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4:3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兒童心理問卷調查,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文獻報道[1],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發生率為10.5%~15.3%。家庭因素及父母對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心理活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2]。兒童心理衛生問題是兒童期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且正常與異常之間缺乏明顯的界限。為系統了解本地區學前兒童心理衛生問題,本文對嘉峪關地區八所幼兒園4~6歲兒童進行心理衛生問題的調查,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9~12月選取嘉峪關地區八所幼兒園的4~6歲日托兒童作為調查對象,調查人數1080人,其中男性578人,女性502人,男女之比1:0.87.
1.2 方法
1.2.1內容參照國內有關研究[3],采用自行設計編制“學前兒童心理衛生問題調查問卷表”,問卷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兒童的基本情況及家庭狀況,如性別、年齡、是否獨生子女、家庭類型、居住情況、父母文化程度及職業等;第二部分包括不良生活習慣、多動、頑固性習慣及運動行為問題如脾氣暴躁、挑食、厭食、咬指甲、吸允手指、說謊、罵人、自私語言障礙等23項。
1.2.2 問卷表由家長及幼兒園老師根據兒童日常表現填寫,填寫前向家長說明調查的意義及項目要求,當場收回問卷,兩周后抽取200名兒童重測,一致率在0.74以上。
1.2.3采用SPSS13.0計算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計數資料以百分比或率表示.,差異的統計學比較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家庭結構與父母受教育程度
2.1.1調查1080名兒童中,核心家庭843人(占78.06%),復合家庭189人(占17.5%),單親家庭48人(占4.44%)。獨生子女746人(占69.07%)。父母文化程度大專以上314人(占29.07%),高中以上472人(占43.70%),初中以下294人(占27.23%)。
2.2 兒童心理衛生問題調查結果
2.2.1單項檢出率從3.98%~58.85%,23項單項檢出率平均28.76%,超過25%有6項,男孩平均每人檢出3.87項,女孩平均每人檢出3.41項,有非常顯著差異(χ2=18.48 P
2.2.2 各個年齡段心理問題不一致,4歲組平均每人3.89項,5歲組平均每人3.61項,6歲組平均每人3.48項,提示隨著年齡增長心理衛生問題有減少趨勢(P
3 討論
兒童心理衛生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從本次調查來看,發生率高于文獻報道,男孩多于女孩,兒童心理衛生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有減少的趨勢(P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45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3)16-024-1
一、問題的提出
心理彈性理論最早是美國學者在對處境不利兒童研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雖然至今為止學術界對心理彈性的研究特別是在概念及其內涵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其往往會有一個共同的研究前提作為其鋪墊,即心理彈性通常是個體處于一些特殊或具體的困境和不利情景中。美國心理學會將心理彈性定義為:個體面對逆境、創傷、悲劇、威脅或其他重大壓力時的良好適應能力。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把心理彈性看作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包括行為、思考、行動等各方面,認為心理彈性可以通過學習培養發展。
筆者考量多方面的資料,認為“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前往其他地區超過半年以上,而被迫留在戶籍所在地無法與父母雙方一起生活的在17周歲及以下的未成年。目前,我國農村的留守兒童約有5800多萬,長期缺少父母的關愛是否會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出現?周宗奎等調查發現留守與非留守兒童在社交焦慮和孤獨感方面上存在顯著差異;黃艷萍也注意到非留守兒童的學習焦慮傾向顯著低于留守兒童;趙紅等人的研究發現,留守兒童比較自卑、對自身的評價明顯偏低,特別是在外貌、主觀幸福感等方面對自身評價明顯偏低。筆者發現,有關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的實證研究較少,鑒此,筆者對江蘇省泰州市某所實驗學校(含中小學)的362名學生進行了實證調查,試圖探討該地區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彈性狀況,以期豐富相關研究。
二、研究方法
1.被試。本研究采取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對江蘇省泰州市郊一所普通實驗學校三到八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經篩選回收有效問卷362份。其中男生189人,女生173人;留守兒童165人,非留守兒童197人。
2.研究工具。青少年心理韌性量表(HKRA),該量表由胡月琴、甘怡群修訂,共有27道題,分為目標專注、人際協助、家庭支持、情緒控制和積極認知五個緯度,采用5點評分法,問卷的信效度良好。復測后的驗證性因子分析結果(x2/df=1.584,RMSEA=0.043,GFI=0.834,AGFI=0.852,CFI=0.863,IFI=0.868)基本支持了量表的結構效度。
3.程序。對被試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團體施測,要求被試按指導語獨立完成問卷,收回問卷后剔除作答不全和答案有明顯反應定勢者,將數據錄入SPSS15.0進行統計分析。
三、結果
以心理彈性為因變量,以是否留守為自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的結果顯示: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心理彈性水平總體差異不明顯。在積極認知維度方面,留守兒童的得分明顯低于非留守兒童,留守兒童和非留守兒童差異顯著(P
留守兒童
(N=165)非留守兒童
(N=197)t值目標專注3.55±0.663.62±0.54-1.120情緒控制3.47±0.763.41±0.830.091家庭支持3.46±0.663.53±0.73-0.226人際協助3.34±0.833.39±0.85-0.522積極認知3.54±0.763.83±0.81-3.012**心理彈性3.38±0.443.45±0.45-1.212(注:*表明P
實驗中,本研究一共要選取180名留守兒童,分別在兩個社區各自選取90名留守兒童,在一個社區實施干預,另一個社區不實施任何干預,即確定干預對象和對照對象的來源。在180名留守兒童中,男孩、女孩各占50%,年齡在6~11歲之間,6歲兒童30名,7歲、8歲兒童各20名,9歲兒童36名,10歲兒童34名,11歲兒童40名。
(二)干預方法
根據調查結果制定針對留守兒童的干預方案,其內容以學校的參與型活動為基礎,再深入社區開展相關活動,營造社會關注和愛護留守兒童的氣氛和環境。活動前,教師要與校方充分溝通,明確本研究與教學的關系,這樣可以保證干預活動順利進行,使活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學校分年級開展參與型活動,包括圖畫、游戲、角色扮演、講故事、討論、心理訓練等眾多干預方式。干預方案包括:學校干預活動,按年級分組,由各科教師協作完成,將干預方法與活動應用到其日常教學中,并開展相關的干預活動。社區干預活動以靜寧縣的社火隊為主要力量,借助社火隊每當逢年過節舉辦的社火活動,開展倡導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相關宣傳活動。同時,廣泛召集社區居民舉行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討論會,探討迫切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以便提高社區居民對留守兒童及其心理問題的重視與認識,尋找解決該問題的方法。本研究堅持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的原則開展相關干預活動,教師制作具體的干預活動方案,以便學校更好地開展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以協作者的身份,主持和引導討論會的舉辦,社區居民是討論會真正的主人和參與者,他們在會上的發言和討論是會議的主要內容。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使社區居民深刻認識到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并通過干預活動有效解決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三)評估方法
運用檢驗法,對比干預前后兩個小組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檢出率,分析干預方案與措施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具有何種作用。本文運用問卷調查對留守兒童干預組和對照組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測量。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是周步成教授和其他心理學科研究人員,根據日本鈴木清等人編制的“不安傾向診斷測驗”進行修訂,以填寫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兩個社區兒童進行考察,問卷回收率100%。具體內容參見結果部分。
二、干預結果分析
如表1所示,在實施干預措施前,兩組的檢出率,除總焦慮傾向外,其余8個分量表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干預前兩組心理問題比例大體相當,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如表2所示,在實施干預措施后,除總焦慮傾向外,對照組與干預組的檢出率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MHT的8個分量表檢出率具有明顯的差異,干預措施對干預組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有比較顯著的作用。
三、結論
以上調查研究結果表明,以學校為中心,以社區為輔助的干預模式,對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成效顯著。本次干預方法中充分結合本地人文特色,根據不同年齡段留守兒童制作針對性的方案。當然,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干預是一項長期工作,政府、學校、監護人和社區都應發揮自己相應的作用才能真正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確保留守兒童健康發展。
作者:陳世聞 單位:甘肅省靜寧縣威戎小學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4-0337-03
兒童心理問題(包括情緒問題和行為問題)的發生率較高,全世界各個國家報告的發生率多數在15.8%左右[1]。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其發生率呈明顯增長趨勢。心理問題的存在對兒童健康成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但是,兒童心理問題并沒有得到廣大家長的重視,在對兒童進行干預時,家長的配合程度較低。有研究發現,本人或父母報告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到心理衛生機構就診的比例分別為7.7%和13.0%,而本人或父母意識到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就診率分別只有6.4%和14.0%[2]。國內有人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兒童心理問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以引起廣大家長的重視[3-5]。該研究旨在探討父母和兒童報告的心理問題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為有效地對兒童心理問題進行干預提供現實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與方法 在杭州市某小學的三~六年級學生中,選擇父母與兒童本人均同意參與者進行調查。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問卷調查,填寫兒少主觀生活質量問卷、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和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并將Rutter兒童行為問卷(父母問卷)發給學生帶回家中,由父母進行填寫,次日帶回學校交給教師,再由教師交給專業人員。
此次調查共有402名學生參加,收回父母及兒童均有效的問卷370份,有效率為92.04%。其中男生181名,女生189名;平均年齡為(10.65±1.18)歲。
1.2 調查工具
1.2.1 兒少主觀生活質量問卷[6]共由52個條目,由兒童評定自己平時的想法和感受。該問卷包括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學校生活、生活環境、自我認識、抑郁體驗、焦慮體驗和軀體情感8個維度。其中家庭生活、同伴交往、學校生活、生活環境和自我認識組成認知成分,抑郁體驗、焦慮體驗和軀體情感組成情感成份。
1.2.2 Rutter兒童行為問卷(父母問卷)[7] 由父母根據自己孩子最近1 a的情況進行評定,臨界值為13分。根據問卷的評分結果,可將兒童行為問題分為A行為(行為或違紀行為)、N行為(神經癥行為)和混合三大類。
1.2.3 兒童焦慮性情緒障礙篩查表 該量表由41個條目組成,由兒童本人根據自己最近3個月的情況進行評定。王凱等[8]對該量表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證實該量表可用于我國兒童焦慮癥狀的評估,并建立了中國常模。
1.2.4 兒童抑郁障礙自評量表 由Birleson制定,共有18個條目,由兒童本人根據自己最近1周的情況進行評定。我國兒童抑郁量表協作組于2003年對該量表進行了信度和效度研究,證實此量表可用于我國兒童抑郁癥狀的評估,并建立了中國常模[9]。
1.3 統計方法 利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χ2檢驗、t檢驗和偏相關分析。
2 結果
2.1 兒童行為問題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 采用Rutter兒童行為問卷(父母用卷)調查顯示,有行為問題的兒童共62人,正常兒童308人,對2組的主觀生活質量進行比較,結果見表1。行為問題組兒童主觀生活質量的8個維度均明顯低于正常組兒童(P值均
采用偏相關分析,分別了解A行為和N行為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情況,結果見表2。A行為與主觀生活質量的8個維度均呈負相關(P值均
2.2 兒童焦慮情緒和抑郁情緒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 抑郁組或焦慮組兒童主觀生活質量的8個維度均明顯低于正常組兒童(P值均
3 討論
研究發現,不管是父母報告的行為問題,還是兒童本人報告的焦慮性問題或抑郁問題,都會對兒童的自我認知和情感體驗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在主觀生活質量問卷的各維度上,均明顯不如正常兒童組,這與國內外的研究基本一致[3-5,10]。
目前,中小學生厭學的發生率已高達30%以上,學生厭學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生活質量中的家庭生活維度主要評價親子關系的好壞,同伴交往維度主要評價同伴關系的好壞,學校生活維度主要評價兒童在學校中的感受以及是否喜歡上學等問題,這3個維度的好壞與厭學情緒的出現與否有密切的關系[11]。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在這3個方面明顯不如正常兒童,即更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同時,有心理問題的兒童在自我認識和抑郁體驗方面明顯不如正常兒童,這些兒童更容易對未來產生悲觀的認識,更容易出現自殺行為,這個問題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研究還發現,A行為會對主觀生活質量產生全面性的負面影響,而N行為(主要與情緒有關)對家庭生活和自我認識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這可能是因為具有N行為的兒童與具有A行為的兒童相比,往往表現得安靜而乖巧,沒有明顯的不服從或違紀,從而受到批評和懲罰的次數比較少,得到表揚也比較多,因而對自己的認識比較積極,親子關系也比較好。
【中圖分類號】 R 179 R 395.6 R 749.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07)05-0427-02
Behavior Problem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TAO Xingyong, LI Yingchun, RUAN Liang,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hui Medical University, Hefei(23003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of behavior problems among schoolaged children in rural area,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early intervention. Methods A cluster sample of 809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ners 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of behavior problem was 16.6%. Mean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male than those in female for the factors of conduct disorder,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found in mean scores of learning disorder, impulsivehyperactive disorder and hyperactive index among children of different grades. The mean scores of leftbehin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both in psychosomatic disorder and anxiet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fewer fostered children in family, poor health of children, negative appraisal for children and scolding/humiliating children by parents/guardians frequently were th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behavior problems. Conclusion Some behavior problems exist among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 especially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relevant psychosocial 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schoolaged children’s health.
【Key words】 Behavior,addictive;Mental health;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Child;Rural population
隨著我國工業化社會的發展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輸出,農村兒童的家庭成長環境也在發生著重大改變,“留守兒童”群體不斷增加。這種變化可能引起農村兒童心理行為特征的變化。本研究通過對農村學齡兒童行為問題及相關因素進行分析,以便為農村兒童心理衛生問題的早期發現與干預提供基礎資料。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選取皖南地區某縣3所農村小學所有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監護人進行問卷調查,獲得有效問卷809份。其中男生492名,平均年齡(9.98±1.57)歲;女生317名,平均年齡(10.20±1.54)歲。
1.2 方法 采用橫斷面問卷調查的方法,調查員由安徽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本科學生經過統一培訓后擔任。問卷內容包括兒童基本信息、監護人及家庭基本狀況、教育方式、Conners兒童行為量表(父母用癥狀問卷)等。問卷的調查對象為兒童的父母,“留守兒童”信息由目前的監護人提供。
Conners量表父母問卷(PSQ)[1]是兒童行為問題篩查中應用很廣泛的量表。父母問卷有48個條目,采用0~3四級評分法。可歸納為6個因子即品行問題、學習問題、心身障礙、沖動-多動、焦慮、多動指數。本次研究以被調查兒童行為量表有1個或1個以上因子分超過常模2個標準差即評價為異常[2]。
1.3 資料處理 采用Epi Data 3.0錄入數據,SPSS 10.0軟件完成數據t檢驗、方差分析和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
2 結果
2.1 兒童行為問題檢出情況 與常模[2]比較顯示,有行為異常者134例,異常檢出率為16.6%,其中男生80例,女生54例,行為異常檢出率性別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4,P=0.772)。各種行為問題按檢出率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
焦慮57例(7.0%)、沖動-多動48例(5.9%)、多動指數43例(5.3%)、學習問題36例(4.4%)、心身障礙32例(4.0%)、品行問題26例(3.2%)。
2.2 不同性別學齡期兒童行為因子得分比較 見表1。
對不同性別兒童各個行為因子得分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在品行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多動指數等4個因子的得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3 不同年級學齡兒童行為因子得分比較 將不同年級學生各行為因子得分進行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在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多動指數3個因子上年級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2.4 “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行為問題比較 本次調查中“留守兒童”有162人,占總調查兒童的20.02%。“留守兒童”有行為異常者34人,檢出率為20.99%,與非“留守兒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869,P=0.090)。進一步對2類兒童行為各因子得分比較,結果顯示在心身障礙和焦慮因子上“留守兒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兒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2.5 農村學齡期兒童行為問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以行為異常與否為因變量,將兒童與監護人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家庭經濟條件、教育方式等作為自變量,進行單因素Logistic分析,再將P<0.05的變量作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非條件回歸分析,采用逐步向前引入法,納入回歸方程水準為0.05,剔除水準為0.10。最終進入方程的變量有家庭撫養兒童數、被調查兒童健康狀況、在別人面前負面評價孩子和經常責罵或羞辱孩子4個變量,見表4。
3 討論
行為問題是兒童期常見的心理衛生問題,并可延續和發展為成年期心身障礙或疾病。兒童行為檢出率為5%~30%[3-4]。本次利用Conners量表父母問卷對農村學齡期兒童行為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農村兒童行為異常檢出率為16.6%,高于國內陳虹等[5]以同一量表在大連市的調查結果(11.27%),符合農村兒童行為問題患病率高于城市兒童的規律。本次調查結果還顯示,男生在品行問題、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多動指數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與蘇林雁等[6]和范娟等[2]的報道基本一致。學習問題、沖動-多動和多動指數因子得分在不同年級之間也存在差異,高年級學生行為問題更為突出。
本次調查發現農村學齡兒童中“留守兒童”占20.02%,比例較高。對“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行為因子進行比較,顯示“留守兒童”更容易產生心身障礙和焦慮問題。提示缺乏正常親子的監護可能導致該群體的心理負荷增加。王東宇等[7]通過對中學生調查也發現,“留守兒童”存在各種明顯的焦慮、學習壓力、人際關系緊張與敏感、抑郁、情緒不穩定等心理問題。因此,“留守兒童”由于正常監護的缺失需要學校和社會的更多關注。
中圖分類號:B42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留守兒童是指因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而被留在戶籍所在地,不能與父母雙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未成年孩子。隨著農村大量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的人數不斷擴大,留守兒童的社會現象也變得愈來愈普遍。根據留守兒童的實際監護人的身份,可將其監護類型分為單親監護、隔代監護、上代監護、同輩(自我)監護四種,其中單親監護又可分為父親監護和母親監護。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問題近期才開始得到重視,黃愛玲(2004)對99名留守兒童和117名非留守兒童進行對比研究發現留守兒童在適應不良、心理不平衡、人際關系和強迫癥狀等方面均高于非留守兒童,且男生比女生更嚴重;李寶峰(2005)對271名留守兒童研究發現留守兒童在SCL-90量表中的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9個因子上的分值均顯著高于全國常模;吳艷(2014)對210名留守兒童進行調查發現留守兒童普遍存在親情斷裂,心理失衡、生活目標模糊、不良行為習慣凸顯以及學習和生活上的問題。綜合以往研究可發現,大多數研究用SCL-90對留守兒童進行研究,而SCL-90的測量對象包括初中生至成人,且大多用來測量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的,并不適合于對留守兒童的研究;另外以往研究大多也只是將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對比,很少涉及到不同監護類別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較。因此,本研究擬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立足大連市周邊地區,用信效度較高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對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對比研究。
1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對1104名大連市周邊地區兒童的監護類型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并對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進行了比較。
1.1研究被試
從大連市周邊地區(莊河、瓦房店)抽取2所小學,采用隨機抽樣法抽取四、五、六年級小學生共1104人為研究對象,男生649人,女生455人;四年級308人,五年級435人,六年級361人;非留守兒童869人,留守兒童235人,其中父親監護類型留守兒童36人;母親監護類型留守兒童140人;祖輩監護類型留守兒童59人,本研究中無上代監護和自我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被試的年齡范圍為10歲到16歲(12.3?.01)。
1.2研究工具
1.2.1自編留守兒童一般資料問卷
自編留守兒童一般資料問卷包括年齡、年級班級、性別、監護類型等條目。
1.2.2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
心理健康診斷測驗是由華東師范大學周步成教授于1991年翻譯并修訂的,量表共100道題,適用于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整體測查。它由一個效度量表與八個內容分量表和一個效度量表構成。該量表的信度為0.91,效度大于0.516。八個內容量表分別是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恐怖傾向和沖動傾向,一個效度量表用于測查所答問卷是否有效,若效度量表的得分在7分以上,可考慮將該份答卷作廢,效度量表中第84、94、96題為反向計分。
1.3研究過程
主試仔細閱讀問卷指導語,然后逐一閱讀問卷題目,被試被要求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填寫問卷。共發放問卷1188份,根據效度量表對全部問卷質量進行核審剔除無效問卷,共獲取有效問卷1104份,回收率為92.9%。
1.4數據處理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2結果與討論
2.1留守兒童的一般情況
大連市周邊地區不同類型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的一般情況如圖1,圖中數字均為該類型兒童人數所占總被試人數的百分比。
由圖1可知,大連市周邊地區留守兒童的人數占總兒童人數的21.29%,其中母親監護類型留守兒童占12.68%;父親監護類型留守兒童占3.26%;祖輩監護類型留守兒童占5.4%。
2.2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診斷測驗的差異
對不同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得分進行One-Way ANOVA單因素變量分析(將不同類型的兒童作為自變量,各因子得分作為因變量),同時對三種類型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1。其中得分越高,表明在該因子上的癥狀越顯著。
由表1可知,四種類型兒童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和沖動傾向的得分上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在身體癥狀上四者得分達到邊緣顯著;三種類型留守兒童在八個量表中的得分均大于父母監護類型的非留守兒童,在學習焦慮、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達到顯著性水平,在身體癥狀上的得分達到邊緣顯著(p=0.066)。
2.3四種兒童心理健康診斷測驗得分多重比較
對四種類型兒童進一步進行多重比較(LSD)結果如表2,表2中數據分別為父親監護留守兒童、父母監護非留守兒童、母親監護留守兒童、父母監護非留守兒童、祖輩監護留守兒童、父母監護非留守兒童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和沖動傾向的得分。
由表2可知,祖輩監護留守兒童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均顯著大于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在過敏傾向上的得分達到邊緣顯著(p=0.051);父親監護的留守兒童與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在八個量表的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母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在沖動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
3建議
兒童的早期經驗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兒童在童年期就與父母或父母一方長期分離,缺失父母的關愛與支持,缺失與父母正常的感情交流,那么對兒童無論是身體還是心理方面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表明祖輩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可能因為祖輩監護人的文化程度和教育能力普遍較低,教育方式單一,教育觀念陳舊,祖孫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心理代溝,且祖輩監護人能為兒童提供的大多局限于一日三餐、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照顧,疏于對兒童心理健康和正常人格的培養。而父親監護類型和母親監護類型的留守兒童相對非留守兒童之間的差異不是特別明顯,說明父親或母親一方監護要比父母都不在身邊的祖輩監護情況好。
父母外出打工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是真實存在的,親情缺失是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
在學校方面,學校應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采用開設講座、舉辦培訓等多種形式進行教育,有條件的學校應聘用心理教師并設置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另外學校也可以開展一對一或一對多做“臨時父母”的活動,動員教師積極扮演缺失的“父母”角色,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和愛護。
在家庭方面,父母應增加與留守兒童聯系的頻率,研究表明,每月4次以上的聯系頻率可以使留守兒童感受到父母的關愛,有利于降低其各種心理疾病發生的概率。此外,很多留守兒童監護人由于是隔代撫養過度可憐兒童對留守兒童采用溺愛型教養方式,他們甘愿自己受苦受累也盡量滿足兒童的要求,兒童出現問題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不予以正確指導,長此以往,兒童便養成驕縱任性、自我中心等(下轉第7頁)(上接第5頁)性格特點;也有很多監護人受父母之托認為應嚴格管教采用權威型教養方式,要求兒童唯命是從,按照自己固有的觀點和期望要求兒童,對于兒童應有的奇思異想給予否定,這樣,兒童在監護人的管制下逐漸失去了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性,更不會在探求和思索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很容易形成懦弱自卑、缺乏主動性、不誠實等性格特點。顯然,這兩種教養方式均不利于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成長,監護人應采用民主型教養方式,處理好限制與自由的關系,充分尊重兒童,給予兒童積極的指導。
在社會方面,各社會工作者應對留守兒童提供幫助和支持。各級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入托、入園、入學問題不要制定一些歧視性政策或提出苛刻的條件,而要為其提供便利,制定優惠政策,使兒童盡可能與父母生活在一起,擁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
4結論
祖輩監護留守兒童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和沖動傾向上的得分顯著大于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在過敏傾向上的得分達到邊緣顯著(p=0.051);父親監護的留守兒童與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在八個量表的得分均無顯著性差異;母親監護的留守兒童在沖動傾向上的得分大于父母監護的非留守兒童。
參考文獻
[1] 劉曉慧,王曉娟,楊玉巖,哈麗娜,李秋麗,戴秀英.不同監護類型留守兒童與一般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3).
[2] 桑標.當代兒童發展心理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 黃愛玲.“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4,18(5).
[4] 李寶峰.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及其干預[J].教育探索,2005(5).
[5] 吳燕.山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調查報告[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14(6).
[6] 周步成.心理健康診斷測驗(MHT)[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1991.
近年來,隨著大量農村年輕父母外出務工,把小孩托付給老人“代管教育”,造成農村留守兒童日趨增多,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根據2005年中國1%人口抽樣調查的抽樣數據推斷,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約5800萬人,其中14周歲以下的約4000多萬人。在全部農村兒童中,留守兒童的比例達28.29%,平均每四個農村兒童中就有一個多留守兒童。江西、四川等6省的農村留守兒童在中國農村留守兒童總量中所占比例超過半數,達到52%。留守兒童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父母關愛和教育的缺失對孩子的心理發育造成很多負面影響。調查組深入調查了解江西省農村幾所中小學校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實際情況探尋相關對策,以期為江西省留守兒童未來的教育與發展提供合理的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調查組整群隨機抽取江西省上饒和九江兩個地區3所農村小學和1所鄉鎮中學共562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范圍從小學3年級到初中2年級,年齡從9歲到15歲。其中小學生370名,中學生192名。留守兒童297名,非留守兒童265名。此次調查由調查員在統一指導下進行測試,現場匿名獨立填寫,當場收回。共收回試卷505份,回收率為89.9%,其中32份因回答不完整或矛盾被剔除,有效問卷473份,有效率93.7%。
(二)研究方法
1.問卷法
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進行問卷調查。《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簡稱SCL-90)由Derogatis(1975)[10] 編制。本研究采用由國內學者陳昌惠修訂后的量表,共90個條目,9個因子,F1(軀體化癥狀)、F2(強迫癥狀)、F3(人際關系敏感)、F4(抑郁)、F5(焦慮)、F6(敵對)、F7(恐怖)、F8(偏執)、F9(精神病性)。對每個條目按1-5計分,“1”代表沒有癥狀,“5”代表癥狀“嚴重”。總分是90個條目所得分之和,做為身心健康的指標。SCL-90總分越高,表明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用SPSS11.0對測驗數據進行統計檢驗分析。
2.訪談法
另外,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調查小組成員采用走訪形式,對留守兒童及其家庭進行有針對性的訪談,對監護人的受教育程度、他們對留守兒童的教養方式與重視程度等多方面情況進行深入了解。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經調查發現,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與非留守兒童相比總體上不容樂觀。在總分上有49.5%的留守兒童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而非留守兒童則為8.9%。調查結果顯示(如表1),留守兒童在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敵對、恐怖、偏執這五個因子上的得分均顯著高于國內中學生常模,主要表現為緊張、厭煩、害怕公共場合及人多之處。這說明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他們的性格較為內向,情緒不穩定,對學習和生活缺乏熱情,對外人缺乏信任感,甚至懷有敵意。
(二)訪談結果
根據訪談結果來看,留守兒童的顯著問題為人際關系敏感、學習焦慮和敵對。結果表明,留守兒童因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長期的情緒困擾使他們容易產生自卑、孤僻甚至任性、暴躁等極端性格,并轉向了對外界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失,造成人際關系敏感。同時經調查發現,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大多是其老一輩親戚,未接受過正規學校教育的占總體的54.3%,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水平的占總體的41.2%,受到過高等中學教育的卻只占到總體的4.5%。監護人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且在兒童的教育觀念上意識陳舊,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簡單,對留守兒童的看護僅僅局限于生理健康上,對孩子學習及心理健康成長等方面缺乏必要的幫助和引導。
三、討論
此次調查結果顯示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總檢出率為32.67%,遠遠高于全國青少年行為檢出率19.7%。盡管調查統計中會存在研究方法和標準不一致所造成的誤差,但可以得出的基本結論是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是不容樂觀的。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長期親情缺失影響留守兒童與人交往
有研究表明,父母的關愛和支持對個體早期的人際交往、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發展會產生直接影響。留守兒童長期不在父母身邊,缺少與父母之間的及時溝通和交流。長期與父母間的情感缺失影響留守兒童對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二)遠離父離致使留守兒童心理壓力負擔過重
留守兒童作為教育主體,應該好好學習,不辜負家長的期望,樹立遠大理想。但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農村留守兒童因其父母長期不在身邊,對父母及本人所擔憂和害怕的事情會有很多,這就給留守兒童的身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他們承受著同齡兒童無法想象的心理壓力。很多留守兒童都覺得自己很孤單、寂寞,有了困難、挫折,無處可訴、無人可助,長期的心理負擔影響身心健康發展。
(三)代管教育不力造成留守兒童學習困難
多數留守兒童正處于義務教育階段期間,教育影響著他們的學習生活。大部分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低,對他們的課后學習沒有能力進行輔導,造成了留守兒童在學習上存在困難,且大部分兒童成績處在中等偏下水平。
四、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騰飛,江西省留守兒童隊伍還在繼續擴大。如何改善留守兒童生活和教育現狀,讓留守兒童受到和其他非留守兒童一樣健康快樂的成長,已成為迫在眉睫的社會問題。根據調查情況,我們對改善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提出以下對策。
(一)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家長需盡快轉變教育觀念
家長要盡快轉變觀念,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且要從孩子健康成長的長遠目標出發,盡可能和孩子保持密切聯系和溝通。留守兒童出現生存危機和道德失落問題,家長負有完全的責任。孩子的教育和全面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精心呵護和全面關懷的健康理念,有條件的父母,應該把孩子接到身邊,讓其在打工地接受義務教育,為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提供條件。尋找和確立恰當的孩子監護人,細致地落實孩子的被監護權,同時要拿出更多的時間與孩子聯系,創造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采取更多的方式與孩子交流溝通,對孩子的全面發展和精神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
(二)江西省農村學校應致力于為留守兒童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
學校是留守兒童生活的一個重要環境,是他們主要活動場所。由于家庭親子關系缺失,需要學校發揮集體力量為留守兒童營造親情氛圍。同時,要求全體教師加強關注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掌握兒童的心理動態,對每一個留守兒童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同時,把一些情況相近的留守兒童組織在一起,組建朋輩輔導小組。經常開設符合青少年身心發展規律的心理課程,定期為兒童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同時,在課內外教育活動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知識。
(三) 學校、家庭、社會合力共同完善留守兒童良好人格發展
留守兒童不僅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成功教育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共同的合力。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的產生來自于家庭和社會兩個主要因素。農民外出務工主要是由于家庭生活貧困,不得不離開離開農村家庭到城市打工;另外,由于我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制以及社會對農民工的不公平待遇,導致許多農民沒有辦法及能力帶著孩子一起走進城市。“留守兒童問題表現在農村,但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的關鍵應該在城市。”改善農民工在城市里的就業生活環境,特別是改善農民工子女在城市學校就學的政策環境,是解決江西省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治本之策。江西省農村各中小學校、家庭、社會應采取積極有效措施,選擇便利可靠的教育途徑,社會各界合力共同創設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給留守兒童多一些關愛。
參考文獻
特殊教育專業在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開設以來,培養了大批從事殘疾人研究、康復和教育的專業人員,但是隨著特殊教育對象的復雜化,特殊教育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當前我國特殊教育專業課程設置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鑒于普遍反映特殊教育專業本科生不能很好適應特校一線教師工作的客觀現實,各高校不斷調整特殊教育專業培養目標,作為特教學科重要基礎課之一的心理學課程課程設置首當其沖,根據以往資料顯示,很多師范院校在特殊教育專業課程計劃中單獨設置了特殊兒童心理學等相關課程,而且在心理學等其他專業的課程計劃中也設置有特殊兒童心理學課程。[1]綜觀目前特殊教育專業的課程建設在高等師范院校課程體系中的現狀,其課程建設基本上有三種取向:一種是以學生的障礙類型為導向,開始介紹不同障礙類型兒童心理與教育的系列課程;[2]另一種是追求特殊教育學學科體系自身的完整, 開設特殊教育導論、特殊教育哲學等大量的特殊教育理論,課程設置過于偏重教育學科本身,康復學、心理學、醫學等課程的建設比較薄弱。如心理學相關課程只開設了特殊兒童心理學等專業課,忽視了普通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的學習。第三種是以心理學相關課程為主導,比如華東師范大學開設了心理學特殊教育方向,重慶師范大學開設了特殊教育(特殊兒童心理發展與教育)。除此之外,在職教師也普遍認為心理學對于教學很重要,比如學者甘昭良將特教學校教師的知識技能分為六類,即:普通教育理論知識、特殊教育基礎知識、教師基本技能、弱智兒童教育基礎知識、聾童教育基礎知識、盲童教育基礎知識。在對“普通理論知識”的態度上,兒童發展心理學被大多數被試(76%)認為是重要的,而分別有一半以上被試認為普通教育學(57%)和普通心理學(53%)重要。[3]
H師范大學在多次研討的基礎上,將特教專業培養目標明確定為“了解國內外特殊教育發展趨勢和最新成果,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較高的特殊教育理論素質和實踐能力,能在各級各類特殊學校、特殊教育科研機構、殘障人士福利機構、特殊教育管理機構從事特殊教育實踐、理論研究、管理工作等方面的應用型人才”。本文根據H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課程的設置以及結合文獻資料,對 2013級、2014級和2015級本科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與訪談,從學生視角深入探討特殊教育專業心理學課程設置問題,以供全國高師院校特殊教育專業課程改革參考。
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和訪談法為主,編制《H師范大學特殊教育本科生對心理學課程設置的調查問卷》,并通過預調查和專家評審,對問卷進行修改和完善,提高了問卷的效度。2015年,向特殊教育專業2013、2014和2015級本科在校生發放問卷96份,回收96份,回收率為100%,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各32份(如表1);原始數據以統一格式錄入,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在問卷法的基礎上,筆者還采用非結構式訪談法,訪談對象為特殊教育專業在校生,2013級7名,2014級7名,2015級7名,以口頭訪談方式完成。
三 結果與分析
1 心理學課程看法數據與分析
從調查數據看(表2),總體上,在校本科生對專業課程總體設置滿意度處于 “重要”的最多 (占89.5%), 其次為“一般”(占9.3%),1.0%認為心理學課程不重要;2013級在校生認為“重要”的最多(占 93.7%),只有兩人個人認為“一般”,無人認為“不重要”。
通過數據可以得知,隨著年級的升高,越來越多的在校生意識到心理學課程的開設很重要。筆者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通過個人訪談以及文獻法來分析這些因素,得出以下原因:大一在校生對心理學課程了解不是很深,認為特殊教育專業就是學好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就行了,沒有必要過多地涉及心理學。與之相比的是大二、大三普遍認為心理學課程開設很有必要,這是因為由于他們對特殊教育專業了解的加深,以及去特校實習,讓他們意識到了心理學課程的開設對自己專業發展的重要性。
2 心理學課程開設方式數據與分析
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發現,總體上56.2%的學生認為心理學類知識雜糅在教育學類課程比較好,43.7%的學生認為單獨開設心理學課程比較好(表3所述示),其中2013級在校生16人認為心理學單獨開設比較好,16人認為心理學滲透在特殊教育課程中比較好,與之相比的是,2015級在校生只有11人認為心理學課程單獨開設比較好,大三學生在傾向于單獨開設心理學課程方面明顯高于大一學生。
通過訪談分析原因如下:由于H師范大學特殊教育專業本科生都是文科出身,學習普通心理學之類的課程比較吃力,而教育學容易接受,因此傾向于滲透性課程的學習,比如某學生認為《特殊教育導論》中關于心理學的知識能夠很好地和教育學結合起來,有助于消化吸收。而傾向于單獨開設心理學課程的在校生,認為心理學課程單獨開設有助于對心理學進行系統的學習,而滲透性課程關于心理學的知識比較零散。
3 心理學課程需求數據與分析
通過表4數據可以得知,學生喜歡或者想要接觸一下心理學類課程;特殊兒童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特殊兒童診斷與評估>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咨詢與輔導類課程,2013級、2014級在校生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診斷與評估、特殊兒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咨詢與輔導都比較感興趣,而2015級在校生相對來說只對特殊兒童心理學、特殊兒童心理診斷與評估、兒童發展心理學比較感興趣。
筆者在訪談時發現原因如下:由于大一、大二開設課程較多,大三開設課程較少,所以大一、大二對心理學課程的需求程度沒有大三高。而大三學生中一部分學生由于考研的原因希望能夠開設一些諸如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等心理學課程,另外一部分在校生認為心理學的學習有助于自己特校教學工作的開展以及從心理學的角度觀察特殊幼兒,因此希望多開設心理學課程。而大一、大二在校生由于課程比較多,學習和考試壓力比較大,所以心理學課程的選擇意愿較小。
通過數據(表5)可知,總體上來說,學校希望開設課程類型為咨詢與治療>應試和考研>基本原理,可見在校生意識到了特教專業技術性比較強,學習技能型知識意向比較強。年級上相比,從大一到大三,應試與考研、咨詢與治療呈現遞增趨勢,原因是因為大三面臨擇業或繼續深造的選擇。
4 心理學與特殊教育學科關系數據與分析
大一新生大多認為是兩個單獨的學科,大二、大三在校生普遍認為對心理學的學習有助于自己的專業發展,心理學課程是特殊教育專業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通過訪問得知,基本上所有的大一學生都是通過調劑的方式被錄取到特殊教育專業的,對專業學習興趣不高,對特殊教育專業了解程度不深,認為特殊教育學就是學習特殊教育基本理論和技能。而大二、大三在校生在特校實習期間感覺只能用一顆愛心去擁抱特殊孩子,無法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對技能型知識需求比較強烈。另外,很多學生已經通過或者正準備參加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對于他們來說,學好心理學并且通過心理咨詢師三級考試有利于自己的學業。
除此之外,在與在校生進行訪談時,發現了一些問題:學生認為心理學課程的開設對本專業的發展很有用,但是感覺學期結束好像什么都沒學到。學生在特校實習時對技能型知識需求比較強烈,而學校開設的課程卻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
四 討論與建議
結合問卷調查數據以及訪談所得資料,發現存在以下問題:大一新生對特教專業了解不深,所以在學習上有一定的盲目性;大多數在校生認為心理學課程很重要,但是在課堂學習中卻又很吃力,部分學生感覺雖然學到了很多知識,往往期末考試結束后,所學的內容也就忘記了;各門課程之間的內容有一定的重復性,沒有整合優化,。基于此,提出了以下建議。
1 讓在校生對特殊教育專業有一個系統的了解
通過訪談以及查閱資料發現,大多數在校生都是通過高考調劑的方式被錄取到特殊教育專業的,結果就是他們不知道特教專業是學什么的,未來可以從事什么工作,甚至有些學生直接排斥這個專業。所以,針對大一新生,有必要讓他們對特殊教育專業有一個系統的了解,不僅僅如此,還要對特殊教育學科有一個了解,讓他們知道特殊教育是一個復合型學科,其中康復學、心理學、教育學都是其中重要基礎學科,缺一不可。
2 加強對任課教師的培訓
2010年以來,開設特殊教育專業的院校超過四十所,呈快速增長趨勢,如何培養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是很多學校都在考慮的問題。教師是課程的建設者和實施者,教師的師德、治學態度和教學理念,以及在課程知識領域的認識水平,對課程建設成果和水平起關鍵性作用。因此我們非常強調教師持續的專業成長。“特殊教育心理課程如何實施、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實施者——教師的理念與態度,這將直接影響該課程能否真正在教育、教學層面實施,并轉化為行為,縱觀我國新興特殊教育專業院校現狀,大部分特殊教育專業教師都是剛剛畢業的碩士生,他們教學經驗缺乏,不能很好地主導課堂教學。[4]而心理學類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最高,不僅僅要具備特殊教育專業背景,還要具備心理學背景,但是同時具備特殊教育和心理學背景的教師很少,另外在實踐中,有些教師備課時只備課程而不備學生,不了解學生已掌握哪些知識,他們需要什么,其他課程講授了哪些相關的內容。
3 加強與其他高校合作,制定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0118(2012)12-0139-02
留守的少年兒童正處于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其在思維方式、世界觀、價值觀及行為方式上易出現偏差,這一弱勢群體理應得到全社會的關注和關愛。
下面僅以筆者所處的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兩岔河鄉、大圩鎮兩鄉鎮為例來簡要談談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現狀及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研究背景
(一)我國留守兒童現狀
據全國婦聯統計,全國留守兒童的人數約為5800萬。目前,留守兒童占全部農村兒童總數的28.29%。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段成榮根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0.95%抽樣數據,農村留守兒童的規模已達到2290.45萬。留守兒童的基本權利和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也使他們在生活、學業、人格等方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
(二)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兩岔河鄉、大圩鎮基本情況
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端,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77.5萬,其中兒童人口130.39萬人,農村留守兒童26.41萬人,占農村兒童的35.97%。
兩岔河鄉位于江華瑤族自治縣南部,與大圩鎮相通;大圩鎮位于江華縣南部,兩鄉鎮是留守兒童高比例區。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兩岔河鄉山區留守兒童及其監護人、大圩鎮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35人。
(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法。以問卷調查法走訪每戶進行調查,以詢問監護人的方式了解更多關于留守兒童成長環境的細節問題。走訪山區調研時間為期共7天,共采集有關留守兒童有效調查報告405份。
2、數理統計法。使用數據統計法,根據監護人類型的不同,將所調查的兩岔河鄉與大圩鎮留守兒童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單親監護型;第二類為祖輩監護型;第三類為親朋監護型。
表1
類型12單親監護12祖輩監護12親朋監護人數128人12264人12133人比例121.97%1265.19%1232.84%三、統計結果分析
(一)由三種類型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淺析其性格及心理特點
1、單親監護型家庭的留守兒童應該是三種類型中與父親或母親接觸較多的一類,父母對子女的教養態度,是影響兒童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原因。
兩岔河鄉山區的留守兒童都普遍存在內向、害羞、不善言談的性格特點。
2、調查對象中的留守兒童更多的是跟隨祖父母一起生活,此類型的監護人員多半是老人。因為身處山區,生了病也難以下山治療,照顧起孩子來便更是吃力。在教育方面,祖輩受教育的程度很低,在成長與生活中遇到了問題,孩子們也無法得到及時的解決。
調查中,與長輩交流溝通方面:
表2
煩惱來自家庭12常常感到孤獨12不愿與臨時監護人交流31%1222.6%1224.5%另外在學習上:
表3
學習成績中等以下12學習很不好12學習壓力大12讀書沒什么用81.3%1236.3%1284%129.3%留守兒童的壓力一是來自學習上的缺乏輔導,二是由于自我心態沒有及時進行調整。
3、對于“親朋監護型”,親戚對所托管留守兒童不敢嚴辭管教。調查中,對于此種情況,部分父母長期在外,于是采取“物質+放任”的方式,增加孩子的零花錢。這樣,極易使孩子養成好逸惡勞、奢侈浪費、亂花錢、擺闊氣的陋習,并直接導致拜金主義的產生以及潛意識里的讀書無用思想。
表4
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國存在的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也是中小學必需解決的主要問題。文章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進行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調查,查找留守兒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進而提出運用校園體育文化改善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旨在為解決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農村中小學;校園體育文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園體育文化能夠給學生營造一種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是最能推進校園文化發展的催化劑,對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據網上調查顯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25.1%,其中小學87066人,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學生總數的23.4%。① 可想而知,兩年前就已經有這么多的留守兒童,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現在的留守兒童還會少嗎?面對這一數據我們是不是更應該關注和幫助這個弱勢群體呢?論文主要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進行調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從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運用校園體育文化的優勢促進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為研究對象,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為調查對象。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學院圖書館、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和維普網收集大量與本論文相關的文獻資料,這些文獻資料給本論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參考。
2.2 問卷調查法
對德保縣民族中學、泮水中學、德隆初中等幾所中小學的學生進行抽樣,抽取500名學生填寫調查問卷。根據研究內容親自制定學生調查問卷500份,并親自對調查問卷進行發放、回收、統計與分析。最后收回問卷494份,回收率為98.8%,其中有效問卷485份,有效率為98.2%。
2.3 數理統計法
對調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數據進行數理統計。
2.4 邏輯分析法
將問卷統計處理的數據與文獻進行分類對比及分析綜合,并結合相關的體育文化理論,總結出觀點。2.5 訪談法對德保縣民族中學、泮水中學、德隆初中等幾所中小學的體育老師進行訪談,了解與本論文研究相關的情況,收集信息。
三、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現狀調查
1.留守兒童在農村當地存在的普遍性情況
從表1可以得知農村的留守兒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調查學生選擇了“普遍存在”,達到56.3%,可見隨著外出打工人數的增多,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由于缺失父母的關愛,容易造成這些留守兒童心理發育不健全,從而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會給他們的家庭以及整個社會帶來許多問題。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的現象已經成為一個常態,所以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
2.農村留守兒童學習成績的情況
由表2可知,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學習成績情況的調查,期末考試的成績跟當學年期中考試成績對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學生成績上升,卻有79.2%的學生成績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較大。這也反映出了一個問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狀態令人擔憂,大多數留守兒童學生的成績都不是很理想,長期累積就會產生明顯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長期產生自卑心理就會嚴重影響到學習心態,從而導致他們養成不良的學習習慣,成績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對于成年人,留守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別人的關心與關注,同時需要別人的認可,只有減輕他們的心理負擔,他們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學習上,不然他們的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
3.相關農村留守兒童專門工作機構的設置情況
由表3可知,有395人認為沒有為留守兒童設置專門的工作機構,占81.4%,而只有32人認為所在農村有專門為留守兒童設置工作機構,只占6.6%。如果專門為留守兒童設置的工作機構過少,則會使留守兒童難以得到社會的關心,總會覺得自己和別人格格不入。為留守兒童專門設置工作機構,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會使留守兒童覺得有家的感覺,覺得無時無刻能得到社會的幫助,每時每刻都有人在關注著他們。可見,農村留守兒童專門工作機構設置不健全,對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關心不夠,直接影響著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4.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的性格類型調查
從表4可以看出,在所調查的學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內向型卻有289人,占59.6%。可見農村父母外出打工對留守兒童的性格影響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經常表現為活潑開朗,熱情大方,不拒小節,但是內向型的人感情比較深沉,辦事非常小心謹慎。可見內向型的人對于學習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學也會慢慢地疏遠這群內向型的留守兒童,長此以往,這些留守兒童的心理就會有很大的落差,嚴重的可能會封閉自己,不敢也不愿與人溝通。
5.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情況
由表5可知,對體育運動有興趣的只占17.1%,但是對體育運動根本沒興趣的就占了57.5%。可見現在農村中小學的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濃,在校園里缺少體育運動的氛圍,勤奮學生不能起到帶動懶惰學生的作用。所以我們需要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培養留守兒童養成終身體育理念。
6.對農村留守兒童自卑心理的調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會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不會產生自卑心理。我們舉行比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團結同學們的友誼,輸贏不是比賽的最終目的,但是事與愿違,調查中發現,有相當數量的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會出現自卑心理,這就說明留守兒童的心理比較脆弱,絕大多數留守兒童在面對失敗時,心理的承受能力較弱。
7.影響留守兒童參加體育運動的主要因素
參加體育運動或集體活動首先能讓人快樂,不覺得孤獨,還能使人形成一個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兒童的觀察能力并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他們的交往能力,還能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為懶惰或者會編很多種理由不去運動,最后沒有毅力不能堅持運動的留守兒童占了51.2%,留守兒童一般都是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爺爺奶奶一般年齡較大,與兒童交流的代溝更深,經常達不到對兒童的監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這些留守兒童容易養成懶散的生活習慣,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和毅力。調查發現,有70.1%的人討厭參加集體活動,這個比例也對應了上文調查中的大多數留守兒童的性格都孤僻內向的現狀。
8.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喜歡的運動項目情況調查
從表8中可知,在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運動項目的調查中,男生選擇的主要有籃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選擇的項目依次為:跳繩、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這主要是因為農村中小學場地器材的硬件設備不足,并且村級學校除了有少數的水泥籃球場以及幾張用磚砌成的乒乓球臺外,就沒有其他的體育運動場地了,更別說有標準的田徑場地。從表中可知,不需要專門場地的項目選擇的人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專門場地才能進行的運動選擇人數偏少,就連男生最喜愛的籃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見,如果沒有充足的場地會直接影響學生對運動項目的選擇。
四、校園體育文化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園體育文化能有效調節中小學生的不良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據調查,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在輸了比賽后有63.1%的人會產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過合適的校園體育文化來調節他們的不良情緒。體育文化能夠充分發揮它的本體作用,留守兒童通過積極地參加體育運動能夠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時也能讓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加強自信心及意志品質,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質。體育運動對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調節是最直接、最積極、最容易調控的,所以對于留守兒童更加需要引導和組織他們參加校園體育文化,使自己能夠把對父母的思念轉化為運動的動力,讓他們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不是孤單的,而是生活在一個集體里,能夠找到歸屬感。
2.校園體育文化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目前,很多中小學的體育課都是 “放羊式”的教學,甚至有些學校為了升學率,都取消了高三的體育課,在這種形勢下,學校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學校可以以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人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思想政治狀況、宣傳輿論氛圍、師生文明素質、校園綜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氣象,促進了教職員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師生員工的團結和深度融合,通過體育文化的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校園體育文化能減少孩子因長期獨處而產生的心理壓力
諸如開家長會父母不能到場參加、參加文體活動父母不能來現場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學們認為是沒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兒童產生一定地心理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多數學生不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可以促進人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學生在不開心或者心理有壓力的時候可以選擇通過體育運動來進行緩解。
4.校園體育文化能讓學生在成績落后的情況下鼓起信心
體育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促進人樹立信心。體育運動過程本來就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過程,參與者可以從中體會競爭、合作、成功、失敗和自信,能夠使人在這一過程中體驗與感悟其中的奧妙。在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留守兒童覺得在比賽失敗之后會產生不自信的表現,而他們往往會以消極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失敗,因此,需要合理利用體育文化激起他們的自信心態,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賽能夠做的更好,并將這種心態運用到自己的學習中。
五、有效發揮校園體育文化對中小學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促進作用的對策
1.加大招聘體育老師的比例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務水平
通過對部分中小學體育師資狀況的調查,有53.6%的學生認為自己所在的學校存在師資不足,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教師是教育之根本,體育老師水平的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水平。調查顯示,只有少數的中心小學配備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體育教師比例較小,再加上為了學校實際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數的體育教師還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導致體育老師用于專業教學的時間不夠。因此,農村中小學應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引進高水平、高素質體育專業教師;對現有的體育教師加強專業培訓和增加他們進修的機會,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運動場地設施
通過對留守兒童喜歡參加的體育運動項目情況的調查,有78.5%的學生選擇參加對場地要求不高的我項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農村中小學的體育經費嚴重不足。體育場地、器材設施的不完善,必然影響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必須重視起來,加大資金投入,盡可能完善體育場地、器材設施;加強對現有場地器材的維修和更新;盡最大的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活動環境。
3體育教師要加強學習和交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水平
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體育興趣的調查,有57.5%的留守兒童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有很多人都是覺得原有的上課模式陳舊,沒有新意,激發不起自身的學習興趣。因此,面對我國實施的新一輪體育教學改革,我們需要不斷加強學習,堅持“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快樂體育”方向,使體育課在學生的身心發展過程中真正發揮良好作用,將運動與健康有機結合,通過體育運動促進健康,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課內外組織多樣化的體育類集體活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協調發展
參加體育類集體活動能有效地促進同學們的身心發展,增加同學們的凝聚力,體現他們自身的存在價值。但是在調查中發現,有70.1%的同學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面對這樣的情景,我們應該思考如何為他們進行人際交流提供平臺。眾所周知,人際交流不僅是一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也是獲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徑,所以學校組織多樣化的體育類集體活動是非常必要的。當然,我們組織的集體活動難度不能太大,因為難度太大會傷到他們的自信心,我們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歡籃球的就組織籃球比賽,喜歡排球的就組織排球比賽等。這樣既可以豐富學校校園文化生活,又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
5.學校要加大對開展體育文化活動的支持,有針對性地開展各類活動項目
體育運動項目多種多樣。通過對農村中小學留守兒童喜歡的運動項目情況的調查,有19.2%的學生喜歡打籃球,35%的學生喜歡打羽毛球,22.4%的學生喜歡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歡跑步等。所以在各類運動項目中,不同的學生對不同的體育項目興趣不一樣。有的喜歡打籃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歡排球,但是身高不夠高;有的人喜歡跑步,但因身體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現象經常存在。如此以來,就會讓他們產生畏懼心理,失去信心,從而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應。那么學校就應該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強體育課程資源的開發力度,構建體育項目體系。根據開發體育課程資源的需要,體育教師、學者等應共同努力對體育項目進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針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興趣愛好,開發出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