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30 16:25:3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跨境貿易金融,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加強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產品的創新不應僅局限于創新出一個獨立的全新產品,更應在現有國內貿易融資產品基礎上,進一步創新操作模式,實施營銷策略,提升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拓展能力。
一是加強結構性安排,通過不同基礎產品的組合,打造一系列適銷對路的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產品,滿足更為多元的融資需求。二是根據經濟發展趨勢和企業融資實際需求,通過以產品為支撐的客戶營銷方式,形成規模不等、行業多樣的中小企業客戶群體,培育多元化的貿易融資客戶資源。三是建立健全重點客戶業務跟蹤機制,細分市場和細分客戶,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提高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的效益。四是及時為客戶提供綜合性、個性化金融服務方案,提高對重點客戶的服務效率和服務能力,不斷擴大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的范圍,為企業客戶開拓國際市場,進行對外貿易和投資提供有力的支持,推進跨境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的長期發展。
實行業務分類管理,嚴防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風險
目前,我國雖制定了一些表外業務監管的法律法規,但總體來說相關法律法規體系較為分散,缺乏統一規劃。
隨著商業銀行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的發展和創新,有必要從大的條目上,進一步完善表外業務監管的法律法規建設,對存在的空白及時進行填補,對一些不明確的地方進行補充說明。此外,監管部門還應對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進行分類管理,根據不同業務性質,制定不同的管理辦法。同時,加強業務監督檢查,嚴防業務操作風險。銀行應密切關注內外部經濟環境變化,管理機構應針對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風險及時向相關銀行機構發送風險提示,做好預警工作。一方面要注意檢查客戶的分類是否堅持了信用等級優良標準等;另一方面要加強對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經營情況和業務風險的檢查和總體分析,杜絕借虛假貿易而套取銀行信用的行為。通過各類檢查工作的開展,強化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的風險防控水平;通過加強法規建設,促進合規經營,嚴防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風險。
加強業務培訓,優化跨境貿易人民幣融資業務發展環境
【關鍵詞】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國際化;問題;對策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深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一個“里程碑”式的政策,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發展機會與人民幣國際化緊密聯系起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面臨著諸多發展機遇,同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何把握機遇,正式問題,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健康發展,是當前需要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1 跨境貿易實施人民幣結算的背景、現狀
首先,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國際結算貨幣匯率波動較大,我國及亞洲其他國家、地區的企業在貿易結算時面臨匯率波動風險。加之我國和東盟國家、港澳地區的貿易、投資關系發展迅猛,以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的需求越來越高。
其次,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性。自從2005年匯率改革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平穩,展望未來,人民幣也將基本處于這樣一個穩中有升的狀態。這將有利于人民幣國際結算的推行。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的日益開放,加上對改革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思考,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隨之日益高漲。
綜合上述因素,我國在2009年4月開展了若干城市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近年跨境人民幣結算規模逐漸擴大,2012年全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累計為2.94萬億元,是2009年試點初期36億元人民幣的近817倍。
但仍面臨很多問題:中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為2.05萬億元人民幣,與2012年全年3.87萬億美元的外貿總額相比仍然較小。同時,6月單月結算量為3,587億元,較前一月下降1.5%。上半年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量為1.36萬億元,6月經計算后為2,091億元,環比減8.5%。
據全球支付系統Swift數據,80%左右的人民幣跨境交易與香港有關,只有8%是“真正的離岸”交易。人民幣交易結算量大漲的一個關鍵原因是,中國大陸公司在港分支機構要利用人民幣交易在兩個市場間套利。
2 影響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存在的因素
2.1 人民幣的流通性問題
中國經濟強勁穩定的增長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的跨境流通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從整個國際經濟貿易上來看,人民幣的國際流通性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可以從居民境外的消費中獲得,可以從跨境貿易中獲得,也可以從金融交易中獲得,但受制于人民幣嚴格管制,目前這幾條渠道還遠遠不能滿足境外對人民幣的需求。離岸人民幣的來源不足直接導致跨境人民幣業務市場規模受到很大限制,活躍度也還不夠高。
2.2 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不高
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有限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最大障礙之一。國內貿易商絕大多數愿意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但是我們在貿易談判中的競爭力不足,國內企業與境外對手相比普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主要作為商品出口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占優勢地位的自然是境外進口商。因此,境外交易對手不愿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主要障礙。
2.3 國內外清算渠道問題
清算根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人民幣跨境清算的渠道有兩條:一是通過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二是通過境內商業銀行境外商業銀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事實上,這兩種安排目前承擔了人民幣支付清算、在離岸市場上提供人民幣流動性和回流機制等幾大功能。目前,國內可供實現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物理渠道主要有三個:一是攜帶人民幣現鈔跨境流通;二是依托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經由廣州、深圳城市處理中心進行清算;三是依托銀聯網絡進行跨境結算。
當人民幣作為可自由兌換貨幣時,對于銀行的國際清算渠道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參與人民幣國際結算的銀行范圍擴大時,將會出現賬戶能否按規定的制度設計意愿發展的問題,也面臨著銀行國際結算渠道風險控制等問題。
2.4 外匯管理方面的問題
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加大了。首先,我國實行的是本外幣分開管理的監管體系,外匯管理制度也是基于各項外匯收支以及結售匯活動展開的。其次,以前以外匯跨境收支活動為依據統計各項交易。結算幣種的變化將會對國際收支統計申報內容、流程及國際收支統計報表的編制等有一定影響。因此如何界定資金來源是否來自境外,與進出口核銷相關的出口退稅依據等成為重要問題。
2.5 中資銀行業國際化程度低,人民幣結算的境外推動力不足
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幾年,金融業從無到有,基本建立了一個以人民幣結算為主要方式的金融市場。由于中國的金融市場在建設初期缺乏資金,因此其在運行時注重的是引進外資,包括引進國外的金融機構,國內金融體制也依靠海外金融機構的協助下建立。國內金融機構的國際化程度還不高,國內銀行的國際化程度比以前好很多,在海外的兼并以及國際市場的深度參與上做得尚可,但跟大的跨國金融機構比依然不足。國內金融機構海外的分部,金融覆蓋范圍不足,從而導致了國內金融機構對于海外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支持不足。
3 完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幾點對策
3.1 增加用于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
要解決人民幣的流通性不足問題,就必須增加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必須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的規模,由近及遠的推進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
在貨幣互換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其他辦法來增加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供應量。如允許境外銀行為我國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允許境外合格機構在我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逐步放松人民幣與港元的兌換限制,等等。
3.2 提高貿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
要提高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就需提高人民幣的可兌換程度,這就要求有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為之提供完善的服務。只有建立了成熟的金融市場才能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穩定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與此同時,擴大人民幣計價結算范圍,活躍跨境貿易,利用貨幣互換提供的流動性來吸引跨境貿易對手選擇人民幣結算。對大宗原材料進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給予優惠政策。簡化相關手續,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業使用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
3.3 完善國內清算體系
第一,調整我國商業現行的國際結算系統,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本幣結算行方式。第二,盡早建成人民幣清算和交易中心。
3.4 加強統計監測
(1)統一產品業務口徑和會計核算方法,要求各銀行分支機構定期、分類報告主要跨境人民幣結算產品的交易信息,在完善統計體系基礎上形成有效的主體監管和非現場監測制度。(2)加強對國內銀行在境內外系統內有償調撥資金的管理,強化境外人民幣的流動監測機制。根據銀行信貸擴張速度及社會融資總量,合理引導境外人民幣回流的節奏和規模。
與此同時,要研究如何與此相適應,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資本市場,加強對進入國內市場的各類主體的監管,而非當前單純地對外匯資金的監管。隨著國內金融體系逐漸完備,人民幣結算必然有一個好的前景。
3.5 積極推進海外銀行開展人民幣資產業務
拓展海外人民幣市場,參股境外的金融機構是可選的重要方式,通過投資海外銀行,提高海外銀行的人民幣資產總額。另外,需要快速提升金融服務業的國際化程度。加快金融服務業的對外開放,允許開設更多的外資銀行子公司、外資背景的各類金融機構經營人民幣業務,通過加強國內金融服務業市場的有序競爭提高市場效率和服務質量。
3.6 調整跨境資金監管方式。
目前我國對跨境資金的監管主要是流量管理,存量管理的職能還不充分。如貿易項下的預收貨款、延期付款,資本項下的外債、投資收益等,這實質上是中國對境外的廣義上的負債,因為理論上這部分資金可隨時變現出境,是一種潛在的風險。建議在外匯監管方式轉變的過程中,實現跨境資金流量和存量雙重管理,提高風險防控能力。
建立以主體監管為基礎的分類監管體系,將管理目標前移,把監管重點轉移到對交易主體的異常資金跨境行為監管上來。根據交易主體的遵紀守法情況、經營管理狀況以及監管記錄等,將其劃分為正常、關注、風險等類別,分類監管。優化整合現有監管業務系統,監測分析異常跨境資金流動趨勢和可疑外匯交易行為線索,由此進一步提升跨境資本流動監管效率,增強監管效果。
【參考文獻】
[1]李東榮.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問題與思路.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2]閆海洲.人民幣國際化的機遇與風險.社會觀察,2009/08
[3]徐諾金.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試點正當其時.銀行家,2009/05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等法律法規,為把握與宏觀經濟熱度、整體償債能力和國際收支狀況相適應的跨境融資水平,控制杠桿率和貨幣錯配風險,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在總結前期區域性、地方性試點的基礎上,擴大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政策試點。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本通知所稱跨境融資,是指境內機構從非居民融入本、外幣資金的行為。本通知適用注冊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以下統稱自貿區)的企業(以下稱試點企業),以及27家銀行類金融機構(以下稱試點金融機構)。本通知適用的試點企業僅限非金融企業,且不包括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
二、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宏觀經濟熱度、國際收支狀況和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對跨境融資杠桿率、風險轉換因子、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等進行調整,并對試點金融機構跨境融資進行宏觀審慎管理。國家外匯管理局對試點企業跨境融資進行管理,并對企業和金融機構進行全口徑跨境融資統計監測。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三、建立宏觀審慎規則下基于微觀主體資本或凈資產的跨境融資約束機制,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均可按規定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融資按風險加權計算余額(指已提用未償余額,下同),風險加權余額不得超過上限,即: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
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本外幣跨境融資余額*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類別風險轉換因子+外幣跨境融資余額*匯率風險折算因子。
期限風險轉換因子:還款期限在1年(不含)以上的中長期跨境融資的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為1,還款期限在1年(含)以下的短期跨境融資的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為1.5。
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表內融資的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設定為1,表外融資(或有負債)的類別風險轉換因子設定為0.2和0.5 二檔。
匯率風險折算因子:0.5。
四、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中的本外幣跨境融資包括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不含境外分支機構)以本幣和外幣形式從非居民融入的資金,涵蓋表內融資和表外融資。以下業務類型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一)人民幣被動負債: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因境外機構投資境內債券市場產生的人民幣被動負債;境外主體存放在試點金融機構的人民幣存款。
(二)貿易信貸、人民幣貿易融資:試點企業涉及真實跨境貿易產生的貿易信貸(包括應付和預收)和從境外金融機構獲取的人民幣貿易融資;試點金融機構因辦理基于真實跨境貿易結算產生的各類人民幣貿易融資。
(三)集團內部資金往來:試點企業主辦的經批準的集團內跨境資金(生產經營和實業投資等依法合規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集中管理業務項下產生的對外負債。
(四)境外同業存放、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試點金融機構因境外同業存放、聯行及附屬機構往來產生的對外負債。
(五)自用熊貓債:試點企業的境外母公司在中國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并以放款形式用于境內子公司的。
(六)轉讓與減免: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跨境融資轉增資本或已獲得債務減免等情況下,相應金額不計入。
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和業務開展情況,對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的業務類型進行調整,必要時可允許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某些特定跨境融資業務不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五、納入本外幣跨境融資的各類型融資在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中按以下方法計算:
(一)外幣貿易融資: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的外幣貿易融資按20%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期限風險轉換因子統一按1計算。
(二)表外融資(或有負債):試點金融機構向客戶提供的內保外貸、因向客戶提供基于真實跨境交易和資產負債幣種及期限風險對沖管理服務需要的衍生產品而形成的對外或有負債,按20%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試點金融機構因自身幣種及期限風險對沖管理需要,參與國際金融市場交易而產生的或有負債,按50%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三)其他:其余各類跨境融資均按實際情況納入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計算。
中國人民銀行可根據宏觀金融調控需要和業務開展情況,對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中各類型融資的計算方法進行調整。
六、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的計算: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資本或凈資產*跨境融資杠桿率*宏觀審慎調節參數。
資本或凈資產:試點企業按凈資產計,試點金融機構按核心資本(即一級資本)計,以最近一期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為準。
跨境融資杠桿率:試點企業為1,試點金融機構為0.8。
宏觀審慎調節參數:1。
七、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簽約幣種、提款幣種和償還幣種須保持一致。
八、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及上限的計算均以人民幣為單位,外幣跨境融資以提款日的匯率水平按以下方式折算計入:已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含區域掛牌)交易的外幣,適用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或區域交易參考價;未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掛牌交易的貨幣,適用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人民幣參考匯率。
九、中國人民銀行建立跨境融資宏觀風險監測指標體系,在跨境融資宏觀風險指標觸及預警值時,采取逆周期調控措施,以此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
逆周期調控措施可以采用單一措施或組合措施的方式進行,也可針對單一、多個或全部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進行。總量調控措施包括調整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結構調控措施包括調整各類風險轉換因子。必要時還可根據維護國家金融穩定的需要,采取征收風險準備金等其他逆周期調控措施,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
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因風險轉換因子、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調整導致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超出上限的,原有跨境融資合約可持有到期;在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調整到上限內之前,不得辦理包括跨境融資展期在內的新的跨境融資業務。
十、試點企業跨境融資業務:試點企業按照本通知要求辦理跨境融資業務,具體細節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另行細則明確。
(一)試點企業應當在跨境融資合同簽約后但不晚于提款前三個工作日,向國家外匯管理局的資本項目信息系統辦理跨境融資情況簽約備案。為試點企業辦理跨境融資業務的結算銀行應向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報送試點企業的融資信息、賬戶信息、人民幣跨境收支信息等。所有跨境融資業務材料留存結算備查,保留期限至該筆跨境融資業務結束后5年。
(二)試點企業辦理跨境融資簽約備案后以及試點金融機構自行辦理跨境融資信息報送后,可以根據提款、還款安排為借款主體辦理相關的資金結算,并將相關結算信息按規定報送至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相關系統,完成跨境融資信息的更新。
試點企業應每年及時更新跨境融資以及權益相關的信息(包括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和自身凈資產等)。如經審計的凈資產,融資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等發生變化的,試點企業應及時辦理備案變更。
(三)開展跨境融資涉及的資金往來,試點企業可采用一般本外幣賬戶辦理,也可采用自由貿易賬戶辦理。
(四)試點企業融入外匯資金如有實際需要,可結匯使用。試點企業融入資金的使用應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用于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并符合國家和自貿區的產業宏觀調控方向。
十一、試點金融機構跨境融資業務:試點期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對試點金融機構跨境融資業務實行統一管理,試點金融機構以法人為單位集中向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報送相關材料。試點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融資業務前,應根據本通知要求,結合自身情況制定本外幣跨境融資業務的操作規程和內控制度,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備案后實施。
(一)試點金融機構首次辦理跨境融資業務前,應按照本通知的跨境融資杠桿率和宏觀審慎調節參數,以及本機構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核心資本(即一級資本)數據,計算本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和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上限,并將計算的詳細過程報送中國人民銀行總行。
試點金融機構辦理跨境融資業務,應在本機構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處于上限以內的情況下進行。如跨境融資風險加權余額低于上限額,則試點金融機構可自行與境外機構簽訂融資合同。
(二)試點金融機構可根據《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03〕第5號)等管理制度開立本外幣賬戶,辦理跨境融資涉及的資金收付。
(三)試點金融機構應在跨境融資合同簽約后執行前,向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報送核心資本金額、跨境融資合同信息,并在提款后按規定報送本外幣跨境收入信息,支付利息和償還本金后報送本外幣跨境支出信息。如經審計的核心資本,融資合同中涉及的境外債權人、借款期限、金額、利率等發生變化的,試點金融機構應在系統中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試點金融機構應于每月初5個工作日內將上月本機構本外幣跨境融資發生情況、余額變動等統計信息報告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所有跨境融資業務材料留存備查,保留期限至該筆跨境融資業務結束后5年。
(四)試點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可用于補充資本金,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并符合國家產業宏觀調控方向。經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試點金融機構融入外匯資金可結匯使用。
(五)試點金融機構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分支機構按本通知納入其總行統一管理,不再適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分賬核算業務跨境融資與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銀總部發〔2017〕8號文印發)。
十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按照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對試點金融機構和試點企業開展跨境融資情況進行非現場核查和現場檢查,試點金融機構和試點企業應配合。
發現未及時報送和變更跨境融資信息的,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在查實后對涉及的試點金融機構或試點企業通報批評,限期整改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進行查處。
發現超規模上限開展跨境融資的,或融入資金使用與國家、自貿區的產業宏觀調控方向不符的,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可責令其立即糾正,并可根據實際情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對借款主體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可暫停其跨境融資業務。中國人民銀行將試點金融機構的跨境融資行為納入宏觀審慎評估體系(MPA)考核,對情節嚴重的,中國人民銀行還可視情況向其征收定向風險準備金。
對于辦理超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將責令整改;對于多次發生辦理超限跨境融資結算的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將暫停其跨境融資結算業務。
十三、對試點企業和試點金融機構,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試點企業改為事前簽約備案,試點金融機構改為事后備案,原有管理模式下的跨境融資未到期余額納入本通知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各自貿區、試驗區實行的本幣、外幣境外融資等區域性跨境融資創新試點,1年過渡期后統一按本通知模式管理。
試點企業中的外商投資企業、試點金融機構中的外資銀行可在現行跨境融資管理模式和本通知模式下任選一種模式適用,并向管理部門備案。一經選定,原則上不再更改。如確有合理理由需要更改的,須向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十四、本通知自2017年1月25日起施行。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此前有關規定與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為準。
試點金融機構名單
主要目的為反洗錢
金融服務體系作為綜試區平臺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促進貿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發揮著非常重要的支撐作用,是促使跨境電商平臺的建設的重要的力量。作為金融服務體系之一的互聯網金融,與電子商務結合,激勵了大眾創業,推動了電商企業的發展,成為對外貿易增長的新動力。對互聯網金融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建設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跨境電子商務概述
(一)跨境電子商務的定義
狹義的跨境電子商務是指跨境零售,是不通關境交易的主體,利用互聯網促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用小包、快件等形式把商品利用跨境物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交易過程。廣義的跨境電子商務擴展成了國際貿易電商,是指數字化、電子化、網絡化的國際貿易商務,屬于電子商務在進出口貿易中的一系列應用。
(二)跨境電子商務的分類
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方向,主要包括進口跨境電子商務和出口跨境電子商務。進口跨境電子商務代表性的有跨境通、洋碼頭、網易考拉海購;出口跨境電子商務有代表性的是敦煌網、蘭亭集勢、阿里速賣通、中國制造網等。
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主體,主要包括:企業對企業(B2B)、企業對消費者(B2C)、消費者對消費者(C2C)的貿易模式。以出口的跨境電子商務為例,B2B指的是境內外貿易的主體都是企業;B2C指的是企業直接把商品銷售給國外的消費者,以個人消費品為主;C2C指的是在第三方的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店鋪,利用平臺以在線零售的形式把商品銷售到國外的企業以及全球的終端消費者。
根據清關的模式,包括快件清關、集貨清關和備貨清關。以進口的跨境電子商務為例,快件清關指的是訂單被確認以后,國外的供應商利用跨境物流把商品從境外直接郵寄到消費者手中;集貨清關是指先有訂單,然后再發貨,商家依據訂單統一把商品打包,通過跨境物流送到國內的保稅倉庫中,通過電商企業辦理海關手續然后委托國內的快遞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備貨清關指的是先備貨,然后再有訂單,等消費者下單以后,電商企業再辦理相關海關手續,委托國內的快遞把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
二、互聯網金融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研究
(一)互聯網金融推動交易及支付的創新
電子商務、網絡銀行、第三方支付共同作為電商互聯網經濟穩定的基礎,其專業化的分工提高了交易便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互聯網金融其實還屬于金融,它和傳統的商業銀行屬于一種競合的關系。現在各商業銀行都紛紛搭建自營的電商平臺和互聯網金融平臺。資金支付是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銀行體系的網絡銀行和體系之外的第三方支付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目前,銀行體系外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承擔著電子商務資金渠道,并提供出很多靈活的產品,推動了金融業務的創新。銀行體系內的網絡銀行變成電子商務的資金托管方,第三方支付企業負責監督電子商務的資金,二者相互合作使電子商務的資金安全性得到保障。
(二)互聯網金融拓寬了電商融資渠道
電商平臺是一個閉環,包括供貨―銷售―融資―結算,這個閉環把貿易的上下游企業,尤其是供應商緊緊的包圍在內,為供應鏈的融資創造了很好的線上環境。電商平臺的線上供應鏈金融,屬于一個“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三者合一的清算綜合、信息處理的平臺,給供應鏈中各個環節的企業提供賬務管理、現金支付、資金清算、供應鏈信息的綜合處理等全方位服務的金融服務。“三流合一”的數據是線上的供應鏈進行融資的核心,把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模式和業務模式相應的改變,使融資更加平臺化,放貸的速度更加快速,金融的風險更加具有可控性。
三、需關注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進程中的問題
(一)沉淀資金存在信用風險
目前跨境電子商務大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臺,采用延遲凈額結算方式,第三方支付平臺使用者的資金會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停留一段時間,從而產生沉淀資金。隨著在途資金的規模不斷擴大,第三方支付平臺本身信用風險指數也隨之增加。第三方支付平臺為網上交易雙方提供擔保,而第三方支付機構自身缺乏擔保,如果沉淀資金缺乏有效的流動性管理,則可能引發支付風險。鑒于此,應從嚴管理客戶備付金的存放和使用,客戶備付金必須全額繳存至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專用存款賬戶,并計提風險準備金。同時還可將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沉淀資金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給第三方支付服務使用者,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二)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監管風險
相比于一般的進出口貿易方式,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的真實性、支付資金的合法性更加難以把握,這主要因為一方面經常項下跨境交易的電子化以及部分交易產品具有虛擬特性;另一方面由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方辦理購匯、結匯業務,銀行對境內外交易雙方的情況并不了解,無法直接進行相關審核。這為資金從資本項目混入經常項目辦理網上跨境收支提供了機會,也為異常資金流出入提供了可能渠道。為此,銀行應切實落實展業三項原則,加強對電商進行實地調查,并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和物流憑證上的繳費金額判斷電商收結匯的合理性。監管部門則要加強對網上跨境交易業務數據的監測、分析和排查,對違規經營行為進行嚴肅處理。
四、結束語
跨境電子商務已經從無序到有序,從簡單到規模化、從單一到多元化,對進出口貿易的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影響。互聯網金融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建立多方合作聯盟。各職能部門應積極引導和規范金融機構、物流企業、電商服務企業、跨境電商企業、第三方支付平臺等的多方合作,構建順應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需求的數據平臺,共享客戶資源,全力加強線上線下的互動,同時做好包括資金在內的各種風險防控。
參考文獻:
[1]孟嘉.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策略研究[J].中國商貿,2015,(1):72-74
中圖分類號:F832.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5-000-02
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尤其是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以美元為主導地位的國際貨幣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性、不對稱性和不公平性等本質缺陷后,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民幣國際化也被提上金融改革的議事日程。而作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重要一環,人民幣跨境業務近年來的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自2009年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以來,先后有174個國家與我國發生跨境人民幣收付,大幅躍升到2015年的7.32億。經常項下貿易結算政策日趨完善、結算量保持快速增長。本文主要通過分析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影響因素,來研究如何更好地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對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良好有序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1.金融性因素
金融性因素主要從貨幣本身的特性、金融市場是否成熟兩個角度出發。通過第一張國內外相關研究概述的分析可以得出:一般來說國際貨幣具有比較穩定的匯率和較低通貨膨脹率;同時貨幣的使用具有網絡外部性和慣性效應,使用規模越大,成本越低,人們越傾向于一直使用該貨幣作為國際貨幣。目前來講,依然是以美元、歐元為主的國際貨幣體系,從這個角度來看,人民幣跨境業務作為后來者存在劣勢。金融市場的完善程度特比別是離岸人民幣市場決定了使用人民幣充當國際貨幣是否便利、有沒有暢通的人民幣回流通道和投資渠道。金融市場越發達,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吸引力越大。
2.貿易性因素
貿易性因素主要包括貿易規模、貿易商品結構等。西方學者研究發現一國的對外貿易規模、市場份額余越大,該國貨幣越有可能充當國際貨幣。在貿易商品方面,差異性越大、替代性越低的商品出口國家掌握更大的結算貨幣選擇權。我國近年來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這對于推廣跨境人民幣業務是一個優勢。但同時,我國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占很大一部分,在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貿易時,在結算貨幣選擇方面處于劣勢。
3.經濟性因素
一國貨幣如果想要發揮國際貨幣的職能,必須要有強勁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西方學者研究發現,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多是采用發達國家的貨幣進行結算。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總量迅猛增加,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這對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1.變量的選取與模型設定
這里分析的是影響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因素,選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額作為被解釋變量。根據第一部分理論分析的研究,同時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以及建模的可行性,這里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選取解釋變量:
國家經濟實力指標選取國民生產總值(GDP)進行衡量。幣值穩定性的因素從匯率和通貨膨脹率這兩個角度選取。選取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作為匯率的衡量指標。實際有效匯率是剔除通貨膨脹影響后,一國貨幣與所有貿易伙伴國貨幣雙邊名義利率的加權平均數,滿足以上兩點要求。通貨膨脹率這里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衡量。
貿易因素主要從貿易規模和貿易結構兩方面選取變量。我國的貿易規模用進出口貿易額來度量。這里選取附加值較高、產品異質性較大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額在我國總出口額的比例作為衡量貿易結構的指標。
離岸人民幣市場發達程度對跨境人民幣業務有著重要影響,考慮到香港是規模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且統計數據比較完整,選取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作為衡量離岸人民幣市場規模的指標。
基于上面的分析,設定回歸模型如下:
其中CBRE為人民幣跨境結算額,GDP為國民生產總值,HTEX為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與總出口額的比值,INEX為進出口總額,REER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CPI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HKR為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為了消除異方差的影響同時考慮到經濟意義,這里對兩邊的變量進行對數化處理。本文使用Eviews7進行數據處理。
2.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選取2009年7月至2014年12月的月度數據。由于中國人民銀行沒有公布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的跨境人民幣結算額月度數據,這一時間段的數據采用香港金管局公布的香港跨境人民幣結算額代替。因為在在跨境人民幣業務開展的初期,80%以上的業務都是通過香港完成的,所以這一替代具有合理性。國民生產總值(GDP)、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來自國家統計局。貿易相關數據來自海關總署。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REER)數據來自于國際清算銀行(BIS)。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HKR)數據來自香港金管局。
3.模型的檢驗
因為實踐中的經濟和金融數據大多是非平穩的時間序列,如果直接用非平穩時間序列進行回歸分析可能造成“偽回歸”,因此需要對變量進行性平穩性檢驗。對序列進行一階差分后,7個變量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均拒絕原假設,接受不存在單位根的結論,序列式平穩的。因此7個序列式是一階單整的,可以進行協整檢驗。
Engle和Granger(1987)提出了協整理論與方法,為非平穩序列建模提供了一種新的途徑。一些非平穩的經濟變量的線性組合有可能是平穩的,這些平穩的線性組合可以用來解釋變量之間的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用OLS方法對回歸方程(1)進行估計,結果如下:
檢驗結果顯示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為平穩序列,變量之間存在協整關系。由此說明被解釋變量跨境人民幣結算額與解釋變量國民生產總值、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與總出口額的比值、進出口總額、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模型的設定是合理的。
4.誤差修正模型
協整關系說明的是變量之間長期的均衡關系,而短期內的關系則可以通過建立誤差修正模型(ECM)來檢驗。最常用的誤差修正模型估計方法是Engle和Granger(1981)提出的兩步法。第一步是對模型進行OLS估計,得到殘差序列項,并檢驗其是否平穩,如平穩進行第二步,將殘差序列作為解釋變量引入模型,再進行OLS估計。
第一步在協整回歸式已經完成,這里進行第二步,令=即將式(2)的殘差序列作為誤差修正項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OLS回歸結果如下,
lnCBRE=-0.096622-0.299843+11.63169lnGDP+0.97839lnHTEX+1.273763lnINEX+2.859272lnREER-17.89851lnCPI+3.53377lnHKR (3)
在誤差修正模型中,短期內被解釋變量的變動由兩部分決定,一是較穩定的長期趨勢,二是短期波動。誤差修正項 的系數大小反映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上一期偏離越大,本期修正量越大,從系數估計值(-0.299843)來看,當短期波動偏離長期均衡時,系統將以(-0.299843)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到均衡狀態。
5.實證結果分析
長期中,變量間存在協整關系,由回歸結果可得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占比擴大、進出口總額的增長以及人民幣升值對跨境人民幣結算具有促進作用;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提高則對跨境人民幣結算額的增長有抑制作用;變量香港人民幣存款余額的系數為正,說明了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能夠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從短期情況來看,跨境人民幣結算額不僅取決于國民生產總值等解釋變量的變動,還受到上期跨境人民幣結算額對長期均衡水平的偏離的影響,誤差修正項的系數-0.299843體現了對偏離的修正。
三、政策建議
1.加快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建設
由實證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對于跨境人民幣業務具有積極促進作用。目前為止人民幣最大的離岸市場在香港,在擴大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規模的同時應該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逐步建立離岸人民幣市場。當前當局對人民幣離岸產品的管制還比較嚴格,但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化,相關制度可以適當放寬,更好的構建人民人民幣回流機制,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
2.推進人民幣匯率和利率制度改革
人民幣幣值的穩定性是影響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重要因素。從匯率角度來看,在資本項目開放程度有限的現狀下,應穩步推進人民幣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正確引導跨境資金流動,減少國際熱錢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從利率角度來看,雖然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存貸款利率限制依然較大,這不利于人民幣跨境流動,因此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對促進人民幣國際化依然有重要意義。
3.升級我國對外貿易結構
通過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出,我國產品只有具有差異性才能貿易中占據優勢,使得外貿企業在跨境結貿易算貨幣選擇權上占據主導地位。目前我國出口產品中,初級產品仍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這就要求我國的外貿企業要樹立差異化戰略,加大技術投入,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進而改變我國的對外貿易結構,促進跨境人民幣業務的發展和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Grassman S. Currency distribution and forward cover in foreign trade : Sweden revisited, 1973[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76, (76):215-221.
[2]Krugman P. Vehicle Currencies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 Banking, 1980, 12(3):513-526.
[3]Bacchetta P, Wincoop E V. A Theory of the Currency Denomin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2002, 67(2):295C319.
[4]馮毅.商業銀行跨境人民幣結算及其創新策略[J].改革,2011,(8):106-111.
[5]余永定.再論人民幣國際化[J].國際經濟評論,2011,(5):7-13.
[6]王宇.春風化雨:人民幣跨境結算五周年[J].中國經濟報告,2014,(11).
[7]潘成夫.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突破、影響與前景[J].金融與經濟,2009,(8):4-6.DOI:10.3969/j.issn.1006-169X.2009.08.002.
對于企業來說,跨境人民幣業務能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解決資金占壓,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升企業在對外貿易中的競爭力。尤其是在當前復雜的經濟金融環境中,企業要逆勢而上,脫穎而出,還需要提供綜合服務的專業銀行來助自己一臂之力。
中信銀行成立于1987年,是中國最早參與外匯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近年來,中信銀行進一步向國際化銀行道路邁進,2006年和BBVA銀行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在2009年5月,收購了中信集團的海外金融平臺中信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并將其旗下的中信嘉華銀行正式更名為中信銀行國際,成功搭建了國際化的戰略平臺。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發展概況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使得美元出現流動緊縮及貶值壓力。美元是全球貿易中第三方結算的最主要貨幣,因而導致了全球貿易由于美元緊縮而急劇萎縮。在此國際經濟背景下,我國開始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2009年4月8日,國務院決定在上海等4個城市先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境外地域范圍暫定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2009年7月2日,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對外公布。
2011年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等聯合《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地區的通知》,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幣的流通性問題。中國經濟強勁穩定的增長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的跨境流通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從整個國際經濟貿易上來看,人民幣的國際流通性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港澳臺是跨境流通人民幣數量最大的地區,因此以香港為例分析人民幣流通性。在香港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前提是人民幣在港具有良好的流通性。然而,在港人民幣的供給不足成為人民幣流通的桎梏。按照相關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的統計,以粵港地區為例,2008年粵港貿易額約為17,007億人民幣,如不考慮開展人民幣跨境結算后兩地的貿易增量,并假設兩地貿易結算中僅10%使用人民幣結算,那么僅貿易結算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就達1,700億人民幣左右。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4月底,相關人民幣存款余額僅為530.2億元。可見,人民幣存款無法匹配巨大的貿易結算規模,這存在極大的局限性。
(二)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有限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最大障礙之一。國內貿易商絕大多數愿意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但是我們在貿易談判中的競爭力不足,國內企業與境外對手相比普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主要作為商品出口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占優勢地位的自然是境外進口商。事實上,即便是我國進口商品,談判的優勢地位也經常在境外。然而,境外進口商在貿易結算貨幣使用上,大多傾向于用美元或進口國貨幣結算,對人民幣的流通性和穩定性仍存在疑慮,某些國家如韓國、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等國通常缺少美元儲備。其政府也希望本國出口商收到美元。因此,境外交易對手不愿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主要障礙。
(三)國內外清算渠道問題。清算根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人民幣跨境清算的渠道有兩條:一是通過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二是通過境內商業銀行境外商業銀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目前,國內可供實現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物理渠道主要有三個:一是攜帶人民幣現鈔跨境流通;二是依托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經由廣州、深圳城市處理中心進行清算;三是依托銀聯網絡進行跨境結算。
在國內外清算渠道方面,當人民幣像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一樣通過國際結算的主要渠道(信用證、托收、匯款)進行清算時,對于銀行的國際結算和國內清算渠道都有相應的要求。然而,我國并未形成一個成熟的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當前的人民幣跨境清算安排僅供滿足小額貨幣兌換和消費性跨境支付的需要,金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過低,難以與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人民幣計算。清算渠道的狹窄制約了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四)外匯管理方面的問題。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加大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是以外匯的跨境收支為條件來設計的,許多監管工作是基于企業收支外匯并發生結售匯來開展的。我國現行的進出口核銷制度是以企業出口貿易必須收到外匯、進口貿易必須支付外匯而設計的。人民幣用于跨境貿易結算后,將會出現出口收匯是人民幣、進口付匯也是人民幣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使當前的進出口核銷制度出現操作性困難。如何界定資金來源是否來自境外,與進出口核銷相關的出口退稅依據等成為重要問題。
三、完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幾點對策
(一)增加用于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要解決人民幣的流通性不足問題,就必須增加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目前我國境外人民幣供應的主要方式是貨幣互換。從2008年底以來,我國相繼與印尼、俄羅斯、馬來西亞、巴西、香港、阿根廷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深入發展,這些資金遠遠不能滿足結算規模的需求。因此,必須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的規模,由近及遠的推進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
在貨幣互換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其他辦法來增加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供應量。如允許境外銀行為我國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允許境外合格機構在我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逐步放松人民幣與港元的兌換限制,等等。
(二)提高貿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要提高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就需提高人民幣的可兌換程度,這就要求有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為之提供完善的服務。我國目前缺乏成熟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成熟的人民幣遠期匯率市場以及對外國投資者開放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市場。只有建立了成熟的金融市場才能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穩定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與此同時,擴大人民幣計價結算范圍,活躍跨境貿易,利用貨幣互換提供的流動性來吸引跨境貿易對手選擇人民幣結算。對大宗原材料進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給予優惠政策。簡化相關手續,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業使用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
(三)完善國內清算體系。第一,調整我國商業現行的國際結算系統,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本幣結算行方式。我國商業銀行的系統按本外幣分為兩大系統,國際結算屬于國際業務系統,不能做本幣業務。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需要對現行的系統進行調整以便適應業務開展需要。還可以鼓勵與境外銀行建立關系,為人民幣提供存放、結算服務機制和渠道,引導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參與國際貿易;第二,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盡早將上海建成人民幣清算和交易中心。這將為境外擁有人民幣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多資本項目下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投資工具,從而強有力地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開展。
(四)加強監管調控與統計監測。從宏觀管理層面看,應調整監管的著力點,將長期以來以外匯以及外匯收支作為監管內容的管理框架轉變為以跨境資金流動為監管內容的管理框架。從制度安排及監管設計上,將人民幣的跨境流動以及境外資產負債納入監管監測體系并作為重要的監管內容。與此同時,要研究如何與此相適應,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資本市場,加強對進入國內市場的各類主體的監管,而非當前單純地對外匯資金的監管。隨著國內金融體系逐漸完備,人民幣結算必然有一個好的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1]李東榮.人民幣跨境計價結算:問題與思路[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中圖分類號:F8326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283(2016)06-0108-04
一、青島市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開展情況
(一)發展概況
2010年6月山東省作為我國第二批試點地區正式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同期青島市開始辦理該項業務。啟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以來,青島市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截至2015年6月末,有3000多家企業參與該項業務,涉及境外國家和地區一百多個,累計業務量達462508億元,結算金額占全市國際收支結算金額的15%,占山東省總業務量的1/3,在第二批試點的四個計劃單列市中列第一位。涉及的業務品種廣泛,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資本項下的直接投資、貿易融資、對外負債和對外擔保等各種國際經濟交易。全市38家具備國際結算資格的銀行機構均具備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資格,提供該服務的支行級銀行機構達二百多家,遍及全市六區四市。目前,人民幣已成為青島市對外貿易和投資的第二大結算貨幣,跨境人民幣業務進入穩健可持續發展階段(見表1)。
(二)對企業調研情況
筆者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對青島市近百家外經貿企業進行調研,了解企業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情況。期間共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回收85份,其中有效問卷78份。在調研企業中近九成為民營企業,主要從事一般貿易出口,境外客戶涉及美國、歐洲、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見表2)。
在所調研企業中僅有3家表示不愿采用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其他75家企業均愿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人民幣結算,并且有14家已參與了該項業務,占調研企業的18%。與全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進口遠大于出口的情況不同,在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的14家企業中,有一半是出口結算為主,主要是人民幣接受程度較高的東盟、西亞、香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見表3)。國際貿易傳統習慣、對政策不了解以及外商接受程度不高成為制約大多數企業運用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主要因素。
(三)業務特點
1業務量增長迅猛,占跨境收支的比重不斷提高
青島市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逐年增加,呈現跨越式發展,結算量占全市同期國際收支比重由不到5%上升至2015年上半年的15%。涉及企業數由最初的46家,發展到目前的三千多家,反映出跨境人民幣結算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得到境內外企業的認可。
2業務類型不斷豐富,涉外地區不斷擴大
青島市辦理的跨境人民幣結算涉及國際收支下多個項目,覆蓋所有經常項目和跨境投融資等部分資本項目共40余小項,業務類型既包含傳統的國際結算方式如匯款、信用證、保函等,也涉及其他貿易融資領域的多個產品,境外涉及的國家和地區遍布世界各地,達一百多個。
3進口和轉口貿易結算量占比重較大
現階段,青島對外經濟貿易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主要分為三個方面:貨物貿易結算、服務貿易及其他非貿易結算和資本賬戶投融資結算。從發展情況來看,貨物貿易結算占比位居各類業務的首位,包含轉口貿易在內的跨境服務貿易及其他項目位居第二,資本項目結算相對較低。
在貨物貿易結算中,進口明顯大于出口。2012年9月前,青島市累計辦理貨物貿易人民幣進口業務1386筆,金額60262億元,出口業務1338筆,金額561億元,進口為出口的十倍多。2013年,貨物貿易人民幣出口結算金額9442億元,進口結算金額51313億元,收付比為1:54。2014年1―7月,出口12033億元,進口53374億元,收付比為1:24。以人民幣進口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鐵礦石、原油、燃料油等大宗商品,至2014年一季度達530億元,占進口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總金額的40%,占該類商品全部進口金額的54%。
在業務量第二位的跨境服務貿易及其他項目中,絕大部分交易來自于轉口貿易,以2013年為例,該年度跨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結算金額為59334億元,其中轉口貿易為5577億元,占比達94%。
4涉外地區和參與企業相對集中
從境外結算區域來看,主要集中在香港、新加坡、伊朗、韓國、委內瑞拉、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新興市場需求顯現。以2013年前10個月為例,與青島發生跨境人民幣業務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共計96個,其中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占比合計7809%。從參與企業來看,少數企業結算量占比較大。據統計,2013年1―10月,青島市共計1090家企業開展了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業務占比超過1%的企業共計29家,業務金額合計61336億元,占全部業務量的6231%,另外1061家企業業務量占比僅為1/3。
5跨境人民幣創新產品多樣,信用證結算占比較大
跨境人民幣業務包括進出口貨物貿易項下的電匯、即(遠)期信用證、貿易融資業務、服務貿易的收付款和轉口貿易業務,投融資項下的境內外雙向投資、擔保、信貸業務等。從結算方式看,人民幣信用證結算占比較大,超過50%,尤其是基于人民幣信用證的融資產品被廣泛應用。
二、青島市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運行效果和存在問題
(一)運行效果
1.跨境人民幣結算為青島市外經貿企業帶來切實效益
(1)規避匯率風險,減少匯兌成本
使用跨境人民幣結算后,由于企業在國內生產經營中所使用的貨幣與簽訂合同、對外收付的貨幣都是人民幣,這就便于企業比較精確地核算交易成本和收入,避免了貨幣錯配的匯率風險。此外,還節省了貨幣兌換的手續費用。
(2)便利資金融通,降低財務費用
使用人民幣結算后,企業不再需要采用各種避險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因此可以相應降低此類交易的費用支出。另一方面,企業可以通過人民幣海外代付、人民幣信用證貸款等創新業務,獲得更為便利、便宜的融資,改善財務狀況。據測算綜合考慮匯兌成本、人民幣升值、境外融資成本等因素,采用人民幣結算相比外幣平均可為企業節省約2%的財務費用,據此推算,跨境人民幣結算已累計為青島市參與企業節約成本超過90億元。
(3)簡化業務流程,促進貿易便利化
由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不納入外匯核銷管理,享受出口退(免)稅政策,在某些手續上比外幣結算更加簡便,這些都極大地簡化了國際貿易的業務流程,加速了企業的資金周轉和使用效率,使貿易過程更加便利。
2.跨境人民幣業務為商業銀行帶來發展機遇
跨境人民幣業務的開展不僅有利于商業銀行國際業務的創新和多元化,有利于其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還有利于銀行改進對客戶的服務能力,進一步促進銀行的國際化經營。
綜上所述,青島市實行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試點以來,參與企業和商業銀行從中獲得了切實的效益和便利,達到了銀企雙贏的效果。不僅有海爾、海信等大型涉外企業迅速參與其中,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也對該業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逐漸開始嘗試。跨境人民幣結算已逐漸成為青島市企業跨境貿易與投融資的一個有力工具,為青島市的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外向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提供有效的支持。
(二)存在的問題
1結構性失衡
一是進出口收付比失衡。2013―2014年7月青島市跨境貨物貿易人民幣結算進口支出均明顯大于出口收入(見圖1)。這一方面源于在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境外企業在出口中更傾向于使用人民幣收款,而在進口時不愿意支付人民幣,加之境外人民幣存量有限,經營人民幣兌換的境外銀行較少,境外企業較難兌換到人民幣或者兌換成本較高。另一方面則源于我國貿易公司在進口業務中的談判主動權相對更強,并且在試點之初從事進口貿易的企業不受限于試點企業名單,人民幣結算可以省去兌換費用,因此更有利于進口時采用人民幣結算。此外,也不排除部分企業與境外關聯企業進行運作,在境內外存在利差和匯差的情況下,利用跨境人民幣業務輸出資金套取收益。二是境外區域不平衡。目前青島跨境人民幣結算中70%以上針對香港和新加坡,原因在于這兩個地區是離岸人民幣市場最發達的地區。但是與這兩個地區的貿易多為轉口貿易,也就是說并非是貨物的最終來源或去向,許多人民幣結算是在離岸市場又兌換成美元之后再進行支付。因此并不能完全代表主要貿易伙伴對人民幣結算的認可。三是參與企業不平衡。目前青島參與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企業占全市涉外企業的比例為20%左右,且多為國有大中型企業或集團公司。在29家業務規模較大企業中,位居青島市進出口百強企業的不足10家,這說明近90%的青島市進出口百強企業尚未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或業務規模較小,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
2貨幣選擇權較弱,對方企業對人民幣接受程度不高
調查顯示,絕大多數調研企業樂于接受跨境貿易以人民幣結算,但偏弱的貿
易地位使得結算幣種選擇權一般掌控在境外客戶手中。為了達成交易,我方在結算幣種上一般需要遷就對方的選擇,或者遵從國際貿易習慣。而偏弱的貿易地位又主要受貿易結構的影響,目前,大宗商品、能源類產品以及涉及高科技核心技術的產品在青島市進口中占較大比例,而這類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很小,國外出口方在產品定價和結算貨幣的選擇上更占優勢;而在青島市的出口產品中,勞動密集型的輕工產品所占比重較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低,且產品缺乏差異化,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出口地理方向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美國、歐洲等市場,而這些市場的客商由于其本幣比較強勢,一般不接受以人民幣計價結算。
3金融服務支持不到位
一方面,由于人民幣的可兌換性受到限制,中資商業銀行在國外的分支機構有限,清算網絡不完善,導致國外客戶在兌換人民幣時成本較高,也很難獲得人民幣資金融通。另一方面,在目前的金融環境下,資金實力較弱、業務量較小的中小外經貿企業要從銀行獲得資金融通和專業服務還存在較高的門檻限制,跨境人民幣業務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4 普遍面臨宏觀約束
美元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國際結算貨幣,無論在國際貿易還是國際金融領域,都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操作模式和結算渠道。國際貿易交易雙方已經習慣于采用美元這一便利的結算幣種,且傳統上國際大宗商品交易一般也都采用美元結算。而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高,尚未實現全面可自由兌換,境外存量和投資渠道有限,因此,在中短期內很難改變以美元為主要結算幣種的交易習慣。
三、青島市有效利用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路徑選擇和對策措施
在市場經濟中,采用何種幣種結算應由交易主體自主決定,因此,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也應由市場起主導作用。但由于目前企業對該項業務的認同度還不高,配套建設仍然不完善,因此,行政推動仍有必要。政府要明確職責,采取具體措施,正確引導跨境人民幣結算合理有序開展。
(一)加快提升對外貿易競爭力
首先,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一般貿易出口的國際競爭力,推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提高傳統優勢出口產品競爭力、拓展增長空間,在此基礎上,提高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培育差異化競爭優勢,從而增強在出口貿易中的定價權和貨幣選擇權。其次,推動服務貿易快速發展。重點扶持電子商務、會展、服務外包等行業,同時加快發展為制造業服務的金融、物流等生產業,并在服務貿易中鼓勵使用人民幣結算。第三,促進外貿主體和出口地域多元化。減少對傳統外商投資企業和少數地區市場的過度依賴。
(二)深入推進國際貿易中心城市和區域金融中心建設
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的建設將推動青島市向現代國際貿易轉變,從而對跨境人民幣結算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應積極抓住中韓自貿區、中澳自貿區建立的有利時機,有重點的在人民幣流通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培育客戶群,積極開拓相互間的金融合作,促進雙邊跨境人民幣結算。
區域金融中心的建設則將使青島市吸引更多的人才和金融機構,引入良性競爭,提高金融服務質量,發揮資源配置功能,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為跨境人民幣結算營造更加有利的金融環境。
上海自貿區、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蘇州工業園區和天津生態城等試點區域正在不斷嘗試各種跨境人民幣創新業務。青島市應結合自身特點,積極參與自貿區和金融實驗區的申報與建設,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積極申請人民幣創新業務,有效服務于青島市涉外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三)充分發揮地緣優勢
青島市毗鄰日韓,區位優勢明顯,是我國最早與日韓開展交流與合作的城市,經貿往來密切,在進出口、服務、投融資等領域均有著很強的互補性,發展潛力巨大,與這些地區采用人民幣結算擁有諸多優勢。日本和韓國分別是青島的第二和第三大貿易伙伴,在外資來源地中,分列第三和第一位。青島與日韓企業在產業合作和交流方面積累的豐富經驗,為開展人民幣結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11年7月,青島市韓元掛牌交易試點啟動,實現人民幣對韓元匯率掛牌和直接兌換,2015年7月人民銀行同意青島市試點開展韓國銀行機構對青島財富管理改革試驗區內企業發放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青島市成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允許境內企業從韓國銀行機構借入人民幣資金的試點城市。中韓資金的雙向流動將為進一步推進跨境人民幣結算打開無限的空間。
(四)政府部門之間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和協同管理機制
政府、銀行、商務、海關、稅務等相關部門間應建立信息共享和協同管理機制,建立政府、銀行和企業互通交流的網絡平臺,共同推進相關政策和配套金融服務的完善,不斷提高結算效率,及時解決企業在辦理業務中遇到的問題,逐步消除制約跨境人民幣資金流動的政策。
為滿足銀行和企業的跨境人民幣業務對接需求,2013年8月,由青島市金融辦、市電政信息辦和青島人民銀行共同組織建設的“青島市跨境人民幣業務綜合服務系統”(以下簡稱“跨境融”系統)上線試運行,成為全國首個通過互聯網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信息、政策咨詢、業務申請、審核程序的綜合服務平臺。 “跨境融”的推出無疑是青島市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的一大創新,下一步還需繼續提高企業對其認知度和使用效率。
(五)強化重點引導,發揮示范帶動效應
由于在未來一段時間,國有大中型企業仍將是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主力軍,因此通過對重點企業和重點項目的引導,以點帶面,發揮示范效應,仍是政府促進跨境人民幣結算的主要策略。通過建立重點企業、重點項目聯系服務和監測制度,對重點業務進行跟蹤服務,及時進行政策輔導,從而發揮政策傳導和業務推進的雙重作用。
(六)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
一是相關部門應加強對中小企業的政策和業務輔導,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二是政府應在擔保、保險等方面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便利。三是政府在銀行和企業間搭建橋梁,將諸多小企業的人民幣結算需求集合起來,通過“團購”的模式與銀行展開合作,實現降低成本的目的。
四、結語
青島市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涉外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未來發展存在巨大潛力。但同時也應看到,目前參與該業務的青島企業仍然有限,多數涉外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仍面臨眾多因素制約;進出口失衡、地區結構失衡暗示跨境套利現象的存在。因此,作為政府不能一味追求跨境人民幣結算的規模,更應重視其質量,并警惕潛在的風險。從長期來看,正如中國整體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根本基礎一樣,提高貿易競爭力,增強定價權才是企業生存的根本,是否運用人民幣結算,企業應結合各種因素,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原則進行市場選擇。
[參考文獻]
[1] 王盛恩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與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探討[J]發展研究,2010(7).
[2] 楊育智 廣東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
[3] 中國人民銀行課題組,陳之為人民幣跨境結算與廣東經濟發展[J]廣東經濟,2011(1).
一、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發展概況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使得美元出現流動緊縮及貶值壓力。美元是全球貿易中第三方結算的最主要貨幣,因而導致了全球貿易由于美元緊縮而急劇萎縮。在此國際經濟背景下,我國開始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
2009年4月8日,國務院決定在上海等4個城市先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境外地域范圍暫定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2009年7月2日,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制定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正式對外公布。
2011年8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商務部等聯合《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地區的通知》,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存在的問題
(一)人民幣的流通性問題。中國經濟強勁穩定的增長和經濟實力的增強使得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的跨境流通規模和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從整個國際經濟貿易上來看,人民幣的國際流通性仍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港澳臺是跨境流通人民幣數量最大的地區,因此以香港為例分析人民幣流通性。在香港推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前提是人民幣在港具有良好的流通性。然而,在港人民幣的供給不足成為人民幣流通的桎梏。按照相關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的統計,以粵港地區為例,2008年粵港貿易額約為17,007億人民幣,如不考慮開展人民幣跨境結算后兩地的貿易增量,并假設兩地貿易結算中僅10%使用人民幣結算,那么僅貿易結算方面對人民幣的需求就達1,700億人民幣左右。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4月底,相關人民幣存款余額僅為530.2億元。可見,人民幣存款無法匹配巨大的貿易結算規模,這存在極大的局限性。
(二)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有限是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最大障礙之一。國內貿易商絕大多數愿意使用人民幣進行結算,但是我們在貿易談判中的競爭力不足,國內企業與境外對手相比普遍處于相對弱勢地位,在國際貿易中中國主要作為商品出口國,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占優勢地位的自然是境外進口商。事實上,即便是我國進口商品,談判的優勢地位也經常在境外。然而,境外進口商在貿易結算貨幣使用上,大多傾向于用美元或進口國貨幣結算,對人民幣的流通性和穩定性仍存在疑慮,某些國家如韓國、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等國通常缺少美元儲備。其政府也希望本國出口商收到美元。因此,境外交易對手不愿人民幣作為貿易結算貨幣,成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主要障礙。
(三)國內外清算渠道問題。清算根據《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人民幣跨境清算的渠道有兩條:一是通過香港、澳門地區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二是通過境內商業銀行境外商業銀行進行人民幣資金跨境結算和清算。目前,國內可供實現人民幣跨境流通的物理渠道主要有三個:一是攜帶人民幣現鈔跨境流通;二是依托人民銀行支付系統經由廣州、深圳城市處理中心進行清算;三是依托銀聯網絡進行跨境結算。
在國內外清算渠道方面,當人民幣像其他可自由兌換貨幣一樣通過國際結算的主要渠道(信用證、托收、匯款)進行清算時,對于銀行的國際結算和國內清算渠道都有相應的要求。然而,我國并未形成一個成熟的人民幣國際清算中心。當前的人民幣跨境清算安排僅供滿足小額貨幣兌換和消費性跨境支付的需要,金額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過低,難以與更多國家和地區開展人民幣計算。清算渠道的狹窄制約了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
(四)外匯管理方面的問題。人民幣成為結算貨幣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將更加緊密,國際經濟形勢的波動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加大了。由于長期以來我國的外匯管理制度是以外匯的跨境收支為條件來設計的,許多監管工作是基于企業收支外匯并發生結售匯來開展的。我國現行的進出口核銷制度是以企業出口貿易必須收到外匯、進口貿易必須支付外匯而設計的。人民幣用于跨境貿易結算后,將會出現出口收匯是人民幣、進口付匯也是人民幣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使當前的進出口核銷制度出現操作性困難。如何界定資金來源是否來自境外,與進出口核銷相關的出口退稅依據等成為重要問題。
三、完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幾點對策
(一)增加用于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要解決人民幣的流通性不足問題,就必須增加貿易結算的人民幣供應量。目前我國境外人民幣供應的主要方式是貨幣互換。從2008年底以來,我國相繼與印尼、俄羅斯、馬來西亞、巴西、香港、阿根廷簽署了雙邊貨幣互換協議。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深入發展,這些資金遠遠不能滿足結算規模的需求。因此,必須擴大人民幣互換協議的規模,由近及遠的推進與其他國家的貨幣互換。
在貨幣互換的方式之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其他辦法來增加人民幣在貿易結算中的供應量。如允許境外銀行為我國企業提供人民幣貿易融資;允許境外合格機構在我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逐步放松人民幣與港元的兌換限制,等等。
(二)提高貿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要提高境外交易對手對人民幣的接受程度,就需提高人民幣的可兌換程度,這就要求有一個成熟的金融市場體系為之提供完善的服務。我國目前缺乏成熟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成熟的人民幣遠期匯率市場以及對外國投資者開放的人民幣金融產品市場。只有建立了成熟的金融市場才能提供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穩定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與此同時,擴大人民幣計價結算范圍,活躍跨境貿易,利用貨幣互換提供的流動性來吸引跨境貿易對手選擇人民幣結算。對大宗原材料進易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給予優惠政策。簡化相關手續,加大宣傳力度,鼓勵企業使用人民幣對外直接投資。
(三)完善國內清算體系。第一,調整我國商業現行的國際結算系統,不斷完善商業銀行本幣結算行方式。我國商業銀行的系統按本外幣分為兩大系統,國際結算屬于國際業務系統,不能做本幣業務。人民幣作為跨境結算需要對現行的系統進行調整以便適應業務開展需要。還可以鼓勵與境外銀行建立關系,為人民幣提供存放、結算服務機制和渠道,引導人民幣通過銀行體系參與國際貿易;第二,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盡早將上海建成人民幣清算和交易中心。這將為境外擁有人民幣的企業和個人提供更多資本項目下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投資工具,從而強有力地推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開展。
(四)加強監管調控與統計監測。從宏觀管理層面看,應調整監管的著力點,將長期以來以外匯以及外匯收支作為監管內容的管理框架轉變為以跨境資金流動為監管內容的管理框架。從制度安排及監管設計上,將人民幣的跨境流動以及境外資產負債納入監管監測體系并作為重要的監管內容。與此同時,要研究如何與此相適應,進一步開放國內金融資本市場,加強對進入國內市場的各類主體的監管,而非當前單純地對外匯資金的監管。隨著國內金融體系逐漸完備,人民幣結算必然有一個好的前景。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428(2011)06-0010-05
一、當前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特點
資金的大規模跨境流動是經濟全球化、金融一體化的必然結果。其作為全球經濟金融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面,在國際經濟貿易交往中充當必不可少的交易結算和媒介作用,為國際分工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跨境資金大規模的自由流動,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儲備貨幣發行國貨幣政策相對暢通的傳導機制。對大規模跨境資金流動.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引導,將會對一國的貨幣政策和資本市場帶來嚴重沖擊,弱化一國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形成資產泡沫,并危及一國的經濟和金融安全,當前跨境資金流動的特點包括:
(一)跨境資金流動規模遠超過實體經濟規模
現行國際貨幣體系下,主要國別信用貨幣直接充當世界貨幣:主要貨幣之間匯率浮動,并缺乏有效的協調機制,全球貨幣供給缺乏有效的約束。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逐漸放松及金融創新大幅提升了貨幣流通速度。各國基礎貨幣供給及貨幣乘數得到了無限擴張,形成了全球流動性規模的快速擴展,跨境資金流動的規模逐年增長。2008年全球衍生品名義值已達649.8萬億美元,約為全球GDP的1.1倍。2010年4月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已達4億美元,但其中外貿支付需求的外匯交易只占整個外匯交易量的極小部分。
(二)跨境資金流動具有高度波動性
跨境資金流動的動因錯綜復雜,但其中貨幣因素的影響日趨明顯。其具有的高度不穩定性,增加了跨境資金流動的高波動性;錯綜復雜的產品鏈及交易對手關系、高度發達的信息網絡、趨同的模型分析及信用的脆弱性等各種原因,放大了金融市場。對具體事件的反應。后危機時期,上述特征表現得更為明顯。
(三)跨境資金流動對各國經濟造成了巨大沖擊
跨境資金的自由流動,造成非儲備貨幣發行國的貨幣供給內生,貨幣政策有效性大幅降低;外部的通貨膨脹壓力無法得到有效隔絕,固定匯率制度下,國內面臨調整內部價格的壓力;浮動匯率制度下,本國匯率可能“超調”(over-shooting)。外部的通貨膨脹壓力,最終通過本幣對內價格、對外價格(匯率)的變化,影響本國部門間的資源配置。
我國作為全球經濟金融的一個新崛起力量,跨境資金流動既有上述特征,同時兼有獨特的一面。資金跨境流動,體現了資金的逐利性,其流動與政治、經濟、金融體制、產業政策等有著密切的關聯,直接決定著資金流動的方向。以下本文僅就資金流動與匯率、利率兩個因素的關系作深入的分析。
二、跨境資金流動與匯率、利率關系的實證檢驗
匯率、利率分別是貨幣的對外價格和對內價格。根據利率匯率聯合作用說,利率和匯率兩個因素是影響國際資本流動的最主要因素。套利交易(carrytrade)就是將跨境資金流動與匯率、利率維系在一起的一種投資工具。在套利交易中,投資者利用兩種貨幣利差,借低息貨幣,買高息貨幣,并通過貨幣大額買賣實現高息貨幣幣值穩定或升值,最終實現盈利的投資方式。
為研究匯率、利率與跨境資金凈流人壓力之間的關系,本文采用2003年9月至2010年12月的代客收付匯差額作為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將利差定義為3個月的人民幣回購利率與3個月的美元libor利率的差值,人民幣升值預期定義為(NDF-即期)/即期*100%(上述數據分別來自國家外匯管理局及路透.均為月份數據)進行了實證分析。
1、變量間的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根據檢驗結果,從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情況看,只有第一個檢驗在10%的水平下被拒絕,即人民幣升值預期是代客跨境收付差額的格蘭杰因。
2、單位根檢驗
在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之后,還針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對代客跨境收付差額的影響程度.進行了回歸檢驗。在進行回歸檢驗之前,首先確定各變量是否平穩,表2給出了各變量的單位根檢驗結果。
3、回歸檢驗
由表2看到,三個變量的原始值都不是平穩時間序列,但一階差分之后都是平穩序列。因此可以對一階差分之后的變量進行回歸檢驗。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檢驗結果表明人民幣升值預期的變化對代客跨境收付差額的變動有顯著影響,即對跨境資金影響較大的套利交易,可能主要通過匯率預期影響跨境資金的流動。其通過交易行為及其他信息渠道為市場確定了較為穩定的匯率預期。并可能促成預期的自我實現。進行套利交易的主體主要為投資機構如對沖基金、銀行等,其以高杠桿率進行投資交易,并采取集中行為模式,即單一投資者的投資策略會很快被其他投資者模仿。上述特點決定了套利交易對市場價格具有顯著影響力,其通過羊群效應進一步擴大影響,促進市場主體不斷地購買高息貨幣、賣出低息貨幣。加大高息貨幣的升值壓力,并可能促成市場預期的自我實現。需要強調的一點是,規模巨大的套利交易下,可能使得跨境資金流動及匯率脫離宏觀經濟基本面變動,如近期新興市場國家匯率的超調。
從深層次看,上述現象反映了開放經濟的“三元悖論”問題,即開放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完全獨立、嚴格固定匯率和資本完全流動三者不可兼顧。隨著跨境資金流動的逐漸放開,貨幣當局無法兼顧匯率政策與利率政策。
三、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現狀
(一)我國近十年跨境資金流動
對于跨境資金流動的統計監測包括兩種方法。按照國際通行的口徑,僅指國際收支平衡表的資本和金融項目,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不含儲備資產變動)。此外,我國還采用跨境收付數據(主要指銀行代客跨境收付數據)及結售匯數據反映跨境資金流動的情況,上述數據同時包括經常項目、資本和金融項目,反映口徑更為全面。本文主要采取跨境收付口徑考量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情況。
我國在2001年11月宣布加入WTO,2010年
最終完成WTO的所有承諾。2001-2010年間是我國經濟金融對外開放的關鍵性時期。該時期,除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外,我國跨境資金流動規模及順差實現了快速增長:2010年跨境收入、支出分別為1.9萬億美元和1.6萬億美元,較2001年擴大了5.9倍和6.3倍;跨境收付總額年均增速明顯超過GDP增速,2010年其占GDP的比例已達59%.較2001年上升了21個百分點;跨境收付長期保持順差,且逐年加大,十年內跨境收付凈流入累積達2.3萬億美元。
(二)我國跨境資金流動規模及順差快速增長的原因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規模的快速增長是全球流動性急劇增長、跨境資金流動規模快速上升的結果.符合經濟金融全球一體化的趨勢。近年各國貨幣供給實現了明顯增長,其占GDP的比例逐年增長,2005年美、歐、日M1占GDP的比重分別達到了53.9%、42.0%和75.1%。在此基礎上,經濟金融全球化及經濟金融化和市場化造成了全球外匯市場迅速增長,1989年,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是7160億美元,2010年4月外匯市場日均交易量增長了近5.6倍;全球債市市值及股市市值也急劇增加。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快速增長與國際市場的資金流動保持了一致的走勢。
其次,貨幣性因素對我國跨境資金凈流人壓力持續增加有明顯影響。我國經濟前景看好及快速增長的進出口順差,客觀形成了跨境資金凈流入局面。但貨幣性因素對這種流入趨勢起到了明顯加強作用,投資者套利交易在人民幣相關產品上也明顯增長。根據BIS統計,2010年第四季度.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香港股票指數相關的期權、遠期交易量較上一季度分別上漲了45%、26%。套利交易對跨境資金流動影響明顯,包括對人民幣升值預期產生較大的影響。繼而人民幣升值預期促使境內外企業、個人在財務運作中實現“資產本幣化、負債外幣化”,加大了我國跨境資金流人壓力。
四、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特征
(一)經常項目跨境收付是我國跨境收付的主要構成
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中,經常項目規模占比明顯高于資本項目。2001-2010年間,該比例一直保持在80%以上,貨物貿易跨境收付則約占我國跨境收付總規模的七成。上述收付結構的形成,可能原因包括我國資本項目仍存在管制;國內金融投資工具有限,資本市場深度和廣度有限,相應我國證券投資項下跨境收付規模有限。
(二)我國跨境資金凈流人以貨物貿易及長期投資資金為主
我國跨境收付順差來源中,2001-2010年經常項目跨境收付順差年平均占比為63.09%,貨物貿易跨境收付順差年平均占比為62.17%;資本項目跨境收付順差年平均占比為32.45%,其中直接投資項下跨境收付順差占比為29.1%。
從統計口徑反映的跨境收付順差結構具有較好的穩定性。經常項目的跨境收入,特別是貿易項下跨境收入,往往是以前期生產產品為等價交換物,對當前及未來不產生負債。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相對經常項目順差更具有脆弱性。其資金流入,不管是直接投資款項,還是購買證券支付的款項,均以本國投資主體未來的盈利為對價進行交換,表現為我國居民的對外負債。但相對而言,直接投資項下資金流入,主要為長期資金流入。波動性弱于證券投資及外債等跨境資金流動。
需關注的是,從各國經驗得出的一個普遍結論是:資本管制可能改變跨境資金流動的結構。我國從統計口徑上表現穩定的跨境收付順差結構,同樣可能與我國現行的外匯管制現狀密切相關,不排除部分資金利用上述合法合規渠道實現異常資金及其他波動性較強的資金流人,內含不穩定性。如貨物貿易跨境收付順差,部分來源于真實的有交易背景的進出口順差,部分源于貿易信貸及貿易融資等,后者屬于當期的貿易多流入資金。貿易信貸及貿易融資形成的跨境資金流動波動性大,與人民幣升值預期表現出明顯的相關性,不排除部分投機套利資金通過上述渠道流入。
(三)異常資金流人流出的主要渠道及特點
對于我國跨境資金流動中存在的異常資金情況(即受貨幣性因素影響明顯的資金,我們通常稱為熱錢),本文也進行了簡單的分析。根據杰格迪什?漢達(2000)的定義,熱錢是指在國家之間流動的,對匯率預期變化、利率波動、安全和兌換性安排極為敏感性的資金。我國的異常資金跨境流動情況包括:
1、異常資金流出入特點。
一是主要通過合法合規的渠道流動。二是大部分以長期投資方式存續,除經常項目跨境收付外。直接投資是我國跨境資金流動的最主要項目。總體而言,投資者對于中國經濟及人民幣匯率的前景長期看好,其多以長期盈利為目標,資本存續時間相對較長。三是許多套利資金的操作主體為境內機構。以貨物貿易跨境收付為例,貨物貿易較大的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最主要來自于進口項下境內企業的少付匯和少購匯。上述境內企業主要利用關聯交易或者境外市場進行財務操作,實現套利。四是一些資金流入確也發揮了支持境內企業發展的作用。
2、異常資金流出入的主要渠道。
流入方面,一是貿易途徑包括加工貿易中通過高報工繳費和轉移定價,或利用虛增可收匯額度等方式多收匯、轉口貿易企業利用收付匯時間差擴大外匯凈流入。二是外商直接投資項下,一些外商設立空殼公司以直接投資名義調入資金結匯,一些企業內外串通進行虛假并購,增加資本流入;三是外債項下。少數外商投資企業通過擴大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的差額大量借用外債調入境內;四是個人外匯項下,通過個人攜帶外幣現鈔、分拆結匯等方式規避相關外匯管理等;五是地下錢莊方式,其交易隱蔽靈活,大部分進行本外幣對敲交易、軋差平盤;不能軋差平盤的,往往采取偽造或虛構交易憑證方式,以貿易或投資名義收結匯或騙購匯。
對于異常資金流出,最值得關注的是前期外商投資企業留存境內的大量未分配利潤和已分派未匯出利潤形成了我國的隱性外債。根據外商投資企業聯合年檢數據,2009年外商投資企業外方留存利潤有1708億美元。一旦國際收支形勢發生逆轉或者匯率波動較大時,這些累積利潤可能集中匯出境外。同時,根據各國經驗,資本管理短期有效,其對跨境資金流出的抑制非常無效,形勢變化后,虛假的貿易方式、服務貿易及地下錢莊等渠道都可能被用于異常資金流出。
3、我國異常資金流入規模。
對于異常資金(熱錢)規模,目前較為普遍的測算方法是間接測算法或稱殘差法,是指以外匯儲備的增量,剔除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相關項,得到短期國際資本流動規模的方法。該方法由世界銀行于1985年首先使用,后經多次修改調整。如國內一些學者將該公式修改為:
異常資金規模=調整后的外匯儲備增加額-貿易順差-FDI+其他調整項。
該測算方法存在的問題是,一是外匯儲備的增加額是官方外匯收入的凈增加,其與本國跨境資金凈流入壓力并不完全相等;二是貿易順差與進出口所造成的實際收支存在差異,部分貿易方式的進口、出口并不對應收匯、付匯,貿易順差變量用于上述公式并不可信;三是對于其他調整項的估計,如對貿易順差及FDI中隱藏的熱錢規模缺乏準確的判定。
五、未來變化發展趨勢及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