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7 14:54:2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古代文學的價值與意義,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唐汝諤,字士雅,明末松江府華亭人。華亭又名華亭谷,在今上海松江縣西。其弟唐汝詢著有《唐詩解》五十卷,暢行于世,唐汝諤繼作《古詩解》二十四卷。又有《詩經微言合參》八卷。《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著述《古詩解》:“其兄汝詢有《唐詩解》,故此以古詩配之。其注釋體例略同。惟《唐詩解》以五七言分古近體,此則分為五類:曰古歌謠辭、曰古逸雜篇、曰漢歌謠辭、曰樂府、曰詩。其訓詁字義頗為簡略,所發明作意亦皆敷衍。又樂府之類聲詞合寫者,汝諤不究其源,一一強為之說,尤多牽強。”機山錢龍錫在《古詩解敘》中說:“吾鄉士雅唐君,少為諸生即博雅嗜古,與其弟仲言裒采漢唐諸詩而分解之。仲言《唐詩解》先成梓以行世,士雅方婆娑帖括,未遑竣業。及以明經振鐸海虞,始出生平所著述詮次之,得若干卷,為歌謠樂府者十之五,為五言古詩者十之四,為四言、雜言、七言者十之一,總名《古詩解》。”
一、《古詩解》的選詩情況
《古詩解》二十四卷,共選詩近八百七十首,入選作家從帝王、公卿到方外異人、無名氏、閨秀、宮人計一百八十四人。具體分卷安排如下:卷一、二為古歌謠辭,共錄八十首;卷三為古逸雜篇,錄詩七十七首;卷四、五為漢歌謠辭,錄詩六十四首;卷六至卷十三為古樂府詩,共錄二百四十七首,其中,漢樂府三卷錄詩八十八首,魏樂府二卷錄三十五首,晉樂府一卷錄詩四十六首,宋樂府三十首,齊樂府十首,梁樂府二十六首,陳、北魏、北齊、隋三朝合錄樂府詩十二首;卷十四為四言詩,總錄七十八首;卷十五至卷二十三錄五言詩,漢、魏、晉、宋、齊、梁、陳、隋八代共錄三百零六首;錄六言古詩八首,七言古詩九首。
從所錄樂府詩來看,漢樂府詩最多,共八十八首;其次為晉樂府,共四十六首。顯然唐汝諤認為這兩個朝代樂府詩成就最高,均屬“體裁古雅、辭意悠長”者。就所錄五言古詩而言,晉詩錄八十一首居第一,宋詩五十七首居其次。如果按錄詩數量多少統計詩人,樂府詩類魏武帝和陳思王植各十一首,并列首位;齊鮑照八首,位居第二。四言古詩類共錄詩歌七十八首,其中陶潛二十六首,占全部四言詩數量的33.3%。五言古詩類錄詩數量第一位是陶潛(三十首),占全部晉詩數量的37%。其次為謝靈運(二十三首)。僅就四言詩和五言詩而言,共計384首,陶潛兩類詩歌共錄56首,占整個漢魏六朝古詩的14.6%,可見陶潛(淵明)在唐汝諤心中的地位,同時符合漢魏六朝詩歌在明末詩壇實際接受情況。(詳見附表)
附表
《古詩解》錄詩數量統計
二、《古詩解》的選錄標準
唐汝諤的《古詩解》的選錄古詩標準是什么呢?“是編所選,大都主體裁古雅、辭意悠長,而原本性情有關風化,但不失古人溫柔敦厚之旨,即亟為收錄。惟樂府自晉宋迄齊梁,半為男女唱和之作,亦其風使然,不得一切刪去,姑去其甚者,存其雅者,庶幾亦十三國風不刪鄭衛之意云。”(《古詩解?凡例》)依照唐汝諤劃定的標準,符合以下幾條標準方可入選:一要“體裁古雅”,二要“辭意悠長”,三是“原本性情有關風化,但不失古人溫柔敦厚之旨”,四是樂府中“男女唱和之作”中的“雅者”,根本標準是儒家“溫柔敦厚”之說。 轉貼于
這里唐汝諤所說“體裁古雅”,應該是指傳統的四言詩、漢魏以來形成的五言詩及與漢樂府之后形成的歷代樂府詩,自然而然那些齊梁之后的宮體詩等作品均在刪汰之列。“辭意悠長”當指詩歌感情抒發與表達方面,要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余味深長。同時,許多樂府民歌中表現男女真摯愛情的歌謠,在“不失古人溫柔敦厚之旨”的前提下,得以廣為選錄和傳播。相較于唐汝諤之前的眾多古詩選本,《古詩解》顯得難能可貴。
唐汝諤在《凡例》中自稱其詩選與眾不同之處在于:“余述是編,不專步驟昭明,而以近代四家參入之。于楊(慎《五言律祖》)、左(克明《古樂府》)則加精,于李(攀龍《古今詩刪》)、鐘(惺《古詩歸》)則加博,庶幾選古之一變云。”即云不惟昭明《文選》是準,他要選出符合自己所定標準的古詩。他聲明《古詩解》所選古詩,在選目上要比楊慎《五言律祖》(9卷133詩人311首)和左克明《古樂府》(10卷)更加精當,意圖“刪汰繁蕪,使莠稗咸除,菁華畢出”(《四庫總目提要》“總集類”),同時較之李攀龍《古今詩刪》(唐前古詩9卷545首)和鐘惺《古詩歸》(15卷836首)更為博洽。那么,唐汝諤拿來對照的四部的古詩選本究竟如何呢?
明代楊慎為嘉靖初期文壇鴻儒之一,為反對前七子派“詩必盛唐”之主張,力倡六朝詩歌,并有《五言律祖》六卷、《風雅逸篇》十卷、《古今風謠》一卷等盛行于當時,且以之作為宣傳自己文學主張與反撥前七子的重要武器。楊慎在其《升庵詩話》卷一評王融《上巳詩》:“王融《上巳》詩‘粵上斯巳,惟暮之春’二句古雅。《詩評》:‘四言詩,《三百篇》之后,曹植、王融。’”唐汝諤《古詩解》推崇的古詩第一標準正是“古雅”,不能說他沒有受楊慎詩論的影響。楊慎《五言律祖》純錄六朝五言詩,較之唐汝諤《古詩解》而言,沒有《古詩解》古歌謠到古樂府,從四言詩到五言詩,“體裁古雅,辭意悠長”那么的精純,也許缺乏“古人溫柔敦厚之旨”。
元代左克明《古樂府》十卷,是繼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之后一部重要的樂府詩選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八十八:“是書錄古樂府詞,分為八類,曰古歌謠,曰鼓吹曲,曰橫吹曲,曰相和曲,曰淸商曲,曰舞曲,曰琴曲,曰雜曲。自序謂‘冠以“古歌謠”詞者,貴其發乎自然;終以“雜曲”者,著其漸流于新聲,又謂風化日移,繁音日滋,懼乎此聲之不作也。故不自量度,推本三代而上,下止陳隋,截然獨以為宗。雖獲罪世之君子,無所逃焉’云云。”“此集務溯其源,故所重在于古題古詞,而變體擬作,則去取頗慎,其用意亦迥不同也。就《古詩解》的樂府詩部分選錄而言,唐汝諤受左克明影響很大,盡管郭茂倩《樂府詩集》影響更大,但唐汝諤《古詩解》選錄樂府詩標準與左克明《古樂府》更加接近。如卷一、二大量選錄“古歌謠”詞,合計八十首,也許出于與左克明相同的標準:“貴其發乎自然”;樂府與古詩均止于陳隋,是否也如左克明在其《古樂府序》中闡明不選唐代的原因一樣:“唐人祖述尚多,非敢棄置,蓋世傳者眾,弗賴于斯。”《子夜歌》晉宋齊辭郭茂倩《樂府詩集》只錄四十二首,《古樂府》僅錄二十首,《古詩解》僅八首,從數量上來說夠精的了。
與明代李攀龍《古今詩刪》和鐘惺、譚元春的《古詩歸》相比,唐汝諤《古詩解》在當時的影響要小得多。但是,選錄八百六十九首古詩的規模要遠遠超過前兩部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八十九評李攀龍《古今詩刪》:“是編為所錄歷代之詩,毎代各自分體,始于古逸,次以漢魏南北朝,次以唐。唐以后繼以明,多錄同時諸人之作,而不及宋、元。蓋自李夢陽倡不讀唐以后書之說,前后七子率以此論相尚。攀龍是選,猶是志也。”“熏蕕互異,此直門戸之見。入主出奴,不緣真有限斷。厥后摹擬剽竊流弊萬端,遂與公安、竟陵同受后人之詬厲。豈非高談盛氣有以激之,遂至出爾反爾乎?然明季論詩之黨,判于七子。七子論詩之旨,不外此編錄而存之。亦足以見風會變遷之故。是非蜂起之由,未可廢也。”作為前七子派的領軍人物,李攀龍無理論綱領性宣言,此詩歌選本不錄唐大歷以后及宋元詩歌的做法,成為反復古派攻擊的口實。雖然古詩與樂府詩部分受人詬病較少,唐汝諤的《古詩解》選詩面要比《古今詩刪》廣得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九十三評鐘惺、譚元春《詩歸》:“是書凡古詩十五卷,唐詩三十六卷。大旨以纖詭幽渺為宗,點逗一二新雋字句,矜為玄妙。又力排選詩惜群之說,于連篇之詩隨意割裂,古來詩法于是盡亡。至于古詩字句,多隨意竄改。”實際上,《詩歸》在當時非常流行,幾乎家置一編,洛陽為之紙貴。就選詩數量與特點而言,二書最為接近。就古詩而言,《古詩歸》錄詩八百三十六首,《古詩解》錄詩八百六十九首,相差僅三十三首;《古詩歸》錄詩最多的詩人是陶潛,共五十二首,其次是謝靈運,二十六首;第三是謝朓,錄二十二首。而《古詩解》錄詩最多的是陶潛,共五十六首;其次是謝靈運,錄二十三首;第三是謝朓,共十一首。二書非常接近,說明《古詩解》受《古詩歸》影響很大。
與前述四種古詩選本相比較,唐汝諤的《古詩解》有詳細的文字訓詁,配以串講式的評解,對每首詩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均有精到的分析與鑒賞,是其獨特的價值所在。有的評解參照詩人生平遭際,詩的本事背景對詩篇融會貫通,評解真義;有的評解通俗地串釋詩意,補足空白,使其語意貫通,明白曉暢。當然,限于唐汝諤對詩歌藝術的理解,也有其不足一面,即局限于傳統的“言志”“緣情”說。對于深刻反映現實,有著豐富內涵的現實主義詩篇,僅從儒家“溫柔敦厚”的“發乎情,止于禮義”的角度去理解,就不能得其全貌。
參考文獻
[1]明人傳記資料索引[M].臺灣中央圖書館編,中華書局,1987年版.
[2]四庫全書存目叢書[M].齊魯書社,1997年版.
二、將古代文學教學放到世界文學視野中
著名的文學研究者楊義指出中國文化若要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實現“外國文化的深度中國化”“、傳統文化的深度現代化”和“現代文化的深度學理化”。因此,在中國古代文寫教學中可以將之與西方文學比較研究,結合世界各國的文學發展、文明歷程、民族文化等元素,全面深入的探究古代文學。例如,可以將我國少數民族的史前神話和口頭傳說,與希臘神話比較解讀。或結合弗洛伊德、榮格等著名學者的神話理論解讀中國古代神話,也可以將荷馬史詩與中國古代史詩進行多方位比較,或結合蕭兵、聞一多、葉舒憲等人的學術理論解讀神話傳說。通過這種全球視野下的對比研究,可以深入探討東西文明、文學的異同點,進而秉持公正、合理、有機、適度的原則,揚長避短,學習借鑒國外的先進理論,提高我國古代文學的研究效率。
三、將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
目前,我國古代文學教學主要采用講授法,但從中國古代文學的特點和當前的人才需求來看,這種傳統的講授法雖然仍有存在價值,但必須加入新鮮元素,依據學生特點,采用多元化教學方式,打破封閉的課堂形式。要時刻關注學生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為師生間的交流探討提供一個自由的平臺。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間。所以,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除了革新講授法,還要試用研究法、討論法、指導法等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并適時采用現代媒體技術,有機結合實踐教學。在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中采用實踐教學法需要經歷一個從嘗試到發展,再到完善的過程。可以先開設中國古代文學選修課,加深學生對古代文學理論與價值的了解,并提高他們的文學鑒賞能力。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古代文學涉及到的作品和理論與現代生活有一定的距離,這就加大了學生的理解難度,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因此,在中國古代文學公選課中,可以綜合運用聽、讀、練、講、看等形式,并增設演出、詩歌朗誦、劇本創作等實踐環節,構建創作實踐課程體系。進而鼓勵學生踴躍參加相關的朗誦大賽、劇本演出、詩詞朗誦等古代文學實踐活動。此外,還可以引導學生背誦一些古代文學著名篇目。通過這些實踐教學將教師與學生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學會用現代文學理論研究和詮釋古代文學理念。進而提高學生的知性解析能力、文字表述能力、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部分古代文學的研究成果合理引入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能力特點,優化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豐富教學資源,引導學生了解該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及時總結、梳理實踐教學成果,讓學生在實踐中深入了解古代文學,在總結中系統探究該學科的知識體系。
四、將古代文學教學與考古成果相結合
著名學者王國維先生就提倡在中國古代文學科學教研工作中,綜合運用考古發掘材料與歷史文獻兩種論證法。目前,我國許多考古發現已經證明了一些古籍的存在。例如,中華書局2011年出版的《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包含了《帛書周易》、《帛書老子》等,當然,學界對這些古籍內容尚有爭議,但這至少有力的證明了這些古代文學作品的存在和價值。著名的考古學者李學勤先生對上海博物館的《孔子詩論》、清華大學竹簡等進行了全方位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學術成果。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必須充分重視這些研究成果,對其進行分析、歸納,使其成為自己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學術依據。將這些考古內容合理引入古代文學課程,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可以組織學生到藍田猿人遺址、西安半坡遺址、高陵曹操墓、曲阜漢魯都城遺址、安陽殷墟、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泰安大汶口文化遺址等著名的考古發掘地,實地考察和研究。增強學生對古文化的認識。
五、通過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素質教育是時展的內在要求和必然趨勢,在古代文學教學過程中貫徹素質教育的理念,就是不僅要傳授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讓學生通過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了解一種精神、形成一種態度、達到一種境界。此外,還要讓學生通過該學科的學習形成良好的習慣、能力、方法、品德、精神,并引導學生梳理終身學習的理念。而所謂的人文精神則是指人們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通過社會實踐形成的主體社會意識和文化價值觀念。它關注人的尊嚴、意義和文化價值。它主要包括民族文化傳統、文化素養、體驗能力等元素。古代文學蘊含了豐富的精神財富,因此,在古代文學教學中,要以素質教育理念為依據,弘揚人文精神,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不僅要為學生講解文學作品、作家生平、文學發展和文學現象,還要結合作品,讓學生了解相關的時代特征、社會風俗、歷史面貌,引導學生通過古代文學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質,增強自身的人文意識。進而自覺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論文摘 要: 古代文學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人文精神,在古代文學的教學過程對其進行有意識的發掘與弘揚,有益于陶冶學生性情與塑造其價值信仰。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以文本為中心,使學生打好學識基礎,引入性情領會,進而貫通歷史蘊含與當下情懷,由此解讀出古代經典文學作品的人文價值。
就面向過去的古代文學而言,其教與學的過程就是對歷史維度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家、文學現象,以及內在規律進行全方位的探索與認知。而在這一歷程中所面臨的文本對象及其承載的文化精神內涵可以說是一種歷史傳承下來的深湛智慧精華。對于后來者來說,它不僅僅是一種知識,更可以在其中尋找一個精神的棲居之地,進行個人心靈、道德、價值觀、人生觀的洗禮與重塑。而這也就是悠久傳統孕育的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的價值體現之一。
但是,即使一個蘊含豐富的礦藏也需要開采者得其礦脈而入才能真正發掘到其中的精髓,所以在古代文學人文精神教學傳遞的路途上,如何進行是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慎重思慮和實施的。面對古代文學文本,教學的環境與一般的讀者閱讀有所不同,它不僅僅是個人化的閱讀與隨想式的感悟,更要在一種公共的語言環境中對文本進行品讀、分析,其所面臨的不單是一個個體對于文本的闡釋問題,還需要在課堂的對話條件下對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進行適度和妥帖的傳達,才能使其對學生主體自身的思想與情感產生一定的輻射影響,從而發揮出古代文學所蘊含的人文精神的價值。
一、以文為本
人文教育,因為其對于學生主體的道德完善與人格成長的重要意義而備受青睞。而對“人”的完善與培養,一直是其所追崇的目標。但是所謂“人”的塑造實現不是理論的空談,它是要在具體的教學中憑依著“文本”所開拓生發的環境而衍生的。在教師、學生、文本三者構成的教學環境中,無論是作為導引者的教師,還是作為接受者的學生,他們二者對于人文精神的傳達與領悟都離不開以“文”為本的立場。
在古代文學教學的進程中要解讀歷代作家的信念理想、人文情懷與藝術精神,就需要直接地接觸作品,浸入文本思路,與文本共同思想進而體會領悟。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學活動便是圍繞著一定的文本,以一種師生對于文本的解讀與闡釋貫穿始終。所謂“論從史出”,一切的闡釋都不是空中樓閣,而是應以文本語義為基礎,以忠實于文本原意為基本原則。而古代文學作品作為一種經典文本,它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歷史性的存在,其與當下語言與文化存在一定時空落差,尤其所呈現的語言文字的古老性,有時候會成為學生理解文本語義的一重障礙。
就作為中國古代文學中最古老的一部詩集——《詩經》而言,如果不首先跨越文字的意義障礙,真正地解讀似乎是很難繼續深入的。就《詩經·豳風·七月》而言,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學生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首先被古老的文字語義與陌生的文化背景阻隔了深入的學習思維,文字的障礙就凸顯出來。文字的困難性會讓學生產生一定的挫折感,這在許多時候顯然成為了學生學習進程中的一個問題。而更關鍵的是,在作品閱讀中,如果文字意義的辯定與解析不明就會使得接下來文意疏通、詩意理解和精神升華等一系列的教學導向發生偏差與誤讀。譬如《詩經·豳風·七月》第二章有“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一句,從前句可辯,文意說的是春季女子采桑之事,但是暖暖的春日中,女子之傷悲與擔心憂懼又作何解呢?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中注釋曰:“采桑女心里傷悲,害怕被公子們擄去。”顯然這里是把“公子”理解為一種富貴人家的子弟的普遍意義。而學生往往會從自己習慣語言意識中判定:“公子”專指男性,再與“擄”字聯系往往在腦海中解讀成了一種強搶民女的意味。這時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結合相關文獻進行深入的文字辨析:“公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宮,將隨為公子嫁為媵,故治蠶以備衣裳之用,而于采桑時忽然悲傷,以其將及公子同歸也。”[1]而“歸”字之意也不是“回歸”而是“女子出嫁”。由此,進一步引申出“古代貴族嫁女必以侄娣從之”的媵婚制習俗。而在此語義與文化的背景上,再發掘“女心傷悲”的情感蘊含就會從直接的“社會沖突意義”進而向女子“恐遠父母兄弟”,以及“傷春悲己”的情感角度繼續發掘。
上述所言的教學過程與思路作為一個例證突出的是對文本的解釋與依賴,也許從某種程度上有些趨于傳統的知識性的辨析,但是它并不完全等同于主張僵硬的知識灌輸,而是著意表明一種“打好基礎”的教學立場。畢竟中國古代文學文本相對于其他文本來說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性,而無論從教師還是學生的角度講,文本識別與語義辨析不是教學的終點站,而是我們搭建的必要的腳下的橋梁,有了它的溝通,教與學才能自然實現理解的目的。
二、引入性情
文學始終都是人的文學,歷代的經典作品中往往蘊含著深厚的人生情感與深刻的生命感悟。而通過文學作品接觸與領悟凝結于其中的個人與民族的信仰情操精髓,對于陶冶接受者的精神品位與人文素養,是有著顯而易見的效應的。而要達成這個目標效果,顯然僅僅依靠古代文學教學中對作品文本的語義和文獻的考證講析和概念傳達是不夠的,真摯地深入文學作品解讀其人文情感,還需在文學課堂上引入性情來體驗與主導。這也就意味著,教師不僅要掌握傳統的方法解讀文本,將學生帶入古典語境,而且應在教學中“發揚真美,以娛人情”,[2]引導學生通過可感的形象,自然地感受文學的生命力。
經典的文學作品往往具有鮮明的意象、深遠的意境與不羈的想象,對于它的解讀,理性的拆解與分析有時候往往會有損其情境的渾融和圓滿,直接的結論宣導也無益于對作品真正的理解。而性情化的解讀方式有時會對作品情志的傳達起到一種直接的作用。 轉貼于 所謂性情化的作品解讀實質上是一種傾向于領悟式的體驗閱讀與理解,它重在實踐一種獲得結論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在富有情感的環境感召下,激發自身對作品情感體驗的認同。引入性情主導的文本教學,有時可以通過對經典原著文本的熟讀,先獲得文本語感,然后在反復吟詠體味中,感知古文意象,領會情境,積累情感,從而深入到對文本的深層體會中。當然這首先要建立在語義暢通、文化熟悉的基礎之上。以《詩經·周南·芣苡》為例,這是一首古老的歌謠。文學史中多稱其是“一首描寫婦女們采摘芣苡的勞動之歌,全詩洋溢著歡愉之情”。但是這一主題概要顯然需要具體的閱讀體會才能真正被消化。而對這首十分簡短的作品,許多理性分析與探究似乎并不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其審美之妙境。譬如從《詩序》說“婦人樂有子矣”出發考量“芣苡”的“治愈不孕”藥用之途,由此來發掘先民對生殖的崇拜和狂熱的詩歌主題。這顯然是一條深入發掘詩歌內涵的有益思路,但是卻似乎忽略了詩中蘊含的情感與情緒的直接傳達。《芣苡》全詩十二句,只換了六個動詞,形成了一種輕快的節奏,此時富有情感的誦讀可以說是體會詩歌歡樂情緒的一種直接方式。而要體會整體的詩境,也不妨在理性解讀與知識消化之后,以一種真實的心靈和想象來領悟《芣苡》的完整情境:“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3]這種心曠神怡的陶冶,也是涵養性情與品格的重要方式。
教學中性情引入的主張,可以說是一種基于以“情”體“情”的思維,它雖然傾向于體悟性情感閱讀,但卻是應以一定的知識作為基礎的。它追求的應是一種有知有情的既樸實又富有性靈的教學過程。
三、當下重塑
古代作品蘊含深厚的人文精神,但其要在教學中充分發揮效力,則需要跨越歷史與當下的距離來形成最終的共鳴,從而能夠走進當下,進入學生人格成長與培養的發展歷程,彰顯古代文學人文蘊含之于現實與人生的價值。
一般普遍認為,作品的意義和精神可以從很多層次上來理解,即作品創作時的原意、文本被作者完成之后流傳中的闡釋與當下對文本意義生成的理解。那么在古代文學的教學中,顯然需要面對這重重意義解讀。首先必須考慮的是作品醞釀與誕生時的本意,它雖不一定是解讀作品的唯一準則,但確是不能忽視的生成起點。而在其完成之后于歷史變遷中不同文化視野下的解讀,作為曾經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作品共生傳播了。那么處于當下環境的教學,明顯在時間與文化空間上與其所面對的文本存在距離,于是作為詮釋者的教師則需要溝通“彼”與“此”,將歷史語境中的文本移于當下文化語境中,讓學生形成與文本的溝通。
于是,古代文學教學的課堂中便似乎面臨著兩個方向的發掘與引導。既要引領學生走入過去,重新體驗文學之作本身所指人文境界,又要走出來立足當下,讓學生自身的人文精神感受融入文本所傳達的人文意義境界。畢竟“解釋傳統的根本要義就在于指向現在,射向當前”。[4]而古代文學教學對于人文精神的發掘的意義也恰在于這種傳統生命精神對現代生存的啟迪。在教學過程中以當下意識闡釋經典文本新的價值內涵與精神意義時,可以說既是對于它的重塑又是一種有生命力的傳承。但是含蓄蘊藉的古代文學本身,以及歷代文論的繁復和時代的遠離,使得當下教學環境中對古代文學文本的意義與精神的理解趨于復雜。那些文學之作中既有一種于歷史流變中凝固的價值核心,又具有隨文化環境不停變化的豐富的意義和當下的多重闡釋可能。于是在教學這個公共語言環境中,面對著當下多元的闡釋與趨向過度的解釋,古代文學作品中新的精神價值的重塑在注重其走進當下進程、體現當下關懷的同時,還需在慎重選擇中以一種適度性的立場來貫通古今。
參考文獻:
[1]姚際恒.詩經通論[M].北京:中華書局,1958.
從古代中國文學教育的目標來看,其旨在培養倫理性的人才,教育目標具有政治性和倫理性的明顯特點。首先,中國古代社會的文化是一種官本位文化,所以古代中國的教育目標是培養統治性的人才。其次,中國古代社會的主流文化是以儒家的倫理性文化為核心,在教育上強調的是倫理性[1]。而西方的傳統文化相比古代中國的教育而言,西方傳統文化則是一種知識型文化,其教育目的也是注重通過知識的學習達到對真理的認識。
從古代中國文學教育內容來看,其旨在傳授人文知識,具有包容性和寬泛性的特點。這種特點雖然不利于文學教育的獨立發展以及全面開展,但是它卻切合中國古代傳統的教育思想。在《論語·子張》篇記載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由于儒家思想的長期流傳,“博學于文”成為中國古代傳統的教育思想,也成為培養“中國式”通才學者的必由之路。這種通才教育,直至今天對我們仍然有著深刻的啟示意義。
從古代中國文學教育方法來看,其旨在發揮個人學習的動能性,教法具有多樣性和學習自主性的特點。古代中國文學的教育方法包括兩個方面,教育者的教法以及受教者的學法。教育者的教法包括語言的方法、直觀的方法等,受教者的學法包括發現式、接受式這兩種。
二、古代中國文學教育的價值
(一)強化國人的愛國意識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不計其數的文人智者為了國家的繁榮付出了生命,他們為祖國做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他們為祖國放棄了自己的理想,他們為祖國殫精竭慮。歷史上他們的事跡被文學體載記錄并流傳至今,這些令人敬畏的愛國作品不僅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更成為了最生動的愛國教材[2]。后代國人通過閱讀了解了那些文人智者的光榮事跡,他們的精神振奮人心,也使得國人的愛國意識更加強烈。古代文學的教育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愛國意識,并且樹立新一代的愛國情懷,這也是古代中國文學教育的重要價值。
(二)提高國人的文化內涵
在中國文學千年傳承和發展過程中,無數的文人墨客為中國文學奉獻了畢生的心血,無論是在文學作品還是政治等諸多方面都有充分的體現。比如引發紅學熱的《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是曹雪芹破產傾家之后,在貧困中創作的,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磨難艱辛創作出偉大的作品《紅樓夢》[3]。無論是中國名著《紅樓夢》,還是千古傳頌的《道德經》,中國文學都是具有深遠的文化內涵。通過對古代文學內容的了解和探究,我們能夠更深入的了解到古代人的思想,在探索了解的過程中國人的文化內涵也更加豐富。中國古代文學中的理論是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其不僅豐富了國人的文化內涵,促進了國人對歷史的了解,也在國人認識自身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有很多價值觀一直影響至今,并且成為了人們不斷進步的動力。
(三)促進情感教育
中國古代文學具有重要的情感教育價值,其在親情、友情、愛情的教育方面有著重要的引導價值。就親情而言,中國古代有句話叫百善孝為先,所以中國民族幾千年以來都有重視親情、重視孝道的傳統。重視親情的思想在古代作品中有著廣泛的體現,比如《游子吟》這首詩中,就充分的表達了孟郊對母愛的珍惜。再比如《孟母三遷》這個歷史故事,充分體現了一個母親對孩子的疼愛。這些表達親情古代文學作品烘托了親情的珍貴,使得后人懂得了要珍惜親情愛護家人。就友情而言,中國有兄弟如手足這一說,這句話中的兄弟意指的是關系好到似親生兄弟的朋友。在古代文學中對友情的歌頌也是不計其數的,比如《呂氏春秋·本味篇》中所記載的俞伯牙的故事,故事充分的表達了俞伯牙與鐘子期的深厚友誼,這段友誼被傳為了千古佳話。現代人們通過了解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可以樹立正確的友情觀,并且也從中領悟到友誼的真正意義。中國古代文學中還有大量贊美愛情的作品,人們在欣賞這些作品是可以對愛情有健康美好的認識。
三、結束語
中國古代文學不僅包含我國古代的歷史、傳統、習俗等,更是我國時展的剪影,中國古代文學中蘊含著哲學家的思想、軍事家的理論等,對于現代人而言,中國古代文學是尤為重要的教育教材。中國古代文學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所以說古代中國文學教育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其價值不僅體現在人們對中國歷史文學的掌握中,更是體現在對國家精髓的理解和感悟中。
參考文獻:
作為人類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很早就形成了完整的素質教育的觀念體系,中國古代文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寶藏與素質教育目標的重要途徑。而豐富的儒家文化,既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也規定了素質教育的觀念的主要內容。素質教育的根本點是樹立和踐行以人為本的價值觀,弘揚平等自由和諧的人文主義精神,對于中國主流社會來講,這種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傳統人文理想中的儒家精神思想。
一、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
(一)儒家思想的核心內涵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以修身為本、以仁道為重心的人文理想是當代人文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歷史和傳統紐帶,“修身齊家”而后“治國平天下”、“崇德修身”、“建功立業”“整體為止”、“仁愛和諧”。儒學中善的觀念是以仁、義、禮、智對人們行為的規范為基礎的,它以君臣、父子、夫妻的倫理關系為出發點,以“仁”為靈魂,以“禮”為框架。“仁”的基本精神以孔子的說法可以概括為“愛人”和“忠恕”, 而“愛人”和“忠恕”的根本途徑是“克己復禮”,可以說“克己”與“修身”是孔子道德修養論的一大特色,他提倡通過個體以仁為目標的道德修養來調整整個社會關系。
(二)素質教育的核心內涵
中國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當前的素質教育主要是人文素質教育,即弘揚人文精神的教育。國家教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作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三)儒家思想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
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是素質教育應貫穿于專業和課程教學始終。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以學生的實際和學習需求把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熏陶和培養作為素質教育的理念。因為中國古代文學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教化色彩,以儒家學說為主體的傳統思想對古代文學有著巨大而深刻的影響,建功立業、治國平天下是大多數古代作家的共同人生目標;把文學作為道德教化成為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學思想,“文以載道”是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眾多古代文學優秀作品具有極為豐富而深邃的人文精神;中國古代文學所展示的是中華民族的生活畫卷,它真實深刻地反映了我們祖先的生活面貌,更真切地記錄了他們心靈。在當今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要利用文學作品本身的教化作用,全面深入梳理挖掘作品的思想內容,闡釋其思想意義或價值,明其所載之“道”,闡釋作品包蘊的真善美的光輝,以觸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能更深一層體會我國文學的基本精神。
二、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
在中國古代文學價值理念大廈的構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參閱文化歷史不難發現,燦若星辰的中國古代文學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引領性的作用,大批優秀的作家群體、文學作品以及文學思潮、文學流派、文學批評、文學理念本身就映射著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優秀成分,并將這種精神以文學文本的形式進行凝聚、傳承、強化和進一步升華。中國古代文學傳統理想之塔的構成博大而深邃,精美而瑰麗,千百年來擴散著無盡的閱讀、評鑒、感悟的品格張力,不同的文學家、批評家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理解和詮釋不盡相同,常有精辟概括之詞,不盡一致,各領。中國古代文學中映現出來的儒家理想價值體系,是構成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主流因素。
(一)詩歌
詩歌作為人類文化活動的最古老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它的社會功能與人文價值,已被世界上各個民族的文化所認同。詩歌所蘊含的內涵主要體現為對人的生命價值、社會責任的實現與追求。
(二)散文
蘊含儒家思想的散文始終存在,作品反映的基本思想人生態度是積極用世,它的許多經世致用的優質是超越時空的,是中華民族文學永遠的精神營養,在《論語》、《孟子》到《荀子》這些儒家哲理散文中,隨處可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至理名言,社稷的存亡、天下的安危,社會人生和倫理道德成了儒家散文最關注的主題。
(三)小說
不僅詩歌、散文蘊含儒家思想,極具教化作用,小說也具有這樣的功能,其作者也總是明確地以自覺推行教化為目地。中國傳統小說彌漫著強烈的生命意識,處處顯露著對人生存價值的思考和評判。
三、古代文學中蘊含的儒家思想對當代素質教育的啟示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以人為本的內在要求、全經濟球化時代對人整體性綜合素質的看重,要求大學教育必須著眼于學生可持續發展、和諧與法治并重、培育理想的人格和人性,而儒家人文思想的人本主義價值和當代大學教育的努力目標不謀而合。因此,提高大學生素質,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豐富素質教育內容,繼承和發揚傳統儒家人文思想價值體系,營造良好的弘揚儒家理想價值的校園文化環境。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再造和弘揚有著重要的的意義。
中國古代文學對生命價值精義的闡發,已深深滲透與中華民族的觀念、習俗和思維方式之中,是民族傳統擁有更多光華,使后人成長擁有更多鈣質,為我們國人貯藏著取之不盡的營養。
參考文獻:
古代文學雖然離我們時代久本文由收集整理遠,但并不意味著它就應該是枯燥無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時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滿了玄機和珍寶。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機和珍寶,它不是每個普通大眾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談的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不是讓每個人都成為學者,而是進行學術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眾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賞。這并不是要降低標準,一味迎合大眾低俗需求,而是通過古代文學的研究、傳承、傳播使大眾文化植根于民族傳統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眾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熱火朝天與深層曲高和寡的落差
當前國學熱持續升溫,古代文學呈現出了繁榮的一面:越來越多的中小學開設國學啟蒙課程,很多大學設立了國學班或國學研究院,北大、清華、復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紛紛開辦國學班,全國幾乎所有高等學校都開設了“大學語文”的必修課或選修課,眾多“大學語文”課本中古代文學內容幾乎都占絕對優勢;古代文學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幾乎到了“四海無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開始關注古代文學研究的當下問題,如俞香順在《中國荷花審美文化研究》中提到“從文學與文化角度研究中國花卉也體現了古典文學研究的開放意識和當代意識”,“其研究的原動力或者說是歸宿點都是為了提升當前博興的‘花卉熱’內涵,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從習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華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傳統,從而增強愛國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學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無聞的教授走向公眾成為學術明星,引起了學界和普通大眾對于學術大眾化、學者偶像化的紛爭。電視、廣播、報刊等大眾傳媒大量開設古代文學與文化講座或討論版塊,受到大眾的廣泛歡迎和積極參與,如百家講壇。各種形式的解讀經典、改寫經典成為時尚,解讀、改寫經典的圖書也尤為暢銷,如《人生若只如初見》自上市伊始,便進入卓越網圖書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論語〉心得》簽售會后一個月內銷量突破一百萬冊。很多優秀古代文學作品被拍攝成影視劇(如電影《孔子》《趙氏孤兒》等)且收視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們欣喜地看到社會大眾對了解古代文學的熱情十分高漲,古代文化經典也在逐漸走向人民大眾。
但審視一下當前大眾的閱讀現狀,中國古代文學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據調查,“讀過四大名著的大學生僅為5%,即便在中文專業的大學生里,這個比例也少得可憐”④,更別說在普通大眾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讀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學術圈內。書店里多數古代文學類書籍問津者甚少。如果大眾了解古代文學多數靠講座、影視劇、課堂講授,缺少主動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閱讀、品讀,大眾無疑只會徘徊在古代文學和文化的邊緣,難以抵達精髓。目前媒體對古代文學的傳播、包裝、炒作明顯存在偏差,受眾也經常是一笑而過,并沒有對精神起多大影響。大學語文課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尷尬局面⑤,古代文學課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閱讀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質化,是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的關鍵,成為國學熱的硬傷。這注定目前的國學熱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癢式的。這些與當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和人民大眾物質化、功利化的生活態度,以及科技的發展,文化信息傳播渠道的日益增多,書籍、報刊、電視、廣播、電子網絡等傳媒手段令人應接不暇,文化消費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有關。與古代文學自身先天閱讀障礙(社會文化背景、字音、詞義等)有關。與學術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風氣存在、學術抄襲剽竊和模仿翻新等問題比較嚴重,學術文章的論述空洞、乏味,真正創新性、價值高、實用性強的研究成果少有關。可見,當前古代文學的大眾化主要停留在表層,普通大眾與真實的古代文學還有很厚的隔膜,大眾對很多文學現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誤差、偏差,難以抵達精髓。
二、里應外合,推進古代文學走向大眾、大眾走進古代文學
古代文學的大眾化道路涉及面廣且漫長。王長華、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學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眾一般要經歷一個較長過程。從產生成果——同行專家學者認同——眾多學者結合自身體會廣播于眾——滲透到大眾喜聞樂見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過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個傳播過程都要注重實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審美性,不斷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下意義。所謂當下意義是指現代意義、實用意義。“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同樣要考慮當下實際意義。古代文學的意義和內涵不是某一個人或某一個流派依據主觀意志所規定的,而是結合具體的時代精神,不斷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時強調古代文學研究必須關注現實人生,“現實人生永遠是文學研究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古代文學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學中有沒有對今天依然特別有價值的東西呢?趙逵夫的《繼承優秀文學遺產弘揚偉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現代意義闡釋》等文章中有詳細闡述。具體歸納如下:一是能為現代社會所倡導的社會準則、道德風尚、文化熱點等追宗溯源,豐富發展其內涵;二是中國文學重人倫、重禮儀、講“家國同構”“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進父子、夫妻、兄
弟、師徒、朋友等關系,是現代社會醫治人情冷漠的一劑溫補的湯藥,如《論語》對于今人處理人際關系、人生價值觀架構就有重要啟發;三是大量描寫自然,體現作者對生活環境深切關注,對大自然熱愛的詩歌與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內容上還是在表現手法上都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對現代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破壞嚴重矛盾的一種呼救;四是大量表現作者閑情逸致、坦蕩胸襟的作品,可以滌蕩現代人浮躁不安的心靈,成為現代人舒緩壓力、心靈安寧的一副安神劑。五是學習中國古代文學是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使人端視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眾的審美品位,提高人生修養的一種途徑。作為學者或教師能夠深刻認識、挖掘古代文學的當代現實意義,推進古代文學與現代社會生活結合,這樣古代文學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個研究者筆下也是常新的,對每個讀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實際意義的。
其次,無論是教研還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關懷和審美體驗,從而在提高人生境界、豐富情感上發揮難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學本不應該是枯燥、難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為文學本身就是需要心靈溝通、情感體驗與人生感悟。古代文學有時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經無比繁榮的古城,教學和研究的過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師需要在如何抓住觀眾好奇心理、如何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當代學者會有這樣的共鳴,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葉嘉瑩、顧隨等),都是帶著濃厚的學術情感、文化情感開展教學和研究的,而今天還有多少學者帶著濃烈的情感進行教學和研究并體現這種情感和擔當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學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艱辛而高深的學術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學的傳播過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時又不低俗值得我們深思。
第三,可以多編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學知識讀物,多寫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編選一些適合當下的總集、別集,使古文底子、社會文化背景隔閡不再成為讀者閱讀的障礙。文學研究者應該擔負起將深奧難懂的經典通俗化、生動化的重任。20世紀80年代,古代文學各領域里著名學者撰寫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學知識的讀物——《中國古代文學基本知識叢書》。葉嘉瑩先生也曾萌生過普及古代詩詞的愿望并身體力行,2007年中華書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據她上課或演講而整理的錄音稿,主要是面向社會大眾的普及讀本,包括《唐宋詞十七講》等。2013年首屆“詩詞中國”傳統詩詞創作大賽上中華書局出版了《詩詞寫作常識》《詩詞格律》《怎樣賞
詩》等“詩詞中國”普及讀物。這些書籍對于普及古代文學知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總體量少,宣傳力度不夠,受眾范圍有限。我們至今背誦的經典唐詩依然沿用清人孫洙輯選的《唐詩三百首》,兩百多年過去了,它是否還適合當下的審美需要值得質疑。結合當下編選新的《唐詩三百首》及其他總集、別集也是極有必要的。學術普及意識在整個社會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部分學者也不屑為此事。所以,學者們躬下身來,有意識的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喜歡的語言多編寫一些古代文學通俗讀物、結合時展多編選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義的。
2.從受眾方面看,要培養與引導并重,要處理好普及與提高的關系
一方面要“培養成熟的受眾群體”⑨。受眾文化和文學選擇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古代文學傳播質量。歷史上的文學大眾化,繁榮了文學發展的同時也隱藏了對文學發展帶來的致命傷害,主要表現在降低文學審美水平和質量上。為避免或縮小這種傷害,培養高素質的受眾群體,加大對大眾閱讀的引導尤為重要。學校教育應該更加重視文言文閱讀訓練和古代優秀文學作品的學習,承擔起培養成熟受眾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門可以有意識的做些閱讀引導工作。1997年北京大學哲學系舉辦了讀書文化節活動,主要目的是倡導讀書風氣、指導讀書門徑,由此產生了季羨林、張岱年等國內54位著名學者聯合推薦的《人文經典應讀選讀書目》。可是十余年過去了,這樣有力的引導工作我們卻沒有繼續做好。各個層面有意識的進行傳統文化、古代文學的宣傳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種宣傳品上印古代詩詞名句、經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圖文并茂的古代文學名篇。
3.充分利用現代媒體,使古代文學走出學術圈,走向社會大眾
現代網絡、傳媒高速發展,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生活的方方面
面。盡管目前其對古代文學的影響遠不如其他領域深刻,偶爾還有些負面影響,但是在古代文學大眾化的道路上我們不能無視或回避。在評議百家講壇時有人說“高雅文化與現代媒體聯姻,便找到了一種覆蓋面最廣和受眾人數最多的現代傳播的載體”。古代文學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艱難晦澀往往為廣泛傳播帶來困難,而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介中受眾面最廣,觀眾平均教育水平相對較低的大眾化傳播媒介,恰可以彌補文字傳播的不足。電視、電腦等媒介集圖像、聲音、文字等多種藝術手段為一體,具有很強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語言塑造的間接形象轉換為直觀的視覺形象,能用通俗生動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種需要通過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間接性,使觀眾容易接受,因而能擴大傳播的廣度。在這樣一種現實趨勢下,以高雅文化為內核的經典文學文化借助現代傳媒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和興趣,也就實現了高雅文化的大眾傳播。在網絡化的今天,如何擴大古代文學與現代媒體的結合度值得思索。
古代文學是高職院校的選修課程之一,對于高職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和價值觀念的樹立具有重要的影響。在高職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積極思想內容,將這些優秀的思想精華與當前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以情感人、以情樹人,真正發揮高職學校“教書育人”的價值和作用,促進學生文化和思想水平的共同發展。
一、高職古代文學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的意義
高職古代文學教學人文素養的培養,有利于塑造學生的人文素質,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一)塑造學生的人文素質
古代文學凝聚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是人們智慧的結晶[1]。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學習這些優秀的思想,提升學生的明辨是非能力,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二)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當前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升,不僅需要學生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同時也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職業能力。加強對學生人文素養的指導,有利于改變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具有良好的職業能力。
二、高職古代文學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的策略
在高職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理念,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注重教學實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等方法來開展教學活動。
(一)創新教學理念,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在古代文學教學的過程中,存在教學目標不夠明確,考核制度不夠完善等問題,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會產生一定的阻礙性因素。在高職古代文學教育之前,高職學校的古代文學教師首先要結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明確古代文學教學的目標,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2]。
例如在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能夠在不斷提升自身知識水平的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深入掌握學習的內容和其中的學習意義。
(二)注重教學實踐,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
當前很多高職學生對古代文化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較差,這主要是由于課堂教學的內容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3]。良好的教學方法對于人文素養培養活動的開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質和個人素養。
例如在指導學生對《論語》方面內容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提問學生“你們怎樣看待友誼呢?”等問題,調動課堂氛圍,展現學生的思維想法。其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發言進行總結,指導學生要注意珍惜朋友,重視友誼。在指導學生對“孟子的論辨藝術”這篇內容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在指導學生完成課文內容學習之后,提問學生“孟子的辯論藝術主要具有哪些特點?”等問題,在學生回答完成且總結完成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辯論會,以與學生日常生活和未來工作相關話題為辯論點,將所學習的“孟子辯論藝術”運用于實際辯論活動當中。
結束語
高職古代文學教學人文素質的培養,有利于更好地指導學生感受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的優秀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促進學生文化水平和思想素質的同步提升,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發展將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嘉林.注重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1,(02):145-146.
【中圖分類號】I2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目的
中國古代文學是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發展演變歷史的學科。它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所占課時比重較大。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目的是知識與能力兼顧,重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提高對中國古代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能力與審美感受能力,在潛移默化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思想境界,成為知識基礎雄厚、能力素養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課側重點各有不同
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知識覆蓋面廣、內容難度大,涉及文獻學、文化學、哲學、美學、史學等諸多學科,在高校教學實踐中,如何具體操作該課程的講授過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教者強調與文字、音韻、訓詁學的近緣整合,認為對打牢基礎、充實底氣、克服浮躁學風是必須的;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史、文化史、哲學史等近鄰學科進行整合,目的是為古代文學教學提供多維視角和眾多參照系;有的強調與中國古代文獻學的整合,認為這是古典文學研究和教學自身的需要;還有的強調與文藝學、現當代文學乃至音樂、美術等學科進行整合,對“古典文學”進行真正的“文學”還原,對她的藝術魅力進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對于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改革發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認識。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歷來是社會科學研究的熱點,是一個研究隊伍龐大,研究領域廣闊的成熟學科。然而,與學術研究的紅火相反,課程的教學研究一直相當冷清,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教學觀念僵化、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單調等問題十分突出,加上社會上急功近利觀念的影響,以及中國古代文學學科本身固有的內容與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等特點,應該說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目前存在諸多值得思考的問題。重新把握古代文學的教學實質,總結古代文學的教學特點,探索適合古代文學的教學方法,已成了學界同仁面臨的共同課題。
二、如何在教學中對中國古代文學進行現代闡釋
1.教學內容的闡釋要與時俱進
教師要在遵循傳統講授原則基礎上,提出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的新的認知,即如果僅只是以古代佐證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講授的東西限制在古代范圍內論古代,那么這種教學毫無意義。教者必須在研究和教學過程中從古代通向現代,也就是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要對當代大學生的現代生活、情感、審美、價值觀念產生作用,產生現代的新意識,為現實服務。要真正使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為當下所用,增強古代文學的現代意識,用現代意識觀照古代文學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拉近古代作品與現代生活的距離,引發學生的共鳴,從而達到育化學生心靈的效果。這應該是目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改革所追求的一個重要問題。
2.教學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學作品的現實意義
在教學過程中應難易適當,教學重點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讓文學作品感染人,文學形象鼓舞人,文學事件教育人,在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點面結合,點線結合的方法,進一步彰顯古代文學作品內涵所蘊涵的魅力,課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從教學大綱所選的精讀篇目中確定課堂精講內容,由淺入深,選取人物形象豐滿、富有現實教育意義的內容,以名家名篇為主。開展以作品賞析為主的課堂討論活動,培養學生通過古代文學作品透視現實人生的能力。引導學生以小論文的形式,對問題進行理論總結,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寫作能力等實際能力。
3.采用現代先進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學課程,都是以教師課堂講授,并且結合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的。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對教學資源實現共享,但是其范圍是有限的,而且經研究發現,目前學生學習的興趣不高,學習古代文學的積極性比較低。“慕課”平臺可以有效的解決這樣的問題,它可以使全球范圍內有關古代文學教學的資源實現共享,“慕課”平臺的使用極大地擴展了學生的視野,完善了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內容,豐富發展了古代文學的教學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慕課”與原有的只提供課程資源的名校視頻公開課不同,“慕課”實現了教學課程的全參與。在這個平臺上,學習者可以完成上課、分享觀點、做作業、參加考試、得到分數的全過程。
當前,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在社會行為上顯得孤獨、冷漠,對社會、對集體、甚至對親人朋友,他們缺乏基本的友愛之情,表現出狹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發的生命悲劇日益增多,這些悲劇提醒我們在高校開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緩。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師要努力發掘古代文學作品在現代社會生活中所具的人文價值,啟發學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們人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使他們達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學生在閱讀、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體味中國文學的文化意蘊和審美情趣,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汪國林.中國文學批評史教學原則新探―以批評史元典與現代闡釋及文化背景為考察中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04).
[2]曹順慶,王慶.中國古代文論與西方當代文論的對話[J].當代文壇,2010(03).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712(2014)04-0048-02
[作者簡介]王娟(1981―),女,湖北十堰人,博士,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
一、關于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價值思考的引發
中國古代文學是高等院校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但是近些年來它的地位和受重視程度有所下降,表現為:古代文學課時被壓縮,學習意義不明確。認為在當今社會,掌握實用性的知識更為必要,古代文學離現實生活太遠,對個人發展沒有直接促進作用,是附庸風雅的聲音時而有之。與國人忽視古代文學教學相反的是在“漢語熱”的背景下,外國人對古代文學的向往。不少國家把中國古代文學作為來華留學生的必修課。我們不得不思考,中國的文化傳承體現在哪里,作為中國人的最典型特征又在哪里?這樣看來,在當代社會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價值的思考和探討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當代價值體現
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優秀作品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梁啟超曰:“吾以為凡為中國人者,須獲有欣賞《楚辭》之能力,乃為不虛生此國。”[1]中國古代文學負載著傳統文化,蘊含著深厚的傳道價值、育人價值,是中華瑰寶,是新世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資源。中國古代文學教學不僅教授理論知識,還使傳播中華傳統文化,培育學生的人文素養,陶冶其情操。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當代價值的根本在于教人成為一位典型的中國人。
孟建偉提出了“文化教育”這個嶄新的教育理念。他認為:“這是一種以文化為導向的教育:它將吸納人類文化中一切有利于人的成長和文化創新的元素,并將教育的過程變成文化育人的過程。”[2]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學符合這個教育理念并能很好地解釋它。古代文學教學的作用是隱性的,高校古代文學教學是實現文化育人的重要環節,對大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具有積極作用,在使學生了解并感悟歷史和現實的人文情態、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感方面具有其他學科教學無法取代的功能和作用,它負載著文化,傳承著文化。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3]
三、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當代價值的實現途徑
古代文學的教學分為兩大塊:文學史和文學作品,其教學目的是使學生熟悉并了解歷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把握中國古代文學史的發展脈絡,掌握古代各類文體的演變軌跡、文化思潮的興替、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學史中的地位和影響,獲得閱讀、分析、鑒別和欣賞古代文學作品的能力,進而提高思想修養、美學修養和文學素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以文學史為綱,作品只是穿插其中。但文學史教材一直在變化,各個版本的文學史教材注重的角度不同,所選的作品也不同。其次,文學史所講述的多是知識性問題,比如文學發展的脈絡、作家的貢獻和地位、作者主張及相關的文學現象等,經典作品則直接表達了詩人的主觀情感。因此,古代文學教學應該注重作品本身,作品的教學可以從分析作品的藝術性,引導學生掌握鑒賞方法;從將心比心,和古代作家產生共鳴;深度挖掘,領悟真理三個方面著手。
(一)分析作品,掌握方法
對作品本身的分析是鑒賞作品的第一步,通過細讀、誦讀、解讀作品能實現對作品的初步把握。細讀作品就是仔細讀文字,細細玩味,關注的是具體的形、音、義及標點。細讀作品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對單篇作品的分析能力和鑒賞能力,不是文學史知識的多寡。如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上闋開頭“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細讀時要抓住似是而非。接著分層鋪敘,先說楊花的飄墜“拋家傍路”,次寫念遠之人“困酣嬌眼,欲開還閉”,再寫夢“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細讀時要抓住分層的關鍵詞。下闋直接抒發主觀情感,“恨西園,落紅難綴”,美好春光已經逝去。緊接“恨”的內容,同樣分層次來寫,“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飄飛的楊花變成了破碎的浮萍,此為第一層;“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傷春別離,此為第二層;“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將傷春之情推向頂點,此為第三層。
誦讀作品指用適合的話語聲音形態、語調和節奏,在一詠三嘆之間慢慢體味朗讀并背誦作品。如李清照的《聲聲慢》,凄切的氛圍、凄涼悲哀的感情多是通過疊字、入聲字的韻腳來體現。正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這些疊字,讓我們更容易感受到作家在作品中想要表達的情感。誦讀作品可以采用教師范讀,學生仿讀的方法,通過對作品文字聲音的感知達到理解作品、體悟情感的目的。
解讀作品。解讀作品不是簡單地講析詩意,而是要了解作品的內涵以及作品之外的東西。解讀作品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與作者其他作品進行比較,與同時代作家的作品進行比較,把作品放在文學史的坐標上衡量其地位、貢獻,等等。在解讀秦觀的《醉鄉春》時,我們首先可以了解它的創作背景,此詞為作者貶謫廣西時所作,“瘴雨”“椰瓢”等題材都帶有典型的南方特征,說明詞人在流寓廣西時受到了地方文化的影響。其次,可以把這首詞同秦觀的其他詞進行比較,發現秦觀的大多數詞作都寫自己遭遇挫折、身處逆境之時不能解脫的愁和恨,而這首詞寫到“醉鄉”中去尋找精神寄托,不再為謫居而自傷。
古代文學作品浩如煙海,古代文學教學是讓學生體驗文學的魅力,體悟文學的真諦,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鑒賞文學的能力,多讀、多揣摩優秀的文學作品是培養鑒別力的重要方法。
(二)將心比心,體驗情感
古代文學教學要注重引導學生體驗情感,讀出作品中的情味。古詩詞所負載的情感與今人有貫通之處。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所寫是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少年離家白首歸的體驗,讀者可以身臨其境般領略到這種滄桑之感。李白的《靜夜思》語言簡單質樸,但詩歌中蘊含的是千百年來人們共同的思鄉情感。孟郊的《游子吟》所寫只是一件小事,卻把人世間最樸實最高尚的母愛寫得感人至深。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所抒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情感,不僅是詞人自己所能感受到的,更是處于同樣環境中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這種感受超越了時空,可以使我們產生共鳴。積極體驗作品表達的情感,在作品教學中至關重要。正如施議對先生所言:“將你心,換我心,必將有所得。”[4]
(三)深度挖掘,領悟真理
古代文學教學包含著對學生的人格、心靈、情感、審美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學生的思想靈魂,使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古代文學中很多優秀作品或教人明志、或教人做人、或幫人成才。古代文學史上許多著名作家,他們關心社會、心系蒼生、品德高尚,是我們學習的楷模。教師要通過教學,讓學生在精神上得到提升,明確人生道路,領悟人生真諦。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是對高遠目標的追求;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是詩人仁愛和自我犧牲精神的體現。
綜上所述,我們只有正確認識了中國古代文學教學的當代價值,在教學過程中秉承先作品后史論的教學觀念,才能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梁啟超.要籍解題及其讀法[M].飲冰室合集:第九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81.
中國文學的產生可以一直追溯到文字產生以前的遠古時期。原始社會的神話傳說和歌謠,在人們口中代代相傳,經過漫長的時間,才用文字記下了一鱗半爪。盡管零星破碎,但卻是最早為人知的歷史,禹時涂山氏之女所歌“候人兮猗”,是比較可信的夏代歌謠,而“斷竹、續竹、飛土、逐宍”雖語言簡陋,卻記載了原始生民真實的生活。
至文字產生之前,文明就已經存在,文字的產生是文明產生的標志之一,從結繩記事,到甲骨卜辭,再到鐘鼎銘文,文化借助文字延伸,如果說原始社會,詩樂舞一體,那么到春秋時期,詩歌從樂舞中獨立分化出來,產生了以《詩經》為代表的寫實主義風格,和以《離騷》為代表的浪漫主義風格,便是文明的一種進步,而先秦文學文史哲不分的狀況也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開始互有側重,經學之于兩漢文學、禪學之于唐宋文學、理學之于宋明文學;包括唐詩、宋詞、元曲、清小說等都標志文學的發展與成熟,在漫漫文明長河中流光溢彩。
縱觀中國古代文學,我們不難了解,古國的成長與曾有過的輝煌。我國一直以來就缺乏古籍整理方面的人才,老一輩的古文獻研究學者,他們舊學根底好,博學多識,且有豐富經驗,然這筆寶貝財富,被時間無情地漸漸失去,中青年一代又跟不上,青黃不接,一方面,這一階段的人舊學根底不好,兩一方面,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階段,只有極少人能夠沉淀下來一心一意做學問。盡管國家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在各學校設置了培養相關專業人才的碩士、博士點,但想要超越前人的成就,還是有比較大的難度。
古代文學在古代的價值與意義自不待言,倘若百無一用,就不會有產生的土壤,縱而觀之,研究古代文學對于當今社會也不無價值,主要體現在
第一、傳承真、善、美。就古代文學本身而言,它最本質的特征在于藝術的感染力和審美價值,求真、向善、尚美。求“真”體現為“歷史理性”,向善體現為“人文關懷”,尚美體現為“文體升華”,三位一體,相互交融,是人類三個最根本的精神世界:認識、倫理與美學,給人以感染,引起情感共鳴。古代文學的研究因此顯得更加有必要,它對于培養以“真、善、美”為內在核心的人群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
中國古代文明,大體看來主流思想不外乎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孔子提出“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對人際關系新的認識,體現了對人的尊重,而強調“德政”則體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人道主義思想,具有歷史責任感、使命感,這一點縱使在今天也有著莫大的指導意義,與儒家思想不同,道家強調個性解放,注重單個的人,追求“無為”灑脫,是精神層面的另一種反應,且無論是儒是道,共同匯注了中國人獨有的性格特質,連接起了祖國燦若星辰的歷史文明,古代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教導我們前行。
第二、研究古代文學,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是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理論的豐富與發展,孔子提出的儒學,作用不僅僅局限于個人修養方面,也體現在維護社會秩序層面,表現了對政治的一種美好理想。《禮記·大學》提出“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是對和諧的一種比較早的闡釋,《禮記·禮運篇》提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為人們構建了一個理想社會,這些都為社會和諧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第三、深化古代文學研究,有利于促進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發展,與世界文明和諧共融。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中國古代文學作為我國古代歷史文化極其重要的一部分,不容忽視,它有利于培養我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以社會為己任的責任感、使命感,有利于團結各個名族的人民,有利于傳承中華獨特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代文學的研究不可能終止,文化的傳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努力。
我國自1978年改革開放,敞開國門,就走入了全球化的世界中,機遇與危險并存。如何保持本民族特色,始終值得思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古代文學在面臨現代文化的沖擊下,日益邊緣化,所以文學研究者更有責任深化對它的研究,疏源流,傳文明。
“無用之用”意即世俗世界中,沒有直接而實際的效用的事物,往往有著間接不顯著的大用,研究古代文學對于當今社會的價值意義,也在于此,它幫助人們感受真善美,傳承中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李芳民.展望、回顧與探索——中國古代文學研究高層論壇綜述[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33(4):171-175.
[2]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VOL4: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