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8:4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發展城市經濟的建議,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保定市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經濟發展的現狀
在國家試點政策和保定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保定市低碳經濟發展進行的如火如荼,先后打造了“中國電谷”、“太陽能之城”等重點項目,提出了“探索一條城市經濟以低碳產業為主導、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會為建設藍圖的符合保定發展實際,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的生態文明發展之路”的發展理念。
1.1 保定市低碳經濟發展概況
1.1.1 大力推廣新能源和能源設備制造業發展
保定市在以清潔能源建設促進低碳經濟城市發展方面,成績突出。2006年提出了打造“中國電谷”,加快新能源及能源設備制造業發展。“保定?中國電谷”已擁有太陽能、風能及輸變電、蓄能設備制造骨干企業170多家,初步形成了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風力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新型儲能設備、高效節能設備及電力自動化設備等六大產業體系。2005年―2008年,銷售收入由60億元,增長到254億元,出口創匯9.77億美元,同比增長82.7%。骨干企業眾多,其中,英利綠色能源公司已是國內最大的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制造企業,中航惠騰公司也已成為亞洲最大的風電葉片生產企業。
1.1.2 盡心打造低碳城市生活
2007年,保定市政府出臺《關于建設“太陽能之城”的實施意見》,旨在發展光伏LED及LED其它產品,將其推廣到太陽能照明、熱水供應、取暖等城市生活的多個方面,目前,“太陽能之城”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完成37條路段的太陽能路燈應用改造,共安裝太陽能路燈700基;完成159個小區照明太陽能改造工程,在交通信息、道路照明、建筑工程光熱利用、小區改造、公共園林等眾多方面實現了低碳生活改革。
隨后,又推出了“藍天行動”、“碧水計劃”和“綠蔭行動”,以促進城市生態環境建設行動,目前已卓有成效。2009年底,全市已取締改造燃煤鍋爐472臺,大氣質量明顯改善;新建污水處理廠32座,全市污水處理能力達日均104.7萬噸;園林綠地面積擴大,目前全市綠化覆蓋總面積4377.77公頃,人均綠地面積、綠地率和綠化覆蓋率等“三綠”指標分別為9.28平方米、33.9%和38.7%。
1.1.3 發展生態農業、旅游業,助推綠色產業
支持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經濟低碳發展,發展生態旅游、促進農業等綠色產業發展,也是保定建設“低碳城市”的一條重要途徑。淶水縣金融體系投放資金6000余萬元,將“野三坡”景區發展成為5A級旅游重點景區,年收入超過6500萬元;易縣則著力打造狼牙山、清西陵景區,推出“農家樂”特色服務,年收入超過560萬元;又在“太陽城計劃”中,完成23處景區(其中,自然景區10處、文物景區13處)的太陽能應用改造,完善了旅游景區的生態保護工作。
1.2 金融支持低碳城市經濟發展現狀
1.2.1 支持新能源產業壯大和發展
保定市各金融機構在低碳城市經濟建設上,積極支持“保定?中國電谷”打造,為新能源及能源設備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截至2011年10月末,全市各金融機構對“英利”新能源、“中航惠騰”等新能源建設骨干企業發放貸款共計67.96億元,其中,僅對“英利”新能源貸款高達54.91億元,對“中航惠騰”等其他骨干企業投放貸款達13.05億元。除此之外,各金融機構還給予新能源產業信貸政策優惠,建設銀行在貸款投向上,加大了對低碳經濟相關行業,比如風電、光伏太陽能行業的投放,并且積極爭取差別化信貸政策和客戶政策,對行業中的骨干企業加大了資金支持力度;浦發銀行保定分行也給予新能源和環保行業重點授信支持,同時開辟綠色信貸項目融資專項審批通道,大大提高審批效率。
1.2.2 支持低碳技術開發和應用
為貫徹國家產業政策,拓展節能減排市場,加大對節能減排金融支持力度,保定市各金融機構加大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面的資金投放力度。其中,建設銀行及其辦事處選擇優質企業進行重點支持,在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分別投放0.45億元和0.12億元。
1.2.3 支持低碳城市建設項目
全市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在內的各金融機構高度重視低碳城市經濟建設項目,為相關項目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持。其中,農村信用聯社對“碧水計劃”建設項目發放貸款0.46億元;建設銀行對高陽污水處理企業發放貸款0.9億元,有力的促進了“藍天行動”、“碧水計劃”等低碳城市建設項目的順利開展,加快了保定市區“兩環四廊、五湖十園;青綠交映、水城一體”的城市水系空間格局的形成。
1.2.4 支持生態農業發展,創新“綠色信貸”模式
保定市農村人口占比80%,是一個農業大市,積極推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對低碳城市經濟建設至關重要。為此,金融機構不斷推出新產品,創新“綠色信貸”模式,對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其中,保定市商業銀行推出了生態農業發展貸款產品,發放貸款160萬元支持保定市固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擴建;中行保定分行對生態農業建設,提供“綠色信貸”5820萬元資金支持;建行保定分行支持農業優質企業發展,2011年對生態農業發放貸款600萬元;此外,農村信用聯社發放貸款0.11億元,促進生態旅游業發展。各金融機構為打造“山水保定”,促進生態農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2.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缺乏綜合扶植政策
首先,缺乏與低碳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對新能源開發、清潔能源開發及低碳技術的研發缺少政策扶持,尤其是地方上財力有限,很難給予低碳經濟有力的財稅政策扶植。其次,缺乏金融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激勵機制,對綠色金融的利率補貼、風險補償等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對節能減排、新能源開發企業的融資信貸、上市發行股票等也缺乏政策扶植。最后,缺乏支持低碳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和《節能減排全民科技行動方案》這兩部文件偏重宏觀指導,政策約束與激勵作用不強。
2.2 低碳經濟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不同,與金融機構利潤目標矛盾
低碳經濟以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以節能、減排和清潔能源為三大主線,節能環保、緩解能源緊張問題、可持續發展和改變人們的生活觀念與方式是低碳經濟的主要社會效益。而在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研發成本上升,盈利模式轉變,短期的經濟效益很難實現。金融機構作為低碳經濟信貸融資的主要來源,十分注重貸款的安全性、收益性和流動性,以利潤最大化作為其經營目標,這與低碳經濟的經濟效益相矛盾,低碳經濟可能面臨較嚴峻的融資形勢。
2.3 新能源生產本身高耗能、高污染
低碳經濟發展的新能源主要包括風能、太陽能、核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它們可以替代煤和石油這些傳統能源,通過先進成熟的低碳技術,比如清潔煤技術(IGCC)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儲存技術(CCS)等,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有些新能源比傳統能源更加昂貴,太陽能發電的主要材料是多晶硅,這種材料的生產本身就是高耗能、高污染的,并且光伏發電的成本也是較高的。風能發電中玻纖風機葉片和風機軸承易損壞,會相應增加成本。核能發電廠熱效率較低,熱污染較嚴重,大量的放射性物質一旦在事故中泄露,將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對人身造成極大危害。
3.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經濟發展對策和建議
3.1 加強對低碳經濟綜合扶植
政府的大力扶植在加速城市低碳經濟建設的進程中至關重要,若缺乏綜合性的扶植政策,金融部門支持城市低碳經濟建設的作用效果必然會受到阻礙和制約。于是,保定市出臺了“關于建設低碳城市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建立了“一個理念、兩個階段性目標、三個主要任務、六項重點工程”的建設框架;在項目審批,財政、稅收優惠政策,物價工商管理,配套金融監管制度建立等眾多方面對金融促進城市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進行了綜合扶植,有效地推動了低碳城市的建設。同時,政府對金融部門的風險補償、擔保提供等扶持政策,對金融部門進行產業結構轉型和資金配置調整起到了顯著的激勵作用。可見,建立綜合的低碳經濟扶持機制,形成政府、金融機構、企業和公眾等多方的共贏,是實現低碳金融支持城市低碳經濟發展的堅實基礎。
3.2 政府銀行審慎選擇支持低碳項目,防止高耗能高污染
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農村金融服務系統構成的金融體系,是完成低碳金融支持的核心,該體系通過增加低碳項目融資力度,同時限制“高污染、高耗能”項目信貸支持的方法,“雙管齊下”,能有效地優化城市經濟發展結構、支持城市低碳經濟建設。首先,政府、銀行部門應明確發展目標,加強經營管理,特別注意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從貸款審查、項目評估、借款人分析等“貸前”環節入手,審慎選擇優質低碳項目,重點扶持。其次,必須建立嚴格的金融監管和信息披露機制,下大力度控制商業銀行對“三高一低”項目的資金貸放。最后,要加強低碳金融觀念的宣傳,在銀行部門樹立低碳新理念,從根本上建立低碳金融支持體系。
3.3 銀行加強低碳金融創新,綜合考核經營效益
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求商業銀行拓寬貸款范圍和金融服務內容,還應進行必要的金融創新。總的來說,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金融創新應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建立在“碳排放權”交易基礎上的各種金融創新。當政府設定了碳排放的總量上限,于是排放權就會具有經濟價值,可以通過轉讓獲得收益。因此,商業銀行可以允許申請貸款的企業將其作為抵押來獲得貸款。另外,商業銀行可以嘗試推出“綠色信貸”和“碳排放權”交易掛鉤的結構性產品,為企業的“節能減排”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和風險規避工具,為個人,企業和相關投資提供便利和渠道。
二是貸款管理機制的創新,制定一套適合低碳項目的貸款管理辦法。如采用合同能源管理(EMC)方式,即企業貸款建設節能減排項目,并用由此節省下來的開支分期償還設備價款。節能項目的提供者多為中小企業,它們一般不具備充分的抵押貸款條件,也較難獲得銀行滿意的信用評級。按照傳統的貸款管理方法,這些銀行難以獲得銀行的貸款支持。而采用應收賬款質押這種新的貸款方式,則可以使企業獲得貸款。
1、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長江沿岸和中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打造新型工業重鎮、文化旅游勝地、區域商貿中心、開放港口城市為目標,以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構建適宜創業發展、生活居住的軟硬環境為支撐,通過市場主導與政府扶持相結合、本土培育與引進做強相結合、發展總部經濟與樓宇經濟相結合,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區域性企業總部中心和樓宇經濟高地,形成服務業與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緊密結合的中心商務區,推動*城市經濟高端化、集聚化和規模化,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2、總體目標。經過5-10年的努力,建立比較完善的總部經濟及樓宇經濟發展環境、政策框架和服務體系,新引進一批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企業以及國內行業100強等大型企業入駐*設立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使總部企業和樓宇運營商數量明顯增加,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規模效應明顯提高,中心商務區形成規模。力爭到2011年,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2016年達到9%;稅收直接貢獻率2011年達到10%,2016年達到18%。
3、發展重點。堅持“產業第一”的發展策略,吸引、扶持和培育與我市五大支柱產業相關的總部企業入駐,加快形成具有比較優勢和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吸引國際和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在*設立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以及分支機構(至少包含結算中心和營銷中心),優化我市工業產業結構;吸引國內外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到我市設立分支機構;鼓勵跨國公司和國內知名公司在*設立物流、信息、會計審計、投資顧問、咨詢評估、法律服務、會議展覽等中介服務企業總部,提高城市的綜合服務功能。
二、主要途徑
4、規劃建設中心商務區。按照"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正確引導、協調發展"的原則,在開發區科技工業園、城西港區和潯陽區高起點集中規劃建設中心商務區,采取大型企業獨自成幢式、多個企業聯合成幢式、行業集中成幢式相結合的辦法,引導規模品牌企業在中心商務區內營建總部大廈,鼓勵產業相關性強的現代服務業入區運營。加強交通網絡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形成與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展相協調的配套設施支撐體系。
5、進一步加大總部經濟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吸引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企業以及國內行業100強等大型企業到我市設立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至少包含結算中心和營銷中心),使我市成為大企業大集團的生產制造基地和總部企業的結算中心、營銷中心等機構聚集地。鼓勵縣(市、區)引進總部企業入駐中心商務區,凡由縣(市、區)引進的總部企業,其稅收按一定比例分成給引進總部企業的縣(市、區)。
6、大力支持區內企業做大做強企業總部。按照"內強總部、外拓基地"的思路,積極鼓勵市內大企業大集團不斷優化企業總部、研發營銷和生產加工基地布局,在中心商務區設立總部,實現社會資源的最優配置;支持我市優勢企業通過戰略合作、業務重組和資本經營等方式,積極開發異地市場,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和資源空間。
7、鼓勵和引導寫字樓發展樓宇經濟。積極創造條件,加快城區寫字樓的開發建設和功能改造,引導和鼓勵城區內的寫字樓按照國際化標準提升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功能,發展樓宇經濟。
三、扶持政策
8、制定總部企業、樓宇經濟企業認定標準。參照國內外的通行慣例,總部企業是指國內外大企業(至少包含結算中心、營銷中心等核心運營機構)在我市以獨立法人注冊、辦理稅務登記,并符合以下任一條件依法經營的企業:
(1)世界500強、全國500強以及國內行業100強企業的地區總部;
(2)有獨立法人資格、投資或授權管理的下屬企業2個(含2個)以上、年主營業務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
(3)年主營業務收入3億元以上的企業;
(4)在*新注冊的物流、信息、會計審計、投資顧問、咨詢評估、法律服務、會議展覽等中介服務業總部(分支機構不少于2個),且總部資產總額不低于3000萬元。
9、設立總部經濟、樓宇經濟發展專項資金。加大對總部經濟、樓宇經濟資金扶持力度,自20*年起,市政府每年統籌安排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專項資金,資金主要用于扶持總部企業和樓宇集團的設立,以及對*企業異地設立服務機構的必要資助,主要采取獎勵、貸款貼息等方式進行扶持。總部企業和樓宇集團所在地(區)政府也要安排適當資金進行扶持。
10、實施積極的土地政策。在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前提下,將總部企業用地優先納入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保障總部經濟發展用地。總部企業用地,可優先進行規劃選址,按“一企一策”辦法經市政府批準后掛牌出讓供應。同時,按一定比例配套總部企業高管人員住宅(公寓)用地,總部企業分配給符合條件的高管人員住宅(公寓),其使用人在*工作滿五年后,可進入市場交易。
11、實行優惠的稅收政策。對新入駐我市市區范圍內的生產性外商投資總部企業,其企業所得稅在企業所在地(區)政府給予“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期滿后,延長三年減按15%稅率征收。
12、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務。定期召開銀企聯席會議,每年召開一次總部企業發展項目推介會,加強銀企間的溝通,完善金融市場功能,為總部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融資環境,對有融資需求的成長型總部企業,及時推薦給銀行、擔保公司及風險投資等機構,為企業提供多種融資渠道。整合扶持企業上市的政策和資金資源,支持總部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協調解決總部企業在境內外上市融資過程中的問題。鼓勵總部企業利用外資,爭取國際金融機構貸款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
13、積極為總部企業高管人員提供服務。為商務需要出入境、在本市長期居留以及臨時來本市的總部企業外籍人員等,提供出入境便利。對符合條件的高層管理人員及其家屬優先辦理入戶手續,并為其子女入學提供優質服務。盡可能創造條件,實行總部企業人員定點醫院就醫,并建立門診"綠色通道"、電話預約專家坐診或上門就診等制度,為總部企業高管人員提供優質方便的醫療服務。
14、引進和培育企業總部、樓宇集團人才。加大總部企業、樓宇集團緊缺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建立相關人員人力資源儲備庫,打造人才高地。構建公共人事人才服務體系,完善各層次人才培訓體系。總部企業、樓宇集團接受應屆畢業生、海外留學生和技能人才由市人才市場提供服務,實行優先保障。
四、保障措施
15、建立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聯席會議制度。聯席會議召集人由市長擔任,成員由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公安局、市經貿委、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人事局、市商務局、市統計局、市教育局、市信息化辦、市衛生局、總部企業和樓宇集團所在地(區)政府負責人組成,負責制定促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政策,統籌總部企業和樓宇經濟企業的認定,審定有關補貼和獎勵,協調處理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市發改委作為聯席會議的牽頭部門,要建立專人聯系總部企業、樓宇經濟企業制度,不定期研究推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措施,全力推進我市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
16、細化促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根據類別,分別制定《總部企業、樓宇經濟企業認定和扶持辦法》。按照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的總體發展要求,細化促進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17、建設總部經濟和樓宇經濟發展信息平臺。扎實推進電子政務,健全政府信息網絡系統,構建信息交互平臺,實現信息共享。定期向總部企業、樓宇集團本市發展規劃、重大發展政策、重大項目投資信息和改革措施,為企業提供快速、便捷的商務、法規和政策信息等各類資訊。
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首先體現在其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促進性方面,旅游經濟作為一類新型產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其作用日益顯現出來。另外在一些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區域,旅游經濟的低成本與高效益也逐漸成為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旅游業作為一項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也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地區就業人數的增加,繁榮了地區勞動力市場及區域經濟的發展。
旅游業的發展狀況與區域旅游經濟發展成本與效益具有重要的關系,地區資源、經濟結構、地理區域位置等都是影響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旅游業自身的發展能夠推動區域經濟結構發生變化,同時帶動區域經濟的繁榮,進而促進區域社會環境、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的改變。旅游經濟與區域經濟之間的強相關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旅游經濟作為區域經濟的重要構成部分,必須要做到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才能充分保證旅游經濟及區域經濟的持續性發展。
2.旅游經濟對城市經濟的影響
2.1對城市產業發展的影響。(1)旅游經濟的發展會帶動第三產業的極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不斷擴大帶動了極大的就業率,因此對城市產業結構布局造成一定的影響,第三產業的擴大無疑造成第二產業的相對縮水,城市產業結構出現一定的偏移,導致城市產業的局部性調整。(2)旅游經濟本身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相對較大,產業發展對旅游業的依賴很大程度上導致城市經濟結構的單一化發展,另外一旦出現外在環境的變化,旅游業本身也很難承受壓力,最終導致自身產業萎縮。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其發展狀況如何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第二產業的發展,比如游客的增加導致的物價上漲以及供需不均衡等,在影響第二產業產品生產的同時,還會影響到居民的生活。
因此針對這種狀況,需要充分重視旅游資源的完善,帶動旅游業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的同時,還要保證外在環境的穩定性,建立以旅游業為基礎的綜合經濟框架,平衡不同產業之間的發展脈絡,進而有方向的擴大旅游經濟份額,建設可持續性的城市產業結構。
2.2對城市經濟結構的影響。旅游經濟對城市經濟的結構的影響主要受經濟發展程度的限定,區域經濟發展程度高,則土地資源的利用率會比較高,相對旅游資源豐富的城市來講,對自然環境的改造程度相對較高,某種程度上會導致旅游資源的缺乏。旅游經濟對此類城市經濟結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旅游業對交通、產品制造、酒店旅游、都市消費等方面的影響。比如深圳、上海這類城市經濟發展迅速,經濟結構復雜,受旅游業的發展,導致城市內部形成了一系列與旅游相結合的產業及部門,經濟增長來源渠道廣泛,經濟結構日益呈現立體化的發展趨勢。這類城市在其經濟結構調整與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在當地經濟結構現狀的基礎上,合理的配置土地與資金,將旅游業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同時還需要不斷完善區域內交通、經濟、貿易等的發展,推動城市本身產業及布局的發展,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率,建設多種人造景觀,以彌補城市的不足,進而完善城市傳統經濟結構,突出城市的整體性發展與城市內涵。
2.3對城市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影響。旅游經濟對城市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影響非常大,一方面充分利用城市的旅游資源,并在此基礎上充分推動人造景觀的發展,在推動城市經濟持續進步與繁榮的同時,還能改善城市環境,真正實現城市的經濟可持續增長。旅游經濟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會帶動城市相關行業的發展與進步,比如餐飲、交通、住宿、產品生產與消費等,另外旅游業本身是一種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因此其快速發展還能帶動很大一批剩余勞動力就業,這部分群體的就業有效緩解了城市內部的社會矛盾,推動了城市的和諧發展。
3.旅游經濟與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旅游經濟與城市經濟的發展要與城市的自身特征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協調好旅游經濟和城市經濟的發展。
3.1資源型城市。(1)資源型城市的發展要對目前已有的各類旅游資源加以充分利用,進而對該地區經濟的發展起到帶動作用。(2)建立的結構經濟應該是基于旅游業而進行發展的。需要進一步擴大旅游經濟的作用,并且要做到有步驟、有方向并且循序漸進地進行,要對旅游經濟的目標進行明確,從而更好地服務于國民。(3)將可持續觀念深入城市建設和發展旅游經濟的過程中,確保環保型旅游的建立。在一定范圍內,盡可能地降低外界對生態產生的干擾,從而留下一定的空間來給生態進行充分的自我恢復。有些地區存在的旅游資源以歷史文化為主要特色,所以在保護區域文化方面要予以充分尊重。
3.2經濟型城市。(1)對自然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遺跡等要給予充分的保護。(2)對于城市的外形建設,要重視其整體化效果,對于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標志性的建筑需要多投入建設。人造旅游景觀也要多投入建設以便使旅游景觀更加豐富多彩,進而對城市的旅游內涵進行充實。(3)在城市周邊將主題游樂園和游樂園等場所合理興建起來。(4)促進旅游商品建設的大力發展。
五年間,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跨越了特色發展與系統反思兩個階段,實現了義務教育與高中兩個學段課程改革的銜接,通過一系列具有內在一致性的文件,構建了課程改革持續推進的動力系統和制度保障,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課改典型持續涌現,廣大干部、教師隊伍素質提升明顯,對教與學的研究持續重視,課堂教學質量獲得明顯提高,應該說,五年的課改在促進北京市基礎教育發展中起到了核心作用。然而,存在的問題仍不容忽視,比如學生課業負擔重的難題未得到根本性緩解等,已經成為制約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
進入“十二五”,要想逐步解決存在的問題,推動課程改革順利實施,既需要觀念方面的深層次變革,也需要體制和立法等方面的強有力保障,畢竟課程改革已經到了真正的攻堅階段,在新時期,需要有新的思想和魄力去推動。
[關鍵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展望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G423.07 [文章編號]1672-1128(2012)013-0003-11
一、概念界定與背景分析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概念界定:義務教育與高中兩個學段改革開始銜接
本文中所論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包括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兩個學段的課程改革。
北京市自2001年開始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自2007年開始高中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在“十一五”期間,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兩個學段的課程改革開始同步,兩個學段之間開始了銜接,所以,本文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涵蓋了兩個學段的全口徑改革。同時。鑒于兩個學段的課程改革無論是在推進策略還是實施方案上都有明顯區別,在涉及某些具體改革舉措、問題論述時,也嘗試分開來進行表述。
2.國家課程改革政策規定與要求: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雖遇眾多問題。但必須堅持
不管課程有多少定義,有多寬廣的外延和內涵,它從來不是教師或學生的隨意性心理構建物,而是國家意志的重要載體,所以,國家和政府自然會對課程改革的政策及落實有明確而直觀的規定和要求。《教育部關于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中明確提出:“意志和核心價值觀的直接體現,承載著教育思想、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在人才培養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深化課程改革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對于確保每一個孩子接受高質量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文件還進一步闡述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取得的顯著成績,指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了先進教育理念的傳播,帶動了基礎教育的整體變革,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顯成效。基本建立了有中國特色的、更加符合時代要求的新課程體系,一大批全面體現德育要求、反映人類文明成果的教材深受廣大師生喜愛: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推進,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受到高度重視:考試評價制度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注重學生成長過程和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正在形成: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發生積極變化,改革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增強,為進一步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奠定了扎實基礎。不可否認,在改革進程中也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推進不平衡,一些地方和學校對于課程改革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等方面的戰略地位認識不到位:學校辦學條件不足,教師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課程資源、專業支持力量等服務保障體系較為薄弱:與課程改革相適應的考試評價、管理制度不配套:課程教材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等。
就當前來說,我國實施對外貿易的渠道并不多,對外貿易的國家和地區也是有限的。當前我國對外貿易主要集中在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周邊城市。如美國、歐洲聯盟、港澳臺地區以及朝鮮等國家和地區,在貿易市場廣闊的拉美地區、中東地區以及中歐地區等基本上處于空白。由于我國對外貿易的單一性,使得我國貿易市場容量有限,貿易規模也不能得到進一步擴展,成為了貿易發展的瓶頸。自2006年以來,上海對周邊城市的貿易額一直呈現上漲趨勢,并占據了我國總貿易額的重大比例。上海對周邊城市貿易額的不斷增加,推動了我國市場貿易多元化的進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對少數國家的依賴。
(二)加快了上海和周邊城市經濟一體化的進程
當前,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時展的需要,也成為了當今周邊城市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上海作為國際城市,只有順應時展的潮流和周邊城市經濟發展的需求,才能拓寬經濟發展的渠道,給擴寬外貿帶來更多的機會。就目前來說,雖然上海在區域經濟合作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是從國際上來看,上海區域經濟合作還處于起步階段,需要不斷的完善和進步。為了實現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國要在繼續擴大對外貿易范圍,實現經濟中增長的同時,也要加強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建設,推動我國經濟的持續增長,實現資金自由流動和國內外經濟的融合,為建設開放型的經濟體制積累經驗。和周邊的國家簽署雙邊和多邊的自由經濟貿易協定,也是推動地區經濟增長和合作的一種新途徑。上海加強和周邊城市經濟合作,也是積極參與多邊貿易的重要體現,是開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開放型經濟的重要舉措,體現了上海經濟發展形式的轉變②。
(三)進一步推動了外向型經濟升級
上海和周邊城市外向型經濟經過前一階段的高速發展以后,需要新的動力推動經濟的進一步增長。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相當于把國際市場直接搬到了上海市上海市周邊城市可以直接搜索到進入國際市場的相關信息,直接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也大大的縮短了周邊城市進入國際市場的距③。周邊城市獲得國際企業、國際資本以及國際人才的渠道也更加便捷,實現外向型經濟的更好發展。上海自貿區的建立,為周邊城市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減少了周邊城市參與國際貿易的環節和交易成本,更好的促進周邊城市的進出口貿易發展。
二、周邊城市自由貿易區對上海經濟貿易影響的對策
(一)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面對當前上海經濟貿易發展的新形勢,上海市應該加強對自身產業結構的調整,結合自身對產業機構實際需要,對一些適合周邊城市的產業,但不適合上海市當前產業機構需要的產業轉移到周邊城市或者周邊國家,并給周邊城市和國家讓渡一部分市場,鼓勵國內從事這一產業結構的企業加強對該產業的投資,加強對周邊城市和周邊國家的投資,扶持該產業的發展。要做好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首先需要堅持結構調整的原則,做好和產業合作、投資以及貿易相結合,運用當前先進的科學技術或者引入外國先進的科學技術,加強對傳統產業的調整和改造,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投入,充分的利用當前國內較低的工資成本進軍國際市場,實現對高新技術產業的節約經營;其次,要加強對技術和制度的創新力度,實現貿易產品的差異化和多樣化;最后,對上海的產業機構調整,要立足周邊城市和國際的分工來開展,在大力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也要積極融入到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中,順應時展的需求④。
(二)加強和各國多領域、多層次合作
要實現全面提高上海和周邊城市的經濟合作水平,就要實現多層次、多形式以及多領域的經濟技術合作,這是實現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雙方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基礎。當前上海對此提出,要根據上海和周邊城市的優勢,結合周邊城市一體化的發展需要,把人力資源開發、信息通訊以及農業開發和投資與湄公河開發,這是當前上海貿易區開發的重點領域。對于今后上海和周邊城市的合作,還要向環境、能源、金融以及旅游業等領域拓展,加強和中小企業的合作。
(三)積極參加周邊城市地區論壇的多變安全對話
上海亞太安全政策的重要工作內容就是加強和各國的交流,和亞太地區各個國家對話和合作。近年來,上海在努力推動上海合作組合的形成和發展后,上海周邊各國也認識到了提升產業機構、增強貿易產品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競爭的核心就是對技術的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要拉開產品差異才能提高國際競爭實力。因此,面對當前國際競爭壓力,企業要加強創新,實現對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實現貿易產品的多樣化和差異化。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上海在不斷擴展和周邊城市的經濟貿易的同時,也要加強雙方的政治對話,相互之間建立信任。
參考文獻:
[1]劉美樂.上海自貿區設立對上海航運業發展的影響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2]朱琳慧,高瑛.積極對接上海自貿區,分享擴大開放紅利——無錫對接上海自貿區的對策[J].中國商貿,2014,19:179-181.
注釋:
①劉美樂.上海自貿區設立對上海航運業發展的影響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②劉美樂.上海自貿區設立對上海航運業發展的影響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4.
③朱琳慧,高瑛.積極對接上海自貿區,分享擴大開放紅利——無錫對接上海自貿區的對策[J].中國商貿,2014,19:179-181.
區域經濟發展的準確定位是老城區發展的關鍵,要根據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原則,準確定位,合理分工。從經濟發展規律看,區域分工來源于區域的專業化,由此產生分工效益。任何產業在空間上的分布,都是有限的,它是區域分布結構和功能結構所決定,是歷史形成的,是受許多客觀條件制約的。一個區域要參與城市競爭并發展,必須明確自身的區域特色與優勢,確定本區產業發展方向,即不一定發展最高最新的產業,但應該發展最適合自己的產業。區域與區域之間應相互錯位發展,否則一個區域的發展就可能陷入四面出擊、個性多元、心無定數的被動局面,甚至喪失競爭力。
當前,我國許多老城區經濟上面臨的困境,實質上是與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困難密不可分。四方區聚集著大量的傳統紡織、機械行業類國有大中型企業,隨著市場經濟體制轉軌和經濟結構調整,出現了傳統產業相對衰退的問題;四方區30多萬人口中絕大多數是產業工人。母體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決定著職工的收入和購買力,目前四方區的社會購買力,特別是社會消費零售額在全市是最低的。因此四方區在區域經濟發展定位中,不能象中心區域那樣,以現代商貿、金融、旅游、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為主。四方區要實現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就要創新區域經濟發展定位,重視研究在哪些環節上自己具有比較優勢,集中力量培育并發展這種優勢,發揮好局部中心的功能。將重點放在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汽車服務貿易產業上,是相互錯位發展的措施,是走獨特發展之路的選擇,有利于增強青島市在汽車產業上的配套能力。
四方區實現戰略定位創新,發展汽車貿易還體現在交通運輸條件的優勢上:其一,全區處于青島城區的中部,一批出入青島城區的道路縱貫全區;膠濟鐵路沿區穿過,有青島最大的鐵路散貨站;海岸線毗鄰青島港碼頭,西部海岸可以發展成為港口基地;與青島國際機場有高速公路相連,這些都為發展汽車服務貿易提供了點對點,端對端十分便利的條件。其二,幾年來,四方區以交通路域優勢為依托,發展了以專業市場為主體的路域經濟,建設了沿重慶南路至溫州路的青島市汽車服務貿易大道。重慶南路的汽車配件經營店和汽車銷售店已達到300多家,年營業收入16億元。其中青島的最大的兩家汽車配件市場以及舊機動車交易中心云集于此;與重慶南路相接的溫州路早已成為青島市有名的機電和摩托車配件一條街。這一切都為汽車貿易規模化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條是則是以捷達機電商城、雙山貨運配載市場、雙山油品市場、四方閑置物資交易市場等為中心的308國道專業批發市場走廊。目前汽車貿易大道知名度驟升,吸引力增強,招租價格在半年時間里雖已增長了近一倍,但汽車品牌銷售商還是紛至沓來。一些國內外生產廠家指定其銷售商在此選址建店,否則將拒絕提供權。能夠在汽車貿易大道上爭得一個位置已成為商家品牌競爭與服務的一個重要砝碼。四方區這些發展著的專業化市場和汽車服務貿易走廊,正在產生著瑞典社會學家謬爾達爾(Myrdal,1957)提出的循環積累因果效應,它們發展的前景和空間是十分巨大的。
二、 摸準產業集群脈搏,做好汽車貿易與區域經濟結合的文章
四方區在發展汽車貿易中進行了以下分析: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汽車進入家庭的步伐加快,使中國汽車消費需求猛增。青島市的分析,居民對家用轎車需求量在逐年增加,2003年轎車的保有量已達到15萬輛,同時,各行業的各類汽車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需求迅猛發展,勢必形成大的汽車產業集群, 并產生了汽車產業服務貿易的巨大潛力,大大提高服務市場的容量。這對一個地區發展汽車服務貿易業是難得的機遇。
美國著名學者邁克爾?波特在他的“產業集群理論”中提出,區域經濟的活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富有特色的產業集群。產業集群的形成需要兩個基礎條件:一是生產系統;二是產業鏈。其典型的例子是汽車工業。汽車產業中存在著能夠進行垂直分離的生產系統,可通過精細的勞動分工,來完成制造過程;產業鏈條從設計、采購、制造到分銷、運輸、倉儲、維修、服務,涉及到零部件供應商、生產商、經銷商、最終用戶等價值實現過程,非常之長。
青島市在200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形成以轎車、卡車、客車、專用車為核心的汽車產業群發展規劃。圍繞這一戰略,四方區確定努力融進青島市的汽車集群產業鏈中,以各類核心汽車企業為龍頭,發展汽車產業服務貿易,通過銷售網絡把汽車送到消費者手中,并且組成由售后服務、零件供應、信息反饋等連成一個整體的價值和功能網鏈,改變四方區經濟布局和產業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具體實踐是,立足于“汽車產業后市場”的現狀,作好汽車貿易與區域經濟結合的文章。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有賴于市場,而市場則來源于服務,沒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將意味著汽車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的失利。目前,消費者對汽車售后服務反映較多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維修技術、服務質量、管理水平、收費混亂、配件假冒偽劣等方面。要改變這種現狀,首先要改變汽車售后服務的方式,發展4S形式,即整車銷售、售后服務、零配件供應、技術信息反饋四位一體。從售后的修理轉向汽車的定期維修保養,注重對用戶的技術培訓和技術咨詢。只有這樣顧客汽車消費,才能買得放心,用的舒心,汽車服務貿易市場才能繁榮。四方區基于這種認識,大力吸引國內外著名汽車生產廠家落戶四方,集中興建4S專賣店,建立營銷和售后服務網絡。
其次要改變汽車消費市場的單一環境。汽車產業能否持續發展,不取決于制造能力有多大,而是受制于汽車的消費環境。而在汽車的消費環境中,用戶能否得到完善的、多樣的、綜合性的服務,至關重要。因此所謂“汽車產業后市場”,即指汽車銷售后的重要環節。各種非價格因素如營銷、服務、貿易等都將成為綜合素質競爭的有力武器。除專賣店外,各種形式的汽車大市場、汽車超市、汽車維修中心、二手車市場、汽車旅店、汽車俱樂部和汽車租賃企業都將促進汽車消費環境的變化,最充分地滿足人們對汽車消費的各種需求。
立足于完善的、多樣的、綜合性的服務,四方區在汽車貿易大道建設中引進諸如普利斯通輪胎、美國3M汽車美容、日本黃帽子汽車用品超市、星火汽車玻璃等國內外著名汽車美容、維修、養護及零配件廠商。全方位地做足汽車經貿的文章。立足于滿足人們對汽車消費市場的各種需要,四方區建立了國內二手車交易市場,即青島中嘉汽車交易置換廣場項目。此項目是商務部在上海、廈門、青島3個城市進行的舊機動車交易試點經營場所,它將一改舊機動車交易的獨家壟斷經營模式,為二手車交易置換提供全新的經營方式。交易中心的管理系統將與青島市車輛管理所聯網,以確保交易車輛的合法性。經營范圍包括車輛的置換、典當、拍賣、租賃、維修、汽車俱樂部等。隨著國內二手車交易高峰期的到來,交易置換廣場將以其巨大的潛能成為汽車貿易的經營大戶。
此外,汽車貿易城內還規劃了汽車檢測線、試車場、汽車超市、酒店、賓館及公安交警、工商、稅務、銀行、保險、評估等一條龍服務區,為開展汽車貿易提供了便捷周到的服務。
三、進行品牌經營,把汽車貿易做大做強
作為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汽車產業的競爭力,體現在汽車服務貿易方面是規模連鎖、品牌經營、完善的銷售網絡、方便的服務體系等。汽車工業是重工業中涉及時尚的行業,因為汽車品牌代表著廠家的形象,也代表著用戶的形象,好的品牌是通過產品與服務提供的,它可以創造牢固的客戶關系,贏得顧客信賴。汽車服務貿易參與市場競爭的前提條件是要注重品牌經營。
宜昌正處在跨越發展的黃金十年、關鍵五年。隨著國家促進中部崛起戰略深入實施,三峽后續規劃、武夷山區域發展規劃和湖北全面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這些重大機遇正在宜昌產生疊加效應,也為宜昌加快發展、建設現代化特大城市提供了重要支撐。促進“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科學建設、快速建設,全面構建現代化特大城市的綜合實力、產業體系、基礎設施,把宜昌建成環境優美、經濟發達的昌盛之地。
一、先行布點重大設施,從戰略高度掌控新區拓展的重要節點
一般來講,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有道路系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環境設施、居住建筑等方面。其中,大型公共服務設施是滿足城市功能需求的重要基礎,也是城市建設的聚核點和支撐點,布局好這些設施,也就實質上解決了新區乃至整個城市發展的方向問題、骨架問題和定位問題。重大公共設施是確定城市交通走向、級配的決定性因素和前置條件。只有先行對重大公共設施進行布點,才可能合理地、科學地對城市交通體系進行架構,并拉動周邊土地升值。縱觀青島等城市的新區建設,都是將重大公共設施作為新區建設的“引擎”,先行布點、先行建設,發揮了重大的先導作用。宜昌要依靠集中建設大型項目撬動新區建設,如能先行布局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那么“十二五”新區拓展方向問題將迎刃而解。基于宜昌要在“十二五”期間建成“200平方公里特大城市”框架的緊迫性,建議“十二五”期間的新區拓展可考慮“南北對拉、分片集中、項目定位、道路引領”的戰略,即東北方向在東山四路沿線(即東山四路以南-城東大道以北范圍內)布點行政服務中心及體育、醫療等主要大型設施,迅速搭建起北部新區框架;在西南方向江南大道以南布點文化、新的商業中心等設施,迅速搭建起南部新區框架。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對新區拓展和交通組織具有突出的引領、核心、主導作用。目前,我市大型公共服務設施呈散點分布,整體檔次較低,在規模、品質及拉動發展等方面與特大城市的差距還較大。建議對市級重大公共服務設施重新“洗牌”,通盤考慮,堅持整體分散、局部集中的原則,突出拉動新區拓展、緩解老城區壓力,來重新建設市級體育中心、文化中心(大劇院、新博物館等)、城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及新區醫院、學校、商業設施等重大公共設施項目,以形成項目集群優勢,并迅速聚集新區人氣。
二、優先謀劃交通問題,前瞻地科學地構建未來城市交通體系
一、港口與城市經濟發展相互作用分析
(一)港口對城市經濟發展影響
1、帶動城市相關產業發展。近年來,隨著宜賓港口經濟的發展,宜賓港強大的資源集聚和整合能力已逐漸發揮作用,宜賓港不僅帶動了宜賓市及其周邊地區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也為銀行、保險、貿易、中介服務等生產業,以及旅游、餐飲、商業、會展等消費業的快速發展提供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宜賓港已與宜賓市以及周邊城市群之間形成了“港興城興"的良性互動,港城實現了共同繁榮和發展。
2、優化了城市產業結構。城市產業結構是城市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各產業之間形成的比例關系和結合狀況,港口作為內外開放的窗口,可以通過吸引外資,擴大引進新興技術,調整優化城市投資結構,從而促進規模效益的形成,也為優勢產業、新興產業的提供了發展的機遇。
3、促進了城市GDP增長。港口是城市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港口經濟在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同時,也為城市解決了就業問題,隨著宜賓港的飛速發展,企業的規模增加,旅游餐飲、信息技術等行業隨之發展,這就推動了宜賓市城市經濟的發展,GDP也得到快速增長。隨著宜賓港的快速發展,港口基礎設施建設的加強拉動了宜賓市內需,而宜賓市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強了消費能力,與此同時,與宜賓港相配套的金融保險、貿易、服務等相關行業也得到發展,近幾年,宜賓市GDP也在逐漸增長。
(二)城市經濟對港口經濟發展的影響
1、城市經濟促進了港口產業群的發展
港口經濟發展必須依托于經濟腹地,城市作為港口設施發展的載體,成為產業發展的依托。宜賓市經濟發展規模、經濟發展活力是宜賓港口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支撐點,決定著港口發展水平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有當宜賓市經濟高速發展時才有利于促進港口產業群的形成,而產業群的發展也需要依托于宜賓市經濟的發展。
2、城市經濟發展有利于港口的基礎建設
港口經濟的發展需要完善的基礎配套設施,這就需要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今年來,宜賓港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但由于港口基礎設施投資周期長,風險大,見效慢,因而吸收社會資金的能力差,再加之國家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的減少,使得資金短缺的矛盾愈發突出,因此這就需要依托于城市的支持,目前宜賓市為大力發展港口建設,不斷加大對港口的資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力度,為宜賓港的建設提供強大的后盾。
3、城市經濟發展有利于港口規模經濟的形成
城市經濟的發展與港口經濟規模效益的形成相輔相成,城市經濟發展了,相應的在人、才、力方面的資源更加豐富,從而能為港口經濟提供更多的資源,在資金及技術方面可以為港口經濟的發展提供支撐,而港口經濟發展了,產業結構合理了,那便有利于規模經濟的形成。
二、宜賓港發展存在問題
(一)宜賓港工業化程度不高
宜賓港于2009年建立,2013年1月升級為國家級的經濟開發區,起步的時間較晚,從目前來看,宜賓港的工業化程度不高,高新技術產業,創新性項目較少,且目前入駐宜賓港的企業較少,因此未形成規模化的經濟效益。另外,宜賓港工業化功能未充分的發揮,在物流、信息等方面現代化程度不夠,受傳統發展模式影響較大,同時工業的布局和結構優勢作用發揮的不明顯。
(二)宜賓港規模經濟未形成
港口經濟的發展與規模經濟有著密切的聯系,由于宜賓港尚處于起步階段,因而基礎設施建設依然不足,同時,由于宜賓港工業化程度不夠,制約了產業結構優化,人才及資金 的匱乏,影響了創新性項目的發展,加之,目前宜賓經濟雖然得到快速的發展,但城市的經濟效率依然低下,城市功能發揮也不夠充分,故制約了產業群的形成,從而影響了規模經濟的形成和發展。
(三)宜賓港口優勢發揮不明顯
隨著港口經濟的發展,港口應該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近幾年,宜賓港經濟發展迅速,促進了城市經濟的發展,但由于川南地區中小港口較多,且產業具有同質性,因而宜賓港優勢作用發揮的并不明顯,另外,宜賓港在高新技術發展,創新項目上尚未有所突破,故未發揮其在帶動城市高新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
(四)城市經濟對港口的帶動作用較小
三、宜賓港推動宜賓市城市經濟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進一步樹立“以港帶市,港市發展”的觀念
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緊密相連,相互促進,港口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而城市經濟的發展又為港口經濟提供了支撐,因此在港城發展問題上,必須樹立全新的觀念,即港口的發展要以城市經濟發展為目標,而城市經濟要為港口發展提供服務,同時,要廣泛的宣傳,加強學習,使大家逐步樹立港城共同發展的觀念。
(二)進一步推動“港城聯動”,完善港口功能
港口是推動城市經濟發展的切入點,宜賓市城市經濟的發展需依托宜賓港的現代化來完成,包括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群的形成,完善宜賓港基礎設施建設等,通過這些措施來推動“港城”共同發展。另外,要完善港口的功能,港口是一個系統復雜的系統,港口不僅要發揮其在交通運輸方面的優勢,還要發揮其輻射功能,即在金融、信息、服務、等方面的功能,因而宜賓市要圍繞港口城市發展需求,來進行產業布局和基礎設施的建設,而港口發展要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為方向,形成合理的港城發展的架構。
(三)轉變政府職能,協調發展港市布局
政府在港城協調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政府不僅應加大對港口建設資金和政策支持的力度,還要轉變政府管理的理念,在港城規劃中要整合各種資源,合理布局。在制定政策 時,要有前瞻性,要充分考慮到港城協調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制定相應的措施。同時,還要加強協調、溝通和交流,在港城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矛盾,因此,宜賓市政府要積極發揮其協調的職能,促進港城協調發展,另外,還需積極探索,建立港城發展的協調機制,為港城協調發展提供法律方面依據。(作者單位:宜賓學院)
參考文獻:
[1]陳凱;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
一、引言
城市經濟是一個多投入、多產出的復雜經濟系統,其經濟發展效率涉及的指標眾多。數據包絡分析(DEA)是由著名的運籌學家A.Charnes等學者提出,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根據多指標投入和產出對相同類型的城市進行相對有效性或效益評價的一種新的系統分析方法。馮振環、趙國杰運用DEA對中國區域經濟投資的有效性進行了評價,據此將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分為幾個有效的等級不同的區域。A.Charnes等人用DEA評價了中國28個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樊宏等和余景亮等對我國14個樣本省(自治區)和長三角城市的經濟發展效率分別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DEA可以用于評價城市發展;Macmillan將DEA模型應用于區域經濟研究,指出了DEA模型結果可以用于評價區域經濟研究,推出了DEA模型結果可以用于評價區域生產行為。因此,將DEA用于評估區域經濟發展效率是科學和可行的。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以及中部崛起政策的有力施行,使得中部地區的經濟有了顯著的增長,也使得中部地區的經濟增長在中國經濟的整體增長中逐漸顯現出日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地理位置、經濟基礎等因素的影響,中部一些地區在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困難,各地區間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也存在一定差異,要提高中部崛起的質量與速度,首要任務就是對中部各地區之間經濟發展水平的現狀、異同、發展特點及其規律進行實時的績效評價,并從中找出差距,從而在一定的高度上把握發展方向。本文通過對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研究,從投入產出角度出發,對2012年的經濟發展指標進行分析,找出制約各城市經濟發展因素,提出改進各城市發展的效率的政策建議。
二、研究方法——DEA模型
為了對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效率作出客觀合理的分析,本文采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從定量角度分析其城市經濟發展效率。
(一)C2R模型的建立。
三、實證分析
(一) 研究區指標的選取。
本文評價中部六省省會城市包括鄭州、武漢、合肥、太原、長沙、南昌六個城市經濟發展效率,目的是從宏觀層面中部六省省會城市在其發展歷程中,其投入與產出的合理性,是否帶來了相應的效益,是否很好的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使我們根據定量分析的評價結果做出相應的政策。本文根據實際情況,選取了能夠客觀真實反映城市經濟發展的五個主要指標。其中投入的指標包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地區工業投資(億元);產出的指標包括:生產總值(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億元)、出口總額(億美元)。
本文數據主要采集于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2012 年的統計年鑒, 整理數據如表1所示:
表1 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經濟發展的投入、產出相關數據
1.效率分析
技術效率可進一步分解為純技術效率和規模效率。從純技術效率看,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的總體純技術效率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表明中部六省的城市管理水平較高。從規模效率看,DEA有效的鄭州、太原、長沙3個城市均處于規模收益不變階段,均為規模有效,投入產出比已達最優。在非DEA有效的武漢、合肥、南昌3個城市中,處于規模收益遞增階段的有合肥、安陽。這些城市具有較強的經濟發展潛力,尚處于經濟發育成長階段,如能適當地加大投入,必能促進城市經濟的較大發展。處于規模收益遞減階段的為武漢,說明其投資規模過大,應適當壓縮資本投入規模,以使規模收益回歸有效水平。
2.模型的投影分析
表3 非DEA有效的城市的生產前沿面投影分析
對中部省會3個非DEA有效的城市進行計算,可對原有的投入和產出向量進行調整,使其成為DEA有效,經過調整后的投入和產出向量即為各城市在生產前沿面上的投影(表3)。針對具體城市而言,可從表3 中分析出造成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效率低下的原因,并得改進方向和程度。
從表2、表3可以看出,武漢市沒有出現產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現象。武漢市的純技術效率為1,而規模效率小于1時,這說明武漢市本身的技術效率而言沒有投入需要減少、沒有產出需要增加;而綜合效率沒有達到有效,是因為其規模和投入、產出不相匹配,需要增加規模或減少規模。說明武漢本身的優勢是明顯的,各個指標的投入也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但是產出卻沒有達到要求,說明武漢的經濟水平也許是依賴于政策的傾向以及地理區位等優勢造成的,這是高投入下的低產出,走的是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對于九省通衢的武漢必須采取相應的方法和措施改變這一經濟低效率的局面。
同樣對于南昌市、合肥市而言,根據表3分析可知,存在投入冗余或者產出不足,需要通過壓縮投入以提高產出效率,或是通過技術改造,將強管理等途徑使得各項指標提高,而通過具體表3中的產出不足和投入冗余的數值定量的表示了出來。對于投入而言,南昌和合肥在科學支出方面,周科技支出利用率較低,原因在于其產業結構層次較低,高科技產業較少,對科技支出的投入需求不大。資本投入規模過大,使用效率過低,資本投入沒有完全被產出吸收和反映。就產出而言,南昌和合肥說明其產業發展的附加值較低,企業盈利能力較差,應注重主導產業的培育以及高新技術的引進吸收,逐步形成區域性的產業集聚式發展。使得經濟總量還未達到理想值,導致了經濟發展的效率低下。
四、結論
本文運用DEA模型對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經濟發展效率進行了比較分析, 所得結論與目前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基本吻合。結果表明,鄭州、太原、長沙經濟發展效率相對較高,而武漢、合肥、南昌的城市經濟發展效率相對較低;造成中部六省省會各城市經濟發展效率差異的主要原因為各城市資源配置的不均衡性和經濟發展模式的不合理性。
本文通過本研究采用的DEA 模型評價的是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之間的相對有效性,DEA 相對有效的城市僅在此集合中相對有效。我們將數理經濟的研究方法運用到城市發展中,得到城市經濟發展效率的數值以及不足,對于中部的崛起和中部的發展意義重大。
參考文獻:
[1]馮振環,趙國杰.運用DEA方法對中國區域投資的分級有效性評價[J].當代財經,2004,(1).
關鍵詞:
港口物流;經濟增長;灰色關聯模型;關聯度
“以港興市,以市促港”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港口城市發展演變的普遍規律.港口物流的發展促進了港口所在城市經濟、對外貿易、就業等方面的發展,同時城市經濟的發展又為港口物流的發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針對港口物流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國內外眾多學者進行了積極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從國外學者的實證研究來看,Bottasso等[1]通過建立空間面板數據計量經濟學模型,以13個歐洲國家1998~2009年港動與經濟指標的相關數據為例,研究港口對當地經濟的影響,結果表明港口對港口所在城市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Shan等[2]對我國41個主要港口城市2003~2010年的港口吞吐量與城市經濟的面板數據進行計量經濟學分析,結果表明港口吞吐量與城市經濟關系密切,且大型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與經濟的關聯程度比小型港口更為緊密.近年來,灰色關聯分析法因具有處理少數據、貧信息問題的能力而被國內眾多學者引入到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研究領域[3].匡海波[4]以大連為例,選取港口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作為港口物流指標,以工業、建筑業等作為城市經濟指標,運用灰關聯度方法對二者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大連的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起著相互促進的作用;周曉娟[5]和張霞[6]運用灰色關聯度模型分別對太倉市和福建省進行了分析,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徐良婧[7]則通過灰色關聯度估算了我國與其他港口大國在港口物流對經濟帶動效應方面的差距.從總體上看,已有的成果在揭示港口物流與整體城市經濟之間的單向或雙向作用關系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證明了灰色關聯分析在該領域應用的有效性,但具體以寧波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各產業為研究對象的尚未見報道.經過多年的發展,特別是海洋經濟和“三位一體”港航物流服務體系發展戰略的實施,寧波港已經躍居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2014年寧波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26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870萬標箱,增幅均居國內主要港口首位,分別居世界第4位和第5位[8].寧波的港口物流在促進國內和國際貿易、帶動現代加工業和服務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2013年底,寧波的GDP總量在全國52個城市中名列第17位[9],名列中國35個主要城市的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第10位[10].本文以已有的相關成果為基礎,從產業經濟的角度對寧波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進行更為深入的灰色關聯分析,揭示寧波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之間的關聯特征,并以進一步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為目標,提出了港口物流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1指標選擇與模型建立
1.1指標體系的構建
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兩者均屬于復雜經濟系統,且雙方的關系也具動態性與不確定性.為研究兩者的關聯程度,依據科學性、代表性、相關性、可獲得性以及全面性五大原則,結合已有文獻的相關成果[1-7],本文選取3個港口物流指標Y和10個城市經濟指標X構成灰色關聯分析的指標體系,詳見表
1.1.2灰色關聯模型的建立
灰色關聯分析是一種用灰色關聯度順序來描述因子間關系的強弱、大小、次序的方法,是通過灰色關聯度來分析和確定系統因素間的影響程度或因素對系統主行為的貢獻測度的一種方法[11].關聯度是用于描述系統因素間關系密切程度的量,是表征系統變化態勢的一種量,表現為事物或因素時間序列間量級大小變化的相近性和發展趨勢的相似性.關聯度值一般在0~1之間,越接近1,關聯度越大.關聯度大說明該因素為系統的主要影響因素,關聯度小說明系統受到該因素影響較小[12].灰色關聯度計算的具體步驟如下:(1)港口物流和城市經濟指標矩陣的確定.設Ymj表示第m個港口物流指標第j年的數據(m=1,2,…,l;j=1,2,…,t),Xij表示第i個城市經濟指標第j年的數據(i=1,2…,k;j=1,2,…,t),得到表示港口物流指標的矩陣Y={ymj}與表示城市經濟指標的矩陣X={xij}.(2)標準化處理.因為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指標的量綱和度量方式不同,因此需要對原始矩陣Y和X進行標準化變換,然后構造出差值矩陣如下關聯度體現了第m個港口物流指標與第k個城市經濟指標數據的相似程度,是較為全面的表示城市經濟和港口物流指標之間是否聯系緊密的一個數量指標.一般認為,當0.650.75miC≤時,關聯度明顯;當0.750.85miC≤時,關聯度顯著;當0.851miC≤時,關聯度極其密切[13].然而,miC并沒有表現出2個指標之間的綜合關聯關系,故此處引入綜合關聯度,其計算公式為其中:iC越大,表示第i個城市經濟指標與港口物流的關聯度越大,也即該指標對港口物流的影響越大.綜合關聯度是港口物流指標與城市經濟指標數據的總體關聯程度,能夠較為全面地表征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的聯系緊密程度.
2實證分析
2.1原始數據的獲取與整理
根據上述指標的選擇,考慮到作為外向型經濟代表指標之一的外貿貨物吞吐量自2003年起才有統計數據,也為了避免時間序列過長導致以往經濟相對緩慢的發展速度削弱近期的迅猛態勢,我們以2003~2014年的時間序列為樣本,各指標數據來源于歷年的《寧波統計年鑒》,詳見表2.
2.2計算結果分析
灰色關聯度的計算結果分析基于前述的指標體系、原始數據和灰色關聯分析模型,將各序列初始化后,通過對參考序列和各比較序列進行求差、求兩級最大值與最小值以及關聯系數,對表征寧波經濟產業集群的10個指標和港口物流發展的3個指標之間的單個關聯度以及綜合關聯度進行計算,結果見表3.通過對表3數據進行分析,可得到以下結論:
(1)從整體看,港口物流指標和經濟指標的關聯度分布為0.564~0.896,與三大產業的綜合關聯度均大于0.7,且與第二產業增加值的關聯度最高.其口貨物吞吐量、外貿貨物吞吐量對寧波市GDP的帶動性較強,而集裝箱吞吐量與GDP的相互作用較弱,但其關聯度也可達到0.667.可見,寧波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水平與港口物流息息相關,三大產業普遍受益于寧波港口吞吐能力的提升,且第二產業增加值對寧波經濟的促進作用最大,表明港口物流與城市經濟發展進入了相互支持的良性循環,而集裝箱吞吐量的作用還有待提升.
(2)從港口貨物吞吐量的角度看,與其關聯程度從強到弱的城市經濟指標順序是:X10、X3、X1、X4、X2、X6、X8、X5、X7、X9.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城市經濟各指標之間的關聯度范圍為0.647~0.896,且與交通郵政及倉儲業投資額的相關程度最高,其關聯度達0.864.表明寧波政府對交通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較大,港口基礎設施和集疏運體系等固定資產建設的快速推進為港口物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
(3)從外貿貨物吞吐量的角度看,與其關聯程度從強到弱的城市經濟指標順序是:X4、X3、X10、X1、X6、X2、X8、X5、X7、X9.外貿貨物吞吐量與城市經濟各指標之間的關聯度范圍為0.686~0.884,且與工業總產值關聯度最大,表明寧波作為浙江省重要的工業基地,其臨港工業充分利用港口優勢,有效結合國內外市場,為外向型經濟提供了重要的發展平臺;同時,港口物流的發展也為其臨港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協作條件.
(4)從集裝箱吞吐量的角度看,與其關聯程度從強到弱的城市經濟指標順序是:X9、X7、X5、X8、X6、X4、X1、X3、X10、X2.集裝箱吞吐量與城市經濟產業集群的相應指標關聯度范圍為0.564~0.885,且與自營進出口關聯度最高.表明集裝箱吞吐量增長對各細分行業有不同程度的拉動作用,尤其對第三產業的相關行業作用明顯,是寧波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相比之下,集裝箱吞吐量與各經濟成分的相關程度不及港口貨物吞吐量與外貿貨物吞吐量.雖然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集裝箱化這一趨勢日漸明顯,但其對寧波經濟的促進作用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對策建議
通過選取港口物流指標和城市經濟指標,建立灰色關聯模型,研究了寧波港口物流對城市經濟的帶動作用.實證分析表明,寧波港口物流與寧波經濟之間已經形成了密切的互動關系,港口物流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城市經濟為港口物流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要促進寧波港口物流和寧波經濟的協調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3.1加大對港口物流基礎設施投資比重
由上述分析可知,交通郵政及倉儲業投資與港口貨物吞吐量關聯度最高.因此,寧波政府應充分利用港口物流與城市產業之間的密切關系,加大港口固定資產投資,形成以寧波港為核心的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集疏暢通的港口物流保障體系.首先加大航道的整治力度,提高通航能力.其次規劃建設新錨地,提高錨地容量,改善錨地結構,滿足進錨泊數量不斷增加的要求.再次完善港口集疏運網絡,實現鐵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運輸方式的緊密銜接,以較低的成本在較短時間內,打通“最后一公里”,實現“門到門”服務.最后繼續完善港口各種碼頭及場站的配套設施,提高機械化程度,改善港口物流的運作效率.
3.2加大集裝箱化的發展力度
于2015年3月開始執行的《關于進一步加快寧波市海鐵聯運發展財政扶持政策的實施辦法》,為從事寧波市集裝箱海鐵聯運的實際經營人、集裝箱運輸公司、船公司以及班列經營者提供資助標準.因此,在積極響應國家及省市級制定的發展物流業的戰略及扶持政策的同時,各企業應利用集裝箱運輸中的“馬太效應”,爭取吸引更多艘次干線班輪的掛靠,以優質專業的集裝箱運輸實力吸引更多船公司前來合作.此外,加速推進海鐵聯運“批量中轉”業務,開啟外貿集裝箱經寧波港至西北內陸的“一票制”服務新模式,在帶動內陸地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為寧波的班列經營者攬取更多貨源.
3.3促進城市外向型經濟發展
寧波市應積極推進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進程,提升“港口經濟圈”輻射力,推進港口綜合開發利用.政府在深化口岸改革、優化口岸環境的同時,可借助自貿區、保稅區等有利條件,積極開展港口中轉、儲運、租賃、貨物聯運、業務,建立綜合配套的中轉服務體系,強化寧波港在區域性中轉貿易功能的地位,為寧波本地及輻射腹地發展外向型經濟提供便利的環境.同時,為充分利用港口這一物流生產要素整合平臺的資源優勢,寧波的港口企業、物流園區、航運企業可考慮與其腹地的供應商、制造商、銷售商展開合作,減少交易費用和降低履約風險,促進區域內運輸業、商貿業、金融業、信息業的發展.此外,還可通過加快開發梅山等濱海旅游地帶,加快多元化的旅游格局,提升城市的產業多樣化水平和整體競爭力.
3.4加快發展第三產業
由于當前港口物流與寧波市三大產業的發展關系緊密,且與第三產業中的自營進出口具有很高的關聯度.因此,為進一步提高本地資源的產業優勢,在大力發展臨港工業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轉型升級.此外,可以充分發揮寧波內外產業特別是循環經濟產業間的關聯效應,帶動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延伸和完善產業鏈帶來生產的迂回和專業化的加深,不僅可以獲得規模經濟效益,而且可以積累高端的人力資本和知識資本,提高本地產業的集聚水平,向現代產業集聚升級,提高整體競爭優勢.
參考文獻:
[3]趙亞鵬,龍建輝.港口物流能力與區域經濟發展的動態關聯效應分析——以寧波為例[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7-11.
[4]匡海波.基于關聯度模型的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關系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7(8):110-115.
[5]周曉娟.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實證分析——以江蘇省太倉市為例[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3(12):32-35.
[6]張霞.福建省港口貨物吞吐量的影響因素協調性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9):59-61.
[7]徐良婧.港口物流經濟帶動效應國際比較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3.
[8]楊霞曉.寧波港:鐵聯運橋頭堡[EB/OL].[2015-03-02].
[10]張璟璟.寧波市總部經濟發展能力穩居全國第一方陣[EB/OL].[2014-12-10].
[11]張佳紅,寧亮亮.港口物流與區域經濟灰色關聯度——以河北省為例[J].物流科技,2012(7):6-10.
[12]杜小飛,郭建科.遼寧沿海經濟帶港口拉動城市發展的脈沖響應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4(1):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