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 16:25:06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古代傳統服飾文化,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中國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改革,教會了學生在未來的服裝設計創新的過程中,怎樣去借鑒傳統與民族服飾文化,怎樣吸收、運用民族元素的素材。 在世界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服飾文化傳統和民族特點。 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這些傳統服飾文化和特點無疑會在服裝設計師的身上打下烙印,并將其注入到自己的服裝設計理念里,必然會使設計獲得強大的精神支撐。
中國古代服裝文化也必然成為現代服裝設計師展示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特色和美感、塑造獨特服裝造型的重要手段。 這些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是現代服裝藝術創作的靈感和激情源泉。 中國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改革所涉及的內容,也應當是每一位服裝設計師都不可忽視的課題。當前,我國少數的一些服裝院校,已經開始注重本民族傳統文化教學,在相關課程中向學生灌輸中國文化的知識和基本概念,注重培養學生的中國文化情結。 特別注重對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和少數民族服飾文化教學。
但更多的院校對傳統文化的教學是薄弱的,特別是在一些經濟發達的城市服裝院校,一味地追求快速的市場效率,甚至是對傳統文化的輕視、 崇洋媚外現象也相當普遍。 一些設有服裝專業的院校因《 服裝史》教學的課時不夠,對學習《 中外服裝史》的認識不夠,而導致學生在其設計的作品中,傳統和民族文化元素嚴重缺欠。 就拿《 中國服裝史》來講,我們當今的許多流行服飾的設計元素就來源于中國歷代服裝中。 在課程安排上只有個別院校安排了民族圖案課程,有的院校甚至把服裝史作為一門選修課來進行教學,不能更好地帶領學生對傳統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進行實地考察。目前,服裝專業教學大綱的編寫長期面臨著藝術與技術之爭, 課程的安排上多偏重結構、工藝等技術課程方面,忽視民族文化的學習,導致學生的設計作品不懂得運用中國元素。 國內大多數服裝院校, 對本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教學總是顯得力度不夠。 這種現象若長期下去,我們培養的服裝設計師就會缺乏對中國元素及少數民族服飾文化的認識, 在服裝設計上就不能體現本民族的精神和特色, 就不能與西方的服裝設計師一爭高低,我國的服裝產業就不能立足于世界舞臺,這是我們服裝教育界需要深思的問題。 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改革恰恰為學生解決了以上問題, 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意義重大。
二、中國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對學生未來發展指出了教學與學生自身需要去做的事情
近年來,市場競爭的加劇使我國服裝業發生了很大變化,外國服裝品牌對中國服裝市場的搶灘給我國自有服裝品牌的發展造成了諸多困難,同時也使我國服裝企業認識到了本土文化 根的重要性,開始從本土文化中發掘突破點。 其次,國外設計師對中國傳統元素的出色運用對我國服裝設計師提出了挑戰。 因此,提升服裝設計師運用中國傳統元素進行設計的水平,成為我國服裝業的立足點和參與國際競爭的突破口,這一切使我們必須把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從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改革抓起,保證我們的學生成為未來市場開發的精英,成為真正弘揚中華文化的成功者。
在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體會和感受中華民族藝術的巨大魅力。 通過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和歷史的了解, 學生的視野拓寬了,設計構思更豐富了,審美觀念也提高了,這樣學生才能創造出源于傳統歷史和文化的時尚服飾作品,并在作品中,體現出本民族的獨特性、獨有風格、哲學思想及人文精神。 只有如此,才能成為今后服裝產業的中堅力量,才能在服裝設計創新中注入本土精神和文化,為未來的服裝產業發展打好扎實、良好的基礎。 特色服裝教學體系的形成和對外交流合作更需要本民族傳統文化。 我國服裝專業教學在快速地完成了自身建設的初步規劃、發展和積累之后,也必將會更加科學地面對教學深化和反思梳理等發展中需要正視的問題,尤其在積極地參與對外交流合作的同時,更應注重服裝史綜合能力教學,促進對本民族傳統文化思想的學習,只有這樣,我們培養的服裝專業人才所創造的服飾品牌,才會在未來的世界舞臺上彰顯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服裝文化,從而使中國服裝教學在當今的國際格局中,與各國之間實現平等的教育資源和成果的交流、有機共享、良性互動。
在人類服飾這一斑斕的史書中,中國服飾是絢麗奪目的一章。盡管自近代以來,中國也無例外地受到西方服飾的沖擊,但中國擁有過的“衣冠王國”的盛譽是不容貶損的。中西方服飾文化之間的差別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對中西方服飾文化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繼承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學習其他民族的優點;另一方面有助于我們更加主動地把握21世紀的國際時尚文化。
一、中西方女裝造型相類似的歷史階段
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中國傳統女裝造型獨樹一幟,顯示出鮮明的民族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秋戰國時期,深衣脫穎而出。深衣是上衣下裳連成一體的長衣服。后來逐漸演變成禮服,在春秋戰國及至漢代都極為昌盛,對后世的服裝造型也有著深遠影響。
連體式女裝的發展是在漢代,主要的樣式是袍。袍是在深衣的基礎上發展的,袍的發展和演變使這一時期的連體式女裝更加適應人們的生活和審美需要。
但漢代以后就出現了衫,它是大唐盛世封建文化發展到鼎盛時的樣式。從衫的造型上,我們不難看出一個國勢強大而文化深厚的民族所體現出來的雍容華貴和自信開放的氣度。
兩宋時期與衫并存的另一種服裝叫“背子”,整體造型修長、簡潔,但卻是中國傳統女裝中最能體現女性美的服裝樣式之一。
而西方的服裝發展早期受到北非的古埃及和西亞的美索不達米亞這種古代東方文化的影響,后來又經歷了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發展,最后落腳到西歐各國。因此,我們研究西方服裝造型要從古埃及說起。
古埃及婦女的正式服裝是丘尼克。這是一種從胸到腳踝的桶形緊身衣,形式種類較多,并且具有較強的時代感。
而古羅馬的服裝文化受希臘的影響很大,其女裝造型也呈現出一種寬松、簡樸而又重視衣裳美的美學特征。但與希臘相比,羅馬又是最有秩序的階級社會,這一點與中國的冠服制度有相似之處。
到了公元5世紀左右,一些富有基督教色彩的服飾在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的羅馬市民中得到普及,被稱為“達爾瑪提卡”。它也暗示了服裝漸漸脫離了古代,開始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中、西方女裝造型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女裝造型的社會學意義,也可以說以服裝反映了穿戴者的社會地位。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相隔如此遙遠的古代中西方人們在女裝造型上表現得如此相似呢?
在中、西方女裝造型成型的漫長過程中,物質材料的限制、實用功能的思考固然是重要的,但我們要更加關注的是宗教、哲學和審美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但由于文化形態不同、出發點不同,所以公元前13世紀以前,中西方女裝造型仍有明顯的區別。在造型上,中國女裝采用前開型、圍裹式右衽;而西方女裝一般采用貫頭型的服裝樣。
總之,公元13世紀以前,中西方女裝造型盡管有一些不同,總體上看來其造型是比較相似的,但這種相似并不僅僅是通過交流實現的,都存在著自己民族的本來面貌。
二、中西方女裝造型的分道揚鑣
公元13世紀至19世紀是中國封建社會逐漸走向衰敗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中國女裝繼續沿著寬松離體的造型方式發展,并且逐漸趨于華麗和繁瑣。
在這一時期,寬衣文化中連體式女裝得到了鞏固,在元、明、清三代都有各自代表性的女裝造型。
元代是以蒙古族為主要政權,元代蒙古族婦女服裝以袍服為主。貴族婦女袍式寬松,袖身肥但袖口收窄,其構成與漢族服飾相似。
而明代服飾是華夏服飾藝術的典范,明代自建立以后,廢去了元朝服制,并根據漢族人民的習慣、冠服制度,重新得以確立和發展。
清代是由滿族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其服裝造型也具有滿族特色。其中最有影響的是八旗女子所穿的長袍,也正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旗袍”的真正祖先。
就在中國連體式女裝造型繼續發展的同時,西方女裝造型開始發生轉變。隨著西方人文主義哲學和審美觀的確立,西方連體式女裝漸漸形成了強調人體曲線的主體造型,這種造型從此成了西方服飾文化中女裝的主體造型。
公元13世紀到15世紀是西方窄衣文化形成時期,這一時期也正是歐洲歷史上的“哥特式時代”。
這一時期的女裝仍以寬松的筒形為主,但在女裝造型中收腰的合體意識得到了進一步的確定。特別是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也就是在這時,中國和西方在服裝的構成觀念和構成方式上徹底分道揚鑣了。也可以說,無論從古代到近代,還是從東方到西方,衣服構成上的分水嶺就在這一時期產生了。
進入16世紀以后,女子服裝造型由上半身胸口的袒露和緊身胸衣的使用,與下半身膨大的裙子形成對比,呈上輕下重的正三角形,是一種安定的靜態造型。這與繪畫中構圖的穩定性相通。因此成為以后好幾個世紀西言女裝造型的基本形態。
綜上所述,公元13世紀至19世紀中西方女裝造型走了兩條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卻又有極其相似的地方。
由于這一時期的中西方基本上都處于封建社會或早期的資本主義社會,階級差別仍然存在。無論中國,還是西方,女裝造型都明確地呈現出社會的階級性。
與此同時,西方隨著資本主義勢力的擴張,中國文化也曾對西歐資產階級和貴族提供了十分新鮮的營養,涉及當時的室內裝飾、家具、陶瓷、織物、服飾以及繪畫等諸多領域。這正體現了服裝造型不僅僅是單一的學科,它與姐妹藝術是相通融的。
我們在研究古代中西方女裝造型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傳統的中國女裝造型屬于直線裁剪,平面創造的寬衣文化;而西方的女裝造型經歷了先寬衣后窄衣的發展過程,基本上屬于曲線裁剪,立體造型的窄衣文化。這兩種女裝造型的不同主要源于中西方不同哲學和美學觀念。只有通過研究比較,深刻了解中西方服飾文化的特點,探討中西方服飾文化的內在精神和外在表現形式,才能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世界服飾文化現象的發展趨勢,才能幫助中國的設計師面對時展的需要。
萊維?斯特勞斯曾說:“每一個文化都是與其他文化交流以滋養。但它應該在交流中加以某種抵抗。如果沒有這種抵抗,那么很快也就不再有任何屬于它自己的東西可以拿去交流了。”世界各民族文化都是人類共同擁有的寶貴遺產。無論是中國的、西方的、歷史久遠的或是正在形成的,抑或是新興的或是正要流行的,只要我們深入不斷發展創新,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就能重新樹立適應時展要求的、屬于中國傳統韻意的中國服飾文化。
我相信,中國的服飾文化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一定能在國際時裝舞臺上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4-09.
關鍵詞: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內涵,審美意蘊,時尚服飾設計
人類作為智能化生命,一個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無止境的進取性,以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愉悅人世生活,促進每個人的充分自由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一個承傳延續的生命演繹歷程。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代服飾文化理應遵循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服飾的文化意義在于適應自然環境以滿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體活動、美化身姿體態以娛悅身心健康、顯示社會身份以表征社會角色等。作為人體的延伸,服飾還能夠表現出穿著者的長處和特點,極富魅力地表現個性、欲望和心理特征。為此,服飾設計不僅要切合現時美觀大方的流行趨勢,使其富有突出的個性表現力,體認穿著者的心理特征和觀賞者的趨同心態,而且應將傳統服飾文化融入其中,凸顯其生命蘊涵和審美意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營造出有底蘊的時尚服飾文化。
一、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
我國傳統龍紋服飾文化博大精深,它承載著歷史,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成為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文化現象。無論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無論是在宮廷還是在民間,龍紋裝飾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具有華夏民族獨特的民族藝術感染力。
進入21世紀,伴隨我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影響力的日益提升,龍紋服飾文化逐漸成為熱門話題。如今提到我國傳統服飾,大部分人簡單認為就是“唐裝”,即以立領、葡萄紐扣、對襟前開門等為特征的服飾。陳冠華編著的《世界服飾辭典》中給了一個相對寬泛的界定“男裝常以中山裝或長袍馬褂為代表,女裝則以旗袍為代表,也就是所謂的中國款式(Chinese Look),材料大多采用絲綢類”。不可否認,它們確實是“中國元素”的代表性服裝,但不能代表整個我國傳統服飾。
1我國傳統龍紋服飾的范疇
我國傳統服飾不僅指旗袍、馬褂,這只是清代服飾中的代表服飾,是我國傳統服飾文化的一部分。我國傳統服飾基本意義上是指“漢服”,又稱華服等,即我國漢族的傳統民族服飾,主要指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17世紀中期(明末清初)這近四千年中,在華夏民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后又稱漢民族)民族文化為基礎,以“華夏 ―― 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服飾風格且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服飾的傳統服飾體系。或者說漢民族傳統服飾(漢服)是從夏商周時期到明朝,華夏(漢)民族所著的、具有濃郁華夏(漢)民族風格的一系列華夏(漢)民族服飾的總體集合。
而龍紋的范疇,學術界至今仍然比較含糊,為此筆者在參考借鑒了相關學術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依據史料提出較為寬泛的含義:龍紋作為龍的圖騰形象,即是自然力人格化的表現,其最早雛形見于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物中。如紅山文化遺物中發現了類似龍形的玉器飾物;馬家窯文化遺物中發現了繪有類似龍形的彩陶壺,體態似魚,生兩爪,披鱗;商周時期的玉器、石雕和青銅器裝飾均大量地采用了類似龍形的紋樣,又以獨角獨足的夔龍最為多見等等。因此,我們現在通常所理解的的龍紋,即為青銅器紋飾之一,我國傳統圖案之一,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據最新發現古代文獻記載用龍紋做衣裳的裝飾紋樣,最早見于《尚書・益稷》篇,即帝舜訓示夏禹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宗彝、黼、黻等 12 種象征王權和帝德的紋樣做禮服。1986年在四川三星堆遺址2號坑出土一件其服裝的整體配套和紋飾、裁制結構,都雕塑得清清楚楚的龍紋禮衣。
2我國傳統龍紋服飾文化特點
2.1款式造型
我國傳統龍紋服飾在數千年來的演變中同我國傳統服飾一樣,有其兩種基本類型:一為上衣下裳制,一為衣裳連體制。先秦時代,華夏族服飾的特點是上衣下裳,寬衣博帶。據《說文解字》記載:“上曰衣,下曰裳”。春秋戰國之際,又出現一種新服飾“深衣”。深衣的特點:長衣大袖,以男女的禮服最為顯著,是服裝式樣和結構的基本特征。在唐代,經濟文化空前繁榮,對服飾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大影響,唐服飾大量融匯了胡服款式,出現了窄袖、大翻領上裝,呈現一定程度的開放特征。然而,在封建制度的束縛下,我國人逐漸形成了固定、保守的審美習慣和偏愛,阻礙和抑制了服裝的發展。漢、唐、宋、元、明、清,其服裝的外型款式無大的改變,基本呈H型,只是在長度與寬度上稍作變更;服裝結構多是對襟或斜襟衫、連衣袖裙裝,基本無領;變化較多的是面料紋樣和手工繡紋。這期間服裝服飾的發展是緩慢的。
我國傳統龍紋服飾在造型上以平面結構、寬松和上下聯屬為基本特征,這種結構的服裝各相縫合裁片的邊緣形狀相同,縫合時相重疊的裁片可置于同一平面,成衣后自然平攤仍為平面型服裝。無論是廣袖拂風的漢袍,還是長裙曳地、輕薄袒露的唐代大袖羅衫長裙,以及清代滿族服飾,在結構上都是這種平面造型。這種平面結構的服裝,忽略自然人體的三維特性,其目的不是讓服裝來雕飾、突出人體,而是通過寬衣廣袖、披帛、飄帶等虛實變幻的裝扮,使人衣著自由隨意、不露形跡,從而掩蓋人體特征,產生一種人與自然的和諧呼應。
2.2色彩
古代服飾中的色彩不僅能體現民俗,而且也是社會地位的象征。色彩在我國傳統龍紋服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龍紋服飾的代表 ―― 龍袍,青、赤、黃、黑、白等5 種正色奠定了我國傳統服飾的基本色調,是我國傳統服飾色彩體系的首要特征。我國傳統龍紋服裝色彩同我國傳統文化密切相關,在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下,色彩成為社會地位的象征。我國歷代帝王都嚴格規定了各個等級服飾的色彩。按周代奴隸主貴族的傳統,色彩也有尊卑的區別。青、赤、黃、白、黑是正色,正色是禮服的色彩,象征高貴。紺(紅青色)、紅(赤之淺者)、縹(淡青色)、紫、流黃是間色,象征卑賤,只能作為便服、內衣、衣服襯里及婦女和平民的服色。
在唐代文武官員的服裝顏色有了更明確的規定:“三品以上紫袍,四五品紅袍,六七品綠袍,八九品青袍等”。由于生產力水平限制,當時國內大紅、鵝黃、紫、綠色等染料的產量很少,大部分需要從南洋進口,因此價格昂貴,也成為統治階級的專用色彩,例如黃色始終象征著中央權利,是帝王家族的的專用色彩,而紅與紫則是權貴們的服色。而在漢族的民間風俗中,如紅色,在我國傳統意義上是吉祥、喜慶的意思,在眾多的慶典及婚宴上都采用紅色。白色是哀傷、清高的意思,在古代,除了喪事用白色外,很多文人雅土為了顯示清高,也身著白色服裝。而綠色在傳統服飾中更多地作為一種卑賤色來運用。《漢書》中說:“綠幘,之服也”。唐代,碧巾是一種侮辱囚犯的頭飾;宋代,以戴青巾為不肖子弟;元、明、清時期,綠、碧、青三色,只有從事妓、優伶等“賤業”的人才用于服飾。
2.3面料
公元 4 700 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發明了養蠶、繅絲、織綢技術。我國商代人們已經能夠織出非常精致的薄型絲綢面料,并采取了數種提花方法。唐代服裝面料發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昌盛,服裝面料品種之多、質地之精、紋理之新、色澤之艷,讓世人矚目。華麗厚重的緯錦織物、輕薄如蟬翼的紗羅織物、輕盈變色的羽毛織物、自然樸實的絲棉交織品、粗獷厚重的粗毛呢、多彩相間的暈錦、藍白等色相融的蠟染、精致高貴的刺繡,這些無不體觀了唐代追求服裝面料高品位質地的審美情趣。
3結束語
我國傳統服飾在世界服飾文化寶庫中獨樹一幟,顯示出鮮明的民族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深入理解和掌握我國傳統服飾文化,有助于我國的服裝設計師借助現代先進的設計理念把民族服飾的精華融入設計作品中。
參考文獻
[1] 陳冠華. 世界服飾辭典[M].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1.
我們之所以如此重視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服裝設計的結合,主要是因為這兩者的結合將會更好地促進我國服裝行業的發展,并且這兩者的結合有著不可比擬的重要意義。第一,將傳統服裝文化與現代服飾的結合能夠使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在更高的更大的國際舞臺上得以更好的展現。隨著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服裝文化或者是服裝文化交流活動在世界各地展開,中國的服飾文化也擁有了更多展示的平臺和機會,在這樣的一個時代背景和契機下,如果能夠將中國傳統的服飾文化和現代的服裝設計進行一個良好的完美的結合,就能使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有更多的展現機會,使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者重視和使用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也會使更多的人能夠運用和了解中國傳統服飾,總的來說,讓全世界通過我們的現代服裝設計進一步的了解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從而促進文化的進一步交流和融合。第二,在現代的服裝設計中,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重視文化的創新而忽視了對傳統文化的融合或者是借鑒,必然會導致我們對傳統文化的缺失。全球化的發展雖然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發展的平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這樣的一個激烈的角逐中,進一步的使用傳統文化的武器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如果拒絕汲取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養分則會導致傳統文化的缺失,從而使現代的服裝設計喪失了進一步發展的動力。第三,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服裝設計的結合是中國傳統文化復興中極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現如今,一些服裝設計師只是單純的從西方文化或者是現代文化中汲取養分,卻忽略了對于傳統服飾文化的繼承,這對我們進一步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相違背,因而我們必須要懂得和學會在傳統的服飾文化中汲取營養。
二、中國傳統服飾元素的特征
眾所周知,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博大精深,它主要可以分為以下的兩個部分,分別是硬件元素和軟件元素。
唐朝女性服飾文化是唐朝文化的一部分,其受唐朝環境影響較大,展現出不同其他朝代的獨特風采。唐朝女性著裝大膽,服裝款式和顏色變化鮮明,展現了唐代女性對服飾美的追求,為唐朝女性打上了時代的烙印。
一、唐朝女性服飾風格形成歷史背景
唐朝女性服飾色彩鮮艷、款式多種多樣、配上新式的裝飾品,顯現出典雅華貴的服飾風格特點,在中國服飾文化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分析唐朝服飾發展特點,離不開其開明的政治環境,強大的經濟實力以及繁榮的文化背景,這都是形成唐朝女性服飾風格形成的歷史背景,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一)政治環境開明
唐朝服飾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其政治環境,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巔峰時期,其政治環境非常開明,加上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唐朝服飾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唐朝的政治文化開明為其服飾文化提供了發展的平臺,因而成就了一個時代的文化繁榮與昌盛。根據史書記載,唐太宗時期就針對隋朝滅亡教訓為例,研究成就一個朝代昌盛的政治觀點,最終得出結論:政權如果過分暴虐,當百姓生活困苦,無法忍受時必然會當下政權,這樣的政治思想與戰國時期的荀子的“民可載舟,亦可覆舟”的觀點相同。因此,唐朝時期政治開明,提出許多發展經濟、緩和社會矛盾的政治舉措。例如選賢舉能、興修水利等,促進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鞏固了國家政權,提高了社會穩定性。唐朝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與唐政府建交的國家也逐漸增多,這樣長安城中除了漢民族百姓以外,還包括回絕族、龜茲族、吐蕃族、南紹族等少數民族。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少數民族不僅帶動唐朝文化事業的發展,在繪畫、音樂、雕塑方面也取得了融合與進步。在唐朝女性服飾方面,更是通過兼收并蓄,不斷的求新求異。多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流,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唐朝的審美觀,為服飾交融變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超強的經濟實力
唐朝時期政權穩定,社會安定統一,這也為唐朝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唐朝經濟發達與當時積極的對外經濟貿易關系密切。唐朝時期對外貿易發展繁榮,與周邊國家文化交流深入發展。唐代對外貿易促進了紡織業、手工業的發展,這也為唐代服飾風格發展提供了平臺。唐朝初期,紡織業和印染業是當時最發達的工業,絲織作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手工業,在唐朝時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在絲織種類、樣式方面取得很大進步。唐朝時期印染業也取得了發展進步,絲織品顏色種類豐富,達到二十多種顏色,尤其是織錦,其質地細密、色彩搭配精良、制造水平精湛。唐朝紡織業和印染業的不斷進步發展,為唐朝服飾奠定基礎。在唐朝服飾設計、衣料、圖案設計、顏色搭配上具有突出貢獻。
(三)文化環境繁榮
唐朝政治開明,經濟發達,具有繁榮的文化環境,這也為唐朝服裝提供了發展的契機。唐朝服飾文化既開放又堅持,開放即指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堅持是指結合自身需要,就是將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進行結合的方式。唐朝服飾文化兼收并蓄,既保留了本土民族文化特點,又將外來文化精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使唐朝服飾得到發展和壯大。唐朝文化環境繁榮,與多國具有深入的文化交流,例如胡漢文化的交融,創作出很多藝術瑰寶,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唐朝服飾文化發展具有更廣闊的空間。唐朝的各大都市隨處可見不同語言、不同服飾的外國人,這種異俗的文化在唐朝迅速盛行,在宗教方面也不斷擴大發展。服飾方面,吸收了胡服、胡妝等,衣服裝飾上更是推陳出新,競爭新奇。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唐朝服飾發展盛況空前,在中國服飾歷史上作用巨大。[1]
二、唐朝女性服飾風格特點
(一)裙裝較袒露
儒裙裝是唐朝女性的主要服飾,其特點較為袒露。儒裙裝上身為短儒或衫,一般較短,只到腰間。下身為長裙,下垂至地。唐朝的儒裙裝領口樣式一般有圓領、方領、斜領、雞心領等,盛唐時期的祖領短儒可見胸前,這種裙裝樣式成為其時代的特點。唐朝女性裙裝大多采用絲綢面料,服飾華麗,色彩鮮明,能夠顯示出女性的身材,這種慢束羅裙半露胸的裙裝特點成為唐朝女性服飾的特色,也體現出當時思想的開放。[2]
(二)服飾兼容并蓄
唐朝女性服飾兼容并蓄,這與當時繁榮的對外交流與文化融合有著密切的關系,以胡服的繁榮發展為例。當時唐朝女子喜歡穿胡服,因此,胡服在唐朝成為一種流行的服飾,也成為唐朝服飾發展歷史中的一個特色。此外,少數民族服飾也在唐朝較為流行,例如,維吾爾族服飾。維吾爾族服飾精美簡練,得到唐朝女性的喜歡。該類服飾被成為“回鵲裝”,以紅色為主,顏色艷麗,光彩照人。其用料多為織棉,領口或袖口鑲有花邊,金色絲織為主,顏色搭配鮮明,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美感。
(三)開放大氣
唐朝女性服飾開放大氣,還體現在女著男裝方面。唐朝中期,服飾衣裙艷麗,其中女扮男裝成為當時女性服飾文化中一種非常流行的風氣。當時,外族的男女服飾沒有明顯區別,有的服裝男女都可以穿,但是對于漢族服飾,男女服飾區別明顯。天寶年間,百姓官員喜歡穿著胡服,因此唐代女子也開始效仿男子穿著胡服,當時男裝成為女子著裝的流行。這種服飾特點展現了服飾審美的中性化特點,這與其開放、開明、寬容、平等的服飾文化氛圍關系密切。[3]
三、唐朝女性服飾風格在中國服飾歷史上的作用
唐朝女性服飾是唐朝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風格特點在中國服飾歷史上占據重要地位。唐朝女性服飾獨特新穎,著裝風姿是各朝各代都無法比擬的。如著裝袒露,開放大氣等特點,在中國古代文化藝術苑地中都是少有的。唐朝女性服飾不僅開發袒露,而且色彩鮮明,具有濃烈的個性特點,形式自由奔放,這種豪爽灑脫的服飾特點是其他朝代不能企及的。例如,宋代女子服飾較為婉約,其氣質特點傾向于賢良、纖弱柔美,講究淡雅;明代女子服飾顯得較小可憐;清代女性服飾封建思想明顯,缺少原本服飾的底蘊。綜合歷朝歷代的服飾特點,唐朝女性服飾獨樹一幟,彰顯大氣磅礴,異彩紛呈。唐朝服飾傳承中華冠服制度,為華夏服裝文化歷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四、唐朝女性服飾對現代設計影響
(一)延續傳統的同時推陳出新
唐朝女性服飾個性鮮明,與以往朝代服裝相差較大,這也是傳統服飾與外來服飾相互融合以及自身不斷創新發展的結果。唐朝服飾在發展過程中沒有脫離傳統的民族特點,而是在此基礎上加強借鑒與創新,在形式上延續傳統,從更深的精神層面去理解民族傳統文化特點。唐朝女性服飾在延續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不在是墨守陳規,而是大膽的接受外來元素,結合自身文化特點,吸收外來精華,打開了唐朝乃至中國古代服飾發展的繁榮局面。無論是服飾的樣式、材料、顏色,還是圖案、搭配等都體現著傳統的傳承與創新,為現代服飾設計帶來啟發和靈感。
(二)高新材料與技術相輔相存
唐朝女性服飾的發展與輝煌離不開紡織業、印染業與刺繡工藝的繁榮發展。衣料與設計的關系是技術與藝術的完美體現,服飾面料是服裝的基礎,也是設計的靈魂,如果沒有高質量的面料,就不能設計出高水平的服飾。從現代服飾發展來看,就是唐朝服飾文化傳承的體現,將材料與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好的發展服飾,設計出更好服裝。
(三)啟迪現代服飾設計靈感
唐朝服飾的色彩運用與款式設計中體現著“天人合一”的哲學理念,并且逐漸被世界所認識和接納,對世界的服飾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唐朝的色彩運用與設計理念一只延續到今天的服裝設計,不僅是在中國,在世界其他國家也廣泛的運用這一理念。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世界各國在不斷的豐富自身的文化體系,在服飾方面逐漸挖掘傳統文化特色的同時,也在對彼此的民族文化精華進行接納與吸收。中國的傳統文化在世界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受到國際時尚界的關注與重視,在服飾造型與表現手法上,唐朝服飾的特點與文化底蘊深深的影響現代服飾設計,啟迪現代服飾設計的靈感,讓唐代服飾文化成為我國民族特色代表之一。我們在傳承與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同時,打開了中國文化內涵與國際時尚風潮的設計風格。
五、結語
綜上所述,唐朝女性服飾在中國古代服飾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風格特點影響深遠,為現代服飾設計帶來源源不斷的靈感,對中國服飾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至今,東亞地區的一些國家仍把唐朝時期的服飾作為正式的禮服,可見影響之久。
唐朝對異國衣冠服飾的兼收并蓄,創造了繁榮富麗、博大自由的服飾文化,將中華服飾的發展推到了頂峰。而身處其中的宮婦、貴婦及聲色技藝行業的女性更是作為時代潮流的引領者,掀起了一場服飾美學的革命。
一、唐代仕女服飾的特色
1.開放的唐代女裝
中國傳統禮教對女性的要求非常嚴格,不禁約束了女子的行動,而且桎梏著她們的思想,要求婦女將自己緊緊包裹起來,稍有裸露便被視為放蕩。唐代時期國風開放,女子的地位相對提高,在服裝上出現了“袒胸裝”,形成了獨特的開放風格。唐代女子上著短襦,下穿長裙。“袒胸裝”主要指的是短襦的變化,除了襦的短的特點之外,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領口的變化,有圓領、方領、斜領、雞心領等。“袒胸裝”最早出現于宮廷的嬪妃和歌舞伎者,她們里面不穿內衣,將胸部袒露于外,表現出唐代女性豐滿的胸部和頸部曲線的美麗。唐人詩詞中“二八花鈿,胸前如雪臉如花”,就是最好的印證。
“袒胸裝”出現的意義不僅在于身體的裸露,更反映了婦女精神的解放。這表明盛唐時期的婦女可以隨心所欲地通過服飾來表達自己的要求和自由的思想,可以更大膽地表露自己身體嫵媚的曲線,表達女人的自信。
2.唐代仕女的流行時尚
唐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無論是人們的思想,還是物質的生產都達到了歷史的高峰。追求時尚不僅是當今女子的專利,在唐代已得到體現。唐代女裝有一定的流行變化,被當時詩人稱之為“時世妝”。唐代流行的女裝款式為襦、袍、衫、裙、半壁等種類。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服飾雍容大度、典雅、華貴、飄逸、百美競呈。
唐代的女裙是唐代文化的一部分,它給唐代平添了一道嫵媚的風景。唐代的女裙通常為多幅的,很寬大。一般一條裙子由六幅布帛制成,有的裙子甚至用七八幅制成。
唐代女裙的顏色是非常豐富的,各種色彩爭奇斗艷,有單色和間色之分。但當時最流行的是一種紅色的裙子——“石榴裙”。在唐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詩句詠嘆石榴裙,白居易的詩中就描繪過:“移舟木蘭棹,行酒石榴裙。”還有一種流行的間色裙,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顏色的布料拼接起來,色彩上常以紅綠、紅黃、紅藍為搭配,色彩亮麗、對比強烈。
唐代婦女除了流行穿襦裙之外,還流行一種叫“半臂”的服飾。因其衣袖為短袖,直到手臂的一半而得名。其特點為兩袖寬大平直只到肘部、對襟,長及腰部。
與短襦、半臂相配的服飾,有一種叫“披帛”的配飾。它類似于我們今天的披肩和圍巾,一種是較寬但長度較短,像披肩一樣披在身上,另一種是又細又長的飄帶,穿時挽在兩臂。“披帛”一般由輕薄的面料制成,在面料上手繪或手繡圖案花紋。
3.唐代仕女的特色服飾
盛唐時期外來文化的滲入,東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女裝從外形到裝飾都大膽地吸收外來服飾的特點,創造出一些奇異多姿的特色服飾。唐朝的諸多新穎服飾中,胡服是影響最巨大的一種。胡服傳入到唐代為止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流行于唐代婦女中,則是在唐代貞觀到開元年間。胡服的特點是翻領對襟窄袖錦邊,衣身寬大,下擺曳地,腰際束帶,翻領和袖口都加有紋飾,紋樣多為鳳銜折枝的花紋。
胡服短小利索,利于騎射。到唐代,戰爭雖然少了,但由于諸多的胡人大批遷到中原,胡服比先前更加流行。
二、唐代仕女服飾發展與女權主義的覺醒
與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朝代相比,唐代女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她們的言行較少受到嚴格的限制,在很多情況下都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就產生在這個時代。 在服飾上,開始流行女著男裝,服飾也變得更大膽,更艷麗,袒胸露背在這個時代成了時尚。
三、唐代仕女服飾對世界其他國家服飾的影響
唐代仕女服飾對鄰國有很大的影響。中國的文化在唐代透過與各國交流,傳到世界各地,亞洲的許多國家都受到很大的影響。直到今日日本、韓國、越南,他們的傳統服飾,都還保留了中國唐代的服飾面貌。比如日本和服從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裝的精華,朝鮮服也從形式上承繼了唐裝的長處。
四、唐代仕女服飾在現代服裝設計中的應用
由于唐朝采取開放政策,唐代婦女的生活服裝是在傳承本民族服飾傳統的基礎上,吸取西域、吐蕃的服飾特點創新而成的。唐代服飾作為一個有別于其他時期的歷史服飾,體現出了大膽、開放,更趨向于現代思想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現代的服裝設計師將唐朝元素運用到現代的服裝設計中,設計出古代與現代服飾融合的經典之作,體現出了中西方文化、古今文化的完美結合。
五、唐代仕女服飾在中國服飾文化中的歷史價值
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及影響而生成的。漢唐以來,尤其是近代以后,大量吸收與融匯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基因,才得以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通過對唐代仕女服飾那多樣的款式、獨特的風采、鮮明的色澤和精湛的工藝的研究,會了解中華民族博大深邃的服飾文化發展軌跡,開掘中華服飾文化的底蘊。
唐代服裝作為古代服裝的一座里程碑,在中國服裝發展史上永放光輝。它的這種光輝,表現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大交流與大融合上。它顯示出“引進和吸收”“改革與創新”的文化特征。正是這樣的汲取與創新,才使得唐代服飾文化與大唐盛世共同發展。這在現代服裝設計的構思來源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參考文獻:
[1]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上海書店出版社,1997.
[2]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大觀[M].重慶出版社,1995.
[3]周錫保.中國古代服裝史[M].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
[4]黃能馥,陳娟娟.中華服飾藝術源流[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人類作為智能化生命,一個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無止境的進取性,以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愉悅人世生活,促進每個人的充分自由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一個承傳延續的生命演繹歷程。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代服飾文化理應遵循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服飾的文化意義在于適應自然環境以滿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體活動、美化身姿體態以娛悅身心健康、顯示社會身份以表征社會角色等。作為人體的延伸,服飾還能夠表現出穿著者的長處和特點,極富魅力地表現個性、欲望和心理特征。為此,服飾設計不僅要切合現時美觀大方的流行趨勢,使其富有突出的個性表現力,體認穿著者的心理特征和觀賞者的趨同心態,而且應將傳統服飾文化融入其中,凸顯其生命蘊涵和審美意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營造出有底蘊的時尚服飾文化。
一、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
服飾是人類生活要素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并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Www.133229.cOm服裝的款式設計、面料選用、顏色組合等,均記錄著特定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狀況,反映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審美觀念。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文化現象,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也是附著于物質載體之上的主體美的物化形態,既主張象征表意性又倡導審美愉悅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創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達,使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完美統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統一之美來展示民族美學的生命藝術品位。f”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顏色為例,其文化內涵亦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演變,并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審美特征。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生活色彩濃郁,它以等級標識為主要體征,并被賦予特定的倫理意義,如商代將取于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和貴族階層的著裝才能使用這些顏色,且“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髓,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繡”。此外,將五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方式相結合,與五行等相對應,構成了所謂“五方正色”的圖式,并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終始說”,將之與生命道德聯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紅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服飾色彩作為政治倫理的外在形態直接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統治階級等級差別的標志性象征,而黃色和龍紋則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征。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高壓和儒家禮教思想的雙重作用下,色彩的應用已脫離自然的物質屬性及其本來意義而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可見,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它出干對自然和生命的無限崇拜以及對等級標識的刻意表述而呈現出明快的色彩風格與和諧統一的心理追求,整體效果既賞心悅目又簡單大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五色體系和風格表現方式,成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調。
人類創造的世界是一個文化的王國,文化伴隨著人類生命的進程而發展,并在社會的進步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服飾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一方面,服飾是文化重要的構成要素,文化的發展刺激著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又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把文化對自然的改造與人的自身培養及生命審美聯系在了一起,最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著名人類學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藝術》中指出:“追求藝術表現和優雅的外觀,是人類的共性。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中,許多人已經感覺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們的意識,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銳得多,強烈得多。在人類歷史的演變進程中,服裝對于人類已不僅僅限于遮體御寒,還能滿足人們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體認,如中國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獵手用獵物的牙齒、蹄爪、羽毛或尾巴裝飾在自己衣物上,以顯示其英勇無敵或地位崇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衣服的質料、顏色、式樣及附屬裝飾越來越與整個社會心態和個性心理相呼應,服飾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符號,能夠傳達時代風尚、文化特色以及個人的文化教養、知識水平、風度氣質與社會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視為人的“第二皮膚”,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尤其是女性的個性和心理狀態。美國服裝學家布蘭奇·佩尼在(世界服裝史》中寫道:“將一種鮮花戴在頭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雙唇染上紅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審美觀點……女性服裝的質料、色彩、縫制以及與服裝相匹配的佩飾能夠加強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場合的自信心、風度、競爭力量。
二、中國傳統服飾的審美意蘊
1.適中、和諧的“情理美”
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婉約與中國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華夏“中國”之“中”,皆強調“不過分而和諧”,這在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有明顯體現。中國傳統民族服裝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確勾勒人體,又不同于古希臘、古羅馬那樣用一塊布隨意地披掛或纏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適體”的樣式,即倡導一種包藏又不局限人體的若即若離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來就作為一種美德為中華民族的先輩所推崇,所謂“人生但須果腹耳,此外盡屬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諦是“精神快樂休閑,勝干物質進步”。這反映在服飾文化中就是講究隨意、閑適、和諧,沒有過分的突出、夸張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給人一種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國傳統服裝的制作者(裁縫)在設計和制作服裝的過程中憑借直覺與經驗,于“適體”中呈現的是一種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種以數理為基礎的精確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屬中國傳統文學藝術美的范疇,這一手法通常將作者的情感表達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達到啟發聯想、耐人回味之藝術效果,彰顯“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藝術境界。這類似于中國畫中的寫意手法,即不豺著于對事物的客觀再現,而強調欣賞某種朦朧的含蓄美,在虛實關系上偏重于對“虛”的張揚。引入到服飾文化的藝術創作中,就是設計者特別注重“不著跡象、超逸靈動”之美,不刻意追求數字上的精確性或純形式的客觀美感,而是崇尚用無窮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現情感。如用寬衣大袍、中規中矩的樣式或寫實與變體相結合的動物、幾何紋樣、花草枝、藤蔓紋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飾圖案來傳達一種與政治或倫理的關聯意向。
漢初之“袍”被作為禮服,一般多為大袖,袖口部分收緊縮小,緊窄部分為“祛”,袖身寬大部分為“袂”,所謂“張袂成蔭”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其畫像人物皆穿著寬敞的衣衫,衫領敞開,袒露胸懷,或赤足,或散發,無羈放蕩,張揚著崇尚虛無、輕蔑禮法的人生品性,給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隨性自然的審美意境。中國傳統的女性服裝旗袍,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完美結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結構適體、內外和諧,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飾特色的近代中國女性的標準服裝,是中華服飾文化的代表,在女裝舞臺上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設計表面上不溫不火,實質上內涵豐富、意蘊幽遠,達到了形式與內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質感和簡潔的造型表現出流暢明快的線條與和諧一體的氣韻,展示出東方女子溫柔、典雅之美。這種氣韻不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內心。穿上旗袍,既能襯托出東方女性優美的身段,又能顯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閑的生活節奏,充分展示出中國傳統服飾的含蓄美,呈現出一種宛若自然生命律動的朦朧佳境。
三、中國服飾文化的承傳拓展
1.繼承:拓展傳統服飾文化的基礎
中國素有“衣冠王國”的美譽。縱觀華夏服飾文明的發展史可知,“諧調”、“統一”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真諦。自中國服飾文化誕生伊始,就遵循著理物取暖與審美表現、標識顯示與象征表達、個性突出與喜慶吉祥相結合的制作原則,以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服飾與社會、服飾與人群的和諧統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統一更是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最珍貴的審美品質。比如,作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本元素,“標示突出文化”同主要應用于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等級尊卑、行業職別、年齡性別的標示和意念表達上,從原始部落首領與狩獵功臣的服飾標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標示,從文官武官的服飾標示到現代軍裝、職業裝、晚禮服的服飾標示等,均彰顯著其“標示突出文化”的審美底蘊。當然,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承載著傳統儒家中庸觀,受政治因素的影響頗深;而20世紀中期的“綠色”服裝覆蓋全國,“軍干裝”及其灰色基調也使中國服飾呈現簡單劃一的窘況。然而,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占數千年發展主流的是“諧調”、“統一”的服飾文化,理應將之發揚光大,諸如以原色表現為主的大氣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圓滿統一并最大限度地達到服飾與自然、社會、人群協調一致的完美原則,以民俗吉祥意象為特征的表現形式等,現代中國的服飾文化都應予以承傳拓展。
2.創新:傳統與時尚的完美融通
在當代中國,傳統服飾與時尚設計的審美融通對提高服裝的文化附加值、滿足時尚消費需求、締造民族特色品牌、開拓國內外市場具有特殊意義。全球化時代的服裝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各國服裝設計師在服裝設計中都很注重對本國傳統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張揚本國服飾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國現代服裝設計整體上還存在著設計理念落后、創意不夠、沒能把傳統服飾文化的精髓融入現代服裝設計之中等問題;加之國外品牌紛紛涌入,國內又缺乏與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國的服裝設計在國內、國際競爭中均處于不利地位,嚴重影響了中國服裝業的進一步發展。所以,當務之急是在借鑒傳統文化符號的基礎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將之從表面符號的簡單借用提升到對服飾文化內涵的審美體認與表征陰,創立自己的服裝品牌,發展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時尚設計和諧融通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服飾文化。
實現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設計的完美融通,實質就是一種在繼承傳統服飾文化基礎上的創新。這種創新首先須領會傳統文化,否則創新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即設計師要在精神文化層面上把握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精神理念,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與各種時尚理念、理論資源加以整合,把傳統服飾文化中的實用價值、文化價值和審美價值創造性地融入現代服裝設計,豐富其文化蘊意,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對傳統元素符號化、表面化的簡單組合或圖解式、獵奇式的樣品展覽。好的服裝設計創意是設計師在把握了傳統服飾文化理念之后,結合時尚理念和設計原則,對傳統文化積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種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現買現賣、照貓畫虎。河南“丙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動中展示的服裝就非常具有文化價值。拜祖服裝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顏色迥異、面料粗樸,以金色緞帶鑲邊;紐扣的設計則采用盤扣樣式,其金屬材質與服裝面料及服裝的金邊質地形成細膩的對比;袖口翻邊采用緞織紋路,既有古樸特點又有現代的工藝形式。整個設計將傳統元素與時尚設計完美結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義,可謂形式與內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極佳的藝術效果。所以,當代中國的時尚服飾設計應該分析研究傳統服飾的配色及制作規律,理解、感悟傳統服飾文化的深厚、博大與凝重,并使之巧妙地運用到現代服裝設計中來,加之挑花、刺繡、蠟染、扎染、手繪、編織、織花、抽紗等現代工藝,并結合時代流行趨勢與時代特征,將繼承傳統與探索創新有機結合,這樣才能創造出既有時代感又有民族神韻的服裝。
關鍵詞: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內涵,審美意蘊,時尚服飾設計
人類作為智能化生命,一個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無止境的進取性,以自身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來愉悅人世生活,促進每個人的充分自由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這是一個承傳延續的生命演繹歷程。作為人類文明重要組成部分的當代服飾文化理應遵循這種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服飾的文化意義在于適應自然環境以滿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體活動、美化身姿體態以娛悅身心健康、顯示社會身份以表征社會角色等。作為人體的延伸,服飾還能夠表現出穿著者的長處和特點,極富魅力地表現個性、欲望和心理特征。為此,服飾設計不僅要切合現時美觀大方的流行趨勢,使其富有突出的個性表現力,體認穿著者的心理特征和觀賞者的趨同心態,而且應將傳統服飾文化融入其中,凸顯其生命蘊涵和審美意蘊,將傳統與時尚有機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營造出有底蘊的時尚服飾文化。
一、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
服飾是人類生活要素和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并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服裝的款式設計、面料選用、顏色組合等,均記錄著特定時期的生產力水平和社會狀況,反映著人們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審美觀念。
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不是一種孤立存在的文化現象,它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也是附著于物質載體之上的主體美的物化形態,既主張象征表意性又倡導審美愉悅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創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達,使內涵意義與表現形式完美統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統一之美來展示民族美學的生命藝術品位。f”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中的顏色為例,其文化內涵亦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而演變,并呈現出鮮明的階段性、民族性和時代性審美特征。中華傳統服飾文化的生活色彩濃郁,它以等級標識為主要體征,并被賦予特定的倫理意義,如商代將取于自然的青藍、赤紅、黃、白、黑五種顏色視作尊貴色彩,規定只有奴隸主和貴族階層的著裝才能使用這些顏色,且“青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白與黑謂之髓,黑與青謂之獻,五彩備謂之繡”。此外,將五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方式相結合,與五行等相對應,構成了所謂“五方正色”的圖式,并根據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終始說”,將之與生命道德聯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紅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服飾色彩作為政治倫理的外在形態直接被用來“別上下、明貴賤”,成為統治階級等級差別的標志性象征,而黃色和龍紋則成為皇帝的專用色和王權的象征。在封建等級制度的高壓和儒家禮教思想的雙重作用下,色彩的應用已脫離自然的物質屬性及其本來意義而被賦予了濃厚的政治倫理色彩。可見,中國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富,它出干對自然和生命的無限崇拜以及對等級標識的刻意表述而呈現出明快的色彩風格與和諧統一的心理追求,整體效果既賞心悅目又簡單大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五色體系和風格表現方式,成為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基調。
人類創造的世界是一個文化的王國,文化伴隨著人類生命的進程而發展,并在社會的進步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服飾文化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統一。一方面,服飾是文化重要的構成要素,文化的發展刺激著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另一方面,人們對服飾的需求又豐富了文化的內涵,把文化對自然的改造與人的自身培養及生命審美聯系在了一起,最終促進了社會的發展。著名人類學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藝術》中指出:“追求藝術表現和優雅的外觀,是人類的共性。可以說,在古代社會中,許多人已經感覺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們的意識,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銳得多,強烈得多。在人類歷史的演變進程中,服裝對于人類已不僅僅限于遮體御寒,還能滿足人們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體認,如中國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獵手用獵物的牙齒、蹄爪、羽毛或尾巴裝飾在自己衣物上,以顯示其英勇無敵或地位崇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衣服的質料、顏色、式樣及附屬裝飾越來越與整個社會心態和個性心理相呼應,服飾本身作為一種信息符號,能夠傳達時代風尚、文化特色以及個人的文化教養、知識水平、風度氣質與社會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視為人的“第二皮膚”,它能夠反映出一個人尤其是女性的個性和心理狀態。美國服裝學家布蘭奇·佩尼在(世界服裝史》中寫道:“將一種鮮花戴在頭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雙唇染上紅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審美觀點……女性服裝的質料、色彩、縫制以及與服裝相匹配的佩飾能夠加強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場合的自信心、風度、競爭力量。
二、中國傳統服飾的審美意蘊
1.適中、和諧的“情理美”
影視與服飾都是人類在社會發展進程中所創造的特有文化現象,是人類的勞動、審美需要、審美情趣、科學發明等共同發展與進步的結果。影視作品是文化傳播的重要渠道,而貫穿其中的影視服飾因服飾中蘊涵的豐富服飾文化成為表達影視文化的重要元素。影視服飾更是影視藝術表現的無聲語言,它在影視作品中與其他無聲語言和有聲語言一起起到烘托氣氛、突出心理、傳遞信息、強化主題、推動情節、塑造和刻畫人物形象以及體現時代背景的作用。影視作品人物的服飾以其獨特的文化和色彩吸引著影視觀眾的目光,成為塑造影視作品人物形象和提升影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作為一種文化和藝術形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服飾標志著一個民族的審美情趣,而影視則傳遞著所演示民族的服飾文化并能推動服飾的發展。[1]服飾文化的外衣雖然給人的只是視覺上的沖擊力,反映的卻是時代的烙印。服飾文化與傳統文化雖然有不同的相貌,但卻有著相似的本質,都是對一個民族文化的詮釋,更體現出服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相通。影視中傳統服飾反映了觀眾的審美情緒,而服飾的變換則表現了劇中人物情緒的變化,是任何影視語言都不可替代的。
服飾發展的歷史源遠流長,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它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影視作品中對服飾文化的表達和呈現只不過是服飾文化及社會文化再現的一個方面,并對服飾文化的不斷發展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傳統戲曲服飾――靠的簡述
我國傳統戲曲表演中所使用的戲曲服飾通稱“行頭”,其種類多多、文化內涵豐富,是我國傳統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霸王別姬》中張豐毅穿的那身靠衣是我國戲曲服飾中武將的戎裝,是古代武將所穿鎧甲的藝術表現形態。
靠通常為圓領、緊袖,長及足,用緞料繡制,由三十余塊繡片縫制而成。靠全身繡滿魚鱗或丁字形紋樣,用以象征鐵甲;邊沿作兩層裝飾,外繡江崖,內繡萬字不斷頭。靠身分前后兩片,上衣下裳相連,披在身上,用帶子扎牢,稱為披靠或扎靠;脖頸上有一塊護領,上面繡著云頭,稱苫肩(或稱三尖);肩上繡成蝴蝶翅膀或虎頭形狀,名為護肩;靠的兩個袖口是收緊的瘦袖,稱作靠領;腹部位置是一塊比腰圍要寬且長方形的繡片叫靠肚(武生或武老生穿用的靠,靠肚圖形為獨龍或雙龍紋樣;武花臉穿用的靠,靠肚繡虎);靠肚下邊垂著的一塊下襟叫吊魚;腿部有兩塊繡有魚鱗紋的護腿,為靠牌(亦稱靠睢、下甲);背部有一虎頭形的背虎殼,就是一個皮鞘,上可插四面三角形小旗,即靠旗(又稱護背旗,上繡有龍、鳳等圖紋且靠旗的頂端有一條彩色飄帶)。其次,靠腿和靠領可分別移作他用,例如穿蟒或箭衣者圍靠領就可以象征武將;單用兩塊靠腿者來形容丟盔卸甲的敗將。靠的顏色分上五色(黃、紅、綠、白、黑)和下五色(紫、藍、粉紅、湖色、古銅或香色),人們一般說的“十靠”就是說有十種顏色的靠。
靠原本源于清朝將官的綿甲戎服,后來演變美化為傳統戲曲中武將的服裝。它不像古代鎧甲那樣以甲片為主,僅在前后心及肩部等處綴金屬飾片;靠并無實戰護身作用,而是一種禮儀用服,具有很大的裝飾性。靠是用各種顏色的素緞子制作,并用金、銀、彩線在素緞上繡滿鱗甲,看上去華貴奪目,可以說是一種精美的藝術品。
靠的分類
從整體上來說,靠分為三種:硬靠、軟靠和改良靠。從性別上來分,則分為男靠和女靠。
硬靠。又叫做大靠,其靠背上扎著四面靠旗,使用時表示人物全副武裝,處于臨戰的狀態。硬靠形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渲染氣氛,便于舞蹈。一般武將都穿大靠,再襯上靠旗,看上去顯得威武、勇猛。
軟靠。軟靠主要用于非戰斗場合的武將,它與硬靠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靠旗。
改良靠。改良靠由京劇表演藝術家周信芳先生所創,靠被改為上下兩部分,束腰使用(去掉靠肚),緊身合體。靠腿分前后左右四塊,軟帶上及肩部有半立體虎頭,甲片綴排穗(不扎靠旗)。這種服裝造型具有簡潔輕便的特點,一般用于普通將官,更多的時候是用于“番邦”將官。改良靠的樣式跟軟靠相似,只是腰身既緊又瘦,幾乎就像用腰帶系在身上。
另外還有特制專用的霸王靠和關羽靠等。霸王靠為西楚霸王項羽專用,黑色平金繡,顯著特點是靠肚下端綴有黃“網子穗”。關羽靠為京劇舞臺上關羽專用,平金繡,周身甲片綴有黃色“排穗”。
上面介紹的幾種靠基本上都是男性角色穿的,而與男靠對應的還有女靠。女硬靠的靠肚較小,繡雙鳳牡丹;靠肚下綴二或三層飄帶;虎頭肩(肩部甲片)下另襯荷葉袖,繡鳳及牡丹;用時加用云肩。其服裝造型比男式靠更具有裝飾性,色彩紋樣都更為絢麗,完美地襯托出女將英武和陰柔之美的形象氣質。女改良靠與男改良靠形制基本相同,一般用于綠林女杰等。
靠的審美文化
靠是適應戲曲舞臺表演的需要而設計的一種美化了的戲曲服裝,它似甲非甲、似衣非衣,加上鎧甲紋樣的裝飾,完全擺脫了生活中的原始形態。靜則賦予人物以威武氣概,動則姿態瀟灑優美,靠旗和飄帶舞動飛揚的場面將統率三軍、英勇善戰的大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靠充分體現了我國傳統戲曲服飾所具有的程式性、符號性、可舞性和裝飾性等文化特征[2],具有程式之美、律動可舞之美、裝飾之美和符號之美的美學意蘊。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靠還具有形式美、意象美和意境美的審美特點。形式美體現在靠是一種藝術化的服裝,屬于寫意藝術體系,是為追求藝術的真實性而產生,因此具有很強的形式感和形式美。意象美體現在戲曲藝術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任務,但戲曲塑造的人物形象,是意象化的人物形象。因而,戲曲服飾便成為意象化人物形象的一種藝術語匯,或顯豁的藝術符號,從而體現了靠的意象之美。意境美體現在戲曲的特色是活用虛擬的程式化歌舞,在塑造意象化人物的同時創造優美的舞臺意境,在創造優美的舞臺意境的同時塑造意象化的人物。戲曲服飾是創造優美舞臺意境的重要手段,進而體現了靠的意境之美。
結語
影視服飾是一種傳達信息的文化符號與外在媒介,服飾不僅可以定位影視作品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定位作品的時代氣息與整體節奏,還可以推動劇中情節的發展并加強影視作品的氣勢,成為塑造影視作品人物形象和提升影視作品感染力的重要手段。服飾的發展史見證人類文明的發展史,研究服飾中所蘊涵的文化內涵對于我們今天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繼承和傳遞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服飾文化研究對于現代服裝設計而言更是一門必修課,因為現代服裝設計不僅是一種藝術的設計,更是一種文化的設計,其設計出發點應首先建立在服裝設計師對文化的理解和掌握上。設計中如何合理運用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就需要服裝設計人員多方位、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傳統服飾文化進行研究,而對影視作品中所展現的傳統服飾的文化內涵進行研究就為他們提供了一個認知我國傳統文化理念的很好的途徑,這也正是筆者想要表達的重要觀點。
本文對“靠”進行服飾文化研究的靈感來源于筆者對經典電影《霸王別姬》的再認識,通過分析并闡述我國傳統戲曲服飾之一靠的服飾文化內涵,來使大家認知影視作品中的服飾文化傳遞與表達功能,并為推進服飾文化與影視文化的研究服務。
參考文獻:
[1]鄧伍英.論影視中服飾文化的傳承與應用[J].電影文學.2008(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