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5 16:54:09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當前學校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界定及現狀
貧困生的心理問題成為當今學校普遍存在的重要社會問題,應當引起學校的關注。培養貧困生積極上進、勇于拼搏、樂觀開朗的品格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而傳統文化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是指處于經濟困窘的學生,因與其他學生相比,在生活、學習和消費方面面臨更大的壓力而在心理反應上表現出來的未能達到學生正常心理健康標準的心理偏差狀態和心理失衡狀態,貧困生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
1.自卑與自尊的矛盾心理。自卑心理是在貧困生當中常見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和品質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同時伴有一些消極情緒,如害羞、不安、失望等。貧困生因家庭貧困而自卑,但作為一個自我意識已經相對成熟的個體,他們又有強烈的自尊要求,過分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聽到關于自己的負面評價就會導致心情波動。他們極其敏感,特別小心地維護自己的尊嚴,總希望自己處處比別人強,比別人好,這種心理狀態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長,同時極強的自尊心也會導致自卑心理的產生。
2.人際交往中的自我封閉心理。具有封閉心理問題的學生一般多疑,有融入集體的強烈愿望,但又常常因為自身的問題導致矛盾和沖突,他們有得到周圍環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卻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憐憫和同情,習慣性的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敢與人交往,在交往中害怕其他同學不理自己,不敢主動、積極的與同學交往,這些心理問題導致他們拉遠了與其他同學的關系,人際關系變得疏遠。
3.焦慮和抑郁心理。據調查顯示,貧困學生的生活應激事件相對較大,抑郁和焦慮傾向較為嚴重。焦慮是由心理沖突和挫折所引起的負性情緒反應,貧困生由于家庭負擔較重,所以導致思想壓力大,他們每時每刻都有著繳納學費的擔憂和生活費不夠的焦慮。
4.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自卑心理的影響下,很多貧困生會出現敏感多疑的心理健康問題,不愿意周圍的同學和老師知道自己的家庭狀況,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誤會為諷刺和嘲笑,會反復思考別人說的話,過分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極易失去自我。
5.虛榮心理。貧困學生一般具有很強的虛榮心,他們往往都非常要強,想要以這種方式掩飾自卑,在團體中總是試圖表現自己,甚至喜歡在同學中擺闊氣,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往往不顧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盲目追風,不愿意勤儉節約,更不愿意勤工儉學。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不僅會給學生個人的生活和成長帶來危害,還不利于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創建。
二、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分析
1.經濟貧困:對于在校貧困生來說,最大的壓力就是來自貧困的壓力。由于各種主客觀原因,因為多數來自農村或偏遠地區,經濟條件差,自己的父母水平低,當其他學生為一些信念、興趣等問題思考時,貧困生卻要為生活費、學費等問題而發愁,導致他們的價值觀扭曲,影響他們對事物判斷的角度,從而急功近利,出現心理健康問題。
2.環境因素:貧困生長期處于一種弱勢群體的文化環境中,貧困文化中存在著較多落后腐朽思想,思維方式封閉,對人生和未來充滿絕望和消極,常常會產生一些個人極端主義思想。3.個人因素:對于貧困生來說嚴重的心理負擔和無形的經濟壓力以及自身的認知偏差是造成他們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
三、傳統文化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傳統文化深深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心理,對人的心理具有影響和制約作用。學校和社會必須認識到傳統文化對學生心理健康和行為的影響,熟悉中華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教育的關系。注重和維護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源。
1.當前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敗,不能以平和的心態正確的面對挫折是導致貧困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孟子在詩詞中提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包含了現在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當中的挫折教育,教育學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付出相應的努力,在成功之前所遭遇的挫折都是在所難免的。
2.傳統文化中關于人的宿命論以及關于緣和報應的思想對于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況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可以教導人們淡然面對成功和失敗,幫助貧困生坦然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釋懷自己處境的艱難,從而熱愛自己所生活的社會而不是怨天尤人。
3.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對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儒家思想中所弘揚的自強不息精神對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狀態起積極作用,自強不息,形成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樹立人生目標,并為實現目標而不斷努力、奮斗。傳統文化中弘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正是教導人們要為實現人生目標而奮斗。
四、傳統文化與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方法
1.運用傳統文化培養貧困生的自我反省意識。中華傳統文化注重培養人的內省品質,一方面內省有助于幫助貧困生面對真實的自我,進行自我察覺和自我調控,合理定位;另一方面,內省有助于貧困生提高自身修養,儒家思想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注重人自身的反省,凡事從自身找問題,不怨天尤人,通過內心修養,達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2.中華傳統文化強調環境適應與優良意志品質的培養。由于教育條件和生活環境的局限,貧困生大多都由于心理素質較差而導致環境適應能力較差,貧困生面臨新的學習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會出現不適應的問題,傳統文化中,古人所說的“既來之,則安之”就是強調人的適應能力,貧困生要學會接受自己的生活環境,培養自己養成堅韌、堅強的性格品質,在逆境中也要熱愛生活,積極樂觀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
3.幫助貧困生樹立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幸福觀和苦樂觀都屬于人生觀的范疇,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中倡導的自強不息精神和挫折教育都有助于貧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傳統文化認為人有兩樂,助人為樂和知足常樂,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包含讓貧困學生產生幸福感,而不是對社會和家庭的失望和憤恨。傳統文化中倡導“仁、義、禮、智、信”,都是心理健康教育應該繼承、挖掘的精粹。
4.發揚傳統文化,培養貧困生心胸豁達學會自我解脫的良好品質。儒家思想中的“入世”和“有為”有助于引導貧困生熱愛生活和人生,道家的無為和莊子的齊物論,引導學生淡薄名利,在逆境中從容自如,這正是貧困生需要具備的心理品質。
5.讓貧困生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貧困生大多不善交際,心理健康教育應教給貧困生與人交際的方法和原則。中華傳統文化倡導整體和諧、族群至上、重義輕利等思想,人與人的和諧是最基本的和諧,人際關系和諧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幫助貧困生正確處理各種人際關系,與同學之間團結互助、和諧發展。
6.中華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是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倡導的內容。貧困生出現心理問題一個關鍵的原因就是不知足,他們特別想要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往往對金錢的渴求程度比普通學生要多,很容易導致在生活中貪得無厭,過分地熱愛某種東西,必然形成一些不好的心理狀態,甚至形成錯誤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阻礙他們的健康成長,“天人合一”思想中重視價值理性,更多地關注人的精神指向,旨在教會如何做人,對貧困生的心理教育問題融入這一思想觀念,有助于教導他們如何做人,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端正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促進他們樂觀積極的成長。我們要汲取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將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因素應用到對貧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當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文化資源,心理健康教育與貧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學、有效結合,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貧困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24―0045―01
民族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一種文化寶藏,傳統文化可以讓中學生保持一種強烈的歸屬感和自我認同。隨著我國社會文化的發展,文化價值日趨多元化,這也對中學生價值觀取向的選擇和認同提出了新的挑戰。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傳統文化教育,對中學生形成良好的社會價值觀,建立精神歸屬感尤為重要,能使中學生從“小我”中走出來,把自我融合到國家的發展命運中,讓他們樂觀、自信,不易產生人際敏感、強迫、抑郁和焦慮的心理健康問題。
一、傳統文化精神對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的作用
1. 用傳統文化精神提升中學生的心理歸屬感。心理歸屬感是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關注點。只有正確對待歷史和過去,對待我們幾千年的傳統文化,才能時刻保持一種生命和精神的延續感。做好當代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工作,提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須提升其心理歸屬感。把心理歸屬方面的教育放在一個時間的維度中去思考,從延續性和持續發展的角度著手,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過去和現代之間的相互依存性,大力弘揚傳統文化精神,通過心理素質教育在傳統文化精神和現代文化精神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這是提升中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水平和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
2. 用傳統文化精神塑造中學生的文化認同。心理學家艾里克森的觀點認為,一個個體缺少個人認同,不能很好地確立自我同一性,會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和更好地社會化。同樣,對于一個社會來說,缺少文化認同將對整個社會的和諧和健康帶來危害,不利于社會群體中的個體形成社會同一性。對中學生來說,建立文化認同就在現代更為重要。中國傳統文化中有很多象征性元素,如龍、太極、萬里長城等,都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象征。當我們看到國旗冉冉升起、國歌在耳邊回旋時,那種深深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它是一種力量之源,可以讓我們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因此,對中學生加強傳統文化精神的教育,有助于中學生更好地接納傳統文化,重塑文化認同,更好地確立自我同一性和社會同一性。
3. 用傳統文化精神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當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空虛感、孤獨感,一些學生精神世界匱乏。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既與其個人因素和人際因素、家庭因素等有關,又與社會因素密不可分。因此,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就要從社會因素入手,豐富其精神世界。我國有著豐厚的傳統文化積淀,為中學生的精神修養提供了寶貴財富。將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連結,是治愈精神空虛和心靈迷失的一劑良藥。
二、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途徑
1. 積極開展社會宣傳工作。健康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提升中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僅需要充實和完善健康心理的內容,更需要開展廣泛而有力的宣傳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 弘揚傳統美德,營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傳統美德的良好社會環境。可舉辦“傳統經典名著誦讀比賽”、“中學生文化節”等大型活動,用中華民族固有的道德觀念和優秀的傳統文化感染中學生。
二、“雙差生”的現狀分析
現代中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生活較為優越,缺乏艱苦生活的磨煉,他們享受到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物質成果,卻不懂成果來之不易。尤其“雙差生”更為突出,在家庭中多為父母離異或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缺乏良好的養成教育,或教養方法不當,過于寵愛、溺愛、放縱,使他們的心理處于亞健康或不健康狀態,不思進取,成績不佳,性格怪異,怕苦怕累,貪圖享樂,只會索取,不會付出,學習上內心有一種失敗的自卑和無望感。缺乏人生理想和學習志向,消極地對待人生,消極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個人生活帶有濃重的灰色調。所以他們的“問題行為”較多,這是“雙差生”心理問題的綜合性問題的體現,當多種因素發生作用時,情況就更為復雜和嚴重。比較典型的問題行為是:不服從管理、不懂感恩、自私自利、自大高傲、偏激沖動、打架斗毆,賭博、吸煙、喝酒、愛上網、沉迷網絡游戲、隨意曠課、不誠實守信、不尊重他人、衛生意識差,責任心差、集體觀念淡薄,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
三、中國傳統文化拯救“雙差生”刻不容緩
由于商品經濟和外來文化的沖擊,在一定范圍和一定程度上存在社會道德滑坡的現象。這必然會對正在成長的中學生尤其是“雙差生”這一特殊人群的思想品格造成極大的影響。
針對“雙差生”這一特殊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其“問題行為”的特殊性,運用優秀傳統文化幫助“雙差生”拾回他們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只是由于家庭教育或家庭因素和改革開放商品經濟及外來文化的沖擊,導致他們心靈不同程度地受到傷害,形成了亞健康或不健康的心態,所以才有那么多的“問題行為”的發生。因此,通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去挽救“雙差生”的心靈刻不容緩。
四、“跪羊圖”能幫助“雙差生”解決由家庭因素引起的心理問題
“跪羊圖”中的一幕幕動人的場面,讓人觸景生情,一句句父母育兒、愛兒、盼兒感人肺腑的歌詞,讓人淚下。那是父母愛的真實寫照,是親情的呼喚,是一種愛的付出。通過“跪羊圖”,讓孩子深深感受到一種濃濃的親情和父母無私的愛,從而理解父母,回歸親情,信任父母,感恩父母。消除對家庭或父母的疑慮,從而解決“雙差生”因家庭原因引起的心理問題。
五、運用“仁愛”“謙和”能幫助“雙差生”解決由于人際關系引起的心理問題
“仁愛”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謙和”是一種備受傳統思想推崇的處事之道,也是一種人生境界。孔子主張“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人》),要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推心置腹,以心換心。用尊重、寬容、尊敬、謙讓的態度與人和睦相處,通過“仁愛”與“禮讓”來營造和諧氛圍。通過組織“雙差生”觀看相關視頻,讓他們懂得“仁愛”和“禮讓”的道理,用尊重、寬容、尊敬、謙讓的態度和人相處,讓“雙差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由于人際關系而引起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煙消云散了。
六、用“中庸之道”來保持心理平衡是中國傳統文化對心理健康理論的一大貢獻
何謂“中庸之道”?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中庸集注》)“中庸”就是“適度”,也就是說看問題、處理事情都要全面客觀,不偏不倚,科學適度。做到了這一點,心理健康就有了根本保證。我們運用“中庸之道”引導和幫助“雙差生”解決由于所謂“自尊心”引起的不平衡心理問題。告訴他們一個道理:一個人必須有自尊心,但一定要“適度”:過了是自負,不及則是自卑;一個人面對挫折,適度的痛苦是進步的動力,陷于痛苦不能自拔則是頹廢的開始。如果在我們思考問題、處理問題時做到不偏不倚,就會讓自己的心態始終保持積極平衡的狀態。
中圖分類號:G44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現階段周圍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影響
1.互聯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影響
隨著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人們的信息傳播方式也出現了相應改變,而互聯網的大范圍普及徹底改變了人們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學生群體對新鮮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聯網已然成為大學生的主要信息獲取途徑。但互聯網中的信息量十分龐大,各種思想觀念摻雜其中,大學生群體缺乏社會生活經驗,無法分辨其中混雜的錯誤價值導向。在這種缺乏一定判斷能力的情況下,大學生群體容易在互聯網中吸收錯誤思維觀點,影響其心理健康成長。
2.社會生活環境影響
大學生在大學學習過程中,需要獨自面對社會,參加各項社會活動。在沒有家長監管的情況下,大學生很容易與社會中的不法分子產生接觸。因為很多大學生缺乏對接觸人群的判斷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傷害;即使在雙方暫時和平相處的情況下,社會不法分子也會有意或無意向大學生傳導“負能量”,對其心理健康狀況產生不良影響。
二、中華傳統文化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
1.傳統文化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開放以后,為了推動我國教育發展,國家在教育體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國家教學理念,這一行為也著實提高了我國的整體教育質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國與西方國家存在很大差異。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大學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內容多是以歷史知識、政治思想、經濟理論為主導,而這些理論知識一般都具有專業性,對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幫助甚微。我國對心理教育的理解與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希望在校大學生能夠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養正確思想觀念,從而端正行為及道德規范。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狹義理解的文化知識,更為重要的是我國千百年來積累的精神文明財富。
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國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夠促進我國大學生精神文明建設,因此,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支撐。
2.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意義所在
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情況取決于周圍環境以及受到文化影響,文化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淀與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國歷史悠久,歷史文化傳承也十分完善。在經過幾千年的碰撞與變革后,如今流傳下來的民族文化是我國無數先輩的智慧結晶,其中有著中華民族為人處世和對道德修養的行為方向,能夠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提高人際關系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道德行為水平等,實現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國大學生通過學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能夠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3.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對大學生行為道德規范的引領作用
大學生行為道德規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內容中的一部分。我國民族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內容都能夠起到端正大學生道德行為的作用。學生通過學習我國傳統文化,能夠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培養高尚情操,實現心理健康目標。
我國傳統文化是國家文化靈魂所在,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斷推動著我國向前發展。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情況會直接影響到他們步入社會后的生存發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實現我國思想文化建設的基礎所在,為此,國家有必要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夠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加以重視,進而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應用,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
【中圖分類號】R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6-0061-01
1 引言: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其中一些思想甚至影響著現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雖然有一些糟粕的部分,但也不乏精華。因而,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觀探析對于研究當前心理健康問題,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2 心理健康觀在各家學說中的體現
(一)“中庸”
“中庸”是儒家學說中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學說,所謂“中庸”即凡是都應當有個“度”,任何事都應當做到不偏不倚,并且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只有這樣事物才能得以發展和繁榮。就個人來說,“中庸”則可以理解為人對于喜怒哀樂的表現應當有個度,并加以節制,只有這樣,人才能得以充分發展,取得成功。對于現代人來說,“中庸”的心理健康觀顯得尤為重要:為人處世中應當自信,但是應當把握好度,否則會變成自負;對待挫折應當調整好自身的心態,痛苦可以讓人充滿動力,讓人奮進,但是過于大的痛苦則會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動力和前進的勇氣。由此可見,儒家的“中庸”思想對于中國人的心理健康觀的塑造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二)“天人合一”
所謂“天人合一”是指人與社會的和諧相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人與人的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思想最早提出是在《周易》中,孟子認為,人要想達到“天人合一”境界就必須做到“內省”,并用自身的內心去感受善,進而養“浩然之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社會和物質生活不斷發展進步的今天,“天人合一”顯得更為重要,因為每個人每天都會受到各種誘惑,人只有養“浩然之氣”,提升自我的心理素質和水平,才能抵御各種誘惑,才能真正地立足于天地之間,實現自我的價值。
(三)“仁愛”
“仁愛”一說最早是由孔子提出的,所謂“仁愛”,就是“仁者愛人”,人人都互相尊重,尊重生命,讓世界充滿愛與和諧。而實現“仁愛”的途徑則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自己不想要也不強加給別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加和諧和穩定,才能敞開心胸去愛別人,實現“仁愛”。“仁愛”對于物欲橫流而冷漠的現代社會,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孝悌仁義”
“孝悌仁義”在我國是極為重要的為人處世準則,早在先秦,人們就把“孝道”認為是“德之根本”,而孝則是悌、仁、義的最根本條件,只有實現了“孝”,才能進而講求悌和仁義。“孝悌仁義”是為人處世最基本的準則,不僅是古代,對現代社會也有著極其重要的借鑒意義。
1.“中和”
“中和”一說是由孔子提出的,他認為,人應當注重自我情緒的克制和調節,從而實現“中和”。喜怒哀樂乃是人的正常情緒表現,但是如果不加以克制,實現“中和”,則會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只有通過自身的克制,約束,實現人的情緒的中和,才能使人塑造起更加完善的人格,實現心理健康發展。
2.“道法自然”
道家學說認為萬物都有其自身發展的規律,主張萬物應當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即“道法自然”,用老子的話說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從宏觀來說是規勸人們遵循萬物的規律,但從微觀上來說則是提醒人們凡是應當順其自然,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情緒不要過分激動,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對于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來說,這種心態更顯得尤為重要。
(2)心理健康的實現
1.“防微杜漸”
中國古代醫者認為,患者的醫治應當以“防微杜漸”為主,治療為輔,尤其是心理上的一些問題,則更應當做到“防微杜漸”。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給人們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長期的壓抑會使得人的心理出現問題,因而更需要“防微杜漸”,在生活中應當注重預防,一旦出現苗頭就加以重視,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則則會損害人的心理健康。
2.“以物養性”
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萬物有靈”,認為人與天地萬物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整個世界是個猶記得整體,人應于世界形成一個和諧統一的關系。最早提出“以物養性”觀點的是《呂氏春秋》,其認為人應當認清外物,不應當以損耗生命為代價來追求物的滿足。
3.中醫與武術
中醫和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文化,即使在現代社會,中醫與武術都是中國立足世界之林的一個標簽。中醫認為,人應當做到“形神合一”,即在重視外在健康的同時還應當關注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做到“形神合一”,才能算是一個健康的人。另外,中醫還主張心理問題的解決應當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就武術而言,其余中醫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其淵源可以追溯至戰國時期華佗發明的五禽戲,武術在之后的發展中更是分為內外兩種功法,內功講究修身養性,提高人的心理和內在素質,外功則講究強身健體,至此,武術和中醫養生的聯系更加緊密。中醫和武術的聯系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對于人的內在和外在兼顧的表現,其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觀。
3 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包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觀,其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極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和社會的發展,其中一些已經不適用與現代社會,因此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應當用一種更為辯證的態度來看待,不能一味地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都是好的,更不能否定所有。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的內外兼顧,重視人與外界的結合,但是因為其忽略了客觀實際現實性,所以并未上升到科學的高度,所以在面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觀的時候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結合實際,從而使得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觀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
參考文獻
[1] 劉玉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觀[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1:222+227.
[2] 巢小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J].教育藝術,2010,03:35-36.
[3] 巢傳宣.中國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健康[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14,05:74-79.
傳統文化與心理健康觀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健康保健養生之法,熟知中國歷史的人都可以列舉那么幾種方法。關于中國人心理衛生健康的理論基礎,我們認為應該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形全者神全”形神兼顧的共養觀。所謂形神共養就是要兼顧生理和心理,由于中國古代就主張要身心兼顧,那么中國文化中關于保健的心理觀多具有養神和養形的雙重需要,這種形神合一的觀點主張從身心的關系角度來探討保健與長壽的關系問題。第二是“抱神以靜”“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靜結合的養生觀,主張以動養形,以靜養神,二者辯證統一,注重人的心理保持恬靜平和的狀態。這種以靜制燥,精神內守的觀點應該是與老子道家的人生觀有相同之處的。第三是“人法自然”的順應自然的養生觀,通過順應自然規律來養形調神,已達到身心健康及長壽的目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張效法自然是貫穿天、地、人三者關系的法則,并且主張人效法自然的目的是要克制,做到“無為”的境界才能身心健康。第四是“鞭后而壽”的內外兼顧的養生觀,主張內外協調,缺什么補什么。第五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的以情治情的養生觀。中國古代就認識到各種情感的存在,是相生相克的,要善于利用一種情緒去調節另一種情緒,所以說“情”既可以治病也可以致病。[6]以上五層意思是在中國古代的思想中就已經有所體現的,有些觀點至今仍然對中國社會有著深遠的影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形成了理論體系。現代社會的健康保健以及心理衛生的很多理論與方法的來源大多也都是從中國古展而來。總的來說,早期中國人對于養生雖然是形神兼顧,但還是有一定的偏向的,即多主張修“神”,認為心理保健應該遵循生理———心理———自然———社會的這種過程,人的健康只有通過整合生理、心理、自然、社會這幾個方面的協調統一才可以達到。這是一種整體觀,是與西方醫學中的哪病醫哪是完全不同的,他看到了人是一個整體,健康要通過身心統一才可以達到。因此,中國文化傳統不僅提供了身心健康的理論與哲學基礎,還提供了一種修身養性的功夫來進行身心的保健,如內在對道的體認與外在對道的踐行相結合,發展出儒家、道家和佛家的心性心理觀。可見,中國傳統文化的健康觀不僅注重作為主體的身體的保健,還注重作為客體的心理的保健。它提供的是一種修身體征的功夫,是一種方法,它將身心統合為一體,儒家的身心發展是通過修身達到心理的內圣外王;道家的身心發展是通過修身的體征達到清情寡欲,達到無為與自然;佛家的身心發展是通過修身達到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達到身心的超我境界[7]。可見,中國文化品性的心理衛生觀是根植于傳統文化的身心一體的內在修為與外在修為一體的綜合體,這是一種心性論的心道一體的闡釋,其中修身養性的修身與體征的方法更是中國傳統自我修行的獨特方法,對這一議題的研究將有助于推動世界范圍的心理健康研究。
傳統文化與人格思維方式
“人格”這個詞本非國貨,它源自拉丁文,由于近代心理學的發展,尤其是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導致當代中國人研究人格完全西化,而忽略中國特有文化下的特有特質對當代中國人的影響。在中國古代社會,人格雖然沒被正式提出來,但是這種思想已經在中華民族孕育了幾千年。中國古代的這種思想里面有幾個特點。一是“人格平等”的理想觀念,但是在現實社會中卻是不平等的,但是這種思想是好的。二是崇尚“內圣外王”的完美人格,孔子看來“內圣外王”是智、仁、勇的統一;道家認為”內圣外王“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的三寶的完美統一。[8]同時我們看到對于中國人的人格,先哲都希望是一個完美的統一,但是現實情景卻不是這樣的,因為在中國文化下面子的影響下,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戴著面具的,正像美國心理學家榮格多說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一樣,人都在隱藏自己,所以一個人的人格也不是完全暴露的。[9]在中國這種文化影響下,我們的行為似乎大多是外儒內道,外儒內法,外道內儒,外佛內道等等,這也看出中國人的人格體系的構建是相當復雜和凌亂的,似乎中國文化中還缺少一種“唯一信仰”。因此,導致中國人格趨于一種“統一中的多元化”,即在儒家為主導下的多元。在傳統文化因素的影響下,中國人過分關注德行而往往忽視知識的學習,失去了實現現實人格的基礎,還由于過分關注社會關系,忽略了獨立我,導致對自我價值的貶低,最終導致人格的歪曲。中國傳統文化塑造了中國人的民族性格,同樣也塑造了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汪鳳炎認為:“中國文化是人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物的文化;中國文化是內省文化,西方文化是外求文化;中國文化是重情文化,西方文化是重智文化;中國文化是倫常本位文化,西方文化是個人本位文化;中國文化重人文精神,西方文化重科學精神;中國文化重統一性,西方文化重差別性[2]。”因此,從整體上來說,中西方文化差異是明顯的,一種文化的差異性根源應該是民族思維的差異性。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是由于中國文化所締造的,而中國人的這種思維方式又進一步影響中國文化的發展,這是中國人獨有的“循環思維”;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又促使我們形成全局與整體性思維方式;“唯上是從”塑造了中國人迷信權威,尊經、崇古的思維方式,“經世致用”塑造了中國人求真務實的思維方式,導致中國人思維方式的核心在“人倫”上,尤其是重社會而輕個人,形成群體社會思維;“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五行八卦理論塑造了中國人的辯證思維和循環思維。因此,中國古代文化思想塑造出中國人的特有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在今天看來是一種偏重倫理而缺少認知的思維,是缺少邏輯性、分析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的思維。這種思維對當代中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并且中國的這種思維方式還泛化到整個東方世界,形成一種獨特的東方人的思維方式。這種中國思維方式的文化品性是中國文化心理的產物,是社會、歷史、文化相互作用的產物,同樣是根植于中國主位文化下的文化品性,對中國思維方式的本土化研究將進一步擴展中國本土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打破西方世界關于思維方式的話語霸權。
傳統文化與尚忍和諧心態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內容
大學階段是人生中的黃金階段。大學生心理發展方面的表現是由未完全成熟向成熟過渡。如今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
環境適應問題。環境適應問題,主要是指大學生對新的校園生活及環境不能從心理上很好地適應。從長時間依賴父母和老師的幫助面臨的環境,生活方式,學習新的特性,依賴和自我矛盾的形成將產生巨大的學習壓力和焦慮。
學習心理問題。大學的主要任務是自主學習。學習不適應和學習成績不理想是引起大學生焦慮的主要原因。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興趣等。
人際交往心理問題。優秀的人際交往關系是大學生很好的適應社會、實現自我個體協調發展的重要條件,仍然是當代大學生的一個敏感問題。進入準社會團體,獨立學校,學生的社交圈,許多人缺乏人際交往技能,或內向孤僻,常常出現溝通障礙和自閉癥心理貧困。
戀愛及性心理。傳統的教育觀念對早戀為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青年人的身體發育的需要。對大學生的心理準備不足。成熟的,神秘的,特定恐懼交織在一起,導致各種心理問題。
擇業心理問題。高校擴招之后,大學生普遍工作壓力大,乃至呈現困難,由此引起的心理情緒問題更為突出。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的學生的存在,但在大四畢業生更突出。
自我發展心理問題。大學生心理接近成熟,已明確意識到自我的存在及價值,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要求更為強烈。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會產生過分追求完美、期望值太高等不良心理。假如得不到很好的解決,就會引起一系列心理情緒矛盾。
二、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表現
網絡文化的影響。“在傳統文化中的網絡文化的表現是不同的,網絡文化是一種消費文化,娛樂文化,文化的媒介符號。” 網絡文化對大學生的自我認識的挖掘和自我情感的宣泄都有影響。在有利于大學生個性發展,拓寬視野,培養創新勁射以及增強參與社會實踐的能力的同時,也會帶來諸如紊亂價值取向、淡化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人格等不利影響。
競爭文化的影響。“文化在無形中影響且塑造我們的行為表現方式,所面對的心理問題的性質,并左右我們對問題的處理方式,包括對困難的適應模式,以及遭遇挫折或生病時的反應與處理方式。” 競爭文化無疑是與大學生最為密切的文化之一。在提升危機意識,強化大學生成就動機,培養大學生進取意識以及提高心理素質的同時,為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大學生由于過度競爭和情緒障礙,在個人利益第一的競爭而導致削弱他們的合作意識。
大眾文化的影響。大眾文化作為一種相對于獨立的文化范例。因其大眾化、通俗化而容易被大學生所接受。大眾文化通過信息、影視、流行音樂等方式,能容易讓大學生在學習之余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遣和娛樂,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同時還提供了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大學生的年齡、知識結構以及大眾文化的商業性、娛樂性,使大眾文化迎合了人的趣味,尤其是迎合部分大學生的接受心理;其傳播途徑的多樣性與復制性,使大眾文化過度泛濫,從而給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三、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文化途徑
解決心理問題的方式有很多,既然心理問題是由文化問題引起的,那么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從文化入手,尋求文化心理咨詢和治療的方法。通過文化調整由于各種文化給大學生心理造成的消極影響,通過文化路徑解決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創造優良的文化環境。人處在一切社會環境中。文化環境對影響著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的高幅度沖擊下,營造一個寧靜的文化環境,對于調節人的心理健康意義重大。近年我國加大了對文化管理的力度,響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主旋律文化得到獲得發揚,顯現大眾文化與主旋律文化共同繁榮的局面。 這是人民希望看到的現象,對于人民群眾的身心健康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打造有實力的文化品牌。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用的新思想,結合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到抓住網絡空間,引導學生關注社會問題。通過QQ、郵件、微信、微博等新型網絡途徑和大學生進行平等而個性化的交流,幫助大學生解決具體情況,從而使大學生樹立正確而又意義的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1.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有層次的把中國古典文學知識貫穿于教學工作的始終,使學生多了解和掌握中國傳統文化。例如:備課中有意識的附加一些詩辭歌賦等傳統文化,在課堂教學中,添加一些詩辭歌賦及中國古典文學知識,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在平時語文教學日程安排上,要求學生多看、多讀《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傳統文化著作,熟記一些傳統文學的名言佳句,擴大知識面,提高文學素養。
2.愛國主義情感教育。愛國主義情感在傳統文化中表現的最為濃郁和強烈,也是傳統文化留給我們最為可貴的精神財富。“位卑不敢忘憂國”是南宋詩人陸游一生愛國的真實寫照,他在《示兒》一詩中寫到:“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臨死之前,仍念念不忘祖國的和平統一,其愛國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淚下。在語文教材中國古典文學內容教學時,注重對作者和時代背景的講解,在讓學生全面理解主要內容和主題思想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的愛國情懷。同時,讓學生撰寫詩辭賞析和讀后感,進一步加深對文章(詩詞歌賦)主題的理解、對詩人愛國情懷的感悟。
3.親情教育。反映親情及傳統倫理道德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歌頌了偉大的母愛及對母親的思念。唐代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每逢佳節倍思親”,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溢與言表,感人至深;杜甫的《春望》“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充分體現了對親人的關切、思念之情以及渴望得知親人消息、家庭信息的一種急迫的心理。在教學中,結合語文教材和教學大綱要求,把倡導家庭美德、學生心理健康、行為規范養成等方面的教育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教育學生尊老愛友、孝敬父母,幫助學生維護良好的親情關系,使學生有一個健康和諧的親情網。
4.友情教育。友情是一種重要的社會關系情感,友情教育是不可忽視的。古人一向重視朋友之間的交情,如李白的《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表現了朋友之間純樸而深厚的感情。在語文教學時,引導學生深入領會詩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結合教材中有關友情方面的文章進行分析對比,讓學生自己歸納主題思想,分析梳理兩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并寫出賞析和評價材料。學生在學習詩詞、分析歸納主題思想、撰寫賞析和評價材料的過程,逐步加深了對友情的理解,增進了同學、朋友之間的感情,形成了良好的人際交往關系。
隨著幼兒教育的不斷發展,相繼推出了幼兒教育軟件,其中教育類軟件所占市場份額較大,且呈現出上升趨勢。盡管幼兒教育軟件市場前景良好,但在軟件開發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如有的軟件開發商側重軟件的技術性與功能性,并沒有從幼兒的成長需求出發,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一、幼兒教育軟件的設計原則
幼兒教育軟件關系到幼兒各個方面的發展,軟件研發人員在用戶界面設計上應以幼兒為中心,把幼兒的各種心理體驗放在首位。然而,很多研發人員只重視如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過關式的設計原則讓幼兒過度沉迷游戲,讓教師與家長極為擔心。任何軟件都是在不斷優化的過程中進步的,幼兒教育軟件也應如此,設計者應根據教師與家長的反饋,優化升級軟件,以保證軟件的界面風格、設計功能等達到用戶的期望目標。幼兒教育軟件的用戶界面設計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圖形設計,另一部分是交流互動設計,然而在整個APP市場中,教育類的用戶界面設計評分在四星以上的不足10%,這說明教育類軟件的用戶界面設計不細致。幼兒教育軟件關系到幼兒各方面的學習和成長,在設計幼兒教育軟件的用戶界面時,設計者要考慮幼兒心理和生理的發展特點。對比目前市場上多個幼兒教育類軟件,筆者發現用戶好評較高的幼兒教育軟件都有一些共同點,如秉承著愛、快樂、自信、夢想、創新五大目標,以及對幼兒進行倫理、心理、腦力、美學、系統規劃等方面的綜合教育。
二、在幼兒教育軟件設計中滲透傳統文化
如今,教育應用軟件開始在許多地區普及,越來越多的幼兒教育軟件走進校園和家庭,已經成為幼兒教育領域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在追求商業化的市場環境下,各種幼兒教育類軟件的開發水平千差萬別。如何選擇一款適合幼兒成長的教育軟件十分重要,這也是困擾家長和教師的難題。如“兒童涂涂樂游戲”軟件游戲是一種由兒童進行填色和涂色的繪畫游戲,有多種簡筆畫供幼兒填色,游戲避免了紙質涂色超出畫框的情況,采用特殊的涂色技術,讓幼兒在涂色時不會出界,而且相比市面上很多款涂色游戲的點擊即上色的方式,此游戲需要幼兒擦涂圖案才能上色,真正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這款軟件涂色游戲還有語音播報功能。如為白菜填色時,當幼兒選擇綠色畫筆就會出現“白菜綠色”的語音提示,讓幼兒了解圖名及所選顏色。如何將傳統文化教育更好地滲透到幼兒教育軟件中,是軟件研發人員首要考慮的問題。不同的設計策略會直接影響用戶的體驗效果,研發人員要根據幼兒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設計具有文化性、美學性和適宜性的軟件。然而,很多幼兒教育軟件沒有充分運用傳統文化中的教育資源,在軟件中沒有體現誠實守信、尊重師長等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幼兒教育軟件的研發人員要在軟件設計中多添加成語故事、寓言、禮儀知識等,以適應幼兒教育多方面的需求。如何在幼兒教育軟件中滲透傳統文化呢?筆者以“寶寶好習慣”軟件為例進行分析,該軟件中有五章《三字經》,可以讓幼兒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然后列舉了一系列的兒童好習慣,如保護地球、說話算話、小心蛀牙等。此款軟件沒有設計游戲關卡,家長不必擔心幼兒沉迷于游戲。要在幼兒教育軟件中滲透傳統文化,軟件設計人員必須考慮軟件的適用范圍,以及游戲是否會給幼兒造成負面影響,只有在保證幼兒的視力、身體、心理健康的基礎上,再進行多方面的益智教育,鍛煉幼兒的手腦配合能力,才能培養幼兒的傳統文化情懷。
二、泰山文化與駐泰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一)泰山可視可感的物質文化滲透著人的生存理念
泰山物質文化主要是指泰山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兩者相互映襯、相互充實,宮室、植被、摩崖石刻、題字、廟宇、道路、溪水、山谷、建筑、懸石、碑坊、亭臺、松柏等等,山水交映、盤道崎嶇,歷來有“步步不離地,步步是登天。一寸不著力,一寸天相懸。親到絕頂者,步步乃慎焉。”的說法,通往山頂的路上,“登高必自”、“從善如登”、“努力登高”類題刻醒人耳目,給登山者以積極的心理暗示。這些和諧的自然美景,既有靜謐安然之處,又有古樹參天、風清云靜之所,移步異景、蒼松翠柏、溪水潺援、高崖深谷、怪石嶙峋。登臨之處,無不蕩滌心靈、振奮精神,不亞于在這空靈幽深的美景中進行一次人生冥想,靈魂得到洗禮,心胸豁然曠達;“門辟九霄仰步三天勝跡,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遙望攀登之路,真真切切、曲曲折折、喧囂紛爭,連綿起伏的群山、滾滾流動的白云,都變成了旅途中多彩的風景,這種登山實踐,人們始終處于欣慰和奮發向上的情緒之中,拋卻了煩惱,振奮了精神,催人奮進,置身積極心理狀態中。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自古以來,各階層的泰山朝圣者,把攀登泰山比作啟迪人生的精神之旅,歷代名人宗師對泰山仰慕而至,泰山成為了一種精神具象,一種精神存在,一種心理象征。
(二)泰山精神蘊含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和教育價值
通過泰山文化凝練形成的優秀品德稱作“泰山精神”,泰山的厚重、博大,世代敬仰,不斷給人以啟迪、激勵和力量,而人的意志、追求、性格、理想,又恰與之契合,為駐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新的發展。
1.勇于攀登、登高必自、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從古至今,人們不光流連于泰山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而且熱衷于一級級臺階不畏艱險的攀登過程,在過程中體驗與時俱進、勇于攀登、積極向上的心理境界,表達不畏艱險的情懷,昭示著一個人要實現人生理想,達到人生目的,就必須在確立遠大志向的同時,正確對待不幸和挫折,充分的投入到生活中去,發奮努力、克服困難、不斷超越、持之以恒。這些泰山攀登精神的意義,可以通過積極心理學的關注視角,引導駐泰高校的大學生,以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強烈進取心的心理訴求,最大限度的激發自身潛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對挫折和挑戰,勇往直前,塑造積極人格,促進全面發展。
2.寬容博大、包羅萬象、居高不傲的包容精神。泰山“五岳獨尊”,有著“呼吸宇宙、吐納風云、海納百川”的博懷,在泰山之上,無論儒、道、釋,還是古往今來各種文化,總能互相包容,兼收并蓄。分散于各個寺廟宮觀的泰山石刻上,能清晰地看出儒、道、釋三教合流的現象,雖然從內容上難以梳理出明顯的教派合流的發展線索,但毋庸置疑的打上了儒、道、釋多元崇拜印記。諸多景點也涵蓋了經濟、民俗和其他宗教派別等信息,印證了泰山文化的博大、包容,“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泰山文化胸懷博大、包容萬象、謙虛謹慎的包容精神的真正寫照,包容精神的培養,有益于幫助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上懂得寬容待人、忍讓克制,在人際交往上易于培養良好的情緒和情感,容忍別人的過失,合情合理的向周圍的人們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接納別人,悅納自我。
3.敢于擔當、扶正壓邪、勇于承擔的擔當精神。我國自古就有靈石辟邪和崇拜的民俗,泰山石也不例外,海內外常把泰山石、泰山石敢當碑碣賦予“保平安”、“鎮宅”、“辟邪”的靈石。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泰山石敢當在人們心目中成了正義的化身,賦予了新的信仰理念,延展了靈石崇拜功能,包含了“扶正壓邪”、“懸壺濟世”、“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馬克思曾告誡我們,“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于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是無所謂的。”。人是社會的人,其社會本質決定了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要敢于承擔相應的人生責任,這種敢于擔當、勇于承擔的責任感注重強調個體的自主、自覺,強調認知、情感、行為內心體驗責任意識的自覺承受。培養勇于擔當、敢于擔當的擔當精神,有助于健全學生人格,引導學生自主、自覺、知行合一,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承擔自身言行產生的一切后果。
4.物我兩忘、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諧精神。泰山作為登臨圣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風光,如果僅僅局限于自然特征,泰山也就談不上“五岳獨尊”的顯赫地位,“離開了人的現實的生命活動,任何自然地理環境都是沒有現實意義的。”泰山的自然物景和藝術風格渾然一體,從眾多的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的泰山文化遺存中,可以發現置身泰山中人與自然那種“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融洽關系。尤其在泰山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充分體現著和諧的思想,既保持了自然本身的和諧,又解決了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和諧,以及景觀與游客生理、心理上的和諧。推及心理健康教育,這種和諧理念,涵蓋人與國家、社會與自然界的和諧,強調個體的修身養性,強調尊崇生命的本源。和諧理念的推行,有助于大學生的和諧成長。
5.凝重沉穩、維護自尊、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泰山山脈形體渾厚、沉穩,給人以安穩感的視覺感受。司馬遷認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輕于鴻毛”。在《為人民服務》一文中,用了“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更是賦予“重如泰山”以嶄新的內涵和時代精神。歷經風雨洗禮,泰山便有了平安之山、穩定之山的文化內涵,蘊含了泰山的人格價值,并把追求“國泰民安”、“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同人類最高精神境界、價值理念和人生理想融為一體。當代大學生正處于多種形態的人生價值觀,少數學生沒有遠大抱負,沒有生活目標,缺乏埋頭苦干、無私奉獻的精神。“穩如泰山”的人生理念滲透,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克服各種急功近利、不切實際、盲目攀比、好高騖遠的浮躁情緒,營造腳踏實地、穩健務實的學習風氣;“重如泰山”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引導大學生認識到人的存在價值,利于培養志向高遠、穩健務實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