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8:5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兒科護理學論文,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選擇我校2009~2011年分別招收護理專業學生,每級三個班,分別有198名,203名及211名學生,均為初中畢業生,在本校已就讀一年半,具備一定的醫學理論基礎。
1.2方法
《兒科護理學》是護理專業臨床主干學科之一,我校一般安排在第二學年下學期講授,是護考必考課程,兒科護理學試題一般占護考總試題的13-16%。隨著筆者對教學、護考認識和實踐的深入,自2011年起,采用兒科護理學教學與護考緊密結合的教學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1.2.1提高護考認識,加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對學生進行護考相關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護考的具體情況,使學生清楚意識到畢業后只有持有護士執業資格證才能順利就業和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督促學生在校期間積極、主動、自覺學習理論知識,臨床實習期間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前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做準備。
1.2.2緊貼護考大綱,對教材內容去繁就簡,采用模塊化教學
首先,應該深入了解和吃透護考大綱,將教材內容進行梳理提煉,去繁就簡,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考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采用模塊化教學,一般來講,中職學校所使用的兒科護理學教材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小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及影響因素;第二部分為兒童保健;第三部分為兒科各系統疾病的護理。對這三部分內容,教學過程中應明確進行劃分,根據護考大綱要求的內容,教學中應該重點講解,對于大綱沒有要求的內容,而臨床中又有應用的內容,也應該重點了解,這樣既有效應對了護考,也有利于臨床知識面的拓展。另外,還應注重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的應用,通過提出問題、查找資料、討論問題,以獲得問題的解決,這種從傳統講授為主轉變為講授研討相結合教學方法的應用,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積極性,而且將基礎學科和臨床實踐相結合,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效率。
1.2.3幫助學生提高理解和記憶知識點的能力
兒科護理學中各系統疾病的護理是考試的重點,主要包括臨床常見疾病的臨床表現,治療和預后及護理要點,這部分部分內容系統性較強,與臨床實際工作聯系緊密,不但需要專業的醫學知識,還要具備臨床工作經驗,也就是說要具備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很多學生不足的地方。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提倡理解后再記憶。如對發熱患兒要注意保持體溫穩定,當體溫超過38.5℃時可采用物理、化學藥物的方法進行降溫,而對麻疹患兒,高熱時需兼顧透疹,不宜用藥物或物理方法強行降溫,尤其禁用乙醇拭浴,而對水痘患兒可用物理降溫,但不能用阿司匹林。這些知識點都是需要理解疾病的特點,然后再進行記憶。另外,在教學中注重口訣記憶法,如嬰兒發育的過程,粗運動發育可編成口訣為: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精細運動發育可編成口訣為:一握二伸三抓扒、六換七捏九食拇。
1.2.4重視病案教學
教學中注意采集并整理各種疾病的真實案例,在每節課結束后,老師提供典型病例進行分析,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理論與實際結合的能力。如:患兒男,5月,發熱5天,伴咳嗽氣喘3天,加重1天。查體:體溫39.4℃,脈搏146次/分,呼吸34次/分,精神較差,面色蒼白、口周發紺,雙肺呼吸音粗,可聞及中細濕羅音,血WBC18×109/L,N0.75,X線:雙肺紋理增粗,有斑片狀陰影。醫生初步診斷:支氣管肺炎。教師應依次提出問題,支氣管肺炎的診斷依據是什么,治療原則及藥物的選擇,護理措施有哪些?理論依據是什么,最后教師進行總結。
1.2.5注重習題練習,鞏固知識點
通過積累和精煉,我校兒科教研小組已初步建立了有近1000道題的《兒科護理學護考題庫》,并應用在教學實踐中,每天教學結束后都布置一定的習題進行課后練習,鞏固當天學習的知識點,每部分內容學完后,讓學生完成歷年護考真題相關部分的練習,以查驗知識的掌握情況。護考前,應進行模擬試題訓練,尋找差距,對薄弱知識點進行重點突破。
1.2.6考前集中輔導
近年來,我校針對護考生在臨床實習期間學習自覺性、積極性較差、且忙于臨床實踐,不能有效保證學習時間的情況,采用自主報名、考前集中輔導的形式,加強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在4個周的集中輔導中,圍繞《護士資格考試大綱》,制定考前輔導計劃,在教師精講、串講課程內容的同時,學生通過做《護考題庫》的試題進一步加深理解和記憶。最后一周安排為模擬考試,達到增強學生的心理適應能力和查缺補漏的作用。
2結果
2011年采用教學與護考對接的方法后,2012年護考通過率為64.0%,2013年護考通過率為69.0%,2014年護考通過率為77.0%。護考通過率持續提高。
教學在對于學生的兒科護理學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選用“少教多學”的方式,避免在學生獨立思考和操作時對其進行干擾,給予學生充分的學習空間與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老師教授的知識與學生攝取的知識量對等,這說明學生的思維無法跳出原本的教學框架,只能按照老師教學的方式去進行操作。這大大不利于學生獨立思維的建立與創造力的提升。“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正很好的處理了這種問題,可以加強學生獨立思考的水平,值得老師們去嘗試。
一、“少教多學”的教學方式對中職護理專業學生的意義
1.有利于培育學生自主的學習習慣。學生是兒科護理科目學習的主體,老師只是對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屬于外部的影響因素,并不會起到關鍵的作用。是以學生對于兒科護理科目的學習必須靠自己的主動與積極,同時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做學習的主導者,而非被主導者。學生對于專業的內容是否很好的理解,一是靠其自身的努力,二是老師合理的導引。只有學生養成自主的學習習慣,老師對其進行合理的導引,才能達到更好的學習的結果。2.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學生對護理專業的學習不是無條理性的學,而是應該確立合理的學習的目標,有目的性的去學習。只有學習有了計劃,才能有動力。中職護理專業的學生馬上就要進行臨床的實習,是以更應該擁有較為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和專業操作能力。護理是一門需要學生擁有極強的耐心與細心的科目,因此學生在學習中也會學習到一些專業以外的東西。3.可以培育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進行運用的能力。對于兒科護理學的學習,不只是理論上的,還有實踐上的,并且后者為主,前者為輔。學生要熟記護理的操作流程,并且操作嫻熟。老師如果選用“少教多學”的方式就能將對理論的教學部分縮小,側重到學生實際操作上去。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也是對理論知識的運用,可以很好的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效果。
二、“少教多學”教學的方式對老師的要求
首先,老師要對“少教多學”的理念有一定的體會,其中的“少教”并非縮小理論教學的部分甚至是免去這部分,而是有目的的教,并且對理論內容進行高度凝練。老師在對學生兒科護理科目的教學中,要注重方法的科學,為學生建立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自主實踐的能力。同時老師要進行啟示性的教學,讓學生獨立的進行學習,自己確立學習的目標,為自己的學習建立科學的計劃。老師在教學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凝練,對重點的專業知識多加講解,促進學生理論與實踐同步的學習。
三、“少教多學”的具體方法
1.老師們要確立正確的教學觀念。老師們要明確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要明確老師在此過程中真正的定位。老師們要對學生不合理的學習習慣進行一定的指導,同時要根據他們的學習進度進行教學內容的準備。除此之外,老師要樹立合理的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指導,這些都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更加的顯著。2.讓學生養成科學的學習方式,培育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好的學習方法能對學生學習的效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只有建立科學的學習計劃,才能提升學習效率與質量。這就需要老師對其進行恰當的指導,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除此之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應過分依靠老師,而是學會自己學習,自己思考。學生只有通過不斷地自主的實踐,才能大大的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學生經過自主學習可以加強自身的創造力,開拓自己的思維,對專業知識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
在對于兒科護理科目的學習中,學生才是整個流程中的主體。是以老師要明白自己在其中的定位,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選用“少教多學”的方法可以促進學生獨立的思考,提升其創造力,與此同時學生可以將書本上學到的理論內容通過實踐操作進行很好的運用。只有學生懂得了理論和實踐很好的結合,才能達到學生自我專業水平提升的學習目的。
提高教師的道德素質,關鍵是做好醫德的培訓,通過培訓,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讓教師主要通過言傳身教,憑借人格魅力去教育學生、影響學生。可以聘請院內外知名專家,對教師進行培訓,通過教學過程,感受專家的職業素養、得體的儀態舉止、溫和的語言、周到的服務,以及對學生產生的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影響。
2.加強教師教學技能培訓
教學技能培訓關鍵是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開展崗位培訓,從教案、授課技巧等方面對教師進行培訓。二是安排公開示范課或教學比武,提高專業技能。三是做好傳幫帶工作,讓有經驗的中老年教師與年青教師結對,一對一幫扶,提高年青教師的教學技能。
3.加強教師專業技能培訓
隨著醫療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兒科護理技術操作已經不能適應目前臨床醫療的進步,又加上醫院專科的不斷細分,兒科老師特別是年青教師難以應付復雜的臨床問題,這就需要聘請經驗豐富、技能操作熟練的實訓教師對青年教師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比如兒科護理中難度較大的頭皮靜脈注射、靜脈留置針的使用、頸靜脈、股靜脈穿刺等等。
4.加強教師教學質量考評
教師培訓過程中,按照培訓的目標和要求,對參與培訓的教師進行規范化的考核,考核內容涉及教學技能、實踐操作和人文素養等等,從而掌握教師培訓的效果。
二、加大學生的培養力度
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明確目標,讓學生自主學習,這樣才真正達到了教學的目的。
1.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兒科護理學是一門專業性、操作性都很強的課程,高職院校兒科護理專業教學作為社會兒科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要培養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能獨立完成對兒童的整體護理,有良好的素質和發展潛能的應用型高級兒科護理人才。
2.確立實踐教學目標
為培養出應用型、專業型、能力型兒科護理專業人才,我們需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一是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職業道德。二是具有積極的進取意識,樹立終生學習的意識。三是具有分析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能夠熟練掌握兒科護理常用的操作技能。五是具有較好溝通協調、服務等綜合能力。
本研究選取了醫學院的2011級護理專業學生2個班78名學生開展的小講課,學制為3年,學生的平均年齡為21歲,根據學號順序劃分成8個小組,每組每次指定一位“學生教師”進行講課。通過問卷調查的方法,就學生對小講課的態度等進行調查。
1.2方法
1.2.1小講課內容
本研究所采用的小講課的內容,是兒科護理教師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條件下,選取一些難度適中,較為常見的兒科疾病作為小講課的內容。在兒科護理學這門課程教學任務完成的時候,一共進行3次小講課內容的安排,講課的主題為:不同年齡的小兒護理的技巧、小兒呼吸系統解剖生理與成年人的區別、小兒維生素D缺乏的癥狀及預防措施等。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習的針對性,給護理專業學生創造充分的時間條件,教師指定的講課內容附有教師擬定的教學提綱,實現教學目的的問題化,并在講課前1周就通知學生。
1.2.2小講課方法
護理專業兒科教學中開展的小講課每次課安排3個學時,課堂是學生才能展示和相互交流提升的平臺,每個學習小組每次課選出的主講教師,以教師的身份向全班其他同學進行主題講解,小組內的其他成員對其講課內容做出補充,通過使用靈活多樣的方式,來提升小講課的效果。其他小組的學生在其講授結束以后,提出主題范圍內的質疑,由講課的教師來予以回答。教師通過1個學時左右的時間來對學生的講課狀態、效果、優缺點、重難點把握情況等進行點評和總結,更好的提升講課學生和其他同學對所講的內容理解與把握。
1.2.3課后調查
在兒科護理學課程的小講課活動結束之后,就學生對小講課的作用、體驗等看法進行了問卷調查,一共發送問卷78份,回收問卷78份,問卷的有效率為100%。
2討論
2.1在兒科護理教學過程中,小講課模式是切實可行的,一般在二年級的下學期開設兒科護理這門課程,這一階段學生已經掌握了專業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理論知識、專科護理知識等。因此,為小講課教學模式的開展打下了基礎條件。此外學生這些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小講課模式做出檢驗,有效的提升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理解。小講課模式作為研究性學習的基本形式之一,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發揮學生學習時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
2.2小講課教學模式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成功的實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轉換。一個完整的小講課過程包括動機的激發、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接受、課堂內容的鞏固和運用等階段。通過安排學習小組的討論、課前備課、講課實施、課堂提問等多個環節,能夠發揮學生在講課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教師的點評和同學的提問,能夠激發小講課教師對所學知識的系統把握和應用能力[3]。總之小講課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自學和互學的動力,實現了學生學習主體的有效轉換。
進行病案教學中,注意選擇一些比較典型的、時效性強的案例,把抽象的內容用形象的、生動的案例表達出來,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幫助。所選擇的案例有以下幾方面要求:(1)所選的案例能夠與教學目標相匹配,要貼切、恰當,能反應教學內容。(2)案例要生動形象,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3)案例要容易被學生理解,難易適度。(4)基于內容的重點難點之上來創設問題。
1.2病案討論
教師對討論內容和結果在進行整理、總結、分析之后,聯系相關學科知識和基礎理論,針對難度較大的問題進行全面、深刻地點評,其目的,能夠使我們的同學盡快的習慣臨床思維方法。此階段,案例中的關鍵點及案例討論中存在的長處和不足必須要特別的講明,把病案中涉及到的理論背景重點指出,結合相應的學科知識做必要的強化,以此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相關的疾病。
1.4設計實例
例如在進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患兒的護理教學時,以一個典型的病例導入新課。如:患兒,男,11個月,因哭鬧,多汗一個月就診,混合喂養,未添加輔食,母親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兒常居在室內,經常腹瀉,至今不能扶站。查體:體重9kg,身長70cm,發育營養尚可,前囟2cm×1.5cm,枕禿,未出牙,方顱、肋緣外翻,肝右肋下1cm,脾(-),輕度“O”型腿。病例中播放患兒的臨床表現,尤其是骨骼改變引起的幾種常見體征(枕禿、方顱、肋緣外翻“、O”形腿等等),結合發病機理及圖片進行講解。采用多媒體形式,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佝僂病患兒的癥狀和體征,嚴重患兒出現的后遺癥,加深了學生對佝僂病臨床表現和護理的認識,并在看完病例后提問:判斷小兒生長發育是否正常?為什么會出現上述表現?常見病因有哪些?首先,以問題導入新課讓學生帶著疑問和好奇心去聽課,這樣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師精講佝僂病各期的臨床特點,討論出現上述體征的發病機制,然后請學生討論,并且提出護理診斷和護理措施。最后,在案例討論結束時教師進行總結,內容包括討論情況、學生發言和對案例的分析等,并將案例進一步引申,與相關理論相結合,從而歸納出重點內容。
2病案教學應用的啟示
2.1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知識探究者,而不是被動的、消極的接受者。病案教學法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時間和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2.2培養學生學會學習
教師是學生構建知識的組織者和促進者,病案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的活動為主,在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自覺地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掌握了學習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精神
病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從一個決策者的角度出發,根據案例中所提供的資料,作出自己的判斷,案例討論的結果也可能略有差異,沒有人告訴你答案。在這樣一個主動思考和參與的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4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對于學校和教師來說,都是個難題。案例的設計和選擇中,不同學科的知識被整合在了一起,學生通過課堂討論和教師的適當引導,各科臨床知識與基礎知識間的應用和聯系實現了活學活用。由此可見,病案教學法培養了學生跨學科的綜合素質。
對照組實習生采用傳統的兒科護理帶教模式,即帶教老師向實習生傳授兒科疾病的基本概念、發病機制、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方式和護理方式等。
1.2研究組實習生
研究組實習生在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應用接觸點教學模式,即帶教老師在帶教的過程中,每天對實習生進行專科疾病的一般知識講解和兒科臨床護理技能講解,然后提出1至2個具有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并以書面形式把答案表達出來。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習生可以通過網絡、圖書館、教材等方式進行查詢。得出答案由帶教老師進行審批和糾正,以激發實習生的求職熱情,增加實習生獲得兒科護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實習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果
2.1理論考核
4-8周實習結束后,研究組實習生理論考核成績為優(90-95分)的有37名,理論考核成績為良(80-89分)的有18名,理論考核成績為合格(60-79分)的有5名,對照組實習生分別為19名、21名、20名,兩組實習生的理論考核成績存在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調查問卷
最后在實習生實習結束后對120名實習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兒科臨床護理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學習積極性、學習興趣、思維能力以及心理素質等。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實習生的得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實習生,兩組之間存在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教學內容兩組學生所使用的教學大綱和教材均選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衛生護理專業用的《兒科護理學》。理論學時數為72個,操作20個學時,我們選擇其中的新生兒黃疸、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支氣管肺炎、腎病綜合征、營養性缺鐵性貧血5個疾病,共20個學時的內容對試驗組學生實施PBL教學法結合CBL教學法,而對照組采用傳統式教學法:即按照兒科護理學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通過組織教學,提出目標、復習舊課、講授新課、歸納總結、課堂反饋、布置作業等傳統步驟完成教學工作。期末考試以理論考試70分和操作考試30分作為評價指標。
1.2.2步驟如下將1班學生分成4組,每10~15人組成1個學習小組,采用PBL教學法的4步實施過程,即:教師課前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對于重點疾病在討論的過程中加入案例討論。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選擇一個典型案例,并提出課堂討論的問題以及要求。學生閱讀和理解案例,針對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CBL結合PBL的核心是通過課堂討論實現案例分析。討論時,教師指定不同的學生根據案例回答每一個問題,并提出相應措施,回答問題用5min左右完成。然后其他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并進行討論。討論時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引導,使討論緊緊圍繞主題展開,并促進問題討論的深化,問題討論結束時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教師在做總結時,應充分肯定學生發言的積極性、正確的論點,尊重學生的獨到見解,對討論不足之處可以啟發學生,做進一步的補充。
1.2.3評價方法兩個班在完成規定的教學任務后,在期末進行兒科護理學理論和操作技能考試,成績實行百分制。課程結束時,對試驗組和對照組全體學生發放兒科護理學課程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學生對CBL結合PBL教學法的接受程度。
2結果
兩組期末理論與操作考核成績比較,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給學生發放教學問卷調查表,調查內容共六條,要求學生必須客觀地對每條進行選擇,發出調查問卷113份,回收有效問卷113份,回收率100%,均符合要求。試驗組對教學的評價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兒科護理學作為臨床護理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大多數教師以講授法、討論法及演示法等傳統的教學方法為主,授課方法單一,很容易引起學生注意力不集中,過分依賴于教師的講授,操作能力較差,不利于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專業知識與臨床應用之間的差距也隨之突顯。這就要求教師改變原有的傳統教學方法,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來選擇不同的病例,讓學生在實際案例中摸索,從而高效、快捷地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3.1PBL教學法PBL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是問題的解決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根據中職學生的能力特點,緊緊圍繞教學大綱并結合臨床實際設定問題,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思維和推理方法,提高自學能力。我們在《兒科護理學》課程中應用此法,使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且形象生動的分組討論,熱烈活躍的課堂氣氛,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求知欲,獲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PBL教學法鍛煉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查閱資料能力,綜合理解能力,溝通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團結協作能力,為學生今后更好的在臨床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是PBL教學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由于學生自主討論始終無法超越其本身的知識限度,因此討論的重點很難確定和深入;其次,此法打破了以往的基礎知識學習的完整性,少數基礎知識不扎實、自學能力差的學生很難掌握應有的理論知識;最后,這種方法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且適合小班教學,與我國目前學生數量多、教學資源緊張的現狀不相適應,限制了PBL廣泛使用,所以在中職衛校的兒科護理學教學中還應結合CBL教學法。
3.2C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是教師本著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宗旨,以案例為教學素材,將學生引入特定的真實情境中,引發學生情感體驗,通過師生間的互動,積極討論,培養學生的臨床邏輯思維、推理判斷能力,有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兒科護理學作為臨床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均較強的學科,由于病人的特殊性難以在兒科病房進行教學,因此案例教學法在兒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通過案例將學生帶入另一種“臨床現場”,有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極大提高兒科護理學的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7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10-146-02
概念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一種傳染性疾病。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其以5歲以內年齡組發病率最高。[2]所以,小二聚積的地方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場所。
1 主要表現
1.1 一般病例表現:
急性起病,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手、足和臀部出現斑丘疹、皰疹,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3]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
1.2 重癥病例表現:
少數病例(尤其是小于5歲者)可出現無菌性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腦膜炎、急性弛緩性麻痹肺水腫、循環衰竭等,會出現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異常癥狀。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2]
2 傳播途徑
主要是通過人群的密切接觸進行傳播。患兒咽喉部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過空氣飛沫傳播;唾液、皰疹液、糞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通過日常接觸傳播;飛沫經呼吸道或是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潔的手進行傳播。
3 治療
該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對癥治療和護理為主,可服用維生素C及清熱解毒中草藥或抗病毒藥物。[5]本病若無合并癥,預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痊愈。
4 護理
4.1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對于患兒,一定要從發病開始隔離7-10天,以免傳染其他孩子,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
4.2 患兒居室內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居室內人員不宜過多,避免繼發感染。
4.3 患兒一周內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勤給患兒洗手,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無刺激性,忌食辛辣、魚、蝦、肉類等食物,[4]口腔有糜爛時可以進一些流質食物。
4.4 注意口腔清潔,每次進餐后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2]必要時取西瓜霜或思密達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3次。
4.5做好病人的皮膚護理,防止其對皮膚皰疹進抓撓,患兒衣著應寬大、柔軟、經常更換。[1]床鋪應平整干燥,臀部有皮疹的患兒,應做好臀部護理,保持清潔干燥。皰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抗菌素軟膏。
4.6 一般小兒手足口病,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在38.5度或以上,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如小兒利咽解毒顆粒、清開靈口服液、板板藍根沖劑等口服藥物。[5]
4.7 嚴密觀察患兒的病情變化,若患兒出現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口唇發紫、哭鬧不安、全身無力、四肢發涼及嗜睡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5 出院指導
5.1 腸病毒高發季節,盡可能減少出入公共場所。
5.2 加強個人衛生,勤洗手,定期使用肥皂、含氯消毒液對日常用品、玩具、尿布消毒,奶具、餐具要煮沸消毒。將衣被曝曬,室內保持通風。
5.3 注意飲食衛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哺乳的母親要勤洗澡換衣,喂奶前要清洗。
5.4 家中有人感染腸道病毒時,應予適當隔離。
參考文獻
[1]母嬰健康庫 2009.10.8手足口病的治療與護理.
[2]中華護理學會第2屆護理學術護理學術研討會手足口病患兒兩種口腔護理處方的療效觀察 2008年5月陳立華、李清華、蘇雨霞.
[關鍵詞]中職;情境反思學習;兒科護理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6-0603(2017)35-0166-02
20世紀80年代末,在國際教育領域涌現出一種全新的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活動,就是反思性實踐。反思學習法主要是讓學生通過對學習活動過程的反思完成對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對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進行重復的認識與檢驗。
對護理專業的中職生來說,兒科護理學是實踐性和理論性并重的一門專業課。傳統教學模式下,以老師提供的信息和課本知識為先導,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處在被動的位置,這樣不利于鍛煉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學習缺乏創新性往往會導致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也受到影響。
我們嘗試將兩者結合,在兒科護理學科目的實際教學中利用反思性學習法的特性,幫助護理專業的學生通過回顧課程內容發現新的觀點和信息,通過對自我的反思或者實際案例的反思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等。此外,在兩者結合的過程中設定一些教學實踐情境,讓學生通過對實際情境的反思來提升自己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嘗試將情境反思法應用到教學中,會給具體的教學效果帶來怎樣影響呢?于是我們就此展開了一次具體的實踐研究活動。
一、研究對象與試驗方法
(一)研究對象
參與本次實踐的主要研究對象為我校2015級護理專業的104名學生,已經學習了醫學基礎課程及基礎護理學和護理人文課程等專業內容,兒科護理學課程安排在第二學年第一期。我們以班級為單位,將2015級護理一班的51名學生編為試驗組,2015級護理二班的53名學生編為對照組。該年級學生全部為女生,年齡在19~23歲之間,平均年齡(21.23±0.64)歲。兩組學生在年齡、學習成績、基礎知識掌握等方面比較差異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二)試驗方法
我們以一學期的兒科護理學學習過程作為試驗的周期。在試驗組開展以一定教學情境為基礎的反思學習法教學。所有教學章節對應不變,由同一專業課老師為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授課,只是授課的形式稍作區別。試驗組區別于對照組的具體教學過程包括:(1)設計教學情境。在新教學內容授課前,通過集體研討備課的方式,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重點等內容,設計具體的教學情境。情境展示的形式包括視頻回放、多媒體課件展示、經典病例討論、學生分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學生在開放的課堂教學氛圍中,進行積極的思索和探究。(2)課堂反思“三部曲”。即在授課過程的三個不同階段,進行目的不同的反思。“一部曲”是在開始上課前反思,這一環節中主要是針對學生預習的內容進行反思回顧。學生根據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進行資料收集、討論、整理等,然后反思新知識和已掌握的知識間有什么關聯或不同之處。“二部曲”是課程過半時反思,這一環節主要針對具體的教學情境進行反思。課程進行過半,老師需要講解的內容基本結束,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對授課過程中設置的情境進行反思,讓學生去發現問題,并通過對自己思維過程的回顧,對新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三部曲”是課程結束后的反思。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回顧自己掌握新知識的思維過程和這一過程中受到哪些啟發等。老師可以通過作業或者讓學生記錄“課程反思日記”的形式,引導學生逐步積累和掌握應對實際情況時的經驗。例如,典型的幼兒臨床疾病——幼兒腹瀉,老師在授課時,提供了病例資料之后,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現有的基本知識與預習的內容,能提出一些問題,如小兒腹瀉原因、小兒腹瀉種類等。課程剛過半后,老師利用包括表演在內的臨床真實反映,讓學生在老師設計的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回顧和總結。在課下,老師可以設計專門的“幼兒護理”答疑處,讓學生對課程內容進行回顧對不懂的內容及時與老師進行溝通交流。
對照組班級的學生,除了課上缺少情景設計與反思“三部曲”之外,其他都依照正常的教學計劃于模式正常進行。
1.評價方法
課程結束后,用自制問卷針對兩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效果評價進行問卷調查。并當場發放、回收問卷,共發放了104份問卷,全部收回,且均為有效問卷。另外,對比兩組學生的期末測試成績,通過兩方面的對比,綜合評價情景反思法在幼兒護理學教學中的作用。
2.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檢驗x2,兩個獨立樣本t和統計描述。
二、結果
三、分析討論
通過兩組表格呈現出的實踐探究結果,可以直觀體現出試驗組運用了情境反思學習法進行教學后,學生的各項反饋數據都要優于對照組的學生。因此我們不難發現以下這些規律:
首先,情境反思學習法有利于學生綜合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的先導信息阻礙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發展,逐漸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降低,自發對學習內容進行反思的情況則很少。此次實踐,在兒科護理學課堂中開展情境反思學習法,能夠更大限度地讓課堂教學在知識性和趣味性中達到平衡。同時借助視頻回顧,多媒體展示、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多種課堂組織形態,能夠更大程度上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讓學生更深刻、全面地對所學知識做到理解和利用。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有極大的幫助外,對學生思維的訓練培養也起到積極作用。
其次,情境反思學習法對學生獨立評判思維的增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運用情境反思學習法的課堂教學更輕松自由,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下,學生的思維也更加活躍。隨著學生課堂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到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特別是護理決策有目的、有意義的自我調控判斷和反思推理過程為主的評判性思維也受到積極影響。反思討論和反思日記等方法對培養學生的評判性思維,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最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還發現實踐設計中的一些不足之處。例如,老師不能一味地設計問題讓學生來尋找,這樣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將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積極、自主的學習熱情給打消下去。而且老師要注意教學時間的把控,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進行反思和討論,給學生營造輕松的自我學習氛圍,更有利于促進學習和教學效果的提升。
總之,通過這次深入的實踐活動,可以直觀地看出情境反思學習法,應用到幼兒護理學教學中對老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我們進行更深入的探究與完善,讓其更好地被應用到其他醫療教學中。
參考文獻:
[1]劉莉,權苑.試析情境反思學習法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母嬰世界,2015(6).
[1]王亞波,胡建兒.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藍光照射治療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11):117-132
[2]劉嫻.藍光照射治療新生兒黃疸的護理體會[J].臨床醫學工程,2012,1(5):813-814
[3]張英,牟宗玲.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60例護理體會[J].齊魯護理雜志,2011,13(9):58—59.
[4]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2002:166-167.
[5]陳義柱,閆根興.湖州市無償獻血反應調查分析.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9,10(8)781-782.
[6]宋洪修,獻血者體重與獻血不良反應的關系分析.中國輸血雜志,2012,25(3)268-269.
[7]楊曉芬,趙鳳綿.獻血前水的攝入可減弱不良反應.國外醫學.輸血及血液學分冊,2005,28(1)
[8]邁克爾.沃德(英).高山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8:26-28.
[9]姚樹橋,孫學禮.醫學心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2.
[10]姚樹橋,孫學禮.醫學心理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44-145.
[11]溫賢秀,張義輝.優質護理臨床實踐[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3.
[12]李映蘭.護理心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20.
[13]王吉耀.循證醫學與臨床實踐[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366-367.
參考文獻:
[1]李麗華,梁宇,黃雙麗.護理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模式的改革[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7A):71-72.
[2]陸秀花,王新宇,潘巖,等.高職護理專業實踐教學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當代護士,2008(3):97-99.
[3]趙世莉.多種教學方法在國內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8):125-127.
[4]李平.護理教育理論與實踐脫節問題[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7,16(3):141-142.
[5]王國權,范靜,郭慶玲.幾種臨床護理教學方法介紹[J].中國醫院管理雜志,2006,22(4):280-281
參考文獻:
[1]鄧行愛,鄭耀珍.給予人文關懷深化整體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9):707.
[2]高明鳳.以人為本護理服務中的“小事”不容忽視[J].臨床護理雜志,2003,2:328.
[3]邵玉琴,宋靜波,雍曉榮.實施標準化服務強化人文關懷[J].吉林醫學,2004,25(3):7374.
[4]張菊明.兒科護士的心理壓力及應對[J].天津護理,2005,13(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