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16:42:52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公共事業管理概論重點,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一)教學內容不合理本課程以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指導,以國家相關管理文件及相關法律、法規為定義各個基本概念的依據,對公共事業管理對象(客體),公共事業管理主體,科、教、文、衛、體等公共事業的管理活動,公共事業管理的一般法律、技術方法,以及公共事業管理的發展進行研究。傳統的課程內容設計主要分兩個體系:一個體系是以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過程為主軸組織教學內容;另一個體系是以公共事業的分類管理為主軸組織教學內容。兩個體系各有側重點,前一個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一個體系的基礎。由于課時有限,公共事業的內容廣泛又龐雜,兩個體系的內容不能全部介紹,因此在教學中往往側重理論基礎。雖然教學內容比較豐富,但是純理論太多,結構不合理。且我國公共事業體制正處于變革的階段,純理論的教學缺乏與實際相結合,有些理論無法學以致用,學生對公共事業活動不能有一個形象的認識,學習熱情不高,學習效果也不理想。
(二)教學模式陳舊受傳統教學的影響,《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中也主要以填鴨式教學為主,一般是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知識是單向傳授的,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盡管不少教師也探索互動式教學模式,但由于公共事業管理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學生沒有走向社會,自身的知識面不夠寬廣,不能置身于問題情境中,所以對互動的議題摸不著頭緒。許多教師本身也沒有從事過實際的公共事業管理工作,在公共事業管理案例的搜集、整理與分析等方面相當滯后,往往與理論和實際都不掛鉤,難以做出專業化的分析和評價。雙方能力的不足影響了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效果,制約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最后又回歸到以“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傳統模式。
(三)實踐性教學不足實踐性教學是高校為學生適應社會而設置的教學環節,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的性質要求學生在實踐中認識問題,解決問題。所以,在課程教學計劃中,實踐性教學的課時比重在逐步增加。但是,紙質的規定并不意味著學生實踐能力的真正提高。由于學校在資金投入上的缺乏,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落后,許多需要在實驗室和校外實習組織開展的實踐課根本無法操作,教師只能在教室里通過案例講解的形式完成相應的實踐教學任務。實踐教學的學時形同虛設,更重要的是,難以培養出動手能力強,與社會接軌的專業人才。(四)教學考核體系不健全課程考核既是學生學習效果的反映,也是教師教學質量的檢驗。目前,《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考核方式比較單一,基本上以平時出勤、作業與期末一次性考試作為最終的評價。這就導致學生不重視平時課堂的學習,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只懂得死記硬背、囫圇吞棗,以此來應付考試。結果考試一結束,所學的內容就大部忘掉了。如此的考核方式無法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也不易發現教學中的不足。由于基礎沒有打牢,后續課程的學習也因此受影響,最終專業技能不強,工作難找成為必然的事實。
二、《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教學改革探索
(一)創新教學管理制度教學管理制度是國家教育方針和教育制度的反映和組成部分,是學校教學的保證。雖然教學管理制度在一定時期和目的下具有穩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原有的以剛性管理為主的教學管理制度,由于設置了很多條條框框,限制了教師教學改革嘗試,已不能適應時展的要求,因而必須加以修改、補充和完善。改革的根本在于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打破制度的標準化與細致化,實現彈性管理,為教師和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寬松的環境,從而激發教師和學生的教、學興趣,實現教與學的雙重提升。
(二)優化教學內容《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的課程性質決定了教學內容既要體現學科的知識體系,又要強調知識的應用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在上課前要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可將全部理論分為基本理論與新理論,基本理論是精講和重點講解的內容,以保證學生有扎實的專業基礎;新理論可以課上略講配合課后學生的自學研討,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所學的知識始終與時俱進。公共事業的分類管理以專題討論的形式,加深學生對理論問題的理解與認識。
(三)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我國公共事業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教師必須不斷學習,才能將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提高教學水平與業務水平。因此,學校應鼓勵教師走出去,一方面通過參加學科的專業培訓,與界內的學者與同行學習交流,提高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要與一些公共事業組織有合作關系,在實踐中收獲、豐富理論知識。
(四)重視實踐性教學首先,要加大對實踐性教學的研究和資金投入。教師要積極探索實踐性教學的內容與形式,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學校對在科研立項中從事實踐性教學研究的項目應給予大力支持。其次,加快校內實驗室建設。公共事業管理教學實驗室應是建立在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信技術基礎上、借助模擬、仿真等手段和虛擬環境,進行公共事業管理教學的綜合性場所。可以借鑒已建成類似實驗室大學的經驗,取長補短。第三,擴展校外實踐基地。學校應積極主動與政府和社會公共組織開展項目合作,在合作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讓學生掌握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流程,了解我國公共事業管理的基本體制和環境。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公共事業管理組織的專業人才到學校做講座,以自身的實踐經驗指導學生的實踐學習。
(五)改革教學模式教學模式的轉變要圍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這一目標,所以情景模擬教學法是可采用的有效方法。所謂情景模擬教學法,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將公共事業問題和公共事業管理的過程虛擬再現,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以此激發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這種教學模式將案例教學與實踐教學融合在一起,實現了課堂主體參與的多元化,抽象知識的形象化,教學過程的動態化,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吸收與掌握。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公共服務意識及綜合素質。
(六)完善課程考核體系有效的課程考核體系應反映出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考核也是多元化和全方位的。首先,要打破期末“一考定終身”的做法,增加期中考試的環節,期中和期末的成績各為總成績的40%,其余的20%為出勤、課堂表現(聽課態度、提問和討論)、作業等,這樣就避免了“平時不努力,期末忙突擊”的不科學的學習方法。其次,試題形式要靈活多樣,變以記憶為主的知識性考核為知識考核和能力素質考核相結合。因此機械記憶類的考試題目比重將逐漸減少,案例分析、材料分析、小論文和調研報告類的題目比重不斷增加。同時,采取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式,以考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邏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要注重對考核信息的分析和反饋,發現教學中的盲點和弱點,為以后教學的改進提供依據。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3-0180-01
近年來,隨著高校擴展,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之一,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受到了專業人才們的高度重視。高校在提高學生們社會實踐能力的基礎上提出了各種培養方案(例:實踐教學等)和人才培養目標,這對于大學生自身的就業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和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是當前各大高校急需加強的重要工作。公共事業管理作為一門所涉領域甚寬、實用范圍較廣的專業學科,只有在教學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情況下,才能夠切實增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才能真正增強學生的社會競爭力,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
一、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現狀及面臨的問題
根據“目前課程體系中薄弱的環節”調查得知,社會實踐性課程成為了該專業學生的首選答案。由此可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在社會實踐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進行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和建設。[1]
(一)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教學不夠重視。
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學習時常處于被動狀態,長時間創造性思維的缺乏,導致了學生知識與社會實踐方面的脫節。學生間普遍存在浮躁傾向,對實踐教學采取盲從、應付態度,主動性、積極性較差。
(二)校外社會實踐環節缺乏實效性。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實踐形式往往采取參觀、參考、情實際工作部門的人員講課等形式,這種時間活動有利于組織很管理,但學生參與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專業實習由于安排的時間過于緊湊,以至于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習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學生實習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對學生的實習指導不夠有效,以至于部分學生實習效果一般,不能滿足其自身事先預期達到的實習要求。
(三)實踐教學師資不足。
社會實踐主體雖然是學生,但是老師依然扮演者指揮官的重要角色,實訓過程指導還是老師必須要做到的。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增長最終還依賴于其指導老師的實踐水平。目前,多數本科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師是過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學科的教學,從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是因工作需要,或者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的,參加過專業的實踐鍛煉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設想
在分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多方面來探究如何以能力為本位開始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這是擺在該專業學生、教師面前的重要的問題。
(一)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加強校內專業實踐教學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把實踐教學放在核心地位,明確實踐教學的范疇、內容、形式及管理辦法。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首先應在校內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適應市場對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
當然,只有校內的專業實踐是不夠的,還要打破以往藝術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脫節的現象,將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參與的校內外多種專業實踐活動統一納入到專業教學的視野當中進行規范和強化,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課堂教學向課外實踐的拓展和融通,充分發揮課外實踐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檢驗作用,保證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專業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全程不斷線。目前,南京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公共事業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來,就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聯系連云港市文化廳,市文化局、旅游局、廣電局等下屬事業單位開展實習,到一些文化藝術傳播公司等企業進行實踐,參與一些大型文體活動的管理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專業知識得到運用,實踐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要將強化學生才能實踐放在重要位置
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礎是建立在文化行業范疇之上的,必須要對文藝內在規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其管理。增強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綜合競爭力,就要讓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程基礎上,再掌握相關管理門類概論、鑒賞、批評等課程基礎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門特定公共事業管理門類,把握其內在規律及特點。
(三)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引入項目化教學,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項目策劃與管理能力
當下,在公共管理領域更多采用項目化的方式,如各種類型的文體、會展、競賽、演藝等,都是以項目進行運作的。因此,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必須要懂得項目的運作程序、管理環節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實上,項目化管理的知識運用,包括了公共事業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運用,如思維創新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市場營銷推廣能力、音視頻制作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開展項目化教學,可依托相應課程教學,在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學生的實際項目策劃、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際項目的組織與操作,這種方式的教學讓學生切實感到自身的公共事業管理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
三、結合就業強化應用實踐能力,拓寬專業方向,實施“雙證書”制度
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培養應注重拓寬專業口徑,精煉專業內容。按照培養目標的要求,增強專業的適應性,積極創建新的專業方向。在原有教學計劃培養課程開設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專業小方向選修課的開設,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及就業方向,選擇其中的一項作為重點學習的方向。如開設影視制片管理、文化經紀(含會展)管理、文化旅游管理、紙質傳媒管理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管理等。
綜上所述,以培養實踐能力為核心的能力培養體系建構,使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具備了“金字塔”式的能力,也就具備了成為公共事業管理復合型人才的基礎。
根據“目前課程體系中薄弱的環節”調查得知,社會實踐性課程成為了該專業學生的首選答案。由此可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在社會實踐能力方面十分薄弱,迫切需要進行社會實踐教學環節的研究和建設。
(一)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教學不夠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生學習時常處于被動狀態,長時間創造性思維的缺乏,導致了學生知識與社會實踐方面的脫節。學生間普遍存在浮躁傾向,對實踐教學采取盲從、應付態度,主動性、積極性較差。
(二)校外社會實踐環節缺乏實效性。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社會實踐形式往往采取參觀、參考、情實際工作部門的人員講課等形式,這種時間活動有利于組織很管理,但學生參與性不足,不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專業實習由于安排的時間過于緊湊,以至于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習基地不能完全了解學生實習的目的,任務和要求,對學生的實習指導不夠有效,以至于部分學生實習效果一般,不能滿足其自身事先預期達到的實習要求。
(三)實踐教學師資不足。社會實踐主體雖然是學生,但是老師依然扮演者指揮官的重要角色,實訓過程指導還是老師必須要做到的。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增長最終還依賴于其指導老師的實踐水平。目前,多數本科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師是過去研究行政管理或其它學科的教學,從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是因工作需要,或者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上講臺的,參加過專業的實踐鍛煉的甚少,大都缺乏公共事業管理方面的實踐知識和社會實踐經驗。
二、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社會實踐能力培養設想
在分析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從多方面來探究如何以能力為本位開始社會實踐活動,培養實踐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這是擺在該專業學生、教師面前的重要的問題。
(一)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加強校內專業實踐教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應把實踐教學放在核心地位,明確實踐教學的范疇、內容、形式及管理辦法。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首先應在校內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適應市場對公共管理管理人才實踐能力的要求。當然,只有校內的專業實踐是不夠的,還要打破以往藝術類專業教學中存在的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脫節的現象,將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參與的校內外多種專業實踐活動統一納入到專業教學的視野當中進行規范和強化,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實現課堂教學向課外實踐的拓展和融通,充分發揮課外實踐對課堂教學的補充和檢驗作用,保證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專業實踐教學在專業教學過程中的全程不斷線。目前,南京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公共事業管理系自2000年建系以來,就注重學生專業實踐,聯系連云港市文化廳,市文化局、旅游局、廣電局等下屬事業單位開展實習,到一些文化藝術傳播公司等企業進行實踐,參與一些大型文體活動的管理環節。讓學生在實踐中專業知識得到運用,實踐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要將強化學生才能實踐放在重要位置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管理基礎是建立在文化行業范疇之上的,必須要對文藝內在規律有所了解和把握才能更好地完成對其管理。增強公共事業管理人才的綜合競爭力,就要讓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程基礎上,再掌握相關管理門類概論、鑒賞、批評等課程基礎上,熟悉或掌握至少一門特定公共事業管理門類,把握其內在規律及特點。
(三)在實踐能力培養體系中,引入項目化教學,在實踐中鍛煉學生的項目策劃與管理能力當下,在公共管理領域更多采用項目化的方式,如各種類型的文體、會展、競賽、演藝等,都是以項目進行運作的。因此,公共事業管理人才必須要懂得項目的運作程序、管理環節以及管理的方法。事實上,項目化管理的知識運用,包括了公共事業管理人才所有能力的運用,如思維創新能力、文案寫作能力、市場營銷推廣能力、音視頻制作能力、實際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等。開展項目化教學,可依托相應課程教學,在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強調學生的實際項目策劃、組織管理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分組進行實際項目的組織與操作,這種方式的教學讓學生切實感到自身的公共事業管理能力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我國是一門年輕專業,針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建設,通過專業建設與發展培養新型的公共事業復合型專業管理人才,以適應我國社會改革與經濟發展的要求,滿足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改革發展的需要。不僅是公共事業管理,所有管理類學科無不重視其應用性和實踐性,這就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更應重視實踐教學和專業思想培養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形成較為完備的專業思想。
一、我國高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發展現狀
1998年,教育部在正式將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列入普通高校本科專業目錄時,明確規定這一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以及應用這些知識的能力,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藝術等公共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目前已有200多所高校開設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但由于培養方向的不同,學校層次的差別以及師資力量、社會反響等因素,我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發展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一是專業方向設置不明確,所授學位差異性大;二是課程體系建設雜亂,專業教材建設滯后;三是本專業學生就業質量相對較差;四是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以學校突出的電子信息技術學科優勢為依托,實施以“扎實的管理理論知識加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計算機網絡應用能力”為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和全國其他高校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一樣,也存在著學生或者社會對專業不了解、認同感不強的尷尬。究其原因,除了專業本身的成長周期和成長土壤的問題,更與我們長期以來重視專業課教學,輕視專業思想教育的傳統模式不無關系。
二、社會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認識
(一)問卷調查結果分析
筆者針對桂林市社會各界人士和目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校生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在對社會各界人士的調查當中,筆者向普通市民、部分企業、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中學生等群體共發放問卷200份,有效回收問卷195份。結果顯示,僅有35%的人表示聽說過該專業,僅有不到10%的人表示對該專業略有了解。通過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社會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普遍較為陌生,社會知名度不高。在對該專業295名在校生的問卷調查中,雖問題更有針對性,但出乎意料的是僅有65%的學生表示十分了解自己的專業,50%的學生表示對自己的專業沒有信心和自我認同感。兩套問卷充分表明,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無論是在社會還是在本專業學生當中都缺乏必要的熟識和認可程度,因此培養學生的專業思想,樹立其專業自信心,加強鞏固專業在社會的地位十分急迫和重要。
(二)從校園“雙選會”管窺專業市場
一個專業的社會知名度和市場前景通過用人單位的校園招聘亦可見一斑。當前國內很多高校都有每年舉行“雙選會”的做法,聯系百余家招聘單位同時到校進行集體招聘,而應屆畢業生也躊躇滿志積極參與,和單位之間進行“雙向互選”。筆者連續三年參與 “雙選會”,重點對招聘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單位和招聘啟事進行觀察,發現三年來只有四家單位在啟事上明確寫招聘“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其余的相關單位當然也有招聘的,但大多聲明“不限專業”,或者“管理類專業均可”。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亦是同樣面臨要向用人單位解釋自己專業的尷尬,最終雖絕大部分都能找到工作,但過程中的專業自卑和窘迫不足與外人道也。有一個有趣且讓人無奈的案例,某私營企業招聘儲備干部,本意為不限專業,但為彰顯各專業學生就業對口,拉近關系,于是將各相關專業名稱羅列在冊: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政管理、財務管理……甚至本校現有的文科類管理類專業赫然在列,唯獨沒有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盡管在實際招聘中并未拒之門外,但著實又將該專業學生“打擊”了一番。
三、開展學生專業思想教育,構建專業思想教育體系
(一)開展學生專業思想教育
解決問題首先抓住主要矛盾,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教師們更急于解決或改進專業市場困境。從本專業的學生著手,教育教學要先讓學生認識、認同本專業,乃至畢業之后在社會上主動對外宣講自己的專業,擴大社會知名度。專業教師還通過主動引進單位HR到校講學、招聘等方式增強專業的社會影響力,由內而外,大力宣傳專業,培育在校生甚至社會的專業思想。
(1)從新生入學教育環節做好專業介紹
在每年的新生入學時,有舉辦專題“專業介紹會”的傳統,由各專業的負責人或者學科、學術帶頭人向新生做專業介紹。新生專業介紹會是新入校學生了解專業,構建專業思想的第一課。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所在的公共事務學院建立了一支由學院領導、學科帶頭人、教授、博士構成的宣講團對新生進行專業介紹,回答問題。同時介紹會還計入學生學習課時,不僅要對學生起到指導作用,還要認定教師工作量,激發教師積極性。
(2)指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
大學生涯是整個人生的重要階段,是職業發展的準備期。在大學選擇某一專業進行學習,是為今后做職業準備。因而大學生涯是個人職業生涯的起步階段,是決定能否贏在起點的重要階段。大學的專業思想對今后的職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誰在大學階段專業學得好,準備的充分,誰就能較快地找到自己理想的職業,順利地進入職業角色。因此,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每屆學生的大一年級第一學期開設《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課程,任課教師需具備國家二級職業指導師及以上執業資格證,通過一學期的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專業特點,具備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理論和能力。課程還安排了專門的實踐環節,邀請公務員、企業家、非營利組織負責人等“社會導師”為學生上課,開闊視野,了解社會。
(3)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
當前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工作是國家、地方和學校都十分重視的工作,提高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在每屆學生的大三年級第二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程和“模擬招聘”、求職簡歷設計等大賽,使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特點,結合當今就業形勢和社會需要,有的放矢,選擇自己喜歡又適合自己的工作。此外,本專業教師還利用每年的寒暑假期間實地走訪相關招聘單位,宣講和推介專業和學生,進一步為學生的就業開拓市場。
(二)構建專業思想教育體系
專業思想教育的構建不僅需要教師和領導的教學和組織,更需要學生的參與體驗,在學習當中認知專業,在課外活動當中了解專業,在創新實踐當中認同專業才是學生專業思想形成的關鍵。
(1)課堂教學融入專業思想教育,使學生在課程學習中認知專業
專業課程是學生在校學習的本職任務和重中之重,如何在專業課當中涉及和滲透專業思想教育是一個值得思考和亟待實施的問題。例如在《公共事業管理概論》課程當中,就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為學生做詳細的專業剖析、中西方專業的對比以及專業在社會和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中的意義等;在《公共管理案例分析》這類實踐性和互動性較強的課程當中,教師可以將專業思想的話題拋出來讓大家討論、發言,提出相應的辦法和措施,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專業思想教育效果;《職業生涯與發展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當中,教師更要圍繞專業思想教育分門別類地講解對比不同專業的特點,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生本身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等等。
(2)課外活動滲透專業思想教育,使學生在身體力行中了解專業
課外活動是大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大學將有意義的課外活動納入學生“興趣學分”,作為取得畢業資格的必要條件之一,由此可見課外活動不僅是陶冶情操、豐富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更是高等學校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一環。那么如何在課外活動當中滲透專業思想教育呢?例如主題班會,學生可以自發組織舉行認知專業的主題班會,每個學生都可參與,形式可以創新,不拘泥于形式,例如:辯論賽、演講比賽,根據一個辯題、演講主題可以大做文章,同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激發學生的自我思考……當然除了本專業學生內部活動,還可以將活動范圍擴大至全校其他專業,哪怕是簡單的歌手大賽、舞蹈大賽、才藝展示等等,通過精彩紛呈的活動,使其他的老師和學生都來認識和了解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學生。同時提高了專業在校內的知名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500(2014)01-0096-01
一、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研究意義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專業目錄中還沒有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該專業是作為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方向開設的,因此,該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沒有明確的標準。不少學校的課程設置是在原設相關專業所設課程的基礎上,做些修改,增加或減少幾門課程,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專業[1]。針對公共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社會需求的問題進行探索,重點是從社會需求的角度審視現有公共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缺陷與不足,構建和社會需求相適應的公共管理類人才培養創新模式,形成具有中醫特色的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教學特色。
二、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培養目標的分析
在被調查10所院校中,在培養目標設置方面,均體現以培養具備現代化衛生管理理論、技術方面的知識和能力,具有較強的管理、交際能力,了解衛生事業發展趨勢,具有創新和良好的職業道德,能在各級衛生行政部門、醫院、醫藥企業等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層次、高素質的人才。但各院校在培養目標設置方面沒有統一的標準,教學計劃與培養目標沒有對應,培養人才類型各不相同,南京中醫藥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培養的是高級專門人才,山東中醫藥大學則是應用復合型管理人才,還有其他院校是高級復合型人才或應用型人才。因此,中醫院校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應更具特色,即培養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質、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有現代衛生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經濟管理學的相關知識、中醫學與現代醫學基礎知識能力,能夠在衛生行政部門、醫院、醫藥企業和各類公共事業組織等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應用型管理人才。
三、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
關于教學時數,必修課程總學時數:最多的3610 學時,最少1926學時,平均2650學時。其中理論學時最多的2776學時,最少1366學時,平均2603學時。實踐學時最多1697學時,最少114學時,平均562學時[2]。各院校的課程設置層次基本相同,但必修課安排比例上差別較大。
調查10所院校發現,各院校課程設置大體分為公共課、醫學課和專業課三個層次。公共課程必修課學時在30%左右,公共課科目大體相同,公共課包括:體育、外語、思想道德與法律基礎、基本原理等政治思想、身體素質及基本知識與能力素質類課程。醫學課主要以醫學概論、醫學單科形式設置,醫學類課程必修課學時最高為35.55%最低為16.19%,醫學類課程必修課學時比例差距較大,各院校應結合自身條件整合醫學類課程門數及學時,建議醫學類課程必修課學時在30%左右,讓學生用較少的學時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專業課主要就是衛生管理、經濟類課程,專業課程必修課學時數最高為58.28%最低為35.15%,建議專業課程必修課學時數在40%左右,課程選擇要符合人才培養的目標,確定專業核心課程。
為適應衛生體制改革和衛生事業管理學科建設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完善學科組建,明確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全面分析中醫院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四年制)人才培養現狀、醫學課程與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中醫院校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醫學課程設置的發展方向,形成具有中醫藥院校特色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多次召開專家討論會、召開畢業生座談會,對現有教學計劃進行修訂。該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根據國家高等教育相關體制改革內容,結合本學校自身特點,制定出符合中醫院校的教學計劃。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公共課開設9門,656學時,開設體育、外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和基本原理等;醫藥基礎課11門,704學時,開設中醫基礎概論、正常人體解剖學(含組胚)、病理學、生物化學和藥理學等;專業基礎課11門,528學時,開設經濟數學、線性代數、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基礎和西方經濟學(微觀、宏觀)等;專業課12門,576學時,財務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組織行為學、電子政務和文秘基礎等;任選課10門,320學時,醫學倫理學、商品學、醫藥信息管理、科研設計與方法和人力資源管理等。
科學教育改革的新構想,其特征是突出科學、技術。新醫改政策下,衛生體制改革的發展要求醫學院校公共(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建設要緊跟時代步伐,從事衛生事業管理專業培養的中醫藥高等院校肩負著衛生管理隊伍建設的任務。
2021云南大學最新開學時間新生開學時間:9月9日
老生開學時間:9月11日
云南大學概括云南大學(YunnanUniversity),簡稱云大(YNU),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教育部與云南省“以部為主、部省合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入選211工程、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云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11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為中西部“一省一校”國家重點建設大學(Z14)聯盟成員、南亞東南亞大學聯盟牽頭單位。
云南大學始建于1922年,時為私立東陸大學,1934年更名為省立云南大學,1938年改為國立云南大學,是中國西部邊疆最早建立的綜合性大學之一。1946年,《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云南大學列為中國15所在世界最具影響的大學之一。1958年,云南大學由中央高教部劃歸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學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大學之一。1996年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1999年,云南政法高等專科學校并入云南大學。2017年成為中國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之一。
截止到2021年1月,學校有呈貢、東陸兩校區,占地面積4363.64畝,校舍建筑面積100余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382萬冊;設有研究生院、26個學院、14個研究機構、1個公共課教學部及1個附屬醫院,本科專業79個;有教職員工3023人,院士10人,全日制本科學生16816人,碩士研究生8159人,博士研究生1215人。
南大學重點學科專業重點學科名單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
民族學、生態學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民族學、生態學、專門史、微生物學。
省級重點學科:
生態學、民族學、中國民族史、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中國經濟史、工商管理、植物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基礎數學、材料物理與化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國際關系、民族法學、有機化學、思想政治教育、遺傳學、旅游管理、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微生物學、化學、專門史、理論經濟學、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文藝學、公共管理、理論物理、氣象學、系統分析與集成、生物學、金融數學、產業經濟學、行政管理、物理化學、民族文化學、政治學、金融學。
省院省校重點學科:
金融數學、產業經濟學、行政管理、物理化學、民族文化學、政治學、金融學。
重點專業名單
國家級特色專業:
環境科學、化學、公共事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漢語言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政治學與行政學、大氣科學、生態學、新聞學、網絡工程、旅游管理。
省級特色專業: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經濟學、數理基礎科學、信息安全、英語、民族學、金融學、材料物理、行政管理、法學、制藥工程。
國家精品課程:
義務教育,是指我國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基礎教育。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1986年國家制訂《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就強調了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的權利是義務教育的任務,強調了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義務教育的出發點。為了從理論上闡明義務教育必須以教育公平為目標,筆者引入公共事業管理的理論,并通過分析我國目標義務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現狀,提出確保義務教育公平推進的對策。
一、理論:教育公平是基礎教育的終極目標
作為公共事業,教育管理通過提供優質足量的教育產品來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優質足量涉及效率,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業的發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問題。
效率是一個完全的經濟概念,強調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平強調教育管理的效果與教育管理的本質和最終目的的關系。企業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潤的目標,效率成了其當然的首要指標。效率作為一種手段,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它與私營企業的區別就在于效益在私營企業看來是一種目標,而就公共事業而言,只能是一種手段,是服務于公平的手段,最終必須服務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公共教育事業管理的特性所決定的:
從本質上講,教育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大眾基本生活質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會公眾事務。從理論上分析,公共教育事業管理,涉及到兩個理論:一個公共事務理論,一個是公共產品理論。當然由于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也說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純與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義務的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個人,私人產品性也很突出,產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為主要,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以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主要目標,社會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外部性最高,因此決定了這類教育產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傾向于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甚至某種意義上就是純公共產品。產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無償地向消費者提供,實行免費教育,滿足社會的公共消費需要。
二、問題:目前義務教育的非公平問題
目前教育最受詬病的就是教育公平問題。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由于牽涉到社會大眾的共同利益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對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人人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敦育。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背離公平原則的傾向,主要體現在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由于政府實行義務教育的政策,基礎教育是公共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每個人的享用應當是公平公正的,不應該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由于提倡提高辦學效益,教育提出重點發展個別高質量的小學、中學的主張,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師資源配置、學生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這樣的結果是優質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數學校手中。重點學校制度使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資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學校間的差距造成了公眾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重點學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養尖子生為目標,與義務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離的。就近入學制度是保證義務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資源配置現狀的不合理,學校間明顯差距的存在使這一政策無法體現它的公平原則。就近入學意味著你沒有選擇好學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學校做鄰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學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學校,這本身就是帶有偶然性的,有人稱之為是“家庭居所決定是否享有優質資源”。
擇校意愿的產生和擇校制度,就是因為伴隨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化而派生出來的。從理論上看,擇校是“家長們放棄了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按學區免費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主動選擇其他學校就讀”,是個人選擇性的行為,并沒有違背“人人享有教育機會”的教育公平。而且從理論上講,擇校給予受教育者選擇自己心儀學校的權利,擇校有助于構筑學校間的競爭機制,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從現實上看,擇校與高收費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許多名校通過留出一定比例的擇校名額而獲得額外的經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教育優質資源的稀缺,為了能得到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對家境富裕的家庭來說,擇校制度能使他們通過交納高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好的教育資源是公共資源的一部分,但是當它一旦與高收費聯系在一起時,就意味著部分的人占有了本應是大家共有的資源,這對于弱勢群體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如果說民辦學校因為其民辦性質,是有滿足個體(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47頁)受教需要,提高辦學質量、效率的話,無須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采取擇校高收費無可厚非,那么,通過將公辦學校的優質初中部轉化為民辦途徑而使擇校高收費合法化,這就是說把本來屬于公共的物品變成了部門和教育實體的私人物品,而使公眾失去平等享受優質公共資源,這就是從理論上和道德上完全說不過去的。盡管從理論上說擇校可以幫助你通過交費或考試的方式,重新選擇,但這是不是又是對交不起高學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呢?而實際上對負得起高額學費的家庭來說,也并不意味著公平,因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學的人人機會平等外,還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是高質量的教育卻必須花費高額的費用。目前各項制度推出的結果并不能實現對公平的維護,而恰恰相反是對公平的損害,以“精英教育”為導向,以分數為取向的重點學校制度成為了推廣普及素質教育的障礙,損害的正是大多數人享受義務教育階段高質量教育的利益,這是對義務教育普及素質教育的宗旨的背離。對此楊東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認為,就事實而言,世界各國在教育質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機會不公平嚴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仍然是20世紀末的重大挑戰之一”。
三、對策: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政策
為了切實轉變應試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良性運作,有必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是義務教育維護公平原則和公平目標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應試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著優質教育不均衡。由于重點學校制度和選拔精英的教育主導,就必然會有應試教育和擇校高收費,就必然會有學校與學校間進一步的差距。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需要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取消重點小學、重點初級中學;將原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的師資進行重組,調配到原薄弱中小學去,加強薄弱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以強帶弱,實現義務教育水平均衡發展。在各校資源均衡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就近免費、就近免試入學的政策,才能夠真正實現,水平相當的基礎上的競爭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沒有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各校均衡水平發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為子女避免進入差學校而四處擇校,學生也不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為考上一所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奔忙于各種輔導班而失去了本應快樂輕松的童年。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取代應試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如此中國的教育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地解放我們的孩子。為保證義務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就有必要加強政府對教育經費的均衡投入和加強政府對教育的宏觀調控上。因為教育的相當部分,提供的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特別是義務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產品,政府為保證社會的大部分成員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資源,需要承擔經費投入和監管調控的職責,以此保證教育公益性。
【參考文獻】
[1]崔運武.公共事業管理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效率是一個完全的經濟概念,強調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平強調教育管理的效果與教育管理的本質和最終目的的關系。企業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潤的目標,效率成了其當然的首要指標。效率作為一種手段,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它與私營企業的區別就在于效益在私營企業看來是一種目標,而就公共事業而言,只能是一種手段,是服務于公平的手段,最終必須服務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公共教育事業管理的特性所決定的:
從本質上講,教育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大眾基本生活質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會公眾事務。從理論上分析,公共教育事業管理,涉及到兩個理論:一個公共事務理論,一個是公共產品理論。當然由于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也說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純與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義務的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個人,私人產品性也很突出,產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為主要,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以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主要目標,社會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外部性最高,因此決定了這類教育產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傾向于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甚至某種意義上就是純公共產品。產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無償地向消費者提供,實行免費教育,滿足社會的公共消費需要。
二、問題:目前義務教育的非公平問題
目前教育最受詬病的就是教育公平問題。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由于牽涉到社會大眾的共同利益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對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人人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敦育。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背離公平原則的傾向,主要體現在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由于政府實行義務教育的政策,基礎教育是公共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每個人的享用應當是公平公正的,不應該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由于提倡提高辦學效益,教育提出重點發展個別高質量的小學、中學的主張,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師資源配置、學生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這樣的結果是優質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數學校手中。重點學校制度使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資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學校間的差距造成了公眾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重點學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養尖子生為目標,與義務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離的。就近入學制度是保證義務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資源配置現狀的不合理,學校間明顯差距的存在使這一政策無法體現它的公平原則。就近入學意味著你沒有選擇好學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學校做鄰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學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學校,這本身就是帶有偶然性的,有人稱之為是“家庭居所決定是否享有優質資源”。
擇校意愿的產生和擇校制度,就是因為伴隨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化而派生出來的。從理論上看,擇校是“家長們放棄了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按學區免費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主動選擇其他學校就讀”,是個人選擇性的行為,并沒有違背“人人享有教育機會”的教育公平。而且從理論上講,擇校給予受教育者選擇自己心儀學校的權利,擇校有助于構筑學校間的競爭機制,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從現實上看,擇校與高收費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許多名校通過留出一定比例的擇校名額而獲得額外的經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教育優質資源的稀缺,為了能得到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對家境富裕的家庭來說,擇校制度能使他們通過交納高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好的教育資源是公共資源的一部分,但是當它一旦與高收費聯系在一起時,就意味著部分的人占有了本應是大家共有的資源,這對于弱勢群體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如果說民辦學校因為其民辦性質,是有滿足個體(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47頁)受教需要,提高辦學質量、效率的話,無須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采取擇校高收費無可厚非,那么,通過將公辦學校的優質初中部轉化為民辦途徑而使擇校高收費合法化,這就是說把本來屬于公共的物品變成了部門和教育實體的私人物品,而使公眾失去平等享受優質公共資源,這就是從理論上和道德上完全說不過去的。盡管從理論上說擇校可以幫助你通過交費或考試的方式,重新選擇,但這是不是又是對交不起高學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呢?而實際上對負得起高額學費的家庭來說,也并不意味著公平,因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學的人人機會平等外,還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是高質量的教育卻必須花費高額的費用。目前各項制度推出的結果并不能實現對公平的維護,而恰恰相反是對公平的損害,以“精英教育”為導向,以分數為取向的重點學校制度成為了推廣普及素質教育的障礙,損害的正是大多數人享受義務教育階段高質量教育的利益,這是對義務教育普及素質教育的宗旨的背離。對此楊東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認為,就事實而言,世界各國在教育質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機會不公平嚴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仍然是20世紀末的重大挑戰之一”。
三、對策: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政策
為了切實轉變應試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良性運作,有必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是義務教育維護公平原則和公平目標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應試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著優質教育不均衡。由于重點學校制度和選拔精英的教育主導,就必然會有應試教育和擇校高收費,就必然會有學校與學校間進一步的差距。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需要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取消重點小學、重點初級中學;將原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的師資進行重組,調配到原薄弱中小學去,加強薄弱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以強帶弱,實現義務教育水平均衡發展。在各校資源均衡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就近免費、就近免試入學的政策,才能夠真正實現,水平相當的基礎上的競爭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沒有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各校均衡水平發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為子女避免進入差學校而四處擇校,學生也不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為考上一所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奔忙于各種輔導班而失去了本應快樂輕松的童年。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取代應試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如此中國的教育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地解放我們的孩子。為保證義務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就有必要加強政府對教育經費的均衡投入和加強政府對教育的宏觀調控上。因為教育的相當部分,提供的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特別是義務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產品,政府為保證社會的大部分成員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資源,需要承擔經費投入和監管調控的職責,以此保證教育公益性。
【參考文獻】
[1]崔運武.公共事業管理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楊東平.教育公平的理論和在中國的實踐[J].東方文化,2000,(6).
[3]義務教育法[M].1986.
社會學概論是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很難利用一個學期的時間進行詳細的講解,特別是在總的學時減少的前提下,例如,出于增加學生社會實踐的考慮,我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社會學概論》由原來的72學時減為54學時,這需要我們對整門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編排和取舍。
1、明確課程性質
社會學起源于19世紀的西方世界,我國社會學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開始恢復重建,它是一門利用經驗考察與批判分析來研究人類活動與社會結構的學科。其研究對象范圍廣泛,小到幾個人面對面的日常互動,大到全球化的社會趨勢及潮流。其研究重心很大一部份放在現代社會中的各種生活實態,不但注重描述現況,也不忽略社會變遷。現在社會學概論不僅是社會保障、社會學、社會工作的必修課,也是公共管理專業的必修課,對于大學生來說,通過學習社會學課程,不僅可以對自己生活的環境又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更好的理解社會現象、社會問題、社會結構,同時也能幫助其將來更好的融入社會。
對于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來講,還需要面對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社會學與常識的的關系。因為社會學所涉及的內容大多都來自于日常生活,為人們熟悉。所以在一開始會有部分學生認為社會講授的是眾所周知的事物、是一些常識的集合。但實際上社會學有著自己獨特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并得出了系統的、科學的社會學理論。關于理論與常識的區別吉登斯曾說,社會學的理論比之一般人由日常生活提出的看法更有組織也更自覺,社會學者的研究依賴相當的資料,社會學針對廣泛的社會議題作總括性的思考。
2、合理布局課程內容
課程在簡要介紹基本概念和理論的基礎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統一,通過對個人社會化、社會現象、社會結構、社會制度的分析來認識和學習社會學。關于社會學概論性質的教材比較豐富,以彭華民、楊心恒主編的《社會學概論》為例,本課程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1)緒論,主要講解社會學的產生與發展、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學科地位及其應用;(2)個人與社會互動,主要包括人的社會化、社會角色、社會互動等;(3)社會結構,主要包括社會群體、社會組織、社區、社會不平等、社會分層與流動等;(4)社會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制度、經濟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宗教制度等;(5)社會變遷與發展,主要包括社會變遷、社會問題與社會政策等。這本教材的設置按照從微觀到宏觀的邏輯思維編排從個人的社會角色、社會化入手,逐步過渡到社會互動、社會組織、社會分層、社會變遷等。筆者認為,這種內容安排既保證了學生對學科有一定的整體認識,又能由淺入深增加學習興趣。
3、注重理論與現實的結合
社會學的理論流派較多,每個理論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這對于非社會學專業的學生來說,有的理論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那么在講授時就要做到理論與現實的結合。例如,在講授理論與學者時,可以從學者的生活背景、生平和學術生涯入手,這種方法十分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理論,在這方面《發現社會之旅》是一本十分不錯的參考書籍。再者,在講授理論可以結合最新的國內外研究成果進行介紹,我在講解迪爾凱姆的“自殺論”時,吳飛的《浮生取義》作為對中國自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這種內容安排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對于理論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學校和學生對于滿堂灌式的教學都已經持否定的態度,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滿足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求,我在教學中主要使用了以下幾種教學方法。
1、思維啟迪法
改變單向灌輸的教學方法首先就要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讓學生的思維跟隨老師一起運轉起來,激發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個人社會化”這一節的內容時,為了讓學生發現媒體對于個人行為的影響,筆者展示了四張不同影星抽樣的劇照:一位中國男性、一名中國女性,一名外國男性、一名外國女性。讓他們觀察這四張照片的共同之處,共同之處一:抽煙,這一點很快被他們發現,當然這不是重點。共同之處二在我的提示下大家發現:四張照片都很酷、很有吸引力。繼而提出問題:影視作品中的這些鏡頭為什么這樣設置?這樣設置對于青少年吸煙有什么樣的影響?最后我又展示了一張現實生活中幾個中學生抽煙的照片,這引來了一陣笑聲,因為兩者的反差實在太大。打開他們的思路,讓他們思考。這樣一方面增加了課堂的興趣,另一方面提高了觀察探究思考的積極性。
賴特·米爾斯提出了“社會學的想象力”的概念,“社會學概論”課程的目的也就在于此,對于以后可能從事社會管理的公共管理類學生來說,主動思考,看到現象背后的實質是十分重要的心智品質。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實踐性教學常用的方法,社會學研究的內容和日常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這為案例教學提供了大量的素材。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引出社會學理論,既可以加強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度,又是一次利用理論分析現實問題的嘗試。社會學的理論比較抽象,僅靠概念的詮釋是不夠的。如在講授“社會學的想象力”這一概念時,僅僅指出這是“一種認識到個人經歷與廣闊的社會之間的關系的心智素質”。很難讓學生理解,我在教學中主要通過“喝咖啡”、“離婚”、“失業”等案例讓學生思考這些事件可能產生的后果,以及這些事件與世界經濟、文化的關系。這樣學生才能明白社會學想象力的意義,即“個人只有通過置身于所處的時代中,才能夠理解他們自己的經歷,并把握自己的命運,他只能變得知曉他所處的環境中所有個人的生理機遇,才能明了他自己的生活機遇。”
3、體驗教學法
社會學是一門研究社會與人類行為的學科,所以,僅僅讓學生學習知識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真實的體驗理解、掌握社會學知識。為此,我在教學中采用了體驗式教學法。
體驗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獲得體驗,如在講授社會化這一章節時,我首先跳出自身回顧了自己二三十年來的經歷,在我的帶領下,學生們也回顧了自己的成長經歷。通過回憶,發現在各人的成長中家長與社會通過服裝、玩具在塑造著自己的性別角色,通過不斷的獎勵與懲罰塑造著自己的個性。另一種方式是通過社會調查增加學生對社會的理解。社會調查是社會學獲得研究資料的一項重要手段,也是增加社會觀察的一條重要途徑。實地調查的感性體驗使學生走出了象牙塔接觸了社會,這有助于克服知識理想化、真空化的缺陷。
三、考核方法
成績考核是整個課程的最后一個環節,考核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對教師來說是總結教學效果、進行教學反思的重要途徑。
畢業實習是本科教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過渡性階段。當今人才市場上許多用人單位都傾向于“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人才,而畢業實習則能讓學生在現實的工作環境中學習和體會課本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增加實際工作經驗,為畢業后的順利就業增加籌碼。在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加強實習教學,提高人才質量已成為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項緊迫任務。
一、管理類本科生畢業實習與就業現狀
(一)畢業實習概況
溫州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創辦于2001年,開設了以管理學、基礎醫學概論、公共關系學等為代表的主干課程,主要培養從事醫療衛生事業管理工作的復合型人才,至今已有4屆畢業生。作為以醫學學科為重點,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等醫學院校,結合本校管理類學生的培養目標,我們目前的實習單位主要是醫院、衛生監督所、醫藥管理局等全省各級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在實習形式方面,我們采用集中實習和分散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實習時間多安排在第三學年的下半學期和第四學年的上半學期;在實習管理方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確立實習小組長負責制,要求學生填寫實習周志,在尊重學生自主管理的基礎上不定期地進行實習情況檢查;學生實習成績則根據實習單位的鑒定意見、實習報告情況,以及學生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的綜合表現來評定。從本校前幾屆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的實習情況看,實習時間的安排較為科學合理,實習的管理也較為人性化,總體而言,溫州醫學院管理類學生的畢業實習工作是比較到位的。
(二)就業概況
近5屆溫州醫學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統計情況如下表所示:
從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與我們的培養目標相對應,本校管理類學生主要進入各醫藥衛生領域從事管理工作;其次是各類企業,其中包括一些從事醫藥制造和營銷的企業,有的學生則直接參加自己家族企業的管理;再次,就業人數居多的是醫療衛生系統以外的事業型單位,比如各類學校(除留本校外)、文聯等。隨著國家一系列鼓勵應屆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和貧困地區就業的政策出臺,一些學生也選擇了“村官”作為自己的事業。繼續深造和考錄為公務員的學生人數則每年較為穩定,保持在1―2名。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選擇自主創業的學生較稀少,大多數學生還是尋求較為“安穩”的事業型單位。在初次就業潮流中暫時未能落實工作的畢業生人數曾在2007年一度達到17%,而在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就業形勢甚為冷峻的2008年則回落到3%左右,這其中的原因較為復雜,根據畢業班班主任和輔導員老師的反饋情況,有大部分的原因在于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和就業預期的調整。
二、管理類畢業生實習與就業中遇到的問題
從歷屆公管專業畢業生的情況看,他們在實習和就業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畢業生的心態上,他們有的未能體會到“管理”與“服務”是相輔相成的統一體,對“跑腿”、“打雜”的事情心生埋怨,而“重要的事情”又沒有機會經手,形成了典型的“眼高手低”之勢;二是在畢業生自身素質和能力方面,由于每屆畢業生的狀況不盡一致,這使得實習和用人單位對我院管理類學生的印象也有所差異。如果前一屆畢業生表現出色,那么下一屆的畢業生就會受到青睞,但如果前一屆的學生表現很糟糕,那么該實習和就業單位就很難再接受下一屆的畢業生;三是在實習單位方面,各定點的實習單位對畢業實習生的接納程度和指導能力參差不齊,有些實習單位對實習生不夠重視,缺乏必要的業務指導,而只是敷衍了事;四是在時間調配方面,學校方面按照“理論-實踐-理論”的人才培養模式,往往安排學生實習期結束后返校學習最后一部分理論課程,但畢業生由于面臨著就業或繼續深造等尋找畢業出路的問題,常常曠課,有的在實習過程中就和用人單位達成就業協議,提前“畢業”,這就造成了畢業生管理的一道難題;五是在社會競爭方面,實習與就業單位往往同時接收了不同院校的畢業生,也常將各院校學生進行對比,最后擇優錄用小部分畢業生,這使得畢業生之間競爭比較激烈,對畢業實習學生來說這既是動力又是壓力;六是在畢業實習管理方面,學院與實習單位的溝通不夠緊密,在現有的師資狀況下又不可能派遣專職的實習指導老師,加上部分學生屬于自行落實單位的分散實習,畢業生自主管理能力薄弱,這使得學院在畢業生實習的跟蹤管理上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對管理類畢業生實習與就業協調管理的思考
在教學改革實踐中,畢業實習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重要過渡時期,它不僅屬于教學范疇,更是學生踏入社會、實現就業的基礎步驟。受社會經濟形勢和大學擴招等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已成為當今不容忽視的客觀事實,因此,學院管理部門應統籌協調好實習和就業指導工作,使學校、學生、實習及用人單位多方面滿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從思想教育入手,做好實習動員和就業準備工作。在畢業生進點實習前召開好實習動員大會,把實習的要求和目的清晰地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明白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邀請有經驗的帶教老師和職業顧問給畢業生作實習和就業指導報告,編制實習與就業方面的指導手冊,重點了解職場中的人際關系、工作倫理和工作規則等[1],幫助畢業生盡快做好角色轉換,適應職場環境。
第二,以就業為導向,合理安排畢業實習。在實習時間的安排上,應盡量避免與畢業生求職高峰期重疊;在實習單位的安排上,學院事先要進行畢業生的實習與就業意向調查,再可根據實習單位的要求和畢業生的意向合理安排實習單位。同時,學院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尋找用人單位,安排畢業生與用人單位會面,以實習方式進行“試用”,從而讓畢業生的實習與就業充分結合,也有利于他們從“學習”到“工作”狀態的過度和銜接。
第三,以生為本,科學管理。切實改變以往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傳授、輕綜合素質培養的做法,大力加強實習教學環節,積極推動各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教育,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問題、應用知識,不斷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2]。在畢業生實習過程中堅持以生為本的思想理念,采取嚴格而又靈活的管理方式,對畢業生的特殊情況進行特殊處理,統籌協調好畢業生實習與就業的關系。
第四,加強與實習、就業單位的溝通和聯系。安排教師到相關實習、用人單位進行調研,及時掌握實習生的動態,針對實習、用人單位的意見和建議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加強畢業生的管理水平。同時,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給畢業生和實習、用人單位開辟更多反饋意見和建議的途徑。在畢業生實習中期召開經驗與感受交流大會,集中對前期實習情況進行歸納總結,并探討實習后期應注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3]。
第五,以就業為契機,加強畢業生創業意識。當前大學畢業生大多處在優良的成長環境中,普遍缺乏吃苦耐勞的意志和自強自立的創業精神,對此,我們除了在理論上宣揚大學生自主創業、勇于創新的口號外,更要運用現實的實習機會讓學生依據專業或依托家庭進行創業實踐,讓學生在就業壓力下磨練創業意志,提高創業能力。
總之,畢業實習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思維能力、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而就業工作則是為畢業生搭建橋梁,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高校要努力抓好畢業實習環節,全面考查學生實習狀況,提高學生綜合運用專業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畢業生走上實際工作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4]。
參考文獻:
[1]王星.大學生實習三道坎[J].北京教育(成功就業版),2008,(12):25.
[2]李巖、李志宏.強化實踐環節考核,提升實習教學水平[J].中國高等教育,2007,(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