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7 17:33:33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鋼結構建筑工程承包,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引言
鋼結構由于具有強度高、自重輕、施工速度快等優點,是人們喜愛的建筑結構之一,但是由于鋼本身的特點,存在腐蝕問題,作為工程人員很有必要了解防腐的知識,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進行防腐保護,降低鋼結構腐蝕而造成的損失。
一、腐蝕的危害
建筑鋼結構一旦產生腐蝕,就會在金屬的表面形成坑點,這些腐蝕坑點很容易引起應力集中,從而引發應力腐蝕的產生,加劇腐蝕進程。隨著腐蝕的不斷擴展,結構的有效承載面積也會大大減少,甚至直接造成結構的失效。因此,鋼結構構件發生腐蝕后,其承載力降低,低溫脆性增加,特別是在承受動力荷載作用時容易發生疲勞破壞引起結構的突然破壞,引起嚴重的安全事故。由于鋼材發生腐蝕也造成大量的材料損耗,可能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我國每年因為鋼材的腐蝕引起的損失達到鋼產量的7%左右。在輕鋼結構建筑中,還會由于腐蝕而影響構件的表面美觀度。
二、鋼結構的腐蝕類型
1、大氣腐蝕
大氣腐蝕是鋼結構最常見的一種腐蝕方式,這種腐蝕是因為大氣中的水和空氣作用于鋼材,產生化學反應而使鋼材受到腐蝕,對于一些直接接觸大氣的鋼材來說,發生這種腐蝕的概率會提高,而且受到的損傷也較大,因此,要避免鋼結構產生大氣腐蝕,就要盡可能減少其與空氣的接觸。
2、局部腐蝕
對于鋼結構來說,局部腐蝕也是比較常見的,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電偶腐蝕,這種腐蝕是因為產生電位差而產生的腐蝕,在鋼結構建筑中,如果有兩種不同類型的材料接觸,那么就會形成電位差,而電位較低的金屬會產生更大的腐蝕速度,在長時間的作用下,就會產生較嚴重的腐蝕,破壞鋼結構的完整度。第二種就是縫隙腐蝕,鋼結構在組合過程中,不可能所有的相接的地方都是緊密結合的,在一些地方會有縫隙產生,而這些縫隙給空氣中的水汽等物質留下了停留的機會,在這些位置,這些水汽產生化學反應,然后就會使鋼材受到腐蝕。
3、應力腐蝕
應力腐蝕一般是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下,然后鋼材受到一定的應力,這樣才會產生這種腐蝕,與其他腐蝕相比,這種腐蝕有著不同的特點,在發生腐蝕的時候,它沒有一些明顯的特征,會突然發生腐蝕,但是一旦這種腐蝕產生之后,往往會造成較大的影響,破壞性也比較大。
三、鋼結構的防腐措施
1、輕鋼結構的涂層法防腐技術
這種方法是較為常見的一種防腐方法,而且也是被采用較為廣泛的方法,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不能持續較長的時間,優點是成本低,經濟性較強。在對輕鋼結構采用這種方法進行防腐的時候,一般要經過基層處理和涂層施工這兩個階段。對基層進行處理,就是要將鋼結構表面的毛刺、污染物、銹跡等清除掉,使輕鋼結構恢復本色的光澤,這個步驟對后面的施工是有影響的,要想達到最好的防腐效果,要在基層處理的時候盡可能的徹底。
涂層施工就是給鋼材涂裝一些防腐材料。涂層結構的形式有三種。底漆-中漆-面漆;底漆-面漆;底漆面漆為同一種漆。其中底漆主要起附著和防銹作用;面漆主要起防腐蝕和防老化作用;中漆的作用于介于底、面漆之間,并能增加漆膜厚度。它們只有配套使用才能發揮最佳的作用,取得最佳效果。合理的涂刷方式,對保證涂裝質量、施工進度、節約材料和降低成本有很大的作用,常用的涂刷方式有手工刷涂法、手工滾涂法、浸涂法、空氣噴涂法和無氣噴涂法等。
2、鋼結構防腐涂層腐蝕失效原理及防腐
鋼材銹蝕對于鋼結構建筑的安全性與耐久性影響顯著,而鋼材銹蝕通常發生在涂層脫落之后。依據鋼結構防腐要求,一般情況下普通結構采用常規防銹漆即可。然而所有防腐涂層長期處在各類腐蝕介質的大氣環境中,由于自身的老化與某種物理或者化學的變化,必將逐步脫落,無法起到對鋼材的保護作用。涂層失效機理大致如下:有機涂層的多孔性與施工技術的限制使得與之接觸的水汽、氣體和其他物質經孔隙而被涂層吸收直通金屬表面,形成微觀腐蝕原電池,引發金屬腐蝕,最終導致涂層脫落。目前國內外鋼結構建筑主要采用防腐涂層方法減輕或防止鋼材的銹蝕。合理科學的涂層能延長鋼材防腐年限從而使得鋼構件服役壽命增加,同時降低防腐成本。根據鋼材銹蝕的電化學原理,可以使鋼材表面形成一層鈍化膜,阻止銹蝕電池形成,從而達到鋼材防銹的目的。鋼結構的銹蝕發生在其表面防腐涂層失效后,因此準確預測涂層體系使用壽命是研究在役鋼結構抗震性能的前提。選擇合適于在役鋼結構所處大氣環境的涂層,預測結構服役年限,對保證結構的耐久性與安全性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3、涂(噴)油漆防腐
油漆防腐具有外表美觀、涂裝工藝簡單等特點,多年來一直被廣泛采用。涂(噴)油漆防腐首先要徹底除銹(人工除銹或噴砂除銹),然后涂(噴)油漆。涂層的選擇要考慮周圍的環境,不同涂層對不同的腐蝕條件有不同的耐受性。涂層一般有底漆與面漆之分,底漆一般采用環氧鐵紅底漆、環氧煤瀝青底漆或氟碳底漆等,面漆采用環氧聚氨酯、丙烯酸聚氨酯或氟碳涂料等。但由于尤其涂層的老化、粉化會使這種保護作用減弱或失去作用。同時尤其涂層本身有無數的微針孔,長期處在鹽霧、潮濕環境下,cl-離子、水分子等會通過針孔腐蝕基體金屬,導致油漆層剝落。因此,涂(噴)油漆防腐必須定期維護。氟碳涂料含氟樹脂三氟氯乙烯,由于氟樹脂分子中有化學結合力特別強的CF鍵存在,在受熱、光(包括紫外線)、各種化學介質溶劑作用下,CF鍵難以斷裂,使得氟樹脂具有超強的耐候性、耐磨性及耐腐蝕性等。經試驗驗證,氟碳涂料的預期防腐壽命可達50年,使用于室外或潮濕環境的鋼結構,是目前較為理想、有發展前途的一種長效防腐方法。
4、陰極保護防腐
這是一種通過犧牲陽極或者直接施加電流的方式對金屬母體進行保護的方法,能夠有效防止電化學腐蝕。可以通過熱鍍鋅或者冷噴鋅工藝在建筑鋼結構中金屬表面獲得富鍍層,由于鍍層中的鋅比鐵具有更強的活性而形成陽極首先被腐蝕,從而使陰極鋼基體得到保護。其中熱鍍鋅工藝是將經過表面處理的鋼構件浸入液態金屬鋅中,在鋼構件表面形成冶金形態的富鋅覆蓋層;冷噴鋅工藝則是在鋼構件表面直接涂裝形成富鋅的保護膜。熱鍍鋅和冷噴鋅防腐具有防腐期限長、維護成本低、環境污染小、施工方便等優點。鋼結構高強連接螺栓的防腐也常用這種方法。
結束語
在建筑鋼結構的使用過程中,若不做好相應的鋼結構防腐處理,就會使鋼結構在使用的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某些腐蝕介質的侵蝕,而降低鋼結構的穩定性能與使用性能,縮短其使用壽命。而在對其進行防腐處理時,需要遵循一定的防腐處理技術要求,根據實際的需要,合理的選擇最佳的防腐施工技術,以提高鋼結構防腐技術的實用性、經濟性與合理性。
中圖分類號:TU391文獻標識碼: A
鋼結構在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越來越廣泛的使用,尤其是超高層或者有大跨度結構的項目,鋼結構得到更普遍的使用。鋼結構工程的順利實施對整個項目的成敗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同樣,鋼結構工程計價方式的合理、明確,也直接影響了項目的投資控制的效果。下面結合本人參與的蘭州鴻運.金茂城市綜合體項目,對鋼結構工程的計價方式做了一些整理和總結。
一、項目概況:
蘭州鴻運.金茂城市綜合體項目為蘭州市地標性建筑,共有南北兩個辦公塔樓及附屬商業裙房組成,建筑面積28.54萬平方米,A塔高249.8米,B塔高149.8米,另有8層大型商業裙樓,地下4層為商業、車庫及設備用房,建成后將成為集商業、辦公、休閑、文化娛樂和地鐵換成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城市綜合體,是蘭州市重要的地標性建筑。
A塔、B塔為超高層建筑,塔樓采用鋼管柱外框架+鋼筋混凝土核心筒+鋼結構伸臂行架的結構形式,整個項目約用鋼結構15000T。在選定方案之初,我們對采用鋼管柱還是勁性鋼結構柱做了分析比較,雖然從投資的角度分析,勁性鋼結構柱含鋼量略低,節省造價,但考慮到勁性鋼結構柱柱頭節點復雜,施工難度高,從工期乃至項目的整體效益考慮,最終選擇鋼管柱的方案。
二、鋼結構工程計價影響因素的分析:
對于本項目,鋼材使用量大,對鋼結構深化設計、制作、安裝要求高,鋼結構深化設計、制作、安裝之間的協調多。而鋼結構的用量與深化設計直接相關,鋼結構安裝費用也與設計、制作、吊裝直接相關,特別是主要節點的設計,直接影響了鋼結構施工的難度以及安裝的造價。因此做好鋼結構工程各個環節之間的協調,既是保證工程進度按期完成的一個基本前提,也是控制鋼結構工程造價的一個先決條件。所以,鋼結構工程的計價方式的選擇,不僅是單純的算量組價的過程,也必須要結合工程管理來全盤規劃。一般來說,鋼結構工程參與的單位有主設計單位、鋼結構深化設計單位、鋼結構制作單位、鋼結構安裝單位,鋼結構工程的協調包括深化設計和安裝的協調:
1.鋼結構深化設計的協調。就國內一般實施情況來看,鋼結構深化設計往往由鋼結構制作單位完成,但深化設計過程需要與鋼結構安裝單位、主設計單位做充分的溝通協調,需要考慮鋼結構現場拼裝、吊裝條件等等條件,協調工作量大,如果鋼結構制作單位與安裝單位為同一家單位,則可以減少鋼結構深化設計的管理協調界面。
2.鋼結構安裝的協調。對于超高層項目,鋼結構安裝高度高,單個鋼結構構件重量大,鋼結構工程現場焊接及吊裝難度大,安裝精度控制要求高,鋼結構構件的垂直運輸要求高,與土建施工的互交叉作業密集,為保證鋼結構工程的施工質量和進度,需要土建工程與鋼結構工程能夠實現很好的協調、配合。當然,鋼結構安裝工程的能否順利實施,直接影響了后期的索賠費用。
三、項目的進度要求:
本項目業主對項目進度要求高,我公司在本項目承接的是前期的策劃工作,其中總包招標策劃是重中之重。在我們進場服務時,項目初步設計未完成,根據業主的進度要求,擬按擴大的初步設計來進行總包招標,經與QS(上海利比)、業主單位多次溝通后,明確總包自行施工內容包括土建以及水暖電等主要機電工作。鋼結構工程是另外指定分包,還是納入總包范圍由總包施工,則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分析討論的問題。但不管選擇哪種方式,由于鋼結構自身的深化設計和制作需要充分的時間,故鋼結構專業分包單位宜盡早確定,否則必然影響現場施工進度。
四、鋼結構工程的合同包及計價各種方式的分析與建議
根據初步設計圖紙招標,對于鋼結構工程的造價控制的風險來說,主要在于鋼結構制作的費用風險。鋼結構安裝費用相對于鋼結構制作費用較低,同時項目的垂直運輸由總包來統籌考慮。純安裝費用,從市場報價分析來看,鋼結構安裝單噸造價與鋼構件規格(厚度、重量等)有關系,但差別不大,故可以參照類似項目編制清單,則鋼結構安裝工程的造價風險應該在可控范圍內;而鋼結構制作與鋼構件大小、節點做法有較大關系,需要等主設計施工圖紙完成后招標才能更好的控制造價風險。
基于以上我們對本項目鋼結構特點的分析,以及國內鋼結構制作、施工市場的調研,考慮到本項目鋼結構工程施工的難度和重要性,為加強對鋼結構生產、施工質量和造價的控制,我們建議業主對鋼結構專業單位進行指定分包或圈定鋼結構專業單位范圍。另外,出于配合現場進度的需要,我們考慮可以將鋼結構分為地下、地上兩個階段來招標。向業主提出了如下三種鋼結構合同包選擇的方案:
方式一:地下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納入總包,地上部分另行發包給專業施工單位。
方式二:將地下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地上部分鋼結構的安裝一并納入總包,地上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另行發包給專業施工單位。
方式三:全部鋼結構工程(包括制作和安裝)均納入總包合同范圍。
以上三種方式中,如將鋼結構納入總包合同范圍,則采取圈定鋼結構專業單位的方式,如將鋼結構工程另行發包,則采取指定分包的方式納入總包統一管理。
三種方式的比較分析
1、方式一
地下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納入總包,地上部分的制作、安裝另行發包給專業施工單位。則根據現場設計進度來看,地下鋼結構只能用模擬清單,地上鋼結構可待施工圖完成后根據施工圖編制清單。從造價控制來說,本項目地下部分鋼結構總量預計為1000多噸,制作、安裝的總體費用預計1000多萬,即地下部分鋼結構制作、安裝的總體費占比例相對較小,其造價風險總體可控;地上部分根據施工圖設計來編制清單,對清單的準確性有了更好的保證條件,減少造價風險。但另一方面,采用本方式將增加以下兩個方面的管理界面:
1)地下工程鋼結構與地上工程鋼結構的施工交接;
2)地上工程鋼結構與土建工程的專業交接;
如前文所述,鋼結構工程的管理界面增多,加大了現場管理協調的工作量和難度。固然我們可以通過選擇強有力的總包單位來加強管理,可以對總包單位關于鋼結構工程的管理力量提出要求來減少業主方的管理難度和風險,但地上鋼結構工程與總包單位是兩家單位,必然存在管理的矛盾需要協調,對現場的質量、進度和造價的管理帶來難度,不利于項目的總體實施。
2、方式二:
將地下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和安裝、地上部分鋼結構的安裝一并納入總包,地上部分鋼結構的制作另行發包給專業施工單位。如前文所述,按此方式,地下鋼結構的制作安裝為模擬清單,由于總體占比例小,風險可控,地上鋼結構安裝工程也在本次總包招標范圍,由于安裝工程造價受鋼構件的深化設計影響不大,故地上鋼結構安裝造價風險可控。從工程管理方面來說,把地上鋼結構制作另行發包,增加了鋼結構深化設計的管理協調界面,但把鋼結構安裝納入總包范圍,可以減少鋼結構施工過程中與土建工程的界面管理,有利于工程的質量、進度的控制,對工程總體有利。
3、方式三:
把全部鋼結構工程納入總包合同范圍,減少鋼結構深化設計的管理界面,減少施工過程中土建與鋼結構的施工交接,有利于業主對現場的管理。此種方式對于工程的質量控制、進度控制最為有利,但由于現階段設計深度不夠,只能按初步設計圖紙招標,對于QS單位編制工程量清單帶來一定的難度,對造價控制可能帶來相當的風險。
基于以上對三種方式的分析,我們建議采取方式二,既可保證造價控制風險可控,又減少了施工過程中的鋼結構與土建的交接界面,利于項目的順利實施。
五、個人體會總結:
通過參與對蘭州鴻運金茂城市綜合體項目鋼結構合同包的分析與策劃,本人對鋼結構工程的計價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問題,需要結合鋼結構合同包的選擇方式來考慮。同時需要考慮的還有項目的實際情況,業主對進度的要求,考慮主設計的進展與深度,考慮目前市場供應情況(制作、安裝),考慮鋼結構深化設計與制作的時間,考慮工程量清單報價的風險,考慮鋼結構深化設計中鋼結構制作單位、安裝單位的溝通協調,考慮現場施工組織中鋼結構與土建單位的協作,考慮鋼結構的工廠拼裝與現場吊裝,考慮現場的垂直運輸能力,等等,只有對相關影響的各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考慮,才能確定鋼結構工程最合理的合同包的選擇方式,以及合理的計價方式。
參考文獻:
[1] 張文錦.尼日利亞工程施工分包項目控制措施[J]. 鐵道建筑技術. 2007(04)
中圖分類號:F8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12-0-01
當前,鋼結構已逐漸成為我國主導住宅結構,《建筑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十二五”期間鋼結構工程比例增加。數據顯示,我國鋼結構產量已從2002年的850萬噸,增長到2011年的3500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在15%以上,2012年產量約為3900萬噸,行業已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但是,與鋼結構行業的快速增長現狀相比較,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的融資能力已開始呈現“行業短板”現象,絕大多數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在做大做強的道路上,融資問題成為其發展的第一難題,本文將結合筆者切身體會對目前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在融資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進行闡述和思考。
一、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融資需求分析
1.原有鋼結構建筑業務資金需求。隨著鋼結構建筑施工市場對資本的需求與依賴,以及招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各種保函保證金等與墊資施工幅度的層層加碼,促使工程業務轉向資本實力方面流動。此時的企業,若沒有雄厚的資金實力或是強大的融資能力,不要說業務難接到,很可能連短期的生存與發展都受到了深刻影響。即使承攬到了工程,也要面對日益增多的工程拖欠款,從量上來說,承攬、施工的工程項目越多,拖欠的工程進度款和工程尾款絕對數量也就越大。
2.新業務資金需求。傳統鋼結構建筑業務市場雖大,但利潤率偏低。參考國外同行業的發展狀況。可以預測,到一定階段,鋼結構承包業務的發展趨勢將是“一體化”經營趨勢,由企業提供一體化服務,充分整合資源,增加利潤節點。而“一體化”戰略中的一些新業務、新的承包模式,都需要大量資本的投入,例如BT、BOT等模式,需要有充足的資金建好項目再轉讓出去。
從鋼結構承包公司的發展和競爭力的獲得來看,起融資需求非常大,融資管理在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的財務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融資中的問題—以浙江省部分鋼結構承包公司為例
1.自有資金有限。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的有序發展主要動因應來自于以內源融資為主,但目前很多鋼結構公司的自有資金有限,這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如行業競爭激烈使企業效益微薄,鋼材價格漲幅過快,承包企業處于被動地位,預墊付資金過多。有數據顯示浙江省98%的鋼結構承包施工合同是由承包方墊資或提供擔保,而建設單位卻不必向承包方提供擔保。這些都導致鋼結構承包公司經營資金有限。
2.首先是信息不對稱問題。目前,許多鋼結構承包公司主要依賴于銀行貸款。但是,在取得銀行貸款過程中,部分鋼結構承包公司往往會碰到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比如,浙江省A鋼結構承包公司在申請銀行貸款時,屢屢碰壁。后據該國有銀行負責人說,由于銀行資源有限,無法逐一對公司資產負債、現金流量、融資需求等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進行核實,對該鋼結構承包公司的管理人員調動、納稅額變動、上下游關聯客戶的業務往來、供貨及銷售合同變動等活動信息更是無從取得,因此銀行對公司經營風險的判斷非常困難。
3.社會信用環境使民間資本難以很好利用。除了從銀行貸款的間接融資和以資本市場的直接融資外,吸引的資金現象就只是民間資本。但是,這一渠道不僅資金有限,難以滿足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規模擴張需求,還因其多少有“非法”嫌疑而遭受壓制。近期所曝光的浙江溫州等地多起民間借貸糾紛事故就可以說明,當前浙江省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難以較好地廣泛利用民間資本。民間資金市場不能健全發育,主要與目前整個社會的信用、環境有關。
三、對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融資問題的思考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鋼結構專業承包公司所面臨的環境越來越復雜,新的融資方式也越來越多,必須不斷地根據融資需求和實際情況來選擇恰當的融資渠道和方式。
1.鋼結構資產抵押。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資金問題,由于股權質押、商標權質押、機器設備抵押的范圍有限,而公司一般又沒有土地證和房產證,貸款比較困難。而由于該類型企業大多擁有價值高、拆裝方便、移動拆裝不損害其價值的鋼結構資產,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推廣鋼結構資產抵押登記,開辟了一條企業融資“便捷通道”。
注冊登記的擁有鋼結構資產的企業可以將其鋼結構資產作為抵押,向金融機構進行貸款。筆者認為,這種新型的抵押貸款方式,不僅能夠解決企業的資金短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也推進了我國鋼結構的發展。鋼結構建筑作為一種靈活的資產,將成為企業融資的又一利器。
2.整合資源、做大品牌,并借力搭建融資平臺。浙江精工建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筑鋼結構為核心業務,同時涉及新型住宅、房建總承包、房地產開發、金屬屋面等關聯建筑業務及電工機械、酒店、能源投資等領域的多元化、綜合性集團公司,依托上市公司—長江精工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產業發展平臺,立足國內,面向國際,成就鋼結構行業內的典范企業。在2004年6月份,浙江精工建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進行戰略重組,成立三家事業部型的專業公司,分別是浙江精工輕鋼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浙江精工重鋼結構有限公司、浙江精工空間特鋼結構有限公司,最后形成了分工明確、各具優勢、做精做強的鋼結構發展產業群。
所以,筆者認為,鋼結構承包公司要實現廣泛融資,需要根據需求、根據融資成本、根據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類型,整合方方面面的資源,包括資金方面。浙江精工建設產業集團有限公司走過這么多年,走的都是差異化道路。在其差異化發展模式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借智借力”,這是浙江精工的一大特色。
參考文獻:
[1]溫躍,朱鋒.鋼結構資產抵押開啟棗莊中小企業融資新途[J].中華建筑報,2013,8(09).
中圖分類號:TU291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21世紀的人們對建筑的安全舒適度要求越來越高,鋼結構建筑憑借其施工速度快、利用空間大、經濟適用的特點,倍受人們喜歡和關注,尤其是其還具有安全、耐久、節能的特點,更使得它在建筑業中站穩了腳跟。然而在實際工程中,由于設計人員經驗不足。對鋼結構的穩定性分析的不夠全面,很容易產生鋼結構失穩造成的事故。所以我們一定要加強對鋼結構穩定性設計特點和原則的研究,盡量在施工過程中選用抗震和抗風性能好且又經濟合理的結構體系。
2、建筑鋼結構的設計理論
隨著建筑施工工藝的提升,剛性結構建筑施工逐漸取代混凝土施工建設,為了保證鋼結構施工建設的質量,拓寬鋼結構的施工建設領域。
2.1、結構布置的依據
鋼結構的設計應該從經濟和物理兩個角度進行判斷,一方面,鋼結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運用時一定要確保其經濟成本比較低,能夠容易讓業主接受;另一方面;為了確保鋼結構的設計質量和施工質量,要提升鋼結構的物理承受能力,具體表現在結構布局上,這方面應該嚴格綜合考慮其體系特征、荷載分布情況及其性質。通常情況下,如若剛度均勻,力學模型清晰,就應該盡量限制大荷載及其移動荷載的影響范圍,使它能夠直接的把線路傳遞到墓礎。尤其要注意的是,柱間抗側支撐的一定要均勻分布,共形心要盡可能的向風震的作用線靠近,否則就必須考慮整體結構的扭轉以及結構抗側的多道防線。
2.2、結構分析和工程判定
當代建筑通過計算機軟件系統的結構分析技術改變了傳統的結構分析方法,提高了分析工作的工作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分析數據的高度準確性,然而我們應該意識,鑒于工程在實際施工中會出現很多突發性狀況,再加上其地址復雜,所以必須要結合相應的人工實地考察結果來分析軟件,只有這樣才能使結構分析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對工程判定工作進行結構建模,通過模型建立分析建筑施工的優勢和劣勢,并集中對劣勢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彌補。
3、建筑鋼結構的特點
3.1、材質比較均勻
鋼材的材質是與力學假定條件的計算比較符合的;因為鋼材的內部結構是接近于各向同性的,其材質情況的波動范圍也比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在一定應力的幅度內,都能有較好的彈性。由于其實際的受力狀態與工程力學計算的結果是較為接近的,所以材質方面較好。
3.2、強度高,自重輕
眾所周知,鋼材的強度比較高。鋼材結構與鋼筋混凝土結構相比,鋼結構建筑的豎向構件截面面積小,這就一定程度的增加了建筑的使用面積。同時,鋼結構建筑的自身重量也比較輕。因此,在遇到地震外力作用時,建筑內部的設計內力的減小,保證了建筑的穩定性,同時還能有效降低建筑物的施工造價。
3.3、塑性和韌性好
在一般的壓力的作用下,鋼材是不會因超載而引起各種斷裂和損害的。鋼材可以分配建筑內部各局部的作用力,這樣就可以使建筑結構整體的應力變得平衡,而這樣的結果只是增加了應變值而己。總體來說,鋼材結構的塑性和韌性都是比較好的,這就使鋼材適應荷載的能力比較強,特別是在強震作用下,鋼材結構都能保持較好的整體性,對于用其它材質結構做建設的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要強很多。
4、建筑鋼結構設計的思路和步驟
為了能夠使鋼結構的設計更具有科學性,設計人員就應該嚴格按照既定的設計方案進行操作,而且要注意將不同環節的細節工作具體落實到位。
4.1、鋼結構的形式與布置
鋼結構主要有框架、平面架、網架、索膜、輕鋼以及塔桅等結構形式。每個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工程在選型的時候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考慮他們的特點。鋼結構的形式雖然比較多,但是其施工并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規律供參照,因此,設計人員一定要對客觀分析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和周邊環境,進而綜合考量,最終確定最優方案。
4.2、圖紙的編制
圖紙是建筑施工的藍本,所以,為了不確保鋼結構施工建設的質量,設計工作人員必須運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對圖紙進行設計,同時要對圖紙進行反復的操作性判斷,組織專業素質好,工作經驗豐富的設計團隊進行全體的圖紙最終確定。
現代鋼結構中建筑設計所面臨的問題
5.1、設計質量下降
因為鋼結構的設計任務比較繁重,部門專業綜合項目及工藝的計劃費用較高,鋼結構設計起來就顯得十分困難,再加上其費用低,花費人力大,所以設計院不太善于接受這一類的任務。乃至于有些設計單位在鋼結構的設計方面缺少經驗,于是就將房結構的設計工程承包出去,如果承接單位的設計資質不夠,就會給鋼結構的設計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另外,當前建筑行業的設計市場十分混亂,沒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也沒有準確到位的監督機制,很容易出現事故并產生嚴重的后果。
5.2、參與建設人員的素質相對不高
鋼結構設計工程中,不但設計人員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現場的施工人員和監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和職業道德也遠遠不能與民用建筑鋼結構的發展水平相對稱。因為缺乏專業的知識作為支撐,從業人員就不能適時的適應民建鋼結構的發展需求。比如“建筑鋼結構焊接技術規程(JGJ81一2002)”中,評定焊接工藝及焊工測驗的內容,專業技術人員必須要下功夫才能完全將其掌握,對于非專業的工作人員,則更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障礙,因此,鋼結構建筑中施工人員及監理人員的相關專業知識和素養都有待于提高。
5.3、對國外設計方案不加變通,盲目照搬
國外的很多設計方案,都是比較發達的重要項目。因為有著大力的財力支持,所以他們不注重經濟效益。但是我國的的設計方案大多數都是地區項目,在方案這幾種必須將經濟效益考慮在內。另外,有些設計人員一門心思的追求新穎和創新,盲目的校方國外的設計方案,忽略了自身的成本問題,使得工程造價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工程成本。
針對鋼結構設計的一些合理化建議
6.1、規范設計管理制度,強化監督機制
鋼結構設計有著一定的熱屬性,作為工程的主管部門,對于鋼結構的設計及承包企業的資質應該嚴格進行審查。主要應包括房結構得到施工安裝能力,結構件的制作能力及水平等等,要保證工程的承包企業具有符合規定的設計安裝資質,同時能夠嚴格的按照工程的相關規定建設符合鋼結構設計需求的作業。
6.2、鋼結構設計應從實際出發,滿足建筑使用要求
毋庸置疑,建筑中采用鋼結構是時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還是得注意,鋼結構單單只是建筑物中的承重部分,發揮著為建筑本身服務的作用。所以沒在設計過程中,一定要首選考慮其設計原則,遵循建筑物設計的一般規律,發揮鋼結構本身的特點和優勢,滿足業主的使用需求。禁止為了突出其特色而忽略建筑的舒適性、實用性和安全性,使其失去在建筑市場的穩固地位。
6.3、重視設計深度
(l)首先要判斷其是否適合于運用鋼結構設計。一般情況下,鋼結構常用于跨度大、多高層、體型復雜、可能出現大幅振動、高溫密的設計中,而且在設計中始終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努力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提高設計單位的競爭實力。作為工程造價師、建筑師以及工程師,一定要對建筑建構的設計方案進行嚴格的審核,嚴格把關,確保建筑施工能夠順利進行,并在預計期限內完成作業,提高建筑的設計質量,充分發揮建筑設計的科學性、經濟性以及安全性。
結語
鋼結構作為一種強度和柔度都很大的結構形式,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注意的是結構方案的合理性,結構剛度分配要均勻,抗側力性能要強。另外,要考慮鋼結構節點的設計是否合理決定了鋼結構工業建筑的安全性,在結構分析前就應該有充分的思考與確定。
參考文獻:
《規劃》總結了“十二五”時期我國建筑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績:
全國具有資質等級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3.48%,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99%;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3.19%;全國工程監理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15.66%。2015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46547億元,占國內生a總值的6.79%;建筑業從業人員達5093.7萬人,占全國從業人員的6.58%。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繼續增強,為推進我國城鄉建設和新型城鎮化發展,改善人民群眾居住條件,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緩解社會就業壓力做出了重要貢獻。
從建筑金屬結構行業的角度看“十二五”期間中國建筑業的主要成就:建筑節能法律法規體系初步形成,建筑節能標準進一步完善。供熱計量和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大,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面積9.9億平方米,大型公共建筑節能降耗提速,完成公共建筑節能改造面積4450萬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國家積極推進綠色建筑,建立集中示范城(區),在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建設中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成效初步顯現。
《規劃》這樣評價未來建筑業的發展形勢:
“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增速放緩,結構優化升級,驅動力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核心的全面深化改革進入關鍵時期。新型城鎮化、京津冀協調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形成建筑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和寶貴機遇。盡管建筑業發展總體上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也面臨著市場風險增多、發展速度放緩的嚴峻挑戰。必須準確把握市場供需結構的重大變化,下決心轉變依賴低成本要素驅動的粗放增長方式,增強改革意識、創新意識,不斷適應新技術、新需求的建設能力調整及服務模式創新任務的需要。必須積極應對產業結構不合理、創新任務艱巨、優秀人才和優質勞動力供給不足等新挑戰,著力在健全市場機制、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提升隊伍素質、開拓國際市場上取得突破,切實轉變發展方式,增強發展動力,努力實現建筑業的轉型升級。
《規劃》提出了建筑業未來五年發展的基本原則,基本原則可以概括為“四個堅持”:
――堅持科學發展。科學發展是建筑業發展的核心。必須大力推行建筑業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業態創新,加快傳統建筑業與先進制造技術、信息技術、節能技術等融合,以創新帶動產業組織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必須把握發展新特征,加快轉變建筑業生產方式,推廣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全面提升建筑節能減排水平,實現建筑業可持續發展。
――堅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建筑業發展的動力。必須圍繞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堅持推進建筑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圍繞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健全制度體系,破除制約科學發展的壁壘和障礙,全面推動建筑業改革取得新突破,為建筑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堅持質量安全為本。質量安全是建筑業發展的根本要求。必須牢固樹立底線思維,保障工程質量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必須健全質量安全保證體系,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建設各方主體責任,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工程質量安全責任及制度體系,為建筑業發展夯實基礎。
――堅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統一開放是建筑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堅持建立統一開放的建筑市場,消除市場壁壘,營造權力公開、機會均等、規則透明的建筑市場環境。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引領,引導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提高建筑企業的對外工程承包能力,推進有條件的企業實現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共同發展。
《規劃》提出了今后五年建筑業發展的六個主要目標:
――市場規模目標。以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建設任務為基礎,全國建筑業總產值年均增長7%,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5%;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7%;全國工程監理、造價咨詢、招標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8%;全國建筑企業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年均增長6%,進一步鞏固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
――產業結構調整目標。促進大型企業做優做強,形成一批以開發建設一體化、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工程總承包為業務主體、技術管理領先的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專業化施工,推進以特定產品、技術、工藝、工種、設備為基礎的專業承包企業快速發展。弘揚工匠精神,培育高素質建筑工人,到2020年建筑業中級工技能水平以上的建筑工人數量達到8300萬。加強業態創新,推動以“互聯網+”為特征的新型建筑承包服務方式和企業不斷產生。
――技術進步目標。鞏固保持超高層房屋建筑、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大體量壩體、超長距離海上大橋、核電站等領域的國際技術領先地位。加大信息化推廣力度,應用BIM技術的新開工項目數量增加。甲級工程勘察設計企業,一級以上施工總承包企業技術研發投入占企業營業收入比重在“十二五”期末基礎上提高1個百分點。
――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發展目標。城鎮新建民用建筑全部達到節能標準要求,能效水平比2015年提升20%。到2020年,城鎮綠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達到50%,新開工全裝修成品住宅面積達到30%,綠色建材應用比例達到40%。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到15%。
――建筑市場監管目標。加快修訂建筑法等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建筑市場法律法規體系。工程擔保、保險制度以及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建筑市場準入制度更加科學完善,統一開放、公平有序的建筑市場規則和格局基本形成。全國建筑工人培訓、技能鑒定、職業身份識別、信息管理系統基本完善。市場各方主體行為基本規范,建筑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質量安全監管目標。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法規制度體系進一步完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進一步健全,工程質量水平全面提升,國家重點工程質量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建筑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建筑抗災能力穩步提高。工程建設標準化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
根據《規劃》目標粗略分析,我國建筑金屬結構行業應該有不低于每年5%的增長規模。其中,門窗考慮節能改造,發展規模更大一些,應該有8%左右的增長;鋼結構得益于綠色建筑和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在住宅建設方面的增長也要大于《規劃》提出的建筑增加值年均增長5.5%的規模。
《規劃》提出“十三五”時期主要任務:
《規劃》提出的“十三五”時期主要任務共有九條:一是深化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二是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三是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四是發展建筑產業工人隊伍,五是深化建筑業“放管服”改革,六是提高工程質量安全水平,七是促進建筑業企業轉型升級,八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九是發揮行業組織服務和自律作用。
《規劃》提出的主要任務中與我們行業密切相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明確重點應用領域,建立與裝配式建筑相適應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鼓勵企業進行工廠化制造、裝配化施工、減少建筑垃圾,促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建設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鋼結構和現代木結構發展。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引導新建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住宅。在具備條件的地方,倡導發展現代木結構,鼓勵景區、農村建筑推廣、采用現代木結構。在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改造中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逐步推廣智能建筑。
強化技術標準引領保障作用。加強建筑產業現代化標準建設,構建技術創新與技術標準制定快速轉化機制,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企業編制團體標準、企業標準,建立裝配式建筑設計、部品部件生產、施工、質量檢驗檢測、驗收、評價等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完善模數協調、建筑部品協調等技術標準,強化標準的權威性、公正性、科學性。建立以標準為依據的認證機制,約束工程和產品嚴格執行相關標準。
加強關鍵技術研發支撐。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著力優化新技術研發和應用環境,針對不同種類建筑產品,總結推廣先進建筑技術體系。組織資源投入,并支持產業現代化基礎研究,開展適用技術應用試點示范。培育國家和區域性研發中心、技術人員培訓中心,鼓勵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施工、構件生產和科研等單位建立產業聯盟。加快推進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在規劃、工程勘察設計、施工和運營維護全過程的集成應用,支持基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三維圖形平臺的國產BIM軟件的研發和推廣使用。
提高建筑節能水平。推動北方采暖地區城鎮新建居住建筑普遍執行節能75%的強制性標準。政府投資辦公建筑、學校、醫院、文化等公益性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要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鼓勵有條件地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加強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和施工圖審查,確保新建建筑達到建筑節能要求。夏岫冷、夏熱冬暖地區探索實行比現行標準更高節能水平的標準。積極開展超低能耗或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大力發展綠色建筑,從使用材料、工藝等方面促進建筑的綠色建造、品質升級。制定新建建筑全裝修交付的鼓勵政策,提高新建住宅全裝修成品交付比例,為用戶提供標準化、高品質服務。持續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不斷強化公共建筑節能管理,深入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
推廣建筑節能技術。組織可再生能源、新型墻材和外墻保溫、高效節能門窗的研發。加快成熟建筑節能及綠色建筑技術向標準的轉化。加快推進綠色建筑、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制度。建立全國綠色建筑和綠色建材評價標識管理信息平臺。開展綠色建造材料、工藝、技術、產品的獨立和整合評價,加強綠色建造技術、材料等的技術整合,推薦整體評價的綠色建筑產品體系。選取典型地區和工程項目,開展綠色建材產業基地和工程應用試點示范。
推進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制定完善綠色規劃、綠色設計、綠色施工、綠色運營等有關標準規范和評價體系。出臺綠色生態城區評價標準、生態城市規劃技術準則,引導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大力發展和使用綠色建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綠色建筑品質。加快建造工藝綠色化革新,提升建造過程管理水平,控制施工過程水、土、聲、光、氣污染。推動建筑廢棄物的高效處理與再利用,實現工程建設全過程低碳環保、節能減排。
完善監督管理機制。切實履行建筑節能減排監管責任,構建建筑全生命期節能監管體系,加強對工程建設全過程執行節能標準的監管和稽查。建立規范的能效數據統計報告制度。嚴格明令淘汰建筑材料、工藝、部品部件的使用執法,保證節能減排標準執行到位。
完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堅持弱化企業資質、強化個人執業資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構建資質許可、信用約束和經濟制衡相結合的建筑市場準入制度。改革建設工程企業資質管理制度,加快修訂企業資質標準和管理規定,簡化企業資質類別和等級設置,減少不必要的資質認定。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全面推進電子化審批,提高行政審批效率。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對信用良好、具有相關專業技術能力、能夠提供足額履約擔保的企業,在其資質類別內放寬承攬業務范圍限制。完善個人執業資格制度,優化建設領域個人執業資格設置,嚴格落實注冊執業人員權利、義務和責任,加大執業責任追究力度,嚴厲打擊出租出借證書行為。有序發展個人執業事務所,推動建立個人執業保險制度。
改進工程造價管理體系。改革工程造價企業資質管理,完善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統一工程計價規則,完善工程量清單計價體系,滿足不同工程承包方式的計價需要。完善政府及國有投資工程估算及概算計價依據的編制,提高工程定額編制的科學性,及時準確反映工程造價構成要素的市場變化。建立工程全壽命周期的成本核算制度,積極開展推動綠色建筑、建筑產業現代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海綿城市等各項新型工程計價依據的編制。逐步實現工程造價信息的共享機制,加強工程造價的監測及相關市場信息。
推進建筑市場的統一開放。打破區域市場準入壁壘,取消各地區、各行業在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外對企業設置的不合理準入條件,嚴禁擅自設立或變相設立審批、備案事項。加大對各地區設置市場壁壘、障礙的信息公開和問責力度,為建筑企業提供公平市場環境。健全建筑市場監管和執法體系,建立跨省承攬業務企業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督辦、協調機制,加強層級指導和監督,有效強化項目承建過程的事中事后監管。
加快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履約管理,探索通過履約擔保、工程款支付擔保等經濟、法律手段約束建設單位和承包單位履約行為。研究制定信用信息采集和分類管理標準,完善全國建筑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實現與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數據共享交換。建立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依法依規全面公開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接受社會監督。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開展信用評價,引導建設單位等市場主體通過市場化運作綜合運用信用評價結果,營造“一處失信,處處受制”的建筑市場環境。
深化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以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核心的國有建筑企業監管考核機制,放開企業的自主經營權、用人權和資源調配權,理順并穩定分配關系,建立保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長效機制。科學穩妥推進產權制度改革步伐,健全國有資本合理流動機制,引進社會資本,允許管理、技術、資本等要素參與收益分配,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有效途徑,規范董事會建設,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的選人用人機制。引導民營建筑企業繼續優化產權結構,建立穩定的骨干隊伍及科學有效的股權激罨制。
大力減輕企業負擔。全面完成建筑業營業稅改增值稅改革,加強調查研究和跟蹤分析,完善相關政策,保證行業稅負只減不增。完善工程建設領域保留的投標、履約、工程質量、農民工工資類保證金管理制度。廣泛推行銀行保函,逐步取代繳納現金、預留工程款形式的各類保證金。逐步推行工程款支付擔保、預付款擔保、履約擔保、維修金擔保等制度。
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鼓勵企業堅持自主創新,引導企業建立自主創新的工作機制和激勵制度。鼓勵企業創建技術研發中心,加大科技研究專項投入,重點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專利和專有技術及產品,形成完備的科研開發和技術運用體系。引導企業與工業企業、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進行戰略合作,開展產學研聯合攻關,重點解決影響行業發展的關鍵性技術。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提高企業的技術創新水平。
二、目標任務
到年,全市建筑業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素質明顯提升,經濟社會效益、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市場經營能力、質量安全管理等各項主要指標力爭達到或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1.建筑業總產值、增加值、利稅總額年均增長13%以上。年,建筑業總產值超過280億元;到年,建筑業總產值超過450億元,產值利稅率達到10%,市外市場建筑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
2.到年,全市一級以上資質企業總數增加到35家,其級資質企業2家、總承包企業18家,一級以上企業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40%以上。
3.國有建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對已改制的大型建筑企業,按照區域性、專業化的要求歸并重組子公司,建立規范的母子公司體制。
4.科技進步和節能降耗水平明顯提高。廣泛采用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到年,企業技術裝備率達到1.5萬元/人。
5.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規范有效。建設工程質量普遍提高,引導、扶持企業爭創省級、國家級工程質量獎;施工安全狀況明顯好轉,建筑施工百億元產值死亡率逐年下降。
6.建筑市場公平公開、有序競爭。完善建筑業法規和政策體系,規范有形建筑市場,健全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形成規范的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機制,建筑業行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優化建筑業產業結構,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1.繼續深化建筑企業改革。支持建筑骨干企業以產權為紐帶,積極推進改革與重組,年前完成國有、集體建筑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對虧損嚴重、改制成本不足的國有企業和縣以上集體企業,可通過存量資產變現(包括按城市規劃改變存量土地使用性質)籌措改制成本,不足部分由本級財政安排一定資金予以彌補;對虧損企業3年以上的呆壞賬,經中介機構出具鑒證證明并經有關部門認定后,可予以核銷,已經計提并繳納的預繳或流轉稅予以抵繳;對企業經批準核銷、剝離的資產,移交至國資部門指定機構統一處置。
2.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步伐。對已完成產權制度改制的建筑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現企業投入多元化、風險社會化、動力群體化。已改制的大型建筑企業,加快股權流轉,理順產權關系,按照區域性、專業化的要求歸并重組子公司,建立規范的母子公司,鼓勵總承包企業成立獨立法人子公司。鼓勵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進行聯合、兼并、重組,形成一批資金雄厚、人才密集、技術先進,具有科研、設計、采購、施工管理和融資等綜合能力的大型建設企業集團。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優勢建筑企業,提高企業資質等級,對取得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建筑企業,注冊地政府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取得乙級以上設計資質的總承包一級建筑企業,注冊地政府給予一次性20萬元獎勵;對晉升為特級資質企業,注冊地政府給予一次性50萬元獎勵。各縣、區政府和相關部門要研究制定相應扶持政策,扶持發展潛力大、發展前景好的建筑企業,爭取至年有1至2家企業進入全省建筑業二十強。
3.積極扶持發展專業企業。調整優化建筑企業結構,扶持發展一批經營特色明顯、科技含量較高、市場前景廣闊的專業企業,引導企業做專做精。大力發展鋼結構、建筑智能化、消防設施、裝飾裝修工程等專業企業。引導施工總承包企業向專業領域拓展,支持建筑企業進入基礎設施和高技術含量工程建設領域,逐步提升高端建筑市場的專業施工能力。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各縣人民政府要選擇一批優勢專業企業,給予相應的政策扶持,進行重點培育。
4.大力發展勞務企業。鼓勵現有成建制的建筑勞務隊伍辦理工商注冊,申報勞務企業資質。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勞務帶頭人、召集人的政策培訓和業務指導,鼓勵以合資入股的方式組成建筑勞務分包企業。對建筑勞務企業實行統一的勞動保險制度,由勞務企業為職工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對職工進行培訓。對建筑勞務分包企業所分包的建筑安裝業務,其營業稅由主管稅務機關委托總承包企業代征。建立建筑勞務用工信息網絡,積極引導建筑農民工跨地區就業。各縣政府要把建筑勞務輸出作為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途徑,注重發揮本地區的專業技能優勢,創立勞務輸出品牌。在實施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的同時,將建筑業農民工納入社會工傷保險的覆蓋范圍,加強監管,保障農民工工資按時足額發放。將從事建筑業的農村勞動力納入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統一進行培訓,實施工程招標時,社會保障和職工培訓費作為不可競爭費單列。對建設工程社會保障費統一管理,建設主管部門應會同相關部門盡快制定管理辦法。
5.鼓勵建筑企業多元化經營。引導建筑企業根據自身資金、技術、人員、市場等實際情況,向關聯度較高的上下游產業延伸,積極拓展經營業務,形成一業為主、多元并舉的經營格局。各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為建筑企業開展多元化經營提供支持幫助,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從事房地產、建筑構配件生產、金融擔保、旅游等行業。
6.建立建筑企業優勝劣汰機制。通過市場準入等行政調控手段,積極扶持發展潛力大、前景好、表現優的優勢企業,淘汰市場表現差的不良企業。市政府投資項目、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投資項目,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選擇本市優勢建筑企業承攬施工任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定期動態公布優勢企業名單,金融機構出臺支持本地企業承接國有投資項目的資金扶持措施,增強優勢企業的競爭活力,培育稅源經濟。加強建筑企業市場監管,加快有不良行為和實力較弱的企業退出市場或資源重組。鼓勵外部優勢資源進入我市建筑業市場,積極引導外地高資質建筑企業在本地設立法人子公司,相關部門建立“綠色通道”做好服務保障。對技術要求高、市屬企業難以獨立完成的項目,鼓勵市外高資質企業與我市骨干企業采用聯合體承包模式,參與項目承包與建設管理。
7.規范建筑企業的稅收征管。在所得稅征繳中,對會計核算規范的企業按照查帳征收的方式征收,對其他建筑企業,實行核定征收。總承包企業將工程分包給其他企業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額減去付給分包企業的價款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
8、切實加強涉及建筑業的收費管理。進一步清理和規范各類收費行為,行政事業收費嚴格按照國家、省、市批準的項目和標準執行,嚴禁應由建設單位或其它部門繳納而轉嫁到建筑企業的行為。嚴禁以各種名義占用企業資金拖延不還的行為,任何部門和單位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向企業亂攤派、亂集資。
四、實施“走出去”戰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1.支持建筑企業開拓市外市場,提高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地區、地區、海灣地區、大開發、等老工業基地改造、中部崛起等戰略市場,特別是特大型城市的建筑市場,并逐步形成重點區域的規模市場。市建設、勞動、稅務、工商、經貿等主管部門,要在企業外出施工申報辦理上給予重點扶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依托政府駐外辦事機構設立區域性的專門辦事機構,與當地相關部門和建筑市場構建區域間的協作關系,通過各種方式推薦我市建筑企業,為企業參與公平競爭、開拓市外市場提供優質服務。
2.支持建筑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鼓勵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繼續開拓非洲、中東地區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歐美等高端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鼓勵具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企業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獨立承攬工程,或與國內優勢企業、國外企業聯合開拓國際建筑市場。支持企業積極參與我國對外援助工程建設,樹立企業品牌,開拓當地建筑市場。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渠道廣泛開展國際建筑市場勞務合作,積極擴大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規模。
3.提高建筑業外向型發展水平。鼓勵大型建筑企業以資產聯結為紐帶,以項目合作為基礎,帶動中小企業共同開拓市場。金融機構要積極與建筑企業開展合作,在項目貸款等方面明確專項扶持政策,為優勢建筑企業提供中長期貸款和與施工能力相匹配的授信額度和境外保函,要出臺保障企業外出施工的資金措施,引導建筑企業通過建立擔保基金、與投資企業合作等途徑,獲得開拓外埠市場所需的資金支持。鼓勵建筑企業與大型國際工程承包商建立戰略聯盟,共同拓展境外工程承包市場。支持建筑企業與國內水利、電力、石化、機械制造等企業廣泛開展合作,積極開拓專業工程市場。
4.構建信息服務平臺。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緊密跟蹤、及時國內外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建筑業發展的各項法規政策,以及國內外重點區域建筑市場的需求動態,為企業尋求商機開拓市場提供實時、動態、網絡化的信息服務。積極研究重點國家工程承包市場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掌握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的標準、規范、合同條款,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做好服務。
五、強化科技人才支撐,提高科技創新和新技術應用水平
1.完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加強建筑模數化和產品系列化,提高建筑標準化水平。定期推廣應用、限期使用和強制淘汰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目錄,強化建筑標準的實施與監督。不斷推進建筑工業化進程,加大建筑部件工業化生產、工廠化拼裝比重,提高建筑業標準化水平。以信息化改造、提升建筑業,建立管理網絡,提高決策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學習借鑒發達國家建筑業運作模式、設計理念、施工技術、管理體制和規范標準,提高建筑業現代化水平。
2.支持企業開發應用各種新技術。加強節能、環保、智能化等建筑業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專業施工技術、尖端施工技術的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不斷提高建筑業整體技術水平。積極創建建筑業科技示范工程,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專有技術,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技術標準和施工工法。鼓勵建筑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加強企業核心技術儲備。支持骨干企業建立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對建立省級研發中心的企業,所在地同級政府給予一次性10萬元獎勵;對建立國家級研發中心的企業,所在地同級政府給予一次性30萬元獎勵。對納入國家和省計劃的建筑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和科研開發項目,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稅費優惠支持。支持建筑企業加強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建筑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建設項目因技術創新節約投資或提高效益的,由建設單位按照優質優價原則,給予必要的獎勵。
3.努力提高建筑行業裝備水平。鼓勵大型建筑企業以承建重大工程項目為平臺,裝備一批國內領先的大型機械設備。企業引進大型專用先進設備,可享受與工業企業相同的貸款貼息等優惠政策。加強建筑施工機械設備租賃市場建設,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對建筑機械設備實行登記制度,每年按照省公布的建筑機械設備淘汰目錄強制報廢危及建筑施工安全的機械設備。至年末,全市建筑行業裝備水平達到人均1.5萬元。
4.建立健全建筑業人才人力資源培養、激勵和管理機制。依法實施建筑行業執業資格制度,加強執業人員繼續教育,提高執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執業能力。支持企業設立科技股份,鼓勵各類人才以專利、發明、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加大收入分配向科技人才的傾斜力度。鼓勵建筑企業加強職工職業技能培訓,企業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的2.5%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的納稅年度結轉扣除。各級勞動保障部門要會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發展建筑業職業技術教育,開展建筑業職工職業培訓和技能鑒定。對獲得過國家級工程質量獎、國家級施工工法和省揚子杯優質工程的項目經理與技術負責人,在評定職稱時可以破格晉升。加大建設領域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通過創辦民工學校等形式,重點培訓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各級政府將建筑業人才培養列入財政扶持計劃,重點開展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的知識更新和理論水平提高,加大對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能人才的獎勵力度,對組織該類培訓班或優秀人次赴先進地區學校深造的,各級政府給予適當補助。
六、推進質量安全和信用體系建設,規范建筑企業市場行為
1.加快推進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項目法人、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各司其職的質量保證體系,切實強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確保建設工程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鼓勵企業爭創優質工程,創建文明工地,對在本市取得魯班獎的本地企業由市級給予50萬元的獎勵。建立健全建筑領域落后產品和施工工藝淘汰制度,全面推行施工現場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建筑質量安全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嚴格執行建筑領域重大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制,全面提高建筑領域安全生產管理水平。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加強建筑業從業人員的安全培訓,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明確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安全生產責任,建設單位須將安全防護、文明施工等必需的經費列入工程造價。建筑企業要嚴格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為農民工辦理工傷保險,制定適合建筑企業農民工特點的大病醫療保險辦法。建筑企業用于安全生產的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列支。
2.建立健全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立建筑行業各類企業、從業人員數據庫,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與財政、金融、稅務、保險、工商等部門的信息鏈接,及時采集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評價和信用信息辦法,將具有市場不良行為的企業納入重點監管“黑名單”,并采取有效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七、加強建筑業行業管理,為建筑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1.高度重視建筑業發展。各級政府要結合實際,研究制訂扶持建筑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和發展規劃,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建筑業的增加值、上繳稅收等指標作為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根據建筑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建筑業行業管理機構建設,落實機構、人員、經費,加強對建筑業的規劃引導、監督管理和協調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依法加強監督管理,出臺為建筑業發展提供寬松環境的政策措施。行業協會要發揮好聯系企業的橋梁與紐帶作用。
中圖分類號:TU323.5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概述
1.1 某公司簡介
某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冶控股的國有特大型企業。
魯班獎工程特別榮譽企業、中國建筑業競爭力百強企業。
1.2 何為非冶金項目
某公司五十多年的發展歷史中以鋼鐵工業重點項目為主,鋼鐵工業之外的項目為非冶金工程項目,包括工業項目建設、民用項目建設、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
2 非冶金項目競爭戰略分析所需理論簡介
2.1 競爭戰略
企業戰略是一個戰略體系。又稱為業務層次戰略或者SBU戰略,它是在企業總體戰略的制約下,指導和管理具體戰略經營單位的計劃和行動。企業競爭戰略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如何通過確定顧客需求、競爭者產品及本企業產品這三者之間的關系,來奠定本企業產品在市場上的特定地位并維持這一地位。
2.2SWOT框架理論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即根據企業自身的既定內在條件進行分析,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及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所示:
具體來說,本文將利用下列檢查表來具體分析非冶金項目的優勢、劣勢以及所面臨的威脅和機遇:
3 某公司非冶金項目的優勢和劣勢
某公司的非冶金項目在近幾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在全國各地承建了大量的非冶金建設工程,在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環保工程及其他諸多工程領域創出了矚目的業績,成為行業的中堅力量。
3.1 非冶金項目的優勢
根據SWOT分析的分項檢查表,將分別對某公司非冶金項目的市場地位、采購、生產、財務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進行企業內部的優勢分析,詳細如下:
3.1.1 市場地位
(1) 市場份額
某公司非冶金項目的市場份額和同行業競爭對手相比較長期位居湖北省前五。
(2)產品質量特點
某公司現有三大主業:工程總承包、鋼材深加工和房地產。集團公司有著五十多年鋼結構制造歷史,在壓力容器、橋梁、場館、電力設施、重型廠房、大型專用非標設備、多高層鋼結構建筑以及倉儲物流等鋼結構市場,取得豐碩成果。
3.1.2采購
(1)集中采購凸顯規模經濟優勢
本企業集團物資集中采購已經實施了將近7年,通過多年的摸索和實踐,在規模化、專業化采購等方面逐步走上完善之路。在大宗采購方面規模化優勢較為明顯,去年對于天津東麗保障房、武漢市二環線等項目的鋼材供應上,做到了強有力的保障。
3.1.3 財務
某公司目前每年可以從銀行獲得無抵押貸款150億。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保障各項工程的順利實施。
3.1.4 人力資源
(1)公司擁有一支優秀的員工隊伍
為了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使公司真正成為智力密集型的現代化施工企業,我們大力地調整隊伍文化知識結構、專業技術結構、年齡結構。優化決策層,優選管理層,優教操作層。加大智力投資力度,培養優秀人才,大膽選拔使用年輕人才。在現代化管理和現代化項目施工的實踐中培育出一大批集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于一體的高素質的技術及管理人才和施工隊伍。
(2) 公司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項目管理隊伍
本公司的工程管理人員中具有國家一級建造師資質證書的項目經理共191名,國家貳級建造師資質證書的項目經理181人,可隨時調集精銳部隊參加各類工程的建設。
3.1.5 內部優勢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某公司非冶金項目所擁有的優勢有如下幾點:
市場地位穩居前五(湖北省內),在客戶心中擁有一定的地位。
工程質量高
研發能力,技術能力雄厚
資金充足
人力資源豐富,擁有一大批素質高,經驗足的研發、技術、管理和營銷團隊。
3.2 非冶金項目的劣勢
企業的內部能力有優勢必然也存在缺點和不足。本文同樣根據SWOT的各項檢查表來客觀分析某公司非冶金項目所存在的劣勢,詳細如下:
3.2.1 市場地位與營銷
(1)非冶金項目品牌效應不如競爭對手
雖然某公司非冶金項目和同行業競爭對手比起來,市場份額常年位居前五。并且其中的工業項目不論從工程質量還是資質而言都有較強的優勢。但是就民用項目來說,其市場的品牌效應不如中建三局等,特別是如今尚未取得房建特級資質,承包范圍受限,制約了非冶金市場的發展。
(2)市場營銷能力亟需突破
2011年,某公司非冶金市場沒有新的突破,公司內部投資項目占到非冶金合同額的43%。非冶金項目信息的搜集渠道和跟蹤工作也有待提高。
3.2.2 采購
規模專業化采購水平仍然不足,表現在:第一,公司集中采購品種少、總量低,采購價格優勢和效果不明顯;第二,部分項目經理部未執行公司物資采購管理規定,自行采購物資時沒有采購招標、議標和評標等過程控制,采購合同簽訂有待規范;
3.2.3財務
從2011年的內外結算工作來看,不夠理想,相對于全年施工總承包主業完成的營業收入,對外結算和對內結算的比例較低。突出問題是:項目竣工、項目結算平均間隔期長達2~5年的現象仍沒有改變,新開工項目的預算基本做到了與施工同步,但把結算與竣工間隔期壓縮1~2年的目標,未能實現。應收賬款和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的壓力仍然存在。
3.2.4 人力資源
某公司的人力資源儲備相當充足,一級建造師多達191多人。然而作為非冶金市場,很多人的思維并沒有轉變過來,一是傳統冶金施工的管理思想和方式制約著我們,大多數項目管理還是重施工輕經營,使許多新的管理制度和措施難以實現;二是部分領導干部和員工的信心不足,對實現“三五”發展目標、轉變發展方式悲觀、缺乏信心。
3.2.5 內部劣勢總結
根據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某公司非冶金項目存在的不足有如下幾點:
在民用項目上,市場的品牌地位不如競爭對手中建某局。
非冶金項目信息渠道狹窄,市場營銷的手段和規模亟需拓展。
企業集中采購專業度不夠,供應商選擇存在很大局限。
應收賬款和流動資金壓力巨大。
項目管理信息化不足。
企業部分員工缺乏信心,責任感以及危機意識不強。
4 非冶金項目所面臨的威脅和機遇
根據SWOT框架理論,不僅要對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分析,也需要對企業外部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從而識別企業所面臨的威脅和機遇。這里同樣根據SWOT框架分項檢查表中的內容結合PEST工具對企業所處的環境進行分析;詳細如下:
4.1環境分析
根據SWOT各項指標檢查表,具體也包括了政治里的政府干預、壓力集團;社會里的社會總體狀況和稅收及相關法規;經濟里的經濟發展;還有技術里的技術進步等。因此這里將利用PEST模型對企業所處的環境做一個簡單分析:
4.1.1 政府宏觀規劃
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要求鋼鐵企業進行重組和壓縮產能,在“三五”期間對公司傳統冶金建筑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二是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經濟不利影響不會馬上消除。
4.1.2 經濟社會環境
隨著“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點方案獲國家批準,武漢將大手筆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本企業通過資本運作,以BT模式承接了武漢市二環線(漢口段)、機場快速路等市政工程。在此基礎上,通過繼續抓住武漢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機遇,采用適當的運作方式,將會在“三五”期間獲一些高端建設市場份額。
4.1.3 競爭對手情況
公司選擇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三局”)、中冶京唐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京唐”)、上海寶冶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冶”)作為對標企業,在體制機制、經營規模、品牌、人才、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分析企業的發展條件及與競爭對手的優劣勢。
(1)企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對標
2010年企業與國內外對標企業同期主要指標對標
(2)企業發展條件對比分析
本企業與所選三家對標企業均同為股份制公司,其中中建三局為中國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本企業與中冶京唐、寶冶同為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截止2010年底,本企業注冊資本金4.1億元,中建三局16.7億元,中冶京唐11.6億元,寶冶4.74億元,均達到特級總承包企業基本要求。
本企業具有冶煉、房屋、市政、機電四個總承包一級資質,中建三局具有房屋特級資質,中冶京唐具有冶煉、房屋、市政三個總承包一級資質,寶冶具有冶煉、房屋雙特級以及市政、機電總承包一級。
2010年,本企業完成建筑業產值113億元,中建三局完成505億元,中冶京唐完成206億元,寶冶完成152億元。
品牌方面,本企業先后榮獲3項魯班獎,中建三局獲72項,中冶京唐獲3項,寶冶榮獲14項。中建三局和寶冶均建有一大批代表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標志性建筑。
人才方面,本企業現有高級以上技術職稱人才385人,一級建造師191人;中建三局有一級建造師1120人,高級以上技術職稱人才1460人;寶冶有一級建造師250人,一級注冊建筑師20人,一級注冊結構師10人,高級以上技術職稱人才357人。
科技方面,本企業2009年底擁有77項授權專利,中建三局66項,寶冶64項。
從以上對比可以看出,本企業與對標企業,特別是中建三局,在經營規模、人才、品牌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
4.1.4 技術
公司研發能力突出,技術過硬
公司擁有的技術體系支持文件及國家工法和專利有:國家級工法12項;部級工法100項;實用專利290項;企業級工法 65個。
4.2 企業所面臨的機會
根據以上企業所處的宏微觀環境分析,現將企業所面臨的機會總結如下:
武漢城市圈建設,為非冶金項目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市場需求旺盛;
非官方統計,十二五國家擬投資建筑業1.5萬億;
世界經濟復蘇,國際間經濟交流的旺盛,使得海外新興市場成為企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所在城市,人力資源儲備豐富.
5 非冶金項目競爭戰略分析
5.1 SWOT框架
通過以上對某公司非冶金項目的優勢和劣勢分析,以及所面臨的威脅和機遇分析之后,接下來我們要對所有的優勢和劣勢匹配機遇和威脅,從而形成可行的戰略。
這種匹配有四種組合方式:優勢——機會(SO)戰略是一種發展企業內部優勢與利用外部機會的戰略,是一種理想的戰略模式。弱點——機會(WO)戰略是利用外部機會來彌補內部弱點,使企業改變劣勢而獲取優勢的戰略。優勢——威脅(ST)戰略是指企業利用自身優勢,回避或減輕外部威脅所造成的影響。弱點——威脅(WT)戰略是一種旨在減少內部弱點,回避外部環境威脅的防御性技術。
5.2 現階段的戰略選擇
競爭優勢是所有戰略的核心,企業要獲得競爭優勢就必須作出選擇,必須決定希望在哪個范疇取得優勢。全面出擊的想法既無戰略特色,也會導致低于水準的表現,它意味著企業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某公司高新技術企業稱號的獲得,無疑成為企業的競爭優勢。良好的工程質量管理,強大的資金支持,技術保證,理應成為企業所有戰略的思考核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培育建筑強省,以優化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為主線,深入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營銷創新,著力營造規范有序的建筑市場環境,不斷提升我省建筑業的外向拓展能力、經營管理水平、科技進步水平、節能降耗水平和行業管理水平,繼續保持我省建筑業發展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二、目標任務
到2010年,全省建筑業產業規模進一步壯大,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產業素質明顯提高,構筑建筑強省的堅實基礎;到2015年,全省建筑業經濟社會效益、產業結構、技術水平、市場經營能力、質量安全管理等各項主要經濟技術指標在國內全面領先,實現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強省的跨越。“十一五”期間,我省建筑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是:
——總量持續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繼續提升。到2010年,建筑業增加值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6%以上,產值利稅率達到7%左右,國內市場占有率保持在15%以上,國外市場建筑業產值年均增長15%以上。
——科技進步和節能降耗水平明顯提高。全行業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內一流,機械化施工水平明顯提高,到2010年,技術裝備率達到15萬元/人,10項新技術貢獻率達到15%。廣泛推行節能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不斷提高綠色建筑的比重,到2010年,新建商品住宅和公共建筑實施節能65%的標準。
——建筑業企業競爭力和區域建筑業集群競爭力明顯提高。著力培育若干個產值超百億的特大型企業,加快培育一批工程總承包企業和國際市場競爭能力較強的外向型企業,一級以上企業產值占全行業總產值的60%以上。“建筑之鄉”的建筑業專業化、外向化、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在國內外市場的品牌效應明顯增強。
——形成規范有效的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工程質量普遍提高,創國優、部優工程數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施工安全狀況明顯好轉,建筑施工百億元產值死亡率逐年下降。
——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建筑市場體系。完善建筑業法規和政策體系,規范有形建筑市場,健全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形成規范的建筑市場準入和清出機制,建筑業行業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三、政策措施
(一)支持骨干企業做大做強,加快優化建筑業產業結構。
1支持建筑業骨干企業以產權為紐帶,積極推進改革與重組。支持國有、國有控股或參股、集體建筑業企業按照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深化企業內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企業改制涉及劃撥土地處置,可參照國有企業土地資產處置有關政策執行。支持大型建筑業企業按照區域性或專業化的要求,歸并重組子公司,理順產權關系,充分發揮集團公司的整體優勢,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鼓勵建筑業企業收購、控股或參股省外企業。鼓勵建筑業企業與勘察設計企業聯合重組,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發展。引導勘察設計企業向專業設計事務所或大型綜合性工程公司等方向發展。大力發展由注冊建筑師或注冊工程師牽頭的專業設計事務所。
2加快優化建筑業產業結構。積極培育以總承包為龍頭、專業承包為依托、勞務分包為基礎的承包商體系,培育勘察、設計、監理等企業組成的工程咨詢服務體系,形成大中小企業、綜合型和專業型企業相互依存、協調發展的建筑業產業結構。大力推行工程總承包建設方式,鼓勵具有勘察設計、施工總承包等資質的企業,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工程項目范圍內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申請資質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按實核定。鼓勵具有工程勘察、設計、施工、監理、造價咨詢、招標等資質的企業,在其資質等級許可的工程項目范圍內開展項目管理業務。大力發展鋼結構、園林古建筑、礦山井巷、建筑智能化、消防設施工程、環保工程、城市軌道交通等專業企業。鼓勵總承包企業將增項資質分離出來,成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專業承包公司。引導鼓勵有一定專業施工基礎的中小型企業改造為專業承包企業,突出專業技術,盡快培育成為技術密集型的專業企業。打破行業壁壘和地區封鎖,支持鼓勵建筑業企業申報交通、水利、電力、市政、通信等資質。
3規范對建筑業企業的稅收征管。建筑勞務分包企業所分包的建筑安裝業務,其營業稅由總包企業按建筑業稅率代扣代繳。總包企業將工程分包給其他企業的,以工程的全部承包額減去付給分包企業的價款后的余額為營業額,計算繳納營業稅。建筑安裝企業離開工商登記注冊地或經營管理所在地到其他地區施工的,應向其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請開具外出經營活動稅收證明,其經營所得,由工商登記注冊地或經營管理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一并計征所得稅,施工工程所在地稅務機關不得重復征收。
(二)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支持企業提高面向國內外市場的經營能力。
1支持建筑業企業開拓省外市場,提高在國內市場的占有率。鼓勵企業積極開拓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環渤海灣地區、西部大開發、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改造、中部崛起等戰略市場,特別是一些特大型城市的建筑市場,并形成這些重點區域的規模市場。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可以依托政府駐外辦事機構或設立區域性的專門辦事機構,與當地相關部門和建筑市場構建區域間的協作關系,通過各種方式推薦我省建筑業企業,為企業參與公平競爭、開拓省外市場提供優質服務。
2支持建筑業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積極鼓勵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繼續開拓非洲、東南亞、中東地區、日本等傳統市場,積極開拓歐美等高端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對外經濟合作經營權,鼓勵企業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獨立承攬建筑工程,或與國內優勢企業、國外企業聯合開拓國際建筑市場。支持企業積極參與我國對外援助工程建設,樹立品牌,開拓當地建筑市場。鼓勵企業通過多種渠道廣泛開展國際建筑市場勞務合作。支持企業申報國家對外承包工程保函風險專項資金,引導企業用好國家和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資金、“走出去”戰略專項資金、對發展中國家投資貿易專項資金以及對外承包工程項目貸款財政貼息等扶持政策,積極擴大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規模。
3構建實施“走出去”戰略的信息服務平臺。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要緊密跟蹤、及時國內外建筑市場的發展趨勢、建筑業發展的各項法規政策,以及國內外重點區域建筑市場的需求動態,為企業尋求商機開拓市場提供實時、動態、網絡化的信息服務。
4積極推動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建筑業。充分發揮“建筑之鄉”和建筑業骨干企業的集聚帶動作用,從區域間的建筑勞務合作入手,帶動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經濟欠發達地區加快發展建筑業。
(三)強化科技人才支撐,不斷提高建筑業科技進步和節能降耗水平。
1完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積極推進建筑標準體制改革,加快制定、修訂工程建設標準,加快形成結構合理、覆蓋范圍廣、先進適用的工程建設標準體系。加強建筑模數化和產品系列化工作,積極采用國外先進標準,努力提高我省建筑標準化水平。定期推廣應用、限期使用和強制淘汰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目錄,強化建筑標準的實施與監督。
2支持企業開發應用各種新技術。加強節能、環保、智能化等建筑業重大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和專業施工技術、尖端施工技術的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不斷提高我省建筑業的整體技術水平。積極實施建筑業科技示范工程,鼓勵企業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和專有技術,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技術標準和施工工法,加強企業核心技術儲備。支持骨干企業建立企業技術中心,對納入國家和省計劃的企業技術中心和科研開發項目,按規定給予稅費優惠。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強科技合作,支持企業在境內外合資、合作興辦研發機構。支持建筑業企業加強技術開發和技術改造,建筑業企業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所發生的各項技術開發費,可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前按實扣除。建筑業企業實施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項目,經省經貿委確認,并按稅收管理權限報經批準后,其項目所需國產設備投資的40%,可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設備購置當年比上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
3建立健全建筑業人才人力資源培養、激勵和管理機制。依法實施建筑行業執業資格制度,加強執業人員繼續教育,提高執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執業能力。支持企業設立科技股份,鼓勵各類人才以專利、發明、技術等要素參與分配,加大收入分配向科技人才的傾斜力度。鼓勵建筑業企業加強職工職業技能培訓,企業可按職工工資總額的15%提取教育培訓經費,計入成本,稅前列支,專款專用。對少數基礎條件好、技術實力強并達到組建相應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要求的大型建筑業企業,經省人事部門認定,可下放相應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權。建筑工程類高等院校、職業技術院校的人才培養計劃要與建筑業發展相銜接,為建筑業提供人才和智力資源。加大建設領域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通過創辦民工學校等形式,重點培訓提高他們的實際操作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
(四)強化建筑業質量安全和信用體系建設,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
1加快推進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生產工作的法制化、規范化、標準化。嚴格執行各項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建立健全項目法人、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各司其職的質量保證體系,切實強化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確保建設工程結構、功能和環境的綜合質量。積極推行工程質量保險制度。鼓勵企業爭創國優、部優、省優工程,創建文明標化工地。建立健全建筑領域落后產品和生產工藝淘汰制度,全面推行施工現場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建筑質量安全事故緊急處理預案,嚴格執行建筑領域重大質量安全責任事故追究制,全面提高建筑領域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2建立健全建筑行業信用體系。建立建筑行業各類企業、從業人員和工程項目三大基礎數據庫,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加強與財政、金融、稅務、保險、工商等部門的信息鏈接,及時采集建筑市場各方主體的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評價和信用信息辦法,形成有效的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機制。
3建立防范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長效機制。在鞏固清欠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大力推行業主工程款支付擔保、建筑業企業履約擔保、分包工程款支付擔保、人工工資支付擔保等工程擔保制度。加強建設工程結算管理,建立工程款結算、協調、仲裁和清算的約束機制,遏止竣工不結算等拖欠行為。積極培育建筑勞務市場,大力發展勞務企業,規范建筑業企業用工行為,規范建筑用工勞動合同簽訂和工資支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建筑業企業欠薪快速反應處理機制。加強對建設領域農村進城務工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切實維護他們在工資支付、勞動保護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五)健全建筑業行業管理體制,為培育建筑強省創造良好的環境。
1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建筑業發展。認真研究制定建筑業發展規劃,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研究制訂扶持建筑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積極支持建筑業改革與發展。
2理順建筑業行業管理體制。各地要根據建筑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建筑業行業管理機構和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機構建設。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建筑業的規劃引導、監督管理和協調服務。各類開發區(園區)的工程項目建設必須納入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監管范圍。加強建筑業行業協會建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服務會員單位、反映會員訴求、規范行業行為、促進行業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01-0036-03
為進一步推進工程教育教學改革,借鑒世界先進國家和地區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樹立“面向工業界、面向未來、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人才;選擇土木工程專業進行“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工程實踐與創新能力改革與實踐研究勢在必行。為推進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施,建立以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課程內容、知識學習方式、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加強實踐教學及能力培養方式等關鍵環節。實施“全過程、遞進式”的實踐教學體系,建立穩定的大型企業實習基地,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基本技能、表達能力和工程綜合能力,創建高校和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旨在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土木工程技術人才。
一、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
根據土木工程行業特征和土木工程教育特色以及企業培養目標,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工程實踐緊密結合,在工程設計的實踐過程中,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以及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工程問題,能夠參與項目開發和工程設計,能夠進行項目立項階段、可行性研究階段、設計方案比選、初步設計、技術設計、施工圖設計階段的設計工作,具有專業軟件的應用和開發能力,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科學實驗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和創新能力,具有獨立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市場經營和開拓能力,因此有必要要求學生在企業工作和學習,結合工作實踐,進行論文選題,完成論文的研究工作。
二、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標準及培養體系
在企業的學習和工作,應使學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養;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能夠運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土木工程領域有關技術標準、規范并熟練使用;熟練掌握專業軟件的應用,并初步具有專業軟件的開發能力;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實踐創新能力;具有項目規劃及工程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行政能力,能有效地與人溝通與交流,能夠與人協調以及整合可利用資源的能力;了解國內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場,具有開拓國內外建筑工程承包市場的意識和能力;掌握本領域最新技術發展趨勢,具備收集、分析、判斷、歸納和選擇國內外相關技術信息的能力;能夠應用外語交流,具有良好的國際觀,了解國際先進的建筑材料、建筑技術和設計標準,與國際同行業接軌。在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勤奮、進取、不斷創新,企業、行業和社會發展,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等方面獲得能力。學生在企業學習階段,將在學校聘任的、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企業設計工程師以及學校指派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雙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的工作。畢業論文(設計)選題直接來源于企業工程設計實際或者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和應用價值,能夠使學生通過工程設計中關鍵問題的研究,獲得較全面的基本訓練,培養能綜合運用科學技術理論、方法和手段,獨立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論文應在雙導師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論文形式主要是工程設計類、結構分析軟件應用類、結構監測和試驗類或工程管理類,論文評閱人和答辯委員中均應至少有一名來自企業部門的專家。
三、土木工程專業論文和科研訓練的基本要求
根據土木工程專業培養目標、標準和培養體系,學生論文選題和科研綜合訓練應直接來源于土木工程實際或具有明確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工程實際應用價值,擬解決的問題應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和工作量,也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和先進性。因此可從大土木工程領域中多方面選取,如:(1)工程結構設計與靜動力力學分析;(2)大型構筑物的施工技術研究與應用;(3)大型構筑物現場監測與試驗研究;(4)應用基礎性研究、預研專題,如結構抗震與防災減災;(5)一個較為完整的土木工程技術項目或工程管理項目的規劃或研究;(6)高層建筑結構或大跨鋼結構設計;(7)橋梁設計和施工監測;(8)路基路面設計和施工監管;(9)高邊坡與深基坑工程設計;(10)隧道結構分析與工程設計;(11)地鐵區間和車站結構設計等。對于論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設計性或研究性論文。論文主要應包括以下部分:中英文摘要、關鍵詞;獨立完成與誠信聲明;選題的依據與意義;國內外文獻資料綜述;論文主體部分:研究內容、設計方案、分析計算、實驗研究等;結論;參考文獻;必要的附錄(包括企業應用證明、項目鑒定報告、獲獎成果證書、設計圖紙、程序源代碼、等)和致謝等。對于論文的內容可以要求有:(1)文獻綜述應對選題所涉及的工程技術問題或研究課題的國內外狀況有清晰的描述與分析;(2)綜合運用基礎理論、科學方法、專業知識和技術手段對所解決的工程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獨立見解;(3)論文工作應有明確的工程應用背景,有一定的技術難度或理論深度,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4)論文工作應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完成。論文工作量飽滿,一般應至少有一學年的論文工作時間;(5)論文寫作要求概念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文理通順,版式規范。對于不同領域或形式的工程專業論文應有不同的具體要求,如:(1)工程結構設計類論文,應以解決基礎建設或工程實際問題為重點,設計方案正確,布局及設計結構合理,力學分析數據準確,設計符合土木行業標準,技術文檔齊全,結構設計方案能夠投入實施或通過了相關業務部門的評估;(2)應用基礎性研究類(包括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預先研究、實驗研究等)項目論文,綜合應用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分析過程正確,實驗方法科學,實驗結果可信,論文成果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3)工程結構力學分析和設計軟件應用類的論文,針對實際工程結構應用背景,要求分析合理,總體結構力學建模正確,應用程序編制或工程軟件應用正確,文檔規范,并通過結構工作狀態測試或可進行現場演示;(4)土木工程和施工技術管理類的論文,應有明確的工程結構應用背景,建立項目管理過程和經濟概算預測及評估,研究成果應具有一定經濟或社會效益,統計或收集的數據可靠、充分,理論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學正確;(5)工程結構施工監測和結構試驗類論文,針對實際工程結構施工現場,如橋梁、道路和大型結構物施工過程監測,關鍵結構的強度和動力學性能試驗等。掌握試驗和監測設備的使用技術,監測和試驗數據可靠、翔實。論文闡明試驗結果在具體結構現場的應用和有效建議。
四、土木工程專業論文和科研訓練的質量評價體系探討
如何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是關系到土木工程專業教育是否能達到培養目標的至關重要的問題。因此,有必要研究和科學制定有效的評價指標,來對學生的各種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實現多樣化考核方式,包括產業界專家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評價。通過引入企業質量管理理論,探索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的實踐教學質量管理模式,加強對實踐教學各環節的全員、全程和全方位質量管理與監控。然而對學生論文和科研綜合訓練的質量管理則要對不同領域或形式的論文,根據論文內容的重要性給予不同的權重系數進行論文的質量評價與控制,見表1、表2。
五、結論
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升級與全面提升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時期,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工程技術型人才,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建設創新型國家、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必要條件。改革現有的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統一、學校學習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有機協調發展是必要的。根據自身實際和專業特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根據社會需求和人才培養規律,制定相應的培養方案;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并進行整體優化,著重處理好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培養口徑與和職業要求等關系,形成有利于培養工程師應具有的知識、素質和能力的課程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教學內容,刪繁就簡、推陳出新,增加新興科學技術和工程應用知識;充分利用行業優勢與特色,進行產學研合作,建立互動共贏、各負其責的校企聯合培養體系,充分發揮企業在土木工程專業學位論文和科研綜合訓練等實踐環節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黃銳清,曾寶成,劉濤.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教育論壇,2005,(17).
[2]張式谷.撰寫學位論文瑣談[J].理論前沿,1992,(15).
[3]胡召音,李艷艷,祁石磊.碩士研究生現狀分析與管理對策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28).
[4]沈紅,吳國娟,鄧桂馨,等.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J].北京農學院學報,2008,(S2).
“十三五”期間.我國建筑業增加值平均年增長由“十二五”時期的9. 0%下調至5.5%,建筑業增長速度開始進入較快的下行通道,但從總體來看,我國建筑業規模及總量將繼續增大,到2020年,全國城鎮化建設將實現新建住房面積累計達到約53億平方米,城鎮居民人平均住房建筑面積達到約35平方米。此外,山東省是國內經濟比較強的建筑業大省,根據山東省建筑業“十三五”規劃,全省建筑業增加值到2020年達到5000億元,利稅總額超過1300億元。這也為青島市建筑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2.3國外建筑市場需求情況
隨著新型經濟體的蓬勃發展和我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國外建筑市場發展前景將更為廣闊。未來幾年,從整體規模、發展結構等各個方面看,中國對外工程承包業務都將呈逐步提高趨勢。
美國《工程新聞記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了9596億的營業額,同比增長達8. 2%,新簽13084億元合同額,同比增長達9.5%,同時帶動設備材料出口161多億美元。其中,在“一帶一路”60個國家新簽工程項目合同額926.4億美元。國家商務部預計到2020年,全球建筑產值將增至12.7萬億美元,建筑公司的海外營業額預計將超7800憶。中國、印度、俄羅斯、巴西、波蘭、美國將成為建筑業增長的主要陣地,推動亞太地區將成為全球建筑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其中,中國建筑企業將主打亞非拉,在國際工程領域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預計2021年對外承包工程業務新簽合同額將達3352億美元,預計完成營業額將達2518億美元。3影響青島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近年來,青島建筑業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與國內先進城市建筑業發展和建設宜居幸福創新型國際城市的要求相比,我市建筑業在整體規模、經濟效益、發展層次上仍存在著明顯差距。3.1建筑業整體規模有待擴大
我國建筑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7%左右,而我市2016年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僅為5. 1%,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我市建筑業企業總體數量偏少、資質不高、結構不合理,成為影響建筑業做大做強的主要因素。我市建筑業企業主要是中型或中型偏大企業較多,企業規模和實力相似,過度集中于相同的綜合承包目標市場,直接導致行業內企業沒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關系,這就導致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二是中、小、精、專企業發展不充分,缺乏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小巨人”企業;三是在過度集中的綜合承包市場板塊里面呈現出“僧多粥少”的局面。3.2建筑業經濟效益增速緩慢
一是市場結構單一。青島建筑行業由于受傳統保守思想觀念的影響,絕大多數企業“不愿、不敢、不會”走出青島發展經營,發展視野僅僅局限于青島本埠市場,發展空間極小,尚未形成本市、埠外、境外“三分市場”的良好發展格局。二是資質過分集中。我市建筑業企業資質主要集中在房建、安裝、裝飾裝修等3個專業,地鐵、市政、路橋等國家重點發展的高利潤、高附加值專業施工能力比較薄弱,缺少與國字號企業及先進城市同類企業競爭的實力。3.3建筑業發展水平亟需提升
目前我市建筑企業在管理上仍屬粗放型,存在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和規模現象,部分企業仍是家族式管理模式,在管理技術方面絕大部分企業尚未應用現代計算機等信息管理技術,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總結原因,主要是由于企業人才匱乏,發展理念落后。對高端人才的培養、教育與提高重視程度不夠,缺乏一批一專多能、高層次的復合型、管理型人才,遵循傳統的發展模式,導致部分企業安于現狀,滿足于眼前利益;大部分企業處于行業的低端,只有極少數企業涉足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高、附加值高的建筑領域。3.4外地企業大量搶占市場份額
據統計,2016年市級直管的新開工項目106個,其中,外地企業承攬項目41個;新開工項目總造價165. 08億元,其中,外地企業承攬項目總造價82. 68億元,占50. 08%;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外地企業承攬項目的造價比例遠高于個數比例,說明我市大型項目被外地企業承攬的更多。另外,如地鐵工程、跨海大橋、海底隧道等大型市政工程項目建設基本上由外地企業“壟斷”,膠東機場、華潤中心、深藍中心等具有“標志性”的大型房屋建筑頊目都由外地企業施工完成。4推動青島市建筑業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市建筑業要通過深化建筑行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轉型升級,力爭在所有制結構、組織結構、產業結構和市場結構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在城鄉統籌、區域統籌、陸海統籌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在增長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等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率先實現由“粗放式”發展模式向“集約化”發展模式的轉變。4.1提升發展理念創新經營管理模式
一是樹立建筑業“品牌化”理念。引導和鼓勵企業樹立強烈的品牌意識,把創立、維護和發展品牌作為系統工程,貫穿于建筑施工、經營管理、人才培育等方面,著力提升品牌競爭力和影響力。企業應始終把加強施工現場質量安全管理作為永恒的主題,積極爭創“魯班獎”、“泰山杯”等獎項,依托精品工程不斷提升企業品牌知名度。二是樹立建筑業“現代化”理念。大力推進建筑產業化,積極發展裝配式混凝土和鋼結構建筑,不斷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推廣普及智能化應用,完善智能化系統運行維護機制,實現建筑舒適安全、節能高效。指導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形成企業核心團隊,擁有一流管理、技術及操作人才,提升企業發展軟實力。教勵企業引進高科技、高水平的技術裝備,提高現代化生產能力,加快實現建筑業的工業化、現代化,增強核心競爭力。三是樹立建筑業“國際化”理念。科學引導企業“走出去”,培育一批能夠適應國內外工程建設市場需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項目管理企業及工程施工企業。充分發揮我市企業在高鐵、港口、機場、油氣長輸管道、高層建筑等工程建設方面的比較優勢,立足青島作為“一帶一路”雙向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依托“青島國際工程發展聯盟”,有目標、有重點、有組織地開拓國際建筑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積極申報對外經濟合作經營權,鼓勵企業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獨立承攬建筑工程,或與國內優勢企業、國外企業聯合開拓國際建筑市場。4.2調整組織結構實現多元化經營
一是調整組織結構。構建以高等級企業為主,總包強、專業精、主業突出、多元經營的建筑業結構體系。鼓勵大型骨干總承包企業利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本土等優勢,通過合資、聯合經營等形式實現集團化經營、多元化發展,向交通、水利、港航、鐵路、城市軌道等領域拓展和高新技術產業、第三產業等高附加值行業延伸,增強綜合競爭力。鼓勵中小型施工總承包企業結合自身特點,向專業承包企業發展。敢勵專業承包企業以技術、專利、差異化管理為特色,加強科技創新和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在市場競爭中發揮專業優勢,逐步打造自身特色及品牌。推動勞務企業轉型,大力發展木工、電工、砌筑、鋼筋制作等以作業為主的專業企業。二是完善市場結構。充分發揮建筑業企業加快城市建設、提升城市品質的主力軍作用,鼓勵建筑業企業積極參與西海岸經濟新區、藍色硅谷以及世園會、高新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走出去戰略,鼓勵企業“抱團”發展,加強與金融機構、國內一流開發、施工、設計、咨詢企業合作,大力開拓埠外市場,同時鼓勵企業利用股份合作、項目合作等方式與國內外知名承包商聯合,參與國際承包工程,基本形成建筑業本市市場和埠外市場并重的市場格局。三是優化產業結構。鼓勵工程建設項目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進行建設,培育一批工程總承包骨干企業,發揮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政府投資工程要帶頭推行工程總承包。裝配式建筑原則上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鼓勵投資咨詢、勘查、設計、監理、造價、項目管理、招標等企業采取聯合經營、并購重組等集團化模式發展全過程工程咨詢,培育一批具有全國競爭力的全過程工程咨詢企業。4.3強化政策扶持形成健康發展新動能
加強建筑業政策引導,學習江蘇、浙江等建筑業發達地區政府牽頭扶持建筑業做大做強的做法,切實將建筑業作為支柱產業、富民產業、優勢產業和形象產業著重培育。建議市政府出臺《關于扶持和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有關鼓勵、扶持我市建筑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增強政策的激勵性和操作性,從鞏固企業本土市場、融資、稅收、市場開發、人才引進等方面為本地建筑業企業創造更為寬松的環境,達到建筑業大發展與高貢獻的雙豐收,為我市建筑業率先發展、科學發展提供重要保障。1研究背景和研究意義
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的國家戰略,是我國走向現代化的要求,城鎮化建設調整了經濟社會結構,對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發達國家城鎮化率平均為80%,我國2016年達到了57. 35%。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逐漸向城市郊區轉移,我國部分大城市也出現了人口和產業向郊區轉移的現象(王放,2004)。
小城鎮是某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城鄉之間的紐帶和結合點,聯結了大城市和鄉村,是農村和城市的橋梁,是鄉村城鎮化的中間階段,是農村向城市的過渡,已經具有城市的特征,又保留了農村的部分原貌。小城鎮建設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途徑,是城鎮化的基礎,可以緩解市中心的人口密集、交通擁堵等現象。
我國現有3.3萬個鎮,2. 01萬個建制鎮,提出了“小城鎮,大問題”。土地、戶籍、就業、社保是城鎮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城鎮建設的主要內容是指經濟建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人口聚集、就業和公共服務。 研究小城鎮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豐富了土地制度的相關理論,拓展了我國的土地流轉制度。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參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良性發展,防范小城鎮建設中可能出覡的風險。2文獻綜述
對小城鎮建設的研究非常豐富。有學者對小城鎮的重要性進行了研究。我國小城鎮吸納了24%的城鎮人口(中國城市經濟學會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2013),小城鎮建設是中國特色新型農村城鎮化的現實選擇,城鎮化建設的重點在發展小城鎮上(孔祥云,2013),中國城鎮化的潛力和重點在城鄉結合部,即重點小城鎮(吳良鏞,2003)。
有學者對國內小城鎮的建設模式進行了研究。探討了三種傳統模式,珠三角模式、蘇南模式、溫州模式。提出發展2 5萬人口的小城鎮,把小城鎮作為人口的蓄水庫,減輕大中城市的人口壓力(,2000)。“在發達城市周邊農村采取宅基地換房辦法建設小城鎮、實現農民就地轉移并通過深層次制度改革實現轉移農民的真正市民化是發達城市郊縣農村城鎮化的重要模式選擇。”(梅順達,2015)。
有學者對國內外小城鎮的建設模式進行了綜合研究。劉會曉認為國外小城鎮建設的模式有:衛星城市建設模式、綜合建設模式、綠色或生態小城鎮建設模式,對中國的借鑒意義是堅持多樣化、走環保與生態之路和發展特色小城鎮(劉會曉,2013)。黃妍妍總結了國外小城鎮建設的7種模式,有衛星城市、新城、生態宜居小城鎮、儂靠特色產業支撐、低密度蔓延的郊區化、行政管理導向的高度集中、缺乏產業支撐的外部經濟等建設模式,描述了國外小城鎮建設的經驗和教訓以及對我國的啟示,對我國小城鎮的建設模式進行了總結,最后指出我國小城鎮建設面臨的難題和路徑選擇(黃妍妍,2015)。
有學者對小城鎮建設中的土地問題進行了研究。宅基地是城鎮化建設的土地來源(楊一介,2007),農民從土地經營權的轉讓中獲得收益,土地所有權的集體所有性質沒有改變(方輝振,2010),在我國的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快于“人的城市化”的速度,致使失地農民成為“種田無地、就業無崗、社保無份”的“三無”人員(劉亭,2002)。曹剛對小城鎮建設的發展階段進行了研究,認為中國的城鎮化經歷了城市瓦解農村、城市饋補農村和農村轉變城市三個階段,是一種“否定之否定”(曹剛,2010)。
有學者對小城鎮的功能進行了研究。小城鎮聯結了城鄉經濟(楊林防,2003),小城鎮是城市與鄉村的過渡階段(王士蘭,2001),小城鎮在發達城市周邊農村的城鎮化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陳鴻彬,2004),小城鎮可以緩解發達城市的各種矛盾(朱東風,2005)。不能夠通過農業向工業轉變來發展農業經濟,應當通過小城鎮建設改變農業經濟的結構和布局,從而發展農業經濟(郭影,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