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8:54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文化的概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643(2013)02-0077-02
1 民族傳統體育概念的研究綜述
在我國對“民族”一詞最早使用的學者是梁啟超,他是第一個把我國各族群最早稱之為“民族”的思想家,而以“漢族”、“藏族”、“蒙古族”為其它民族稱呼的可能是黃遵憲。到了現代,社會學家寧騷對“民族”一詞做了新的探究,他在總結斯大林提出“民族”基于四個特定的要素下又增加兩個特征來強調民族,既強調了民族歷史過程與穩定性,并認為一個民族的“原生形態”是應該具有這六個必要的元素。因此,我們所指的“民族”具有時空性和民族性的特征,是貫穿古代社會與現代社會、東方地域與西方地域的實體性概念。
“傳統體育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是與傳統社會同步形成和發展的,是一個內容十分寬泛、涵蓋很大的概念。”民族傳統體育有兩個最為根本和統攝性的特質是民族性和傳統性。但對于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迄今仍沒有一個統一的權威界定。在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體育史》中對“民族傳統體育”做了以下解讀,民族傳統體育是指近代以前的體育競技娛樂活動。“對我國而言,指近代體育傳入前我國存在的體育模式,即1840年前,我國各族人民已經采用并流傳至今的體育活動內容、社會表現方式與價值觀念的總和。”這是從歷史的角度,把民族傳統體育白西方近代體育傳入我國以后,其在社會生活特別是在大中城市和軍隊、學校中受到的影響進行研究所作的界定。另有研究避開時間的界定,認為民族傳統體育是民族(包括漢族)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時期的產物,是各民族體育活動方式的延續和保存,是各民族體育運動生命力的再現,“它是構成現代體育的‘體育文化密碼’,是歷史給予我們的重要體育文化遺產。”還有研究認為“民族傳統體育是指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圍內開展的,還沒有被現代化,至今還有影響的體育競技娛樂活動。”
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可以概括為:民族傳統體育指某一個或幾個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圍內開展的,具有濃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傳統體育活動,其中的“傳統”是指歷代因循沿傳下來的根本性的模型、模式、準則的總和。從整體結構上來看,我國的民族傳統體育的構成包括了以武術為主體的武藝、養生導引氣功、以游戲形式滿足人們娛樂需要的民間傳統體育游戲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活動等形態。在“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原國家教委在一級學科體育學下設4個二級學科,民族傳統體育名列其中。從這時開始,“民族傳統體育”這一稱謂,作為國家認定學科被正式確定下來。”
2 解讀民族傳統體育的文化學基礎
2.1 民族傳統體育與
宗教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神秘的傳奇色彩,是各種文化理念、倫理觀念、社會習俗的綜合體現。宗教和傳統體育同屬于傳統文化的范疇,在歷史的不斷發展及轉變過程中,兩者相互吸引、相互促進、相互滲透從而形成了復雜的文化理論體系。民族傳統體育具有博大精深、內涵豐富、歷史悠久的本質特點,其發展歷程多數以為背景,如:富有原始氣息的彝族摔跤體現一種對畢摩教的崇拜,文化底蘊渾厚的傳統武術無不體現出道教、佛教的宗教核心思想。在中國民族體育史上,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是內外兼修、無處不在,既有對技術層面的影響,也有對其文化和精神上的升華。
2.2 民族傳統體育與中國哲學
古代哲學是中國文化的金字塔,無數古代哲人概括總結可知,中國的哲學主要分為儒、道、佛三大哲學思想,其內容主要包括“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中國哲學概括了宇宙的思想觀,在日常生活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體育等領域無處不體現著哲學思想的火花。如:傳統武術的太極拳,就體現了陰陽相生、此消彼長、循環往復、生生不息的自然狀態。
2.3 民族傳統體育的傳承方式
民族傳統體育經過歷代民族的傳授與繼承,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文化歷史,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傳承的方式逐漸趨于傳統化和現代化,不管是哪種傳承方式,其目的都在于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更好的發展與進步,從而為人類進步發揮應有的積極作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是在同一個地域中有不同的途徑延續的,其主要的傳承方式有傳統和現代兩種。
首先,是傳統傳承方式。傳統的傳承方式因其運動形式、封建保守性和技術特點的不同有以下幾種:(1)家族型傳承。如傳統武術是我國歷史文化精髓的結合體,其形成過程帶有嚴重的封建思想殘余,在傳授武術技術與文化的方式上表現為,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傳同類家族而不傳外來血親等。這些封建的傳承思想極大地影響了武術文化的發展、傳承及文化之間的交流。(2)宗教信徒型傳承。宗教是傳統文化重要的組合體。宗教活動與體育活動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古時戰火四起,宗教信徒為了維護本教的利益,把一些武功與絕技作為護教的重要手段。在祭祀和娛樂活動之中也結合大量的身體活動來增加活動的氛圍。我國的幾大宗教都與武術結下了不解之緣,如:道教武當太極拳,佛教嵩山少林拳等。這些宗教文化表現出來的體育及武術文化,都是以一種系統規范的方式進行的,其內容具有規范性和系統性。(3)區域民俗文化型傳承。古時我國疆域遼闊,因交通條件的限制彼此之間無法進行常規的武術文化溝通、交流與傳承,只是地區內部相對獨立的發展與進步,這種趨勢的長期性導致武術文化的單一性和相對獨立性。從而形成了不同的運動項目及武術流派。民俗性傳承主要表現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受時間及場地的限制,有些運動項目需要在農閑時進行,如:摔跤、秋千在閑暇時舉行,其目的就是放松人們的心情,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有些民俗活動需要在傳統節日中進行,如:舞龍舞獅在節日里表演與比賽都是為了烘托節日的熱鬧氣氛。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是少數民族在發展過程中創造并繼承下來的,是整個中華民族整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又植根于各民族特定歷史之中的特質文化,其特殊性和豐富性已成為民族地區乃至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資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由于受外來文化的沖擊,這種資源不斷受到弱化,不能發揮其資源優勢,經濟學家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富饒的貧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性和瀕臨滅絕性,需要對其進行保護性的開發,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能夠有效進行轉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有不同的轉換模式,對其進行研究,有助于發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成為知識資本,為少數民族成員知識共享、為少數民族經濟文化的發展提供理論和決策服務。
1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類型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是指記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并通過組織可資利用的資源。這種信息資源從形式上可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物質載體信息資源;一類是非物質載體信息資源。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物質載體信息資源,又可分為少數民族文獻信息資源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實物信息資源。前者包括用用漢語言文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記錄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而后者主要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物(如考古遺跡和名勝古跡、民族文物、生產生活用具)。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非物質載體的信息資源,又稱之為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主要有:(i>智力型信息資源:這類信息主要表現為儲存在一些少數民族特殊人才的頭腦里,他們掌握有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技能。對這類信息,需要借助特殊管理模式,進行開發和利用。例如沒有一紙一畫的存于侗族匠人頭腦的鼓樓設計。(2)口語信息資源:這一類信息是指無文字的民族,甚至是有文字民族的口耳相傳,并不被現代技術設備所記錄的信息。在少數民族傳統的生產、生活和醫療中有大量的口授秘方,這類信息資源有很大的隨機性,需要在尊重少數民族生活習俗上采取特殊的方法搜集、記錄、整理和存儲。這類信息資源的轉換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3)體語信息資源:少數民族大量的文化的傳承,是靠宗教儀式、舞蹈等這些特殊的體語表現進行的,這些特殊的文化形式,是本民族成員認同的一種價值體現。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中含有大量的知識,其中既有顯性知識,又有隱性知識。通過文獻和實物載體記錄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我們稱其為顯性知識,而隱性知識是指如少數民族成員中的個人經驗、特殊人才的技能或蘊涵在數據庫、數據倉庫中的知識。
2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現有轉換模式
“轉換”的含義較為廣泛,包括交換、重新整合、功能改變等。厲以寧在《資源轉化和西部開發》一文中,指出“資源轉換就是資源資本化……要把潛在的優勢變成現實的優勢,把潛在的資源變成現實的資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是指利用現代技術設備或管理方法,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提升為知識資源,保存和弘揚民族文化傳統,充分發揮其信息資源的作用.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成知識資本。
縱觀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轉換,其實質是系統內知識的轉換。根據系統內的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的不同轉換形式,可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分成下列幾種轉換模式:
2.1實體展示模式
實體展示模式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的一種常見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現實展示、真實再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使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轉化。實體展示模式又可分為活動展示模式和文物古跡展示模式。
2.1.1活動展示模式
從文化產生的形式來看,文化的產生離不開人的生產和生活,沒有人類活動,就沒有人類的文化。少數民族中的游牧文化、節日文化、宗教文化和風俗文化等活動形式,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綜合體現,屬于一種活動文化的形式,這種文化需要在活動中繼承和發展,其信息資源的轉換形式是一種活動方式轉換。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轉換方式有民族文化傳承自然形成和政府組織2種方式。民族文化傳承自然形成的展示模式,如侗族鼓樓修建中,徒弟向師傅學習鼓樓建筑知識的習得過程;苗族13年1次的枯藏節,通過一種悲壯的殺牛祭祖儀式來祭祀祖先的活動;每年農歷的正月、二月黔東南南部侗族的薩瑪節,通過祭薩活動,來增強村寨的團結、祈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等,這些都是屬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活動展示方式。政府組織方式主要是以政府組織的各種展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慶典,例如一年一度的“中國雷山苗年文化周”、表現云南民族歌舞和民俗的《云南印象》等等。這種信息的轉換方式,是民族群體成員之間獲得和建立本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的過程,成員獲得這種知識的關鍵是通過觀察、模仿和親身實踐等形式使隱性知識得以傳遞。作為活動文化的展示方式其優點就是真實再現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對于這種信息轉換方式取決于受眾群的多少和民族文化的自覺。而在現實中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缺少傳承人,它的受眾群正在不斷消失,這種轉換模式的發展面臨挑戰。要使這種模式得以繼續發展,一是需政府通過一定的經費資助,鼓勵有特殊文化現象的村寨開展民族傳統文化活動,展示保存這種文化現象;二是把活動文化資源擴展成文化旅游、文化產品資源,擴大其受眾群,讓更多的受眾感知和理解這種文化,使這些隱性知識在更廣泛的空間傳遞,為少數民族傳統知識的社會化創造條件;三是保護和培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人,使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
2.1.2文物古跡展示模式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離開物質載體是不可能產生的,不可能存在的,負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稱之為傳承物,它包括古遺跡和名勝古跡、民族文物、生產生活用具等,對于傳承物我們統稱為實物信息資源。這種信息資源的轉換,一是采用文物古跡實物展示;二是采用博物館信息軟件,把文物、古跡和遺址數字化形成數字產品,通過多媒體形式或基于網絡平臺向大眾傳遞數字化博物館知識資源模式。
文物古跡展示是通過在有特殊民族文化現象的地區和具有古遺跡的地方,興建博物館、陳列館、古遺址展區或建立網絡平臺,讓這些文化現象成為歷史文化記憶。例如雷山朗德苗寨、黎平地坪風雨橋、臺江苗族刺繡館等。文物古跡展示作為少數民族傳統信息資源的轉換形式受到推崇,這種信息轉換模式是一種通過收集少數民族民俗文物,對其進行解讀提供信息資源的一種轉換。文物展示模式是把文物及古跡中的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轉化,是將隱性知識形象化和具體化的過程,轉化的方式主要是實物和模型。這種模式是通過大量文物搜集,解讀文物產生的年代、背景和文化現象,用顯性化概念和語言將文物隱含的知識明確表達出來。這種轉換方式其優點保存和保護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物,但這種轉換方式取決于文物收集的多少、鑒別以及對文物的解讀提供的信息資源。
2.2數據庫模式
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轉換,發展迅速的模式是數據庫轉換模式。這種模式是通過知識的融合,用各種顯性化語言或符號將各種相關顯性化概念進行組合、整理和系統化的過程。它是把記錄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數據、文字、圖片、音像資料,通過篩選、歸類并數字化而建成可供查詢的數字文檔。目前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中央民族大學圖書館等單位已經建設了民族文化和研究數據庫50多個,涵蓋了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方方面面。同時在因特網上還有大量的介紹一個或多個民族文化和民族研究信息的網站。一些商用數據庫中也有大量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信息資料。但由于這些數據庫、網站是使用不同的硬件系統、平臺與軟件建設的各自獨立的數據源,沒有形成一個知識倉儲,所以其知識轉換形式是一種顯性知識向顯性知識的轉換。
對于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實體展示模式、數據庫模式都是一種外部形態的整合,還不能形成一種內容形式的整合,在知識轉化過程中分別屬于群化、外化、融合方式。知識轉換過程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知識的內化過程,這個過程是一個將顯性知識抽象化的過程,通過歸納和提煉使顯性知識被民族成員所掌握、吸收和消化,并升華成為民族成員自身的隱性知識。這個過程需建立一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知識組織,將少數民族特殊技能人才的經驗、少數民族研究專家技能或蘊涵數據庫、數據倉庫中的知識,通過數據挖掘、知識挖掘等技術將之發掘出來,從而提升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數量和質量,并為廣大的民族成員所共享。
3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是各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生活和發展過程中所自主生產、享用和傳遞的知識體系,包括以文字形式或非文字形式保持的民俗、習慣、信仰和思維方式。在這個知識體系中有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易于表達和傳遞,而隱性知識通常難以表達和記錄。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中的隱性知識變為顯性知識需要尋找有效的方式,將難以表達的隱性知識表達出來。記錄者必須從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持有者的眼光來記錄傳統文化知識,而不僅是從研究者的視覺來對傳統文化現象做出記錄和解釋。該方式主要是語言和符號的比喻,可以將人的直覺或心靈頓悟表達出來,因此往往通過隱喻、類推、豐富的語言想象、故事等支持轉換。傳統的方法是民族研究者通過實地考察和田園調查,形成研究性的論文和論著。這種知識轉換是一種隱性知識向顯性知識、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的轉換,但這些知識由于受眾群少,難于在民族成員間共享,還不能形成大多數民族成員個體的知識。為此需要創建一種新的模式,使民族成員的隱性知識轉化為顯性知識,通過建立的顯性知識向顯顯性知識轉換的機制,使創新的知識被民族成員所共享,從而實現由個人隱性知識推動本民族的傳統知識的發展,即創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
所謂少數民族傳統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是在組織好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的基礎上,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民族傳統文化知識進行概念關聯,形成共享知識庫。構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的知識組織模式需要一般信息資源轉換的基本條件,如組織機構、軟件工具和系統平臺、標準和關鍵技術等,還要滿足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轉換的特殊條件。
3.1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組織模式需要有組織機構組織實施,通過建立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完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知識組織模式的構建。知識基地的主要任務是把具有特殊文化現象的村落作為研究的中心,由此推廣到整個民族社區。具體作法是通過民族研究人員長期蹲點記錄或本村寨民族成員自己記錄這個村落的所有生活現象,由民族研究者分析記錄這些生活現象,并整理、存儲、加工、研究形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庫。文化信息源庫建立的目的有三:一是通過信息源的數據加工,形成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總庫,只有一定量的資源庫,才能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有效進行隱含信息的關聯和知識挖掘;二是形成系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成果,知識基地是效進行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組織的機構,它的任務,就是將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顯性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研究成果是隱性知識顯性化的直接體現;三是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概念化,人的知識獲取過程,首要是對知識概念的了解和理解,然后接受知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要獲得更多的受眾,成為有效的資源,需要把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概念化,比如說,“中國最后一個部落”,人們就會與從江的芭莎聯系在一起;鼓樓、風雨橋自然與侗族聯系在一起。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資源是其他民族無法復制的資源,這些傳統文化資源蘊含著巨大的開發潛能,有著顯性和隱性的經濟價值。但由于這些資源長期隱藏于鄉間僻野,不為外人所知,需要有意識的對這些資源概念化,讓更多的人去了解,成為人們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影響人們的行為。對這些資源在概念化的基礎上開發和利用,加速其知識的顯性化,使之帶來“取之不盡”的收益。
3.2創建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資源共享機制
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中的隱性知識,主要是指深藏在少數民族成員中的知識、智慧和技能。這些隱性知識難于共享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具有這些知識、技能的民族成員生活在鄉間,外界了解甚少,隱性知識傳播空間狹窄;二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沖擊,本民族的年輕成員不愿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接受和理解本民族成員的傳統文化知識和技能;三是受本民族風俗習慣和價值觀的影響,他們有很多智慧和技能是不愿意讓外人所知曉的,甚至在本族人中都是有限制的傳播。為促進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隱性知識資源的共享,有效的進行信息資源的轉換,必須創造一種機制,使民族成員能積極貢獻自己的智慧和技能。一是應該有一個看得見的知識平臺,使每一個民族成員和團體都能清楚地看到本民族和團體有哪些資源,哪些民族成員貢獻了哪些知識資源,同時知識基地向國家和地方政府申請部分資金用于對這些民族成員提供的知識和技能進行獎勵;二是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要幫助持有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的民族成員、團體申請傳統文化知識產權,以獲得傳統文化知識產權的保護。
3.3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
要建立有效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轉換體系,必須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機構知識庫是利用網絡及相關技術,依附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知識基地而建立的數字化數據庫,它通過數據化知識基地所搜集和整理信息資源,以及保存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和民族研究人員所產生科研成果,并將這些資源進行規范、分類、標引后,按照開放標準與相應的互操作協議,允許機構及其民族成員通過互聯網來免費地獲取和使用。
在知識庫的建立中,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庫的建立應給與高度關注。在我國少數民族中的一些特殊文化現象和文化技能是掌握在個別少數民族成員中,他們被民族文化研究者稱之為這些文化的“活化石”,他們一旦離世,將會出現人亡藝絕的慘況。對這些特殊人才,要實行特殊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和相應的科研機構出資,由知識基地采用現代技術設備搶救性的記錄這些智力型資源,使這些瀕臨滅絕的智力型信息轉換成可保存的信息資源,通過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信息資源組織,動態地調整民族特殊技能人才數據庫,依據知識挖掘技術自動處理數據庫中大量的原始數據,從中挖掘、抽取出必然、有價值的知識元,即對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的個性化知識挖掘,然后系統對這些知識元進行關聯、對比、評價,形成知識庫,使少數民族特殊人才技能中的隱性知識顯化,并為廣大民族成員所共享。
3.4建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領域本體
中國的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形態多樣。豐富、燦爛的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開辟的文明發展道路,突出體現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在世界文化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揭示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把握其基本特征,對于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傳統文化的內涵
從精神文化的視角,綜合學術界對傳統文化的多種界定,我們認為,傳統文化是由三個層次的涵義構成的綜合性概念。第一個層次也是最基本的層次的涵義,是產生于過去的一切精神文化的總和;第二個層次的涵義是,產生于過去,但是對現在的社會生活仍然產生某種程度的影響的諸多精神文化形式的總和;第三個層次的涵義是,產生于過去對現在的社會生活產生影響并且也對未來的社會生活發生作用的諸多精神文化形式的總和。綜上所述,我們所謂的傳統文化,就是產生于過去,其中有一些對現在的社會生活仍然發生影響、作用,并且對未來的社會生活也會產生影響和作用的精神文化的總和。
傳統文化是產生于過去的文化,對此觀點,學界無人置疑;那些過去產生的,但是對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影響的文化還是不是傳統文化,對此,學界爭論很大,爭論的焦點在于實際作用是否是判斷傳統文化的唯一尺度。如果把對現在社會生活發生實際作用作為判斷是否是傳統文化的唯一尺度,我們就要問,我們是如何知道我們稱之為傳統文化的東西對現在的影響和作用呢?作為傳統的精神文化,它完全可能內化為支配一個人和一個民族的信念、理想、思維方式甚至于積淀成為我們無法察覺的深層的“集體無意識”。至于一種文化能否對現存的社會發生作用和影響,也不取決于這種文化本身,還和現實的很多因素有關。我們要探討傳統文化必須以承認傳統文化的實體性存在為前提,而不能以傳統文化是否具有現代功能為前提,肯定產生于過去的文化是傳統文化就是肯定了傳統文化的實體性存在。
傳統文化是隨著時間流逝而在成分和結構上不斷地變化,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對現在的社會生活發生影響和作用的傳統文化被整合進現代文化之中,成為現代文化結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現代文化中對未來的社會生活發生影響和作用的一部分又被整合進入未來的文化結構之中,成為未來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從概念的外延來看,傳統文化的概念結構呈現為一個倒三角的結構,其中第三層次的涵義是傳統文化內涵中規定其本質的方面,它是對傳統文化前兩個層次的涵義的綜合,體現了傳統、現在、未來的聯系。
從時間和空間關系的角度看,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由中華民族創造、繼承和發展,在中國范圍內產生、生長,從古代延續到現代的文化所構成的文化整體。
傳統文化因其文化性質的不同而有所區別。東方文化有東方文化的傳統,西方文化有西方文化的傳統,希臘文化有希臘文化的傳統,中國文化有中國文化的傳統等等;中國傳統文化和歐洲的傳統文化不同,歐洲的傳統文化和美洲的傳統文化又不同等等。傳統文化不但因文化性質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別,而且其自身也有時間上的差別。就西方文化而言,傳統文化有古代傳統文化、中世紀傳統文化、近代傳統文化;就中國文化而言,傳統文化有先秦傳統文化、兩漢傳統文化、隋唐傳統文化等。由此可見,傳統文化在時間上是連續的,在空間上是延伸的,傳統文化是一個融時空規定于一體的概念。我們所說的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傳統文化,它開始于中華民族創造文化之時,是一個由古代延續到現代的文化。從空間上看,中國傳統文化是在中國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文化。從時空結合的角度來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創造、繼承和發展了的,生于中國、長于中國,從古代延續到現代的文化。
中華民族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創造主體,創造中國傳統文化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多民族的集合體,所以傳統文化是多元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統一體。在中國傳統文化從古代向現代的延展過程中,也吸收了外來的文化,如印度的佛教文化、近代西方文化,這些外來的文化雖然不是中華民族創造出來的,但是它們當中的一部分經過中國化過程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文化包含著內與外、新與舊、積極與消極的矛盾。從傳統文化的結構上看,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民族精神等構成傳統文化的內核,而語言、文字、概念、理論等表現文化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民族精神的外在形式則構成傳統文化的部分,內核部分相對穩定,部分則相對易變。傳統文化因為和現代的時間距離不等,也有新舊之別,舊傳統和新傳統不但和現代的距離有遠近的差別,而且對現代的作用和影響也不一樣。一般來講,新傳統在一定的程度上揚棄了舊傳統,在內容上比舊傳統要豐富,因而對現代的影響也較大,舊傳統遠離現代社會,其對現代社會具有更強的誘惑力。從傳統文化的作用上看,有積極和消極的差別。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包含不同派別的內容龐雜的文化總體。我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把中國傳統文化分為不同的文化類型,從學科的角度,傳統文化可分為傳統的哲學、傳統文學藝術、傳統宗教、傳統科學技術等;從學派的角度,我們可以把傳統文化分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佛家文化等;從文化的社會地位的角度可以把它分為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或顯文化和隱文化;從文化和社會階層的關系的角度,又可以把傳統文化分為雅文化和俗文化或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從文化所體現的人生態度和追求的意趣上來看,傳統文化可以分為山林文化和廟堂文化;從主體的角度上,可把傳統文化分為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漢族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
二、傳統文化的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時間跨度大,成分復雜,學派眾多,覆蓋的范圍廣泛,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并且傳統文化中也存在著新、舊傳統的對立,因此,在理論上概括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征也比較困難。從整體的文化品質和作用上看,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雙重特征。
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傳統文化既主張“天人合一”,又主張“人定勝天”。中國傳統文化十分強調人對自然的了解與尊重,注意在人與自然之間尋找一種協調和平衡。早在二千多年前,中國偉大的思想家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論,莊子提出了“太和萬物”的命題。中國傳統文化又強調人對自然的駕御和改造。儒家學者荀子主張對“自然” 應去利用它,應去征服它,主張“制天命而用之”。
在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上,中國傳統文化既主張“和”、“愛”,又強調“差別”、“等級”。中國傳統文化主張貴和,貴和的思想所提倡的是,萬物講平和,講和解,講團結和睦,講和諧統一。在此基礎上,強調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施之以“愛”。《國語》有云:“和實生物,同則不繼。以他平他為之和,故能豐長而物歸之。”《左傳》也說,“和如羹焉”。孔子認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禮之用,和為貴”《中庸》說:“中者天下之本也,和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夫地位焉,萬物育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和”具有本體論的意義。以此為前提,孔子提出了“仁愛”的思想,“仁者愛人”,用“愛”來實現人于人之間、人與社會的“和”。墨子提出了“兼愛”的思想,主張“以兼相愛,交相利之法易之。”“若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視其家;視人之身,若視其身”(《兼愛中》)“為彼猶為己也。”(《兼愛下》)通過“和”“愛”實現人于人、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天下太平。中國傳統文化在強調“和”“愛”的同時,又十分注重人之間的等級差別。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關系都是圍繞著等級和差別而展開的,所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級觀念、差別意識是傳統文化在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問題上占主導地位的觀念和意識。
在治理國家上,傳統文化既主張“德治”,又強調“法治”。傳統文化中,“德”成為天地本體所具有的內在特征,具有至高無上的本體地位。儒家學說的使命就是整頓倫理綱常,制定倫理規范,賦予“禮崩樂壞”的社會以一定的道德秩序。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為政》)用德來治國,統治者就會像北斗為眾星所拱衛著那樣,為民所自愿歸順。他又說,“道(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為政》)認為,用“德”和“禮”來治國,要比用“政”和“刑”來治國更高明,更有效。與儒家不同,法家則強調“法”,極力主張用法來治理國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就主張“遠仁義,去智能,服之以法。”他得出結論,要“重刑而少賞”“以刑去刑”“以刑致刑”。法家的以法治國思想雖然被歷代統治者所實際使用,但在思想界和封建意識形態上的影響遠不及儒家的以德治國思想的影響大。
傳統文化既追求“守常”,又承認“變易”。中國傳統文化體現出追求形而上的文化品格,喜歡在變化中,撲捉不變的東西,在短暫易逝中留住永恒,既承認不斷的變易,又追求恒常。中國最古老的典籍《周易》,就是一本關于變化、變易、生成過程的著作,中國古代哲學提出了“變化日新”的重要命題。關于“變易”的樸素的辯證法思想是中國古代哲學的基本思想方法,其產生的時間比古希臘的樸素辯證法思想還要早,其發展水平也達到了人類樸素辯證思想發展的最高峰。變易思想成為政治變革和社會變革的思想基礎,在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國傳統文化恪守先王之道,因襲古制舊禮,中國封建傳統文化歷來強調“天不變道亦不變”,在事實上承認變化,但在心理上卻反對劇烈的變化,普通百姓也追求安逸、閑適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在思維方式上,傳統文化既強調“內省”,又注重“外求”。中國傳統文化充分表現出反向主體自身,向自我內心世界尋求知識,提升境界的內傾性的文化趨向。儒家提倡“君子求諸己”、“三省吾身”;道家也主張“心齋”、“坐忘”,中國佛教也強調“識自本心”,體現在認識論中,傳統文化把“內省”作為一種有效地認識事物的方法;表現在道德方面,“內省”是一種道德休養的方法。傳統文化也并非一味地向內追求,它也要發之于內,表現于外,注重外求,體現出注重實踐理性的精神。孔子提出:“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傳統文化所謂的“行”主要是指道德實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經世致用”的主張卻培養了國人敢做敢為的實踐品格。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298-01
社會正在進入一個充滿了鮮活力量和創新精神的新時代,推動這一發展趨勢的不是土地資源、金錢利益,而是豐富、有內涵的文化知識力量,或者可以更為直白的描述為是人類自身,也就是人類的智慧在推動者知識文化的進步和發展。個性通常是用于形容人類的詞語,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則是將文化這一概念擬人化了,此處的個性則是指我國語言文化、民族風情、地域習慣等多種,作為獨立存在的一種表現形式,并區別于其他國家,甚至于在國內不同民族、地區之間也會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個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核心。創新是指在原有的基礎上對事物進行創造更新,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遷,文化知識也一定要隨之有著相應的改變,并且出現一些原來不存在的概念和新事物,新的思想的形成,使舊的事物增加了新的機制、舊的理念孕育出新的生理。個性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個性的突出表現,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崇尚個性,追求創新的品格,才使得中國傳統文化歷久彌新、深厚淵博。
1. 中國傳統文化的個性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將我國從古至今的一些生活方式、精神層次事物等都詳細的傳承下來,然而中國是一個文明大國,廣袤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由于地域、文化、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不同,使得人們的實際生活、實踐方式、內容和層次也都各不相同。
1.1 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縱觀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國人民從古至今就是一個不肯屈服的民族,在面對艱難困苦的時候總是不斷地 與邪惡力量斗爭,引用《易傳》中的名言,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在逆境中成長,在困境中崛起,不屈不撓抗爭到底。另有自尊和自立的人格品質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所具有的個性品德,比如富貴不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廣為流傳的一種高尚品格的闡述,對歷代后世的人們在人格的追求上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為后世敲響了驚醒的鐘聲,在不斷的發展傳承中,成為了人們積極奮進、堅持不懈的精神力量源泉,同時促進了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
1.2 憂國憂民的憂患意識
在傳統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孔子的"詩可心怨"、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都體現出那一時代人們所具有的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深刻的憂患意識。
1.3 以寬厚之德包容萬物
厚德載物是我國經久不息的文化特色,這一個性概念的早在戰國時期就有所體現,齊桓公開創的稷下學宮,一時融合了諸家學派,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而百家爭鳴這一文化現象正是我國傳統文化的強大包容性的體現。普遍的概念下認為我國傳統文化在漢武帝時期是以儒家文化為主導地位的,但事實上是儒與道兩種學派風格相輔相成的局面,這一現象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兼容性的表現,也就是我國傳統文化具有較強的包容萬物特性。
1.4 以德化人的高尚風范
孔子以禮釋仁,即是一種以德化人的風范,仁與禮是相互制約、相互統一的;孔子概念下的德有兩種釋義,一是指統治階級的統帥之德,二是指感化之德即倫理之德;這樣的崇德思想不斷發展和泛化,并在家庭倫理中得到完全的體現。
1.5 和諧持中的思想境界
和諧是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相處最為理想的一種境界,認為每一個事物都應按照其自身的規律自然地發展。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思想所講述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重點側重于修身、齊家,而佛教、道家則更注重治國、平天下的和諧目標;道家思想提出的"道法自然"對現今綠色環保的概念有著很大的積極影響。
2.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
2.1 從傳統文化中汲取創新精神
我國古代文學、宗教、倫理學、建筑、醫學等多方面的文化知識,不管是在思想理念還是在具體的內涵上都是具有一定的動態變化;受到影響較大的為“三教”和“九流”,其中“三教”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延伸有著尤為重要的影響,隨著歷史進程而不斷發展變化,孔子的儒學到程朱的理學、陸王的心學,都有著非常明顯的變化。佛教是屬于外來文化,但傳入中國后受到“中國化”的影響,在中國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并長期扎根于中國,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國的傳統文化,是歷經了幾千年的滄桑變革,不斷進步、創新才得以發展。
2.2 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結合
在現有的傳統文化基礎上進行創新,目前國際化的發展使得各國大門敞開,利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多方面機遇,挖掘探索出更有意義的古典文化,投入一定的精力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使得我過的古典文化可以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展。比如“女子十二樂坊”這一樂隊的音樂表現形式,一般都是將我國傳統的古典樂器與現代流行音樂的一些元素相結合,同時融入一些國外的音樂特色,使得古典音樂的演奏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當古典成為一種時尚,表明我們在保留傳統文化的精品特色同時,善于汲取其他來源的優點來充實自身文化表現形式,這是一種非常難能可貴的創新思路;沿用這一思路,將我國傳統文化概念下的建筑風格、民俗風情、傳統習俗等借助一些景區、創意園等公共場所或平臺展現出來,讓更多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這也是個性與創新融為一體的表現形式。
2.3 對傳統文化的形式進行創新
我國文化形式最為經典的就是古典詩詞歌賦,在傳統文化創新這一概念領域下,將吟誦古典詩詞的形式延伸轉換成為歌唱詩詞歌賦,比如較為經典廣為傳唱的有《水調歌頭》、《虞美人》、《清平調》等;形式上的創新改變可以為一些對古典文學、傳統文化沒有太多熱情的人帶來一定的熏陶,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3. 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并不僅具有豐富的人文個性,還有一定的創新精神,從古至今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文化精神層次的創新與改革一直沒有間斷過。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些個性,比如傳統的民俗風情、節日、生活習慣等,沿用至今保存完好,在社會的大環境下根據時代特征推陳出新,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學說、思想、發明創造,即便是到了現代,傳統文化中的個性與創新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可以并存的;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文化傳承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現有的文化背景下,保證好傳統文化中的獨特個性,同時不斷創新,使傳統文化更加豐富多彩、熠熠奪目。
參考文獻
1 引言
隱喻的理解是翻譯的基礎,影響隱喻理解的因素有文化、語境等。隱喻與文化之間具有
不可分離性。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手段,而且是一種認知手段和思維方式。隱喻不僅可以反映說話人/作者的思想理念,而且還可以構建一定的觀念或現實,影響聽話人/讀者對于世界的感知和認識。本論文在George Lakoff概念隱喻的理論框架下,把中國傳統文化術語中的隱喻表達作為研究對象,透視出中國傳統文化觀念并揭示了蘊涵的中國文化模式,本論文同時也對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做了進一步的總結和概括。
2 隱喻概念理論研究現狀概述
20世紀80年代, 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隱喻的研究出現了向認知的專項,其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概念隱喻理論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的提出。1980年,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標志著認知觀的隱喻研究全面開始。該定義的具體內容是指隱喻是人類對某一領域的知識和他們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的統一理解;使源域到目的域的直接映射,在映射的過程中保持不變的意象圖示結構(invariance hypothesis)。
(1) 國外研究現狀概述:在國外,與隱喻翻譯相關的研究共分為三類。第一類是規則性限定,即要求隱喻的翻譯依據特定的規定性方法進行,Newmark(1980)最先提出的幾種隱喻翻譯方法得到眾多研究者的認同。它們包括:直譯、明喻;對等議、意象重現、解釋性翻譯等。第二類研究將隱喻翻譯方法與文本類型聯系起來。Newmark(1995)將隱喻分為死喻、標準隱喻、改喻、新隱喻及創新喻等若干種,譯者可依據它們包含的信息量確定在不同文本類型中的處理方法。第三類研究將隱喻翻譯與文化聯系起來。概括來講,第一類研究列舉了隱喻翻譯的處理方法,而后兩類研究則涉及隱喻翻譯中策略使用的限定性條件。隱喻的翻譯既受到語篇的制約,也受到文化差別的限定。
(2) 國內研究現狀概述:國內也有較系統的評述,如林書武(1997,2001)的《國外隱喻研究綜述》、《隱喻研究的基本現狀、焦點及趨勢》,束定芳(2000, 2002)的《隱喻學研究》、《隱喻研究中的若干問題與研究課題》,李福印(2000)的《研究隱喻的主要學科》等。束定芳(2011在《論隱喻的運作機制》一文中談到:隱喻涉及兩個處于不同領域(范疇)的概念,隱喻意義的產生是兩個概念之間互相作用的結果。這一互相作用通過映射的方式進行。在映射過程中,屬于某一領域的相關概念和結構被轉移到另一領域,最終形成一種經過合成的新的概念結構,即隱喻意義。王斌(2002)在《隱喻系統的整合翻譯》中從交織的角度解釋翻譯中的隱喻結構,通過對隱喻結構源語(域)與目的語(域)的整合分析,論證了隱喻結構對翻譯解釋的局限性在于泛化個別整合模式;若能發揮其動態整合功能,為翻譯的全面解釋提供契機。
3 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策略
在對中國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表達研究中,作者發現隱喻翻譯過程中意象的不對稱極為明顯,時而丟失、時而變換、時而添加,形成一種有趣現象。根據 Newmark(1980)的隱喻翻譯理論,下面將結合實例,探討中國文化術語翻譯中的三大策略:即直接對等譯法、意象代替翻譯法和意象轉換法。
(1)直接對等翻譯法:直接等喻法是保留相同的隱喻意象,即進行直譯,這意味著在目標語中重造一個相同的意象,即在譯入語中再現相同的喻體和比喻手法,條件是讓譯語讀者感到自然。例如:“四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環境美)”譯為:Four Virtues (golden heart, refined language, civilized behavior, green environment)。
(2) 意象代替翻譯法:不是所有的隱喻都可直譯,畢竟在中英兩種文化背景中都存在著大量特有的隱喻.隱喻不可避免的被烙上鮮明的民族特色,擁有一些獨特的文化特征。當我們遇到這些找不到等同意象的隱喻時,就要用目標語中的常用意象來替代源語中的意象。例如:“紅人” 譯為:sb’s man of hour;“臺柱教授”譯為:star professor;“交際明星”譯為:our social butterfly “提心吊膽”譯為:on pins and needles 等等。
(3)意象轉換翻譯法:在處理傳統文化術語的隱喻翻譯時,也會遇到意象轉換的情況,會使用意譯。意譯是直譯的一種補充手段.這種譯法傳遞了原文的意思,而未保留原文的句子結構和修辭手段。這種譯法多運用于一些文化標記鮮明,某一文化特有的隱喻.例如:“愛吃醋,吃不相干的醋”譯為:being jealous, and it’s over nothing。
4 結束語
隱喻的翻譯過程, 是一個復雜的思維過程。隱喻翻譯如果沒有深刻而多元的思維,就不可能反映原文的文化意味,也不能真實達意。翻譯是文化交流的橋梁,我們在翻譯隱喻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文化、語境等因素,根據具體的語境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譯策略,以達到最有效的交際,并為中國文化的翻譯研究帶來一個較大的飛躍。
一、符號學理論對現代藝術設計的解讀
藝術設計和符號學有著很深的聯系,從藝術設計層面來看,人們普遍的側重點是設計的外在裝飾形態方面,從其他方面來看是對感性思維與表層的理解,然而,藝術設計需要設計師的直觀感受與客觀理性思維相互融合,掌握符號學的理論,引領其去設計標識。掌握符號學相關的理論知識,運用現代藝術設計的符號表達,對于藝術設計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人們應該通過一種構造式的視角來審視與掌握我國傳統文化事物,充分認識到在設計中,傳統文化設計符號的設計思維,同時對于現實設計也有一定的幫助,使其能更好地完善設計理念。符號是具有隨機性的,這也是符號的性質特點。也就是說,符號的本質就是關系的象征,一切都是變化的,一切關系也都是存在變化的。從其他視角來看待,在符號的任意性與關系的不斷變更的過程中,經過了代指與所指的形式,通過聯想與改進來超越。我國的藝術設計比較講究情意,講究“情”里面的喜怒哀樂,講究“意”里面的遠近虛實,然而情意最終都歸咎在心意上,我們的設計思維就是以“意”為主導的。我們所說的“意”,是指由人的思維所構建的“意境”。同時,與現代藝術設計中的設計形式也是基本相符的。在一個出色的設計作品中,理當是蘊含了一定的意境,然而這種意境像是一種隱喻。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為我們展現的形式往往以形體與空間形態所處的環境來呈現,我們在使用與活動過程中所感受到其營造的氛圍,這既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帶來的感受,人們需要探索意境的存在與表現,以及感受的表現形式。人們必須了解設計者所設計的藝術品的具體意義,并且掌握其設計的內容,藝術品的使用功能要合理,技術要可行,這件藝術品才能被大眾所認可,并產生共鳴。
二、傳統符號對于藝術設計的啟示
人類是歷經傳統文化才對符號有所認知的。人們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研究探索,才足以知曉社會中存在的符號所表達的意義。相比之下,人們也通過繪畫、文學、建筑等彰顯獨特文化。實際上,傳統文化具有統一符號的形式和意義兩種形態關系的隱藏力量。文化之所以被稱為“文化”,原由是其具有傳承性,其中優秀的本質被保留并且傳承下來,設計的創新點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得以發展,人類的文明便是這樣不斷進行演變發展的。符號也代表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這就需要人們的不斷創新、融合,才能將其傳承下去。傳統文化符號是經過歷史沉淀的文化產物,經過不斷繼承和發展,才慢慢成為我國文化的象征。帶有標志性的文化符號和藝術設計相輔相成時,就會彰顯出設計作品的文化底蘊和意境。符號給予我們的概念是一種附著的裝飾,如今,對于一個藝術設計作品來說,能夠附著傳統文化符號并且重現藝術品最原始、淳樸的裝飾風格,成為了一種新的潮流形式。文化符號不僅蘊含一定的審美價值,還帶有對自然生態的向往和敬仰,我們在看到一個將符號作為元素的藝術品時,聯想到的是其所營造的意境。這些符號是人們對現實事物的精雕細琢,提升了現代人的審美,把文化符號的精髓融入現代藝術設計中,這必然是對傳統文化最佳的詮釋和發展。
三、藝術設計符號的意義
2視覺傳達設計的概念視覺傳達
視覺傳達設計的基本要素主要是以文字、圖形、色彩進行藝術創作,在日常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在精神文化領域影響著人們的觀念和感情。視覺傳達設計就是語言化圖形和圖形語言化的過程,設計師要不斷地尋找、挖掘并創造出最佳的視覺語言,將自我的設計理念和藝術主張表現傳達,以達到信息傳達的目標。圖形、文字、色彩三大視覺元素的創新以及三大元素互相之間美學性構成的創新是視覺語言創新的重點。對于設計師而言,要表現其設計作品的功能與風格,每一種視覺元素都是基本要素,在傳達信息時對這些視覺元素的選擇,盡量以符號化、簡約化的形式來表達出豐富的內容,從而在一般視覺習慣的東西方面有所突破。
3傳統美學和視覺傳達設計的碰撞
古往今來,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演變過程,既有豐富多樣的風格,又具有一脈相傳的體系,以多樣又統一的風格,將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那種特點濃厚、獨特且富有魅力的表現出來,隨著歷史的沉淀、延伸及衍變,逐步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凝聚著中華民族幾千年智慧精華的傳統藝術體系,彰顯華夏民族特有的藝術精神。視覺形態運用中國傳統文化進行設計,主要是在表達某種情感和思想時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義的視覺形態;又或者將傳統的設計語言融合于現代的設計之中,對傳統元素進行創新,創造出新的視覺形態,讓其既有現代設計的意味與形式,又具有傳統元素的神韻和形似,體現出某個民族的精神和理念。成功的視覺傳達作品,其“形”并不是簡單的生搬硬套,而是對傳統造型進行再創造,這種再創造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造型中的某些元素予以提煉、改造和運用而使其富有時代特色;或在現代設計中采用傳統造型的造型方法與表現形式,表達設計理念的同時也體現民族個性。在“形”的延伸方面已有許多優秀的作品,如鳳凰衛視中文臺的臺標,使用中國特有的“喜相逢”結構形式,借用彩陶上的鳳鳥圖形,體現出厚重的文化底蘊,而鳳鳥動感十足的翅膀兩兩相對旋轉,則映射出現代媒體的特色。人們沉迷于中國傳統文化藝術造型的“意”,從古至今,人們都向往美好的事物,因此,傳統文化藝術造型隱含的吉祥韻味同樣適用于傳達現代人的設計理念,例如中國聯通的標志就是參考佛教八寶“八吉祥”中“盤長”的設計,意取“源遠流長,生生不息”。采用吉祥寓意的這種設計方法,使得現代設計少些商業氣,多些文化氣息和親和力。
表達思想和創作理念的再現,色彩可以是多種多樣,同時也可以是少量的幾種顏色甚至是純色。另外,所用色彩并不局限于現實物體的本色,借用聯想和夸張的手法會使作品更生動,具有創造性的色彩更能體現創意的豐富多彩。傳統文化可以說象是一個家族的傳家寶和日常行為,有著一脈相傳的器物和習慣,是歷史的精神與物質的沉淀。中國傳統文化眾多設計方法,經常被現代設計師們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反復使用,并不因為時代的不同、材料的改變及工藝水平的提高而使設計方法發生了變化,但其中的傳統文化關系卻顯然易見。如中國銀行是中國金融商界的代表,其標志要求體現中國特色,設計師就靈活的將傳統文化運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中,采用中國古錢與“中”字為基本形,古錢圖形是圓與形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上下加垂直線,成為“中”字形狀,寓意天方地圓,經濟為本,給人以簡潔、穩重、易識別的感覺。頗具中國風格的中國銀行標志能夠給人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主要得益于長期以來人們對象征財富的古代銅錢形象的根深蒂固的認識,從這一點來說,進一步證明傳統文化已經潛移默化到現代設計當中。視覺傳達設計要求的是一目了然,簡潔明了,與版畫或架上油畫有所不同,集中概括已逐漸成為設計的主流。通常在現代藝術設計中,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將重點突出表現,而對次要的細節、細部甚至背景加以忽略,通過將各個不同的比例在不同空間、時間發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以象征的手法去啟發人們的聯想,因此,能超載現實的構思,概括集中的構圖,簡練夸張的形象,以對比鮮明的色彩為手法,把所要宣傳的事物突出表達,賦予畫面更廣泛的含義,并在有限的畫面中使人們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
一、概念
中國傳統文化就是指世代相傳有一定特色的思想、道德、風俗、心志、文化、藝術、制度、技術等等是一個外延很廣的概念。從靜態上看,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中國封建社會不同時期的文化總和,從動態上看,它還包括從過去傳承下來的至今還存活于我們內心深處發揮影響的那些習慣、倫理、方法和文化心理。因此,傳統文化符號即為能承載這些文化意義的媒介,表達傳統文化信息和意義的語言或非語言的符號。
二、傳統文化符號運用于景觀設計中的意義及表現方式
當今社會,人們更加重視對于城市特色個性的塑造,歸屬感和新鮮感缺一不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帶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過去曾歷經輝煌的舊有城市景觀格局可能在新的社會發展秩序下無法生存。但人們對于過去的城市帶給他們的美好回憶總不能簡單地抹去。對于能夠喚起美好回憶的事物充滿感情,希望過去的輝煌不僅在史書中可見。
(一)傳統形式的抽象、簡化
當我們只是需要一個形象的、簡單的整體概念和意象時,傳統形式太過具體、繁瑣,細節意義無需表達,因此。我們就把整體形象抽象和簡化,只留一個視覺外輪廓或者簡化的形體。這種情況下,我們采用傳統形式有可能是引用它的意義,也有可能只是用它代表某個時代的文明,又或者僅因為視覺上的樣式美。
(二)視覺輪廓抽象
在對傳統文化符號抽象時,引用從某個典型、常見的視覺角度觀看景物叫留下的輪廓剪影,以這個輪廓剪影代替整個文化符號形體。該剪影有可能是某個美觀的、主要的輪廓,也有可能是從某個常見角度觀看留下的透視剪影。總之,此時是通過用景觀空間組織中“面”的元素來表現傳統文化符號的整體形象。整個過程可以稱之為 “體——輪廓——面”,即由景觀形體抽象成輪廓線,再轉化為景觀空間的面。這種方法雖然受制于表面形式,無法表達景觀的深層空間內涵.但是比較直接、明了,更便于引用。
(三)形體抽象
保留了傳統文化符號的整體形狀.但把一些繁瑣的細節,或者反映不適合當代價值觀念的一些內容去除,通過一些現代的手法、技藝或材料加以體現,使之成為符合時代文化觀念的景觀,但同時它又使人時刻的陷入對歷史、對傳統文化的遐想中。該種方法便于人們對傳統文化符號形態的整體把握,了解其中的空間內涵。我們可以采用三種方法進行抽象表達。
1.形體概括:它主要是指對傳統景觀形象進行整體上的形態把握,不去留意部分、細微的地方,運用一個簡單的形狀組合來代表它,表現出傳統的形體特色。如上海市的金茂大廈,就是中國古塔層層內縮,檐口處往外挑,頂端形成尖塔。
2.形狀的抽象。可看整棟大樓分成幾段逐漸的往頂端收縮,每兩段的交接處有些微往外凸,頂部更是如窄塔形狀的層疊縮小成一尖頂形。
3.結構簡化:指保留傳統文化符號的形體,把內部結構簡化,去掉復雜、繁瑣的細部構造或裝飾,使之體現出簡清、明快的結構。同時,又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傳統景觀的空間、結構特色。
(四)對體現傳統文化符號表達意義的特殊手法的引用
在傳統園林文化中,對傳統中的“地花”的引用,人們通過在地面上運用卵石、碎瓷片等鋪筑出各種具象或抽象的民間圖案來表達人們的某些祝愿、祈福的愿望。在現代,人們運用相同的方法發展出各種圖案,采用多種材料來表達相似的目的,甚至也有一些只是作為地面上的平面裝飾。
三、結語
亞里士多德說過:“無論我們將有所作為,或竟是無所作為,較之其它感覺,我們都特別愛觀看。”近年來文化產業作為朝陽產業備受矚目,視覺文化的興起給文化產業注入了無限的生機。主流文化正以迅猛的速度從以語言體系為主的形態轉向主要通過視覺形象表達的形態,這種轉變在數字技術的縱深發展下顯得是那么的不可逆轉。如我國學者周憲所說:“我們正處于一個視像通貨膨脹的‘非常時期’,一個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圖像富于時代過剩的時期。”越來越多的論調聲稱,視覺文化成為主流意味著人類的思維方式正經歷徹底的變革。但與坦然接受視覺洗禮的包容力相比,人們指認視覺文化的負效應的能力是微弱的,所以我們的文化難以不被視覺影像沖擊、在視覺文化運用的過程中被使用失當。筆者從視覺文化的虛擬形態、復制性和市場主義傾向這三方面對傳統文化所受的負面影響進行分析。
1 全方位虛擬形態造成傳統文化深層內涵的衰減
美國學者尼古拉•米爾佐夫將視覺文化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古代形象時期”、“現代時期”、“當代時期”。“當代時期”(1975年以來)的主導形態是虛擬形象。通過數字技術,現實中的人類再現現實,觀看自己再現出來的更吸引人的現實,卻在分辨擬態現實與現實上遇到困難。人們湮沒在各種人造的環境里,忙于體驗逼真、暢快的場面,卻很少主動拷問自己:當我們成為了好的受眾時,有多少人能承擔起理解和傳承視覺文化簡單折射之下的深層文化內涵的責任。“圣人含道映物,賢者澄懷味象”是說在反映自然時,我們要有自己的且是完整的主觀境界,在審美時,應該滌除俗念,陶冶出澄澈無暇的心胸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一貫提倡的審美態度。文字乃至圖像在古人的眼中最終是為思維服務的,傳統文化追求的是畫外之音。水墨的悠遠和白描的綿長通過屏息凝神的欣賞才可以留意到那一抹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滋味。不過伴隨著技術革新的浪潮,當傳統文化逐步通過視覺的形式來傳播時,他們走下了神壇。但不無遺憾的是,此時我們享用的,已經是快餐式的、美感被打了折扣的傳統文化。現代人想要適應社會生存下去,必須尋找更多資訊,獲取資訊離不開電子媒介,而視覺形象傳達信息的簡明快捷省時又是電子媒介傳達內容中的首選,且現代生活的疲憊感更容易讓受眾沉醉于影像世界主動送達的感官刺激,傾向于拒絕親身去尋找真實感受。
2 數字時代的易復制性帶來文化創造力被削弱的隱患
阿恩海姆在他的《藝術與視知覺》一書中創造了“視覺思維”這個概念,意指人們的思維活動是通過“意象”而并非是通過語言媒介來進行的。當人們想到某一事物,腦海中最先出現的是這個事物的意象,這個意象并不是對現實世界的簡單投射,它是經過心靈主動感知和思維總結后的結果,是“白馬非馬”中的那匹“馬”。這種活動——知覺與思維天衣無縫的配合,是人類想象力最初的來源,也是一切文化產生的動因。科技的發展在促使文化形態更多樣、文化擴散更高效的同時,打破了知覺與思維的平衡之美。海量的廣告和影視作品讓人們在應接不暇中喪失了同大眾傳媒的對等性。數字時代的易復制性飛快的拷貝著傳統文化的表層意義。當人們浸在“類像”的世界中,知覺占了上風,心靈不再愿意主動捕捉,思維運轉的速度減緩。視覺文化的易復制性通過消解人們的創造力,壓縮了傳統文化藝術的生存空間。
影像模式也打破了傳統文化的創作和審美方式。早期的人們進行創作的主要素材是取自于自然或實際的生活經驗。以這種方式出品的文化產品有著對自然和人倫的深刻洞見,在多年后依舊能給人們帶來震撼。但當視覺影像環繞左右而過多的占據了人們的精力時,人們對于創作的取材的注意力自然的落在了這些非直接經驗的客體上,在此種境地下,大眾接觸的更多的是二手的、“類像化”的傳統文化。我們看到了不斷推陳出新的表達形式,卻看不到傳統文化本身的發展。傳統文化不但在廣度上被擠壓,更在深度上被消解。
3 市場化的視覺文化有讓傳統文化邊緣化的傾向
凡勃倫在1899年出版的《有閑階級論——關于制度的研究》一書中提出了“炫耀性消費”的概念。他認為,社會上的有閑階級總是要通過購買奢侈品來彰顯自己的地位,但下層階級與上層階級并不是針鋒相對的:工人階級并不企圖取代他們的管理者,他們只是試著去模仿。阿多諾的“生產偶像”概念以及洛文塔爾的“消費偶像”概念與其是有內在一致性的。廣告圖像的大量傳播是我國市場經濟體質和消費導向型社會帶來的無法回避的產物,膨脹的視覺每天都在使人們忘記地域、身份、收入之間的差別,擁有虛假的幸福感。而由于西方世界的跨國傳媒集團實際上掌握著全球大部分的話語權,我們的受眾所接受的視覺沖擊實際上也滲透著發達國家的意識形態和價值觀,當受眾難以抗拒消費主義濃厚的氣息時,民族的文化認同感被打了折扣。文化的價值被直接用經濟的價值來衡量,許多民族文化被包裝為迎合西方消費者口味的流于形式的商品,這其實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削弱。
國內許多藝術家對借助新的媒介技術方法來留存和拓展傳統藝術懷抱憧憬,多樣的媒介傳播方式在傳統文化中的運用也無可厚非,然而走向大眾并不能算做傳統文化與形形力量抗爭的勝利,雖然國內對西方文化帝國主義已有了深入的洞察,在保護傳統文化上也有很深的覺悟,但在面對視覺全球化時許多人依舊不清楚應當將傳統文化擺在什么樣的位置,讓它們既能很好的融入世界,又不至被別的文化過多沖擊和利用導致空有經濟的外殼、實無民族的內核。
人們如同身處充斥視覺產品的超級市場,更容易被選擇的產品是更引人注目的那些。在這樣的環境中傳統文化顯得無所適從—是堅守自己的內涵被人們逐漸遺忘還是放棄自己的真諦而淪為浮于表面的被消費的談資。筆者談論傳統文化在視覺的通貨膨脹中被消解,并不是認為視覺的膨脹與傳統文化是不可調和的,而是憂心于以尊重后者為前提,且通過前者使后者得到好的保護和發展的實例在當下的消費導向型視覺市場中占的份額較小。傳統文化正在呼喚媒介技術以正確恰當的方法去挖掘、培養它們的生長潛能。
參考文獻
[1] 周憲. 視覺文化的消費社會學解析. 社會學研究,2004(5).
[2] 尼古拉•米爾佐夫. 王有亮,譯. 什么是視覺文化. 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4).
當今的中國設計界不停的興起應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潮。以標識設計為例,上達08年奧運會視覺形象設計,下至普通小型機構的標志,無一不要求既要體現中國傳統文化,又要符合現代審美需求,使之具有現代感的中國韻味。更有很多藝術家或是設計從業人員不停的提出要珍惜我們自己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作品要體現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這幾千年沉淀下來的中國傳統元素多不勝數
單就中國的傳統圖形而言,我們現代人之所以不停的尋索并運用到現代設計上來,是因為傳統圖形其本身的意蘊。“傳統圖形造型的穩定性,傳統圖形造型的積淀性,傳統圖形造型的承傳性,傳統圖形造型的深刻性,傳統圖形造型的延伸性以及傳統圖形造型的超理性,早已成為人類物質文化重要的傳播符號,以一定實用的理念為先導,以整體編排的形式為主體,平面化的圖形以創意為中心,來豐富、塑造良好的視覺形象,表現其內在的質量和藝術特點”。中華文化的沉淀,使許多圖形具有特殊的社會價值。中國傳統圖形因其有特殊的意蘊被現代設計廣泛采用,個人覺得中國傳統圖形在現代視覺設計中的應用呈現以下幾種層次:1.簡單地照搬套用傳統圖形的全部或部分作裝飾,已達成其所謂的“中西合璧”,結果使其作品落到不古不今、不中不西的尷尬境地;2.從中國傳統圖形中加以提煉,用現代的表現手法,做出具有現代感的圖形:3.在現代社會重新塑造事物的圖形,使之與傳統圖形大相徑庭,但卻仍保留事物在傳統圖形中的美好寓意;4.從傳統圖形中提取其象征含義或美好寓意,并將傳統圖形的形象用具有現代感的表現方式進行表現。按照這個次序看,很顯然第四種層次是最高級的是完美的。如果我們現在設計的圖形僅是套用傳統并賦予其現代感,而沒有屬于我們當代自己的文化發現,那么我們的后代在設計時所尋求運用的“傳統圖形”還是我們現代正尋求運用的我們之前的先人們所創造的“傳統圖形”,即我們的后代所定義的“傳統文化”仍然還是我們當代之前的先人們所創造的“文化”之時,那么處于當代的我們又有什么存在的意義呢?如把上述的四個層次后面再添加一個第五個層次,把傳統圖形甚至是傳統文化進行領悟消化吸收,不僅僅是圖形本身的形象和其象征含義或是美好寓意,還包括要用心去體味先人們之所以能在當時條件下創造出那樣的圖形的智慧和創造的“思想路但是至少我們當代的設計是應該體現我們當代文化屬性的,而不是僅依附于傳統文化。
既然運用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會使我們現代的設計顯示出更高的意境,我們當然愿意去尋索中國傳統元素并加以運用。首先我們最起碼應該對“中國傳統元素”具體定義也就是其所指概念的時空范圍有一個清晰的了解,才能準確把握和運用這些元素。“傳統”一詞基本釋義是“世代相傳的精神、制度、風俗、藝術等。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傳統文化并非僅在古時創造出來的文化,我們今天所有的人類活動同樣也會成為我們的后代的文化傳統,即“昨日的創新是今日的傳統,今日的設計將是明日的文化”。把“傳統”的定義理解清晰之后,我們再返回去看我們現代的設計,大多數的設計師在運用中國傳統元素的時候,都拿久遠的傳統文化元素直接運用,并沒發掘我們近代或現代的文化元素。
為區別一般受眾概念中的“中國傳統文化”(狹義的指距離現代社會較為久遠的中國古代文化),有必要提出“中國元素”這個概念。2004年,上海梅高創意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峻在一次聚會中首次提出“中國元素”概念。“凡被大多數中國人認同的、凝結者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被視為‘中國元素’。個人認為在現代設計中“中國元素”才是我們具有中國風格設計的取材范圍,而不是僅限于“中國元素”中的第二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