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3:51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鄉村庭院景觀設計,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實體要素
每個人都有其審美觀觀和價值觀。現代生活中,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回歸自然,在景觀設計方面也體現出了這一特點,尤其是在庭院設計方面體現出了趨向于自然的風格特點。別墅庭院景觀的設計風格影響著整個建筑的風格特點。庭院景觀中的主要內容為一些實體景物,包括植物、石塊、水文等。植物是別墅景觀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別墅庭院景觀中的植物不僅具有觀賞價值,而且還具有一些實用性的功能。在別墅景觀設計中經常使用植物來為住戶營造一定的私密空間。庭院設計中主要使用植物來進行觀賞性景觀的營造。不管是觀賞性植物還是實用性植物都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進行合理的設計和搭配,重點需要對光照條件和種植區域進行考慮。不同種類的植物有不同的高度和色彩,在搭配時可以將不同的植物進行分層搭配,使得植物的層次和色彩更加的豐富。此外,也可以結合植物的生長的時序性對植物的分布進行合理的安排。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庭院自身的觀賞性,也可以提高庭院生態效益,為住戶提供更好的居住環境。水體在別墅庭院設計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水體不僅可以改善別墅的環境,還具有調節小范圍內氣候狀況的作用。庭院水體具有別致、精美的特點。庭院水體的形狀和質量都直接影響著庭院給人的直觀感受。如圖1所示,在該別墅設計中,融入了方形的游泳池設計,與整個房屋的設計遙相輝映,簡潔大方,給人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感覺。因此,在庭院景觀的設計中經常通過改造庭院水體環境進行達到提升別墅的美觀性,例如對光線、溫度等要素進行更好的控制。別墅中的水體主要是人工制造的,在進行水體的設計和建造時還要考慮到工程的造價問題。鋪裝是決定別墅庭院最終風格和實用性的關鍵環節。鋪裝的方式、選料、拼接等方式都應當與建筑的整體風格相適應。別墅庭院可以通過鋪裝方式的變化改變別墅的空間界限,為住戶提供更好的活動空間。合理的鋪裝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庭院的整體氛圍和意境,通過一些特殊符合和圖形的應用表達一定的主題意境,形成導向性的作用,這在傳統的庭院景觀設計中也十分常見。要想提高庭院景觀設計的質量和效果,必須合理的應用鋪裝技術,并且明確鋪裝與其他景觀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形成一致的風格。景觀小品是庭院設計中的特色所在。景觀小品主要通過座椅、花架、景觀燈等要素的應用提高庭院整體的審美特點。這些小品也可以與其他庭院景觀要素進行搭配,但在應用的過程中要注重傳達出一定的文化特點,提高與庭院整體的協調性,形成真正高質量的庭院景觀,使庭院的風格更加的協調,意境更加的生動詩意,在提升空間整體質感的同時,也為住戶提供更好的體驗。
2、圍合要素
庭院的圍合要素是指庭院的建筑結構和構筑物。在進行庭院的圍合設計時,需要首先進行合理的規劃,界定出空間的邊界,然后由內向外進行整體風格的考慮。庭院的邊界確定需要結合其內涵和功能,使建筑的形態與庭院設計相協調,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庭院的功能、用途和價值。建筑庭院屬于半封閉形式的空間,庭院圍合的形式也使得別墅空間具有一定的空間形態。庭院的空間結構是由各種實體要素組合而成的,不同人對空間結構的感知也有所不同,在進行庭院圍合的設計時需要根據住戶的要求來完成。合理設計的綠色屏障、植物、巖石等景致都可以為庭院營造良好的私密空間。如圖2所示,在該別墅設計的沙盤模型中可以看到,左側利用了草坪和樹木進行了空間的分割,同時,右側也同樣通過綠色植物配以巖石來形成屏障,不僅能夠與鄰居相隔開,而且還給予別墅一個私密安全的居住空間。此外,從空間的類型來看,圍合的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的變化過程,在空間組合上體現出了更加多變性的特點。對于庭院景觀的設計者而言,應當結合人的活動特點以及圍合的形式進行合理的布局與分配,最終形成科學、溫馨的空間。庭院圍合的界面也有很多種形態,例如界定空間布局的墻體,減弱空間封閉性的梁柱等。這些要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建筑的封閉性。建筑物的封閉程度通常是由建筑物的高度、疏密程度、距離等要素所決定的。建筑的密度越大,空間的封閉性越高。建筑的高度和密度越小,其封閉性也越低。除此之外,建筑物也可以通過自身建筑材料的改變來調整建筑物的封閉性,例如通過使用一定透明材料來實現建筑的虛實變化,虛化空間之間的界限,提升建筑與庭院之間的協調統一。
3、虛體要素
庭院景觀中的虛體要素主要呈現建筑的空間形態,可以適應庭院空間中的不同結構類型。庭院的空間設計應當滿足住戶不同的活動需求,但與此同時區域空間也必須符合整體的風格。將不同區域中的空間形態進行協調與統一就是虛體要素需要考慮的內容。別墅空間有許多形態組織的類型,例如網格型空間結構就可以將同一網格中的別墅庭院置于一條鏈路中,形成一種交錯的效果。合理的布置網格可以協調不同空間作用的場景,實現空間之間的合理過渡,并更好的發揮每個空間的特點和功能,這種空間組織方式也更加符合庭院自身的特點。這種利用網格進行空間布局的方式在獨棟別墅中的應用較為廣泛。除了網格的設計方式之外,串聯組織方式在別墅庭院景觀的設計中也是較為常用的。通過串聯的方式可以連續的進行場景的布置,并形成一定的回路。這種組織方式具有經濟、實用等特點,并且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空間的利用價值,因此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十分廣泛。除此之外,自然式的空間組織方式在庭院景觀設計中也有良好的效果。隨著自然式組織方式在實際中的應用不斷普及,這種空間組織方式也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在庭院空間設計中也可以綜合利用各種發生進行空間上的分割,例如通過建筑材質變化或建筑圍合的應用巧妙的進行空間區域的劃分。在空間要素的劃分上,可以通過矮墻、植被等要素作為空間分割的依據,還可以通過建筑材料的改變來進行建筑圍合的設計,提高建筑圍合的通融性和完善性。當空間的范圍較小時,為了擴大空間感,可以應用滲透的方式提升空間的層次感,或者利用借景的方式擴大空間的層次感。此外,也可以利用鏡面反射的原來形成視覺上擴大的效果。
二、別墅庭院景觀設計要點
在庭院景觀的設計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在當代的庭院景觀設計中也要更加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協調,注重藝術與景觀的結合。現代的景觀設計師已經開始應用新的設計手段實現這一目標。串聯式和自然式的園林空間結構就可以滿足上述的設計要求。國際景觀設計師彼得•沃克從庭院尺度入手進行庭院景觀設計的思路也為我國的庭院景觀設計提供了參考和靈感。要確保庭院景觀設計的合理性,首先要對庭院進行合理的布局,明確設計的思路,提高別墅庭院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和實用性。不同類型的庭院景觀需要采取不同類型的設計方法和構思。在別墅的設計和建設中,庭院是關鍵的設計內容,它具有劃分區域、分流等功能。因此,在別墅設計中應當充分發揮庭院的功能和價值。為了提升庭院的觀賞性,在庭院景觀設計中可以采用多種圍合設計的方式,如開放式、閉合式,同時對庭院景觀的各種要素也要進行更加合理的整合。例如,當別墅采用合院的圍合形式時,別墅還可以通過矮墻、綠化等小品形成庭院,或者也可以將庭院的幾個面組成內院的結構,在中間留出更加開闊的空間用于進行綠化,滿足住戶休閑娛樂的需求。在立體式庭院中,則要更加注重景觀要素之間的搭配和協調,例如空中花園的搭配就要將這種設計要素進行整合與解析。在進行庭院景觀設計時可以借鑒一些我國傳統的審美藝術,重拾“國學精髓”,在建筑設計中弘揚和發展民族傳統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就包含有一定是造園思想。儒家的造園思想強調儒、釋、道這三個方面,也就是強調“三境”的體現,分別是生境、畫境和意境。在現代別墅設計中引入傳統的國學理念能夠使別墅更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發揮地域風格,同時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提煉和宣揚。在進行別墅設計時,應當在吸取傳統理論精髓的基礎上積極創新,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別墅庭院景觀風格。要在現代別墅設計中體現出國學特色對設計師們國學基礎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對設計師的人文、地理素養的一種考驗。園林美學是建筑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也是美學領域的一個重要分支。園林美學結合了植物學、建筑學、文學、生態學等多個領域的內容,實現了美學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園林美學的特點就在于利用美學的手段,在園林設計中達到審美的目的,實現虛實的統一,提高園林的意境和美感,在外在形式的美與內容的實現協調統一。色彩心理學也是別墅庭院設計中的重要內容,在別墅庭院設計中應用色彩心理學的理論有助于提升別墅庭院的地域性特點。合理的應用色彩的搭配可以營造出不同的審美體驗,從而能給住戶帶來不同的居住感受。在進行別墅的設計時要盡量從住戶的心理需求和日常生活要求出發,并應用色彩搭配的原則對建筑周圍的環境進行合理的美化。可以根據別墅的整體風格選擇合適的植物對別墅進行裝飾,例如在適合年輕人的別墅庭院中可以多選擇具有生機的植物,在顏色的搭配上也可以更加的大膽,多采用黃色、紅色等暖色調的搭配。而在以老年人為主要住戶的別墅中則可以選擇偏向于冷色調的色彩搭配,這樣會給人一種穩重、靜謐的感覺。色彩心理學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在別墅庭院的設計中應當對色彩心理學的特點和優勢進行合理的把握,根據植物的色彩特點進行有效的搭配,將整個別墅景觀進行調和,帶給人們更好的視覺享受。地域自然環境因子是影響現代別墅庭院地域風格景觀設計重要影響因子。只有對地域自然環境元素進行深入的挖掘,才能找尋出具有地域風格特色的表現效果。如同動物的骨骼。地形對任何規模景觀的地域特征有著直接的影響。
三、結語
別墅庭院景觀設計是由各個要素組成的,但并不是各個要素簡單的相加,在進行別墅庭院景觀設計時,要綜合住戶的心理需求、別墅周邊環境特點、區域配置等要素,綜合應用傳統美學觀念、色彩心理學等專業知識,合理有效的整合資源,劃分空間層次結構,實現風格的統一。
作者:章雪飛 單位:渤海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方方,關惠元.新中式家具生態設計的新思維探析[J].包裝工程,2015(18):92-96.
[2]倪春洪.城市文化意象在導視系統中的演繹[J].包裝工程,2014(08):16-19.
[3]丁熊.城市公共服務體系創新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5(02):13-17.
[4]成果.中國傳統風水理論解讀及其在別墅庭院環境中的應用[D].湖南農業大學,2013.
一.景觀的概念以及含義
景觀(Landscape),什么是景觀,無論是在西方還是在東方,都是一個美麗而難以說清的概念。哪怕是同一景象,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景觀是人類的棲息地,景觀是人類的工藝品,景觀是需要科學分析方法能被理解的物質系統,景觀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景觀是可以帶來財富的資源,景觀是反映社會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的意識形態,景觀是歷史,景觀是美。我們可以從景觀與人的物我關系與景觀的藝術性、科學性、場所性及符號性入手,來認識景觀。
景觀作為城市景象景觀的設計與創造,實際上也就是創造城市、造建筑的城市。景觀作為視覺審美對象的含義,經歷了一些微妙的變化。第一個變化來源于文藝復興時期對鄉村土地的貪欲,即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其二則來源于工業革命中后期對城市的恐懼和憎惡,即景觀作為對工業城市的對抗。
景觀作為城市的延伸和附屬 人們最早注意到的景觀是城市本身,“景觀的視野隨后從城市擴展到了鄉村,是鄉村也成為景觀”。文藝復興之前的歐洲封建領主制度將人束縛在君權之下,人被束縛在土地之中,大自然充滿神秘和恐怖,且又為人類生活之母,對土地的眷戀和依賴,使得人如母親襁褓之中的嬰兒。城市資本主義的興起使人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土地的價值從生活和生存所必須的使用價值,轉變成為可以交換的商品和資源,人與土地第一次分離而成為城里人。新興的城市貴族通過強大的資本勾畫其理想的城市,同時不斷的向鄉村擴展,將其作為城市的附屬。
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 每一景觀都是人類居住的家,或者說是潛在的家。這便又回到哲學家海得歌爾的棲居概念。棲居的過程實際上與自然的力量與過程相互作用,以便取得和諧的過程,大地上的景觀是人類為了生存和生活而對自然的適應、改造和創造的結果。同時,棲居的過程也是建立在人與人和諧相處的過程。因此,作為棲息地的景觀,是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在大地上的烙印。景觀是內在人的生活體驗 景觀作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體的人和具體的場所聯系在一起。景觀是由場所構成的,而場所的結構又是通過景觀來表達的。與時間和空間的概念一樣,場所是無處不在的,人離不開場所,場所是人于地球和宇宙中的立足之處,場所使無變為有,使抽象變具體,是人在冥冥之中有了一個認識和把握外界空間和認識及定位自己的出發點和終點。
二、景觀設計所涵蓋的領域
景觀設計具有廣泛的領域,大到國土與區域規劃設計,小到庭院,甚至室內的綠色空間設計;從純自然的生態保護和恢復,到城市中心地段的空間設計,都是景觀設計多涵蓋的領域。以下就初步的談一下景觀設計所涵蓋的領域:
2.1城鎮規劃
景觀設計師很早就開始擔當城市物質空間的規劃角色,城鎮規劃是城市空間的中心規劃。城鎮規劃是針對城市與鄉鎮的規劃與設計。規劃者運用區域規劃技術與法規、常規規劃、概念規劃、土地使用研究和其他方法來確定城市地域內的布局與組織。城鎮規劃也涉及到“城市設計”內容,如廣場、街道景觀等開放空間與公共空間的發展。
2.2場地和社區規劃
環境設計是景觀設計專業的核心問題。涉及到居住區、商業、工業、各機構的室內空間以及公共空間等室外空間的細部設計。它把場地作為藝術研究的對象來看待,綜合平衡室內與室外的軟、硬表面,建筑物與植物的材料選擇以及灌溉、栽培等基礎設施建設和詳細的構筑物的規劃說明與準備等。
2.3景觀規劃
區域景觀規劃對于很多景觀設計師(Landscape Architect)來講是個逐漸擴展的實踐領域。它隨著過去一年來公眾環境意識的覺醒而發展。它融合了環境規劃與景觀設計。在這個領域,景觀設計師針對土地與流域的規劃、管理等全部范圍,包括自然資源調查、環境壓力狀況分析、視覺分析和岸線管理等。
2.4公園與休閑區規劃
公園與休閑區規劃包括創造與改造城市、鄉村、郊區的公園與休閑地帶。同時發展成為更大范圍的自然環境規劃。如國家公園規劃、郊野規劃、野生動物保護地規劃等。
2.5土地發展規劃
土地發展規劃包括大范圍與多區域的未發展土地的規劃和小面積的城市、鄉村和歷史地段的基地設計。同時在政策規劃與個體發展計劃之間建立溝通的橋梁。在這一領域,景觀設計師需要掌握房地產經濟及其發展組織過程的知識,同時還應理解土地開發與發展的客觀限制條件。由于具有多方面技能與廣博的知識,景觀設計師通常是這一學科領域的綜合學科設計小組的帶頭人。
2.6旅游和休閑地規劃
基地的歷史性保護與復興如公園、私家花園、場地、濱水區和濕地等的保護與復興。它涉及到基地相對穩定狀態的維持與保護、作為歷史重要地段的局部地塊的保護、地段的歷史記憶與質量的恢復以及在新的使用目的下地段的發展與更新。
1“美麗鄉村”鄉土景觀建設的發展背景
鄉土景觀來源于自然,來源于生活,是人類社會長期發展遺留下來的社會痕跡,是鄉村景觀建造中的的靈魂,它源自于最原始最樸素的大地景觀。這種美是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經過時間的洗禮慢慢沉淀出來的。丹鳳萬灣村“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不僅要對原有自然景觀的保護,還應該著重體現對濃厚的歷史文化人文景觀的傳承與延續。在鄉村景觀建設中只有突出鄉土文化的建設,才能有利于自然生態環境的多樣性發展;有利于發揮地域景觀特色,促進城鄉交流;才能適應當前新農村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麗鄉村。
2丹鳳地區鄉村景觀現狀分析
2.1建設滯后
目前村莊內按照村莊規劃已基本落成,但是鄉村景觀建設還沒有全面展開。主要原因是鄉村內的設施建設基本著重于生產、生活和居住條件的改善,忽略了鄉村景觀以及生態環境的重要性,而且前期對基礎建設的投資較大,造成資金不足也是鄉村景觀建設的因素之一。
2.2鄉土文化意識不足
鄉村居民缺乏專業的規劃理念,自行拆舊建新,建筑形式多受到城市建造風格的影響,卻忽略了自身原有的鄉土價值,造成鄉村建筑布局與景觀混亂的現象。而對于鄉村景觀建設也簡單地理解為綠化種植。
2.3鄉土文化不突出
規劃區內鄉村景觀設施基本大同小異,缺乏鄉村特色的景觀小品和旅游導向系統,關鍵在于缺乏鄉土文化。正是盲目地追求城市文化,而忽視了鄉村自身的文化,更沒有將傳統的鄉土文化特色與景觀設施合理地結合起來,構成鄉村景觀的組成部分。
3丹鳳萬灣村“美麗鄉村”鄉土景觀的營造方式
3.1道路系統
在視覺景觀上,形成了多層次的景觀效果,包括村路兩側自然生長的樹木花草和不規則分布的鄉土建筑所形成的近景、由獨具田園風貌的農田景觀和村落建筑群體景觀形成的中景,以及由遠山、樹林等自然景觀形成的遠景。
3.2建筑風貌
萬灣村依山傍水,其建筑隨地形高低差異而錯落有致。在建筑形式上應該體現傳統特色,展現陜南民居風格,以白墻灰瓦和坡屋頂為主,在空間布局上則應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要。特別是萬灣農家樂庭院除了建筑用材考究,地面鋪砌青磚并配有吉祥寓意的圖案,庭院景觀布置更應該體現鄉村的笆小院、薔薇簇簇的家韻味,讓游客真正體驗溫馨、舒適的農家小院。
3.3景觀設施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設施能為人們提供方便、觀賞等服務。環境設施的位置、體量、材質、色彩、造型都對鄉村環境的的整體效果產生影響,在營造空間氣氛上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村內景觀節點、旅游配套設施設計應充分挖掘鄉村環境肌理,文化蘊藏,利用鄉土元素和鄉土材料,提升鄉村整體形象和觀賞性,烘托鄉村田園的氛圍。
二、“幸福院”景觀設計理念
“幸福院”是區域社會、經濟和自然環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選擇,是建設“美麗鄉村”的探索。“幸福院”理念的提出體現了幾方面的價值取向。
第一,“幸福院”景觀設計是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動力。當前新農村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和基本動力都是以經濟發展為核心的,“幸福院”景觀設計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為根本,對村容村貌和景觀進行再設計和建設,為鄉村投資提供了機遇,為鄉村發展轉型帶來了契機。
第二,“幸福院”景觀設計是綠色可持續生態發展的保證。蘇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但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往往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幸福院”景觀設計一方面是對過去無序性發展的扭轉,更是將鄉村景觀打造為區域生態發展的基礎,是城鄉一體化過程中的生態環境著力點。
第三,“幸福院”景觀設計蘊含豐富的文化,并承載蘇南地區的鄉土生活。“幸福院”景觀設計是鄉村經濟、文化發展的產物,同時也是蘇南地區鄉土文化的現代展現。鄉土文化是千百年來鄉村生活自發形成的,不能在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農村建設的過程中形成斷層,所以景觀設計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表現形式,對傳承、發展蘇南鄉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西華村“幸福院”景觀設計策略
按照“江蘇省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指導標準”進行整治。規劃將西華村劃分為以景觀塑造、營造形象為主重點整治區和以清理雜物、整潔衛生為主一般整治區。在整體設計上主要抓住挖掘文化特色、整治建筑風貌、優化道路交通、梳理河流水系、構建綠化景觀、打造濱水景觀、完善配套設施和清潔村莊環境這幾大原則。
“幸福院”景觀設計不能孤立照搬其他地區的經驗,簡單地復制成功景觀設計模式,而應該考慮到蘇南地區的氣候、生物種類、動物特點及農業發展形式,構建多元化與地域性融合的景觀。同時自然景觀、人造景觀比例要恰當,如果人工痕跡過重,就失去了鄉村景觀淳樸、原生態的特色。另外,在蘇南地區西華村“幸福院”景觀設計中,對庭院、村莊等規模尺度進行合理控制。就本文而言,對西華村“幸福院”景觀設計的策略如下:
(一)生態和諧環境美。
加大對西華村自然生態環境的改造與治理,重點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水資源治理方面、大氣資源整治方面。因為西華村是苗木培育產業村,村內綠化程度高,但是由于前期規劃問題,綠化樹木種類不一,種植雜亂無序。不僅浪費土地,也對綠色景觀的打造產生阻礙。所以首先從西華村土地資源的使用和利用方面入手進行規劃設計,將西華村下轄的四個村落進行統籌規劃,設置出生產區、生活區和旅游區,對村內綠化綠化樹木統一安排移栽,統一區域內綠化種類。同時西華村水資源豐富,可采用自然駁岸與人工駁岸想結合的方式進行水系治理,自然駁岸利用植被根系進行駁岸保護,而人工駁岸用混凝土材料進行駁岸建設。對濱水景觀的設計如圖 1。圖1是西華村入口的河流,通過淤泥淘挖和河水治理,使河流水清澈見底,在駁岸設計上用石塊進行裝飾,河道兩旁種植垂柳、高矮灌木和常青樹木,河道內睡蓮用以凈化水質。這樣的設計一方面保護土地資源和水資源,另一方面使入村處的景觀耳目一新,宛如世外桃源。
西華村綠化率高,高污染企業少,所以區域環境內大氣資源質量較高,但是村民私自焚燒垃圾、焚燒修剪下了的廢氣樹枝、樹葉,對大氣造成污染,所以在景觀設計同時,提高村民保護意識也很重要。
(二)協調規劃生活美
西華村經濟水平高,家家戶戶都是小洋樓,但是前期景觀設計規劃不利,道路寬窄不一、硬化程度不高,是村容村貌呈現“現代化的混亂 ”。在新的景觀設計中,首先對道路進行硬化刷黑,自東向西的主干道拓寬刷黑,其他岔道硬化,做到統一標準。其次對建筑墻面進行統一,民居外墻統一為灰白色,廠房為藍色。對私搭亂建的進行拆除。使生活區域保留傳統的鄉土特點,同時統一布局,在原有的基礎上又呈現風貌各異的建筑景觀。
針對西華村健身區域小的特點,對其設計為開辟新的場地,設計露天籃球場、網球場和健身區域。同時充分利用西華村特點進行大面積綠化,使人始終處于綠色的自然環境中。西華村的紅色革命博物館形成旅游產業后,自駕游火熱,在運動場地周邊也開辟了停車場。不僅方便鄉村游的游客停車、運動,也使人車混雜的情況得到緩解。
(三)合理有序生產美
傳統的鄉村生產是以農業生產為主,西華村已經轉型為產業化、規模化的經濟苗木生產村,依托現有資源,向更多元的旅游業、服務業升級是西華村下一步的發展戰略。那么生產景觀設計不能局限于當前發展,而更應該著眼未來趨勢。在生產景觀設計上,主要有兩方面設計。
第一,將苗木培育基地之前的松散管理模式改為統一規劃,將村莊與苗木培育基地融為一體。打造生態鄉村游的特點,吸引游客進行氧吧游、生態游。
第二,打造紅色革命游。將紅色革命博物館區域進行地標式設計。突出村莊地域特點,以圖 3為例。西華村紅色革命博物館在王家莊內,所以在去往王家莊的道路上設置工藝石,上書王家莊三字,打造旅游品牌,促進產業升級。同時相關配套設施如路燈、市政設施也一應俱全。
中圖分類號:C912.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4-0285-01
一、研究背景
20世紀頭20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全面小康就是包括農民在內的全社會的共同富裕。因此,結合我國的國情,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城鎮化道路是一項具有開拓性的工作。在新農村建設中,大多數的公共空間沒有被規劃過。人們只注重了經濟的飛躍而忽略了居住的環境。
二、我國新農村公共空間發展現狀
由于我國新農村的建設還處在初級階段,所以對于農村空間的研究也剛開始,各個部門對于公共空間的重視還沒上升到一個重要的階段。
發展、富裕起來的村鎮,大多是靠工業發展起來的,要做到不污染環境的情況還進行開發建設,目前來說還比較困難。只追求利潤忽視了環境污染比如河流的污染。有些鎮的建設,沿街建單體還可以,整體看很亂,顏色各異,缺少一種協調的感覺,要注意整體的景觀。對建筑空間規劃的高度要有一定的規劃,顏色、建筑材料要協調統一。農民住宅規劃太單一。現在,大多農民房屋是排排房,式樣單調,沒有特色,許多道路也是直來直去的,象棋盤一樣,很單一。沒有變化、韻味、缺少柔和的元素。村莊道路過寬。中國人口多,要節約用地。馬路太寬不節約土地,也顯得不親切。機動車道和人行道比較混亂,沒有考慮人的尺度,馬路兩邊沒有考慮綠化帶、人和人的交流。景觀設計中沒有對建筑的高度進行規范。
三、對我國新農村公共空間規劃的建議
(一)街道景觀
鎮上交通運輸混雜相互干擾大,應設置相應的車道。路面基本是有瀝青鋪設的,顏色比較單一,而且體現不出鄉村的鄉村特色。對于車流量不大的地方選用石材鋪裝,顯得古樸而有蘊含。對于人行道,在行人道和行車道之間設置邊緣石,這樣既能保證行人的安全也可以美化道路。
(二)街道建筑物
原有的沿街建筑物,協調建筑顏色、建筑風格。新建的商業街的形式避免使用一字拼接的形式,一字拼接式雖然使街道整齊,提高了商業街門面的利用率,節約了用地,但是容易造成呆板的、狹長的街道空間。
(三)小廣場
小廣場是人們活動的戶外休閑空間,在小廣場上既要兼顧兒童的活動場地也要考慮老年人的休閑,還有年輕人的喜愛。考慮兒童的活動空間,要滿足他們相應的設施,如滑梯組合、秋千、蹺蹺板、沙坑等。考慮到兒童喜水的特點,引進較淺的溪流、規劃出兒童涉水池。在老年人休閑的地方設置健身器材,布置象棋桌等。年輕一族喜歡有自己的隱私,所以在小廣場設置綠廊和涼亭。綠廊兼顧休息設施與外部空間通道兩種使用,綠廊具有半隱蔽性。在綠廊的盡頭設置涼亭,涼亭內設置桌椅,既美觀又實用。
(四)綠化
街道綠化:街道綠化是鄉村聚落綠化的骨架,對于公共空間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街道的寬度,考慮兩側的綠化方式。
公共綠化:公共綠地是新農村景觀建設的重點,根據居民的生活習慣和活動需要,在公共綠地中設置必要的活動場地和設施,提供一個休閑娛樂場所。另外,公共綠地強調以自然生態為原則,盡量避免采用人工規則式或圖案式的綠化模式,以體現鄉村自然田園景觀。
庭院綠化:對于鄉村庭院,大多數是把綠化與庭院經濟相結合,體現出來農家田園特色。庭院綠化一般選擇枝葉展開的落葉經濟樹種,例如白楊樹等。同時院子里搭棚架,栽植藤蔓植物。以綠化、美化為主,種植一些常綠樹種和花卉,如松、柏、月季等,屋后綠化以速生用材樹種為主,如楊樹、榆樹等。
外緣綠化:農村外緣綠化是通往農田等的自然通道和過渡空間,它與周圍農田及其他環境融為一體,雖然沒有明顯的界限,但是提供了多樣化的使用功能。外緣綠化不但是鄉村生活與生產之間的緩沖區,還能達到生態平衡的目的。
四、結語
公共空間的建設和完善可促進居民的社會交往,增強居民之間的聯系,有利于居民歸屬感的形成。農村公共空間不僅是農民生活場所,也是農民生產的重要場所,公共空間的功能呈現出多樣性,且更加綜合。因此生產活動和生活空間要合理布局。考慮農民生產活動的空間需求,提供更多的混合空間。混合型空間在農村公共空間中可有效的提高空間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符合農村經濟發展階段和農民生活習慣。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3)10-0107-03
1引言
新農村景觀設計是我國景觀設計中一個新興的領域,是適應農村地域特點和農民生活方式的景觀新模式,在新農村的發展建設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新農村景觀根據當地地域環境,人文風情,利用現代景觀設計手段豐富了園林綠地內容,創造了優美、舒適的環境,賦予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嶄新的面貌。本文以昆明市富民縣咀咪哩村委會綠化景觀改造為例,探討了新農村綠化景觀設計特點。
2項目概況
咀咪哩村位于富明縣赤鷲鄉東部,原是彝族的居住地,“咀咪哩”的彝語意思為“好山好水的地方”。該村距赤鷲鄉政府所在地15km,距富明縣城35km。咀咪哩村年均溫度14.8℃,年均降雨量842.9mm,土壤pH值4~6.5,物質肥沃,適宜植物生長。主要分布景觀植物有:云南含笑、清香木、雞嗉子、黃連木、滇樸、沙松、云南松、火棘、蕨類植物等。
本次方案根據對方要求,針對入村路口,咀咪哩村委會院內外的道路綠化進行改造設計,創建適應新農村發展生態園林景觀的需要。從實地調研情況來看,總共改造面積約1500m2,現有地塊綠化種植凌亂,色彩單一、層次單薄,且用地性質混亂,總體景觀效果欠佳。
3規劃設計
3.1設計原則
(1)遵循節約型、生態型、可持續發展的綠化景觀建設理念。在植物選材上,以本土原生植物為主;充分利用植物特性,力爭做到綠化養護零投入。
(2)結合當地農業發展思路,以農業經濟作物作為主要景觀元素,展示本土特色,以最低的要素投入,獲取最大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通過綠化建設,打造一處具有生態綠化景觀成效的鄉村景觀,在當地鄉村寨新農村生態綠化景觀建設中起到示范作用。
3.2規劃布局
本次方案分為主入口、村委會大門前路旁綠化、停車場以及村委會院內景觀四個規劃片區(圖1)。
3.2.1主入口
該處是車輛從主干道進入咀咪哩村的路口,應具有鮮明的標識特點。路口原有現狀是一叢叢雜草,沒有明顯的道路指示,因此為突出該村的地理位置,在這個岔道的轉折處設置標識性景石一組,石上雕刻“咀咪哩村,新農村生態綠化景觀建設示范村點”字樣,石頭周圍自然式配置火棘、清香木、麥冬草、腎蕨等植物,形成清新、雅致的入口標識景觀(圖2)。
3.2.2村委會門前及道路兩側綠化
由于原有大門前空曠單調,為營造一個良好的綠化景觀,建議在村委會大門兩側圍墻前砌筑花壇,種植矮籬搭配清香木球,以規則式布局手法營造簡潔、莊嚴且具現代感的景觀效果。
大門前方的大道兩邊現有的綠地植被較雜亂,亟需改造。結合現狀及設計要求,對一些長勢良好的樹種進行保護,而對一些弱小長勢不好,雜亂的區域進行梳理清除。本片區采用兩種手法:
方案一:采用自然式設計手法,錯落有致的搭配櫻桃樹、大樹楊梅等特色經濟作物,與原有板栗樹、黃連木、沙松、云南松等喬木巧妙融合。以火棘、蕨類、地石榴等植物搭配自然置石,營造充滿野趣,清新雅致,獨具特色的鄉村景觀(圖3)。
方案二:采用規則式種植手法,保留沿路兩邊原有喬木,在空缺處整齊補種大樹楊梅,形成林蔭道,同時沿路地被植物選用地石榴。喬木后方規則式大色塊種植油菜花、向日葵等經濟作物,豐富景觀層次,營造鄉村特有的,熱烈、喜慶的豐收氛圍(圖4)。
3.2.3停車場
村委會大門右側地塊較為平坦,平時辦事車輛就停靠在此,但由于沒有合理規劃,車輛可以隨意停靠,顯得非常混亂。為使停車場規范化,在該區域內鋪設嵌草磚,列植規格統一的喬木如香樟分割車位,其中點植一株較大規格本土樹種——石楠作為主干喬木。沿停車場外側設置休憩坐凳。停車場的設置既方便來往辦事的人們,同時在平時也可作為附近居民們聊天、休憩的場所(圖5)。
3.2.4村委會庭院景觀
進入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門兩側的方形綠地,由于疏于管理綠地里植物雜草叢生,不符合辦公區景觀需求重新改造。在該綠地中選用當地樹種,以喬灌木自然式配置為主,植物選擇方面主要以滇樸、馬纓花、大樹楊梅、石楠、櫻花等有機結合,形成豐富的視覺景觀,其間點置自然置石與喬木、花灌木、地被植物搭配,形成較好的景觀層次感。
院內辦公樓前花壇位于一面擋土墻上,斑駁的墻體與辦公樓建筑結合顯得尤為生硬、粗陋,為遮擋墻面,采取沿擋土墻邊緣砌筑石塊形成花池方式,花池中自然式種植花灌木及藤本植物,例如清香木,火棘,麥冬草,馬纓花,并在外側種植常春藤,形成垂吊景觀,軟化建筑線條。
辦公樓前小廣場一側的圍墻原是一列白色圍墻,顯得單調枯燥。考慮到當地的民族文化,在圍墻上設置了具有彝族風情的景窗,并在圍墻后方栽種葉子花,葉子花搖曳生姿若隱若現,既拓展了景觀視野,又大大豐富了院內的景觀效果,更重要的是彝族景窗的設計,突顯了當地的人文風情,打造了咀咪哩村獨特的景觀(圖6)。為遮擋視線,優化景觀效果,延長圍墻至位于圍墻另一端的衛生間。衛生間前兩塊綠地由于面積較小,地塊傾斜可以種植地石榴、火棘、云南含笑等。小廣場后門的綠地區域,采用現有地貌,豐富植物配置,利用喬、灌木種植營造一片蔥蔥郁郁的森林式園林小景,其間設置園林步道與后門連通(圖6)。
4結語
新農村景觀設計是現階段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進程中的重要任務,堅持合理、科學的設計原則,傳承當地歷史文化,突顯村落特色,體現鄉土氣息和鄉土風情,對建立充滿活力與特色的鄉村景觀,有著重大的意義。
參考文獻:
產業依托:花卉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100畝至上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世界愛谷.一生一世走世界
客群市場:婚慶主題、花卉觀光休閑等150 km以內的市場 創意內容:花卉產業在旅游開發上一般要與婚慶產業進行結合,打造花卉婚慶產業園 區,以各種芳香、觀賞和經濟花卉種植為底色,形成七彩浪漫童話花海,種植本身可以形成 大地景觀成為靚麗的風景線。
主要贏利點:花卉種植、銷售、鮮切花;花卉深加工、延伸品;婚紗攝影、婚禮舉辦、 婚禮餐廳、婚禮蜜月洞房;花卉養生、保健、美容等。
發展愿景:每一個區域的中心城市都應該建設一個世界愛谷特色花卉婚慶游憩綜合體項目。
苗木+休閑娛樂=美麗中國生態城
產業依托:苗木種植產業規模要求:500畝至上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
項目定位:美麗中國生態城。創意化綠化美化情景樣板間
客群市場:花卉苗木休閑度假產業
創意內容:苗木產業也是在農業旅游規劃中經常碰到的資源類型,尤其是在國家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當下,苗木產業由于其高附加值和經濟效益,在當下的廣大鄉村已經成為重要的產業升級選擇,苗木花卉產業本身就具備旅游觀賞和開發價值,但是由于規模和數量增加,花卉苗木產業發展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競爭。在苗木種植的時候可以按照城市、小鎮、村莊、公園、道路、庭院的空間綠化美化景觀效果進行景觀苗木搭配種植展示,形成綠化美化樣板間效果,提升苗木產業的銷售;在情景化的樣板間之中,進一步融入適合兒童、情侶、親子、運動、游樂的各種旅游項目,形成整合化發展效果。
主要贏利點:苗木種植、銷售;運動、游樂、親子等。
發展愿景:在中國大地上的每一個國家級的苗木產業基地都應該構筑一個美麗中國生態城項目。
林業+游樂項目=樹上穿越游樂公園
產業依托:林業種植產業
規模要求:200畝至上萬畝不等,根據不同規模進行不同設計,本項目主要是針對經濟 林以外的林業資源。
項目定位:樹上穿越。創意游憩森林公園客群市場:森林游樂游憩客群市場創意內容:針對林業資源,創建“樹上穿越游憩公園”、“樹頂木屋、樹中穿越、林下游憩”的三維空間開發理念,即依托樹冠可以開發樹頂溫泉SPA、樹頂度假木屋、樹頂休閑書吧、樹頂瑜伽健身臺、樹頂觀光餐廳等項目,將觀光與休閑度假項目進行整合發展;樹中依托樹干通過空中吊橋、藤索、棧道和各種拓展運動結合,打造適合兒童、團隊的拓展訓練項目;樹下利用陸地空間打造度假帳篷營地、森林氧吧、林下采摘等項目。
主要A利點:游樂、運動、度假、養生、林下經濟等。
發展愿景:在中國廣大的林業資源廣袤的地區,一定要做好對現有資源的利用整合,讓森林除了生態一出價值外產生更大的經濟價值。
牧場+牧場生活體驗=勇士狩獵樂園
產業依托:畜牧家禽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養殖產業需具備一定的規模,或者是依托草原、荒地、山林的養殖產業,或者養殖場周邊有可利用的空地資源。
項目定位:勇士狩獵公園?回歸大自然最真實的體驗
客群市場:特色畜牧產品美食和體驗游樂。
創意內容:這里所指的牧場不僅僅局限于真正的草原牧場,而是指所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養殖基地,養殖產業本身就是農業產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針對于類似資源依托的項目,要充分釋放人類對于動物的天然感情,除去要對養殖技術、環境和品質進行穩步提升外,如果可以有可以依托空地資源的話,我們提出建立一個勇士狩獵樂園,該狩獵不等同于傳統狩獵,而是讓游客赤手空拳去抓我們特意放養的各種特色動物、去撿散養的雞鴨鵝下的蛋、去挖山地野菜等等,而且游客獲得的動物蔬菜,一方面可以就地交由餐廳進行定制化烹飪,就地享受美食,另外一方面還可以定制化包裝成具備自己創意的特色旅游紀念品。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主要贏利點:養殖、延伸加工、特色美食、體驗狩獵等。
發展愿景:人類最初的本性就是在于善于從自然界中獲取各種生活必需品,此類項目一方面可以豐富養殖產業盈利方式,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提升畜牧產品的價值和品牌知名度。
果業+創意體驗設計=創意瓜果王國
產業依托:水果種植產業規模要求:一般是在知名的水果產地,水果自身的采摘農業旅游基本已經形成市場知 名度。
項目定位:創意瓜果王國?讓瓜果旅游更上一層樓
客群市場:水果采摘近郊休閑游憩市場。
創意內容:一方面做好瓜果采摘觀光等傳統的旅游發展模式,豐富瓜果種植品種,提升瓜果種植技術,引入現代科技大棚實現一年四季、不同地帶的瓜果采摘游樂;另外一方面將瓜果進行創意化設計,形成以瓜果果實、果樹、花朵及其吉祥寓意為原型的各種創意性景觀、休閑空間、動漫體驗項目,比如可以打造蘋果創意小鎮,在蘋果采摘園中,有蘋果小屋、蘋果城堡、蘋果樂園、蘋果垃圾桶、蘋果路燈、蘋果休閑座椅等等,甚至其中的服務人員也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 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都打扮成蘋果形態,游客在用餐的進程中所使用的餐具、座椅、房間的包裝打造也將蘋果的元素運用到極致。所謂創意瓜果王國,其實就是將一個地方最突出的瓜果進行極致化的創意打造,讓游客實現全感官的游憩體驗,進而成為地方特色瓜果的展示窗口,推動瓜果產業的進一步優化發展。
主要贏利點:瓜果種植、休閑采摘、創意游樂、特色度假等發展愿景: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引以為傲的瓜果產品。
魚業+多元化漁樂體驗=百漁樂園
產業依托:水產養殖產業
規模要求:一般依托特色的水產養殖基地。
項目定位: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客群市場:休閑魚樂市場。
創意內容:百漁樂園。蝦兵蟹將王國,是指要豐富水產養殖品種的多元化,特別是用作 旅游開發部分,其次要豐富體驗游樂方式多元化,在傳統的垂釣的基礎上,引入摸魚、掏螃 蟹、釣青蛙、抓大蝦、粘知了等各種娛樂方式,將魚的各種玩法(釣魚、抓魚、網魚、摸魚、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打魚)做到極致,同時引入相關聯其他鄉土游樂方式,整個構筑一個鄉土田園游樂游憩方式 綜合體。在做好各種游樂方式的的同時,將各種水產養殖產品進行創意化設計的發展思路,將魚、蝦、蟹、蛙、貝等進行象形設計,設計成為各種小屋、休閑座椅、景觀設施、生活用具,真正的讓你進入水產養殖的王國。
主要贏利點:水產養殖、漁樂體驗、特色餐飲、特色度假等。
發展愿景:在每一個水產養殖產業發展比較突出的區域,都應該形成自己的一個休閑游憩體驗部落,既可以豐富水產養殖的收益來源,又可以進一步擴大和提升水產養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大田+創意景觀種植=大地景觀
產業依托:大田種植
規模要求:一般是依托大面積的農業種植區域,專門開辟出一塊區域通過創意化種植構筑。
項目定位:大地景觀。大田也可這樣玩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客群市場:農業觀光體驗。
創意內容:大田種植一般是作為鄉村旅游開發的重要景觀底色出現的,在當下國家進一步加強對基本農田管控的形勢下,如何提升大田種植的景觀效果也是時下農業資源開發的重要問題。針對于這種資源,一般的解決方式就是通過創意化設計打造大地種植景觀,即可以將區域內最具特色的吉祥寓意或者最具地域特色的形態通過不同色彩的作物種植進行展示,建設至高觀景平臺讓游客觀賞。
發展愿景:中國廣袤的田園應該成為承載和展示地域特色文化的窗口,以旅游為畫筆在廣袤田園上繪畫出五彩斑斕的大地景觀。
民俗技藝+情景化體驗設計=夢回十八坊
產業依托:傳統民俗技藝、勞作方式
規模要求:作為單獨的項目10-50畝皆可以。
項目定位:十八坊。步入即夢回千年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
客群市場:民俗文化、傳統技藝文化體驗。
創意內容:每一個鄉村旅游發展地區,在其漫長的發展歷史中都會形成具備地域特色的民俗技藝、耕作方式和傳統工坊,這正是鄉村地域文化的經典所在也是其獨特吸引力所在。整理出每個地域最具特色的傳統勞作作坊,在一個區域進行場景化的再現,包括作坊內部擺設、工具、工藝流程,都要進行場景化、情景化的再現,游客既可以觀看傳統的勞作方式,又可以親身參與其中體驗勞作方式,比如酒坊、油坊、磨坊、染坊等等。
主要贏利點:參與體驗、手工紀念品銷售等。發展愿景:傳統技藝的保護不應該只是通過靜態化的博物館展示來實現,十八坊項目的出現將成為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
新農村建設+街道庭院生態廊道設計+五谷雜糧創意化設計=美麗鄉村發展模式
產業依托:美麗鄉村建設。
規模要求:在100戶以下的居民聚集區,同時具備一定地域文化特色的相對傳統村落。
項目定位:真正的美麗鄉村。鄉愁的體驗地
客群市場:民俗近郊休閑體驗客群。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
創意內容: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黨和國家對未來的美麗鄉村建設提出的重要指示。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要深挖掘地域的農業產業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傳統技藝特色和人民生活習俗特色,在村莊道路景觀的美化設計上以地域的特色果樹、蔬菜和花卉作為景觀綠化植被,并形成生態景觀廊道供居民日常話家常;在居民庭院綠化美化的同時要結合庭院經濟進行打造,形成葡萄小院、絲瓜小院、盆景小院、農耕小院等特色化的主題院落;在村莊景觀打造上要將五谷雜糧的果實作為重要的景觀設計來源,各種棒子、大蒜、辣椒、柿子、大棗等農作物串成的辮子是重要的景觀設計元素;在文化生活設計上要挖掘整理地域的傳統戲曲、舞蹈、民俗技藝等進行傳統發展。
主要贏利點:特色餐飲、民俗體驗、民宿接待等。
發展愿景:美麗鄉村的建設落腳點還是在鄉村,如何真正的將鄉村的特色挖掘打造出來是旅游導向的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所在,期待未來的中國大地上美麗鄉村的發展真正的是實現一村一品。
田園養生+度假模式=主題休閑度假莊園
產業依托:田園風光和具有療養保健價值農業產業發展區域。
規模要求:根據規模大小進行相應的特色設計,可以打造精品度假莊園還可以打造田園療養度假小鎮亦可以打造田園養生國際漫城。旅游與城市規劃設計專家產業地產與新型城鎮化運營服務商
二、文化理念
春花秋月是國人世代傳承的經典意象和審美情結。特色鄉村旅游社區圍繞這一文化發展主題,以田園詩風、桃李香徑、柴門芳濱、花間草堂、竹里人家為背景,以山水田園詩的人文意趣為源流,以大井鋪(明清古驛文化)、大井(古井傳說)、女兒墳(羅江四大名墓)等鄉土名勝為歷史文化題材,以現代原生態農耕文化體驗為回歸方式,以人與自然契合為哲理韻味,致力營造自然清新、閑逸靜美的體驗空間,醉月迷花、回歸田園的生活方式。
春花秋月鄉村旅游社區形象氛圍的塑造,主要采用淡而有致、雅而不俗的白描手法加以勾勒,通過深度發掘資源內涵,嫁接詩性文化,取意造景,借景傳情,情景交融,抒發性靈,以傳達春花秋月的核心理念。主題展開著重圍繞觀花賞景、吟風弄月、明清古驛、斗雞鄉俗等文化旅游題材,以休閑、娛樂、度假、養生為經營主線,多元組團為園區布局模式,集約和集中有機結合,打造鄉村旅游特色模式,為發展鄉村旅游和體驗經濟提供新視角。
三、開發思路
(一)發揮本土以林果業為主導的三農資源優勢,108國道餐飲經濟和緊鄰綿陽休閑經濟圈的口岸優勢,將特色林果業、特色鄉村旅游和口岸市場有機結合,產業為軀,文化為魂,打造產業一體化發展的現代農莊,繼國光村“千魚歡”鄉村旅游社區之后再創新亮點,探索新模式,聯手打造金山鎮鄉村旅游產業基地。
(二)結合旅游社區開發,在原村委會設施基礎上,全面打造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形成集村委會、村支部、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休閑娛樂等管理服務活動功能一體化的鄉村社會管理新型發展平臺。
(三)圍繞春花秋月這一人文主題,通盤把握其與特色農業、生態環境、旅游開發、體驗經濟、示范農戶、招商引資、經營造勢、市場開拓、和諧發展的多重結合點,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的發展。
(四)開發要緊扣發展目標(春花秋月核心形象塑造和形成核心經營功能)集中投入,示范農戶(10-15戶)集中轉型,社區組織基地和環境配套集中打造,招商開發區集中發展。在開發過程中要積極引導扶持移民農戶多層次參與,自主創業;在農戶集中居住區要統籌協調,處理好資源利用與共同發展的關系,既要加速形成突破效應,又要整合推進,實現共享經濟;開發還要與“三建五改”的村容村貌建設有機結合,著力改善人居環境。
(五)加大資源市場運作的力度,借大井—金山段鄉村旅游加速開發之勢,精心策劃包裝特色娛樂、特色餐飲、休閑養生等鄉村旅游項目,積極招商引資,全面推進春花秋月鄉村旅游社區的開發,要致力挖掘原大井鎮相關資源的潛力,向旅游社區集約發展,形成集聚功能。
(六)由于春花秋月鄉村旅游社區涉及范圍較廣,各農戶民居聚落在空間布局上相對分離,加之開發規模和整體配套都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開發可作兩期推進,首期集中開發羅綿路西側春花秋月主入口相關區域,二期后續開發縱深區域,形成環線景區,逐步打造國光五星兩村鄉村旅游連片發展的整體格局。
四、總體布局
春花秋月集中發展區(一期)根據環境與資源狀況,主要以五星村四組鄰近羅綿路相關區域作為開發的核心部分,按照入口功能區、農戶休閑莊園聚落區(兩點一線)、招商開發區、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區四大功能板塊進行總體布局。
(一)入口功能區:春花秋月標志形象、明清古驛形象(大井名勝景觀)、古驛站主題餐飲群
羅綿路西側五星村入口處為中心的南北兩翼臨公路區域納入入口功能區。該區通過環境整理改造,主要布置標志性形象造型為中心的一點兩線景觀組合,展示春花秋月的主題內涵和詩性氛圍,配合標志性形象在主入口恢復以大井名勝景觀為主的明清驛站文化,在南側結合招商引資打造與春花秋月主題風貌吻合的古驛站餐飲小型街區,布置生態停車場。
(二)農戶休閑莊園聚落區:梨園芳濱、花間草堂
春花秋月農戶休閑莊園以兩大民居聚落群為主干,一是沿入口道理兩側的民居聚落(23戶),一是道路以西的民居聚落(15戶)。該區最突出的景觀特色是成片淺丘型的梨園桃園、葡萄園和魚塘,因地制宜,沿道路集約集中打造花香農居格調和古驛客站風情的休閑莊園,內外呼應一體化發展具有開發的可行性。人文主題:梨園芳濱、花間草堂,簡約純樸的現代原生態生活方式。開局:主要圍繞兩大聚落沿道路兩側的農戶為主(10-15戶),逐步擴展形成整體格局。
(三)招商開發區:月亮山、女兒墳、望月樓、斗雞坊、翠微別業
1.入口道路西翼北側的坡頂臺地是春花秋月觀景攬勝之處,作為觀景中心應當具有觀賞、休閑、娛樂等基本功能,形成游點、看點、停留活動點。人文主題:月亮山、女兒墳、望月樓、斗雞坊有機整合。開發以原蓄水池為中心,在保留蓄水功能的基礎上營造望月樓為標志性建筑和斗雞坊為娛樂特色的觀景休閑群落。在月亮山南側臺地恢復女兒墳和祭祠,營造春花秋月的鄉土祭拜名勝景觀。市場定位:以觀景品茗、休閑娛樂、祭拜為主的特色民俗園林。
2.在入口道路北側魚塘環狀區域,拓展園林車道,沿道濱水開發休閑假度集群(2-3家)。人文主題:翠微別業。市場定位:休閑度假、養生、養老,延伸業態,探索銀發產業、鄉村老年公寓的發展模式,提升春花秋月鄉村旅游社區的品質。
(四)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區:社區管理服務活動中心
在五星村委會現有設施的基礎上,圍繞打造新型社區組織建設基地的目標,緊密結合以春花秋月為主題的鄉村旅游,整合創新資源,整治改造,形成開放型的具有復合功能的社區管理服務活動中心和商務接待中心。
五、景觀設計
春花秋月在景觀設計上注重陰陽虛實、氣韻節奏和自然和諧,追求中國傳統美學與現代原生態田園風情的有機結合,景觀建筑審美元素的人文表達與鄉村旅游的市場功能交融互動。
(一)入口功能區
主體形象造型:在主入口左側空地布置天然榕樹造景,吊掛月亮和春花秋月標志符號,地面草坪丘、塊石、植物配景,夜景燈飾營造氛圍。樹后側區域布置大井(雙層井)和照壁(青磚、嵌青石、大井考記刻石)組合的紀念性景觀,傳承大井古驛文化。
入口道路配套景觀造型:內設石竹木混合材質跨街門樓,燈籠吊掛,路右側坡緣布置造型欄架,古驛站特色形象的社區指南標識牌。
擋土墻美化造型形成輔標志形象:景觀斜坡種植床造型,床架褐色或綠色木質風格,欄桿間隔造型,中間部分設計凸狀春花秋月文字符號,四周以花卉嵌飾陪襯,擴坡種植攀緣性植物綠化,再現自然可見因素。
古驛站餐飲小型街區形象營造:建筑外觀造型明清格調與現代簡約風格結合為特征,色彩組合青石墻基、粉墻、褐色柱架、綠色窗楹,吊掛燈籠,護路柵欄彩籬,景觀樹(孤植、叢植)、木質燈桿燈具(造型方燈)、店招紅色為主,明清古驛文化氛圍營造。
停車場布置:小型街區空置場地和入口道路內左側空地。
(二)農戶休閑莊園聚落區(梨園芳濱、花間草堂)
民居外部改造:建筑外觀裝飾以漢唐格調與現代簡約風格結合為特征,粉墻,墻基石材或木質板條,褐色柱架,綠色窗楹,墻基上部延伸條架平臺花箱點綴,吊掛燈籠和吉祥掛件飾物。建筑間以桁架、門廊等元素裝飾,豐富空間層次和人文色彩。
室內改造:按照城鄉一體化要求和體驗型農家樂的經營特點,對室內環境加以綜合改造,重點突出單一居住環境向居家經營一體化轉型,內部裝飾以山水田園詩性文化、大井古驛文化、民俗吉祥文化等藝術符號為主,營造民居古驛客棧的人文氣氛。
戶外經營環境氛圍營造:擴展庭院,整治空置區域,開放式經營,庭園布置柵欄彩籬、景觀竹樹、竹木架門樓、大井古驛文化景觀、詩畫藝術掛件裝點,竹木景觀廊架裝飾游道,栽種攀緣性植物,吊掛花卉,布置行道樹,桿式造型路燈,庭院布置太陽傘、休閑桌椅等。
園區綜合整治與造景:對道路、水塘、果林、垃圾排污處理進行整治改造,觀光道路沿道布置風格多樣的竹木廊架,吊掛花卉、栽種攀緣性植物,竹木編柵欄花籬,局部區域布置木制攀登觀景架、花車花壇小品、鄉土農具小品,提供游人休息處,垃圾箱、標志牌,在果園適度開設步游道(磚鋪道,石材踏步等),水塘以自然式水景為主,采用卵石、片石壓頂護岸,結合草坪景觀樹、花境、石景、游玩水車等營造水岸田園情趣。
(三)招商開發區
月亮山、望月樓:觀景中心在保留蓄水池功能的基礎上,借物造景,以中式樓閣錯層回廊為特色,在坡頂區域形成半圍合庭院格局,布置斗雞坊(方形斗臺,竹欄圍合,四周觀眾位,斗雞品種選擇:天然斗雞,本地混種雞等),以民俗雜藝為特色的娛樂活動吸引游客參與。在庭院周邊布置景觀樹、草坪石景、步游道、花架門廊和觀景露臺,供游人觀景休閑品茗。
翠微別業:環塘布置漢唐格調與現代簡約風格結合的休閑度假養老庭院,庭院半圍合平層二層多元組合,色彩:粉墻,褐色柱架(含墻基),綠色窗楹,房頂露臺花架與塘畔步游道、休閑草石坪、木制水榭、孤植叢植景觀竹樹、石景、小型健身設備組合,功能配置結合老年公寓的開發營運。
(四)社區組織建設基地區
對五星村委會進行整改,整改目標:在充實完善社區管理服務與活動中心等功能的基礎上,與春花秋月鄉村旅游發展有機結合,形成復合功能(如會議接待等),重點改造圍墻,緣坡臺地景觀,建筑外觀與燈光工程等,有機融入大井古驛文化內容(明清驛館),形成鄉村旅游社區的外部建筑形象和人文生態特色。
六、營銷策略
(一)春花秋月以梨山花海、明清古驛為特色,以富有人文情調的現代原生態田園文化觀光體驗,特色休閑餐飲娛樂、養生養老為主要發展方向。
(二)農戶休閑莊園聚落、招商開發區(觀景中心和古驛街區)組團經營,發揮各自特色和業態差異聯動發展,游購娛吃住行整合營銷,特色民俗娛樂,以斗雞等民俗雜藝為賣點,特色餐飲以大井鎮傳統鄉土菜系與特色農家菜結合創新,積極引進特色休閑娛樂、特色餐飲、老年公寓開發為主的市場資源。
(三)以集中發展區為龍頭,有序推廣,加速形成規模效應,打造“千魚歡”、“春花秋月”為代表的鄉村旅游經濟走廊。新晨
(四)注重“千魚歡”至“春花秋月”走廊一線108國道兩側鄉村旅游整體形象的宣傳和主入口形象群的燈光工程建設。
(五)圍繞春花秋月人文主題和以“金山雪艷”聞名的梨山花海,配合縣、鎮旅游的整體開發,滾動推出系列節慶活動,與國光村“千魚歡”聯手舉辦特色主題活動,如梨園賞春、大井鄉祭、古驛尋蹤、斗雞會等。
(六)與羅江鄉村旅游景點聯合推出鄉村旅游黃金線路,共創羅江旅游新局面。
(七)通過網絡、媒體、市場多渠道宣傳推介春花秋月的鄉村旅游形象,廣泛吸引客源,特別是成德綿地區過境客源,自駕游客源和綿陽休閑餐飲客源。
1.城鎮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城鎮化進程逐步加快,城鄉結合部成為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地矛盾集中體現的地帶。而居住區空間是與人們生活聯系最為密切的空間,在景觀設計中需要解決的矛盾也尤為突出。從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角度出發,城鄉結合部具有以下特點:其一,這一地帶不僅是城市與鄉村2類人群的交界地帶,同時,還存在著本地居民與流動人口之間的矛盾。各類人結聚會,不同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價值觀念,對于居住區景觀有著不同的功能與審美需求,矛盾沖突集中;其二,在城鎮化的發展進程中,城市的發展與自然環境之間同樣存在著很大的矛盾沖突。在城鎮化的地域,或多或少的保留著原生的自然生態系統,它們往往最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也是最穩定的生態結構,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得到尊重和保護。
2.具體項目分析
2.1項目概況
該項目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處在市郊農村和遠郊區縣的連接帶上,作為國家重點試點小鎮,是具有代表性的城鎮化節點。本案規劃面積10萬m2,建筑類型分為商業和居住建筑2類,層高為6-24層,建筑風格為現代風格,主色調由米黃、暗紅和灰色構成。團結鎮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短夏長,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多大風、干旱,秋季氣候多變,植物易受早霜危害。區內存在2個大的生態系統,南部是阿什河的河谷灘地綠地系統,北部為天恒山生態系統,植被類型為榆樹森林草原,同時,在城鎮中散布著未破壞的生態斑點,這些良好的自然外部環境是城鎮在發展過程中生態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借鑒。
本案的居民類型主要分為3類:(1)當地的回遷住戶。該類居民有著淳樸的價值觀,對于住區景觀的需求是以實用為主,并且懷念原有的場地記憶。(2)本地及周邊地區意在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該類居民向往現代化的都市生活,對于景觀環境除功能需求外,還存在著更高層次的審美需求。(3)流動人口。在價值觀和生活方式上與當地居民存在一定差異,對于環境景觀的歸屬感有較高的要求。
2.2設計理念
本案居民類型多樣,同時,存在著城市和鄉村居民,本地與流動人口之間的矛盾,不同類型的居民有著不同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福”文化做為中華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觀念,深深的植根于人們的心中,具有廣泛的凝聚力。采用這一理念能夠很好的融合不同類型居民的景觀需求,使居民在居住理念層次達成共識,為和諧的居住氛圍建設提供了理念平臺。
2.3設計原則
(1)生態性原則。借鑒阿什湖與天恒山2個生態系統的植物群落關系,指導居住區的綠化景觀設計,在滿足圍合空間和觀賞需要的前提下盡量使用鄉土樹種。(2)以人為本原則。充分尊重居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以及對環境功能性的需求,完善景觀設計。(3)經濟性原則。在景觀材料的選擇及施工工藝方面。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在滿足居民生活及審美需求的基礎上,節約成本。(4)藝術性原則。在景觀空間的塑造中,對景觀節點進行藝術化的處理,以滿足居民的審美需求。
2.4設計表達
2.4.1“福”文化的體現。綜合分析不同人群對景觀功能的需求,設置功能豐富的景觀空間。在滿足景觀功能的同時。將“福”作為區域性的一種文化符號應用在景觀節點的塑造中,在人口形象空間設置“百福墻”、廊架,景墻等景觀小品的設計同樣融入“福”的符號語言,在渲染主題的同時,增加區域的可識別性和歸屬感。
2.4.2商業空間。本案為商業街空間,并臨近主要的城市干線,是展示樓盤形象的重要界面。采用陣列景觀燈柱的方式:一方面形成對外展示的景觀形象;另一方面實現人車分流,保證商業街空間的景觀品質。沿街布置生態停車位,即能夠保護車體,又能夠增加城市綠化,美化城市環境。在各街角廣場設置體現幸福主題的景觀小品,通過這種以點帶面的形式提升商業街的景觀品質。
1前言
我國有五千多年的輝煌歷史,國土面積達960萬平方公里,一共有56個民族,所以自然地理條件極其復雜,各地方居民生活習慣差異很大。民居建筑與當地百姓平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當地的地理環境也與居民的密不可分,所以傳統民居也自然與資源環境相得益彰,與當地文化和地域特征相互融合,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應該讓傳統民居在地域景觀設計中作為重要角色,發揮重要作用。
2傳統民居與地域文化
傳統的民居建筑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相輔相成的關系。它在一定程度也代表了一個區域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它也是一個地方的地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表現形式,傳統民居與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要保護地域文化,就要保護傳統民居。現代化的地域景觀設計中,也要將傳統民居充分的利用起來,讓地方傳統文化通過傳統民居形式在地域景觀設計中發揚光大。
3傳統民居的現代價值
我國國土遼闊,地形復雜,有平原、有丘陵、有山地等等,而且是典型的季風氣候,各地方的季節變化、氣溫、空氣濕度等因素都大不相同,這就使得地方居民為適應當地環境而建造出各種不同的形式和格局的民居。此外,傳統民居建筑產生于自給自足的原始社會形態中,所以當地居民要考慮到經濟性、實用性等因素,對地理環境及其提供的自然資源有著高度依賴。所以,傳統民居不只是在繼承和保護傳統文化中有重要的價值,也在弘揚地域特色和美感、啟發現代設計的自然觀、材料觀和審美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同時,研究傳統民居并將傳統民居文化應用于現代地域景觀設計中,又能夠解決鄉村經濟文化與城市化開發的矛盾。
4傳統民居的在地域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4.1因地制宜的自然觀的應用
首要的是體現的自然觀。每一個地方的傳統民居都是在特有的地理環境中產生的,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的,并且融于當地的地理環境中。傳統民居從建筑選材、建筑選址到外觀格局和藝術風格、審美觀等角度,都充分體現了因地制宜的自然觀念。例如寧夏民居。寧夏地處我國西北部,是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量少、晝夜溫差大、氣候干冷、地標植被覆蓋率低、風沙大。當地盛行偏北風,所以民居一般都不開設北面窗子。為了御寒,當地多采取廂房圍院的建筑形態,房屋排列緊湊,起到了擋風的作用。而南方的江蘇民居則大不相同。就說蘇州地區,地勢平坦,水網密布,因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條件、深厚的文化藝術積累和精湛的建筑工藝而舉世聞名。因為交通方式以水路為主,所以大門和過道都臨水建造。為了通風驅潮,居民在建設院落時大多都設天井;因為天氣原因,為了能夠通風和隔熱,都把墻壁和屋頂建的比較薄,并且設計了較寬的門廊和寬敞的客廳。潺潺流水,細膩而溫柔,并且也融入到當地民居建筑風格中,使當地民居玲瓏剔透,構思巧妙,布局細致。
4.2應用就地取材且多用環保材料的材料觀
民居的建造,善于就地取材。因為在傳統社會中,交通運輸不便,經濟比較落后,多數居民都不可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從比較遙遠的地方購置體量大、分量重的建材。所以傳統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壤、石料、木材等,既節約環保,又形成了地方特色。雖然現代交通運輸十分發達,但從體現地域特色,環保和節約的角度來講,就地取材的材料觀是應該在地域景觀設計中充分應用的。比如傣族的竹樓,顧名思義,竹樓是以竹子為主要建筑材料。因為云南是有名的竹鄉,當地的氣候環境利于竹子的生長,所以盛產幼稚的竹子而且種類繁多。傳統意義上的竹樓,全部由竹子和茅草建成。竹樓為干欄式建筑,分為上下兩層。下層四周無遮欄,專用于飼養牲畜家禽,堆放柴禾和雜物,這是因為當地地氣潮濕的原因,下層不適合居住,但是正好具備了隔潮的作用。室內鋪設竹板,極富彈性。而房頂則是由草排覆蓋筑成。竹板、草排均是就地取材,居民自己制作,經濟適用。竹子自帶清香、附有有韌性,且比熱高,所以在南方建筑景觀設計中應廣泛應用。
4.3應用“和諧”的審美觀
中國傳統的審美觀講求一個“和”字,雖然傳統民居大多數是自發形成的,并沒有科學和整體的統一規劃,但從其反映形式上來看,總體上與自然環境是和諧的,同時又靈活多變,富有生機并帶有地方人文色彩。比如皖南民居,他是中國南方傳統民居的代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宏村”。宏村地處皖南,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田園風光,有結合當地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居,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鄉村”。宏村隸屬徽派建筑,徽派建筑給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青瓦、白墻的干凈景象。獨具特色的“馬頭墻”不僅外觀優美典雅,而且還具有防火并且防止火勢蔓延的作用。從皖南民居就可以看出,“和”不只是景觀設計與自然環境的和諧,也是外形的美感與內在的實用性的“和”。對于民居來講,外觀再美的地域景觀設計,如果不能經濟實用,設計也是失敗的,也是無法融入當地社會、被當地居民所接受的。所謂地域景觀設計,最重要的當然是體現地方特色;既然是設計,也當然要追求美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我國傳統文化所提倡的,也是現代好的地域設計的追求。但是這種統一而和諧的設計,同時還要結合當地的地形、氣候、人文等特點注重實用性,這才能使地域景觀設計既富有詩情畫意、又符合當地人民需要,給一個地區帶來新氣象、帶來生機和活力。
5結語
如何繼承與發展中國傳統民居文化,使其在地域景觀設計中得以應用,一直也是中國建筑界所關注和討論的重要課題。而且迄今為止,國內外也有很多活躍的建筑創作實踐,例如國外泰國清邁的一些度假村,國內的福建武夷山莊設計,北京四合院的設計改造等等,都是傳統民居在地獄景觀設計中的優秀案例。因此,應該鼓勵建筑設計師在中國本土建筑分析研究上,投身實踐,創造出更多既富有傳統民居的自然鄉土氣息,又結合現代建筑的技術,優美而又實用性的地域景觀設計作品。這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保護,更是提煉與繼承。
作者:李喆 單位:西安美術學院建筑環境藝術系
參考文獻:
[1]降波.淺談傳統民居在地域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陜西寶雞地區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