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8: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幾千年來不僅膠州境內的行政名稱、區劃有所變化,而且山川地理、氣候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變。這種改變對于當地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根據目前的考古發掘來看,膠州45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至今仍保留著新石器時代集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于一體的大莊遺址、趙家莊遺址、三里河文化遺址等。從趙家莊遺址與三里河遺址的考古發掘來看,當時氣候濕潤,降水充沛。在趙家莊遺址的窖穴中發現了370粒炭化稻米。雖然年代久遠,但稻米紋理清晰,大小不一,有的殘存稻殼。另外,還發現了可能與稻作有關的遺跡,如蓄水坑、縱橫交錯的水溝等。在高緯度地區發現幾千年前的水稻,這是中國考古史上的一個重大發現。大量炭化稻米和稻作遺存的發現,進一步證實了距今4000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膠州地區已經開始大量種植并食用水稻。
直到20世紀40年代,膠州西南的丘陵地區還種植?_子這種喜濕作物,這說明即便是70年前的膠州地區降水較多。另外,膠州北部和東部的平原地區因為雨水太多,多種植高粱;因高粱桔長、耐澇,浸在水中也可生存。與膠州北部相鄰的高密東北鄉,因雨水多,地勢低洼而遍植高粱,這也為莫言的寫作提供了鄉土素材。隨著降水的減少,膠州除了海邊灘涂上近些年作為稀罕物種有水稻之外,其他地方無論水稻還是?_子早已不見蹤跡,高粱也日漸稀少。
在縣城南郊的三里河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的貝殼、魚鱗及魚骨,并在膠州西南三十里的杜村丘陵地區發現的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海蠣子皮,這都說明當時海產品是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考古發掘以及地質考察說明,當時的海岸線比現在近得多,所以人們方便到海邊捕撈和采集。可以推測出,進行近海采集與捕撈應該是膠州先人當時的一項重要經濟活動。如今,隨著海岸線的不斷后退,除了直接臨海的鄉鎮之外,膠州其他地區的經濟活動與海關系不大,食用海鮮的數量也不太多,只能算作日常餐飲的點綴而已。
二、綠色金融定義
綠色金融,是一個比較新興的概念,國內學術界并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目前關于綠色金融的內涵,比較有代表性的觀點有四種:一是《美國傳統詞典》(第四版,2000年)的解釋,將綠色金融稱之為“環境金融”或“可持續融資”,是環境經濟的一部分,其基本內涵是,如何使用多樣化的金融工具來保護生態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二是指金融業在貸款政策、貸款對象、貸款條件、貸款種類和貸款方式上,將綠色產業作為一項重點扶持項目,從信貸投放、投量、期限及利率等方面給予第一優先和傾斜的政策。三是指金融相關部門把環境保護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通過金融業務的運作體現“可持續發展”戰略,從而促進環境資源保護和經濟的協調發展,并以此來實現金融可持續發展的一種運營策略。四是將綠色金融作為環境經濟政策中金融和資本市場的手段,如綠色信貸、綠色保險等。
三、我國綠色金融主要產品
1.綠色信貸
綠色信貸,是金融杠桿在環境保護領域的具體化,其本質在于正確處理金融業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以期構建新的金融體系和新的金融工具。一般是銀行利用利率等優惠條件,來支持有環保效益的貸款項目,其對象包括個人和企業,例如房屋貸款、汽車貸款、項目融資和設備租賃等。
2.綠色保險
綠色保險又叫生態保險,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進行環境風險管理的一項基本手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一般是指保險公司對水、土地或空氣等污染受害者進行賠償的保險。對某些行業采取強制性的購買綠色保險措施,一方面可以在企業發生意外污染時,為其提供及時的賠償;另一方面可以加強企業對環境風險的管理,減少環境污染事故發生。
3.綠色債券
綠色債券主要是一些國際金融組織和政府支持的金融機構發行的債券。綠色債券,以其綠色題材、期限短(平均期限約5-6年)、較低的利率等優勢吸引了一定的投資者。國際上已發行綠色債券的機構包括:世界銀行、亞洲發展銀行、英國綠色投資銀行以及韓國進出口銀行等。
4.綠色風險投資
綠色風險投資是把資金投向蘊藏著較大市場的資源節約型企業和環境友好型導向的高新技術開發領域,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商業投資行為。目前較大規模的國際綠色投資,主導方基本是國際知名金融集團,其主要投資領域一般是再生能源、水和清潔技術設備。近年來,我國投資于清潔能源的項目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包括:政策支持力度低,綠色產業項目回報率偏低;國內市場化程度低,基礎配套不全;投資者和消費者沒有良好的認知及社會責任感。
四、我國綠色金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1.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不完善
綠色金融在我國是一項新生事物,目前我國的綠色金融產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和具體的指導目錄,造成金融企業難以制定具體的實施標準等問題。面對存在的這些漏洞,需要國家建立健全相應的法律政策,并培養綠色金融相關的專業人才,只有這樣才能順利有效地實施綠色金融政策。
2.信息溝通存在瓶頸
信息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是綠色金融能夠有效實施的重要前提條件。目前,我國環保檢查制度還不夠健全,某些地方環保部門的信息針對性不強,加之相當一部分金融工作人員對環保法律法規了解不夠等原因,造成了環保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存在嚴重的瓶頸。為此,需要加強環保部門和金融部門之間的及時溝通,加大相關從業工作人員環保知識的培訓力度,做到信息溝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此外,對于環保部和金融部門,要統籌協調管理,并做到職責分工明確,健全管理機制和工作機構。
3.市場環境尚未成熟
二、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
人類對自然資源合理的開發與利用可以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社會發展水平往往影響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科技發展水平高的國家可以增加對資源的利用率而降低環境污染。工業化帶來了人口的迅速增加,人口的激增影響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不同國家科技的進步與工業的發展速度不同,影響著人們開發自然資源的速度,從而影響了一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總之,一個國家的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問題,主要體現在這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上。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所帶來的資源的大量消耗和環境的嚴重破壞,使人們不得不考慮在世界人口空氣增長的情況下,社會的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問題。誠然,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同時,科技也是不斷發展的,人們對資源環境的利用和改造能力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提高,人類從自然界直接提取的資源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逐漸變少,新資源代替舊資源的是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人類可以忽略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而放松對世界人口的控制,如果人類盲目樂觀地認為地球有能力供養超出自身承載力的數百倍人口那也是不切實際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人口空前增長,發達國家的資源消耗也隨著人口增長而不斷增加。我們必須看到,在一定的生產力水平之下,人口發展與自然資源開發利用之間,客觀上存在某種比例關系。我們應該自覺地保持人口與自然之間的平衡,使人口發展與自然發展相互適應。
令人想起2000年奧運會賽場上非洲赤道幾內亞的100米自由泳選手莫桑巴尼,在其他選手都已完成賽程后,他猶在艱難而頑強地向終點發起沖刺。
這就是貴州當前的方位。高速發展國家內的“欠發達、欠開發”區域,以后發者的身份追逐著――自己逾越需要較長過程、別人無法代勞的各項經濟社會發展指標。
差距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
30年千帆競上、百舸爭流,中國步入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發展完成一輪大的變動和調整。對比和總結回到原點,這一切的背后,是30年來“解放思想”閘門的打開。思想的大解放、觀念的大轉變,始終是經濟社會大發展的先導,始終是改革發展的力量源泉。開一條縫還是敞敞亮亮,午后開張還是晨起迎客,葉公好龍還是求真務實,效果不言自明。
站在30年進程的位次席上,強烈的對比激起我們的痛苦反思:對貴州來說,思想上的障礙是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的最大障礙,思想觀念上的差距是我省同發達地區的最大差距。
站在新一輪發展的起跑線上,省委主要領導反復強調,只有把解放思想置于萬事之先,貴州的經濟社會發展才能更好更快地推進;如果我們不能在新一輪的思想解放中與時俱進,就不可能立于時代的潮頭,就會繼續滯后于人。
生態資源優勢是森工最大的優勢。我們首先要繼續加大資源培育保護發展力度,盡快建立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更好地發揮生態資源優勢。繼續抓好天保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其次全力抓好森林撫育試點工作。再次抓好植樹造林工作。實施生態移民。加強森林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和自然保護區、濕地、森林公園的保護管理,加快建設自然生態體系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全面加強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快規模化生產、系列化經營步伐,在壯大產業規模上實現新突破
按照吉書記提出的發揮森工林區的資源優勢,盡快把產業搞起來的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設“經濟區”和“十大工程”的機遇,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加速推進產業的發展和振興。依托森工的資源優勢,規劃產業布局和建設重點,新上和壯大一批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牽動力大、回報率高的龍頭項目,盡快把產業發展起來,走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集團化發展之路。營林產業要加大速生豐產林、工業原料林、大徑材林、珍貴樹種和經濟林的培育力度,建設原料林基地和經濟林基地,推進營林產業化。木材生產要嚴格采伐限額管理,繼續抓好伐區管理,推行效益造材和貯木場商品化管理,進一步加大競價銷售和開拓市場的力度,努力提高經濟效益。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繼續抓好食用菌、北藥、農業、畜牧業基地建設,不斷擴大多種經營基地規模。加強龍頭企業建設,重點推進黑木耳的鋸沫、配料、裝袋、接種、包裝、營銷等全部實行系列化生產經營,改變一家一戶的小生產的經銷方式。組建以黑木耳、松子加工為主的山特產品加工銷售公司,開發系列產品,盡快實現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聯萬家的產業發展格局。做大做強林產工業。立足現有的12個產業園區,著手研究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產業龍頭發展,壯大產業集群,今年林產工業產值要增長10%。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發揮森林旅游資源優勢,加大整合力度,組建森林生態旅游公司,開展商務性接待,搞好市場運作。按照“好學、好看、好玩、好吃、好買”的要求,打造好黃金旅游帶,搞好旅游產品開發,做大產業規模。今年森林旅游接待總人數要達到370萬人次,產值及收入要增長16.5 %。加快風能、水能和礦產資源等新興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生物能源,搞好節能減排工作。
三、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實現新突破
加大經營體制改革力度。按照森林分類經營的要求,抓好公益林的管護經營,探索商品林地的經營承包責任制,發展經濟林、民有林,發展林下經濟,建立增加職工經營性收入的長效機制。推進森工企業的資產重組,整合優勢資源,加快龍頭企業發展。改革企業用人分配制度,建立適應市場經營和深化經營機制改革要求的用人機制和分配機制,調動林區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繼續深化森林管護經營責任制。在管護好森林資源的基礎上,發展林下經濟,確定發展項目,抓好綠色特色產品的深度開發,擴大發展規模,不斷增加職工收入。落實省政府《關于推進對俄合作適應性戰略調整的意見》,積極與有實力、有潛力的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合作,組建對俄林業合作開發公司,努力成為對俄森林資源合作開發的主力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今年確保實現招商引資30億元、引進3個億元以上大項目的目標。
四、加快生態小城鎮和重點旅游城鎮建設步伐,在城鄉一體化發展上實現新突破
扎實推進生態環境建設、特色產業發展、區域經濟發展、小城鎮建設、公共事業發展等五個方面一體化。突出抓好功能定位、區域布局、建筑風格和基礎設施建設,帶動周邊鄉鎮、農村的發展。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繼續加大投入支持重點小城鎮建設,并做到重點推進和全面鋪開相結合。亞布力旅游名鎮建設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原則,盡快修改完善規劃,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滑雪勝地。確定7個典型示范局、11個旅游景區景點、5個林場家庭旅館,落實包點責任制,每個示范局(景區)都有一名總局領導或管理局黨政主要領導負責,加大推進落實力度,力爭建成樣板工程、精品工程。加快城鄉經濟發展。進一步擴大局縣共建領域和范圍,堅持城鎮建設、市場建設、產業建設的有機結合,在發展木材精深加工業和綠色特色產業的同時,發展第三產業,形成城鄉統籌、產業互動的新格局。加快區域內文化教育、醫療衛生資源共享,惠及區域內的居民群眾。力爭用3~5年時間基本形成生態環境良好、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活富裕的林區城市化的基本框架。
五、加快思想文化建設步伐,在提高文明素質和文化軟實力上實現新突破
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模式的選擇上,既要保證基金基本保持自我平衡,又要考慮農民收入水平和承受能力;既要照顧多數農村收入水平較低的現實,又要為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在較高水平上起步留有制度空間;既要考慮現實條件廣覆蓋、保基本,又要著眼長遠盡量避免給今后的發展和完善設置障礙;既要滿足近期為農村老年人口基本養老保障的需要,又要為逐步提高農村社會養老待遇水平創造條件。因此,制度模式的設計上,應該充分考慮目前可以預見的幾個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趨勢。
(一)農村合作經濟發展趨勢。考慮到農村合作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許多地方已經率先通過合作經營實現了富裕的實際,因此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上,應該為已經加入到合作經濟組織和已在農村企業就業的人員留出空間。一是應規定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參保人員需要集體和個人同時繳費,沒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參保人員全部由個人繳費,同時對繳費集體和參保人員個人政府給予適當補貼,以起到鼓勵集體為員工參保繳費、幫助農村參保人員個人繳費的目的。二是對于具備一定經濟條件的集體和個人應允許按照高標準繳費,以體現出效率原則,使先行富裕起來的農村居民在年老后能夠享受到高一些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二)城鄉一體化發展趨勢。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公共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均等化、取消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等等,都在加速我國實現城鄉一體化的進程。這個過程既可以通過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實現,也可以通過農村城鎮化改造來實現,其結果都是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直至消除城鄉差別。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一方面將消除人員流動障礙,逐步實現人員在城鄉間的自由流動,因此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制度模式的選擇上,應盡量與現已基本完善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靠攏,為兩種制度間的順利銜接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將消除人員身份限制,但是考慮到城鄉收入差別在短時間內還難以消除,因此應該以長期居住地來區分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對農村居民近階段還是應該堅持保基本的原則,繳費、發放應維持在低一些的水平上運轉。
(三)消滅城鄉剪刀差發展趨勢。解決“剪刀差”的努力一刻沒有停止過,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城鄉統籌重大戰略思想,對解決“三農”問題具有里程碑意義;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黨的十七大強調,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等。目前部分地方的農村居民收入已經趕上甚至超過了城鎮居民收入水平,消除城鄉剪刀差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為此,在農村養老保險的制度設計上,應該充分體現出效率的原則,除個人賬戶資金外,應該參照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計發辦法,將使用統籌基金發放養老金的標準與繳費多少掛鉤,鼓勵參保人員多繳費,在制度模式上不留障礙,以期隨著農村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逐步消除城鄉參保人員在繳費和基本養老待遇水平上的差距。
(四)統一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發展趨勢。從長遠看,建立全國統一模式的全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必須順應這一發展趨勢,不能再犯原有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的錯誤。同時,為加快建立全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進程,建議對現行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進行必要的改革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強的包容性,在同一制度模式下能夠接納不同的群體,并為將來接納其他養老保險制度做好準備。此外,建議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取消人員身份限制,允許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和有條件的農村居民自愿參加,以利用現有的制度不斷擴大基本養老保險的覆蓋范圍。
二、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模式中長期探討
為適應以上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要求,在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設計上,建議以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模式為基礎,同時根據農村社會實際情況對個別政策進行微調,使其更具有包容性。其主要框架應該包括:
(一)繳費基數。繳費基數為參保人員所在統籌地區上一年度農民人均純收入。這一點與城鎮企業養老保險相同,但起點較低,符合農村社會現實發展實際。在此基礎上,對有條件的集體組織和個人,可以擇高于該基數的繳費基數,同時應放開最高不該超過基數3倍的限制,鼓勵多繳費、多享受養老保險待遇。
(二)繳費比例。參照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對于個體工商戶和個體人員參保繳費的辦法,將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統一定為20%。其中: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參保人員,由集體經濟組織繳納12%,個人繳納8%;沒有集體經濟組織的參保人員,20%全部由個人繳納。
0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公路交通建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和載體,不但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發展,而且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加強公路交通建設能夠挖掘地方的潛在經濟效益,為地方經濟發展做出積極貢獻。公路交通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只有做到共同促進,協調發展,才能夠優化地區產業結構,增加消費或投資需求,帶動沿線新興產業發展,保障社會經濟快速增長。
1我國公路交通建設的現狀
交通運輸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而且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強力保障。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交通運輸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公路里程和等級顯著提高,公路通車量始終保持持續增長。近年來,公路交通建設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速度”,截止2017年底,全國公路總里程477.35萬公里,公路密度49.7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養護里程467.46萬公里,占公路總里程97.9%。其中農村公路里程400.93萬公里,高速公路里程13.65萬公里,國家高速公路10.23萬公里,高速公路的城市覆蓋率高達97%,國家高速公路年平均日交通量為26328輛。隨著公路里程、技術和等級的不斷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公路交通發展的落后面貌,使區域公路運輸發展差距大幅縮小,公路建設帶動了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大大增加了地方就業機會,促進了運輸業和制造業的發展,改善了地方的投資環境,從而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
2公路交通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
公路建設是一個龐大而又復雜的工程,在公路交通建設過程中,通常需要地方產業提供原材料、機械設備等,沿線會增加大量產業,從而拉動沿線產業的經濟增長,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在公路項目建成通車后,區域之間的交通狀況能夠得到改善,區域間的文化與經濟交流不斷增加,利用市場優勝劣汰的規律還能夠改善區域之間各類產業,從而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與此同時,公路交通現狀改善后,能夠使招商引資變得更容易些,不斷為地方經濟注入新活力,解決剩余勞動力,降低運輸成本,方便產品的加工與運輸,從而推動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公路交通建設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而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也影響著公路交通建設。在改善區域經濟和公路狀況時,當地的醫療水平和人才交流得到改善,公共娛樂和文明建設有效提高。另外,便利的交通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不同地區的文化有了更深的交流,從而改變人們落后的思想觀念和管理水平,能夠通過取長補短來科學制定發展思路,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公路交通建設的主要目的就是滿足人們出行需求,通過出行的變化衡量公路建設項目對經濟社會發展進步的影響。
3公路交通建設對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
(1)降低了市場交易成本。公路建設作為城市的基礎設施,是各行各業經濟活動中必不可少的生產要素。加強公路交通建設不僅能夠提高貨物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而且能夠擴大生產規模,降低運輸成本,進一步增強區域綜合運輸協調能力,提升社會財富水平。在公路交通建設時,需要對耗能結構、資源占有量以及環境污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不斷改善運輸狀況,減少交易費用,對物質、信息、商品以及人員進行高效的輸送。公路交通建設與通訊技術的發展還能夠使企業花費的倉儲成本大幅降低,從而確保企業可以針對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在市場經濟活動過程中及時作出調整,使生產有效率得到提高。(2)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布局。交通是城市發展的直接動力,能夠提高交通的通達性,使工業、農業、商業等單位的運輸費用有效節省,周轉資金得到流通,運輸效率大幅提高,貨物損耗大量減少,不斷提高的產業流通效率能夠滿足區域運輸需求,從而帶動產業的升級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由于公路交通設施的改善,能夠適應運輸頻繁、附加值高、運輸條件嚴格的高新技術對基礎設施的要求,因此良好的道路條件可以吸引高新企業前來投資建廠,從而改變了社會生產力的布局。(3)帶動了沿線新興產業的發展。在公路交通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后,四通八達的公路運輸網絡使貨物和人員運輸更加便捷,大量與交通運輸密切相關的產業被帶動,其中以物流、客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改善地區交通狀況以后,休閑旅游等產業也會逐漸興起,從而帶動當地的農家樂旅游、農產品銷售、停車管理等產業的快速發展,不但解決了當地閑置人員的工作崗位問題,而且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對于促進區域經濟繁榮意義重大。(4)提升了沿線土地的價值。公路建設不僅對經濟增長有著巨大的貢獻,而且對資源的“盤活”作用也極其明顯。公路交通建設會轉變當地區域區位,而區域的相對位置變化會直接影響到土地價值。一般在改善交通狀況以前,由于土地及旅游資源難以同其他要素相配套,從而造成土地資源閑置,旅游資源浪費,自然資源荒廢,無法實現脫貧攻堅。當公路交通暢通后,能夠使區域空間內的閑置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顯著提升資源的市場價值,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縮小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5)推動了經濟總量的增長。經濟總量增長是社會經濟增長的明顯標志,區域內商品數量和勞務價值的增長能夠體現出經濟容量。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公路交通作為一條重要紐帶,能夠緊密聯系商品的生產、交換、消費等各個環節,并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沿海地區發展、市場宏觀調控。另外,加強公路交通建設的投資能夠促進交通運輸市場的發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縮短運輸距離,節約運輸時間,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企業獲得利潤后,能夠在實際生產中投入更多的資金,從而使商品質量更好、品種更全,提高國民生產總值。由此可見,公路交通建設不但能夠促進區域經濟總量的增長,而且能夠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實現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和“產業發展規模化”的目標。
4推進公路交通建設發展的建議
4.1優化區域產業結構
在我國公路交通建設中,要堅持引入科技創新機制,使產業的科技含量得到提高,提升交通運輸數字化和網絡化,有效推進“智慧交通”建設,整合科技資源與產業資源,通過科技引導沿線產業帶。各地區能夠根據公路交通的建設情況,適當調整產業結構,在道路暢通區域建立科技工業園和高新技術園,通過市場機制對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促進資源要素向優勢產品和優勢行業流動,使高新技術產業群帶建設在公路交通的沿線,對產業結構進行優化,推動區域產品的升級換代。
4.2加強城市資源布局
加強交通運輸建設能夠實現對農村資源的集約化利用,促進沿線地區的農業經濟與工業經濟緊密結合起來。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城鎮化建設,不同規模的新型城鎮逐步形成,非農業人口不斷增長,這就需要對公路交通進行合理規劃,對周邊資源進行吸納,使城市規模合理擴大,提升城市的綜合品質。
4.3協調區域經濟發展
基礎設施是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一般物質條件,交通基礎設施是三大經濟性基礎設施之一。于經濟增長來講,交通基礎設施影響巨大。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很多地方經濟的發展不僅僅依靠自產自銷的經濟模式,更需要引進外界資源拉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實現地方經濟與社會經濟的共同發展。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要符合各省市的發展規劃,以合作共贏為目標,加大地區間的溝通能力,縮小區域經濟差距,最大限度降低交通基礎設施負面空間溢出效應。此外,公路交通建設具有較快的運輸速度、較廣的覆蓋范圍以及較少的影響因素,能夠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對資源配置進行有效優化,使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降低,從而擴大企業利潤空間,協調區域之間的經濟發展,促進地方經濟的總體發展。
4.4推動新興產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11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2)02-0017-01
黨的十七大明確指出要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要求我們“共同呵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使人民在良好的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我們認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改善民生與良好生態環境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筆者從多年從事環保工作經歷中體會到,保持生態平衡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生態平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
生態平衡是一個整體,各生態部分之間是有機聯系的,它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一)生態平衡保持經濟社會發展物質需求的平穩輸出
生態平衡是指在一定時間內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各個種群之間,通過能量流動、物質循環和信息傳遞,使它們相互之間達到高度適應、協調和統一狀態。一般情況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需求,能使生態內部各部分之間,無論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還是非生物環境之間,能夠在一定時間內保持生態能量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輸入、輸出的動態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狀態,有了這種生態平衡經濟社會發展就能正常運行,否則后果嚴重。
(二)生態平衡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人類的繁衍生息和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生態平衡。同樣,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離不開生態平衡。
一是生態平衡為人類生存提供可持續生存的自然資源。人類上萬年的可持續發展,正是依賴于生態平衡為人類不斷輸出必要的生產、生活用品與物質需求;如果人類一開始就破壞了生態平衡,我們也不會有今天的經濟社會發展,因為人類可能已經消亡了。
二是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保持了生態平衡,保證了人類社會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通常情況下,生態平衡最明顯表現就是生態系統中各物種數量和種群規模處于相對穩定狀態,這種相對穩定狀態使生態平衡過程中具有自我調節和維持平衡狀態的能力。
三是保持好生態平衡,就是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過度地向生態系統索取,就會人為地破壞生態平衡,而這種破壞造成的影響是長期的,再讓生態系統重新回到和原來相當的生態平衡狀態,往往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甚至有的會造成不可逆轉。正因為如此,我國把保持生態平衡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實施,以保證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
二、生態平衡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基礎
生態平衡不僅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基礎。
(一)生態平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環境基礎
大自然是人類的棲息地,生態平衡自然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基礎。人類在生產勞動中,利用生態平衡的資源生產各種商品與勞務,從而滿足人類社會自身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種種需求。可以說,生態平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發展環境。如果人類為經濟社會發展執意破壞生態平衡所造成的后患不僅僅是經濟社會不能發展,甚至招致毀滅性損失。
(二)生態平衡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提升人類幸福指數
生態平衡創造了空氣新鮮、水源清潔、土地肥沃的人類生存環境,使得人類在地球繁衍生息數萬年。現在,經濟社會發展了,人們更加向往日麗風清、山川秀美的生態平衡環境。在這里休閑、娛樂,享受大自然的恩賜,怡然自得,身心愉悅,精神生活豐富,提升幸福指數。這是生態平衡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的高層次境界和美好環境,實現了我們的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三、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發展是辨證統一關系
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發展是辨證統一的關系,它們之間可以互相協調、互相促進。
(一)生態平衡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國務院在2000年12月21日印發了國家環保總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要求制定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采取積極措施,加大力度保護生態平衡。這是因為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具有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尤其要防止土地資源被破壞。比如,現在全國各地發展的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等都是保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措施。
(二)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保護生態平衡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幸福指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有能力實現“天更藍、樹更綠、水更清、空氣更新鮮”。每年3月12日的植樹節,全國投巨資植樹造林,目的在于改善生態環境,保護生態平衡,形成造福于人類的綠色力量。我國還頒布多部相關環境保護法,如1984年頒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87年頒布的《大氣污染防治法》,還有土地荒漠化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這些都是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保護生態平衡的舉措,從而實現生態平衡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達到辨證統一。
(二)有利于助推高校繼續教育轉型拓展當代中國社會正在經歷著一場整體轉型,經濟體制轉軌、社會結構轉換、利益格局轉化、思維方式轉變等成為鮮明的時代動向,高校繼續教育的轉型也勢在必行。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成人本專科招生243萬余人,當年畢業195萬余人;參加高等非學歷培訓注冊學生394萬余人,當年結業778萬余人。這表明,經濟的發展對繼續教育特別是高校繼續教育的依賴越來越大,繼續教育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推進學習型社會建設進程中正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當前,國家的工業化、市場化、城鎮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社會變革與經濟轉型的壓力與日俱增。面對“第一次現代化”的“補課”重任及“第二次現代化”的趕超壓力,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承擔起應有的職責。“大學要服務于地方經濟,幫助所在地區解決問題是大學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學必須研究當地未來經濟發展最重要的方面,這些情況既緊迫又不容易察覺,把好脈方能更貼切地為地方服務。”所以,地方高校必須滿足區域各類建設人才的繼續教育需求,以提高所在區域勞動者的素質和在職從業人員崗位適應能力為重點,大力開展非學歷培訓,爭當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以及科技創新的驅動力量,這必將有助于自身的轉型發展。
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識尚顯模糊繼續教育是在受到正規學校教育的前提下,各類從事生產、管理、科研、教學、醫療衛生等方面工作的專業人員為進一步更新知識內容體系、提高創新發展能力、提升專業技術水平而進行的補充教育。高校歷來是開展繼續教育活動的主陣地,占全國高校數量95%以上的地方高校更是推進繼續教育發展的中流砥柱。從發展實踐來看,繼續教育在各高校發展很不均衡,多數地方高校的繼續教育還處于弱勢地位,學校管理層面普遍將繼續教育作為普通學歷教育的補充,尚未將其與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列入現代人才培養體系;很多地方高校將繼續教育作為“副業”和“創收工具”,對繼續教育的長遠發展缺乏整體定位和專項規劃,經費投入較少或沒有經費保障,導致其發展后勁不足。概言之,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基本還處于封閉發展、自我循環階段,在主動適應、融入區域發展方面意識亟待增強。
(二)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途徑相對狹窄《21世紀的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提出:“我們重申,應保持、加強和進一步擴大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作用,特別是促進整個區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進步的使命。”現今,繼續教育已經與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一起成為現代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表現形式來看,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途徑主要有:培養區域發展急需的各級各類實用性人才;開展多規格、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為區域社會成員更新知識、開拓視野、拓展能力提高服務,進而為區域整體發展提高競爭力。就現狀而言,各地方高校普遍重視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開拓滯后,呈現出單向發展態勢。《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進一步擴大我國繼續教育的規模,到2020年全面提升在職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年參與率至50%,當年參與繼續教育的規模達到3.5億人次,這其中絕大部分是非學歷教育。地方高校作為開展繼續教育活動的主要力量,必須充分認清這一形勢,把握千載難逢的機遇,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大力推進非學歷繼續教育,改變“一條腿”走路的現狀,實現“協調發展、兩翼齊飛”的格局。
(三)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涵有待提升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對世界經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國家提出了擴大內需,確保經濟平穩增長的十項舉措,包括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發展方式轉變,更加重視人力資源開發;面對嚴峻的經濟和就業環境,社會成員更加注重及時充電與學習,不斷地更新知識、豐富技能,提升應對和化解危機的能力。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曾在暨南大學舉辦“金融海嘯沖擊宏觀經濟下的企業突圍戰略”講座,旨在指導企業高管如何在金融危機環境下尋求“過冬術”,這場號稱廣州賣得最貴門票的公開課,竟然吸引了1000多人前來聽課。這充分展示了繼續教育的社會價值及功能。從實踐來看,面對機遇和挑戰,地方高校繼續教育依舊在從事著老一套的低層次學歷繼續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與市場需求不能很好對接,社會認可度不高。在非學歷教育項目開發、繼續教育校企合作以及社區教育等方面很少涉足。因此,后金融危機時代面對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社會繼續教育需求的高漲,地方高校迫切需要把握機遇,提升服務內涵,對區域發展的現實問題給予回應。
三、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路徑
新世紀以來,國家對繼續教育發展的政策關注度不斷增強。《教育規劃綱要》把繼續教育單列專章進行規劃,將其提升到開發國家人力資源,建設人才強國重要途徑的戰略高度。十報告把教育問題作為改善民生與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進行闡述,提出要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而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由于長期得不到重視,社會服務能力不強,表面看似紅紅火火,內部實則危機潛藏,如不及時抓住問題要害對癥下藥,長此下去繼續教育的“危機論”、“合并論”、“替代論”、“取消論”將成為歸宿。結合當前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特別是存在的突出問題,筆者以為必須從明確定位、有效教學、緊扣需求、校地互動等四個方面完善服務路徑。
(一)明確定位,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但是從某種程度上說,傳統的高校職能認識方式限制了對高校繼續教育職能的把握,以往高等繼續教育作為大學和社會服務職能的中間環節,在理論和實踐范疇內的重視程度都不夠。因此,需要對大學的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功能進行再認識。”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根據自身實際以及所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環境進行準確定位。目前,繼續教育在各高校地位普遍不高,往往是擔當創收的工具或普通教育的補充角色,處于弱勢地位。地方高校應當首先從思想認識層面予以重視,將繼續教育作為高校服務社會的一項重要工作納入年度工作目標和事業發展規劃;主要校領導要分管繼續教育工作,成立繼續教育發展指導委員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校性的繼續教育工作會議,總結近期工作,籌謀遠景規劃;二是地方高校的繼續教育學院要主動把握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給繼續教育帶來的機遇,摒棄“等、靠、要”的計劃經濟思維,在學校的支持下主動革新管理體制,改革辦學模式,貼近市場需求,增強服務實效,以貢獻爭地位,以服務求發展;三是地方高校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對繼續教育的發展給予指導和扶持,不斷優化繼續教育發展的政策空間。《教育規劃綱要》要求制定和完善繼續教育發展政策,推動各級政府成立跨部門繼續教育協調機構。從類型來看,我國的教育劃分為基礎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等四大類,國家對繼續教育的重視有待加強;從繼續教育本身來看,其發展速度與國家戰略要求以及社會成員需求相比仍然滯后。作為政府層面要多管齊下,加快繼續教育法制化建設,加大繼續教育發展的經費投入,加強對繼續教育辦學的質量評估,為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二)有效教學,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適切的人才區域人才培養歷來是地方高校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任務。地方高校繼續教育主要是培養理論功底扎實、實踐能力較強的融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滿足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和實踐型的人才。從數量來看,2012年全國成人高等教育本專科畢業生達195萬余人,占全國高等教育畢業生總量的23%,其中地方高校是最重要的培養主體;從過程和結果來看,質量問題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詬病,國外許多國家已經不再承認中國成人教育學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已經成為地方高校繼續教育必須思考的命題。有效教學理論緣起于上世紀中葉西方教學科學化運動,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成為成果頗豐的理論體系。“所謂成人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學,是指能促進成教學生有效學習、實現預期教學目標的教學。”進一步地講,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的有效教學,首先要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以問題為導向建立跨學科的專業設置,滿足社會成員現實性或實踐性的學習訴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為特定的群體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教學服務;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根據成人學習特點注重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施教學。傳統教學模式與現代教學模式交替,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個性化的學習模式相互融通,適應成人學習者靈活學習的特點;再次,堅持人本理念,尊重成人受教育者的主體地位,建立起以服務為主要特征的教學管理體系。推行彈性學分制度,實施自主選課制度,實行多元評價模式,為成人學習者提供全方位的、優質的學習支持服務體系。唯有如此,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才能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出適切的人才。
(三)緊扣需求,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教育培訓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國家對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對廣大勞動者的素質提升也有迫切的要求。《國家中長期人才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人才規劃綱要》)提出,到2020年全國人才資源總量要達到1.8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例達到28%。《教育規劃綱要》提出,在職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要在2015年達到29000萬人次,在2020年要達到35000萬人次。這些戰略目標的實現,不僅要靠一次性的學校教育,更要依賴持續不斷的繼續教育。因此,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要以所在區域社會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切入點,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培訓“短平快”的特點,積極開展各級各類非學歷教育活動。首先,為區域發展培訓各類高層次專業化人才。《人才規劃綱要》提出要重點抓好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以及社會工作人才等六大類人才隊伍建設。要充分抓住這一機遇,根據區域經濟機構調整趨勢,通過教育培訓滿足市場迫切需要的現代技術人才,提供必要的人力支持,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平穩過渡。其次,針對廣大在職從業人員,以知識更新、技能培訓、素質提升為主要內容,圍繞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產業機構調整和勞動力轉移開展教育培訓。“根據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特點,社會的快速發展不僅需要有高等學歷文憑的高素質人才,而且更加需要處在生產經營第一線的操作熟練勞動者。”該類培訓要以區域社會、市場和在職從業人員的個人需求為導向,突出非學歷人才培養短期性、實用性、應用性、職業性的特點,提高受訓者職業能力、創新能力、創業能力以及轉崗再就業能力。實踐證明,一支數量穩定、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勞動者隊伍,必將在未來區域經濟“三、二、一”結構的合理模式中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源,不斷推動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再次,在開展教育培訓的過程中,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要善于打造自己的培訓品牌。品牌是提升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品牌特色將成為地方高校繼續教育未來生存和競爭的重要砝碼。打造品牌,彰顯特色,方能贏得市場。地方高校要善于利用學校的文化積淀、師資力量、學科專業、科研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通過教育培訓的形式拓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空間,彰顯地方高校繼續教育辦學的“區域元素”,將本校的繼續教育辦出水平、辦出亮點、辦學特色。
中圖分類號:F06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7-0001-03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目前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如何實現振興經濟和社會進步,實現“十三五”的宏偉目標,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取得偉大成就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順利地邁向一個新的更有成效的發展階段,在戰略選擇上仍然是一個值得認真探索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比較注重經濟發展戰略的研究,后來,把經濟與社會聯系起來稱之為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這應該說是戰略研究的一大進步。而至今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必須引起人們特別是決策者廣泛和高度的重視,即經濟社會與生態的關系。隨著工業化、城鎮化、城市化、現代化的發展,雖然人們也逐漸感覺到了生態環境對自己的威脅,但是還沒從理論高度來認識經濟、社會與生態的關系,還沒有將三者的關系擺在發展戰略的地位,經濟建設缺乏協調發展的理論做指導。因此,有必要從理論上和實踐上來分析研究這個問題。
一、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是客觀規律的要求
對于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人們比較清楚:經濟是基礎,社會的發展依賴于這個基礎,沒有經濟的發展也不可能有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可是經濟發展與生態的關系卻易被人們所忽視,特別是在落后的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常常只顧眼前的經濟利益,不顧生態的制約條件。其實,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有著密切的內在本質聯系。它們是互為條件、互相依存、互相制約和互相促進的,它們之間的協調發展是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客觀要求。
第一,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不可分離,生態系統是經濟系統的基礎。恩格斯指出:“政治經濟學家說:勞動是一切財富的源泉。其實勞動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自然界為勞動提供材料,勞動把材料變為財富。”也就是說,社會生產的過程,就是變自然資源為社會財富的過程,是社會勞動與自然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社會生產所需的全部物質要求,歸根結底都來源于自然界。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社會發展賴以存在的物質承載基礎和客觀條件。經濟系統的運行所需要的物質和能量無不取自于生態系統。有的生產部門直接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如農業、采掘業、能源工業和部分化學工業,它們把自然物直接轉化為社會產品。其他生產部門則把上述生產部門的產品作為原材料(如煤、石油、天然氣、木材、棉花等),進行再加工、深加工,生產出種類繁多的社會商品來滿足人類的需要。那些進入社會生產過程,而又不能轉化為最終產品的物質,就會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環節,以廢氣、廢水、廢渣的形式被排放到周圍環境中。最終產品通過消費,又會變成垃圾或廢棄物返回自然界。社會產品就是在這個大自然循環往復。離開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這個基礎和條件,就不可能有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永續生存。由此可見,生態系統對經濟系統起著基礎性的決定作用,經濟發展必須憑借和依賴生態系統。
第二,經濟發展又給生態環境帶來強烈的反饋作用,經濟系統是生態系統的主導。經濟發展是以生態資源為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反過來,生機勃勃的強有力的經濟活動又會對生態系統起主導作用。這種主導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積極的方面,依靠雄厚的經濟實力、科學技術和有效的管理手段所形成的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來保護生態,增強生態系統的自然再生能力,維持生態經濟平衡,提高人們生活的環境質量;另一個是消極的方面,違背生態經濟規律的經濟活動,通過生產、流通、分配和消費,又會干擾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使生態系統的結構破壞,物質循環率和能量轉化率下降,生態系統生產力降低,生態平衡破壞,人類生存環境惡化,最終制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應當充分發揮經濟系統對生態系統的積極的主導作用,而限制其消極的作用。由于人是經濟社會系統的主體,是最活躍、起主導作用的要素,人類可以通過自己的積極活動能力調節經濟社會與自然生態的關系,使兩者協調地發展。例如,人們可以通過對森林、土地、草原、礦藏等自然資源的勘察規劃,可以從量上確定森林開采量與自然更新量的合理比例,牧草更新生長量與載畜量之間的比例,礦產資源開采量與貯藏量之間的比例等,從而達到既能有效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又能維護生態平衡。
第三,經濟發展水平不同,人們對資源的開發利用與對環境影響的深度和廣度不同。在農業社會中,尤其是原始農業時期,生產比較簡單,經濟活動對自然的影響與環境的破壞作用較小,人們在大自然面前,尤其在自然災害面前,是處于防御、被動和適應的地位,人與自然比較和諧。在進入工業社會后,隨著工業發展和科技進步,人們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力也隨之日益擴大,人與自然的矛盾急劇發展。經濟增長、人口增長、城市興起,都導致生態環境的巨大變化,尤其無節制地追求短期經濟利益和人口膨脹更導致生態的惡化。而隨著經濟進一步增長,科技文化發達,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迫使人們更加注重解決人與生態環境的矛盾。這時,如果決策正確,經濟增長又能提供更多的條件,就能促進生態環境的改善,使兩者由對立走向和諧。
二、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進入一個新階段的歷史必然
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既帶來了經濟繁榮、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又給人類帶來了生態環境惡化、資源危機。這是因為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日益增大了對自然資源的需求,科學技術的不斷提高,又使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取用擴大了范圍和深度,從而加深了與自然資源再生的長期性和生態系統承載能力有限性的矛盾。當今人類社會正面臨著人口、糧食、資源、能源、環境等五大生態經濟問題的嚴峻挑戰,在我國這五大問題也日益尖銳。
第一,人口問題。這是人類面臨的第一個挑戰。20世紀初全世界人口只有16億,而到1988年全球人口已達50億,21世紀初達60多億,到2025年預計達82億,到2050年將突破100億,我國人口目前已達13億多。聯合國人口基金會公布的最新預測,2100年全球人口將達到142億。而90%以上的人口增長是在發展中國家。人口“爆炸”將加劇貧困和資源危機;而貧窮落后又加劇資源和生態破壞,如濫伐森林、過度放牧、過度使用土地等。
上述事實充分表明,人類面臨的生態經濟問題挑戰,實質是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之間不協調的結果,是人類活動違反自然規律,招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嚴厲報復。因此,調整人與自然的關系,制止環境進一步惡化,使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已是我們當今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三、經濟社會與生態協調發展是我國生存與發展的唯一戰略選擇
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們就已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雙重壓力。一方面在今后十多年,要使全國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向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邁進。生存是發展的基礎和首要前提,而發展又是在更高層次上的求取生存。這兩者之間既是統一的,而常常又是矛盾的。如何處理好這兩者的矛盾,關鍵是戰略選擇得當,目標要求適宜。
黨的十指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中華民族生存發展。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發展環保產業。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重點加強水、大氣、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這就明確強調了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的重要性及意義,這是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的正確的戰略指導思想。因為生態環境是我國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基礎,人們進行經濟的、社會的活動,都離不開這個基礎。沒有生態與經濟社會的大系統的協調發展,也就不可能實現國民經濟內部的比例關系的協調,不可能有合理的生產結構,也不可能有社會的安定團結和生態文明進步。所以,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必須首先從經濟、社會、生態大系統協調的角度來制定總體的發展戰略。把經濟、社會、生態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的大系統來看待。考察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遵循它們之間的發展規律,從而選擇制定正確的戰略發展模式。
參考文獻:
[1] 胡鞍鋼.人口與發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 黃鍵.20世紀90年代的世界與中國[M].北京:團結出版社,1990.
[3] 黨的十報告[R].201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