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0 14:46:4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學科德育內涵,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職業技術教育學是教育科學體系中的新興學科。隨著當今國家和社會對職業教育的廣泛關注,職業技術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已經逐漸為人們所接受,在解釋職業教育現象、影響職業教育的實踐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如何進一步發展、成熟,成為職業教育學研究者們思考與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關于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的成果也相繼出現。但目前關于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的眾多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論層面的論述,針對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的實踐研究卻是鳳毛麟角。本文從學科的本質和構成要素人手,結合天津市重點學科“職業技術教育學”多年來學科建設的經驗,以期為本學科尋找一條科學發展之路。
一、職業技術教育學學科建設之內涵
何謂學科?對于“學科”一詞,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會有不同的界定,較有代表性的定義主要從有下幾個角度:一是從學科與科學知識的關系角度將學科定義為“按照學問的性質而劃分的門類”①;二是從學科與教學的關系角度,認為“學科是教學的一種組織形態”②;三是從學科與知識以及教育的聯系角度,認為“學科(discipline)”是“A branch of knowledge,typically one studied in higher education”(知識,特別是高等教育中學習的知識的一個分支)③;四是從學科的根本特征角度理解,“學科是主體為了教育或發展需要,通過自身認知結構與客體結構(包括原結構和次級結構)的互動而形成的一種具有一定知識范疇的邏輯體系”④;五是從學科形成的條件來理解,認為“學科應具備其理論體系和專門方法的形成;有關科學家群體的出現;有關研究機構和教學單位以及學術團隊的建立并開展有效的活動;有關專著和出版物的問世等條件”。在上述認識的基礎上,我們認為,職業教育學科是指在獨特領域、項目和平臺上對研究對象、研究范式、研究體系和研究學派的構建。實踐上主要指學科分類、科研項目和學術平臺的整合;理論上主要指其學科性質、研究對象、研究范式、理論體系和研究學派的集合。⑤
“環境育人”的道理自古有之,但將教學環境作為一個專門的研究領域始于20世紀30年代,在國外已有半個多世紀的研究歷史。我國對于教學環境的研究起步較晚,還不是很成熟。從國內外關于教學環境的研究成果來看,對“教學環境”這一概念的界定還沒有取得一致的意見。從文獻中可以看到各種相似的概念,如:“教育環境”、“學習環境”、“學校環境”、“學校文化”、“課堂環境”、“學校氣氛”、“課堂氛圍”、“學校心理環境”等等[1]。概念之間模糊不清,經常混用。國外研究中所指的“教學環境”主要是心理環境,研究目的是要揭示課堂環境與學科教學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學科學業成績。國內則主要關注教學環境對教學活動的影響。在若干教學環境的定義中,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幾種較有影響的定義[2]。
美國F·G·諾克(F·G·Knirk)認為,教學環境主要是指由學校和家庭的各種物質因素構成的學習場所。它是由“學校建筑、課堂、圖書館、實驗室、操場以及家庭中的學習區域所組成的學習場所。”
澳大利亞巴里·J·弗雷澤(Barry·J·Fraser)認為,教學環境是課堂內各種因素的集合,是由課堂空間、課堂師生人際關系、課堂生活質量和課堂社會氣氛等因素構成的課堂生活情境。
美國霍利(Hawley)指出,教學環境就是學校氣氛或班級氣氛。“就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溫暖而安全的班級氣氛。”
美國R·L·辛克萊爾(R·L·Sinclair)認為,教學環境主要指學校教育環境。“就是那些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條件、力量和各種外部刺激因素。”
國際教育評價學會(JEA)在一項大規模的國際教學環境研究項目中提出,教學環境是由學校環境、家庭環境和社區環境共同構成的學習場所。
教學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環境。概括地說,教學環境就是學校教學活動所必需的諸客觀條件和力量的綜合。
可見,研究者根據研究的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對教學環境的概念作了界定。第一種定義把教學環境主要看作是物理環境,忽視了心理環境這一重要因素。第二種定義雖然涉及了物理環境與心理環境,但把教學環境等同于課堂教學環境,這只能算作教學環境的一部分,是比較狹義的定義。第三種定義又只注意教學環境的心理方面,忽略了物理環境因素,與第一種定義相對,正好是兩個極端。第四種定義也主要是指狹義的教學環境,只關注了外部刺激因素,而且教學環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不都是促進,有時也會成為阻礙因素。第五種定義混淆了教學環境與教育環境兩個概念。第六種定義是國內比較流行的一種定義,但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把教學環境看作是“必需”的,主要也是從教學環境的積極作用方面來說的。其實,教學環境無論是作為積極因素還是消極因素,它都是客觀存在的,也是復雜多變的。
以往對“教學環境”概念的界定均有所側重,但總體看來,存在的問題本質上只有一個,就是過于注重教學環境要素的分類以及各要素的分析。
筆者認為,教學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環境。它是指與教學有關,影響教學并通過教學影響人的因素的綜合[3]。教學環境區別于一般的環境概念,它與教學有關,具有教育性,不論主體是否愿意,它都會時刻影響著教學活動的開展,進而影響主體的行為、心理。“教學環境又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說,社會制度、科學技術、家庭條件、親朋鄰里等,都屬于教學環境,因為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教學活動的成效。從狹義的角度看,即學校教學設施、校風班風和師生人際關系等等。”[2]我們通常所指是狹義的課堂教學環境,也就是學校教學環境,學者們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筆者所要研究的課堂教學環境是更為狹義的課堂教學環境,是學校教學環境的一部分。課堂是開展教學活動、師生交往的主要場所,相對于學校教學環境來說,課堂教學環境的研究更有針對性,對優化課堂教學環境、提高教學效果更有指導意義。依據教學環境的概念我們可以理解課堂教學環境的含義。課堂教學環境是存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影響教學并能通過教學影響人的各種物理的和心理因素的綜合。這一概念不僅明確說明了教學環境包含的要素,即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而且體現了課堂教學環境系統的結構性和過程性,因為綜合不同與總和,綜合本身就體現了一種結構性和過程性。這一概念不僅對課堂教學環境進行科學的分類,更主要的是體現了要素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也可以說是一種整體性。
我們可以具體地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這一概念:
第一,場域性。課堂教學環境是存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離開了課堂這個特定的場域,也就不能稱作課堂教學環境,那只能是學校教學環境或廣義的教學環境。
第二,互動性。課堂教學環境對教學有影響,相反,教學對環境也有反作用。他們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這里,互動不再是狹義的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也包括人與環境的之間的交互作用。
第三,結構性。課堂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的復雜系統,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是兩大主要因素。每一因素又有多種要素構成。這樣,不同層次具有不同結構、不同功能的各種要素構成了課堂教學環境整體特有的系統結構。
二、生態哲學視域中課堂教學環境的內涵
1.小學生的心理特征決定了其學習過程并非單純依靠理性,與中學生相比更加依靠興趣
烏申斯基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陳省身先生認為“數學好玩”,在他看來,數學是充滿趣味的。陳先生享受的是不斷探索、追求、超越的過程。小學生的自制力、控制力很弱的心理特征,決定了培養其學習興趣的必要性,只有以興趣作為他們學習的原動力,才能保持數學學習的持久性,教師跟小學生講數學學習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是徒勞的,數學課程本身的內容不如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那樣生動形象,許多學生在學數學時覺得枯燥、乏味和單調。
2.數學課程的基礎性特征決定了必須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是對客觀現象抽象概括而逐漸形成的科學語言與工具,不僅是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基礎,而且在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是培養公民素質的基礎課程,具有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數學的“階梯性”特征明顯,學好后面的課程必須以學好前面的課程為前提,不能像有的學科那樣可以“跳躍性”“選擇性”地學習,加之數學作為“百科之母”的獨特地位,如果學生學不好數學,就會對學習物理、化學、生物等其他學科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對此,小學數學教師應有理性思考,要以對學生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千方百計地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積極性。
3.后課標時代,教師的課堂價值追求必須從一片分數的“叢林”中實現突圍
華東師范大學了《中國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狀況調查和政策分析報告》(《文匯報》,2010年11月22日,姜澎),調查發現:我國的中小學教師隊伍中更多的是“教書匠”,缺少具有通識教育和研究型教師,而且在教學中,采用研究型教學等非傳統教學方式也非常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唯分數論”在一定范圍和區域仍然存在且盛行。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益停留在分數層面上,造成了對“以生為本”的深層性缺失,進而忽略了教育本應給人帶來的幸福感、成長感、靈動感。教師的課堂教學價值追求急需厘清與導引。
二、小學數學魔力課堂的核心內涵
小學數學魔力課堂的核心內涵就是打造令師生共同為之著迷的數學學習,為學生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努力將學生的數學學習融入“生活中的數學”與“數學中的生活”。從學生的視角出發,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在知識發生過程中不斷積累新的經驗,促進學生對新知體悟的持續深化;立足數學學科的本質,在豐富學生學習情趣與體驗的同時,拓寬思維渠道,提升思維品質;不斷追求基本知識牢固、基本技能扎實、基本經驗豐富、數學思維深刻的科學生態、全面和諧的教學境界。
三、小學數學魔力課堂的本質特征
1.能夠不斷創生令學生著迷的課堂生活
課堂原指進行教學活動時的教室,現指進行各種教學活動的場所。小學數學課堂,是指進行小學數學知識傳授、基本技能的培訓、數學思維的錘煉和數學活動經驗積累的場所。令學生著迷的課堂生活,是指基于數學學科的課程要求,師生雙方發生的相互促進、相互吸引、相互激趣,同時具有積極心理傾向的教學言行等課堂情景與狀態。
2.能夠不斷開發具有普適價值的魔力課程
魔力課程是指數學生活中(包含課堂內外,家、校、社會生活等所涉及的)經過積淀、篩選、提煉出的,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特征,契合數學學科教學進度,令學生為之著迷,并具有科學性、趣味性、示范性、階段性的一切數學資源。
3.能夠不斷創新科學、精巧、靈動的魔力技術
魔力技術是指在師生共享魔力數學生活的過程中,所產生的課程資源的開發技術、教學設計技術、教學實施的調控技術、教學媒體輔助技術、教學環境暗示技術,等等。
4.能夠不斷實踐基于學生的教學行為改進
教師的教學行為(包括教學前測、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與監控、教學評價等)在不斷內省與反思中與學生的應然要求相互吻合,并由于得到學生的不斷肯定而越發富有魔力。
四、小學數學魔力課堂的操作要領
1.創生現場感
所謂現場感,就是不要離開本體,或者說和本體保持同步。比如喝茶時要明明白白地讓口唇、舌頭、喉嚨、食道感覺到,明明白白地跟蹤它,一直到胃里。一個人如果找不到現場感,要想做到妥善是不可能的。魔力數學首要的是創生現場感,現場感不僅僅是再現學生熟悉的生活、提供數學活動的參與機會,更重要的是讓師生共同在場、在位、在內。在場,就是要師生擁有同一個氣場,師生融為一體,交互生成;在位,就是教師和每一個學生各有其位,也就是角色不同、作用不同,但相輔相成、不能缺位;在內,就是師生都能處于原發性參與的狀態,在問題或沖突的相遇點共同作戰。創生現場感,需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超越學生,進而吸引學生、迎合學生、發展學生。
2.激活原動力
所謂原動力,是指產生動力的力,也就是事物的本因和根源。不言而喻,魔力數學要激活原動力,就是要探尋與學生數學學習障礙相關聯的本因和根源,進而觸發之、激活之、利用之。原動力紛繁復雜,不同學生的原動力可能不同,同一個學生不同時期的原動力可能不同,不同學習內容的原動力可能不同,同一學習內容在不同情境下的原動力可能不同,等等。激活原動力,需要全面收集生活中的數學教學元素,還要廣泛涉獵音樂、美術、科學等各學科知識。
3.捕捉新沖突
從心理學角度解釋,沖突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對立的需要同時存在而又處于矛盾中的心理狀態,有內部需要與外部限制的沖突,外部需要之間的沖突和內部需要之間的沖突等。魔力數學要捕捉新沖突,利用新沖突,激活學生的情緒狀態。因為有沖突才會有故事,有故事才會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會令師生為之著迷。沖突也是新知的生長點、突破點和嫁接點;新沖突在乎的是教師捕捉信息的靈敏度,或者說是課程資源的開發能力如何,教學調控的技術如何;新沖突在乎的是學生被捕捉的參與度如何,提升度如何;新沖突在乎的是教學的全程,非線性推進。善于捕捉新沖突,才能抓住學生的心。
4.集聚真體驗
體驗的解釋有三:一指親身經歷、實地領會;二指通過親身實踐所獲得的經驗;三指查核、考察。此三解釋均入魔力數學所需之意,但魔力數學更強調真體驗,因為現實中存在太多的偽體驗、被體驗。集聚真體驗對于教學而言是蘊含著力量的,這種力量體現在能夠增強教師的教學力、提升學生的學習力與放大課程資源所承載的影響力。集聚真體驗,要從數學學習本身的規律出發,要從學生的心理特性出發,要從教學的媒介選擇出發,要從教學的反饋機制出發。
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作品都體現了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展現了生命熱情。教師在教授此類文章的時候可以摘取其中體現生命活力的關鍵句子,讓學生加以品味分析,感受隱藏在文字深處的生命活力。在感受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命力的過程中,學生能養成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美好品德。
《石縫間的生命》一文通過描寫石頭縫里的植物歌頌了逆境中拼搏的精神,歌頌了生命的偉大。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筆者抓住其中的某些字句讓學生重點賞析,感受其中的生命激情。如分析一下作者如何描寫小草的形貌,通過這些描寫你能感知到什么?學生回答:文章中的小草葉子細瘦、長長的,葉脈很細微,少許根須尋找石縫。從這些描寫中能看出這小草十分弱小,說明它的生存狀態十分惡劣,然而即使如此它還是頑強地生存著,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筆者再讓學生用相同的方法分析蒲公英、松柏等其他的植物,學生發現作者同樣描寫了它們生存狀態的艱難和頑強的生命力,如形容蒲公英的莖葉時用堅韌蒼老、枯萎無光澤等詞語來形容,形容松柏的時候用盤根錯節、扭曲、旋轉等詞語來形容。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在詞句分析中點燃了對于頑強生命的崇敬之情。
教師不能孤立地指導學生品味文章詞句,而應該將詞句理解和文本整體閱讀結合在一起,這樣才能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二、指導誦讀,升華人文品格
荀子提出美善相樂的觀點,由此可見美和善是相輔相成的兩種價值觀念,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很多精彩的文本都體現了表現形式之美,它們的語言富有特色,結構具有特點,運用了大量的藝術手法,展現出形式美,不僅如此,它們往往還兼職了善的思想,展現了主人公高尚的品格。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時候可以將美的誦讀和善的感悟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充實道德體驗。
在教學《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的時候,筆者從指導學生誦讀入手,讓他們深入體會主人公想要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壯烈胸懷。筆者用指名讀或齊聲讀的方法檢驗學生的誦讀情況,并糾正他們在誦讀中產生的問題。如在誦讀的時候要注意字正腔圓,要讀出節奏感,如可以將八百里和分之間的停頓拉得更長一點,這樣能體現雄壯感。此外還讓學生嘗試在誦讀的同時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情感,如夢里吹角連營,在讀到這一句的時候,大家的眼前能看到怎樣的場景?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里要怎樣誦讀才能體現出作者內心的豪壯之情?在誦讀的過程中,學生體會到主人公將天下事當成自己的分內事,他有著遠大的理想,有著雄心壯志。
在誦讀文本的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作品的形式之美,并以此激發審美感受,深入下去,體會其以美揚善的特點,進而對高尚的人文品格產生認同感。
三、知識遷移,啟迪探究意識
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感染和熏陶,促使學生進行知識遷移,這是進行語文德育教育的特點之一。為了促使學生因文釋道,教師可以圍繞文本提出探究性問題,在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
學習《囚綠記》的過程中,筆者提出具有一定難度的問題鼓勵學生們進行探究,如:作者既然寫的是囚綠,那么為什么后來又要將它釋放呢,既然已經放綠,為何后來又要懷念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充分理解文本的內容,探索作者的情感變化。學生發現作者之所以囚綠是為了和綠更為接近,而釋放了綠則是因為不忍心它枯死,由于他和綠之間存在感情,所以才會懷念。筆者指導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在閱讀其他文本的時候也嘗試感悟并分析作者的情感變化。在探究能力有所提升之后,學生不僅能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更對其中綠所暗含的精神有所感悟,體會到綠的精神就是中華民族堅貞不屈的精神,教學的德育效果更好。
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深入學習文本的內容,更能促使他們不斷向難題發起挑戰,而這也是德育的體現。
四、小組討論,培養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討論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鼓勵他們嘗試用新方法解決問題,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創新精神的樹立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素養,更好地投入到德育學習之中。
現行的高中語文教材在內容編排上體現了如下的特點:(1)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實際,讓個人豐富的心理世界通過一定的語言文字予以清晰地展示;(2)注重人物內心語言的表露,讓個人的語言特色奕奕生輝;(3)關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匯,鼓勵學生通過文本的研讀來抒發自己真實的心靈感受。由此可見,注重文本內容的教學,一方面,是提高學生語言知識和技能的必然要求,為他們上述技能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另一方面,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更具有豐厚的人文性。
對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在充分閱讀文本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深入地進行閱讀理解。這樣的教學,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文本閱讀的過程中,對原有的知識進行內化,以此來生成新的文本知識;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與文本中的人物進行思想對話,以此來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學生在文本的研讀過程中應該關注以下幾方面:(1)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能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內涵;(2)建議學生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對文本中的精妙之處進行合作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文學欣賞能力。
例如,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第一冊第二專題的“求學之道”韓愈的《師說》教學中,要求學生圍繞“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意思進行探究:(1)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建議學生進行整體感知,進一步了解文章的論證方法,以便從寫作方面對文本內容進行探究;(3)合作探究,圍繞新時期教師的綜合素養的內容進行探究。學生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不僅能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語言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入地感知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
2.運用小組探究學習方式,提高學生的文化欣賞能力
新課程語文教學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能夠運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來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策略。學生在小組式的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通過與別人的交流,一方面,能夠充分了解不同同學的語文學習方法,尤其是對文本文化思想內涵的思考過程;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能夠集思廣益,獲取更多的文化探究途徑,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思維。
在學生的過程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應該不可忽視,為他們的學習探究做好指引:(1)教師應依據文本的思想內容,創設與此相關的學習條件,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文化學習探究意識;積極引導、幫助。(2)教師應該設計與文本文化學習內容相關的思考題目,一方面,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便于把握學習的重點和難點;(3)引導學生運用全面的、辯證的方法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幫助他們成為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唯物辯證主義的健康的文化意識,從而真正地發揮文化內涵的促進作用。
青少年受社會發展思想的影響,往往會出現一些所謂“流行文化”現象。這些文化的出現,一方面,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容易使他們步入一種“厭世萎靡”的消極境地;另一方面,讓他們的意志受到影響,缺少真正意義上的管理,產生思想教育認識的盲區。
3.注重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接受文化熏陶
“生活即語文”,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倡導學生走進社會生活,鼓勵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增強自身的情感體驗,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這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激情和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地體味語言文化的價值意義。
例如,現行蘇教版(必修)的每一冊教材中都設計了一定的活動體驗。教師可借助這樣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利用現有的學習資源和途徑深入地進行合作探究,通過實踐活動來增強他們的語文學習情感體驗。這樣學生可由文化的學習內化不斷地轉化生成屬于自己的文化審美價值觀,從而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
總之,在新課程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文化鑒賞能力的培養,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語言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增強自身的文化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夠讓學生在了解文化內涵的基礎上,不斷地提高他們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地方志的編纂工作是我國各個省市的重要環節,很多省市在對其進行續修的過程中通過會使用橫排縱寫的方式來進行,這種方式在現代社會發展中依然具有科學性與實用性。現階段,隨著社會發展的速度逐漸加快,很多研究人員對橫排縱寫有了新的認識,部分學者認為應該對其進行更新與創新,以此來適應時代的發展,以下對其進行研究。
一、橫排縱寫的內涵
橫排縱寫的方式在我國有著廣泛的運用,縱觀歷史發展進程,自《史記》開始,橫排縱寫的方式在我國各類史、志類中的運用已經有2000年有余,其在歷史中得到如此長久的傳承與使用,必有其優勢所在。據相關的研究表明,橫排可以對不同階段的社會結構進行正確的分析與定位,縱寫的方式可以對歷史進程以及事物的動態發展變化進行還原,講社會發展的歷史以立體模型的形式呈現出來,由此可見,橫排縱寫也屬于對事物進行分類處理,對不同的現象進行剖析研究的方式,是對不同階段歷史、事物的動態過程與結果研究的重要方式。
人們在對事物進行研究與表達的方式方面也是存在差異的,主要分為兩種方式,分別是對物質運動狀態進行觀察與對運動狀態下的物質進行觀察。人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通常會使用第二種方式,通過對個別物質、事件以及行為的觀察,以此作為目標來對參與期間的物質以及物質運動過程、結果等進行描述,較為常見的有回憶錄、記敘文以及相關的報告等,這一方式在文學創作方面也有著較為廣泛的運用。相對來講,橫排縱寫形式為主的編纂則屬于第一種方式,其在有限的空間內來對物質的發展、運動以及相關規律進行研究,按照不同的科學屬性來對其進行分類,例如《北京志》等。
二、橫排縱寫的科學性
1.橫排縱寫的特征效應
首先就是切片效應,簡單的說就是分類縱剖來講局部事物的歷史發展進行切片化,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對事物、歷史發展進程進行詳細的觀察。這種方式具有直觀性的特點,從某一個單獨的切片可以了解到個別事物的發展全過程,這一過程中的相關因素以及不同因素所起到的作用,具有一目了然的特點。同時還可以直接的體現出事物發展的規律、趨勢等,對某個事物進行切片處理,可以將該事物的不同階段特點按照時間發展的順序來進行有規律的排列,讓其源自于何處,發展的方向直接體現出來。此外,切片效應還可以對影響事物發展的不同因素之間的香菇關系、影響以及轉化過程進行體現,加大對事物的研究效果與理解力度,具有科學性與系統性的優勢。
其次是結點效應,眾所周知,事物發展的動態變化、方向以及規律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在對事物或者事件進行研究的過程中對周邊環境以及相關的因素進行了解與分析可以加強分析的質量。也可以說在對歷史切片的剖析面上的結點進行研究的時候應該加強其余周邊事物接口的鏈接,通過進行內部的研究可以明確事物的內部結構與發展規律,對于外部的研究可以延伸出其周邊的狀況,以此來對事物進行分析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橫排縱寫在這一環節中更是體現出其自身的科學性與優勢,為某個領域或者事件的研究提供了便利,并在這一基礎上延伸到不同時期對這些研究事物的影響因素進行了解與掌握,以歸納、總結的方式來對事物的發展與相關因素的關系進行明確化。
最后就是空間定位塔形結構,通過上文對橫排縱寫內涵的研究可以說明,按照科學屬性來進行分類,便于直觀的還原事物發展的歷程,也可以對事物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進行定性處理,并對其周邊環境、影響因素等諸多因素進行闡述。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對事物進行嚴格的科學屬性分類,可以將整體進行分離,更為客觀生動的還原事物空間動態,這一過程就屬于空間定位塔形結構。
橫排縱寫自身結構具有嚴謹性,在自然發展過程中,事物發展具有多面性,不同的層面也涉及到不同的因素,這也是事物發展的規律,而橫排縱寫也遵循了這一物質發展的規律,其所采取的編目方式與這一原則相統一。以這一方式進行修志工作,可以為人們觀察事物發展的過程與動態進行更為直接的方式,也可以加強對社會結構的剖析,對社會發展進行量化處理,進而彰顯發展規律與不同因素之間的科學聯系,加強人們對社會的了解程度。
2.橫排縱寫的科學發展
橫排縱寫可以對社會結構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及時處理相關信息與反饋,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與延伸潛力。修志的必要性受到諸多爭議,很多學者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成為社會的主流,而修志需要大量的財政投入,但并不一定會在社會達到相應的效果,對于地方的民情也可以通過網絡的方式進行掌握,信息渠道的多樣化已經掩蓋了書本反應狀況的時代。這一問題逐漸受到國家各個部門之間的重視,也有局部地區提出要杜絕書本修志的方式,以其他方式來為地區的發展提供資料等等。各個地區對修志問題的研究與創新成效較差,難以系統化、科學化的解決這一問題。
按照上文的分析與研究,將修志在不同領域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進行全方位的調查,科學的了解地區自然環境、社會因素等方面,通過橫排縱寫的方式來整理出全套的結果,以此來構建生動、真實的社會發展空間,這也就說明了修志的價值與作用。在各個地區進行修志工作,是對當地的歷史發展進程以及現狀進行大規模調查研究,但很多地區認為修志僅僅是為了弘揚地區的文化特點與歷史優勢,其實不然,通過橫排縱寫的方式來對地區的信息進行系統化的處理,可以對當地的自然與社會進行綜合性的調查,并在這一基礎上建立模擬空間,由此可見地方志是對地區歷史活生生的再現。
修志工作也需要進行不斷的優化與創新,對現代所使用的方式進行深入的了解,掌握對其運用的意義與精華所在,并結合新的方式與理念來進行創新。在修志方面進行橫排縱寫的創新需要充分的發現潛在資源,并結合現代化的方式來進行理性的思考與科學的優化,避免創新工作流于形式。構建系統信息平臺,將不同的分類信息采集進行直接的儲存于分類,通過科學化與數字化的方式來實現對資料的匯總工作。也可以說是對社會動態發展進行實時記錄,制定具有科學、客觀、嚴謹的地方志,進而提高工作效率與治理。
三、結語
隨著社會發展的不斷加快,信息化技術與方式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廣泛的運用,在這一背景下,傳統地方志修正所采取的橫排縱寫方式以其自身的科學性依然備受關注,本文主要對其進行研究。
客觀范式視人、人的心理與行為為自然的一部分,具有與其他自然物相同的先定、普遍、凝固不變的本質或規律。在心理學中,人被等同于動物或者機器,正是這一研究框架的體現。與此相適應,心理學被看作了一門自然科學,物理學成為心理學效仿的榜樣,自然科學的研究模式順理成章地成為心理學的研究模式。可以說,堅持客觀范式就是在心理學中堅持以自然科學為最高價值標準的研究取向和理論建構的模式。
(二)邏輯主義的研究路線
邏輯主義認為知識本質上是邏輯思維運動的結果,始終呈現為某種必然性的聯結,知識陳述的是客觀事物本身。堅持邏輯主義,意味著心理學研究必須排除己見,禁止使用科學之外的以及帶有主觀性的概念,并盡可能排除所有價值因素和個人因素,以保證研究的客觀性。
(三)還原主義的研究原則
根據邏輯主義的原理,凡事皆有因果,人們可以根據原因推知其結果,達到解釋與預測的目的。對心理學而言,意味著可以將心理現象與行為還原到其最初的水平上,并從低級推知高級、從元素獲知整體、從簡單推知復雜。在對人及其心理本質的理解上,還原主義將人還原為物,認為人是由最基本的原子(元素)構成的。在研究路線與研究方法上,主張還原分析。其基本程序是:先將復雜、高級的東西簡化為基本的、無法再分的元素或低級的東西,再將元素、部分從整體中抽離出來進行孤立、靜止的考察,然后以線性因果觀或“算術和”說明元素或部分間的關系及事物的性質。
(四)客觀實證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上,客觀范式借鑒自然科學的研究模式,借助數理統計的方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客觀實證為主要特點的研究方法,包括了觀察法、條件反射法、實驗法及測量法等。另外,個案研究、言語報告等作為上述方法的補充,也時常出現在客觀范式的各心理學研究中。
二、客觀范式的緣起
心理學客觀范式是在對科學主義主觀范式的批判中萌生并不斷發展的。科學主義主觀范式形成于心理學初創期(1879-1913,它堅持心理學的自然科學定向,保留了意識這一帶有主觀性的研究對象,強調客觀實證的研究路線和還原主義的研究原則,以獲得客觀知識為目標,同時也保留并采用了以主觀思辨為特征的研究方法,主要體現在馮特的內容心理學、鐵欽納的構造心理學、格式塔心理學以及機能主義心理學中。
馮特和他的學生鐵欽納,均以經驗實證論為哲學基礎,確立了中立一元論的世界觀,認為意識、心理與自然物作為一種統一、集合,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經驗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對象,無論是可共證的經驗還是不可共證的經驗。因而研究可共證經驗的客觀方法(實驗法)與研究不可共證經驗的主觀方法(內省法)均是有價值的。如馮特所言,“在自然科學和心理學內,我們所研究的經驗現象只是以不同的觀點來考察同一經驗的現象。在自然科學內我們把經驗看成是客觀現象的相互聯系,由于抽去了知覺著的主體,它也被看成是間接的經驗。而在心理學內,我們則把經驗看作直接的和非派生的。這樣,心理學可以成為一門像物理學一樣的自然科學,可以采用自然科學的客觀方法來研究作為直接經驗的意識。然而意識現象帶有主觀性,為了更加契合科學主義對客觀性的研究,馮特將客觀實驗方法與主觀內省方法相結合,用實驗技術來控制內省。鐵欽納則提出了嚴格的實驗規則來盡可能地使其達到客觀性的要求,譬如實驗內省法的被試必須是訓練有素的觀察者、實驗必須排除內外刺激的干擾等。格式塔心理學家贊同馮特和鐵欽納的心理學的自然科學觀,也并不反對他們對主觀意識經驗的內省研究,但他們強調對意識、心理的整體研究原則,反對用實驗法來改造內省法,認為借助純粹的現象學的內省,也可以獲得客觀知識。
一、教學文化的內涵
“教學文化”一詞的正式出現源于人們對學校文化的關注,把學校作為一個具有文化、傳統、價值、規范、社會過程等特質的非正式體系加以研究,由華勒(Waller,1932)開其端,后經布魯克爾(Rrookover,1955)、柯爾曼(Coleman,1961)、馬克迪爾和李格斯拜(Mcdin&Rigaby,1973)才引起大家的重視。1986年,美國教育研究協會在《教學研究手冊》(Handbook on Research on Teaching,第三版)中撰寫“教學文化”一章之后,才出現大量的相關研究。《教學研究手冊》對“教學文化”的概念進行了界說,認為“教學文化”指體現在教師與其工作相關聯的信念和教師所具備的知識兩個方面。教師的信念是與教師工作崗位相關的行為方式和教學酬報的方方面面。教師所具備的知識是他們勝任所承擔的教學工作所需的。[1]教師所處的文化就是教學文化。由于不同的教師在年齡、經歷、社會與文化背景、性別、婚姻狀況、主觀愿望、智慧、能力諸方面和所在工作的學校,以及其所任教的學生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會引起教學文化上的分野。[2]
國內研究者對教學文化的內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認為教學文化是師生主要圍繞課程在教與學的互動中構建的關于“教與學的價值體系及行為方式”。教學文化是教師及學生構成的集體所產生的集體主體文化,是集體主體價值觀的直接體現。有的學者則把教學文化理解為“在教學情境中,師生基于教與學接觸、交流、對話等活動過程而呈現出來的文化形態,如師生地位、師生互動的文化意蘊,學習方式、思維范式的文化透視等”。
筆者認為教學文化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師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規范、價值觀念、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有機整合體。這表明課堂教學文化的主體是教師和學生組成的學習共同體,需要師生主體間的交往和互動,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價值、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
二、新課程理念下教學文化的特征
(一)對話型教學文化
對話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在各種價值平等、意義平等的意識之間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是一種“同意或反對關系、肯定和補充關系、問和答的關系”。發生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中的對話,我們稱之為“教學對話”,它是指師生圍繞共同關心的話題各自以自己的視角和經驗,用自己獨特的表述方式,通過心靈溝通、思想的碰撞、意見的交換實現知識的共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
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文化是“對話型教學文化”,它不僅體現了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民主的思想,而且體現了“師生主體價值平等、主體精神并存,以主體性活躍為原則的教學”。教師不再處于對學生灌輸、說教的權威地位,而是處于和學生平等對話的地位。與學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使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知識建構和意義創造的過程,從而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轉變。
(二)合作型教學文化
在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形式的合作,如生生、師生、師師之間,甚至學校與社會之間、校際之間的合作。學生的合作學習是一種社會性學習方式,是指為了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共同”的學習任務,學習者之間積極配合。哈葛利斯指出,合作型教學文化具有精神支持、增進效率、改善效能、減低負荷、同步進行、建立安全感、增強反思能力、提高組織反應能力、提供學習機會、不斷改進的特點。[3]合作型教學文化強調教學過程是師生、生生之間相互交往、積極互動、相互協調、共同發展的過程,充分體現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的作用。在這種教學文化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成為課堂合作的主體,具有獨立人格,從而形成一種平等、民主、理解的師生關系。
(三)探究型教學文化
探究是指個體對自己沒有接觸過的有價值的東西,不停留在表面的認識,而去深入地思考,以期有自己的發現。探究式學習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活”與“動”。“活”主要是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動”主要是指學生動手操作、動嘴演說、動眼觀察、動腦思考。探究型教學文化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張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實現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向自主探究、發現知識的轉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從而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要為學生創造探究的氛圍,給學生提供自己發現、自己思考的機會,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對各種觀點進行質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設,主動地進行探尋,成為學習中的探究者。
(四)批判型教學文化
批判型教學文化則是鮮活的主體性在學習過程中的體現,其實質是讓學生回歸自己在教學中的主體價值,和教師對話,和同學爭辯,和自己對白,和別人形成互動。批判型教學文化需要教師主體性的發揮,形成具有包容性的教師教學文化,但不是以教師的話語權去剝奪學生的自主發展權,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寶庫、真理的代言人,而成為教學群體中平等者的首席,成為與學生進行批判性對話的伙伴和朋友,成為學生在思考中成長的促進者、幫助者和同路人。教師不僅要有意識地教給學生一些微觀的思維技巧,而且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容的探究氛圍,為他們創造自己發現、自己思考的機會和情境,鼓勵他們在學習中針對各種觀點進行理智的質疑和探討,鼓勵他們自己提出問題和假設,并主動地進行探尋和求證;同時不斷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智,使他們成為高尚的和具有開放精神的思考者、批判者和探究者。批判型教學文化還需要學生的主體性批判精神、批判思維、批判人格的同步建構,這樣,整個教學便充滿了學生發現的問題,充滿了求知的渴望,由原來那種單純的給予與接受過程轉變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思維與思維、智慧與智慧、靈魂與靈魂的心靈碰撞和交流過程。
參考文獻:
一、加強教科研隊伍建設,完善教科研規章制度
為了使教科研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我們重視科研隊伍建設,建章立制,完善計劃。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地點做法
1.制定教科研工作規劃
為把教科研工作作為學校內涵發展的突破口,我校制定了《學校教科研工作三年規劃》。教科研整體目標:在三年之內,落實教科研工作的過程管理,建設一支優良的教科研教師隊伍,形成教科研的氛圍,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使學校教科研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的軌道。教科研階段目標,第一年,重點完善落實教科研工作各項管理制度;第三年,主要構建以教科研促教研的校本研修模式,營造良:好的“實踐-反思-矯正”的教科研氛圍,整體提升教師的教科研水平;第三年,著力完善教科研工作評價體系,總結、提煉、推廣校本教研的成果,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規劃中我們達成了“三要”的共識:第一,要立足教科研尋出路、謀發展;第二,要向教科研要質量、要效益;第三,要靠教科研出成果、出特色。
2.加強組織領導建設
我校成立了以校長任組長、業務副校長、分管教科研的主任、學科教研組長、課題主持人等為成貴的教科研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的教科研管理工作。
3.完善教科研制度
結合市教研室下發的有關文件精神,我校根據實際情況,相繼制定了學校學年度《教科研工作計劃》《教科研工作考核條例》《課題管理工作條例》等一系列制度,為學校扎實開展教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4.建立教科研四級管理網絡
我校主要采用分層負責制的管理辦法:即以校長為組長的教科研領導小組,負責定向;以業務副校長為主的教務處具體指導教科研工作,負責定標;以各學科教研組長或各課題組主持人負責的教研組或課題組具體落實教科研工作,負責定位。
通過這種“學校―教務處―課題組―教師”四級管理網絡,使各個環節責任清、任務明,便利管理與檢查。
二、開展“教科研月”活動,規范教科研工作管理
“教科研月”是我們學校近年來有特色的活動。我們將每學年每學期的第―個月定為“教科研月”。在“教科研月”中,我們著力開展一系列激科研活動,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重點突破;主要內容有:
1.課例研討
在“教科研月”中,為深化有效課堂建設,積極推進“導學法”,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我們開展了課例研討活動。
具體做法是:
活動的第一步是由各教研組共同確定相同的教學題目;第二步由同學科的所有教師分別備課;第三步教師上課,教研組集體聽評課;最后,教師反思剖析自己的課堂教學:取長補短。通過這種“觀、研、評、思”研討的方式,教師之間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更可以綜合提高教菲的專業化水平。
2.課題研究
在“教科研月”中,我們組織教師對研究的小課題進行課題的論證、專題研討、總結提升、材料撰寫等工作,保證小課題研究的有序進行。
在參加市級課題培訓會議的基礎上,我們狠抓了校級培訓。目的是使小課題研究主持人及時掌握小課題研究方法。在具體研究過程中,我們將每一次的課題開題論證、中期檢查等,都作為良好的培訓資源;我們通過網絡向老師們推薦關于怎樣進行小課題研究的方法。一方面,通過宣傳總結骨干教師的先進經驗,展示推廣骨干教師的小課研究成果,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另一方面,通過骨干教師與其他教師結成小課題研究幫扶對子,或成立以骨干教師為首的各種課題小組,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我校課題研究工作逐步走向規范、科學。
3.讀書論壇
以青年教師為主,成立讀書沙龍。我們要求青年教師能夠在通讀《煙臺市中小學教師專業素養閱讀必讀書目》等教育專著之后,寫出讀書筆記,并進行讀后反思,力求“讀得深入,寫得實在,講得精彩”,在理論上豐富自己;之后,再舉行青年教師讀書交流會,進一步形成良好的讀書氛圍。組織開展“讀書與專業成長”演講比賽。在學校制定《演講比賽規程》的基礎上,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級部初賽。各級部根據學校統一要求,組織級部比賽,評選出本級部優勝者一名,并上報學校,參加學校比賽;第二階段為學校比賽。學校組織專門評委,將各級部上報的優秀選手組隊抽簽,進行比賽。比賽按照教科所下發的《青年教師讀書成長演講比賽的評選標準》,有序序進行。根據比賽結果推選學校優秀選手參加“海陽市青年教師讀書成長”演講比賽。
4.利用網校
進行網絡環境下的教科研,是我校校本教研的新舉措。我們依托網校優勢,開設了網校課堂、教師博客、學科教研、課題研究、教學案例等欄目。積極開展網絡教科研,使教科研活動不斷注入生機和活力。
學校還根據每位教師的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科研活動計劃,使網絡教研做到有章可循,有條不紊地順利開展。如,計劃、總結無紙化。每位教師充分利用網校這一平臺,將學期初的個人教研計劃、學期末的總結等全部到網校個人空間、網校博客及網校相應欄目中。
三、加大教科研管理力度,建立健全科學評價機制
在教學《外國詩兩首》時,我是這樣設計導語的: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我們一起賞過了雪,聽過了雨,看過了星星,今天我們要來一次壟上行,到田園去走走。說到田園詩,中國古代的山水田園詩確實讓我們心醉神迷,不過,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的詩兩首是外國田園詩――英國著名詩人濟慈的《蟈蟈與蛐蛐》和俄羅斯著名詩人葉賽寧的《夜》。
在新舊知識的過渡中引入課文,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和信心,更是豐富了學生的民族文化底蘊。
二、抓作者身世,挖掘不同作品的風格
在學習《武陵春》時,對于作者的了解我沒有止步于表面,而是對其身世做了一番深入的挖掘。
李清照,她早期生活優裕,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所以她前期的詞多寫其悠閑生活,韻調優美,內容只限于閨情相思之類。靖康之變,李清照的家庭遭到嚴重的摧殘,她也被迫南渡,過起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南渡不久,趙明誠病死,她精神上遭到沉重打擊。故后期詞主要表達她個人的不幸遭遇,寫得深沉哀痛。《永遇樂》中流露了對現實的不滿與關切,《漁家傲》中表達了對故鄉故國的思念之情。
三、抓情節與人物形象,挖掘整篇文章的文化內涵
《心聲》一課的主要情節是按時間順序設計的:學校要上公開課,內容是小說《萬卡》。開端部分是李京京參與公開課上表情朗讀《萬卡》的要求被拒絕,發展部分則是他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了課文,而公開課上勇敢舉手、聲情并茂的朗讀則是故事的和結局部分。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首先要求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明確情節的發展后,重點關注的是作品的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過對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的主題含義與文化內涵――李京京執著地要求在公開課上朗讀小說;要求教師能公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個人同等的關心和發展機會;渴望家庭和諧,能生活在一個幸福安寧的環境里。從而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促進和諧健康師生關系的形成。
四、抓重點詞句,挖掘相關文化背景
《星星變奏曲》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一江河的一首重要詩作。在品味文中詞句的豐富內涵時,要將“朦朧詩”產生的文化背景――孕育于“”時期的“地下文學”和這種創作現象與社會整體環境相聯系,才能真正理解詩歌的主旨。
在品析精彩詩句“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星”時,有的同學是這樣理解的:“瘦小的星星”比喻人們對光明的渺茫的希望,而冷酷無情的現實連渺茫的希望都要剝奪,可見“夜”的黑暗帶給人們的巨大痛苦。我順勢激問:你說的“現實”、“夜”具體指什么呢?學生隨后答出:;我再問:關于的冷酷、黑暗又是怎么回事呢?學生開始翻找自己查尋的資料,然后爭先恐后地讀給大家聽……了解了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后,理解詞句和主題自然會水到渠成。
五、抓課文主題,挖掘優秀的傳統美德
傅雷先生不僅是一位譯著頗豐的翻譯家,更是一位偉大的父親。《傅雷家書兩則》中,兒子受挫,他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兒子取得成績,他諄諄教誨,激勵鞭策。貫穿于兩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兒子做一個的堅強的人,無論遭受了怎樣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獨,都要堅守對藝術的不懈追求,對生活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