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5 16:30:4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人均耕地面積較少,因此需要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其意義在于不僅可以保證人們的飲食需要,還可以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而發展農業經濟更對我國的戰略安全意義深遠。目前看來,我國的農業經濟發展存在著資源浪費較大、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需要對這些問題加以解決,進而實現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相關概念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本質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其是指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利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創新農業發展模式,進而對農業資源的充分利用,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人類對健康農產品的需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涉及到“三農”問題,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的大國,必須重視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的傳統模式,合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利用農業技術大力發展現代化農業。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功在當下、利在千秋,需要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農業發展結合起來,構建綠色、循環的經濟模式,在中美貿易合作矛盾家加劇的今天,發展農業經濟具有重要的戰略安全意義[1]。
2農業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村面積廣闊,并且大部分以種植農作物為主,然而受到固有觀念和推廣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很多地區依然沒有掌握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手段,導致沒有達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整體看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依然面臨著嚴峻的形勢。首先,雖然我國農業技術已經取得一定的發展,但是在世界范圍內對農業技術的利用水平較低,而種植戶的對先進種植技術的掌握情況也不樂觀,規模化種植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其次,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相當一部分農作區依然以人力種植方法為主,機械化生產為輔的種植現象,而農業機械化發展緩慢必然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不高。最后,農業生產資源較少、分配也存在問題,加之工業的不斷發展,使得農業種植環境遭到破壞,而土地污染和水污染等情況的出現,同樣阻礙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如何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1實現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統一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下,國家也開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經濟,進而實現了農業發展、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統一,不僅要關注農業發展,還要注重保護環境。因此,在國家的高度重視下,當地政府也要關注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的問題,全面推進生態農業發展,首先,要樹立可持續發展思想。當地要結合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對種植方式進行優化,比如林下養殖模式,牲畜糞便結合作物種植模式,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打造出畜牧、種植、水產結合的產業鏈條,進而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其次,要樹立持因地制宜的思想。在考慮到自然環境、土壤情況、市場需求等因素后,選擇種植農作物,在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利用,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也關注環境保護[2]。
3.2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制度的完善
隨著提出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理念,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被打破,為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指明了道路,進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為更好的實現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國家出臺和完善農業發展規劃的相關政策,通過制度的形式對農業經濟發展做出部署和要求,將可持續發展融入其中。具體說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政策要包括以下內容:首先,農業經濟發展地區優惠政策,要對農業大縣加資金和技術的投入力度,促進產品的再加工,實現農產品的增值,進而為當地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其次,稅收政策和財政政策,所在省市可以為促進農業經濟發展酌情減免稅收,這也可以推進農業經濟的迅速發展。最后,農業法律法規,在發展農業經濟的同時,還需要減少對土壤、水源、空氣的污染,減少藥物殘留,因此需要提出硬性要求,借助環境監測制度以及農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實現。
3.3實現農業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F3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159
前言
在當前農業發展的新時期,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和目標,對于穩定社會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改變魍撐┮稻濟形式,利用現有的自然生態資源,并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作為指導,以保護生態環境為前提,提高農產品效益為目的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人類與自然環境的有效融合,既實現了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也是“三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基于以上幾點,本文將聯系當前當地實際情況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1重要課題進行分析探究,并提出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些應對策略。
1 中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問題
1.1 農業經濟的發展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
在農業生產中,為了增產需要施化肥,為了預防農作物病蟲害需要噴灑農藥,農藥雖然對害蟲有殺傷作用,但對益蟲益鳥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另外農藥對土壤的污染也是非常嚴重的,因為農藥會與土壤中的固、氣、液態物質發生一系列的化學、生物反應后,造成土壤板結,地力下降,而農戶為了提高產量不得不加量使用化肥,化肥和農藥的過量和長期使用,對自然資源,比如土壤、空氣和地下水等都造成了不可逆的污染和破壞。
1.2 我國農業產業化程度低
由于我國農業分布廣泛,種植技術相對落后,沒有系統化的管理手段,而且有些地方由于農村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大量耕地被征用,人均耕地逐年減少,這樣的農業種植現狀,使得農業很難實現土地統籌利用,而且農民對市場沒有預判力,對于農產品的品種和品質不能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節,這些因素都是導致農民不增收,農業經濟發展滯后的重要原因,因此進行規模化種植高質量的農作物,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的生態農業是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1.3 農業經濟產業結構缺乏合理性
由于農村信息閉塞,農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無法及時、準確地把握市場經濟需求,導致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發生脫節、滯后的現象。為此,在當前經濟轉型期,要加快農業經濟的發展,就必須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農村產業結構趨于合理,從而為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奠定良好的基礎。
2 新時期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2.1 加大農業科技投入,強化科學技術的支撐作用
科學技術是任何一個產業創新與發展的不竭動力,為了促進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科技的推廣和應用,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成果,使資源、技術、農業以及社會都能夠共同發展,相互促進,例如可以根據當地土壤特質和農作物品種,進行有針對性的種植技術指導,從而讓農民能夠更全面的了解和適應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求,通過科技的支撐,提高農民作業效率和農作物的產量,全面提高農民的經濟收益。
2.2 因地制宜選擇農業發展模式
在發展農業經濟時,不僅技術需要改革創新,還必須結合當地發展實際,選擇合適的農業發展模式。實踐證明,實現專業的農民集體合作是有效的發展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實現資源整合,也符合農民的自身意愿,實現土地規模化經營。通過這樣對整體農業經濟發展和產業規劃布局的指導,可以有效地實行對農業經濟的科學化管理,進一步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勞動力成本,提高產量,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
2.3 加強農業資源的合理利用及保護
為了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這個理念,應加強對農業資源的宏觀調控,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盲目追求農業經濟收入的行為。提高對生態資源的重視程度,嚴格遵循自然生態發展規律,盡量減少農藥、化肥、農膜的使用,降低農藥、化肥的使用污染,促進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和農業生產方式,盡量避免農業灌溉水資源的污染,加強水土流失等問題的治理力度,積極實施退耕還林等有利于生態環境保護的措施。
3 結束語
在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依靠政府進行計劃指導,還必須發揮其在市場機制資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我國作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農業大國,農業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現代化農業的必然要求。
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存在資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低,農業技術和裝備相對落后等問題,實行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土壤與肥料是保障糧食安全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重要基礎,是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的根本。但目前,土壤和肥料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需要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土壤肥料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1.1 土壤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土壤是農業最基本的生產資料、是各種農作物生長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營養庫、養分轉化和循環、雨水涵養、生物支撐、穩定和緩沖環境變化等重要作用。統計資料表明:人類消耗的約80%以上的熱量,75%以上的蛋白質和大部分的纖維都直接來源自土壤。從一定程度上講,土壤資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類寶貴的可更新資源,合理利用土壤資源,是農業生產持續進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夠全面地、持續地和協調地供給植物以水、肥、氣、熱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資源質量的重要指標,肥沃的土壤能持續協調地提供農作物生長所需的各種土壤肥力因素,保持農產品產量與質量的穩定與提高。因此,許多國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綜合治理納入發展農業與整個國家經濟計劃之中。
1.2 肥料資源對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
大量試驗結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農作物產量。土壤養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礎,肥料則是土壤養分的主要物質來源。因此,肥料資源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統計表明,在提高單產方面,化肥對增產的貢獻額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農產品品質,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維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營養物質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絨長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養分含量持續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性狀等;合理施肥能減輕農業災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莖桿粗壯,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在未來農業中,肥料在提高產量與改善品質方面會發揮重要作用。面對我國有限的耕地和眾多的人口的農業發展現狀,施用化肥仍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措施。科學合理使用肥料對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2 土壤肥料在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不科學施肥和過度施肥導致自然環境的惡化
一些地區由于過度的施肥,比如說氮磷,從而導致地表水產生富營養化的現象。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和含有鉻、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再加上各種各樣的金屬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壞土壤原來的結構,從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2.2 土壤養分缺失,土壤的質量下降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了增加產量,人們開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當,導致耕地的質量不斷的下降。而且,人們逐漸忽略了有機肥的使用,導致土壤養分缺失。主要表現為土壤的基礎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狀況下降,緩沖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種各樣的污染劇增。調查顯示,我國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鉀的,這都成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巨大問題。
2.3 化學肥料與有機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施肥比例不均衡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氮磷鉀的施肥比例不均勻。鉀肥的施肥比例相對于氮磷的施肥比例來說是比較低的。單質化肥、低濃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濃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過多的施用化學肥料,有機肥施用的比例較小,這也是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3 解決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問題的建議
3.1 建立和健全耕地資源保護法
當前土地保護方面的政策法規尚不完善,導致耕地保護工作效果受到一定影響。進一步加強耕地資源保護的立法工作,明確耕地資源保護立法的價值,調整耕地保護法律關系,是保護耕地應用的重要措施。此外,嚴格控制非農占地和破壞耕地,強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農田建設保護區,加強耕地資源的研究等都是解決目前土壤有效利用問題的有效措施。
3.2 加強土壤肥料的監測與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對土壤肥料的有效應用的準確監測,可以實現對土壤肥料應用情況的準確把握。土壤肥料的有效監測手段有國家肥料效益試驗網絡等,該網絡能實時地掌握土壤內部氮鉀磷的分布狀況和對作物增產所產生的作用。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為全國范圍內資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數據資料。
3.3 大力推廣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1.1生態可持續性
要保證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農業資源環境的可持續利用,只有遵循自然生態規律,保持生態平衡,才能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1.2 經濟可持續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指農業產量穩定持續增長,農產品質量不斷改善,農業生產率穩定提高,農民收入和農業經濟效益可持續增長。
1.3 目標的多元性
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提高農業產品的產出率、產品質量和農業經濟效益,而且要注重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社會進步和資源環境保護放在首位,追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三者的統一。
1.4 農業增長方式的集約性
科學技術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農業科技特別是農業高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能使農業增長 從單純依靠資源和環境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業增長的科技含量。
1.5人口適度性
人口是重要的經濟資源,但是作為消費者又給農業資源、農業生態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因此,必須控制人口數量,努力提高人口素質,增加人力資源的資本存量,才能保證農業可持續發展。
2 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2.1加強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法制建設和管理
2.1.1制定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在目前現有農業資源的各種基本法規中,一般都是就某種資源論資源,較少涉及一種資源和其他資源作為農業資源整體的關系和綜合管理的規定,因此,要樹立農業自然資源整體化觀念和農業資源立法的前瞻性,強化綜合管理意識;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的地位;建立農業資源綜合管理法律體系,實現對農業資源的綜合管理。
2.1.2建立并完善農業資源產權制度。建立并完善資源產權制度,調整并劃分清各類農業資源的產權關系,從法律上支持、監督產權所有者對農業資源保護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并以法律形式強化農業資源管理的協調機制。
2.1.3法律法規是資源環境管理的基礎和依據,法律管理應成為強化資源環境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可持續發展的今天,隨著對農業資源系統認識的深化和實踐的需要,應全面審理中國現行有關農業資源的法律、法規和管理體系,提出修訂和補充措施,并制定相應的法律實施細則、條例和管理辦法,把法律規定的原則具體化,增強其操作性,要注意有關法規的前后一致性和相互之間的協調性。
2.2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加強資源的保護利用政策
2.2.1保護耕地。今后中國各項建設都應力求少占地、占壞地;堅持有償用地,有借有還;盡可能利用各種空閑地,減少占地損失;有計劃地開墾邊遠地區的宜農荒地。
2.2.2 改善農業資源環境。防止工業"三廢"直接排入農業環境而造成危害;嚴格控制鄉鎮企業的污染源;最后要控制農業自身的污染源,即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量,尤其是高殘毒農藥的使用,防止過量使用氮素化肥,避免農用水體富營養化等等。
2.2.3注意引進、吸收發達國家有關農業資源的節能、資源保護和環境修復的先進技術,重視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資源替代等。
2.3開展農業自然資源評估和評價工作
長期以來農業資源的無償使用已經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對農業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非常不利。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若不能及時扭轉資源無價和價格扭曲現象,就會加重對資源的浪費。因此,必須規范農業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產的評估方法,加強農業自然資源的估價和評價工作,推行有償使用及社會補償制度,資源開發的申報和審批制度,以便加強對農業資源的管理,保護農業資源環境。
中圖分類號 TN91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072-0223-01
1 發展規模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彭陽縣在紅、茹河流域5個鄉鎮30多個村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等設施農業4萬畝。設施蔬菜以辣椒為主,實現了周年生產;設施食用菌以杏鮑菇為主,實現了工廠化生產;設施林果以油桃、杏子為主,實現了春提早生產。全縣設施農產品年產量15萬多噸,其中辣椒4萬噸、食用菌2600噸,成為西北地區重要的辣椒和食用菌產區。大棚早春茬以甘藍、西蘭花為主,畝均收入1500多元,夏茬以辣椒為主,畝均收入6000多元,秋冬茬以菠菜為主,畝均收入1500多元,全縣設施農業年產值2億多元,其中辣椒6000萬元、食用菌2000萬元,提供種植戶人均純收入2000元以上。設施農業已成為彭陽縣發展現代農業、種植戶脫貧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新興產業。
但是,對于彭陽縣這樣的傳統農業縣而言發展新型的現代設施農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不論是在思想認識還是在具體發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滯后。彭陽縣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民群眾習慣于傳統、粗放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加之基礎設施滯后,生產力水平相對較低、生產成本高,農民群眾注重農產品的數量而輕質量,過多地看重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對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不深刻,對采用現代工程技術發展設施農業的認知度低,發展意識不強烈,發展氛圍不濃厚。二是歷年建設的部分大中拱棚有所損毀。在“中部干旱帶及南部山區設施農業建設5年規劃”期間,彭陽縣設施農業建設雖然超額完成了自治區下達任務,但2007-2008年搭建的大中拱棚由于質量、材料及自然災害等因素,大部分已損毀。三是建設資金不足。目前,建設1畝日光溫室平均投資1.4萬元,大中拱棚投資0.8萬元,雖然政府給予了一定補貼,但資金不足的矛盾仍然突出,制約了設施農業向較高層次發展。四是水資源缺乏。隨著設施農業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用水量急增,雖然按照“依據水源定布局,依據水量定規模”思路進行發展,但由于地下水位下降等原因的影響,設施農業用水出現不足現象,嚴重影響設施農業的效益提升。五是新技術、新設備推廣應用不高。由于資金短缺、農民科技水平不高等原因,目前集約化育苗、滴灌肥水一體化等新技術和電動卷簾機、暖風爐、自動通風裝置等新設備推廣應用率低,制約了設施農業提質增效和經濟效益的進一步發揮。
2 對策建議
1)引導群眾主動參與設施農業建設。發展設施農業是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能否取得成效,取決于群眾思想觀念的轉變和主題作用的發揮。采取召開會議、舉辦講座、組織觀摩、入戶動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廣泛宣傳設施農業的優點和好處,用生動鮮活的事例啟發群眾、引導群眾;在資金、技術上支持群眾、激發群眾的參與熱情,從多方面調動群眾的主動性、能動性和積極性,使農民群眾自覺自愿地投身于設施農業建設中。
2)政策扶持帶動設施農業發展。發展現代設施農業需要運用現代科技和現代物質技術來裝備。特別是現階段彭陽縣的設施農業剛剛起步,群眾的認識度低,加之建設資金缺乏,需要一定的政策來扶持、必要的項目來支持,促進現代設施農業快速發展。在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同時,搶抓國家堅持西部大開發及寧南山區冷涼蔬菜基地建設的發展機遇,積極爭取設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信貸、科技推廣、市場建設等項目和政策資金,并整合項目資金,加大對設施農業建設的支持力度。不斷完善各級發展設施農業的優惠政策,最大限度地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提高滴灌節水設施和卷簾機的補貼標準,逐步實現水肥一體化和卷簾自動化;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解決保鮮、銷售、流通等問題,提高群眾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積極性,形成以農民投入為主、政策項目支持為補貼、社會力量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解決建設資金短缺的問題。建立設施農業保險制度,探索政府補貼政策,鼓勵保險企業開展設施農業保險,降低生產和市場風險。
3)機制創新注入設施農業動力。近年來,通過農技部門努力,組建辣椒產地零售市場5處,配套預冷貯藏庫14座,開辟了福建、廣州等一批新的辣椒販賣市場;引進龍頭企業4家,組建蔬菜專業協作組織12家,營銷大戶25家,構成了以“支部+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為重要方式的產業化開展格式。樹立了掩蓋西安、蘭州、寶雞等大中城市的營銷網絡和信息、技巧交流互動機制,確保了90%以上的辣椒和食用菌完成內銷。以彭陽縣農產物經紀人協會為龍頭,實行以“五個一致(一致品牌、一致規范、一致包裝、一致價錢、一致信息)”、健全“五項機制(健全信息互動機制、健全便民收買機制、健全誠服氣務機制、健全運銷機制、樹立健全鼓勵促銷機制)”、強化“三項職責(鄉鎮職責、縣農產物協會、職責部門職責)”為重要內容的辣椒販賣機制,辣椒販賣行為逐漸標準,販賣價錢穩步提升。
4)科技服務支撐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設施農業是高科技農業,農業科技是發展現代設施農業的決定性因素,也是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其重點在科技推廣服務和農民素質提高兩個方面。一是要加快農業科技服務隊伍建設,健全完善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針對當前農業技術人員缺乏、技術服務滯后的問題,彭陽縣在加強農業技術推廣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將國家就業政策向農業部門傾斜,充實到縣鄉農業技術隊伍,培養造就一批專業知識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縣域專家和技術隊伍;加強對基層一線技術人員的繼續教育,創新考核獎勵機制,使其在產業發展中充分施展拳腳;積極發展村級科技帶頭人或科技示范戶,使其成長為“土專家”、“田秀才”,成為專業技術隊伍的有力補充。二是要加強培訓,提高農民群眾科技水平。通過勞動力技能培訓工程、陽光工程等教育培訓及農技人員的現場培訓、現場觀摩、經驗交流、赴外考察培訓等多種形式,讓種植農戶掌握必要的生產種植技術、一定的營銷知識,力爭每戶有一個技術明白人,每個基地有一個科技服務團隊,指導示范帶動農戶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和生產經營要求,健康持續發展設施農業。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4-0084-1
我國人口眾多,對資源的消耗大、利用率低,農業技術和裝備相對落后,實行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的必然選擇。土壤與肥料是保障糧食安全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的重要基礎,關系到我國社會的穩定發展。在農業的發展過程中,土壤肥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近幾年來,土壤和肥料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關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概述
所謂農業可持續發展, 是指既能滿足當代人對農副產品的需求, 又不對后代人農副產品的需求構成威脅的農業發展。1991年4月聯合國糧農組織規定了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采取某種使用和維護自然資源基礎的方式,以及實行技術變革和體制改革,以確保當代人及其后代對農產品的需求得到滿足。
2 土壤肥料在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 土壤養分缺失,土壤的質量下降
科學技術的進步,使得農業生產水平和復種指數得到很大的提升,人們逐漸忽略了有機肥的使用。為了增加產量,人們開始大量的使用化肥,且使用方法不當,導致耕地的質量不斷的下降。其主要表現是土壤的基礎肥力下降,土壤的物理狀況下降,緩沖能力下降,土壤的各種各樣的污染劇增。據調查顯示,我國有55%的耕地是缺磷的,55%-65%的耕地是缺鉀的,這極大的制約著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2 化學肥料與有機肥的施肥比例不均衡
在當前農業生產過程中,氮磷鉀的施肥比例是不均勻的。鉀肥的施肥比例相對于氮磷的施肥比例來說是比較低的。單質化肥、低濃度化肥的施用比例高,高濃度的化肥施用比例小。而且,為了增加農產品的產量,過多的施用化學肥料,有機肥施用的比例較小,這也是導致土壤肥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2.3 不科學合理的施肥導致自然環境的惡化
一些地區由于過度的施肥,比如說氮磷,從而導致地表水產生富營養化的現象。沒有腐熟的有機肥和含有鉻、氟等有毒元素的化肥,很容易造成生物污染和化學污染,再加上各種各樣的金屬片、玻璃碎片、塑料薄膜等很容易破壞土壤原來的結構,從而降低土壤的肥力。
3 解決土壤與肥料問題的有效對策
3.1 使用微生物肥料,提升土壤的肥力
現代農業的發展對于肥料的種類有著新的認識與見解,隨著微生物技術的發展,人們更加傾向于使用微生物化肥來提升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當前市場上流通的微生物化肥包括:
氮肥:氮肥可以增加土壤內部的氮素與作物氮素營養,比如根瘤菌、固氮菌、固氮藍藻等。
有機磷細菌肥、綜合性菌肥:它可以分解土壤有機物質,提升土壤的肥力。
鉀細菌、無機磷細菌:可以分解土壤中的難溶性礦物質。
抗生素:可以防治植物病害,刺激植物的生長。
菌根菌肥料:可以增加作物根吸收營養的能力。
菌肥的使用:在播種時,一般作為種肥來使用,固氮菌肥和有機肥料可以混合使用,一般不和殺蟲農藥混合使用。
3.2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減輕土壤的壓力
該技術是利用畜禽糞便和作物秸稈轉化有機肥料產業化關鍵技術、作物秸稈作為設施基質原料關鍵技術、作物秸稈生產秸稈板材關鍵技術、作物秸稈作為豬飼料原料關鍵技術,研制復式混合高溫發酵菌劑,使得作物秸稈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高效的發酵,變成有機肥,提升土壤的肥力。
3.3 增加有機肥料,培育高肥力的土壤
保護耕地、提升耕地土壤肥力的關鍵是提升土壤均衡供應各種養分的能力。因此,在土地貧瘠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機肥的資源,在作物生長的過程中,加大有機肥的施用量,進而提升土壤的肥力,加快土壤內部物質能量的循環,提升土壤的肥力。
3.4 加強對土壤肥料的監測與研究工作,提升土壤肥力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加強對土壤肥力的監測工作。例如,可以建立國家肥料效益試驗網絡,實時地掌握土壤內部氮鉀磷的分布狀況和對作物增產所產生的作用。建立相應的數據庫,為全國范圍內資源的共享提供有效的數據資料。
4 結語
從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增強土壤的肥力是增加糧食產量、保障農產品安全的重要環節。土壤與肥料是十分重要的農業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合理的使用化學肥料和有機肥,在保護土壤環境的同時,促進農業向著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目前,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自然環境受到破壞,由于農業生產方面問題的發生,食品安全問題屢次出現,危及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農業生產水平的提升,從某種層面來說,有利于自然環境的保護以及食品安全問題的解決。因此,以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為依據,從本質上把握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義,并將其用于實際的操作當中,有利于實現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加速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現代化進程。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目標和價值
1.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所謂的可持續發展,其實就是在滿足人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實現資源可持續再生,從而為人類今后發展提供保障。在我國“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中,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被提出。而從農業經濟發展角度解讀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則能解釋為利用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加強現有農業生產資源利用,從而在保證農業經濟持續展的同時,不破壞農業基本生態環境。所以,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將能推動我國農業生產向“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綠色農業”等方向轉型,從而促進世界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還要明確發展的目標。從發展操作的角度來講,需要建立科學技術與生態環境相結合的基礎,以可持續發展為理論核心,推動經濟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同步發展,以達到雙贏的目標。由此可見,推動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要始終堅持實現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需要借助先進科學技術達成建設可再生農業經濟體系的目標,從而在改善現有農業生產環境的同時,完成國家經濟建設任務。
1.3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顯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通過建立可持續發展農業生產體系,能夠使農產品得到穩定供應,使人類的物質需求得到滿足。而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農產品提出了高質量的要求。生產綠色農產品,顯然能夠長久滿足人們需求。推動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夠使農產品收益不斷提高,農民則能從中獲得更多收益,得到生活水平的保障。此外,使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發展,才能從整個人類世界發展角度思考社會實踐問題,進而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2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途徑分析
2.1加強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做到農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加強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有利于獲取長期的農業經濟效益。鄉鎮政府部門應該認識到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加強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意識,結合實際,實現生態環境發展的可持續性。應該大力宣傳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以加強農民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在實現農業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以綠色的農業發展理念為指導,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盡量做到農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
2.2注重農業經濟發展轉型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注重農業經濟發展轉型。農業經濟發展的轉型,可以通過增加農作物種類種植等方式來實現。合理安排種植多種農作物,有利于實現空間的有效利用,增加了農業的生產值。充分挖掘農作物的潛在價值,采用先進的技術設備,有利于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了經濟效益的提高。合理分配農業種植,適當增加林牧業種植,有利于促進農村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共同發展,實現了農業經濟發展轉型,促進了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資源
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利用現代化的信息資源。現代化的信息資源,包括農業資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利用這些資源,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的整體發展水平,增加了農民的整體收人,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現代化發展。農業資金的投入,為農民提供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專業化的培訓,提高了農民的整體素質水平,促進了先進農業技術設備的廣泛使用,從而適應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需求。轉變農業發展理念,實現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有效地推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需要實施有效的舉措,以解決農業在發展過程出現的問題,進而促進了我國社會的和諧發展。現階段,我國仍需重視農業經濟的發展,深入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以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近幾年來,由于農業生態環境退化、加之農業投入不足,和農業基礎配套設施體系滯后,而使得農業的基礎地位受到沖擊,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近些年借鑒了國外的相關經驗以促進我國農業的發展。他們在農業經營的過程中,通過對生產力和更新能力的實踐活動,利用開發培育發揮農業資源的對經濟發展的需要, 從健康、完整的生態農業出發,向多項效益發展的經營策略。對可持續發展戰略進行研究,確立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探索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依據、戰略階段和戰略對策,對于加速經濟建設步伐,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平原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之路,促進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步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通過多樣性、良好的環境等諸多方面,實現經濟發展和生存環境的改善,把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滲透到農業資源的每一個領域。
一、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農業產業化經營是一種新的發展模式,是基本經營制度的改變,是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可持續發展理論則是一種嶄新的發展觀及思維方式。農業是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生態平衡準則,因為農業是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的物質基礎。農業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和相應的發展對策,以發展為前提,逐步解決人口、資源、環境等重大問題,因地制宜,揚長避短,轉變經營方式,調整農業結構,實現農業的經濟、社會、生態三大效益的同步提高。生產要發展。要不斷發展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對農業資源與環境的保護,實現資源的環境良性循環。農業經濟增長方式是可持續的發展,要從根本上建立可持續的農業發展環境,營建良好的社會經濟系統。
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林業發展在不斷增加投人的基礎上,科學技術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起決定性的作用。不斷提高林業的科技含量,縮小林業科技發展水平和林業科技工作的差距,加速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適應林業大力發展林特產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加速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和社會服務體系。從可持續的角度高度認識農業發展問題。加強領導,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法律,鼓勵農民從事農業生產。建立以效益為目科技創新體系,改變以環境和自然資源為代價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探尋新的適合農業模式和政策,制定相應的農業資源有償使用機制。 以促進農業生現代信息科技更新,推動農業經營實現現代化。依靠科技發展林業。包括經濟的發展和對資源與環境的再發展能力的保護。
(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推動農業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農村各種產品的科技含量,重視科技服務體系的建立,推動農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科技含量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大量節約各種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要進行科技開發加強農業科研基礎研究力爭,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利用先進的信息科技手段,創辦經濟實體,農村經濟發展的“難點”問題組織部門跨地區的聯合攻關。要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加快推動農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推動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改革,堅持科研成果指導農業的發展。
(三)現代林業管理知識的運用。農業經濟管理和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洪、澇、漬災的治理是農業發展中必須首先解決的問題,加強干堤建設,實行“退田還湖”、“退垸還湖”,擴充湖泊蓄水能力和調洪能力,加強農田蓄水排漬工程建設,提高抗澇排漬能力。重視農作物病的防治工作,建立健全植保組織,形成監測防治網絡,對有害生物進行綜合防治,以防為主。對農貿產品市場價格做出正確預測,強軟科學研究,提商軟科學的地位,創建管理政策的方案,實現科技成果的推廣。
(四)確定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經濟目標就是大力發展養殖業。首席要減弱農業自然資源破壞規模的影響,使長期存在的農業自然而資源與環境破壞速度逐步緩慢,使人口總量同農業資產與環境的矛盾得到緩解。其次是在農業持續發展階段。避免破壞農業自然資源與環境的因素出現。選擇合適地域,重點突破,梯次推進,重點發展具有本地特色、競爭力強的名牌產品。使農業經濟的增長基本依賴于農業科技進步,最后是調整種植業內部結構,明確農業經濟可持續性的主體,實行生態補償;保障農業生產者的經濟可持續性。
(五)挖掘人力資源的潛力,實施人才戰略
在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掌握了先進技術及具備創新能力的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經營制度的重大變遷,
可以推動農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實現農業可持續的重要戰略之一。培養具有可持續發展觀念,創造性的解決可持續發展中的新問題的大批優秀人才,通過產權市場競爭的過程,創建生產、流通、服務等商品經濟活動的市場專門經營者群體。按商品經濟的原則去優化組合生產要素,適應市場經濟的創新管理知識和能力。獲取企業資產的實際支配權。促進農業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發展。
一、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內涵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定義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我國“可持續發展”基本戰略中重要的一環,作為我國第一生產力,農業自古便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因此,落實農業經濟中可持續發展手段,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而言,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前,廣義上來說,可持續發展的整體目標在于滿足人們基本生活的同時,確保能源、土地和森林等眾多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再生,并保證其利于子孫后代繁衍生息。然而,將其定義在農業可恥系發展戰略之中,其實際定義卻又有了全新的不用解釋。當前我國提出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主要是通過對農業生產技術及方法的變革,確保有效利用當前現有資源,并在不破壞農業基本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保證整體農業發展可持續、有效、有益于人類文明進步的方向發展。其不但注重農業生產本身,也將農村經濟建設、農民意識培養、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保護等眾多內容涵蓋其中,從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并利于中國社會長治久安穩定和諧發展的全新經濟發展政策。在農業可持續發展政策中,可持續發展推動農業經濟與社會形態與生態環境完美契合,從而促進農業生產向“生態農業”與“有機農業”轉型,最終形成良好的“綠色農業”經濟產業形勢,促進并推動整個農業可持續發展建設完成,并最終促進全國、乃至世界的可持續化發展。
2.農業經濟可持續化發展目標
可持續化發展戰略對人類文明建設與社會發展而言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其推動人類生活由原有鋪張浪費、任意破壞逐漸轉向節約環保,促進持續發展,不僅為改善人類現存環境,甚至對人類未來發展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因此,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推行與操作過程中,時刻注重可持續發展戰略基本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出符合自身需求的現實目標。該目標是以生態環境建設與科學技術水平相契合為前提,確保農業經濟發展時刻以可持續發展為理論基礎,推動生態環境與經濟建設穩步結合,最終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地位。由此可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刻堅守環境資源可持續利用,先進科技的巧妙融合,并結合人們環保意識提升,最終建設處可持續的、可再生的農業經濟體系,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基本目標。
3.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價值
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對人類社會與環境建設而言擁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在推行與落實期間,將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與科學化建設。當前,細致探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現存的具體價值可以發現,其重點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其一,可確保農產品的穩定供應,從而滿足人類在社會活動中的基本物質需求。眾所周知,人類在社會活動中,支撐人類社會行為的重要因素便是物質需求的滿足。農業生產體系的形成,也是為確保人類發展中物質需求的滿足。然而,當前社會發展中,物質需求的質量與數量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綠色生態、重產重質對人類生活需求供給而言,意義重大。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證了物質供給滿足人們需求,并同時確保持久供給的可能性得以實現,對人類發展進步而言,擁有實際價值。其二,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民個人收入穩步提升,確保農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將帶動產品質量穩步提升,并確保農產品收益日漸提高,從而保障農民利益獲取,進而有效保障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三,捋順人與自然間不可逆轉關系。人類作為生存與自然之中的社會群體,其依托于自然的基本關系不可逆轉,在長遠的歷史思考與社會實踐中,人類創造了諸多奇跡,卻終究跳脫不了生活于自然中的規律之內,因此,和諧共存、理性融合是當前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是符合于自然規律,又配合當前人類發展而言,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手段,因此,確保可持續發展理念落實于農業經濟發展之中,擁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
二、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發展的必然性
縱觀當前農業經濟發展局勢不難發現,以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為例,欠發達地區在農業生產模式上主要仍然沿用傳統的農業經濟生產方式,這類方式在技術水平上遠遠落后于發達地區,而起粗放式發展現狀不但使生產效率呈現地下狀態,同時在人口、勞動力分配等問題上也無法得到及時有效的科學解決。由此可見,傳統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早已不適用于當前社會需求,其不但無法滿足人類對物質的需求,甚至大大制約了當地農業經濟發展腳步,增加農民本身負擔,并迫使大量農業生產勞動力外流,無法支持當地農業發展進步。與此同時,傳統農業又具有典型的人海需求,其要求參與農業生產群體的數量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滿足一定的生產需求,因此促使當地人口數量產生膨脹式發展。然而,有限的勞動生產狀態,又迫使部分新增勞動力時刻被窘迫現狀壓制,不利于其發揮本身能動性,促進整體經濟增長。最后,礙于發展手法不客觀,資源環境破壞浪費嚴重,造成土地荒漠化、草場退化、森林砍伐和水源污染等多種情況,從而惡化了生態環境,降低了產品質量,嚴重損害了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活環境。與傳統農業相比,現代化農業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傳統農業的諸多缺陷。首先,其確保了勞動生產規模與勞動生產效率,從而大大滿足了當前社會人們對農產品的社會需求。其次,其解放了剩余勞動力,并確保了農業生產過程中的農產品數量,以化肥、農藥和地膜等眾多科學手法,大大提升農作物產量,實現反季節蔬菜、水果上市,有效推動了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最后,其高密度、專業化生產模式,為產業集群化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在產品營銷、運輸、銷售等環節大大節省了農產品生產方負擔,可有效促進農業經濟穩步增長。然而,在短期收益成果顯著之后,現代化農業面臨著長期發展中必然需要面對的問題,農藥、化肥使用過度而導致的土地結塊、堿化問題,已經成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刻不容緩需要解決的問題、相對的,農藥殘留、環境污染、地膜廢棄后導致的土地污染等問題已經影響到種植土地、地下水等多個方面。因此,在現代化農業生產帶來無限收益的同時,人們也開始思考,這種殺雞取卵,舍本逐末的方法是否真的科學,是否有益于人們發展。由此,探尋全新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是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點需求。該發展模式應以農業發展為主要目標,并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確保經濟發展的延續性與可再生性。由此,可持續發展策略受到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針對可持續發展理論,應用可持續發展原則,確保可持續發展落實成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發展法相。生態農業建設,有機農業開發,將自然與農業有機結合,從而打造符合生態需求的農業經濟形態。由此可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策略的提出擁有一定的必然性,其是應時代需求而生,為時代需求服務的重要策略。隨著人類生活質量的提升,生活水平的改善令其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健康與食品安全問題,因此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落實與推廣成為當前社會進步與發展的重要表現。
三、推動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手段
1.不同發展情況下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
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在全世界范圍內均得到了高度重視,在此其中,發達國家應對當前日趨嚴重的環境問題與食品安全問題,在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中開拓出屬于自己發展形勢的戰略策略。隨著對社會形態與自然形態的深入了解與研究,發達國家總結出資源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維護是確保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因此其在本國農業經濟發展中采用了全新形式的低投入農業戰略,從而確保農業投入更加趨向于信息投入、管控技巧的科學性投入、借由生物本身的調節協作機制,最終達到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與自行調節。在該投入戰略中,人為因素被盡可能降低或消除,全力依靠自然本身來達到生態再構造,環境再建設目的。相較于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無論在發展技術與手段上,抑或是扶持資金來源都無法與發達國家同日而語,因此在戰略選擇上無法借鑒或復制發達國家成型模式。針對以農業生產與農產品銷售為主要經濟來源的發展中國家而言,確保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手段需要符合當前自己本身國情。因此,發展中國家在農業經濟發展戰略計劃制定過程中,著重于強調在本國國內農業經濟發展基礎上,致力于食品安全保障、農村綜合開發、生態資源保護為主要發展目標,從而推出扶持落后地區經濟建設、落實生態環保建設與農業科技發展融合、敦促農業管理機構創新環保農業技術、培養農村從業人員環保意識培養等多種角度出發,正確打造符合發展中國家基本國情的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2.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
基于發展中國家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國迎合當前國家國情,通過“因地制宜”原則,切實打造了符合我國當前基本國情,適用于我國當前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實質戰略。第一,生態農業。剖析生態農業,其主要側重點在于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著眼點,探索并實踐出與生態環境相平衡的實際體系,借由不同區域的不同優勢,通過協調發展、再生理念植入,最終達到科學與生態的融合,確保環境科學良性發展,促進人類活動與自然活動的和諧共生。第二,三色農業。所謂三色農業,其將農業按顏色劃分,以綠、白、藍三色代表。分別指以綠色資源為主,借由土、水、光、氧為生存條件的畜牧業生產。該類生產以自然為依托,確保與自然和諧共生,彼此互惠;以微生物科學為基礎,借由生物工程研發“酵母”“酶”的白色農業。該類農業深入探索發酵與酶菌利用,從而實現有機降解與資源分類;以陸路資源順延至海洋資源開發,從而探索出全新形式的農業生產形態,借由科學合理開發,實現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第三,精準農業。精準農業其重點針對我國大部分以傳統農業為主的經濟不發達地區,借由先進科技對相關土地進行遠程信息分析,遙控及變率處理,并針對相關問題做出相應解決方案,從而確保對所監控地區的精準化指導與調整,從而實現該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與科學性,保證環境、人力資源調配得體。最后,集約型可持續發展農業。集約型可持續發展主要針對我國人多地乏,資源不足情況,以提升土地使用率,確保農業生產整體性提升,保證農業生產經濟效益的有效重組,實現投入最小且收益最大。與此同時,集約型可持續發展戰略可統一調配與指導相關組織者,確保整體發展的科學與環保,從而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在農業經濟發展中作用。
作者:申俊玲 單位:南陽師范學院經管學院
參開文獻:
[1]董傳嶺.資源環境約束下的中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2.
[2]袁久和.我國中部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態評價與發展對策[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1).
1、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概述
科技的進步也導致了生態環境的破壞,人口的不斷增長與降低生產成本的需求催生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美國是最早將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理論付諸實施的國家。在見證了美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取得的成功之后,世界各國紛紛響應可持續發展,吸取美國的經驗開始走自習的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1994年,我國提出了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任務,并提出了相應的規劃。
不同國家對于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理解各有異同,發展重心也各不相同。
但是其基本特點受到世界人民普遍的認可。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具備以下特點:
1.1、持續利用性。實際上,我們所能從自然界獲取的資源是有限的,并且大部分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農業生產中如耕地等在內的很多資源也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在這些資源的利用上,一定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與使用,杜絕過度開發,一旦受到毀滅性破壞,我國農業資源將遭受難以挽回的損失。對于一些可再生資源也要注重防止過度開發使用甚至破壞性使用,要用在長久的眼光看問題,確保資源的持續利用性。
1.2、可選擇性。科技的進步促進了農業生產走向機械化、現代化,當前農業生產不再是過去的靠天吃飯,先進技術的引進增加了產量,加快了農業可持續生產步伐。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不同地理條件下的區域農業所選擇的生產技術也不同,采用合適的技術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環境,增加產量。
1.3、效益性。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最根本目的在于創造高效益,促進農業發展,緩解民生問題,促進社會穩定與和諧。農業經濟只有創造高效益才能為環境保護提供最可能的實施條件,為后代生存與發展提供最大的使用資源。
堅持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將為我國環境保護、解決三農問題以及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受到人民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難免會出現一些阻礙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障礙。結合當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現狀,筆者將農業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大致總結為以下幾點:
2.1、可利用資源減少。農業發展離不開對耕地、水源、草場與林地。氣候的不斷惡化與人為破壞的增加導致了這些農業賴以發展的資源日益減少,導致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受阻。
2.2、生態環境惡化。氣候的惡化導致我國土地沙漠化不斷加劇,又受到水土流失的影響,大面積的耕地喪失了原有的肥力,耕地減少的同時產量也隨之下降。另外由于人們破壞性的開發森林資源,導致草地“三化”現象嚴重,對于發揮森林與草地的作用來建立健康的農業環境產生很大的阻礙。
不僅如此,農業生態系統被破壞,污染現象加劇。由于城市工業廢水的大量排放,我國大部分河道受到嚴重污染,近年來發生的如太湖藍藻事件等一系列問題顯示出水污染問題的嚴重。耕地也受到了污染,農藥殘留與河道污水導致了大面積的耕地土壤結構被破壞,農產品質量下降。
2.3、農民收入少,生活負擔重。雖然近年來政府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但與農民投入的高成本相比較而言,農民農業生產收入并不算高。再加上物價的持續上漲,農民生活開支進一步加大,生活負擔并未出現大幅度減輕。在并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農民的收入比東部地區農民收入低很多,生活壓力很大。
我國農民數量大,實施農業補貼的可行性不大,并且對農民的幫助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2.4、農業結構調整不合理。調整農業結構的根本目的應該是促進產業多元化,增加產量,提高農民收入。然而我國在農業結構調整過程中卻出現一些偏離目標的地方。問題之一在于農業信息化程度低下,作為農業生產中的農民個體只為當下生活,不能從長遠的角度進行科學的結構調整。此舉往往創造不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反而會造成產業破壞等不良后果。
此外,有些政府在進行農業結構調整時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不考慮實情盲目調整,給農民生產收入帶來不利影響。
3、促進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建立環境控制機制。建立完善的環境控制機制對于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環境保護而言是不可缺少的步驟。保護環境工作的前提任務之一是讓社會尤其是農民意識到保護環境對自身生活發展的重要性。農民是農業生產的主體,然而我國農民的文化與思想水平普遍較低,可持續觀念薄弱,導致產生許多破壞性生產行為。政府通過多種媒體渠道向社會宣傳環保與農業、生存之間的利害關系,讓社會尤其是農民意識到保護環境,合理開發的重要性。
3.2、增加農民收入,宣揚計劃生育。農民生產不能形成規模的關鍵因素之一在于發展資金短缺,政府如能給農民提供更多貸款援助,就可以幫助擴大生產資金,農民就可以擴大生產規模,擴大經濟收入。在生產技術上,政府一方面要鼓勵技術創新,另一方面要及時幫助農民引進符合地區農業發展的先進生產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
3.3、進行統一科學的產業結構調整。政府需要讓農民認識到個體與集體的關系,強化農民的大局觀,糾正農民小農思想中的錯誤,由政府進行統一的結構調整,避免農民隨意、胡亂調整。
4、結語
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將不斷遇到新的難題與障礙,政府需要及時調整政策體制來適應農業發展新形勢,從事農業研究人員要不斷總結、創新新的發展理論,將理論用于實踐,農民與相關農業成員要不斷摸索研究更適合新形勢下經濟發展的路線,以促進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農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已形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經濟發展道路。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一項長期堅持的任務,在不斷的調整與進步中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