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1 16:56:4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農業發展特色,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1蔬菜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2014年實現蔬菜播種面積2.38萬hm2,產量48.6萬t,同比增漲3%和7.3%,建成以雙河、黃鶯為代表的優質蔬菜示范片333.33hm2。
1.2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勢頭強勁
2015年4月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公布了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名單,武隆縣被命名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目前,武隆縣有26個鄉鎮共60個行政村啟動實施了鄉村旅游開發,特色農(林)家樂、漁家樂、家庭公寓近1500家,避暑休閑農家達700余家,涉旅農戶達1.9萬戶,鄉村旅游接待床位達2.8萬張。2014年,武隆縣新發展鄉村旅游接待戶110戶,鄉村旅游接待游客達到300萬人次。
1.3特色漁業方面不斷突破
近年來,武隆縣充分利用武陵山區資源優勢,進行冷水魚養殖,并開發裂腹魚、大鯢、棘腹娃等特色養殖品種,產品銷往北京和東北等地,帶動了當地農戶實現增收。
1.4特色林果步伐加快
加快以豬腰棗、甜柿為重點,以鄉村旅游帶林果采摘園為補充的特色林果業發展。2014年武隆縣新增豬腰棗、甜柿、脆桃等特色林果333.33hm2,改造管護林果333.33hm2。
1.5草食性牲畜迅猛發展
2014年,武隆縣實現畜牧業產值7.5億元,草食性牲畜實現迅猛發展,其中全年牛出欄量2.9萬頭、山羊出欄量13.9萬只。武隆縣有規模畜禽養殖戶8542戶,畜禽養殖及加工、流通企業42個,畜禽專業合作社125個,專業從業人員598人。建成了仙女山縣級草食牲畜示范帶,雙河鄉木根山羊示范點;建成畜禽養殖示范園150余個。
2武隆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優勢
2.1自然資源優勢明顯
近年來,武隆縣緊緊圍繞“綠色崛起、富民強縣”戰略,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始終堅持“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并舉”,堅持以生態環保為“底線”的科學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布局,造就了武隆基本無污染型的產業發展現狀。基本無污染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接近60%的森林覆蓋率、多變的亞熱帶氣候條件和明顯的山地立體氣候條使得武隆縣具備了發展以無公害、綠色、有機和高附加值為主要特點的特色效益農業的基礎條件。
2.2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近年來,武隆縣堅持以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帶動農業產業發展,圍繞以雙河蔬菜基地為重點的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工程區、以白馬天池坪為重點的高山有機茶葉園區、以火爐夢沖塘為重點的特色漁業園區、以黃鶯復興為重點的出口蔬菜園區、以鴨平片區為重點的立體循環農業園區等五大農業園區建設,整合農業、扶貧、交通等政策和資金資源,通過實施內部路網改造、土地整治、配套設施建設等項目不斷完善農業生產配套基礎設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雙河木根村蔬菜基地核心示范區,現已擁有“路通暢、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機能進、土肥沃”的標準化基礎設施,并配套建有高山蔬菜研究所、示范園、品種試驗園、冷鏈物流交易中心等。日趨完善的配套基礎設施,徹底改變了過去生產資料拉不進來、農副產品出運不去的落后狀況,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提供了基礎保障。
2.3品牌效益日益凸顯
近年來,武隆縣結合重慶市委、市政府對渝東南生態保護發展區的功能定位,確立了“突出生態優勢,做足旅游文章,堅持走特色農業、品牌農業、精品農業路子,培育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加快建設生態產業公園”的產業發展思路。重點培育商品率高、比較效益好、品牌打造有基礎、易升級為旅游產品的區域優勢特色產業。圍繞全國知名高山蔬菜基地縣、體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建設,重慶市“山羊之鄉”、“棗柿之鄉”、“冷水魚”之鄉等建設項目,狠抓農業品牌建設,成功打造了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其中,“羊角豬腰棗”獲“2012年中國棗業展銷會金獎”,并入選2013年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仙女紅”紅茶獲得“重慶市名牌農產品”稱號;“雙河高山蔬菜”、“鳳來鰍田稻”、“滄溝西瓜”、“文復甜柿”等一大批特色農產品品牌已成為深受市民喜愛的優質品牌。日益突出的品牌效益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贏得了品牌優勢。
2.4市場前景廣闊良好
近年來,隨著武隆縣旅游市場的持續升溫,以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武隆縣高山蔬菜、特色林果、有機紅茶等特色農產品通過現場采摘、菜品佳肴、旅游產品以及市場銷售等形式不斷呈現在游客面前,得到了廣大游客和市民的一致好評。這也為武隆縣以綠色、有機、環保等為主要特點的特色效益農業產品贏得了不錯的市場口碑,為武隆縣特色農副產品加工和升級成旅游產品等提供了廣闊的開發空間,為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贏得了廣闊和良好的市場前景。
3武隆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3.1自然地理環境差、生產條件先天不足
由于武隆縣地處渝東南武陵山區,地勢陡峭、溝壑縱橫,地形基本都是山地,耕地面積坡度在25度以上高達77.5%。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靠天吃飯”的農業生產格局依然沒有改變。
3.2市場激勵機制尚未成熟,對特色效益農業重視程度不夠
武隆縣在特色效益農業發展中雖然成功打造了“高山反季節蔬菜”、“羊角豬腰棗”等品牌,但大多數還處于出賣農產品初級階段,缺乏深加工,導致產品的附加值低,市場狀況不穩定。
3.3有效勞動力的缺乏,增加了特色效益農業的實施難度
隨著農村外出務工人數的增加,農村勞動力流失嚴重,特別是特困村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出外打工掙錢,家里剩下的就主要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勞力嚴重匱乏。這不但削弱了對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的勞動力投入,而且限制了農戶參與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的能力。
3.4傳統的農業產業結構還沒有改變,特色效益農業還不突出
雖然近年來,武隆縣發展特色效益農業取得了一定成效,并成為重慶主城區秋淡蔬菜四大保供重點基地縣之一,同時也是重慶市唯一的市級重點高山蔬菜基地縣,以羊、肉牛為主的草食性牲畜得到快速發展,但長期以來形成的“糧豬型”種養結構格局并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特色效益農業在農村經濟中的份額還偏小,在農戶增收中的貢獻率不高。
4武隆縣加快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的對策
4.1規劃為先導,優化農業區域布局
圍繞“三化同步”的總要求,以建設“生態產業公園”為統攬,重點發展高山蔬菜、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草食牲畜三大優勢產業,著力培育林果、漁業、茶葉三大特色產業。建設特色高效農產品產業帶,仙女山、白馬山、桐梓山、彈子山區域重點布局高山蔬菜、有機茶葉基地,仙女山環線、白馬山環線、石橋湖環線和萬峰林海環線重點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烏江、大溪河河谷地帶和局部拓展區重點布局豬腰棗、甜柿等特色林果,烏江、芙蓉江庫區及木棕河、大溪河流域大力發展特色漁業。以林(草)地資源富集的中高山區為重點,推進草食牲畜基地縣建設。各鄉鎮要按照特色效益農業的內涵和各自區域的優勢,根據產業定位,編制項目規劃,以項目為載體,推進特色效益農業發展。
4.2優化品種結構,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
武隆縣耕地資源緊缺,要讓有限的耕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突破農業產值低、效益不高的現狀,必須加快結構調整,立足現有資源,因地制宜地發展名特優產業。按照“一鄉一業”模式,圍繞漁業、林果、茶葉、草食牲畜和糧油等方向建立現代農業示范園。
4.3完善基礎配套,增添發展后勁
良好的基礎設施是特色效益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要緊緊圍繞特色效益農業的規劃布局,按照產業發展到哪里、基礎設施就配套建設到哪里的要求,以“五小水利”為重點,大力實施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大力推進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按照“村村通公路,戶戶通便道”的要求,科學規劃農村公路網絡并加快建設,推進田間機耕道、石板路、水泥路和出行便道建設。
4.4培育經營主體,轉變經營方式
按照“圍繞產業建基地,圍繞基地強龍頭,通過龍頭帶農戶”的思路,重點引進、培育、扶持一批機制活、效益好、潛力大、帶動強的骨干龍頭企業,形成大企業、小業主和散農戶互相并存、優勢互補的格局。對帶動力強的龍頭企業要給予重點扶持,不斷壯大龍頭企業隊伍,增強龍頭企業經營實力,培養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經營能力和水平。引導大型超市、餐飲企業、加工企業等到農村建基地,發展訂單農業,全面推進“農超對接”、“集團消費對接”等新模式。加強農產品網上信息,擴大宣傳范圍。
4.5推進技術集成化,切實增強農業科技支撐
4.5.1加快農業科技支撐平臺建設
實施院地、校地合作計劃,不斷優化重慶市畜科院武隆分院、重慶市農科院武隆高山蔬菜研究所等現有院地合作平臺管理運行機制,推進漁業、林果、中藥材等農業科技平臺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在每個重點產業領域建立首席專家與技術骨干組成的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團隊。
4.5.2強化基層農業服務
全面完成鄉鎮推廣機構條件建設,啟動村級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開展農技推廣服務特崗計劃試點,確保5年內涉農專業技術人員達到60%以上。推進“雙十百千”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推行專家大院服務模式,培育農村科技示范戶。
4.5.3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加快發展農業職業教育,辦好一批農業中職學校和農民培訓陣地。建設農民“田間學校”。深入推進“陽光工程”、“綠色證書”培訓。深入推進全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項目,努力培育一大批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合作的新型職業農民。持續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促進農民就業創業。
目前,種植水八仙的農民大多都是承襲傳統的自產自銷,缺乏“領頭羊”大規模種植水生蔬菜。調查發現,該地鮮有大規模種植水生蔬菜的基地,雖然也有部分農民田地被集體承包來集中種植,但通常種植傳統水生蔬菜的本地農民只種三五畝小地,自產自銷,補貼家用,而其生產還受自然環境因素制約,產量有限,收益低下。因此種植者越來越少,人們不斷走向城鎮尋取相對較高的收入,使農村的一部分勞動力流失,更加劇了這種狀況。
2.技術問題
一方面,種植水生蔬菜采取的基本上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精耕細作的模式,缺少種植技術性和抵御氣象災害、蟲害的能力,其產品的數量和質量比較有限;另一方面也缺少施用于水生蔬菜的機械,現在水生蔬菜在種植,采收和加工過程中是純人工進行的,費時勞力,效率低下;另外,研究領域也缺少環境友好型農藥的開發,例如上面提到過的含菊酯類農藥造成養殖業魚類死亡的等問題,都亟待解決。
3.缺乏品牌優勢
蘇州的水八仙雖然有名,但是在整個銷售市場鏈條上卻缺乏品牌性,外人無法識別到底是否為當地所特有的品牌和品質,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效益的低下。另外,水生蔬菜大多是保健食品,尤其是在我國城市出現營養過剩的今天,食用水生蔬菜產品可以幫助消費者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等“富貴病”,而經營銷售者卻沒有以此來加大宣傳產品并開拓市場的觀念。
4.生態環境問題
隨著現代工業以及農業的發展,水環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在工業方面,大量的工業污水,廢物被企業就近排放到附近的河流,湖泊中。在畜牧養殖方面,畜禽糞便直接通過地表徑流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使水體變黑發臭。農業方面,大量施用化肥導致水體富營養化,不合理使用農藥直接污染了河流,同時,大量的農膜殘留物散落到水體中,使水體發黑散發惡臭。這些原因直接導致了水環境的惡化,進而影響了水生蔬菜種植的環境條件。
另外,水生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本身就需要施用一定量的農藥,這些農藥的毒性會直接殺死某些生物,破壞該水域的食物鏈,破壞生態平衡。為了維持生態平衡,農戶會施用更多的藥物,這進一步惡化了該水域的生態環境,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二、應對舉措
蘇州不僅擁有種植水生蔬菜的天然優勢,土地里還深埋著水生蔬菜的文化底蘊。隨著人們思想文化修養進一步提高,人們會越來越重視本土文化特色的意義,以及它對經濟發展的作用。
(一)明確發展特色農業的重要性
特色農業具體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一是特色農業之“魂”是唯我獨存或唯我獨尊,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二是特色農業之“根”是天賦也就是自然地理環境條件。各地的自然條件自古以來就有所不同,所以要充分聯系環境因素。三是特色農業之“本”是傳統,即我們通常所講的種植、養殖或加工習慣,要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適當創新使其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該地農業又好又快的持續發展,所以只有堅持并發展獨具特色的水生蔬菜種植才是長遠發展之計。
(二)積極引進先進技術,改進生產和管理模式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在生產中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引進先進措施,進行大規模的生產才可以降低成本,才是特色農業的持續發展之路。而只有集約化,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和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種植產量,提高產品質量,最終提高生產效益,使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
(三)打響品牌優勢,拓寬市場銷售渠道
在現代經濟中品牌不僅是用來識別生產或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更是產品的無形財富,為了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農民收益,當地的合作社應該建立統收統銷系統。運用一定的市場策略和營銷策略拓寬市場銷售渠道,解決生產與市場的對接問題,提高“水八仙”這優勢產品的知名度,調動大家的積極性來共同發展當地的特色產業。
(二)依靠科技創新,培育綠色優勢品牌。主要通過“一師一項目”活動,積極開展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綠色證書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提高“一村一品”特色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從2004至2009年全區共建設無公害種植業基地31個,面積14693畝,年可供無公害農產品7萬多噸;建設無公害畜牧基地10個,年可供無公害生豬3.95萬頭、禽類55萬羽。同時積極開展產地(品)認定(證)工作,至2008年底完成無公害產地認定42個,44個產品通過了無公害產品認證,10個產品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1個產品通過了有機食品認證。
(三)扶持特色農業企業,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是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為推進“一村一品”發展,區政府每年撥款180萬元進行資金扶持。經過幾年的發展,全區現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5家,其中:有3家獲得國家級、4家獲得省級、8家獲得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稱號。二是設立獎勵基金。從2008年起,區財政每年拿出100萬元,建立“一村一品”以獎代補扶持基金,對承擔“一村一品”項目的村委會、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村專業協會給予獎勵。
(四)創新農業科研推廣機制,強化科技支撐。一是以969155農業服務熱線為紐帶,開展區、鎮、村三級969155熱線服務聯動,為“一村一品”建設提供有力的咨詢服務保障。二是開展農技干部繼續教育,選派農技人員參加業務培訓,為“一村一品”提供技術服務保障。三是針對鎮級農技力量薄弱現狀,2005年在全區選聘39名村級農技員,每村聘用一名村級畜牧員,為“一村一品”發展提供最基本的人員服務保障。幾年來,圍繞“一村一品”產業,我區著力推廣農作物及畜禽優良品種、設施農業及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配方施肥技術、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技術、標準化養殖技術、新型農機使用等,進一步加大農業先進裝備和生產資料的推廣,生產出更多更具優勢的高產優質產品。
(五)積極開拓市場,著力抓好農產品營銷。一是開展品牌創建。全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先后獲得各類品牌40多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如郭山紫長茄、白交祠甘薯、綠交林茭白等品牌10多個。為了擴大品牌效應區財政撥出專款印發《同安區特色農產品》宣傳冊廣泛宣傳。二是開展產品推介。如組織龍頭企業(專業村、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農產品展銷會,參加“廈門市特色農產品進超市對接會”,以拓寬特色農產品銷售渠道。
發展特色農業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對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方法。因此發展特色農業既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扎囊縣而言,其雖然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但是也面臨一定的發展問題,因此充分的了解扎囊縣發展現狀,對其特色農業發展對策進行研究,對于扎囊縣未來的農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扎囊縣農業發展現狀
所謂發展特色農業就是從區域性特色出發,運用當地獨有的農業資源優勢,將自身的農業產品做到品質優勢和價格優勢,從本質上提升當地的市場競爭能力。換個角度說,通過依托區域優勢,發展特色農業,提升農副產品的科技含量,不但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也可以調節當地的產業結構,因此在扎囊縣發展特色農業,是有利于其長遠發展的[1]。為此,首先從扎囊縣的地理環境分析,其位于的中南部,西連貢嘎縣,北與拉薩相連,其是具有一定地理優勢的;從氣候分析,其處于高原溫帶半干旱季風氣候,因此具有日照充足、霜降周期短、晝夜溫差大等特點,由此可見其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優勢,尤其是近些年扎囊縣青稞產量增長迅速,具有特色競爭的產品有幾十種以上,如蠶豆、豌豆、蘿卜、白菜、冬小麥,且黃牛肉、羊肉更為著名。雖然其農業產品特色優勢比較明顯,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多實質問題讓扎囊縣的特色農業發展陷入了困境,如產品規模小、未形成產業就是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們都知道,若想使一個產品形成一個產業,首先要具備一定的規模,但是對于扎囊縣而言,雖然很多農業產品都比較受市場歡迎,但是就是由于規模比較小,因此很難形成一個產業,如巴旦杏、天山烏梅等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且口味也比較獨特,但是由于規模比較小,因此在外銷上就比較困難,且現下扎囊縣的產品組織化程度低,缺乏一定的市場競爭能力,同時也存在一些產品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因此只有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的實現扎囊縣特色農業的長遠發展。
2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對策研究
2.1扶持特色農產品協會發展
從我國的農業產業結構模式分析,其不外乎有五種,即龍頭企業帶動型、中介組織帶動型、市場集中帶動型、主導產業帶動型、綜合集團開發帶動型。因此從扎囊縣的農業特色分析,采用龍頭企業帶動型去為當地的特色農業進行帶動,是一種比較合理的方式[2],對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無疑是會形成一定推動作用的。且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應做出一定的積極引導作用,政府可以創建一些特色農產品服務組織,如農產品行業協會、產銷聯盟、農業合作社等,幫助農戶拓寬市場信息渠道,加強與企業之間的溝通交流,避免農戶出現盲目生產、無序競爭等現象,進而實現農業生產與農業銷售的一體化,幫助一些小規模的農戶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量,從本質上減少企業與農民的損失。同時通過特色農產品服務組織的建立,可以加強農戶與政府之間的溝通,進而通過政府對市場形成一定的調節,在維護農戶利益的同時,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量,進而開拓更寬廣的國外市場。
2.2支持農業技術創新
農業技術的創新,是推動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有利條件,同時也可以從根本上解決現下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困境。而為實現這一目標,首先扎囊縣在進行產品種植時,要運用更多的創新農業生物技術,從而擴大像巴旦杏、天山烏梅、無花果等農作物的產業種植結構,從而解決規模小這一問題。同時也可以利用一些農業生物制劑,去提高水果的單產量,再或者運用微生物技術,將農作物的遺傳品種進行改良,且隨著近些年新型農業技術的發展,若是可以將其大幅度的作用在扎囊縣的土地上,不但可以改進原有的青稞種植技術,還可以緩解青稞重復種植的土地環境壓力,在新型農業技術的帶動下,推動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但是需注意的是,由于創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特性,且具有較強的外部正效應,因此其是一個高風險、高投入的領域,因此在應用具體農產品技術時,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實驗準備,才能大規模的投入生產。
2.3加強品牌經營管理
品牌雖然是一種無形的資產,但是其對于扎囊縣特色農產品發展卻至關重要,可以說通過品牌的塑造,可以幫助扎囊縣迅速占領相關農產品市場[3-5]。為此首先要樹立品牌觀念,增強自身的品牌意識,這會成為扎囊縣農業品牌培育的先決條件,進而提升扎囊縣的特色農產品市場經濟力量。其次加強對農產品的認知工作,運用一種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去進行特色農產品生產,不斷實現農業標準化生產,加大扎囊縣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使扎囊縣的特色農產品可以成為當地的一個地理性標志,換句話說,當人們提起青稞,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扎囊縣,那么就可以說扎囊縣特色農業品牌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最后在扎囊縣建立一個完善的特色農業管理體系,進而不斷的對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進行品牌式的管理,確保扎囊縣的特色農業品牌可以經久不衰,實現扎囊縣特色農業的長遠發展。
總之,扎囊縣特色農業發展是一個系統化工程,必須要從區域特色出發,并結合當地的資源條件,進行統籌規劃,才能確保扎囊縣特色農業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
作者:單增卓瑪 單位:山南市扎囊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王清先.世紀之交農業綜合開發的戰略思考[J].研究,2015(04).
[2]溫軍.未來的呼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J].科技導報,2014(11).
發展現代農業,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欠發達地區“三農”問題的戰略選擇。我區有著富集的農業資源,特色優勢明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要突出“四個轉變”,抓住“三個關鍵”,強化“四項重點”。 推進農業發展方式的“四個轉變”。要向結構優化轉變,農業產業結構由農產品市場決定,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必須以資源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階段性和區位特點為基礎,充分發揮區域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面向市場,調整優化農業生產結構。要向質量效益轉變,必須堅持質量和效益并重的方針,要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檔次,重視品牌的創立和質量安全建設,努力實現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轉變,由初級產品向終級產品轉變,由無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轉變。要向多功能轉變,農業不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給、生態保護、觀光休閑等功能,要向農業的廣度和深度發展,促進農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開發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多功能農業。要向綠色產業轉變,用有限的自然資源支撐更多人口和更大規模的經濟發展,必須建設生態能自我維持、資源能多級循環利用、經濟能獲得較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農業。堅持把綠色產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充分利用優越的環境積極發展綠色農業。
重點抓住“三個關鍵”。要抓好農業項目建設,項目是農業大發展的基礎。建設現代農業首先要重視農業項目的投入。要對已經有一定規模的特色優勢產業,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強化項目推進意識。要抓好園區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是農業現代化的先導區、試驗區和示范區,代表著農業作業方式、經營模式的發展方向。發展現代農業園區可以實現農業資源集約利用,達到基地集聚和產業集群的目標,提高農業產業化程度。要抓好組織化建設。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是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環節,把農民分散的能力整合為系統的合力,有效地提升、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能力的有效載體。
現代農業是一個資源不斷整合,要素不斷聚集,效益不斷提升的過程。要解決分戶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實現農業多層次、多環節增值增效,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競爭力,要強化“四項重點”,支撐現代農業發展。一是要依靠科技支撐現代農業發展,科技進步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是建設現代農業的決定因素。要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切實加強產學研聯合,走科技強產業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堅持推行標準化生產,著力打造農產品品牌。二是要依靠投入提升現代農業發展。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突出招商引資。把招商引資與農業綜合開發相結合,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的發展。三是要壯大企業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牢固確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的觀念,鼓勵和扶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著力打造強勢市場主體。要進一步推進規模擴張。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合資源,重點扶持和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做大規模、做強實力,進一步提升企業檔次。加快龍頭企業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步伐。進一步增強帶動能力,使企業和農民建立比較緊密的利益聯合機制。四是要培養高素質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高素質的農民。要加大提高農民素質的長效機制建設工作,用制度來規范農民素質的培訓工作。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從寧夏農民的文化技術實際看,關鍵是要加強對農民的學歷教育和就業培訓教育,特別是技能培訓,讓農民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按照市場要求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民的創業能力。
1.1布局不合理,技術水平低目前,縣域特色農業產業結構雷同現象突出,生產與經營分散,區域化布局、專業化分工的格局尚未形成,各地比較優勢未能充分發揮。農業生產標準化水平低,優良品種和良種良法配套生產技術推廣慢,特色農產品生產基地生產環境認證、產品認證步伐緩慢,檢驗檢測及相關管理工作還不能適應發展要求。特色農業生產水平仍然較低,尚處在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階段。
1.2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化有待于進一步提高一是特色農產品龍頭企業數量少,缺少品牌影響力和標準制定的話語權,在市場份額、整體運行等方面亟需提高。二是企業、基地、農戶之間的合作模式尚不完善,仍舊存在合同不規范、合作不牢固、風險難控制等諸多問題,合理有效的經營運行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三是特色農產品加工能力遠不能適應生產發展,很多企業技術及裝備水平還停留在農產品初加工水平,缺乏農產品精深加工和新產品系列開發能力。
1.3地方財政困難,投入不足由于自身財力不足,縣域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十分有限。縣域特色農業支持力度和補貼資金額度與產業發展需求不相匹配。多種因素導致優勢產業區域內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節水、抗旱措施仍存在問題,中低產田仍占一定比例,靠天吃飯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變,抵御各種重大自然災害的能力及病蟲害綜合防治措施尚需加強。
1.4耕地面積相對減少,土地產出率不高耕地面積不斷減少,提高農業產出、提高產品產值已成為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的突破點。由于受科技水平和自然因素限制,縣域土地產出率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外出務工人員增多,耕地的利用率降低,農產品的更新換代進程減慢,種植者老齡化使新品種的接受過程增長,以上種種問題制約著當地特色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提升。
2縣域特色農業發展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議
2.1加快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提高市場競爭力特色基地建設是特色農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整個產業鏈有序運行的第一步。縣域特色農業發展要立足區域農業資源優勢和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以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為重點,加快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布局與基地建設,積極引進新的品種、技術和管理,著力推進特色農產品優質化、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進程,不斷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2.2培育扶持特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按照區域比較優勢和最適生態原則,著力調整產品結構,優化區域布局,按照“自愿、依法、有償”的原則,通過土地有序流轉,形成一批規模經營的種植大戶,促進優勢特色農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按照“配強做大”“扶強扶優”的原則,重點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能力、有特色,能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有一定輻射面和帶動力及具有較強市場開拓力的骨干龍頭企業。
2.3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特色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通過合理運用和依靠科學技術,可快速實現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特色農產品質量、附加效益、特色農業產業化水平,對縣域農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第一,引進和推廣優良新品種。第二,加強新技術、新應用的推廣和使用范圍,建立健全相對完善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第三,建立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對新技術、新品種的獎勵和扶持力度。
關鍵詞:
特色農業;經濟作物;生態;發展前景
1.自然環境與產業發展現狀
門源縣境內地勢復雜,平均海拔2866米,高差懸殊,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中間是低地,構成了氣候濕潤、水分充沛的門源盆地。門源盆地屬于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具有典型的日照時間長、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等高原寒溫濕潤性氣候特征。春季多風雪,夏季多雨,秋季時間短而溫和,冬季寒冷漫長。由于冬半年受來自西伯利亞干冷氣候影響,氣候比較寒冷干燥。而夏半年受孟加拉灣的西南暖濕氣流影響,氣候則顯得涼爽濕潤。
并且有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有雪豹、麝、猞猁等受到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還有水獺、天鵝、雪雞、蘭馬雞等珍貴動物,另外還有蟲草、大黃、雪蓮等六十多種珍貴的野生植物。而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不僅僅是工業,農業也逐漸從傳統農業向第二、第三產業發展,多層次多角度多反面地利用好農業資源從而達到預想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而鐵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漸便利,信息傳輸能力的加強,尤其是互聯網的盛行,保障了門源縣發展特色農業的可行性。門源縣由于地處相對比較偏遠,農業形式較為單一,發展特色農業將會有利于改善其較為單一的農業結構,也有利于門源縣對外形象的改善。門源縣的主要農業形式是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的,其中小油菜的種植面積更是達到了幾十萬畝,盛開的花海在國際上也是負有盛名的。除此之外還有當地特色的生態果蔬園、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參果經濟作物。這些特色農業的發展將會為門源縣經濟發展帶來強有力的支持。
2.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是以當地的整體資源優勢為特點,依據獨特的農業資源,為追求區域內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佳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來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圍繞市場的需求來突出地域特色,并且還將各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加以配備。以當地的特色農業資源為建設目標,做成一條符合市場和邏輯的產業鏈,有合適的規模,良好的效益,高配置的體系以及強有力的市場競爭力。
2.1油菜花觀光農業門源縣的農業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其中小油菜的種植面積更是達到了幾十萬畝,盛開的花海在國際上也是負有盛名的,極具觀賞性的美麗花田也被網絡媒體評選為“全球十大花海之一”。縣政府也觀測到其中的巨大潛力,于幾年前便開始辦起了“油菜花節”。本縣的油菜花節于每年的7月18日—25日舉辦,可以想象,在遼闊的原野上青草繁茂,底下牛羊成群,在景色秀麗的古城臺舉辦男女老少齊聚城臺,共觀美景。這樣的景觀有利于旅游農業的發展,本身門源的油菜花已經具有了很大的名氣,另外需要做好周邊產品的完善和基礎建設的完善,比如便利的交通工具、可得到的居住環境和較安全完善的制度。當然,這些建設都需要能保障長期的資金支持和技術的可能。而建設完成走上正軌的油菜花田將會給門源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2特色的生態果蔬園、蔬菜大棚發展特色的生態蔬果園和蔬菜大棚也是發展特色農業的良好選擇。以門源縣的“青魯緣”高原冷涼現代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為例子,這是一個以山東援建為主的項目,省、州、縣配套建設的門源縣“菜籃子”工程,是集惠民和公益于一體的民生工程,總投資達近三千萬元。為了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門源縣政府部門根據客觀條件加以創新,將室外種植和室內種植相結合,進行有機種植。依托于門源縣所特有的大面積鈣含量豐富的黑土,發揮其本地高原冰冷的氣候特點,還有優質的水資源等等環境優勢,采取合作社與基地、個體戶相結合的經營模式,不斷加大產業的投資生產,最終做大了這個品牌特色。并且結合了旅游觀光形成了蔬菜生產、加工、運輸、銷售為一體的一體化產業鏈的現代高原冷涼蔬菜農業生態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自然資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了農民的生產收入,增加了經濟創收,同時也實現了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這個項目的成功,也為之后的生態特色農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學習方法。
2.3人參果致富路“人參果”是一種存在于神話故事里的作物。而在門源,當地人把“鵝絨委陵菜”稱蕨麻,也叫人參果。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作物,口感清爽,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可補血、改善營養不良等,人參果算是門源的一大特色,很多家庭都會在春耕時節人參果采挖的季節前去田地間開采人參果,現挖現賣,帶來大量的經濟收入。門源的水土適合人參果這種富有傳奇色彩的產物的種植生產,私人承包種植人參果就成為了發展門源特色農業的一大商機,通過技術的改良,塑料大棚的種植等等提高種植的效益,不同于野生生長的人參果,提高其畝產、產量,增大其種植效益,可以將人參果作為有價值的有特色的農業產品銷往周邊地區甚至全國范圍。也能為門源發展色農業提供良好的啟發。
3.特色農業新建設
特色農業的發展和門源縣的新建設,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互相推進互相影響。最終的問題都是為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門源縣的經濟增長和發展,為當地農民和政府帶來經濟上的創收,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業生態發展的可能性。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特色農業的同時也需要注重生態、人文環境的完整性,需要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環境效益相結合起來,創新管理體系,合理化規模,維護好生態環境,做好正確的規劃和設計。以建設特色農業為依托,以點帶線、以點帶面、點線面結合的發展方式,通過投入資金和技術支持來確保特色農業的合理發展,同時加強基礎設施的完善,實現特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達到門源縣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完美協和。
參考文獻院
“抓住特色優勢,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步伐”。翁源縣人大代表最近視察該縣現代特色農業生態發展區建設情況時明確指出。
翁源縣地處粵北山區,是革命老區,中國三華李、蘭花、九仙桃之鄉,省市糧食、糖蔗、蠶桑、畜牧業的重要生產基地。代表們通過到馬墩“冷泉灘”生態休閑觀光園、康泉現代循環農業示范區、珠江源勝龍茶場、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翁源核心區農業園實地視察,聽取各園區介紹和縣農業局、縣畜牧水產局匯報,看到該縣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目前,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翁源核心區有臺資29家,經營面積4.65萬畝,總投資9.65億元,其中信達蠶絲有限公司已成為該縣國家級扶貧農業龍頭企業,并與本縣的茂源糖業公司一起成為廣東省現代農業100強企業。此外,翁源還有4家省級農業龍頭企業,4家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是韶關市最多省級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縣。通過現代特色農業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帶動,該縣成為全省首批1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縣之一,全縣獲得認證的無公害食品11個,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50個,農業和農村經濟已成為全縣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發展中,農業生態發展區也碰到了引進的個別項目污染和有的園區擴大碰到的土地糾紛等問題。因此,人大代表建議:一要繼續抓好特色品牌優勢,以建設園區為示范,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扶優扶強農業龍頭,切實搞好現代特色農業項目的綜合開發,進一步促進本縣的糧食、糖蔗、蠶桑、水果、花卉、蔬菜、畜牧業等產業的發展,做大做強現代特色生態農業。二要增強農業安全意識,切實在“生態”兩字上做文章,從源頭上防治污染,以生態和諧為發展目標。三要做好群眾思想工作,解決好土地糾紛,正確處理好集體、農民和投資者之間的利益關系,為現代特色農業生態發展區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四要提高對農業觀光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認識,增強招商引資加快發展特色生態農業的意識,把縣委、縣政府的決策變成群眾的自覺配行動,大力打造農業強縣。
2010年寧南山區八縣地區生產總值共計181億元,其中第一、二、三產業總值分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27.3%,26.7%,45.9%。農業在寧南山區經濟發展中處于重要地位,農業總產值63.3億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62.3%,但農業基礎薄弱,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28hm2,且川地和梯田面積僅占耕地總面積的47%。盡管近幾年來決策部門一直在強調發展生態農業、特色農業,但從農作物播種面積統計數據看,寧南山區的農業格局并未發生很大改變,糧食作物在農業中仍占據主要地位,糧食播種面積占耕地總面積的比重大,但優質糧食作物在糧食作物中的比重低。如2009年稻谷與小麥等基本糧食作物產量為330260t,僅占糧食作物總產量的12.6%(表1)。此外,糧食作物的產出水平也較低。寧南山區的人均糧食產量約為621kg,其中人均小麥和稻谷產量僅為113kg,遠低于寧夏全區及全國平均水平。糧食作物經營缺乏足夠的發展空間,未來寧南山區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必須提出新思路和突破點。與傳統農業相比,特色農業能夠更好地發揮區域資源的比較優勢,但目前寧南山區特色農業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特色作物播種面積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比重還比較低,2010年僅約為37%,且經營規模的增長還存在波動(圖1)。特色農業在寧南山區的發展同樣受到脆弱的生態環境和巨大的土地人口壓力的制約,且由于當地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缺乏足夠的經驗,使得特色農業經營門檻高、風險大,導致當前特色農業發展緩慢,迫切需要綜合穩定的發展模式的指導。未來寧南山區發展特色農業依然具有很大的潛力和很強的緊迫性。
1.2發展特色農業的資源條件分析
寧南山區生態脆弱,但具有豐富的特色農作物資源,同寧夏其他地區相比,寧南山區發展馬鈴薯(So-lanumtuberosum)、玉米(Zeamays)等特色糧食作物,以大棚蔬菜為特色的設施農業作物,間作經營特色苗木、花卉、藥材等特色作物以及以灘羊、肉牛為特色的畜牧業優勢顯著。目前已經形成了“原州馬鈴薯”、“西吉西芹”、“彭陽辣椒”、“六盤山珍”、“鹽池灘羊”等一批地方特色農業品牌。寧南山區內部地理環境復雜多樣,不同地理環境擁有的農業資源也各具特色[7]。其中黃土丘陵溝壑區非常適宜馬鈴薯、小雜糧等特色作物的種植;六盤山土石山區降雨相對較多,優質苗木、花卉及黃芪(Leguminosae)、黨參(RootofPiloseAsiabell)、甘草(Glycyrrhizae)等藥物資源豐富;河谷川道生態經濟區擁有良好的設施蔬菜等經濟作物發展條件;北部干旱區日照時間長,非常適宜枸杞(Lyciumchinense)、硒砂瓜、紅棗(Ziziphuszizy-phus)等特色經濟作物以及甘草等中草藥的種植。
1.3特色農業的空間布局
當前寧南山區特色農業呈現出作物種類多樣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的趨勢,特色農業在不同的縣區各具特點。寧南山區特色農業可以粗略歸納為以下5種類型(附圖18):一是特色糧食作物種植業,主要有馬鈴薯、玉米、小雜糧等,其中玉米、馬鈴薯在原州區中部和北部地區及西吉縣東北部多采用農業示范基地的經營模式,種植面積大,易于發展規模經營;小雜糧主要分布于鹽池縣南部地區及彭陽縣部分地區。二是特色設施農業,以西芹,西紅柿,圓蔥等蔬菜作物種植為主,主要分布于同心縣西部、海原縣東部和原州區中部地區的清水河川道區,西吉縣中部的葫蘆河川道區以及鹽池縣西部等地;設施農業技術和管理要求高,因而多由大規模龍頭企業帶動。三是特色兼作經濟作物種植業,包括苗木、花卉、藥材等,主要分布于隆德縣和涇源縣等降水相對較多的山區,這些作物的經營具有很高的生態和經濟綜合效益,但容易受到市場需求的影響。四是其他特色經濟作物種植業,包括枸杞、硒砂瓜、圓棗、小茴香,蘋果等區域特色經濟作物,這類特色作物經營相對分散,如枸杞、硒砂瓜和圓棗主要分布在寧南山區北部的同心縣和海原縣,小茴香主要分布在海原縣西安鎮等地,蘋果等果木林主要分布在彭陽縣等地。這類作物的經營大多相對分散,但較低的勞動成本和較高的經濟效益使得個體經營的區位優勢明顯。五是特色畜牧業,包括北部鹽池、同心等縣的灘羊養殖和南部原州、涇源等區(縣)的肉牛養殖。寧南山區位于我國農牧交錯帶,畜牧業發展具有優良的傳統和品種優勢,近年來更表現出良好的經濟效益。
2寧南山區特色農業發展模式探討
2.1發展特色農業的三個基本目標特色農業的發展模式,必須與發展地區的資源稟賦與自身特色相適應[8]。由于寧南山區的特殊地理條件,發展特色農業需要有自己特定的目標。探討寧南山區的特色農業發展模式,應當以實現以下三個基本目標為前提:一是農民增收目標,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是發展特色農業的根本目標,也是提高農民參與特色農業積極性的最有效手段,只有在實現農民增收的前提下,才能加快農地流轉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從而保證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推進。二是生態恢復目標,寧南山區生態脆弱,對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探討必須放在發展寧南山區生態農業的大背景下,以獲得必要的生態效益,才能夠實現特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農村生活改善目標,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與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是發展農業的最終目的,特色農業的發展模式應當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通過特色農業帶動農村基礎設施的改善進而推動城鎮化建設步伐。不同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側重點不同,實現的主要效益目標也不同。在對寧南山區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探討中,需要在綜合三個基本目標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最優發展模式,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化的可持續發展[9]。
2.2特色農業發展模式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首先,要處理好特色農業與基礎農業之間的關系。目前寧南山區農業經營依然以糧食作物為主。糧食作物是農民生活的基本保證,越是貧困的地區,對基本糧食作物經營的依賴性就越強,而特色農業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出路,基礎農業與特色農業之間的關系問題,本質上是穩定與發展之間的關系問題。發展特色農業,就是要使農民擺脫傳統農業經營模式的束縛,同時要保證基本的糧食經營補貼,穩步推進商品糧建設,以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才能實現特色農業的大跨越、大發展。其次,要與其他生態農業模式協同發展。由于寧南山區特殊的脆弱生態背景,發展特色農業必須放在生態農業的大背景下,特色農業模式應當與休閑農業、景觀農業等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相結合,以實現綜合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利用六盤山品牌資源,將花卉精品農業與休閑觀光農業相結合;打造黃土丘陵人造梯田等大景觀,將設施農業基地建設與景觀農業相結合;規模化的特色牧草種植業與草畜業協同發展,以實現產業一體化。最后,要以縣域特色農業經濟為基礎。寧南山區特色農業資源豐富,但不同區縣之間特色農業資源差異很大。特色農業資源在區域內部既存在趨同性,又存在競爭性。發展縣域經濟最容易發揮特色農業的區位優勢[10-11]。特色農業發展模式的確立,需要以縣域經濟為立足點,同時還要考慮各區縣之間的相互協作,以實現區域優勢最大化。
2.3特色農業發展模式
根據寧南山區的特色農業現狀及目標,特色農業發展模式可按照生產要素和產業化進行分類。按生產要素分類的模式包括區位農業模式、示范農業模式和工程農業模式,產業化分類包括創新組織結構模式、市場主導模式和企業帶動模式,將兩者相結合進而提出3種特色農業發展模式。2.3.1區位農業模式與創新組織結構模式相結合區位農業模式就是按照不同區域的地理特征和區位條件,進行科學的生產分工和區域布局,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從而實現區域生產專業化,形成具有特色的專業化產業帶[12]。發展區位特色農業,需要打破傳統的農業模式,推進農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因而要與創新的組織結構模式相結合。實踐也證明,特色農業產業化成功與否,不在技術和價格方面,關鍵在于組織模式的選擇[13]。創新的組織結構模式一方面是要結合區域特色逐步引導產生,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發掘農民自發的創新實踐經驗。同時,創新組織結構模式的“創新”并不意味著標新立異,而是要緊密地依托區域的資源優勢與特色農業的實踐經驗,絕不照搬其他地區即使成功的經驗模式,這就需要與區位農業模式相結合。例如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一種農民利用自身資源優勢而自主創造的典型經驗模式,這種模式通常以村為基本單位建立,農民是產業化經營的主體,實行統一經營,利潤分配,這樣既可以有效利用當地的資源,又能充分發揮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目前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最基本模式,在寧南山區特色農業的發展中也初具規模,未來農民(專業)合作社還將在寧南山區的農業結構調整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在特色農業的創新組織結構模式中,政府還應發揮其主導作用,通過宏觀調控和組織推動實現對各種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全面推進特色農業發展。2.3.2示范農業模式與市場主導模式相結合示范農業模式是以實踐現代農業科技和管理為主要目標,引進優質品種和高新農業技術,集中開發和推廣示范而形成的農業技術研發推廣基地、種試基地、生產基地,以此推動農業發展的一種農業經營形式。特色農業對技術和資金要求高,要通過特色農業實現農業跨越式發展,必須借助西部大開發的大好形勢,大力發展高水平的示范農業,通過示范基地的成功實踐,引導技術成果和管理經驗的大面積推廣。但示范農業成本高,效益慢,要實現特色示范農業的可持續,就需要將示范農業同市場主導模式相結合,根據市場行情,制定不同的示范農業推廣政策。市場主導模式以市場為導向和依托,通過市場輻射形成區域化、專業化生產。特色農業的形成和發展,需要以特色農產品市場的培育和發展為主線,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特色農業的綜合效益。市場主導模式要求在培育和發展特色農產品市場的時候,改變傳統農業思維,從全球市場經濟一體化的高度出發,擴大市場的占有率和影響力,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寧南山區已經建設了原州區萬畝供港蔬菜基地、彭陽縣長城塬食用菌基地、西吉縣吉強西芹標準化生產基地、聶家溝生態小流域示范基地、海原縣西安鎮標準化生產基地、隆德縣觀莊鄉姚套村百合花卉種植示范基地、鹽池縣甘草種植示范基地等多個特色農業示范基地。在市場方面,通過農產品物流園區建設,舉辦“六盤山冷涼蔬菜節”等品牌宣傳及招商引資等手段,特色農產品的市場已經遍布全國大中城市并擴大到了港、澳、臺地區及馬來西亞、韓國、沙特等國家。未來的特色農業發展,應當繼續將示范農業模式與市場主導模式相結合,以保證產品與市場的有效銜接,促進特色農業的市場化發展。2.3.3工程農業模式與企業帶動模式相結合工程農業模式是指以生物技術和工程技術為支撐,利用獨特的生產設施進行農業生產的農業形式,如設施農業、節水農業、旱作農業、精準農業等。企業帶動模式是指具有一定資本的企業通過內聯農戶,外拓市場,同時參與技術研發和農業管理而形成的農業一體化發展形式。工程農業是現代規模化集約農業的重要表現,水資源缺乏是限制寧南山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工程農業模式可有效彌補寧南山區資源性缺水的不足,并且擁有良好的生態效益。但工程農業模式成本很高,必然要求特色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因而需要同企業帶動模式相結合。實力雄厚的農業龍頭企業或企業集團可以保證資本投入,能夠確保工程農業模式的實行。另一方面,企業要實現經濟效益必須依賴良好的農業設施基礎,工程農業可以帶動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只有工程農業與企業帶動相結合,才可以取得企業、農戶、農村的多方共贏以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綜合實現。目前,寧南山區在河谷川道區發展設施農業,沿黃灌區發展節水農業,水土流失區發展旱作集水農業,在六盤山土石山區發展以林木花卉藥材為代表的精準農業,取得了初步的綜合效益。同時,這些地區廣泛采取了“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特色產業組織發展模式,龍頭企業是這種模式的關鍵。龍頭企業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品牌創建和市場開拓能力,基地為企業提供基礎設施資源,農戶通過農地流轉可以提供土地與勞動力,三者的結合實現了經濟要素向特色農業的強力集聚。未來,這種模式還將在寧南山區的特色農業建設中發揮巨大潛力。
1.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完善市場體系
美國農業完全以市場為導向,農場主根據市場需求情況來經營農場,農場十分重視市場信息,各級農業部門積極提供農業信息服務。美國農業部規范市場交易行為,為農產品運銷加工營造公正公平的市場交易環境。荷蘭十分重視市場體系建設,遍布全國的花卉拍賣市場,為供需雙方提供直接交易的場所,促進了產品質量的提高,加快了鮮活產品的流通速度。荷蘭充分發揮地理優勢,開拓農業的國際市場,使之成為歐洲大陸農產品分銷中心。澳大利亞面向市場發展農業,確定農業產業和區域布局,還通過拓展休閑農業,帶動農副產品加工、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實現農業與旅游業的協同發展。為了保持本國農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澳大利亞積極倡導農產品國際貿易自由化。
2.促進農業專業化分工,形成產業集群化發展
法國合理利用自然條件,將不同農作物和畜牧生產集中在適宜區域,形成了不同的農業產業區域集群,農業分工實現了區域專業化、農場專業化和作業專業化。高度的農業專業化分工,促進了法國農業產業集群化發展,使法國的農業由弱變強。美國從20世紀30年代至今,在畜牧業、園藝業中出現了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農業工廠化生產,農產品向適宜區集中生產的趨勢穩步強化,形成了優勢明顯的農業產業區域集群,玉米、大豆、葡萄、棉花產業都呈現集群式發展。園藝業之所以成為荷蘭的朝陽產業持續走強,是因為推行了花卉集群生產與管理。大量與花卉產業相關的企業、產品和服務通過合作與配套,在荷蘭威斯蘭地區形成了共生互補的“花卉群落”。依靠產業集群化發展,荷蘭園藝業形成了高效完整的產業鏈網絡,競爭優勢突出。
3.加強農業科研開發,健全科研推廣體系
法國不僅建立了多類型的農業研究機構,而且還培養了大批農業科研人員。葡萄酒是法國的一大特色農業,眾多的葡萄酒研發機構與葡萄生產部門聯合密切,許多大學教授也是酒莊莊主或負責人,政府對葡萄酒科研和技術人員的培訓補貼高達90%。溫室農業是荷蘭農業的亮點,溫室中廣泛采用了現代工業技術,包括機械技術、工程技術、管理技術、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等,保證了園藝產品的質量,產生出巨大的經濟效益。荷蘭的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80%,發達的農業教育、科研和推廣系統為農民提供了雄厚的科技支持。面向市場、盡快將科研成果商業化,成為澳大利亞科研體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澳大利亞擁有先進的農業科研網絡和健全的推廣體系,并高度重視農業技術人員和農民的培訓,各州都有對應的培訓委員會,聯邦和州政府給予培訓資助。
4.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實施嚴格標準化管理
為了提高農產品質量,澳大利亞建立了較完善的農業標準體系,包括產品品種、質量等級、生產規程、運輸儲存等方面的標準,農業標準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標準中的各項技術指標力求量化,有利于準確的檢驗和測試。法國實施嚴格的標準化管理,并以法律形式加以保護。如法國葡萄酒的分級是終身制,不同級別對土地、產量、品種、釀造工藝都有嚴格的限制,并且每年都抽樣檢查,對不合格者降級。荷蘭通過健全質量監控機構、制定嚴格質量標準、實行質量認證制度和產品質量信譽認可等措施,來確保花卉產品的質量。不同花卉產品的質量標準,由相關花卉中介組織根據產品質量法案分別制定,由國家植物保護局、國家植物檢驗總局和國家新品種鑒定中心等政府機構頒發產品質量認可證書后,產品方可上市交易。
5.發揮好中介組織作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
澳大利亞有健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不僅政府、院校、科研、媒體、企業等從不同角度為農業發展提供社會化服務,而且各級協(學)會及行業組織也為農業發展提供各種社會化服務。農協除了充當農民利益的代言人外,服務主要集中在為農民提供生產技術、幫助農民進行會計核算和分析農產品產銷行情、與農民簽訂購銷合同等方面。荷蘭的農業合作社,為農業提供國際市場的社會化服務,主要組織包括采購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銷售合作社等。荷蘭還有許多的行業協會、商品協會,以加強農場主的政治地位和社會地位。美國農業部,既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有力參加者,又要協調和保障農業服務體系的正常運行。美國為農業服務的各種組織和公司,從農用物資供應、農業生產、農產品收購、儲運、加工、包裝和銷售等所有環節組成了一個有機整體。
6.強化環境和資源保護,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多年來,澳大利亞一直致力于推動本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為此,不斷加強土地、水、礦產、森林等生態資源的管理,增強土地肥力,保持生態平衡,促進植被優化和提高;努力改善水質,推行節水系統;努力減少工業和城市垃圾對農業環境的影響,努力減少農藥殘留、化肥、重金屬對農業的污染等。早在1989年,荷蘭就制定了“國家環境政策計劃”,通過立法、政府計劃和稅收等強化對環境的保護。農產品產銷都要在市場上通過環境質量認定來顯示身價。近年來,荷蘭大力提倡和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農業耕作面積每年平均遞增30%以上。美國提出“可持續農業”新農作制度,要求遵循“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對農村土、水、種、肥、藥、電、糧等各種生產要素進行統籌謀劃和系統開發。在美國,農場注重養殖業與種植業之間在飼料、肥料等方面的相互促進與相互轉化,既減少了環境污染,又提高了土壤肥力;殘茬還田免耕法的實施和推廣,明顯減少了化肥用量,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和有效地保持了水分。
二、目前中國特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多年來,通過積極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中國特色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特色農產品的種類和產量不斷增加,形成了許多特色農產品種植和養殖基地,造就了一批知名的有市場競爭力的特色農業品牌。特色農業品牌的形成是特色農產品開發的關鍵,也是特色農產品產業化成果的體現。許多地方扶持從事特色農產品加工、銷售方面的農業龍頭企業,延長了特色農業的產業鏈,促進了特色農產品的轉化增值。但是,中國在發展特色農業過程中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經營粗放和服務欠佳
在中國特色農產品的開發過程中,長期以來粗放的經營管理方式,造成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低下。政府的服務功能還沒有很好發揮出來,尤其在特色農產品產業化的初級階段,完善的政府服務功能更是不可缺少。例如,一些地區的農業標準化管理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大部分地區的農業標準化管理水平還很低。生產標準化的不足,是導致農產品品質波動的重要因素。這一方面是由于農戶沒有充分認識標準化管理的意義;另一方面是在缺乏相關產業化企業和農戶組織的地區,基層政府重視程度不夠、服務意識不強,對農戶的指導工作不到位。
2.產業鏈短而單一
從縱向上看,中國特色農業的產業鏈還比較短,在培育、推廣、加工、銷售等環節薄弱。尤其是龍頭企業少,大多特色農產品停滯于初級加工階段,許多特色農產品僅簡單包裝后以“土特產”形式存在。由于特色農業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不強,難以充分帶動農民增收和經濟增長。從橫向上看,特色農產品產業化開發的產業鏈比較單一,缺少關聯、輔助產業,尤其缺乏從事技術咨詢、種子培育、市場推廣、產品包裝、經營融資等相關服務農業的企業。橫向產業鏈的缺乏,使政府承擔了過多的技術推廣、標準化管理、品質檢驗等任務。特色農業生產的集群化不足,也是造成效益低的重要因素。
3.市場化水平不高
市場化是特色農業實現經濟價值的必要條件。與工業相比,中國特色農業在充分利用國內外市場方面還有較大差距。一些傳統的特色種植養殖物種,歷史上曾頗有些名氣,然而在工業化和城鎮化浪潮下,由于農業市場化進程緩慢,使這些特色農業物種長期得不到有效開發。在工業產品的擠壓下,一些特色農業物種正在快速消失,甚至一些稀有特色農業資源瀕臨絕滅,造成了很大損失。特色農業市場化難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農業組織不健全,大量特色農產品的銷售采取各家各戶“三輪車+自由市場”的流通方式,無序競爭、互相壓價,產品價值無法充分實現。
4.知名品牌較少
知名品牌的形成,是特色農業效益持續的有力保證。目前特色農業知名品牌的缺乏,大體表現在:一是注冊品牌多但強者少,品牌之間缺乏差異性,存在惡性競爭;二是企業品牌多而原產地品牌較少,涉農企業一般注重自主品牌的建設和價值的提升,而原產地品牌由于具有公共物品屬性,加上小而分散的農業經營方式,其開發和推廣的速度緩慢;三是品牌保護不力,一些知名品牌被大量偽造仿制,一些傳統品牌被非原產地搶注商標,甚至被國外搶注,極大地限制了品牌的市場價值。此外,品牌觀念、品牌推廣經驗、品牌立法與執法等方面的缺陷,也是制約特色農業知名品牌形成的重要因素。
5.適用技術更新慢
目前普通大宗農業機械化程度和良種普及率已大幅提高,但針對小規模特色農業的適用技術開發還很落后。特色農業技術研發體系發育不健全。特色農業生產往往依靠農民的經驗,這造成了特色農業生產效率和效益的低下,也具有較多風險。特色農業技術進步慢的原因:一是特色農業種類繁多,現有技術供給體系尚難以滿足多樣化的特色農業發展需求;二是很多特色農業的規模過小、利潤微薄,難以承擔技術研發費用;三是由于特色農業技術的共享性和公益性,難以從市場得到相應的回報,技術供給的激勵不足;四是受分散的經營方式和農民教育水平低的限制,先進適用技術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推廣。
三、加快中國特色農業發展的思考和對策建議
目前,中國特色農業發展總體上尚處于初級階段,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國家和地方政府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寬松的環境、為特色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政策和公共服務。筆者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目前中國特色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健全特色農業科技支撐體系
建立特色農業科研投入長效機制,增加農業科技用于特色農業科研的專項投資,引導和鼓勵企業、非營利組織和個人對特色農業科研進行投資;保障農業科研隊伍穩定,建立特色農業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加快特色農業科技創新,尤其要加強特色農業小品種小產量農產品的生產、收獲機械的研發和普及,實現特色農業生產資料的產業化和特色農業生產技術的標準化;加強綠色農業技術進步,提高特色農產品生態質量;健全特色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農民的技術培訓,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和應用率,滿足農業發展多樣化的需求。
2.并重開發和保護特色
農業資源加強對傳統種植養殖物種、傳統生產工藝等潛在特色農業資源的搶救和開發,建立各級特色農業資源基因庫;按照比較優勢原則,科學制定特色農業發展規劃,加強政策引導,合理整合特色農業資源,不斷優化農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大幅增加對特色農業資源保護的財政資金投入,嚴格保護特色農業集群區域的生態環境;完善特色農業資源保護立法,并嚴格執法;加強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積極組織開展特色農產品原產地命名、品牌標注等工作,并實行依法保護。
3.推進特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
扶持特色農業龍頭企業成長,提高特色農業附加值;集中扶持建設一批高起點、高標準的特色農產品加工園區,引導加工企業向園區集聚,加強配套服務;加快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體系建設,盡快制定各種特色農產品的技術和質量標準,提高龍頭企業和農民對標準化生產的重視程度,積極推動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增強對特色農產品生產和流通的信貸支持,完善特色農產品保險制度;將企業品牌和原產地品牌的開發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特色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4.促進特色農業規模化市場化
在特色農業發展的途徑上,依據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著力選擇具有特色的優勢項目,把潛在資源稟賦轉化為特色農業發展的項目,把特殊工藝轉變為高附加值的農產品,把比較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把區位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使農業經濟特色化、特色經濟產業化、產業經濟規模化、規模經濟外向化。區域農業的發展,要重點培植支柱特色農業。支柱特色農業是在區域農業發展中居主導作用的產業,不但技術含量高、經營規模大,而且能延伸為農業產業化鏈條、形成農業產業集群,從而帶動區域經濟較快發展。加強鄉鎮農貿市場和農產品批發市場建設,規范市場秩序,完善農產品市場銷售網絡。
5.提高農民經營組織化程度
在發展特色農業中,大力扶持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之間更高層次的聯合和合作,努力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健全龍頭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戶按照“自主經營、自愿結合、市場調節、相互扶持、利益均沾”的原則,建立風險基金制度、保護價制度、合同制度等,并引導企業與農戶通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建立穩定的購銷關系和利益分配機制,把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充分調動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