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4 16:48:35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所謂行政區劃,是指國家按照一定的原則將國土劃分為若干層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區域,以便在各級行政區域內設置相應的地方政府管理地方公共行政事務。而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越來越明顯,如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地區等,可是行政區劃界線卻在某種程度上制約著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省、市、縣的經濟發展。如長江三角洲是一個具有共同文化基礎、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具有特殊地緣關系和社會經濟內在緊密聯系的自然區域,是一個相對完整和獨立的經濟地域單元,其經濟運行格局理應呈現一體化特征。而恰恰相反,在當前我國經濟轉軌的行政區經濟運行時期,行政區劃界線制約著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各省、市、縣的經濟發展。
一 行政區經濟的內涵及產生原因
1.行政區經濟的內涵
行政區經濟亦稱行政區經濟現象,主要是由于行政區劃導致的利益主體差別,各行政區以自己所在行政區為單位,追求GDP的增長,盲目致力于本地區經濟快速增長而形成的區域經濟。
目前,我國正在進入以大經濟區域來協調和整合各行政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以長三角、珠三角、東北老工業基地乃至西部大開發為區域背景的經濟一體化發展正在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然而由于遭遇到現行行政區劃的阻礙(典型地表現為行政區經濟),由于行政區經濟的存在,形成以行政區劃為單元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引發了各地方行政區之間為了追求自身經濟的發展,缺乏協作,導致地方保護主義、基礎設施重復建設,邊界資源爭奪等弊端不斷出現。
2.行政區經濟產生的原因
第一,地方政府過于注重政績——行政區GDP的增長,致使行政區經濟的產生。行政區經濟發展情況、GDP增長情況等可以量化的指標已成為評估政府績效、官員政績的直接依據,這也使得政府官員任期內盲目追求本地區GDP的增長、財政收入的增長、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進外來投資額的增加等方面的短期行為。地方政府官員在對上拼政績、對下贏口碑的眼前利益驅動下,必然想方設法擴大本地的經濟趕超,甚至采取反市場的手段,保護本地企業和產品、歧視外地企業和產品、并阻止本地資源、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最終導致了市場的割裂和行政區經濟的產生。
第二,地方政府過分追求自身發展的最優策略。21世紀的經濟發展方式應是協同與合作,而對于行政區而言,地方政府往往注重自身經濟發展的最優策略。當一個新興產業崛起時,各地政府就會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該產品的進駐。這導致每個行政區都是一個小型的綜合體——“五臟雖俱全,但整體實力不夠”,遠不及區域協調發展,發揮優勢,差異布
局來得合算。也正是這種追求對各自行政區而言的最優發展策略,促使行政區經濟的形成。
第三,地方保護主義催生行政區經濟。正如劉福垣所言,“現在的長三角,十幾個城市,說是推進經濟合作,實際上還沒到那一步。十幾個城市就像十幾個土豆堆在一起,沒有內在聯系,還沒真正融合。那層皮是什么?就是行政區劃。大家都在為自己的外資、GDP忙活”。目前,地方政府最大的目標是追求地方財政最大化,GDP增長快速化。這就使得各個地方政府有可能演變成憑借行政權力以外部資金、相關發展所需資源來刺激地方經濟發展,對本地企業更是加大資金的投入,對其給予多方的政策優惠,而對外來企業則盲目限制其發展,生怕其發展將威脅到本地企業的發展,從而影響地方財政的收入,由此必然形成市場的分割,進而形成市場壁壘,阻礙外來企業的發展。也正是這種地方保護主義的存在,使得行政區經濟日益明顯。
二 行政區經濟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沖突——以長三角為例
1.行政區劃邊界阻礙了區域經濟學上的溢出效應
目前,長三角各中心城市既是兩省一市的經濟增長中心,也是利益分配和民生安排的最基本的邊界,從而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中心,以行政區劃為界限的行政區經濟。現行的長三角行政區劃邊界的硬約束,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輻射功能。而從區域經濟學的角度分析,上海可謂是長三角地區的增長極,而目前上海的經濟發展已進入了后工業時代,其他地區相對于上海而言,發展速度較慢。因此,本來應流向上海的優勢資源會由于溢出效應的存在而向臨近地區匯集。然而由于行政區劃邊界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溢出效應的發生,導致地方經濟的發展走了彎路,浪費了相關的資源和可能的經濟發展助力。
2.行政區之間缺乏分工合作意識,導致產業同構化
中圖分類號:F114.46
新一輪的區域協議涵蓋的范圍大大擴展,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務貿易自由化、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統一的競爭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共同的環境標準、勞工標準,甚至提出要具備共同的民主理念等。比如,北美、歐盟以及其他一些區域一體化協議中,很多都涉及標準、物流、海關合作、服務、知識產權和競爭政策等條款。許多國家放棄或基于原有貿易優惠安排而成立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有的從關稅同盟發展成為共同市場。突尼斯、摩洛哥等成員先后與歐盟談判建立“歐盟與地中海自由貿易區”,并成為歐盟伙伴國。南非則在與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積極籌建“印度洋經濟圈”。東盟與中日韓等亞太大國的“10+3”區域合作近年來也取得了十分令人矚目的效果。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特點
全球范圍內區域經濟一體化迅速發展主要依靠三條途徑:一是不斷深化、升級現有形式;二是擴展現有集團成員;三是締結新的區域貿易協議或重新啟動沉寂多年的區域經濟合作談判。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覆蓋廣泛深入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只有12個島國和公國沒有參與任何區域貿易協議(RTA)。174個國家和地區至少參加了一個(最多達29個)區域貿易協議,平均每個國家或地區參加了5個。這也表明區域經濟一體化涉及國家和地區數量多,日益成為國際合作的又一重要平臺。新一輪的區域協議涵蓋的范圍大大擴展,不僅包括貨物貿易自由化,而且包括服務貿易自由化、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統一的競爭政策、知識產權保護標準、共同的環境標準、勞工標準,甚至提出要具備共同的民主理念等。比如,北美、歐盟、南南以及其他一些區域一體化協議中,很多都涉及標準、物流、海關合作、服務、知識產權和競爭政策等條款。許多國家放棄或基于原有貿易優惠安排而成立自由貿易區或關稅同盟,有的從關稅同盟發展成為共同市場。比如,1995年1月,南錐體四國(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巴拉圭)根據1994年簽署的“黑金城議定書”的規定,將自由貿易區提升為關稅同盟,并正式開始運轉,從而成為世界上僅次于歐盟的第二大關稅同盟。
(二)跨洲、跨區域經濟合作的興起和發展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合作的構成基礎發生了較大變化,打破了狹義的地域相鄰概念,出現了跨洲、跨洋的區域合作組織。比如,日本相繼與墨西哥、新加坡簽署了自由貿易協議。不同區域經濟集團之間也展開了連橫合作。南錐體共同市場與其第二大貿易伙伴歐盟之間開始探討建立自由貿易區,而東盟與歐盟外長會議之間就政治、經濟領域內廣泛的問題進行探討業已制度化。北美自由貿易區也有意與南錐體共同市場合作,建立從阿拉斯加到阿根廷的整個美洲范圍內的自由貿易區。突尼斯、摩洛哥等成員先后與歐盟談判建立“歐盟與地中海自由貿易區”,并成為歐盟伙伴國。南非則在與印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積極籌建“印度洋經濟圈”。東盟與中日韓等亞太大國的“10+3”區域合作近年來也取得了十分令人矚目的效果。
(三)我國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現狀
時至2011年,我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綜合國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越來越多的國家希望在國際上聽到中國的表態和立場。從人口、資源、經濟總量以及在國際地位來看,我國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生活的影響舉足輕重。區域經濟合作使我國與各類經濟與合作組織的雙邊合作不斷加深,以我國與東盟合作為例,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自2010年1月1日以來,雙方貿易創歷史新高,2010年達2927.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7.5%;其中,中國從東盟進口1546億美元,同比增長44.8%;中國向東盟出口達1382億美元,同比增長30.1%。
近幾年,我國同海灣合作委員會、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中非論壇合作方面的談判與合作都獲得了積極的推進,我國積極務實成為雙邊貿易投資自由化的積極參與者。截至2011年初,我國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雙邊貿易和議定書,同123多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多邊貿易議定書,同86多個國家簽署了避免雙重征稅的協定,與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建設14個自由貿易區,進一步兌現了入世貿易便利承諾,關稅總稅率降低為9.8% ,為我國有效地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創造了廣闊的空間,鞏固了我國開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
二、對我國經貿發展的影響
區域經濟一體化促使勞動和資本得到節約、生產要素在成員國間自由流動、優化配置,從而達到了提高規模經濟效益、擴大區域經濟市場的效果,這也有利于經濟向縱深方面發展,消除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我國貿易發展帶來了較大影響。其中海關處于對外貿易的關鍵地位,我國海關發展戰略選擇將對區域一體化建設產生較大影響。
(一)積極影響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我國經貿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如下。
1.促進對外貿易發展與經濟增長
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促進集團成員國內部經濟的融合與發展,通過削減關稅或免除關稅,取消貿易的數量和地區限制,削減非關稅貿易壁壘形成國際性或是區域的統一經濟市場。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導向下,國際分工和協作向縱深發展,使我國與國際經濟和其他國之間的經濟相互聯系和融合加深,營造一個相對較好的貿易環境,從而使我國的對外貿易迅速增長,我國對外貿易在我國的經濟總額中所占比重也明顯提高。我國對外貿易在區域經濟一體化地推動了迅速增長。2009年,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超過了德國,躍居世界第2位,占世界的比重從2005年的6.7%提高到8.8%。其中,貨物出口額從世界第3位上升至世界第1位,占世界比重從2005年的7.3%提高到2009年的9.6%。
2.提升了對外開放水平
通過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使我國可以吸引更多外資,從而能夠學習更多外國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外資的引入不但可以為我國帶來資金,同時也為我國缺乏開發新產品和生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資源能力的行業和企業帶來技術支持和各種技能和先進的管理經驗。2010年我國累計吸收外資1057.4億美元,同比增長17.4%,首次突破千億美元。
3.增強了世界貿易中的地位和談判力量
在國際分工中,國際貿易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基礎,正是在國際分工的格局下,國際貿易實現了長久可持續發展,同時國際貿易發展過程中,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也成為了其量大趨勢。面對這世界經濟進入了即時強關聯階段,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對世界經濟格局帶來了顯著的本質性的變化。雖然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在發展中仍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從總體來看,兩者在世界經濟發展的作用利大于弊,對當今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的發展方向,促使區域政治聯盟成立的可能。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定義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各國經濟貿易開始全面發展,全球貿易經濟和金融投資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世界各國在經濟發展中相互依賴性也逐步提高,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經濟合作的次數也逐步增多,進一步推動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其中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顯著趨勢,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發展的各個方面。
所謂的經濟全球化,就是指由多個國家及地區經濟團體為主體,在共同制定的協商原則基礎上在全球范圍內,制定有利于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經濟貿易協議,加強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往來,從而加強其貿易溝通與合作,促進其經濟的快速發展,從而帶動整體世界性的貿易進步,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新的世界性貿易組織,更是一個完善的經濟體系。雖然目前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但是仍就有其弊端所在,引起了社會各界學者們的廣泛爭議,特別是從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利益角度來看,經濟全球化的形成更多的是有利于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發達國家利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態勢,加強與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從而提高了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并沒有真正的幫助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這一問題也是經濟全球化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所謂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指的是由同一地理區域的國家由中央政府出面簽署一份平等的自由貿易協議,實現區域間的經濟一體化形式,從而加強對內之間的貿易合作和溝通,增強合作國家間的貿易競爭力,從而在國際貿易中占有重要的經濟地位。區域經濟一體化也是所有締結國共同組成的區域經濟貿易組織。如國際間區域經濟一體化較為著名的是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等等,對國際貿易中都是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關系
當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來看,雖然兩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客觀沖突,但從大的方向上看,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之間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是一種互相補充、互相制約、又互相促進的關系。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國際經濟的發展中,區域經濟一體化是通向全球化的階梯或發展階段,是經濟全球化發展的系列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它不僅為適應經濟全球化而發展,并且也是為推動經濟全球化而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經濟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為全球經濟發展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促進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從而實現全球資源的重新組合和優化配置。
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同樣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為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各個國家的經濟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更為激烈,為了增強本國經濟實力,必須要實施經濟一體化的措施,加強與區域經濟合作,吸引跨國投資能力,從而保持區域內的經濟實力得以提高,提高國際貿易市場的競爭力。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
1.區域經濟一體化將走向經濟全球化
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將會促進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更是當前經濟全球化的主導趨勢。經濟全球化使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然而單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在全球經濟發展中相對是較弱的,面對激烈的國際貿易市場環境,必然會對單個國家的經濟貿易發展帶來阻礙,影響著單一國家的國際經濟競爭力。為此,要加強區域合作和多邊合作,凝聚更多的經濟競爭力,通過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實現規模經濟、提高經濟效率和增強產品競爭力。如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合作組織都是加強了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合作,從而利用國際分工,為本國的發展謀得了更大的利益,諸如這類的區域經濟組織在未來發展中還會增多,經過區域各個合作國之間的聯系,加速資本的互相滲透,必然會帶動合作國之間的經濟發展,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2.經濟全球化加強,使區域經濟發展方式呈現多樣性
區域經濟發展主要是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單一國家與臨近一個國家或者是多個國家進行合作,利用彼此之間的經濟優勢,加強經濟聯系和溝通,彌補其各自經濟發展中的不足之處,揚長避短使合作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效率提高。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強,跨地區和重疊性的經濟一體化組織不斷涌現和加速向外擴展,這種多樣性的合作方式更好的突破了區域經濟發展的地域限制,也更加提高了經濟發展中所需的互補性,帶動利益相同的國家合作,實現資本、技術、人才的資源互補,從而提高了區域經濟的新的發展,更加有利于維護國家的繁榮穩定,還能有效的防止地區性經濟危機演變為全球經濟動蕩,跨地區和重疊性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為抵抗經濟危機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3.兩者的發展對改變世界經濟格局的影響力加大
二戰使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受到極大的創傷,經濟發展中形成了美國壟斷擴張的格局,美國成為了世界經濟唯一超級大國。但隨著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西歐很多國家為了更好的維護自身的利益,加強了區域間的經濟合作,形成了歐共體經濟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對美國經濟地位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同時美國為了抵抗歐共體的經濟競爭,連同臨近的加拿大、墨西哥,簽署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建立自由貿易區,并由此開創了打破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組建區域經濟組織的先例。區域經濟一體化與經濟全球化發展使經濟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未來的發展中也會產生更多新的經濟格局,最終形成競爭與合作的新格局。
四、結語
通過以上對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的分析,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一種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世界經濟仍將繼續向全球化、區域化方向發展,通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增多,使世界各國利用自身的優勢發展經濟,大大提高了經濟發展的效率,并向經濟全球化方向發展。同時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快了各國經濟發展的聯盟,同時還改變了政治經濟的格局變化,其發展的趨勢正是向經濟徹底全球化進程過渡。現今是全球化與區域化兩相交織的發展時代,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更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
參考文獻:
[1]章麗娥:論經濟全球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J];時代金融;2011;(15):12-13.
[2]陳森浩: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及對策[J];東方企業文化;2011;(02):23-24.
[3]耿國祥 王 娜:如何理解經濟全球化[J];法制與社會;2011;(25):19-20.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國家間聯系的日益緊密,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趨勢正越來越強。經濟全球化過程是世界范圍內國家和地區間經濟的融合過程,是生產要素在世界范圍內按照市場經濟原則流動和配置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各國為了占據發展優勢,紛紛尋求國際合作,區域經濟一體化由此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自中國加入WTO成立以來,如何在WTO框架下尋求適合自身國情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就成為中國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含義界定
從時間上來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伴隨著上世紀90年代日益凸顯的經濟全球化而出現的一個概念,廣義上包括一般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和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相對而言,后者較之前者范圍要小,但也更加反映了地區間日漸緊密的經濟依賴和協作。它們兩者的關系是:任何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都是經濟一體化組織的一部分,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推動了區域性國際經濟組織的建立和發展。從概念上來看,所謂“區域”是指一個能夠進行多邊經濟合作的地理范圍,這一范圍往往大于一個國家的地理范圍,如歐盟、亞太經合組織、北美自由貿易區等都是典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區域經濟一體化著眼于消除經濟發展中的地理障礙,以立足經濟發展為重點,消除因國境、國別限制而造成的經濟發展障礙。很顯然,經濟一體化是其最終目的,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是實現經濟一體化的管理、組織機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球涌現,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新浪潮。這股新浪潮推進之迅速、合作之深入、內容之廣泛、機制之靈活、形式之多樣,都是前所未有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強勁發展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同時也反映了世界多極化曲折發展的新趨勢。
從根本上來看,當代國際分工的深化和經濟生活國際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是區域經濟合作發展的主要經濟基礎;國家地區間經濟貿易發展不平衡,特別是發達國家間的不平衡是促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另一個因素。而發展中國家由于不同社會制度的矛盾,各國經濟發展相當不平衡,致使貿易歧視和貿易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因此發展中國家難以發揮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也開始尋求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保護。此外,地區利益的保持和追求也是促進各國走向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因素。
二、WTO與區域經濟一體化關系解析
WTO和經濟區域一體化都是伴隨著國家間關系的日益緊密和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強而出現的新概念,兩者都以全球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為構想,它們之間并不是對立的關系,而是互為補充、相輔相成。
(一)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對WTO體制的必要補充
自世界貿易組織成立后,世界范圍內的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增強,具體而言,實現了生產、加工、經銷的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程度更高、范圍更廣;以金融市場為代表的全球性一體化資本市場亦初步形成。然而,隨著WTO成員國日漸眾多,WTO體制下在推動多邊合作中遇到了一系列瓶頸和障礙,主要表現在因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導致談判中經濟利益很難達成一致,面對這種情況,一些國家另辟蹊徑,通過協調區域關系、建立起立足于區域發展的一體化組織,從而加強區域經濟合作,增強本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競爭力。區域經濟一體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步伐,同時也補充了WTO體制在處理不同區域和國家間經濟合作關系的不足。
(二)經濟區域一體化的發展受到WTO的監管
“WTO的建立,標志著統一的有約束力的國際經濟規則的形成。WTO認為,關稅同盟是世貿組織成員之間建立一個單一的關稅區,相互取消關稅和其他限制性商業法規;自由貿易區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關稅領土所組成的集團,相互取消關稅和其他貿易限制。”從上述內容來看,無論是采取關稅同盟,還是自由貿易區的方式,其最終目的都是促進國家間的經濟發展。通過國家、地區間自由協定的簽訂,發展地區經濟一體化對于世界貿易組織的發展是十分有利的,因此,WTO并不限制國家、地區間關稅同盟和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但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建立必須在WTO允許的范圍內進行,為此,WTO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做出了一些限制和規定,例如,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成立的條件,WTO曾作出如下規定:“不論是自由貿易區還是關稅同盟,任何區域經濟組織的成立,都必須有利于促進成員間的貿易,同時,關稅同盟成員對未參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貿易所實現的限制,大體上不得高于或嚴于為建立同盟時各成員間所實行的一般限制水平。自由貿易區成員對未參加同盟的第三方的貿易所實現的限制,大體上不得高于或嚴于為建立自由貿易區時各成員間所實行的一般限制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監管力度,WTO專門成立了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以便加強對各區域經濟一體化進行審議和系統監督。由此可見,區域經濟一體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WTO的監管,必須在WTO體制和框架允許的范圍內活動。
三、中國在WTO框架下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中的博弈策略選擇
(一)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
“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一個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只有順應潮流,積極主動參與,才能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獲得或維護相關利益。”①隨著中國加入WTO后,在國際經貿合作中參與程度越來越深入,中國的對外區域經濟合作也有了顯著進展,例如,中國于1991年加入亞太經合組織(APEC),于2001年正式啟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并組織成立上海經濟合作組織,還積極參與與拉美國家的經貿合作關系。從這些成果來看,
雖然我國的對外區域合作取得了一定的貢獻,但仍處于較低發展階段,很多時候是國際形勢所迫下的無奈選擇。事實證明,在經濟發展潮流不可阻擋的情勢下,主動轉變發展思路、順應社會潮流,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有利于取得經濟發展主動權。因而,無論是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還是順應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加快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都是必然的選擇。
(二)積極推動以亞洲為核心的經濟區域一體化進程
區域經濟一體化涉及到不同地域、國家間的利益,由于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各異,因而其最終實現需要長期、復雜的談判過程,所以,我們不應急于求成,而應按照循序漸進、、由簡入繁的原則,在互惠互利基礎上建立與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合作。對我國而言,首先應該著重鞏固的是立足東亞各國的經濟合作組織,鑒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已初見成效,而且中國與東盟各國及日、韓有著地緣優勢,文化背景也極為相似,在產業結構和自然資源方面都有較大程度的互補,具有得天獨厚的合作條件。因此,立足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加快同日、韓兩國的經貿磋商,促進亞洲區域經濟發展應當是我國未來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的方向。
(三)深化國內改革和改革開放力度,提高國際競爭力
經濟區域一體化的參與程度越高,就會相應對我國的改革開放程度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在經濟區域一體化進程中,會有經濟發達國家參與進來,其貿易自由化程度必然高于我國,這也就會造成對我國產品和企業的嚴重沖擊。在WTO體制下,參與經濟區域一體化,就必然要求我國在一定時間內逐漸減小關稅設置和貿易壁壘,如果我國企業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就不可避免要遭受很大損失。為此,我國政府應當加快改革開放力度,并加強企業的危機意識教育,為其未來發展方向提供引導和建議,從根本上提高我國企業和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占據優勢地位。
21世紀仍是以WTO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體制并行發展、交互作用的世紀。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經濟大國,對世界經濟有很強的依賴性。面對新的國際貿易形勢,我國無論是出于本國發展需要,還是經濟發展潮流的波及,都必須轉變發展思路,以積極的姿態參與到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建設中來,只有這樣,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王堯.服務貿易自由化區域路徑與中國的選擇[D].廈門大學,2009:7-8.
中圖分類號:TU98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近年來,為保證經濟的平穩發展,必須打破固步自封的二元體結構,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城市和鄉村以各自發展為主、互向割裂的局面。目前的城鄉管理與規劃體系不夠完善,農村土地規劃不夠科學,土地浪費現象比較嚴重,資源配置不夠合理,難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城鄉一體化發展勢在必行,城鄉一體化要想實現更快更好的發展就必須進行科學的規劃,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礎。城鄉一體化主要實現行政區域內部之間城鄉的協調與發展,但是行政區域化則更多的是側向于跨行政區域之間的互動與協調發展。所以說城鄉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必要前期和基本基礎。另外城鄉一體化就是要實現交通一體化、產業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和制度與空間的一體化等戰略目標與戰略重點,但這也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核心內容與實踐任務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關聯性。本文在對城鄉一體化進行探討的基礎上結合區域化經濟的發展談了一些看法。
一、城鄉一體化規劃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大影響
城鄉一體化從規劃指出就必須樹立城鄉并重的觀念,為實現經濟的再發展就必須徹底消除規劃只為城市服務的思想,在城鄉一體的規劃中既要充分重視生產力布局的優化,還要重視兼顧公平與平等的原則。對于城鄉規劃中各組成部分必須在發展戰略上平等的對待,做到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相互協調的共同發展。以前的二元制結構一方面造成了農產品難以順利的走進市場,一方面還造成了城市對農村的剝削。在我國城市與鄉村之間有著各自的管理體制,這種體制造成了經濟組織對行政機構的嚴重依賴,其作用難以得到真正的發揮,經濟一體化更是
如同空中樓閣。因此,城鄉規劃必須循序漸進地把分裂型的管理向空間性的行政管理轉變,把有“戶”的管理向“人”的管理轉變,注重實現上崗就業的平等,注重實現社會保障體系的進一步發展。綜合而言,就是建立協調性、互利性的新經濟模式,形成合理的市場分工體系,可見城鄉規劃的科學性尤為重要,將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
二、實現城鄉一體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條件
城鄉一體化就是建立在生產力相對發達的基礎之上,實現城鄉之間的生產要素與各種資源的流通順暢化,配置合理化,建立起相互協調發展經濟模式,達到通過城市經濟來帶動鄉體經濟,利用鄉體經濟來促進城市經濟的再發展的目的,形成城鄉之間在經濟、文化、生態等融合的局面。具體而言就是打破對立的形態,實現和諧與共榮,逐步實現農業現代化、農村工業現代化、生態和諧等方面的新格局。但是實現城鄉一體化絕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必須建立在一定條件具備的基礎之上。它要具備的條件是工業化已經基本完成,逐步邁向后工業社會;城市的發展已經逐步開始向郊區開始擴散;具有都市型風格的農業現代化已經基本成型;城區和郊區之間的快速交通網絡格局已經形成;城鄉平等發展體制初步形成。
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是把多個行政體經濟進行組合建立起更加大的經濟共同體。它能起到把區域作為基礎來提高資源配置率的作用。達到這一條件必須要把涉及整體影響商品與生產要素自由流通的障礙消除掉;徹底消除掉以區域界線而影響經濟發展的歧視政策和行政行為;中心城市必須具備比較雄厚的經濟實力,已經形成了區域之間比較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城鄉一體化的建立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城鄉一體化要實現在市場、交通、制度、產業和空間的一體化,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核心和實踐任務,其關系非常的密切。
三、區域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統籌發展的主要措施
(一)建立科學的城鄉發展規劃,逐步實現城鄉規劃一體化
對城鄉經濟進行科學的統籌,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逐步建立起新型的城鄉關系和工農關系。把城鄉的發展規劃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對城鄉之間的今后發展和規劃布局進行合理的協調。不同的區域有著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既不能照搬照抄,又不能閉門造車,要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而周密的統籌規劃,打破以城鄉為界限的經濟運作模式,把依靠城市為中心發展的經濟團體和附近的鄉村鄉鎮的據點聯系成一個整體。科學的編制在人口發展、土地的利用、基礎設施的建設、城鄉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統籌規劃。實現城鄉之間空間布局的優化和資源配置的科學,以達到促進城鄉在基礎設施、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一體化,不斷地完善城鄉基礎設施、促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的規劃發展。
(二)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實現城鄉資源配置一體化
對城鄉產業進行統籌必須要以新型的工業化作為主導,必須調解產業結構調整,對生產力布局進行優化,不斷地推進比較優秀的工業結構布局,把工業的整體實力進行提高。把資源密集型產業和農產品加工產業逐步向城市中心和集聚點轉移,由此來推動產品的競爭實力和經濟素質的提高。改變舊的農業發展方式,不斷地使農業產業體系得到健全的發展,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使農業市場的生產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逐漸形成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經濟基礎。打造現代化的服務體系,把城市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現代管理措施逐漸向農村傾斜,推進各產業的協調發展。對各產業的發展方向進行科學的規劃,建立起城鄉產業分工相對合理的發展格局,打造新的經濟格局,實現配置的一體化,打造出城市與鄉村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區域經濟體。
(三)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建設一體化
對于城鄉基礎設施的方方面面必須合理對待、認真安排,尤其是要加快在縣城與鄉村之間的綠化、重點道路、排水、供氣、供暖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引導城市基礎建設發展向農村地帶,建設成綜合性比較高的交通網絡,切實發揮好中心城市的地位與帶動作用。通過基礎設施的建立,提高公共服務的同享度,能有效地縮短城鄉之間的空間差距,通盤規劃農村的服務設施、公益事業建設和生產生活基礎設施,實現以城市為主要中心和城市帶鄉鎮的經濟體,做到城鄉建設的一體化。
(四)統籌城鄉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實現城鄉管理一體化
把國家公共財政的范圍得到逐步的完善和擴大,保證農村的服務體系和社會的保障體系更加的完善,建立起城鄉統一的就業管理、戶籍管理、社會保險和社會保障等制度,加快實現城鎮養老保險和農村醫療保險的并軌。農民、市民必須同等對待,實現社會公共服務的均等等。在整體管理上農村達到城市享有的就業、文
化、教育、醫療衛生、體育設施等社會公共服務及社會保障體系。
結語:
城鄉一體化是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礎,是城鄉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實踐過程。制定科學的城鄉發展戰略,切實發揮中心城市之間的區域性經濟紐帶作用,切實縮短城鄉之間的存在差距,具有重要作用,最終達到區域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京津冀區域靠近首都經濟圈,擁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具有十分明顯的發展優勢。基于實現首都經濟圈發展的目的,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的發展理念被提出。結合當前京津冀區域的特點,只有在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找出關鍵點,才能夠推動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獲得實質性進展,以滿足經濟發展需求。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發展現狀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規模
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區域來看,長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區已經成為三大重要的經濟板塊。從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區與三大經濟板塊的經濟規模比較情況。三大經濟板塊的生產總值達到了212990億元,占據了2013年全國生產總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區2013年生產總值為62172億元,占據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產總值達到57345.35元。
相對于其他兩個經濟板塊來看,京津冀地區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內部,三個省市的經濟發展水平存在明顯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產總值最高,對京津冀地區的經濟貢獻率達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產總值僅僅為38596元,相對于京津兩地存在明顯差距。
(二)京津冀區域產業結構
2013年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呈現“三二一”的發展狀態。其中第三產業占據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的51.7%,相對于全國46.1%的比重要高,第三產業已經成為京津冀地區的主導產業,同時也是日后的發展趨勢與優勢[1]。而京津冀地區的第一與第二產業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產業比重為76.9%[2]。天津與河北的產業均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經邁入后工業化時代,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比重相當,并且已經形成了以高新技術為主導的產業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產業比重相對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兩地的一些制造行業,因此河北省開始走上資源與加工融合的產業格局。
(三)京津冀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2008年京津地區高鐵運營極大的拉近了兩地的距離,形成了兩地半小時經濟圈[3]。同時,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設已經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區三小時經濟圈。2009年,京津冀地區三個省市簽訂了城鄉規劃框架協議,京津冀地區交通發展已經全面進入道路現代化時代。從目前京津冀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來看,京津冀地區已經形成了大型綜合運輸大通道,完善的綜合交通體系給京津冀地區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十分關鍵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
(一)把握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區規劃是國家發展的重點區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本地區經濟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實現戰略發展的優化。長時間以來,京津冀三地經濟發展十分不平靜,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發展,開展非理性競爭,沒有貢獻資源。因此,當京津冀一體化經濟能夠得到落實,京津冀區域的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都將會實現共贏[4];二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提升社會各界的信心。目前,國內經濟增速相對緩慢,未來經濟發展趨勢不容樂觀。雖然城鎮化進程的腳步讓人們對未來的發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長時間的累積,因此很難提升社會各界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實施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可借鑒“長三角”等經濟增長模式,使此區域的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從而提升社會各界對國家經濟發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有利于緩解北京在各個方面的壓力。當前北京地區的資源過于集中,經濟、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價格居高不下,基礎醫療設施難以滿足群眾需求。而當京津冀經濟一體化順利實施,北京的經濟、醫療、居住等方面將有趨勢往周邊地區輻射,將會從一定程度上緩解北京的生存壓力。
(二)發揮各地產業優勢
當前市場經濟環境競爭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區作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只有在認清各地優勢,明確各地分工,集中資源優先發展各自的優勢產業,優化資源配置,才能夠最為高效地利用資源,避免資源浪費與重復建設,最大程度發揮京津冀經濟圈的實力,加快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5]。北京地區擁有大量的人才與充足的資金,因此應該優先發展高技術的信息產業、知識密集型產業等,將餐飲業、房地產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作為主導產業,加以輔助發展高質量服務業。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擁有十分完善的服務硬件設備以及文化產業設施,因此可以重點推動現代化服務業發展,建設文化創意園,打造北京文化商務中心區。又如,北京順義新城擁有首都機場連接國際航空的優勢,其可以大力發展物流、商務、國際會展等產業;天津的工商業、制造業基礎十分雄厚,其擁有領先的科技成果轉化的優勢,能夠在航空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藥領域等新興產業中獲得優勢。同時,天津臨海,擁有地理交通優勢,可以發揮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點發展海洋經濟;河北省應繼續發展基礎產業,尤其是第一產業中的農業與牧業,充分利用冀東地區充足的自然資源,積極發展鋼鐵、紡織、服裝等資本與勞動密集型產業。例如,秦唐滄地區處于環渤海的核心地區,交通位置便利,因此應該積極拓展物流、化工等產業,利用本地優勢發展水稻、葡萄等農產品。又如,保定地區可以憑借著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加快發展旅游業、制造業、新能源產業等。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與產于集聚有著密切的聯系,而產業聚集與流動的過程中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的支撐之一。因此,要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要進一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首先,要加快各個城市鐵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徑的建設。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區高速鐵路建設,重視京津冀機場建設,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線。同時,還要重視基礎設施軟件的互聯。京津冀地區可以參考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板塊,使用“一卡通”制度。雖然目前,京津兩地已經發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發行數量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應加快京津冀地區基礎設施軟件建設,實現各個地區城市高鐵、地鐵、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讓各個城市的群眾流動更加便捷,實現京津冀區域的信息化連接。
(四)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
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各地政府之間的合作是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之一。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需要憑借市場經濟規律的支配以及市場主導的各項合作,而政府作為宏觀調控的角色應該注重對市場體系進行優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的現狀來看,市場調節體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實現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就離不開政府的主導。政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打破觀念限制。當前京津冀三地之間存在著行政區域的劃分,這是阻礙三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也是導致基層設施建設缺失,產業同構的本質問題。鑒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應該發揮引導作用,淡化行政規劃關系,堅持開放的原則,以實現經濟一體化的共同發展。京津冀應該各自明確自身區域的經濟發展目標,認清各自地區的功能定位,以實現產業、交通與城市一體化。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通過區域協定、多方協議等方式來打破地方保護主義,建立區域一體化市場;二是為了推動京津冀三地經濟一體化進程,政府要構建統一的法律體系,強化三地的經濟發展政策,實現政府管理的統一化;三是構建和諧的區域發展環境,消除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存在的阻礙,以保障各項經濟政策能夠落實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臺有利于京津冀地區產業優化的政策,推動非國有經濟的進步,正確引導三地人才、資本、技術流通,設立相關部門負責各地之間產業關系協調發展,以全面建設京津冀產業優化的服務支持體系。
三、結束語
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發展是推動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京津冀地區想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發展就應該從把握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發揮各地產業優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等幾個關鍵點入手,以推動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云,張貴祥.基于區域一體化的生態經濟發展研究――以京津冀為例[J].經濟與管理, 2009 (3):63-67.
[2] 唐茂華.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構想與前景展望[J].北京市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 2005 (3):15-20.
“京津廊”是連接我國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廊坊的重要產業區。具有地理位置佳、經濟基礎好、科技力量強等優勢。廊坊是京津一體化得以實現的關鍵點,其為京津發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水資源以及農林產品。廊坊市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以實現北京的產業轉移以及天津對接北京戰略的完成。由于三個城市的產業結構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因此短期內完全實現形一體化存在著困難。而形成京津一線的新技術工業區比較現實。對于京津廊來說,調整產業結構是現實可行的,進而完成與京津的一體化。由于廊坊的特殊地理位置和作用,實現京津廊經濟一體化是實現京津經濟一體化的前提。
從本質上來講,“京津廊一體化”就是指通過必要的規劃和整合,在我國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廊坊地區建立一體化化的城市群。從而使各個城市發揮其獨特的產業優勢,并實現分工合作以及環境改造的整體布局。一體化的城市群是現代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城市經濟、信息以及人才的聚集中心。同時也是提高城市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經濟一體化必將成為京津廊城市群形成的核心,對充分發揮京津廊兩大直轄市的各種優勢,發展自身經濟有著重大意義。
1.京津廊一體化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就形成了三大經濟合作圈,即環渤海經濟合作圈,珠三角經濟合作圈和長三角經濟合作圈。而北京和天津作為環渤海地區的主要城市,是環渤海經濟圈規劃和發展的核心,并綜合發展河北廊坊和保定等地區,從而真正實現經濟一體化。總之,京津廊一體化組隊我國河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京津廊在區位和經濟體系上具有很大的優勢,并促進和制約著京津兩座城市的經濟發展。同時京津廊也可以成為兩大城市最佳的對接點。因此,京津廊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7個角色。
(1)“信息走廊”形成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基地。現有華為、中興、富士康、京東方等一些電子龍頭企業落戶京津廊,新興產業聚集并快速發展,形成了醫藥和電子信息等一系列的產業群。
(2)“信息走廊”促進了經濟開發區的發展。多年來,京津廊周邊建立了多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同時也成為了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曾被國務院特區辦命名為“中國二十佳投資區”,同時也是重點推薦的全國九個省級開發區之一。京津廊的多家企業都是京津企業的共同體。
(3)京津廊交通與供電與京津一體化。京津廊是京津交通的橋梁和樞紐,現已有多條高速公路開通,與國省干線公路和市、縣、鄉公路相互連通。京津廊供電屬于華北電網直供。
(4)京津會展及會務所。京津廊具有完善的服務設施和體系,經常承接北京與天津的會展與會務,曾在廊坊的國際飯店舉辦過多次大型會展。舉辦的環渤海精英講壇和高峰論壇、不但帶來了文化震撼,同時也帶動了經濟的快速發展。
(5)京津廊稱為經濟核心,成為人們旅游和休閑的首選。許多當地住戶和游客都趨向于去京津廊購物和購房等,京津廊的農家院、高爾夫球場和溫泉中心等都是休閑觀光的首選。
(6)北方城市家具的主要生產地。近年來,隨著京津廊一體化的實現,香河、華日家具等多家家具城或企業迅速崛起,在京津廊甚至整個北方地區的家具市場中都有很高的占有率。
2.京津廊旅游產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1) 北京旅游資源。作為首都,北京可謂山清水秀地貌多變,自然景觀資源豐富。如長城向來作為旅游者游覽北京的必去之地,有“不到長城非好漢之說”。北京的故宮、香山公園、頤和園等都是旅游的好去處。另外,老北京的文化背景,以及其獨特的戲曲文化和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資源。
(2)天津旅游資源。天津有以自然風景和名勝古跡為特點的旅游海濱游樂區,每年還舉辦具有民族特色的賽事和娛樂活動。天津的小吃是其著名之處,如享譽全國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天津街麻等都令旅游者垂涎。同時,天津是一個具有歷史和文化沉淀的城市,很多的文物和民間藝術出自天津,如天津的相聲一直作為國家的傳統藝術,受到國內外許多旅游者的青睞和喜歡。
京津廊的旅游行業在京津廊區域的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將帶動京津廊區域的經濟發展,因此,如何將京津廊的旅游事業創建得更好將是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
3.京津廊交通一體化建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
交通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和基礎,與京津廊的發展息息相關。交通發展起來才會帶動京津廊的經濟發展。自20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京津廊地區鐵路的建通,廊坊開發區才得以壯大發展,全市的經濟也步入快車道。
從我國區域的經濟發展來看,京津廊一體化的實現,改變了以往以行政區域劃分的經濟模式,使交通更加便利。隨著京津廊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逐步實現,交通設施也會進一步改進才能夠適應其發展。動車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因此,應當重視軌道交通建設的重要性。
4.結論
京津廊經濟一體化的實現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和天津作為河北周邊地區的核心城市,將其與廊坊等城市連接在一起,能夠充分利用城市之間不同的優勢,開發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從而促進城市群的共同發展。(作者單位:廊坊職業技術學院財會金融系)
廊坊市社科聯201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立項課題
參考文獻:
人才是經濟社會活動的重要主體及主導力量,人才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標志之一。在促進區域人才一體化開發過程中,河北省曾做了許多努力,但由于京津合作愿望不強,加之經濟、文化思想的差異,使這一合作一直未能取得實質性進展[1]。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人才一體化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總結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才一體化的歷史與現狀,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實現區域人才一體化開發,對于京津冀協同發展具有關鍵作用。
一、京津冀區域人才一體化的歷史進程
回顧歷史,京津冀區域人才一體化可劃分為三個時期。
1、萌芽階段:80年代中期到2003年。這期間,三地區的人才智力交流多為部門單位間的臨時合作,由各單位自發進行,人才合作的形式內容簡單。
2、推進階段:2004―2010年。2004年2月,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戰略研討會于廊坊召開,預示著京津冀區域人才開發一體化合作正式啟動。
3、全面發展階段:2011年初,我國“十二五規劃”提出打造首都經濟圈,加快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京津冀區域人才合作框架協議書》應運而生,主要在貫通人才市場與人才服務、實現人才政策互通共融等六方面促進人才合作。2014年6月,京津冀引智合作首次聯席會議在天津市召開,研討協商如何在引進國外智力領域方面加強合作,同時,在建立信息共享、探索政策互通、完善成果共享、構建定期聯系四個機制上達成共識。
二、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現狀
當前,京津冀人才遠未實現一體化開發,利益機制促使河北省的人才向京津單向流動。2013年,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別達到15052美元和15383美元,均進入人均GDP“1萬美元俱樂部”,而河北省僅為6270.67美元,僅有唐山一個市區的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2013年,京津冀三地的月平均工資分別為5793元、3520元、3014元,差距懸殊。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河北省在京約為155.9萬人,占北京常住外來人口的22.1%,在全國各省份占據第一位,凸顯出京津冀的人才分布不盡合理。
京津冀區域共有252所高校,其中北京87所,天津55所。一本錄取率,天津為24.52%,北京為24.33%,河北僅有9.03%。北京集聚了我國大多數兩院院士,吸引著眾多的海外高科技人才,人才、智力的優勢極大地助推了北京市高技術產業的發展[2]。與之相比,河北省高技術人才的存量、吸引力的差距懸殊,與京津兩地人才、學術交流甚少,沒有一個有影響的高技術開發區。
三、人才一體化的模式借鑒
從早期的缺水到近年的霧霾頻現、城市擁堵、房地產價格過高,北京因人口聚集而引發了一系列的“大城市病”。人是城市和產業的推動力量,和諧社會、幸福生活就是“以人為本”的終極目標。全球城市競爭力項目主席彼得?克拉索說:“從全球城市發展規律看,隨著城市越來越大,居住在其中的人幸福程度會逐步降低,就會出現向中小城市轉移,這是一個過程。”[3]京津冀區域正處于這樣的轉移過程中,可以從韓國的城市規劃中借鑒一二。
二戰之后,首都首爾成為了韓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心,一半的韓國人口和七成的經濟力量均集中于首都圈。人口和經濟力量的過度集中,既制約著除首爾外其他地區的發展,又出現了環境污染、能源緊張、人口過度集中、交通堵塞等令首爾無法承擔的問題。為帶動首都周邊區域的均衡發展,韓國政府于1982年頒布了《首都圈整備規劃法》。此法規對大學、工廠等人口集中誘發新、擴建的設施總量進行控制,征收擁塞費的對象主要是一定規模以上的大型建筑物。位于首爾市南北的京畿道地區和仁川市被劃分為成長管理圈,其職能主要是緩解首爾市人口過密發展對該域的影響,承接由首爾轉移出的人口和部分產業;京畿道地區位于首爾市以東,作為自然保護帶以限制過度的城市開發,主要用于保護首都圈居民的用水源的水質和周邊綠地。
四、促進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的途徑
京津冀在發展環境、高技術產業集聚、對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能力上依次呈現出顯著的階梯型落差,且呈現不斷加大的趨勢,與三地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融合(京津是河北省的“飛地”,河北省的廊坊市又是京津的“飛地”)大相徑庭。要促進京津冀人才一體化進程,單純依賴市場一體化恐難以奏效。需要多種主體聯動。
一是充分發揮中央政府的權威性和協調職能,在重大產業項目上進行統一部署,統一政策,盡可能減少由政策落差對河北人才產生的歧視和排斥現象。二是京津冀三地間加強橫向聯合,推動建立統一的人才市場,加速人才評價的互準互認機制的完善,促進建立人才要素跨區域的充分流動并相互融合的市場體系。三是河北省要加大對人才外流的關注力度,努力通過柔性引進等方式吸引高科技人才回流。要把握新時代人才的心理需求,完善住房、交通等基礎設施,努力縮小與京津在公共服務、生活環境方面的差異,實現產業升級與人才發展的有力互動。(作者單位:平山縣衛生局)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后,中國區域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區域合作的范圍和領域不斷拓展,合作規模不斷增大,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日益加快。到目前為止,中國區域一體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經成為了國內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具有重要標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區域一體化的形成和發展是近些年來所取得快速發展的強動力,同時也看出其發展與的整體發展密不可分,息息相關。那么,在這樣的背景下,內蒙古產業發展現狀如何?三次產業結構水平如何?影響內蒙古產業發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試圖回答這些待研究的問題。
一、文獻回顧
關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研究:袁莉(2003),馬波、王雙(2005),喬穎、孫曉燕(2005)等都對政府在中國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觀點為,政府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應該打破觀念的障礙,轉變政府職能,建立服務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場改革和社會服務為導向,合理設置地方政府機構,加強協同,構建一體化的協商機制。葉剛(2011)在《呼包鄂經濟帶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策略探討》中試圖利用產業經濟學理論、文化學理論、區域合作理論等相關知識,從呼包鄂經濟帶具有實現文化產業一體化的條件出發,提出呼包鄂經濟帶文化產業一體化的原則和策略,從而為政府的決策提供一些參考。王欣、曹曉輝(2012)對呼、包、鄂區域一體化的發展進行了研究,指出不僅要解決區域一體化發展現狀和制約因素,更要從實踐角度去構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良好發展機制,加強三市政府間合作。
隨著內蒙古經濟特別是呼包鄂三市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內各界對呼包鄂地區的關注越來越大,相關研究也越來越多。
關于內蒙古產業發展的實證研究:聶華林、李長亮(2007)在內蒙古經濟發展的非均衡增長理論分析中也認為內蒙古的經濟增長不是依靠全區經濟的均衡增長實現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經濟圈的快速增長構筑的。張敏(2005)在呼包鄂區域中競爭優勢的定量評估一文中認為,呼包鄂地區是內蒙古社會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加快呼包鄂地區的發展不僅對于內蒙古的現代化建設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對中國西部大開發,發展大西北戰略具有重大意義。他運用競爭優勢理論,比對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區域所具備的比較優勢和劣勢,提出了提高區域競爭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認為根據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內蒙古只能走不平衡發展的路子,構建自己的發達地區,而呼包鄂經濟區就是最好的選擇。構建呼包鄂經濟區為內蒙古經濟增長極,需要兩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國家、自治區把呼包鄂地區作為拉動內蒙古經濟騰飛的龍頭來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強協調,達成共識,統一步調,加快一體化的進程。
二、內蒙古產業發展現狀
內蒙古經濟在近幾年得到了騰飛式的發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間,內蒙古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國前列。內蒙古的傳統產業在不斷地加強和鞏固,戰略性的新型產業和非資源型產業也在飛速發展。針對內蒙古三大產業現狀的分析來看,各產業生產總值都在逐年以較快的速度增長。其中第二產業產值增長速度尤為明顯。主席巴特爾在報告中提到,從2007―2012年,內蒙古的地區生產總值由6 423.2億元增加到1.6萬億元,年均增長15.1%;地方財政總收入由835.5億元增加到2 497.3億元,年均增長24.5%;五年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6萬億元,占自治區成立以來投資總量的72%。
內蒙古正經歷著幾千年未有的歷史性變革。社會結構上,以農牧業人口為主體轉變為以城鎮人口為主體,城鎮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經濟結構上,以農牧業為主導轉變為以工業為主導,工業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關注的是,工業經濟迅猛發展并沒有犧牲農牧業的基礎地位。如今,內蒙古成為全國13個糧食主產區、五大商品糧基地之一,2012年全區糧食產量首次突破500億斤大關,達到505.7億斤;生態保護取得新成績,10.2億畝可利用草原全部納入生態補獎范圍,草原植被覆蓋率較五年前提升了5.4個百分點。牧業的集約化程度不斷提高,牲畜頭數連續8年保持在1億頭以上,牛奶、毛絨、羊肉產量均居全國首位。
伴隨經濟快速發展,內蒙古城鄉居民收入同步增長。2012年,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長12%的目標任務,特別是農牧民收入增長較快,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8%,不僅超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贏”了11.7%的GDP增速。
從2007―2012 年內蒙古三次產業生產總值及其比重關系看,主要呈現以下兩個基本特征:一是三次產業及其結構變化趨勢符合產業發展和產業結構演進的一般規律;二是第二產業是拉動內蒙古經濟快速增長和推動產業結構演進的主導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仍將處于快速發展期。
綜上所述,內蒙古的三大產業發展各具特色,在結構上不斷趨于合理化,使地區經濟得到推動和發展。
三、模型構建與實證研究
為了保證數據的易獲性、完整性以及準確性,本文借鑒曲三省等人的現代經濟計量分析方法,將通過對主要產業的相關指標進行計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對其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將兩者相結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內蒙古的產業發展情況。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產業發展水平模型構建
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為P個原有變量,F1,F2,…,Fm為m個因子變量)。
具體的分析步驟:
第一步數據標準化。
第二步計算數據(Xij)np的協方差矩陣R。
第三步:求矩陣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對相應指標進行分組并計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總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貢獻率來確定)
(二)內蒙古產業發展的實證分析
選取指標與數據來源:
為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區域產業發展水平,我們需要考查眾多對產業發展水平有影響的因素(即指標)。本文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產業發展水平影響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學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下,以內蒙古區域內28個行業作為數據樣本,建立了內蒙古區域產業發展水平指標體系。數據來自2012年內蒙古統計年鑒,部分樣本數據是利用年鑒原始數據經過簡單計算而得出。同時,為了保證指標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這里剔除了一些有價值但是數據難以獲取的指標。最終選取的指標為:X1區位商;X2產業貢獻率;X3資金利稅率;X4產品銷售率;X5就業吸納率;X6投入創造就業率;X7產業關聯度;X8固定資產總額;X9職工人數。通過計算得出相應的指標值。
根據因子得分函數計算出的內蒙古地區28個典型行業因子得分及綜合因子排名情況(見下頁表1)。
通過分析可以看出對內蒙古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產業主要是綜合評價值位于前八位的產業分別是: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農副食品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實證分析的結果顯示了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在第一組中得分較高。說明相比其他產業而言,這四大產業對該地區的經濟增長貢獻較大,在該地區專業化率較高,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這與該地區有著豐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資源有關,該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推動了能源、冶金等產業的發展。然而,從第二分組來看,該四大產業得分相對較低,說明該地區在四大產業發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復建設、成本費用利潤率偏低等問題,且大多數產品用于外銷,低端產品輸出量較大。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以及農畜產品加工業是內蒙古的優勢特色產業,也是內蒙古天然的資源優勢與先進的處理技術相結合的產物,一直是帶動內蒙古地區整體產業發展的經濟動力。
結論與建議
總的來看能源產業和農畜產品加工具有較明顯的優勢,這是由于內蒙古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天然的豐富礦產資源所致。另外,裝備制造業的效益非常好,因為內蒙古擁有良好的重工業基礎和較多知名的重工業企業,在全國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同時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該地區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需要對該地區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同時還要積極推進第三產業的發展。具體建議如下:(1)要提高競爭力,以新能源產業為重點引導產業發展。在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這種支撐作用更顯關鍵;借助內蒙古的能源優勢,發展新能源產業可以為該區域產業發展鎖定新的增長空間,具有重要戰略意義。(2)要做強深加工,以冶金產業為支柱促進產業發展。內蒙古區域產業體系中冶金業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應當繼續作為支柱產業,這是因為以包鋼集團為龍頭的冶金產業已具備一定優勢。(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農業為基礎拉動產業發展。農畜產品加工具有較持久的發展潛力和競爭優勢,這對我區來說很重要。
參考文獻:
[1] 湯碧.區域經濟一體化模式比較[J].南開經濟評論,2002,(3):54-58.
[2] 韓佳.長江三角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8.
中圖分類號:F59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引言
隨著后工業化時代的到來,城市綜合實力的增強、城市環境的改善及各種配套服務設施的完善,城市對旅游者形成了強大的吸引力。城市不再僅僅是區域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亦是區域的旅游活動中心[1,2]。尤其是近年來,在旅游開發過程中加強區域合作一體化的思想得到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重視[3,4]。在國內,區域旅游合作一體化也成為學者們共同關心和研究的課題。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的三大經濟圈之一,其區域旅游一體化更是倍受社會的關注。本文重點關注于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發展的困境問題及其原因。
2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困境分析
雖然京津冀地區借助其地緣優勢、資源稟賦開展區域旅游合作歷史已久,但其區域旅游一體化仍處于自然發育階段是一種比較松散的合作,存在合作范圍小、合作領域狹窄、合作速度過于緩慢等主要困境問題。筆者對造成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合作規模有限、主動參與不足的現實困境進行深入剖析,認為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
2.1京津冀區域旅游職能分工不明確,旅游產業結構同構性強。
京津冀三地在各自的旅游發展中,缺乏資源對接分工合作,旅游職能分工不明。忽視旅游資源特點和文化的特色的差異,出現了許多功能相同的旅游區。不顧旅游區規模大小、資源特點,都一味的追求提供“吃、住、行、游、購、娛”為主的旅游功能,造成京津冀三地出現旅游產業結構雷同現象的困境,使旅游產業產生同質競爭,是制約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的瓶頸之一。
2.2京津冀區域合作觀念淡薄,旅游一體化協調效能較低。
區域旅游一體化的核心問題是協調,區域間形成高效的協調機制對構建區域合作一體化是必備的基礎[5-7]。雖然,京津冀地區各自出臺了一系列的相關旅游規劃,但是從政府到企業對區域旅游合作互利共贏的一體化思想觀念沒有真正形成,只是希冀通過發展區域旅游合作,做大做強自己轄區的旅游產業。缺乏合作意識是制約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效能的根源。
2.3京津冀區域旅游規劃不到位
河北省2007年出臺的《環京津休閑旅游產業發展規劃》和2010年出臺的《河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等只是依托京津對在河北省內旅游資源進行了詳細合理的規劃,而對跨京津冀三地的區域聯合旅游項目的規劃發展卻很少提及。把京津冀區域作為一個整體的區域旅游規劃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京津冀地區作為我國的第三極,區域經濟體一體化已得到全社會的認同。但是,在區域旅游一體化方面的規劃合作力度上還有差距,至今尚未形成成熟可行的區域旅游產業規劃,更沒有代表京津冀區域特點的品牌性旅游項目的合作。
3結語
深化京津冀區域旅游一體化,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要立足現狀借助于京津冀地區的地緣區位和自然人文資源優勢,深化區域旅游規劃,提升優化區域內的旅游職能結構;建立高效能的區域旅游一體化合作協調機制作為其有力支撐;從而提升京津冀區域經濟的競爭力和旅游資源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陶偉,鐘文輝. 基于區域視野的城市旅游研究體系的建構----以粵港澳地區為例[J].規劃師,2005(9):92-95
2、吳國清. 區域旅游城市化與城市旅游區域化研究----兼論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旅游互動[J].地域研究與開發,2008(1):51-55
3、吳國清,楊國璽. 長江三角洲區域旅游合作與多層次管治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0(9):39-43
4、趙建強.京津冀區域旅游空間結構優化研究.社會科學家[J].2009(12):90-93
5、河北省旅游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