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27: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社會治理的必要性,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內涵以及優勢
從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發展的過程中看,社會力量并不是以直接參與創辦私立學校或者構建民辦教育機構的形式參與到職業教育中的。實際上,這種參與過程指的是國有企事業單位或者集體、個人經濟體,通過自籌經費的方式構建職業教育、塑造以職業教育為主要模式的人才培養體系的過程。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首要需要來自于資金層面的支持,也要有一定的教育資源和技術,能夠將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串聯起來,并且要具備推廣教育成果的能力。從職業教育的發展趨勢上看,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動我國職業教育實現更好發展,解決當下職業教育面臨的困境。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優勢及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中:首先,當前我國職業教育辦學主體主要為政府,社會力量較少參與到管理的過程中,而且所占份額較小,對于新時期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事業需求,這種缺少社會力量之源的教育機制很難得到擴大性發展,也不符合當下的人才培養需求。從國外的教育事業發展經驗上看,社會力量對教育事業的介入能夠降低政府對于教育的整體開支,節省的開支可以被投入到職業院校其他業務過程中,或者將這筆資金用于購買實際教育設施。社會力量對于成本的影響將會促進職業教育的可觀硬件得到明顯改善,也利于一些職業院校解決迫在眉睫的財政問題。其次,社會力量介入職業教育后也可以獲得更多來自社會層面的關注,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來說既是好的推廣,也能夠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帶來新機會。新時期職業教育將成為我國教育領域中越來越不可替代的一環,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進行積極的推廣有利于糾正社會對于職業教育的偏見,糾正人們的刻板認知以及行為。社會力量的注入利于提升職業教育的知名度,也能夠提升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以及執業自信心。在社會力量的輔助下不斷加強學習技術,提升個人能力,對于整個社會來說個體能力的提升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對社會人才形成良性閉環的基本動力。職業教育在未來需要朝向更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職業教育形式較為刻板,和前沿教育理念以及信息技術的結合夠緊密。所以在職業教育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感覺學習無趣,也沒有認識到在職業學校所學習到的知識如何應用于實踐過程中。將社會力量引入職業教育領域中,除了帶來資金層面的支持之外,也包括將實踐中最新的技術以及理論知識帶入職業學校,學生學習到的內容不再是過時或者和實踐脫節的了,業務和教學的緊密結合能夠讓學生實現自我知識體系的完善,實現能力水平的提升。同時,這種教育機制也會反過來帶動職業院校教師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和素養,跟進技術發展的步伐,以更好的教學手段和策略開展教學,幫助學生實現職業技能水平的整體提升。
二、社會力量發展職業教育的形式
1.校企合作,產學結合。由于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存在人才培養策略上的不同,所以在社會力量與職業教育融合的過程中,要遵循職業教育的初衷,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方向,而這種技能型的人才,對于企業來說是重要的資源,企業往往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夠培養出合適的應用型人才。與職業院校之間的合作能夠將學生直接輸送到社會企業的崗位上,校企合作也是職業院校為社會力量開放辦學的重要策略。從本質上看,這種校企合作的培養方式也是一種精準的人才輸送策略。企業提出人才培養的需求,由職業學校將企業的需求轉變為相應的課程,在經過學校期間的學習之后,畢業生能夠直接勝任企業的工作。這種教學模式融合了理論以及實踐,對于企業來說降低了用人的成本以及不確定性。
2.企業參與職業院校辦學,承擔企業大學的責任。所謂企業大學,指的是由企業集團掌控為員工提供學習機會的教學模式。這一概念最早由摩托羅拉提出,后在世界范圍內的諸多企業中被廣泛應用,這種融入職業教育的思想能夠提高企業本身的競爭力,對于員工自身的職業能力來說也有著有效的推進作用。這種教學模式既是教育也是培訓,保留了培訓中心的特點。我國已經有相關的先例,如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創辦的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以及中國南方機車車輛工業集團舉辦的湖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等,這些示范性的職業院校都為企業辦學提供了范例。
三、社會力量發展在職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力量參與積極性不高。雖然社會力量注入職業教育領域中是必然的趨勢,但是從實際情況上看,社會力量并沒有較高的參與積極性。首先表現在社會力量對于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較少。其次,參與活躍度較低,一些職業學校和企業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僅僅將學生視為廉價勞動力,沒有在工作崗位中對學生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這和社會力量對參與職業教育管理的認識不足有直接關系。除了企業層面對于職業教育學生熱情不高的原因之外,也由于學校在學生能力訓練的課程安排上往往和實踐脫節,學生很難勝任更有價值的崗位,專業能力不足。
2.職業教育對企業的吸引力不足。一些高職院校本身辦學特色不突出,在教學能力上有限,學生的實踐能力較差,雖然有校企合作的機會在,但是并沒有為學生更好地勝任企業內的工作進行相關的課程設置以及教學內容安排,僅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考量,認為只要讓學生有實習之處即可。這對于企業來說,缺乏能力培養的人才輸送并不具備勝任崗位工作的能力,企業也不愿拿出自身的資源進行交換,甚至將校企合作看作負擔,影響了雙方合作的深入開展。
3.企業的盈利性與職業院校的公益性存在矛盾。職業院校由于普遍存在經費短缺的問題,所以職業院校會采用擴招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但整體來看職業教育仍然具有公益性的特點,辦學的目標在于為社會服務,但是對于社會力量尤其是企業單位,其存在的目的在于盈利,如果無法在職業教育領域中長期獲利,則會減少對于職業教育的融入以及關注,而反過來又會挫傷職業院校的辦學積極性,影響兩者之間的后續合作。
四、引導社會力量發展職業教育的相關路徑
一、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內涵及特點
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保證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它包含以下兩層含義:第一,社會養老保險是在法定范圍內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后才自動發生作用的。判斷是否“完全或基本”退出社會勞動生活的標準,則視勞動者與生產資料是否脫離,或者對勞動者而言,參加的生產活動是否屬于其主要社會生活內容而定。另外,法定的年齡界限亦根據各國實際情況相應確定。第二,社會養老保險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因此,養老金在分配過程中不再遵循按勞分配或按需分配原則,而是依據勞動者的社會貢獻、勞動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當時社會生產力水平來確定額度[ 1 ] 。
養老保險是世界各國較普遍實行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由國家立法,強制實行,企業單位和個人都必須參加,符合養老條件的人,可向社會保險部門領取養老金; ②養老保險費用來源,一般由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或單位和個人雙方共同負擔,并實現廣泛的社會互濟; ③國家可測算出未來大概的養老金開支,并根據某些既定標準來確定養老保險待遇; ④養老保險具有社會性,影響很大,享受人多且時間較長,費用支出龐大,因此,必須設置專門機構,實行現代化、專業化、社會化的統一規劃和管理。
二、我國當前養老保險制度的現狀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經過了50多年的發展,歷經多次改革,目前,我國城鎮已初步建立了較高水平、較為完整的社會保障體系,養老保險金基本實現了社會統籌, 但由于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我國城鎮和農村的養老保險制度也不相同,農村養老保險從1991 年開始試點,此后一段時期,農村養老保險工作迅速開展,截止到2005 年底,全國有近2 000個縣開展了農村養老保險, 5 400多萬農民參保,積累基金達300多億元,已有200萬名農民開始領取養老金。盡管如此,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仍存在著覆蓋面小、參加養老保險的人數少、保障水平低的特點,一個綜合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尚未形成,這樣,在土地初級保障的基礎上,絕大多數農民的養老缺乏保障,這不僅會加劇城鄉差距,而且也會釀成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在我國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三、在我國農村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必要性
(一)建立健全農村養老保險是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高峰期到來的需要
國際上,一般把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10%的社會、或者將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超過7%的社會叫做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國60歲以上人口已達到1. 34億,超過總人口的10%。其中65 歲以上人口1. 1億,占總人口的8. 5% ,而且全國70%以上的老齡人口分布在農村地區,農村老齡化問題就顯得更為突出。更為嚴重的是老齡化速度在未來的30年間將持續加速,根據預測, 2030年農村65歲以上老年人口的比率將上升到17. 93% ,比城鎮的比率高出4. 8個百分點,因此,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一個重要的方面, 就是解決好迅速增加、數量龐大的老年人口的老有所養。與發達國家“先富后老”不同,中國農村人口老齡化與經濟的發展水平不一致,絕大部分地區處于“先老未富”,甚至是“先老還窮”狀態,另一方面,西方發達國家人口總量較少,人口老齡化的負擔相對較小,而中國農村基數大,老年人口數量很多, 60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了整個歐洲各國老年人口之總和。因此,為了迎接農村人口老齡化高峰期的到來,使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老有所養,就有必要適時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村養老保險制度。
(二)建立農村養老保險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實要求
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就是要使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城鄉居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城鄉居民收入之比卻在不斷擴大, 1964 年中國城鄉居民收人比為2. 2∶1, 1978年為2. 4∶1 ,到了1994年就達到2. 87∶1 , 2001 進一步上升到2. 9∶1, 2004年則為3. 45∶1 ,目前仍有擴大的趨勢,而我國二元化格局下的城鄉養老保險差別也很大,以國家近年來社會保障費用支出為例,2001年,占人口70%左右的農民的社會保障費支出僅占全國保障費總支出的11%,而占總人口30%的城鎮居民卻占全國社會保障費的89%。人均占有方面,城市人均社會保障費455元,農民僅人均15元,相差近30倍;從覆蓋面看,城市已達90%以上,而農村只有2. 4%。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巨大差距已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羈絆。要統籌城鄉發展,實現城鄉和諧,就必須建立覆蓋城鄉全體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通過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有效實現國民收入再分配,逐步縮小城鄉差別和不公平,使社會穩定發展,達到國家的長治久安,才能從根本上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
轉貼于
(三)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是解決土地和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徑
由于我國農村人多地少,農民人均擁有的土地數量有限, 根據國土資源部日前公布的2005年度全國土地利用變更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 093 hm2 , 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 , 加之城市化過程中耕地消失的速度快于農業人口消失的速度, 土地的養老保障功能顯得更是脆弱。特別是在中國加入WTO 后,我國農產品還要面臨世界低成本農產品的更大沖擊,其價格還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相應地,農民從農業生產中獲取的收益也就難以得到保證。因此,單純依靠有限的土地已經難以保障農民的基本生活了,土地保障的作用正日益削弱。
我國農村家庭養老保障功能也正在弱化,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深入進行以及現代觀念的沖擊,我國農村過去三代同堂的大家庭逐漸被父母和子女居住的現代小型核心家庭所取代,家庭結構不斷簡化,家庭規模漸趨縮小。我國農村居民家庭平均每戶常住人口由1980年的5. 54人下降到1994年的4. 54人,每個勞動力負擔人口(含本人)也由2. 26 人減少到1. 57人,農村家庭養老保障功能受到巨大沖擊。對于我國如此眾多的農村老人依賴自己不穩定的老年勞動收入來養老,農村老年人的生活保障確實是我們面臨的一個社會問題。因此,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解決土地、家庭養老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徑,是廣大農民的迫切需要,它不僅可以保障農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也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四)從西方歷史經驗看我國已經基本具備建立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條件
從一些歐洲國家的歷史經驗來看,丹麥、瑞典、葡萄牙與西班牙分別于1891年、1913年、1919年與1947年開始通過立法在農村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當時這四個國家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僅相當于中國1999 年可比值水平的79. 3%、99. 9%、46. 6%與73. 3%。歐盟15 個成員國將農民納入基本養老保障制度在時間上大致從20 世紀下半葉到20 世紀末完成。與這些國家當時的農業產出、人均收入等指標比較,我國整體經濟水平和農村經濟水平都達到或超過這些國家當時的條件[ 2 ] 。另外,比照國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的國家,一般有兩個規律,一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滯后城鎮30 - 50年;二是農業占GDP的比重在3. 1% - 41%之間,平均為16. 2%。而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于1951 年,當時政務院頒布了《勞動保險暫行條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事實上已滯后城鎮50多年。2003年,我國農業GDP比重為14%,已經達到或超過了國際上已經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國家建立該制度時的比例。而目前我國政府財政收入保持年均高速增長,為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后盾;同時,我國當前的財政支出結構中存在著社會保障支出不足的問題,這也為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深入實施提供了潛在的經濟支持。因此,我國建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已經基本具備條件。
(五)加強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是保證經濟可持續穩定發展的必然選擇
黨的確立的在農村實行,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帶動了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就業結構的變革,以及小城鎮的發展,農村已經初步構筑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經濟體制框架。從某種意義上講,農民是率先進入市場經濟的群體。市場經濟是一種競爭經濟,優勝劣汰是競爭的必然結果。農民不論亦工、亦農、亦商都必然要承擔市場風險。逐步在農村建立發展社會養老保險,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要保證[ 3 ] 。
由此可見,建立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是我們國家解決好“三農”問題的必要條件,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建設新農村、保持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也是目前需要迫切解決的一項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 1 ] 陳英. 論我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體系建立的可行性[ J ]. 科技資訊, 2006 (17) : 229.
[ 2 ] 王德文. 我國已經具備條件建立農村養老保障體制[ J ]. 腦庫快參, 2005 (36) : 1 - 6.
[ 3 ] 劉穎.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 J ]. 金融投資, 2006 (10) : 51 - 52.
[ 4 ] 安然. 我國農村家庭養老保障的現狀及對策思考[ J ]. 理論觀察, 2006, 40 (4) : 81 - 82.
[ 5 ] 林萍.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現狀分析[ J ].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6, 20 (5) : 18 - 21.
[ 6 ] 徐祖榮. 構建城鄉一體化社會保障體系初探[ J ]. 實事求是, 2006 (4) : 34 - 36.
一、家庭概述及現狀分析
目前,學界對“失獨家庭”的概念尚無明確定論。我國各項法律法規也未進行明文規定。學者柳志艷認為:“失獨者指年齡在50周歲以上其獨生子女因疾病、車禍、犯罪、工傷、自殺、災害等原因死亡,且由于年齡或其他原因他們不能或不愿再生育、收養子女,從而永遠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1]依據《全國獨生子女傷殘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試點方案》,其確定的“失獨”(獨生子女死亡)家庭的扶助對象是“農村和城鎮獨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養子女家庭的夫妻”。[2]
2012年6月全國各地的失獨家庭代表開始了向原國家計生委申請失獨家庭賠償的征程,申請人由最初的100多人逐步增加至3000多人。
2013年國家的《國家衛生計生委等5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然而,這一通知,規定籠統,缺乏對申請人權益的保障,也未對行政補償方面內容進行規定。時至今日,距離失獨家庭代表第一次進京已經過去了3年多。失獨家庭的維權之路并未終結,失獨家庭老無所依的現狀依然繼續。
二、失獨家庭法律保障現狀分析
我國在保障失家庭權益方面的規定散見于各類民事法律法規及部門規章及公共政策中,未有專門立法且規定籠統缺乏必要地可操作性。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27條:“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養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對失獨家庭進行救助的法律依據,存在用語模糊、缺乏可操作性等問題。法條僅規定“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給予必要的幫助”法律未進行規定也并未配備實施細則加以解釋說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31條:“國家對經濟困難的老年人給予基本生活、醫療、居住或者其他救助。老年人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贍養人和扶養人,或者其贍養人和扶養人確無贍養能力或者扶養能力的,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有關規定給予供養或者救助。”然而,失獨家庭所面臨的困境與“三無”老人有所區別,他們可能有生活來源也未喪失勞動能力。他們需要的更多是未來預期的養老、醫療以及精神健康方面的照顧以及生育、收養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因此有必要為失獨家庭制定適合其特點的保障機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第6條規定:“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無子女;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年滿三十周歲。”以上條件中,失獨家庭基本可以滿足收養子女的條件,但是仔細推敲之下也有一些問題,就第二項來說,法律規定是為了保證被收養人健康成長,但有些家庭父母曾為子女治病花費巨額醫療費用,如今子女逝世,人財兩空的境地,精神又遭受打擊,按照法律規定就不具備收養孩子的條件,這樣一來難免給他們的精神造成再次傷害。
在生育方面,多數失獨家庭父母年事已高,目前的“單獨二孩”政策對于多數失獨家庭未能全面、有效地解決問題。
國家衛計委聯合多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工作的通知》,自2014年起,中國加大對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經濟扶助力度,建立動態增長機制。同時,給予失獨家庭養老、醫療、生育以及廉租房等補貼。[3]隨著失獨者年齡的增長,勞動能力喪失,他們不僅需要政策的幫扶更需要精神的慰藉。
三、建立失獨家庭社會保障機制的意義
目前,提高教師的職業實踐能力,是各高職院校師資建設的重要內容。下面就高職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參加社會實踐的必要性及應對的措施,談談自己的點滴看法。
一、高職院校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影響
(一)高職教師實踐能力不足的原因
首先,高職院校的教師大部分來自于普通高校,多是在學科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造就出來的。其特點是專業理論知識不錯,但因為沒有受過職業教師的專業訓練、缺乏企業工作經歷和專業實踐技能,最終導致其創新意識欠缺。這些教師在實踐教學方面與職業教育的性質和目標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其次,高職教育的投資機制不完善。近年來高職教育迅速發展,有些新批準設立的院校基本沒有新的財政投入,要靠收取較高的學費運轉。資金來源單一、缺口較大。又因為高職院校需注重實踐性教學,對實習設施和設備投入大,培養成本相對較高。有些學校甚至為了減少實驗過程的高消費,有意識地減少實踐教學環節、降低教育成本,以求保持學校的正常運轉與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師的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第三,考核評分機制欠缺。各校對教師的實踐能力不夠重視,沒有把提高實踐能力的內容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二)教師實踐能力不足對高職院發展的影響
教師實踐能力不足影響了整體的教學效果。理論教學、實踐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如果實踐教學跟不上,必然會影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而導致學生對專業興趣弱化。其次,教師實踐能力的不足,也拘限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水平。老師廣博的知識能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相反,老師的知識欠缺也可導致學生的學習水平、層次下降,更直接影響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第三,削弱了高職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二、高職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一)社會發展的需要
在我國,由于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培養科技成果應用型人才,又要造就服務型人才。培養這一層次人才的歷史使命就落在高職院校教師的肩上。高職教師必須在適應現代科技發展和生產力水平的基礎上,掌握運用現代科技、管理知識的同時,還應具備從事企業服務性和管理性工作的能力,即:不但能講授專業理論,又能指導學生的實踐和技能訓練。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要使高職教師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到企業、到科研部門頂崗實習,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
(二)學院自身發展的需要
教學質量是關系到高職院校自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為國家、區域經濟建設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也是高職教育的首要任務。高職院校的師資水平是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除了普通教師共有的教書育人的要求,高職教師特別是專業教師,還要教會學生從事某種行業的知識與技能,及其相對應的職業道德和職業行為規范等。因此構建一支具備高新技術和社會實踐能力的高素質師資隊伍,是高職院校自身發展和完成人才培養目標的內在要求。
(三)高職教師自我發展的需要
當下高職教育規模迅猛發展,高職院校急需大批既有高深理論又有實踐能力的教師。但近年來,大批高校畢業生走進高職院校,他們從學校到學校,從課堂到課堂,基本沒有接觸社會、接觸企業,缺少生產實踐經歷,對生產實際缺乏了解,專業實踐能力相對薄弱。而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途徑和方法,要求教師不僅具備理論知識,更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實踐經驗,因此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實踐經驗,是高職教師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高職教師在課程安排、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主動要求到企業、到科研單位頂崗實習,這對于鍛煉提高自己的職業能力和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合格的高職人才都是十分必要的。
三、提高高職教師實踐能力的措施
(一)強化高職教師的實踐能力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核心是實踐教學,強調的是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學校要使教師不但從思想上更新觀念、認清高職教育的辦學理念及辦學模式的特點;在教學實踐中上也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積極主動的參加社會實踐和生產實踐,并把社會實踐、生產實踐的經歷與體驗傳授給學生,更有針對性的去指導學生。
(二)改善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環境
有條件的高職院校要及時做好實踐設備的更新換代工作,更好的推動教師自身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其次,讓教師們親自參與實驗室、實習工廠、實訓基地等的建設項目,培養其對實踐教學工作的熱情,這樣做也有利于結合企業的生產實際制作教具,編寫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的教材;有利于建立與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相適應的課程體系,有利于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科研能力。第三,學院要鼓勵教師進行科研課題的研究,深入工廠企業第一線,發展創新實踐教學項目,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三)定期的對高職教師進行實踐能力考核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08-0058-01
傳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往往會有一些弊端,比如說使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互動性弱化、教學內容死板傳統,與現實脫軌,與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需求無法做到很好的磨合。這必定會影響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用的充分發揮。在這樣的要求下,我們必須對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施案例教學法進行必要性的思考,方能改變這一種現狀。
一、案例教學法基本屬性
在高等教育職業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有一些不同于其他課程的屬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在老師的教學磕磣目標上與其他課程是不同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產生一定的思想覺悟,通過學習和傳授,讓學生學會辨別是非,有是非感,具有一定的鑒別力。二是老師在傳授的教學內容上,具有抽象性的特點,它不是具體的一個形態也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種抽象的思維和理論,它有自己的完整體系和結構框架。三是高職思想政治理論必須與時代相契合,能夠與時俱進,反應生活的現代化特征。
通過這些特征,就有了發展思想政治理論實施案例教學法思考的必要性,必須保證思想政治理論的有效發揮。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老師使用案例教學法能夠讓學生進行更好的理解和補充,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案例教學法能夠提高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師生間的互動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教學中,案例教學多采用參與式,啟發式等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在案例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是雙向的,是互動式的,作為各自的角色。案例教學法的優勢有以下幾點:一是教學互動的形式具有多樣化,學生個體之間的互動和學生與老師的互動是教學成功很重要的因素。二是教學互動的內容將更加全面。學生認知方式的相互影響,認知過程和結果的相互交流和傳遞,能夠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必要的交流有很大的優勢。三是教學互動更有深度性,案例教學綜合了傳統教育中的講授講解,集體討論,自主學習等方面,成為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方法,形成更豐富和更深刻的理解。
三、案例教學法增強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現實針對性
傳統的教學缺乏內容的現實針對性,提高高職思想理論教學內容的現實針對性,是增強課堂實效性的關鍵所在。案例教學法在這個方面的優勢在于:一是借助于典型案例,能夠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理論來源于實踐,理論與現實的內在聯系,案例教學以案例為基本信息載體,成為思想政治理論的社會媒介,是理論與現實的橋梁和紐帶,實現教學內容與學生發展的有機結合。二是案例教學相比于課本上的例子來說,與我們現在的生活相接近,學生能夠更容易的接受。三是案例教學能夠促進教育的新發展,針對現實社會的新情況,新問題,鼓勵學生進行發散性的思維,能夠更好的適應當下的社會以及找到解決的辦法。
四、案例教學與當代高職大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心理需求等方面相契合
作為一名新世紀的大學生,具有一定的個性的和特殊的思想,一方面思想活躍,自主意識強。經常進行主動地觀察世界,對生活和對人生進行必要的思考,有較強的獨立性。案例教學能夠真正的讓學生成為主體,培養并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教育能力。高職的思想教育政治理論是與學生的心理需求密切相關的,案例教學則充分的顯示了這一點,案例教學能夠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心理活動結合起來,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案例教學以案例為媒介,通過案例與學生的心理和思想進行緊密的聯系,使學生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認識到自己對于思想政治的需求。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45-0120-04
《環境衛生學》是預防醫學的一個主干學科,也已成為環境科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的生產活動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另外,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造成的環境衛生問題也日益顯現,這些均對《環境衛生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于2012年6月~2013年7月間,對濰坊醫學院開設《環境衛生學》課程的預防醫學專業152名本科生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該課程教學內容改革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選取濰坊醫學院開設《環境衛生學》課程的預防醫學專業2008級和2009級4個班共152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2份,回收152份,其中男生51人,女生101人;大四學生77人,大五學生75人。采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作為調查工具,統一發放問卷,由調查者解釋問卷填寫注意事項,待完成問卷之后統一回收并核查。內容主要包括授課內容安排、課時安排、補充內容等。用Epidata 3.1錄入數據,用統計軟件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主要采用Fisher精確概率法進行比較。
二、調查結果
(一)課堂教學內容設置
人民衛生出版社的第七版《環境衛生學》內容設置共有14章,考慮到男、女生對《環境衛生學》課程內容設置有不同的側重和想法,本調查運用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別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設置的傾向。結果顯示,男、女生在所有14章內容設置方面的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即在內容設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見基本一致。如果按必要性從高到低進行排序的話,依次為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大氣衛生、環境與健康的關系、環境衛生學緒論、土壤衛生和環境污染性疾病、環境質量評價、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家化產品衛生、城鄉規劃衛生。
根據濰坊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學生的培養方案,《環境衛生學》一般在第8學期開設,第9、10學期到醫院實習和專業實習,考慮到實踐教學對專業課學習的影響,本研究選取大四和大五兩個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大四的學生在調查期間剛剛結束《環境衛生學》的理論學習,而大五的學生已經完成了該課程的理論學習并經過實踐教學階段。從統計學角度分析,在部分課程內容設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學生存在意見差異,主要體現在緒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大氣衛生、飲用水衛生、城鄉規劃衛生等章節的設置上,與大四的學生相比較,經過實踐教學,大五的學生認為緒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大氣衛生和飲用水衛生的設置必要性有所降低,而城鄉規劃衛生的設置必要性有所上升。另外,雖然統計學分析沒有差異,但大五的學生對環境質量評價、家化產品衛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等內容設置的必要性上認識有所上升。
(二)課時設置
盡管男、女生在內容設置的必要性方面認識基本一致,但是在課時設置上又有部分差別,本次調查運用Fisher精確概率法分析不同性別學生對課時設置的傾向。男、女生在課時設置上主要存在差異的章節為緒論,大多數男生認為緒論用2學時即可,而大部分女生則認為緒論用1學時即可。在其他章節的課時設置上,男、女生意見基本一致,環境與健康的關系2~3學時,大氣衛生3學時,水體衛生3學時,飲用水衛生3學時,土壤衛生3學時,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2~3學時,環境污染性疾病2~3學時,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2~3學時,公共場所衛生2~3學時,城鄉規劃2學時,環境質量評價2~3學時,家化產品衛生2~3學時,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2學時。
從統計學角度分析,在課時設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學生存在意見差異(P
(三)補充內容
不同性別和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補充內容的傾向各有不同。男、女生對是否補充環境激素專題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介紹存在不同意見,與男生相比,女生認為環境激素專題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介紹很有必要作為補充內容進行教學。在其他補充內容方面,男、女生意見一致,根據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為環境流行病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紹、環境毒理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大氣顆粒物的研究進展、災害環境衛生、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評價。
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補充內容的需求意見基本一致,按照必要性由高到低排序為環境流行病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大氣顆粒物的研究進展專題、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環境毒理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土壤污染治理方法介紹、災害環境衛生、環境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介紹、環境激素專題和化妝品安全性和功效評價。
三、討論
(一)調查對象對課程內容設置的態度
本次調查發現,被調查者對《環境衛生學》課堂教學內容設置總體比較滿意,且與目前執行的教學大綱相一致,在各章節內容設置的必要性上,男、女生的意見基本一致,根據必要性由高到低依次為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大氣衛生、環境與健康的關系、環境衛生學緒論、土壤衛生和環境污染性疾病、環境質量評價、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公共場所衛生、生物地球化學性疾病、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家化產品衛生、城鄉規劃衛生,該結果與安徽醫科大學的調查結果相同[1]。雖然不能認為學生對內容設置必要性的排序一定是正確的,但從一個側面說明學生的學習目的和興趣所在。從調查結果看,大多數學生對同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介質比較關注,而對與自己距離較遠的內容或在以后的工作中不經常用到的內容缺乏興趣和關注。調查也發現,經過實踐教學的過程,在部分課程內容設置上,大四和大五的學生存在意見差異,主要體現在緒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大氣衛生、飲用水衛生、城鄉規劃衛生等章節的設置上。與大四的學生相比,經過實踐教學,大五的學生認為緒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大氣衛生和飲用水衛生的設置必要性應有所降低,而城鄉規劃衛生的設置必要性應有所上升。另外,大五的學生對環境質量評價、家化產品衛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等內容設置的必要性上認識有所上升。由此可見,學生經過實際工作實踐,對某些章節內容教學必要性的認識發生了改變,而這種改變將直接影響學生對課程相關章節內容的重視程度,這對授課教師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
(二)調查對象對課時設置的態度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除了緒論部分,男、女生在課時設置上的意見基本一致,各章節學生期待的課時和教材建議的課時基本一致,可見學生對本院環境衛生學教學課時的劃分還是比較滿意的。但是,大四和大五的學生在課時設置上存在意見差異,從總的趨勢看,大五的學生認為各章節學時數均應相應縮減,而飲水衛生部分的內容應該適當延長,該結果可能與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對飲水重要性的認識加強有關,這種變化對授課教師來說同樣有著非常重要的啟發作用,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優化授課內容和學時[2,3]。
(三)調查對象對補充內容的需求
雖然《環境衛生學》教材每隔幾年都要修訂一次,每次修訂都有新內容充實進來,但由于出版周期的影響,加之人類活動和社會發展造成生活環境的迅速改變,以及科學研究的飛速發展,使得環境衛生學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滯后性[4],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有一定差距。例如日益嚴重的可吸入顆粒物造成的霧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家庭裝修引起室內空氣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造成的南方鎘米事件等,雖然在課本上有一定的體現,但是對于學生日益增強的需求來說仍然顯得不足,為此,可以針對學生的這些需求,在課堂教授的內容之外,以專題講座的形式補充一些學生需求較高、具有實際意義的內容[5,6]。在補充的內容上,一方面要考慮研究熱點,另外一方面要考慮學生的興趣。本次調查發現,男、女生除了在環境激素專題和環境衛生法律法規體系介紹這兩項補充內容的必要性方面存在差別之外,在其他補充內容方面意見一致,均認為最有必要進行補充的前六項內容分別是環境流行病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紹、環境毒理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大氣顆粒物的研究進展。由此可見,學生更加關注的是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以及熱點問題的探究。本次調查還發現,不管是大四還是大五的學生,對補充內容的需求意見達成了一致,均認為最有必要進行補充的前六位內容分別是環境流行病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室內空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大氣顆粒物的研究進展專題、大氣污染治理方法介紹、環境毒理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水污染治理方法介紹,這說明未經歷實踐教學的學生對未來可能在工作中用得著的知識存在較強的需求,在知識結構當中更加注重的是知識的實際應用。
四、調查結果對課堂教學內容改革的啟示
本次調查結果對《環境衛生學》課程課堂教學內容改革的啟示有三條:第一,在《環境衛生學》課堂教學中應大力加強和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內容的教學,如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大氣衛生及土壤衛生,同時也要根據將來學生就業后工作中實際遇到的問題,大力加強環境質量評價、家化產品衛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等內容的教學。第二,在教學課時的安排上可以更加靈活。根據本次調查的結果,可以適當增加水體衛生、飲用水衛生、大氣衛生及土壤衛生、環境質量評價、家化產品衛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及其應急處理等內容的課時數,而對于緒論、環境與健康的關系、住宅與辦公場所衛生、公共場所衛生、城鄉規劃衛生等的課時數可以適當減少。第三,對于一些實踐性比較強的內容及熱點內容,如環境流行病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環境毒理學方法在環境衛生學中的實際應用、大氣顆粒物的研究進展、大氣污染治理方法、水污染治理方法等內容,可以以專題講座的形式補充進來,一方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對學生日后的考研和就業都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翟金霞.《環境衛生學》課程設置的滿意度及需求性調查與分析[J].西北醫學教育,2009,(17).
[2]甄泉,趙云利,楊晶,張杰,周純先.《環境衛生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蚌埠醫學院學報,2009,(34).
[3]王曉黎,譚寧,秦海宏,沈志雷,李敏.《公共場所衛生》教學改革實踐[J].醫學教育探索,2009,(8).
[4]閆洪濤,楊新軍.環境衛生學教學存在的問題和改革策略[J].西北醫學教育,2008,(16).
[5]翟敏,岳喜同,劉慧,宋燁.環境衛生學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9,(8).
一、公共管理創新在城市化進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公共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1.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迫切需要。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愈益增強,各國為了吸引資金、技術和人才以推動本國經濟發展而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全球化時代是高風險的時代,對各國政府開展國際合作和協商協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推動著政府管理創新。
2.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需要。首先,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實現政府職能市場化和公共管理法治化。其次,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以企業化為導向再造政府內部的管理。借鑒企業管理的成功經驗,運用企業精神改革政府,提高政府服務質量,是改進政府內部管理的題中應有之義。
3.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必然要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成效明顯。但是,由于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政府追求無限權力,形成無限政府,權力較少受到制約也難以制約,政府習慣于用單一的行政管理手段處理復雜多樣的社會事物,這顯然不利于激發和調動個人、企業與社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二)公共管理創新的重要性
1.公共管理創新為城市化奠定經濟基礎。以公共服務為目標的公共管理創新,有利于為構建城市化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面對社會對政府公共服務提出的要求,我國政府只有提供系統性、制度性、公平性、可持續性的公共服務,才能適應迅速增長的社會公共需求,為經濟增長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2.公共管理創新能夠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穩定。當前隨著我國社會公共需求的快速增長,社會矛盾更加復雜,不同社會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不可避免,并將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人們日益迫切地要求政府為他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人們越來越期望建設一個公開、透明、沒有腐敗的政府。
3.公共管理創新明確政府在城市化中的角色定位。政府作為社會公共治理最重要的主體,承擔著建設城市化的組織職能,其自身角色的合理定位和作用的有效發揮,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構建城市化的進程。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就必須使政府有明確的角色定位。
二、城市化進程中區域公共管理的問題
區域治理主體的缺位、區域公共政策的沖突和區域行政壁壘的存在等障礙因素,制約了城市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阻滯了區域公共管理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一)區域治理主體的缺位是組織問題
大凡區域一體化建設與發展比較成功的地區,一般都設有由中央政府或上一級政府直接領導的區域治理機構。重大的決策還要經過中央政府或上一級政府批準,并通過頒布各種法令、法規予以實施。由于沒有統一的區域規劃,城市往往都從各自利益出發,在城市規模、城鎮布局、職能定位、產業分工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協調,因此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互不相容、重復建設等問題,影響了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區域公共政策的沖突是政策問題
傳統行政區經濟環境下,各地政府制定政策通常都是只考慮自己行政區內的情況,我們可以稱之為內部政策。區域公共政策,是政府根據區域差異而制定的促使資源在空間的優化配置、控制區域間差距擴大、協調區際之間關系的一系列政策的總和。區域政策的突出特點是以區域為作用對象;它的出發點是區域差異,它的必要性在于市場機制在資源空間配置方面存在不足,在解決國民收入的地區間再分配方面往往失效。
(三)區域行政壁壘的存在是直接問題
行政壁壘主要是指地方政府出于對本區域利益最大化的考慮,憑借行政權力對市場進行不合理的干預,以行政區劃為界限主觀分割統一市場的行政行為。當前在我國各個地區之間沒有關稅,執行的是統一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貿易政策。從國家的角度講,各個地區之間是沒有貿易障礙的。但是,由于受行政區劃影響,不同行政區之間仍然存在市場分割現象。最大障礙就是隱藏于行政區背后的區域行政壁壘及其產生的地方保護主義。
三、城市化進程中區域公共管理的創新
(一)通過觀念創新確立區域公共治理理念
隨著區域公共管理的發展,要求政府的治理理念必須跳出行政區劃的剛性圈子,關注區域公共問題的治理,擯棄傳統的“內向型行政”。在社會背景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政府的理念和行政價值必須擺脫對傳統的路徑依賴。每個地區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從個體來說確實是一種理性的行為,然而從區域發展的大局來分析,區域的發展容易受到多頭行政力量的制約,區域發展極易走向碎片化,陷入“囚徒困境”,不可能實現聯動共贏。政府要意識到這個問題,堅持區域公共治理。通過合作協調,發揮比較優勢,使區域間的公共問題高效率解決,避免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和行政壁壘。
(二)形成統一的區域公共管理政策環境
自從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首次提出“利益相關者”理論后,其便被廣泛運用于企業治理與發展戰略等中。弗里曼認為,利益相關者是指那些能夠影響組織目標實現,或者被組織目標實現的過程所影響的任何個人和群體。而利益相關者理論被應用到高等教育的研究中是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大多數學者強調,高校利益相關者就是指受高校發展影響,同時其行為又影響高校發展的群體,傳統大學理念不僅不太可能實現而且也越來越沒有存在的必要,未來的大學應從“自治”走向“治理”,大學重大事務決策的結構和過程必須納入其內外利益相關者,其實質是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伙伴關系。
一、利益相關者理論引入高校管理的必要性
1.現行高校管理理論強調“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對教育產業“價值鏈”的整體考慮
傳統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論是以學生和教師為基礎,學校重點是教學和科研,內容包括高等學校教育制度、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教學過程、課程體系、教學方法等內容。大學重點關注的是形成學校內部價值,并在此基礎設計大學管理體制,是自治實體,不會考慮教育產業整體的“價值鏈”,其設計的組織管理體制并未考慮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2.高校社會公責理論日益被提上議程
代表性學者如Joseph指出,美國的公立高校的社會公責包含六個方面的含義:必須向外界展示組織使用權力的正確性;必須努力完成投資方所定的目標和要求;必須提供績效報告;公共事業部門盛行的效率和效能是對其資源的使用和成果創造的衡定標準;必須保證課程和各種服務的質量;滿足公共利益的需要。
3.轉變高校管理范式的必然性
從組織成長的角度看,學校內外部合作是學校成功的必要條件,因此,大多數學者認為高校應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建立“以他方為中心”的參與模式。在開放的基礎上與之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最終形成從中央集權到地方管理再到利益相關者的范式轉變。
二、高校治理新模式的基本框架
1.高校利益相關者
企業作為營利性組織,奉行股東至上的原則,一切目的獲得剩余利潤,很顯然高校并不同于企業,是一個典型的利益相關者組織。基于關系緊密程度可以把高校的利益相關者分為四個類別:(1)核心利益相關者。如,教師、學生和管理人員。(2)重要利益相關者。如,校友、財政撥款者、捐贈者。(3)合作利益相關者。如,科研經費提供者、銀行界、貸款提供者。(4)相關利益相關者。如,當地社區、社會公眾、媒體等。
2.治理主體
傳統觀點認為管理的主體是政府或公共機構或者是私人(機構),抑或是三方合作組織。治理理論認為,高校的治理主體應當是高等教育的利益相關者。主要是上述分析的四個層次,共同特點是他們之間存在著權力依賴和互動的合作關系,抑或者受高等教育的影響,或者有能力影響高等教育,還有可能是兩者皆有。
3.治理的權力向度
傳統的教育管理始終是一種權力自上而下控制的管理機制,而利益相關者理論下的新治理模式是多樣的及相互的,是平等互動的管理過程,其權力方向不是單一和自上而下的。對高校利益相關者治理新模式而言,多元化的治理主體通過成熟的談判、協商的合作機制,最終形成一種互相影響、權力依賴的自治網絡。
4.治理方式
治理理論提出新治理模式的治理方式是自組織,具體過程是通過制度化的談判建立彼此間的信任,旨在促成個人、組織和系統戰略的多方位、各層次全面的合作,應該說這是區別于以往管理方式的第三種協調機制。由此可以看出,治理理論反對傳統大學管理中的壟斷作為及性質,它強調政府、高校、企業、社會團體和個人等利益相關者通過平等對話協商機制,最終建立并形成以一種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0引言
在今天的經濟和社會生活中,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扎實的專業技能是優秀人才的必要條件。專業知識不足、操作技能欠缺都可以通過專門的培訓快速提升,但個人職業素質修養則不可能通過集中訓練而在短時間內得以明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承載著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的歷史使命,同樣也對大學生人格完善、全面和諧發展承擔責任,高職院校為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嘗試將職業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有機融合,不失為提升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一種有效方式。
1職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涵與現狀
1.1職業素養的內涵
劉蘭明認為“職業素養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一般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意識、職業行為和職業技能等方面”[1]。劉玉梅認為“職業素養是從業者具有的與從事具體職業相關的、對職業活動起關鍵作用的、非技能性的內在品質和能力[2]。”黎光明認為“職業素養主要是指從業者的精神文化潛質,是后天養成的且不同職業從業者具有的某些相同的素養要求[3]。”職業素養分為內化素養和外化素養,內化素養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和職業態度等,外化素養主要指資質、知識和技能,如計算機技能、英語技能等可以通過自學、培訓獲得的素養。
1.2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涵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課程,它主要通過闡釋科學的世界觀對大學生施加影響,使其通過外在的教育轉化成內在的品質,從而去規范指導自己的行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用符合社會期望的理想引導和規范大學生的品行,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為大學生健康發展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為社會和諧發展營造更有利的環境。企業員工職業素養的培養方式一般以集中培訓和崗前操練為主,而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則實施全程覆蓋式的教育,以職業道德、職業情感、職業信念的教育和培養為核心內容。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更適合開設職業素養前沿培訓課程、搭建職業素養教育平臺、開展感悟內化活動等滲透式培訓模式。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通過開展一系列與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實踐活動,達到內化和外化的教育效果的一種教育形式,培養和塑造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目前二者各司其職、分別行動,沒有在人才教育方面形成合力。
1.3職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現狀
自2006年以來,我國的大學生就業人數均以每年幾十萬的速度增加,此外還有數量巨大的農民工、下崗職工、再就業和積累的未就業大學生等,就業隊伍龐大。這樣嚴峻的就業環境下,部分高職學生不僅不立志圖強,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團隊精神匱乏、誠信淡薄等問題。很多高職學生在就業擇業時放棄專業和理想,“大城市、名公司、賺錢多”成了唯一標準,目標功利,就業期望值過高,缺乏社會責任感。高職學生的此類表現,也從側面反映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效性及職業素養教育針對性的缺失,二者的融合根本無從談起。
2職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融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鑒于當前高職教育現狀,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職業素養作為高等職業院校德育工作的2項重點任務,實現它們的融合勢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設計中融入職業素養教育的內容,可以更加符合教育規律,契合學生的學習習慣,滿足個人的發展需要,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4]。
2.1融合的可能性思想政治理論課和職業素養教育分屬于不同的學科和領域,內涵和特點不盡相同,但是它們都以大學生作為教育對象、都致力于學生的成人成才。職業素養的基本支撐點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認識自己和社會,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終極目標是以人為本,二者完全可以通過教學設計和實施的創新,實現融會貫通、互通互補,猶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相互依存。職業素養教育可以幫助大學生科學地規劃自己,思想政治理論課則通過主流政治、道德、法律文化的傳播,使大學生明白個人規劃必須符合社會運行規律。因此,將兩者資源共享,吸收彼此先進的教學經驗,必將發揮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2.2融合的必要性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更加需要專業技能、職業素質、思想政治素質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設計目標全面的人才培養方案,才能使教育有益于社會和人民。搭建專業教育、素質教育、課堂內外及學校內外教育的融合平臺,也是對學校各類教學資源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從而形成教育合力,提升高職學生的綜合發展實力。
3采用“六字”口訣,按年級分階段開展二者的融合
以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實踐為例探討兩者的融合。學院采用“六字”口訣按年級分階段設置培養方案,大一新生的六字訣是“喚醒-導入-內化”,大二學生的六字訣是“引導-體驗-完善”,畢業生的六字訣是“技能-角色-實踐”,通過精心設計課程體系,在教學中體現職業素養和思想政治的交叉融合,踐行“做中學、學中思、思中悟”[5]。
3.1大學一年級的“喚醒-導入-內化”
剛入學的新生正在進行角色轉換,不宜開展空洞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按照學院的課程設置,大一學生全覆蓋開設了融合職業素養內容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基礎”課)。課程體系參見表1。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新聞播報等方式認識國情,針對學生的專業方向介紹行業發展趨勢,結合不同專業的社會定位、就業現狀和職業前景等,滲透職業能力、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而使學生在職業意識教育滲透中得到職業啟蒙,知識轉化為能力、他律變自律,自覺行動并養成習慣,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意識,為今后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3.2大學二年級的“引導-體驗-完善”
大學二年級開設“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概論”課),將專業技能課和思想政治課相結合,開展職業體驗教育。“概論”課通過組織學生模擬職場團隊,引導學生完成研究性課題并匯報研究成果。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充分抓住課堂內外的一切機會,體驗“準職業人”的崗位感覺。結合實際對大學一年級確立的職業目標進行修正,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業定位,對職業環境和職業要素進行探索,校正和完善自我,切實提升核心競爭力,確立科學的職業發展方向。課程設置見表2。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常規考勤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培養職業好習慣助力。“概論”課的學生團隊是以項目為載體、研究型學習任務為驅動,每個人承擔不同的子任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資源分享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表達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提升學生的溝通合作、責任意識、團隊精神等職業素養。
3.3大學三年級的“技能-角色-實踐”
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大三學生解讀就業形勢、政策和法規,對學生就業前的價值困惑和心理焦慮進行疏導。開展崗前教育,對學生進行擇業、面試等方面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做好職業適應性準備。本階段學生的專業課課堂學習即將結束,已進入實習就業期,所以,應強化專業技能和職業精神相結合,重點提高學生的求職技能,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創業觀,幫助學生實現職業人的角色轉換,從而為學生走上職業崗位做好充分的準備。
3.4職業素養教育需要高校和社會的通力合作
很多人認為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全部靠學校和老師,事實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密切關系人對其職業素質培養的影響也很大,如在專業選擇、就業傾向方面,學生家長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在學習態度、團隊精神、職業理想等方面,同學、朋友對學生的影響較大。因此,不能忽視學生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其職業素質養成的作用。家長對大學生就業創業影響深遠,他們可以直接為學生提供物質上的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勵,非常現實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學生培養過程中,學校應該樹立與學生各種社會關系分工合作的意識,學校側重在學生的專業技能、團隊協作、創新創業能力、職業規劃等專業教育和部分通識教育中發揮重要作用。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應以學校為主導,并整合家長、企業、校友等各種社會資源,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實現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高度融合的現代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目標。
4結語
在當前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和內涵式發展的新形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也在不斷進行改革,以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論課與職業素養教育是一種辯證關系,職業素養教育是實現學生職業規劃的必要途徑,思想政治理論課為職業素養提供了教育方向。融合了職業素養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科學合理性和必要性,必將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過程中發揮主渠道、主戰場、主陣地的引領作用。
參考文獻
[1]劉蘭明.關注職業素養教育打造安身立命之本[J].中國高等教育,2010(19):42-43.
[2]劉玉梅.如何培養高職高專學生的綜合素質[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綜合版,2005(3):122-123.
[3]黎光明.要重視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養成[J].當代教育論壇,2007(8):125-127.
1社區公益微創投的存在必要性
社區公益微創投是針對社區服務領域公益項目的公益資本投入,目的是通過資金、管理和技術支持,培育充滿活力的社區公益性社會組織,其出現主要是為了彌補政府功能的分散化和社區結構的碎片化而產生的社區治理危機。政府功能分散化,是以功能性分工為原則的官僚科層體制自身的弊端造成的,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公共理性精神的發育不良則是社區碎片化難以進行自我療傷的深層次邏輯。非居民需求導向的街居體制使社區許多現存與潛在問題未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同時社區居民缺乏共同治理的情感與人際基礎,及自我治理的能力。當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兩條治理路徑均面臨困境時,社區公益微創投應運而生。它強調明晰行政資源與居民自治相結合的各自邊界,最終實現社區內部組織從“自娛自樂”到“參與治理”、從“單一活動”到“項目運作”、從“各自為陣”到“抱團取暖”的轉變。
2從公益微創投到社區自我治理的路徑探索
一個個公益組織構成了社區治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基本元素。在從公益微創投走向社區自我治理的過程中,有如下四個重要階段。
2.1為激活社區居民的需求而建立社區草根組織
在社區開展公益微創投的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外來提供服務類與社區內部組織兩類,而公益微創投的真正起點是社區內部組織的草根組織。其可以從居民最感興趣的、成本付出更少而生活收益更高的地方開始,通過社區動員調動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熱情與積極性,在專業社工隊伍的帶領下,挖掘社區能人,通過街道層面的新型平臺,申請微型項目,建立起更多的草根型社區組織,為了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需求發展。
2.2實現責任主體從基層政府到草根組織自身的轉移
公益微創投的最終目的在于培養社區自我治理能力,同時為社區居委會減負。公益微創投所運用的項目指導型“三社聯動”機制,有利于發揮專業社工啟發草根組織自我意識的作用。結合我國臺灣地區社區營造經驗,專業社工可以引導草根組織確定組織發展目標,啟發社區草根組織解決社區難題,而且可以長期陪伴草根組織,逐步培養其自治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草根組織逐步建立自我意識,獨立解決問題,開展工作。治理責任隨著治理能力的提升而加強,自下而上的草根組織開始分擔居委會的功能,為居委會減負,還可以實現從社區草根組織到社區自治組織的轉變。
2.3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社區內生型社會組織承接組織資源
政府購買服務環節是對草根組織治理能力的檢驗與歷練,這必須建立在其治理能力到達一定高度的基礎上,這一階段社區草根組織的關注點從文體娛樂上升至志愿服務及社區自治。如果基層政府通過購買服務這一規范化的方式給予社區內生型社會組織更多的資源,那么社區難題的治理將更加便利,同時通過與外來社會組織的競爭和社會購買服務項目的評估,內生型社會組織的專業性會進一步提升,也更加契合居民需求,基層政府的負擔將減輕。
2.4社區實現自我治理
經過公益微創投,居民需求導向的社區草根組織紛紛建立,并在專業社工的引領下獨立承擔風險與服務責任,在治理能力提升后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成為與專業社會組織相競爭、相補充的社區內生型社會組織,不斷為基層政府減負,解決居民關心的社區難題,并通過公益微創投平臺,吸引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形成社會治理網絡,居民的自我意識與參與度得到質的提高,社區實現真正的自我治理。
3結論
我國當前的公益微創投仍處于建立社區草根組織的初級階段,而且受到行政考核體系的制約,草根組織給街居體制帶來的更多的是增負效應。而公益微創投平臺的年度項目制、退出機制不健全等問題造成項目的不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在制約著社區草根組織向更高治理層次的轉變。從公益微創投走向社區自我治理依舊還有漫長的道路,需要政府的配套改革、社會工作體系的完善與居民自我治理意識的提高等。
參考文獻
[1]吳新葉.政府主導下的大城市公益創投:運轉困境及其解決[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7,18(03):38-45.
[2]孫燕.以“三社聯動”為基礎大力開展社區公益創投[J].社團管理研究,2012,(01):45-46.
[3]尹浩.整體性社區構建:來自公益創投機制的啟示[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