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14 16:42:27
導言:作為寫作愛好者,不可錯過為您精心挑選的10篇勞動教育與實踐,它們將為您的寫作提供全新的視角,我們衷心期待您的閱讀,并希望這些內容能為您提供靈感和參考。
1.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全縣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良好勞動習慣和積極勞動態度的形成,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形成統籌資源,課程完善,模式多樣,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普遍重視勞動教育的氛圍,達到“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目標,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基本原則
2.堅持思想引領。中小學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3.堅持系統整合。要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4.堅持體驗為先。要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堅持適當適度。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關鍵環節
6.落實相關課程。要根據國家規定,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通用技術課程作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渠道,開足開好。要明確并保證勞動教育課時,義務教育階段三到九年級在開設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安排勞動與技術教育課,高中階段執行通用技術課程標準,課時可視情況相對集中。、兩個實踐基地要充分發揮學校勞動教育的示范引領作用。各校要以兩個基地的勞動教育為依托,結合實際在地方和學校課程中加強勞動教育,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相關課程。在德育、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其他學科也應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7.開展校內勞動。要在學校日常支行中滲透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普及校園種植。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或農作物,讓班級、學生認領綠植或“責任田”,予以精心呵護,有條件的學校可適當開展養殖項目,幼兒園創建種植角和養殖角。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制作、電器維修、班務整理、室內裝飾、勤工儉學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勞動意識。
8.組織校外勞動。要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學前、小學、初中、高中每個學段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充分利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綜合實踐基地和其他社會資源,結合研學旅行、環境保護、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城鎮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學生參加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農村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在農忙時節組織學生幫助家長進行適當的農業生產勞動。
9.鼓勵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針對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要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對孩子參與勞動的觀念,使他們懂得勞動在孩子學習、生活和未來長遠發展中的積極意義和作用,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四、完善保障
10.加強統籌協調。校長是學校勞動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統籌安排,確保勞動教育的時間、師資、經費、場地、設備等落實到位。學校要成立領導機構,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的作用。要發揮家長學校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力量,共同關心支持勞動教育。
目前多數學生生活在較為優裕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很少有勞動鍛煉的機會。所以讓學生走出課堂,到實踐中去領略青山綠水的美麗、體驗鍛煉、培養學生的特長,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和素質的提高,感受生活快樂,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已成為臨江市勞動實踐教育中心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大亮點。如何有效開展小學生勞動實踐教育活動,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一、學中明意義
首先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認識勞動的重要性挖掘和體驗勞動的樂趣,了解幸福生活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并從心底尊敬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真正意識到人的智慧和雙手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來之不易,從而培養勤儉節約的品質。
二、累中尋樂趣
讓學生學會基本的自我服務本領,掌握基本的勞動技能和知識,培養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動手動腦能力、為他們今后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參加勞動實踐打下基礎。這部分勞動內容主要以學生個體為中心,圍繞自我服務的吃、穿、 用、生活起居等,教會學生做力所能及的自己應做的事。如吃的方面,從食用方便食品開始,到學會做一般的主食和炒幾個簡單的菜;洗滌方面,從洗手洗臉開始,到學會洗自己的衣服;穿的方面,從穿鞋、系鞋帶開始,到學會縫制簡單的生活用品;學習方面,從收拾書包開始,到學會自制一些簡單的學習用具。學生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學到了不少本領,并試著用自己掌握的勞動技術服務于社區,把自己點點滴滴的愛心奉獻于社會。這樣,既能激發勞動興趣,鍛煉學生的勞動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每一次活動,學生的熱情特別高,從原來不愛勞動,怕苦怕臟怕累,從什么都不會,到如今能像模像樣地從事勞動,無不體現著學生勞動能力的質的飛躍。
三、 玩中求創造
玩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如果設計有創造、樂趣無窮的玩,孩子們就會展開翅膀翱翔!秋天的樹葉是五顏六色的,“用樹葉、樹皮貼畫!”這種創新的意識在孩子們的心中萌生了。孩子們動手準備制作的材料,經過努力,一件件新型的工藝品在孩子們玩的觀察、思考、創造中誕生了。
四、 美中有啟迪
勞動關系與勞動法是一門綜合性、應用性非常強的學科。權威數據揭示:2013年是人口紅利消失轉折點,中國發達地區“用工荒”大潮出現,勞動者的就業要求不斷提高。勞動關系管理的法制化、勞動者維權意識增強和勞動用工的復雜化(勞務派遣、HR外包、非全日制用工等形式大量出現)逼迫人力資源管理轉型。當前社會對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實踐能力。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課程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中不僅掌握扎實的理論知識,同時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力資源從業人員的知識、技能需求,是任課老師必須思考的問題。
筆者通過與學生座談和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在教學實施中所遇到的現實情況;以郵寄調查函、電話采訪等形式向企業勞動關系從業人員、人力資源畢業生進行調查;對相關人員進行深度訪談,共同探討研究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課程教學改革中的難點與重點問題。收集第一手資料,了解企業實際需求的能力是什么,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為教學改革提供依據,總結出當前課程教學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問題。
第一,仍偏重理論教學環節,實踐教學環節方面較為薄弱。實踐教學環節是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也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保證。據調查,畢業生反映最多的問題是感到自己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沒有得到有效鍛煉。導致大多數畢業生缺乏動手能力,難以更好地服務社會。在針對企事業單位的調研中,筆者發現目前畢業生具備的基本素質與實際需求不符。雖然不同類型單位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人才能力要求具有較大的差異性,但勞動法律法規的應用能力與溝通與協調能力是所有類型組織均十分看重的核心素質與能力。
第二,實踐教學課時過少,實踐指導老師匱乏,實踐教學手段單一,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創新性和靈活性,理論教學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實踐當中,造成理論學習與社會生活實際脫節的現象。
第三,與傳統教學法相比,案例教學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分析、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及促使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但在實踐中,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式及有限教學資源的限制,學生對案例教學的滿意度并不高。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課程案例教學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需要老師認真學習金字塔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金字塔是一種現代學習方式的理論。最早它是由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1946年首先發現并提出的。根據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者在兩周以后還能記住內容(平均學習保持率):1,聽講,保留5%;2,閱讀,保留10%;3,聲音、圖片達到20%;4,示范,記住30%;5,小組討論記住50%;6,做中學或實際演練,達到75%;7,教別人或馬上應用,記住90%。這與富蘭克林的名言“告訴我,我會忘記;讓我看,我可能記住;讓我參與,我會明白”不謀而合。即聽講的學習效果最差,教授給他人的學習效果最好。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這種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不僅要求學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且要求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轉變為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這就意味著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
因此,教師急需改變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綜合利用研討式、參與式、角色扮演式等多種教學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提升案例教學的實際效果。以下是筆者在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課程教學改革中進行的探索與建議。
一、讓學生自己選擇和分析案例,在課堂上展示
學生對某方面的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時,就想躍躍欲試,展示自我。教師可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自己選擇和分析案例。然后專門抽出一定的上課的時間,讓學生到臺上把自己選擇的案例和分析的結果公布于眾,讓全班學生參與討論。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更有利于增進教學相長。把單一的教師的“講堂”,變成學生主動發展的生動活潑的“學堂”,變成師生共同研討的“論壇”。為此學校提供專門的案例圓桌教室非常重要,以便營造良好的討論環境,確保案例教學的有效實施。
二、組織模擬法庭
這種模式一般在勞動法課程的后半段運用的比較多,因為課程過半,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勞動法理論知識后,為學生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創造了一個“真實”的環境。讓學生充當原被告雙方的律師和法官或仲裁員,能夠親身體驗到法律職業不同角色的要求。采用這種教學方法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案例的選擇一定要有典型性和可辯性,能有讓各個角色充分發揮自己才能,施展才華的空間。這需要教師做足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否則根本達不到應有的課堂教學效果。具體而言,教師首先要精心選擇教學案例。教師要充分考慮如何讓學生置身于案例之中,愿意積極主動參與到案例的探討之中。第二,選擇角色,布置任務,分頭準備。這是模擬法庭教學活動的重要階段之一。在這一階段,要求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分析案情,制作需要的各種法律文書,熟悉相關法律條文、訴訟程序等。第三,模擬法庭結束后,教師組織對模擬法庭庭審活動進行討論,盡量讓每位學生對該案發表意見。在此基礎上,最后由教師進行講評,如案件事實是否清楚,運用法律是否正確等。
三、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開放性”教學模式
“開放性”教學模式是針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而創設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為此要創造一切條件,讓學生走出校門、專家走進課堂。“請進來”是邀請實務界人士講學,如邀請一些企業人力資源經理、知名律師和資深法官來學校講授部分勞動關系與勞動法實務課程。“走出去”是旁聽真實勞動爭議案件仲裁或訴訟庭審。在“勞動法”的教學內容中,“勞動爭議處理”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勞動爭議處理有三個環節:即勞動爭議的調解、仲裁與訴訟。其中勞動爭議仲裁是最重要的環節。勞動爭議仲裁、訴訟的程序與證據的搜集是筆者講授“勞動法”的重點與難點。通過旁聽案件審理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筆者帶領學生到北京市朝陽區勞動人事仲裁院和北京大興區法院旁聽了勞動爭議案件的庭審。學生們全面清晰地了解了勞動爭議案件的審理過程,對勞動法知識加深理解,增強記憶有很大幫助。在現場的感覺和看書看視頻的感覺是不一樣的,和看電視劇更是差距很大,現場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法律的嚴肅和嚴謹。他們也意識到必須有深厚的勞動法專業知識與素養,才能維護好自身的合法權益和做好勞動關系工作。同時認識到學習勞動法知識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更為重要,不是為了拿學分,而是它和將來工作息息相關。旁聽案件審理必須重視的環節是:讓學生事先了解一下案件的背景與內容,提前查閱一些相關法律知識,在旁聽庭審的過程中學生才能更好地思考,更好地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庭審結束后可以馬上與法官、仲裁員、老師一起討論,把案件的重點梳理,把疑問及時解決,旁聽學習的效果才能更好。與傳統的“一間教室,一位教師,一班學生,教師講,學生記”的“封閉性-灌輸式”課程教學模式相比,“開放性”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交流更加活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強,教學空間更加廣闊,教學效果更加好。
實踐教學環節由專業教師擔任,但專業教師往往理論知識充足,實踐經驗不夠。因此,需要積極鼓勵教師取得雙師型任職資格后到企業兼職,或者聘用律師、企業中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主管擔任實踐教學環節課指導老師。
四、創新實踐教學平臺
在實際教學中,如何選擇恰當的校外實習基地與學生的課程學習對接,使學生能夠及時進入實習基地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全方位地感知勞動關系管理的實務是一個難點,也是一個重點。在這方面,有的學校嘗試與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共同建立了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專家委員會,通過適當的組織形式與有關部門建立長期而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現場教學活動和專題教學活動的規范化、制度化。這樣就可以在約定的時間內到相關的企事業單位進行參觀、見習等實習活動,保障實踐教學的順利推進。還可以隨時聘請相關單位的勞動關系專業人士進行專題演講、座談、答疑、研討,保持學生與社會專業人士之間交流,隨時掌握行業動態。此外,可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輔以電子郵件、網絡聊天工具等網絡信息通信工具,搭建信息化、網絡化的技術平臺,使學生與專業實務人員之間形成有效互動。因此需要積極開展校企合作,為學生創設廣闊的實習基地。
參考文獻
[1]伊海燕,劉艷.HR轉型背景下勞動關系與勞動法課程教學方法改革探析[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4(1)
一、先做后導的本質
先做后導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通過創造真實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實踐,激發創新意識。強調學生擺脫教師的依賴,獨立開展學習活動,自行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勞動與技術教學中先做后導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從“做”(自主學習)到“導”(有效指導)再到“做”(自主創新)的螺旋上升過程,以“做”為中心,先“做”后“導”,以“做”定“導”,為“做”而“導”,體現“做中有導、導中有做”,讓學生在教師有效指導下學會學習,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的能力。
二、先做后導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先做――激發興趣,掌握技能
先做,不是放手讓學生去隨意做,而是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提出活動目標和要求,進行簡單的問題、任務指導后,學生以個體或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學習活動。
1.預習中明確學習內容。課前預習是“先做后導”的前提,又是實現主體先行的關鍵環節。教學中可以采用直接在教材上記錄問題,也可以設計使用“導學單”的形式,把一兩個預習要求事先提供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要求進行預習,解決相關問題,養成良好的材料準備、工具準備、方法準備的習慣。
如在教學《可愛的掛件》一課中,筆者在課前布置學生搜集生活中的各種掛件,通過查找探尋掛件的歷史、種類、編法等資料,然后在課堂上進行交流。在相互的信息共享中,學生對所要制作的掛件有了直觀認識,為設計提供了借鑒,又激起了創造性的求異思維,也為動手能力較弱的學生提供了制作參考。
2.情境中激發制作欲望。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心理發展尚不完善,感覺、知覺以具體形象為主,以后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發展。創設恰當的情境,形象地將所要學習的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能讓學生從感受、體驗形象開始,讓學生在此過程中產生創新的欲望。
在教學《制作紙塑花籃》一課中,筆者事先出示了幾個制作完成的花籃請學生欣賞。學生在觀察中發現花籃的兩邊都是對稱的,有的小組認為可以先畫線再剪,但是馬上有同學說這個方法太麻煩了,而且兩邊不能完全對稱。于是在爭論中,筆者讓學生思考,怎樣做才能做到既簡單又對稱呢?經過討論,有的小組就提出了可以將卡紙對折后進行畫線裁剪的方法。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師生互動,學生對課堂學習要點有了初步的認識,激發起了他們深入學習的欲望,為接下來的“做”奠定了基礎。
3.模仿中掌握制作技能。學生進行模仿操作是先做后導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可以降低學習難度,使學生直覺地、感性地、綜合性地把握研究對象的內部和外部聯系,把握對象的本質,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操作技能行之有效的途徑。
制作時要先讓學生明確制作要求,繼而在小組學習中由組長分工,明確制作任務,按要求開展設計制作,做到人人都有操作實踐的機會。通過同學之間互相輔導、相互討論、互助互學,讓學得較好的同學幫助學得較慢的同學,以此縮短學習進程,增強同學之間的互助合作精神。在《制作水火箭》一課中,學生按照教材提示,順序制作水火箭的箭頭、箭身、尾翼、降落傘,最后完成組裝。在此過程中,有的小組能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順利完成,而有的小組則因為這樣那樣的問題無法完成制作。但學生在自行探究中已經學會了一定的剪切、粘貼等技術,同時又對制作中的問題產生了思考,為教師的“導”提供了依據。
(二)后導――針對問題,導出創新
后導,不是教師漫無目的、面面俱到地導,而是在學生做的思考中,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中展開,學生能講的讓學生去解決,學生能做的讓學生去示范,教師要有節制地導、巧妙地導,給予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
1.針對性。教師要根據學生“先做”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在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指導時,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合作研討能力。一方面可以從他人處獲得幫助,解決自身的疑難;另一方面也能運用個人智慧幫助同學,解決同伴的難題。教師則要以活動參與者的身份加入討論,為學生做“引路人”,幫助學生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在《制作水火箭》一課中,有學生提出:“水火箭的箭身和箭尾如何組裝在一起?”有的同學說:“可以將用作箭尾的可樂瓶開口大的部分套入箭身。”“可以用透明膠多纏繞幾圈。”“老師,可是我的可樂瓶剪去了頭部和尾部,只剩下中間的一段,沒辦法套入箭身,用透明膠又不牢固。”筆者請全體同學幫助想辦法,有的用備用瓶做起了試驗,有的則比畫著、爭論著,不一會就有同學說:“老師,我們知道該怎么辦了!”原來他的做法就是將可樂瓶一端平均分成四份剪出小口,拓寬瓶身后套入箭身,再用膠帶粘住。因此,教師在針對問題進行指導時,凡是學生能夠解決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他們不能解決的問題,則要啟發、引導、組織大家一起在討論互動中解決。這樣做不僅節省了教師枯燥講解的時間,又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和自我探究等學習能力。
2.創新性。先做是學生創新的前提,學生通過先做,將做中產生的問題、思考、建議帶進課堂,使課堂成為激發學生思維碰撞、產生創新意識的有效載體。這也要求教師在解決學生制作疑難后超越模仿的范疇,導出創新,實現從會做到會創的過程。如在《風力車》一課中,有的小組在完成制作后開始試車,發現行駛速度很慢。于是,筆者請同學們停下制作,一起討論這個問題。有的提出要把車輪做圓,有的提出要增大風斗,還有的想要增加風斗數量……學生在討論中表現出來的奇思妙想給予了學生更多的實踐操作與思考的空間,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讓學生自覺、自動地參與實踐探究教學過程。
3.拓展性。勞動與技術“先做后導”中的課內探究和課外拓展,是連接學校教育和家庭、社會教育的有效載體。教師要充分挖掘課外學習資源,不斷激起學生的創造欲望,激發學生更多的“靈感”和“頓悟”,并化為多種形式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勞動與技術》教材中的種植部分內容有別于其他勞技內容,它需要經歷一段較長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經過勞動實踐,才能取得相應的勞動成果。學生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和掌握一定的技能與知識,它不是在課堂上能立即完成的教育任務,也不局限于教室、學校內完成,而是以某一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的形式來實施的。要掌握這些技能和知識,需要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查閱相關信息,開展設計實驗、收集資料等活動。因此,教師要與家長取得聯系,發揮家長的指導作用,體現家校合力,使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親身實踐與體驗。
三、先做后導促師生共同發展
“先做后導”以學生為主體,促進了學生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多方面的提高,又使教師克服了傳統勞動與技術教學和指導方式的不足,從而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發生根本性的轉變。
1.先做后導――學生學習能力得到培養。傳統勞技教學一般采用“教師示范―學生制作―展示評價”這一體現教師的教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中不加探究,機械接受教材中的知識進行模仿性學習,使學生的自主性與創造性得不到充分發揮;教師強調單純技能的傳授,忽視學生創新精神和學習能力的發展,不結合實際生活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導致學生制作的作品變成流水線加工產品,成為范例的“翻版”。
先做,能讓學生運用多種思維更全面地獲取知識,并且在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中使學習變得更活躍,更具個性特點;后導,促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動手、動腦,發揮想象,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進行創造性的制作加工,形成具有特色的作品,最終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2.先做后導――教師教學方式得到創新。在先做后導的勞動與技術教學中,教師的角色發生了轉變,由知識講解者轉變為問題引導者,由課堂權威轉變為學生學習的服務者。由此,教師備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分析教材、設計教案,而是對動態生成的預設、規劃;教學過程不再是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主動構建;課后評價不再是教師的主導點評,而是多元評價。
首先,教師要在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教學設計,把師生、教材之間生成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抓住重點,把握難點,在有效的課堂對話中感知、體驗、生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高校專業英語是大學英語教學的應用和提高階段,是學生了解學術前沿、掌握專業技能、拓寬專業視野的必備工具。武漢科技大學(后文簡稱“我校”)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對于學生深化專業學習和未來職業生涯的重要性,自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來,我校就將《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作為必修課程。筆者一直承擔該課程的教學工作,在幾年的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和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同時發現一些問題,有待采取一些措施加以解決。
一、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我校自2006年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來,進行了近7年的專業英語教學探索和實踐,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教學框架和模式,大致情況如下:
(一)教學學時:我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課程的總學時為36學時,分九周時間完成,每周兩次課。課程安排在三年級上學期(第五學期)。
(二)教材建設:由于還未有專門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教材,因此在教學時,我們自選了一些外文文獻和資料作為教材。由于處于探索時期,這些自編教材的內容在不斷調整,以符合大三學生的接受能力。
(三)教學內容:我們根據每個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分別選擇了社會保障領域的一些資料和經典外文文獻,包括一些中英文對照的機構資料簡介,也包括對于中國社會保障現狀進行概述的資料。這些資料與我們的國情緊密相關,學生比較熟悉,學起來簡單易懂,可以增強學生學習專業英語的信心,同時從中能學到不少的專業詞匯和表達方式。另外,還發給學生一些介紹全球社會保障狀況的外文資料,這部分資料有不同的主題,每個主題文字不多,表達方式與前面的資料有較大區別,能夠讓學生初步接觸外文原文,了解中英文的不同表達方式,同時對社會保障的各個分支有進一步的了解。根據課程進度和閱讀需要發給學生一些經典外文著作,如貝弗利其報告的節選片段、國際勞動組織的《社會保障導言》(節選)等。這些資料內容較為深刻,段落較長,長句較多,閱讀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很有幫助。
(四)師資培養:我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課程自開設以來,有三位老師擔任教學工作,人手相對比較缺乏。再加上兩位老師均為專業課教師,雖然精通專業知識,但是英語表述能力相對不足,使用外語授課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采用中英文混用的方法,同時充分利用專業教師的優勢,在專業英語教學中盡可能把學教學重點放在專業知識體系的教學中,而不是僅僅記住一些與本課程相關的英語專業詞匯。
(五)教學模式:以傳統的集中課堂講授的授課方式為主,積極探索互動式教學。在聽說讀寫譯五大基本技能上,都盡量涉及互動教學模式。但由于課時有限,師生水平限制,在教學方式上,以閱讀、翻譯為主,其次為寫,聽說較少。我們積極探討互動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課堂上,讓學生閱讀和講解一部分內容,老師作為補充和引導;布置一些課題供學生討論;講解內容時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回答,鍛煉學生的聽說能力,達到師生的互動。考核上,采用平時成績加期末成績的方法,平時主要考察課堂提問和討論、課后作業,同時,中期有一個期中測試,考查學生掌握程度。期末考試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翻譯、簡答、寫作、填空,盡量使題型多樣化。考核內容也盡量把重點放在考核學生知識的理解程度、知識的應用能力上,避免學生盲目死記硬背。
二、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和反思
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的教學模式和內容基本穩定,教學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學時不足,影響學習效果。
在學時方面,該課程只有36個學時,不僅要完成對專業詞匯的掌握理解,還要大量地閱讀英文文獻,學生難以完全消化和理解。而且大多學生在大三時已經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此時已把學習的重點放在了專業知識上,對專業英語不重視。一周兩次課的學習,課后花在該課程上的時間很少,難以真正提高專業英語水平。
(二)教材和師資等硬件建設不足。
教材是教學過程中必備的工具,是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具體體現,對教學效果有著最為直接的影響。由于目前還未出版社會保障專業英語的教材,只能選用一些經典文獻和學術著作,缺乏時效性、靈活性,內容又相當系統和專業,對專業基礎知識薄弱、英語基礎水平有限的三年級學生來說困難較大,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在自編教材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找合適的文獻,還要理清專業詞匯和語法,提供學生思考和討論的問題,布置作業。由于教師專業能力有限,編出的教材無法做到專業化,影響了教師的教學。再加上幾位專業老師均不是英語專業出身,未經過系統的英語技能和英語教學培訓,只能憑借專業和傳統的語法進行解釋,難以將英語語言技能和專業知識有機結合,實現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
(三)授課內容范圍狹窄。
礙于學時限制,本課程所選文獻側重于社會保障領域的專業論文和專著。要想完全理解社會保障的理論和相關問題,必須把它放到更廣闊的領域去思考。所以除了社會保障的專業詞匯,學生還應熟悉公共管理、經濟學等領域的一些專業詞匯和解釋。外文文獻也經常有所涉及,但因為學時太短,沒有時間帶領學生去閱讀這些內容,只能作為課后自主閱讀,效果難以保證。在聽說讀寫譯五大基本技能上,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也是有所選擇的,在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上顯得不足,這與我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不相吻合。
(四)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需要徹底改變。
在教學方法和模式上,我們探索出循序漸進的原則,先易后難,符合學生學習的基本規律。而且在教學中我們也積極探討互動式的教學模式,效果不錯。但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我們的專業英語教學仍然屬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教師翻譯講解為主,課堂氛圍顯得沉悶枯燥,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學效果不太理想。
三、改進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教學的思考
反思七年來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教師這一方面,其中如何完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法,是搞好該課程教學的關鍵。
(一)重新定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社會對既有專業知識又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這對專業英語教學如何培養高素質、有能力參與國際經濟和技術競爭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挑戰,也促使了我們必須結合該專業的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加快專業英語的教學改革。我校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培養目標是要培養應用型人才,在該目標的指導下,專業英語的教學目標也應該是提升學生在專業領域應用英語的能力。專業英語教學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學生畢業后的工作或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學生語言的實際運用能力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應該是專業英語教學重點培養的目標。所以,教學應把握以應用性為主的基本原則,整個專業英語課程的設置、教材編寫、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的建設,自始至終應該以此為指導去進行思考和研究。
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專業英語課程既不是單純的語言課,又不是單純的專業課,而是一門語言應用與個人專業知識緊密結合的課程,兩者相輔相成。在以往的教學中,雖然名義上確定了此目標,但教師們并未充分理解這一點,認為專業英語就是帶領學生讀一下外文文獻,記住幾個專業詞匯,不注重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學生覺得課程枯燥,易產生厭學情緒。
(二)重新進行專業英語的課程設置。
英語的學習應該是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以往的專業英語課堂學習僅僅只有36個學時,課下學習時間不能保證,所以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在這一點上。需要重新考察該專業的課程設置情況,適當增加一些學時,以保證教學質量。建議從大學三年級開始,至少分兩學期開設專業英語課程,保證足夠的學習時間,并注重專業英語和基礎英語的銜接。
(三)重新編排教材,并培訓師資。
教材和教師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目前社會保障領域沒有專門的專業英語教材,這既是問題,又是一個機會。可由學校出面,組織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教師和英語專業教師共同編寫出版一本更為系統、豐富的教材,以培養聽說和口語表達能力為主,真正實現應用型的培養目標。在師資上,針對每個教師的特點,制訂相應的培訓計劃,通過英語教學培訓、聽示范課等方法提升教師自身的能力,目標是使整個教學均采用英語教學,包括教材、講授、板書、筆記、作業、討論等均使用英語。
(四)探索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
針對目前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問題,要加大聽說的訓練力度,選擇社會保障領域的熱點問題,供學生討論;同時可通過社保文書、情景模擬等的設計,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另外,積極搜索并播放一些相關視頻,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最后,繼續探討互動式教學,充分鼓勵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探討通過游戲、案例、圖片、講故事等多種手段,讓學生敢開口,愿意開口。每次教學前,教師可先公布主題及相關詞匯和表達方式,讓學生自行分組,查找相關資料,自行設置場景和角色,編寫對話。上課時,根據查找的信息,進行小組討論或角色模擬。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給予必要的指導,確保每個學生均用英語參與討論。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作課堂總結,同時鞏固知識,加深學生印象。
一、高校的優勢
1.高校的人才優勢。高校尤其是農林高校具有栽培學、植物保護、經濟、貿易、投資等各行各業人才,這些人才是廣大農村地區所急需的,并且隨著終身教育機制的貫徹落實,這些人才大多具有碩士或博士學歷,不論是在參與傳統教學活動,還是在現代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都積累了豐富的基礎教學經驗,為拓展職能,參與新型農民的教育培養創造了條件。他們可以通過對文獻信息的整合加工,生產出農民所需要的切合實際的信息資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農民,而且在農民消化吸收這些信息時給予幫助和指導,提高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的效率。
2.高校的技術優勢。農民教育不同于大眾文化教育而有其自身的特點。首先,廣大農民居住在偏遠的鄉村,遠離城市文明,空間的阻隔不利于農民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其次,由于農民大部分時間在田間勞作,很難抽出整段時間來從事知識技能的學習。因此,農民教育應圍繞“科技興農”主題,找準專業對接點,依托網絡、電視、短信等載體,進行計算機信息獲取和現代意識的培養,采用培訓班、咨詢站、網絡服務、科技110等靈活多樣的形式,高校利用多媒體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在遠程教育與現代化文獻信息服務方面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高校的資源優勢。現在我國部分農村電腦已相當普及并且網絡也普遍應用,用戶無論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借助各種通信手段接入互聯網,從而接入圖書館遠程教育網絡平臺,享受圖書館定題或跟蹤服務。高校圖書館擁有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系列數據庫,可以實現對多個數據庫的跨平臺檢索。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簡稱CALIS)與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相配合,形成一個整體化、自動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現代文獻信息保障體系,為高效率、高水平的文獻信息服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同時,高校在新農村建設中要充分發揮科研優勢,理論服務于生產實踐,提高科研轉化率。
二、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特點
由于農村勞動力的文化水平較低、作息時間和文化素質層次不一,留守人員年齡偏大等,對教育培訓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和興趣;還由于受、民族、家庭結構、地域位置等影響,制約著人們對培訓的信任以及由此產生的培訓效果。鑒于以上特點培訓要根據市場和企業的需求,按照不同行業、不同工種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的要求,靈活安排不同的培訓內容;根據農村勞動力的人員特點、崗位特點,安排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培訓;根據不同文化水平和文化環境編寫不同的培訓教材;根據不同的認知水平采取不同的培訓模式;根據不同社會組織的具體條件,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建立不同類型的培訓基地和培訓師資隊伍等。也就是說探索一套適應農村勞動力的文化程度、技能水平、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培訓機制。
三、高校開展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對策措施
1.巧設教育培訓內容,采取靈活培訓方式。以高校為主陣地,抓好農民科技培訓。多數農民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文化程度又普遍較低,培訓內容一定要實用通俗,如與農民生產密切相關的畜牧養殖、種植業等農業技術,要長時間、滾動式辦班,組織農民輪流學習技術。對于涉及范圍小,針對性強的技術,則以短班的形式組織學習,專人講解,并上門做技術指導。高校在發揮農民技術技能培訓主陣地作用的過程中,要結合農民培訓的特點,在教學流程上,實行目標、培訓、實踐、考核四個程序,按照農民特點采取短平快培訓模式。在專業設置上,要以農業產業化發展目標為中心,以廣大農民需求為重點,按照實用高效的原則,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活動。在教學形式上,力求務實多樣。一是長短班結合,農閑時辦長班,農忙時結合生產技術環節辦短班;二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是講課與實戰相結合;四是講解與專業戶介紹相結合。
2.鏈接教育培訓信息平臺保障農村勞動力教育權利。高校要鏈接教育培訓信息平臺,提供最新勞動力需求動態,及時更新完善培訓課程體系。建立健全新型農民培訓的法律、法規,建立中央、地方各級政府的關于新型農民培訓的政策、法規,用法律賦予農民享受教育培訓的權利,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及其子女的勞動技能的培訓要給予法律和法規的保障。以法律、法規形式建立相應的政府管理新型農民培訓的工作制度體系,建立各鄉鎮勞動力信息數據庫,做好對新型農民教育培訓工作的引導,切實承擔起發展新型農民教育培訓的責任,統籌規劃,分類指導,依法推進新型農民培訓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3.提供信息資源創新教育培訓教材體系。高校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人才優勢、資源優勢創新教育培訓教材體系。培訓農村人力資源所用教材不同于任何一般的學校教材,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具有特殊性。一是要求適應其文化水平,二是適用于不同工種和崗位,三是適用于各種不同的學習形式。這樣就要求有一系列教材,供學員選用。
勞動技術教育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四大鄰域之一,它是以學生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形成良好的技術素養為主的多角度、多方面發展為目標,以操作性和實踐性為特征的指定性學習領域。
課堂教學作為勞動與技術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是教師苦心譜寫的一支歌,是師生共同雕塑的一件藝術品;精彩的課堂不僅體現著教師精湛的教學藝術,而且折射出學生創新思維的光華;課堂教學是勞動與技術教學的主渠道,也是勞動與技術教學改革的主戰場。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如果沒有美,沒有藝術,那是不可思議的。”小學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也同樣如此,教師應該根據教材內容,抓住學生好奇心理特點和對勞動的興趣,運用多種形式,創設一種輕松愉悅的勞動氛圍,讓學生在一種美的藝術熏陶中享受并掌握知識的技能。例如:在教學《包餃子》一課中,用視頻創設謎語情景:“前面來了一群鵝,撲通撲通跳下河……”讓學生利用情景魘久盞住八餃”,順勢進行引導調查,喜歡吃水餃的同學請舉手,既然喜歡,想不想體驗一下包餃子的樂趣?很自然導入課題。
勞動與技術教育以操作為主,勞動作品是必然的產物,運用勞動作品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樣的一種呈現更形象、更直觀,更能吸引學生的眼球。教師還可以用實物展示法,把事先做好的勞動作品展示給學生,以激勵他們動手探究的欲望。
二、課外實踐,啟發有術
通過勞動技術教育課要達到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適應未來社會勞動潛能的目的。有些勞動技能的培養單在課堂內是無法完善的,因此,走出課堂,走出學校,投入實踐基地,體驗勞動。例如:教學《小樹澆水》、《小樹的養護》等課,帶領學生到實踐基地參與勞動,親身體驗,獲得積極的勞動態度,使學生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實踐過程中要啟發有術,以學定教,分工明確,責任到位。把學生分成抬水、澆水、添土三個組,抬的抬,膠的澆,添土的添,分工明確,自然興趣高漲,使學生真正學到了課堂、書本上永遠學不到的勞動技術。當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要及時鼓勵和指導具體的勞動步驟、方法,啟發學生多種具有創意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要重學情,教在困難處;重啟智,教在創意處;重思考,教在思維迸發處,而不是在課堂上干巴巴模擬實踐。
三、探究原理,動腦思考
勞動與技術科并不僅僅是簡單的制作,而是要加大思考的成分,既要讓學生體驗勞動者的辛苦,又要讓學生感受設計者的智慧,不斷提高勞動與技術課的含金量。一位教師在教學《巧手縫沙包》這課時,就很好地把握了這一特點,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縫制沙包需要學會平針和扦針兩個基本針法。在學生認識兩種陣法后,教師啟發學生思考:“在什么場合下使用平針,在什么場合下使用扦針?請說出其中道的道理”。學生通過思考很快找到使用的場合,縫制沙包時,平針適用于不了連接,優點是縫制速度快,可以提高效率;扦針適用于封口,優點是牢固程度高,可以保證質量。學生了解了這兩種針的特點,在實踐中就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運用不同的針法。
在縫制沙寶之前,教師引導學生探究縫制技巧:進行裁剪時,為了剪得整齊、美觀,先借助工具劃線;縫沙包時布料的正面朝里,縫完了要翻面,成為正面朝外;封口時要將毛邊掖在里面,這樣做出的沙包會非常漂亮;填充物要選擇豆皮或者沙子,不僅可以節省糧食,還可以避免玩沙包時砸傷自己和他人;針腳要細密,以免填充物從縫隙處漏出;縫合時,要留半厘米的邊,以防溜針,并需要用手指甲將布料壓一個折痕,按折痕走線可以讓縫合更為整齊。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學習了技法,而且知道了技法背后的原理。
生活中需要縫制衣服時,學生就可以根據學到的裁縫技巧熟練運用,提高自我服務的質效。
四、關注意外,精彩生成
教學無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學重細節,節節出精彩。教師飽含著對每個學生的關愛進行教學,用敏銳的眼光觀察學生,捕捉教育的細節,關注意外生成,就會孕育教學的精彩。一位教師教學《包水餃》時,曾經遇到一個預想不到的情況,卻將尷尬化解,為這節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課即將結束時,各個小組都端著自己的水餃到前面展示。對于小學生來說,包水餃很多是初次接觸,有的成果不是很理想。這個小組呈現了成果后,引起學生哄堂大笑。這個組的發言人對自己的成果介紹說:“我們組都是第一次包水餃,困難很大。包的水餃雖然不好看,但是我們盡力了。”這點,被教師捕捉到了。“我們吃水餃,重在吃什么?”學生回答:“餡”。老師說:“對,味道和餃子的外形,那個更重要呢?”學生說:“味道。”師:“其實做人和包餃子一樣,外在美固然重要,但是內在美更重要,只有內在的美才是長久的美。”教師的點睛之言將成果展示引申為做人的道理,可謂經典。
唯有教師把尊重與呵護變為一種修養,成為一種文化自覺,才能捕捉到教育的意外,通過藝術的方法將其變得精彩,讓教學富有人文氣息和道德光芒。課堂因情感豐盈而自然靈動,因思想碰撞而智慧流淌。課堂教學是門藝術,只有真正掌握了這門藝術,我們的課堂才能成為具有生命活力課堂,精彩觀念誕生的課堂,濃郁人文情懷的課堂,獨立之精神、自由思想的課堂,是師生共生共長的課堂。
1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實踐教學現狀
勞動和社會保障專業具有知識性、政策性、應用性相結合的特點,要求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的同時,能從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具體工作,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招聘、培訓、績效、薪酬等管理工作,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以及為在職員工繳納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等,都要由受過系統教育的勞動保障專業人才完成,同時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也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較強的專業。
目前,我國專業化的勞動保障人才缺口較大。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日益完善,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該專業畢業生的去向大體分為三類:一是,進入高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活動,這類學生往往需要進一步深造,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二是,進入勞動和社會保障政府部門及其他公共管理部門,成為各級政府公務員。三是,進入企事業單位人事部門或人力資源部門從事具體業務工作。從1998年我國開設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以來,培養了大批該專業畢業生,為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當前我國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畢業生在實際操作方面還存在很大缺陷,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往往不能很快勝任工作,究其原因在于學校培養中實踐教學環節不完善。
2 原因分析
2.1 重理論、輕實踐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當前地方高校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上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實踐課程開設過少,實踐學時過少。此外,地方高校一般將各種實踐教學列入教學計劃中,但是對于實踐教學大綱的制定、教學過程的監督、實踐效果的評估等往往沒有相應的實踐教學制度作支撐,較主觀、隨意,并且實踐教學課程內容較陳舊。
在課程開設方面,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核心課程中一般涵蓋了社會保障概論、社會保險、社會救助與社會福利、社會保障基金管理等課程,這些課程教材數量多,更新快,但是偏重于理論的介紹。有些教材雖然名為××理論與實務,但是實務部分一般都是具體某省市的社會保障管理條例、細則,缺乏實際操作方面的闡述,教師在授課時或者如蜻蜓點水,一帶而過,或者根本不講授,只是講授理論部分。
2.2 師資力量薄弱
由于近年來學校對教師的招聘普遍重視學歷,近年來招聘的教師多是年輕沒有經驗的教師。這些教師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但缺乏實踐經驗,大多數教師從學校到學校,沒有工作經歷,也沒有實踐經驗;一些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急需的課程,師資更是嚴重缺乏,如社會保險精算等。
經歷了幾年的擴招,高校普遍存在教師短缺的現象。當前人們只看到大學教師工資高,待遇好,工作清閑,卻不了解上好一門課要付出多少精力。在社會上普遍存在這樣的觀點,認為高校的老師是太多了而不是太少了。人們對擴招后師生比例認識不足,大家都知道擴招后學生增加了多少,卻沒有多少人關注同時老師增加了多少。我國的高校生師比例比國外高出很多。在2012中國大學排行榜中,我國705所高校平均生師比為16.60U1,地方高校形式更為嚴峻。相比較而言,歐美發達國家的生師比要低得多,例如美國11所著名大學生師比平均為6.7:1。
一名成熟的教師約需要六年的講課經驗,一些落后地區的地方性大學一些有經驗的教師流向大城市,導致學校在短時間內較難找到優秀的或者合適的教師人選,大量的課程壓在其他教師身上,一名教師承擔多門課程,負擔過重,導致教師無暇在實踐上花心思,下功夫。
2.3 缺乏實踐教學平臺
勞動與社會保障方面的實訓軟件建設處于起步階段,現有的實訓軟件往往偏重于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缺乏專業特色。很多高校誤以想當然的認為該專業不需要實驗室,在實訓室的建設和實訓軟件的開發引進上不愿投資。
另外,目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的實踐基地數量少、接收能力有限;關系不穩定,缺少可控性;方向單一,選擇范圍狹窄,內容重復等問題。導致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較快地適應市場發展和需求。
2.4 重科研,輕教學的高校管理制度
當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學校和教師關注拿多少項目,發表多少篇論文,導致教師無心戀戰教學,理論課教學相對較簡單,上完課就離開,自身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更是被忽視。這主要和當前的高校制度導向有關,教師只要有了科研項目、發表了高層次學術論文就有了就會順利的通過評職稱,受到學校的重視,導致教師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科研上,對于教學本身敷衍塞責,更談不上搞好實踐教學了。
3 對策與建議
3.1 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設計
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的工作,許多高校在制定培養方案時過于草率,沒有征求各方面的意見,而是簡單的將任務交給某位教師去完成,結果導致培養方案目標不科學具體,課程體系不合理。地方高校培養的人才應為地方服務,但是由于事前沒有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無法把握地方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這樣制定出來的人才培養方案勢必存在很多問題,諸如人才培養定位不準確,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毋庸置疑,按照此種方案培養出來的人才也不能適應市場的需求。
3.2 改革高校教師管理制度
針對當前一些高校存在的教師教學任務過重的情況,學校應通過大力引進人才、留住人才,降低生師比,減輕在校教師的工作壓力,確保教師有足夠精力投放在實踐教學上。
對于高校教師而言,除了具備專業理論知識與一定的研究能力,還應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以及對行業的了解,當前許多高校在招聘教師時對學歷有明確的要求,而對實踐經驗方面大都沒有要求。面對這種局面,高校應完善教師聘任制度,加大實踐人才的引進力度,同時為了激發教師在教學方面的積極性,學校在教學工作量計算上,應增加實踐教學工作量的計算標準。除此之外,在教師職稱評定方面也應加大實踐教學經歷在此中所占的比重。
3.3 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
高校應加強現有教師實踐能力的培養,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通過鼓勵骨干教師從事實踐教學工作,如安排教師在社會保障管理部門、經辦機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實習鍛煉,提高其業務能力;鼓勵老師參加勞動保障部門的政策討論相關的會議,鼓勵教師參加國家的有關職業資格的培訓考試等。
此外,在現有師資力量的基礎上,地方高校還可聘請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社會保障管理部門、經辦機構從業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專家擔任本專業學生的各種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或兼職授課教師,建設專兼職相結合、優勢互補的“雙師型”師資隊伍。
3.4 改進實踐教學方法
為培養具有一定操作能力的應用型專業人才,在課程設置中需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改進實踐教學方法,可引導教師在授課中采取多種教學方法,例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擬法、小組討論法、現場觀摩法等,讓學生掌握勞動與社會保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從執行層面了解實務知識,從而更好服務于勞動就業及社會保障領域。同時,應充分發揮實踐教學基地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擴大校外實訓基地的數量,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教學基地。
3.5 建設實踐教學平臺
勞技教學只有從實際出發,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分層教學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所做的實踐與探索。其目的是以學生發展為本,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揚學生的主體精神,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能,創設一種適應學生自身發展,努力達到“最近發展區”的個性化教學。在勞動技術課教學中,積極開展分層次教學,對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對于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系,對于勞動與技術課教學最優化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二、勞動技術教課分層教學策略
1、轉變觀念,樹立分層教學的理念
分層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必須教會每一位學生學習,教會每一位學生思考,教會每一位學生探索,教會每一位學生動手,使每一位學生真正成為學習勞動與技術的主人。只有這樣,將來才能使我們的每一位學生能靈活自如地適應時代的發展。
同時,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要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知識的形成和應用的過程。
2、目標分層,制定分層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對教學具有調控和導向作用,對學生具有誘導和激勵作用,它既是勞動與技術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又是教學活動的歸宿。
3、分層教學,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
(1)根據學生學習勞技實際水平分層次組建學習小組。每班一般4人一組,分成若干個小組。
(2)指導小組制訂學習勞動技術的學期計劃和幫教措施。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互邦互學。
根據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狀況和潛能,圍繞教學主線(目標),組織布置學生學習,討論在自學中遇到的困難和疑點,讓學生借助于團體的力量和智慧,借助于其他學習工具和資料化解難點。
4、分層評價,體現人文關懷
在教學時,相應地改變了一些策略。首先擬訂學期考核標準:第一,凡每次完成作品得到90分以上的,優先參加課外工藝小組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每月1次,制作一些工藝性強的作品)。第二,優先參加校級勞技工藝制作競賽(每學期一、二次)。第三,凡在校級入選的作品,優先考慮參加校級培訓(校級工藝組,每月培訓一次)。第四,每學期,所有完成作品中,有4個85分以上的,總評為A(優秀);70―75分之間的總評為B(良好);全部完成上交作品,無論及格與否總評為C(及格);發現一次作品不上交的總評為D(待及格)。第五,反在校、區、市級獲獎的學生總評為優秀。以上考核標準,在開學初,每個教室張貼上墻,鼓勵和發動學生積極參與競爭,并在每個班成立考核評價小組。在七年級的基礎上,把部分優秀的同學組織起來,以小組為單位,每次作品直接交到小組的作業箱內,由組長直接進行測評。組長的作品,組與組之間交叉互評,完成后,連同評價表一起交到任課老師處。這樣,教師只要花很短的時間,復測一下來之班級同學最可信的作品評價依據。
另外,勞技課成果的展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展示,調節學生情趣,給學生提供一個相互觀摩的機會,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提高對勞技學科的興趣,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
三、勞動技術課分層教學的成效與反思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017(2013)04-0027-04
【作者簡介】李俊剛(1980-),男,陜西成陽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2011級在讀碩士;郭蘋(1983-),女,山東禹城人,佳木斯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碩士。
一、問題的提出
1978年和1983年Hochschild分別提出情緒商品化和情緒勞動的概念,隨后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情緒勞動”這一研究領域。情緒勞動概念的提出,揭示了以人為勞動對象的工作中的一種特殊的勞動形式(區別于以物為對象的勞動,比如操作機器的生產勞動)。個體工作中的情緒需要管理,為了為組織或者某些固定團體取得預期的利益,個體必須保持顏面的親和度和適當的肢體語言,從而為別人(通常是服務對象)營造愉悅、安全的氛圍。可以看出,這樣的情緒勞動是和體力勞動、智力勞動一樣的,可以為本團體獲得收益,同時也需要耗費個體的精力。
教師的勞動對象是學生,這就指明了,該職業需要付出情緒勞動。目前僅有的關于教師情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教師,同時也有一些以高校教師和輔導員為被試的研究。但是關于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卻屈指可數。大陸地區僅有的一些研究無論從研究工具上,還是在研究討論上,都采用企業或者服務行業的研究模式和理論建構,缺乏科學性、合理性。歸根結底,出現這種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關于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的特點沒有厘清,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構成沒有框架的建構,本文擬對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特點進行歸納,并在此基礎上對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結構進行理論建構,以期促使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相關研究順利展開。
二、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特點
江文慈在中國臺灣地區采用質性研究方法,對教師情緒勞動進行了系統的探究,將教師的情緒勞動作為教師成長的問題進行討論,對教師情緒勞動的意義,教師行業與其他行業工作者情緒勞動的規則進行了分析,這些成果對教師專業發展有一定的建設性啟示。各級各類教師的情緒勞動最大的共同點就是――“愛的付出”。江文慈(2001)指出“服務業中的情緒勞動多為了金錢交易的商業考量,然而教師情緒心力的付出,多是為了教導學生、感化學生的。”
Hargreaves(1998)認為,“愛的勞動”是教學活動的基調,與其他處理他人負向情緒的工作相區別,教學中體現的情緒勞動是正向的,應以積極情緒的傳遞為根本出發點。鄭石巖(1994)指出,教育工作需要一種無條件的愛,愛是教育工作的原點與歸宿。“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悔乎?”孔子的這句話道出了為人師表的根本就在于愛學生,就意味著為他們操勞;忠于教育事業,就應無怨無悔地教育學生。可見,教師職業需要愛的付出,也就自然充滿了情緒勞動。
Hochschild在進行情緒勞動職業類型的研究時,認為“幼兒看護人員”屬于高情緒勞動職業,這是已有文獻中最早的關于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論述。不過這種闡述過于表面化,只停留在現象研究層面。雖然Hochschild的研究存在多方面的問題,但同時也給我們提供了思考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方向。比如,為什么“幼兒看護人員”是高情緒勞動職業?這體現了幼兒教師與其他類型的教師所表現出的情緒勞動特點是不同的。具體表現在:
(一)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直接對象――幼兒,最具特殊性
幼兒教師直接面對的教育對象是3歲~6歲學齡前兒童,他們這時候在面對情緒交流時,往往都是以情緒應付情緒。比如當成人微笑時,他們也笑了;當成人悲傷時,他們會產生憐憫,也隨著哭泣;當成人憤怒時,他們便出現退縮、沉默,凡此種種現象顯示出幼兒教師情緒表現對幼兒的影響極大,也就決定了在面對他們的教育對象時要注意管理自己的情緒,也就需要幼兒教師付出更多的情緒勞動。
(二)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間接對象――家長,最具復雜性
教師的情緒不僅僅產生于教師的內心,在人際互動和人際關系中也存在情緒。但是幼兒教師在人際互動和人際關系中,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緒勞動,這也是由他們所面對的教育對象所決定的。幼兒教師與家長的人際溝通可能是最復雜的情緒勞動。因為幼兒家長是一個教育背景、工作背景、成長背景等各個方面都非常復雜的人群。幼兒教師每天都在面對這樣的人群,他們不知道自己下一個要面對的是什么樣的家長,如果孩子不出事還是可以應付的,但是一旦幼兒出了安全等方面的事故,家長的表現就很難預料了。因此,幼兒教師每天都可能需要和這樣的家長進行溝通,需要應付各種突發事件。
(三)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產生者的性別――女性,最是情緒化
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最大的不同可能來自于性別方面。幼兒教師中最普遍的是女性,這也是在研究中需要關注和著重考慮的。因為女性的情緒豐富,通常女性在生活中比男性更加細心,她們更注意細節,這種普遍的性格特點也造就了女性在情感方面敏感的特點。女性在遇到問題時更容易發生情感的波動,極端的例子就是林黛玉類型的,因此她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緒勞動完成當前的工作。
有研究指出,教師職業是情緒上極易耗損的職業。Hargreaves(2000)指出對情緒的要求,人們在工作場所中能善用情緒,除了個人本身的情緒能力外,還依賴兩個方面:一是職業對情緒的要求;二是所在組織中員工之間如何互動,以幫助或隱藏情緒的表達和理解。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的運用,可能為幼兒提供寬松、舒適的良好心理環境,促進其身心健康成長;也可能抑制其心理、行為的發展。其情緒的運用可能會創設適宜的情緒距離,使教師與幼兒之間、教師與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密切互動,相互關懷;也可能造成時空和心理上的疏離,影響溝通。
三、幼兒教師情緒勞動模型的初步建構
(一)情緒勞動結構研究現狀
最初對情緒勞動結構的研究是將其分為情緒失調和情緒努力,前者包含了表層偽裝的概念,后者則包含了深層偽裝的概念。Ashforth和Humphrey(1993)指出,除了偽裝以外,真實的表達需要耗費精力,也是一種情緒勞動。Diefendorff等(2005)編制了包括表層偽裝、深層偽裝和真實情感表達三個維度的量表。Schaubroeck與Jones(2000)則提出一般情緒勞動的要求都是表達正性情緒、克制負性情緒。
Morris與Feldman(1996)引用情緒交互作用模式,將情緒勞動區分四個維度。1.情緒表現的頻率;2.對展示規則留心程度;3.情緒表現的多樣性;4.情緒失調。不過這僅僅是理論推導,缺乏實證的支持。Brotheridge與Lee(2003)經過因素分析得到四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涵蓋情緒失調與表層偽裝,第二個維度包含強度、多樣性、及持續度,第三個維度是深層偽裝,第四個維度是情緒表達的頻率。
Hochschild及其引發的研究更強調情緒勞動過程中個體的心理歷程,包含了表層偽裝與深層偽裝。而Morris與Feldman的理論及其引發的研究則更強調工作中情緒勞動的具體要求,這些要求分為人際工作要求(情緒表達的頻率、持續度、多樣性、強度)與情緒控制(兩類情緒規則:表達正向情緒與隱藏負向情緒)兩類。Brotheridge與Grandey(2002)據此將所有的情緒勞動研究分成員工聚焦的情緒勞動(employee-focused emotional labor)和工作聚焦的情緒勞動(iob-focused emotional labor)兩大類。
(二)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結構的建構
對于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來說,最重要的一點不是對于家長的情緒表現,也不在于對幼兒園領導的情緒表現,而在于對工作、對幼兒、對自己的情緒。尤其是對自己的一種情緒監控和管理,是目前所有情緒勞動理論或實踐研究的盲點。尹弘彪(2011)曾撰文指出了一個相關概念――“自我表演”,情緒勞動時教師運用情緒的自我表演。其實表演的比喻不太貼切,因為舞臺上再有表現力的演員表演完之后就能恢復平靜,而幼兒教師在進行過情緒勞動之后,這種情緒影響可能會持續,對自己產生一定影響,并潛移默化地影響以后的相同情境下的情緒勞動表現。因此在考慮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結構模型時,應考慮這個因素。
借鑒以往情緒研究成果,并結合幼兒教師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建構幼兒教師情緒勞動模式圖如下:
情緒表達模式:是幼兒園對于教師的情緒要求,在這樣的要求下應表現出的情緒表達模式。
情緒狀態包括兩種情況:情緒一致、情緒差異。情緒一致就是幼兒教師的情緒與當前的事件相匹配;情緒差異就是幼兒教師的情緒與當前事件不匹配,甚至相背離。二者都屬于情緒表達模式,情緒一致導致自然偽裝,情緒差異導致深層偽裝和表層偽裝。
情緒調節包括三種情況:自然偽裝、深層偽裝、表層偽裝。按照Ashforth和Humphrey的理論,自然偽裝是一種真實情緒支配下的情緒調節形式;表層偽裝是當感受到的情緒和表現規則不一致時,使情緒支配下的行為按照當前的規則體現出來,而自己內部的情緒體驗沒有改變;深層偽裝就是當面對情緒和表現規則不一致時,個體外在行為和內部感受同時有了改變的行為。
情緒表達行為包括兩種:正向情緒表達、情緒偏離行為。無論是自然偽裝、表層偽裝還是深層偽裝,雖然付出了情緒勞動,但最終都能達到正向的情緒表達,還有利于工作的正常開展。另外的情緒偏離行為是當面臨情緒與現實存在差異,而幼兒教師沒有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將內部的情緒直接表達出來,就出現了情緒失調和情緒偏離,影響工作效果。
情緒勞動后果包括三種情況:情緒協調、情緒失調、情緒偏離。情緒協調是指個體內在情感與組織要求的情緒規則一致。情緒失調會使個體的情緒功能受到損害,甚至產生障礙。情緒失調在情緒勞動中內在情感與情緒規則間的沖突最大,所付出的心力也最大,長此以往必然有不良后果。情緒偏離是指工作者的內在情感與組織要求的情緒規則不一致而僅表現出個人的真實情緒。而這些行為后果都會潛在地影響幼兒教師今后的情緒表達模式。
四、今后研究重點與前景展望
(一)今后研究重點
1.整合情緒勞動的概念,促進該領域更好發展
目前關于情緒勞動的概念仍舊五花八門,有研究從職業要求本身進行界定,有研究從情緒勞動的心理加工性進行界定,還有研究從行為方面進行定義。每種定義都能揭示情緒勞動的某個方面,應該有一個最佳的契合點將這些概念整合起來,形成一個最能完整展現隋緒勞動的概念。可能隨著研究成果的不斷涌現和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些概念會走向融合的。情緒勞動的概念認識問題直接決定了與之相關的各個領域的情緒勞動的研究,當然也包括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動。
2.發展適合幼兒教師情緒勞動的測量工具
幼兒教師與其他行業的從業人員,包括中小學、高校工作者的情緒勞動特點和結構是不同的,因此決定了在測量幼兒教師情緒勞動時,需要專門的測量工具,但是這個工具還沒有研發出來。