個半月內開展一次活動。問卷調查的結果顯示,從學生主觀愿望角度67%的學生認為活動應該半個月開展一次或以上。因此,現實的情況與學生愿望值有一定的差距,反映出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開展頻率還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3.活動內容的主題
當問及在社區內以不同的主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否有必要時,回答“非常有必要”與“有必要”的人數遠比選擇“沒必要”的人數多。當問及在社區內是否經常開展以人生觀、價值觀、愛國主義教育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時,60%以上的學生表示很少開展,即使開展也只是在宣傳櫥窗粘貼畫報的形式,而且內容很少更新,平時不怎么關注。72%的學生表示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主題關于遵紀守法方面的頗多,主題形式不新穎,多是通過開展報告會的方式進行的。當問及以何種主題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有效果的,有近48.6%的學生表示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題形式不能僅僅局限于在校內開展,學校應該提供更多的平臺以讓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來開展。
4.活動的影響力
在對“您主動參加過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嗎”問卷調查中,48%的學生能主動參加教育活動,學生認為活動對心靈起到震撼作用,10%的學生表示從不參加,認為活動只是形式,42%的學生被動參加。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開展的方式方法上還有待加強。
(二)大學生社區環境建設基本情況
1.社區的功能
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有近85%的學生認為大學生社區的功能主要是居住,認為用來休閑娛樂的占70%,66%的學生認為主要用來學習,認為主要用來供大家進行思想交流的占63%。認為大學生社區的主要功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比率最少,只有10%。這說明,廣大學生認為,社區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學習、生活和娛樂方面,社區在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方面還較薄弱。
2.社區的安全感
學校非常重視校區內的安全管理,在校園里以及學生公寓樓都安裝了監視器,學校安全保衛人員全天候巡邏。在問到“在大學生社區中,您的安全感怎樣?”這一問題,12%的大學生回答安全感較差,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在社區中生活是很安全的。
3.社區的衛生
在對“您認為社區的衛生如何”這一問題調查中,69%的同學對社區衛生表示滿意,26%認為社區衛生一般,5%認為無所謂。整體上學生對社區的衛生狀況還是很滿意的。
4.社區文化氛圍
(1)對于景觀設施的建設情況,21.8%認為好,較好的占37.2%,兩者占一半以上,可以說明社區景觀設施還是較為合理的。然而依然有34.5%的人認為一般,總的來說景觀設施仍有待提高。
(2)對社區的人文環境氛圍的調查,9%的學生認為好,30%認為較好,認為一般的占41%,不好的占12.8%,由此可見此方面學生并不十分滿意,應給予重視。
(3)對于社區數字化建設,認為一般的占39%,好的占11%,較好的占33%,認為不好的占13%,比重較大。所以數字化社區建設需要加強重視。
(4)學術氛圍方面,僅有33%的學生認為學術氛圍比較好,認為一般的占43%,不好的占17%。由此可以看出社區的學術氛圍欠佳,需要積極地營造學術氛圍。
5.社區的管理制度
問卷調查顯示:對晚上11點熄燈制度,近80%的大學生表示“非常贊成,有利于學生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對“早起床、早讀書、早鍛煉”制度,近70%的大學生表示“非常贊成,有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另外, 對于黨員宿舍掛牌的制度,近60%的學生認為黨員宿舍具有典型和示范作用,也有18%的學生認為黨員宿舍的設置“沒有意義、形式主義”。
(三)主客體關系基本情況
1.社區輔導員
在社區里,對社區輔導員的滿意度總體較好,但極個別輔導員的綜合素質還有待進一步加強。認為社區輔導員綜合素質一般的占到被調查學生的70%以上,認為很高和比較高的占5%和13%。
2.宿舍管理人員
宿舍管理人員是大學生社區的重要群體,他們是與學生交往最為密切的群體。經調查,45%的學生表示對社區內的宿舍管理人員的評價為“一般”,35%“不太滿意”,宿舍管理人員缺乏為學生服務的意識,缺乏應有的關心和寬容,還有8%的學生與其發生過沖突。
3.保衛人員
治安的好壞對學校和學生有很重要的影響,良好的治安環境可以讓學生對社區有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通過調查發現,48%的學生對保安的工作態度表示滿意,經常在校園看到他們巡邏;40%的學生滿意度一般,12%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認為保安人員素質差,有待提高。
二、存在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設置欠科學合理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方面存在如下問題:其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開展在借助高技術應用方面欠缺,大多數依賴傳統教育形式和手段。其二,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從開展的方式、開展的頻率上可以看出,學校重視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內容主題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其三,大部分的同學主觀上贊成開展不同形式的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實際上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教育效果。由此可以看出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與生活實際脫節,很少關注學生的真正需求,停留在理想化層面、操作性不夠。其四,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收效甚微,調查中只有14%的學生認為通過網站可以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28%的學生不知道學校開設有思想政治專題網站,這說明學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較弱。
(二)社區軟環境未發揮其應有的育人功能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在硬件建設方面,社區內的道路、場地、綠化與房屋建筑等方面都無可厚非,學生居住條件和一些高檔的居民社區不相上下。軟環境建設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個層面,但就調查結果來看,第一,社區的軟環境只是單方面反映了學校管理的相關要求,并不能反映大學生作為社區文化主體的作用。第二,社區建設內容枯燥單一,缺乏更新維護,不能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缺乏社區文化應有的活力。第三,社區管理制度僵化,學校很重視社區相關管理制度建設,但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從內容上面看義務性、強制性的條款較多,權力性、人性化的條款比較少。
(三)主客體之間存在諸多不和諧因素
大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有兩類,一類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個體,一類是思想政治教育群體。與客體之間存在矛盾現象的主要是參與實施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的個體,即社區輔導員、管理服務人員等。
第一,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基層工作者,學校在學生社區內為每位輔導員提供了工作場所,要求輔導員深入宿舍開展工作,以加強學生常規管理和思想教育,及時掌握社區內學生的思想動態。但是輔導員承擔了太多的瑣碎工作,整天疲于各種事情,如點名、查衛生等,卻很少真的有時間去跟學生談心、交流。輔導員隊伍雖然年輕,但工作、生活以及家庭壓力較大,難以做到每日入住學生宿舍開展工作。在與輔導員的座談中,62%的輔導員表示其本人也難以做到。其二,宿管人員與客體之間的矛盾。就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社區管理服務人員并沒有認識他們這一群體是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他們在平時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無法真正融入到學生中去,日常工作不能有效結合學生實際,切實去解決學生在社區生活學習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三、原因分析
(一)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觀念滯后
雖然學校領導重視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但并沒有從深層次去認識,只是理解為“軟指標”,沒有從深層次認識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對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的形成所起到的影響作用。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化、表面化現象突出,效果不佳。
(二)社區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缺失
社區學生之所以對開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沒“興趣”,主要由于現階段開展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能適應社區的發展,主要表現如下幾個方面: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滯后于時展和大學生思想發展。大學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更新往往是“慢半拍”,“慢半拍”就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時代性明顯下降,學生自然關注得就少。其二,社區機構設置欠科學合理。比如,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之所以受冷落,一方面是由于社會對心理咨詢重要性認識不足,另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自身建設存在不足。如心理咨詢并非獨立的結構,多數隸屬學校其他機構,針對多數學生不愿當面交流的實際情況,各高校沒有拓寬咨詢方式,給學生們提供更多選擇的渠道。
(三)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缺乏
在社區,與大學生接觸最密切與廣泛的有兩類人群,一是社區輔導員,二是宿管人員,但是,他們的工作熱情與工作態度并不令人滿意,原因主要在于缺乏必要的激勵與考核措施。其一,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學校的輔導員隊伍素質雖然不斷提高,招聘的最低學歷都是碩士研究生,但是,由于工作較為復雜繁瑣,自身得不到發展,輔導員把這份工作看得不重。其二,缺乏有效的考評制度。主觀上由于主管領導對工作人員價值認識不清,特別是對宿管人員育人功能的認識不清,在宿管人員的聘用上沒有嚴格的要求,使其無法有效承擔“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重大職責,導致整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下降。
(四)社區學生自治組織不完善
為了發揮學生自治組織這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引導、吸引學生參與社區管理,社區的公寓管理部門也都紛紛成立了學生組織的公寓管理機構,以此發揮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功能。但是由于青年學生自我約束性不是很強,心理素質不成熟,在一些突發事件的處理中無法較好地把握工作局面。學生自治機構中的學生發揮的作用有限,緊急情況或需要對學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很多工作仍然需要社區管理機構的人員出面解決。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胡敦業,王群.大學生社區教育管理探索與實踐[J].棗莊學院學報,2006(04).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2-0070-01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龐大而系統的工程,它包括了經濟與社會的和諧、政治與社會的和諧、自然與社會的和諧、個人與社會的和諧。而社區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社區又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所以在和諧社區建設中和諧社區文化建設是核心所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發揮對和諧社區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和諧社區文化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充分發揮好兩者的關系,直接關系到和諧社會建設的最終成果。
一、和諧社區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離不開和諧社會的建設,建設和諧社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基礎,而和諧社區建設中最重要的是和諧社區文化的建設。社會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所具有的最重要性質,所以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必須以社會為載體,充分發揮社區的作用。所以說和諧社區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關聯性,這樣就充分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與和諧社區文化建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關系的和諧處理,對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以及國家經濟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和諧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自發性、延續性、多元性和區域性是和諧社區文化建設所具有的性質。和諧社區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質存在內在關聯,決定了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將發揮重要作用,這種作用主要表現在導向、傳播和創造三個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導向作用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中的發揮
和諧社區文化建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主要表現在倡導主文化。而所謂的主文化,又可以叫做主流文化,這種文化是一個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文化。社會文化的性質和面貌是主文化的反映,社會成員的行為與社會文化的進程需要主文化的制約和決定。所以說社會的根本價值之所在是主文化,它使社會具有強大的凝聚力量。由于主文化在社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必須把主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推進發展的因素之一,并對和諧社區文化建設起到導向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傳播作用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中的發揮
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中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傳播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里文化的傳播,是文化意義上的傳遞,是社會文化的積累沉淀,而不是簡單生物水平上的傳播,是對社會文化不斷變化和順應而引起的文化潛移。在根本上講,是社會或社會集團用一定的思想道德觀念對其成員施加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稱之為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對和諧社區文化建設的創造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在社區文化建設中,除了具有導向和傳播作用外,還需要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作用。優秀民族的不斷進步和國家的興旺發達都需要創新。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與其他任何教育一樣,簡單重復的都不是教育結果,而是根據新出現的問題通過實踐找到新的方法,進而完成文化創新所需要的過程。文化創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文化存在變異的表現,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變可以引起社會文化的改變,并且能促使其不斷進步和發展。二是思想政治教育能為社會文化的發展培養大批有活力的人才。
總之,我們要在和諧社區文化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不斷改進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形式等,只有這樣才能使和諧社區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良性的互動,為建設和諧社會做出重要貢獻。
關鍵詞:城鎮社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城鎮及城鎮社區文化的涵義
城鎮是城市的外延,是介于城市與農村之間的過渡地帶。城鎮,通常指的是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具有一定規模工商業的居民點。關于城鎮,目前學術界還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根據新華詞典關于城鎮的解釋,城鎮有兩個主要特征:第一,城鎮是介于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過渡型居民點;第二,以非農業人口為主,具有一定規模工商業的居民點。而且我國規定,縣及縣以上機關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萬人以下,其中非農業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點。
社區文化是“在特定區域范圍內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所共同反映出來的行為模式、社會習俗、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社會規范等文化現象的總和。”①它主要包括社區文化觀、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社區精神、社區行為準則、社區制度、社區環境等。因此,城鎮社區文化則是指在城鎮轄區內的社區文化。
二、城鎮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②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國精神文明建設的首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作用。
城鎮社區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城鎮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遵循社區居民的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堅持為社區居民服務的原則,以社區發展為共同目標,以學習和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核心,通過各種形式、各種渠道對社區成員進行的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城鎮政府和社區工作人員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全體城鎮社區居民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客體。
三、城鎮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概述
社區文化建設是一項長久的活動,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是一項長久的工作。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傳統的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不明顯,通過推進社區文化建設,能促進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實現。
(一)導向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是指,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人們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并通過理想信念來凝聚社會、激發動力、指導行為。文化作為意識形態,對人們的思想、行為也具有導向作用。但文化的導向作用效果取決于文化的取向。
因而,在城鎮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既表現在對社區成員個體的思想行為的引導,同時也表現為對社區整體的價值取向和行為起導向作用。這種作用具體表現為,首先,通過倡導符合社會發展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模式,調解社區內存在各種問題、矛盾、困難以及沖突等,使人們能夠和睦相處、互助友愛,為社區和諧發展共同努力;其次,通過為社區各類型群眾組織相適應的文化活動,為他們營造健康、方便、舒適的活動場所,使社區成員在安定、舒適的社區環境中接受社區文化的熏陶,并在各種文化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教育,從而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思想素質。總之,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將引導社區文化建設強調特定的文化理想、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引導人們積極追崇理想和目標。例如,提倡發揚“家庭和睦”“尊老愛幼”美德,將對社區成員的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起到很大的引導作用。
(二)服務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在城鎮社區文化建設中的服務功能表現為:其一,為社區文化建設與發展服務。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以社區文化建設為契機,利用社區文化為載體,寓服務理念、服務思想于社區工作、社區活動中,向社區傳播服務精神,引導社區居民為社區文化建設服務。如社區居民積極借鑒、吸收有益文化,自覺擔負起批判、抵制有害文化的重任,自覺為維護、豐富、發展主流文化服務。其二,為社區成員服務。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為社區文化的建設、發展營造良好的思想條件的同時,也傳導了為人民服務的理念,使人們形成了較強的服務意識。因此,社區居民在社區的生活中,始終和睦友愛,互幫互助,促進社區共同家園的形成。此外,社區思想政治教育還要進行社區文化環境優化,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創造積極向上、文明健康的氛圍,為群眾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務。
(三)規范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功能,是指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人們按照道德、法紀的準則、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首先,表現為道德規范功能。社區通過宣傳道德原則、道德規范,并利用社會道德輿論進行行為導向,培養居民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其次,表現為法律規范導向。社區通過對法律法規、制度章程、條列規范的宣傳、教育,并利用監督檢查、強化管理的方式進行行為導向,培養居民養成良好的法制意識,從而提高居民遵紀守法、依法辦事的自覺性,促進社會穩定、有序發展。再次,表現為秩序規范導向。社區通過制定社區行為規范、行為準則、社區制度以及社區活動規則、辦事流程等,有效化解社區居民之間矛盾,調整之間的關系,并產生一種自我約束作用,有效維護社區秩序,促進社區文化建設、為社區發展有序進行。
(四)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是通過培養、提高人們的思想政治素質來實現的。在城鎮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主要表現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引導社區居民形成正確的文化價值取向。在文化多元的復雜社會中,提高人們對文化的鑒別能力、批判能力。從而引導社區文化建設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其次,文化作為一種知識形態,影響著社區居民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因此,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是社區文化育人功能發揮的前提,社區文化育人功能促進社區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發揮。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辯證統一于促進和諧社會建設的目標之中。
(五)凝聚功能
城鎮社區文化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功能是指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使社區成員在共同目標、利益和信念的基礎上,通過共建機制,使社區各種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從而形成一種特有的集聚、凝結的社區合力和整體效應。社區文化在其中起著“粘合劑”作用,能把社區內的成員“粘合”在一起。社區通過多種文化活動吸引居民參與,使他們從生疏到認識,從認識到熟悉,增加認同感和歸屬感,從而產生一種凝聚力,形成共同的理想和希望。社區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每個居民都是家庭中的一員,社區文化將使他們產生主人翁的責任感,使他們樂于參與社區的事務,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社區的繁榮作出貢獻。(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學院)
注解
① 袁德.社區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4
② 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參考文獻
[1] 袁德.社區文化論[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4
[2] 張耀燦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1.
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位,承載了城市人口的衣食住行,日趨成熟的社會發展機制使社區不再僅僅作為一個基本載體存在,演變成具有獨立特性的實體,毫不夸張的說社區可以看成是人們生活中繼工作單位和學校以外的最為穩定的區域。人們在社區內從事相對獨立并有一定共性的活動。由于機制和體制等諸多因素,長期以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針對校內的青少年、機關團體和企事業單位為主要對象開展進行,而忽略了人們每天都能接觸到的社區及其他特定范圍的生活區域,這些區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因此出現了些許空白。時代在變化,“自然人”的社會屬性也終將顯現出來,這也加速了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凸現,針對社區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開展、如何增強實效性等問題的探究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對社區加強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1 在轉型時期加強社區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區域的穩定
當前社會正處于轉型時期,人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市場經濟的發展、多元化思潮的激蕩深刻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這使傳統意義上社區的功能得到了強化和擴大,如今的社區在功能上不僅涵蓋了戶口、計生等內容,更增加了如對再就業人口的安置、百姓的業余文化活動、醫療衛生保健、公共資源建設與維護等諸多內容。與此同時,社區也成為典型社會問題的交匯點,社區內活動著大量的離退休老人、農民工、下崗職工、小商販、無業人員,他們是社區頻繁活動主體,左右著社區意識形態的走向,由于社區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不完善,使他們處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緣,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及時有效的疏解人們的情緒波動,是加強社區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關鍵。
1.2 在新形勢下加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合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發展需要
伴隨著改革開放,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強烈的沖擊,這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都發生了變化。反之,如果在內容、渠道、任務等要素上沿用陳舊的教育模式,只能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長此以往,將失去對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掌控能力,不能為社會的平穩發展提供思想保障。針對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特點,把握其發展規律,大膽運用于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是增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1.3 針對社區居民的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領社會主義思想進駐社區意識形態陣地的關鍵所在
將社區內的意識形態領地看作是待開墾的土地,如果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沒有及時進行,其他不良的、腐朽的思想就會進駐,腐蝕居民的思想。如今的城市人口處在多元化組織形式的大環境,居民的價值取向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如果放松對社區居民的思想政治教育,各種反、唯心主義、反科學、資產階級、封建主義就會卷土重來。因此,用社會主義思想占領社區思想陣地、提高居民的素質十分必要。
2 紅旗街道大興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分析
2.1 紅旗街道大興社區現狀
紅旗街道大興社區位于文化廣場西側,東起西民主大街西至建設街,南起解放大路北至西中華路。轄區面積0.31平方公里,總人口10,935人,共3665戶,黨員215名。14歲以下兒童125人;60歲以上老人751人;35歲以下婦女756人。大興社區黨委重視社區教育,著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社區工作,通過開設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提升了社區的文明程度。
2.2 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紅旗街道黨工委和大興社區黨委以及社區干部、廣大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大興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績顯著,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不斷加大。我國現在正處于社會轉型時期,新的體制尚未完全建立,舊的體制又未完全退出歷史舞臺,傳統的思維模式和現代觀念相互沖突,東西文化相互激蕩,面對正在調整的利益沖突,社區中群眾的價值取向、思想意識、評判方式都發生著很深的變化。由于大興社區的暫住人口較多,人口的結構較為復雜,失業問題嚴重等,使得該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眾多問題。
(2)當前的社區工作人員中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較少。轄區內一萬多居民,但專職的思想教育人員不足10人,通過居民與教育人員的比例明顯看出師資力量的薄弱。同時轄區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的理論水平一般,為群眾普及深刻的思想知識較為困難。對于居民摸不清、弄不懂的問題和現象,水平不高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也存在理解上的困惑。對于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果在普通社區引導和普及,水平一般的工作人員會感到很棘手。部分群眾提出尖銳問題,若不能做到客觀、良好、公正地把道理闡明,不能令群眾信服,就很難達到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3 如何改進和加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 人才隊伍的建設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在當前社會,互聯網、多元化思潮不斷影響人們的思維、生活和交際方式。社區工作人員是社區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堅力量,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是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關鍵,也直接決定了社區居民意識形態正常發展的成敗。因此,提高社區干部隊伍素質十分重要。隨著社區管理改革的深化,其職能不斷向綜合方面發展,以“居委會大媽”為主的狀況已不能適應新形勢。所以,應在高校中選取優秀、熱心的畢業生充實社區干部隊伍,并對這些新成員進行培訓,強化其責任感和事業心。
3.2 將科學、完善的社區管理方案,運用于實際的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抓住社區內人員構成關鍵:首先,把握社區管理的規律,統一原有管理機構,形成新力量,增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其次,將教育內容融入對居民的服務中,居民是反映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鏡子,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是否顯著,關鍵在于居民對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可度,只有居民認可,才能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真正取得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
3.3 文化社區的發展是改善的關鍵,優化社區的文化環境,改善的社區文化氛圍是新時期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手段
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通過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精神文明活動、優化文化設施等來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生活,促進社區思(下轉第329頁)(上接第153頁)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文化設施建設要全面,如社區圖書館、文化館、網絡學習室等,大力優化社區文化設施并開發新文化設施,豐富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載體。
4 結語
當代社會,社區是人們生活的基本單位。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單一宣傳部門的工作,是全黨和全社會發展的重要組成。做好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匯聚全社會的力量,要齊抓公管,才能開創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李清華.也談強化社區思想政治工作[J].探求,2000(5).
城市社區的范圍,是一定區域內由特定生活方式并且具有成員歸屬感的人群所組成的相對獨立的社會共同體。社區作為城市的基本單位,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紐帶和橋梁,是人們從事生產生活的基礎,是人們精神歸屬的家園。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事業,而社區的和諧發展更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社區思政教育是 指由政府的相關部門或社會群體自發組織,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以便實現建設社區和使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目的,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只有牢牢把握社區思政工作的特點和重要性,才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和更加創新的方法來開展社區思政工作,才能使社區思政工作得以有序健康的發展,使社區思政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我國社區教育發展研究雖然時間還不是很長,可在總體上取得了較快的突破和發展,具體的研究主要涉及有:發展模式的研究、發展環境的研究、社區教育資源的研究、社區教育的管理研究、社區教育特色發展等。但是就目前來看中國的社區教育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社區教育模式單一,缺乏特色,很容易流于形式,不能發揮自己的作用,特別是作為社區教育核心的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從教育模式、教育內容、教育人員以及教育經費等各個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因此,對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并分析其如何發展更好以及如何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無疑成為當前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一項重大的任務。
現階段我國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面臨四大瓶頸,那就是經費缺乏、科普資源缺乏、科普活動場所缺乏和科普專業人才缺乏。
首先,社區思政教育的內容較單一,方法落后。現階段的社區思政教育內容大多是關于居民文明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知法守法意識的提升。但是社區思政教育的內容卻涵蓋了更多內容,比如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人生理想、愛國主義觀念的實現等等都屬于思政教育的范疇。而這些內容往往被忽略,即使有時候進行相關教育活動,但是由于內容的單一、形式的單調,無法發揮其對社區居民思想的指導作用。同時社區思政教育的對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原來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婦女,到現在下崗人員和流動人員的大量增加,這就使得社區思政工作內容漸漸顯得落后,不能有針對性的對不同人群展開教育活動。并且在教育方法上還是以傳統手段為主,比如:宣傳欄、廣播、文體等,沒有從思政教育的特點出發,將思政教育落到居民的實處,造成了思政教育時效性不強的現象。
第二,思政活動開展場所缺乏問題較為突出。缺乏位于社區內部、能夠容納足夠多的人進行思政講座等集體活動的場所。這一問題的出現,與社區工作的本質和傳統有關。在中國,城市社區長期以來并未給思政教育活動的開展預留空間。當思政任務進入社區以后,以思政活動為主的各種設施和活動空間的需求增加,這就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空間更加緊張了。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缺乏,主要是指能夠邀請到社區來進行講座和科普活動的思想政治教育講師和工作人員的缺乏。這一瓶頸是否存在,取決于社區負責思政的工作人員與科普人士之間的關系。如果社區工作人員了解各個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的思政工作人員,那么社區就有更大的幾率邀請到他們參與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但是,對于大多數社區來說,邀請這些思政人才仍然面臨不小的困難。
第四,就是能夠組織社區思政教育活動的專業人才缺乏。思政教育活動與社區原來的傳統工作有很大的區別。思政教育活動以思想認知和思想指導為主,或者說,以適合社區不同居民的需求,進行思想政治方面以教育為主的活動。這些活動需要接受過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識分子來組織,而他們最好還要接受過思政活動和項目設計方面的基本訓練,方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但是,目前在社區里,這類人才還比較缺乏。這是因為,社區工作人群中 年紀大者居多,很少受過專業的思政教育,不能很好的開展相關活動。
開展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著重大的社會意義和人文價值,它有利于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城市的和諧穩定,有利于居住環境的改善,還有利于全民素質的提升。因此針對我國現階段城市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路徑,將我國城市社區思政教育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高度。
第一,根據教育對象的不同特點,進行“面對面“的思政教育。盡管我們正在迅速進入到信息社會,但是大多數社區居民還是希望知識能夠“派送”到自己的“門口”來。這是因為,社區居民們傾向于認為“派送”來的知識有一定的針對性,是根據他們的需要“量身定做“的,比如對于老年人、婦女、青少年以及外來務工人員等不同的社會團體,就要有針對性的從國家政策方針、思想品德提升、行為習慣整改以及社會價值體現等等不同的方向來進行思政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城市社區思政教育發揮它最大的價值和作用。同時,“面對面”的傳授過程也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由于社區居民能夠與將作者面對面交流,因此通常可以更快的接受所傳達的思想。同時,提供思政講座和培訓的授課者也可以得到來自聽眾的直接反饋,這有助于他們在現場和隨后的講座中調整授課內容,提高授課質量。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12-0057-01
網絡虛擬社區,作為數字化生活的一種真實寫照,是指由一批網友自動聚集并相對固定在一定的網際空間進行如信息、言論交流等活動的地方[1]。為此以下將針對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瓶頸及網絡虛擬社區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
一、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義
中國夢的實現在于青年。當前形勢下,為實現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需要青年一代不斷地更新思想,這就要求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做好文章。沒有正確的思想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就沒有將我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解透徹,就不會努力地為這一偉大目標貢獻力量,因為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非常艱難,沒有正確的思想境界,是很難堅持到最后的勝利。沒有正確的思想意識,就會在這個道路的過程中走彎路,甚至走錯路。沒有與時俱進的思想覺悟,就不會一直堅持這條光明的道路前進。只有通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努力,才會讓大學生看到自己的思想動態,才會真正明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大學生是在“中國夢”實現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主導力量,他們的未來發展和前進的路徑,需要有正確的思想做引導。
二、大學傳統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瓶頸
改革開放以來,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內容、方法和手段上都進行了不少有益的改進,但還留有傳統方法的痕跡,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往往不很明顯[2]。
1.重整體、輕個體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視其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而對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不重視,使得對人的一個從本質上塑造失去了意義,特別是“中國夢”的實現過程中需要的是各種各樣的人才,需要的是有創造性思維的人才,人的個性發展需要有意識地去培養,塑造好。
2.重共性、輕個性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當前形勢下占據著越來越多的角色,使得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中出現思想政治教育定位不合理現象。特別是作為當代青年一代,通過高校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聯系在一起,將本國的特色思想融入到高等教育中,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針對的是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學校要根據國家對大學生需求的情況和需求的人才及時地作出調整,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才會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可持續發展。
3.重理論、輕實踐
理論知識和實踐教學之間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進的關系,沒有理論的實踐是不永恒的。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加強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培養外,更需要對其思想理論知識進行完善,只有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質量,才不會影響到其畢業后,在復雜的社會環境出現束手無策的現象。此外,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自然也會給現代生活帶來更多的高品質的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就更要注重學生除了理論知識以外的實踐知識,才能夠可持續發展。
三、網絡虛擬社區背景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創新
1.適應時展,積極探索良好的網絡虛擬社區文化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使得高校學生的學習方式、活動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學習興趣和生活興趣更加廣泛[3]。這樣大學生才會在順應時展中磨煉好自我的能力,有著正確的價值觀和社會責任感。
網絡虛擬社區文化主要通過網絡語言來體現。網絡語言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新興的“亞文化”,大學生則是這種“亞文化”的主要創造者和傳播者。大學生們在虛擬社區中對語言的挑戰,可謂是淋漓盡致,這種挑戰的勝利自然會給大學生們帶來一定的成就感和,同時也是對大學生們在現實生活中所受壓力的一種緩解和宣泄。
2.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凈化網絡環境
我國正處在改革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正發生著復雜而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必然反映到大學中來,反映到大學生身上。由于家庭環境、經濟條件、個人經歷、社區環境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個體比以往更加多元和復雜。要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不斷改革和創新,真正做到從實際出發[4]。
要采取有效措施,凈化網絡環境。網絡是個大染缸,各種信息魚龍混雜。網絡是把雙刃劍,一面教人學好,一面教人學壞。聰明的人把網絡當工具,網絡就是他最忠實的仆人。而愚蠢的人被網絡所奴役,網絡就成了殺人魔王。還有一些人自以為很聰明,但不務正道,利用網絡干一些違反法律、道德的不良勾當,嚴重污染網絡環境。因此,國家有關部門應該采取堅決有效措施,屏蔽不良網站,打擊網絡違法犯罪,凈化網絡環境。
3.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拓展學生的自我價值
在教育者與大學生的實施過程中,只有以人為本,才會不斷地去開發大學生的潛力,才會讓其有正確的思想境界。師生關系非常重要,關系到在教育過程中,學生受教育的程度,好的教師能夠起到非常大的示范作用,能夠積極地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行進,大學生內在的思想才會有一個正確和積極的歸宿,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大學生為本,加強他們的實踐活動的參與程度,在實踐中發展自我。
在網絡虛擬社區里,生動活潑的網絡語言給虛擬的網絡世界平添了不少溫情和暖意。所謂網絡語言,就是大學生們在進行網絡交流時常用的詞語和符號。網絡語言不僅活潑而又怪誕,詼諧幽默又不乏哲理,漢字、英文、數字、圖形混作一團,怪字、錯字、別字層出不窮,病句連篇,卻深受網民喜愛,并約定成俗,廣泛流傳,這樣可以拓展學生的個性發展。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003-2738(2012)06-0033-01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會議上,正式批準喀什設立經濟特區。這一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新疆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同時也使新疆人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喀什經濟特區的設立并建設,對實現喀什地區乃至新疆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在建設喀什經濟特區時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需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喀什的全面、快速、健康的發展。
一、喀什經濟特區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特區建設提供穩定的社會環境。
喀什處于新疆南部,是一個民族特色濃厚的的地方,也是民族問題的敏感區。2009年烏魯木齊發生7.5事件后,在喀什發生了7.6事件,此前,08年發生過喀什八。這些事件使得喀什至今處于緊張的警備狀態。警車日夜巡邏,使得喀什人民缺少一種安全感。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必定會影響喀什的每一個人。因此,有必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一方面開導喀什市民解除對政府工作的誤解,不解;使政府的聲音正確的、直接的傳達到人民,從而防止破壞分子、分裂分子利用不知情的人民,煽動鬧事,擾亂人們的正常生活,阻礙生產的發展。總之,政治穩定是喀什經濟建設的首要前提,只有有了穩定的社會秩序,經濟才能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維護喀什的穩定有積極的作用,有必要在特區建設中重視思想政治教育。
(二)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樹立喀什經濟特區人民精神。
喀什自正式批準設立經濟特區以來,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成了一座非常具有活力的城市。喀什的經濟在內地發達省份的帶動幫助下,正快速發展。深圳市在對口支援喀什市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中參與了諸多項目,其中援建的喀什市第十八小學以建成投入使用,深圳援建的社會福利院也正在建設之中;上海投資援建的月星上海城也正在建設之中,此外,山東、廣州援建的項目也迅速施工之中,這些援建的項目無疑將會使喀什的經濟發展加速,使喀什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祖國西部邊陲的布滿高樓大廈的繁華大都市。但是,一座城市僅僅有高樓大廈、高度發達的物質文明,而沒有相應的“地方精神”,就像有形無神之物,是沒有自己的靈魂的,沒有生命力的。在經濟建設的同時,還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喚醒喀什經濟特區人民的“特區人民意識”,樹立喀什經濟特區人民的“喀什特區人民精神”。本人所謂的“喀什特區人民精神”有兩層含義:一是喀什人民建設經濟特區中所應具有的不怕困難,積極主動參與到喀什經濟特區建設中的精神;二是將喀什各民族本身所的樸實、勤于勞動、熱情好客等品質,轉化為一種喀什人的精神,形成喀什獨有的“特區靈魂”。使其成為不僅物質豐富,而且更具有人文精神的一座城市。總之,在喀什經濟特區建設中,有必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樹立喀什經濟特區人民精神。從而,將來當人們徜徉在城市中觀賞著樓宇街市、車水馬龍,攘攘眾生的時候,也就是“閱讀”這座城市的時候,也看到喀什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市的靈魂,即“喀什經濟特區人民的精神”。
二、用科學的理論指導人民,促進喀什特區經濟建設
喀什經濟特區是繼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之后的新的經濟特區,可以說國家在特區建設上有豐富的經驗教訓,在改革開放以后經濟發展上也總結出了一些科學理論。這些理論、觀念對于喀什經濟特區建設是可以借鑒的。比如,科學發展觀,它科學的回答了“為生么要發展”、“為誰發展”、“什么是發展”、“如何發展”和“依靠誰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它是把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實踐相結合所產生的理論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與真理性,是指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表現,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因此,在喀什經濟特區建設中應該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學習、解讀科學發展觀,并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們喀什經濟特區活就十分必要。此外,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這些經濟特區建設中提出了一些觀念也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加以利用。比如,深圳在經濟特區建設中總結了一些自己在特區建設中的觀念,像“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敢為天下先”、“鼓勵創新,寬容失敗”、“實現市民文化權利”、“來了,就是深圳人”等觀念。這些觀念都值得學習借鑒。總之,有必要對參與喀什經濟特區建設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用科學的理論,真確的觀念武裝頭腦,從而促進喀什建經濟特區建設。
(一)喀什經濟特區建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兩點建議。
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喀什的特殊地情,有針對性,同時方法要多樣化。
喀什是個多民族聚居地區,各民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服飾、節日等,使的喀什成為一個多元文化的交融地。經濟上,喀什與內地的差距較大,相對落后,居民的文化素質不高,政治觀念、法制觀念較弱,同時這也使得喀什成為民族問題的敏感之地。這一切是喀什特有的地方情況。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應在加強人民政治觀、法制觀,的民族觀、民族團結教育上突出思想政治工作,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的放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不僅如此,還要注意方法的多樣性。目前,喀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多以學習政府下發的文件。當然這是有必要的,但只停留在學習文件的,單一的進行學習,而不將其內化為自己想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的組成部分,在生產實踐中運用它,學習文件也就不能正真起到該有的作用,也就失去意義了。因此,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建議使方式方法多樣化。比如,參觀學習,訪談交流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注意講究適度原則,并及時總結反饋。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喀什經濟特區建設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注意適度。在喀什,人們本身對政治就很敏感,而且國家部門、事業單位的政治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就很濃厚,比如,喀什各縣級學校的學生、教師在假期間也會安排政治學習,有時將正常的教學時間挪出來安排政治學習。這樣不僅影響了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而且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量大而效率地下。如果這樣意味的政治學習,反而起不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人們倦怠,產生厭煩情緒。因此,應該把握一個度。不僅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及時總結與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關注教育對象的思想變化、思想動向,及時發現問題,并盡快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來解決這些問題,防止錯誤想法的蔓延。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進行。
總之,在喀什經濟特區建設過程中,應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始終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用思想引導人民,從而促進喀什經濟建設。
參考資料:
1.1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
1.1.1利于溝通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分強調教育者的教育主體地位,忽視了教育對象———大學生的主觀意愿和接收程度,使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相互啟發嚴重不足,特別是“90后”作為當代大學生的主要人群,其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呈現多元化的的社會傾向,有明顯的自我權利意識和價值訴求。又由于網絡虛擬社區充分尊重個體的主觀能動性,這就徹底打破了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民主而開放的氛圍代替了刻板和枯燥,這種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功效必定是明顯的。
1.1.2利于突破時空約束虛擬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計算機網絡為硬件基礎的,打破了傳統教育的時空限制。在虛擬社區的世界里,無論在校園內外,無論在任何時間,都可以在網絡上宣泄情感,發表態度,宣揚主張。這一方面使教育對象(大學生)可以即時進行知識和經驗的全方位交流和溝通,使全程教育擺脫了時間的約束,又可以為教育者因勢利導大學生的思想動態提供了實時的保障,保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有效的進行。
1.1.3利于增強教育活力與傳統的教育模式不同,以虛擬社區為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自然親切,內容上豐富多變,徹底改變了枯燥乏味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準確而及時的把握了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興趣特征,使得教育者能夠在保證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政治性和教育意義的基礎上,提升教育內容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在與學生共同構建的輕松生動的教育氛圍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1.2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勢
1.2.1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向心力由于網絡虛擬社區的虛擬性和隱蔽性,使得“充分尊重個性”的表達顯得更加明顯,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大學生的活動空間,強化了個體意識,致使許多大學生沉醉其中。這種情況的出現和加劇,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半徑限制在了網絡空間,阻斷了與外界生活的正常交往,與身邊同學和老師的必要溝通因此減弱和消失,最終的結果是,大學生群體現實意識的消退,造成了社會意識的群體淡薄和人際關系的普遍冷漠,削弱了學校組織的凝聚力[1]。
1.2.2思想道德行為失范在網絡虛擬社區中,一些不良文化和垃圾文化也伺機萌動并呈泛濫之勢。根據心理學原理,當個體的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不能完全與網絡社區模式相匹配時,個體與網絡的沖突和矛盾就在所難免。大學生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處在發育期,其心理結構、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均未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當網絡中的某種道德理念借機侵入時,很可能造成大學生的思想混亂,基于網絡虛擬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會遭受極大的阻礙[2]。
1.2.3網絡成癮性加劇當虛擬社區暫時屏蔽了現實中人際交往的不平等和不自由,向虛擬世界尋求平衡的心理訴求就會加劇,對網絡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嚴重。如果長期、過度地沉迷在網絡虛擬世界中,將逐漸孤僻而封閉,離群索居,人際關系失調,最終導致自我認知錯位,并有可能引發嚴重的心理疾病,極大的影響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這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就不具任何效果。
1.3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
我國的高等教育自從實現了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過渡后,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落后于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速度。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教師過度強調課堂教育活動,工作量負荷嚴重;相對于規模急劇增長的學生人群,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也難以持續進行。這種情況下,基于網絡虛擬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這一現狀,同時滿足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對象的需要。當前情況下,高校校園網絡已成為高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生活學習中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這為基于虛擬社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硬件保障。同時,隨著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大力推進以及高校校園網絡管理制度的日益完備,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倫理也逐步走向規范化,該群體也因此具備了一定的網絡自制能力和分辨能力。
1.4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戰
網絡虛擬社區在實現互動式交流的同時,也因此導致了部分大學生群體的行為出現了偏差,與此同時,傳統媒體如電視、報紙、電影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誤導也呈現出急劇上升的態勢。這使得部分高校在涉足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問題上持嚴重的謹慎態度,甚至投鼠忌器,因此網絡虛擬社區的積極教育功能被盲目抹殺了。在基于網絡虛擬社區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上,高校必須做好網絡平臺的監控與維護,使網絡能夠正常的運轉。這就要求基于網絡虛擬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教育者,要將輿論導向的監督引導和網絡的后臺維護同時承擔起來,這在當前的大多數高校中是有一定難度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政教師的通信技術都相當有限,實現對網絡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全方位管理存在著諸多困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和核心環節是“內化”,而“網絡無政府主義”的現實使得大學生充分暴露了潛在的需求和欲望,這些需求和欲望甚至是不道德的,但經過網絡散發出去后,被無形的放大[3]。這嚴重阻礙了社會先進道德規范進化群體意識的進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受到嚴重破壞。
2虛擬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指向
2.1教育模式的轉變
在網絡虛擬社區背景下,對社會群體中的知識層次高,但對是非辨別能力弱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進行,如果還是以傳統教育模式為主,教育功效是很難顯現的。這就要求在豐富多樣、時效性強的網絡虛擬社區文化中,只有獨立的進行文化辨識,自覺遵守網絡規范和社會道德規范,大學生們才有可能在多元復雜的網絡思想理念中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而要達到這一目的,單純的課堂講授是行不通的,只有轉變教育模式,即從“灌輸教育”轉向“辨識教育”[4]。加強虛擬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摒棄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從被動式的受教育者轉化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互動主體,使得大學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參與者、受益者。
2.2教育者能力的提高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1)09-011-01
一、關于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居民的政治參與現狀,使居民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政治權利,促進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和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發展,本調查問卷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社區為調查地點進行問卷調查工作,以期反映出當前居民的政治參與現狀,并對如何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更好地擴大其政治參與途徑作進一步探討。
(二)資料來源與調查分析方法
本文所用資料來自2011年8月在南京s社區進行的“政治參與問卷調查”。本人在社區進行隨機抽樣對社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實際發放過程中,被訪者大多能在10-15分鐘內完成問卷。發放問卷50份,回收47份,有效回收率為94%。問卷收回后,采用SPSS對有效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二、現階段,居民政治參與現狀
(一)居民的的政治參與的認知水平
1、居民對政治象征的認知情況。調查顯示,居民對政治參與的認知水平已經逐漸提高。有93.6%的居民認為社區干部應有居民選舉,對政治象征的了解比較準確。
2、居民對政治程序的認知情況。在參加過選舉的居民中,73.3%居民認為參加選舉是公民的義務,86.7%居民是親自投票。由此可見,大部分的居民已經認識到,參加選舉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其政治參與的認知水平較高。
(二)居民的政治參與態度
公民在主觀方面所具有的政治特征就是政治態度。居民的政治態度不僅直接影響到我國能否擴大社會主義民主的建設,而且也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發展是否順利。因此,居民的政治參與態度是否積極是十分重要的。
1、政治關心。調查顯示,居民在最關心的問題上,53.2%居民關心兒女或父母的健康,只有8.5%居民在國家大事上表示關心。可見居民對政治關心過于冷漠,更多的關注自己切身利益的事。
2、政治效能感。在未參加過選舉的居民中,57.2%居民認為自己投一票不起作用,故不參加選舉,可見,在現階段,居民的政治參與態度是比較消極的,這不利于社區的民主建設。
(三)居民的政治參與行為
1、居民由于自身的政治地位,經濟富裕,文化程度不同,導致其政治參與行為在形式上和內容上存在差異性。調查顯示,黨員身份的居民政治參與積極性明顯高于非黨員居民;文化程度與政治參與成正比,文化程度高政治參與相應較高,反之較低。
2、居民的政治參與行為整體較低。在調查中,68.1%居民未參加過選舉,可見居民政治參與行為整體處于較低水平。
三、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擴大居民政治參與的途徑
(一)調查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折射
1、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單一。目前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大多集中于居民道德水平提高和文明守法意識提高上。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遠不止這些,還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包括政治觀教育。這些內容在社區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被忽略,在一定層面上造成居民對政治參與的消極性。
2、思想政治教育針對性不強。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原以老年人、家庭婦女為主。但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城市的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發生了很大變化,針對這些新對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應有所變化,而教育內容卻針對性不強,這就造成了社區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與教育內容的矛盾。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落后。在方法上社區開展思想政治教育以傳統方法居多,沒有從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出發,針對不同對象的思想實際,動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將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居民的實處,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不強的現象。
(二)擴大居民政治參與的途徑
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來思考擴大居民政治參與的途徑,主要還是從思想上對社區居民進行相關政治觀教育。
1、有針對性的根據教育對象不同適時調整教育內容。雖然在調查中,居民政治參與認知水平較高,但一些文化水平較低的居民,在政治參與認知上還是處于“文盲”狀態,這就需要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讓他們樹立政治參與的意識。
2、發揮廣播、櫥窗等的宣傳作用。社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將一些重要的報刊新聞、時事政治內容,政治知識和有關政治參與的小故事,運用櫥窗、小區廣播站定期刊登和播送,使社區居民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對政治參與態度,提高政治參與的積極性。
3、發揮文體活動的凝聚作用。社區開展文體活動有助于培養人們的團隊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有助于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因此,社區應開展各種異彩紛呈的帶有政治性色彩的活動使社區居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受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不斷提升人們的政治參與水平。
4、發揮節日的強化作用。社區應該把握好這一契機,利用節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在建軍節和國慶節的日子里,我們可以開展向烈士送花、送卡片、唱紅歌等的活動,引導社區居民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和堅定的政治立場,進而提高居民政治參與意識。
參考文獻:
[1]孫其昂主編.思想政治教育學基本原理[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04
在最一般意義上,公共空間是與通常所說的公共場所相聯系的,它強調的是空間對于普通民眾所具有的共在、共享的特性。基于這一特性,“公共空間”概念發展出兩種常見的涵義:公共性的物理空間或物質空間(尤其是建筑學和城市建設意義上的)和公共性思想空間(政治與社會生活意義上的)。無論前者還是后者,由于其本身的公共性即蘊含著一種價值性,從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為此,筆者擬就此進行探討,以促進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一、公共空間:一種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本文所指稱的“公共空間”,是前述兩種意義兼而有之的。公共空間是人們參與公共生活的重要載體,人們在私人領域的活動之所以不能稱為公共活動,就是因為這種實踐活動沒有在公共空間中,可以看出,公共空間與公共生活是相互聯系的兩個要素。公共空間是人們行使社會權利和履行社會義務的重要場所,這是社會空間區別于私人空間的重要標準。公共空間具有相對于不特定的社會主體的共在、共享的特性,這本身就內含著一種價值取向和人際關系規則、人際影響方式,而人們在公共空間內的互動又在很大程度上執行著政治社會化、道德社會化的功能。按照研究者對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理解,它“是指與在人的思想形成、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與之交互作用的一切因素的總和”,公共空間正是具有這種要素的公共性存在物,能夠與生俱來地培養秩序感和自律精神、滿足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需要,公共空間就是一種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
此外,公共空間也常常被賦予一些獨特的文化內涵和意義,從而成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公共空間與人的活動關系密切,因而,公共空間的發展與人的實踐活動息息相關,人們的實踐活動能夠對公共空間具有很強的塑造作用。人們的實踐活動內容、公民素質的高低、政府政策的變化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和改變公共空間的性質和特性,而且不同的公共空間常常被人們賦予不同的文化涵義,比如某些公共空間會以一些歷史名人的名字來命名,這個空間被賦予了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教育意義,還有一些私人的空間后來也會轉為公共空間而具有公共空間的意義,比如一些已故名人的住宅,經過政府的批準后,變為一個旅游景點或者是教育基地,那么這些名人故居就由之前的私人空間變為了公共空間,因而具有了公共空間所具有的一些教育、參觀等作用,成為人們公共生活的重要場所。
公共空間對于人們的公共生活也具有重要意義,首先,人們能夠在公共空間內充分體現人的主體性、社會性。包括參與社區選舉、參與社會事務管理等方面,這些構成了公民政治參與的重要方面。其次,公共空間為人們參與公共生活提供了平臺,每個人都依附于社區,社區是人們接觸的最基礎的單位,也是人們參與公共生活最直接的平臺。最后,在公共空間內,人們的能力和品德都能夠得到充分發展和提升,社會交往的實現,價值觀的完善,在任何一個私人的、脫離了公共空間的地方,這些都將無法完全得以實現。由此可以看出,公共空間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在當代社會,思想政治教育應該大力開拓公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尤其是網絡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這些空間的潛力是無窮的,要充分利用好這些空間民主、參與方便、涉及范圍廣等特點,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公共空間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基本特性
在物理空間的意義上,公共空間是一種半開放性或開放性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半開放型空間主要指對于教育對象有一定區分和限定的一種空間,其教育對象和內容也是相對特定的某一部分內容。開放型空間是指那些教育場所、教育主體以及教育客體都不固定的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其包括的范圍開放型空間相對于封閉型和半開放型空間來說,其范圍、內容都更加寬泛,其教育場所、教育對象以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不固定的,由于以上的要素都處在不斷變化中,流動性比較大,因而其教育效果也不能夠集中體現出來。
半開放型空間具有一些封閉型空間所具有的特點,它也有明顯的標示物與外界相區別,這種標示物可以是某種物理的界限,如圍墻,也可以是某種信息化的標示,如電子標示牌。半開放型空間的之所以有這種明顯的物理界限,其目的是通過這種明顯的物理界限,能夠大致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跟其他人有所區分。
作為開放型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公共空間,則一定是圍繞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一部分內容進行的,只是不同場所可能會有不同的教育主題。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形態的思想政治教育對社會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一些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在這種空間中卻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這種開放型空間比較適合那種全民性地教育內容,比如愛國主義的教育,在這種開放式的空間內,人們可以在邊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和周邊不同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交流,接受的方式也是比較自愿和隨意的,偏重的是一種情感的體驗,而像愛國主義教育這種內容,恰恰注重的就是人們的情感體驗,人們在開放式空間當中比較容易接受教育,教育效果固然不言而喻。
在精神空間的意義上,公共空間則具有突出的公開性。它強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個公開的空間內進行公開的溝通和教育,它是一種情感體驗相對淡薄但能較順暢地溝通的空間。虛擬網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典型的公開性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卻是現代社會一種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其受眾范圍最為廣泛,實施的方式相對較簡單,容易操作。虛擬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之所以在當代流行并且被人們所采納,與人們當下的思想狀況、情感訴求方式等有很大關系。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越來越多地把自己的精力放在了網絡上面,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越來越少,人們很容易借助網絡的虛擬性,通過這個方式和外界進行交流,由此,建立起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網絡,很多網絡社區逐漸迅速發展起來。低門檻的網絡社區吸引了眾多的人群,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最為公開和公平的一個空間,任何身份、任何種族、任何年齡的人都可以進行溝通和對話。人們在網絡社區可以進行發言、表達自己的價值立場、獲取所需的各種信息。很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被做成一個主體網站供學習者瀏覽和下載所需內容,增加了學習和教育的便捷,人們在網絡社區內可以進行交流,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三、公共空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當前利用水平
目前,公共空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并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這從城市的物質性公共空間(如市民廣場等)、社區公共空間和網絡空間等方面都可以看出。
不少城市建有市民廣場等公共空間設施,但其公共價值卻止于市民將它視為風景進行觀賞,而提供安坐于其間進行交流的條件,沒有真正成為市民公共生活空間,甚至管理甚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著民眾的活動。金經元形象地將這種空間建設的意識稱為“櫥窗意識”。相反地,如果市民能夠在這個空間里平等、自由地進行交流,既可以感受平等、自由,又能學會公共生活的規則,不是恰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有學者尖銳地指出,“與現代公共活動中公眾的主體地位相悖的是我們的公共空間正使公眾越來越客體化。”如何利用公共空間,并使之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學界和實踐領域都需要特別加以關注并深思的問題。
社區公共空間是居民最常見的公共空間,在社區公共空間內,人們既可以享受到公共產品所提供的服務,還可以有充分的表達權、集會權、政治參與權等,同時,社區空間還是社區管理者行使管理權的重要場所,包括會議、便民服務、醫療、教育、娛樂等活動。從現實情況看,由于社區居民結構的復雜化、人際疏離和社區公共利益的有限性,社區往往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區公共空間大多只發揮了娛樂消遣功能,對人們的思想觀念世界難以產生實際的影響。
網絡社區是當代社會一個重要的虛擬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網絡社區的種類、主題都有所不同,它幾乎是一個全公開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但是,由于網絡社區的間接性和虛擬性,人們很難進行深入的學習和交流,因而,網絡社區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單向的教育,教育內容都被形式化,缺乏有效的互動,教育效果往往取決于受教育者的主動性,因而是一種單向的教育,教育效果不夠理想。
此外,公共空間內缺乏對公眾的切實有效的、正確的價值引導,也是公共空間未能實現其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突出體現。盡管公共空間會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預,但是,單純的行政力量干預既很有限,又勢必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過程走向刻板,脫離群眾生活。在公共空間這種相對復雜的環境中,如果缺乏有效的價值觀引導,公民很容易失去方向,甚至受到有些不法分子的誘導,從而對社區居民和社會帶來了不利影響。
四、公共空間的利用與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公共化
既然公共空間有著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須讓公共空間、公共生活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的存在方式”,“必須以充分利用公共空間、重建人們的公共生活為己任”[ ]。這既要求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盡可能注意到其所內含的價值取向,盡可能適于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更需要對公共空間及其作用進行價值引導。
公共空間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地帶,如果不加以正確引導,很容易發生傷害社會、公民的事件,因此,我們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空間內發揮的正確作用,利用正確的價值觀對公民進行引導,可以適當地加入行政力量的干預,讓公共空間內的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逐步成熟起來。在過去,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受到行政力量的干預,至少保證了教育工作的有序開展,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教育體制,而這正是公共空間所缺乏的。在公共空間的影響之中如果能夠加入社會力量的有效干預,則會給思想政治教育加入了政府主導外的活力,也豐富了教育內容,與公民生活更加貼切,易于群眾接受。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的非政府組織、非營利性組織等的出現,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的各類環境保護組織,無論是媒體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它們對公民的環保觀念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讓公民更加地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很多公民也加入到環保的行列中來,甚至對政府的決策也產生了影響,這正是公共空間促進人們公共意識的形成并影響政治決策的范例。
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還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公共化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公共化既是公共空間向思想政治教育空間轉化的基本途徑,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其基本思路主要是:
第一,選擇或預留一部分公共空間,讓教育主體參與到公共生活中來
公民參與公共生活也是體現其社會化、公共化的重要標志,在思想政治教育空間內,不應該僅限于開展自身發展目標內的教育活動,而應該把一部分空間和精力用來關注公民的實際社會生活,這樣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才是完善的、與時俱進的,公共空間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教育主體參與到公共生活的討論、行動中來,使其成為公共生活的重要場所之一。
第二,加強在公共空間中的社會交往
社會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徑,人的活動和享受無論內容和存在方式,都是社會的,是社會的活動和社會的享受。促進人們在公共空間內的社會交往,讓不同社會階層、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進行互動,為教育主體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為社會交往創造機會,就會增進人們的思想觀念的互動,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范圍擴展和教育目標的實現。
第三,對現有思想政治教育空間的公共化改造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空間主要由學校課程空間、校園生活空間和校外社會空間構成。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尤其是媒體的分眾化和互聯網的發展,校外的社會空間無論在形式、內容還是價值取向上都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局面,并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空間、校園生活空間產生著巨大影響,原有的立足于防范、控制的思路已經難以奏效,必須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空間進行結構化改造,將校外空間中面臨的新形勢引入課程空間和校園生活空間之中,在學校中模擬出一個新型的社會公共空間,在讓學生在這個擬態公共空間中學會進行價值辨識,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從而推進公共空間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王遠奇. 思想政治教育“空間”概念探究[D].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12:18.
[2]金經元. 環境建設的“政績”和民心[J]. 城市規劃,2002(1).
[3] 于雷. 空間公共性研究[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