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3:3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對物流工程的認識,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2明確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
工科專業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不在于繼續傳授知識,而在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專業問題的能力,1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4]。因此物流工程課程在授課理念上強調學生正確思維習慣及創造性思維的養成,同時能力的培養不能脫離學生已有知識結構的實際,需要考慮學生的已有知識儲備、實際學習能力情況進行教學過程設計。因此同一門課,面對二本和三本學生,授課的過程、內容都會有所區別。
3教學內容
對于作為工業工程專業主干課之一的物流工程,授課時需要考慮學生未來的工作內容和應用需求。中國計量學院工業工程專業主要面向機械制造類企業,學生畢業后大多數進去機械行業,少數同學進行研究生學習或者是其他行業。根據調查,多數學生在畢業后剛開始工作內容都是較為簡單的操作類型工作或者一些簡單的控制層工作。因此在確定教學內容時,物流工程就根據學生進入企業后可能的工作內容及工作崗位對相關能力素質的要求確定教學重點。企業內從事物流工作所需要的能力主要有系統分析能力、規劃設計能力和控制管理能力,結合這三方面內容,對物流課程主要授課內容進行設計,見表1。
4教學方法
4.1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在課堂上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于基本內容要求學生能夠吃透,在學生在企業中碰到類似問題時,他們應該用什么樣的思路去解決問題。因此應多通過課堂提問、課堂討論、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或者課下小組作業的形式進行學習,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整理思路進行思考,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同時有利于學生對相應方法技術產生的背景、應用范圍有明確的認識,特別適用于以應用性工程性為特點的課程。但是這種方法要求老師對授課內容相當熟悉,對課本理解比較深入,通過對課程的設計才能達到比較好的效果。
4.2精心進行教學設計
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要求老師在備課時下比較大的功夫,要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工作。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現有知識,及怎樣讓他們根據現有知識迅速理解所要講解的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生理解能力、接收能力不同,三本學生的學習內容就要適當淺顯,否則效果不好。以物流工程第一堂課為例,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物流、物流系統的概念,物流系統完成的七大功能及物流的發展階段、現狀。面對第一次接觸到物流概念的學生,為了加深他們對基本概念的理解,講課時可以遵循人類認識事物的普遍規律,從感性-理性的認識來設計教學內容。授課的流程設計則采用社會話題-重點詞匯-發散式討論的方法。為了引起學生對要探討的內容的興趣,課堂開始以網絡購物的話題引入,討論網絡購物發展的必須條件,則學生很自然的就會提到快遞公司,這時集體討論快遞爆倉這個在物流不能完全滿足社會需求情況下的特有名詞,學生就會對我國的社會物流現狀有比較直觀的認識。再放一些先進國家的物流錄像,學生自然會比較不同國家和地區物流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了這些感性認識做基礎,再接著講解物流、物流系統概念、物流功能構成和物流的發展階段,則學生就很容易理解。
4.3掌握課堂節奏,主動調節課堂氣氛
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教師需要主動把握課堂節奏。一般一節課講一個到兩個重點,圍繞這個重點發散式講解,并可以進行課堂討論、練習。重點名詞一定要講深講透。例如當量物流量的概念,對于沒有實際經驗的學生來說,理解這個概念比較費解,不知道其具體用途。在講解時,可以舉一些簡單易懂的實例。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概念,就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的情況進行講解,例如講企業物流的縱向結構的時候,可以結合學生的工作問題來講。
4.4及時更新授課內容,開拓學生思路
物流是一門應用技術,所以要時刻關注新的科學技術、新思維方法在物流系統中的應用,比如,講到倉庫中的配送,語音揀貨系統是一種新的應用;另外新型的可包裝異形物品材料的發明設計既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又能拓寬學生的思路。
4.5合理安排自學內容、課后練習與課外實踐
物流工程課程內容較易理解,部分內容可以交給學生自學。但是在授課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內容特點布置各類課后習題。例如在講到設施布置評價原則這一部分內容時,單純對評價原則進行講解就不如讓學生分組對某一類設施的布置情況進行調研,并進行評價效果好。這樣學生自然就能理解這些評價原則的用途。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近三年我國招生物流專業的高等學校數
專業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1。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管理學
物流學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經濟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2。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應鏈管理
物流系統分析
等等
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物流經濟
等等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近三年我國招生物流專業的高等學校數
專業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物流管理
1
7
37
物流工程
2
10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1。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管理學
物流學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物流經濟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2。
學科門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
研究方向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物流管理工程
物流管理
物流工程
供應鏈管理
物流系統分析
等等
經濟學
應用經濟學
產業經濟學
物流經濟
等等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1引言
物流學是一門綜合學科,物流產業是一個新興聚合型產業,它的理論與實踐必然在中國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現代物流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正在世界范圍內蓬勃興起。競爭的國際化、需求的多樣化、市場的一體化使現代物流的發展進入了一個高級階段。許多專家指出,現代經濟的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物流的水平。物流實踐的發展,需要對物流學理論更深入、更規范的研究,需要更多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新型物流人才,這就迫切需要建立和不斷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應我國物流發展的要求、適應物流學理論研究和物流人才培養的要求。本文提出關于對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兩種設計方法,望引起各界同仁們的爭鳴和共同探討。
2.構建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必要性
從二十世紀初,美國人提出物流這一概念開始,就有許多爭論,并逐步深化與發展,到目前為止,各國對物流的定義也不完全一致,但大同小異。物流業已成為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一個重要產業,已是既成的事實,物流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已無可質疑。物流作為一門科學,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各國研究的成果越來越引起人們的興趣。但是,物流尚未作為一個學科屹立于眾多成熟的學科之林,這個學科就是“物流學”。直至目前,物流學還是一個沒有進行充分研究的新學科,建立和不斷完善這樣一個學科是否有必要?是否可能?這個學科下面又應該包含哪些子學科、其學科體系究竟如何?這是長期致力于物流實踐、物流理論研究、物流教育和培訓的專家們共同關心的問題。
2.1物流實踐的發展急需明確物流學學科體系
目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和物流學理論研究上的滯后已嚴重影響了中國物流實踐的發展。物流實踐活動對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的影響日益明顯,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廣泛關注。然而,指導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物流學學科體系至今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致使物流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研究清楚,物流學學科的本質還沒有被全面揭示出來,進而直接導致了人們對物流認識的偏差。
2.2新興的物流學呼喚建立自己的學科體系
物流學理論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的物流概念、物流技術和物流模式,產生了許多傳統學科無法解釋的問題,帶來了傳統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這就必然要求建立起物流學學科。通過理論研究,我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由管理學、經濟學、工學和理學等相互交叉形成的新興學科;物流學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研究內容;作為一個學科,物流學有著自己的學科體系。從物流學理論研究出發產生的建立物流學學科體系的需求,是學科發展的必然。
2.3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
為適應物流理論和實踐研究的深入,社會和經濟發展各對層次物流人才需求的急速增長,目前我國物流教育正在快速發展(見下表),從2001年僅有一所高校招收物流專業,到2003年9月已有47所高校在辦物流專業。但是,我們的同仁中仍在對有關物流的學科專業的內涵進行著討論。例如,對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從系統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稱為物流系統工程,簡稱為物流工程”,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有的定義為“物流工程是指在物流管理中,從物流系統整體出發,把物流和信息融為一體看作一個系統,把生產、流通和消費全過程看作是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進行物流系統規劃、管理和控制,選擇最低的物流費用、高的物流效率、好的顧客服務,達到提高社會經濟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的綜合組織管理活動過程。”這樣,就從方法論、工學、管理學三個角度對同一概念產生了三種定義。物流教育的發展迫切需要學科體系的支撐,試想,在這種內涵混亂的情況下,必然產生專業培養目標不明確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正是由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不明確產生的。
2.4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對今后學科的調整和完善會起到重要的指導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學學科體系正在建立過程中。由于受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等問題的影響,我國物流業呈現一個分散的狀況,再加上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物流教育條塊分割的狀況也未得到徹底的改變。因此,各學科專業的研究領域、研究目標、研究的重點不明確。新設的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等專業,在很大程度上是原來某一物流相關學科的轉型,使物流學學科的發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進行構建,以期對今后物流學學科體系的調整和不斷完善起到指導作用。
3.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設計方法
學科是指學術的分類,是指一定的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學科發展歷史表明,一個學科的成熟將要引發這個學科與相關學科的集成。對于在一定層次和高度已經認識清楚的事物,人們將會在更高的層次上來認識。物流學學科的發展也是這樣的。以前人們所認識的重點是物流各要素所組成的這些學科。目前我們認識到,這些學科必需進行集成才能達到更大規模的優化,而這個更大規模的范圍就是物流學學科的研究范圍。
研究物流的目的是要有效地管理控制物流的全過程,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使其消耗的總費用最小,因此,經濟指標是衡量物流系統的基本尺度。研究物流學必然涉及經濟學的有關內容,特別是近代興起的技術經濟學和數量經濟學都和物流研究有密切關系。在對作為物流要素的對象物的研究中,以及對對象物產生時間維和空間維物理性變化的方法、手段的研究中,又涉及到工程技術科學的許多領域。在運輸技術、倉儲技術、搬運和包裝技術中融合了機械、電器自動化等學科的成果。對物流系統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必須以數學特別是應用數學、運籌學等為基礎,也要以電子計算機作為手段來實現分析和控制的目的,這些都是物流學的研究范疇。綜上所述,物流學可以說是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或是管理科學和工程技術科學之間的交叉學科。
鑒于此,我們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構建提出以下兩種設計方法,供大家討論和完善。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一種設計方法:
將物流學作為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一個一級學科,物流學下面進一步分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二級學科。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表1。
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第二種設計方法:
在管理學學科門類下的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中設立一個二級學科——物流管理工程,該二級學科下可設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多個研究方向。將物流經濟作為經濟學學科門類中應用經濟學下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的一個研究方向。這種設計方法可鼓勵多學科共同研究物流問題。物流學學科體系構建的這種意見見
在上面兩種設計方法中,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基本構成都是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三個子學科,有必要對這三個子學科作一分析。
3.1物流管理
美國物流管理協會對物流的定義為:“高效、低成本地將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等由始發地向消費地進行儲存和流動,并對與之相關的信息流進行規劃、實施和控制,以滿足用戶需求的過程。”西方物流(logistics)理論強調物流學科研究的重點就是對物流系統的管理。在我國,物流管理學科應該作為國內物流學的重點子學科進行研究。
物流活動是由物流組織來完成的,而“管理是一切組織的根本”。企業的物流系統規劃與設計、物流業務的具體運作、物流過程的控制、物流效益的考核與評估等都是管理,需要管理理論的指導。物流與許多的管理學專業有關,如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等,但物流管理學科有著自己的研究范圍。
(1)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管理學科的研究對象可以概括為:同現代生產經營、科技、經濟、社會等發展相適應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工具。
(2)物流管理學科的內涵
物流管理研究的對象是物流系統,它是由生產、流通和消費過程中物質資料(物品)的運動構成。物流管理研究的核心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物品實體運動的客觀規律,它包括物品運動的時間及時性、路徑合理性、速度的經濟性以及物品運動過程中的停滯和相關形質變化的必要性等。物流管理學科是研究以經濟效益為目標,運用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手段來分析處理物流活動,設計建立物流系統,以及對物流問題進行決策的科學。因此,物流管理學科必須以經濟學、管理學、運籌學為基礎,以網絡化的電子信息技術為支撐。
(3)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
物流管理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現代管理科學的方法與科技成就,闡明和揭示物流管理活動的規律,發展物流管理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提高物流過程的運作效率。該學科作為一個專業,培養具備堅實的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方法、管理數學及計算機應用等基礎理論;掌握物流系統分析、物流管理方法等專業知識;具有獨立從事物流計劃、預測、決策、經營、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人才。
(4)物流管理學科的特點
物流管理學科具有理論與應用并重的特點,將管理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應用于物流管理實踐領域,通過分析宏觀和微觀物流發展的規律,研究發展適合宏觀管理和企業管理特點的新的物流管理理論、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
(5)物流管理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管理實際是對物流活動的管理,通過這一管理使物品得以合理配置和運動,但是,“物流”或“物流系統”作為概念所反映的物質實體是“物”而不是“人”。物品是企業構成的三個基本要素之一,它的運動不僅存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全過程中,而且還由于它的運動,使社會經濟主體之間形成供應鏈。科學地進行物流管理,不僅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還可消除或緩解經濟主體之間聯結點上的矛盾。
3.2物流工程
“物流工程”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學科。大型的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一般都是高度自動化的物流設施,建設前需要大量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分析和工程設計,建成后需要工程技術人員進行維護和管理;物流的載體——運輸車輛、自動立體倉庫、裝卸搬運設施的建設等,也需要進行科學的規劃和設計。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實施都涉及大量的工程和技術,因此“物流工程”涉及到工學的許多學科方向,如機械、建筑、電子、信息、材料、交通運輸等等。
在眾多的理論研究中,“物流工程”有多種含義(見本文第一部分)。我們認為,“從工程角度研究物流系統的設計與實現”是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工程,國家也是把物流工程劃在了工學學科門類下。
(1)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對象是多目標決策的、復雜的動態物流系統,主要從工程角度研究上述系統的設計和實現。
(2)物流工程學科的內涵
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對物流系統的規劃、設計、實施與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研究。設施設計是工程的靈魂,規劃設計是物流系統優劣的先決條件。物流工程為物流系統提供了軟件和硬件平臺。一個良好的物流系統不能僅留在規劃階段,需要通過具體的工程建設來實現,物流工程的實施過程就是完成整個系統的硬件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過程,同時也需要規劃軟件的功能。在進行物流系統分析、設計和實現的過程中,既要考慮其經濟性指標,又要考慮技術上的先進性、科學性。因此,物流工程學科主要是以工學學科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它既是技術學科,也有經濟學科和管理學科的滲透。
(3)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
物流工程學科的目標概述為:運用工學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根據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對復雜物流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和實施,以提高物流技術水平,更好地服務于人類社會。
(4)物流工程學科的特點
物流工程學科具備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方法,不僅要運用自然科學中常用的科學邏輯推理和邏輯計算,同時,也常采用對系統進行模型化、仿真與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常采用定量計算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綜合研究方法。
(5)物流工程學科的意義
物流工程學科的研究意義主要在于培養一批具有工科背景的物流人才。物流業的發展需要大批掌握物流工程同時掌握管理方面堅實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熟練運用現代物流工程理論、系統規劃設計方法和計算機技術,具備獨立從事大型物流工程項目規劃、實施、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專門技術人才。
3.3物流經濟
物流學科研究大量的物流資源優化配置、物流市場的供給與需求、宏觀物流產業的發展與增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靠的是經濟學理論,包括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理論在物流研究中的具體應用。
日本行政管理廳統計審議會對物流的定義是:“物的流通是與商品的物理性流動相關聯的經濟活動,包括物資流通和情報流通。物資流通由運輸、保管、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以及運輸基礎設施活動組成。”日本的物流定義中強調了物流是一種經濟活動,物流在日本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從經濟學科的角度,研究物流經濟問題無疑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對象
物流經濟的主要研究對象是物流產業的經濟運行和資源配置問題。
(2)物流經濟學科的內涵
物流經濟學科應以宏觀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和中國宏觀物流問題的關注為基礎,以深度分析宏觀物流發展趨勢及宏觀物流產業發展政策為特色,致力于探索和建立經濟發展中的宏觀物流理論體系;同時應關注微觀物流經濟的研究,研究重點集中在與企業問題有關的物流企業制度、物流項目評估、物流市場需求預測等政策和理論問題上。
(3)物流經濟學科的目標
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目標為:研究物流產業發展政策及其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關系,對物流業發展提出決策建議,成為有關決策部門和企業的思想庫和參謀部;加強物流經濟理論體系建設并與國際物流經濟學科接軌。
(4)物流經濟學科的特點
物流經濟學科同樣具備多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的特征。相關學科有運輸經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術經濟、信息經濟和會計學等。該學科的特點就是要緊密結合物流業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宏觀和微觀的物流發展問題進行理論探討。
(5)物流經濟學科研究的意義
物流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物流不僅是國民經濟的動脈系統,同時對實現資源配置具有重要的作用。物流還以本身的宏觀效益支持國民經濟的運行,改善國民經濟的運行方式和結構,促使其優化。特定條件下,物流會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一個新的物流產業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產業結構。因此物流經濟學科的研究必將促使國民經濟向更加合理的、協調的方向發展。
4.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建設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相關建議
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物流人才的培養應該滿足多樣化的需求。物流學學科的設置應立足于培養復合型物流人才。按照這一思路,對物流學學科體系的建設和物流專業人才培養提出如下幾點相關建議:
(1)保留現有某些按物流環節設置的物流類專業。這類專業有交通運輸、油氣儲運工程、包裝工程等,它們既是按物流環節設置的專業,也分屬不同的行業。這些專業都有他的特定的領域適用性,不一定要全盤改造成為物流工程專業。
(2)盡快構建和完善物流學學科體系,進一步明確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經濟等學科專業的內涵。
(3)加強高校、學術團體、企業之間的交流,對物流學學科體系問題進行不斷的探討,逐漸深化,,在適當的時候向國家提出調整學科專業目錄的建議。
主要參考文獻:
[1]丁俊發,現代物流與中國經濟發展,首屆中國物流學會年會,2002,r
[2]何明珂,物流系統論,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m
[3]宋偉剛,物流工程及其應用,機械工業
出版社,2003,m
2修訂思路及內容
根據山東科技大學關于修訂培養方案的原則意見,結合學校特點及社會對物流人才的需求情況,確定如下修訂思路:①培養目標應以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體現行業發展需要。培養目標需要隨著物流行業的發展而不斷變化,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中心;畢業要求以培養目標為導向,課程體系和課程教學以畢業要求為導向。將學生作為學校或專業的首要服務對象,在課程安排、資源配置、學生服務等方面均以利于學生的培養為目的。②人才培養定位明確,培養中高級物流人才。物流作為第三利潤源泉,越來越受到國家、社會、企業的重視;物流的核心思想是優化與保障,目標是實現系統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物流人才通常面對的是一個系統問題,即使從事的是某一具體的物流技術問題,也是以實現整體物流系統最優而進行的。因此培養的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識,社會急需的是“主管”、“項目經理”等這樣的中高級物流人才。③發揮自身及地域優勢,體現專業特色。我國物流工程專業所依賴的傳統“母專業”基本分為兩類:一類是機械工程或控制工程,以工學為基礎,一類是交通運輸或管理學,以管理學為基礎。學校物流工程專業以機械工程為學科背景,運輸提升設備為專業發展基礎,加之學校處于青島開發區,靠近青島港,決定了我們的專業特色必然是工科背景與港口物流相結合。④重構課程體系,優化知識結構。學校物流工程專業制定培養方案時,也糾結于“偏管理”還是“偏工程”、管理多一些還是工程多一些、管理的課開多少合適等問題,但隨著本科人才培養理念的轉變,確定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以學生就業為導向,兼顧考研、出國等需要。對應物流來說,工程知識是其骨架,管理是其肉體,控制和信息是其大腦和神經系統,這些需要兼顧,但最根本的還是根據學生就業的需要來設置課程,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優勢,形成專業特色。⑤采取多種方式,強化實踐教學環節。針對目前實驗室硬件設施短時間內無法得到較好改善的情況下,為使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我們采取多種方式,豐富和完善實踐教學環節。一是增加課程設計環節,增強學生綜合利用知識的能力;二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以參觀企業、觀看掛圖、視頻等方式,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三是利用物流常用三維仿真軟件對物流系統進行模擬仿真,實現物流系統的優化設計,每個學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四是讓學生進入實驗室,與老師一起,進行實驗設備的研制,實現創新性試驗;五是鼓勵學生多參加各種科技活動,提高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3新培養方案的構建根據上述修訂原則,新的培養方案包括如下內容。
3.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掌握物流管理與工程、機械工程、電子信息等基礎理論和知識的,具備物流工程項目規劃設計與實施、物流信息技術開發應用或物流裝備設計與運用等能力的,能在物流企業、生產企業、港口碼頭、科研院所、政府機關等部門,從事物流系統的設計、運營、決策、管理及物流工程領域教學和科研等工作的,具有一定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2學分構成
畢業總學分為176學分,學分構成如圖1所示。
3.3實踐教學環節
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主要包括以下幾類:①公共實踐類:入學教育、軍訓、公益勞動;②實驗類:物理實驗、工程制圖應用—零部件測繪;③實習類:認識實習、金工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④課程設計類: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設計、數據庫技術與物流軟件開發課程設計、物流設施設備課程設計、物流信息技術課程設計、物流系統規劃課程設計、生產物流運作與管理課程設計;⑤綜合設計類:專業方向課程設計、畢業設計。
3.4課程體系構成
物流工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課程體系主要由以下幾類構成。①優化、規劃類(物流思想的核心)數學基礎課程、運籌學與系統工程、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應用統計學、物流系統規劃、港口平面布局及裝卸工藝。②計算機類(重要工具)計算機程序設計、CAD/CAE技術及應用、數據庫與物流軟件開發、物流系統建模與仿真、計算機網絡與電子商務、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數據結構、軟件工程。③機械工程類(物流系統的骨架)機械制圖、工程力學、機械基礎、液壓及氣壓傳動、物流設施設備、港口機械、先進制造系統。④控制、信息類(大腦與神經系統)單片機原理及應用、電工電子技術、測試技術及應用、機電傳動與控制、物流信息技術、物聯網技術及應用、物流自動化系統設計及應用。⑤管理、經濟類(物流系統的肉體)管理學、采購與庫存控制、供應鏈管理、生產物流運作與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項目管理、物流市場營銷、企業資源計劃、物流金融。⑥其他類(物流主要功能)現代物流學、交通運輸工程學、國際貿易與國際物流、智能交通系統。
作者簡介:趙剛(1965-),男,遼寧沈陽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北京 100192)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教育提高項目、課程建設項目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08-0168-02
課程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建設,在我國高等教育課程結構總體框架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課程建設是連接教育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的重要紐帶,是教學工作的基本細胞。實踐環節注重于所掌握知識的實際應用,通過應用實例加深對理論知識的認識,鍛煉動手能力,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為了達到培養目標,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尤為重要。[1-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承擔物流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所開設的研究生課程“物聯網概論”屬于學位專業基礎必修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促進實現物流工程碩士培養目標,急需建立“物聯網概論”課程教學相關實驗系統,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獨立從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統設計與優化的能力。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急需大批物流工程技術人才,完善物流工程專業工程碩士的培養目標,更側重對實踐能力培養。物聯網技術為物流工程帶來巨大變革,數據感知與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決策的數據基礎,數據管理與集成是異構數據轉化為商務智能的信息條件。[4-5]本文主要介紹面向物流工程專業的“物聯網概論”課程中實驗教學系統的思考與探討。
一、物流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培養目標與“物聯網概論”課程
物流工程是以物流系統為研究對象,研究物流系統的資源優化配置、物流運作過程控制、經營和管理的工程技術領域。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物流工程全日制工程碩士專業培養目標是從我國物流產業的實際出發,結合本校優勢,培養具有物流領域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富有創新意識,能獨立從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統設計,能熟練運用信息技術進行物流工程管理,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
在專業建設中,“物聯網概論”是全日制工程碩士物流工程專業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本課程的任務是使學生掌握物聯網的基本知識,掌握物聯網體系架構,深入了解物聯網核心技術,使學生具有在物流系統中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基本能力。其主要講授物聯網的基本原理及應用知識,包括物聯網的分類、物聯網體系架構、物聯網技術與物聯網工程設計等內容,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應具備以下方面的知識體系并普遍理解基礎內容,重點掌握應用技術:物聯網的三層體系結構、傳感與數據采集、通信與網絡技術、數據處理與挖掘、物聯網工程設計。
二、“物聯網概論”課程實驗系統建設
按照國家教育部對工程碩士的要求,在考察和培養工程碩士理論知識能力的前提下更側重對工程碩士實踐能力的培養。物聯網技術為物流工程帶來巨大變革,數據感知與采集是物流工程智能決策的數據基礎,數據管理與集成是異構數據轉化為商務智能的信息條件。數據管理與集成及數據感知與采集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受到了學術與產業界的高度重視,已成為物流工程領域研究的熱點和關鍵性問題。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承擔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的培養,所開設的研究生課程“物聯網概論”屬于學位必修、專業基礎課,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為促進實現物流工程碩士培養目標,急需完善相關教學課程體系并且建立該課程教學相關實驗系統。“物聯網概論”課程建立以演示為主、調動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小型物聯網系統十分必要,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熟練運用信息技術、獨立從事物流工程信息系統設計與優化的能力。
物聯網信息采集、加工是物聯網乃至物流工程中的重要知識內容,建設實驗系統所提供的科學研究與實踐平臺不僅可以讓研究生鞏固理論知識,加深學生對物聯網的信息流的認識,提高實踐能力,而且將進一步增強學生社會競爭力。[6-7]物聯網是通過射頻識別(RFID)、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激光掃描器等感知層設備,按約定的協議,把物體與互聯網相連接,進行信息交換與通信,實現對物體的識別、定位、跟蹤、監控和管理的一種網絡,是互聯網基礎上的網絡,是“物物相連”的信息通信網絡。龐大復雜的前端傳感數據匯集后需要分類分析甚至綜合協同處理,作為物聯網三個重要的特征之一,信息系統強大的計算能力對前端數據進行挖掘、整理、分析、判斷并給出結論,本實驗系統是建立基于RFID的商品供應鏈智能管理系統的初步階段,其整體系統如圖1所示。
初步建成具有以下功能的小型物聯網實驗系統:以物流工程中庫存管理為基礎,利用RFID技術建立感知層,運用自適應網絡建立數據傳輸層,設計實現數據處理層業務實驗系統,重點發揮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優勢,從而進一步建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庫存管理信息系統。對無線傳感器節點工作原理進行分析,安裝無線傳感器節點操作系統,配置無線組網,建立無線傳感器網絡采集數據;建立RFID工作場景,在完成對射頻標簽讀寫基礎上利用數據庫進行具體應用案例開發。
(1)模擬給每一庫位貼電子庫位標簽,在進行庫房管理作業時讀取該標簽信息,從而判定當前作業的位置是否正確。
(2)模擬為入庫物品貼上具有貨物標識的電子標簽,在實施庫房作業時讀取標簽編號用以核定作業物品是否正確。
(3)讀取出庫物品標簽,提高作業效率,降低錯誤率。
(4)為了節省運行成本,貨物出庫后可取下標簽,送到入庫處根據需要設計重復使用貨物標簽。
(5)架設具有模擬覆蓋整個倉庫作業區域的無線網絡,實現作業數據的實時傳輸。
(6)模擬作業車并安裝無線數據終端,作業者配置手持式無線數據終端,利用指令實現作業位置與作業貨物的準確性確認等功能。
(7)模擬自動導引車平臺并配置RFID識讀器、無線通信設備,實現周期性對庫房貨物的自動盤點并其結果傳輸給信息系統。
圍繞北京市物流產業人才培養的需求,為實現“物流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初步建成小型物聯網實驗系統,以物流工程中庫存管理為基礎,利用RFID技術建立感知層,運用自適應網絡建立數據傳輸層,設計實現數據處理層業務系統,重點發揮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優勢,建立基于物聯網技術的庫存管理信息系統,用以支撐研究生課程“物聯網概論”的教學與實踐,為學生提供“數據感知與采集”的科研與創新實踐平臺。借助所建設的小型實踐平臺能夠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進一步接觸接近實際的數據感知與采集、數據管理與集成技術,提高工程實踐能力。
三、結束語
本文在介紹物流工程專業工程碩士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總結了“物聯網概論”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在分析物流工程與物聯網關系等方面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物聯網概論”實驗系統的建設目標、建設方案和建設內容。“物聯網概論”實驗系統的建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實踐能力,而且還將進一步增強學生畢業后在社會中的競爭力。學生通過接觸到近于實際的數據感知與采集技術,提高其自身的技術素養與工程實踐能力。因此,本實驗系統的建立可以提供“物流工程”專業碩士相關課程的教學與實踐,必將大力加快我校培養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目標的實現,面對社會人才需求,培養優秀的高層次應用型人才,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滿足行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熊玲,劉芳,李忠.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思考與探索[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93-96.
[2]溫靜,胡顯莉.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12):182-184.
[3]高芳.我國研究生課程與教學改革效果的調查研究[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2,(10):27-31.
[4]柯強.物聯網專業課程建設探討[J].物聯網技術,2012,(1):80-81.
中圖分類號:F251 文獻標識碼:A
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建筑施工企業意識到要想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僅要提高自身施工技術水平,優質高效地提供顧客需要的產品,更要努力通過各種渠道降低施工成本。但企業在原材料節約,提高生產效率方面來降低成本,都已竭盡所能,有可能進一步改善的就是采購和生產過程中的搬運、裝卸、運輸、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建筑施工企業的物流是指施工企業從支持生產活動所需要的原材料進廠,經儲存加工、裝配包裝,到施工產品建成這一全過程的物料在倉庫與施工現場之間,施工現場與施工現場之間的每個環節的流轉移動和儲存及有關管理活動,它貫穿了整個建筑產品生產過程的始終,形成一個有機整體。但是,由于建筑行業獨有的行業特點,目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的物流管理大多停留在手工管理狀態,這種落后的管理模式必然導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規范、成本費用高、實時性、動態性差等難以控制的特點。因此,改變施工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實施現代物流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1 建筑施工企業物流管理的現狀
1.1 對物流管理缺乏足夠的認識
物流管理作為一種較新的管理概念和管理方法已被廣泛地應用在現代企業的管理之中,正在發揮積極而有效的作用。但從建筑施工行業來看,目前仍有一部分施工企業物流管理缺乏科學性、系統性,甚至物流管理差距很大,損失浪費嚴重,企業處于半停產的邊緣。究其原因施工企業對科學管理重視不夠,特別是對物流管理的認識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存在模糊認識。
1.2 建筑施工企業物資管理體系不完善,信息化水平偏低
盡管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對原有的物資管理體系進行了改革,但其物資供應部門僅僅完成了供應物資的職責,沒有發揮本部門優勢,把傳統的采購保管業務,擴展為采購、倉儲、配送、加工的全過程服務。沒有從物流管理的角度,對本企業的物資供應系統進行全面的研究。同時建筑施工企業對物資管理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信息化管理系統應用受到制約,施工企業的物資、信息、資金的來源與使用不對稱,缺乏可靠的技術支撐。庫存調控多停留在原來的整套賬務、采購、倉儲和控制的管理模式上。這種落后的管理方式必然導致了工作效率低,管理不規范等特點。
1.3 建筑施工企業對物流成本的組成及管理意識淡薄
目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對于成本管理的重點仍然局限于施工過程的作業成本,對物資流通環節的成本重要性缺乏足夠重視,物流在建筑施工企業施工預算中沒有單獨的項目。另外,施工企業物流績效考核指標過于單一,通常只有“材料成本差異”一個考核指標。這個指標并不能完全反映物流責任單位的績效,并且針對性也不強。
1.4 建筑施工企業與供應商的關系不穩定
在建筑施工企業傳統的采購模式中,供應方與需求方之間的合作多是臨時性或短期性的,競爭多于合作。選擇供應商成為建筑施工企業傳統采購過程中的核心工作,供應商的選擇過程要花費供需雙方許多時間和精力。在交易過程中,建筑施工企業為了能夠從眾多供應商中選擇出最佳的供應商,采用保密的措施以防供應商知悉后提高材料的價格,而供應商為得到賣單也往往虛張自己的供貨能力和效率以及產品性能,這種供需博弈的過程最終導致了建筑材料成本的提高,從而提高了建筑企業的施工成本。
2 建筑施工企業實施現代物流管理的方法
2.1 引入現代物流管理思想,改變業務流程,建立物流中心
施工企業管理層必須提高對物流管理的認識,引入現代物流思想,把物流定位并發展為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從優化建筑施工企業物流管理入手,把建筑施工企業現有的物資管理部門,按照現代物流管理的原則進行重新整合,規劃并建立符合現代物流管理要求的物流中心。由物流中心直接面向工程項目部、面向施工現場,提供物資采購供應配送等服務工作。努力降低企業的物資購置成本、儲存成本以及應急成本,滿足現場工程施工的需要同時,清理各二級施工單位的小倉庫,以快捷、準確的服務,杜絕庫存物資在公司內部大倉庫向小倉庫轉移的現象。根據各個工程項目施工地點的物資供應途徑,設計合理的物流網絡圖,建立健全公司外部統一調動、內部統一配送的現代物流管理模式,從而實現建筑工程項目的JIT物資供應模式。
2.2 提高建筑施工企業信息化水平,建立現代物流系統
在現代的企業物流管理系統中,信息化是系統的核心,是實現資金流+物流+信息流“三流統一”和有效運作的關鍵,它使資金流、物流與信息流可以及時集成并快速信息反饋,提高建筑施工生產效率。目前我國建筑施工項目正廣泛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術,可以借助BIM信息平臺,建立適應施工項目的“數字化物流管理”系統平臺,并將全面質量管理(TQM)、電子數據交換(EDI)、物料需求計劃(MRP)、配送需求計劃(DRP)、制造資源計劃(MRP-II)、準時制生產(JIT)、企業資源計劃(ERP)等先進管理技術集成與應用,從而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物流現代化水平。其模式如圖1。
2.3 建立合理的供應商評價機制,與其建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建筑產品需求物資類型較少,品種相對簡單,而同一類型的物資使用量卻相對較大,所以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建立合格供應商評價機制和標準,落實好供應商“事前評價、事中考核、事后公布”的管理制度,健全合格供應商等級檔案,實行不定期的淘汰政策。并根據供應商對企業的重要程度和其競爭力,把供應商分為重要合作伙伴和一般合作伙伴關系。對那些質量好、信譽高、合作愉快的合作供應商確定為長期、穩定的戰略伙伴關系。并可以通過企業物流信息平臺,建立企業與供應商相互之間的信息電子數據交換平臺(EDI)、電子自動定貨系統(EOS)、計算機輔助定貨系統(CAO)和完善數據庫信息挖掘技術(DW),實現現場物流信息化和供應商的無縫對接,這樣做可以減少雙方合同談判的費用和時間,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生產物流社會成本;并為施工現場的“零庫存”管理,甚至VMI(供應商管理庫存)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2.4 減少自我服務,依托社會物流資源,采用第三方物流服務
隨著社會生產分工細化,許多企業注重物流資源外取,把精力集中到自己的核心業務上,專業化的“第三方物流”也由此應運而生。“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3PL)是指生產經營企業把原來屬于自己企業的物流活動,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給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同時通過信息系統與其保持密切聯系,以達到對自身企業物流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種運作和管理模式。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現代物流管理過程中,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術管理等核心業務上,考慮將物流業務外包給目前市場上已經慢慢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專業的第三方物流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充分利用專業化物流設備、設施和先進的信息系統,發揮專業化物流運作的管理經驗,以求取得整體最優的效果,施工企業可以不再保有倉庫、車輛等物流設施,從而可減少投資和運營成本;第三方物流公司憑著其專業化的技術可以為施工單位提供優質的服務,對施工項目的質量、進度都有良好的保證。
2.5 重視人才的培養 (下轉第5頁)
物流人才是實現物流現代化的最根本最首要的條件之一。建筑施工企業物流管理人員包括物資采購員、倉儲管理人員、設備物資調度員、系統設計工程師、信息工程師、行政及協調人員等類專業人員。建筑施工企業要解決物資供應管理高投入、高成本、低效率的局面,必須保證有一支訓練有素、穩定的職業化隊伍。而目前在這方面的工作還十分薄弱,應該鼓勵多層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訓,采取多種渠道,利用各種培訓班培訓現有人員,以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3 結 論
物流貫穿于建筑施工企業生產和經營的全過程。對物流環節的改善,將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只有通過改善和加強物流的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所以,建筑施工企業應引入現代物流管理思想,建立現代物流管理系統,加強企業的物流管理,對于企業降低工程成本,實現工程項目效益最大化,提高企業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曉麗. 高鐵總承包模式引入第三方物流的可行性[J]. 綜合運輸,2010(5):46-48.
[2] 強俊秀. 論建筑施工企業轉化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和實施策略[J]. 鐵路采購與物流,2008(1):26-27.
[3] 王紅春,何佰洲. 我國建筑企業供應鏈管理策略研究[J]. 建筑經濟,2008(6):90-92.
[4] 焦萍,焦霖. 試論如何更好地對建筑企業實行物流管理[J]. 物流科技,2007(5):123-125.
[5] 鄒小武,楊曉鷗,黃柯. 物流價值工程與物流成本優化[J]. 中國物流與采購,2008(1):74-75.
[6] 張智文. 關于加快我國現代物流科技發展的若干建議[J]. 鐵道貨運,2004(1):4-7.
[7] 張泓. 淺談建筑企業的信息化庫存管理[J]. 甘肅科技,2005(10):12-13.
[8] 吳來偉,趙俊. 建筑施工中的物流管理[J]. 建筑科技,2004(16):5-6.
[9] 黃舒,李桂芳. 建筑企業供應鏈物流管理技術的研究[J]. 安裝,2004(1):21-22.
[10] 顧松林. 建筑施工企業物流及供應鏈管理的改革與提高方案淺析[J]. 物流技術,2001(1):30-31.
(1)整合交叉重復課程,明確課程內容。
2009年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經過多年的實踐教學發現,很多課程存在著交叉重復的問題,例如物流采購學與采購與供應、項目采購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課程都存在著較大的重復性,所以本次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對這些課程進行了整合,并對課程內容進行了確定,如物流信息系統課程以前以介紹信息自動采集與識別技術、數據庫技術、電子數據交換(EDI)技術為主,這與物流裝備課程中的智能裝備內容有重復之處,所以本次修訂,將數據庫部分單獨設為數據庫與數據挖掘技術課程,將數據庫設計與數據挖掘技術結合。將物流信息系統課程內容確定為以講授物流系統平臺設計為主,并加入了16學時的實驗課,強化學生的設計與實踐能力。
(2)明確研究方向,為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礎。
本次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再次明確了東北林業大學物流工程專業要以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為主的思想,在課程設置方面,立足夯實基礎課程、優化必修課程、精化選修課的理念,確定了物流裝備與技術、物流規劃與設計、物流系統優化與仿真、網聯網技術、林業物流等研究方向,并根據每個研究方向制定了相應的培養計劃,以物聯網技術方向為例,在基礎課、必修課和選修課的設置方面采取層層遞進的設置原則。物聯網技術包括感知層、傳輸層和應用層三部分,感知層以傳感器技術、數據采集技術為主,傳輸層包括zigbee、Bluetooth、WIFI、WLAN、GPRS、3G等技術,應用層包括數據挖掘、智能決策、產品追溯、產品監測等應用方面。在基礎課中,設置計算機基礎和C語言課程,奠定程序設計的基礎,進而能夠進行單片機和嵌入式系統的開發與設計,為傳感器技術和數據采集技術的開發奠定基礎。在必修課中,物流信息系統課程講授操作系統設計開發,物聯網技術課程講授通訊傳輸層的zigbee、Bluetooth、wifi、WLAN、GPRS、3G等通訊技術,在選修課中,從物流工程角度出發,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定位于數據挖掘技術和智能決策技術兩個方向。
(3)增加實踐教學的比例。
物流工程是一門要求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本次的人才培養方案修訂中,加大了實驗學時和課程設計的比重。如在基礎課的設置中,60%的課程有實驗課,像C語言、嵌入式系統與接口技術、機械制圖、工程力學等課程的實驗學時達到8~16學時,目的是為了強化同學們對所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在課程設計方面設置了物流系統仿真課程設計、物流自動化技術課程設計、物流系統規劃課程設計、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ERP沙盤實訓、物流實驗實訓、金工實習和生產實習等,學時總數達到14周,加上畢業設計與軍事訓練,總學時達到28周。
2“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
目前,高校在“產學研”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方面存在諸多的困難,物流工程專業也不例外,主要困難包括:
(1)“產學研”基地建設目前是“一頭熱”,高校的積極性較高,而企業沒有積極性,屬于一種被動接受的情況,所以基地建設持續性不好。
主要原因是高校有實習任務,需要企業提供實習機會,而企業一般是礙于人情或者社會責任,不得不接待,所以造成了“一頭熱”的情況。
(2)高校和科研所的科研課題的考核指標與企業所需求的不一致,難以實現無縫結合。
高校和科研所申請的課題考核指標以發文章數量、等級,專利的數量、類型,得獎等級為評價標準,而企業需要的是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工藝、技術,二者需求不一致,所以結合的不好。
(3)企業難以實現高校人數眾多的頂崗實習要求,所以本科實習都以認識實習為主,實習效果不好。
從1999年高校實行擴招以來,高校學生人數一直保持著比較大的數量,一個專業一屆學生100多人,要滿足這么多人的實習,企業的難度很大,所以現在的實習還是以參觀認識實習為主,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機會很少,實習的效果不好。近年來,東北林業大學物流工程專業陸續簽訂了6家實習基地,并與青島港集團、海爾集團、澳柯瑪集團、五菱汽車和三精制藥等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滿足本科教學不同研究方向的需求。目前簽訂的6家實習基地的規模較大,涉及面較廣,但多數還是以參觀認識實習為主,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在順豐物流哈爾濱分公司實現了頂崗實習,主要是在順豐中轉場和各區的點部進行分揀和分派實習,同學們真正鍛煉了實際操作的能力,對快遞行業有了親身體驗,收獲非常大。
3“產學研”實踐教學的建議
雖然目前“產學研”實踐教學還存在諸多困難,但只要找準切入點,這是對三方均有利的事情,高校要對自己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要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學生實踐解決企業存在的實際問題。
(1)改革高校目前的實驗教學模式,對相近課程的實驗、實訓內容進行整合,打破課程界限,獨立設置實驗或實訓課,并單獨考核,以提高專業技能和操作技能為目標,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
(2)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全開放教學模式,加大實驗室實訓基地開放力度,提供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外部條件。
(3)全面提高實訓教師隊伍素質。
通過學習、培訓等措施,建立“雙師型”素質提高體制,切實提高實驗、實訓教師業務水平,優化實驗和實訓技術人員隊伍。
(4)改變原來的“一頭熱”的“產學研基地”建設模式。
利用高校的人力資源優勢,針對物流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的情況,為企業提供“替崗”培訓的學生,解決企業空崗后一時無法找到合適的工作人員,耽誤生產進度的問題,通過這種互惠互利的方式使“產學研基地”建設實現共贏。
(5)學以致用。
學生從物流企業的生產運營入手,按企業要求進行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致力于解決企業生產、管理中的實際問題。通過這種模式,對高校來說,強化了學生的專業能力,鍛煉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企業來說,幫助它們解決了實際問題,雙方互利互惠。
關鍵詞:
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實踐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
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3)10013003
1 引言
物流工程是以工學學科為理論基礎,涉及機械、電子、信息、交通運輸等學科,并融入經濟學科和管理學思想,交叉邊緣學科特征明顯,具有突出的應用性、實踐性、工程性等特點。因此,從事物流工程專業學生的需要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工程應用技能。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構思(Conceive)、設計(Design)、實現(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它以項目研發到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讓學生以主動的、實踐的、課程之間有機聯系的方式學習工程的理論、技術與經驗。該模式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將教育過程放到工程領域的具體情境中,通過貫穿整個人才培養過程的團隊設計和創新實踐訓練,培養專業基礎扎實、職業道德高尚的新一代高水平人才。
2012年,我校應用CDIO理念,堅持“強化基礎、保證主干、精簡必需、突出實踐”的原則,對物流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進行了科學的規劃,突出構建了培養物流工程創新能力技術人才所需的非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的實踐教學體系。
2 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與理論教學相比,實踐教學能夠把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結合起來,使學生增強感性認識和成就感,有助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專業教學的整體效果。但我校物流工程專業是新專業,設置時間不長,對實踐教學體系一直在探索。目前實踐教學主要存在的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教學理念。
長期以來,高校本科教學都是重理論,輕實踐。在教學方法上,常常是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教師教什么,學生就學什么,雖然工科畢業生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但是在走上工作崗位時,通常還要經過1~2年的培訓,才能夠真正發揮工程師的作用,這樣,很大程度會削弱本科應屆畢業生就業的競爭力。
(2)實踐教學資源。
工科專業的實踐教學資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物流工程專業是新興專業,實驗室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實驗室的完善需要一個過程;加上學校都集中力量抓精品專業、精品課程的建設,對新專業的投入相對不足,也造成了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資源的不足。
(3)實踐教學內容創新性。
物流工程是交叉學科,涵蓋面非常廣泛。在我國,物流工程專業在不同的高校辦學背景不同,側重點也不同,實踐教學的體系和內容也有很大的差別,缺少對口的實踐教學指導。由于長期以來,高校教學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實踐教學被放在了次要位置,造成教師對實踐教學內容缺乏研究,實踐教學指導教材簡單或匱乏,實踐過程流于形式,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達不到實踐教學預期的效果。
(4)實踐教學的考核機制。
目前對于學生實踐教學環節的考核主要通過實踐報告以及遵守紀律情況等,考核形式單一,不能反映學生實踐效果。對于指導老師的實踐教學工作量的考核不能真實反映老師的實際付出,造成老師對實踐環節的教學熱情不高,研究不足。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以CDIO工程教育為理念,以現代社會大工程為背景,以貼近工程實際的實踐訓練為手段,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以促進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協調發展為目標來構建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3 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根據教育部物流教指委的指導意見和我校的實際情況,從提高物流工程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綜合素質,增強其在社會上就業競爭力出發,我們制定了旨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方案設計、實踐操作以及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團隊合作與領導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創新研究能力為實踐教學目標。因此,從非專業實踐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培養這兩大方面來構建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3.1 非專業實踐能力CDIO教學體系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CDIO現代工程教育理念,為我們提供了嶄新思路。結合我校面向中國東盟貿易區物流工程綜合人才需求的特點,以增強本科生非專業素質教育,提升其就業競爭能力為出發點,從職業發展、創新創業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等方面構建物流工程非專業實踐能力的教學體系。
(1)職業發展。
職業發展體系必須建立在社會主義德育素質教育的基礎上,樹立全程化的職業發展教育理念,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著重培養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能力,在CDIO設計中,教師主體是C,學生主體是DIO。教師要科學構思學生職業發展的幾條主線和職業發展的本質。然后,讓學生按照規劃的路線,了解到職業發展中要充分理解開設課程以及學習知識的真正意義所在。物流工程職業發展教育從行業認知見習開始,形成學生的初步技能和感性認識。在低年級學生入學教育階段,通過實驗室參觀、專業介紹或項目展示等內容,讓學生認識倉庫、中轉場站、港口等物流節點基礎設施;認識物流貨架、包裝機械、包括叉車、牽引車等搬運裝卸設備、包括托盤、集裝袋、集裝箱等集裝化設備;認識現代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隨著學習的深入,安排學生做一些物流方面專題性的市場調研,了解物流工程的邏輯和業務本質以及物流企業的業務來源等。學生入學后,以個性化輔導為核心,通過職業指導團隊,引導、幫助學生規劃自己的學習生涯和職業生涯,確立人生發展目標,有效調動學生渴望成才的學習熱情、激發他們積極進取、參與競爭的內在動力,為未來的職業發展做好知識、能力、素質的儲備。
(2)創新創業能力。
以提升就業能力為核心,把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的培養作為重點內容。樹立全方位的創業意識教育和創業能力培養理念,以創新教育作為創業教育的基礎,重在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設定創新實踐學分,鼓勵學生參加職業生涯設計大賽、創業設計大賽、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和全國物流設計大賽等,為學生提供實戰訓練,加強學生主動觀察、思考、發現問題能力,提高學生專業綜合實踐能力,構建創業所需知識結構,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
(3)社會實踐能力。
堅持以拓展職業能力為重心,寓能力提高于社會實踐活動之中。設立社會實踐學分作為畢業的必修學分,將學生的社會實踐、畢業就業工作與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緊密結合起來。社會實踐形式主要包括公益勞動、暑期社會實踐、志愿者活動、與企業建立聯合培養物流工程技術人才的實習基地等,為學生提供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場所和環境,密切了學校與社會的聯系,帶動了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發展。
3.2 專業實踐能力CDIO教學體系
作為地方性的211本科院校,我們旨在培養學生具備從事物流系統設計、決策、管理、運營以及物流工程領域科研等工作的能力。充分汲取CDIO的“做中學”的教學理念,注重讓學生參與項目的構思、方案設計、項目制作與實施運行等全生命周期的運行。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面對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以解決問題為驅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獲取知識,注重知識與能力的關聯,不斷的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們以CDIO項目作為實踐課程體系的主線,通過項目制的方式,設置四級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一級項目設為畢業設計項目、二級項目設為專業科研實踐情景化項目、三級項目設為課程設計項目、四級項目設為學期課程項目。每一級項目內容包括基礎層、提高層、綜合創新層。各個級別之間通過項目的“設計-實施”,鞏固、運用知識與技能,更為重要的是突出學生的綜合知識應用能力和基于問題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最后以一級項目為綜合訓練,使學生的硬技能與軟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1)學期課程實驗項目。
學期課程項目主要培養學生的專業基礎技能,根據專業核心課程內容的先后順序及相互間的銜接關系來確定學期項目的安排。在學期課程項目教學中,以學生文本,重視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操作,突出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課程學期項目設置了“基礎層、提高層、綜合創新層”的層次化實踐教學架構,基礎層項目包括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機械設計、程序設計、微機原理、控制工程技術、數據庫等課程實驗項目;提高層項目包括物流工程技術、機電傳動控制、配送中心技術、物流運輸技術、物流信息技術、倉儲自動化設備等課程實驗項目;綜合創新層項目包括物流系統規劃、物流信息系統、物流供應鏈管理、企業物流實施、ERP應用、采購與庫存實務等課程實驗項目。目的是使實踐教學成為理論教學的延伸,加深學生對相應理論的理解。
(2)課程設計實踐項目。
課程設計實踐項目的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設計專業技能。從第四學期到第七學期,根據核心課程學習的逐步展開,結合理論課程學習內容,每一個課程設計項目針對某一個實際物流問題,學生以小組形式開展為期一周的課程項目設計實踐。學生以設計具體任務為核心,分工合作,通過查閱相關文獻,計算和設計,得出項目的總體解決方案,最后通過導師組的答辯,提交合格的課程設計說明書,即可獲得相應的學分。主要設計項目包括: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數據庫課程設計、動態網絡開發課程設計、物流工程技術課程設計、配送中心課程設計、運輸調度課程設計、倉儲自動化課程設計、物流信息系統課程設計、行業物流供應鏈設計、生產企業物流系統仿真課程設計等。可以使學生在機械基礎設計、物流設備選用、物流系統規劃、物流應用軟件開發、物流系統控制等方面得到較好的鍛煉。課程設計實踐項目旨在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設計、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團結協作和組織能力。
(3)科研實踐項目。
科研實踐項目主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和綜合專業技能。根據物流信息化、物流自動化、物流規劃和物流經營與管理四個層面來創設問題學習情境,實行導師制來完成。在改項目實施過程中,學生在老師指導下構思(Conceive)問題空間(如創設問題情境),設計一定的初始狀態、目標狀態、認知操作。在第五學期,通過項目的前期調研,以項目申報書的形式提交合理的項目構思報告;在第六學期,學生根據項目構思報告的要求,對項目進行方案設計(Design)、計算等,提交合理的設計和解決方案;第七學期,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工程項目內容實施(Implement)和運作(Operate)或者通過仿真來完成,形成項目實施報告,通過導師組的答辯通過后,提交項目實施報告,獲得相應的畢業學分。學生在該環節的教與學中,從科研實踐的要求實際參與了工程項目的構思、設計、實施和運作,真正發揮自己的所學知識及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感受獲得成就的快樂。學生在每個典型項目的設計與實施時,按照完整科研工作過程進行訓練,通過系統化項目的反復訓練,逐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和綜合創新能力。
(4)畢業設計項目。
畢業設計是工科學生完成學業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教師根據學科的發展和物流工程的應用給出畢業設計題目,力求做到真題真做,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題目。在學生一人一題的原則下,以雙向選擇方式決定師生的指導關系。在畢業設計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老師根據課題給出具體的設計任務書。學生根據任務書撰寫并提交開題報告,獲得審核通過后,綜合運用多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技能開展畢業設計課題的研究,最后通過導師組的答辯,方可獲得相應的畢業學分。通過該項目的實施,使學生的硬技能與軟技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具備從事物流系統設計、決策、管理、運營以及物流工程領域科研等工作的能力。
4 實踐教學實施的保障措施
實踐教學的有效開展既需要配備相應的硬件,又需要必要的軟件支持,更需要不斷探索實踐教學體系實施模式和實現措施。
(1)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創新實踐教學內容。
加強非專業實踐教學和專業實踐教學環節,及時跟蹤和引進新知識、新技術的發展成果,不斷創新實踐教學內容。從制度上完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保障實踐教學環節的時間和效果。
(2)建立職業指導團隊。
建立以職業咨詢和專業教師為主的職業指導團隊,引導、幫助學生規劃職業生涯,有組織、有計劃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大賽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保證非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
(3)完善考核制度,建立評價機制。
完善實踐教學考核制度,規范實踐教學考核方法,建立多角度學業評價機制。實踐教學可以采用課題研究、實際操作、撰寫論文、提交設計方案、現場答辯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形成多角度的學業評價機制。
(4)提高師資隊伍培訓。
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培訓,提高老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出臺激勵措施,使老師的實踐教學工作量考核真實反映老師的實際付出,同時鼓勵教師積極投入實踐教學并加強實踐教學的研究,保證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培養效果。
5 結語
作為培養物流工程專業技術人才的本科院校,必須緊跟技術發展和行業需求,更新教學理念,整合實踐教學資源,推進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創新實踐教學內容,才能有層次、有計劃、目標明確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合理構建實踐教學體系,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完善實踐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提高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業務能力,是保障實踐教學體系正常運行的關鍵。
參考文獻
[1]孫衛華,王成林.物流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物流技術,2009,28(3):4042.
[2]馬樂,李楠,張瑩瑩,鄭璐,陳玲.物流工程專業研究型教學體系建設探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10):309311.
[3]查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戰略“CDIO”與產學合作和國際化[J].中國大學教學,2008(5):1619.
[4]孫慧.物流工程專業創新型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物流科技,2010,(1):141142.
二、我國物流本錢控制存在的問題
我國近年來的物流有了長足的開展,企業開端認識到了物流本錢的重要性,增強了物流本錢的控制管理,但是同歐美興旺國度比擬,目前我國企業的物流本錢控制情況,仍不悲觀
(一)物流及其本錢認識冷淡
在歐美、日本等興旺國度,物流理念早己不得人心。而在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物流本錢管理的理念依然比擬單薄,大采購、小批發、重商流、輕物流的觀念在人們頭腦中仍有較深的痕跡。企業對物流的了解大多僅限于運輸、倉儲等低增值業務,沒有樹立現代物流認識,沒有將物流看成優化消費過程、強化市場運營的關鍵,而將物流活動置于隸屬位置,大多數企業將倉儲、運輸、裝卸搬運、采購、包裝、配送等物流活動分散在不同部門,沒有歸入一個部門對物流活動停止系統規劃和統一運作與管理。另外,在物流的效勞認識等方面也與興旺國度存在很大的差距,企業決策者缺乏久遠的戰略目光,他們常常把物流效勞看成是一種本錢,以為是對顧客的奉獻,沒有看到躲藏在本錢后面的宏大商機,因此總是設法削減物流本錢的投入。
(二)傳統的本錢計算法存在很多缺乏
普通狀況下,企業會計辦法沒有顯現各項物流費用,在確認、分類、剖析和控制物流本錢上都存在許多缺陷。在企業財務決算表中,物流核算的只是企業對外部運輸業者所支付的運輸費或向倉庫支付的商品保管費等傳統的物流費用,關于企業內與物流中心相關的人員費、設備折舊費等各種費用則與企業其它運營費用統一計算。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中物流沒有單獨的會計項目,一切本錢都列在費用一欄中,較難對企業發作的各種物流費用做出明白、全面的計算與剖析。企業根本上是依據會計報表的分類辦法,將本錢分為消費本錢和銷售本錢,將物流本錢與銷售本錢混在一同。銷售物流只是物流的一個環節,其本錢僅僅是整個物流本錢的一局部,這樣就招致了企業物流本錢的含糊和低估。
(三)物流供給鏈本錢過高
1.訂單的處置較慢
訂單處置是從承受訂貨到發運交貨,并包括受理客戶收到貨物后反映單據的全過程。在我國,訂單傳送的時間和訂單處置的時間都相對較長,特別是國企員工對訂單的處置措施影響客戶的運用,以至形成嚴重損失,都招致存貨本錢過高。
2.運輸費用較高
我國運輸網絡和城市天文環境的限制也招致物流中存貨本錢較高。運輸費用占物流費用的比重很大,而我國的交通運輸費用較高,以至超越商品價錢,這些是不合理的。特別如今我國流通部門實行提貨制-即由購貨方擔負運輸費的狀況下,由于運輸費用偏高,常常會使采購者不愿訂貨,失去商品銷售時機。
三、處理我國物流本錢控制問題的對策討論
針對以上物流本錢控制存在的問題,現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提出一些策倡議。
(一)樹立物流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