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8 16:27:1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人工環境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18-0189-01
建設生態城市是社會進步和時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協調統一在生態城市景觀設計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城市的環境風貌設計中應確立“以人為本、天人合一”的規劃設計思路,從人本出發,充分考慮人的生存需求、活動需求、精神需求等因素,努力創造自然環境優美。計成的精妙總結:“雖由人作,宛自天開”,將生態環境與人工景觀建設有機結合,造就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人居環境。
一、生態城市
生態城市是前蘇聯城市生態學家提出的一種理想城市模式,至今并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標準,但具有共性和個性的特征。這是“生態城市”概念的核心內容,主要是體現人與自然、人與人、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保護之間的和諧,尋求建立一種良性循環的發展新秩序。
我們所追求的生態城市不僅是城市生態功能的健全、建立一種良性的生態機制,還應該是城市生態景觀設計中“天藍、水清、地綠”這些形態上和形象上的目標。使城市的人工形態和自然形態統一起來,協調一致,從而使城市真正走上綠色、美觀、社會與生態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
自然環境是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存在的,是人類目前賴以生存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總稱,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人類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質能量和自然現象的總體。
人工環境廣義上講,是由于人類活動而形成的環境要素,它包括由人工形成的物質能量和精神產品以及人類活動過程中的所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后者也稱為社會環境。從狹義上講,是人類根據生產、生活等需要而創建的環境空間,如各種建筑,園林等。人工環境是建立在自然環境基礎之上的,為自然環境如虎添翼。
三、景觀設計中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關系
(一)“天人合一”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古代東方人對人與自然和諧態度的凝煉表達,所謂“天人合一”,就是人與自然協調發展。雖然它在當時還僅僅是一種學者們的思想理念,但在今天看來,它卻可以與現代人的生態文明觀耦合一起,形成科學的生態環境意識,指導城市生態環境系統建設和人居環境建設。
(二)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互融性的案例
1.悉尼歌劇院與周圍環境互融性設計
悉尼歌劇院的特殊位置也強調了它與自然環境的和諧。 在海上好象一個大貝殼一樣與周遍的環境融合的十分完美。眾所周知,悉尼歌劇院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的地標性建筑,提起悉尼歌劇院悉人們就會想起像風帆一樣的建筑,靜靜的躺臥在海上,徐徐的海風,無比優雅壯觀,尼歌劇院就充分說明了與周圍環境互融的重要性。但是試想一下,悉尼歌劇院是坐落于城市的內部,會是什么樣子?在建筑林立的都市中心赫然的出現一棟白色的龐然大物,悉尼歌劇院還會文明于世間嗎?
2.石家莊地區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的缺失
石家莊地區干曬情況比較嚴重,城市景觀設計中并沒有做好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在人工景觀的建設中疏忽了自然景觀,以至于讓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脫節。
四、中國當代城市景觀設計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代景觀指由西方傳入的,主要采用與現代建筑相匹配的形式,以注重理性和科學為特征,講究人工改造的景觀理論和實踐。中國現代景觀已形成了一定的體系,但相比之下,理論性和系統性就不夠強,國內的景觀設計存在以下幾點缺陷,那就是急功近利、攀比氣派、注重表面人工等,而忽略了自然、樸實這些景觀固有的特點。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國人對景觀的領悟會逐步提高,追求自然、樸實、美麗和諧的景觀效果,最終必然是中國景觀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再多向西方景觀設計行業先進的國家吸取經驗,中國的普遍設計水平會提升一個很大的臺階。
五、總結與展望
山林、水體等自然環境要素在決定城市特色方面所起的作用往往比城市中的建筑更大。因而我們設計城市景觀時,不僅布置安排好建筑物,而且要安排好山林、水體等自然風光的觀賞視線,使它們得以充分融合,達到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的完美融合。
[中圖分類號] TU98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5)05-0129-01
我國正處于快速城市化發展時期,城市化水平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百分之二十左右提高到目前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城市得到全面的發展。但是,在過去的城市化進程中,由于過分重視經濟和政治效益而忽略了“城市特色”,導致城市出現假特色、無特色或特色混亂的現象,可以說是“千城一面”。未來三十到五十年依然是我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我國城市發展轉型的特殊歷史時期,應該抓住這次歷史機遇,結合城市全面轉型建設,努力構建城市綠道網絡系統,以城市綠道規劃塑造城市特色。
1 城市綠道的概念
綠道(greenway)一詞在1987年首次被美國戶外游憩總統委員會官方認可,將其定義為提供人們接近居住地的開放空間,連接鄉村和城市空間并將其串聯成一個巨大的循環系統。綠道及其規劃根據空間尺度的不同可被劃分為“區域-城市-場所”三個層面。其中在城市層面,綠道是城市綠地的重要形態模型。“綠道”內涵很廣,在不同的環境和條件下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對這一概念的理解總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特爾、羅伯特、杰克?埃亨等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根據各位學者理解,在結合綠道能夠對城市環境產生的意義以及城市本身對綠道的訴求,筆者認為應該將城市綠道理解為,在一個特定的城市空間環境中,把各類自然或人工要素串聯起來進而形成的一個多功能綠色廊道網絡。這個多功能綠色廊道網絡對城市多方面都有重要意義。
2 城市特色的內涵
所謂特色,就是指事物所表現的獨特的色彩、風格等。具體到城市特色而言,就是指這個城市所體現出的獨特的風格形態,這種獨特的風格形態是城市物質特征、社會文化和經濟特征的綜合的集中的體現和反映,當然同時也是為廣大市民所認同的。既然是特色,那就一定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同時城市是一個整體的空間,而且這個整體空間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更有人類的建設,所以城市特色的特點還有整體性、時空特征和主客觀兩面性。筆者具體分析一下主客觀兩面性,客觀上,城市的特色需要有一定的載體,這種載體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非物質的,主觀上,城市的特色必須是能夠被感知的,是具象的而非抽象的。城市特色的前提是差異性,在這種差異性的前提下,城市人文活動所反映出的地方氣質是城市物質空間所體現的形象特征以及這種形象美。總之,構成城市特色的基礎就是這個城市的自然環境和地域文化。
3 以城市綠道規劃塑造城市特色
從城市特色的含義我們可以知道,它由兩方面因素構成:一方面是顯性的物質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狀況、地形、地貌、氣候等;另一方面是隱性的人文要素,即城市的人文、歷史、傳統等。因此,想要塑造城市的特色,在規劃城市綠道的過程中,就必須結合當地的自然和人文要素,輔以必要的人工開發,以城市綠道規劃塑造城市特色。
3.1 以自然環境為依托
自然與城市相依共生,塑造城市特色必須以城市自然環境為依托。在科學組織與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塑造城市特色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措施。因此,在城市綠道系統的規劃中,應該尊重并強化城市的自然景觀特征,同時人工與自然環境應該合理搭配和諧共處,從而打造一個城市的特色。所以,在城市綠道規劃的過程中必須準確梳理城市自然脈絡,抓住自然環境的特色,充分發揮出城市自然環境的優勢,在保護和利用自然景觀資源的基礎上能夠有效開發和創造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使整個城市與自然環境緊密融合。城市綠道規劃要根據城市不同的自然條件,充分利用江、河、海、山、湖泊等自然資源,要讓這些自然資源從城市的背面走向城市的正面,將這些自然資源與城市道路、廣場、公園、綠地結合形成體系,使之成為城市形態的“骨架”、城市的綠色走廊和市民的共享場所。
3.2 以人文環境為背景
在過去的一段時里,城市的發展偏重經濟和政治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傳統文化。但是,一個城市的綜合發展需要經濟更需要文化,文化的積淀和人文精神的塑造對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城市經濟高速發展,那么,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如何保護好一個城市的文化形態,保存既有的歷史文化資源,營造適合本城市特色的文化特征,無疑是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在城市規劃過程中注重保護當地的歷史文化資產,實質上就是保護城市的地方特色、場所精神和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產與現代城市環境相結合不但能構筑城市亮麗的風景,而且能夠發揮出文化方面和經濟方面的效益,進而實現一種城市雙贏。不同空間位置的城市具有明顯的差別,它們之間風格各異,特色分明。保護城市文化的內在要求主要體現在保護城市人文精神、注重歷史文態保護、注重建筑、街道、綠色文化。城市形態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加以歷史發展的文化積淀,同時結合城市發展本身的需要,最后經過形式藝術處理而形成的。實際上,目前我國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成功實踐就是注重城市的文化建設,以城市濃郁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凝聚城市居民,從而推動城市的進一步發展。所以,城市綠道系統的規劃一定要注入城市的文化內涵,塑造城市個性特色。
3.3 以人工環境為切點
從本質上說,城市的人工環境必須能夠體現和發展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時城市的建筑物、市民的行為又反作用于城市文化。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對于規劃和建設好城市的人工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與城市文化有著緊密的的聯系。城市人工環境能夠傳承體現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特色在城市人工環境中得以發展。
綜上所訴,塑造城市特色就必須尊重當地的自然環境,同時要注重傳承當地地的歷史文化。在城市綠道規劃的過程中,應該依托城市的自然環境,結合其歷史文化遺產,在綠道系統設計中提倡生態設計,最終串聯起這個城市的綠脈、文脈,進而形成一個強大的綠色文化系統,以這個綠色文化系統激發和推動這個城市的文化生產力。總之就是以城市綠道系統塑造城市特色。
參考文獻
[1]方睿.城市化進程中城市特色與風貌的塑造[J].安徽建筑工業學院學報,2006,14(3):40-43.
1 城鎮濱水區景觀現狀分析
1.1 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現狀
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由:項目策劃、市場分析、用地分析、概念規劃、詳細規劃、景觀方案、設計施工圖、后期施工等幾個階段構成。在項目策劃、市場分析、用地分析這幾個階段主要對自然和社會要素進行調查研究,忽視了人們在心理和行為上的要求,并且在對自然要素的分析上只注重表面,缺乏對整個系統和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的評估,也缺乏對建成后的景觀區域做一個后期的綜合評估。
1.2 城鎮濱水區生態環境現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開始注重創造美景、欣賞美景。因此,人們的各項活動造成了濱水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一方面使自然景觀變成了人造景觀。使得動植物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污水與垃圾的任意排放。城鎮濱水區污染嚴重,原本平衡的生態系統被破壞,濱水區的自然景觀失去了原有的觀賞價值,濱水區域的生態功能也逐漸消失。
2 山水城市理念在濱水區景觀設計上的應用
2.1 山水城市
山水城市是錢學森先生對園林學的一些看法和設想,他在給吳良鏞院士的一封信中寫到:“我近年來一直在想一個問題:能不能把中國的山水詩詞、中國古典園林建筑和中國的山水畫融合在一起,創立‘山水城市’的概念”?歷經了40多年的磨礪與思索,山水城市理念日趨完善和成熟,內容不僅包含山水詩畫、古典園林與城鎮建設的結合,還包含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結合、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結合、藝術與科學的結合等方面。
2.2 濱水區
濱水區是城鎮定的空間,是與湖泊、河流、海洋相鄰的建筑、城鎮、土地鄰近水體的區域,是城鎮內水域與陸地相接的一定范圍內的區域,其特征是水域與陸地共同構成的環境要素,屬于特殊的城鎮用地。城鎮濱水區一般由水域、水際線、陸域等部分組成。
2.3 山水城市與濱水區
2.3.1中國古代山水詩畫在濱水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山水詩畫皆以自然風景為主要描寫對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風景佳勝、樓關舟橋、城市園林、歷史名勝均可入山水詩畫。中國山水詩畫不但表現了豐富多彩的自然美,更加創造出了意境美,而意境又是中國古典藝術的靈魂,也是中國山水詩畫的靈魂。將山水詩畫融入濱水區景觀設計中可創造情景交融的怡人景觀。
2.3.2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手法在濱水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要素為山、水、植物和建筑,在古代,為了讓園林景觀更加具有自然山水的風格和特征,營造手法形成了一套科學的體系,同樣的,如果要使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達到這種效果,也可將中國古典園林掇山技巧、理水手法、植物配置原則、建筑空間營造應用在濱水區景觀設計中,使現代城鎮濱水區的景觀更加具有詩情畫意。
3 山水城鎮理念對于城鎮濱水區景觀營造的指導意義
3.1 遏制濱水區生態環境惡化
吳良鏞院士認為山水城市的概念里包含有提倡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相協調發展的內涵,“山水城市”就是一個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相融合的人類聚居空間。濱水區是城鎮最重要的景觀資源,也是城鎮生態系統比較脆弱的區域。由于人類與濱水區近距離接觸,產生的各種廢物不斷向水域排泄,使濱水區域成為受污染最嚴重的地帶,許多城鎮的濱水區由于受到的污染程度超過其自凈能力,其沿岸的生態系統變得非常脆弱。在此我們可根據山水城鎮的理念,建設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相融合的適合人類聚居的濱水區,進而遏制濱水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3.2 解決濱水城鎮特色危機
城鎮濱水區是居民休閑娛樂的重要場所,也是構成城鎮特色的重要景觀區域。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果,但同時也有許多昔日豐富多彩、各具地方特色的城鎮正日益消失。現今,城鎮特色危機是城市規劃設計所面臨的普遍難題,應用山水城市理念解決城鎮特色的危機,可使城鎮發展進入到立足于中國自身優秀文化傳統,創造體現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城鎮濱水區,進而探索有中國特色的濱水城鎮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3.3 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大國,古代文明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但近代以來,我國傳統文化受到了嚴峻的挑戰。文化是一個城鎮的靈魂所在,城鎮是人類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而濱水區作為城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承載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作用上更是舉足輕重。山水城市理論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底蘊,同時也是中國傳統山水文化與西方生態文化的整合,響應了倡導傳統文化復興的時代潮流,將傳統文化融入城鎮濱水區景觀的設計中可在最大程度上繼承與發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3.4 為濱水城鎮發展探索一個模式
濱水城鎮的發展是必然的,在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建立濱水城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模式才能解決發展中人類與自然的矛盾與危機。目前我國建設所面臨的選擇促進了人們對于理想濱水城鎮模式的探索,我們不能一味的借鑒模仿西方濱水城鎮的發展模式,要提出符合中國實際的理想模式。而山水城市正是以居民的生產生活為出發點,以濱水城鎮特色的有機創造、生態環境的有效保護為原則,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現代化濱水城鎮最好的借鑒模式。
4 小結
山水城市的提出是受到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山水的熏陶、啟示而出現的,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是傳統山水文化、古典書畫的集中體現。山水城市繼承了中國哲學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追求自然與人工的和諧統一;城鎮濱水區,是水域和陸地兩種形態共同作用的城鎮區域,在這里,人類的行為和自然過程相互碰撞,見證著城鎮的發展歷程,并向外界展示著城鎮獨特的形象。應用山水城市理念指導城鎮濱水區景觀設計將開啟濱水城鎮景觀的新時代。
參考文獻:
[1]辛 穎.基于建筑類型學的城鎮濱水景觀空間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3.
[2]劉曉潔.生態視域下的濱水景觀規劃設計[D].天津大學建筑學院.2012.
[3]傅禮銘.山水城市研究研究[J].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12:7-8.
[4]王 萌.城鎮濱水區規劃設計研究現狀分析[J].山西建筑.2005,31(5):11―11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場覺;營造
引言
所謂“場覺”,是人對環境的直接感受與當時心境共同作用而演化出來、激發出來的感覺。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場覺”主要指的是人置于某一環境中的感覺,往往還有一種超乎諸感覺的體驗,是在各種微妙信息共同作用下所產生的豐富而又復雜的綜合感受。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對環境的適應和追求已不再僅僅局限在功能性和使用性上面了,進而追尋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及人在環境中的良好體驗的精神文化。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通過藝術的設計、創作的手段,渲染出一種氣氛,引發出一種意境,創造出具有文化內涵和精神需求的環境,以激蕩人的感覺和心境。由此,對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的營造已然成為設計從業者應著重考慮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個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否成功的標準之一。
1環境藝術設計的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從廣義上講,是人類在適應環境、不斷改造環境的過程中將自己的審美觀念和審美需求有目的的、理性的、有規劃的注入環境并滿足人類心理、身體需要的實踐活動。要了解其概念,應從三個方面進行解讀:第一,環境。行為學上的環境主要指人類賴以生存的、從事生產、生活的外部客觀世界,主要分為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社會環境。從設計角度講,環境主要指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處的各種空間場所。第二,環境藝術。它不是純藝術的欣賞,是人創造的,并藝術化的生存于環境空間,始終與使用性、功能性、工程技術結合在一起。人類在改造環境時進而把審美需求作為滿足條件,由此環境藝術也是一門集使用功能與藝術審美功能為一體的藝術學科。第三,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手段與方式對室內外環境進行規劃、設計的一門多學科綜合的實用設計藝術。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設計藝術學科的一種,它的設計風格的形成、發展都與建筑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環境藝術設計始終圍繞著建筑來展開。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既邊緣又綜合的學科,它由多學科交匯而成,包括建筑學、規劃學、園林景觀學、心理學、環境行為學、設計美學、人類工程學、宗教學等方面。其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建筑以外的人類聚居室外環境的設計;二是對建筑內部空間的二次空間劃分、功能分區、立面設計、陳設、軟裝等設計,稱之為室內環境設計。
2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重要性
隨著人們審美意識的提高,由人對環境的適應和改造,慢慢發展為對環境的精神盼求,也不再局限于生活的實用性。滿足基本生存、生活的需要為第一需求,而努力追求生活質量和精神最大愉悅則是第二需求。一個好的環境設計應該是既能滿足基本需要,又能滿足精神愉悅,強調兩者的緊密結合。環境藝術設計不是工業化的、機械的、無情的工業產品,而是需要把人與環境的和諧統一放在第一位,強調人與環境的交流、人與大自然的交匯,這也是中國傳統審美的重要思想。
2.1身體需求
人類改造大自然的過程中最初主要以身體需求為主要需求,人在建筑空間內對“場覺”的感受主要集中在空間給身體的空間圍合感以及家具用品對觸覺的綜合感受。滿足身體的安全性、舒適性是景觀設計的基礎設計。當人之于室外空間,身體需求會隨著環境的變化,產生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于一身的綜合感受,并且已超出身體需求,向心理需求推進。
2.2心理需求
當人的感官作用于環境時,通常會有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上的感應。視覺作為感受最靈敏、最準確的感官,會在第一時間感受環境所帶來的視覺享受,在此同時其他感官也會提供對同一環境的感覺體驗。在多種感官體驗的綜合作用下,以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場覺”感受,使人的在心理上達到精神愉悅、心理升華的審美高度。
3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方式
3.1自然與人工相結合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通常情況下是以相互融合、相互作用存在于大自然中。國人一直把自己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與環境息息相通。在儒、釋、道三家文化特征的相互補充下,均主張人與自然建立密切聯系,將實有之“象”與個人玄想世界相統一,營造出精神愉悅的“場覺”。
中國傳統古典園林。中國園林就是把自然的美與人工的美高度結合在一起的,人工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在對環境的設計過程中可以采用人工造景、框景、借景的方式來營造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達到完美結合,如杭州西子湖畔,雷峰塔所在夕照山,山是堆成的山,湖亦是圍成的湖,然而夕照山與后面的自然山脈融為一體,宛若天成,幾乎看不出人工痕跡。夕照山的存在為西湖的景致增加了層次,豐富了大環境的自然景觀,而夕照山及高聳的雷峰塔則成為了西湖借景的對象。夕照山在夕陽下落之時,山水交相輝映,人置于此等景致不乏有無我相忘的“場覺”感受。
現代建筑景觀設計,自然環境經常被引入室內環境,將室內環境室外化的設計將成為一種現代設計理念,美國設計師賴特設計的“流水別墅”就是將周圍環境引入眼簾,把潺潺流水引入聰耳,聽著水聲、看著流水,此情此景,一種超乎諸感覺的“場覺”必然來襲。
3.2秩序與變化相統一
環境藝術設計是集藝術美、技術美、工藝美于一身的綜合藝術形式的設計實踐活動,這種綜合必須緊緊依靠環境諸要素秩序的、有效的構建在一起。第一,秩序。對于環境要素的組織、編排,應重視秩序中的有序設計,沒有秩序的編排、組織往往容易產生混亂,環境的整體性、協調性受到影響。如北京故宮的設計建造,從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兩翼的文華殿、武英殿等東西六宮的設置,布局嚴謹有序,人置于其中,身臨其境,感其威嚴壯闊的“場覺”感受。第二,變化。變化是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品格理念。沒有變化就不能滿足對感官的刺激,感官刺激基于變化的強弱、敏感度都會對感官產生不同的刺激效果。唐代詩人杜牧在《阿房宮賦》描述“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勾心斗角,盤盤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強調了阿房宮建造布局的秩序性和依地勢起伏而建的變化性,兩者相互統一,營造一種在秩序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有秩序的“場覺”感受。
4環境藝術設計中“場覺”營造的實踐意義
4.1提升設計品位
設計品位是一種標準,也是一種觀念。品味之于環境藝術設計,強{景觀與建筑環境給人“場”的感受,這種“場”往往是設計師應該關注的設計環節。一個環境設計作品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只完成基本使用功能,應更多關注在使用過程中的精神愉悅性,這也是衡量環境藝術設計作品是否具有一定品味的標準之一。在具體“場覺”營造實踐時,如何提升環境藝術設計的品味是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課題。
4.2關注以人為本
這個問題歷來被設計研究者所關注,在這里主要談一下人在景觀與建筑環境中的身心需求.第一,在景觀、建筑環境中人是使用主體,一切圍繞人來展開,人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是景觀藝術設計必須考慮的關鍵因素,缺乏人文關懷、人文氣息的設計作品是空洞的、毫無價值的。人在景觀和建筑環境中體驗到的“場覺”感受是人對自然環境的直觀綜合感受,通過環境的“場覺”營造實踐,我們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的感官作用于環境所產生的諸類感覺是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的基礎上,人離開了環境,對于“場覺”的營造就無從談起。
5結語
本文圍繞“場覺”的營造來展開論述,無疑給了廣大設計師一個嶄新的理論概念,這個概念將為今后的景觀設計實踐提供一定參考依據。“場覺”的營造研究是對當前環境藝術設計現狀的重新理解,前人雖有實踐體現,但并未受到關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只是一筆帶過。基于此,對“場覺”營造的研究是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李硯祖.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界[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01):01-02;05-19.
[2]史明.景觀藝術設計[M].南昌:江西美術出版社,2008(04).
[3]周鵬.試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中國農學通報,2009(24):398-402.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to pass to point the way with from the macroscopic level on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and denotation, trying to broaden the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ducation ideas, advocated a perfect design talents of knowledge system and training of practical skills for design talents ba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talents' learning innovation ability, and the humanistic training and effective judgment current social practical need for constructing the ability of contemporary design education system center, and stressed the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oduction, study and research "the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mode that design talents can truly understand, in the current society, thus designed accord with the actual requirement of the current social good work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education; innovation
中圖分類號:S6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和外延
從概念上講,環境有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之分。郝衛國先生在《環境藝術設計概論》中將環境劃分為四個層次:1、原生環境;2、次生環境;3、人工環境;4、社會環境。在這四個層次里面,人類通過設計活動可以直接影響到的是人工環境,間接的也與其他三個方面有密切的聯系。[郝衛國 編著 《環境藝術設計概論》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6年9月第一版 第8頁]環境藝術設計主要是在營造人工環境和改善自然環境。可人工環境的營造和自然環境的改善必然影響到其他層面的環境,其他層面的環境也影響著人工環境的營造和自然環境的改善。因此,環境藝術設計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支撐的專業。其內涵與外延也具有綜合性,這一點常為人所忽略。
環境藝術設計的含義有狹義和廣義的區分。事實上,狹義的環境藝術設計是由其內涵為出發點的理解,它是指通過藝術設計的方式對室內外環境進行規劃、設計的一門實用藝術。作為人工環境中數量最多,比重最大的的因素,建筑成為人們高質量居住條件的最明顯的標志。從建筑的內部空間到建筑物主體的空間,都屬于環境設計藝術的范疇。于是,人們對于環境的關注很大程度上只是停留在對自身生活環境,尤其是居住條件的理解上,因此在提到環境藝術設計的時候,很多人都指向狹小的內部生活空間,甚至把“居家裝飾”“裝修”作為環境藝術設計的代名詞,這是非常狹隘的理解。人們的起居環境只是人類生活環境中很小的一部分,是單個個體,與之相關聯的周圍建筑群、街道、綠化以及公共雕塑、公共娛樂設施,甚至還包括由人的交往方式,休閑娛樂方式,消費方式等構成的文化環境是大環境,是宏觀上的整體。
廣義的環境藝術設計,即“Landscape”,是對人的生存環境的各方面的綜合的設計與營造,它拓展了人類生存環境的觀念,強調了環境設計藝術概念的外延。因而它是一門多學科共同關注的話題,與建筑學、景觀設計學、環境行為學、生態學、人類工程學以及社會學等有著千絲萬縷的的聯系。“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既邊緣又綜合的學科,它設計的范圍極廣,從建筑學、城市規劃學、景觀美學、環境美學、社會學等都是可以涉及的。”[李硯祖 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第2頁]環境藝術設計是為人提供最舒適的生活環境的設計,但作為自然的人、社會的人,人類離不開自然環境,離不開社會環境。因此必須重視從宏觀上把握環境藝術設計外延,全面的理解環境藝術設計。
人們對于環境的認識是有一個過程的,對于環境藝術設計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時代性,我們要用多元化的視角,用不斷發展的觀點看待環境設計藝術的這門學科。首先,環境藝術設計的內涵是基礎,外延是在內涵基礎上的不斷發展和完善;其次,內涵與外延之間是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兩者互為聯系,互為補充;第三,內涵是靜態的,外延是動態的,隨時代不斷擴展,兩者形成了有機的統一。
從五十年代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確立室內裝飾系開始,中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經歷了五十余年的發展。但是作為專門的二級學科才不過十多年的事情,從最初的室內設計系到環境藝術設計系。環境藝術不能只是簡單的從名稱上更新,隨著經濟發展快速發展,環境藝術設計涉及范圍進一步擴大,人們對于它的認識也應當不斷深化。“世界環境藝術設計已經逐漸從室內空間設計的裝飾,家具陳設等方面延伸到更廣闊的天地:建筑景觀,庭園小景,公共設施,街道廣場環境等。”[李硯祖 著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第3頁
]對于當代環境藝術教育來講,更應當看到這門學科的多元性與發展性。
二、當代設計教育現狀
盡管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還處于初期的發展階段,環境藝術設計教育卻隨著設計藝術學的發展而不斷得到發展,取得了一定成就。可同時也出現了不和音符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在認識環境藝術設計內涵與外延上缺乏聯系和整體觀念,造成學校教育的產出與社會需求的錯位。
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項綜合性的多元學科,不僅涉及藝術與技術兩大方面,還與社會學、美學、人類工程學、行為學、心理學等學科有關,各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共同構成了外延廣闊,內涵豐富,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環境藝術。但是,當代設計教育體制并沒有跟上時代的節拍,課程設置不科學,專業設置片面化,教學中缺乏各門相關學科的聯系與交叉,缺乏系統性。誠然,整體性并非要將學科統一在一起,而是說缺乏最起碼的學科之間的溝通。如果不能從聯系的、整體的角度去培養人才,我們的環境藝術設計勢必會出現更多的設計敗筆,或者缺乏文化內涵,或者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或者缺乏實用價值,或者流于形式。現代人們對于設計藝術的審美有了很大提高,高品質的設計需要具有綜合性、高素質的人才。據有關數據顯示:
① 、在2006年上海人才招聘會上,參加招聘會的300多名環境藝術專業的學生與甲方達成協議的僅有37%,許多公司因求不到高水平的設計師而苦惱。
②、我國目前環境藝術設計行業從業人員850萬,2006年達到1000萬,僅設計師就需要10萬人的增量,而目前全行業專業技術人員僅為從業人員的1.3%。很多企業因在國內尋不到合適的設計師,而向國外延伸求賢。”
分析以上問題形成的原因:一是學校在對學生培養方面,過于注重課堂教育,而忽視了實踐,學生從學校到社會沒有磨合期,而甲方則需要是上班即能勝任本職工作,為本單位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二是學校在專業設置上,過于追風也是導致學生和社會需求錯位的原因。同時由于盲目的擴招,求量不求質,學生畢業后一些簡單的工作都無法勝任。
(二)對學科外延的認識不足,設計教育體系不能滿足當前社會需求
環境藝術設計伴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進步,外延不斷擴大。我們國內的環境藝術設計觀念更新慢。當一系列與環境藝術設計相關的職業在社會上出現,我們的學科建設卻往往跟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當景觀設計師、城市規劃設計師、園林規劃師等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之時,在眾多的藝術院校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質上還是室內裝飾、裝潢的代名詞,課程教材有的還用著多年前的,培養出的專業人才由于環境設計觀念的落后很難在社會上發揮自己的才能。以景觀設計為例,據統計資料顯示,2006年上海建筑及房地產行業對各類職位人才的需求中,專業技術職位人才需求量最大,占到總需求量的61%;而在房地產行業緊缺人才中,建筑師和規劃設計人員最缺,占了各類緊缺人才的37%,而其中尤以環境藝術景觀設計師最為稀缺。
這種問題的出現,除了國內景觀設計起步晚的原因以外,與設計教育觀念的落后也是有很大關系,在出現市場需求時,設計教育不能及時的轉換教育機制。比如,目前,國內還很少有高校設置環藝景觀設計專業,一般只有園林設計專業。其根本原因對于環境藝術外延的前瞻性和預見力不足。
(三)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員嚴重缺乏實踐鍛煉,這是當代設計教育最為突出的薄弱點。
為進一步了解設計藝術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和參與社會實習實踐情況,筆者對某大學環境藝術專業40名本科學生的就業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調查方式是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形式。就業情況如下:
①畢業后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占68%
②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占12%
③改行做其他的占11%
④考研究生的占9%
工作情況如下:
①畢業生畢業后從事環境藝術設計的學生感到吃力的占82%
②在公司無法勝任本職崗位的占8%
③能基本勝任工作的占10%
參與社會實踐情況:
在校期間參于社會實踐的學生僅占36%。
通過調查,我們更清醒地認識到環境藝術設計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脫節程度比較大。環境藝術設計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與市場的聯系較為緊密,并且具有跨學科的綜合性特點。這決定了設計師必須注重實踐,通過切實的實踐檢驗、鞏固、補充理論,并及時地了解市場需求。社會需求是千變萬化的,也是不斷更新的。當學校的環境藝術教育還停留在包豪斯式的現代主義的時候,社會上后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已經粉墨登場。材料是環境藝術創作的載體,設計師對于材料的把握不能只流于視覺的和理論的把握,而必須通過觸覺、視覺等多方面的感官掌握材料在環境藝術中的應用。這要求設計師必須站在時尚的前沿,通過實踐把握環境藝術風格的變化、材料的更新以及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惟有如此,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才能跟得上時代的潮流,其作品也才具有現實性。
三、對于設計藝術教育的幾點思考
環境藝術設計作為現代設計藝術學科的一個重要二級學科,我們通過它可以窺見設計藝術教育存在許多不容回避的問題。下面,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幾點思考:
設計藝術教育應當完善學科機制,促進相關學科的溝通。
設計藝術教學需要開闊的視野,克蘭布魯藝術學院、舊金山藝術學院等國際知名藝術學院,學科建設不僅完善,而且劃分很細,學科的多樣性并沒有增加學科的界限,相反促進了各學科的融合。在國內,無錫輕工業學院(江南大學)從1986年就開始文理生源的招生,首創了“藝工結合”的教學,要求學生有美學知識、美術技能之外,還要涉獵理工知識。這就使學生可以廣泛的涉獵到各專業的知識,促進學生人文涵養的積淀,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全局意識、宏觀的把握處理設計的能力,提高了設計的水平。當前,設計教育中自然需要通過合理設置相關專業的課程,使學生的知識結構趨于合理,協調好設計作品的各種要素。
(二)設計藝術教育應當拓寬教學思路,適當設置相關人文學科。
設計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滿足人們生活、消費、休閑等需求的活動。設計教育應當創新觀念,走在時代的前沿,審視社會的需求,隨時彌補在專業學科設置上的不足。教師應當以身作責,觀念的領先要通過優秀的師資和完善的教學體系來表現。作為學校,應該擔負起教育的責任。科學合理的設置培養課程,拓寬課程體系,擴大選修科目范圍。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局觀念,吃苦意識。注重手繪基本功、動手與實踐以及構造與技藝的培養。引入社會設計精英進課堂,擔任實踐教學指導,使教學與社會交流。提倡學生在校期間,精一技,學二技,會三技(技能),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相關人文學科可以促進設計師對生活作藝術化的理解與闡釋。因而,相關人文學科實際上可以使得設計師的理念更具藝術性,從而營造出更適合人類生活居住的藝術化的空間。
(三)設計藝術教育應當增強實踐性,實行產、學、研并舉。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大多數植物的生長和干物質積累在變溫條件下比恒溫條件下 ( )
A.不利
B.有利
C.一樣
D.不確定
2.植物體一般含水量達 ( )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3.土壤真菌與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體稱為 ( )
A.菌絲
B.根瘤
C.菌根
D.子實體
4.頂極一格局假說的優勢頂極,相當于單元頂極論的氣候頂極的 ( )
A.后頂極
B.前頂極
C.分頂極
D.氣候頂極
5.植物對高原生態環境適應方式是 ( )
A.形成CO2的儲庫
B.光合作用量子效率升高
C.細胞內葉綠體大、數量少
D.氣孔導度減小、數目增多
6.粳稻和秈稻屬于 ( )
A.氣候生態型
B.土壤生態型
C.生物生態型
D.以上都不正確
7.老虎種群的個體分布屬于 ( )
A.群集分布
B.均勻分布
C.成叢分布
D.隨機分布
8.種群在邏輯斯諦增長過程中,密度增長最快時的個數數量為 ( )
A.大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小于K/2
9.生態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的原因是由于 ( )
A。它與其他學科的交叉
B.它研究內容的廣泛和深入
C.它的理論逐漸形成
D.以上全部內容
10.鳥類繁殖季節在春季,促使雌鳥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 )
A.溫度上升
B.食物質量提高
C.光照強度增強
D.日照時間加長
11.旅鼠啃食植物,其數量增長。植物遭破壞后,會引起旅鼠外遷或因饑餓而死亡及遭到捕食。旅鼠的減少,使植物量增多,這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數量又逐漸增長。旅鼠的這種增長現象是 ( )
A.指數增長
B.季節性增長
C.周期增長
D.邏輯斯諦增長
12.群落之間、群落與環境之間相互關系的可見標志是 ( )
A.生態位
B.群落水平結構
C.群落垂直結構
D.群落外貌
13.在青草一蚱蜢一青蛙一蛇一貓頭鷹這條食物鏈上,貓頭鷹的體重每增加1kg,理論上至多需青草 ( )
A.500kg
B.1000kg
C.5000kg
D.10000kg
14.生態學鞏固時期,生態學發展達到第一個高峰,主要是指 ( )
A.生態學概念的提出
B.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
C.生態學的廣泛應用
D.生態學同其他學科的滲透交叉
15.根據地球環境的性質,可將環境劃分為 ( )
A.區域環境和生態環境
B.區域環境和自然環境
C.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
D.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
16.下列屬于互利共生關系的是 ( )
A.鳥與樹
B.青蛙與水稻
C.豆科植物與禾本科植物
D.豆科植物與根瘤菌
17.r對策生物種群容易發生 ( )
A.種群平衡
B.種群爆發
C.種群衰退
D.生態入侵
18.關于生物群落的特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內所有生物的群體表現
B.一棵草、一棵樹各自顯示著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C.一棵樹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D.植物、動物、微生物對生物群落特征的影響大小一致
19.饒基耶爾頻度定律表明 ( )
A.屬于低級頻度的種類通常較多
B.頻度越高的種的數目越高
C.頻度越高的種的數目越低
D.低頻度種的數目較高頻度種的數目少
20.動物對冷環境的適應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減少體內能源物質的消耗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09)01-0070-03
一、什么是城市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一詞最初由英國植物群落學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據前人和他本人對森林動態的研究,把物理學中的“系統”引入生態學,提出了生態系統的概念。生態系統是一個相當廣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統及其環境都可以稱之為生態系統,在空間邊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間范圍很大程度上是依據人們所研究的對象、內容、目的或地理條件等因素而確定,是一個完整而復雜的生態綜合體。
“城市生態”由美國芝加哥學派創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自然生態系統成為生態學的研究中心一樣,城市生態系統也成為城市生態學的研究中心和重點。城市生態系統是指特定地域內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會的和經濟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過各種相生相克的關系建立起來的人類聚居地或社會、經濟、自然復合體。
在城市生態系統中,以人為核心,是一個融合了自然、經濟與社會的人工生態系統。城市生態系統是人類生態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在人類生態系統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自然生態系統到農業生態系統的演變,最后才產生了城市生態系統。在工業革命以后,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轉移,出現了大規模的城市化。盡管城市生態系統的發展歷史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態系統卻對整個人類生態系統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人類生態系統的主體。
二、城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
關于城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有很多種不同的觀點,不過有一點是一致的:城市生態系統是一個以人為中心的復合型的人工生態系統,它具有很強的人工性。除了人這一主體之外,還包括自然系統、經濟系統與社會系統。這種劃分是一種廣義生態系統觀,是把整個城市當作一個巨大的生態系統,按照這種組成方式可以從整體上研究城市的生態機理,進行城市生態建設。
在社會學中,將城市生態系統分為城市社會和城市空間兩部分。城市社會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組織,城市空間則是人工環境和自然環境的集合。將城市生態系統的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為兩部分:一是生命系統,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動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飼養的動植物)。二是環境系統,包括次生自然環境、人工環境和廣域環境。次生自然環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資源;人工環境又分為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廣域環境是在更大的范圍上來說的環境,包括城市周邊的郊區環境以及整個區域環境。 這種組成形式嚴格遵循了生態系統的要素構成,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主導關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長、發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預下,城市生物種群單一,優勢物種突出,群落結構簡單,空間分布也受到人為的限制。
三、如何實現城市生態的可持續規劃
(一)生態城市與可持續發展
現代城市作為一個多元化、多介質、多層次的人工復合生態系統,各層次、各子系統之間和各生態要素之間的關系錯綜復雜,城市生態規劃堅持以整體優化、協調共生、趨適開拓、區域分異、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原理為指導,以環境容量、自然資源承載能力和生態適宜度為依據,有助于生態功能合理分區和創造新的生態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態環境質量,尋求最佳的城市生態位,不斷地開拓和占領空余生態位,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潛力,促進城市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保持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協調共生。
城市生態規劃是與可持續發展概念相適應的一種規劃方法,它將生態學的原理和城市總體規劃、環境規劃相結合,同時又將經濟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以及多種技術手段應用其中,對城市生態系統的生態開發和生態建設提出合理的對策,辨識、模擬、設計和調控城市中的各種生態關系及其結構功能,合理配置空間資源、社會文化資源,最終達到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環境關系的目的。在生態規劃中,體現著一種平衡或協調型的規劃思想,綜合時間、空間、人三大要素,協調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促進人類生存空間向更有序、穩定的方向發展,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
首先,城市生態規劃強調協調性,即強調經濟、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這是規劃的核心所在;其次,強調區域性,這是因為生態問題的發生、發展及解決都離不開一定的區域,生態規劃是以特定的區域為依據,設計人工化環境在區域內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強調層次性,城市生態系統是個龐大的網狀、多級、多層次的大系統,從而決定了其規劃有明顯的層次性。城市生態規劃的目標更強調城市生態平衡與城市生態發展,認為城市現代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依賴于城市生態平衡和城市生態發展。
(二)城市生態規劃需遵循的設計原則
1.社會生態原則。這一原則要求生態規劃設計要重視社會發展的整體利益,體現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態規劃要著眼于社會發展規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公平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2.經濟生態原則。經濟活動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動之一,經濟的發展決定著城市的發展,生態規劃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注重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持續性。這一原則要求規劃設計要貫徹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以及優化產業經濟結構,促進生態型經濟的形成。效率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3.自然生態原則。城市是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這一原則要求生態規劃必須遵循自然演進的基本規律,維護自然環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凈能力和穩定性、持續性,人類活動保持在自然環境所允許的承載能力之內。規劃設計應結合自然,適應與改造并重,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極影響。平衡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4.復合生態原則。城市的社會、經濟、自然系統是相互關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規劃設計必須將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三者兼顧,綜合考慮,使整體效益最高。規劃設計要利用這三方面的互補性,協調相互之間的沖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間尋求平衡。協調是這一原則的核心價值。
以上這些原則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區性的,地區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會文化兩方面的影響。因此,這些原則的具體應用需要與空間、時間和人(社會)的結合,在特定的空間中有不同的應用。
(三)城市生態規劃的主要內容
1.高質量的環保系統。對不同的廢棄物按照各自的特點及時處理和處置,同時加強對噪聲和煙塵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態環境潔凈、舒適。
2.高效能的運轉系統。包括暢通的交通系統,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統,快速有序的信息傳遞系統,相應配套有保障的物質供應系統和城郊生態支持圈,完善的專業服務系統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統。包括人口控制、資源利用、社會服務、醫療保險、勞動就業、治安防火、城市建設、環境整治等。保證水、土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適度的人口規模,促進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
4.完善的綠地生態系統。不僅應有較高的綠地覆蓋率指標,而且還應布局合理,點、線、面有機結合,有較高的生物多樣性,組成完善的復層綠地系統。
5.高度的社會文明和生態環境意識。應具有較高的人口素質、優良的社會風氣、井然有序的社會秩序、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態環境意識,這是城市生態建設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
從生態規劃內容可以歸納出一些具體的城市生態規劃目標:從人類的角度來說,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規模,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關系和諧;從土地的角度來說,城市用地結構合理,開發有序,土地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城市功能獲得適宜的生態區位;從空間的角度來說,城市空間與其承載的城市功能相適應,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間分布特征,城市空間的多樣性和異質性使得城市既呈現動態發展的態勢又保持穩定有序的結構;從環境的角度來說,城市功能的發揮不超過其環境容量的限制,促進城市健康、持續發展。
歸根到底,城市生態規劃最主要的目的是實現可持續發展,城市居民作為城市中的主體,在生態規劃中要體現出“以人為本”的精神,圍繞主體――人來展開各種規劃措施。城市生態規劃的對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種生態關系,這種生態關系又集中體現在以土地為基礎的人與環境的關系上,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不斷優化城市建設、利用保護城市資源、保護好生態環境。這樣才能實現城市生態規劃的主要宗旨,體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沈清基.城市生態系統基本特征探討[J].華中建筑,1997.
[2]戴天興.城市環境生態學[M].北京: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2.
1、環境藝術設計相關概念分析
環境藝術設計包括環境、藝術與設計三個方面的概念,這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所以研究環境藝術設計首先要正確理解其相關概念。
1.1環境基本概念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環境,環境是一個具大的空間,包括在其中的動物和植物以及空氣、水等各種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間來獲得生存和發展,環境是人類生活的必須物,與具體物質等因素相比,環境空間屬于無形因素。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人類生活會受到環境的制約,在人類生活條件不斷提升的同時,對周圍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環境發展成為人類發展進步的重要內容,除了自然環境,還有人工環境,但在發展過程中,環境藝術的人工環境將不可避免地被破壞,現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態概念將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限度。
1.2環境藝術設計基本概念
環境藝術設計指在一定環境中,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環境設計和開發。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種公共設施的成本、材料、環境承載力等方面因素,結合各類影響因素,需要對環境進行合理科學的規劃,不僅需要設計美觀,而且還需要在規劃設計中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按照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理念,形態科學合理的環境藝術設計。
2、加強環境藝術設計生態性的措施
結合環境藝術設計的相關概念,加強環境藝術設計的生態性建議采取以下措施:
2.1不斷創新環境藝術設計理念
隨著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開始關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精神需求,環境設計標準應同步甚至超前公眾的觀念,同時,也要關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兒童、孕婦以及殘疾人的需要。環境藝術設計不僅需要確保美觀,而且還需要健康安全。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引入濃厚的文化內涵和人文氛圍,才能充分實現環境設計的功能。依據經濟和其他因素的設計原則,通過利用各種設計技術,合理選擇材料,形成環境藝術設計的結構,堅持愉快、高效的設計原則,充分體現現代人對自然回歸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進社會和諧進步。
同時隨著社會化進程的快速發展,環境藝術設計的發展伴隨著人類知識儲備的增加,人們認識到人類與環境的和諧共處的重要性,也意識到環境藝術設計應遵循生態理念,加強環境藝術設計對于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具有明顯的生態哲學意義,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已成為公眾的共識。
2.2因地制宜考慮當地環境特點
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強環境生態性的重要舉措。環境藝術設計必須對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認識,清楚地知道每種材料的特點,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藝,才能更好的進行環境設計。比如通過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紋理可以創造一個安靜和平靜的氣氛,而使用大理石,因為其硬度對應用領域具有不同性質的變化,這種特性決定了其應用范圍。所以在環境藝術設計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慮當地環境特點,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
同時生態環境藝術設計應該尊重當地的環境,也就是說要求環境藝術設計需要充分尊重當地環境發展要求,必須考慮環境藝術設計的現狀,結合當地的傳統文化,進一步實現生態環境藝術設計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態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根據環境藝術設計要求,加強生態環境設計,可以減少對資源的剝奪,尊重植物的多樣性和生存環境質量,同時設計師還應該考慮如何促進生態系統的保護和通過設計方法提高自然與環境的協調性,促進能源和物質循環,進而將可持續處理技術應用于環境藝術設計中,滿足生態發展要求與環境設計理念的要求。
環境藝術設計應加強節能規劃,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進行環境藝術設計,根據當地地質特征,不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滿足復雜環境并適應環境發展形勢,可以將生態設計轉變成藝術個和獨特的建筑風景線,更有利于促進環境設計科學合理,充分利用樹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觀,讓自然風光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的重要支撐,進而烘托主題風格。
2.3環境藝術設計使用新型能源
科學技術的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逐漸改變著人們的生存狀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也要依靠科學技術和新材料的使用,通過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進技術來增加相關材料的循環使用,通過使用先進科學技術來提高資源利用率,進而提高現代生活環境的質量,通過利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為環境藝術設計服務,這也是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要任務。
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可以發現一些棘手的問題,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對生活帶來許多方便的同時不可避免地產生化學物質進而造成對環境的污染,同時也會產生固體廢物和能量轉換過程中的環境噪聲污染,這些問題需要解決,要在創新的基礎上利用新能源來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實現對環境設計中的生態理念的追求。
結語
當前環境問題日益突出,人們對生活環境的關注越來越重視,生態哲學已日益形成共識,這也成為環境藝術設計的必然發展趨勢。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態理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環境藝術設計需要逐步建立生態理念,可以更進一步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需要。
在環境藝術設計過程中,應該重視環境可持續發展,不僅要遵循科學合理的原則,而且要尊重自然發展和藝術設計原則,同時在環境藝術設計的整個過程中,廣泛采用先進技術和新能源,同時環境藝術設計應堅持生態環境的角度,減少對自然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對當地的環境特征進行準確理解,進而實現對環境的生態性設計。
【參考文獻 】:
[1]蔣明.試論環境藝術設計中的生態理念[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0(08).
【關鍵詞】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裝飾裝修);綠色設計;過度裝修;生態環境;
緒論
本人則一直從事室內裝飾設計相關的工作,在一家具有消防資質及裝修資質的公司工作。想要弄清楚什么是綠色設計,首先要明白綠色概念的由來。綠色是生命的象征。綠色就其自然屬性而言來源于植物的。植物的物質表象。"一個有用的衡量經濟規模對地球生命承載能力的極限,是全球光合作用產物供給人類活動的比率。"[1]其生命之源--植物的光和作用,即:凈初始生產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即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陽能,減去綠色植物本身所消耗掉的能量(如呼吸作用),其差值即被稱為NPP,這個數量實質上是全世界的食物來源的大本營,是支持地球上一切形式的動物體(包括人類)生存的生物化學能量。[2]NPP實質上代表著全世界的食物來源,正因為此,綠色才成為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代名詞。以綠色作為定語的"綠色設計",其核心概念就是創造符合生態環境良性循環規律的設計系統。這個系統是可供實際操作的城市設計、建筑設計、園林設計、景觀設計、室內設計等。
1、綠色設計的可實施性[1]
室內作為建筑的組成部分,其專業的發展必然依托于建筑。綠色的生態建筑在目前尚處于試驗的階段,我們今天看到的世界上已有的"生態建筑"基本上呈現兩種狀態:一類是從生態到建筑,一類是從技術到自然。前者利用地形特征以最小空間的可能性;以地上生出的體量;以走近自然景觀的景觀元素來開發建筑。或者利用景觀改造以及創造居住建筑的生態學來與自然結合。后者利用高技派的進化;高效能的立面和生物氣候的屋頂來營造建筑。或者利用技術手段直接將自然要素運用于建筑本體。[6]這些散在于世界各地的探索性建筑體現了未來發展的方向。即便要把這些觀念性建筑推而廣之,普及成為社會大規模建筑的主流尚有待時日。作為過渡階段的室內設計自然也不可能超越建筑的發展而另辟蹊徑。因此設計的多元化就成為時代典型的特征。在這個時期室內設計首先要實現觀念的轉換,在技術條件許可的情況下,以綠色設計的概念創造符合時代要求的多種風格并存的室內空間形象。
2、科學技術的關鍵作用[1]
作為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關鍵在于協調人工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作為行業的綠色設計就是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自然環境--城市擺脫污染的困擾。廢棄固體、氣體、水體的排放控制; 綠化與水資源的合理配置。尤其是由建筑裝飾業的不良設計所造成的城市視覺污染,要得到有序的控制。人工環境--建筑從封閉再次走向開放,實現生態建筑的理想。 作為室內設計專業需要解決制約瓶頸的三個問題是, 通風與溫控、采光與照明、水的循環使用。實現突破必須依賴新的材料與能源。可再生資源、非傳統礦產資源、第四代能量資源、太空資源。
3、過渡裝修的弊端[1]
過度裝修的弊端所反映的問題,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將追求美觀悅目空間效果的裝修愿望理解為表象豪華的社會觀念;設計者缺乏空間的整體概念以二維平面設計的理念去應對復雜的四維空間設計;設計者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設計手法單調無法從總體上把握空間氛圍的創造;業主與設計者單方或雙方的藝術修養達不到應有的水準。過渡裝修純粹是材料的堆積,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有違于綠色設計觀念的。
過度裝修的弊端所反映的問題,體現于以下幾個方面:將追求美觀悅目空間效果的裝修愿望理解為表象豪華的社會觀念;設計者缺乏空間的整體概念以二維平面設計的理念去應對復雜的四維空間設計;設計者缺乏實際工作的經驗設計手法單調無法從總體上把握空間氛圍的創造;業主與設計者單方或雙方的藝術修養達不到應有的水準。過渡裝修純粹是材料的堆積,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都是有違于綠色設計觀念的。
4、目前對室內環境污染控制[2]
4.1 GB50327規范規定控制的室內環境污染物氡(222Rn)、甲醛、氨、笨和揮發性有機物(TVOC)。
4.2住宅裝飾裝修室內環境污染控制除應符合GB 50327規范外,尚應符合《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 50325-2001)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設計、施工應選用低毒性、低污染的裝飾裝修材料。
4.3對室內環境污染控制有要求的,可按有關規定對以上兩條內容全部或部分是行檢測。
5、作為設計人員怎樣從自身做起倡導綠色設計
加強對客戶綠色設計概念的引導,綠色設計需要有很好的觀察力,很好的理解力,很好的一種執行力來成就這一切。
材料與室內設計的關系密不可分,沒有材料室內設計只能是無米之炊。不同的材料可以代表不同的時代特征;不同的材料可以造就不同的空間樣式;不同的材料可以營造不同的裝飾風格;材料甚至可以左右設計的流行時尚;作為綠色設計的戰略目標,在現階段也只有從材料尋求突破。
環保材料的概念
材料的環保概念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第一是材料自身的環保性,即材料的內部構成物質不存在危害自然環境的成分,不會向外發散有害物質;第二是材料的再生性,即材料能否循環使用的性質。
加強自己專業素質及對環保材料的研究,多做一些有關環保的成功案例,對業主來說更有說服力,對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勉勵。
結論及建議
環境藝術設計(室內裝飾裝修),首先是室內設計師要有好的職業道德,優秀的設計技能。一切以人為本,從客戶利益出發,引導客戶適度消費,以便節約生態環保材料。室內設計師在室內設計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大多數業外人士對生態環保裝飾材料的性質及運用似懂非懂,大部分是靠設計師的引導。設計師應該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超的設計既能,在室內設計中應從場景的氛圍及客戶的經濟境況入手,盡量避免應用奢華的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強調自然生態美,欣賞質樸、簡潔而不刻意雕琢。同時強調人類在遵循生態規律和美的法則前提下,運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將藝術、人文與自然相融合,創造人工生態美。盡量適度使用原生態的裝飾材料,少用或不用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放射性的材料。一切以人為本,利用一些沒有輻射性、不散發有害氣體、不產生主要公害的無毒材,倡導綠色設計(生態環保設計)。
此文為筆者一些淺談,因能力有限,竟請諒解。
參考文獻:
[1]鄭曙 室內環境與綠色設計[D].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2.3
“城雕顯現出一種在當代城市文化中獲得其存在意義上的態勢,傳統慣性的力量的要素逐漸被重組或消解,當代中國城雕已初步顯現出現代城市文化歸屬感。”①城市雕塑,是城市美化的主要形式所在,具有其他藝術無法取代的作用。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水平的象征,它對城市面貌的美化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具有其他文化無法替代的作用。
建筑物的社會功能性之一就是提供給人類生存的物質和精神空間,對于城市雕塑來說,它的客觀屬性更多地被賦予精神內涵的品質,很多大型紀念性城市雕塑給予人們的并不比紀念性建筑少,在建筑所圍合的某些公共交流空間中(如文化廣場、城市廣場等),建筑與雕塑的社會性和文化性更顯出一種互補關系:建筑為雕塑確定一個場所,而雕塑的精神則充盈了建筑圍合的空間,各自為對方提供文化上的詮釋。比起建筑來,雕塑的另一個特性是可移動性,室內的架上雕塑一旦移至室外,架上雕塑就可能成為城市雕塑,其個體文化性隨之轉化為社會文化性。因而城市雕塑必須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和道德,其精神的輻射面常常會涉及周圍的建筑,某些建筑因為雕塑的存在,而不得不做出退讓,在互補的同時互為作用。建筑兼有使用功能和作為藝術形態的審美功能,雕塑通常因僅具有審美功能而歸屬于美術學科。當建筑空間結構的形態注重以形式美感來折射建筑的文化內涵時,建筑與雕塑就相差無幾了。②由此可見,建筑更多地受到環境空間和心理行為的影響,而城市雕塑則更多的是影響環境空間和心理行為。城市雕塑的特殊性,它必須與城市、建筑和空間構成以及與文化形態緊密相連。建筑與雕塑藝術都可看作是在自然景觀基礎上的再創作,所以,更應重視建筑與雕塑之間的互融性,彼此構成具有綜合的視覺效果和歷史、文化地域的特征。
對雕塑藝術語言的準確把握,對設計中的作品和置放的環境二者空間形象的直覺反映,并巧妙地融合,恰到好處地把握到一個切入點,這對環境中的雕塑主題設計成功與否是個關鍵。“城市雕塑的創作設計必須從空間環境出發,它不僅是為人們營造一道視覺藝術的風景線,一個適宜的活動空間,同時還必須作為自然環境、人文環境的組成部分,達到協調與統一。”③也就是說環境空間的結構性質,具備魅力的環境雕塑作品,不能脫離環境因素,必須使每一個進入所在環境的人都沉浸于文化氛圍之中,感受到藝術氣息和整體環境的內在聯系所帶來的視覺美感,陶冶公眾美的情操,培養和提高大眾的審美情趣和文化素質。司徒兆光在創作《郭沫若》時,把銅像設計在30厘米的磨光貼面紅色花崗巖石板上,遠看仿佛擺在草地上。這也是考慮到故居的庭院環境,不宜置于高臺上,考慮的是雕塑與觀者之間的情感關系。這種潛在于客觀環境中的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的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直接決定著一個地區城市街道的風貌。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環境雕塑與建筑、綠化共同創造出反映人們良好生活質量的生活環境,環境的藝術語言是朦朧、概括、象征性的。許正龍認為城市雕塑藝術對空間環境中人們的行為產生影響是間接的、潛移默化的。正因如此,在雕塑的創作中他總是強調雕塑設計的隱喻性、象征性和個性化的特點,以期讓人深思作品,反復琢磨,而非就事論事地表現某種單一的具體內容,以此增加環境與雕塑的可讀性內容,通過材質美、手工美、肌理美、環境美的創造共同傳達個體的、連續性的、有意味的設計意識。
雕塑的藝術語言,可以是鮮明的、具體的。因此它能賦予環境以鮮明確切的思想性,用形象來突顯環境的主題,這種顯現不是簡單膚淺的說明,而是要通過藝術家加以升華,創造并賦予藝術感染力。王克慶談到創作《和平少女》在選擇適合的環境時提到:作為城市室外雕塑,需緊密配合環境進行創作,不僅研究選點和作品的形體及姿態,還研究了日本長崎和平公園的光線節奏及人流視覺效果等方面的課題。為了達到理想的藝術效果,我們在室內進行泥塑創作時,燈光照明盡量按照和平公園的環境的光線進行設計。安裝之前我們要用小樣探索光線的效果,最后才確定雕塑安裝的方位……④城市雕塑比起建筑和環境藝術小品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立性,其完整的藝術性更容易表達人的思想和情感,緩解現代城市的躁動不安,進行文化上的交融,以彌補建筑師在建筑作品的藝術創作中所受到的工程技術的約束。城市環境由自然生態環境和人工環境構成,在自然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城市越來越重視人工環境的建設和開發,環境建設與開發的優劣,其藝術性是評價的一個重要指標,而城市雕塑則是評價指標的一個部分,雕塑與建筑同為人工材料筑成,但雕塑能夠弱化現代材料的冷漠感,從純藝術中提升出來的城市雕塑,在城市環境藝術中,成為其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環境空間中的城市雕塑,受到環境的制約。正所謂“環境制約雕塑,雕塑充實環境。它們之間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雕塑起著凝縮維系空間的作用,并作為人與環境交流的媒體”。⑤雕塑的尺度、色彩、材質、形體以及所表達語言的抽象或具象性,都與城市的地域性、民族性、民俗文化藝術性有著直接的關系,而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筑和雕塑忠實地記錄了城市的這些特性,記錄了人類生態環境的演變和人工環境的興衰。因此,城市雕塑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城市空間環境對它的認可。城市雕塑與環境如此緊密地結合,也是雕塑與環境獨立個性的協調統一。雕塑的作用,從整體文化角度而言,是與其他社會行為交織在一起的,是一種個體參與、社會承認的創作行為。因此,雕塑家的創作不應是對環境的強加,也不應是對歷史概念和歷史形式的重復。
城市雕塑與環境的關系是復雜的,我們應該在交流、實驗中求變,在探索和繼承中擴大視野,適應變化,使環境因雕塑而得到一個理想的定位。
注釋:
①張堅.中國當代城市雕塑文化屬性的理論思考.雕塑,1998(1):6.
②郭瑞本.雕塑·建筑·環境——論城市雕塑的整體和諧.雕塑,1997(4):6.
③于美成,鄒廣天,李大為.當代中國城市雕塑警言.雕塑,1998(2):7.
④王克慶.參加和平紀念像的創作體會.美術研究,1985(4):55.
⑤許正龍.走出雕塑的誤區——有感于當前雕塑的現狀.美苑,1996(4):6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