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5: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高校教學的重要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芭蕾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科,是高雅藝術的代名詞,對人的形體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學習芭蕾的必修課是形體訓練,即芭蕾基礎訓練。對于高校舞蹈教學來說,芭蕾科學規范的訓練方法發揮著不可代替的作用。
一、芭蕾基礎訓練的要素
芭蕾一直嚴格遵循訓練方法,形成了一套比較科學的規格要求和訓練法則,通常把開、繃、直、立稱為芭蕾的基本元素。
“開”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指芭蕾訓練中強調的胯、胸、膝、踝以及肩的外開,同時也指腳的外開。外開性是芭蕾的審美特征之一,芭蕾舞中典雅美麗的動作都是以“開”為基礎進行展示的。芭蕾中有五個腳的基本位置,都是以上開為前提的。從芭蕾發展的歷史淵源來看,“開”所體現的是一種古典的貴族氣質,其流露出一種張揚的美和風范。現代的芭蕾基礎訓練中,“開”不僅繼承了古典芭蕾尊貴典雅的美學原則,擺脫了古典原則的束縛,而且逐步把芭蕾舞的美推向一種理想化的狀態。芭蕾的“外開性”所蘊含的正是這種對美的無止境追求。
“繃”是芭蕾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時也是芭蕾的重要審美特征。對于芭蕾來說,一般情況下,腿只要離開地面,就必須繃腳。芭蕾基礎訓練中,繃腳也是老師經常提醒學生的內容之一,對其的反復練習是芭蕾學習者必經的過程。“繃”的訓練主要有兩方面作用,一是增強力量,二是提高靈活性。芭蕾表演中,“繃”能夠有效地聚集身體的能量,充分展現芭蕾舒展而又不失力量的美學特征。
“直”是指雙腿膝蓋伸直及后背的垂直,其同樣是芭蕾的重要審美標準。由于芭蕾在舞臺表演中大部分是以直線型的動作路線呈現出來,所以“直”在芭蕾基礎訓練中占據重要地位。其在訓練中的要領是要在意念上尋找頸椎、胸椎、腰椎、尾椎形成一道直線,即頭頂找天的感覺,從而逐步達到提、收、松、挺等正確且優美的體態要求。芭蕾基礎訓練中,“直”要達到的審美效果是塑造長線條視覺造型,使舞姿優雅大方、挺拔脫俗。
“立”主要指腰部的直立,是一個整體概念,建立在“直”的基礎上。其是一種延伸感,指身體要拉長,是從形體美到舞蹈美的升華。在芭蕾基礎訓練中,“立”是一種形體訓練,只有通過不斷地訓練和糾正,真正把腰部的“立”做到位,才能使整個身心能量內聚、重心上提,產生向上提升的作用,才能在舞臺表演中充分展現芭蕾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高校芭蕾基礎訓練教學的注意事項
芭蕾基礎訓練中,“開”是一個具有較高難度系數的教學和訓練內容,其動作要領要求身體從肩、胸、胯、膝、踝5大關節向外打開,雙腳向外打開180度,最大限度地延長肢體線條,擴大舞蹈動作范圍,達到增強表現力的效果。這個過程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甚至是韌 帶受傷,所以應首先考慮個人身體條件,堅持循序漸進原則,科學地安排芭蕾基礎訓練任務。只有按照科學的方式方法訓練,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繃”在芭蕾基礎訓練教學中也有明確的標準和要求,其要求將腿、膝、踝部和腳背等下肢各個部位繃直。繃直的線條美是芭蕾舞藝術的重要特征,從舞美效果上說,只有舞者的身體繃直、拉緊了,舞姿才能呈現得更加挺拔、優雅、動人。繃是力量和技巧的綜合體現。芭蕾基礎訓練中,繃腳的訓練對于芭蕾學習者來說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繃腳可在視覺上起到增加舞者腿部長度的效果,在表演中展示其優美線條;另一方面,繃腳訓練對于腳部踝關節來說是種強有力的鍛煉,同時也可讓趾關節更加靈活,使動作更加柔韌自如。對于初學者來說,繃腳訓練有一些必須掌握的規范和要領,練習過程中要找到“一以貫之”的感覺,即把膝蓋收緊,同時把力量從踝關節一直用到腳趾,腳心要感受到繃緊的感覺。要真正掌握“繃”的真諦,必須耐住成千上萬次枯燥而又單調的繃腳練習。
“直”是指要練就一個挺直而又柔韌的背部。具體來說,“直”的標準就是通過基礎訓練使學習者的身體,包括腿和背部能夠塑造出垂直的線條美,從而在表演中展示出挺拔瀟灑的美感效果,同時也重在培養芭蕾學習者自覺形成高貴典雅的形體氣質和內在涵養。在“直”的教學訓練中,開始要依靠把桿等設施。要注意,當身體離開把桿時,平衡感就需要腿和身體的協調來完成,要把握好身體重心,且有足夠的力量來保持身體的直立狀態。總而言之,“直”的訓練對學習者的身體協調能力要求較高,一些難度大的動作技巧性較強,需要學習者在訓練中用心領會,多做練習。
“立”在芭蕾基礎訓練中是一種綜合意義的體型狀態,主要是指胯部、腰部到頸部的立。把控好這些關鍵部位,才能確保舞蹈者體態能夠直立,在進行表演時才不會出現松垮無力的現象,才能更高質量地完成各類舞蹈動作。對芭蕾學習者來說,訓練保持好“立”的基本體態是進行各種旋、轉、騰、挪等動作技巧的基礎。與此同時,該訓練對其他技巧性更高的動作有很大幫助,在芭蕾基礎訓練中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環節。
三、高校芭蕾基礎訓練的重要性
從教育思維和理念上來說,現在高校舞蹈教學在思維與認知上,不能一味停留在單一舞蹈風格的訓練與習得上,而是應注重對不同舞蹈風格的融會貫通,培養一批能把握時代特點的舞蹈教師及舞蹈演員。這是高校舞蹈教學成功的標志和目標。筆者認為,可通過加強芭蕾舞蹈基礎訓練來實現這一目標,因為舞蹈貴在基礎,不同舞蹈風格的融匯固然重要,但必須以扎實的基礎訓練為前提,而芭蕾基礎又是基礎中的基礎。
總而言之,芭蕾藝術(包括其獨特的訓練規則)300多年的發展歷史已充分證明了其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芭蕾基礎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規范性可有效增強舞者的修養和控制能力。正基于此,芭蕾舞蹈基礎訓練至今在高校舞蹈教學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參考文獻: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2]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北京舞蹈學院,1993.
英語是一種語言型學科,語言本身就承載著一定的人文信息,因此,英語是一種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課程類型。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體現出英語課程教學的價值和意義。所以,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給學生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將人文教育滲透到高校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哲學家卡爾•西奧多•雅斯貝爾斯曾說過:“教育是對人的靈魂的教育,并不是理智性知識和認知的堆積。”這也就是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對人的靈魂進行教育,即人文教育。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人文教育占據重要的地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型學科,不僅可以帶給學生豐富的語言知識,還能凈化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高校教育階段,引入英語教學,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人文教育對個體和社會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對個體而言,人文教育是促進個體素質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可以有效的培養個體的人文精神,培養個體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實現個體的社會價值。對社會而言,實施人文教育,有利于和諧社會主義的構建,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高整個社會的道德素養。
二、將人文教育滲透到高校英語教學中的方法
(一)在英語教材中尋找人文教育因素
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材也是一種很好的人文教育教材,英語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社會實際生活密切相關,人文教育就蘊含在社會實際生活中,可以從實際的生活中提煉出人文精神,所以,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感受英語教材中的人文精神,接受人文精神的熏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一些人文教育因素,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英語教材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既包含了國家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背景等信息,這些都是學生人文意識的主要來源,教師要熟練的運用教材,將教材中的英語文化知識和人文教育因素完美結合,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形成一種人文精神熏陶的環境,培養學生的人文修養。
(二)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人文教育的氛圍
由于學校的類型不同,所蘊含的人文教育知識也是不同的,像文科類的高校,學校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在學習的過程中,教材就蘊含著人文知識,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人文情懷。但是,在理科類高校,沒有良好的人文環境,人文知識比較少,學生很難感受到人文教育。因此,學校要重視人文教育環境的營造,可以定期開辦一些人文教育的活動,比如,國學精神講座、英語知識競賽等等,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深入的理解和感受人文精神,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同時,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能過分的注重英語知識的實用性,而忽視了人文知識教育,要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得到一定的人文精神熏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全面提升教師的整體人文素養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多方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要根據時展的需求和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追求完美的人格,引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發展。“教師是學生可資效仿的榜樣,是美的化身。”教師通過自身高尚的品格和人文修養,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塑造學生完美的人格,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結束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人文教育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的認可,人文教育也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教育追求目標。在信息多樣化的影響下,人們的思維觀念受到一定的沖擊,有些人們的道德意識開始呈現出滑坡的傾向,需要及時進行人文情懷教育,培養人們正確的人文精神。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陣地,英語又作為一種交流語言,可以有效的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要深入挖掘英語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內涵,培養學生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王春輝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6)18-0328-01
近些年、改革發展的不斷推進,使國外資本主義的思潮對我國公民的思想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因此我們要從高校教育上入手,避免影響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度的因素的出現。
一、高校學生對教學的錯誤認識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技術不斷的創新,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確實讓我們有了地球村的感覺,但這也使得更多國外的思想和觀念不斷的涌入國內、再加上近些年高校對教學的重視程度有些不足,影響了高校學生對教學的看法,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方法單一,難以提起學生興趣
近些年,隨著社會經濟和就業情況的變化,高校對教學的重視程度開始減少,把教學的側重點放在了專業技術知識的教學上,其次學校為了節約和有效的利用教學資源,高校教學都是以大課堂的形式開展,因而對學生的參加課程的考勤就相對困難,不能夠保證學生的參與情況,這也使得部分學生曠到。另外、高校對教育課程的考試不夠嚴格,沒有綜合的進行考核和督促,大部分高校考試成績中并沒有包括學生平時的學習成績,應試教育模式下,很難提起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更重要的是不能夠讓學生真正的學到的精髓。
(二)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帶來了高校學生思想觀念的變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帶來了經濟全球化和政治的多極化,國外一些腐朽的思想使很多大學生在價值追求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從而使高校學生對課程不夠重視。
(三)學生不了解教學的重要性隨著近些年就業難等社會問題的出現,讓很多學生也開始為畢業后的就業情況產生擔憂,因此他們便把更多的經歷和時間安排到了專業技術知識的學習和就業擇業方面,并沒有真正的了解思想對他們今后的發展和就業的重要性。
二、教學對高校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綜上我們不難看出、高校學生對課程的錯誤看法,都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的體會到教學對他們的重要性,因此他們也沒有去認真的學習這門課程。教學對高校學生發展的重要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素質教育
首先、哲學強調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提倡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一切問題,大學生在學習自然科學的過程中,便可以尋找課程之間的相互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研究和思考的能力。其次、要求矛盾對立統一的的觀點去看待問題,大學生在處理一些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時便可以辯證的對待,分析其利弊,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從容應對挫折的能力。另外、要求通過現象看本質,闡述了質變和量變之間的關系,從而培養學生深入思考、刻苦鉆研的能力,教育學生只有不斷的積累知識和經驗才能夠得到質的飛越。最后、教學能夠提高學生的政治覺悟、能夠讓學生對國際、國內形勢正確的判斷和分析。教學內容包括經濟學和市場經濟的規律、學習這些能夠培養學生在激烈的市場經濟中的創新能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
(二)教學對大學生成才非常重要
課程內容包括從原始社會至今的人類發展歷史、發展在不同社會時期的發展規律,能夠為高校學生專業學習和研究提供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能夠幫助大學生認清自然規律,自然科學的發展離不開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例如:牛頓在研究力學過程中得到了很好的研究成果,但后期因信奉唯心論的原因影響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從這樣的例子我們不難看出對于自然科學的研究信仰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唯物主義科學的方法論才能夠推進我們的科研工作。大學作為科研和學習的重要陣地,只有通過認真的學習唯物主義的科學理論和方法,我們才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三)教學有利于大學生從容應對日益提高的社會選擇
思想對未來擁有超前的指導作用,因此對大學生從單純的校園生活步入較為復雜的社會時的適應性具有指引性的作用。雖然對未來擁有超前指導性,但也并不表示就不需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不斷創新和進步。所有的理論都來自于實踐,因此大學生在面對就業、面對較大的社會環境時在利用好之前學習的的同時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總結經驗教訓,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升級和擴充,更加完善我們的理論體系。
三、結語
高校作為學習和研究的重要陣地,深刻的理解對高校學生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過分析對教學存在的誤區,探討了教學對高校學生發展有推動作用的幾個方面以供參考,希望能為教學的研究出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二、素描對于高校教學的重要性
(一)創造和創新的基礎
素描是一種最基礎性的創作,而對于一切藝術造型來說,素描都可以說是基礎,它是根基,如果一個創造性的人不重視素描,或者不懂素描,就失去了自己應有的根基。因此在整個藝術創造中,素描都應該是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的。不管你要學習或者接觸哪一種繪畫,首先都要對素描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對于在學習美術的學生中來說,素描都是首要的必修課,而對于即將要從事美術方面的人們來說,對于素描的掌握技能,也是進入該行業的必修課。在所有的藝術領域中,創造和創新非常重要,但是基礎才是能否成功的關鍵,有了扎實的基本功,才可以在這樣的一條既復雜又漫長曲折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又有人說創造和創新更重要的是看一個人的天賦和悟性,以及對于藝術的個人修養和領悟能力,但是光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有基礎性的鋪墊,才能夠為你的創造、創新提供理論的幫助,而并不只是空泛的想象而已。
(二)對于繪畫專業的重要性
對于繪畫專業的學生來說,進校之前都是通過層層的選拔而進入的,但是應試教育的選拔方式往往扼殺掉了學生情感方面的表達,或者有一些學生是美術的初學者,沒有很強實的繪畫功底就要開始個人的創作,使得美術變得沒有了藝術的美感。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基礎不夠堅實,繪畫功底不強,往往只會犯一些繪畫上的低級錯誤,繪畫的道路很長,所以開始就要腳踏實地的往前走,因此素描就是學生需要邁出的第一步,這樣才會讓他們具有堅實的基本功。畢加索是在藝術節一直被追崇和贊頌的藝術制造者,而他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的,他也是經歷過刻苦磨練的自己的藝術素質的,雖然他是以抽象派創作著名的,但是很多深刻的寓意都在他的作品當中的,而且抽象的創作也離不開他扎實的基本功的。對于一些急于求成的學生來說,沒有堅實的基本功是不會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就像沒有根基的藝術道路就是沒有根的樹木,沒有源頭的水一樣,不會長久,而素描就是這一切的源頭,也是藝術學習的根基。不要盲目求成,去模仿一些大師的抽象作品,讓自己變得連最基本的造型和視覺透視都不能夠好好完成的藝術創造者。
(三)對于藝術設計類專業的重要性
藝術設計類的專業更是一個注重創新的專業,而要想創新出優秀的藝術作品就要具有很強大的專業素養,具有堅實的專業基礎,因為一個優秀的藝術作品的靈魂就在于對一個優秀的設計理念的理解。對于現在的高校來說,開設這一藝術設計門類的課程是十分常見的。但內部學生的專業程度確實參差不齊,要想讓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到專業知識,成為優秀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就要在他們的專業基礎上作出堅實的培養。素描就是在培養他們對于空間、光影、線條等基礎的藝術創作方式的感知,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具有自己更加專業、更加獨特的看待事物的能力,才能夠培養出學生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思考事物的方式,才可以使學生的視野變得開闊,思維也更加廣闊。但是有些教學方式往往很不重視最基礎的東西,而是把重點放在了對藝術的創意上,但是沒有了基礎何來的優秀的創作呢?現在的大學生都具有很強的思考方式的能力,在創意方面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但是繪畫基礎的薄弱,對于他們的創作生涯來說,是一種很大的阻礙,而在創意性課程的學習上,也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原因就是學生對于基本的造型和構圖的能力上極差,因此素描的學習就是彌補學生這一缺陷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徑之一。
三、如何在高校教學中加強素描基礎教學
(一)開闊學生視野,采用多元化的方法教學
要走出畫室,師法自然,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們的思維,開闊他們的視野。畫者在繪畫之前首先肯定的是精神層面的感動,這不是臨摹或模仿能學到的,是在生活中的細心觀察,對事物本質精神的體驗是創造鮮活的畫面的基礎。無論是自然界或人類世界有著豐富多彩的原料,會激發人類無盡的想象和表現。因此,在素描教學中,一定要安排學生多出外寫生,作為教師應擺脫舊觀念的束縛,大膽創新,激活學生的思路,進而能創造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運用大量的素描圖片資料進行素描教學,打開學生的眼界。對于特別優秀的作品可以讓學生進行臨摹,但應該是在教師進行充分地分析講解之后學生在對作品充分認識的基礎上進行臨摹,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意義上領會一些創作要領。
(二)運用各種材料實施素描教學
作為大學美術專業的基礎課,在具體的素描教學中,常用的工具主要有:鉛筆、碳筆、碳精條、鋼筆等。今天,隨著多元化的進展很多人提出了國畫素描、版畫素描等比較新穎的專業素描的教學觀點,這種對各種繪畫方式或者說是材料的嘗試與運用,可以更大地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能力。首先,作為高校老師應該多嘗試繪畫材料的運用,不要固守墨規,以以往的經驗約束自己,例如:以前的素描課程中就很少提出鉛筆和炭筆同時使用的方法,認為這兩種材料會在畫面上產生沖突,過于強調這種經驗性的知識會限制學生的創造力;其次,在素描教學中不要以自己的表現手段和方法去要求學生,有些學生敢于嘗試,雖然短時間內看似水平有所下降,但卻是創新的必然經歷。
當今社會隨處可見諸如十字繡、沙畫等DIY類的產品,而人們對這種通過自己動手獲得成效的勞動方式又頗為喜愛,也注定了其會得以發展。手工課程主要就是通過自己動手來獲得成效。在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中,手工教學是一門專業必修課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有助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
一、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
1.學前教育專業對象的特定性
女性和幼兒成了學前教育最主要的對象。原因是女性較男性細心、有耐心、有責任心等特點決定了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女性會明顯多于男性,而幼兒階段的孩子會比較好動,好奇心強,更加需要被照顧,而女性可以很好地滿足幼兒的這種需求。而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就是為幼兒園的幼兒教育事業輸送可用的人才。幼師的教育對象主要是三到六歲的幼兒,而該階段的孩子又有著不同于其他年齡段孩子的特點。三四歲的幼兒會比較好動活潑,但自制力很差,基本上只有高興和不高興兩種心情,年齡再大一點的幼兒自制力以及自理能力有所增強,但效果也不是很明顯。
2.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與眾不同
學前教育專業不同于一般專業的課程,因為其需要針對幼兒教學中可能用到的相關內容開設課程,所開設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理論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等等。其中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是與其他專業最不同的地方,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舞蹈音樂方面的課程以及針對幼兒身心健康而開設的幼兒保健學。學前教育專業的目的是要使本專業的學生充分了解幼兒教學的特點以及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要求。學前教育專業進修完成之后要成為幼兒教師,所以也會就將來或現在幼兒需要的一些內容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達到與時俱進,才能使本專業的學生所學內容得到學以致用。
3.學前教育的教學方法不同
學前教育與其他很多階段教育的教學方法是有很多不同的,由于幼兒教學階段的特殊性也注定了必須采取特殊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在幼兒階段很好地得到發展。小學教育中主要采用分析判斷法并輔助課堂演示的方法,但是在學前教育中更多地使用歸納法來進行教學,當學生看到現象時要開動自己的大腦主動進行提問,鍛煉思維邏輯能力,為將來走上幼兒教學的崗位打下基礎。
二、手工教學在幼兒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
1.手工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用說在只有喜怒情緒的幼兒時期了,即使在心智成熟的大學階段,興趣無不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足可以使一個人改變,大學生的課堂也需要新穎的東西來激發學習者的興趣,以便更好地與老師互動。手工教學是一門以動手實踐為主的針對性很強的課程,手工教學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設定一個專門的情境來激發學生內在的興趣,也是非常符合現在教流的一種教學方法。比如折紙游戲,當采用不同的步驟或者是步驟順序有所不同時將會演繹出不同的圖案,而這也正是手工教學激發學習興趣的魅力所在。
2.手工教學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手工教學和人們以往認為的游戲具有很大的區別,游戲課在幼兒教學中只是單單為了娛樂放松而已,而手工教學卻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技能與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收獲自信心,看到成品之后又會有一定的成就感。從教學過程中,學生會體會到變廢為寶的成就感,教師也可以從中學到有關幼兒教學的新技能,從而制訂出更多符合幼兒的教學方法與內容,并將這些收獲與大家一同分享,本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思想彼此吸取對方的精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進一步提高對手工制作課程的興趣,增強自信心。
3.手工教學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手工教學能夠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主要表現在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積極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使得學生手腦并用,有助于培養心靈手巧的學生,通過手工制作學到的本領同樣可以應用到其余學科中,使得良好的思維能力在其余學科也能有所展現,手工操作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使幼兒教育過程更加豐富多彩。與此同時,手工制作還有一個事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為其余有關操作動手或者是思維能力的課程打下堅實牢固的基礎。
4.手工教學可以調動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兒童的才智與能力反映在他們的手指上。”實踐證明,手工制作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多重感官的直接參與,使得學生的智慧與能力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手工制作是人類普遍而古老的綜合性藝術形式,因此,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制作課程獨具魅力,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藝術性。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的教學內容包括布藝、泥藝、紙藝、材料畫以及廢舊材料的再利用、自制玩教具等,是一門充滿了情趣的教學課程,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利用所學的手工制作技能創造出各具個性的手工制作作品,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在手工教學中,我們經常利用的各種紙、泥、生活用品、廢舊材料等嘗試進行手工制作,有的學生用蛋殼做了不倒翁,有的用河邊的石頭做了京劇臉譜,有的用牙膏盒、牛奶盒等做了機器人,有的用舊牛仔褲做了時尚的背包,有的用舊的飲料瓶做了花籃,還有的學生用各色舊塑料袋制作了晚禮服,等等。此外還會有學生作品展,定期展出學生的優秀手工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具有更強的成就感,從而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有效加強。
5.手工教學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眾所周知,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手工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主要包括動手參與習慣、專業習慣、環保習慣。
第一,就動手參與習慣而言,其實手工教學雖在教學內容上與其余的學科有所不同,但在教學方法上卻不謀而合,都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這樣可以使得學生的思維得到全面的開發。手工教學內容的異樣性就體現在它屬于實踐操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會享受到親自動手操作的成就感,手工教學的內容一般比較簡單,會針對大部分學生制定所授課的內容,在此期間,每個學生都會獲得成功的體驗感。
第二,就專業習慣而言,在手工制作課中,用到的制作方法主要是用剪刀剪、用手折、用針線縫、用針線或者針和珠子繡、用刀雕刻等。在手工制作課結束后,學生會將從課堂上學到的方法與能力很好地應用到生活中,將會認真地觀察周圍的一草一木,并秉承著廢物利用的原則對周圍的事物加以改造,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學生都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養成了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好習慣,多聽取老師和周圍同學的意見以及建議,大膽動手,從失敗中獲取經驗與教訓,養成良好的動手習慣和專業習慣。
第三,就環保習慣而言,在動手實踐課程過后,不可避免地會有大量的垃圾遺留下來,而長期動手實踐的垃圾必須有合理的處理方式,這樣才能讓變廢為寶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長此以往,變廢為寶這樣的環保意識就會深入人心,慢慢地在以后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所體現,并以己及人,從自身做起,大力宣傳環保的思想,攜手共建美麗的家園。
從以上幾點分析中充分可以說明,手工教學在一個人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6.手工教學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走上一線教師崗位做準備
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手工教學也作為一門很重要的學科,在整個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素質,使其學習興趣得到提高,自信心得以提高,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將來走上一線教師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手工教學課程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一般來講,幼兒園為了鍛煉孩子手眼協調能力以及動手制作能力,幼兒園的相關部門會將手工制作課程設置為幼兒園在進行環境布置或自制教具時常采用的方法,幼兒園會將環境創設課程與手工教學課程合二為一來進行教學,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手工教學課程已經為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教師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時,會對幼兒園的課程比較了解,有助于很好地教學。
總而言之,高校的學前教育本身就有著其不同于其他專業的教學特點,而手工制作課程的開設使得這一特點更加顯著。手工制作課程也深得幼兒的喜愛,所以這一課程也是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簡言之,手工教學已在學前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教育的多元化以及教育的改革,使得教育的形式變得多樣化,甚至利用多媒體和各種方式使得理論教育變得不再枯燥無味,但是基于被教育群體的特殊性,理論教育變得尤為重要和迫在眉睫。特別是高校中美術院系的學生對理論學習變得抗拒和置之不理,但是作為一名美術生理論性的美術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大學校園,面對色彩繽紛的校園生活更是欣喜若狂。新學期伊始,便開始了專業美術課程的理論學習,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首先要在學習專業實踐課承德基礎不斷地積淀理論修養,因為理論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我們更好的學習專業實踐課,特別是在賞析繪畫作品和鑒賞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在教授油畫基礎課程的同時也帶有理論課程《藝用透視學》,理論教學對我的感觸比較大。首先學生們感覺只要畫面效果畫的好就行了,不用學習別的東西。其實并不然,首先作為一名美術學院的師范類專業的學生應具備教師必備的教師素養和教育能力—語言組織和語言表達能力。不能只具備畫畫的能力,同時要具備理解分析和鑒賞畫面的能力,并對作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觀點,從不同的切入點剖析畫面。
理論學習的意義也是比較深遠的,首先我們要明確理論教育發展的趨勢和現象,理論教育在不斷分化綜合的道路上進一步優化,從而產生了許多分支,我們在對這些分支進行學習掌握的時候,可以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生生、師生等等之間的關系,同時也避免因認識不足帶來實際行動上的偏差。正確的認識是成功的教育活動的前提。同時我們也清楚的意識到教育是一種復雜的社會交流活動,也是一種亙古不變的社會群體現象,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種族和不同的區域顯現出不同的特點。
首先表現在學校教育中,教師面對的受教育群體是一批來自不同的城市,接受過不同的家庭教育,感受過不同的社會化境的學生,他們自身也有千差萬別的不同,比如手智力、愛好、性格等等,作為一名教師想要解決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抓住關鍵的核心問題,了解事情的原委,從而作出正確的判斷,這當然離不開教育理論的指導作用。在油畫教學的過程中,理論教育的意義遠比我們想象的還重要,不僅要有良好的繪畫能力還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做后盾,畫面的構成需要理論的支撐,畫面內容的解讀也需要理論的闡述,所以說油畫教學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是不不可少的。
在理論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起到了不可小覷的作用,俗話說“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雖然有些極端,但是也不無道理,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作為主體要有主觀能動性,教師要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自助學習的潛力。那么,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首先,教師本身作為一個主要因素,講課過程中,聲音要洪亮或抑揚頓挫,節奏感要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使學生完全高度集中的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其次,紀律方面,單純的上課點名有點生硬,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情況無規劃的點名提問來促使學生自覺的進入課堂。再次,上課形式多樣化,利用第三者媒介來更輕松地完成教學活動,多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視頻以及圖片都可以引起學生視覺上的共鳴,通過視頻和圖片進行理論講解,達到圖文共茂的生動效果,從而更有效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油畫學院的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應該主動的與教師溝通和交流,只有在交流學習的過程中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理論教育本就來源于教育實踐,但它又反作用于教學實踐,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不可分割。學生通過實踐繪畫了解繪畫理論,然后又通過繪畫理論回歸繪畫實踐,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只有掌握現代教育中的師生關系的有關理論,才有可能提高教師改變傳統教學思維方式的自覺意識,使課堂教學走出“填鴨式”的泥淖,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
理論教育的重要性不僅僅來源于教師的教,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主要是起引導作用,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拓展課本知識,發散思維從而達到自主學習的主要目的。雖然美術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一定要培養藝術家,但是美術教育可以挖掘學生們潛在的智力,培養他們的藝術想象力和觀察力,培養他們對美的欣賞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對藝術品的品鑒能力和對美的興趣。藝術理論的教學是為了更好的塑造審美性和高素質人才的產生,因此高校藝術教學中理論教學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迫在眉睫的關鍵問題。
在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于理論的學習帶有恐懼感和陌生感,特別是在問題的闡述和作品的理解中不能帶有過多的理論分析和過度深奧的文字內容,這樣反而會使作品看起來更枯燥乏味,要學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用自己的觀點闡述,先自己組織語言來表述所看見的東西,雖然受到了知識和視野的局限性,但是絕對是自己直觀親眼感受所表達的意思,這比在毫無感受之前就灌輸某種概念所形成的偏見要好得多。反之,這也并不是意味著教學無需理性的指導,恰恰相反,學生審美能力和審美感受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知識的引導和幫助。
學生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太多不懂的問題,教師第一時間應該想到直觀性的畫面所帶來的視覺沖擊,我們通過對大量優秀美術作品理解的過程中自然會學會很多知識,通過不同的風格,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時代等等我們都能感受美術作品所帶來最直觀的感受,比如油畫作品中,用筆的方向及力度,調色油的多少,色彩的飽和度和純度等等都需要自己去親身感受和體驗。我們知道美術教育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教育的手段,它是人才發展過程中的必修課程。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3-0080-01
學術交流在高校的人才培養、學院的建設、科研水平的提高以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其重要的作用,促進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可以不斷的提高學校的教學水平,同時還可以從根本上促進高校的發展和改革。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通過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經驗的總結,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滯后情況,將教育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的聯系起來,從根本上實現我國教育的飛速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批符合時代精神,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隊伍,通過學術交流實現高校學習氛圍的提升,使得國內的學術交流活動變得活躍起來,為廣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交流空間。但是目前我國的高校還存在著對于學術交流認識不足等問題,對于學術交流在高校的發展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能清楚認識,盲目性的閉門造車,使得高校教育陷入泥濘之中。本文就學術交流在高校教育過程中重要性進行論述,希望可以為學術交流工作者提供借鑒。
一、學術交流存在的問題
學術交流通過學術會議進行科技工作者之間的討論,通過學術會議進行工作經驗以及相關觀點的探討。該會議要顯示出其重要的意義,則需要具體的職能部門有目的、有計劃、有序地進行組織開展,當前我國的高校學術交流很多,其組織的方式也在發生著變化,由于經濟利益的驅使,使得產生一些非正規、巧設名目的各種學術交流活動,這些造成了學術交流活動組織非常紊亂、氣氛淡薄、探討和交流活動形式單一,不能達到科技交流的目的。另外在學術會議的討論中對于論文的把關不嚴格,造成了論文來者不拒的境況。
二、學術交流對于高校發展的作用
2.1學術交流可以轉變教育思想
學術的交流更多的是進行理論交流。理論是實踐的思想指導,其引領著科學技術不斷向前發展,通過專家學者之間的交流,可以獲得其他學者的經驗和知識,同時還可以在思維上發生碰撞,形成共鳴,激發學者們的思想,使他們的思想發生質的飛躍。
2.2學術交流有助于推動教學工作和提高教學質量
對于教師而言,通過學術交流,可以讓老師吸收和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使得老師樹立起有個性、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和實踐能力的先進教學觀。通過學術交流可以促使老師站在科學的前沿,做到與時俱進,引領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學生而言,通過參加一些積極的學術交流活動,可以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還能夠豐富學生的第二課堂,不斷開闊學生們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2.3學術交流可以促進科學研究
通過學術交流可以提高高科技的核心競爭力,加速科研創新的進程和速度,從而將學術交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聯系在一起。通過交流不斷完善學者們的觀點,從批評、質疑、吸納角度來對自己的觀點進行修正,從而形成濃厚的科學研究氛圍,提高學校整體的學術研究實力和科研水平。
三、學術交流對于高校發展的重要性
3.1學術交流是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學術交流是高等院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術交流的發展和實施也是高等教育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最快的提高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質,采用這種"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也可以將自身院校的特色和管理和教育經驗借鑒給其他院校,達到高校間的互利互惠的目的,不僅加強了學院間的溝通和合作,還有效的提高了教育的質量,快速的推動高校的發展。
3.2學術交流是高等院校辦學的基礎和前提
高等院校的學術交流是高等院校開放辦學的一個重要的中間環節,是高等院校辦學的前提和基礎,是學校和社會提供充分交流和溝通的一個平臺,是高等院校在社會上生存與發展的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學術交流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其具有重要的發展意義和社會意義。
四、總結
高校之間的學術交流變得越來越重要,因為通過前沿的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經驗的總結,可以有效的改善教育滯后情況,將教育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的聯系起來,從根本上實現我國教育的騰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一批符合時代精神,擁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技新型人才,通過學術交流實現高校的學習氛圍的提升,使得國內的學術交流活動更加活躍,為廣大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廣闊的交流空間。
參考文獻:
[1]王慧英.我國高校教師流動政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03(23):54-55
1 詩詞與中國畫的關系
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乃是中國畫特有的一種形式,當然,在這種形式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詩”無可爭議的排在了第一位,自我國古代就有詩畫本一律之理論。詩詞與繪畫都屬于藝術范疇,雖然詩詞與繪畫在藝術形態上的表現有所不同,但是他們所體現出的內在精神卻是一致的。他們以不同的形式表達著作者心靈最深處的感悟,詩詞與中國畫也因此成為了中國文化精神極為重要的一種載體。詩詞與中國畫作品中體現的坦蕩、灑脫、天真飄逸的氣息,不但傳達出了主體的精神情感,也契合了中國傳統詩畫中的人文精神和文化精神。[1]
17 世紀法國畫家弗列斯諾埃曾在他的《繪畫、雕刻的藝術》一書中提到,“一首詩像似一幅畫,那么,一幅畫就應該力求像似一首詩。……繪畫時常被稱為無聲詩;詩時常被稱為能言畫”。而在我國宋代張舜民也提出“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的觀點,于是從宋代起詩與畫便開始互相結合,互相滲透。中國畫最感人的一個主題,是將人與自然的關系圖寫為極富詩意的場景,或雪夜騾夫,或山村野渡,或殘荷聽雨或林中論道,等等。中國畫家也時常用一種簡單抽象的畫面來表達自己內心的一種感觸,欣賞者往往很難讀懂這種畫面的意境,畫家們便開始用詩來作為畫面的一種補充。例如徐渭的《墨葡萄》就是他的精心之作。畫中枝葉紛披、藤條低垂、晶瑩欲滴的葡萄,宛如就在眼前。從這幅畫的的題材內容來說,非常普通,并沒有什么奇特之處,但畫家筆法豪放潑辣,墨汁縱橫淋滴,一掃古人成規,觀之驚心動魄。畫中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格疏放,不求形似,也正因這不求形似,是許多欣賞者難以讀懂畫面的精髓、畫家的內心。但是此畫中的題詩:“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筆底明珠無處賣,閑拋閑擲野藤中。”則道出了畫家懷才不遇的憤慨。[2]深刻的思想內容,獨特的手法,不僅通過他那酣暢的筆墨也通過他在此畫中的題詩而表現得淋漓盡致。
總之詩詞與中國畫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他們二者的規律性是同一的,我們可以將詩詞視為中國畫的內涵,將中國畫視為詩詞的外延,這也是中國文人畫創作的主要表現形式,也是中國畫美學思想的一種體現。
2 詩詞是中國畫教學中的基礎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到,詩詞與中國畫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在我看來,詩詞對于中國畫教學而言,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筆者個人認為,詩詞是中國畫教學中一門不可或缺的基礎教育,在筆者從教的這十幾年來,深刻的體會到了這門課程的重要性。就如同小孩子們在學習我們中國文化之前要學好漢字一樣,漢字也無可爭議的成為語文學科教育中極其重要的基礎。中國漢字是打開中國上下五千年悠久歷史大門的鑰匙,是孩子們走進中國傳統文化,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的鑰匙。如今火爆于熒屏的《成語大會》《漢字書寫大會》都體現了我們國家一直在提倡大力加強基礎學科的教育,因為基石如果沒有夯實,再高的大樓、再華美的建筑,都會不堪一擊,在頃刻間毀于一旦。詩詞便是打開中國畫大門的鑰匙,中國畫是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沉淀,具有著極大的文化底蘊,往往詩詞的意境就是中國畫的意境,如果學生們讀不懂詩詞的意境,就很難讀懂中國畫的境界,那么就更不可能提及自己的創作了。讓學生們了解中國畫的文化根源,掌握中國畫的基礎語言形式是中國畫教學更好的傳承與發展的重要基礎。
高校中國畫教學的發展,曾經經歷過巨大的思想與體制的變革,也走過不少的彎路,有一些學校在中國畫的教學模式中曾一度極其重視繪畫的技巧,而忽視了中國畫教學中最本質的東西。當然,我們不能否認技巧的重要性,但是我們不能因此便本末倒置,沒有了靈魂,沒有了內涵的中國畫教學,會讓我們培養出一批同樣失去靈魂的畫匠,而不是真正的畫家、藝術家。詩詞作為中國畫教學中的基礎教育,它也同樣是中國畫的魂,是學生們走進藝術殿堂的鑰匙,也是學生們走出學校,創作自己作品的精神家園。對于詩詞的探索研究是領悟中國傳統藝術精神與發展中國畫教學的關鍵。要想讓學生們畫好中國畫,首先要讓學生們讀懂中國畫,領悟到中國畫的意境與精髓,這便離不開詩詞的教學。例如鄭板橋對寫山人作品評價的詩句“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摩。”從中我們讀出了一種怎樣的內心啊!山人在這首詩里所表達出來的意味和他在他的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情愫是完全一致的。他用他的眼淚和血來成就他的作品,我們讀懂了這首詩,也就開始走進了山人的作品。他的作品《古梅圖》在畫的上半部分山人曾經三次題詩,第一首是“分付梅花吳道人,幽幽翟翟莫相親。南山之南北山北,老得焚魚掃(挖去一字,或是“虜”字)塵。”第二首是“得本還時末也非,曾無地瘦與天肥。梅花畫時思思肖,和尚如何如采薇。”在下面畫了一株已經露出了根的古梅,而且古梅樹干的中間已經空裂,樹頂也已蟠屈光禿,只有幾只已經下垂了的稀疏的樹枝,瘦硬如鐵。然而就在這枝桿的一邊卻頑強的長出了新枝,稀稀落落的開放著花朵。這幅作品梅的造型奇古,挺勁,雖沒有畫土和苔點卻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意志。從畫面上題的這三首詩,我們可以解讀出山人是借用了鄭思肖和伯夷、叔齊的典故,發泄了他十幾年的積怨以及山人那倔犟不拔的反抗精神。從這幅畫上,我們還可以想到宋亡以后畫蘭不畫土的鄭思肖,而自責逃禪有愧于伯夷叔齊的氣節。雖然山人的許多畫與詩都很晦澀難懂,但山人還是明確地告訴我們:“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摩”,又說:“想見時人解圖畫”。可見他是多么希望人們能夠理解他的畫中之意啊。正因為如此,許多學者便經細心的研究,從山人的畫意和詩詞之間,探聽出了許多真信息。例如他有一個畫押,因為它的形狀特別像一只烏龜,所以人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都稱它為龜形畫押,可是后來才發現,原來這個畫押是由“三月十九日”幾個字變形而來的,這恰好是標志著明朝滅亡的日子。那么這個畫押,也就表示山人對國亡的紀念。這種感情是多么的深重啊,又怎能不讓人想到“零碎山河顛倒樹,不成圖畫更傷心”。[3]僅僅一位山人,我們的學生要想真正的讀懂他的作品,都需要不斷地揣摩他的詩句,如若沒有讀懂山人的詩句,學生們就根本無法真正走進山人的作品,更不會從中得到任何啟發與靈感。就此詩詞在中國畫教學中的地位便顯而易見了。
詩詞除了能幫助讓學生走進中國畫,還能給學生們的創作帶來極大的靈感。如今的大學生,生活經歷簡單,沒有更多更豐富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繪畫當中,如果我們能對他們加強詩詞方面的教學,他們便可以在詩詞中尋找靈感,在詩詞中解讀人生,創作出屬于自己的作品。而不是一味的臨摹與描摹。筆者就非常喜歡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愿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筆者每每讀到“朝如青絲暮成雪”心里總是酸酸的,一種創作的欲望不斷向外涌出。作為一名中國畫專業的教師,筆者是多么希望我的學生都能通過對詩詞的了解,對中國畫的理解,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啊!
我們只要在高校中國畫教學中加強對詩詞講解的力度,加強對我們民族文化的傳播,才能使我們的學生在經過高校的學習后, 有能力成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承者。
二對國畫教學中詩詞教育的思考
本人從事中國畫專業教學也有十余年,沒有什么特別大的成就,就中國畫教學而言,略有些心得罷了。在筆者看來,如果在中國畫教學中,我們教師沒有為學生打磨好詩詞這把鑰匙,那么我們就等于把學生們永遠的拒絕于中國畫大門之外,我們要成為學生的引領者而不是終結者。這就要求我們加深了解詩詞在中國畫教學上的重要地位。
中國畫是能直入人的內心,并且我們也能從畫中去洞察一個人的感受、情趣以及他的心境,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加強學生文化底蘊的培養。中國傳統繪畫是中國文化精神典型代表之一,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有自己獨特的知識傳承方式,但是在現代文化,西方文化的不斷沖擊下,許多中國畫教學偏離了自己的軌跡,因此各院校現在對中國畫專業教學方面都做著各種各樣的探索。筆者認為中國畫教學既要著眼于當代,與時俱進。又不能忘了我們的傳統,因為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我們必須認識到詩詞在中國畫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4) 12-0000-01
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現狀
要討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首要的是知道什么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簡而言之,就是具有本民族特色,承載本民族傳統文化和思想內涵的體育項目。那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中是怎樣的現狀呢?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情況還是很不錯的,很多地區很多高校都在這方面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有兩種情況,一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的高校開設和自己民族相關的體育項目。如內蒙古地區的高校開設蒙古摔跤等課程,而延邊地區高校開設朝鮮族特有的長鼓舞等項目,新疆地區高校開設維吾爾族民族舞蹈等課程。二是在漢族聚居區的高校會開設漢民族傳承依已久、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如在兩廣地區的高校會開設舞獅(南獅)項目,在中原地區會開設具有本地特色的武術項目。但是,這還遠遠不夠,中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多種多樣,我國高校在傳統體育項目的發展還有非常大的空間。還有像滿族的珍珠球等項目沒有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出現過。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在開展傳統體育項目上還要更加深入、更加廣泛。
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分類
漢族的傳統體育項目主要包括,武術、舞獅、雜技等項目。武術又按照地區大范圍分為南拳和拳。按照流派又分為太極拳、八卦掌、梅花拳、洪拳、鐵線拳和詠春等許多門派。當然門派和地區的分類是有著內在的聯系的。舞獅上按照地區劃分為北獅和南獅。南獅以其更靈活,更有難度,歷史更久從而更受人們喜愛。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按照內容又可以分為舞蹈類、技巧類和對抗類。舞蹈類顧名思義,就是各民族的舞蹈,如前文所述,有維吾爾族民族舞,有蒙古族民族舞、有藏族的民族舞,有朝鮮族的象帽舞和鼓舞等等許多少數民族的舞蹈。技巧類項目,如雜技項目,舞獅項目、回族重刀以及各類武術項目等等。對抗類項目就是分為兩方相對抗,如滿族的珍珠球運動,蒙古族的摔跤運動和馬球等項目。技巧類項目以雜技為主、如舞獅、武術等都屬于技巧類。
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征
(一)競爭性
競爭性是諸多體育項目中最為突出的特征,也是最能抓捕人心的特征。國際上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以及現在正火熱比賽的世界杯,都十分突出的表現了競技體育的魅力。我國的傳統體育項目也具有這令人著迷的競技性,尤其是對抗類的傳統體育項目,是具有極強的競技性的。如蒙古族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和蒙古族搏克有著非常強的競技性,比起摔跤散打等比賽項目精彩程度也毫不遜色。滿族的珍珠球也是一項競技性極強的運動,兩隊選手場上比拼的激烈比起羽毛球、乒乓球也是自有光彩。
(二)娛樂性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有著極為強烈的娛樂性,比如各民族的舞蹈,有很多都是起源于各族先民在勞作后的娛悅神明和愉悅自身,所以現今仍保留著強烈的娛樂性。少數民族的舞蹈類項目都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別且有著相當之大的運動量,是娛樂與健身合二為一的好項目。而有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既帶有競技性又覺有娛樂性。
(三)觀賞性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還具有一定的觀賞性,觀賞性其實是娛樂性的延伸和升華,觀賞性是在娛悅自身的基礎上又愉悅他人,給他人帶來視覺享受就具有了觀賞性。不論是對抗類體育項目的激烈與精彩,還是舞蹈類項目的動人與優美,都是具有極強的觀賞性的。最具有觀賞性的應當屬于技巧類項目了。如武術,我國現有的高校武術教學多以觀賞性為主,比賽也是以打分制,這給了本來就講求形神兼備的傳統武術給好的空間展示它的觀賞性。
(四)傳承性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難以替代文化傳承性。各民族的傳統體育項目都是各族先民們在勞動以及宗教活動中留下來的寶貴遺產,又經過歷史的淘洗才流傳至今。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和文化延續,這些傳統體育項目鐫刻著本民族的文化基因,對本民族的文化具有這巨大的傳承性。
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是它能夠豐富高校體育教學內容,使得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更具多樣性也更具民族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更有趣味性也更具娛樂性還有觀賞性再加之以競技性是具有全面優勢的體育項目,在學生間推廣更易被接受,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又能傳承文化,一舉兩得。第二點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極強的民族獨特性,高校體育教學中增加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可以使得高校的體育教學更有民族性和獨特性。各地區高校可以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學校所在地區的傳統體育項目,可以推進該項目的延續發展,更能對該項目進行更好的研究。從而在側面推進民族文化的保護,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體育教學,又是一舉兩得的。最后一點,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基因鏈條,在高校大力展開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樹立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并且有利于增強民族團結。總而言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參考文獻:
高等院校承擔著培養人才、創新科技兩大任務。教學與科研應有機結合,教學脫離科研,就是缺乏觀點和靈魂的教育。自我國提出“科教興國”戰略以來,教育、科研的互補作用更顯突出,教學與科研結合的重要性在于:
科研促進教學。在普通高等院校,教學是主要任務,而教師是直接的知識傳授者,因此教師的素質是教學質量的保證,科研對教學有著極大促進作用。而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離不開科研。首先,開展科研必須追蹤學科新進展,查閱大量文獻,及時豐富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研究進展,不斷完善知識體系,有利于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科研能夠促進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教師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融匯貫通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科研是一個艱苦的過程,通過對未知領域或疑難問題的研究和探索,能夠激發教師的創新思想,培養教師開拓創新精神,科學嚴謹、一絲不茍和勇于創新的治學態度。
其次,科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形成良好的學風。教師既要掌握本專業知識,更應通過科研對學生進行研究方法、習慣、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并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能力;實際上,教師致力于科研的行為,往往對學生的創造精神、態度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此外,科研成果對學生又起到巨大的帶動和激勵作用。這樣,一種勤奮向上,精益求精的優良學風也就形成起來。
科研有利于學科建設。學科建設是一項長期、根本性的任務,是衡量學校辦學能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科研、人才培養等。科研是學科建設的前提與堅強動力。科學研究有利于促進學科的產生與發展,學科是在前人的科研成果基礎上總結成理論體系而逐步形成的,新學科的產生也常帶來重要科研成果的誕生。―個學科能否成為重點學科,主要看其科研成果在國際或國內處于何水平。而在某個科學問題的深入研究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邊緣學科或分支學科。而這些新學科的產生,在學科與學科交融過程中,反過來又能促進科研實驗窒的建設。學校在學科建設上的成績會使得學術聲譽得到提升,形成好的學科建設氛圍,也可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使學校及學科建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科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要。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人才,離不開科學研究。科研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培養創新意識的源泉。然而時而我國多數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傳授知識,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尤其是很多醫學教材,內容比較枯燥,難以營造活潑的學習氣氛,學生易產生消極心理。因此,教師在教學時精心準備,結合一些科研熱點,介紹學科的新進展,新穎有趣的內容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提高學習效果。同時,開設一些科研實驗設計課程,學生根據所學的理論知識選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利用實驗室提供的設備、藥物或動物材料,來驗證理論的正確性或進行學生的課題研究。科研活動中所觀察體驗到的各類知識,是課堂學習新知識的基礎。近年來國家鼓勵高校組織本科生申請校級研究項目,并盡力為他們創造科研條件,提供相關的實驗室條件,同時配備指導教師幫助他們完成項目研究,給學生提供了科技創新訓練機會,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工作能力,并且一定程度上培育了組織協調、團隊合作精神。
綜上所述,科學研究能促進教學水平,并促進學科的產生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大學本科教學必須結合科研,但目前許多教師長期只搞教學,不搞科研,久而久之,脫離科研,難以提高自身能力和科研水平。為此,可以采取以下對策,首先要摒除以下不良心態,如封閉心態,有的教師談到教研教改,總認為自己不行,比如學歷不高,缺乏教研教改經驗,教學負擔重無時間分心;依賴心態。部分教師在開展教研教改方面沒有自己的追求,不能開展創新性工作,但又擔心落伍,于是總依靠同事搭順風車,而自身沒有做出實質性的工作。虛榮心態,少部分教師,注重自我價值定位,及在領導心目中的地位,所做的教改嘗試不是教學實際的需求,而是迎合領導的偏好,失去了教改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